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2024-05-07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精选十篇)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篇1

婚姻市场是一个信息最不对称的市场, 双方都有公开信息 (容貌、身高等) , 也有私人信息 (个性、气质、学问、修为等) 。男女之间要想走进婚姻的殿堂, 就要想办法把那些不对称的信息减少, 把自己的私人信息变成对方的公开信息。这个过程, 经济学上称做博弈。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 求婚者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 往往要扩大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有的甚至伪造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许多夸大其辞的征婚广告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对于被求婚者而言, 要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那个人, 就必须对求婚者的信息进行筛选, 找出真实的信息作为是否答应求婚的决策依据。

如何判断求婚者抛出的各种信息是否真实, 经济学家的观点值得借鉴。经济学家普遍认为, 理想婚姻是典型的合作性博弈。合作性博弈的达成, 主要倚赖有效谈判。恋爱其实就是为了达成婚姻而进行的谈判。因此, 能不能实现理想婚姻, 取决于恋爱双方会不会“谈”恋爱。

能够凭借双方的默契就走进婚姻殿堂的, 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这种美事往往只能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况下出现。这种默契的产生, 其实是源于双方之间的信息已经高度公开化, 无须再作深入的信息筛选。婚姻市场上, 能够享受到这种幸运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的婚姻都必须通过谈恋爱“谈”出来。

二 美女多磨难——质优价廉的本质

超级美女,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能够得到幸运的眷顾, 为什么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 却往往比那些比她们庸常很多的女子艰难许多?

一般来说, 越是品质质量好的产品, 销路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更好的产品, 销路就更好。商店橱窗里展示的精品, 往往是少人问津的产品。这不是因为它们质量不好, 而是因为它们的品质质量太好。质量太好, 因而也就价格太高。如果不打折, 能够买得起的人就没有几个。

朋友曾去一个名表城里买手表, 其中有一款手表非常好看, 让人一看就想买。但一问价格, 就彻底地断绝了这个念想, 因为那款手表的标价超过50万元人民币。朋友买了一块万元出头的手表后, 与营业员聊了聊。营业员说万元左右的名表销得最快, 而这款50多万元的超级名表, 摆了两年也只卖出去一个。如果不是碰巧遇到个把阔绰的买主, 这些贵得惊人的表中精品, 就只好陈列在橱窗里了。

爱情的市场上, 其实每个人都是商品, 质量的高低影响着销路的好坏。所以,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精品, 在适当的价格下求得畅销。但一旦变成超级精品, 就难以逃脱橱窗精品的命运。许多长得稀疏平常的女子, 往往摘到了幸运的爱情麦穗。而美女, 尤其是有学问有气质又有令人咋舌收入的美女, 却往往难以选摘到自己满意的爱情麦穗。按照民间的通俗说法, 是越优秀越难嫁。

如果说美女是精品, 那这些要学问有学问, 要气质有气质, 要收入有收入的美女, 就是精品里的精品。这样的超级美女,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能够得到幸运的眷顾, 为什么在通往婚姻的道路上, 却往往比那些比她们庸常很多的女子艰难许多?如今学历越高的美女越难嫁, 已经成为一个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关于美女婚姻与学历的关系, 有民间俗语借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 做了如下描述:“大专生是赵敏, 本科生是黄蓉, 硕士生是李莫愁, 博士生是灭绝师太, 博士后是东方不败”。这话虽然调侃, 却基本与事实相符。

三 婚恋的理性预期

婚姻的预期收益包括实际收益和心理收益。结婚之前, 原本要租两处房子, 结婚后共处一室, 少了另一套房子的租金。两个人不仅就这样实现了规模经济, 生活费用降低, 而且还经过两个人的共同努力, 使得家庭收入增加, 这是婚姻的实际收益。当然, 婚姻还给人带来诸如浪漫、温馨、塌实等精神享受, 婚姻生活给人带来的这种精神愉悦则是心理收益。一般来说, 只有收益大于成本, 才能够形成婚姻。因此, 是否结婚, 是否组建一个家庭的决定性因素在于结婚形成的收益大小。而结婚形成的收益取决于男女双方各自在劳动市场上获得的工资差别以及各自的人力资本 (教育水平、智力、身材、相貌、健康状况等) 。

一般来说, 你的对象收入多, 工资比你高, 智力和所受的教育程度与你旗鼓相当, 他的相貌、身材对你有很强的吸引力, 那么, 他就越能够成为你生活的依靠。反之, 雇主给你的工资越高, 对方给你带来的心理收益达不到预期效果, 你就越不想结婚。所以, 越优秀的女人越难嫁。

随着岁月的流失, 橱窗里的精品能够成为越来越值钱的古董, 但在爱情的市场上, 永远是新品当道。女人更是经不起岁月的风雨, 当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复返的时候, 即使你的风度更加优雅, 气质更加迷人, 可你去哪里寻找那可以依靠的肩膀?所以, 优秀的女人, 还是趁早把自己嫁了好, 毕竟, 男人里也有潜力股。

消费者要考虑现在消费对将来的负效用, 或者是现在没钱消费造成的暂时痛苦对于自己长远将来的正效用。实物消费如此, 情感消费也是如此。

社会学家认为, 人的快乐程度与婚姻有很大关系。据调查, 结婚的人认为自己快乐的在40%左右, 没有结婚的在23%左右。很多人对这个调查结论不以为然, 因为这个调查数据只能证明二者具有相关性, 而无法证明因果关系。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并非结婚使人快乐, 而是快乐的人容易找到一个人跟自己结婚。但如果心理学家告诉你, 恋爱给人增进快乐, 而失恋带来痛苦, 恐怕反对的人就没几个了。

经济学家就属于这“没几个”中的一个。经济学家认为, 人都是理性的。但经济学家所说的人是理性的, 是从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范畴内考量的。经济学家并不否认, 在某些情况下, 在某些特定的时段, 人往往是不够理性的。如果谁把热恋时的海誓山盟和各种许诺当成真的, 恐怕日后就少不了麻烦。所以, 在经济学家看来, 恋爱阶段, 人往往是不够理性的。对于恋爱, 不理性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最不理性的要数大家习以为常的失恋观:失恋带来的只是痛苦。

摘要:一个男孩子追女孩子的时候, 会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 其结果可能是追到了或者情场失败。你所投入的东西就是你的成本。每个人都想投入和产出成正比, 但是有个时候却恰恰与你的设想相反, 有时你投入了许多, 却一无所获。这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投入大而产出少, 甚至是没产出。这往往可以用来形容时下的恋爱关系。因此, 感情是一项风险投资。关于爱情的经济学分析, 旨在探究社会关于爱情、婚姻的本质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找到答案。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篇2

班级:姓名:学号:

婚姻消费概念及其的变迁

婚姻消费即是指婚姻缔结过程中所形成的消费总和。它主要包括订婚消费、彩礼、嫁妆、婚宴消费、喜钱等物质和金钱消费。我国的婚姻消费变迁经历了从婚姻偿付到婚姻资助和姻亲互惠的变迁历程。姻偿付是指在传统文化时期,女方家庭向男方索要的彩礼,用以补偿养育女儿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成为一种交换礼物。到了现代社会,婚姻消费逐渐成为对新建立家庭中一种资助。男方家的彩礼会以嫁妆的形式返还给新婚夫妇家庭。女方家出于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和姻亲关系中的身份地位考虑,加强了对女儿的直接资助。在男女双方家庭达到一个平衡交换的过程之后,由于男女双方家庭出于平等地位,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当下农村里,婚姻消费成为男女双方家庭的一种财产转移,同时,男女双方也承担着对家庭姻亲亲属的责任与义务。这时,婚姻消费又逐渐演变为一种姻亲互惠关系。这个阶段是以男女平等交往,感情交换为基础。

婚嫁消费模式数据

由结婚引发的消费额,仅上海一地每年就达500亿元。按照一般标准,每对新人结婚费用在2-10万元,城市每对新人的消费在8-25万元之间。这笔费用主要花在金银首饰、纪念品、婚纱照、服装、家具、电器、烟酒糖、宴席、床上用品、化妆品等,还有人购买轿车、摩托车、电脑或进行装修、旅游等。下面列举几个消费比例。

各项新婚服务需求如下表所示:

新婚消费主要项目(不包括购买新居及轿车)

婚纱摄影消费比例

结婚钻戒价格的选择

结婚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

(1)结婚消费项目增加,62.9%的新人表示要举行婚庆,婚庆的档次也有较大提升,婚礼现场的灯光、音乐、司仪等标准也节节攀升婚车档次一溜排的宝马、凯迪拉克等高档婚车在大街上也能看见;对婚宴气氛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结婚消费范围不断扩大,新娘婚纱从以往租用型,变成了挑新款买回家,婚礼现场的灯光、音乐、司仪等标准也节节攀升

(3)现代人的婚礼正由“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新郎新娘越来越多地关注文化层面,更加追求时尚、健康、文明,个性化、时尚化越来越强化

(4)结婚年龄愈来愈大,结婚人数将逐渐下降,在2008年迎来一个新高峰;婚纱照整体市场规模略有扩大,但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新婚夫妇数量上的增加。

(5)我国的新婚消费集中在节假日,传统观念对结婚择日仍有影响

(6)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里,婚礼出现了新的变化,婚礼的形式、内容、地点变得多样化、个性化;

(7)婚庆从“攀比风”、“炫耀风”到流行“婚事应该从简”的观念,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转换成在经济承担能力之内的婚庆行为,得到认可。

区域经济水平及其结婚消费差异分析

从2011-2012年中国行政大区结婚消费差异来看,基本上是华北和华东地区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如华北地区在婚纱摄影、婚礼服务、珠宝首饰、蜜月旅游和新居价位方面具首位;华东则在婚宴服务、新居装修和新居家电方面具有优势。在一项对婚礼费用的调查中发现,在城市举办婚礼的平均费用为62620元,这里不包含新婚房屋装修、家电家具购买等,在新婚时,对房屋新居装修的费用平均为56998元,购买家用电器平均16680元,家具为17494元。而农村的则在16100元。有88.4%的新人认为结婚时要拍婚纱照,78.7%认为要在酒楼举行宴席。

文献综述

《农村婚姻消费变迁中女性地位及作用探究》张洁(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文章在田野调查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上,从农村婚姻消费变迁的视角,探究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转变,及其在婚姻消费变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论我国婚庆产业的发展与规范》胡业福 刘萍 山东理工大学 我国的婚庆消费激增,婚庆市场空间日趋扩大,婚庆产业逐渐成为充满商机,前景看好的朝阳产业。但是婚庆产业发展尚不成熟,服务、诚信、品牌、竞争、市场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我国婚庆产业健康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年轻人结婚消费模式数据报告》从新婚人群比例、新婚消费比例、婚庆公司、婚纱摄影、首饰等多方面数据进行了分析及简单的总结。

经济学视角下的明星高薪酬分析 篇3

【关键词】演员薪酬;收入不平等理论;劳动力供求

观影在诸如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已逐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近些年,我国电影票房总额不断攀升。然而,在票房不断刷新记录的同时,影视明星们的片酬不断上涨,并且涨幅令人惊讶,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文本透过经济学视角,对明星高额片酬进行探讨。

一、明星薪酬飙涨的主要类型归纳

当今,一些国产影视剧打着巨额投资、大制作的旗号,但制作粗糙、质量不高、剧情拖拉等,其中主要演员片酬占投资比例过大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影视行业中,演员片酬飙涨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

明星巨额片酬是如何形成的?是否符合经济学收入理论?如此高的片酬会对影视产业产生哪些影响?文本透过经济学视角,对诸如此类问题进行分析。

二、明星高薪酬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收入不平等理论,认为“一個人的收入取决于这个人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又取决于天赋、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和歧视等。”从这一观点出发,明星们可能凭借其演技、外貌或个性,对观众产生吸引力。影视投资方往往想当然的认为“有明星不愁卖”,通过邀请明星来规避投资风险。同时,明星的加盟使影视项目融资及邀请其他主创更加容易。不可否认,明星们的巨额片酬有其存在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演员的片酬都很高,巨大的收入差异凸显出明星收入的不合理性。许多群众演员或跟组演员的收入跟他们所付出的劳动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为了减少摄制成本,剧组尝试着压缩制作周期。这导致主创人员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但他们的收入也远远不及明星们的收入。

明星片酬水涨船高,是受到演艺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中国自2003年开始全面推进影视产业化,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剧作为文化消费品进入市场。从供给层面上讲,明星出演影视剧,成为劳动市场的供给方。大部分演员在出名前,很容易被其他演员所代替,这时他们的劳动供给是有竞争力的,从而薪酬提升空间有限。反之,当演员的表演称得上“不可替代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供给方的垄断者,自然地抬高身价或选择片酬较高的影片出演。从需求层面来看,演员一旦走红,观众期待他们能出演更多的影视作品,这就使得演出市场对其表演的需求突增。同时,演员的供给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与普通演员相比,明星的片酬就会不断上涨。

三、探讨明星高片酬的治理对策

1.政府加强监管力度,限制演员高额片酬

我国影视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有待提高监管力度。从表面上看,当前的电影管理面临院线过度分散、投融资体制不畅等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一个深层次矛盾,即电影作为娱乐产业的产业诉求和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诉求的紧张关系。而能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影视管理体制的不成熟直接导致了无限制增长的演员片酬,从而使投资成本大幅度升高、投资风险加大。2013年,中影、华谊博纳、星美等五大电影发行公司曾经和院线发生了一次冲突。电影公司要求院线在分账比例上让出两个百分点来,理由之一就是“演员片酬高,造成电影制作成本高”;院线不肯相让,理由是“放映设备更新,成本也上去了,谁让你们把演员的片酬抬到那么高?”由此,国内应该成立电影行业工会,由相关的管理部门对明星的高额片酬进行限制,这样才能避免哄抬物价。

2.建立演艺人员培养机制,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垄断

目前,中国影视业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说,影视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化水平不能满足影视业当前发展的需求,而这一局面间接导致了劳动力卖方垄断现象。目前我国不仅有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院校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而且一些综合性大学也开设了影视表演专业。全国每年想要学习表演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学校的招生计划。与火热的报考形成对比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只能一边接些零碎的工作,一边等待被导演看中的机会。基于这种情况,演艺人才的培养需要以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中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表演实践机会,培养出真正有水平、有演技的人才。使他们在不断的锻炼中能够演好不同角色,逐渐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同。只有演艺人才不断推陈出新,演艺圈实现百花齐放,才能打破当红演员对角色的垄断,片酬飙涨的局面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3.开发多种发行渠道,立足于影视作品自身的质量

发行是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或电视实现经济效益的桥梁。以电视剧为例,电视台是主要的购买方,出品方为了迎合其口味,就会对收视率高的剧目进行模仿与翻拍,造成屏幕上同类型题材泛滥、同类型演员的身价飙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已经成为电视台的强劲竞争对手。自2010年以来,各大视频网站开始投拍属于自己平台的网络剧,让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与传统电视连续剧相比,网络剧以丰富的故事题材和创新的制作模式,已经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因此,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开拓新的题材,使各类型的影视作品实现共同繁荣,扩大观众的选择面,也是抑制虚高片酬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刘藩.电影产业经济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秦喜杰.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中国影视产业思考[J].企业活力,2010,8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篇4

当我们正在热烈地讨论知识经济的时候,西方两位著名学者约瑟夫·派恩(B.Joseph PineⅡ)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在《体验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已经来临。一些学者认为,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企业精心设计、销售体验。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都将发现,未来的竞争战略,就在体验。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A n d r e w Grove)在1996年11月一个电脑展的演讲中指出:“我们的产业不仅是制造与销售个人电脑,更重要的是传送信息和形象生动的交互式体验。”

所谓体验,派恩认为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而服务只是指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一般性大批量生产。正如服务经济的地位高于产品经济一样,体验经济高于服务经济。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它创造的价值来自个人内在的反应。

体验经济的理想特征。在体验经济中,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因为当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对过程的“体验”。消费者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个“惟一”。

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不同,体验经济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主体,在消费行为中生产出高度个性化的产品(消费者)达到产消合一。人类社会的经济演进过程,就像母亲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在农业经济时代,母亲是拿自家农场的面粉、鸡蛋等材料,亲手做蛋糕,从头忙到尾,成本不到1美元。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母亲到商店里,花几美元买混合好的盒装粉带回家,自己烘烤。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母亲是向西点店或超市订购做好的蛋糕,花费十几美元。到了今天,母亲不但不烘烤蛋糕,甚至不用费事自己办生日晚会,而是花一百美元,将生日活动外包给一些公司,请他们为小孩筹办一个难忘的生日晚会。这就是体验经济的诞生。

与过去不同的是,在体验经济中,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是外在的,但是体验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有些经济学家将体验经济视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出现的“第四产业”,体验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提供物提供了开启未来经济增长的钥匙。在知识社会,体验经济也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正如评论家们所公认的,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是人的创造能力,而创造恰是体验升华的产物。由此可见,体验经济将与知识经济时代相得益彰。因此,充分了解体验经济及其理论基础和形成机制,对掌握开启未来经济增长的钥匙有着重要意义。

二、体验经济的重要理论基础——行为经济学

在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中,主流经济学一般将企业视为“黑匣子”,在理性经济人、偏好外生、交易关系为中心等假定以及均衡、静态等分析框架下来分析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主要指供求关系。虽然随着产权理论、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以及制度学派的兴起,黑匣子被打开,但这些理论仍然在保持主流经济理论的硬核下,主要分析经济交易活动。然而,体验经济以服务经济为基础并高于服务经济。具体的说,体验经济以产消合一为特征,产品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而非企业,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生产出消费者自身,而且与商品服务的外在、有形不同,消费者的体验是内在的、无形的,消费者通过体验获得更高层次意义上的需求满足;从企业角度看,企业不是生产商品,而是从分析消费者心理行为出发,为消费者提供舞台,使消费者在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中投入体验,消费者通过生产和消费的合一达到“自我实现”,获得快乐和幸福。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产品使消费者获得快乐而收取报酬,消费者通过体验过程享受非物质化的快乐,满足马斯洛所说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阶段而支付费用。因此,主流经济学很难为体验经济提供理论基础,更谈不上实施有力的政策支持。

事实上,体验是一种认知心理,也是一种行为;体验经济,正是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体验的舞台让消费者在主动参与体验行为中通过脉冲式的心理变化而获得快乐,以此为基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发生交易关系的经济。显然,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在主流经济学中引入行为分析变量的行为经济学更宜作为体验经济的理论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1. 体验经济以自然人非理性而非经济人理性为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硬核之一是理性经济人假定,即认为经济人的一切经济活动属于理性行为,换言之,理性的经济人不会从事无聊、无益等不能有效带来物质财富,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活动。像玩游戏、泡网吧、追星以及一些非理性感觉等,都被理性经济人视为无价值的东西。行为经济学则以有限理性的现实当事人为假定,认为人们可能会采取非理性行为。事实上,理性经济人所不屑的无价值行为不仅大行其道且日益发展成为庞大的产业。美国有关统计表明:有1 9%的互联网用户会在网上玩游戏;在中国2250万上网用户中,有19%的用户参与网络游戏,形成很大的消费群。日本手机游戏市场份额在2000年已达到400亿日元,连翻1 0倍。休闲将会成为第一位经济活动(如美国),游戏成为第一大产业(如日本),这其实意味着体验所遵循的是消费者的行为理性,甚至非理性。

2. 偏好内生而非外生。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硬核之一是偏好外生假设。由于偏好外生因而偏好是稳定的,这在分析经济人和“黑匣子”(企业)之间的交易时可行且方便。然而,体验经济中,产品高度个性化以及产消合一是体验经济的显著特征。因此,对体验经济的分析既需分析产品的个性化,又需结合分析消费和生产,而不是单纯分析消费或单独分析生产,于是偏好内生成为分析体验经济的必要前提。在行为经济学中,偏好内生作为其理论硬核的重要特征,偏好的内生和演化带来了异常行为及其相伴随的学习过程,在这些基本假定的指导下,行为经济学从选择及相应的决策行为出发分析问题,这种分析能够单一针对某种具体行动,比如消费,也可同时分析某几个行动,比如消费和生产,而新古典经济学只能从交易出发来分析问题。

3. 产品异质而非同质。

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服务经济中,其产业的产品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出来的,相应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产品是同质的。而体验经济中所追求的最大特征就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消费者作为最终产品,在消费中生产,产品不再同质而是异质。显然,新古典经济学将无法解释体验经济或解释力不足,与此相反,行为经济学假定产品和要素是异质的,更接近体验经济所提供的高度个性化产品这一现实。

4. 体验经济从心理分析出发,以提供快乐最大化而非功利最大化为目标。

行为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都以主观价值论为理论硬核,但对价值(或效用)的判断是不同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以追求最大化的财富为效用最大化目标,但这种效用主义是功利性的。行为经济学的自然人非理性则是以获得最大化的快乐为效用最大化目标,是对边沁利他的快乐主义的回归。也就是说,行为经济学认为快乐是人类行为唯一的终极目标。体验经济正是企业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投入体验的舞台,使消费者在“自我实现”、价值创造主体的重新塑造以及通过记忆效用等心理脉冲式变化而得到快乐。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不是为产品和服务而是为时间付费,当他购买一种体验时,买的是时间和享受,也就是说,体验的内容是自我实现;与服务经济不同,体验成为另一种价值产生方式:体验是以消费者作为价值创造主体,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消合一,是消费和再创造的结合,价值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生产。心理学研究表明,脉冲式的变化是幸福的来源之一。给体验经济以重要的启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心理,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体验。

5. 体验经济注重学习过程而非交易关系。

相应的,企业只有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化的快乐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消费者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才愿意支付费用。由此看,新古典经济学的以交易关系为中心的理论硬核并不适合体验经济,行为经济学的学习过程这样的理论硬核才能较好的解释体验经济。因为体验经济不是单纯的供需双方的以物质、服务产品为媒介的生产交换关系,而是企业提供舞台,消费者投入体验,并在消费(体验)行为中生产消费者自身这种个性化产品,通过学习过程而得到快乐的经济。

三、体验经济形成的动力机制

体验经济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如日本的游戏业成为替代汽车业的第一大产业,这是经济价值自然的递进过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低端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后,必然要求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如马斯洛所说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即人们对自由的追求。

随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逐步得到了满足,但这些需求的满足多是物质层面的。而且,在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中,产品服务被商品化,同种商品间几乎是没有差异的。因此,消费者们关心的不是这些产品是谁生产的以及它的特性怎样,而是只关心价格因素。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为提高产品竞争力,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提高产品性价比。随着行业内竞争激烈程度的上升,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有别于同行业的竞争者,不得不将服务融入进来,随着服务向商品化方向不断发展,工业经济逐渐步入服务经济。在服务经济中,决定顾客青睐程度的因素仍旧是价格。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企业间价格竞争更趋激烈。互联网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促进商品化进程的力量。由于互联网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提供了便捷、及时、广大的平台,顾客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比较各个供应商的价格,为顾客寻找最低的价格提供了可能,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价格接近于商品的边际成本。

可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竞争方式也不断升级。从工业经济的产品价格战,到服务融入产品,再到服务经济中服务的商品化,人们的低端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于是,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催生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方式也不得不再次升级--围绕消费者心理出发设计高度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超物质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正如行为经济学认为快乐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所昭示的,如何使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得到快乐、幸福,将是未来企业努力的方向,也必将是企业竞争战略中的重要体现。体验经济为消费者设计的典型方案就是使消费者在交互式体验中得到个性化产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因此,如果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买到最低价格的商品,那么吸引他们到商店购物的唯一原因只能是某种特别的购物过程的体验。同样的,对于供应方而言,为了生存发展,并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他人的商品,制造商以及服务部门必须在他们的商品服务中融入体验的部分,并通过这种体验获得收益。

总之,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创造性的作用得到极大的突显,体验经济正是符合知识社会这一重要特征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消费者不仅从参与体验中获得了超物质需求层次的满足,也在学习过程中升华了创造力;企业在设计体验中不仅提高了竞争力,也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在知识社会,大力推动体验经济,对未来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要:体验经济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推动体验经济,对未来经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行为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来证明行为经济学为理解体验经济及其理论基础和形成机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基础,对掌握开启未来经济增长的钥匙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验经济,行为经济

参考文献

[1]薛求知 黄佩燕:《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篇5

一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民工荒”,成了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词。

说它在意料之外,是由于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模型”,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劳动力,工业部门只要以略高于农民收入的低工资,就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从而在相当长时期内实现“低成本发展”。从人口的生命周期和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来看,一般而言,这个过程会长达“至少50年”。

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支配下,中国民工的工资与国际标准相比,不仅是“很低”,甚至可以称得上“狠低”――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1/30―1/50,是中国台湾的1/30左右。这被称为中国参与国际大分工的“比较优势”。

然而,出乎经济学家意料的是,本以为“至少50年不会退潮”的中国民工潮,截至为止仅仅25年,就开始出现了“民工荒”这样明显的“退潮”征兆。

说它在情理之中,是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政策到目前刚好到了显效期。我国著名经济法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大洪指出,由于人口的更新换代,老一辈的“双盲型民工(文盲、法盲)”已经由于年龄原因而退出了,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民工虽然仍没达到发达国家那样的“双高(文化水平高、法律意识高)”程度,但是,与他们的父辈相比,中国的新一代民工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他们不会继续接受其父辈那样的.“低廉劳动力”的命运。

老一辈民工唯一关心的是“争取生存权”,而新一代民工关心的则是“争取话语权”,包括:与城市工人相同的同工同酬权、法定的劳动保障权、岗位培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权、职业生涯发展权、平等的国民待遇权、不受歧视的社会地位权,等等。他们进城的目的也由生存的起码要求,“升级”为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他们的“求职价值取向”更倾向于工作环境好的企业,而不再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再苦再累的工作也去做。

当现有的岗位不能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时,他们宁愿选择暂时的不就业。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多了,最终就酿成了大面积的“民工荒”。

以前,当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时候,企业可以随意挑选劳力,劳方处于弱势,甚至,老一辈的民工连“用脚投票”的权利都不敢行使,唯恐失去了这份工作之后,很难再找到新的工作。所以,他们对劳动强度过大、长年加班、工伤得不到补偿、不帮工人缴纳社保等现象习以为常,不敢向资方“说不”,不敢向资方主张自己的权益。

但今天,绝对的买方市场时代已经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我国著名学者型企业家、原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孟奇指出,民工“说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他们不再无条件地接受资方的非法要求,对于不满意的企业,他们已经敢于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通过辞职换单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更进一步的是,越来越多的民工不再仅仅局限于“消极的用脚投票”,而是“积极的用手投票”,他们在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近几年,劳动部门和法院受理的劳资纠纷激增,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劳方日益觉醒、日益由“争取生存权”发展到“争取话语权”。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电商促销活动 篇6

【关键词】电商促销;激励理论

一、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和扶持下,我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各种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应运而生。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近几年业绩都是显著增长,各种促销活动也是层出不穷。电商发展的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如今已经深深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主要消费方式之一。然而,各式各类的促销活动真的像看上去那样美好吗?本文将通过分析电商促销活动的手段及其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窥探电商促销活动带来的问题以及给出相应的建议。

二、电商促销活动手段概览

电商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名称、内容、促销力度也各不相同。但就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促销方式来说,大致可以分为:造节日、价格战、红包战、预售等几种模式。

1.造节日

提起电商促销,大多数人第一反应便是“双十一”。这个原本从校园走出来的“光棍节日”被营销者敏锐得发现了其中的商机,通过类似“把别人谈恋爱的钱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吧!”这样的口号,把这个看似无厘头的节日和营销目的结合起来,达到宣传促销的目的,由于“双十一”的大获成功,更多的电商也加入到红红火火的“造节日”运动中来。如京东的“6.18”、唯品会的“12.8”、苏宁易购的“8.18”大促,以及淘宝在天猫“双十一”余热下推出的“双十二”,其原理都是选定某个特定日期,将营销资源和促销力度都集中使用在这一天,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集中力量拉动消费。

2.价格战

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的电子商务,价格策略都是常用的也是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作为消费者,我们常见的满返、满减、打折如 “全场五折”、“直降百元”、“满100减20”、“限时五折”、“0元抢购”等其实质都是价格战。随着各种促销活动的不断发展,价格战也演变出一些新的模式,如“团购价”、满额换购、买多送一等。

3.红包战

这里的红包战指的是广义的“红包”,是指电商平台通过不同的形式发放给消费者的优惠券的一种促销手段。常见的“红包”形式一种是直接派发优惠券,如京东、苏宁等都有让消费者提前领取优惠券再进行购买的促销方式。另一种是抽奖,如淘宝、京东等都有限时“抢红包”等的活动,随机给出消费者不同金额的优惠券。

4.预售优惠

预售模式就是消费者先支付好定金,等到大型促销活动时再支付尾款的销售模式。这样的促销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提前加入大型促销活动中,避免心仪的商品抢不到,并且通常预售产品会获得额外的优惠。

三、从经济学视角看待电商促销活动带来的消费影响

在经济学视角下,在经济活动中, 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通过比较成本和利益做出购买决策。而在各大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中,商家就是通过不同的促销活动和手段引导消费者比较成本和利益的关系,从而促使他们做出购买决策。

1.示范效应激励

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在其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中提到:人们的消费行为会受到周围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影响,这在经济学上称之为“示范效应”。即大多数人在进行消费的时候,会无意识或者有意识的与周围人保持一致。

前文提到的“造节日”促销手段就很好的利用了示范效应激励。当电商所造“节日”已被广大消费者所悉知,那么作为个体消费者有可能因为身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示范效应”而进行原本计划外的消费,而个体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会影响其周围的消费者,进而使电商商家达到了很好的促销效果。

2.需求价格弹性激励

需求价格弹性理论一般用来描述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即商品的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其公式为: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

经济学中假设人都是“理性人”,会根据商品价格的变化对自身需求做出调整,即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需求数量的增加。

前文中提到的“价格战”、“红包战”都是利用了需求价格弹性理论,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激励消费者增加需求,增加消费,进而达到电商利益最大化。

3.价格歧视激励

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是指商家在销售相同商品时有不同销售价格的行为。举例来说,2015年天猫“双十一”促销活动中的“预售”,付定金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和双十一当天购买的消费者实际付出的金额是不同的,再如“聚划算”团购活动,购买商品的消费者越多,产品价格就越低,例如天天果园的智利车厘子团购,9人成团、19人成团和29人成团的价格都不一致,参加团购的消费者越多价格越便宜,通过价格歧视,购买者就容易买多,跟风。

四、电商促销活动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不可否认,电商平台各种形式及规模的促销活动给普通百姓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和选择的权利,但此起彼伏的网购“狂欢盛宴”背后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深思。

1.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各大电商平台通过集中营销力量,疯狂“造势”搞促销,看似一次又一次刷新纪录,创造一个个“业界神话”,但实际上就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面而言,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例如许多消费者在实体店选中心仪的商品,但因为预期电商的促销活动而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这种“店试网购”的行为使越来越多的实体店沦为“试衣间”,而实体店的销售额下滑将导致实体店关闭、实体店所在商圈无法支撑、员工下岗等一系列问题。对国家实体经济良性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2.产品质量问题

我国电商平台网购消费投诉一直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其仅2013年上半年网络消费投诉量中约30%是由于商品质量问题。在各大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大打价格战的同时,也迫使产品生产厂家降低成本,为了配合电商促销活动,短时期低成本的制造商品,致使有些厂家偷工减料,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消费者得不到真正的实惠。

3.物流及售后服务

与电商迅猛发展不匹配的是其配套产业物流产业发展的滞后,每到大型促销活动后各个快递公司就“爆仓”的新闻屡见不鲜,一些急需商品或保质期较短的例如生鲜类产品不能按时送达带来许多矛盾。另外,消费者在商家各种促销活动的激励作用下,可能存在非理性消费而冲动的购买了一些并不需要的商品,事后要求退货时或者遇到问题商品时并不能享受到与促销活动投入相当的售后服务,因此也带来了许多纠纷。

五、电商促销活动发展的经济建议

全球化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电商平台的发展也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各型各类的电商促销活动加速了网上购物这种消费模式的普及,而电商促销活动从某种程度上也释放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购买力。尽管目前的电商平台及电商促销活动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预见电商平台这种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逆。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措施,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帮助电商促销活动良性发展是当务之急。

1.注重差异,推广多元化服务

从前文分析电商促销手段可以看出,不同的电商平台促销手段实则大同小异,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要保持持续的发展,除了这些促销手段以外还应着力发掘自身企业文化特色,提供有差异的高质量的服务,加强电商平台竞争力。

2.加强发展配套产业

在举办大型电商促销活动时应考虑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如上游的制造业、供应商管理、物流产业以及支付平台的安全保障等,只有配套产业都跟上了,电商促销活动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

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避免冲动消费。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甄别电商促销活动,避免被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蒙蔽以致落入促销陷阱,这样才能净化市场与电商平台达成“双赢”。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757.htm.

[2]崔敏杰,付志.基于单身经济的网络营销效应研究——以淘宝网光棍节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1).

[3]胡晶.指尖上的商战—6·18电商促销大战的背后[J]. 纺织服装周刊.2012(25)

[4]郭惠玲.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电商价格战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5]康兆妍,李严锋.电商价格战带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

[6]王一茗.商场“返券促销”的法经济学分析[J].市场研究. 2011(6)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企业竞争力分析 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竞争力”特别是“企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甚至普通百姓,几乎人人都在谈论“企业竞争力”概念的广泛使用,往往使其变得越来越具有包容性,涵义边界越来越模糊。现在,当人们讨论企业的“竞争力”时,几乎可以涉及同企业相关的一切方面。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含义的概念,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从不同的侧面把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含义。因此,在界定企业竞争力概念时,从目的性原则、基本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全球化原则进行分析,将企业竞争力阐述为:在竞争的环境下,企业有效利用,创造企业资源,在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经营活动领域和产品(服务)的价格、质量等方面,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企业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状况、市场营销能力、管理水平、企业制度能力、企业体制与机制能力、企业文化等,笔者在此重点讨论产品自身的竞争力、人力资源状况。

(一)产品自身竞争力

产品是技术和经济的聚合物,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市场竞争的直接状态是产品的对垒,是产品对消费群体的争夺。因此,产品竞争力是获取市场占有份额,从而击败竞争对手的最有力、最直接的武器,也是评价和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最主要的标志。

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价格、质量、品牌、结构等。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影响产品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价格(低成本)和质量(差别化)。按波特的观点,一个企业的产品所拥有的基本优势只能有两个:一个是产品的成本优势,另一个是产品的差别化优势。

产品竞争优势由差别化优势和价格优势共同决定,即产品竞争优势函数由AQ=A(Q)和AP=A(P)共同决定。AQ和AP在函数形式上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别是在假定价格和差别化不变条件下的函数关系,因而无法直接得出产品竞争优势曲线,但是由Q=Q(P)可将AQ和AP两者联系起来,即A=f(AQ,AP)=f(Q,P)这一过程可由图1依次反映出来。

而图2则反映了产品价格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关系。

由图2可知,单个产品的竞争优势依据角α的大小区分。当α<45°时为价格优势型;当α>45°时为差别化优势型。

当有两个产品竞争时,可能出现比较价格优势和比较差别化优势型。曲线A1为比较价格优势型,曲线A2为比较差别化优势型。

当有两个以上产品竞争时,考察图2中A1、A2、A3三个产品的竞争优势曲线,在(0,α1)上, 为价格优势,在(α2,90°)上A2为差别化优势,而A3在(α1,α2)有竞争优势,但与A1、A2相比,它似乎并无价格优势和差别化优势,所具有的是综合优势,即在价格上较A2有优势,在差别化上较A1有优势。产品竞争优势的最终形式不仅取决于产品自身差别化和价格,还取决于顾客群的分布。当顾客群集中分布于(0,α1)时,优势产品是A1;当顾客群集中分布于(α2,90°)时,优势产品是A2;当顾客群集中分布于(α1,α2)时,A3则为优势产品。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顾客群的分布与竞争产品优势分布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的。

一般来说,对于企业产品所拥有的两个基本优势,企业能追求其中的一个优势。因为,追求成本领先,在产品生产和经营上减少费用,往往会使本企业的产品失去特色。而追求产品的差别化,往往会使产品的各方面费用增加,发生一些额外的成本,产品的成本优势就会失去。同时获得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只是在极少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而在高技术研究开发方面取得突破的基础上进行重大技术创新是企业可能同时获得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的很少几种情况中的一种。这样的重大技术创新有可能使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对特殊顾客群有吸引力,其平均成本可能很低。例如,世界著名半导体厂商英特尔公司,长期以来它们向市场推出的微处理器产品既别具一格又处于较低价位,同时具有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这是因为英特尔公司强有力的技术开发力量能使其开发的微处理器具有比同类厂商的同类产品优越得多的性能;同时,英特尔公司的资本优势能使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从而使得该公司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英特尔公司双重优势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技术为基础的。

(二)人力资源竞争力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通过资本的投资转化,表现为劳动者的素质、技术知识和工作能力。人力资本是企业运营的复合要素,具有“人”的属性和“能力”的属性,是企业竞争力来源的最能动和基础因素。在企业中,人力资本与其他类型资本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体现着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全面渗透和决定作用:(1)人力资本是一种极强的主观能动性资本。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使人力资本在其从事的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一种最活跃的生产要素。(2)人力资本具有内外两重效应。内部效应是指人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积累的特征,伴随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自我补偿、自我丰富、自我发展的过程,人内在的资本含量随之增加。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指人的能力会导致其他物质资本生产率的提高。(3)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随着在人力资本上投入的增多,获得的效益也随之增加。

大量实践研究充分证明了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巴罗在对世界98个国家的跨国研究发现,在起始GNP为既定条件下,平均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其起始的初、中等入学率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关于员工在职培训后引起对工资和生产率增长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经过培训,一般工资增长为5%-15%;而培训投资为企业带来的回报率为20%-35%,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都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而且十分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企业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经营额、利润、成本、质量等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在企业三大要素人、财、物中,人是决定性因素。人才的开发、培训和使用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最根本的方法之一。

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一)增强产品创新能力

企业生命的体现是产品创新,无论企业的技术水平有多高,技术创新的内涵多么丰富,最终要落实到产品创新上来,最终要为社会提供消费者所喜欢的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价格便宜的新产品,产品创新是企业的根本任务,也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世界级的知名企业无时无刻不在研究消费者的喜好,它们总是根据用户“胃口”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制造新的产品,否则其发展前景就会暗淡无光。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企业将来的经营状况和前景有着重大影响。在产品创新方面,谁跑在前面,谁就能够首先占领新市场,并把那些落后者排挤出去。据美国《研究与管理》杂志统计表明:大多数公司销售额和利润的30%-40%来自5年前还不属于本企业产品范围的那些产品。在美国,一项电脑新技术诞生,可获得超过40%的边际利润。从投资的角度看,成长即意味着成功。所以多数企业都拼命对新技术进行研究,加强新产品开发,力图向市场投入更多新产品,扩大本企业的市场份额。所谓的企业竞争、市场竞争,核心最终都要落到产品竞争上来。开发新产品既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提供了途径,也使产品的成本降低,增强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开发出最新产品,率先向市场投放,可以有力地维护自身的竞争地位。

(二)防止人才流失的战略方法

企业要实现对人才流失的有效管理,首先需要了解人才的流失过程、成因和特点,然后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人才流失现象,下面将通过模型加以解释(见图3)。该模型中包含个人因素、企业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流失动机、流动成本、流失收益、离职或留职抉择七个影响人才流失行为的变量,其中后四个变量是直接影响人才流失决策产生的因素,可以称为人才流失的决策因素,并把影响这四个决策变量的个人因素、企业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称为人才流失的现实影响因素。

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仅对上图中的人才流失的决策因素加以分析。

1.流失动机。

从人类行为角度来说,人的行为一般都遵循欲望——动机——行为三个步骤。相应的,人才流失现象的产生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作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人才对自身有一定的价值认知,具有不同的社会组织期望和要求。人才根据自己成长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会对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即具有自己个人期望值。人才的这种个人期望值主要通过其较高的报酬期望、成就期望、机会期望以及其对社会价值实现的期望体现出来的。但是由于客观或主观的现实因素,组织或社会并不能完全满足或达到每个人才的个人期望。当个人期望不能满足时,人才就会产生改变的动机。如果没有其它任何的约束条件,可以认为,只要存在着员工个人价值的未实现情况,流失就可能发生。但现实中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否变为现实,还要取决于人才对现有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程度差异的评价的高低。

对现有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程度的评价是人才认知的结果,取决于个人所持有的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员工可能会因为价值观的差异或认知情况的差别对同一工作环境、状况产生不同的评价。对应于员工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员工对现有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评价程度也具有多面性,包括对其报酬期望、成就期望、机会期望及其社会价值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当人才对报酬期望的评价较高时,人才有可能因为追求更高的报酬而产生流失动机,即使企业能够满足其更高的成就期望和机会期望。相应的当企业人才更偏好成就期望或机会期望而企业难以满足时就会产生流失动机,而且其流失动机的强度与否与企业人才个人偏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企业不仅要强调人才某一方面的价值取向,而且要注意企业人才的个人偏好对流失动机产生的影响。

2.预期流动收益。

人才流动决策的做出,除了与人才对现有工作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的评价有关外,而且与对流动后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的预期有密切的关系。员工对流动后新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预期是流动诱导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现有工作实现个人期望程度较低的员工,也许会因为对流动后新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预期并不高而没有产生较强的流动动机;现有工作实现个人期望程度评价较高的员工也许会因为预期到流动后新工作能实现更高的个人价值而产生较强的流动动机。员工对流动后新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预期是基于如下考虑的:员工的个人价值评价、企业员工目标价值回报体系、相关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它是员工对个体、目标企业、行业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综合认知的结果。由于人才拥有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充满信心,因此不管在任何行业中对新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预期都比较高。具体来讲,人才的报酬期望满足程度相对较高,他们对一般报酬期望的预期对流动诱导力的影响不会很大,一旦他们能对期望实现程度较低的成就期望、机会期望在新工作中的实现程度产生较高的预期,就会形成较大的流动诱导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流动诱导力的大小是个体对个人价值、现有工作以及目标价值回报认知的结果,受到个人能力、职位、价值观等诸多个人因素,以及企业规模、薪酬制度等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

3.预期流动成本。

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高的流失动机的员工却并不一定产生必然的流失行为,这是因为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抑制员工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些流失的抑制因素会使员工的流动费用增加,预期收益减少。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些增加的费用和减少的收益就是员工的流动成本,它主要包括:一是直接转移成本,这是员工为了实现流动而直接支付的费用,包括合同违约费、手续费、个人承担的部分再次职业培训费、时间因素造成的收入损失、发生地理上流动时的交通费、安家费等;二是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员工的流动而放弃的在原有企业中积累起来社会关系网络、资历、知识技能、发展前途有利条件而产生的损失以及薪资福利方面的损失;三是心理成本,即员工离开原来熟悉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亲朋好友所付出的精神上的代价,包括由家人、亲友的不支持所产生的家庭压力,组织认同感的丧失而造成的精神压力,为适应新环境调整工作习惯和方式而付出的心理适应成本、为适应新工作而不得不学习新知识、技能时所付出的心理成本、在进行去留选择时产生的精力耗费等心理成本。

多数情况下,人才流动的直接转移成本与一般员工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所不同的是机会成本及心理成本对于人才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由于人才在企业中一般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经过多年的奋斗他们会获得比一般员工更为深厚的资历、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更为重要的工作经验等较高的事业基础,他们的流失意味着这些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的消失。因此与一般员工相比,人才流失对其事业发展可能产生更大的损失。如果人才的知识技能专业性比较强,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在新职位中大多不能适用,那么他的流失机会成本就更高。另外,在人才流失时,他们在原企业所享有的较高认同、声誉也会随之消失,而在新企业中获得新的尊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是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的;同时,在进行去留选择的时候,理性的、富有主见的人才会耗费较高的精力去收集信息、设计、评估选择方案的风险与收益,这种行为会对人才的工作和绩效产生较大的损耗。当然,由于人才的流失是主动型的,他们又有较高的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所以他们为适应新工作、新环境而付出的心理成本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学非所用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自己能准确地选择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人才的流失成本不仅与员工的年龄、工龄、性格等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企业的管理制度等企业因素有关。

4.离职或留职抉择。

人才离职或留职抉择的做出用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工具可以非常直观的表示出来。如果人才预期流动的成本大于预期流动收益,作为理性的人,人才会权衡利弊,选择留职;如果人才预期流动的成本与收益大概相当,人才流动的动机将会大大减弱,从而觉得流动可有可无,喜爱迎接挑战的人可能选择流动,而比较保守的人则可能选择不流动;如果人才预期流动的成本小于预期流动收益,员工认为流动利大于弊,将选择离职,发生实际的流动行为。用成本收益法可以直观地描述出人才离职或留职选择的过程,但是现实中人才流失抉择的做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由于个性特征、价值观等主观心理认知因素的影响,使得现实中流动抉择的做出并不像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这么简单。

总之,人才流动决策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企业组织因素以及人才的个人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企业人才流失动机、流动成本和收益预期大小,由此决定其在离职与留职之间的抉择,并最终决定流失行为的发生与否。分析了影响人才流失的诸多因素后,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是否能留住人才并不单纯的是工资待遇的问题,人才往往这些人会更多地看到今后的发展前景及工作环境的舒适问题,因此,希望企业家们能更加重视留住人才的渠道,更好、更多地留住人才,使他们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摘要: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在影响其自身竞争力的诸多因素中,产品自身的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状况是两个影响因素。只有对这两个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的基础上,才能探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学视角,企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新谱.留住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源策略[J].人才开发,2003(8):27-29.

[2]彼得.F.德鲁克著,张炜译.创新与创业精神:管理大师谈创新实务与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23-24.

[3]吕红英.我国民营企业人才流失与危机管理研究[J].兰州大学,2006(4):7-9.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篇8

一、经济学视角的下“打的难”问题

(一) 图示

从经济学的角度, “打的难” (本文基于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情况讨论) 是一个简单的供求问题, 即供应小于需求的结果。如图1。

S表示出租车的供应, D表示出租车的需求。当出租车市场的车辆供应为Qm、需求为Qn时, 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二) 问题的直接原因

由于出租车准入制度 (主要是通过许可证制度限量) 的实施, 供应受到严格限制;出租车价格受政府管制, 对供应也产生影响。若出租车公司通过对政府相关部门寻租, 俘获主管部门, 强化垄断地位, 将使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打的难”时的社会福利分析

假定出租车市场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确定时, 不存在影响需求方和供应方福利获得的其他因素。

(一) 完全市场作用下的福利水平

如图2, 在出租车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供应曲线为S的情况下, 均衡价格为Po, 消费者获得的福利为△ecb, 提供出租车服务的公司及个人获得的福利是△ace, 社会总福利是△acb。

(二) 政府对价格管制, 实施准入制度下的福利水平

如图3, 市场对出租车的需求曲线为D, 供应曲线为S。由于政府实施价格管制及准入制度, 实际供应量变为Q1。此时消费者的福利为△d1a1b1c1, 提供出租车服务的公司 (个人) 得到的福利为△e1a1d1, 社会总福利为△e1a1b1c1。

注:本文进行福利分析时设定的管制价格为P1 (小于均衡价格) , 当需求为Q1、管制价格为P2 (大于均衡价格) 时, 社会总福利与价格为P1时相同, 为△e1a1b1c1。

(三) 完全市场作用下与政府干预下的社会福利比较

根据图3, 完全市场作用下的社会福利总值要大于政府干预下的社会福利总值, 其差额 (政府干预形成的社会福利损失) 为△e1f1c1-△e1a1b1c1=△a1f1b1。政府干预导致供应总量Q1与Qo的偏离越大 (“打的难”问题越突出) , 社会总福利损失越大。

三、政府对出租车市场予以管制的可行性及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 在政府干预下的出租车市场的社会福利总值明显低于完全市场作用下的总值。为什么世界上众多政府还要对出租车市场予以管制呢?下面我们通过对出租车的消费者市场、供应市场的福利分析, 讨论政府管制的可行性及适用条件。

(一) 消费者市场

完全市场调控下的出租车市场, 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车辆的安全性、服务质量及价格的合理性不了解, 需要付出大量的信息搜索成本。政府通过准入制度、价格管制、定期审核, 使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几乎降为0。设政府实施出租车市场管制的成本为C1, 消费者在完全市场调控下对出租车的信息搜索成本为C2。当 (C2-C1) - (△ecb-△d1a1b1c1) >0, 即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与政府管制成本的差额大于完全市场与政府管制作用下消费者的福利差额时, 消费者福利在政府管制情况下更优。

(二) 供应市场

对照图2和图3, (△ace-△e1a1d1) 为出租车提供者的福利值在完全市场作用和政府管制下的差额。

(三) 政府管制市场的条件

根据消费者市场和供应市场的情况, 当且仅当 (C2-C1) - (△ecb-△d1a1b1c1) > (△ace-△e1a1d1) , 或 (C2-C1) >[ (△ecb-△d1a1b1c1) + (△ace-△e1a1d1) ], 即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与政府管制成本的差额大于完全市场与政府管制作用下消费者及出租车服务提供者的福利差额之和时, 政府对出租车市场予以管制为最优选择。反之, 完全市场调控为出租车市场的最优选择。

四、政府管制下“打的难”的解决办法

(一) 寻求政府管制下出租车市场的福利最大化

通过政府管制解决“打的难”问题, 需要使政府管制下的出租车市场的社会福利与完全市场作用下的社会福利的差额最大化, 即U={[ (△d1a1b1c1+△e1a1d1) -C1]-[ (△ecb+△ace) -C2]}={ (C2-C1) -[ (△ecb-△d1a1b1c1) + (△ace-△e1a1d1) ]}最大化。在一定市场情况下, C2和C1是定值, U最大化即Uˊ=[ (△ecb-△d1a1b1c1) + (△ace-△e1a1d1) ]最小化。根据图2和图3, 当Q1与Qo重合时, Uˊ最小, U达到最大。管制价格为P2时, 结论相同 (推算过程略) 。所以, 在完全市场的消费者信息搜索成本和政府管制的管制成本一定的条件下, 政府按照Qo (市场供求均衡时的数量) 配置出租车市场总量, 同时按Po (市场供求均衡时的价格) 确定车价, 将使出租车市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 是解决“打的难”的最优方法。

(二) 最优车辆数

某城市的最优车辆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

1.在一定的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偏好、政府管制成本分摊等因素确定的前提下, 建立某城市居民对出租车的需求函数。

2.在一定的出租车正常准入成本、运行成本 (购车、车辆运行费用) 、政府管制成本 (准入成本以外部分) 分摊等因素前提下, 建立出租车的供给函数。

3.通过供求函数均衡确定出租车的价格和供给数量。

由于出租车供应者和消费者都需要分摊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成本, 则图2中S和D曲线都会左移, 实际的供求均衡数量应该小于Qo。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1.政府对出租车市场的不当管制, 将导致“打的难”, 形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2.在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与政府管制成本的差额大于完全市场与政府管制作用下消费者及出租车服务提供者的福利差额之和时, 政府对出租车市场予以管制为最优选择。反之, 完全市场调控为出租车市场的最优选择。

3.在政府对出租车市场予以管制为最优条件下, 政府按照出租车市场供求均衡的数量和价格确定出租车供应量及出租车价格是出租车市场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二) 政策建议

为达到出租车市场福利最大化, 需要政府实施相应政策。

1. 建全对出租车准入的认证标准与机构

(1) 认证标准必须科学

标准应该主要围绕对出租车从业者的质的管理, 建立车辆安全、驾驶员资格、顾客服务等方面的强制标准, 通过法律法规予以明确。

(2) 建立高效的资质认证审核机构及监督机构

出租车从业者包括具备相关能力的个体经营者及公司法人, 其资质由专门的认证机构审核, 同时针对资质认证建立相应的监督审查机制, 防止寻租现象的滋生蔓延。

2. 按照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确定出租车的价格与经营许可证数量

市场允许发放的出租车经营许可证数量按市场均衡时的数量确定, 出租车价格按市场均衡价格确定。为保证许可证发放的公正性, 应该实行公开拍卖制度。

3. 政府对市场的管制成本由出租车供应方和需求方分摊

政府对出租车市场的管制成本 (主要是准入认证及审核成本) 须由消费者和供应者分担。同时, 政府管制成本必须力争最小化, 以确保市场整体福利最大化。

出租车市场的需求和供应函数会随着居民收入、居民消费偏好、出租车使用车型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按照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确定的出租车车价及许可证数量也需要定期修正。

参考文献

[1]张卿.出租车市场准入许可制度的经济学分析[N].经济观察报, 2006-05-13.

[2]李晓峰.出租车行业准入之痛[J].运输经理世界, 2007, (5) .

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物流产业分析 篇9

关键词:物流,物流产业,产业经济学

0 引言

物流产业纵贯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横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服务模式,与整个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冲击着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在此背景下,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8号文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也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业规划,此规划的出台突显了物流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物流的概念最初是从二战时的军事后勤中产生的,在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给出的物流概念为:物流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专注于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点到消费点的有效流动和储存的企划、执行与控制过程,以达成顾客的要求。欧洲物流协会(ELA)对物流的表述是: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它将物流定义为两维矩阵,第一维是物料流,由采购、物料管理和实物配送三个业务功能组成,第二维是工作顺序,由顾客服务、运输、仓储/物料搬运、物料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与支持以及管理等构成。日本通产省的运输综合研究所认为:现代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全部转移过程。现代物流的7R(Right)定义则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和合适的条件下,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成本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 物流产业的界定以及产业范畴

产业经济学是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产业”出发,探讨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以及研究这些规律的方法。产业经济学认为:所谓产业就是生产同类产品或替代品的企业的集合。根据物流的概念不难判断出物流是一个产业。因此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物流产业的职能活动已经随着社会分工以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日趋结构化、组织化,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目前,普遍的认识就是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属于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中的某些产业服务,是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对于物流产业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确定的认识和普遍的共识,本文将尝试着界定物流产业以及其范畴。

物流产业的概念是近些年才被提出的,杨春河、张文杰和孟燕萍(2005)将物流产业的概念定义为:物流产业是以整合分立和分散的物流资源、有机集成和协调仓储、运输、装卸、搬运、保管、信息、配送、加工等企业物流职能形成专业化物流服务活动和不可或缺的支持性活动的所有企业的集合。张际春和楚立松(2008)将物流产业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概念。其中,广义的物流产业涵盖物流服务中的各种生产流通环节涉及的人和物,包括商品和服务流通中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人员流,这一大物流体系一般包括现代化的流通技术装备系统、流通辅助支持系统、流通组织系统和流通管理系统。而狭义的物流产业只是指商品和服务流通中的物资配送系统。何娟、朱健梅、曹洪(2008)认为:物流产业通过为社会提供物流服务,它通过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物资的位移,将现代市场经济的各个行业、部门、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及形态价值。综上所述,笔者定义物流产业为:物流产业与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活动相关,是为第一、二产业以及部分第三产业服务、协调,衔接生产与最终消费等其他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服务性产业,它是集商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一身的独立的产业学科。

但物流产业是一个具有分散特征的产业,它与其他产业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第三方物流有相对较为独立的运营组织外,物流产业并不能较为清晰地划分出其边界,而更多的是一个集合的概念。物流产业的组织及其业务是分散在工业和商业领域中的,因而,将物流完全清晰和具体地从中剥离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概念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王述英、王青,2006)。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物流产业是属于第三产业的,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具有协调和促进作用。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第三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因此,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究竟哪些产业是在物流产业的范畴之内呢?

(1)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物流产业的范畴,物流产业包含以下具体行业:商品包装业、运输业、仓储业、货物运输代理业、流通加工业、物流信息业。

商品包装业是指对商品进行包装以提高商品安全性和美观性的行业。商品包装业务主要发生在商品的生产、流通、仓储等环节中。通过包装可以有效地保护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可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增值。

运输业是指从事基于物流基础设施、运输载体以及劳动力进行物流运营业务的运输体系。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仓储业是通过向企业提供保存物品的场所,以及对这些物品进行保管、信息统计等业务的企业。仓储业应包括仓库以及集货中心、分货中心、配送中心、转运中心、储调中心、加工中心、物流基地等物流中心。

货物运输代理业是货主与运输方之外的第三方通过运输代理形式提供运输服务的行业。货物运输代理业业务通过组织多式联运和代办运输手续等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了运输效率的提高,这同时也降低了流通领域的交易成本。货代业务是国外物流产业中的重要行业之一,并且已经达到相当规模,而在我国,这一行业也初具规模,并且日益成为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通加工业是生产加工业在流通领域的延续,是对物流服务功能的延伸的增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加工形式。

物流信息业是反映物流领域各种活动状态、特征的信息产业,是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有机结合。物流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信息高效沟通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从物流组织方式来看,物流产业可以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由生产方和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方式。它是由从事生产或者供应业务的企业,通过自身物流设施和物流网络的建立、完善,为了配合自身生产、销售和供应活动而从事的物流运营。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和供应组织往往采取这种物流组织方式。

第二方物流是指购入方、销售方组织的物流方式。为了采购、销售业务的顺利进行,销售方往往需要投资建设物流运输工具、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资产,并进行物流运营、管理工作。

第三方物流是指既不是由生产方组织也不是由销售方组织,而是由两者之外的第三方组织的物流。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是比较优势而产生的专业化分工所造成的。美国学者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通过合同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形态可以分为与运营相关的服务、与管理相关的服务以及两者兼有的服务三种类型。无论哪种形态都必须高于过去的公共运输者和契约运输者所提供的服务。”第三方物流除了应该具备传统业务的功能之外,还应体现出对委托方的委托对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设计、规划、管理和信息服务,因而第三方物流具有增值性。

第四方物流是由独立于第三方物流提出者、客户、商业过程管理者、服务提供者的供应链综合者,将其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技术同来自补充服务提供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集合起来,并对之进行管理,从而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3)从产业结构来看,物流产业应包括:物流基础产业、物流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信息业。

物流基础产业。它是整个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涉及的行业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仓储等,主要物流设施包括车站、货场、港口、码头、机场、铁路线、公路、仓库等。应强调充分整合物流运力资源、合理设置物流设施、发挥整体合力、避免存量资源闲置和增量资源浪费。

物流装备制造业。由于物流活动离不开基础设施、交通工具等载体,物流产业还包括物流装备制造业,大体上分为:集装设备生产行业、货运汽车生产行业、铁路货车生产行业、货船行业、储存与搬运设备制造业等。物流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提高整个物流活动过程装备水平的重要产业。

物流信息应该可以通过信息传输与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实现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2 结束语

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的转移,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生产和大量进出口、大量消费,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且物流产业作为工业化进程中重要的服务模式,对于其他产业部门以及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帮助国家或地区抵抗经济危机。但物流产业界定的模糊或者不清晰,阻碍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界定物流产业及其范畴。

首先,对产业政策的设计有着重大意义。对物流产业的界定不仅有利于统一的物流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降低能耗,提高效益;在协调沟通方面也有利于各产业的沟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其次,对市场机制的完善有着重大意义。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力量乃至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后,对人才培养有不可忽略的意义。界定物流产业及其范畴有利于完善物流学科的学科建设,也为进一步培养物流学科方面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伟.关于发展我国物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4(3):139-140.

[2]黄海,徐涛.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物流科技,2005,28(117):1-4.

[3]张际春,楚立松.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17-18.

[4]何娟,朱健梅,曹洪.我国物流产业现状、约束因素和未来发展重点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8):81-84.

[5]杨春河,张文杰,孟燕萍.现代物流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论研究[J].物流技术,2005(10):38-40.

[6]王述英,王青.试论物流产业的属性及其组成[J].学习与探索,2006(2):228-230.

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盗版现象分析 篇10

当前, 盗版现象已屡见不鲜, 很少有人没用过盗版软件、没看过盗版硬碟、没听过盗版音乐, 没买过盗版图书, 而正版产品却门前冷落。虽然我国早在1990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对盗版侵权行为是明文禁止的, 大多数人也都知道盗版是非法的, 但盗版不仅未被彻底清除, 反而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是因为盗版现象的存在是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根源。

二、盗版存在的原因

盗版产品为什么能长盛不衰?与其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原因有关。

1. 技术背景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电脑, 一些电脑爱好者对于加密与解密技术非常精通, 正版产品的加密对于他们来说已形同虚设。另外, 比如文字、光盘等复制产品使得盗版变得更加容易。

2. 市场现实基础

(1) 市场需求

正是因为市场存在着盗版需求, 所以就有盗版存在的必要性。一般人的第一感觉都会认为“盗版”是市场中不好的东西, 但消费者却在实际的行动中给予了支持。消费者在市场中作出购买行为时, 主要受价格和质量两方面的影响, 而盗版正好提供了一个低兼的价格, 而质量也与正版差别不大。

比如, Microsoftomee2007正版售价高达3000元, 而盗版十元钱就能买到, 并且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两者的质量差不多。

(2) 企业供给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企业是否生产某种产品, 往往是由其利润决定, 所以企业生产盗版产品, 不仅仅是因为盗版产品有市场需求, 更多的是因为盗版产品相对于正版产品来说, 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生产价值。

比如, 一张正版的系统光盘售价可能会达到数千元, 生产企业扣除一些研发成本、管理成本、市场推广成本等等外, 可能剩下的利润少之又少;而一张盗版的系统光盘, 仅仅只需要复制就可以快速得到几千张, 这让生产盗版光盘的企业收益非常乐观。

(3) 盗版存在的其它基础

盗版制品在种类和引进速度上比正版产品更加有优势, 因为正版产品的引进必须先取得版权才行, 而盗版产品种类繁多, 选择性也强;再者, 政府作为一个倡导机构, 其内部也不乏使用盗版产品的。虽然在打击盗版的市场宣传中作了大量的工作, 但在真正落实具体措施的过程中还是力度不够。

三、盗版存在的经济福利效应

我们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这三个方面来阐明这一点。

(1) 消费者剩余方面。盗版产品, 由于价格的低廉, 一方面, 使之前购买力条件不允许的消费者也能买得起盗版产品, 增加了他们的消费者剩余;另一方面, 也吸引了一些之前已经购买过正版产品的消费者改用盗版品, 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消费者剩余, 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2) 生产者剩余方面。生产盗版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获得更多的生产者剩余。正版产品的生产商, 除了有低价的竞争优势外, 在市场竞争中, 还可以通过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 扩大生产规模, 扩展自己的销售渠道, 从而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通过这样获得更大的生产者剩余。

(3) 社会福利方面。盗版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体现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上。我们承认盗版活动对社会的确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 比如阻碍了相关产品的技术创新, 也就从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总产出。但是截至目前, 学界也无法提供让人完全信服的证据表明盗版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四、政府打击盗版及反盗版策略

(1) 政府要及时调整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当前的版权保护问题上, 确实存在着执法不严的问题, 但是, 政府更应该立法,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也应该充分认识到, 执法不力是使盗版现象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建立市场机制反盗版。可以这么认为, 垄断产生了盗版,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反盗版就是要反垄断势力。市场竞争是垄断的克星, 那么政府运用市场竞争来反垄断是最明智的选择, 并且也是大势所趋。因此, 政府应该借加入WTO的机会,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加强竞争和对外开放, 来防止盗版行为的猖獗。

(3) 政府的反盗版行动应该适度。政府的反盗版行动并不是愈严愈好, 也不是愈松愈好, 而应该采用相关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 使得盗版成本和反盗版成本之和最小, 这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 对于盗版问题, 政府须从两方面考虑, 既要疏, 也要堵。

(4) 政府打击盗版行为也不能太绝对。也就是说, 彻底解决盗版不应该成为政府反盗版的实际政策目标。一方面, 只要盗版现象产生的市场基础存在, 盗版就不可能被人为取消。另一方面, 盗版活动对于市场来说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如果一味的打击盗版活动, 那必将会损失盗版活动给市场带来的某些好处。

总之, 盗版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根源和经济效应, 也有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我们既不能完全消灭盗版现象, 也不能任其发展, 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 把握好“度”, 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改清, 田苗.以经济学范式辨证看待盗版问题[J].商场现代化, 2007 (18) :221-222.

[2]位涛.盗版现象的根源探析[J].金融经济, 2009 (11) :120-121.

[3]高山行, 江旭.对盗版及政府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预测, 2002, (6) :1-5.

上一篇:学生个性档案下一篇:用户体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