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2024-06-12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精选十篇)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篇1

一、培养意识,进入朗读

(一)培养主体意识,提高主动性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要性学生都明白,但朗读的主动性学生都不太有。那怎样才能使孩子们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呢?角色意识很重要。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角色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引发学生对朗读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积极性。

(二)培养角色意识,渐入文本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写文章因“情”而造文,而读文章要“入情”。文本中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一些童话性的课文更是如此。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夏夜多美》是一篇极富情趣的童话故事。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爱幻想,对于小动物又特别喜爱,特别有耐心。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发现孩子们都知道掉进池塘的小蚂蚁很着急,可是他们就是读不出小蚂蚁的着急,最多也就是语速变快了。最后性格比较急躁的蒋同学大声对我喊:“蒋老师,我们就是读不出来。”我一听,赶紧变换引导策略,问孩子们:“假如你掉进了池塘,又不会游泳,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和我说。”孩子们一听我这样问,立刻就来了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章同学说:“蒋老师,快救救我,我上不了岸啦!”程同学也来试一试,带着哭腔说:“蒋老师,我不小心掉进了池塘,快救救我,不然我就上不了岸啦!”我看到孩子们渐渐进入了佳境,连忙问道:“假如你是一只掉进池塘的小蚂蚁,你该怎么读?”不等我说开始,孩子们一齐着急地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读完之后,之前一直读不出着急语气的蒋同学跟我说:“蒋老师,我知道了,如果是我上不了岸的话,我也会很着急,因为上不了岸的话我就会被淹死,所以我就很想有人来帮我,就像考试要结束了,我还没有做完的话我就很心急,着急和心急是差不多的。我知道小蚂蚁那个时候的心情是怎样的了,所以我觉得我读得更好了。”听完蒋同学的回答之后,我感触特别深,为什么在分角色朗读时有的学生读得比较好,有的学生读所有角色都是一个调,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角色的感情,也就无法真正读出角色特有的情感色彩。

二、以身示范,体验朗读

徐世英先生说:“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朗读对于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的意义不言而喻,但之前我一直重视孩子的分角色朗读和赛读,却忽视了教师的范读。

(一)以读正音,渲染情绪

于永正老先生说:“教师的范读胜过一切多媒体的朗读。”在上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称象》一课前,我在范读时在朗读官员的话时就会挺直腰板,压低声音进行朗读,在读到曹冲的话时,我的声调就会提高一点,并且表现出孩子活泼的感觉。没想到第二天课上,有许多小孩不仅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而且把我当时的神态动作都模仿得很像,也学会压低声音去装大人。一年级的孩子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预习前进行范读,可以让孩子们先入为主,避免出现更多的错音,也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渲染学生的情绪。

(二)以声传情,体验情感

学生预习后对于课文还是不太熟悉的,在深入了解学习课文时,教师的范读其实起到了一个指导作用。教师的范读通常是带有教师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人生态度的,因而通过教师的范读,孩子们能纠正字音并从中获得启发,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有较大帮助。

我们都知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循循善诱,要让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的朗读方法,体会人物情感,理解文章中心。而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因此,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自己、优化自己,让朗读告别浮夸,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角色的真情实感。

摘要:<正>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都非常注重朗读教学。于漪老师在著作中写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往往无法

参考文献

[1]陆彩萍.“角色意识”在朗读训练中的作用[J].教研前沿,2013(12).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篇2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经典诵读认识不足,出现认知偏差

由于“经典”、“诵读”本身涵盖范围广,加之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目的理解不足,因而容易导致教师出现认知上的偏差。据调查,大多数教师认为经典诵读就是对古诗词、古文、古典小说、国外名著的诵读。在实际教学过程,多数教师往往容易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古诗文教学混同起来,认为经典诵读教学中选择的经典内容应以那些简单易理解的古诗文为主,这与经典诵读教学所强调的充分利用少年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大量背诵古代最有价值的经典作品相矛盾,这意味着教师未能将经典诵读教学与古诗文教学的不同区分开来,没有真正理解到经典诵读教学的内在涵义。

2.诵读时间分散不固定,诵读途径单一

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点时间较少,而且相对分散不固定,这样必然会影响经典诵读教学在教师及学生心中的地位,致使经典诵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难以真正将经典诵读推广到实处。同时,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途径较为单一,完全依靠教师自己挤出诵读时间,因而难以使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持续性、连贯性、系统性得到有力的保障。经典诵读教学强调学生在不断的朗读、熟读、背诵以及吟诵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语言领悟力。因此,在教学中固定诵读时间,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诵读效果自然会有所提高。

3.学生背诵经典困难,背诵效果不佳

由于经典本身所具有的难度,使得小学生的背诵常常建立在半懂不懂或完全不懂的状态下,这样久而久之,容易削弱学生背诵的积极性,降低学生诵读热情。多数人认为背诵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背诵是死记硬背,这完全违背了小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然而事实上,小学生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弱,而理解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因此,儿童时期是中华文化璀璨经典诵读的黄金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记忆潜能的开发,深化诵读效果。

二、提高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1.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诵读认识

目前,多数教师对经典的理解往往集中在古诗文上,认为经典诵读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可理解的内容,而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可见,教师尚未真正把握小学语文实施经典诵读教学的本质,对经典诵读含义的理解不够清晰。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除了会“教”、会“背”外,还应拥有足够的涵养、更多的知识储备来保证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教学的认识。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专题讲座,讲解经典诵读教学的心得体会,传授如何有效地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假期进行集中学习,或派遣相关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深化教师的经典诵读意识,树立正确的经典诵读教学观,进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2.注重诵读途径的多样化,延伸诵读时间

经典诵读教学除了依靠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借助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这种内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在浓厚的书香中茁壮成长,塑造人格、陶冶情操。首先学校要努力创设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可在教室、走廊中张贴图文并茂的古诗、成语故事的图画以及名人名作、经典名言名句等,让步入校园的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经典文化的气息。或利用学校的有声资源,在学生入校、课间休息或放学时间适时地广播经典诗文,成语典故、古代传说等,让学生在经典的韵律下学习、游戏,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其次,家长要努力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家庭经典诵读的平台,引导孩子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感受世界,进而获得美的熏陶。如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放置经典诗文、成语故事等诵读资料的小书架,以便于他们随时阅读与温习,可以每天抽出10-20分钟的时间陪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玩古诗文接龙游戏,讲述成语故事等,帮助孩子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

3.加强经典诵读方法的指导,强化诵读效果

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篇3

【关键词】 朗读训练 兴趣 教材 诵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部分对朗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诚然,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又该怎样指导学生朗读,培养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呢?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倘若一个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能心力专一,全神贯注。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发掘教材的思想、情感观点和意蕴,然后精心设计成教案,在课堂教学中一厢情愿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于是,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习惯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发现,失去了自我发现的兴趣和能力,没有充分体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培养兴趣,让学生想读就成为教师应研究的课题之一。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并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引逗”学生,激起他们的朗读欲望,要让学生感到“今天,我就是主角”。如学习《桃花源记》时,我先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桃花源人生活的看法,结果学生毛遂自荐,畅所欲言。针对学生向往的心理,我顺势引导“桃源人的生活如此美好,让我们用优美的语言把它读出来,以表达我们的向往之情,同学们认为如何?”一语激起千层浪,大家都抢着读,读得有滋有味。课堂气氛紧张而有趣,活泼而有序,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又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一边出示图片资料,“春草图”、“春画图”、“春风图”等让学生感受春天无穷的活力以及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依据教材,教学生会读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将文章朗读出来,是将书面语言通过声音加工成生动活泼的口语,是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现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因此,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朗读技巧和理解内容等方面给予指导。

朗读时必须眼到、心到、口到,精神集中,防止读错,先慢读,读得比较熟了,再加快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吐字发音要尽可能做到正确、清楚、规范。同时,朗读时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如适当的停顿、读音的轻重、语气的变化、恰当的节奏、音色的处理以及各种体裁的朗读处理等等。例如,朗读诗歌就要求读得响亮,清晰,平仄分明,注意韵脚要稍微拖长,从而使其产生和谐的音韵美;朗读记叙文时则应尽量使用接近生活中的口语语调,使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我们知道,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能再现和烘托文章的思想内容。《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指导朗读,就要在理解内容、激发感情上下工夫,而不要只单纯地做技巧上的指导或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尤其像《静夜》、《背影》、《黄河颂》等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比如《春》的清新明丽,《沁园春·雪》的雄浑,《天上的街市》的飘逸,《观沧海》的豪放,《登幽州台歌》的悲叹等等,我都以语流的起伏跌宕把握其情感的起伏,在听者的心灵上引起同振共鸣,从而实现朗读的艺术效果。经过我的指导,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感悟文字,什么才叫感情朗读。自然而然,既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培养了学生欣赏和鉴别的能力。

值得强调的是,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而且可以给学生启发,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只是讲“应该怎么怎么读,不应该怎么怎么读”,而不是“应该这样读,不应该那样读”地亲自示范朗读让学生听一听,那么学生是很难掌握朗读技巧,学会朗读的。当然,教师范读只是起到示范作用而已,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机械模仿,千篇一律地一个声音,那样只会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而拔苗助长,学生不能主动发展,更谈不上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放开手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从范读中获得直观感受,并且结合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朗读。

三、反复诵读,促学生多练

在电视电影中,大家可能看到过这样的画面:旧时私塾里的老先生领着一帮学生,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在读“三字经”,人们不免要笑他们是“老夫子”。其实,他们这是整个身心沉浸在文章中了,他们很可能是在边读边想,边读边记地朗读。而如今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少有这样的场面。我认为,这种传统的朗读依然适用于现在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古诗文的教学中。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同样,“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些话语道出了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否认,学习古诗文,如果单纯让学生理解诗义,有的诗句本身浅显易懂,有的诗句对于中学生来说就难以理解,这时不如干脆让学生去读,也学一学老夫子的读法,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反复地读,成遍地吟诵。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但能理解诗文含义,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境。我在教《静女》时,曾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在朗读过程中,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禁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这幅趣味盎然的图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功能,可能也唤起了对美好未来的联想;同时,“静女”的形象也被描绘得具体可感。学生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在“城隅”约会的情景。不必赘述,学生们很容易就能体会到诗中大胆而炽烈的情爱。

无法否认,长期的朗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说话、写作、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在朗读过程中,课文语言的逻辑性会影响学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思想;课文语言的声调、语气以及词汇表达的丰富性会影响学生,使他们说话生动而有表情,从而形成和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平时要敢于让学生大声地读、大胆地说、大量地写。学了诗歌,可以搞朗读比赛,可以让学生练习写散文诗,并且结合比赛结果及时指导他们进行总结,写体会、写小报道等等。实践证明,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但语言表达能力强,而且将来走向社会后的交际能力、创新意识都要高于朗读能力欠缺的学生。因此,朗读和说话能力、作文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坚持反复诵读,使学生陶醉在朗读的情趣中,漫游在自由自在的写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课文朗读,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这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篇4

该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习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 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其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 让课堂气氛达下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 朗读好课文, 把学生

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织当然, 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 边看边画, 正确听出生节奏, 停顿和速度, 轻后果缓急, 让学生进入意境。

多二、依据教材, 指导朗读

故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 就必须依据教材, 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 寓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 要让学色生多读, 让学生自己去咀嚼, 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字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 训练语感。

让三、重点段落, 着重朗读

我课文中的重点段中, 有些词语很准确, 有些句子含义的很深刻, 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委语、句段, 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通皆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 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理观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 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打下坚地实的基础。

和四、熟读成诵, 激发兴趣

逼《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 如同进行的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给伤口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兴道, 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是呀,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

的思想美、情感美, 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综上所述,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 抓, 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 有目的地指导朗读, 不但能使学生

从正确的朗读 (含声调、节奏等方面) 去理解课文, 感受课教文的思想感情, 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 调节课堂气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达到陶冶情操要的目的。因此, 我深深地体会到,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

方法, 加强感情的朗读训练, 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 要环节。 (乐亭县阎各庄镇阎各庄中心小学) 读起来朗朗上口, 悦耳动听, 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 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 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 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增大教学密度, 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朗读指导 篇5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课堂上学生把书读起来了,琅琅书声已回响在美丽的校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指导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重结果呈现,轻过程指导;重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重整齐划一,轻独特体验„„影响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阅读课上应该重视朗读,真正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但是在朗读指导的要求、过程、形式和功效诸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落实,以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应重在整体感知课文,悉心体察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在具体的语境中“导”:“导”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情感的熏陶;“导”想象力的发挥,预感能力的培养;“导”心灵的沟通,喜怒哀乐情弦的共振。

在指导学生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和点拨,才能使学生朗读入情入境,真正达到读中感悟、以悟促读、读中生情、以情育人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1.朗读主题式教材编写原则、方法、内容的研究。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关于积累的相关要求,确定主题式教材的编写原则、方法及内容。2.朗读诵读积累目标定位的研究。

参考相关文献,并借鉴其他研究基地的成功经验,召开专题研讨会,确立低、中、高各学段诵读积累的具体目标。3.诵读积累方法指导的研究。4.诵读积累的策略研究。5.诵读积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在探索出诵读策略的基础上,建构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之处:

1.主题式诵读的构想。本课题继承和发扬国学经典教育的优良传统,主题式地整合国学经典教学资源,吸纳国学经典的精髓,开发切合学校实际并相机融入学校阅读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打破了原先以知识逻辑体系框限人和知识单元“见学不见人”的弊端。

2.尊重学生主体。本课题的名称与研究内容鲜明地立足在学生诵读方法的习得和国学积淀上,指向明确,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国学经典知识的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3.系统性、操作性强。课改以来,本课题是由主题目标、内容、教材、学习、教学、学习者、教学者、媒体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的组织系统,各要素彼此相互联系。同时本课题观点新颖,表述简约,目标简明,操作简易。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途径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进行课堂实践,通过反思、验证、探索出更有效的成果,加以推广。在实验中还要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吸收全国其它学校在文化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体现古诗文文化的内容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为我所用,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

3、行动研究法。针对课题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动,在教学实践基础上验证、修正教学行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以提高研究的价值。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新语文与弘扬古诗文文化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手段及途径

1、营造诵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

(1)提高认识,重视并扎实地开展诵读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和学生都参与诵读活动,经常、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学期初各班对诵读要求有计划,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必背篇目与自选篇目背诵相结合,可以举行“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诗词配画”、“诗词配文 “师生对诗”等等小型而多样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诵读积极性

(2)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响教师准时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开始课前两分钟的诵读。

(3)每次语文早读安排十分钟诵读时间,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加强诵读指导,开展活泼的诵读活动。让每天清晨的校园内充满朗朗诵读声

2、加强研究过程的管理

(1)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对经典美文的鉴赏和理解能力并做好读书笔记。

(2)为了确保诵读活动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实验组长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检查督促作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组织检查了解诵读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实验组成员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3、开展“亲近古诗文”活动,增加传统文化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

我们通过“民族文化知多少”的问卷调查,就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经典文化的接触和吸收相当薄弱。于是,“不要拒绝对经典文化的吸收”成了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定位,亲近古诗文,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就成为我们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开列书目,使学生有的放矢,自觉运作。并尝试采用以下对策:

①天天背一首古诗: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②每周抄一首古诗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每月下旬同年级举行一次古诗文竞赛活动可通过“千古美文”朗读比赛、古诗文名句填空比赛、诗词短剧表演赛古诗文知识比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期末进行总展示。并为设计一张评价一张表,记载学生背诵默写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成绩(态度)等。记载、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按期向家长通报。以次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

4、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领略民族文化风采,接受人文熏陶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①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为学生提供一首或一段古诗文,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②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2)探索出有效的诵读教学模式

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我们只要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挖掘、体验课文中具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就能让祖国5000年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文化画轴,透过一堂堂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的语文课展现出来,使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

5、创建“语文与文化”研究性学习的平台,加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素养

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有想读文化典籍的愿望,却没时间和针对性阅读材料。为了解决这个弊端,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我们拟定通过开发《走进古诗文》校本课程、增加阅读量,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加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文化熏陶的新时空。语文历来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从而使学生在经历语文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语文规律,发展语文素质。这种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可以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质也在祖国文化熏陶下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组首先组织该组成员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证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和具体的实验计划,然后通过调研、交流访谈、互动研讨、积极实验等活动,不断深入实践、反思、总结,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效果,从而探索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成立课题组,做好实验准备工作,进一步调查分析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前测调查报告;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参阅相关教学网络资源与教学报刊杂志,研究与课题相关的材料,制定研究方案与阶段研究实施计划。

2.第二阶段:实验操作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根据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进行课内外的探索与实践,探求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激起学生朗读兴趣;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拓展活动,通过开展朗读拓展活动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3.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在前阶段的基础上,整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方案,撰写中期研究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收集编辑优秀教案、论文、教学反思等。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035-01

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切地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到文章的音乐美、含蓄美和形象美,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想谈一些浅见:

一、范读引导, 读中“激”情

读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读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好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大有让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的功效。声情并茂的朗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形成班级的朗读风气作用很大。教师指导要切实中肯,在学生朗读前,根据课文特点,具体给予指导,使学生把握朗读要领。在学生朗读中,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除了教师的范读外,也可适当利用电化教学,让学生倾听录音和模仿进行朗读。范读确实能起到画龙点睛,以一当十的奇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接受情感的濡染。

课文反映的总的感情倾向就是基调,朗读基调是由感情决定的,要朗读好一篇课文首先必须把握好基调。这里,学生的“情”因教师的“引”而被激发,又因教师的“引”而掌握了朗读的方法,深化了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而才能获取切身的情感体验。

二、紧扣“情眼”,读中会意

任何一篇课文里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认为,大凡优秀的文章,都有个“情眼”。这“情眼”集中表现在一两个词或句子上。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个“情眼”, 深入地理解课文,就能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顺利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寻机点染,读中品“韵”

曾有人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根需要点燃的火把。”就是强调了点染的作用。在朗读中,学生有时会因缺乏生活或知识的积累,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必须寻机点染,迅速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存。点染实际上就是一种艺术的引导,既需要教师巧妙设置心灵的沟通点,使学生、老师、文本中的人物或作者产生心灵共鸣,愉快对话,使沉寂的资源“活”起来;也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获得深度的美感。

在《火烧云》一课中教学“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这一部分时,我尝试运用这样的点染。

师:火烧云是这样美,谁能有感情地把这部分课文读一读?

生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师模仿: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极平淡的语气)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读,那些读的人是想看火烧云的人吗?

生:不想,好像无所谓。

师:那怎样才能读出想的感觉呢?

生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上”字读出了重音)。

师:(激动地、夸张地)对呀,火烧云上来了,不快来看,就看不到了!请再读一遍。

生(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师:(惊喜地)啊!生:霞光照得小孩子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色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师:(噘着嘴)哎……

生:黑母鸡染成紫檀色的了。

师:(夸赞)好极了!生: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师:(陶醉的样子)啊!多美呀!请让老师再感受一遍。

学生更入情地朗读起来……

寻机要在和学生对话的过程中寻,积极捕捉学生的难点、疑点;点染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旧知,要少而精,要让学生读、体验、表达立体化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读出享受,品出韵味,使教学显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四、丰富想象,读中体悟

我们常说作家在创作时总是以情入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想象情境是体悟人物情感的前提,而体悟情感则可以深化对情境的感知。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所以,对能揭示情境的词句,如描写神态、动作的词句,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再现,辅助自己进入情感状态。

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我有意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语言中揣摩、判断当时人物的内心动机,最后让学生在每句話的提示语中添加各自内心活动的词语。

学生是这样添加的:周瑜(明知故问):“……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故意)说:“用弓箭最好。”周瑜(暗自高兴,趁势逼迫):“对……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已有察觉,有意)说:“当然照办……”周瑜(迫不及待地)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周瑜(掩饰住内心的狂喜,威胁地)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泰然自若地)说:“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由于学生定格了对周瑜、诸葛亮神情、动作的想象,所以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成了周瑜、诸葛亮,进而将内心的情感自如地表现了出来。这里不仅有再造想象的成分,而且有了创造想象的成分了。对于省略情境性的语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给予丰满、给予呈现,使之以个性化的状态完满实现角色的转化,完成了读者的二度创造。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篇7

一、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直观、生动的事物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也最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才会对所读的内容产生兴趣, 产生读的欲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多媒体、音乐、图片等方法来渲染课文情景。

例如, 教授《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 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我在网上给学生找了很多课文中所写到的五光十色的紫藤萝的图片, 在讲到藤萝的美时我便把收集到的这些图片展示出来给学生看, 他们不禁发出声声赞叹———“太美了!”“简直太美了!我真想亲眼去看一看!”……这时候我便因势利导“你们谁能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紫藤萝的美丽?”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内心对藤萝的赞美之情。

再如, 教授《白鹭》这篇课文时, 郭沫若通过描写白鹭钓鱼、白鹭望哨等图来表现白鹭被人忘却的美。对此, 我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点评之后, 播放了轻音乐的伴奏, 配之以几幅白鹭的画面, 让大家轻轻吟诵, 尽情玩味, 反复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意义, 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进入美的遐思中。课堂内充满了一种恬静而又明朗、激情而又和谐的气氛,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新求异, 方式多样

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很多, 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形式、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 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情感,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 “范读”可以教给学生朗读技巧;“个别读”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分组读”既可以培养竞争意识, 又可以培养合作意识;“自由读”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分角色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这些训练方式经常运用, 就可以让学生在读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让每一位学生都变得想读、乐读、能读, 并且能读出感情, 在加深对课文内容感悟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 教授《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 我在反复听名家朗读的基础上, 范读了课文, 在轻缓的音乐声中我结束了诗歌的朗读, 学生沉浸于作者对母校的那一份眷恋之中, 沉浸于那种淡淡的惆怅之中。然后我和学生明确了本首诗歌的节奏和重读, 简单地赏析了诗歌, 然后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中齐读, 学生在朗读中进入了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 更深入地体会了其中的思想感情。

再如, 教授《呼兰河传 (节选) 》这篇课文时, 其中有“我”和“祖父”的一段对话。我首先和学生辨别、赏析“我”的几句话表现“我”的什么心情, 明确“谷子”表现自豪之情;“你不信, 我到屋里拿来你看。”表现委屈、愤愤不平之情;“这不是一样吗?”表现振振有词、理直气壮之情。而“祖父”则是通达、慈爱、尊重孩子天性的一位长者。然后开始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旁白, 女学生读“我”的话, 男学生读“祖父”的话。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我”与“祖父”的关系, 进一步地理解了“祖父”的形象。

三、带着欣赏, 巧妙评价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学生尤其喜欢赞扬和鼓励。因此, 教师应带着欣赏的态度去聆听和感受学生的每一次朗读, 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但是对学生所出现的明显的错误也不能一味地夸奖和称赞, 而应该很巧妙地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 再委婉地提出值得改进的地方, 这样既成就了学生成功的愿望, 又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心领神会。

例如, 教授《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这篇课文时, 一位女学生读完“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 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 再落到地上, 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飘浮了。”后, 我这样评价:“你的声音, 很好听, 很纤细, 但是要注意重读关键词语, 如‘细长、纤细、漂浮’等, 适当停顿, 从而读出一定的感情。”

一位男学生读完“小草昂然立着, 我向它吐了一口气, 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后, 我这样评价:“你读出来了属于男子汉的刚强, 让我感受到了小草的倔强、刚强。但是也应注意‘刚中有柔’, 如‘快乐地抖动’就应该读出小草的欣喜之情, 语气要欢快一些。‘我悲哀地发现’就应该放慢一些语速, 读出难过之情。”

四、注重指导, 传授方法

朗读课文的时候,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要求学生发音清楚响亮, 做到读准字音, 不添字, 不丢字, 不读破词句;要读得连贯, 节奏自然, 不拖长音;在熟读的基础上, 进一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 读出不同的语调, 读出词语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 并注意轻重缓急。

例如, 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表达技巧。 (1) 重音技巧。重音包括词重音和语句重音。词重音是指多音节词里那些重读的音节, 语句重音是指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短语甚至某个音节的重音。而重音的表达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重读”。 (2) 停与连的技巧。停与连是指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性的连贯。朗读中有时要换气, 就必须中断、停顿。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 文章在意思连贯、感情奔流时, 又必须一气呵成。 (3) 语气的表达技巧。语气虽然不是一种单纯的表达技巧, 而它通过有声语言的“语”和带有不同色彩、不同分量的气息声音的“气”, 来表达文章内在所具有的情和意。如, 陈述句, 语调要平缓;疑问句, 语调一般较高;感叹句, 语调一般较低等。从表达的内容来说, 语音长而缓, 一般用于庄重、严肃、悲伤场合;语音短而急, 一般用于表达惊讶、兴奋、激动之情。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朗读这个教学手段,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快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有益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当然, 指导学生朗读的途径有很多, 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语文教学就一定会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变得更富有灵性。

摘要:“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创新求异, 方式多样;带着欣赏, 巧妙评价;注重指导, 传授方法等途径, 让学生想读、乐读、能读,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更快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感情, 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变得更富有灵性。

浅谈如何进行课堂内的有效朗读指导 篇8

一、明确朗读目的

朗读是为了使学生感悟课文和解读课文,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朗读的目的, 对朗读的每个环节都有清晰的认识, 并确定课文的朗读方法。比如, 教师要明确朗读是为了体会课文的含义, 还是激发学生的感情; 课文适合个别朗读还是集体朗读; 重点语句和段落如何加深学生的理解; 是否需要分角色朗读等。这些教师都要掌握, 并制定预案。只有这样, 在课堂朗读中才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进而理解课文的内涵。

二、教师进行有效范读

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朗读这一环节, 部分教师为了体现这一要求, 会安排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进行自由朗读。这种方法看似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但学生连课文内容是什么都不清楚就开始朗读, 就难以深入体会课文的内涵。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开始时, 进行有效的范读。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 他们的总结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 只有通过教师的范读才能使学生地入课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也只有通过教师的范读, 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感情、朗读课文的技巧, 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比如,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教学, 由于地域的限制, 部分学生无法体会到课文中所表现的景色和意境。这时, 只有通过教师的范读和讲解, 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并对课文所表现出的各种景色、物产产生兴趣, 进而深入学习课文。而像《最后一头战象》一文, 则需要通过教师的范读, 才能使学生感受课文中传递出来的强烈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 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

三、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朗读要正确、流利、有感情。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和不同的学习重点, 进行相应的指导,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一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进行指导。课文中有散文、说明文、童话、记述文、寓言、诗歌等不同文体, 其所表达的感情、中心思想都不相同, 教师要进行不同的指导。如《林海》突出意境和情感, 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突出重音和感情表达, 从朗读节奏、语调等方面表现出作者的内心。二是根据不同重点进行指导。如低年级的课文首先要重视词语、生字的学习和理解, 教师要讲解时要突出发音、含义, 使学生读准、读懂, 并结合语句、停顿等指导学生进行试读, 再由学生分段朗读, 促使学生突破难点, 并找准朗读的感觉, 最终实现通读课文。三是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朗读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语感, 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 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和感情。在朗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在朗读技巧上进行必要的示范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处理重音、停顿、语气、节奏等,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并掌握朗读技巧。

四、把朗读和思考结合起来

朗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因此, 教师应避免让学生为了朗读而朗读, 而是应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能力。在朗读课文前,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内容, 并合理设置问题, 使学生通过边朗读边思考来得出答案,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 更全面和准确地掌握知识。同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思考如何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景象, 即再造想象。这样, 学生才能在朗读中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通过朗读再现课文中的意象。

五、重点朗读

每篇课文都有相应的重点段落, 对学生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学习写作手法、进行深入思考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这些段落或语句进行重点朗读。教师可以先讲解段落或语句中的重点, 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再让学生朗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

六、科学评议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敏锐地发现他们的不足, 在朗读完成后进行点评, 并给予适当鼓励, 指导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同时, 教师要点评时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不能“一刀切”, 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朗读中明确自身的优点和缺点, 实现学生的全面提升。

小学生朗读指导策略 篇9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2) 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 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 (3) 采取激励机制, 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 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 (4) 经常进行朗读比赛。

二、夯实朗读基本功

首先, 要突出一个“准”字, 扎扎实实地打好朗读基础。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首先要从“读准”抓起。所谓“准”, 就是要求学生音准, 不任意添字掉字, 特别注意不可拖长尾韵。为了真正做到读准, 一定的齐读是必要的, 但更应注意学生的独立朗读培养, 反复训练, 力争做到“字字咬真、字字咬准”。从严要求, 持之以恒, 为今后提高朗读能力打好基础。

其次, 要抓好“标点、句子结构、关键词语”三个环节, 注意朗读的节奏与重音。在读准的同时, 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的习惯。根据标点的不同作用, 读出合理的停顿。各种标点都有它们停顿的时间和语调的差异变化。不同的标点的读法在情感的表达中截然不同。掌握标点符号的朗读技巧, 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听者会受到美的熏陶。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常用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停顿时间和可语感关系, 组织学生学习标点诗歌:“字典公公家里吵吵闹闹, 吵个不停的原来是标点符号。首先发言的是感叹号, 它的嗓门就像铜鼓敲:伙伴们, 我的感情最强烈, 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感叹号的话招来一阵嘲笑, 顶不服气的是小问号:哼, 要是没有我来发问, 怎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小逗号说话头头是道, 它和顿号一起反驳小句号:要是我们不把句子点开, 人们一口气读下来, 怎么学得了!学问深的要算省略号, 它的话总是那么深奥, 要讲我的作用……哼, 不说大家也知道。句号觉得自己水平高, 它总要留在后面作总结报告: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 话就说得没完没了。”接着, 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初步句子概念。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结构, 每句话总可以分为若干短语, 它们之间又可读出短暂的停顿, 这就是所谓读的节奏, 如“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一句, 教师可以设问: (1) 小白兔干什么? (2) 在什么地方? (3) 怎样割草?就可以引出几个部分, 读出节奏。教师可以通过找关键词语, 指导学生读出逻辑重音, 如“夜很深了, 周总理还在灯下紧张地工作”, 在这句话里, “很深”、“还”、“紧张”是关键词语, 表达句子的内容重点, 突出了周总理忘我工作精神, 因此, 要用重音读出来。

三、保证读书时间

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 声音响亮, 吐字清楚, 读准字音, 不读破句, 特别是自学性朗读, 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 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 匆匆过场, 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 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 读出感觉, 读出味道, 读出情趣, 不可以没有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 通过评议, 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 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四、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 必须想方设法使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 年龄小, 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 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 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每个学生的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 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 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应量“材”录用, 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 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 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 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五、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 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 分析前读一遍, 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 甚至根本没理解, 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一次, 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 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 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 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 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 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 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古训, 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在瞎弄里摸索, 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 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 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 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 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 有的一见“大”字, 就把重音落在“大”上, 显然, 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 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 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经过比较, 学生才恍然大悟, 应重读“一棵”, 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两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 对榕树之大的体会也更深了。

六、精选练点, 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 “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并不容易, 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 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 次次具备。因此, 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 每次训练都有一个侧重点, 锤锤敲打, 锤锤有声。

七、形式多样, 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 不一而足, 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 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 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 宜用齐读……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范读领路, 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 但要达到有感情, 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 知识面窄, 感悟能力差, 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 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因为范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课文的基调是欢快的、高昂的, 还是平缓的、低沉的, 给学生以示范。因此, 减少了朗读训练的盲目性, 增强了针对性, 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再加上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 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 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 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当然, 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 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 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 使语调高低起伏, 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深深打动学生的心, 使学生身临其境, 备受感染。

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 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十里长街送总理》, 课前可做适当布置, 营造文中的气氛, 这时教师进行精彩的范读, 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总理的距离, 使学生仿佛进入了当时的情景, 这时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就比较得心应手了。二是讲中范读, 适合范读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 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如《咏华山》中老头的话:“好诗!好诗!”这句话是老人听了寇准咏华山的诗后发自肺腑的赞叹, 一开始学生把握不准, 我的范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生读得更精彩, 更具韵味, 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三是讲后范读。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味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要选择那些写景状物的优美文章, 如《夕阳真美》, 范读时可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 静静地感受, 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 达到一种境界, 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

范读只是引路而已, 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 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 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 因情而自得, 按“得”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 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 慎用齐读。

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 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

3.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策略谈 篇10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可以营造氛围,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要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全国人民在十里长街盼灵车、送总理的悲痛情境,以及人民永远怀念总理的无限深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感染学生,从而为学生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指导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另外,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太阳》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太阳》是用具体数据来说明玻璃的特点与作用的,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瑞雪图》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音,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学生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从而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朗读,激发兴趣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问题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一文,作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通过问题,多次与文字接角,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读、理解人物形象时,可让学生边轻声朗读边思考下面问题:

1. 作者知道闰土要来自己家中,心情如何?闰土来了,作者的心情又怎样?

2. 作者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外貌和性格的?

3. 从闰土的外貌和性格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通过以上的朗读和思考,学生对闰土的形象已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含声调、节奏等方面) 中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所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有感情的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上一篇:前期优化设计控制工程下一篇:知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