古代离婚形式

2024-06-22

古代离婚形式(精选五篇)

古代离婚形式 篇1

中国古典建筑从立面上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三段式,由下至上分别为:台基、由墙柱构架组成的屋身和屋顶。分解开来看,这几部分的材料、功能和结构不尽相同,但三者组合在一起却极为顺畅自然、缺一不可。与同时期的其他文明古国建筑文化相比,台基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地位尤为突出,重要建筑物都要建在基座之上,以示威严壮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它的实际功效早已经蕴涵于深厚的艺术价值之中。

1.1 实用性

几千年前,人们为防止木制建筑物受潮,确保高大建筑地基稳固,将松土夯实,堆起一块方形的土台,这就是最初的台基。

《墨子·辞过》中有“古之民未知为宫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之说,先民为防止潮湿侵害人体,采用了各种方法,例如:夯土地面、草泥地面、红烧土地面,直至参悟了“宫室之法,高足以辟润湿”的道理,建房屋于比较高的夯土台或是砖的台基上,这对室内防潮更有利。

1.2 伦理性

台基的产生基于防潮等居住舒适的必要性,随着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存在的意义已不仅仅局限于此,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蕴涵于台基的建造中。

建筑置于高大的台基之上,烘托出建筑之高大雄伟,从而显现帝王的皇家气派。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从古代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中感受到高台建筑的壮丽与辉煌。

“齐王飨之梧宫台,台基层秀,东西百步……”——《齐乘》(乾隆四十六年刊本)。

“佗因冈作台,北面朝汉,圆基千步,直峭百丈,顶上三亩,复道回环,逶迤曲折,朔望升拜,名曰朝台。”——《水经注校·艮水》。

“……起别殿于永安之北高构千寻,崇基万仞。”——《晋书·载记·赫连勃勃传》。

还有一种说法,高台建筑源于先祖的山岳崇拜情结。萧默在其专著《东方之光:古代中国与东亚建筑》一书中提到,“高台建筑也是对山岳的模仿。先民们认为,巨大的山岳是云吐雨之处,是神灵之所在,也是通达神界的途径,所以,在世界各地,几乎都曾在奴隶制时代出现过高台型的建筑,其著名者如埃及金字塔、西亚的山岳台和玛雅人的层台神庙等”。到了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建筑俨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载体而存在,台基是中国传统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成为了等级制度的标尺。

1.3 台基的基本类型

台基分为普通(直方型)台基、须弥座形式的台基、带勾栏的台基、复合型台基四种类型。

普通台基的式样为长方(或正方)体,是普通房屋建筑台基的通用形式。须弥座形式的台基是宫殿、坛庙建筑台基的常见形式,其形式有雕刻或素面(不带雕刻)的、带角柱的或不带角柱的以及常见的须弥座形式和须弥座的变体形式。带勾栏的台基是普通台基或须弥座式台基于勾栏形式的结合型,在二者中,以须弥座台基加勾栏形式居多。其勾栏部分以石制的栏板柱子形式较多见,但也可用砖墙代替,其中又尤以花砖墙做法为多。宫殿建筑的花砖墙多用琉璃砖摆成。带勾栏的台基多用于宫殿或坛庙建筑。复合型台基即上述三种台基的重叠复合型,可用于较重要的宫殿、坛庙建筑。这类台基的组合形式很多,如双层或三层须弥座;双层普通台基;须弥座台基与普通台基的组合;带勾栏台基与不带勾栏台基的组合等等。

2 台基的形制演变

2.1 历代台基造型

历代台基造型见表1。

2.2 台基的纹饰

古代匠人为了配合建筑的整体美观性,还在台基上雕刻绘制了图案。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改进,装饰技巧的不断成熟,让原本厚重朴实的台基变得华丽精致,并被皇家宫殿建筑所应用,成为烘托建筑物等级与气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台基的纹饰见表2。

3 结语

古代大唐离婚协议书 篇2

19,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文献,里边保存着不少唐人的“放妻书”(离婚证书),基本内容如下:

盖说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

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

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于时某年某月某日某乡谨立此书

比起现在离婚的水火不相容,特别是相比最近很火的`节目,《跑男》里的陈渣人,唐代《放妻书》可以说是语气温柔,遣词风雅,好聚好散。先是追述姻缘,怀想恩爱,然而“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只能离婚啦,离婚就离婚,没有你死我活的诅咒,反倒是祝愿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早日觅得富贵佳偶。离婚后男方还要再负担女方三年衣粮,而且一次付清!最后还“伏愿娘子千秋万岁”,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尽管是当时的一种程式语言,也让人感受到唐人的包容和释怀,温情和幽默。

古代名人的离婚风波 篇3

孔子“离婚”一事迄今仍为谜团

唐代孔颖达曝“孔氏三世出妻”

中国古代的离婚者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孔子,但其离婚的是非、真假,一直到现代仍存在争论。

据《孔子家语·本姓解》所记,孔子19岁时,娶了宋国的丌官氏为妻,一年后生了儿子。孔子是当时鲁国的文化名人,国王鲁昭公听说后,送来了鲤鱼,以示祝贺。孔子觉得这是家门莫大荣幸,遂给儿子起名“鲤”,因是头胎小子,取字“伯鱼”。

“孔子离婚”一事,直到唐代才被曝光,首次将其曝光的是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礼记·檀弓上》中有“伯鱼之母死,妻而犹说”一语,孔颖达在给这句话作注时,称“时伯鱼母出”,意思是其时孔鲤的母亲已被孔子休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曾“出妻”,原因是原配施氏连生9个女儿,却未能生出一个儿子。后来,已是老头的叔梁纥将孔子的母亲、当时年仅17岁的颜徵娶回家,这才有了孔子。

孔子老爸“出妻”一事,最早见于《孔子家语》 “后孔安国序”中。此序出于晋代文人之手,但序中却只字未提“孔子离婚”一事,除了叔梁纥外,还提到了孔子之子孔鲤、之其孙孔伋(子思)也都有与老婆离婚的经历,故有“孔氏三世出妻”一说。

然而,古代好多历史学家不相信这一说法,认为此事太“八卦”,乃误信误解的结果,甚至不少现代学者都在质疑,因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里并没记载孔子离婚的事情,已逾千年的唐代才曝光,可信度不高。

孟子闹离婚被孟母制止

《荀子·解蔽篇》记载“孟子恶败而出妻”

儒家文化讲究“礼”、“仁”,孔子离婚一说,让不少“孔粉”挺受伤的。而且,“孔孟之道”的另一人、亚圣孟子也曾闹过离婚。

最早曝光孟子闹离婚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他在《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出妻”,意思是孟子讨厌其妻子的不良品行,担心败坏自己名声而提出离婚。孟妻做了什么样不好的事情,让孟子要“出妻”?原来仅因坐姿不雅。

据汉文帝时博士韩婴撰《韩诗外传》所记,有一次孟子回家进门时,看到妻子“踞”在那里,把双腿叉开坐着,孟子认为这种坐姿有悖于礼制,不合妇道,遂对母亲说:“妇无礼,请去之。”

古代离婚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最基本的是“七出三不去”,据说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属于孔孟之道婚姻观之核心内容,为后代遵从。所谓“七出三不去”,是指老婆如果有七种不良行为,丈夫可以提出离婚,另有三种情况不可以离婚——详释见于《大戴礼记》,“七出”又叫“七去”,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显然,孟妻的“踞”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条。

孟母是一位十分明事理的女人,仅因儿媳妇坐姿不雅,儿子就提出离婚,孟母觉得十分荒唐,遂引用古礼“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来提醒儿子:你去你老婆的房间,不提前招呼一下,进去时也没一点声响,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孟子听罢,很是自责,此后再也不敢提与妻子离婚的事了。

东汉黄允为攀“高枝”离婚

《后汉书》记载黄允之妻“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与现代名人动辄以“缘尽”、“感情不和”提出离婚不同,古代名人离婚时较慎重,都会拿出能让社会和公众接受的理由,最常用的是生不出儿子,即“七出”中的所谓“无子”,这个理由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容易获得社会理解。东汉初年著名学者桓荣,到40岁时妻子还没给他生出儿子,最后便以此理由离婚“更娶”。

但也有风流之人,明明移情别恋,也借“无子”闹离婚。东汉末年,跟着曹操打天下的平虏将军、华乡侯刘勋,喜欢上山阳司马氏后,便对妻子王宋看不顺眼,借无子将她休了。当时的曹植曾为此写下《弃妇诗》,讥讽刘勋找借口离婚。

在古代,名人离婚其实比现代更容易引起注意,搞不好就会影响名人形象。东汉有位叫黄允的名人,就因离婚而身败名裂。《后汉书·黄允传》记载,黄允是有名的才子,当时的大学者郭林宗十分看好他,夸他有“绝人之才,足成伟器”。当时的司徒袁隗正为侄女找对象,见到黄允后感慨:“得婿如是足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能找到你黄允这样的男人做侄女婿,就心满意足了,言下之意,可惜你黄允已结婚了。

黄允听罢,觉得升官的机会来了,回家后即要休掉老婆夏侯氏。面对如此薄情丈夫,夏侯氏没有留恋,在离开黄家之前,她向婆婆提出一个要求:将所有亲朋好友请来家里道个别。那天,一下子来了三百多位宾客,夏侯氏坐在中间,卷起衣袖,把黄允干过的见不得人的十五件丑事全部说了出来,大揭丈夫的老底。此即《后汉书·郭符许列传》中的“允闻而黜遣其妻夏侯氏。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匿秽恶十五事”。声讨完薄情丈夫,夏侯氏便乘车而去。

这下黄允惨了,不仅未能攀上“高枝”,反而弄臭了名声,为时人不齿。

陆游离婚酿成悲剧

一个叹“东风恶欢情薄” 一个和“世情薄人情恶”

离婚古称“仳离”,还有“离绝”、“绝婚”、“出妻”、“休妻”等多种叫法,“离婚”一词直到晋代才出现。晋代离婚的名人不少,其中在现代读者中影响最大的一位是书法家王献之。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之子,离婚实属无奈。王献之原配是表姐郗道茂,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了婚嫁年龄,王献之央求父亲向郗家提亲,王献之遂娶得美人归。但他们的婚姻没有走到头,被政治原因破坏了。虽然仍爱着表姐,但王献之还是离婚了,与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儿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结婚。直到晚年,王献之都为离婚而后悔,觉得有愧。一次重病,道士来家给他做法事,道士问他有何过失,王献之说:“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nlc202309011851

离婚令王献之痛苦,比王献之更痛苦的,大概算是南宋名人、诗人陆游了。

陆游的原配是表妹唐琬,20岁那年与唐琬完婚。婚后小两口甜蜜恩爱,这引起了陆母的不满,迫于母亲的压力,孝子陆游将唐琬休了,遵母命另娶王氏为妻。

唐琬是有名的才女,后由家人做主,嫁给了皇族后裔赵士程。几年后,陆、唐二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沈园相遇,非常伤感,难过的陆游在墙上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唐琬后来应和了一首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唐琬从此不再开心,不久郁郁而终,酿成离婚悲剧。

李清照离婚“对簿公堂”

女词人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中疾呼“惟求脱去”

离婚,在古代基本上是丈夫的权利,但妻子也不是不可以提出离婚。如果女性主动提出离婚,叫“请去”或“求去”,这意思很简单,我与你过不下去了,请求你放过我,让我走吧。

除“七出”之外,古代还有“义绝”、“和离”和“违法断离”三种离婚通道。“和离”便可能是女方主动提出的,即 “请去”,有点像现代的协议离婚。

朱买臣是刘彻(汉武帝)当皇帝时的官场名人,曾任会稽太守,位列九卿,其离婚便是妻子先提出来的。《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在发迹前,家里太穷了,妻子跟他过不下去,遂“求去”。朱买臣当时劝妻子不要离,说你跟着我过了那么多苦日子,再等几年吧,等我富贵了报答你。朱买臣还给出了时间表:五十岁时会转运,得富贵。其妻不信,去意已决,朱买臣只好放手。后朱买臣真的在五十岁时发迹了,朱前妻羞愧不已,上吊自杀。

主动提出离婚的女人中,宋代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李清照与后夫张汝舟的离婚,在当年最轰动。李清照本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丈夫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子、金石家赵明诚,俩人在一起生活了近三十年。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后,孤独无助、身心憔悴的李清照,改嫁给了张汝舟。

谁想张汝舟贪财,图的是赵明诚留给李清照的金石古器。在发现李清照并没多少财产后,张汝舟对李清照拳打脚踢,施以家暴。作为一名知识女性,李清照决心和张汝舟离婚,其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载《云麓漫钞》)里称,“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李清照与张汝舟“对簿公堂”,不惜自己也坐牢,告发张汝舟有欺君之罪,终于离婚。

但对于李清照离婚的真相,古今都有学者认为是“假新闻”,其主要观点是《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或系伪造。(据《北京晚报》倪方六/文)

古代离婚形式 篇4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研活动,形式上比较单一,很多时候就是几位开课教师的“展示专场”,其余教师一般就是听课和评课,教师绝大多数时间就是看和听,自主参与、独立思考的时间总体上不够。因此,教研活动在真实参与度和参与面上都存在问题。

那么,该如何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乐于参加的聚会、赶着参加的宴会呢?我们从古代的宴饮游戏得到启发,对教研活动进行了实践创新。

一、以“抓阄”推进教研活动,扩大参与面

传统的教研方式,都是指定教师承担“公开课”任务,除上课教师全身心投入外,其余教师没有任务,于是听课就是带一双耳朵听,带一个本子记录。所以很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就是“走形式”,对教研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即使参加高水准的课堂教学展示观摩活动,也因为没有自主深入思考而“听听激动,谈谈感动,回去不动”。那么,如何让与会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呢?

研究古代文人聚会,我们会发现,古人“以文会友”往往会以“文酒会”的形式进行,也就是一边宴饮,一边赋诗作文,且赋诗作文者并非指定,而是通过行“酒令”(我们熟知的击鼓传花、曲水流觞都是酒令的不同形式)的方式来决定参与者,与会者人人参与,文酒会自是热闹非常。

那么,我们的教研活动是否也可以由此得到一些启示呢?教研活动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教师觉得活动与自己无关,以致参与面不广。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呢?我们在实践中借用了酒令中最大众化的一种形式“抓阄”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提前两周公布活动主题,要求全体教师按照活动要求先行备课,对研讨主题进行自主思考、实践。

(2)在活动当天上课前以“抓阄”方式定出上课教师。

这样,被称为“几位教师的展示舞台”的教研活动一下子就成了“可能是我的展示舞台”,教师参与活动的可能就覆盖到了全体。因此,这样一个小小的创新,大大地改变了教研活动的面貌。

一是让听课教师有备而来,提升教研活动效率。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师对活动主题、内容所知甚少,因此等教师真正进入状态,活动过程常常已经过半,评课时,会说且说得好的教师点评后,其他教师也觉得无话可说,就在一旁当听众,当陪客。久而久之,这些教师就无心参与教研活动。而“抓阄”上课促使每个教师预先做好准备:去解读文本,形成一定的教学思路;先期实践,在自己的班级先上一上课;去阅读提问、评价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为评课提供理论依据。这样,在教研活动中,教师是带着问题、任务去听课的。评课时,教师既阐述自己对文本独特的解读,又结合自己的实践、理论依据对某一方面进行点评,因为每个教师说的都不一样,且都有理由据,可以大大提高活动效率。

二是促进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展开。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由承办学校指定教师承担开课任务,承办学校往往以此为契机,从备课到磨课,教研组教师全员参与,反复研讨,为开课教师出谋划策。因此,曾有人感叹说承办教研活动是最有效、最接地气的校本教研方式,只是可惜机会太少。而“抓阄”上课恰恰解决了这一遗憾,不仅区域内所有学校都要组织集体备课研讨,更因为上课教师的可能性使得教师的参与热情更高。

三是改变了教研活动的重心。传统的教研活动,因由一校承办,指定教师开课,上课者往往追求完美,力图把课上得无懈可击。因此,在评课中也常常是唱“赞歌”式的,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而“抓阄”上课使得教研活动的课堂较为常态,教师们更容易发现问题。这样,教研活动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这里所说的“问题”,并不一定是主讲教师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而可能是大家在实践这一研讨主题的教学中发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家通过研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教研活动真正承担起了“研究”的功能。

二、以“疑难”促进教研活动,提高参与度

以语文学科为例,教研活动的主题常常是按课文的体例来探讨,如“七年级语文复杂记叙文教学研讨”“八年级语文说明文教学研讨”“小说教学研讨”“诗歌教学研讨”等;或是按教学进度安排复习专题研讨。这样的教研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不可否认能起到较好的效果。然而长时间雷同的操作,却使得教师们产生了审美疲劳,觉得教研活动不过如此,了无新意,也就没有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抓阄”上课扩大了教研活动的参与面,使教师不得不去研究活动内容,但这还是外力,并非教师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教师投入教研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呢?

对此,我们依然从古代宴饮游戏来寻找灵感。酒令有雅令和通令之分,不同的人聚会,会自然而然地选取不同的酒令。如明清时期,文人聚会常行“四书令”,这是一种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的句子组合而成的酒令,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闺阁女子聚会则多行“花枝令”,《红楼梦》中就有相关描写;普通百姓常行“大众令”,骰子、击鼓传花、猜拳等。可以说,不同的人,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来确定该玩什么,这样,才能人人投入,个个欢喜。教研活动也是如此。只有活动的主题是教师需要的、感兴趣的,教研活动才能真正吸引教师全身心投入参与。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下校调研等各种形式了解教师需求,倾听教师心声,总结教师“求疑问难”的症结,以“疑难”来促进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深度,并据此确定教研活动主题。以2014 学年为例,我们确定了“组文阅读教学”“命制一道好题”两个主题。

(一)“组文阅读教学”拓宽学生阅读面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是紧张的课业和大量的阅读需求的矛盾。众所周知,学习语文并非只是学习语文课本,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海量阅读”教学、“大语文”教学等。然而,这些实践多停留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无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因为阅读语文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而被家长甚至班主任或其他学科老师批评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很多语文教师对此一筹莫展,无计可施。于是,我们提出“种好自己的自留地”“耕好自己的田”的要求,在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里下功夫,确定“组文阅读教学”主题,引导教师在这方面做有益的研究。

“组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们无法在现有的资料中获得帮助。通过反复研讨,结合学科教学的要求、课堂时间的限定及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我们确定了“组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立足课文,联结自读教材,选择课外材料;文章以3~5 篇为宜;等等。活动的最大目标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的阅读。

但是,“组文”该如何来组,如何在一堂课内完成3~5 篇文章的教学任务而又不使学生的阅读成为泛读?这些问题点燃了教师研究的热情。

“组文阅读教学”实践一年来,教研活动精彩纷呈。有教师以相同主题组文,如“战争”主题、“母爱”主题;有教师以同一作家组文,如杨绛、余秋雨等;有教师以写作手法组文,如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还有教师独辟蹊径,如以“变”为线索把《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组合起来,探究小说的人物塑造。这一主题的教研活动,不仅培养了常规语文课堂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对比分析能力,课堂中常常有意外之喜。教师也因此对教研活动由“走过场”变得充满期待。

(二)“命制一道好题”提升学生练习效率

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很大程度上是被大量的题目占用了时间。学生终日埋头题海,几乎成为做题机器,在现代文阅读中看见“比喻”就答“形象生动”,在文言文阅读中看见“去”就解释为“离开”,有时甚至达到不用看文本、无需读题目也能答题的地步。无针对性的“广练”、针对考试的“疯练”,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使得教师整天忙于找题目,批作业,无暇思考研究。于是,既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又能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行有效训练的高质量练习卷,就成为很多教师梦寐以求的法宝,有些名师、骨干教师设计的习题让教师们趋之若鹜,挖空心思就为求一卷。“命制一道好题”“出一份好卷”是教师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据此,我们确定了以“命制一份好卷”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基本程序如下:

(1)活动准备:公布命题范围,由教研活动承办学校备课组原创一份试题。

(2)活动流程:分小组讨论题目内容的确定与框架构建(如单元卷,就要凸显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独立做承办学校提供的试题→独立对试题进行评价→分小组交流个人解读结果→小组达成共识汇总试卷得失→各小组派代表向全体教师汇报小组讨论成果→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3)活动作业:根据活动心得对试卷进行修改或重新命制。

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们习得了很多试卷命制的宝贵经验,而且也促使自己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教学。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作业形式探究 篇5

一、积累型作业探究

新课标指出, 高中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 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古代诗歌散文气韵流畅、文质兼美, 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积累素材。除此之外, 我们可以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积累型作业, 丰富学生的知识库,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学了《春江花月夜》, 可以让学生搜集整理积累与“月”有关的诗文。

二、写作型作业探究

写作能力是语文重要的能力之一。写作对于一个中学生无过多技巧可言, 只有多阅读、多练笔才能有较大的提高。而传统教学的一个学期六七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设计古代诗歌散文的作业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人物性格、 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因素展开合理想象, 或是对文章的结构技巧进行灵活的迁移、借鉴,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实现古代诗歌散文与写作的双赢。如学习了古代散文《过小孤山大孤山》后可以借鉴其文写法, 让学生采用移步换景、定点换景两种手法来描写二中校园风光, 并兼用两种修辞手法, 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这种类型的作业不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深化拓展, 同时结合了高考小作文的考点, 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对比阅读型作业探究

对比阅读赏析能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 归纳、总结, 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在设计古代诗歌散文作业时, 可从以下两方面来设置对比阅读赏析型作业。一是横向的对比阅读, 拓展外延, 增加知识的宽度。如学习了《祭十二郎文》, 对比阅读袁枚《祭妹文》, 赏析两者在情感、写作手法上的异同。通读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孟子与墨子散文, 对比探究孟子 “仁爱”与墨子“兼爱”的差别。二是纵向对比阅读, 深挖内涵, 增添知识的深度。如学习了《夜归鹿门歌》对比阅读于丹对山水田园诗的阐述, 探究孟浩然之“归”与现代人心灵的“归隐”。

四、表演活动型作业探究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在设计古代诗歌散文作业时, 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 以各种活动、表演的形式作为作业, 学以致用。

(一) 朗诵会

古代诗歌散文音律和谐, 语言朗朗上口, 余味悠长, 极适合朗诵。我们可以根据此类文体的特点, 让学生举办各种主题的朗诵会, 吟咏诗韵。

(二) 课本剧

根据课文内容, 我们可以设置课本剧表演作业, 让学生亲身体会诗文中的彼情彼景。如学习了《长恨歌》, 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后把其中马嵬坡之死段落改为课本剧, 在集中时间来进行演出, 体会杨李之间的深情。

(三) 辩论赛

对于课堂上有争议的古代诗歌散文内容,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保留延伸其中的争议部分, 以辩论赛的形式。如学习了《鸿门宴》《项羽之死》后, 学生对项羽和刘邦人物形象的看法不一, 于是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确定辩论赛主题:“项羽——我心目中的英雄”“刘邦——我心目中的英雄”。然后给学生时间来交锋对决。 学生自会积极主动的搜集资料、合作讨论, 学生的思辨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对问题的认识、创新能力也在这种准备与唇枪舌剑的过程得到提升。

(四) 读书交流活动与讲座

先秦诸子散文的编排为诸子百家分门别类,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人物设置不同的读书交流活动或是讲座。如学习了《庄子》选读, 我们可以开展关于“我心目中的庄子”的读书交流活动。同时, 我们可根据杜甫《秋兴八首》《登岳阳楼》《蜀相》等诗文来举办“位卑未敢忘忧国——杜甫”讲座活动。

五、审美体验型作业探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高中生三大语文能力的基本理念, 即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古代诗歌散文经过时间的洗涤和沉淀, 流传至今, 堪为经典, 自有其独到的美。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解读古代诗歌散文, 让他们体会古代诗歌散文的韵律美、情感美、画面美等等, 享受审美的乐趣。我们在学完《短歌行》后, 可布置学生观看《三国演义》 与此相关的片段,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曹操之“忧”, 在学习了《论语》选读后, 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观看电影《孔子》, 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孔子的仁爱、执着, 受到情感的熏陶, 享受情感之美。

上一篇:教学价值下一篇:小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