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因果关系

2024-05-24

法律因果关系(精选十篇)

法律因果关系 篇1

因果关系是事物间普遍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关系,因为物本身中含有因果依存性。从哲学上看,因果关系有两大基本类型:必然性因果关系和概然性因果关系。其中,概然性因果关系在英国哲学家休谟那里得到充分探讨。休谟认为,因果陈述不过是受经验调节的最大概然陈述,高概率重复事例造成的心理习惯是因果观念的奥秘。我们认为,休谟所发现的概然因果关系确实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这是休谟的历史功绩。由于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在特定历史阶段人们所把握到的因果关系总是有限的,是一定程度的,因此休谟所说的概然因果关系在这个方面具有相对真理性。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人们所把握到的因果关系无非有以下四种:(1) X是Y的充分原因,当且仅当:X必然导致Y。(2) X是Y的必要原因,当且仅当:若X不发生,则Y也不发生。(3) X是Y的充要原因,当且仅当:若X发生,则Y发生;若X不发生,则Y也不发生。(4) X是Y的不必要但充分原因中的不充分但必要原因,表示为:若(X且H,或者E),则Y。

二、法律因果关系的相当性

法律因果关系是在立法或者司法活动中创制或者确认的、作为承担责任的前提的、存在于加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法律因果关系是一种概然性关系,这里概然性也就是法学上所说的“相当性”。法律因果关系“相当性”的理由有如下几点:(1)客观上因果关系本身具有概然性特征。(2)人的实践和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在特定历史阶段不能完全把握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所以人把握到的因果关系总不是100%的,而是一定程度的。(3)特别是在法律领域,由于法律规范的是具有自由意志和不确定性的人的行为,使得加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只能是概然性的。(4)法官或立法者以之为基础在确认加害行为与危害后果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因而裁定行为人是否要承担责任,要考虑行为人有无过错、对行为后果有无预见性,要考虑公平、正义和善良风俗等主观的价值因素。这一切使得最后所确认的法律因果关系通常不是必然的,而是概然的。目前在法学界,相当法律因果关系已取得通说地位。判定法律因果关系,有一个抽象认定公式:相对某一法律关系,行为人若“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即无因果关系。”“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足生此种损害,即有因果关系。”

三、因果关系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 区分原因和条件。

通常把影响和制约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总和叫条件,包括具有原因力的条件和不具有原因力的纯条件。具有原因力的条件,简称原因,是指事物存在或观点成立的理由或根据。不具有原因力的纯条件分为时空条件和存在条件。存在条件是指影响、制约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环境等因素。时空条件是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时空形式。所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就是指受到了时空条件的制约。任何现实的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是有条件的,因果关系也如此。原因是产生结果的根据,条件则只可促成或阻止结果的发生。脱离条件的因果关系则是抽象的,是不可能现实的。就案件所涉因果关系来说,某一危害结果的现实发生必定有与其原因配合的条件。若有某条件的配合,则通常足生其结果;若无某条件的配合,则通常不生其结果。明确条件与结果的区别有助于确认结果的真正原因。

2. 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根据是否存在介入因素,把引起某种后果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通过媒介因素引起某种后果的,是间接原因;没有通过媒介因素(或原因)而引发某种后果的,是直接原因。传统上认为,法律因果关系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只对其直接原因的危害后果负责,对其间接原因的危害结果不承担责任。这是绝对化的观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认为间接原因不是危害结果的原因。

3. 区分近因和远因。

与直接原因和间接远因相关的一组概念是近因和远因。近因相当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实质性的直接原因。近因之外的有关原因就是远因,行为人不必对因果链条中的远因经由一系列中介因素造成后果负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让所有在因果链上扮演某种角色的人均承担责任是有失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二是远因的最后结果难以预见。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让法律去考虑原因的原因,去考虑每一个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事情就会变得没完没了。”

总之,在确认个案所涉因果关系事实上是否成立,要以一般因果关系理论为指导,进行综合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行为人对后果的预见性,考虑公平、正义和善良风俗等主观的价值因素,来裁决个案所涉因果关系是否为法律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8

[2]张志林: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128-144

[3]王泽鉴:法学全集[M].第14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26,191

[4]梁慧星:雇主承包厂房拆除工程违章施工致雇工受伤感染死亡案评释[J].法学研究.1989(6)

法律因果关系 篇2

【关键词】法律;因果关系

【正文】

导致法律因果关系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法律因果关系的认识不一样。法律因果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法律上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实际上,根据现代非线性系统科学分维分型理论,每一个质点依然可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区分,而且每一个维度都具有自组织性。因此,就法律因果关系而言,要真正认识她,必须进行多维多层的解读。过去人们往往习惯于质点思维,对考察对象的细粒性把握不够,以致无法深入、准确的认识事物。从人们对法律因果关系的争论来看,各种理论从各自的立场、角度分析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符合某一个维度或层次的事实,但大家争论不休,很难统一意见。或许我们对法律因果关系的认识,正如古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我们正在犯类似“瞎子摸象”的错误。

四维统一理论——尝试对法律因果关系进行多维多层解读。我们探究法律因果关系,最终的落脚点是探究危害行为与法律责任后果之间的联系。法律归责理论要求: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追究法律责任。本文尝试以刑事法律因果关系为考察对象,从四个维度或层次对法律因果关系进行解读。

一、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

先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来分析,根据法理学相关教材,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来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所谓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假定条件属于规范事实范畴

所谓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分为三种:(1)可为模式。(2)应为模式。(3)勿为模式。

行为模式属于规范价值范畴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消、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法律后果属于规范实践范畴。

在法律规则假定条件中,规范了适用法律规则的事实行为或者事实行为及其事实结果。虽然许多法律规范对适用法律的事实行为与事实结果及其因果关系都作了规定(即结果犯的情形),也有一些法律规范只对适用法律的事实行为作了规定(即危险犯的情形),这里没有对事实行为与事实结果的因果联系作出规范。

二、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

从事实的维度看,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确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法改变的,但不是必然的。

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否为必然联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笔者以为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联系,而是可能与现实的关系。这可以从哲学联系和发展的几个基本环节来论证:

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在哲学上首先要把原因与因素区别开来。原因,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原来的因素,可以理解为原来的某种或某些因素,也可以理解为原来的全部因素。如何理解哲学因果关系中的“因”。传统教科书认为:“每一种事物或现象都是由另外的事物或现象引起,它自己也必然引起另外的现象。事物、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或叫因果关系。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71页)。这里传统教科书是将原因理解为某种因素。

随着现代系统科学与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原因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系统,是一个多维多层统一的巨系统。原因是结果之前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在这里原因是指原来的全部因素(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她不是仅仅用某种或者某些现象就能涵盖的。哲学因果联系并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即原来的某种或某些因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哲学因果关系还可以理解为原来的全部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具有时序性的普遍联系。

区别原因与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正确认识哲学因果性,有利于澄清因为原因与因素不分而造成对因果联系不同理解的种种争议。例如有利于认识因果关系的必然性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们。对哲学因果关系中的“因”如何理解呢?如果我们接受“原因是结果之前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这种观点,那么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就是一种必然联系,它们之间具有等当性。如果我们认为“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把某种或某些引起结果产生的现象,应称之为因素的现象而当作“原因”,那么这个应称之为“因素”的所谓“原因”与结果之间并无必然性联系,也不具有等当性。

我们探究法律因果关系,重点是探索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的关系,当一个损害事实后果产生,必须进行法律责任追究,这时人们就要寻找和分析产生损害事实后果的相关行为(作为、不作为)因素。

探究法律因果关系并不要求全面把握结果之前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法律因果关系从事实层面上看是危害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并不具有等当性,也不具有必然性。

基本环节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它是指客观事物变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向。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的地位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必然性的特点是确定性。

偶然性它是指客观事物变化发展中并非是不可避免地必定发生的而是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向。

必然性与偶然性揭示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是两种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与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如果一定要在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找出必然性或偶然性,那么也只能找出偶然性。例如:从危害事实后果考察,一个年轻人被罪犯谋杀死亡,这个年轻人死亡具有偶然性,从正常情况看,一个人从出生,成长至壮年,最后衰老死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具有必然性。年轻人被谋杀属于偶然事件,其死亡具有偶然性。

基本环节

三、可能与现实

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没有必然性,却与可能性有关。可能和现实揭示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可能性是现实事物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相对于现实性来说,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只是某种可能。现实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从危害行为考察,罪犯谋杀年轻人,年轻人可能死亡、可能幸存。危害行为导致的结果有种种可能性。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是可能与现实的关系。

三、评价认定层面的因果关系

评价认定层面的因果联系,涉及到两个方面:对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评价,和对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与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否相符的认定与评价。评价认定层面的因果关系属于评价主体主观层面的因果关系,由于评价主体的立场、观点、角度不同,对客观事实对象的认定往往不同。如何科学正确评价认定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法律因果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可能性风险因素与事实结果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的法律事实后果,分析行为因素是否有可能产生法律事实后果。可能性风险是归责的基础,没有增加危害风险的可能性不追责。法律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一是否增加产生损害后果风险的可能性,二是否具有直接相关性。这两个标准中第一个标准容易判断,但第二个标准却很难判断,与评价主体的主观性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想在确定法律因果关系的活动中完全排除主观性,往往是不会成功的。

四、归责层面的法律因果关系

我们探究法律因果关系,最终的落脚点是探究危害行为与法律责任后果之间的联系。法律归责理论要求: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追究法律责任。归责层面的法律因果关系是规范、事实、评价三个层面因果关系的统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在法律规则假定条件中,规范了适用法律规则的事实行为或者事实行为及其结果。虽然许多法律规范对适用法律的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结果及其因果关系都作了规定(即结果犯的情形),也有一些法律规范只对适用法律的危害事实行为作了规定(即危险犯的情形),这里没有对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结果的因果联系作出规范。

其次要正确认识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是确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法改变的,但不是必然的。

第三要在主观上科学评价认定法律因果关系。涉及到违法事实行为与损害事实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认定评价(风险性、直接相关性),和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与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否相符的认定评价(违法性)。

法律因果关系 篇3

关键词: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用工单位风险

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被派遣劳动者向用工单位给付劳动,享有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劳动保护权利,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即劳动者实际工作岗位在用工单位)的用工形式。

一、劳务派遣中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劳务派遣关系存在三方主体,即劳动者、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三者之间形成三种法律关系

(1)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基于劳务派遣协议形成劳务派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关系。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两个独立、平等的民事主体,在自愿、协商基础上订立劳务派遣协议,但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

(2)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履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

适用于一般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都适用于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还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3)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基于实际的用工形成用工关系。用工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对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和义务。被派遣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对用工单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同时,应当遵守用工单位规章制度,服从工作指挥与管理等。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是从一般劳动关系衍生而来的,事实上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共同承担着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在以上三种关系中,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以及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实际用工关系适用劳动法律调整;而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主要适用民事法律调整,同时也受劳动合同法调整。

二、用工单位可能存在如下法律风险

1.选择劳务派遣单位时的法律风险

如果用工单位选择的劳务派遣单位,没有达到《劳动合同法》第57条规定的条件,所选劳务派遣单位仅仅是一般的人事代理机构、职业介绍所等,而不具有法律上的劳务派遣主体资格,那么,一旦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发生争议,一般情况下会认定劳务派遣无效,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用工单位就要承担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因此,用工单位应审查劳务派遣单位的营业执照、行政许可证书等相关资料及其有效性,选择资格合法、组织规范的派遣单位。

2.劳务派遣范围“过度适用”的法律风险

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对原劳务派遣模糊不清的“三性”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三性”范围使用劳务派遣,派遣关系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派遣关系无效,导致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用工单位实质上就变成了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这种行为除了可能受到《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处罚外,还要承担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风险以及劳动合同关系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的风险。如果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还可能带来另外一种风险:劳动合同难以解除。因此,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应当遵守“三性”范围法律规定。

3.掌握劳动派遣用工工伤、职业病处理过程中的责任分工

劳务派遣是一种特殊的用工方式,它将传统的“用人”与“用工”一体的两方法律关系转化为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三方法律关系。在劳务派遣实践中被派遣劳动者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责任主体不清,经常相互推诿,导致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伤保险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鉴此,《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明确,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同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明确,被派遣劳动者在申请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工单位应当负责处理职业病诊断、鉴定事宜,并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提供被派遣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其他材料。

4.杜绝将劳务派遣协议改为业务外包协议或承揽合同的现象

法律因果关系 篇4

一、劳务派遣关系存在三方主体, 即劳动者、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 三者之间形成三种法律关系

1.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基于劳务派遣协议形成劳务派遣关系, 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关系。

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两个独立、平等的民事主体, 在自愿、协商基础上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但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

2.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单位履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

适用于一般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都适用于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还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3.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基于实际的用工形成用工关系。

用工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 对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权利, 承担责任和义务。被派遣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 对用工单位享有权利, 承担义务, 同时, 应当遵守用工单位规章制度, 服从工作指挥与管理等。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是从一般劳动关系衍生而来的, 事实上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共同承担着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

在以上三种关系中, 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以及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实际用工关系适用劳动法律调整;而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主要适用民事法律调整, 同时也受劳动合同法调整。

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存在三方法律关系, 因此, 对于用工单位可能存在如下法律风险

(一) 选择劳务派遣单位时的法律风险

如果用工单位选择的劳务派遣单位, 没有达到《劳动合同法》第57条规定的条件, 所选劳务派遣单位仅仅是一般的人事代理机构、职业介绍所等, 而不具有法律上的劳务派遣主体资格, 那么, 一旦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发生争议, 一般情况下会认定劳务派遣无效, 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用工单位就要承担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因此, 用工单位应审查劳务派遣单位的营业执照、行政许可证书等相关资料及其有效性, 选择资格合法、组织规范的派遣单位。

(二) 逆向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

劳务派遣应该是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 先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然后再向用工单位派遣。由于劳务派遣这种“有关系没劳动, 有劳动没关系”的特殊用工模式, 在现实中就可能出现由用工单位招工, 招到合适人员以后, 再由派遣单位与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的模式, 有的还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派遣公司根据实际用工单位的要求, 代实际用工单位招聘某某岗位多少名员工”等, 或者有的用工单位已经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 而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而是让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以派遣身份在用工单位工作。这两种情况都构成了逆向派遣或者叫假派遣。逆向派遣或假派遣, 是用工单位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掩盖与劳动者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的实质, 规避自己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这样的做法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会导致劳务派遣行为无效, 用工单位从而成为用人单位, 对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的责任。因此, 用工单位应当避免逆向派遣或者假派遣, 以规避用工单位变成用人单位的法律风险。

同时, 用工单位应该避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67条规定的风险。

(三) 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不明的法律风险

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中,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是通过劳务派遣协议来确定的。尽管《劳动合同法》第59条明确了派遣协议必备条款, 但有许多事项还需要明确约定, 否则, 原本是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可能会转移到用工单位身上。如劳动合同的签订责任, 被派遣劳动者工资福利的发放, 劳动者社保关系的管理与保险费用的交纳责任, 工伤事故的申报与处理责任, 被派遣劳动者退回条件及退回方式等条款。有些用工单位在实践中往往直接给派遣员工发放工资, 而发放工资却是形成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旦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用工单位则要承担用人单位的责任。因此, 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 对于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的相关条款要约定明晰, 以规避用工单位不应承担的法律风险。

(四) 劳务派遣范围“过度适用”的法律风险

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对原劳务派遣模糊不清的“三性”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 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 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三性”范围使用劳务派遣, 派遣关系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派遣关系无效, 导致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 用工单位实质上就变成了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这种行为除了可能受到《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处罚外, 还要承担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风险以及劳动合同关系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的风险。如果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还可能带来另外一种风险:劳动合同难以解除。因此, 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应当遵守“三性”范围法律规定。

(五) 管理缺失或疏漏导致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法律风险

用工单位或者劳务派遣单位存在管理上的缺失或疏漏, 可能导致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使用工单位承担用工法律风险, 并且带来大量的员工补偿金等赔付损失, 如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将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 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 但被派遣劳动者仍然继续在用工单位工作, 都可能导致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 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 用工单位应监督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等, 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防止派遣关系转变为实质上的劳动关系, 避免管理缺失或疏漏带来的法律风险。

另外, 劳务派遣单位往往拥有大量的被派遣劳动者, 有的劳务派遣单位管理不规范, 缺乏诚信, 把用工单位支付给他们的被派遣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甚至工资, 挪作他用, 迟于交纳、不按标准交纳 (少交纳) 甚至不交纳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 克扣或者不按时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这些都会给用工单位带来风险, 导致用工单位承担不应当承担的责任。

因此, 用工单位应当选择管理规范、实力强、信誉好、有丰富服务经验的劳务派遣单位进行合作, 同时还应监督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 履行其对被派遣劳动者责任和义务的情况, 监督派遣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工资。这种监督权可以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

摘要: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 虽然把劳务派遣用工规定为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 并规定用工单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但劳务派遣用工还会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文章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关系, 主要从五大方面分析了用工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给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以此提示企业应当依法、规范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避免自身风险。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篇5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没有法律权利和义务,也就不存在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在法律上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一、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权利和义务作为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义务的存在是权利存在的前提,权利人要享受权利必须履行义务;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现的义务;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受权利。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义务占主导地位,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的权利,但是如果缺乏义务性规范的支持,权利就形同虚设,法律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义务存在的合理性决定了权利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原有义务的合理性丧失,或新的合理性义务产生,那么已有的权利必然发生变化。权利的实现取决于义务的履行,一部分以他人履行义务而获得,一部分以自己履行义务而获得,不自觉履行义务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权利,离开了义务,权利就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在权利和义务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中,义务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权利的存在和实现。

二、权利和义务相互独立

权利不能被看做是义务,义务也不能被视为权利。混淆两者的界限,必然会导致法律上的错误。也就是说,权利和义务有各自的范围和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不为法律所保护,甚至是违反法律的。具体而言,超出了权利的限度,就可能构成“越权”或“滥用权利”,属于违法行为。而要求义务人作出超出其义务范围的行为,同样是法律所禁止的。

三、权利与义务在一定条件下互为对应

浅析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异同 篇6

关键词: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区别;联系;意义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182—02

一、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区别

1.二者的概念不同。劳动关系既有广义上的劳动关系又有狭义上的劳动关系,广义上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狭义上的劳动关系即劳动法范畴里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及与劳动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依据劳动法各自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2.两者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社会实际的劳动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则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劳动关系中。社会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多种多样并且广泛存在的,其实人类只要存在劳动,就会必然产生各种社会劳动关系,但这些劳动关系并不能全部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只有已制定出劳动法律规范,经过一定的法律事实才能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立法的不断完善是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基本条件。

3.两者的内容不同。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如果一项劳动关系没有被劳动法律规范所调整,那么这种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劳动关系,只有那些被劳动法律规范调整的劳动关系才具有权利义务的内容。

4.两者的效力不同。劳动关系是以既存的劳动为内容的事实关系,如果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劳动法律规范去调整,它就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受国家强制力约束。

5.二者的特征不同。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强调劳动者将其所有的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没有国家意志的介入,纯粹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特征,国家为了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利益,稳定社会秩序,建设和谐社会,伸出了干预之手,使劳动法律规范体现为全面的国家干预性,如要求用人单位强制性参加各项基本保险制度,实行工时、最低工资,休息休假等。劳动法律关系实际上成为国家、用人单位、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6.二者的范畴不同。劳动关系是一种是事实存在,也就是劳动者将其所有的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这一客观事实,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在国家干预为主导的条件下,它的具体形成必须以双方合法一致的意思表示为基础,是一种意志关系,是依据国家制定的法律形成的,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二、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联系

1.二者均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关系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观察就是对劳动力的使用,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纳入其生产过程。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实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而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是劳动关系,只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形成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2.二者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不管是在劳动关系中还是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是平等的,都必须建立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不论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动法律关系一旦形成,其中一方——勞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所以,虽然双方的劳动关系或者劳动法律关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但这两种关系建立后,双方在职责上则具有了从属关系。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使用者,要安排劳动者在组织内和生产资料结合;而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员工,必须依法遵守单位内部的劳动规则以及有关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

3.二者的关系主体相同。一方是劳动者,且劳动者必须是自然人,包括具有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单位及个体经营组织。

4.二者均是兼具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由于劳动力的存在和支出与劳动者人身须臾不可分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实际上就是劳动者将其人身在一定限度内交给用人单位,因而二者就其本来意义说是一种人身关系。由于劳动者是以让渡劳动力使用权来换取生活资料,所以,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物质待遇,这是一种通行着商品等价物交换原则的等量劳动相交换。就此意义而言,二者同时又是一种财产关系。

5.体现在劳动关系的存在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实际存在的劳动关系才需要制定法律,经过法律调整才形成权利义务关系[1],劳动法律关系则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

三、区别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意义

明确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法律意义:

1.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与利益,充分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只有经过法律调整的劳动关系才受到法律的约束,受法律的保护,依法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具有法律效力,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已经建立的劳动法律关系,无论是哪一方违反了劳动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另外,在劳动关系的调整中,一旦劳动者与企业发生劳动纠纷即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也是以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现实生活中劳动者由于法律意识不强与用人单位之间仅仅成立了劳动合同,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却得不到保护,至少是很难得到保护。这就要求劳动者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要明确自己享有的那些权利和义务,一旦受到侵害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到有关部门去申诉,实现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利益。因此,明确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2.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用人方面的制度基础。企业活力的源泉,是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而人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2]。明确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有利于企业建立规范的用人单位制度,为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提供了重要保障,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并最终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形成新的经营机制。

3.明确区分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法律关系是形成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条件,只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稳定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关系,整个劳动力的形成才有可能。另一方面,如果想要切实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仅靠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手段是不够的,需要一个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是劳动关系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劳动法律关系就是将劳动关系法律化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贾俊玲.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篇7

(一) 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一种调整形式, 它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规范和原则的总和。它以人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为特点调整人们的内心意愿和行为。

(二) 道德的属性

道德作为由一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式和社会调整形式, 具有以下属性:

1. 物质制约性和历史性。

物质制约性指道德的根本内容和性质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最主要的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2. 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 道德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

3. 民族性。道德具有民族性, 指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 或者说道德具有民族的特点。

4. 人类共同性。道德的人类共同性不是指人类有亘古不变的道德, 而是指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内容。

二、法律的含义及特征

(一) 法律的含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式》中指出, 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个人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 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由他们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 就是法律。”[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法的概念的阐释, 吸收国外法学研究的成果, 将法定义为: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 法的特征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法的定义, 可将法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法是反复适用的。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第二, 法是出自国家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的种类繁多, 除了法之外, 还有道德规范、社会礼仪等。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法是由国家创立的社会规范。第三, 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 影响人们的行为动机, 指引人们的行为, 调整社会关系的。

三、中西方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思想

(一) 中国历史上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国家一体, 国家至上的整体观念, 从人性论出发认识道德和法律, 认为道德源于人的善良本性, 而法的产生则基于人的恶德本性[2]。早在西周时统治者就提出“明德慎罚”的思想, 它标志着奴隶主阶级对法德之间的关系有了自觉的意识。孔子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创立者, 他说:“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3]秦国用严法和酷刑排斥道德因而短命, 西汉统治者总结了秦亡的教训, 提出“礼法并重”, 继而董仲舒论证了“德主刑辅”的思想, 认为“刑者德之辅, 阴者阳之助也”。“封建社会中, 形成了德法并存或以德入法的特点。”[4]

(二) 西方法学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流派及观点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吸引西方的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不断地求索。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立场与态度, 甚至成为主要法学派的分水岭, 也是近百年法哲学争论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 自然法学家的基本立场

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富勒为了论证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性, 提出了“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 “法律的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之分, 认为义务的道德是一个有序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基本原则, 它与法律最为类似;愿望的道德与法律没有直接联系, 但它和法律目的实现有联系。而法律的内在道德既包括义务的道德又包括愿望的道德, 而且主要是愿望的道德[5]。

(二) 分析实证法学派的认识

与自然法学派对立的分析实证法学派主张法律与道德相分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把法律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事物并研究它们区别的是分析实证法学派创始人奥斯丁。他坚决批判了以往的思想家把法与道德混为一谈的主张。澄清了在法这个概念使用上的混乱, 指出“法理学科关注的乃是实在法, 或严格意义上的法律。”[6]是“主权者的命令”, 与道德没有必然联系。“恶法”也是法律, 因为它具备法律特征。

(三) 社会学法学派的主张

法社会学一向认为, 法律来自于社会, 任何人要理解或研究法律都必须分析法与社会的关系。美国法社会学家塞尔兹尼克将自然法观念引进社会学, 在《法律、社会和工业上的正义》中指出:“如果我们研究某些道德发展的有关特征, 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合法性的人类基础以及它所表示的各种价值。”

四、法律与道德的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一) 法律与道德的局限性与互补性

1. 法律与道德的局限性

法律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然而, 我们必须正视法律的作用。和其他事物一样, 法律是有缺陷的, 法律自身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和法律漏洞。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第一, 目的的偏失。法律是社会理性和正义的象征,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法律是政治上正义的表现”。然而,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适用于一般情况能导致公平的法律, 在对个别情况的适用时却有可能导致不公平。

第二, 涵盖的有限。法律是为了规范社会生活而由立法者设定的。但社会生活是繁纷复杂的, 所以, 立法者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在立法时是不可能预见到社会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的。所以, 出现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涵盖不全面和有所遗漏就成了必然。比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生命技术的发展, 生命伦理领域中出现的安乐死、无性生殖、堕胎、器官移植等一系列新问题, 法律对此的关注仍是有限的。

第三, 运用的滞后。法律具有相对稳定性, 它不能朝令夕改。而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所以, 法律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变革性总是产生矛盾和冲突, 从而出现“时滞”和不能适应时变的弊端。

第四、强制力的膨胀和过分依赖性。法律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控制力, 如果法律没有被正确运用, 则恰恰使其具有了走向压制、过分干预的危险。

总之, 法律自身固有的不可根除的局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不会也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规则来规范社会关系、调整社会秩序和约束人们的活动。

同时, 道德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首先, 道德的约束是“软约束”。道德主要从倡导、鼓励的角度对人们的社会关系及行为进行调整道德是一种“应当”的规范, 从逻辑语言上表述就是“你应当怎么做”, 因而它对人们的约束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它, 转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 才能发挥作用。

其次, 道德规范性程度低。道德规范中原则多于具体规定, 其强调合理的同时更强调合情。道德常常对行为主体提出一定的倾向性要求, 其语气一半多以提倡、希望、鼓励为主, 行为主体的选择余地较大。所以, 道德规范不便于人们准确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评价他人行为。

再次, 道德具有多元性。即在一个社会或一定阶段可以同时存在主流道德和非主流道德。不同的阶级、阶层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 而且同一社会对共同主张的道德规范也会分出不同的层次。因此, 难以用统一的道德准则要求国家的全体成员。

2. 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

有学者称法律的约束为“硬约束”, 道德的约束为“软约束”[7]。道德弥补法律调整范围的不足, 法律弥补道德调整强度的不足。哈特就指出了法律反映道德的许多方式, 如通过立法将道德影响进入法律, 通过司法程序进入法律等。“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 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道德原则加以填充。”[8]通过道德教育, 为法律社会运行建构良好的社会根基。在此, 道德之所以成为法律的根基, 原因在于:通过道德教育塑造的道德人格富于自律, 减少法律的“他律”的心理阻力, 从而使他们更易于接受法的导引和规范。强化法律作用有助于道德的生长。“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9]在一个法律严明的社会, 道德的力量往往容易发挥出来, 反之, 法律被轻视, 道德的约束力也会随之减弱。

摘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法律是由国家颁布的行为规则, 在法律规范中包含着国家对人们应该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的要求。道德则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最终决定、按照善恶标准来评价并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维持的规范、原则和意识的总称, 它评价人们行为和思想的标准是善与恶, 包括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 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法律与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主要行为规范, 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其统一性表现在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

关键词:法律,道德,统一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378.

[2]仲崇盛, 宋戈.论“依法治国”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理论与现代化, 2001, (1) .

[3]论语.为政[M].北京:中华书局, 1981:56.

[4]赵震江, 付子堂.现代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305.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63.

[6]张乃根.当代西方法哲学主要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81.

[7]公丕祥.法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251.

[8]哈特.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篇8

1.1 合法但却并不符合道德的现象

社会当中, 存在一些与法律规范相符合的行为和现象, 但是这些现象却与道德相违背。例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由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 其制定了大量迫害犹太人的法律和审判制度, 根据这些法律的规定, 大量善良的犹太人遭到了严重的迫害甚至因此丢掉了姓名。当二战结束以后, 在对这些执行纳粹法律的人进行惩处上出现了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法律与道德相冲突的案例。如果我们承认这些执行当时纳粹的法律相关人等, 就是说他们的这种行为是符合当时的法律条件的, 但是他们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并未考虑到道德标准而助纣为虐, 由此大量法学界人事提出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 最起码应当遵循相应的道德标准, 若是按照这样的理论来对这些执行者进行评判的话, 则他们当时的行为便是不合法的, 也是应当受到一定惩处的。这一问题也在当时的法学界内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在不考虑这一问题谁对谁错的前提下, 这种合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却是非常明显的。

如果上面的例子是特定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那么在现如今法制相对较为健全的今天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例如, 在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中, 受害者是一位家庭条件非常不好的农民, 他为了找到肇事人到处向知情人打听消息, 并许诺会给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人一定的酬谢。恰好这位农民的一个邻居在事发时经过现场并记下了肇事者的车牌号码, 但他提出如果提供相应的线索必须获得更多的报酬。受害者的家属为了能够早日找到肇事者, 便于邻居达成了协议, 并在其协助下找到了肇事逃逸人。然而, 由于受害者在医疗过程中支付了大量的医疗费用, 其无力支付邻居提出的大额报酬, 但答应邻居当索要到赔偿款后再予以支付, 而邻居并不同意, 并一怒之下将受害人告上法庭, 请求获得法律上的支持。在该案例中, 若是仅仅从道德层面上看, 邻居的这种行为显然是不高尚的, 但是他的行为却又是合法的。

1.2 符合道德标准却违反法律规定的现象

在现实社会当中, 还有一些符合道德规范标准, 但却与法律规定相冲突的现象。例如, 在民间有诸多拥护者的私自惩治违法犯罪行为, 就是因为这些人的法律意识淡薄, 从而使某些人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但是这些行为在一大部分人来看确实符合道规范标准的。有这样一个案例, 这是发生在西安市的一起真实案例, 一个盗窃者在进行多次行窃以后, 被当地的民众抓获, 曾经遭受过经济损失的民众们在对盗窃者进行殴打后, 将其拘禁起来并要求其写下文书对曾经遭受过经济损失的民众进行相应的赔偿, 随后该盗窃者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而殴打他的民众全部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这一事件在当地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 很多人认为抓住盗窃者打一顿并让他偿还损失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行为并没有违法。

2 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本文所研究的法律与道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以区别和联系重点展开, 下面就此分别展开论述。

2.1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2.1.1 作用的区别。

法律体现出来的是一个国家的强制力, 这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 同时也体现着维护社会安定繁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由于法律本身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因而法律必然会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一旦人们违反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道德的力量则主要体现在信念、舆论等方面上, 虽然道德也可以维护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 但它的实施却并具备强制性, 一般都是借助道德教育来实现的。换言之, 道德是以说服力来影响并提高社会公众的觉悟, 其常常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以启迪和激励为主, 借此使来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 通过道德教育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一旦违反了道德规范的要求便会受到社会舆论和广泛人民群众的谴责和批判。

2.1.2 范围的区别。

法律本身属于一种外部强制性的管束, 其仅仅能够制止一些已经发生的违反法律的行为, 换个角度讲, 法律智能解决不准的问题, 却很难解决不想的问题。而道德是一种发自人们内心的自我约束, 它可以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行为, 也就是说一些尚未涉及安全、人权、利益等利害关系的问题时, 都只能通过道德手段来进行解决。

2.1.3 内容的区别。

法律的本位是权利, 法是权利与义务的双向规定, 其不但约束自身也约束他人。遵法守法是每一位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应有的权利,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履行法律义务的同时也相应地享有法律权利, 人们在享有法律的权利同时, 也必须履行法律义务。而道德的本位却是义务。道德义务并不与个人权利相对应, 换言之, 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同时, 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道德权利, 道德是一种内心的自觉行为, 它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牺牲, 即将献身作为自己的义务。

2.2 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区别虽然非常明显, 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2.2.1 道德需要法律提出的标准作为保障。

大部分法律原则和规范中都含有一定的道德因素, 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法律是以道德价值的判断作为基础。同时,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 也有一些原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转变为法律法规。为此, 法律的实施将惩处违反道德的行为, 并弘扬提倡道德行为, 法律本身虽然对思想没有强制的作用, 但其却可以借助权力与义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引导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2.2.2 法律需要道德来形成普遍的共识和信仰。

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规范性调整, 这里充分体现出了规范的必要性。而规范本身又可以分为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两类。其中的道德规范是有逻辑且先于法律的规范。法律规范的来源则是道德规范, 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通常情况下, 刑法中所禁止的行为, 其本质不仅是非法的, 而且在道德上也是错误的, 所以非法性就体现在它的不合道德性上。只有具有道德权威性的法律规范, 才能获得自身的合理性。

摘要:由于法律和道德本身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完全不同, 从而使得在诸多领域中都存在大量的道德与法律冲突的问题。而产生这种冲突的根本原因是道德与法律在评价标准上不一致、两者所追求的价值存在差异、不同社会的道德规范差异、阶级观念与法制观念的基本要求不同、道德义务与法律权利之间的本位相互对立等等。基于此点, 本文就法律与道德关系进行浅谈。

关键词:法律,道德,关系

参考文献

[1]蒋锦洪.法治与德治互动结合发展研究——以对欧美法学家论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评析为视角[J].法学杂志, 2009 (10) .[1]蒋锦洪.法治与德治互动结合发展研究——以对欧美法学家论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评析为视角[J].法学杂志, 2009 (10) .

[2]尹娟.电子商务之交易安全维护机制初探——兼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A].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学暨2009年会论文集[C].2009 (7) .[2]尹娟.电子商务之交易安全维护机制初探——兼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A].中国法律史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学暨2009年会论文集[C].2009 (7) .

[3]冯晴.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思考——论竞争情报搜集工作中合理与合法的选择[A].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第九届年会暨博览会论文汇编[C], 2011 (3) .[3]冯晴.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思考——论竞争情报搜集工作中合理与合法的选择[A].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第九届年会暨博览会论文汇编[C], 2011 (3) .

法制新闻与法律的关系 篇9

1法制新闻中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

1.1新闻报道的公开性与个人隐私权、名誉权等之间的矛盾

法制新闻报道的宣传内容,主要是以传播法制方面的信息、法律案件等方面的内容为主。法制新闻的内容都是真实的法律事实,因此,对于培养受众的法律意识,宣传法律内容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旦这些真实的法律案件被曝光后,必然会涉及到当事人,如果记者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虽然法律有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名誉权等规定,但在法制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来约束和指导。

1.2新闻媒体与司法之间的互相干扰

法制新闻媒体与司法之间,关系有时非常紧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当某个案件发生时,司法机关为了案件的侦破,不让新闻媒体进行采访、传播;另一方面,一些法制新闻记者,自己去调查出案件的某些消息,通过法制新闻的形式传播出去,反而影响了案件的侦破、审理;同时,法制新闻为了求新求快,往往抢先报道,并把记者自己的观点融入进去,干预了司法过程。这样的问题发生后,新闻媒体该如何利用手中的“武器”,进行最新、最真实的报道,司法机关又如何把握限制新闻媒体采访的“度”,值得新闻媒体和司法部门共同深思。

1.3媒体与行政间的矛盾,让舆论监督处于两难境地

媒体和行政方面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比较尴尬。一方面,媒体需要受到行政机关的管理和指导;另一方面,行政机关需要媒体进行监督。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也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行政机关往往认为,行政与媒体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媒体就应该对行政机关负责,并按照行政机关的思路进行运作,而且认为媒体是展示其业绩的一个平台,应该起到宣传的作用;而媒体认为,新闻讲究自由,特别是法律新闻,更应当体现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

1.4法制新闻报道真实公正与案件的复杂性之间的问题

法制新闻报道的案件,大部分都有复杂性,这是因为案件本身和涉案的相关人员都具有复杂性。在法制案件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将接触到涉案人员、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如何处理与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做到公平、公正是件不容易的事。媒体和记者在传播案件的过程中,难免受到诸多的干扰,在亲情、友情、金钱、权力和恶势力面前,在种种复杂的情况下,保持真实公正,尽好舆论监督的义务,对媒体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2解决方法

2.1构建完善的新闻传播法律制度体系

有法律,才有依据。只有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才能理顺法制新闻传播中的种种社会关系,才能解决新闻传播与隐私权之间的关系,解决新闻媒体与司法之间的矛盾,解决媒体与行政之间的矛盾,让舆论监督达到有力效果,解决新闻真实性与案件复杂间之间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新闻法律还不健全,使得新闻采访,尤其是法制新闻无法更加有效地进行。因而,要解决法制新闻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构建可行的新闻法律迫在眉睫。

2.2媒体应当有更强的约束力进行自我约束

目前,媒体的自律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小媒体自律机制是缺失的。因此,必须加强对新闻媒体自律机制的构建,这样才能预防新闻和法律之间发生种种冲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权利和金钱的诱惑无处不在,有时难免会影响到新闻媒体的纯洁。自律机制是第一道防线,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媒体的自律性,如在媒体中建立管理机构进行内部监督,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建设,培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等。只有保护好第一道防线,才能为解决媒体与司法部门之间的矛盾打好基础。

2.3建立司法机关有效的约束体制

新闻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常常是交织在一起,会产生许多矛盾。因此,除了要有法律做基础外,司法机关也应该加强对自己的约束。目前,对司法机关的监管不多,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加强自我约束,建立有效的约束体制。

2.4做一个“懂法”的法制新闻工作者

浅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篇10

1. 道德的内涵

第一,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 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 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 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 有着不同的道德观, 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因此, 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地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和, 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第二, 道德的特征。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把握现实世界的。从道德上把握就是识别善恶;道德不依靠国家强制力来执行、实施, 而是依靠人们的观念、社会的舆论和善良风俗来维持。强制力的不同, 源于保证其实施的力量相差异;道德在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时候, 不像其他的社会规范那样强调人们的个人利益, 而是强调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集体的利益。

第三,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 以协调人们之间的能力。道德的教育功能。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能通过评价和鼓励等方式, 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观念、塑造理性人格, 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在自己的特殊对象——个人同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 反映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标准、道德理想等。

2. 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 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今天的世界, 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 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 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 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 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

从侧重道德的角度, 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 法律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 法律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前者体现了法律的国家意志性和统治阶级意志, 后者体现了法律的物质制约性。法律就是这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体。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法律、道德的关系是法学研究的永恒命题。耶林:“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称之为法理学的好望角。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 二者之间联系密切。法律与道德早期并无严格的界限。起源上, 法律和道德都从古代社会最原始的风俗、习惯等演化而来。“所有或大多数社会都以某种方式把法律规则同道德箴规区别开来, 但这两类社会规范之间的界限总不能明确、清楚地划出来。”

近代出现的实证分析法学, 将法律与道德分开。西方法学分析法与道德关系, 大致存在两个对立学派, 即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前者认为法律与道德不可分, 富勒、罗尔斯、德沃金等自然法学家认为法律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并与道德要求相一致, 认为道德原则是法律的灵魂, 没有道德的法律是不可想象的。而奥斯丁、凯尔森、哈特等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家则主张法与道德相分离, 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认为“法律问题, 作为一个科学问题, 是社会技术问题, 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

在法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上, 笔者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立场, 认为二者联系不可分割。法具有道德性, 法律包含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外在道德指对实体法在价值上进行道德评价, 即法律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具有同一性, 都以公平、正义等为目标;内在道德指对法律规范本身进行评价, 即道德的原则必须内含于法律的要领和内容当中, 否则便不称其为法。即便分析实证法学派 (哈特) , 对法与道德的关系也承认:“法律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的发展, 事实上既受特定社会集团的传统道德、理想的深刻影响, 也受到一些个人所提出的开明道德批判的影响, 这些个别人的道德水平超过流行的道德。”

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处理, 如分析法学者将二者完全分裂, 或者像自然法学者把它们等同一处都是颇为极端的。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 二者既相互独立, 又相辅相成。法律最初源自道德习俗, 随着不断发展和作用加强, 才与道德并列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律通过对人们的行为的调整达到规范社会的目的, 而道德是通过对人们思想的约束调整社会关系。二者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 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维护公平、公正、正义、人道的社会目标, 最终为社会的良好秩序服务。

三、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历史和现实中, 立法者不可能摆脱传统或更新的道德观念的影响, 将道德原则在法律体系中显现出来。大量的法律规范在确立的过程中, 也伴随着道德的辩论, 如安乐死的合法性、堕胎、同性恋、死刑存废等问题, 道德观念的变化和更新可以直接影响法律规范的更改废立。由此出现:许多行为从公共道德的领域中进入强制性的法律范围, 即道德法律化;一些从前被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也会游离出法律领域, 转入个人道德领域, 即法律道德化。

道德法律化, 某种意义上是道德立法, 是指立法者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或道德规则借助于立法程序以法律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道德规范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是自律性的规范, 而法律规范则是一种强迫性秩序, 是他律性的规范。当道德上升为法律, 就成为对社会的硬性要求, 道德得到强制实施。当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道德性规范被赋予强制性后, 道德原则约束力随即增强。每个时代总是将该社会重要的道德准则法律化, 《宪法》规定:爱护公共财产,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会公德等;《民法通则》把诚实信用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原则;刑法中的禁止杀人、抢劫、强奸等, 都是将道德观念转化为法律规定的体现。任何一种法律体系的建立, 离不开道德基础。缺乏道德支持的法律就会与社会价值冲突, 丧失其存在意义。法律因为蕴涵道德才有生机。各国法律及其发展的历史表明, 法律无不包含伦理道德内容, 道德观念原则往往渗透到法律中, 法律体现的公平、平等、自由、诚实信用等道德价值观已被普遍认可。国家法制是否体现上述价值观, 是评判法律良劣善恶的标准。

许多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发展, 逐渐退出法律领域、重归道德范畴, 即法律的道德化。这种趋向日益显著。遵循法治原则, 建立法治国家, 必须完成法律的道德化过程。法律道德化的过程, 是使法律内化为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的过程, 更是法律得以被社会主体普遍遵守乃至信仰的过程。道德是法制建设的精神支柱, 法律道德化形成社会规范的最佳结构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状态, 把法律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道德观念上的行为准则, 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

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强调立法过程, 是后者的前提, 后者强调守法过程, 是前者的必然要求;前者是社会主体由自律到他律的过程, 后者反之;前者着眼于法制, 遵从于法律义务, 后者着眼于德治, 遵从于道德义务。道德法律化到法律道德化, 将法律意识建立在自身道德自律基础上, 使守法从被动变为主动, 是人治向法治转化、他律到自律飞跃的漫长过程。

摘要: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命题, 一直是法学界中诸多学者思考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法律与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是社会规范领域的两个基本维度。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比较法学流派对二者关系的各种观点, 研究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区别。

关键词:关系,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监控引导下一篇:风险分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