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改造设计与规划

2024-06-27

流程改造设计与规划(精选八篇)

流程改造设计与规划 篇1

关键词:凌海灌区,现状,节水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效果

凌海灌区位于辽宁省凌海市境内, 为有坝取水的自流灌溉区, 土地多为大、小凌河三角洲冲积而成, 地面坡度在1/3 000~1/1 000, 土质为砂壤土和壤土, 厚度为5.0~8.0m。整个灌区根据自然条件分成大凌河灌溉系统和小凌河灌溉系统2个部分。灌区引水工程中大凌河引水系统总干渠长7.34km, 流量为20m3/s;干渠5条 (含东、西2条) , 长35.40km;支渠10条, 长23.21km。小凌河引水系统, 总干渠6.62km, 流量7m3/s;干渠2条, 长16.15km;支渠5条, 长20.43km。支渠以下配套有斗渠和毛渠。灌区共有干渠建筑物129座, 支渠建筑物380座。

1 灌区设计标准与实施现状

小凌河灌溉系统始建于1944年, 1963年进行了维修改造。大凌河灌溉系统建于1972年。灌区内总土地面积8.865万hm2 (耕地面积2.287万hm2) 。原设计灌溉面积为1.447万hm2, 其中小凌河灌溉水田1 133.33hm2, 大凌河灌溉1.33万hm2 (水田7 533.33hm2, 旱田灌溉800hm2, 苇田5 000hm2) 。原设计渠道全部为土渠, 水利用系数在0.5左右, 水量损失严重, 加之渠系建筑物年久失修, 设备老化、漏水等因素, 多年来灌区效益远没有达到设计标准。据2006年统计实际灌面积只有6 866.67hm2, 其中水田2 200hm2 (大凌河水灌溉1 066.67hm2, 小凌河水灌溉1 133.33hm2) 、苇田4 666.67hm2 (均为大凌河水灌溉) 。

2000年底大凌河上游白石水库建成, 给凌海市灌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使灌区的灌溉部分水源有了可靠的保证, 灌区的节水配套改造工程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渠道原设计与现状情况对照如表1所示。

2 节水改造工程规划设计

2.1 规划设计原则

以扩大灌溉面积, 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 全面实行节水改造工程, 工程顺序为先干渠后支渠和斗渠, 努力实现集中连片、综合开发。考虑到投资和效益等条件, 节水改造工程分2期进行, 大凌河灌溉系统确定为一期改造项目, 小凌河灌溉系统确定为二期改造项目。

2.2 灌区水资源供需测算

据2006年资料统计, 灌区可引水量22 335万m3, 其中大凌河白石水库引水13 735万m3, 小凌河引水3 150万m3, 可开发利用地下水5 450万m3。灌区农业实际需水量10 627万m3, 其中大凌河引水7 394万m3, 小凌河引水1 899万m3, 开发利用地下水1 334万m3。

2.3 中长期需水量测算

根据凌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灌区水利发展规划[1,2,3,4], 坚持实施节水措施, 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降低单位面积用水量,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方案

3.1 节水改造工程方案

此次灌区改造规划的总目标:节约土地、节约单位面积用水量、增加粮食总产量, 充分利用原有渠系及其配套建筑物, 对原有工程的不合理部分进行改造。总干渠 (0+000~0+400) 冲损严重的弯段部分浆砌石护砌 (图1) ;东、西干渠迎水面全部混凝土衬砌 (图2) ;同时对干、支渠系配套建筑物进行加固维修或更换 (如破损桥、闸等) ;支、斗渠进行彻底清淤、加高培厚后, 过水面增加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防渗;在渠首增加自动化控制系统。

3.2 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一是进一步明确管理权限, 灌区与受益单位分级管理, 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 实施计划用水。二是加强水法教育, 依法管水, 水费征收实行“水量、水价、水费”三公开。三是实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 引进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模式, 逐步实现自动化、规范化管理。四是精简高效, 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全员实行聘用制, 职工竞争上岗, 建立目标责任制。

4 灌区节水改造效果

节水改造后, 东、西2条干渠衬砌率达到100%, 干、支渠建筑物完好率达到100%, 支、斗渠过水面防渗改造100%, 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5以上, 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95以上, 灌溉保证率达到75%以上。本次灌区改造, 本着节约水量和增加供水能力同时进行, 大凌河灌溉系统水田面积由1 066.67hm2增加至3 233.33hm2, 确保苇田灌溉面积4 666.67hm2的同时, 改善苇田灌溉面积2 666.67hm2。

5 结语

凌海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 原来的渗漏水、渠道坍塌、排水不畅、浪费水资源等现象得到根本治理, 扩大了灌溉面积和湿地面积, 增加粮食产量, 降低单位面积用水量, 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 对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风沙、改善周边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海波, 张治晖, 孙吉刚, 等.大型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践与效果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5 (11) :971-972.

[2]杨龙, 贺光华.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设计体会[J].水利技术监督, 2009 (6) :37-39.

[3]魏兆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2) :325, 327.

“城中村”改造规划设计初探 篇2

摘要:“城中村改造设计研究”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活居住环境。城中村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城中村涉及到失地农民出路及改造现实性的问题,它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而形成的一些不断被包围的特殊聚落。这里的人文景观,经济体制,社会管理不协调,有别于传统的农村和现代化城市形态和本质。

本文系统认识了昆明市“城中村”产生的原因、经济社会现状以及现有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多方面阐述改造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字:城中村;特色;建筑景观设计;调查研究;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54-01

“绿色家园”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各大城市中也掀起了一股“城中村”改造的热流,改造为规范的城市住宅小区,在里面形成居住,上学,就医,饮食,购物,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现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急速提高,“绿色家园”的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同时也掀起了城中村改造的热潮。良好的生活空间环境不仅能使人们心身健康,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城市的发展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城中村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和文化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种特有的城市化问题。城中村不仅仅是居住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形态,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范围内或城乡结合部的,被城市建成区包围、半包围或邻近的没有或仅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庄。耕地被征收建起了高楼,当地的农民依然留在原住地。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城中村改造的特色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重点涉及到以下几点,历史文化遗产的存留;历史文化风俗的探索,挖掘;村民对景观和建筑设计的精神需求,生活习惯的满足、场所记忆的延续。

现在城市发展迅速,城中村的规划,绿化功能等很明显已经不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其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划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居住生活空间的要求。本文选择德州城中村进行建筑及景观的改造设计,以它为例对城中村景观设计进行初步的构思与探讨。

首先城中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五个方面,第一,人口密度大。这主要是因为在房屋结构上多为单间或者一室一厅,屋内设施简单,房屋租赁价格远远低于周边的商品房,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长此以往,人口流动大,外来人口多,暂住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第二,建筑密度过大。城中村村民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征用土地,无限制的搭建房屋,因此城中村建筑楼高而密,再加上监督管理措施缺位,整个村落的房屋建筑形状各异、空间布局混乱、高矮不齐。“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第三,市政设施缺乏,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因为城中村建筑密度大,很多道路狭窄,根本不能满足消防、急救、环卫车辆的通行,同时,水、电管线混乱。此外,公共服务也非常欠缺,缺少学校,医务室等基本公共设施。第四,绿化系统不完善。由于受用地条件的限制,建筑密度大,城中村的绿化基本以见缝插针的形式分布,多以点状分布为主,很多城中村根本无绿化。其次,由于树种单一,花卉少,灌木少,种植凌乱,没有形成立体的绿化体系。第五,环境卫生条件脏乱差。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的缺失,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不足,各种生活污水就会随意排到路上,个别村民将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在路边,使周围环境恶气熏天、苍蝇满天飞,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

近些年来,城中村的改造成为了时代的趋势,很多城中村看到的是现代化的繁荣,感受到的是城市历史的沧桑变迁。很多村民也感受到,在城市面向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成中旬通过改造变身城市社区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城中村改造之后的特点:一、村庄变身现代社区。二、昔日农民变身市民。三、新环境带来新收益。在城中村改造方案中运用土地集约利用开发的绿色城市设计策略,加强管理,禁止村民非法乱搭建建筑,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提倡绿色出行。根据所研究此地的地形地貌,温度和降水。体现“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城市景观风貌。充分利用漳卫新河河流,结合公园,道路绿带等提高绿化覆盖率,形成完善的城市绿地水系系统。我们综上认为,该小区设计以住宅区为中心,在里面形成居住,上学,就医,饮食,购物,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务。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

对城中村改造要按照步骤分为调查研究、设计思考与方法研究三个步骤。首先通过对城中村的物理环境、主体需求、历史文化进行调研,其次结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设计思考,对设计进行整体地位与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的城中村的特点进行特色景观设计。对于城中村改造特色景观设计的方法,既要经历从调研到思考到实际方法的过程,也要针对不同城中村的需求采用不同方法。本着突出特色性、体现时代性、立足民族性的原则,为城中村改造工程设计出有特色的建筑景观而努力。所以城中村改造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二、景观材料的选用。三、解决城中村原有的问题。四、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以“德州城中村建筑及景观方案改造”为例,此次的设计以保持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发展相统一为根本思想。整个小区能满足人们各类的需求,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进行完善。根据整体景观布局以及局部景观设计的要求,先整体后局部,逐步设计,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整体设计主要包括道路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居民楼设计、商业楼设计。在在德州城中村设计方案中,这份方案技能满足村民功能的需求,又能美化小区,使小区形成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在设计中考虑到小区作为居住功能,为主体的区域,应力求从建筑外观体现小区特征。总的来说,通过在环境中体现小区风格,给村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空间,来满足了代人们对生活居住的要求。

结语:在本案例德州城中村建筑及景观方案改造设计中,尽量本着人,建筑,环境相统一和谐发展的原则,方案既能满足小区人们的使用,又能改善原本校区脏乱的环境卫生,提高了小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充分利用了绿色能源太阳能,使小区成为了一个现代化以人为本的小区。从宏观角度来说,城中村改造涉及到城市的整体面貌问题,对城中村进行特色景观设计必然会对城市整体面貌有所改观。从微观角度来说,城中村改造关乎城中村民的利益,对城中村新型有特色的建筑景观设计可以为城中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归属感和精神寄托,为社会稳定繁荣发展做贡献。

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与规划设计分析 篇3

城市配电网通常是指在我国在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中, 使高压直接进入负荷中心, 形成高压受电传导至变压器降压、再使用低压变压器进行电流供电的工作方式。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 例如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的电力总量、城市配电网中110 k V以上电压等级的主网建设、110 k V变电站之间的10 kV环网的外网建设等。事实上,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城市建设对配电网的电能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原先的城市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日渐增加的城市用电需求, 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建设改造, 重新规划设计已经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实质性要求。在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应该对新的城市配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使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应人们对电能质量要求日益增高的需要、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需要等。

1 城市配电网改造和规划的内容与目标

对城市配电网进行改造建设、规划设计的目标主要是改善当前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解决配电网中存在的设备陈旧、供电质量差、供电可靠性低以及供电效率低等问题, 对配电网进行相应地改造与升级, 重新规划设计, 提高供电电能的质量, 降低电能的损耗, 最终使其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建设发展和将来城市运行的电能需要。城市配电网改造和规划目标的设计应该满足切合实际、适当超前的原则, 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配电网的的规划设计目标还要正确处理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 考虑到城市的社会、人文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现场环境之间的综合影响。

城市配电网改造和规划设计的内容则包括分析当前配电网布局与符合分布的现状, 对负荷分布的位置进行预测, 其中包括配电网的供电电量以及供电功率的预测;确定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的目标以及电网结构的原则、供电设施的标准等;进行配电网供电电量和电力的平衡设计, 提出对供电电源点的建设要求, 确定变电所的布点位置和容量, 确定无功补偿的容量以及其布点位置;确定城市配电网调度、通信以及自动化等方面的规模和要求, 速算城市配电网建设过程中各个规划期的投资、主要设备的规范和数量、规划期末配电网将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扩大配电网供电能力之后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回执城市配电网各个规划期期末配电网的地理接线图, 编制规划说明书。

2 城市配电网改造和规划的基本思路

2.1 精心做好全面规划设计

在实施城市配电网改造建设前, 需要根据城市配电网实际分布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规划设计。其中, 中小城市在制定全面改造规划过程中, 需要依据相关技术指导, 并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确保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 促进城市配电网供电质量以及供电能力的提升, 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2.2 加强主网架, 充实配电网的电源点布局

城市配电网建设, 其终极目标在于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供电, 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在保证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基础上, 还需要保证配电网供电具有一定的质量性与安全性。因此, 在进行城市配电网改造过程中, 不仅需要满足上级电源分布以及供电容量, 还需要保证配电网整体结构的合理性。通常来说, 1~2座220 k V变电站在城市的远郊布点, 作为110 k V变电站和10 k V配电网的上级电源布点, 并根据负荷发展和电网实际情况建设220 k V外环网。而在城市的负荷中心地区, 分区建成3~5座110 k V变电站, 并通过110 k V线路构成双联络高压配电网。

2.3 选用合适的电压等级

城市配电网改造过程中, 需要对电网结构进行不断地简化, 增强电网电压等级, 这样才能在保证供电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电网运行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损耗, 对城市配电网经济运行提供有力的帮助。通常情况下, 中小城市中, 配电网电压等级一般为0.4 k V、10 kV以及110 kV;郊区城镇的配电网电压等级为0.4 kV、10 kV、35 kV。根据电压等级, 逐步建立分层分区的城市配电网结构, 增强城市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2.4 分期实施配电网改造

现阶段, 城市配电网改造阶段, 中低压配电网的改造工作对整体的供电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中低压配电网主要由0.4 kV电压线路、开闭所、配电所以及10 kV线路构成, 广泛地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以前城市配电网建设规划过程中, 规划设计不够全面, 存在供电区域重叠、接线方式繁杂等情况, 给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增加了难度。

现阶段, 大部分城市0.4 kV低压配电线路呈现放射状分布, 在运行过程中会造成很大的电能损失。为了降低电能损失, 提高低压配电网供电的质量, 可以选择低压与高压共杆架设或低压高空架设的方式。低压受电可以选择不同中压配电所,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 形成开口环网, 确保低压线段的停运倒换, 这样可以使10 k V中压配电线路或配电所停运时, 能够保持向低压用户供电。

2.5 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城市配电网供电能力与质量的具体要求, 为了坚强配电网运行的强度,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成为电网改造的必然趋势。

在配电网自动化改造过程中, 首先应该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 包括自动故障投切设备, 保证在线路发生故障时, 第一时间检测出故障点, 并对故障点最近的开关断开, 保证非故障线路的正常运行, 避免故障事态扩大。另外, 加强对配电网调度控制的自动化建设, 实施配电网智能调度, 就是为了保证配电网网络、负荷、电源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这就需要做好三个环节的协调工作。但是由于配电网调度具有多层次、多阶段、多空间等特征, 所以不仅需要做好空间上的协调工作, 还需要做好时间尺度上的相互协调。这就需要配电网调度人员对多维时空下的数据信息及时地了解, 利用相关的辅助工具正确地对调度措施进行评判。多维时空信息可视化技术, 能够及时地了解配电网运行的状态, 第一时间获取调度相关数据, 及时调整与优化调度措施, 不断地提升配电网调度的实用性。

3 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不断向前, 对城市配电网的供电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 而城市配电网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将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自动化、智能化, 更加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对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和规划设计, 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措施和供电设备, 满足我国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工作的需求。

摘要:文章将探讨我国中小型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与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分析探讨该如何进行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与规划设计工程。

浅谈昙石村整治与改造项目规划设计 篇4

关键词:昙石村,整治,改造,城市风貌

1 项目概况

“昙石山”古人类遗址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是一个与海洋有着密切联系的贝丘遗址,独具海洋文化特性的古人类遗址。它的文化、历史风貌与台湾的史前遗址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得到了各学科专家的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外关注的考古学与多学科密切配合的科研基地,在我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古人类文化的遗址,政府在福州市闽侯县昙石村正规划兴建一座昙石山博物馆。

然而,在博物馆基地周边的现状建筑,大多均为年久失修的清代及民国时期建筑或是当地百姓随意搭盖的民房,尤其是紧邻博物馆基地东南角的昙石村。如此面貌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博物馆建成后的发展及其文化氛围的形成。因此,博物馆建成后如何利用这一优势形成以“昙石山”古人类遗址为中心,以青少年科普教育为基地同时配套适当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形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科研、旅游、教育综合性区域,使科研与经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就成为当前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政府领导也看到了这一问题,因此,博物馆周边地区城市面貌的整治与改造就顺理成章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作为博物馆的近邻的昙石村首当其冲。

2 区位分析

昙石村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距福州西21公里。地处规划中的昙石山博物馆东南角,与之仅一路之隔;西南侧隔安平河与昙石山文化休闲园相望。由于闽侯县城的发展,该地区已处于闽侯县城规划区内,其南面紧邻闽侯县城新区。

3 现状分析

昙石村紧邻遗址公园东南角,将是遗址公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重要的背景建筑,也具有一定的旅游、商业配套及景观价值。

昙石村占地约8.3公顷,是典型的村落形态,建筑密度不高,其间有一定量的池塘、菜地、闲杂地等(图1)。房屋多为二、三层砖房,并保留有一定量的清代木构传统民居(图2)及少量民国时代青砖建筑(图3)。村内有一条长约260米的主要街道,连接遗址公园及村中的昙石公园。村落沿遗址公园路总长约480米,沿路建筑形态变化丰富,进退有序。但村中现有建筑或为年久失修的传统建筑或为当地百姓随意搭盖的民房,建筑立面杂乱、破旧,且村中除现有池塘周围外绿化植被稀少,与遗址应有的风貌极不协调。

4 整治改造的意义

4.1 作为遗址公园的环境组成部分,昙石村应具有一定的文化氛围,以与遗址公园相协调。

4.2 从功能上可作为遗址公园的功能延伸,与旅游配套,以丰富遗址公园的内涵,同时也为村民增加就业机会。

4.3 昙石村作为闽侯县城的城中村,其整治改造也是为村民营造宜居环境,同时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村庄的响应。

5 整治改造的规划策略

5.1 以建构和谐社会作为出发点,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采用就地整治、改造方式,不采用大拆大建方式,以最大可能保持原有村落特色肌理与空间形态,以创造城乡风貌特色差异性,既保持村民的生活文化习俗,又为旅游创造特色。

5.2 整治改造以完善市政设施、改善环境、增加特色、整治空间、提升风貌作为出发点。

5.3 措施手段上以整治为重点,以“镶牙”式改造低质量危房,面对风貌不协调建筑采用立面整治模式,分期、分批渐进式进行整治、改造、提升。

6 规划设计主要思路

6.1 规划结构——“一带、一心、二轴、三组团”

6.1.1 “一带”(主景观带):

昙石村紧邻遗址公园,由于遗址公园在该地块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自然使得昙石村沿遗址公园路一线长约480米带状区域成为整治改造的重点,将来完工后,也将自然形成由遗址公园自然开敞立面与沿街简朴、自然的民居建筑组成的主景观带,使其成为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界面。

6.1.2 “一心”(村民活动广场):

在村庄中心部位,将现有的三座木构古建筑改造为村民活动中心,在其内部设置相应配套设施。将三座建筑为顶点连成的三角地带的现有空地改造为活动中心的室外广场,可在此进行戏曲表演等村民集体活动,以形成村中重要的村民公共活动区域。

6.1.3 “二轴”(村民生活休闲轴与商业景观轴):

村民生活休闲轴——充分利用村民活动广场的向心力,并结合村民活动中心等的公建配套,力求使穿越广场的主干道两侧形成一条村民日常活动放松的生活休闲轴。

商业景观轴——村内现有一条长约260米的主要街道,连接遗址公园及村中的昙石公园,且街道两侧建筑较为规整,考虑在街道两侧建筑底层设店面,一方面满足村民日常的购物需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其两端“遗址公园”及“昙石公园”的优势,吸引游客人流在其间穿行,将外来客流引入村中,盘活村中旅游及商业氛围,同时解决村民部分就业问题。此外,在此商业街西侧组团北端现有一较为集中的清代传统建筑群,建议将其改造为古民居及民俗展馆,进一步提升昙石村的旅游、商业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6.1.4 “三组团”:

在现有村庄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及梳理,将村庄划分为三个大组团,在三个组团中利用现有的较大的池塘、菜地及闲杂地,拆除其间零散棚屋,整合出三块绿园。在园中,保留现有水体,并对其进行整治,将原有菜地、闲杂地改造为绿地及居民活动场所,保留现有少量树木,并在适宜地带栽种新苗木,以形成类似现代居住区中的组团绿地,并通过步行休闲道将三块绿园以及现有的村南侧的昙石公园(建议对其进行翻新整治)串联起来,形成“可达性”良好的步行休闲系统,力求做到户户开门见绿地,充分体现现代居住区规划中追求的“均好性”、“以人为本”的理念。

6.2 公建配套

6.2.1 将村庄核心地区、东侧主干道两侧的三座木构古建筑进行整治,将其改造成村民活动中心。

6.2.2 将西侧组团北端现有的一较为集中的清代传统建筑群改造为古民居及民俗文化展馆,提升昙石村的旅游、商业价值,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6.2.3 在西侧主干道两侧建筑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以连接道路两端的“遗址公园”和“昙石公园”,提升村中商业氛围。在其上层设村委会、卫生站等配套用房。

6.2.4 在昙石公园东侧组团,结合西侧公园将两座木构建筑分别改造为供游客使用的茶室及纪念品商店。

6.3 道路交通及流线组织

车行系统:将村庄周边及内部原有道路进行修整,局部拓宽,在村庄内部用“两纵一横”的6米宽车行道与村外道路相通以形成机动车交通系统。

步行系统:利用步行休闲道将各组团绿园、现有昙石公园、古民居及民俗博物馆及村民活动广场串联以形成环路,并在通往遗址公园与文化休闲园方向设出口。不但使村落内部形成“可达性”良好的步行景观系统,同时使其与遗址公园和文化休闲园的步行系统形成整体。

6.4 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通过公共绿地、组团绿地、沿街绿地及院落绿地的整治改造,形成一套点、线、面组成的,由大至小的完整绿化景观系统,为村民营造更加宜人的人居环境,使之与遗址公园环境相协调。

公共绿地:将现有昙石公园进行整治,以形成更好的外部景观环境,并通过商业街与遗址公园山体绿化遥相呼应。

组团绿地:利用现有的较大的池塘、菜地及闲杂地,拆除其间零散棚屋,整合出三块绿园。在园中,保留现有水体,并对其进行整治,将原有菜地、闲杂地改造为绿地及居民活动场所,保留现有少量树木,并在适宜地带栽种新苗木,以形成类似现代居住区中的组团绿地,使每个组团都有属于自己的绿地。

沿街绿地:现有村庄道路绿化稀少,整治后应在主要道路两侧加种行道树,尤其是沿博物馆路两侧,以美化村庄街景。

院落绿地:由于现有民居间距较近,无法栽种树木,但村中现有木构古建筑前保留有多处较为完整的院落空地,在期间适当栽种树木、配置绿地,使绿树与古建坡屋顶交相掩映。

6.5 空间形态的整合

街、巷、院、园是传统村落的基本空间构成,规划力求保留并重新整合这些传统空间形态,以形成宜人的生活环境,并结合现代生活新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改造,以适应其要求。

村内主要街道宽度定为6米,以适应两旁2-3层建筑的尺度,同时满足消防要求。村中现有小巷多已残缺不全,整治中尽力恢复其原有的空间形态,并将其地面原有的水泥路改为青石板路,以符合其在人心目中应有的古朴质感(图7)。对木构古建前的院落空间进行修整,石板铺地,配以绿地、乔木,恢复其原有风貌。在新整合出的绿园中,结合现有水体,配以假山、叠石、亭榭,种植荷、莲、柳等植被,力求诗情画意的意境。

6.6 立面外观改造

针对不同的房屋类型,分别采用相应的整治与改造方法:

6.6.1 对少数保留较为完好的青砖建筑,对其立面外观不做大的改动,只对其外墙进行修补、清洁,并更换门窗,适当地增加一些木色百叶窗,尽量保留并恢复其原有风貌。

6.6.2 清代留下的木构建筑,大多比较残破。则主要的工作是更换其破损的木构件,对其外观基本不做改动。

6.6.3 工程量较大的是占大多数的村民自盖的砖房。外墙以青砖和白墙为基调,在山墙白墙处局部以木色构架修饰;屋顶以灰瓦坡顶为主,如现状为平屋顶的可用轻钢结构加盖坡屋顶;门窗统一更换为木色铝合金门窗,局部配以百叶;窗台及门窗过梁处局部加设木色铝合金扣板;局部山墙做成福建民居传统的风火山墙形式,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青砖、白墙、灰瓦、木窗,加上绿树的掩映,力求给人以古朴、自然的视觉感受。

6.7 分期改造

由于工程总量较大以及考虑到具体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建议采用分期、分批渐进式进行整治、改造。

流程改造设计与规划 篇5

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步伐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线路配网的负荷也日趋加重, 加之我国原先城市规划线路不合理等问题, 现代城市的配网规划和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它不仅仅关乎城市的正常建设需要, 也是人们高品质生活的保证, 所以, 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运用自己的电力专业知识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水平, 将城市规划用电负荷地理特征等综合考虑, 进行合理科学的城市配网的规划和设计, 让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适应电力市场的发展。因此, 建设与改造发展城市配电网是开拓城市电力市场, 发展城市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用电需求的必由之路。

配电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长期以来, “重发电、轻供电”的观念使得配电网建设改造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 中低压配电网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划盲目地发展建设, 私拉乱接形成了零乱的网络。设备技术性能落后, 线路老化, 事故频发, 供电可靠性差, 电能质量低, 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1 中小城市配电网现存的主要问题

我国中小城市电网大多是50~60年代由地方小发电厂发展起来的, 到60~70年代升压联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国务院加大对“两网”改造的力度, 逐步对落后陈旧的城市供电线路进行整顿改造并新建了一些线路和变、配电站, 使得我国的城市配网有所改观, 但基于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加快, 越来越多的城市配网规划问题越来越多, 加之我国的城市配网基底不深, 整体城市配网问题还处于比较底下的状态。现阶段我国城市配网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1.1 设备布局不合理

设备布局不合理也是配电网普遍存在的问题。电网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包括了原来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地区用电负荷因发展而造成的不同、新用户的接入造成的电网结构变化等。当时没有过多考虑到配网的电源布点分布, 严重影响了现代配网改造中的计划检修、故障处理等工作, 并对后期城市配网的供电质量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 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主变负载不均衡等问题, 一方面造成了生活质量的下降, 一方面也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配电设备陈旧

配电网设备包括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电容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设备, 由许多零件设备组成。然而, 当前许多配电设备过于陈旧, 配电网结构薄弱, 供电半径长, 导线截面小, 配电容量不足, 配电设施超负荷运行、绝缘质量低, 故障频发, 不但消耗了电力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 且导致供电可靠性低。

1.3 配电线路负荷不均衡

城市配电网最显著的问题莫过于配电网线路 (尤指10 k V线路) 的运载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 部分地区发展缓慢, 人口流动较大, 造成该地段线路常年处于空载状态;与此同时, 还有很多地区, 由于发展迅速, 原有的配电网络的电源点和容量不能满足城市用电的需求, 对中小城市来说, 配电线路常年处于满载乃至超载的状态, 特别是110 k V电网的变电设备裕度小, 布点少, , 容易发生故障, 损耗程度较大, 对设备造成损伤。

1.4 配电网管理不规范

由于配电网的改造与建设不规范, 配电设备的固定资产也非常混乱, 形成无人维护管理的公用配电线路, 这些公用配电线路联成的配电网当然是一个非常薄弱、不可靠的电网, 可想而知供电质量也是非常低的。

1.5 线路故障率高, 供电可靠性差

由于环境和技术水平的限制, 我国国土地貌复杂, 城市建设都是因地制宜, 地理环境对城市配网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我国很多城市的输电线路多数选择高架线的方式, 其本身就存在着故障率高的问题, 特别是近几年, 环境恶化严重, 常出现天气突变, 自然地增加了高架线的毁损率。高架线的毁损使得供电保证性下降, 同时在修理时的难度、修理的安全性都无法估计。

2 配电网规划设计和建设改造的思路及措施

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建设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质量, 对其进行升级改造, 从而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实现节约能源、降低损耗的目标。城市配网的建设, 以前遵循的是电网规划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 对电力设施的建设, 此原则基本是适用的, 就现阶段发展来看, 对于城市配网规划和设计, 原来的原则理念要有所转变和改善, 以满足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 笔者认为做好配电网的规划与改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精心做好全面规划

规划设计城市配电电网, 要求我们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和测量方法尽可能地收集数据, 完善信息基础, 从而建立符合当下城市要求和适应城市不断发展要求的配电网系统。对电力的预测要结合这个地区的城市规划进行, 并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和行政级别进行合理性预测, 科学地做好城市配电网全面规划设计。中小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是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再结合本市的具体发展情况, 制定出配电网的规划设计目标, 以及规划设计与改造的技术原则。

2.2 加大力度改造配电网设备

中小城市配电网设备陈旧老化, 结合配电网改造按规划要求进行更新换代, 诸如110 k V (35 k V) 变电所改造成无人值班变电所, 开闭所、配电所按照无人值班进行建设改造, 配电设备进行无油化改造, 低压架空导线逐步按绝缘化改造。对城市繁华街道内改造或新建商业街、住宅小区可采用高低压电缆供电。

2.3 合理规划与建设配电网站点

站点规划主要包括划分供电范围、选择线路、确定导线截面、划定开关站规模和配电变压器的选址等。配电网的站点规划需要和当地的城市更新规划、建设计划、城市发展规划互相配合, 并更多地应用地下电缆、开关站和箱式变压器等, 节省占地空间和投资成本。对于电网结构来说, 合理的电网结构需要合理的电网规划, 根据《安全稳定导则》, 电力结构规划需要适应负荷的要求, 配置足够的符合要求的电源设备, 并保证电网结构能够与电源和负荷水平相适应, 保证电力的传输稳定和安全, 并做好足够的意外事故应急措施。通过合理安排配电网结构, 可以让配电网既能最优化运行, 也能有效降低电网损耗, 为用电负荷输送最优质的电能。

2.4 选用合适的电压等级

分层分区合理组成配电网。简化电网结构, 提高电压等级, 不但能减少变电层次和电能损耗, 也有利于配电网的合理布局和可靠运行, 还能提高城市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中小城市配电网目前宜采用110 k V、10 k V、0.4 k V三级电压, 而郊区城镇目前宜采用35 k V、10 k V、0.4 k V三级电压。按照三级电压, 建立分层分区的城市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2.5 重点改造中低压配电网。

现代化的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过程中, 中低压配电网是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中低压配电网结构改造应满足下列安全准则:向市区供电的中压配电网应能保证任何一条10 k V线路的出口断路器因计划停运时, 系统能保证向用户继续供电;事故停运时, 系统隔离故障后能保证向用户继续供电, 且不限电并不发生超过设备允许的过负荷。因此, 市区中低压配电网应根据配电网建设中长期规划, 分期实施建设改造, 不断优化配电网结构, 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2.6 加强高压配电网网架建设

高压配电网是城市配电网的基础,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一级电网搞不好, 其他电网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高压配电网能接受电源点所供出的全部容量, 并能满足供应全部负荷。高压配电网的结构改造应满足下列安全准则:向市区供电的高压配电网应能保证任何一条110 k V (35 k V) 线路或一台主变计划检修停运时保持向用户继续供电, 不过负荷, 不限电;事故停运能自动或通过操作保证向用户继续供电, 不限电并不发生超过设备允许的过负荷。为此, 高压配电网的配置方式要求35~110 k V变电站有两回电源进线、2台主变压器。在一个城市按照分层分区供电的原则, 将几个110 k V (35 k V) 变电站的电源进线联接成单 (双) 环网 (开环运行) 。在配电网改造时, 按照规划要求逐步实施, 建成高压配电网网架。

2.7 完善配电网自动化, 确保配电保障

配电网自动化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改善服务质量, 使供用双方均得到效益。首先做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规划设计, 按照规划设计分期实施。配电网改造及配电网自动化应立足于以下几方面:以保证供电可靠性为前提, 确保电力用户用电的时效性, 满足电力用户的供电需求;无论电力能源紧缺, 还是电力富裕, 以用户用电的实际要求为出发点, 做好用电服务工作;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多项功能,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应先试点, 摸索经验, 取得一定的效果, 再行推广。

2.8 加强岗位技能培训, 提高配电管理人员水平

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工作是安全运行管理的保证。鉴于城乡配网改造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而现有配电管理人员对这些不够熟悉, 所以要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 以期达到。 (1) 熟悉新系统的结线和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 (2) 了解新设备如重合器、负荷开关、环网开关、箱式变等的结构、工作原理, 并能熟练操作。 (3) 了解配电网自动化系统、SG186等系统功能及使用方法。 (4) 进一步学习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新配电网络的调度管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有关规章制度, 并认真执行。

3 结语

配电网作为将电能最终配送给用户的终端电网, 其供电能力直接关系着每个用户的用电安全,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 电力用户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工作效率和优质服务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 各城市供电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降损节能、建设现代化的城市配电网络为目标,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的需求。只有进行合理的配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才能提高城市电网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保证配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电力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毛传洲, 周英树.城市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规划[J].电网技术, 2001 (7) .

[2]叶世勋, 刘煌辉.配电自动化规划要先行[J].电网技术, 2000 (4) .

[3]郭又华, 朱雨.城市电网规划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 2005 (8) .

流程改造设计与规划 篇6

一、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地区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 同时也是国家茶叶、优质米、甘蔗生产基地, 是全国农业产业化试点市之一。享有“中国红茶、绿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的美誉。本项目的基地孔屋村则位于英德地区的波罗镇。孔屋村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但自然环境却十分优美, 地形较为平坦, 土壤肥沃, 四周为高山梯田。当地房屋由于年代久远而十分破旧, 多为简易砖房, 道路为未经修理的黄土路。整个村落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 显得有些杂乱无章。

通过对项目基地的研究和对区域特色的发掘, 可以利用当地盛产茶叶这一优势, 对孔屋村进行了规划与改造。根据当地的地形, 依山建造出高低错落的茶室, 让游人在茶室内即可品茶、修禅, 又可以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通过饮茶、品茶、赏茶, 体会茶文化的博大。借由饮茶、赏茶, 这一链条衍生出茶叶的种植与加工, 来增加经济来源, 提高农民的收入。由此打造出一个美丽乡村。

对于对孔屋村的保护和开发改造, 应保留村落原有的传统文化, 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新建和开发, 打造一个富有地域文化的新村。在规划过程中, 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保留现有村落民居, 在周边邻近山地增加宅基地, 新建村民居住与旅游客房的二位一体的新建筑及相应空间。从而改善村民新居的居住条件, 同时满足游客的乡村体验需求。

2.保留、修缮和适度改造现有村落建筑与格局, 改造成对于游客或包含村民的商业休闲和体验活动场所。

3.在保留现有村落建筑与格局的基础上, 在村落外围山坡地新建游客专用的建筑和配套。

在把握这些原则的基础上, 我们要有目标、有规划地进行开发, 开发目标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点:

1.乡土文化传承-特色, 性格, 个性, 名片。

2.乡土归属感-乡情、乡愁、乡里、乡亲。

3.因地制宜-适宜当地特有的各方条件。

4.“三低”设计-低技术, 低成本、低能耗, 低污染。

5.旅游休闲服务-特色的硬件、软件旅游配套设施。

6.体验式旅游的解读-休闲度假、乡村体验、静态养生。

7.扶贫效应-旅游介入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8.运营策略-保证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和谐共赢机制。

9.可行性-必须考虑在当地具有可操作性和相对合理性。

本方案策划的初衷是打造一个以感受和体验茶文化为主, 同时结合基地茶种植业发展的茶文化体验园, 主要的客源为广东省及周边省份中高收入人群, 快节奏生都市的白领以及中高收入的中老年人群等都可以到这里来进行茶文化体验和禅道的体验。

通过分析基地现状, 可以看出一些优势和劣势, 当地的茶叶产量且质量好高;拥有坡面山丘, 可改造为梯田景观;生态破坏较少, 整体自然环境好, 风景优美;距离广州市中心较近等。劣势主要有基础设施匮乏, 建筑老化;出现留守老人、儿童;农田耕种率低, 荒废严重;生态环境特色不够突出等。在规划中应抓住改地区的优势并将其开发和扩大, 并针对其劣势采取应对措施, 解决问题, 在开发的同时给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特色茶室茶文化生态体验

以英德当地作物“茶”为主线, 因地制宜, 改造出以传承和推广茶文化为目的的体验式茶园。英德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天数年内分配是春夏多, 秋冬少, 正是适合茶叶种植和生长的气候。茶田种植了红茶和绿茶两大类共计二十余种茶叶, 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在茶叶的种植期, 游客可以亲自到茶田种植差茶叶, 而在成熟期则可以体验亲手采摘新鲜的茶叶, 并可参与茶叶的加工制作环节。茶田均种植在村落周边的梯田上, 游客可以一边在幽静的特色茶室里品茶, 一边观赏茶田, 亦或是在专设的观景台上更清楚地欣赏。

除品茶外, 还设置了科普茶文化知识的观光长廊,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茶叶的历史和一些故事, 还可以观看茶道表演和一些简单的制茶过程, 也可品尝新鲜制出的茶叶。了解完茶文化后游客可以站上观景台远观茶田, 简单品味茶叶。之后便可以移步特色茶室, 经由木质的栈道, 感受乡村风味, 进入半开放式的茶室, 可以一边品茶, 一边听着茶室旁流经的溪水声欣赏茶田。

三、扶贫开发实现共赢

本规划方案是一个以种植业为基础、以茶文化为主题、以弘扬中国茶文化和英德地域文化为宗旨的生态旅游观光茶园。以低技术、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为原则, 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 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 保证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和谐共赢。

对孔屋村的开发可以改变该村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种植业的运作方式, 在统一有序的管理下村民们可以得到稳定的经济来源, 更加合理地开发资源, 发展种植业;对就村落的改造和破旧民房的重建也可以给村民带来宜人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的交往空间。游客来到孔屋村可以享受到特色茶室, 进行茶文化体验, 还可以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 同时又可以给孔屋村带来收益, 实现了村民与游客的双赢。

总之, 将一个未经规划的村落开发改造为一个集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茶叶生态旅游新景点, 是一个值得反复考量和设计的项目, 过程中坚定把握生态保护和城乡共赢的原则, 旨在弘扬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新型生态旅游景区和宜居村落, 创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

摘要:以英德当地作物“茶”为主线, 因地制宜, 改造出以传承和推广茶文化为目的的体验式茶园, 以低技术、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为原则, 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 保护和传承客家文化, 保证外来游客与本地居民的和谐共赢。

关键词:因地制宜扶贫效应,茶文化,特色茶室

参考文献

[1]杨炯蠡, 殷红梅编著.《乡村旅游开发及规划实践》.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7.

流程改造设计与规划 篇7

工业园区诞生于19世纪末,是一些西方国家用来组织规划,管理发展工业生产的产物。在我国,进入90年代后,工业园区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对城市经济及技术的进步起着推动作用。他犹如城市触媒,催化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如今的工业园已不仅仅是用来机械化生产的场所,他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其内部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规模的逐步扩大,工业园逐渐成为一张城市名片,展示着一个城市日新月异的进步。工业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应从城市特点及区域定位出发,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立面改造也应结合周边现有环境景观,地形地貌,本文探讨佛山欧洲工业园C区的规划与设计要点,力求探索一些实际可用的经验方法。

2 城市触媒

城市触媒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建筑师韦恩提出。类似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触媒的加入可以带来相关元素的连锁反应。类推到城市规划建筑层面,好似一个项目可以激发促进区域的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城市触媒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一栋建筑物,可以是一条街道,一座园区。城市触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不断激发和促进周围的环境变化,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扮演不同角色。他不是一个终极产物,而是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触发点。这个触发点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①经济层面的触发点,它带来的商机可以吸引企业投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激活区域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流,为城市建设驻入财政力量。②城建方面的触发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和周围环境的改善提升,这种品质的提升与品牌效应的齐聚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使城市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3 欧洲工业园C区项目概况

3.1 项目区位

项目规划为欧洲工业园C区的核心区,范围为塱沙路以南,江堤路以东,兴业路以北,塱宝西路以西,以及塱兴路以北、塱宝东路以西,塱沙路以南,塱宝西路以东的区域。项目总用地面积323528.08m2,净用地面积317489.24m2,约486亩(约32.4hm2)。现状除塱沙路,塱兴路,与塱宝西路以南的是原有旧厂区,其余为空地。

3.2 交通条件

欧洲工业园位于珠三角的佛山市内,禅城区西北部,隶属于张槎街道,临近佛山机场、佛山西客站、佛开高速、禅西大道等主要交通设施,交通条件十分便捷,距广州市中心城区约30min车程,距佛山市中心城区约10min车程。项目场址东侧临近佛开高速张槎出入口,北侧有城市主干道一塱沙路、南侧有城市主干道-季华路,东侧有城市快速路-禅西大道,与正规划建设的佛山西客站、已开通运营的佛山机场均在10min车程范围内,在1h车程内可达到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新客站-南站。

3.3 项目背景

指导思想:以佛山禅城区实施“西进”战略为契机,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任务,以“两转型一再造”为切入点,以三旧改造为动力,积极培育电子与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产业孵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针织等传统产业,打造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园区。

发展定位:佛山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园区、佛山生产服务的示范区、佛山产业提升的引领区及佛山市产业孵化创新基地。

片区职能:禅城区西聚战略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高新园、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通过三改进行提升,突出产业孵化和创新环境,成为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引领地区。

用地性质:以都市型产业用地(MB)为主,以及少量的二类居住用地(R2)、供应设施用地(U1)和环境设施用地(U2)。都市型产业用地(MB)的建筑密度均要求小于等于50%(≤50%),容积率要求大于等于1.5又小于等于3.5(1.5≤FAR≤3.5),绿地率15~20%。二类居住用地(R2)建筑密度小于等于30%,容积率小于等于3.5 (FAR≤3.5),绿地率25%。

用地强度控制:都市型产业用地采用双向指标控制,容积率下限不低于1.5,上限不高于3.5;绿地率按15~20%控制。建筑限高:55m。

4 规划设计原则

该区用地权属复杂,国有,集体土地等等,如何把这些土地资源集合起来,依附于禅城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将土地资源利用率开发到最高,实现整个园区的蓬勃,又同时推动和促进整个地区和城市的发展,是规划设计的目标(见图1)。

4.1 地标性建筑建设

以区域西南角的安德里茨厂房的建设为城市触媒,率先打造区域标杆性厂房建筑,以及周围河堤绿化景观设施建设,成为区域的入口及名片。从而提升区域的定位及品质,吸引外商投资。促进周围环境的不断重新整合,激发地区经济活力,将区域发展带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安德里茨有限公司是在中国佛山注册的隶属于安德里兹集团的独资公司。其厂房主要生产的产品均为机械类产品。根据其工艺要求,本设计将安德里茨厂房布置在南地块首层,按功能分为车间,办公楼,仓库和设备房。厂区北侧设一车间180m×36m,车间中部设4m×4m (b×h)消防车通道可供消防车通过。南侧设一车间54m×60m,两车间之间设10m米宽货车道,为大型货车装卸货物通行。

安德里茨厂区南侧向西一面布置了两层高的办公用房,面向河涌优美的景观。在北地块布置了产业园九层高的1#厂房,在南地块安德里茨厂房上方布置了7层高的产业园2#、3#、4#厂房,满足了争取最大容积率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了用地内建筑物的控高要求。

整个用地东侧向塱宝西路只设人员出入口,以保证塱宝西路作为欧洲工业园C区主干道上整齐美观的立面形象。

立面设计符合欧洲工业园的文化特征,并融入地块周围的文脉景致,采用灰白对比的效果,灰色石材墙面,白色窗框,以及体现现代工业化的标志手法,转角窗,配以透明钢化玻璃。体量上,高层厂房体量规整,在造型设计上采用立面垂直划分的手法打破体块的沉闷感将建筑功能和建筑美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4.2 现有厂房立面改造

沿汾江主要立面改造:

原厂区立面,因为土地归属权复杂,原建筑立面风格各异,以蓝白色马赛克墙面及横向玻璃窗为主。个别建筑甚至局部加建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并使用黄色涂料,与周围的建筑与景观不太谐调。立面陈旧,缺乏时代感。针对现存问题,对立面进行了整合与再创造。

(1)色彩与材质的统一:

延续安德里茨立面风格,采用灰色和白色两种石材墙面,在明暗上有着鲜明对比,低调,大气,简约,又现代。提炼立面手法的元素,例如,转角窗,竖向长窗等。沿河立面强调节奏感,在每栋或几栋建筑的转角处设置标志性白色构架,打破水平方向单调的线条,使立面有韵律和节奏感。在建筑部分体量上添加外框,横向线条空调机位,凸阳台等等,使立面的凹凸和肌理丰富起来,强调几何构图的对比,灰白的对比,明暗的穿插,以及局部的放大。手法上,将横向转角窗进行了变异,演化成横向转角构架,横向转角格栅。以及转角高出屋面的标志性框架。

(2)次要立面的设计:

保留原建筑体量及凹凸关系,改变立面石材颜色,灰与白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主要延续原有的横向长窗,满足工业建筑的采光要求以及尽可能保留原立面肌理。

4.3 核心服务区配套建设

中央服务区辐射整个园区,配备有酒店,商场及住宅。在造型上,考虑到园区的其他地块都以平整的网格状肌理和方形体块为主,为了凸显中央区的核心地位,特意采用弧线形的建筑,创造强烈的围合感和向心性,中02地块的酒店联同办公楼形成舒展的S形界面,整栋大楼分为两翼,左翼为酒店,配有中西餐厅,会议及娱乐休闲设施。右翼为办公楼。两翼之间以空中花园联接,减少界面对城市道路的压迫,打破了沿街界面的屏障,使得南北通透。在两翼的北侧有一个附属的宴会厅,供商贸集会使用。

4.4 新区厂房规划建设

如何在充分开发用地使用价值,满足企业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既与片区原有肌理融合,又推陈出新。该区以装备制造业厂房及办公为主,首层为5000m2左右的厂房,柱跨在9m以上,二层以上是以科研办公为主的高层,层高为4.5m,也可根据需要改造成厂房。在满足容积率为4的要求下。塔楼的平面为矩形或L形,两两组合,形成了屋顶的绿化空间,工业建筑一直存在着造型单一体量,土地利用率不高,周围的环境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情况。本设计试图探索新的平面布局组合方式。进行场地的空间整合与再创造。

首层平面大空间都用作厂房,巧妙利用上层塔楼在首层的架空部分做卸货平台,首层会设直通高层的出入口门厅。以最经济的面积有效解决了垂直竖向交通的问题。

在面向道路一侧,设置主要办公出入口,形成开阔的办公前广场,结合绿化,铺地,停车空间,塑造丰富的绿化空间,打造景观中轴线及办公前广场。货车的出入口设置在东西向道路上,减少大型货车对主要干道塱宝西路的影响。在地块内部,厂房侧面及两栋厂房之间预留空地,用作卸货广场。这样有效的解决了人流及货流的平面交通问题。在中央大道上设置节点,与中央商务区串联,形成一个不断进入高潮的序列。

5 结语

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建设与城市的进步息息相关,作为城市触媒,有关其带来的社会效应,经济价值,对区域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他融入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对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起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布局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整合。佛山欧洲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切实实例,运用的其中的设计理念与手法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可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应用到更多的城市建设项目中去。

摘要:工业是一个城市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角度的不断迈进,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提升工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扮演着城市触媒的角色,对城市化起直接的带动作用。本文对佛山欧洲工业园C区项目,结合触媒理论,对其规划和建筑设计,以及立面改造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业园建筑设计,城市触媒,立面改造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译林出版社,1961.

[2]韦恩·奥图.美国都市建筑——都市设计的触媒[M].创兴出版社,1994.

[3]扬·盖尔.新城市空间[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1.

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探究 篇8

近年来, 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 旧城改造如雨后春笋般“袭来”。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 甚至于县级市, 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内容之一。不可否认, 旧城改造对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 随旧城改造而爆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这对我们的旧城改造“工程”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其中, 建筑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为了谋求政绩或者是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 在旧城改造中往往不考虑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盲目地增加楼座、加盖楼层, 忽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或者是盲目地投入巨资, 导致旧城改造工程问题频频出现。实践中, 旧城改造首要的就是要做好建筑规划设计, 绝对不能单纯的为了“造城”而进行旧城改造, 否则, 旧城改造就极易“迷失方向”。

2 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2. 1 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

旧城改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 这就决定了“人”必然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以人为本, 开展建筑规划设计, 充分考虑居住环境、交通便利、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景观环境、空间尺度等要素的影响, 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需求, 这样才能够确保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赢民心、顺民意, 旧城改造的目标才能够顺利的实现。另外, 旧城改造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 还必须要考虑到环保与节能规划设计要求, 宏观层面, 建筑物布局尽量采取常规的南北朝向布置, 尽量不要采取“一梯四户”的布局设计; 微观层面, 要充分考虑主要功能房间 ( 比如, 卧室、客厅) 的采光要求, 控制好开窗面积, 这样既能够满足居民居住环境的需求, 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生活”能耗。

2. 2 加强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

“总体控制”是旧城改造中建筑规划设计的重中之重, 只有做好建筑规划的“总体控制”, 旧城改造的预期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总体控制关键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 1) 城市功能分区设计。旧城改造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城市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一般而言,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 ( 包括居民住宅、商住房、办公房屋等等) 、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等, 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必须要符合城市功能分区设计要求, 绝对不能为了“增收”而盲目地提升容积率, 否则, 旧城改造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比如, 目前, 部分城市旧城改造并不是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而是盲目地提升城市的“美观度”, 所以建设了一座座高楼, 但是, 绿化、配套设施、建筑质量、交通规划等配套服务却远远滞后于居民生活需求, 严重的甚至于成为一个个“烂尾楼”。 ( 2) 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也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一部分。宜人的景观环境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因此, 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 必须要做好景观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局部规划设计的“衔接”, 确保旧城街区的空间尺度、景观设计等与整座城市融为一体, 这就需要将旧城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纳入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来, 讲景观与建筑物进行整体设计。 ( 3) 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建设是旧城改造中规划设计的重点, 也是难点。由于旧城大多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道路交通设计、市政供水排水管网设计等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现有场地条件的限制, 这就对建设部门的配套服务设施建筑规划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要考虑好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 通过优化建筑规划设计, 尽量地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提升居民生活、居住的满意度。 ( 4) 做好建筑物规划与设计。建筑物规划、设计是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旧城改造中的建筑物规划设计要尽量符合改造区的“特色”, 比如, 现有的建筑物的风格、建筑外墙颜色以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等等。在符合城市发展整体规划设计的前提下, 能“修建”的尽量不拆除“重建”, 能“改建”的尽量不要“扩建”, 即使需要扩建、拆除重建的也尽量不要改变原有的空间景观特征, 确保现有的历史建筑物以及其它特色建筑物能够被正常使用。另外, 旧城改造区域内的建筑物规划、设计, 还必须要考虑到与外环境建筑物的“衔接”的问题, 这样才能够确保整座城市建筑“浑然成为一体”, 满足居住、审美的“双重”需求。

2. 3 注重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

旧城改造不是要否定现有的一切, 而是应该在综合评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旧城改造。一般情况下, 旧城区都不同程度地承载着现代城市“新陈代谢”进程中保持特定的生活习惯、维持原本的文化风格的“功能”。因此, 旧城改造在赋予其新的“名片”、更为全面的功能的同时, 还必须要保留其固有的、鲜明的“特色”———历史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地标”, 是这座城市的“品牌代表”, 这就要求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要注重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尽量保持“历史风貌”的相对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 运用现代化的、先进的设计“手法”来规划设计“新城”, 达到与现有历史文化、物质遗产相互映衬的目的, 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具体的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保护旧城的整体历史格局、挖掘“本土特色资源”, 尽量与片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格调”相符。

摘要:提升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现代城市建设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中, 首先对当前的旧城改造现状及建筑规划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然后, 重点从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原则、总体控制、文化传承等方面论述了旧城改造建筑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 以期对当前旧城改造“工程”的实施有所参考。

关键词: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刘宣.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体产权定义——新加坡牛车水与广州金花街改造对比研究[J].城市规划, 2009 (08) :18-25.

[2]陈文龙, 汤海舟, 贺祖爱.浅析旧城改造中的建筑设计原则——以绍兴旧城布局和城市建筑风格为例[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09) :161-162.

上一篇:压力传感器准确性下一篇:资本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