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爆

2024-06-27

安全防爆(精选十篇)

安全防爆 篇1

1 风险检验技术

风险检验技术指在达到系统稳定与经济协调一致的条件下, 全面剖析系统内部危险出现的几率与引发的后果, 提供风险排序, 确定薄弱环节的一种先进、有效的检验方法。现阶段, 在世界范围内, 主要将风险检测技术应用在锅炉以及压力容器等具有承压特性的设备中。在防爆起重机中应用风险检测技术, 除可科学防范、有效处理安全事故隐患外, 还可缩减安全管理成本, 优化安全检验技术, 提升机电设备的整体检验水平。

2 防爆起重机概述

防爆起重机一般被应用在工矿企业, 在实际生产活动或非常规条件中, 由于起重机违规安装防爆部件, 外加维修保养工作的制约, 非常容易出现泄漏问题。一旦易燃物发生泄漏, 则一定会和空气作用, 致使空气存在爆炸性混合物, 此时若和火源相遇, 便出现爆炸事故。通过长期探索总结得出, 电气火花以及明火等是最为常见的火源。而防爆起重机主要是通过适宜方法合理控制火花与电弧, 利用现代化的防爆技术, 规避电气火花的出现, 在环境中存在的爆炸性气体不会发生引燃, 进而实现防爆的目的。

3 安全检验技术要点

(1) 类型选择防爆起重机应依据实际工况, 结合环境科学选择适宜的防爆起重机, 确保安全保护装置、主要元件以及器材等应高出整机防爆级别。若在某区域中存在多于两种的类型不同的爆炸物, 所选择的防爆电气设备应保证与危险系数大的爆炸等级以及自燃温度偏小的等级保持一致。若功能条件一样, 则应首选结构简单的防爆电气设备, 另外, 还应权衡同一工程所需防爆电器设备之间的互换性, 进而为相应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2) 关键零部件检验 ①对于防爆级别位于ⅡC等级的所有起重机, 应面向吊钩表面缠绕一层铝合金, 也可针对因碰撞作用所引起的吊扣出现火花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②针对钢丝绳脱槽问题, 装设防脱槽装置, 配备导绳器, 这些材料的组成成分主要为铜合金。③对于车轮踏面、轮胎边缘, 应借助铝合金来制造, 也可应用无火花材料, 控制小车运行速度每分钟不超过十米, 大车运行速度每分钟不超过二十五米, 防爆级别处于ⅡC等级时需要控制其速度每分钟不超过十六米。④对于双梁起重机, 尤其是大吨位的, 其制动器一定要选择隔爆型, 以此来隔离高温部件, 使其位于隔爆外壳中。而减速器等零部件应实施通风散热。⑤对于电缆滚轮、限位碰轮, 需要利用青铜黄铜来制造, 当防爆级别处于ⅡC等级, 应利用不锈钢钢丝绳充当牵引绳。⑥运行轨道部位若存在连接处, 则需进行焊接连接, 确保焊接打磨平整, 且不存在锈蚀现象。⑦缓冲器材质主要为橡胶, 也可利用聚氨酯来制造。

(3) 电气设备检验 ①对于馈电装置, 其供电电源主要为TN-S系统。若起重机的体积偏大, 则小车馈电需使用电缆导电, 同时安装牵引绳。对于大缆车, 则需应用无芯电缆, 且每一个电缆之间不存在接头。②对于防爆型电气设备, 其引入以及引出电缆需要利用密封圈进行压紧密封, 而没有利用的电缆, 在其出口部位应通过钢质厚度超出两毫米的金属盖板进行封堵;对于隔爆型设备, 其隔爆面不允许出现沙眼与锈蚀等不良现象。清洗磷化层以及无电镀以后, 需要涂擦电力复合脂, 保证紧固螺栓齐全, 且不存在松动问题。③对于电动机与总电源开关等弱电设备, 主要借助隔爆型设备进行防爆。其中隔爆型设备除保证防隔爆外壳可负担内部产生的爆炸压力, 不出现破损现象外, 还应保证隔爆外壳自身的接合面可隔离爆炸火焰, 以免传向壳外, 使得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由此可知, 防爆外壳材料与厚度需达到强度标准, 同时, 每一个接合面的极限间隙都应符合相关标准。④对于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等弱电设备, 主要通过本安型设备进行防爆。具体来说, 本安型防爆指代利用电路电气参数管控, 进而保证最危险条件下出现的火花能量不超过最小点燃能量, 也可让导线与元器件由于放热反应形成的表面温度不超过可燃混合物的标准温度。本安电气设备连接非本安设备时需要提供防爆安全栅配套设备, 以免危险电流贯穿本安电路, 削弱防爆性能, 降低最终的防爆效果。

4 结语

笔者依照日常检验工作, 围绕防爆起重机进行了初步探讨, 着重探究了风险安全检验技术。在未来, 风险检验技术将成为防爆起重机进行常规检验的主要方面, 不仅要合理选型, 而且应认真检验关键零部件与电气设备等, 确保防爆起重机可正常、稳步运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防爆起重机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 在电厂以及军工企业中均有所应用, 这些场所具有一定危险性, 存在爆炸性气体, 当其与明火相遇时, 会出现爆炸现象, 引发伤亡事故, 带来严重的财产与不可挽回的生命伤害。笔者将围绕防爆起重机展开探讨, 希望可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险,防爆起重机,安全检验

参考文献

[1]鞠成伟, 严波, 张更娥, 等.基于风险的防爆起重机防爆系统安全检验技术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 2014, (5) :150-153, 168.

[2]张强.风险的防爆起重机防爆系统安全检验技术研究[J].中国化工贸易, 2015, (34) :115-115.

[3]王新华, 蒋漳河, 谢超, 等.防爆起重机危险点燃源辨识及预防措施[J].起重运输机械, 2013, (2) :82-86.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篇2

火灾爆炸事故是化工生产中最为常见和后果特别严重的事故之一。与火灾爆炸作斗争是化工安全生产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有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知识,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发生事故的特征和原因

一、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特点:

1、严重性

火灾和爆炸引起损失和伤亡,往往都比较严重。

2、复杂性

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如物体形态、数量、浓度、温度、比重、沸点、着火能量、明火、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等等因素非常复杂。

3、突发性

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别是爆炸事故,我们很难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发生,他往往在我们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的时侯发生,在我们工作疏漏的时发生。

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经大量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原因基本有以下五个方面:

1、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业务知识;事故发生前思想麻痹、漫不经心、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冷静处理,导致事故扩大。或有些人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埋下隐患。

2、设备因素---由于设备陈旧、老化,设计、安装不规范,质量差以及安全附件缺损、失效等原因。

3、物料因素---由于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品性质、特性、危害性不一样,反应条件、结果和危险程度也不一样。

4、环境因素---同样的生产工艺和条件,由于生产环境不同则结果有可能就会不一样。如厂房的通风、照明、噪声等等环境条件的不同,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后果。

5、管理因素---由于管理不善、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违章作业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以上五个因素,也可归纳成人、设备、环境三个因素。管理因素可认为是人为因素,物料因素可认为是设备因素。

物质的燃烧

一、燃烧

燃烧俗称着火。凡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同时发出光和热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二、燃烧的必须条件和其它影响燃烧的条件

1、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这三个条件就是燃烧反应中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在燃烧过程中,我们用人为的方法和手段去消除其中一个条件则燃烧反应就会终止,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⑴可燃物---凡能与空气和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按形态,可燃物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三种;

⑵助燃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有空气和氧气,还有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氧化性物质也是助燃物。

⑶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着火源主要有以下五种:

①明火---明火炉灶、柴火、煤气炉(灯)火、喷灯火、酒精炉火、香烟火、打火机火等开放性火焰。

②火花和电弧---火花包括电,气焊接和切割的火花,砂轮切割的火花,磨擦、撞击产生的火花,烟囱中飞出的火花,机动车辆排出火花,电气开、关、短路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火花等等。

③危险温度---一般指80℃以上的温度,如电热炉,烙铁,熔融金属,热沥青,砂浴,油浴,蒸汽管裸露表面,白炽灯等等。

④化学反应热---化合(特别是氧化),分解,硝化和聚合等放热化学反应热量,生化作用产生的热量等等。

⑤其它热量---辐射热,传导热,绝热压缩热等等。

2、燃烧的充分条件: ⑴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⑵一定的氧气含量; ⑶一定的点火能量; ⑷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可燃物能否发生着火燃烧,又与着火源温度高低(热量大小)和可燃物的最低点火能量有关。

要发生着火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就不可能发生燃烧。但是,三个条件都具备,也不一定就会燃烧,还必须满足其它燃烧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组份)、表面积大小、点火能量等方面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极限范围,才能发生着火燃烧反应。如果在某个区域范围内,已同时具备了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个条件,由于可燃物的温度过低或可燃物的浓度不足或助燃物中氧化物浓度低或着火源能量不足等等条件时,燃烧反应就不能进行。当某种物质遇着火源时,由于着火源能量不足,燃烧反应也不能发生;

三、燃烧的类型(燃烧有几种型式)

燃烧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

1、闪燃---可燃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明火)而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称为闪燃。可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从消防角度来讲,“闪点”在防火工作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评价液体火灾危险性性大小的重要依据;“闪燃”是发生火警的先兆。闪点越低的液体,发生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①低闪点液体------闪点<-18℃的液体。

②中闪点液体------闪点-18℃ ≤闪点 < 23℃的液体。③高闪点液体------闪点23℃ ≤闪点 ≤ 61℃的液体

根据可燃液体的闪点,我们将液体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乙类---闪点在28℃~60℃以内的液体。丙类---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

闪点高低与饱和蒸气压及温度有关,饱和蒸气压越大、闪点越低;温度越高则饱和蒸气压越大、闪点就越低。所以讲,同一可燃液体的温度越高,则闪点就越低,当温度高于该可燃液体闪点时,如果遇点火源时,就随时有被点燃的危险。

2、着火---可燃物质(在有足够助燃物情况下)与火源接触而能引起持续燃烧的现象(即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称为着火。使可燃物质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称为着火点。燃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着火。

在防火防爆工作中,严格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闪点、燃点以下是我们预防发生爆炸、火灾的有效措施。用冷却法灭火,其道理就是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使燃烧反应终止而熄灭。

3、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积热不散引起的燃烧。

自燃因能量(热量)来源不同可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自热燃烧)二种。

①受热自燃---可热物质受外界加热,温度上升至自燃点而能自行着火燃烧的现象,称为受热自燃。

②本身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下,由于本身的化学反应、物理或生物的作用而产生热量,使物质逐渐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

③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无明火作用下而自行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的物质,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

在化工生产中,可燃物质靠近蒸汽管、油管等高温烘烤过度,一旦可燃物质温度达到自燃点以上时,在有足够氧气条件下,没有明火作用就会发生燃烧;可燃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过程中温度高于自燃点以上时,一旦泄漏出或空气漏入,没有明火作用也会发生燃烧。

4、爆作----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和核爆炸三类。化学性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又可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三种。化工企业发生爆炸,绝大部分是混合物爆炸。

⑴爆炸性混合物----可燃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物质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遇着火源能发生爆炸,这样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

可燃性气体、易燃液体蒸气或粉尘等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都会发生爆炸和燃烧,而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

⑵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含纤维状物质)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遇着火源即能发生爆炸,这种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能够发生爆炸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同样,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⑶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影响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主要因素有混合物的原始温、压力、着火源、容器尺寸和材质等:

①原始温度的影响因素 ②原始压力的影响因素③介质及杂物的影响因素 ④容器的尺寸和材质影响因素 ⑤着火源的影响因素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

防火防爆基本措施的着眼点应放在限制和消除燃烧爆炸危险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者的相互作用上,防止燃烧三个条件(燃烧三要素)同时出现在一起。主要措施有着火源控制与消除、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和限制火灾蔓延措施等几方面。

火灾及火灾分类

一、燃烧与火灾区别

燃烧俗称着火。但燃烧不一定是火灾,它们是有区别的。火灾—火灾是指违背人们的意志,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而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分类

按物质燃烧的特性可分为A、B、C、D、E五类。A类-----固体物质火灾

B类-----液体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气体物质火灾 D类-----金属物质火灾(钾、钠、镁、铝„„)E类-----电气火灾

三、火灾的级别

特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一般火灾: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知道,燃烧必须在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要素)三者同时存在下并达到一定的条件后才会发生燃烧,因此,一旦发生火警,我们只要设法破坏上述三个条件(三要素)中任何一个条件,火就可以熄灭。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即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和化学反应中断法。

⑴隔离法就是将火源与火源附近的可燃物隔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

案例:森林火灾的扑救,一般在火源的下风处,迅速开辟出一片隔离带,以阻断火势蔓延。(如大兴安岭火灾扑救)⑵冷却法灭火就是用水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着的物质上,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温度降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时,火就会熄灭。

⑶窒息法灭火就是用不燃或难燃的物质,覆盖、包围燃烧物,阻碍空气与燃烧物质接触,使燃烧因缺少助燃物质而停止燃烧。

安全防爆 篇3

【摘要】建立安全监控系统防爆交换机使用主备机快速双电源切换装置,在主交换机出现故障情况下,快速切换到备用交换机,缩短故障时间。

【关键词】安全监控系统;交换机;切换

1.概况

海孜煤矿西部井2001年8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2007年皖经煤炭函[2007]269号文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39万吨/年。2010年矿井扩建,设计生产能力为50万吨。

矿井使用的是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KJ2000N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于1996年投入使用,通讯方式为两线制无极性移频键控(FSK)数据传输,频率为2400波特率,巡检周期≤30S。西部井自2001年投产后,安装了独立的安全监控系统装置,并通过敷设架空线(通讯电缆)作为数据传输介质,与安全监控中心站系统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008年8月份,对西部井安全监控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通讯方式为:西部井混合井上井口设置1台FSK防爆交换机与监控中心站服务器进行通讯,西部井井下分站使用MHYVP四芯(使用两芯,备用两芯)通讯电缆,与防爆交换机进行数据传输。

2.存在问题

FSK交换机从2008年8月开始投入使用,服务年限已超过5年,现存在下列问题:设备老化,炎热夏季易出现瞬间中断现象,交换机后备直流电源老化,只能依靠交流供电,如交流电停电,易造成通讯中断,且生产厂家已停止生产此种类型FSK交换机,无法对整机或配件更新,一旦交换机故障,将造成西部井井下及地面风机在线8台分站、20台以上各类传感器传输中断,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基于煤矿恶劣的供电和工业环境,为保证西部井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对西部井监控系统进行大的改造之前,决定利用其它采区淘汰的FSK防爆交换机,设置备用交换机,并建立快速切换装置,在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备用交换机运行。

3.改造方案

3.1FSK防爆交换机原理

交换机采用设备电源一体化结构,是以一块工业以太网传输接口为核心的信息交换设备,由隔爆外壳、一台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模块、一块以太网通讯板、一块FSK通讯板、一块通讯底板、两块电源板、一块充电断电板、一块电源底板、一块通讯接线板、一块电源接线板、一个线性变压器以及一组蓄电池等组成。和井下分站组合在一起,在中心站的管理下实现对全矿井环境参数及工况参数的监测与控制。

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模块用于以太网数据交换;以太网通讯板用于FSK通讯板和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模块进行连接;FSK通讯板用于与井下FSK设备的通讯连接;电源模块将外接的660V交流电转换为24VDC、12VDC和5VDC供系统设备使用。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

3.2改造方案的实施步骤

3.21备用交换机配置模块及FSK通讯卡IP地址

备用交换机配置模块及FSK通讯卡均配置和主交换机一致的IP地址

3.22备用交换机通讯线连接

将井下分站与主交换机的通讯线用三通接线盒引出2条支线,各自接入主备交换机的FSK通讯板。

3.23备用交换机更换蓄电池

3.24为备用交换机供电

主备交换机均采用220V交流电源供电,且采用双回路。

3.25切换主备交换机,成功后为主交换机更换蓄电池。

4.运行效果分析

通过防爆交换机主备机双电源快速切换装置应用,提高了监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了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避免了因供电原因造成监控系统数据通讯中断。主交换机交流电源掉电后,内置的蓄电池可以提供不小于2小时直流供电。如果因供电故障影响大于2小时,可将主交换机停用后启用备用交换机,然后将光纤尾纤插头拔出,插入备用交换机模块光口,大大减少了通讯中断时间(影响时间小于1分钟)。

二是如果交换机故障,同样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处理。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由于主备交换机模块及FSK通讯卡IP地址相同,且通讯线同时接入主备交换机的FSK通讯板,所以两台交换机不能同时供电,避免因IP地址冲突造成数据传输故障;每月对备用交换机蓄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

防火防爆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篇4

通过检测和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显示和报警电路、GSM模块和通风机等电路模块构造一个家庭防火防爆安全自动监测系统硬件电路[2], 并设计相应的软件程序, 使之具有功能:1) 防爆参数检测, 2) 信号转换与处理, 3) 显示与报警。

1 总体硬件系统

1.1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分别是STC12C5A60S2单片机、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由电阻、复位按钮和电容组成。时钟电路由两个30PF的电容和11.059 2 M的晶振组成[3]。

1.1.1 复位电路的设计

复位也就是单片机的初始化。单片机启动之前, 需要复位。其可以使CPU, 还有其它部件处于一个确定的状态。单片机从这个初始状态开始工作。对于整个系统来说, 复位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相关的外围电路实现。复位电路如图1所示。

1.1.2 单片机时钟电路

单片机内部时钟电路如图1所示。单片机时钟有两种工作方式, 第一种是内部R/C震荡时钟, 第二种是外部晶振时钟。本系统串行通信对时钟要求高, 采用外部晶振时钟。时钟电路两个端口分别接单片机XTAL1和XTAL2引脚。

1.2 烟雾传感器电路

检测CO的浓度用MQ-2传感器。检测得到的信号比较小, 必须经过放大和调理。所以用电阻R6来调节输出信号的大小。当环境中CO浓度比较低, H-H两级电导率比较低, 电压比较小, 而输出电压就比较大。根据CO浓度和输出电压关系知, 当CO浓度为300 PPM, 输出电压为1 V。设定浓度超过300 PPM, 系统就报警。烟雾传感器电路如图2所示。

1.3 温度传感器电路

温度模块由DS18B20、R3组成, 其中R3属于上拉电阻。温度传感器属于数字式传感器, 可以直接读出温度值。DS18B20测量温度范围为-55~+125℃, 测温精度0.5℃, 完全满足对家居环境温度的测量要求。可以直接将温度转换值以16位数值码的方式输出。根据温度和数字量的关系, 当温度为30℃时, 输出的16位数字码是003BH。设定室内温度超过30℃, 系统就报警。温度模块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4]。

1.4 可燃气体传感器电路

本设计中使用的可燃气体传感器为QM-N5。此传感器是电阻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5]。原理是当有可燃气体产生时, 气体就会在半导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一旦发生, 就会使相应的电阻发生变化。可燃气体检测和调理电路如图4所示。从U0输出的电压很小, 因此必须经过LM324进行适当的放大。然后将所得电压送入单片机中带有A/D转换功能的接口, 进行转换和数据处理。根据可燃气体浓度和输出电压关系, 当可燃气体浓度为200 PPM, 输出电压为0.5 V。设定可燃气体浓度超过200 PPM, 系统就报警。

1.5 GSM模块

本设计的GSM模块采用Siemens公司的TC35i模块, 西门子GSM模块是支持中文短信息的工业级GSM模块, 工作在EGSM900和GSM1800双频段, 电源范围为直流3.3~4.8 V。TC35i模块有40个引脚可以划分为5类, 即电源、数据输入/输出、SIM卡、音频接口和控制。

TC35i的第13为对外输出电压 (供外电路使用) , 14为ACCU-TEMP接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用于锂电池充电保护控制。

15脚是启动脚IGT, 系统加电后为使TC35i进入工作状态, 必须给IGT加一个大于100 ms的低脉冲, 电平下降持续时间不可超过1 ms。

18脚RXD、19脚TXD为TTL的串口通讯脚, 需要和单片机或者PC通讯[6]。

TC35i的第32脚SYNC引脚有两种工作模式, 本模块使用的是指示TC35i的工作状态。当LED熄灭时, 表明TC35i处于关闭或睡眠状态;当LED为600 ms亮/600 ms熄时, 表明SIM卡没有插入或TC35i正在进行网络登录;当LED为75 ms亮/3 s熄时, 表明TC35i已登录进网络, 处于待机状态。

35~38为语音接口, 35、36接扬声器放音。37、38可以直接与驻极体话筒连接来采集声音。单片机通过I/O口控制TC35i的开关机、复位等, 通过串口与TC35i进行数据通信。

TC35i与SIM的连接图如图5所示, 它可以实现短信的收发[7,8]。

1.6 通风机控制电路

通风机电路如图6所示。主要由三极管、光电耦合器、发光二极管、线圈和通风机组成。工作原理是单片机从P2.1输出一个高电平使Q7导通, 接着光敏三极管导通, 同时Q6导通, 因而继电器的线圈K1通电, 继电器接触点闭合, 使交流220 V电源接通, 通风机开始工作。反之, P2.1输出低电平时, 继电器触点断开。

2 软件设计

2.1 系统主流程

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以C语言为基础。系统主程序流程:开始→系统初始化→{读取三种传感器参数→报警子程序→键盘扫描→判断键值→调用显示数据子程序}。

主程序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程序, 通过对各个模块的合理调用实现对参数的测量、比较、报警和显示。工作原理是上电后系统初始化, 单片机迅速检测到被测参数, 并存储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A/D转换。然后启动报警子程序, 判断是否越限, 越限就报警30 s, 同时发送短信到主人手机, 接着判断键值。如不越限, 直接判断键值, 显示相应的数据。接着返回继续读取三种传感器的数值, 依次循环。

2.2 本方案优点

在元器件选择方面:

1) 主控制器选用STC12C5A60S2, 是8051单片机的加强版。自带8路10位高速A/D转换, 优点是处理速度快、低功耗、超强抗干扰能力。

2) 本设计选用的GSM模块是西门子生产的TC35i。它是一款高度集成的短信模块, 其体积小且重量轻, 被广泛应用。

3) 显示器采用国产的4位动态显示数码管3461LED。它的优点是与单片机连接方便、占有的I/O口少、驱动简单、稳定性好。

参考文献

[1]王芳, 马幼军, 蒋国平.智能化住宅防盗防火报警系统设计[J].传感器技术, 2002 (10) :25-27.

[2]徐立军.一种多功能家庭安防报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9.

[3]李小武.用单片微机8051设计的防盗报警系统[J].零陵学院学报, 2004 (3) :36-37.

[4]李光忠.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 2007.

[5]龚翔, 李亚杰, 高学平, 等.基于GSM的天燃气报警系统[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1 (164) :178-180.

[6]唐桃波, 陈玉林.基于AT89C52的智能无线安防报警器[J].电子设计应用, 2003 (6) :49-52.

[7]员天佑, 谢阅.基于GSM的远程住宅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 2006 (5) :95-96.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职责 篇5

1.目的

为了加强粉尘防爆的安全管理,预防粉尘爆炸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粉尘作业生产、检维修活动全过程的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作业人员。3.职责 3.1 总责

1)公司全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规程、规定。

3)各类人员必须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粉尘作业安全生产负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3.2公司主要负责人

对公司粉尘防爆工作全面负责:

1)建立、健全公司粉尘防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公司粉尘防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保证其有效实施。3)保证公司粉尘防爆装置、设备设施等安全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公司粉尘防爆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粉尘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的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粉尘爆炸安全事故。

7)组织制定并实施公司粉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3.3安全主任

1)协助公司主要负责人贯彻执行有关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协助公司主要负责人建立健全公司粉尘防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负责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档案;负责组织建立粉尘防爆安全检

查表和粉尘防爆安全管理档案。3)制定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指导落实,组织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4)履行粉尘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检查职责,对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报告主要负责人,督促落实整改。

5)组织实施管理人员、粉尘危险岗位操作人员的粉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记录建档。6)指导和督促按规定为粉危害岗位人员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防尘装备,以避免粉尘对人员的伤害。

7)组织粉尘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建立相关的职业健康管理档案。

8)及时、如实报告粉尘爆炸生产安全事故,协助主要负责人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3.4生产车间主管:

1)根据行政分工,对主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责任。

2)组织实施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对粉尘防爆设备和设施进行日常维护管理。4)在生产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5)加强对粉尘作业现场和作业人员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6)组织本车间进行粉尘防爆安全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粉尘爆炸隐患;督促每班按规范对粉尘作业区进行清洁。

7)教育和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

8)对生产场所的日常监测活动,认真记录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和上报明显超过相关规定标准的生产场所,并积极配合相关人员采取防止措施。

9)及时报告安全事故,负责组织开展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5设备部

1)贯彻国家、上级部门关于设备制造、检修及维护保养方面的安全规程和规定,做好主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制定和修改各类粉尘作业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2)在制定或审定有关粉尘作业设备制造、更新改造方案和编制设备检修计划时,应有相应的安全卫生措施内容,并负责贯彻实施。

3)确保粉尘作业机器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灵敏、有效,凡安装、改装、修理、搬迁机器设备时,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完整有效,方可移交运行。

4)负责公司设备的管理,做好设备台帐和档案管理,保证各种机械、电气、以及通风防尘设备及安全装置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加强对属下的重点部位(配电房、打磨、抛光车间等)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应急方案,发现异常进行应急处理并上报有关部门。6)负责临时用电的审批及使用监督检查。配合相关机构对除尘设备及安全装置的定期检测、记录和档案管理

3.6粉尘防爆专员(主要负责人指定人员)1)协助安全主任对粉尘作业岗位员工进行岗位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熟悉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2)负责对粉尘作业岗位的生产设备、设施和粉尘除尘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3)负责督促、检查粉尘作业岗位员工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4)负责对现场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进行维护保养。5)负责岗位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事故隐患。6)协助安全主任对新员工到粉尘作业岗位的安全培训。7)及时报告安全事故,积极参加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7粉尘车间班组长

1)对本岗位员工进行岗位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粉尘作业人员熟悉本岗位安全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2)组织对本岗位的生产设备、设施和粉尘除尘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3)组织本岗位员工每班按规定检测粉尘浓度和规范清理粉尘。4)维护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5)负责岗位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事故隐患。

6)组织好岗位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一时消除不了的,应上报以求得妥善处理。7)督促班组职工学会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正确使用防护器材。8)及时报告安全事故,负责组织开展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3.8 粉尘作业岗位员工

1)积极参加粉尘防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熟悉公司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职责及操作规程。

2)对本岗位的生产设备、设施和除尘系统进行日常维护管理。3)负责本岗位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报告并消除事故隐患。4)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职业病预防工作。

5)规范作业现场货物的堆放,确保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6)做好上班前安全准备工作和负责下班后粉尘清理工作。7)做好上班前安全准备工作和负责下班后粉尘清理工作。8)及时报告安全事故,参与事故现场救援工作。4.考核

4.1 安全主任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分解成《安全生产责任书》,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和所有员工都必须向直接上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4.2 《安全生产责任书》采取分级签订,即班组长同员工签,车间(部门)主管同班组长签、车间(部门)主管、安全主管同公司总经理签订。

4.3 《安全生产责任书》一式两份,责任人保留一份自我检查,所在部门保留一份以备考核使用,经理以上的保留至安全管理办公室以备考核使用。

4.4以责任书内的职责作为各部门和人员的考核内容,每季度进行考核。安全主管对各部门(车间)及部门(车间)主管进行考核,部门(车间)主管对部门人员(车间班组长)进行考核,班组长对组员进行考核。

面粉机械防爆研究 篇6

关键词 面粉粉尘 爆炸 防爆研究

中图分类号:TS2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面粉在加工和运输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粉尘,一方面,粉尘会对个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皮肤、眼睛等造成损害,此外粉尘还会加快机械内部的磨损,影响机器和设备的寿命;而且,主要的是面粉粉尘也会在粮食的储运过程中造成爆炸的危险,粮食粉尘中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面粉的粉尘爆炸。

1面粉粉尘爆炸的条件、过称及特点

面粉粉尘爆炸是指在可燃的面粉粉尘快速燃烧的火焰在未燃的面粉粉尘中传播,快速释放能量,引发压力升高的过程。它的本质就是可燃的粉尘与空气的快速氧化产生的反映,属于化学性质爆炸,

面粉粉尘爆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他的爆炸进程,所以爆炸的原因到现在还不十分明朗,一般我们认为的面粉爆炸经过如下的过程:第一步,面粉中的粉尘粒子通过热力的傳导和热力辐射,从外在的火源获得点火的热量,使面粉表面的温度增高。第二步,面粉粉尘表面的分子,通过高温的蒸发,形成热力分解和干馏作用,形成了粉尘蒸汽并且分解气体,使得粒子从周围放出。第三步,这种气体与空气发生了混合,形成了爆炸性的气体,就是我们理解的产生了火焰。第四步,面粉的粉尘粒子从表面一直到内部都发生了融化,进而发出很小的火花,相继点燃了周围的面粉粉尘,进一步的扩大了爆炸的火焰范围。

面粉粉尘爆炸有很多特点,我们主要归结为以下的几点:第一,面粉的爆炸燃烧速度和气体相比压力上升速度相对较小,但是燃烧的时间较长,产生的能量比较大,所以整体的破坏力度和烧毁的力度很大。第二,面粉的爆炸粒子一旦开始燃烧,一边进行飞散,燃烧后的面粉粒子会发生碳化,这时候如果遇到人时,会产生很大的危害。第三,静止堆积的面粉被风吹起来悬浮在空气中,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第一次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又会波及到其他的面粉粉尘,从而产生第二次第三次的爆照,扩大爆炸危害。第四,即使参加爆炸的面粉粉尘数量很小,但是由于不完全燃烧的关系,如果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会残留大量的C0气体,从而引起中毒。

面粉机械中的粉尘爆炸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才会发生,一空气中的面粉粉尘达到一定的浓度。二有足够量的明火源,大多数的粉尘云最小的点火能量在5到50MJ之间。三要有足够的氧气,四需要相对密闭的空间。

2面粉机械的防爆技术

根据面粉粉尘爆炸的原理、爆炸过程、爆炸特点以及发生面粉粉尘爆炸的四个条件,对面粉机械的防爆进行预防措施的研究。

对于面粉粉尘防爆的预防有两大目的,一是要对面粉粉尘的物化还有爆炸性质以及爆炸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分析,做基础理论的工作,二是要破坏可以形成面粉粉尘条件的四个要素。

根据之前的研究,面粉的分成爆炸需要四个要素,并且缺少任何一项都是无法形成的。根据国内外的资料研究,预防面粉粉尘爆炸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惰化。就是要控制可能发生爆炸的空间内的氧气的浓度。可能的将氧气的浓度降到极限的氧气浓度以下,使爆炸没有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可以用惰性气体氮气或者卤代氢的混合物取代空气中的氧进行惰化,也可以使机械中的混合粉尘的可爆浓度大大提高,这样也不会发生爆炸。

(2)控制面粉粉尘的浓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控制住面粉粉尘的产生,另一方面是控制粉尘的飞扬和沉淀。使面粉粉尘的浓度达到最小的可爆浓度以下。一般来说减少撞击、损伤形成的面粉粉尘主要是通过降低面粉的水平输送和提升卸料的速度产生的。目前控制已经形成的面粉粉尘的手段主要有两类:在机械中通风除尘或者利用某些液体的粘附性,添加抑制粉尘的飞扬。

(3)要防止产生点火源。在生产过作程中要注意明火,在具体的面粉生产过程中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明火的产生。

3面粉粉尘的爆炸控制

需要了解的是,即使采取了比较完备的预防措施,也不能都排除面粉粉尘粉尘爆炸的可能性,所以一旦发生了爆炸的情况,就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主要的手段有:

(1)泄爆,就是在爆炸物的初始阶段或者爆炸扩展的时候,采取持久的没有危险的地方进行补救措施,对有爆炸性的容器,通过固定的开口及时卸除压力。这样容器的内部就不会产生不可承受的爆炸的压力,因而可以将巨大的压力排放到大气中,将爆炸的压力限制在容器的范围以内。

(2)爆炸遏制,就是发生爆炸的情况后,在爆炸的初始阶段就可以约束爆炸燃烧的范围,实际中我们会使用温度传感器或者自动灭火系统等,这种系统的优点就是可以用于产生有毒的可燃物,但是需要很大的设备维护。

(3)隔爆,即防止爆炸的传播,在工业生产中添加防止爆炸的装置。

4结语

最近几年来,我们的防爆技术不断发展,在寻求实际过程中与面粉爆炸统一的方面,完成了很多粉尘的安全特性、爆炸特性的进一步的理论研究,面粉机械爆炸的潜在危险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面粉机械的爆炸以及防治,防止面粉粉尘发生爆炸,这对于减少损失,实现安全生产有很长久且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衡阳.气体和粉尘爆炸原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3-45.

[2] 殷博义.谷物粉尘爆炸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3.(6):49-53.

浅谈化工电器防爆安全管理 篇7

关键词:化工,防爆

化工设备的安全生产决定着化工企业的安全运营,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化工生产设备也在逐步向节约化、科技化发展。从而给化工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也带来了新的要求, 促进了设备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对全体员工提出了更高的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以安全生产作为工作重心, 注重落实,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 化工设备管理的“三违”行为

化工企业的生产常常是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腐蚀、和有毒的环境中进行, 其工作环境比其他生产环节有更高的危险性, 因此, 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意识尤为重要。“三违”行为是指“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违反劳动纪律”据统计, 7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三违”行为造成的, 大多数是由一线人员在设备的运行和检修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所以, 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 必须杜绝“三违“行为, 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企业应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着眼于重点区域、重点位置、重点环节, 全方面完善安全生产工作, 做到对事故的预防、可控应急。对于容易发生爆炸的高危环节、高危设备, 应建立特殊的管理机制。

2 现存化工设备管理的问题

2.1 防爆管理人员不够专业

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化过程, 带动了企业向大型化发展,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更多更先进的机械设备, 设备的更新也更加频繁, 设备管理所涉及的种类变多以及设备管理知识的纵深发展, 传统的按照专业和技术种类来划分管理范围的方法正和管理的各个环节脱节, 欠缺管理的效率和专业性。所以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机制, 从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等做到全程监控, 更新和掌握设备信息, 做到动态管理, 淘汰落后设备。在人员方面,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廉价资源、人口需求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拉动, 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优势是我国最具潜力、最可持续、最可依靠的优势, 靠人才支撑发展是一条越来越宽广可行的发展路径。化工生产这一产业更离不开人才, 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管理人才, 继而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让设备管理无漏洞、无死角。在一线员工方面, 要做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学习岗位操作方法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经过手指口述等岗位技术培训, 对使用的设备达到“四懂”、“三会”, 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2.2 防爆管理方式落后

传统的监管体制存在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落后性, 出了在设备工作区域安装监控和设备运行指数仪器, 对当今先进的设备来说, 这些监控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要提高企业设备管理能力, 专业技术的管理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现代设备管理, 必须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已经实现了发声发射方法对人性储油罐安全性进行不停产在线检测的技术。在高温或腐蚀介质环境下承压设备声誉寿命预测也有不拆保温层承压设备壁厚和焊缝缺陷检测技术、局部减薄的射线成像检测技术等。

还有重要的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监与爆炸预防装置及应急抢险预案技术, 安全诊断与爆炸监控技术, 超高压容器人型球罐和多层爆炸高压容器等。这些都是非常先进的设备管理相关专业技术。需要通过研发、引进来掌握系统的管理方法。

3 解决策略

3.1 加强对高压容器、关系等易爆设备的管理

确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动员全员参与, 严格操作规程和开停车方案, 重要设备的开车实行开车确认, 填写开车确认单。开车过程严禁过快升温、升压;运行后, 严禁超温、超压、超速, 严禁负荷运行, 若有异常应立即处理, 确保安全。坚守岗位,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规定。定时、定点按时巡回检查线路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 并认真填写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发现设备不正常情况, 要立即检查原因, 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 应及时采取措施, 并向生产调度报告;原因不清, 故障未排除不得擅自开车;对已处理、正在处理和未处理的问题应认真记录, 并向下一班交代清楚。

对于高压容器, 应当根据相关技术检查规定, 特别对在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查检验工作包括外部检查、内部检验和耐压试验、外部检查是指, 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检查, 每年至少一次;定期检验是指在压力容器停机时进行的检验和安全状况等级评定。压力容器一般应当于投入使用后3年内进行首次定期检验, 建立重要的压力容器与高压管线的预防装置级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安全诊断。

大力开展“完好设备”、“完好岗位”及“无泄漏”等活动, 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 是安全思想深入人心。实行专职负责和以化工为主的化, 机, 点, 仪器等各专业人员结合的设备管理制度

3.2 优化完善化工设备管防爆管理的策略方法

通过自主研发、引进等渠道, 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策略和方法, 不断完善化工设备的管理机制和方法。对于管理机制的优化, 必须完善化工设备安全管理系统,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建立健全企业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体系, 对运行中的资产设备进行规范化、集中化管理。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二: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传统的设备管理仅仅局限于设备科后勤部等部门, 管理信息闭塞。信息共享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三:设备管理的计划性, 全面统筹各个部门, 安排合理的管理时间、检修时间, 科学管理检修人员的检修流程。四:根据检测数据, 正确评估设备运行状态, 改停车的就停车, 改检修的就检修, 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有效降低管理的成本, 提高管理水平。五:结合管理信息的共享机制, 建立设备管理的查询系统, 并划分查询和管理的权限, 这样就能控制避免因权责混乱的现象发生, 有利于设备的管理

3.3 注重落实, 以人为本

化工企业的生产因其处在高危险系数的工作环境, 所以对设备的管理必须落到实处, 不能使相关管理规则体制留于形式, 是相关管理制度得到实际运用。这也需要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注重以人为本, 把一线员工的生命健康放到第一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要做到随机应变, 制度是死的, 但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根据实际的操作效果对制度进行改动, 不断完善制度, 是设备管理制度取得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双明, 设备管理是化工生产管理的墓础[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2]刘林, 化工设备安全检修的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刘海, 张怀清, 林辉.森林经营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科技资讯, 2010.

[4]李为为, 周汝胜.墓于RFID的物流过程监控及可视化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物流科技, 2010.

LNG加气站安全防爆工作探究 篇8

1.1 介质的不安全性

LNG加气站运行中的主要介质为LNG,存在低温伤害、毒害和消防危害等。如果运行中出现泄漏,在空气聚集到一定浓度后,遇到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火灾,浓度处于爆炸极限后会遇明火产生爆炸。LNG存储温度一般在-160℃左右,低温储存环境会造成与工作人员接触或泄漏后冻伤、麻醉等危险,人体与储罐接触后,可能因低温导致皮肤与金属粘结,引发组织冻伤和伤口撕裂。LNG主要成分为烷烃类混合气,其中甲烷无色无臭味,是低毒类气体,长期在富含甲烷环境中工作会出现身体损害。

1.2 装置的不安全性

LNG低温储罐容积多在60m3以下,采用卧式真空粉末双层结构绝热,内外筒间利用珠光砂填充真空绝热,真空一旦破坏会导致绝热性能降低,阀门等密封和控制部位存在泄漏危险。低温泵多设置在LNG泵撬泵池中,其泵出口端密封性一旦被破坏,就易发生泄漏问题。加气机作为汽车加气输出终端设备,出口处与软管连接,接口部位极易发生泄漏。

1.3 生产运行中的不安全性

LNG储罐在运行中存在液位超限泄漏危险,会造成人员灼伤、火灾爆炸等事故。LNG储罐在介质投料前需事先预冷,造成每次开车前工艺管道需要预冷,操作过快或未实时操作会造成接头阀门断裂、收缩等引发泄漏。操作人员加气时错误操作也易引发泄漏。

1.4 自然环境引发的不安全因素

LNG潜液泵运行中可能产生噪音。LNG储罐等设施在雷雨天气易受到雷击,存在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虽然概率较低,但危害巨大。加气站内布局不合理或道路指示牌设置不标准等,都易引发车辆对设施的伤害。

2 提升LNG加气站运行安全性的技术措施

2.1 合理进行平面布置

在LNG加气站设计中,要根据建筑特点和地区地形、风向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LNG相关设施,储罐等要设置在远离明火和人口密集部位。在站内设施布置中,要根据标准要求防火距离建设。在LNG储罐周围要设置防液堤,确保储罐发生泄漏时液体不会蔓延,防止危险扩大。车辆出入口和加气区出入口要分开设置,确保车辆有序行驶。尽可能使LNG相关设施露天设置,确保泄漏气体可迅速挥发和扩散,防止短时间内在较小区域内聚集。

2.2 合理进行工艺设置

对加气管路要设置超压自动放散系统,并配套报警、快速自动切断和自动放散等设施。在低温储罐进出液管路部位要设置紧急切断阀,确保发生意外后可以切断泄漏通道,同时配套设置安全阀、放空阀、液位监测和报警等装置。要设置集中放空系统,利用EAG加热器对放散天然气进行加热,确保常温排放,常温下天然气比空气密度小,所以可迅速排放;高空排放时可在放空汇集管末端设置阻火器,防止火焰回窜等危险。

2.3 合理进行运行设计

对加气工艺装置区要设置自控报警连锁系统,防液堤报警装置要与潜水泵启闭系统连锁,LNG储罐和管道要设置压力、温度、液位等监测仪表,控制室操作台要设置集中显示系统,并配套连锁安全控制装置,确保出现危险后可关闭储罐进出液阀门,对操作盘、控制柜要设置紧急手动切断按钮,确保紧急情况下可进行切断处置;对站内主要区域要设置紧急停车系统。在消防系统设计中,加气站内要根据建设规模配备相应的消防系统,其中,一级LNG加气站要同时配套消防水系统和灭火器,建设消防水泵房、水池和给水系统,并配套柴油发电机确保供水用电;二三级加气站只需要配套灭火器,工艺装置区可设置手推式干粉灭火器,控制室可设置CO2灭火器,其他部位可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比如,对某建筑面积4000m2,设置2台60m3储罐、2台加气机的二级LNG加气站,可设置如表1所示的主要消防器材配置。

2.4 合理进行制度落实

在LNG加气站运行管理中,要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抓好新《安全生产法》的落实,突出抓好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整改等工作,并完善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及时发现、分析、处置各类危险因素,提升职工整体素质,尽量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危害。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LNG需求日益增加,LNG建设和使用也逐步增多,但LNG加气站在生产运行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要针对常见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预防,确保LNG加气站安全高效运行。

摘要:LNG加气站作为新型清洁能源的提供载体,在各地建设和应用不断增加,但在LNG加气站建设运行中,因介质易燃易爆和毒性特征等,极易出现火灾爆炸及各类危险事故,本文结合LNG加气站生产运行的危险性分析,对安全防爆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加气站,安全防爆,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贵合.池火灾模型对汽油罐区火灾事故危险性的分析[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3(01).

防爆起重机安全隐患浅析及对策研究 篇9

起重机械, 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1]。起重机械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 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 或升降与运移物料, 常具有庞大的结构和比较复杂的机构, 且吊物形状多样, 载荷多变, 运行范围大, 活动空间广, 以及工作环境复杂。作业中常常需要多人配合, 暴露的、活动的零部件较多且常与吊运人员直接接触 (如吊钩、钢丝绳) [2]。上述诸多危险因素的存在, 导致起重伤害事故较多。据有关资料统计, 2011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75起, 其中起重机械74起, 所占事故比例最大。

防爆起重机是在普通起重机的基础上采取防爆措施而派生出来的产品, 防爆起重机的种类很多, 但防爆机理基本相同。起重机的结构分为机械结构部分和电气结构部分, 只有这部分同时达到防爆性能要求, 才可称作防爆起重机。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起重机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普通起重机不能安全有效的完成石油、化工、军工等领域的一些特殊作业场合。在一些存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场所, 电气火花、电器表面的强度及摩擦和撞击产生的热量与火花都有可能引起爆炸。为了保障防爆起重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减少事故发生, 本文详细阐述了防爆起重机的防爆机理, 并针对防爆起重机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隐患, 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合检验实践, 总结防爆起重机械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提高防爆起重机械的安全性能提供可靠参考。

1 防爆机理

起重机运行时有电传导和机械摩擦发生, 产生火花、电弧及过热。因此, 在易燃易爆场所中使用的防爆起重机就要采取措施:防止火花、电弧或过热的产生;或者虽产生, 却不能引燃周围的爆炸混合物。这就是不同类型防爆起重机在设计、制造时的出发点, 其防爆原理亦基于此。防爆起重机是一种由金属结构、防爆电气设备、防爆部件联接、机械或液压传动、机构及零部件、安全装置等组成的成套机电设备。所以, 防爆起重机的防爆要求, 不仅要考虑单个防爆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和高温, 而且还要考虑因机械运动部件摩擦冲击产生的机械火花和高温。防爆起重机的防爆原理就是要采取相应措施必须控制火花、电弧等的产生, 也就是将电气火花和机械火花运用相应的防爆技术加以控制和消除, 使其无法引燃所在环境区域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在防爆起重机的防爆技术中, 通常可概括为机械防爆技术和电气防爆技术两大类。

2 常见的安全隐患

隐患一:使用环境判断不正确。对于防爆起重机械而言, 确定其工作环境是保证设备安全使用的前提。而确定使用环境包含两个待确定因素分别是:淤环境是爆炸性气体环境还是可燃性粉尘环境;于环境的防爆等级对于爆炸性气体环境而言是IIA、IIB还是IIC, 对可燃性粉尘环境而言是DIPA还是DIPB。使用环境的准确判定不仅要求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熟悉防爆起重机械安装区域的防爆情况, 同时还应掌握相关的标准。

隐患二:部件的防爆等级低于整机的防爆等级。如整机防爆标志为Exd IICT4, 但电机、电控箱等部件的防爆等级仅为Exd IIBT4或更低。另外, 防爆型起重量限制器安装成普通型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隐患三:导绳器和吊钩不符合防爆要求。为实现防止因撞击或摩擦而产生危险火花, 防爆起重机的导绳器和吊钩通常为铜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 从外观即可以看出防爆起重机的导绳器和吊钩与普通起重机的导绳器和吊钩有明显区别, 见图1和图2。

隐患四:钢丝绳断丝。与安装于正常条件下的普通起重机相比, 防爆起重机常由于常安装于化工厂、药厂等腐蚀性较强的环境, 因此钢丝绳发生断丝的情况较为频繁。

隐患五:电缆线密封不严密, 有接头。起重机大车、小车馈电应采用软电缆导电且中间不允许有接头[3]。但是由于防爆起重机作业环境通常比较恶劣, 电缆线破损后常出现接头, 另外电缆引入或引出端处的封堵不严密或通过胶泥封堵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3 对策

针对上述常见的安全隐患, 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

对于隐患一:资料审查时要认真审查合同, 同时了解待安装设备车间的具体情况, 必要时调出甲方的厂区布置图及环评和安评。

对于隐患二:资料审查时要核实整机防爆等级 (一般产品合格证上应体现整机的防爆等级) 和各部件 (如电机、限位开关等) 的防爆等级;审查起重量限制器的型式 (型式试验合格证) 和产品合格证并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对照。

对于隐患三: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吊钩和导绳器进行更换或处理。对于防爆级别为IIC时, 为能够防止吊钩因撞击或摩擦而产生危险火花, 通常选择铜为材质的吊钩或在吊钩表面覆盖一层不锈钢外皮。防爆起重机中铜制导绳器也较为常见。

对于隐患四:钢丝绳应按相关规定使用, 使用过程中不得超负荷, 不准使钢丝绳发生锐角折曲和急剧改变升降速度, 应避免冲击载荷;同时要定期保养。钢丝绳有铁锈和灰垢时, 用钢丝刷刷去并涂油;钢丝绳端部用钢丝扎紧或用熔点低的合金焊牢, 也可用铁箍箍紧, 以免绳头松散;必要时则应更换钢丝绳。

对于隐患五:发现电缆线封堵不严密, 若采用直接引入方式时, 电缆线密封必须采用填料密封。当采用间接引入方式时, 电缆线密封可以采用填料密封或密封圈密封, 且密封圈内径与选用的电缆外径必须相符, 否则达不到防爆性能的要求。电缆线中间一旦出现接头, 则应使用防爆接线盒, 必要时更换电缆线。

4 检验前期的资料审查要点

4.1 明确检验依据

除了TSGQ7015-2008[4]、TSGQ7016-2008[5]、TSGQ0002-2008[6]三个技术规范和GB/T3811-2008[7]、GB6067.1-2010[8]两个国标外, 还应参考表1所列举的标准。

4.2 资料审查要点

防爆起重机的安全检验和普通起重机的安全检验基本一致, 可分为资料审查和现场检验。但同普通起重机相比, 其资料审查对安全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防爆起重机和普通起重机在使用环境和设备性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在资料审查时应着重对设备的防爆性能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各地检验机构对防爆起重机资料审查侧重点不同, 本人根据工作实践, 建议对资料审核时着重审查:淤制造单位的制造许可证是否涵盖该防爆设备, 若制造单位不具备制造防爆起重机的资质, 则不应对该设备进行检验;若制造单位具备制造防爆起重机的资质, 还要审查许可证明细表中的防爆起重机型号是否能够涵盖被检起重机的型号。于使用单位应出具设备所在车间 (或岗位) 的环境说明。要求使用单位认真核实防爆起重机的使用环境, 并出具使用环境说明。使用环境说明至少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 设备的出厂编号;2) 设备所在的确定位置如某某车间 (或岗位) , 以保证确定位置即可确定设备;3) 设备所在车间 (或岗位) 存在的介质;4) 设备所在车间 (或岗位) 的工作温度;5) 环境的防爆级别和温度组别。盂针对防爆等级为IIC的防爆起重机, 还要审核吊钩、车轮踏面及轮缘部分等材质。榆防爆部件 (控制按钮、限位开关、电气控制箱、制动器、起重量限制器和电动机) 的防爆合格证, 注意部件的防爆等级和温度组别不能低于整机的防爆等级和温度组别;虞合同审查:对于选购防爆起重机的用户, 在报检时会对其设备的选型进行审核。笔者曾遇到过使用环境为爆炸性粉尘环境但设备购买却选择了为气体隔爆型的防爆起重机。显然, 设备选型错误。

5 结论

综上所述, 本文对防爆起重机的防爆技术和防爆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提出前期的资料审查亦是检验的重点环节。针对防爆起重机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 提出相应对策, 对确保防爆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和安全检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为保证用于爆炸性环境中的防爆起重机的安全运行, 本文阐述防爆起重机的防爆机理。根据个人的检验实践, 总结出几种常见的安全隐患, 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指出前期的资料审查是完成检验的基础, 为防爆起重机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安全防爆 篇10

一、本质安全电源的概念

在关联电气设备中, 本质安全电源在电气装置系统中可以通过某些措施把非本质安全输入装换为本质安全输出, 在爆炸性的环境中, 一般要求关联电气设备内部要安装非能量限制电路和能量限制电路, 而且在实际的结构中要防止非能量限制电路对能量限制电路造成影响, 因为能量限制电路是本质安全电源的核心部位。本质安全输出需要能量限制电路来完成, 在限制电路中, 通过对其中能量的控制, 利用可靠性较高的控制电路参数把元件表面和导线的发热温度控制在规定气体混合物的燃点之下, 把内在潜伏的火花能量限制在可点燃气体混合物的能量之下。在规定故障和正常工作的条件下, 如果电路产生的任何热效应或电火花都不能点燃环境中规定的爆炸气体, 那么这种电路称为本质安全电路。

二、煤矿防爆电器中大容量本质安全电源方案研究

煤矿本质安全防爆回路主要是由一个本质安全现场仪表以及作为回路能量限制关联设备的安全栅等组成的。对于目前矿井下所采用的本质安全防爆回路而言, 其回路限能设备的用电参数值需要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由于我国煤矿中大容量本质安全电源的应用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因此, 有必要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 下文提出了大容量本质安全电源的研究方案。对于煤矿本质安全防爆法即通过多种专有技术的使用来为煤矿电器设备进行电能量的提供, 同时将所提供电能量限制在既无法引爆火花, 将其控制在无法引爆的安全范围以内, 从而实现消除引爆源的方法。为了有效限制煤矿电器设备的表面温度, 可对回路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回路最大功率进行限制。

为了本质安全电源的安全性, 必须重点针对经电压、电流、功率以及工作时间组合之后的能量释放进行限制, 因此, 为了确保煤矿防爆电器中大容量本质安全电源的实现, 也必须对此四方面参数及其组合进行有效的控制。

1. 对电源负载端突变电流的控制

工作时采用的是2512型.2W/500mΩ精确度为1%的电阻Rs来作为电流信号检测的传感器, 并将Rs串联到了主输出电路中, 以便将经过Rs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并传送到单片机8098所构成的检测控制系统中, 经过A/D转换端, 经由8098转变为数字量, 并实现了负载电路电流的迅速检测、判断及其计算, 使得负载以及线路端瞬间产生巨大的短路电流, 此时, 单片机及时将电路中的无触点开关进行了关闭, 这样, 无触点开关使得电路短路电流产生能量的时间极短, 通常不超过2ms, 因此不会有短路电火花的出现, 也防止了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引爆。

2. 接通电源时的起动

对于24 V/1 A电源而言, 其接通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单片机8098所构成的检测控制系统来对电路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 使得电路中的电流量由0.5A逐步过渡到1A, 这样就避免了直接性的大电流对于电容以及电感所带来的冲击, 也实现了对于电容及电感上所产生过电流及过电压的有效控制。此处进行大电流的限制的电路主要是由D/A转换电路DAC0832、74LS244、TLP521、1k以及8k电阻排以及OP07等相关器件所构成, 以便对型号为2SC4237NPN的开关限流管进行控制, 其具体参数如下:1200V、10A、150W。

3. 对超出额定电流时的控制

对于单片机8098所构成的检测控制系统而言, 一旦其检测到电阻上电流参数已超出额定电流时, 其将会减小限流管的开度, 使得系统电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工作, 并进行报警。

三、硬件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分析

对于检测控制系统而言, 其负载能力相关参数如下:输出电压24V, 标准负载电流1A。以MCS-96系列单片机8098作为CPU, 再加上程序存储器2764、译码器74 LS138、低位地址锁存器74 LS373以及扩展锁存器74 LS373等共同构成了单片机8098检测控制系统。

输入部分主要是由电阻Rs作为主电路电流检测传感器, 其A端同CPU41脚相接, D端同CPU44脚ANGND端相接。如果负载电流不超过额定值时, 单片机8098A/D输入端将会有500 mV左右的电压产生, 经A/D转换为数字量约50, 如果负载电流超过了30%的额定值时, 系统对于主电路检测力度即开始加强, 如果负载电流骤然剧增, A/D转换值超过500时, 单片机将会连续采集信号超过10次, 这样, 经软件分析及滤波处理、判断后, 给出短路或是过载的结论。如果过载, 经一段时间后将会给出相应的警告, 并采取措施降低电流的输出, 使其恢复到1A之内。若为短路则会发出指令, 输出部分将会关断电路。判断过载还是短路的主要依据即电流的上升率, 若各次相邻检测之间的电流差超出了规定的上升斜率值时, 则为短路, 反之则为过载。

四、软件的设计及其控制过程分析

系统采用汇编语言来对软件进行编程和设计,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首先是初始化, 在加电后, 系统程序将从地址2080H开始进行执行, 并对扩展锁存器进行清零, 并进行其他初始化工作;其次, 进行电路的开启, 通过对主电路电流工作进行检测, 并进行启动, 主要包括写内容0111000到DAC0832来对寄存器进行命令, 对A/D转换结果位进行测试, 若D3=1, 则转换继续, 若D3=0则转换结束;再次, 即检测运行阶段以及电流上升率的检测及控制, 具体过程上文已经叙述, 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李云胜.电源的截止型过流保护电路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1) :5-7, 22.

上一篇:仿真数据管理下一篇:申请硕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