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2024-05-31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精选十篇)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1

1 儒家文化与养生体育

儒家照现代人的学科分类,可归属于哲学、伦理学、宗教等多种学科,它兼有

三者的内容、功能【1】。儒家最根本的观点是仁,“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就是说做到爱人才是真正的人。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它遵从道义的价值优于功利、德性的价值优于智能、群体的价值优于个体、平安的价值优于自由、和谐的价值优于冲突等观念。

1.1 孔子的养生体育思想

孔子尚武实践,他不但“博学于文”【2】,成为礼乐大师,而且习武亦有成就,他精通射御之术。春秋末期,社会崇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论语·子罕》记有人称他博学多能,他却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表明孔子擅长执御。

孔子文武兼备。孔子的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几乎统摄恭、宽、信、敏、惠、敬、勇等一切道德观念。“仁”的基本内容有三:爱人、忠恕、克己复礼。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武士,特别是作为军事指挥的将帅,要塑造自己完善的理想人格,必须具备“仁”、“智”、“勇”的品德。有勇不惧,有勇必为。同时,孔子强调“勇”必须符合于“仁”,要用“仁”、“义”去规范“勇”。孔子还特别教民习武,他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孔子追求的个人形象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反对“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在孔子思想中,仁、武二者并行不悖,武是行仁的前提,仁是行武的归宿。

1.2 王充的养生体育思想

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哲学家,《论衡》是他的著名著作。他认为养生应养气自守、活满百岁。认为人的长寿应当以禀气渥厚为基础,才能保证下一代有良好的禀气,认为长寿必须有适宜的生活条件、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活在太平盛世,人们安居乐业,心平气和,精神愉快,才有利于健康长寿。他认为百岁才是人正常的寿命,不足百岁是因气不足,“若夫强弱寿夭以百为数,不至百者,气自不足也。夫禀气渥厚则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论衡》)。

王充认为养生须爱精自保,少生稀育,服药引导,修身养德。告诉人们经常性服食一些药物是可以健身延年的,但不可滥服,关键是符合自己的身体条件。“引导”就是习练导引气功,进行健身运动。王充认为,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并强调既要锻炼身体,又要注重养德,去恶从善,做到身心俱健,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1.3 张载的养生体育思想

张载是理学的创始人,他以儒学为本,创一家之言,思想博大精深,著有《正蒙》等著作。张载重视军事武勇。他说:“四时蒐狩田猎,教师行于草莽之法;行于草莽则潜师,潜师则夜战相闻。”(《经学理窟》),联系在草莽中田猎,可以使战士之间语声相闻而习于夜战,表明他重视田猎这种军事体育活动。张载也非常重视教育百姓勇武之事,以备战时之需。提出让百姓“平时使之知所守,识所向,习所登降,时鳝完。贼至则授甲付兵,人各谨备,老幼供饷,妇女守室。如是则民心素安,技艺素讲,寇不能恐,吏不能侵,无仑卒之变,无颠乱之忧(《文集·边议》)。

张载重视体育教育。在教育上他提出“智、仁、勇,天下之大德”,重视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他强调德育的先导统率作用,重视礼乐的教化。张载以唯物的哲学观点,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耳。”(《正蒙·太和》),他认为“太虚”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他不仅强调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还指明了人体与客观世界的互相转化关系。同时他又提出:“太和所谓道,中含浮沉、升降、动静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说明物质是分阴阳的,物质内部存在矛盾,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1.3 韩愈的养生体育思想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早年境遇艰辛,多次被贬多次升迁。他力主独尊孔孟之道,哲学思想在人性论上认为,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性的内容有:仁、礼、信、义、智。同时提出了“性三品”之说,他认为人性上品是善,中品是善恶相混,下品是恶的。韩愈认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必须乐天知命,静以养心。他说:“将息之道,必先理其心;心闲无事,然后外患不入…….珍重自爱,慎饮食,少思虑。”(《韩昌黎文集·与崔群书》),劝导人们要顺乎天命,合乎天意,这样再遇到事情就会心安理得。

韩愈主张修身养心以治国。他引用《大学》中的话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必先诚其意。”(《韩昌黎文集·原道》)。韩愈主张重文轻武,重智轻力,但他对于文武兼备的人还是大加赞赏的。他说:“握兵之将,熊罴驱虎之士,畏懦蹙缩,莫肯杖戈为士卒前行者。独阁下奋然争光,扬兵介上,将二州之守,亲人于行间与士卒均甘苦,生其气势,见将军之锋颖,凛然有向敌之意。用儒雅文字章句之业,取先天下武夫,关其口而夺其气。”(《韩昌黎文集·与鄂州柳中丞相书第二首》),表达了他对文武兼备人士的赞扬。

2 道家文化与养生体育

老庄思想是道家的主要脉络,《老子》是道家的重要著作,反映了道家的主要思想,它认为“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万物之宗,是人类社会天地万物的最高法则和根本规律【1】。《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指自然而然,并非自然界。《老子》的“道”体现了朴素辩证法,强调有与无、实与虚、体与用、正与反、刚与柔等一系列对立范畴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老子》主张个人修养上应寡欲、不争、不自见(不要自我表现)、虚静(空虚自己的内心)、抱朴(保持质朴原始无知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做一个大智若愚的糊涂人,包含了极其深刻的社会人生哲理和高明的生存智慧,但也含有一些消极的思想因素。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摆脱个人在现实中的痛苦的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是精神上的逍遥游,另一个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养生和游世。精神上的逍遥游就是在主观精神上追求奋飞超脱,“登天游雾”。既然社会政治、道德理性、名利观念等对人性都是一种束缚和累赘,那就是主观上忘掉它们。忘掉一切,内心便处于虚静的状态。精神上的逍遥游只解决了灵魂的出路,肉体却不能与灵魂一起到天上去游,所以庄子又提出了解决肉体出路的方法,这就是养生和游世。养生即保全保护自己的生命,终其天年;游世,就是以“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态度来与世人周旋,避免一切矛盾。道家的养生思想建立在道教的宇宙观、人天观、身心观基础上,与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贵生、天人相应、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养生思想密切相关。其养生术分成炼神、气法、守窍、有息、内丹、动功、辟谷、服食、摄养、道医、房中、金丹十二类。

2.1 施肩吾的养生体育思想

施肩吾是唐代著名诗人、气功养生家。他的养生思想是倡导神形俱养、身心两健。在精神上,他强调保持心宁神安、恬淡虚无、不悲不乐的最佳心境,这样才能保住元气真精。在养形方面,他主张要不使形劳,要有节制,倡导不偏不倚。对中和导引养生方法,他概括说:“不欲远唾以损气,不欲疾步以损筋,不欲疾视而昏晴,不欲极听而伤肾,不欲久立而伤骨,不欲久卧而伤肉。”施肩吾除了重视养神、炼形之外,还非常重视炼气,他演练了静坐、辟谷食气等具体功法,体验到心情开朗、体力不衰,效果是“神气犹在,形状未改”,即只有在神安志定时,调神炼气,稳定形神,协调五脏六腑才能入道,神清气爽,精力充沛,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2.2 葛洪的养生体育思想

葛洪是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人物【2】,少时以儒学著称,后以精擅道家而著称。葛洪主张以导引吐纳养生,他认为导引随时皆可,“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但觉身有不理则行之”(《抱朴之·别旨》)这种日常化锻炼为“养气”。葛洪认为“呼吸勿令耳闻,置鸿毛于端勿令有声”做到细、绵、深长,达到了这种地步的人就可以治百病延年命。

葛洪认为维持人生命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和血,所以养生就须养气血【3】。谈到如何辨别气血亏损,他说:“夫奔驰而喘逆,或欬或满,用力役体,汲汲短乏者,气损之候也。面无光色,皮肤枯蜡,唇焦脉白,腠理萎瘁者,血减之证也。二证既衰于外,则灵根亦凋于中矣。”葛洪认为吐故纳新、服食药物虽能补益气血,但不能救气血衰弱之人。他认为人体患病是由内因(气血亏损)和外因(风寒暑湿)共同造成的,防病必须保养气血不受伤损,即“苟能令正气不衰,形神相卫,莫能伤也。”

葛洪提出养生的基本原则在不伤不损,列出十三项伤损之事: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力所不胜,而强举之;悲哀憔悴;喜乐过差;汲汲所欲;灸谈言笑;寝息失时;挽弓引弩;沉醉呕吐;饱食即卧;跳走喘乏;欢呼哭泣;阴阳不交。并提出了不伤不损的养生之道:“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除了从饮食起居上注意适度,葛洪还特别注意精神上的保养:“人能

淡默恬愉,不染不移,养其心以无欲,颐其神以粹素,扫涤诱慕,收之以正,除难求之思……。”葛洪虽以炼丹称著于世,然其养生非止一端,他结合自己的认识实践,也对静神、保养等养生进行全面阐述,从而为传统养生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2.3 陈抟的养生体育思想

陈抟是五代末北宋初名道士,他在科举之路失意后,开始访道求仙先儒后道,精研易学,将儒家传统的易学改造为阐述宇宙生成与内丹修炼道教易学,从而建立了一套内丹修炼术,为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陈抟认为炼内丹是以人体精、气、神为药物,以意念导引为火候,使体内精、气沿任、督二脉线路

循环运转,结成特殊的物质——内丹,从而可达到健康、不老、神通的目的。陈抟养生的特点之一是睡眠有术,他认为睡眠一为练功,二为消愁,他的睡功流传于世,提倡左右随意的侧卧睡势。陈抟的养生特点之二是宜时导引,著书立说。他在其著作《指玄篇》中言及导引、还丹之事,论述二十四势坐功;在《无极图》中论述炼养内丹的五个阶段。陈抟的养生特点之三是传道济世,他与一般道士不同,他韬光晦迹,深明大理,讲经邦济国之道,为宋太祖提出济世安民的统治方针。

3 玄学与养生体育

魏晋玄学是汉代经学衰落之后,对先秦以儒、道思想为主的学术文化资源的一次新的整合,并有所创造、突破。它深入探讨事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内在本性,回答宇宙的本性和人的本性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玄学认为,人性是自然的与生俱有的,应当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这一理论与道家养生思想相通,形成了魏晋时期的玄学养生。

3.1 稽康的养生体育思想

稽康认为形体与精神互相依存、彼此影响,精神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养生必须形神并养,以养神为主。养神就是少私寡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使心灵皈依宁静,归于祥和,也是玄学追求的“无”的境界。玄学家热衷于养生实践,分远害及存宜,远害即远离有害于生命的来源:“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除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答向子期难养生论》)。存宜是积极的策略,即主动保全、寻求益生的事物。一方面是养形之法,即物质的方法。主要是“呼吸吐纳,服食养身…….蒸从灵芝,润以醴泉,晰以朝阳”(《稽康集校注·答向子难养生论》);另一方面养神之法,必须戒除浮躁之心,循序渐进。若想速成,就难进入虚寂平静的世界。稽康认为个体的自然情欲是合理的,但要按庄子“应物而不累于物”的要求,摆脱物欲的束缚,归于“大和”。

3.2 向秀的养生体育思想

向秀与稽康同为竹林七贤,对玄学发展影响很大。他的养生观与稽康不同,他同意稽康主张的节哀乐、和喜怒、适饮食、调寒暑,但反对稽康养生观中绝五谷、去滋味、寡情欲、抑富贵的内容。向秀认为养生宜顺性适情,本乎天理自然。他说:“且生之为乐,以恩爱相接。天理人伦。燕婉娱心,荣华悦志;服食滋味,以宣至情;纳御声色,以达性气;此无理自然,人之所宜,三王所不易也。”(《稽中散集·难养生论》)。他认为富贵、情欲、滋味都是人的欲望,不应压抑,养生应在享受中求得。

4 佛教与养生体育

佛教是一个教义完备、理论丰富的宗教,它的最高境界是涅槃【4】,涅槃的意思是远离一切生死烦恼,自在解脱。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受生死轮回之苦,根本在于迷于生死假象,不明因果之理;如果众生能依佛法之理修行实践,坚持不懈,必将参破生死,获大智慧,彻底觉悟。

刘勰是受到儒家教育,又受到佛教的影响,博通经纶,长于佛理。他反对长生不死,坚持精神永存,他重视脑力劳动的养神,认为不要过思过度劳累伤脑,“是以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意得则抒怀以命笔,理伏则投笔以卷怀;逍遥以针劳,谈笑以药倦,常弄闲于才锋,贾余于文勇,使刃发如新,腠理勿滞。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文心雕龙·养气篇》)。刘勰还主张文武并完,他说:“文武之术,左右为宜。却谷敦书,故举为元帅,岂以好文而不练武哉!孙武兵经,词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武哉!”(《文心雕龙·程器》),他强调好文而不练武和习武而不晓文都是不好的倾向。

5 墨家与养生体育

墨家最早出现在战国,作为儒家的反对派出现。兼爱与平等是墨家最核心的内容,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两点不同:儒家的仁爱是有亲疏远近之别,墨家的兼爱却不辩贫富贵贱;儒家的仁爱从人性、伦常立论,以性善论为基础,墨子之兼爱则以“利”为基础。因为提倡兼爱,自然反对战争,劝人君让利于民。墨家的思想反映在四方面:一是苦行与自我牺牲精神;二是平民化和反贵族的倾向;三是严密的组织和绝对服从精神;四是反家庭、反世袭的倾向。

墨子以救世的情怀与理想,从面向社会大众的生存实际出发,提出了“尚力”的体育思想。墨子认为奋力可以强身,身强有助于劳动。如果没有强壮有力的身体,农夫不能耕,农妇不能织,百工不能事。墨子还将力分为体力、脑力,无论从事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可“各因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各尽其力而不可倦怠,他反对“贪欲饮,惰于从事”的寄生虫阶级及生活方式。墨子认为形神必须相合才能生,离则死,生命在于运动,他反复强调教育、修身,都要在有规律的动中进行,多做实事,不图安逸,对体育的发展有积极指导作用。他重视身体健康、身体锻炼,主要手段是通过日常劳动生活中的磨练,他还身体力行坚持穿布衣,风里来雨里去,锻炼身体、意志。墨子重视身体健康,还反映在他选择学生,重视身体条件上,“有游于墨子之门者,身体强良,思虑徇通,欲使随而学。”(《墨子·公孟》)。墨子教学生射箭,十分重视军事武功,重视通过军事体育选拔人才。墨子尚贤举能,主要提出有贤良之士、忠信之士、封御之士。贤良主智,忠信主德,射御主要是从事体育考虑的。墨子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罪贱之。问于若国之士,孰喜孰惧,我以为必能射御之士喜,不能射御之士惧我赏因而诱之矣。”(《墨子·尚贤下》)。墨子向国君建议厚赏善射御之士,说明他十分重视军事武艺,他这一思想对后代的荀子、韩非等军事家影响深远。

6 结语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同中华传统文化、哲学之间有密切的关联,许多体育养生思想深受儒、释、道、玄学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不同的特色。儒家的养生体育思想主张文武兼备、养气自守、修身静心。儒家入世,道家思想提倡避世,因此反映在体育养生上提倡寡欲、不争、保养气血,辅以导引吐纳。玄学产生于衰败的汉代催发了人们避世的心理,反映在养生体育观上讲求形神共养、少私寡欲、节哀乐、和喜怒、调饮食。佛家养生方法与气功有共通之处,即坐禅、净心、调呼吸、注重养神。墨家核心思想是兼爱与平等,其思想虽与儒家相去甚远,但养生体育思想上却是相近的,墨家重视身体健康、身体锻炼,强调生命在于运动。纵观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史,极富实用价值的儒家、道家、释家、墨家思想等是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中的瑰宝,蕴涵了许多极富价值的人体科学思想和体育科学思想【5】,限于历史条件,中华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部分,它的内容也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今天我们研究中华传统体育养生内蕴的现代价值,以科学态度分析、批评,挖掘其中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以期为现代的健康保健、健身体育科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古代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3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2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现代养生的理念,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等3方面的影响及产生的价值,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

[关键词]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体育养生;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讲求神行俱养、天人合一、主客相关和动静结合的运动方法,强调顺其自然的适度运动观念。在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制约了竞技体育对抗性和竞争性的发挥;使得竞技性项目转型于娱乐或表演性特征项目;现代竞技体育在训练技术方面传承了诸多传统体育养生理念。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原则。

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地摸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总结和概括出了一些重要的特征和原则,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传统体育锻炼,并取得较好的养生效果。

(一)重养神。

清静是我国传统养生中最主要的方法,老子在《道德经》中倡导“清静为天下正”“少私寡欲”,在《养生论》和《黄帝内经》中都强调了心神安宁对于养生的重要性。从以上古代传统文献中的论述,无不说明心神清净是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只有内心平静,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聒噪,从而守住机体蕴藏的神气,否则会对人体神气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和消耗。同时,人们在平时还要降低嗜欲,减少私心,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在前人静养的基础上,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静神”主要是指精神专一,要摒弃一切杂念。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养生家所倡导的静神,是指神用不过、神静不用、神用专一,既脱胎于道家而又高于道家。

(二)通经络。

通经络主要是指要保持人体的经络之气畅通无阻,如果经络不通,就会使得气血不和,从而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灵枢·经脉篇》里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在传统体育养生中,练习者要重视保持经络的畅通,以避免灾难疾病的发生。

其中,“决生死”是说人体经脉的功能能否保持正常,是决定人生死的关键。人体中经脉纵横交错,内联五脏六腑,外联皮肤肌肉,人体的各器官、各组织都需要依靠经络来达到内外相通、阴阳交贯。而如果经络不通,气血不畅,人体的脏腑功能就会发生障碍,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处百病”主要表明了经络的顺畅运转对疾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疗效。中医认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这也是强调了经络的畅通运行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维持气血的正常补偿,增强人体的抵抗和康复功能;“调虚实”是说人们在患病之后经常用虚症和实症来对病症的性质进行说明。中医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其中实症是指病人病邪盛而导致的正气为虚,即正邪在激烈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症候,而虚症则是指病人正气虚衰,机能减退,身体抵抗力低下而表现出来的症候。因此,针对病人不同的病症,要注意采取不一样的手法,从而调整病人的虚实功能,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

(三)调气机。

《黄帝内经》中有“百病生于气”的观点,这里所说的气是指气机,就是说人体产生的许多疾病,都与气机运行的紊乱有密切的关系。

气在人体运动中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气的升降只有达到平衡调和,且无偏盛偏衰才能维持人正常的生命。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因此,只有调节好人体的气机升降,才能维持人体各组织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四)顺其自然。

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指出:“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就是说人和天气是相通的,人身上的阳气如果能像天气般清净光明,就能使情绪和平安静,顺应了这个道理,阳气就会充足,就能保护人体。这样,即便有贼风邪气,也无法伤害到人体,这是因为顺应了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和次序。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要领。

采用传统体育养生锻炼时要求身体姿态端正、呼吸匀长缓慢,精神意念贯注,主要是指在功法修炼时必须做到调身、调息和调心。有人称其为练功要旨,也有人称为三大要素。调身主要指体育养生者通过正确的练功姿势、动作和形态,形成良好的坐姿、站姿、走姿和卧姿等,从而为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肌肉、骨骼等的运转奠定良好的形体基础,促进气血和经络按着正确的轨道进行,利于神气和精神的通窍,调身讲究舒适、自然。调息也称作调整呼吸,调息是指有意识地对呼吸进行调节,使之与意气协调发展,呼吸的停顿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需要选择舒适的练习姿势,使身体和情绪得到充分放松,调气的效果需要长期的坚持,练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要素、原则和规律,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使呼吸趋于深、细、长、匀,达到活泼的境地。调息的目的是通过集中精神地对气息进行循环调节,吐故纳新,获得身体与真气的.焕发。调心法是通过精神意识与思维训练来达到练神调心的。古人认为万物生长依靠天地供给能量,而人是万物之灵,有生命、有意识、有精神,而意识精神又受思虑因素所扰,所以应练神调心。练神调心的方法有4种:意想放松法:主动以意识引导身体各部放松,并使思想相对集中,以解除身心紧张状态;注意默念法:默念字句、默念词句、化杂念为正念,这是集中思想常用的方法;意想数息法:默数自己呼吸的方法,有数息和随息两种;排除杂念法:排除各种思想杂念与干扰,集中注意力。

传统体育养生方法类别繁多、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纵观传统养生诸法,常以调形、调息、调意分类。然而由于调意常贯于调形、调息之中,故多以调形、调息来分类;其次,还以动、静来进行分类,动静也只是相对而言。以调形为主诸法,形虽动,但意集中。总之传统健身运动诸法是动静结合、身心皆调的整体养生法。以调形为主的运动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以调息为主的有放松功、内养功等。

三、传统养生思想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一)对竞技项目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下,受特定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影响,在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养生文化思想的熏陶下,形成了追求天人合一、身心协调、伦理与心理等和谐发展的思想,以及重情操、重道德的理想,因此具有中华特色体育养生的思想和身心统一的养生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对抗性特点、运动员素质和发展趋向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西方竞技性较强的激烈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和形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在传统养生思想的熏陶下,具有显着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在推广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遭遇瓶颈,而温和性、娱乐性的非对抗性运动项目往往具有较好的普及程度。在具有竞争和对抗特点的运动项目中,人们也乐于选择更为平和稳重的项目,例如在球类运动项群中,我国运动员在乒乓球、羽毛球等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上具有较高的造诣,而在对抗性较激烈的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群上却处于弱势,人们对类似于拳击这种体力对抗性运动项目更是存在较强烈的排斥心理。可见,在传统养生体育和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中庸、温和的运动项目的选择偏好已根深蒂固。

另外,中华传统养生思想阻碍了娱乐性体育运动项目向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过渡与转化。例如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竞技特征的挖掘潜力,由于伦理道德的养生思想,逐渐磨灭了武术的技击、对抗和竞争的特点,成为弘扬民族武德的标志产物,成为表演性、技巧性和文化性的主流发展趋向,武术对打的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对抗性,但是传统养生思想主张技巧的表演性。

我国的足球运动来源于齐楚年代的“蹴鞠”,是一项广受人们喜爱的娱乐运动项目,曾盛极一时,随着花样、技艺的不断改善和趋于精巧,其对抗特点也逐渐被磨灭。汉朝时期,人们主要通过“蹴鞠”的运动方式提高士兵的身心素质,然而其竞技特征仍旧没得到发扬。古代的“人马合一”对抗体育项目“马球”,在李唐发展时期被大范围地普及,由于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因而广为流传,享有“马球势”的盛史。然而唐朝后期,在“骑兵优于步兵”的观念下,逐渐取代“蹴鞠”,成为锻炼士兵身心素质的主要手段,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逐渐销声匿迹。

(二)对竞技体育训练极限的影响。

竞技体育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注重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其中包含运动员的耐受力、承受力和爆发力等力量训练,一个运动员的承受极限对整个比赛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现如今运动负荷极限已成为衡量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总结中可知,我国竞技运动员的极限承受能力较发达国家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竞技技术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原因之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承受极限能力认识上不够全面和深入,尤其是保守观念的存在阻碍了训练水平的提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生存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在传统历史环境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主要定义为“健康长寿”,因此尤为重视对健康活动的提倡,一切活动要以健康长寿为中心开展。在道家的传统养生思想下,强调一切顺其自然,即“顺天命”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老子和庄子是最具代表的人物,二者注重对生命的延续,一切顺应自然的规律,主张人与自然的统一,在人生观上,认为功名不利于生命,提倡“无欲”“复初”.道家的传统文化弘扬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约束人们的道德和行为,同时也提倡了一种顺其自然发展规律的养生原则和方法。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养生观念的影响,人们的体育活动也多以温和、自然和适中的项目为主,运动承载力的安排也适可而止。华佗曾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即人体需要不断的运动来获得健康,但却不能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否则只会对身体带来损害,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养生理念下,运动员无法承受严苛的训练过程,并对调控竞技状态、比赛中的身体接触对抗等训练手段存在排斥心理,认为这种训练手段是对身体健康的摧残和消耗。在社会舆论、心理抵触和传统养生观念的综合影响下,对竞技运动高强度、高负荷训练方法产生逆反的消极情绪,严重制约运动员潜能的挖掘和发展。

(三)对竞技体育整体性调控的影响。

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涉及的养生观念为竞技体育训练的整体调控提供了积极的主导和指引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神形相关论”.“神”指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精神和心理,“形”指躯体,古代养生观中将“意”作为核心内容,“心”“神”与“意”相通,甚至可以相互转换,“神形相关论”强调身体与精神的整体性,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一养生观与现代的体能、心理、智力等素质的结合训练不谋而合

二是“人天相关论”.古代重视“天人相应,合于自然”的传统体育养生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关,现代训练理念中愈加重视场外天气、环境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可见“人天相关论”与现代训练的整体调控存在内在的联系。

三是“主客观相关论”.古代强调养生主体对自我身体的保养和调理,养生的关键取决于养生的人对自我的约束,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所包含的主体性、自控性和自我性。在现代体育训练中,运动员的自我监测和调控对训练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现代训练技术中反复强调采用主体自控,结合教练员、管理人员的外控作用相统一的重要性。可见,传统“主客观相关论”养生观与现代的自控式训练理念如出一辙。

四是“动静相关论”.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本质属性,在阴阳学说和《周易》中提出了动静互涵,练养兼具的理论,因此产生了“动静结合”的传统养生观点,这一观点的提出带动了相关的体育养生方式,例如传统的气功和导引术等,二者将动静和谐统一,产生了较好的体育养生效果。在现代体育训练理念中被广泛吸收和借鉴,例如竞技比赛前的竞技状态调控、心理训练,以及比赛后的恢复性训练和康复性训练等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思想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体系,是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健康创造的奇迹和贡献。传统体育养生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在文化环境、精神健康和民族认同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潜质。由此可见,研究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对现代体育产生的价值和影响,有利于挖掘和创造性地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3]陈晓莺.武术运动中的传统养生思想[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6).

[4]吴俊琦,吴俊涛.中医养生和运动养生关系的哲学思考[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4).

[5]刘喜山.我国体育概念演变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8).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3

【关键词】传统养生文化人文素质

一、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自1995年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国内的体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形式的的体育活动得以广泛传播。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由于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以及老少皆宜等特點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欢迎,同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的中国传统

养生文化,也为人们所熟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传统养生在衍生、发展的进程中受到儒、佛、道等传统文化的影响,结合太极、八卦学说和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以及中医理论,融传统艺术、民俗、宗教、文化于一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体系。

(1)以“和谐”为主旨,不同于西方体育的竞技性。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养生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诸多的因素,形成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阴阳平衡”学说。而无论“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是“阴阳平衡”

的观点,其中心内涵,都是“和谐”:“天人合一”讲究的不仅仅是身体内部的和谐,更是人体与外界(自然)的和谐,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阴阳平衡”用“阴”和“阳”来说明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包含有两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因素,只有 “阴

阳平衡”事物才能“和谐”,才能健康的生存或发展。

(2)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具有“整体观”的思想。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在指导养生实践的过程中讲究“整体炼养”。如“精气神”的整体炼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五行学说”的协调同步发展等。因此,中国传统养生和国外养生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养生讲究身体的整体性,国外则是针对问题改变。如头疼,运用中国传统养生的经脉学说,通过按压脚底的穴位,使静脉通畅,全是脉络形成畅通循环的整体,就能见效。这令国外学者难以理解,也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二、高校学生的现状和人文素质教育

(1)我国大学生的现状分析。中国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是从1989年以后,也就是大学收费开始。在1995年,随着扩招的开始,中国的大学开始了大跃进。从社会上的情况来看,80、90年代的大学生,富有激情,敢于拼搏。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的大学生总体素质成下滑趋势。迄今为止,中国大学生现状总体是比较积极,关心国家大事,行为和生活态度比较务实,对自身素质提高有较高要求。与此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人生观、价值观功利化严重;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存在矛盾,制约着自身发展;从“马加爵”到“刘海洋泼硫酸”事件,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我们的面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

(2)人文素质的概念。“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也有学者将它简单概括为:“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

三、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

(1)减缓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在练习时要求练习者动作沉稳、速度均匀、舒展大方、开合自然,还要求保持一种平和、稳定的心态,这正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所讲究的“形神双修”,既锻炼了身体的机能,又潜移默化的改变人的精神状态,

达到修炼“神”的目的。

(2)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是主体对客观感性形象的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包括人的审美感觉、情趣、经验、观点和理想等” 。大学生选修传统养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最初原因是受到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动作的美感的吸引和对保养生命的追求,当他们更深层次学习,感受到的是的动作的节奏、韵味、意境以及文化的底蕴相融合的美学特征,久而久之促进大学生对“美”的追求。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①我国当代大学生总体较好,但也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功利化现象普遍、个性突出,人际关系不和谐等。②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独特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对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影响、注重人全面发展以及贴近社会“和谐”主题等。③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2)建议。①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应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养生文化,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②继承和发展传统养生文化的同时,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与当今科学、医学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使得这个发展几千年的文化在当代社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宋继新. 文化兴体: 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33):1-4

瑜伽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契合 篇4

1.1 瑜伽的出现与发展

瑜伽(Yoga)一字,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是一个发音,其含义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一词原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从遥远的古代起,它也代表设想帮助达到最高目的的某些实践或是修炼。[1]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经》中,准确的定义是“对心的控制作用”。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是瑜伽原始发展期,据印度民间传闻,瑜伽的出现,是因为古代印度人在观察动物面对寒暑侵袭时的行为受到启发,进而创造出这种独特的运用意念修行的方法。这期间,静坐、冥想及苦行,是瑜伽修行的中心。在瑜伽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与印度主流哲学吠檀多哲学相统一,被印度婆罗门教所采用的社会历程,修行方法也从强调行法到强调行为、信仰、知识三者并行不悖到强调苦行的重要性。到了近现代,瑜伽修行以节食、禁欲,体位法,七轮等方法为主。

1.2 瑜伽的养生内容

瑜伽的分类法众说纷纭,我国目前最流行的瑜伽是哈他瑜伽。哈他瑜伽的修持方法分八个阶段进行:一是道德规范:非暴力、真实、不偷盗、节欲、无欲。这是瑜伽首先要求修持者遵守的道德规范。二是自身的内外净化。外净化为端正行为习惯,努力美化周围环境,内净化为根绝六种恶习:欲望、愤怒、贪欲、狂乱、迷恋、恶意、嫉妒。三是体位法,分别对肌肉、消化器官、腺体、神经系统和肉体的其他组织起良好作用。四是呼吸法。是指有意识的延长吸气、屏气、呼气的时间。吸气是接受宇宙能量的动作,屏气是使宇宙能量活化,呼气是去除一切思考和情感,同时排除体内废气、浊气,使身心得到安定。五是控制精神感觉,就是抑制欲望使感情平和下来。六是集中意识于一点或一件事,从而使精神安定平静。七是冥想、静定状态。只有通过实际体验去加以理解,难以描述。最后,修持者进入“忘我”状态,即意识不到自己的肉体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已进入了无限广阔的宁静世界。[2]

1.3 瑜伽的养生机理

哈他瑜伽认为,人体包括两个体系,一为精神体系;一为肌体体系。人的平常思想活动大部分是无序骚乱的,是能力的浪费。比如:疲劳、兴奋、哀伤、激动,人体只有一小部分用于维持生命。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这种失调现象不太严重时,通过休息便可自然恢复平衡,但是如果不能主动的自我克制和调节,这种失调会日益加剧导致精神和肌体上的疾病。瑜伽修炼就是打通中脉和激发海底轮的过程。瑜伽理论认为,中脉是灵体中灵量的主要通道。灵体即是人身体的能量层,由海底轮、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间轮和顶轮等七轮组成,也称七大灵论。这些灵论位于中脉与其他能量经络的交汇点上(即人体脊柱上各神经丛),沿着中脉从脊柱底部依次向上排列。在海底轮上,承载着人体内没有开发的潜在巨大生命能量,一旦其能量被激发,它就会盘旋而上。冲开以上诸脉轮,直达顶轮。瑜伽修炼的目标就是唤醒沉睡在脊柱底部的灵量,使之上升至头顶最高的能量中心——顶轮,激发人们对已经被唤醒的灵量的意识,那些能达到并保持这种境界的瑜伽修习者就被认为获得了觉悟。[3]

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2.1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出现与发展

养生,古代称“道生”、“摄生”、“养性”等,来源于老子《道德经》。[4]养生包括吝神、爱气、养形、导引、饮食、房室、医药和禁忌等,以保寿为目标。其中的吝神、爱气、导引、养形等属于人体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活动,被称为养生体育。[5]具体而言,养生体育是以呼吸锻炼为主的行气术,以引伸肢体为主的导引术,和以舒筋活络为主的按摩术的综合。

中国养生体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儒、释、道、墨等多种文化的影响,以道家思想最为重要。道家辩证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尚静贵柔”思想对传统体育养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养生体育思想的重要来源。行气术的出现,最早记录于战国时期的《行气铭玉杖首》,导引术形成于先秦,汉代以后,以行气和导引为主要形式的健身养生体育活动一直长盛不衰。受此影响,保健养生活动中以舒筋活络、宜通气血为目的的按摩术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与行气、导引术式一样,按摩术也日益成为养生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汉代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结合导引、运气、吐纳等方法创编的五禽戏,北宋后期出现的八段锦等都属于导引术,明清时期,道家导引术的一些流派向技击之术演化,形成了太极拳、形意拳等道教内家拳。

2.2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内容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从内容上分为行气术、导引术、按摩术。从修炼方式上分,可分为以静为主的静功,通过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行气术和导引术都含有静功的成分。另一类以动为主的动功,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如按摩术,太极拳、形意拳。

行气亦称炼气、食气、服气。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其理论依据来自庄子的“气”论思想。传统体育的行气术常用的方法除吐纳外,尚有服气、采气、胎息、调息等诸多锻炼方法,特别是采气,除以口鼻吸咽外气之外,更以躯体部位配合存思、导引吸收外气作用而达到强身健体。如周天功。

导引主要指在意念的参与下,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屈伸运动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其理论依据来自《庄子·刻意篇》中的“动以养形”。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导引术得到了不断的充实、丰富和发展。后来,导引被道教的道士继承。道教中的导引多和存思、吐纳、行气等功法相互配合,作为修仙的一种手段。五禽戏、八段锦等都属于导引术。太极拳,形意拳属于道家导引术中的技击之术。

按摩术又名按跷、按乔、扶形、推拿,是用手按摩皮肤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调整神经功能和人体机制的祛病延年术。按摩术起源于战国巫医。最早记载此术的是《黄帝内经·素问》,其《其气形志》篇有“治之以按摩、醪酒”,《异法方宜论》有“导引按乔”,《调经论》有“按摩无释”等语。道教引进此术,和导引、咽津、行气、存思等相结合用以养生,以达到祛病乃至长生的目标。

2.3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机理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主要以道家学说为哲学基础。道家认为人体是由形(躯体结构)、气(生命结构)、神(心理结构)三个层次组成的巨型动态开放系统,形、气、神三重结构不分离才能组成有生命有思想的人,形、气、神相分离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就是从形、气、神三个层次入手展开人体修炼工程。按摩、导引等是练形的,行气、胎息、龟息等是练气的,内视、存思、守一等是练神的。 [6]

3 瑜伽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契合

瑜伽通过古老而又易于掌握的姿势,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是一个通过提升意识,帮助人类充分发挥潜能的体系。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方式通过吝神、爱气、导引、养形等方面的人体自我运动和锻炼,达到养生保寿的目的。两者都注重通过自我保健的方式,达到保护生命、保养身体、增进健康、减少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其养生目的、本质上具备契合点,同属于体育养生的范畴。

3.1 养生目的的契合

现代科学健身观认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以及顺应自然几个方面全面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瑜伽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在特点及外在表现,都有益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符合现代人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

3.1.1 对健康人群的指导

瑜伽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中“行与神俱”、“形神兼养”、“阴阳平衡”、“动静结合”等的养生观念,强调对人全面的锻炼,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内外兼修,动静结合促进身体健康。传统体育养生中“意念引导”、“心神宜静”、“崇尚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寻求一种和谐的方式,一种博大的精神,从而调节了人的精神和情感,使人的身心健康得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瑜伽修炼的人文教化意义是非暴力、真实、不偷盗、节欲、无欲,修持目标是外净化为端正行为习惯,内净化为根绝人性恶习:欲望、愤怒、贪欲、狂乱、迷恋、恶意、嫉妒,都符合了人们对生命健康的更高需求。

3.1.2 对亚健康人群的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治疗亚健康应以个人锻炼为主。传统体育养生观中的自我保健观,以参加集体活动为辅,自己活动随时调节,以练习太极拳、气功、导引术等徐缓的、低强度、小运动量的运动为宜,例如在室内练松静的气功、自我点穴按摩的保健功,配合室外打太极拳。瑜伽的修持方法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在此基础上,引导修持者逐渐深化自己内在精神,从外到内,最后把握自我同内在精神的融合。二者都是强调通过修炼者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身心与环境处于积极的、和谐的完好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3.1.3 对慢性病人的康复作用

瑜伽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术能够对一些疾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已经被医学研究所证明,特别是一些慢性病,久治不愈的病症,能够通过瑜伽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锻炼达到良好的效果,且是一些药物和仪器达不到的效果。据资料显示,瑜伽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中的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功法对慢性胃病、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静脉曲张、骨质疏松等等慢性病都有良好的治疗康复作用。

3.2 养生本质的契合

3.2.1 瑜伽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都强调对心的控制

中国养生术与印度瑜伽健身术都强调对心的控制,即要做到人或心与万物自然合二为一,使具体的个人超越自我,成为“超人”,做到复归虚无,进入比“若婴儿之未孩”状况还要深的万缘皆空、众念皆无的境界。同时在人欲的控制方面,两者共同的特点是节欲甚而无欲。

印度瑜伽的修持方法的八个阶段中,第1和2阶段是思想基础,思想准备。第5和6阶段进行初步静坐修持静功。最后二个阶段,是高层次修持,进行冥想、静定阶段。只有第3和4阶段是肉体训练。可见瑜伽非常重视对修炼者内心的要求,姿势训练相对而言是较为次要的。

荀子论养生,强调重在养“心”。关于“心”字,中国儒家、道家、佛家均有共识,儒家讲: “格物正心”;道家讲: “炼心养气”;佛家讲: “明心见性”。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最重要的哲学基础——道家哲学思想,更是宣扬清静无为,静观玄贤,坐忘,虚心,追求内心的安宁。这些理论都要求锻炼者必须讲究内心精神修养, 而不是片面强调形体锻炼。行气术锻炼要求放松、安静、自然和排除杂念,行气术、导引术中的意念诱导、意守、入静等方法均是主动掌握并运用心理技巧的过程,是体育养生中对控制内心的最直观的表现。

3.2.2 印度瑜伽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都追求“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思想,主要意指自然与人,天道与人道相通、相类和统一。《庄子?齐物论》中说: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天人合一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和谐统一三个层次。

瑜伽本是一种宗教修持术, 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要求身心融合为一。在此基础上,引导修持者逐渐深化自己内在精神,从外到内,最后把握自我同内在精神的融合。它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精神(小我)与自然(梵,大我,最高意识)的合一,即“梵我一如”。 印度瑜伽修炼中的第8阶段,也即最高境界,就要求修持者要进入“忘我”状态,即意识不到自己的肉体在呼吸、自我精神和智性的存在,进入无限广阔的自然世界。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瑜伽修炼中的道德规范,则是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瑜伽的修炼功效最终都是人自身的和谐。

中国养生体育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方面,五禽戏、形意拳等导引术将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意蕴,融入拳术之中,就是顺应“师万物、法天地”的主张,从大自然的生化衍变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太极拳中的内功练习,也有“朝练寅、夕练酉”的说法,因为寅时和酉时分别是人体肺气旺和肾气旺之时,此时练功有利于练肺、肾二脏先后天之气,达到力随气生的境界,是顺应自然的体现。在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方面,太极拳、形意拳等道家内家拳的练习中都提倡武德,如: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学拳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善修其身,善正其心,善慎其行,善守真德”,强调习拳要仁爱、守礼、忠诚、信义、谦让、宽厚,以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追求人自身的和谐方面,也是养生体育的终极目标。

4 结语

瑜伽与中国养生体育都产生于具有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东方古国,中国和印度在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且都属于具有东方特点的“大河文化”。[7]这一点决定了两者之间将产生某些契合。本文着重研究二者在养生方面的契合,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扬东方这两种古老的健身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科技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高速的生活节奏、繁重的生活压力已日渐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养生以预防治疗疾病,保持人自身的和谐,增进现代人的身心健康,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瑜伽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出现与发展、养生内容、养生机理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从中发现两者的契合点。研究二者的契合,有利于更好地发扬东方这两种古老的健身文化,从而增进现代人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瑜伽,养生,中国

参考文献

[1]道立.印度的瑜伽[J].佛教文化,2005,(4):74-76.

[2]辨喜著,冀文珍译.现在开始练习瑜伽《瑜伽经》权威解释[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1-3.

[3][美]马丁.柯,布鲁.克布恩.哈他瑜伽[[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第一版).

[4]李旺华.武术与养生[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43.

[5]钱云,苏长来.中华养生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6]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硕士论文,2006,6.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在传统意义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只能通过面对面而展开,通过几次技术革命,人们的交流可以通过电话、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开展。而随着新媒体的介入,人们的信息传播渠道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交流,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将所要传播的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发展优势将为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新的传播和发展契机。

一、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内涵的概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无数的社会实践和思想理论的补充、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同时在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我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传播形式主要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这些体育运动在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运动、骑射运动;传统的民俗类运动,龙舟和空竹等,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体育来源于生活。随着人们对自然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强,同时人类征服世界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体育运动中所具有的竞技性不断增强,这也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精彩看点。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充满竞技性的体育运动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更加被人们所看重。比如,在世界上,每年在申请奥运会的主办权时,各国都会使出浑身解数进行申请,因为举办一次奥运会,有利于将本国的文化发扬光大,同时会将本国的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传播。如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在比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在一般情况下,我国传统体育比赛和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赛龙舟活动一般是作为端午节的比赛项目而开展的。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的项目,如传统的祭祖大典、武术文化节等都丰富了我国节日文化的内涵和体育文化的内涵,都在不断促进我国市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汇集了各家思想。传统体育文化中包含着儒家的仁义、和谐、崇礼、诚信等因素,为体育文化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体育文化中的人和万物和谐发展的思想来自于道家学说……这些传统的思想,丰富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为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注入了活力。

二、新媒体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开拓了新的传播方式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新媒体在我国非常迅速地普及到每个地区和家庭,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的运用似乎已经和每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将传统体育文化和互联网、智能手机、电脑等新媒体设备联系起来,将有利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

传统观念里,体育文化只能通过亲临现场或者现场直播等方式进行直播和转播,用户如果错过了播出的时间,将错过整个体育内容。[3]而在新媒体时代,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将内容重新调取出来重播,突破了之前体育赛事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此外,用户不但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转播的情况,还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观看重播,同时还可以进行点评,和其他观众实时互动,其增加了体育文化的趣味性和大众参与性,使所有观众都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参与者。

(二)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对体育文化播报的专利

在新媒体还没有出现在大众面前时,传统的体育赛事只能通过电视台进行播出,电视台如果想要播出体育赛事,还得对其专利进行购买,这样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对电视台来说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对观众来说也有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方式下,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可以自由地选择想看的内容,只能观看电视台播出的内容,失去了看电视这种娱乐方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而在新媒体出现之后,每个人都是新闻的记录者和播报者,人们可以随时利用网络将自己所见所想的东西放到网上供大家评论和欣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参与性。

(三)传统体育文化的受众发生了改变

随着新媒体进入大众的生活,人们的.生活节奏发生了改变,同时,受众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在传统媒体时代,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感兴趣的群体一般都是中年人,这可以从熬夜看球的人的年龄比例看出。[4]而在新媒体出现之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体育赛事,新媒体的主体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直播体育比赛,突破了之前的时间限制性,体育赛事的受众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观看传统体育文化比赛的主体已经向着低年龄段发展。这就促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断扩大,有利于使孩子们从小就树立好好学习体育文化的观念,从而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引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一)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个性特征,更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

众所周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非常多样化。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想要很好地进行传播,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新特点。新媒体主要是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所以在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播时可以利用这一新特点,将传播的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可以给观众带来更新的体验,同时给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这对于促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说不失是一个好途径。

(二)新媒体可以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注入新的因素

在传统体育新闻传播中,受众基本是中年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中的竞技性不断被提升到新的制高点,新媒体的受众基本以中青年为主,因此,利用新媒体来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三)利用新媒体可以向观众展示传统

体育项目的活力所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内涵也非常深厚,需要对其进行传播。但传统媒体对其的宣传程度只能到达表层,对人们认知产生的影响非常小。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参与度不断提高,同时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这就给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前景。[5]通过新媒体,广大观众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及其现在的发展状况,以便于更好地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啸.中国传统体育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6.

[2]黄娟.新媒体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6,(4):86-88.

[3]薛强,李续稳.新媒体时代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商,2015,(14):208.

[4]房新宁.新媒体环境下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知识,2013,(6):15-16,21.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6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就是那些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产生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总和。它既包括古老的已成为历史的体育,也包括尚在流行的体育形态。当一个外来事物传入的时候,必然会引起一场生存空间的战争,所以当1900年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传入我国的时候,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带来的利与弊很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奥运文化体育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抗争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这种学说往往强调的是整体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局部性和细节性,这就导致了只有直观的经验,而缺乏实践的经验。在这种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模式下,所提倡的体育价值取向是重视性的修养,轻视命的修炼;重视人际间的和谐,轻视公平性的竞争。所有的这一切,在当时与奥林匹克文化大相迳庭,完全不相符合,因此,东西方体育在文化理念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由于西方文化是伴随着侵略者的炮舰而闯进中国社会的,因而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一直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是能够被理解的。所以在“五四”运动前的中国体育界,便有人在“保存国粹”的口号下,主动扛起了维护、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大旗;在迎合国人朴素的民族情感的条件下,悄悄地与刚刚进入国门的奥林匹克文化进行着抗争。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除了在理念上与奥林匹克文化发生冲突外,在具体行为上也有很多抵制的措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民间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机构和研究组织的不断涌现;一方面是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大力支持和提倡。仅1911-1925年间,我国出现的著名武术机构和组织就有“天津中华武术会”、“北京体育研究社”、“中华尚武学社”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精武体育会”,即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我们虽然在精武体育会的宗旨里看到了“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的一段说明,但事实上在1915年以前,他的活动仅限于推广武术。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开始扩充学科,改良形式,并增加了兵操,文事,游艺。其中特别是游艺一科,引进有大量的近代西方体育项目,诸如足球,篮球,网球等等。这充分表现了当时社会先进力量与中国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势力在做抗争。

二、借奥林匹克模式改造自己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之间,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抵制,一种抗争的话,那么大致从1927年开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则在自我反省的基础上,走上了借助奥林匹克文化而进行自我改造的近代化进程。当然,一种观念的解放和革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请,它应当表现为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在奥林匹克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改造,同样反映了这一特征。尽管早在1927年起,人们就注意到了用奥林匹克模式改造民族传统体育,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之间就没有了冲突。也正是有了这种矛盾和冲突,才真正发展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也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运动。

三、中国武术首次亮相奥运会

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曾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个重要的印象。例如:在科技运用方面,这届奥运会上首次采用电影这一形式对奥运会进行了完整的记录,这不仅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而且也扩大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影响。其实,柏林奥运会上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那就是中国代表团为大会所进行的武术表演。这是具有典型东方文化色彩的中华武术,首次在西方文化一统天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首次亮相。 只要稍微考证一下从第1届-第11届的奥运会,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她的举办地,是在清一色的西方土地上;她的比赛项目,也是清一色的西方体育内容。然而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却让人们惊喜的看到了来自中国,具有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一种全新的体育项目表演——中华武术。这次的武术表演,向世界体坛充分展示了中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风采,她不仅带给西方人以体育场上的意外惊喜,而且也为世界奥运文化增添了一朵含苞欲放的奇葩。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教育、民族凝聚、休闲娱乐、观赏等功能和价值。舞狮、蹴鞠、太极拳等民族传统体育已被列为世界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证明它对人类文化传承、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奥林匹克文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奥林匹克运动抹上了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东方传统体育正处于被拒置奥林匹克运动大门之外的尴尬境地。在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人类的生存资源、知识存库的呼吁声中,代表东方民族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交融势必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M].北京:體育大学出版社.2007.

[2]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家宏.文化视野下的奥林匹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谭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武术的进步[J].华南师大学报.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7

1在文化交流中, 西方体育对潮汕传统体育的挤出

从中西文化交流来说, 自1840 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华帝国的国门被逼打开, 西方移民、西方文化跟随着洋枪洋炮进入中国。作为胜利者, 西方文化开始成为中国各界学习的对象, 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五四运动”等阶段。“洋务运动”可以说是清政府官方的一种强国觉醒,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要是从物质器物层面引进西方文化。继“洋务运动”之后, 学贯中西的爱国民主人士逐渐认识到, 仅仅依靠器物上的引进是不可能强国的, 要从制度上改革封建专制统治, 走民主道路, 这才有了“维新变法”。但“维新变法”注定会失败, 因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势必遭到当权者的发对与扼杀。尽管“维新变法”失败了, 但它毕竟是中国社会引入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种尝试, 对国人有思想启蒙的作用。当辛亥革命把封建政权推翻之后, 中国知识分子终于意识到新时代的到来, 走民主路线、引入西方科学观念成为可能, 随之才有了“五四运动”。由此, 我们看到, 从鸦片战争开始, 西方文化 (包括体育) 作为一种先进的、强势的文化, 持续不断地涌入中国, 对中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 西方体育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体育形式:20 世纪初, 西方体育正式进入中国各级各类学校, 成为中国孩子成长的重要内容。反之, 中国民间的传统体育却逐渐边缘化。虽然, 在引入西方体育之初, 中国实际存在“中体西用”的功利需要, 只引入西方体育的形式, 而忽视了它的人文精神, 致使体育运动总是被政治、被商业所利用, 但是,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这表面化的西方体育形式却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成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史的主流形式。直到现在,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上, 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机构设置上, 在各种阶层的人群 (包括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 的意识中, 都以西方体育形式为准。对于中国传统体育的认识则知之甚少, 中国传统民间体育的生存必然处于边缘地位。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 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前沿地带, 也较早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1861 年, 汕头被迫开埠, 西方贸易、西方文化开始强势进入潮汕地区。[1]在强势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下, 潮汕地区体育形式的西方化也与中国社会同步, 光绪末年, 在采用新学制之初, 潮汕中小学课程里已有了体操课 (西方体育) ;而早在1880 年, 外国教会在汕头所创办的角光中学, 就已开展了西方体育活动。[2]至于潮汕体育的大事记, 简直就是西方体育在潮汕的传播史。

当然, 我们也能深刻体会到, 如爱德华·泰勒的“文化残存”理论所揭示的, “民族传统体育长期被封闭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壳之内, 这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体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 尤其是它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不可能很快被其他民族全盘接受, 甚至在一个民族被另一个民族所征服和同化的极端情况下, 前者传统的体育方式也会在新的民族共同体中顽强地有所表现。”“因此, 在民族间长期频繁的交往中, 最常见的情况是, 个别运动方式被另一民族所吸收, 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往往被舍弃。”[3]西方体育在全面替代中国民间传统体育形式的同时, 其文化内涵却未能被中国人所接受。而中国民间传统体育的形式逐渐被人遗忘的时候, 其文化内涵却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这是一种矛盾, 难以调和。

所以, 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看, 潮汕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继承危机, 是西方强势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结果, 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不平等竞争的结果。

2在社会发展中, 潮汕传统体育逐渐被工业社会抛弃

为何在西方文化的传播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会节节败退?这固然与中国社会革命进程、政治上的选择有关, 但最关键之处, 还在于中国社会的变迁, 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变迁。在这过程中, 农业文化逐渐被工业文化、商业文化所代替。中国传统体育、潮汕传统体育文化是诞生于农业社会、符合农业生活特点、而且是依托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一种文化形态, 其必将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被工业生产方式所代替, 走到生死攸关的阶段。

1840 年, 中国被逼打开了国门, 也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 并于1949 年新中国成立, 正式进行了工业化改革。1992 年, 计划经济被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市场经济进入国民视野之内, 中国逐渐退出农业社会, 全面改造工业社会。工业与农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产方式, 其所引起的社会变化也是全方位的、截然不同的。农业社会人们生活在以家族亲缘为纽带维系起来的乡村里, 依附在特定的封闭区域内, 从事着几乎相同的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渡过了几乎一致的闲暇时间, 并由此创造了与农业生产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相契合的文化形态、娱乐形式和思想观念。尽管此种文化形态已经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历史, 但那是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中的重复生存, 并不能意味着也能在新的社会形态中适应生存下来。在工业社会里, 人们的家族亲缘关系逐渐淡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业缘为纽带维系起来, 生活空间无限制的扩大, 社会分工越发精细, 脑力劳动逐渐代替体力劳动, 从而各人对余暇时间的需求和支配也不尽相同。况且,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 人的需要逐渐增多, 不仅要生存的好, 而且要生存得有尊严。人们逐渐会抛弃农业社会的种种思想糟粕, 不再安心于作为“子民”、“老百姓”的无权地位, 不再安心受到官僚的剥削而逆来顺受, 也不再会总能“安贫乐道”, 而是向往为自己生存、生活争取人权地位, 向往分享政治权利、享有自由人生活的权利。以此看来, 在农业社会中遗留下来的文化娱乐形式不一定能适应工业社会人的要求, 更难言会受到人们的喜欢。特别是那些充满落后、迷信思想或封建帝王思想的文化形式, 更会逐渐被人们所抛弃。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 文化具有时代性, 潮汕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产物, 其反映出当时潮人的宗教信仰和农闲时的娱乐方式。而从民俗学角度看, 潮汕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是依托于岁时节日而形成的, 是随着农业生产、生活的节奏作出相应的调整, 采用农历记时的形式。自从辛亥革命之后, 中国引进公历记时法, 但由于当时的中国仍是一个农业社会, 即使官方采用公历记时法, 民间还仍然延续着农历记时, 民间的岁时节日仍继续进行。但时至今日, 随着中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 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人越发增多, 采用公历记时的人也随之增多, 农历逐渐被大多数人遗忘, 大多数传统的岁时节日也逐渐被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淡忘。反之, 依托公历而起的现代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 西方的节日如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最终导致依托在传统岁时节日里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从逻辑上讲, 西方体育契合工业发展的逻辑, 而潮汕传统的休闲体育文化则契合农业生产的特点。从西方体育的发展史看, 西方体育正是商业文化、工业文化的产物, 古希腊体育是古希腊海洋商业文化的产物, 而英国之户外运动则以工业化发展为背景。西方体育充满竞争性、个人性、功利性, 与工业社会商业竞争的逻辑是一致的, 更适合在工业社会中生存发展。而潮汕传统体育文化, 发端于原始宗教信仰, 依托农业生产的岁时节日而兴起, 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喜庆、集体的特点, 塑造一种和谐的局面, 以达到娱神娱人的目的。它是前工业社会科学观念不甚发达的产物, 在工业社会到来之际, 必将面临被改造求生存的命运。

由此可见, 当农业社会逐渐被工业社会所代替, 按工业社会的发展逻辑演绎, 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必将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3在政治力量的干涉下, 西方体育成为主流, 潮汕传统体育则逐步边缘化

如果说, 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中, 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出现危机有其必然性, 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那么, 政治力量的干涉, 则显示出人为的选择。在强国强种、与国际接轨、超英赶美的思想指导下, 重视与接纳西方体育形式, 传统体育沦为边缘是政治选择的必然结果。

前面已指出, 西方体育进入中国是发生在清末, 中国正面临亡国的危机, 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参照西方国家强国强种的作法, 众多的维新人士如康有为、谭嗣同等都明确指出建立新式学校, 培养人才, 在新式学校中, 需要开设西方的体育课。处于危难之际的清朝政府, 听从了维新人士的建议, 于光绪末年采用了新学制, 并引入西方体育课。这也是中国学校开设体育课的先河。

新中国建立, 结束了100 多年来的混乱、灾难局面。但是, 弱小的新中国需要得到世界的承认, 需要改变100 年来“东亚病夫”的形象, 需要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是强者。所以, 政府的选择必然是大力发展西方体育, 并希望在与西方强国的体育交流中, 取得一席之地, 从而稳固自己的国家地位。由此看来, 新中国的体育从一开始, 就有很深的政治色彩, 是政府意识形态的一种外在表现。

与此相反,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则如履薄冰。建国后的“除四旧”、“批林批孔”、“文化大革命”, 把依附于宗教祭祀的民间传统体育形式都当作迷信活动一并扫除, 这巨大的打击了传统体育的发展, 造成了潮汕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断层现象。据笔者调查发现, 很多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消失, 现存的潮汕传统体育项目也面临传承人缺乏、老化、后继无人的严重危机, 究其原因, 就是在改革开放前一段很长的时期了, 大多数传统体育都被当作迷信活动而禁止了, 这一禁, 也禁掉了一代的传承人, 破坏了岁时节日活动的连续性。等到政治运动过后, 重启旧时的岁时节日活动, 很多民间体育样式已无人知晓, 或大大简化了。

由此可见, 政治力量对潮汕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加速了传统体育边缘化。

4结语

潮汕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危机, 实是中国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结果, 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也是中国政治选择的结果。但这并不是说, 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 我们不应该一概否定, 任其自生自灭。若此, 也许在几代人之后, 当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遗忘殆尽的时候, 中国将完全西方化, 变得比西方国家还年轻, 那将是中国的悲哀。因此, 当观察世界各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 我们看到了各国对其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都是不遗余力的, 有如日本国对茶道、对相扑运动的保护, 美国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认同, 也可以是一种民族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 “愈是民族的, 就愈是世界的”。但这也并不是说, 对于所有的传统文化, 我们都应该完完全全保留下来, 不能作丝毫的变更。这其实又涉及我们一直在提倡的一个原则:“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在潮汕众多的传统体育活动中, 可能存在迷信、愚昧的成分, 但也存在精华成分;可能存在不适合现代工业社会人们生活特点的部分, 但完全可以加以改造, 使其适合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更有生命力。毕竟, 潮汕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 是由历代潮人创造的, 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是潮汕文化的一种结晶, 它是潮人茶余饭后娱乐的文化活动, 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是潮人文化认同的一种突出形式。所以, 对之, 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出相应的保护、革新与推行。

摘要: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上的危机, 结果得出:强势西方体育文化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排挤、中国工业化进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抛弃和中国政治力量“厚彼薄此”、热衷于发展西方体育而冷漠传统体育, 三方面共同作用, 造成了今天潮汕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关键词: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工业化

参考文献

[1]林伦伦, 吴勤生.潮汕文化大观[M].广州:广东省花城出版社, 2001:45.

[2]蔡述彪主编.汕头体育[M].汕头:汕头市体育运动委员会编.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8

体育的历史, 是人类文明和文化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体育思想与实践的真实记录。从整个中国古代体育的发展历程看, 它是在经过不同时期的流传、融汇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除了华夏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外, 中国古代体育还包括了在历史长河中由其他民族传入并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展的民族活动。中国古代体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原始的朴素和谐的思想、宽和精神, 就决定了其竞争性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带有强烈对抗性的形式, 而是更加向注重礼仪和实用性。与此同时, 与文娱活动融为一体, 又使中国古代体育的娱乐性、游戏性和趣味性殊为明显。华夏民族长期所积淀形成的清净淡泊、顺乎自然的性格, 天人合一、和谐共处、融合化一、贯通一体的思想及注重个人修身养性的精神, 还促进了保健术的产生, 使其成为中国古代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 形成了东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

二、西方体育文化

近代以来的西方体育文化以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为背景, 是在欧美文化土壤中培育出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以欧美文化价值观念为基础, 以发达国家利益为价值取向, 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最高形式的体育文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容置疑, 在以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格言的召唤下, 西方体育文化在促进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凝聚社会成员的认同感等方面上发挥了强大功能。但是, 在强势的西方体育文化发展进程中, 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忧虑和困惑。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西方体育文化在促进人类超越自我的同时, 也使人类自身陷入失去自我和功利化的困境。现代社会中, 人们在体育竞赛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边缘化, 在越来越多新闻媒体的渲染下国家荣誉的争斗, 金牌至上、物质利益的膨胀, 使得比赛场沦为“名利场”。竞争本身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竞技体育在促进人们享受运动带来的身体娱乐和视觉感受, 更好地改善自身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付出了失去健康、阻碍和谐发展的代价。因此, 一种呼吁以人为本的新人文思想在现代社会逐渐兴起。重建一种全新的人文精神, 不仅是人类体育文化伟大复兴的内在需求, 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新人文精神是相对于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以人为本”的思想而提出的, 它将更为合理地引发人们内在公义、良知情感, 并成为现代社会自觉寻求健全人格的价值目标。

三、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传承对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以儒道思想为特征的中国体育文化在运动观、价值观上强调“以静养生”、“和谐对称”、“天人合一”, 与西方体育文化中的“运动健身”、“超越自我”、“竞争无限”等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将注重和谐、宽容, 融入到体育运动中, 同时还努力将其提升到更高的生命品质, 使之具备较为完备的道德与智慧, 在促进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发挥深远影响。这都是传统精神文化特有的魅力, 将有助于克服和缓解现代体育文化中遇到的现实困惑。今以奥林匹克运动为最高形式的西方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整个世界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非西方价值观的一些文化形态要登上世界舞台或流行于世, 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极大阻力。全球化趋势不可能使得一切非西方体育文化完全趋同或消亡, 文化独立性的保持是以文化自身不断创新和加强自身发展为前提的。因此, 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在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必须加强他的内核的独立性。体育文化必须在追求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下, 不断开拓自身发展的空间, 要在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创新性发展。我们通常把文化分为3个层面, 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首先, 物质层面的文化最容易发生“趋同”, 一些典型的东方体育运动也在使用西化了的服器械、设施等。其次, 是制度层面的文化, 一些体育比赛的规则、竞赛制度、体育训练的方法、体育管理的先进经验等。再次, 精神文化或核心文化, 表现在生命诉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文化特质方面。这些文化的内核部分具有较强稳定性, 其心价值不容易被“同化”或“趋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民族文化仍然广泛认同的根本所在。因此, 全球化背景下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在加强文化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交流的同时, 加强精神层面的提炼和传承。21世纪是全球化愈加深入的时代, 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导的现代体育文化将受到挑战, 当代体育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与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 东西方体育文化只有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交流和融合, 才能在世界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

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对平衡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偏颇, 起到一种难能可贵的作用。从哲学意义上讲, 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努力追求人类的可能性, 即人类可以做到什么;而东方体育文化则要说明人类的必要性, 即人类应该做到什么。西方体育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全力以赴”;而东方体育强调“适可而止”、“点到为止”、“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两方面对于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西方体育以追求功利作为发展动力, 在形成巨大社会文化运动的同时, 要动用、消耗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 因此走上商业化、职业化和滥用违禁药物是必然的。而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强调天人合一, 目标是修身、养性, 主张是内外俱练、神形兼顾、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等平衡、统一的原则, 使中国体育文化更具有业余的性质, 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当世界走向老龄化的时代, 老年体育必然会受到青睐, 在讲究健康和休闲的今天, 中国传统体育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交流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而需要是文化交流的动力来源,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是21世纪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摘要:文章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形成及发展进行了描述, 指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以促进我国体育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体育文化,传统,现代,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曾玲华.体育道德失范与人文奥运的冲突及其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8.

[2]吕晓标.大众文化与当代体育的文化转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9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1]。”由于“世界”被发现,以及欧洲出现了“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从16世纪到19世纪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三次革命,理性与科学最终战胜了愚昧,西方的“禁欲主义”被打碎,强调竞争的现代体育在欧洲蓬勃发展起来。与西方体育相比,东方特别是中国的传统体育中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和”的精神。人们长期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日常生活相对安逸,再加上商品经济的欠发达,因此竞争并非社会意识的主流。这种特点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使人们更加重视身心和谐和养生。

在竞技体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一边高喊着体育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一边又理所应当的践行着球场暴力、滥用兴奋剂等等诸如此类的相悖于道德伦理的行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现代体育文化及其存在的问题

现代体育是在欧洲意识形态领域三大革命时期产生的西方现代竞技体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研究现代体育文化应该从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及其特点开始。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精神使“神”世俗化,人们关注的主体从“神”转化到“人”的价值。而科学的发现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为探索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武器。随着现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西方体育为核心的现代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的普及开来。

西方体育强调“健”、“力”、“美”,绝大多数运动都是强调高强度和大肌肉群的运动。因此,西方体育又被称为是“物理体育[2]”。它强调的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超越,其核心就在于竞争,他们认为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发展,发展又会引发新的竞争,这种超越不仅仅是超越对手超越记录,更是对自身体能极限的一种挑战。有人说“西方体育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外向化的行为模式’与‘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形式”。因而,“西方体育就极容易走向以牺牲自然本质为代价而换取社会价值的异化悲剧[3]”。面对世界纪录一次次的被打破,人们欣喜若狂,为了这一次次的零点几秒的提高,我们付出的却是太多人几十年甚至是毕生为代价。由于从西方体育发展而来的现代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渐渐偏离了现代体育产生时所强调的人本宗旨,因此逐渐走上异化的道路,这是现代体育竞技化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现代体育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种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化对其进行补充。

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

3.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视人文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文化沉淀,带有明显的人文气质。“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4]”,可见中国在很早以前就意识到人文对于社会的发展有质的影响。在中国传统人文观点中,道德是一个标志性符号。《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也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的乐、御、射便是体育的内容。《礼记·射义》中说:“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在礼射中有严格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统治者通过礼射来强调尊卑贵贱,伦常理纲的教育,对参与者进行道德的教化,使其符合“君子”的标准。

3.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和谐、适度为标准的体育方法论

中国传统体育反对强烈的身体运动,反对违反自然规律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习武之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归于自然,使自己达到清明通灵的境界。中国传统体育将“气”视为人生命的本原,《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又云:“察其始也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的。如《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它强调阴阳的调和,提倡通过行气、服食、导引等内在调理和高度仿生性的简单动作达到身心和谐的方法。

3.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推崇价值理性至上原则

价值理性是人类在自身实践活动当中对于价值和价值追求的自觉理解和把握。与西方体育文化中对于工具理性的追求有所不同,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更重视体育对于人的精神作用,它并非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而是为了净化人们的思想,洗礼人的身心。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侠客形象能充分地反映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里首次对游侠进行比较完整的界定,他认为:“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5]。”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这些描写使我们相信在古代对于体育,人们更追求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价值而非功利的目的。

4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

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在科技之光的强烈照耀下,现代体育原有的人文主义光辉已黯然失色。大量的体育科技产品使体育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记录一次又一次被刷新。在人们不断看到成绩的同时,也使我们从另一个面感受到体育文化发展的单一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运动员价值观的错位,体育社会问题的泛滥等等。为了消除一味崇尚科学主义体育在今天的造成消极影响,人们开始向东方的哲学体育思想寻求解决之道。

4.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和贡献主要集中在对于现代体育价值观的塑造上

现代体育起源于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欧洲,正值科学被发现的世纪,它必然带有其所处时代背景下的共有属性——工具理性的特征。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现代体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特征,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运动员可以不顾一切,除了密集的高强度的训练之外还会运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服用兴奋剂,贿赂裁判等以达到形式上的成功。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即把身心的和谐发展视为体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它要求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养成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锻炼方法,也就是强调精神是最重要的,成绩在其次。把中国传统体育中的这种“道法自然”的思想应用到现代体育中去,会有利于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正确认识体育的功能和目的,形成良好的体育身心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的实现现代体育使人“德智双全”“身心两健”的目的。

4.2 中国传统体育注重内在超越的思想有利于促进运动员良好比赛动机的形成

现代体育文化是一种注重外在超越的体育文化,这使得参与其中的运动员往往只看到诸如比赛成绩之类的形式上的东西,而忽视了更加重要的精神上的提高。体育心理学中将比赛动机分为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任务定向的个人看重自己完成任务的效果,对成功与失败的看法比较客观,它使“学习本身成为学习的目的”;自我定向的个人往往过多的受比赛成绩影响,容易形成比较功利性的想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讲究“悟性”,武功高强的人往往不只看重比赛的胜负,而更多的是关注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随着现代体育的商业化运作,往往会使运动员走向急功近利的误区,把成绩看得高于一切。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这种注重自我精神境界超越的追求恰恰有利于运动员形成正确的比赛动机,促进体育精神的回归,使现代体育变得更“纯粹”。

4.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武德”思想是对现代体育规则的道德补充

在针对体育行为所进行的社会控制中,现代体育有严格的法律和规则体系,它通过强制性制度实现对运动员的行为方式的控制。现代体育的这种通过法律规则实施的控制是属于社会的硬控制。尽管已有各种条目的规则和限制,在体育运动中仍然会出现一些违反法律和运动规则的越轨行为,因此体育运动又被称为是一种“仪式化的战争”。要想根本解决体育运动中的越轨行为,除了要完善现代体育的规则体系外,提高运动员的自身修养和道德也至关重要。古老智慧的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武德”思想,他们对武术习练者进行指导和约束,制造出名目繁多的清规戒律,以防止习武者对社会造成某些危害。通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武德”思想可以有效地弥补现代体育运动中法律规则等社会硬控制的不足,使现代体育的管理机制更加人性化,只有将社会的软控制与硬控制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体育的健康发展。

5 结语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体育文化从其产生起就一直占据着强势文化的地位,并且在其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也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任何的文化都有其优点,但也一定存在着其自身所无法解决的弊端,这就需要其他的文化来对其进行补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对现代体育规则化、科学化、竞技化的人文补充,它有利于现代体育文化的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现代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从另一方面看,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引入到现代体育中来,对于全世界各种体育文化的融合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摘要:本文从历史学与哲学的角度,通过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以及对现代体育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对现代体育中所缺失的人文价值的良好补充。一方面旨在促进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另一方面,肯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体育文化,现代,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谭华.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43.

[3]郝勤.宝筏西渡紫气东来—《太乙金华宗旨》的西渐与东西方体育观的差异[J].体育文史,1996,(2):26-61.

[4]姜艺,王丽娟,马玉成,孙建翠,胡鸣.体育的人文精神[J].体育文史,2001,(3).

[5]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于涛.历史必然性与中西体育的分殊与融合[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1):1-5.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文化 篇10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起源、生存、繁荣和发展一脉相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之中,是中华儿女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经验的沉淀和整个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积累。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对于如何在现阶段与未来弘扬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共同信仰和民族精神,是对各自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科学概括,同时在年代的递增上又保持着鲜明的继承性和民族性。民族传统文化只是一种维系民族共同体延续与发展的工具,它既是民族内部的生存方式,又是对外区分不同民族的标识,它的物质与制度文化追求适用与理性,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的对外标识性作用明显,成为对抗外来强势文化的工具,并被不断再造。

2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长期流传在各民族民间的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各种竞技与游戏活动,又是以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主体,融合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养生、健身和娱乐等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古代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民族传统体育存在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当前社会的劳动生产、军事战争、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深刻影响着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它不仅体现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增添了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在体育活动中继承与发扬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成为了世界文化宝库的宝贵资源,在现代社会人类健康、和谐发展的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我国众多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以及从古至今的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使得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丰富多彩,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运动形式千变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栖身于社会生活中的体育活动相关赛事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的运动形式,同时汲取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的文化营养,成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行为特征、运动规律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健身、表演、经济和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既是身体锻炼的手段,又是娱乐身心的有效途径。这些体育项目使人体通过感官、感触,以及全身各肢体、各部位的运动,起到娱乐身心的作用,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使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余,体力得到锻炼,精神得以调节。每逢节日,人们喜着节日盛装,踏着音乐,跟着节奏,踩高跷、扭秧歌、跳竹竿舞,这些都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示。把民族体育项目融入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和谐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与人们的关注,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体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见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中体育已成为教书育人的一门必修课,武术、八段锦等进入学校体育教材,很多高校也增加了武术、摔跤、围棋等体育项目的教学。

3 传统文化性格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性质,它体现着作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力,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性。小到一种国家的语言、服饰、风俗,大到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经济,无不体现了其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是一个国家从时间的先后上文化的一种继承与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传统性深刻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例如汉族的秧歌,最初起源于汉民族古代耕地、插秧的劳动生活,也是与人民的祭祀活动相关的一种舞蹈形式;蒙古族的摔跤运动体现了蒙古族人民豪迈好斗的民族性。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错综复杂,这就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不同的地域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环境的不同导致了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必然也会引起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同时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体育文化。北方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疆土辽阔,人迹稀少,在历史上保持了比较剽悍、勇猛的民风。因此骑马、射箭、摔跤成为北方地区的爱好与生活之一。南方由于雨水充足,河流众多,少数民族多以村寨或部落为单位,因此民传统体育以集体活动为主,活动的内容多表现出生活的情趣,活动的项目有“抢花炮”、“赛龙舟”、“舞狮”等。这些实例都很好的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之一的深刻影响。

3.3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五十六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它同时影响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变化。例如舞龙、舞狮、秧歌、斗牛、龙舟、赛马、毽球、高跷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技术特征,风格迥异的运动形式又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填上了浓浓的一笔。此外,植根于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化思想、组成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儒家、道家、佛教思想的不断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更加增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4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息息相关,融为一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文化结晶,在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

4.1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与指引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深受了社会各个领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在诠释其内在的独特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

4.1.1“天人合一”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它生动地揭示了包括人在内的宇宙的辩证统一性和协调性,表现了淡漠宗教的人文精神和超越现实的理性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它阐明人的自然本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要尊重自然,不要试图改变自然的本性;就现代社会而言,“天人合一”就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它承认人与人之同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强调用和谐的方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传统体育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引下,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的运动过程,追求身与心,神与形,机体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受这种整体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与自然界相适应的运动锻炼来由表及里,以内达外,自有形的身体运动来达到无形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身心并修,内外结合的目的。尤其在中国武术、气功等养生健身类运动中尤为突出。

4.1.2 阴阳五行学说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下产生、发展、变化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方面,所谓阴阳就是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世界是物质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阴和阳两个方面,而对立的阴与阳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整体。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此维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相生相克理论也是五行学说的重要思想内容。所谓相生即相互促进,相互滋生;所谓相克即相互抑制。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形意拳是中华武术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太极、八卦、少林拳并称为中华武术的四大名拳。形意拳正是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在形意拳中认为,人体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形为阳,神为阴,阳济阴,阴补阳。其中提现了阴阳互补,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拳将金、木、水、火、土,取意为劈、崩、钻、炮、横五拳,同五行相生相克一样,劈拳变钻拳,钻拳变崩拳,崩拳变炮拳,炮拳变横拳,横拳变劈拳;劈拳克崩拳,崩拳克横拳,横拳克钻拳,钻拳克炮拳,炮拳克劈拳;根据五行学说,万物土中生,土是万物的根本,因此,横拳被视为五拳之母,并将横拳称为母拳。

4.1.3 儒家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文明中根深蒂固,谈到儒家思想,就不得不谈到“仁和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儒家的“仁和礼”。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也深刻的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中强调的“礼为上”,例如师徒相见徒弟要行见师礼,上台表演要行抱拳礼等,都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传统体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很大一段时间里的首要任务不是倾向于获得比赛胜利,而是考虑在竞赛中遵循比赛规则,符合道德规范,在这种注重道德价值取向的思想下,逐渐演化成削弱竞技意识,更多倾向于追求娱乐性、表演性、礼仪性的体育活动。

4.2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也从一定意义上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1 等级分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阻碍

儒家思想虽然使民族传统体育在形式上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范,但同时也给民族传统体育带了等级分明。等级分明的制度是在中国历史上长期累积遗留的思想制度,这就使很多体育活动从比赛的制定、器械的使用、出场的先后等因素上存在了不公平性。古代皇帝与随从等一起狩猎时,射出第一箭的须是皇帝,然后其他人才可一一出动。宋代的马球,只要有皇帝参加,进第一个球的人必须是皇帝。这样就充分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4.2.2 传统封建思想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负面阻碍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多,多则感”的辩证法思想,虽然在哲学上有其合理性的方面,但同时也起到了鼓吹消极退让、否定进步的负面作用[5]。这些思想体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上就是不思进取,苟且求安的懦弱思想。

5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一条适合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又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一方面,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手段,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八段锦、五禽戏与太极拳是中华养生术的几种,通过深入推广八段锦、五禽戏和太极拳,可以更大范围地普及养生保健理论。现阶段外国人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利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正是向国外推广民族传统体育的又一个大好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其有利的一面,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融入其中,将不利因素转化,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在体现其独特魅力的同时,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中国传统文化在被世人学习的同时,注意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弘扬的同时,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二者就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共同体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巨大的社会价值。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简要分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概念的阐述,进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从而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利弊影响。力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播,同时也为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下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自然,周传慧.论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及特征[J].满族研究,2009(97):76-83.

[2]徐万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J].宁夏社会科学,2003(9).

[3]陈燮轲.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根源[J].浙江体育科学,2010(6):88-90.

[4]李鹏.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2):9-13.

[5]李建伍.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与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131-133.

[6]孙家正.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7]朱晋元.管窥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9(10):73-74.

上一篇:巡检管理系统下一篇:培养创新型人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