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因果关系

2024-05-17

法律因果关系(共8篇)

篇1:法律因果关系

(三)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和复合民享法律关系

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构成的绝对权关系中,一方享有权利,他方负有义务,为单一民事法律关系。债权、亲属权、继承权构成的相对权关系中,多数情况为当事人互为权利主体,同时互为义务主体,一方在作为他方的权利人之同时,为他方的义务人。例如,在买卖这种双务合同中,买受人就标的物之转移所有权,为出卖人的债权人;就价金之支付,他又为出卖人的债务人,就是这种情况。因此,买卖合同就是两个合同的复合:一个是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合同;另一个是就标的物的转让支付价金的合同。由两个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合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就是复合的民事法律关系。

这种分类的意义在于:单一的民事法律关系较为简单;复合的民事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区分二者,有助于正确适用民法规范。

篇2:法律因果关系

【关键词】法律;因果关系

【正文】

导致法律因果关系争论不休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法律因果关系的认识不一样。法律因果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就是法律上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实际上,根据现代非线性系统科学分维分型理论,每一个质点依然可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区分,而且每一个维度都具有自组织性。因此,就法律因果关系而言,要真正认识她,必须进行多维多层的解读。过去人们往往习惯于质点思维,对考察对象的细粒性把握不够,以致无法深入、准确的认识事物。从人们对法律因果关系的争论来看,各种理论从各自的立场、角度分析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符合某一个维度或层次的事实,但大家争论不休,很难统一意见。或许我们对法律因果关系的认识,正如古诗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我们正在犯类似“瞎子摸象”的错误。

四维统一理论——尝试对法律因果关系进行多维多层解读。我们探究法律因果关系,最终的落脚点是探究危害行为与法律责任后果之间的联系。法律归责理论要求: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追究法律责任。本文尝试以刑事法律因果关系为考察对象,从四个维度或层次对法律因果关系进行解读。

一、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

先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来分析,根据法理学相关教材,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指法律规则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由哪些部分或要素来组成的,以及这些部分或要素之间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任何法律规则均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部分构成。

所谓假定条件,指法律规则中有关适用该规则的条件和情况的部分,即法律规则在什么时间、空间、对什么人适用以及在什么情境下法律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约束力的问题。它包含两个方面:(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假定条件属于规范事实范畴

所谓行为模式,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如何具体行为之方式或范型的部分。它是从人们大量的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的法律行为要求。分为三种:(1)可为模式。(2)应为模式。(3)勿为模式。

行为模式属于规范价值范畴

所谓法律后果,指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在做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应承担相应的结果的部分,是法律规则对人们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的态度。法律后果又分为两种:(1)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肯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保护、许可或奖励。(2)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不按照行为模式的要求行为而在法律上予以否定的后果,它表现为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制裁、不予保护、撤消、停止,或要求恢复、补偿等。

法律后果属于规范实践范畴。

在法律规则假定条件中,规范了适用法律规则的事实行为或者事实行为及其事实结果。虽然许多法律规范对适用法律的事实行为与事实结果及其因果关系都作了规定(即结果犯的情形),也有一些法律规范只对适用法律的事实行为作了规定(即危险犯的情形),这里没有对事实行为与事实结果的因果联系作出规范。

二、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

从事实的维度看,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是确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法改变的,但不是必然的。

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否为必然联系,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笔者以为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联系,而是可能与现实的关系。这可以从哲学联系和发展的几个基本环节来论证:

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在哲学上首先要把原因与因素区别开来。原因,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原来的因素,可以理解为原来的某种或某些因素,也可以理解为原来的全部因素。如何理解哲学因果关系中的“因”。传统教科书认为:“每一种事物或现象都是由另外的事物或现象引起,它自己也必然引起另外的现象。事物、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或叫因果关系。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71页)。这里传统教科书是将原因理解为某种因素。

随着现代系统科学与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原因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系统,是一个多维多层统一的巨系统。原因是结果之前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在这里原因是指原来的全部因素(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她不是仅仅用某种或者某些现象就能涵盖的。哲学因果联系并不仅仅是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的联系,即原来的某种或某些因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哲学因果关系还可以理解为原来的全部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具有时序性的普遍联系。

区别原因与因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正确认识哲学因果性,有利于澄清因为原因与因素不分而造成对因果联系不同理解的种种争议。例如有利于认识因果关系的必然性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们。对哲学因果关系中的“因”如何理解呢?如果我们接受“原因是结果之前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这种观点,那么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就是一种必然联系,它们之间具有等当性。如果我们认为“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把某种或某些引起结果产生的现象,应称之为因素的现象而当作“原因”,那么这个应称之为“因素”的所谓“原因”与结果之间并无必然性联系,也不具有等当性。

我们探究法律因果关系,重点是探索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的关系,当一个损害事实后果产生,必须进行法律责任追究,这时人们就要寻找和分析产生损害事实后果的相关行为(作为、不作为)因素。

探究法律因果关系并不要求全面把握结果之前所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法律因果关系从事实层面上看是危害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并不具有等当性,也不具有必然性。

基本环节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必然性它是指客观事物变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向。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的地位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必然性的特点是确定性。

偶然性它是指客观事物变化发展中并非是不可避免地必定发生的而是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向。

必然性与偶然性揭示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是两种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与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如果一定要在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找出必然性或偶然性,那么也只能找出偶然性。例如:从危害事实后果考察,一个年轻人被罪犯谋杀死亡,这个年轻人死亡具有偶然性,从正常情况看,一个人从出生,成长至壮年,最后衰老死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具有必然性。年轻人被谋杀属于偶然事件,其死亡具有偶然性。

基本环节

三、可能与现实

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没有必然性,却与可能性有关。可能和现实揭示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两个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可能性是现实事物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相对于现实性来说,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当某种事物或现象还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只是某种可能。现实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从危害行为考察,罪犯谋杀年轻人,年轻人可能死亡、可能幸存。危害行为导致的结果有种种可能性。危害行为与危害后果是可能与现实的关系。

三、评价认定层面的因果关系

评价认定层面的因果联系,涉及到两个方面:对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评价,和对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与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否相符的认定与评价。评价认定层面的因果关系属于评价主体主观层面的因果关系,由于评价主体的立场、观点、角度不同,对客观事实对象的认定往往不同。如何科学正确评价认定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法律因果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可能性风险因素与事实结果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的法律事实后果,分析行为因素是否有可能产生法律事实后果。可能性风险是归责的基础,没有增加危害风险的可能性不追责。法律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一是否增加产生损害后果风险的可能性,二是否具有直接相关性。这两个标准中第一个标准容易判断,但第二个标准却很难判断,与评价主体的主观性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想在确定法律因果关系的活动中完全排除主观性,往往是不会成功的。

四、归责层面的法律因果关系

我们探究法律因果关系,最终的落脚点是探究危害行为与法律责任后果之间的联系。法律归责理论要求: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追究法律责任。归责层面的法律因果关系是规范、事实、评价三个层面因果关系的统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在法律规则假定条件中,规范了适用法律规则的事实行为或者事实行为及其结果。虽然许多法律规范对适用法律的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结果及其因果关系都作了规定(即结果犯的情形),也有一些法律规范只对适用法律的危害事实行为作了规定(即危险犯的情形),这里没有对危害事实行为与危害事实结果的因果联系作出规范。

其次要正确认识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危害事实行为因素与危害事实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是确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无法改变的,但不是必然的。

第三要在主观上科学评价认定法律因果关系。涉及到违法事实行为与损害事实后果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认定评价(风险性、直接相关性),和客观事实层面的因果关系与法律规范层面的因果关系是否相符的认定评价(违法性)。

篇3:简论法律逻辑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事物间普遍存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关系,因为物本身中含有因果依存性。从哲学上看,因果关系有两大基本类型:必然性因果关系和概然性因果关系。其中,概然性因果关系在英国哲学家休谟那里得到充分探讨。休谟认为,因果陈述不过是受经验调节的最大概然陈述,高概率重复事例造成的心理习惯是因果观念的奥秘。我们认为,休谟所发现的概然因果关系确实是客观真实存在的,这是休谟的历史功绩。由于物质世界是无限的,在特定历史阶段人们所把握到的因果关系总是有限的,是一定程度的,因此休谟所说的概然因果关系在这个方面具有相对真理性。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人们所把握到的因果关系无非有以下四种:(1) X是Y的充分原因,当且仅当:X必然导致Y。(2) X是Y的必要原因,当且仅当:若X不发生,则Y也不发生。(3) X是Y的充要原因,当且仅当:若X发生,则Y发生;若X不发生,则Y也不发生。(4) X是Y的不必要但充分原因中的不充分但必要原因,表示为:若(X且H,或者E),则Y。

二、法律因果关系的相当性

法律因果关系是在立法或者司法活动中创制或者确认的、作为承担责任的前提的、存在于加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法律因果关系是一种概然性关系,这里概然性也就是法学上所说的“相当性”。法律因果关系“相当性”的理由有如下几点:(1)客观上因果关系本身具有概然性特征。(2)人的实践和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在特定历史阶段不能完全把握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所以人把握到的因果关系总不是100%的,而是一定程度的。(3)特别是在法律领域,由于法律规范的是具有自由意志和不确定性的人的行为,使得加害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只能是概然性的。(4)法官或立法者以之为基础在确认加害行为与危害后果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因而裁定行为人是否要承担责任,要考虑行为人有无过错、对行为后果有无预见性,要考虑公平、正义和善良风俗等主观的价值因素。这一切使得最后所确认的法律因果关系通常不是必然的,而是概然的。目前在法学界,相当法律因果关系已取得通说地位。判定法律因果关系,有一个抽象认定公式:相对某一法律关系,行为人若“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亦不生此种损害,即无因果关系。”“无此行为虽不必生此损害,有此行为通常足生此种损害,即有因果关系。”

三、因果关系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1. 区分原因和条件。

通常把影响和制约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总和叫条件,包括具有原因力的条件和不具有原因力的纯条件。具有原因力的条件,简称原因,是指事物存在或观点成立的理由或根据。不具有原因力的纯条件分为时空条件和存在条件。存在条件是指影响、制约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环境等因素。时空条件是指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时空形式。所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就是指受到了时空条件的制约。任何现实的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是有条件的,因果关系也如此。原因是产生结果的根据,条件则只可促成或阻止结果的发生。脱离条件的因果关系则是抽象的,是不可能现实的。就案件所涉因果关系来说,某一危害结果的现实发生必定有与其原因配合的条件。若有某条件的配合,则通常足生其结果;若无某条件的配合,则通常不生其结果。明确条件与结果的区别有助于确认结果的真正原因。

2. 区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根据是否存在介入因素,把引起某种后果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通过媒介因素引起某种后果的,是间接原因;没有通过媒介因素(或原因)而引发某种后果的,是直接原因。传统上认为,法律因果关系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行为人只对其直接原因的危害后果负责,对其间接原因的危害结果不承担责任。这是绝对化的观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认为间接原因不是危害结果的原因。

3. 区分近因和远因。

与直接原因和间接远因相关的一组概念是近因和远因。近因相当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实质性的直接原因。近因之外的有关原因就是远因,行为人不必对因果链条中的远因经由一系列中介因素造成后果负责。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让所有在因果链上扮演某种角色的人均承担责任是有失公平的,也是不现实的。二是远因的最后结果难以预见。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让法律去考虑原因的原因,去考虑每一个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事情就会变得没完没了。”

总之,在确认个案所涉因果关系事实上是否成立,要以一般因果关系理论为指导,进行综合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行为人对后果的预见性,考虑公平、正义和善良风俗等主观的价值因素,来裁决个案所涉因果关系是否为法律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8

[2]张志林: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128-144

[3]王泽鉴:法学全集[M].第14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226,191

[4]梁慧星:雇主承包厂房拆除工程违章施工致雇工受伤感染死亡案评释[J].法学研究.1989(6)

篇4:法律因果关系

关键词:提供劳务;交付成果;

一、雇佣关系

雇佣关系是指根据双方约定,一方按指示提供劳务,一方支付报酬之关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第2款之规定,雇佣关系主要体现为雇员“从事雇佣活动”,即从事雇主授权或在其指示范围内之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劳务活动。雇佣关系之特点主要在于:1、雇佣之意思表示;2、以提供劳务为内容;3、提供劳务之有偿性;4、受雇人得按雇主之指示提供劳务。重要的是后两项,其决定着事实上雇佣关系之存在。

二、雇主责任之法理基础

雇主责任建立旨在使雇主就他人之侵害行为而承担民法责任,通常称为转承责任。此一主旨与近代民法中个人“自负其责”之理念似有未合。然则无论大陆法系或英美法系,无不建立雇主责任法律制度,究其原因,主要基于现实生活之客观需要。大陆法系国家多将雇主责任认定为特殊侵权行为,以区别于一般侵权行为。其立法之考虑多出于如下方面:1、报偿理论,即受其利者受其害。雇主因使用受雇人而扩张其活动范围,增加其获利。同时对他人权利侵害之机会增加,自应担负责任。 然而,仅依报偿责任之法理,雇主经营事业如未能获利,即可不负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该理论从雇主获利方面揭示雇主责任之合理性不无道理,但未能说现实生活中雇主未获利之情形。显然,该理论有以偏概全之嫌。2、伦理理论,雇主虽未有直接之侵害行为,但基于伦理感情,受雇人为雇主之替身,受雇人之过失,视同雇主之过失,使之负担损害,甚合于伦理上之观念。3、经济之衡平理论,由于受雇人多资力薄弱,若仅允许受害人向其请求,于多数情形下受害人未必能获得充分赔偿。受害人自应被许可向雇主行使请求权。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188条二款内容,即为此项理论之适例。依上述法理分析,笔者认为无论以何种理论,因雇佣活动致人损害者,雇主应当承担责任。

三、雇主责任之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对雇主责任未作明文规定,但与雇主责任制度相关内容却散见于各民事法律及相应司法解释中,其中《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9条及第11条规定相对集中和完整。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損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第11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四、承揽关系

承揽关系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接受工作成果并给付报酬形成的法律关系。承揽关系是典型的完成工作的法律关系。判断法律关系是否为承揽关系,必须从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两方面考察 。

1、形式要件 :是指要从形式上看双方当事人有无订立书面或口头的承揽合同,看工作成果与报酬是否成为交易对价。如双方这样约定: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则可视为双方存在承揽关系。

2、实质要件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看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为一方提供工作成果,而非劳务本身,另一方支付报酬。其次,要看一方完成工作成果的过程是否独立进行,而无须接受另一方的监督、指导。一方独立完成工作成果,是承揽法律关系区别于雇用法律关系的主要特征。最后,要看一方是否对另一方完成的工作成果事先进行过某种要求,并且要看另一方是否按照事先的这种要求完成、交付工作成果。

五、承揽关系和雇佣关系之区别

雇佣合同与承揽合同在合同标的上存在明显区别。雇佣中劳务行为本身便是雇佣合同的标的。承揽合同的标的是特定工作成果的交付,虽然承揽合同中也必然涉及劳务但是劳务本身并非承揽合同的标的,而是依靠自己的技术设备,完成约定的工作,通过劳务转化的物质成果交付给定作人,劳务只是实现标的的手段。

合同标的的不同决定了在合同的履行方式上定然存在差别。承揽合同的标的为工作成果的交付所以承揽人完全可以自由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工作,最后交付工作成果即可。承揽人享有完全的自由支配权,不受定作人监督和支配。雇佣合同的标的为劳务,雇主自然享有对劳务的使用权。雇工从事何种工作,何时工作均须听从雇主的支配、指示和监督。因此,雇主与雇工存在指挥命令关系。

合同履行方式的不同也决定了风险责任承担的不同。根据雇主责任的法理基础,事情的发生出于谁的指挥,谁就应该承担责任。并且由具有控制力一方承担责任,可以促使其对被控制一方进行教育、培训、监督以防止侵害的发生。可见,雇主责任在于合同双方是否存在具有控制、指示性的依附为特征的依赖关系。承揽关系中定作人不享有控制指示权,也不承担承揽人受到伤害的赔偿责任,除因自己的特别指示造成承揽人伤害的,才需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雇佣关系与承揽关系在外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别主要是履行方式上的差别。对劳务享有控制、指示、支配权的即为雇佣关系,反之即为承揽关系或其他法律关系。但权利的享有不等于权利的行使,在雇主未行使控制、指示和监督权利的情况下,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就不存在了。对此,如何认定是雇佣关系还是承揽关系,笔者认为应当以工作的包含性质(即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包含控制、指示、支配的可能性)来具体认定。对某些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并且不需要特定设备的劳务适宜认定为雇佣关系,反之则认定为承揽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魏振瀛主编:《民法》(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 杨立新:《侵权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科学出版社。

篇5:法律因果关系

最近,上海徐汇法院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案件中,A请了个保姆B来照顾她脑瘫的儿子,一天,A夫妇上班去了,家里只有保姆和她的儿子,有人敲门,保姆打开了房门,进来的是一个入室抢劫的歹徒,歹徒把上前阻拦的保姆杀害。因歹徒已被执行了死刑,保姆的家人状告A请求其赔偿,法院审理后判决A赔偿16万余元。

本案争议的焦点就是雇主与保姆之间的法律关系到底是雇佣合同关系还是服务合同关系?因为雇佣合同关系适用无过错原则,服务合同关系适用公平原则。

根据王泽鉴先生观点,雇佣合同,“即受雇人于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内,为雇佣人服劳务,雇佣人负担给付报酬的契约”。实际上,在雇佣关系中,雇主与雇员之间具有特定的人身关系,即雇员在受雇期间,其行为受雇主意志的支配和约束,同时,雇主与雇员之间有着特定的利益关系,即雇员在受雇期间所实施的行为,直接为雇主创造经济利益和其他物质利益,雇主承受这种利益,雇员据此得到报酬。正是因为雇员与雇主之间的特定关系,决定了雇佣关系具有区别于其它关系的显著特点:1、雇员的义务不能转移,必须亲自履行;2、雇员对雇主有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雇员没有自主工作的权利,雇主随时可以改变雇员的工作内容,雇员的工作处于雇主的监督之下,当雇员工作失误或违反雇主的工作纪律时,雇主还可以对雇员进行处分;3、雇员的劳动力已商品化,雇主可以从雇员的劳务中获取利益;4、雇员享有受劳动保护的权利。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雇佣关系区别于其它关系的基础,这也是雇主对雇员承担无过错责任的基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选择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本案法院就是以此做出上述判决的。

然而,虽然保姆是家庭雇工的一种,但其所实施的行为属于家政服务行为。保姆向雇主提供的服务行为,与雇佣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别:雇佣关系中雇员提供的是劳力,雇主支付雇员的仅仅是劳力的价格,雇主可以从雇员生产的商品或所做的行为中,取得一定收益,该收益一般应高于劳动力的价格。而在家政服务中,保姆所从事的服务行为,并不能使接受服务的雇主从服务中取得其它收益。雇佣关系成立后,雇主与雇员之间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而保姆与雇主的地位却是平等的,不受雇主的控制和支配。保姆的工作实现都是约定好的,一般不能依雇主的意愿为转移,其在按约完成一定的服务后,并不受雇主的其它管理。而且家庭雇工从事的劳务一般而言比较安全、简单,如因家庭雇工在工作中受到损伤而要求雇主承担属于严格责任的无过错责任,则对雇主显失公平。难怪本案原告说“我没听说谁家请保姆还得给保姆配个保安”。

篇6:浅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论文摘耍】原因是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是因素相互作用的效应及 其痕迹。借鉴“因果结构观”,文章从动态的角度观察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将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予以了新的诠释。

一般而言,在法律上研究因果关系,最终都是为确定行为人在法第一文库网律上是否 承担责任服务的,本文探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问题,拟在归责的意义上!在对因 果关系有新的取舍的条件下,以新的视角观察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综观法律上有关因果关系的学说或理论,无论认为因果关系是构成要件之 一,还是认为因果关系是归责原则之一,还是认为因果关系在有些情况下只是 确立了负责任的基础,在有些情况下才成为确立责任的基本构成要件,他们都 未强调过司法者的主观因素在确定法律责任时的重要影响。本文将把司法者的 主观因素作为一重要因素来论述的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笔者的出发点是归责,所谓,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 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 的活动。一般来讲,法律责任的概念具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法律责任等 同于法律义务、狭义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了法律上的义务而导致的法律上的不 利后果,在归责意义上,法律责任即指后者,而在此概念下的法律责任只能是 (因果责任)我的出发点是归责!即研究法律上因果关系的目的就在于确定法律责 任的性质和范围,负责对行为人应承担的损害及其范围进行定性和量化,因而 可以说!行为人并非对其所导致的一切损害负责。以确定法律责任为尺度!在所 有客观存在着的引起损害的诸多原因中筛选出对确定法律责任有意义的原因, 这个过程就是寻找法律上原因的过程,也是确定法律上因果关系的过程。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异中有同!法学作为具体部门科学离

不开哲学的指导,所以,这种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也离不开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 论的指导。但,此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非彼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彼哲学 上的因果关系理论,是指哲学的传统因果论,它认为,因果关系是指客观世界 中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事物和现象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即前后相继的两个现 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由于这种必然的联系!其中一个现象存在必定引起 另一现象接着出现,而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在这种因果观的指导下,就易于把原因简单地等同于某种类似于质点的单纯事 物,而没有把它看作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而此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 是指新的因果结构论,这种因果结构论在批判地继承传统的唯物主义因果观的 基础上!提出*原因是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是因素相互作用的效应及其痕 迹,并且,只有当因素参与相互作用过程,才能构成现实的原因!也便产生结果。 也就是说,现实的原因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与因果关系的发生是 同一过程,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便无法局限于传统意义上

对。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理解!同时不能不研究一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的过 程,并且无法不将司法者的主观渗透作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来考察。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指明确或蕴含地规定在法律当中!由司法者,广义的司

法者,即归责的主体-根据该种规定!经过法律的价值评判和选择。最终将案件 定性定量的因果关系,从概念也可以看出!这种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有如下特点,

法律性,即判定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标准被法律予以明确或蕴含地规定,司法 者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和法律价值进行评判、选择和定案。动态性!即它是一个 寻找、筛选、定性的过程!这是与本文的特定视角,动态的观察法律上的因果关 系相一致的,主观渗透性。即它首先体现了立法者的`主观因素,因为其意志及 价值取向被明确或蕴含地规定在法律之中,其次体现了司法者的主观因素,因 为是他在具体的执行,便不可避免地掺杂其认识+意志+价值取向等因素。

一、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客观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具有法律性,具体地说!国家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不同 情况下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果关系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并由立法者规定于法律之

中。这种标准一旦确定!它的存在与否就不依人们,包括行为人,司法者和其他 人主观方面是否认识以及能否认识为转移。另一方面!损害,危害一旦发生,即 是客观的!加害行为,危害行为与加害后果,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客观

的。以上两方面正体现了因果关系的客观性,换言之,在法律上,因果关系的 客观性包含两层意思。因果关系的法律标准是客观的,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也是 客观的,实际上,这正是哲学上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的表现。可见,虽然法律上 的因果关系具有主观渗透性,但它并不否定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之间的关系问题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具有动态性,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在 运动当中,运动是绝对的,一个法律结果的产生。同样是各种因素运动的结果, 法律要实现其公正,公平的价值。就必须对各种复杂的法律现象尽可能精确, 真实地分析,评价,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正是为了尽可能的还原事情的本来面 目,以便实现法律的目的。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万事万物都处于 相互联系之中,联系是复杂的,因果关系属于联系的范畴,虽然一般情况下。 因果关系可以是一因一果,但由于事物和现象的复杂性,往往会出现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情形%同时“由于联系的复杂性”一果的原因往往是另一原 因的结果〃所以孤立的强调一方面〃根本无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法律现 象,也就无法真正实现法律的公正公平,本文中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强调还致果 之因素以动态,在动态中,看其相互之间之作用及其致果之作用。这里,法律 上因果关系的因素包括自然事件,直接行为人的行为,他人行为,受害人自身 行为等多种因素,具体哪些因素参与相互作用过程,需结合法律和具体案件确 定,因为对于不同的法律责任。法律所要求的因果关系的联系程度也不会完全 相同,本文中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特点正在于不是机械地寻求法律责任构成要

件,而是找出相关因素,再现相互作用的过程,根据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效 应,再确定法律责任的质与量的问题。而在以往大多数的因果关系理论中,因 果关系及其他法律责任构成要件只是一个固定量“只要确定了其存在,就实现了 其对丁?确定法律责任的固定的价值!我们所说的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虽然脱不了

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理论的指导“但是却试图放大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之间的有机联

系!我们认为,这正是对法律责任构成要件的理论的弥补,所谓弥补。就不是要 将责任构成要件理论取代,事实上也无法取代。因为法律责任构成要件是有着 坚实的法律依据的。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也不会成为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之外的另 一个要件,因为我们所说的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与法律责任构成要件是研究角度 不同的结果,是不同标准下的产物!从根本上说。我们再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只是欲提供一个研究问题的新视角新角度,它是另一个角度下的产物。

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与司法者的主观因素之间的关系问题

该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具有主观渗透性,它除了体现为立法者的主观因素外, 还体现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与司法者的主观因素的关系上。虽然法律上的因果 关系具有法律性,其因果关系的法律标准是客观的。但是,这种标准有时比较 抽象,有时比较具体,有时比较明确,有时又比较含糊。然而,根据立法维护 国家利益的需要这一总的原则,通过法律条文所体现的立法精神,研究法律中 的有关规定之间的关系,总是能够大致确定这种标准的。司法者就是在这种限 制下具体地确定和执行之。同时,对丁?事实因果关系的认定,也是由具有主观

能动性的司法者来完成的。总的来说,确认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 是司法者积极地认识和评价的过程,是司法者对致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的认识和评价的统一。而如何认识和评价总是涉及到知、情、意的领域,总是 表露出评价者的知识、态度、情感和意志。也就是说,司法者的品行素质、知 识水平以及情感、意志等主观因素必然会对法律责任质与量的认定产生影响。 例如,相同案件在同一时期得到的判决结果不同,有时甚至差距很大,很显然。 原因在于主观因素作用的程度不同,这样的案件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将司法 者的主观因素作为动态的法律因果关系的构成因素之一,当然,除此之外还有 立法者的主观因素。只不过这种主观因素一旦被客观地确定下来,其作用力的 确定性便相对的稳定下来。而司法者的主观因素则不然,其作用力的不确定性 太大。因而对法律因果关系的意义更突出。为此,要维护司法公正,维护法律 的尊严,就要对其作用力加以限制,使其效果相对稳定,这对法治具有重要意 义,法治的本质就在于限制权力。权力在主观支配下的劣控和失控即表现为司 法者主观因素的作用力的膨胀。因此,规制这种作用力应该成为法治的一个重 要的具体任务。认识到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其后便可以在各个方面,由外而 内地落实和实现这种规制!如,可以引入判例制度”完善各部门法的程序制度, 加大立法广度和力度,人事制度上把好关,加强司法者队伍建设。司法者自身 自觉地提高修养和素质,正确理解法律,严格依法办事,解释和适用法律时严 格遵循一定原则和步骤,排除个人的需要、好恶、意向等主观情感因素的影响, 等等。可见,动态的研究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会让我们更全面更清醒地认识法

治,将司法者的认识因素作为其一构成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3卷)[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 王利明著!民商法研究(修订版)[M]法律出版社

[4] 王天思!因果结构论――兼评哥本哈根学派的因果观[J]中国社会科学, 1991, (1)

篇7:论法律关系

翻开我国任何一部有关法理学方面的教材都可以看到,法律关系问题是所有教材都以专门章节予以重点介绍的。因为在以往的法理学中,法律关系事实上构成了法理学的核心范畴和理论基点,因此,该问题在法理上解决的如何,往往决定着由此展开的法理学自身的学理严谨程度。然而,令人们深感忧虑的是:现有法理学教材对法律关系的介绍,主要表现为对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述,在法理意义上对民事法律关系的综合、抽象、提纯还显得很不够,从而不但在教学过程中显得重复拖沓,而且可能严重影响学习者对法理学的兴趣。为此,在法理上深化对法律关系的研究,既有助于突出法律关系的法理意义,又有助于学生学习法理的兴趣。纯粹法理学尽管不再以法律关系为其理论建构的核心基点(规范为其核心基点),但该概念在纯粹法理学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关系与法律调整

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关系,而是在一般社会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为此,了解一般社会关系及其法律调整无疑是了解法律关系的前提。

(一)社会关系的含义。

何谓社会关系?《辞海》云: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政治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发生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不依人们本身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在这基础之上,发生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关系。物质关系决定其他关系的性质,而其他关系又反作用于物质关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许多社会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法国著名法学家狄骥。莱昂(DuguitLeon)认为:“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就是由相同的需求和作用的差异而引起的社会连带关系”。人类社会就是这种连带关系之综合,社会关系就是这种连带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及人时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从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关系。这些关于社会关系的主张总的说来,其精神宗旨是相同的。

《辞海》关于社会关系的看法,代表了目前我国关于社会关系问题的最基本的看法,但其关于物质关系与政治关系的基本分类,却是我们所不能赞同的。物质关系与政治关系应属于同一序列的社会关系,与其处于同一序列的还应有文化关系。我们认为,这些社会关系总的说来是与人的本质相应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是个言人人殊的`问题。对人之本质在不同角度的观察,必定会得出关于人的本质的不同结论:大多学者认可:人是利益的动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利益推为人的最本质之因素,社会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利益关系。“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之,在利益关系决定下的社会关系主要就是经济关系。亚里斯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从而把人的本质定性为政治性或组织性,在此意义上讲,所有社会关系无非是以人的政治性本性所决定的政治关系,即政治关系就是社会关系。卡西尔则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或者换言之,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必须服从符号或文化的指令,亦即人必须服从气自身规律的指令。在这种人性本质观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关系,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区别于一切动物间关系的根本标志。上述种种,均侧重于某一方面来观察人性,然而事实上,人性或人的本质是多侧面的,在利益关系的总体指导下,有物质利益性的、政治(权力)利益性的、文化利益性的等。我把由如上人的本质直接决定下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称为“本源性社会关系”,即本源于人的本质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因此这些社会关系是并列的社会关系。对社会关系以“物质关系”和“政治关系”进行界分,既不能穷尽与其并列的其它本源性社会交往关系;更没有涉及到与本源性社会关系相并列的另一大类社会关系-调整性社会关系。

所谓调整性社会关系,是指在通过一定规则而对本源性社会关系调整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有利于本源性社会关系进一步展开的人类交往关系。调整性社会关系同本源性社会关系一样,取决于人自身的本质规定,但不同的是它不是人本质的直接映象,而是经过了一定规则的中介所形成的。因此,一定的规则调整是调整性社会关系产生的前提,调整性社会关系是规则指令的产物,而不是人的本质指令的产物,人的本质对调整性社会关系的作用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调整性社

篇8:法律因果关系

一、劳务派遣关系存在三方主体, 即劳动者、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 三者之间形成三种法律关系

1.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基于劳务派遣协议形成劳务派遣关系, 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关系。

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作为两个独立、平等的民事主体, 在自愿、协商基础上订立劳务派遣协议, 但应当遵守《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协议的规定。

2.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单位履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义务。

适用于一般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都适用于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还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3.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基于实际的用工形成用工关系。

用工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 对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权利, 承担责任和义务。被派遣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约定, 对用工单位享有权利, 承担义务, 同时, 应当遵守用工单位规章制度, 服从工作指挥与管理等。

劳务派遣法律关系是从一般劳动关系衍生而来的, 事实上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共同承担着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

在以上三种关系中, 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以及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实际用工关系适用劳动法律调整;而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主要适用民事法律调整, 同时也受劳动合同法调整。

二、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存在三方法律关系, 因此, 对于用工单位可能存在如下法律风险

(一) 选择劳务派遣单位时的法律风险

如果用工单位选择的劳务派遣单位, 没有达到《劳动合同法》第57条规定的条件, 所选劳务派遣单位仅仅是一般的人事代理机构、职业介绍所等, 而不具有法律上的劳务派遣主体资格, 那么, 一旦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发生争议, 一般情况下会认定劳务派遣无效, 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用工单位就要承担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因此, 用工单位应审查劳务派遣单位的营业执照、行政许可证书等相关资料及其有效性, 选择资格合法、组织规范的派遣单位。

(二) 逆向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

劳务派遣应该是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 先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然后再向用工单位派遣。由于劳务派遣这种“有关系没劳动, 有劳动没关系”的特殊用工模式, 在现实中就可能出现由用工单位招工, 招到合适人员以后, 再由派遣单位与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的模式, 有的还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派遣公司根据实际用工单位的要求, 代实际用工单位招聘某某岗位多少名员工”等, 或者有的用工单位已经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 而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而是让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以派遣身份在用工单位工作。这两种情况都构成了逆向派遣或者叫假派遣。逆向派遣或假派遣, 是用工单位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掩盖与劳动者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的实质, 规避自己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这样的做法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 会导致劳务派遣行为无效, 用工单位从而成为用人单位, 对劳动者承担用人单位的责任。因此, 用工单位应当避免逆向派遣或者假派遣, 以规避用工单位变成用人单位的法律风险。

同时, 用工单位应该避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67条规定的风险。

(三) 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不明的法律风险

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中,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的权利与义务是通过劳务派遣协议来确定的。尽管《劳动合同法》第59条明确了派遣协议必备条款, 但有许多事项还需要明确约定, 否则, 原本是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可能会转移到用工单位身上。如劳动合同的签订责任, 被派遣劳动者工资福利的发放, 劳动者社保关系的管理与保险费用的交纳责任, 工伤事故的申报与处理责任, 被派遣劳动者退回条件及退回方式等条款。有些用工单位在实践中往往直接给派遣员工发放工资, 而发放工资却是形成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旦被认定为劳动关系, 用工单位则要承担用人单位的责任。因此, 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时, 对于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的相关条款要约定明晰, 以规避用工单位不应承担的法律风险。

(四) 劳务派遣范围“过度适用”的法律风险

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对原劳务派遣模糊不清的“三性”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 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 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 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用工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三性”范围使用劳务派遣, 派遣关系在法律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派遣关系无效, 导致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构成劳动合同关系, 用工单位实质上就变成了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这种行为除了可能受到《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处罚外, 还要承担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风险以及劳动合同关系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的风险。如果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还可能带来另外一种风险:劳动合同难以解除。因此, 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应当遵守“三性”范围法律规定。

(五) 管理缺失或疏漏导致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法律风险

用工单位或者劳务派遣单位存在管理上的缺失或疏漏, 可能导致被派遣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使用工单位承担用工法律风险, 并且带来大量的员工补偿金等赔付损失, 如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将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 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的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 但被派遣劳动者仍然继续在用工单位工作, 都可能导致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 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 用工单位应监督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等, 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防止派遣关系转变为实质上的劳动关系, 避免管理缺失或疏漏带来的法律风险。

另外, 劳务派遣单位往往拥有大量的被派遣劳动者, 有的劳务派遣单位管理不规范, 缺乏诚信, 把用工单位支付给他们的被派遣劳动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甚至工资, 挪作他用, 迟于交纳、不按标准交纳 (少交纳) 甚至不交纳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 克扣或者不按时支付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这些都会给用工单位带来风险, 导致用工单位承担不应当承担的责任。

因此, 用工单位应当选择管理规范、实力强、信誉好、有丰富服务经验的劳务派遣单位进行合作, 同时还应监督劳务派遣单位作为用人单位, 履行其对被派遣劳动者责任和义务的情况, 监督派遣单位为被派遣劳动者按时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工资。这种监督权可以在劳务派遣协议中约定。

摘要: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 虽然把劳务派遣用工规定为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 并规定用工单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但劳务派遣用工还会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文章分析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关系, 主要从五大方面分析了用工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 给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以此提示企业应当依法、规范使用劳务派遣用工,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避免自身风险。

上一篇:县委书记在庆五四暨表彰讲话下一篇:橡皮泥手工制作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