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人

2024-06-19

职业人(精选十篇)

职业人 篇1

关键词:职业道德,培养,途径

面对当前种种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 笔者拟从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模式、职业道德素养教学、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估等三方面着手, 研究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 探索“职业人”的职业道德培养的实施途径。

协调校内多方形成合力, 共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需要整合多方力量, 形成合力才能奏效。

发挥职业道德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要改进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 让它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就业和创业指导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要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就业服务, 提高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学校应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和音、体、美等项目的竞赛活动, 通过比赛集训备战活动, 一方面,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 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意志。

利用认知实训和顶岗实习环节,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实训实习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的教育, 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在实训实习过程中, 教师应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根据学校实习、实训要求和标准, 对于参加认知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考核, 加强对职业道德养成内容的考核, 对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和责任追究。

把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和共性规范融入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研究, 根据专业特点归纳职业道德共性和个性伦理规范, 把敬业、诚信、公道、纪律、节约、合作、奉献等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纳入实践教学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和行业, 了解未来的职业, 认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增长才干、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班主任 (辅导员) 和学校管理、服务工作者要成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楷模班主任 (辅导员)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应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 遵循德育规律, 组织建设好班集体,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培养好的班风学风。班主任 (辅导员) 的敬业奉献将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道德养成影响深远。教师要热爱学生, 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要从关心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 着眼教育, 严格要求,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实现管理育人。学校各项服务工作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 以身作则, 优质服务, 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激励, 实现服务育人。

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要通过举办业余党校、团校和组织党章学习小组等多种形式, 组织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 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学校要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班集体、学生社团, 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文艺、体育活动。要鼓励、指导学生建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社团, 因地制宜地开辟活动场所, 建设活动设施, 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情趣, 发展个性特长, 提高审美能力, 锤炼意志品质。

利用校园文化的耳濡目染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化育人环境。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要开展生动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结合民族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毕业典礼等, 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 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的建设, 发挥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歌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 注重宣传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及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

营造家庭与社会的育人环境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 密切与家长的联系, 指导家庭教育, 使家长了解并配合学校贯彻实施好德育大纲, 改进家庭教育方法。要依靠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和街道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 并同所在地的机关、部队、企业建立固定联系, 发动、协调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德育工作, 逐步建立学校与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 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

能力培养, 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

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背诵一些枯燥、没有血肉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条例, 而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领会职业道德规范和条例, 并且自觉融入个人未来的职业实践中, 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做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践行者。因此, 要创新教学模式, 同时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力争使职业道德教育做到知行统一。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成为脱离现实生活的空洞说教, 是使职业道德教育处于静态僵化状态的集中表现, 实施情境教学模式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教师应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和任务目标的业务活动情境预设, 再现业务操作流程, 把职业道德规范内涵结合典型案例融入到业务活动中, 将抽象的道德理论还原为鲜活的经验知识, 充实丰富的实践知识, 使普遍观念与具体情境相结合,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反思、感悟, 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在情境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生被设定为某一从业人员参与具体业务活动过程, 从中深切领悟到怎样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职业道德准则, 做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而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对他人之事进行简单评判。要结合本校实际, 改革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培养的教学模式, 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 让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职业道德培养评价体系, 以行为习惯养成为突破口狠抓落实

评价既是对一个阶段效果的衡量, 也是对下一阶段努力方向的导引。因此, 对于职业道德培养的评价直接关系着职业道德培养的方向和效果。对于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 考试。考试对于衡量知识掌握程度具有客观公正的优势, 职业道德培养应该以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知识作为起点。因此, 通过开设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以及相应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集中解决学生职业道德养成问题。通过考试, 检查和衡量学生掌握职业道德知识的情况, 从而为学生在行为方式上领会和践行职业道德奠定坚实基础。 (2) 评议。评议分为自我评议和他人评议两种, 主要是通过自我和他人对个体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感性 (整体印象) 衡量。可以参照学校指定的职业道德评判标准, 自评或他评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情况。学校德育评价机构可以将两种评议结果综合分析, 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评议结果。 (3) 考核。考核就是根据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对学生个体日常行为表现进行常规考核, 并以量化考核方式体现。可以根据德育考核的目标, 以班级为单位, 以周为考核时段, 班主任 (辅导员) 主导考核活动, 班级全体学生参加, 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考核,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践行表现。通过以上三个方面, 我们把知行有机统一起来, 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效果。

行为是思想的外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可以规范和指引学生将来的职业行为, 而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自然离不开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通过调查和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弱的学生大多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 应从校本实际出发, 以职业道德培养评价体系为抓手, 狠抓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广泛开展“道德实践及道德评价”教育活动, 将学生思想品德、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 细化考核指标, 天天考评、周周评比, 使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通过一系列符合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具有时代特点的体验教育, 帮助广大学子从人与家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五个关系出发, 寻找一个岗位, 扮演一个角色, 获得一种感受, 明白一个道理, 养成一种品质, 学会一种本领, 在实践中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道德立法和信用档案建设, 为职业道德教育保驾护航

要完全靠自觉自愿地履行职业道德规范是不现实的, 因此,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第一, 加强道德立法工作。通过在一些特定领域通过职业道德立法, 将道德要求、规范以法律的手段加以贯彻实施。如《教师法》、《公务员法》等, 这种法典对于推进职业道德建设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措施, 也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建设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借助法制化和制度化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既是依法治国的要求, 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 注重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西方的信用档案建立得比较完备, 这与西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西方企事业信用档案与从业者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个人出现的违背信誉的行为, 随时会被记录入个人档案。用人单位和金融行业乃至政府机构可以便捷地跟踪, 找出个人的历史信息, 以便他们在选人、用人或银行发放贷款时作出正确评估。我国的信用机制建设刚刚起步, 也需要借鉴国外在这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对于考试作弊、学生拖欠学费和助学贷款的不诚信现象要有应对措施。第三, 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根据行业法规要求, 设置准入门槛, 加强岗前职业培训和岗位职业培训。在西欧, 以德国为代表, 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达到三分之二, 在北美达到二分之一, 在东方, 以日本为代表, 非常重视员工职业道德的岗前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职业认知培训, 更重要的是情境性和与技能结合的职业道德素养实践性训练。例如, 对于那些频繁“跳槽”的从业者, 岗前入职培训的门槛将使他们付出昂贵代价, 这也许是对频繁“跳槽”现象的有效预防措施。

总之, 从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模式、职业道德素养教学、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估等几个方面探索“职业人”职业道德培养途径只是一个良好开端, 但不是全部, 因为职业道德修养包括职业理论知识学习、职业道德情感修养、职业道德意志磨炼等, 职业道德修养渗透、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中, 职业道德修养没有止境。一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只有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磨炼和自我完善, 才能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黄仁贤.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探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2) .

[2]周远清.素质教育是体现中国教育方针的教育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1) .

[3]杨继昭, 等.中国秘书岗位资格证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职场人职业素养! 篇2

不要把事业中的任何一件倒霉事儿都赖在命运身上,把你所中意的职业、公司的相关信息搜集起来,放在一个文件夹里,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向上司表明你的想法

别等着上司主动找你谈关于你的工作表现和他的期望的事。你得自己时常做个回顾和检查,弄清楚自己到底干得怎么样,是否符合上司对你的期望。

改善你的办公室人际关系

与同事相处越融洽,工作就会做得越顺利。在办公室里,要学会包容各种不同个性的存在,这样会让你与同事之间的摩擦减少,合作起来也会相对愉快。

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固有的知识很快就会变得陈旧,一文不值。所以你一定要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学习,让自己跟得专业知识的发展。

向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取经

任何人的智慧都是不可替代的,

多接近那些拥有很多你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以及犀利眼光的人。这个人不一定要既完美又有影响力,只要是一个可以帮助你进步的人就足够了。

为你的工作和生活寻找平衡点

只知道整天埋头工作不懂生活的人一定不会成功。因为如果你没有办法平衡工作和私人生活,你很快就会垮掉的。和老板之间的人情债你得算清楚,可不要让工作凌驾于你的人生之上。

学会娱乐

利用休闲的时间,和同事们一起玩乐一下。这样的互动机会能够更加促进同事之间的关系。一些大的公司有自己的社交协会,就是为了鼓励员工多多交流,也可以释放工作压力。

保持激情

职业反盗版人 篇3

李智勇,今年27岁。8年前,他从湖南省临湘市农村来到深圳市打工。两年前,他发现了反盗版这一赚钱的新行当。

今年6月末的一天,他来到了深圳市的一家酒店,开了626房,和他同行的还有另外3个人。一进房间,四个人立即挂:活起来。只见这一位打开行李包,取出一部小型摄像机。等到他一开机,另一个人便开始行动,他打开电视,找到vod视频点播系统,点播了一部名为《见龙卸甲》的影片。屏幕显示:收看这个影片需要在房费之外另行付费78元。这四个人用正常速度播放一段,再快进播放一段,并对播放过程全程录像。录了一段后,直接快进到了片尾。

3个半小时,他们点播了5部影片,付费390元。原来,李智勇通过摸底发现,深圳市很多酒店在内部电视系统里播放盗版影片。所以,他从北京请来了公证员和取证人员,到各家酒店一一取证。拿到证据和公证书,他就可以塌实地打维权官司了。那么,以反盗版维权作为职业,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呢?李智勇告诉记者,在正常情况下,2009年底他最少应该有1000万元的收入。

行业提示

当职业抢注商标人遭遇冰山 篇4

但是, 不容否认的是, 随着市场发展, 整个社会对知识产权和商标意识的提高, 商标转让和买卖行为越来越多的受到了市场关注。一方面, 商标持有人沾沾自喜, 商标的品牌力光芒四射, 经济价值即将实现;另一方面, 商标持有人又无所适从, 看似现在的市场很热闹, 却总找不到命门, 似处于玻璃杯中一样, 有光明却没有前途。经过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 商标持有人应该改变一些观念。

先举几个例子:可口可乐现在作为全球顶尖软饮料公司之一, 拥有超过500个饮料品牌, 在1919年, Elntst Woodruff以250万美元从Asa Kandler的继承人手里买下Coca Cola公司。

上世纪4 0年代, 迪克·麦当劳和莫里斯·麦当劳兄弟在加利福尼亚州开设了他们的第一家餐馆。1961年, 雷·克洛克买下了这家名为“Dick and Mac McDonald”的餐厅, 更名为“McDonald’s”。

星巴克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 1971年成立, 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霍华德·舒尔茨于1982年加入星巴克。1987年, 现任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以380万美元买下了最初的星巴克连锁店, 从此带领公司跨越了数座业务发展的里程碑。

以上是世界上著名商标的成长故事, 它们已经达到了世界级的品牌级标准, 从以上三个商标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些信息, 这些商标在发展之初的价值并不高, 商标的创始人 (持有人) 把商标连同资产都卖掉了, 也不过几百万美元而已, 这与现在的市值有着天壤之别。可见:一是商标的价值靠时间积累而成, 还要靠卓越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二是好的商标是与时俱进的, 换标是为了与时代贴近, 更好地迎合消费者需求。商标的价值也在动态地发展。以上的三个商标都已经历过多次的换标, 几经变脸, 特别是可口可乐, 换标次数达六次以上;三是之所以知名商标买卖案例都出现在国外, 是因为我国企业的生存式发展, 使国内商标的市场化环境不容乐观, 国内商标买卖交易平台不高, 所以才少有商标买卖情况出现;四是并不是商标见人就能卖, 只有真正懂得它的人才会发掘它的价值, 这决定了商标交易注定是向小众化发展。

价格与价值很矛盾, 目前国内的商标转让信息显示:一个字要价一个亿!上百万, 上千万的商标要价比比皆是, 如果不是怕外汇结算麻烦, 大概职业抢注商标人交易价以欧元计也是可以的。那么, 职业抢注商标人是基于什么出发点呢?

不外乎是两个方面:一是商标持有人认为自己注册的商标是股票 (原始股) , 其价格只涨不跌,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 “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 日后上市, 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理论上不错,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前提, 就是公司必须要上市, 上市就存在风险。上市公司越强势, 其股票的收益就越稳健。然而, 商标持有人的商标除了一个注册证, 其市场的贡献值为零。既没有企业实体, 也没有上市的资本, 说是股票, 其实只不过一张收据。

二是一些商标持有人坚信自己商标的价值, 相信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价值。然而, 商标的价值有一个不确定因素, 就是社会价值的关注度, 古董的价值有着时代特征, 但是商标的价值必然要在市场上体现, 一旦离开了市场, 其价值就会失去衡量标准。殊不见一些国外品牌在收购了大量国内企业之后, 把国产品牌纷纷“雪藏”, “雪藏”的商标价值还存在吗?

更滑稽的是, 一些职业抢注商标人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些资源, 如优秀的中国汉字已经注册了, 一个优秀的图案自己注册了, 一些时代的“主旋律”自己注册了, 别人想注册除了买还能做什么?尽管这些都是品牌商标的最好因素, 然而职业抢注商标人忽略了一点, 时代在进步, 成为品牌商商标因素的选择余地更多了。而且商标的底子很重要, 但是后天的培养更重要。设想一下, 多年之前若是有人注册了“李宁”商标, 如果李宁不从商, 其“李宁”的商标价值远远不能与现在相提并论, 如今“李宁”作为最具中国价值的商标排名第24位, 品牌价值上亿美元。

笔者认为, 任何注册商标都有其市场价值, 只是这个价值的展示力有各不相同, 捂市待沽不现实, 坐而论道也不现实, 期待一夜暴富更不现实。随着市场的发展, 全球化的格局形成, 市场趋向理性化发展, 商标转让和买卖方式将日益艰难, 客观地说, 交易市场根本不可能形成。种子好不一定收成就好, 收成好的原因不一定全靠种子。现在的职业抢注商标人所面临着就是这样一种生存压力。

此外, 注册商标只是市场化的第一步, 在后期它需要强有力的品牌化运作, 这就是系统的力量, 过去一个商标的品牌力可能需要几代人、几十年, 现在可以在系统运作的策划下缩短这个时间差。因此, 商标的交易中, 也要与市场接轨, 引入市场机制, 才有可能成功。据说现在“王老吉”的商标持有人想重新授权, 公开向全球招募新合作伙伴。一纸注册证的“王老吉”, 改革开放三十年内它也没有“红遍全国”, 如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中国知识产权 (驰名商标) 高峰论坛”发布, 广药集团旗下“王老吉”品牌价值评估为1080.15亿元。2008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则显示, 王老吉在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售额上已经成为“中国饮料第一品牌”, 超越之前中国最高价值品牌“海尔”的8 5 5亿元, 成为中国目前的第一品牌。

当梦想遭遇冰山, 后果会怎样?1912年泰坦尼克号遭遇了冰山, 一艘伟大的远洋客轮在此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1500多名乘客成为了它的陪葬品, 只有705人生还。对于职业抢注商标人来说, 梦想会否沉没?

职业人 篇5

有人只工作了三四年,在职场上跌爬打滚几年,却感觉到,对于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应该去找什么样的工作自己还是一片迷茫,无从下手。有人这十多年的职场生涯做了很多事情,在不同的行业不同职位都有工作经验,可是现在都还是基层工作为主,想往高处走却得不到认可?有人针对不同的职位做了多种简历,每种都发出去一百多份,面试回音不少,可是机会越多就脑子越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好?职业顾问8月以来接待了许多“职场打杂人员”的来访咨询,占到咨询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他们在跨出校门之前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可是许多所谓的“现实所迫”让他们在初入职场时就走弯了路。一步步他们轮换了很多职种很多行业,走到今天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青春逝去的同时,身价也在不断下滑。而且其中还不乏一些高学历者。职业危机,他们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否则职业生涯肯定进入死胡同。

职业顾问案例:

贾小姐是一家知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曾经的梦想是做酒店经理。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酒店做采购工作,她主要负责供应商联络和维持,货物进出控制、签单等任务,开始时工作还算满意。不久后,她开始疲于应付酒店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连续出差错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三年后她终于无法忍受下去辞职了。因为当时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一位朋友告诉她做销售很是赚钱,心动的她开始尝试在一家跨国保险公司做寿险代理人,不善人际交往的她半年不到就不得不考虑换工作了。贾小姐英语一直不错,她被一家网络通信公司录用了,担任经理助理。单位效益不错,领导又对她比较看重,很多事情都让她参与,其中协助最多的就是市场调研和人力资源工作。学到新东西的她在这家公司一做就是两年,直接上司的突然跳槽让她再次进入职场竞争。这一次,她成为了一家美资生产厂家的经理助理,主要产品本身对她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试

用期没过她就辞职了。现在她已经没有了方向,除了助理经验之外,企业好像就不怎么认可她了。

她投出很多简历,准备了面向秘书助理、人力和市场三种版本,但是回复中都是助理类工作最多,她手头就有几个助理OFFER。但是她开始犹豫了,因为这个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学习东西还可以,一辈子做就没有什么前途了。郁闷的她向职业顾问求助。

职业顾问研究方案:

贾小姐的情况就是典型的“职场打杂人”。她因为对自己和职业的判断不清,造成了自己不断尝试却不断偏离正确职业发展方向的结局。工作经验丰而不富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仍然没有引起职场人士的足够重视。贾小姐这样的工作历程根本没有在任何一个领域建立优势竞争力,所以除了助理工作之外,企业肯定不能认可她的其它价值。更何况随着她对助理工作的兴趣、热情不断降低,极有可能出现职业能力“负增长”现象,再加上这类工作的高替代性,贾小姐的职业前景不容乐观。

职业顾问职业生涯建议:

随着我们对贾小姐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她对旅游、酒店管理方面兴趣还是很浓的,而且一直都在关注这方面的情况,对国内的旅游、酒店市场行情有着独到的见解。回到该专业领域是她心底的想法,可是因为现实的种种情况和曾经痛苦的酒店工作经历让她没有信心去面对。

职业顾问通过前期的立项测评工作分析了贾小姐的职业性格和属性,发现她

比较适合那些要求规范、缜密,工作对象是物,总体统筹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工作。于是我们的职业顾问再结合贾小姐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职场形势、行业特性以及企业用人策略等为她指明了职业路线:酒店或旅游产业仓储管理——酒店或旅游产业物流管理——酒店或旅游高层管理。这条路线合理利用了她的职业特性、专业背景和酒店工作经历,并且在她优秀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建议她主要向欧美高级酒店或旅游公司靠拢。除此以外,职业专家还为她分析了现阶段具体求职过程中会遭遇的差距问题,如何从理论技术上去弥补等也进行了相关指导,还为她解析了职位竞争的瓶颈以及突破瓶颈的方法等,真正让她解决了职业方向和职业独立生存能力两大难题。

在职业顾问的全程辅导下,贾小姐不仅拿到了满意的OFFER,还学会了一套高效的跳槽、求职方法,真正实现了鱼与渔的兼得。

职业顾问观点:

“职业打杂人士”:职场看重的是人的职业价值本身,而非经验多寡和学历高低。如果经验和学历正好在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之上,就能够加快职业发展,否则就是职业道路上的绊脚石,因为复杂的经历会引来复杂的“机会”,过多的学历让人无法取舍,造成职业发展混乱将是必然)。职业停滞就是危机的前兆,在这个职业发展生死存亡的结点上,整合自己的优势竞争力,合理规划职业道路和求职计划才是摆脱危机获取成功的关键。

职业“试药人”京城调查 篇6

据专业人士介绍,“试药人”的安全系数相当高,进行临床试验的新药均已完成了动物实验、毒性实验等环节,疗效和安全性已达80%以上,因此,自愿试药者所承担的最大风险来自个体差异。

假学生参加试药

在海淀区花园北路某医院门诊部2楼的走廊里,张可笑着对同伴任欣说:“今天要试的药是治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张可今年19岁,职业试药已有一年半,任欣是河南人,30来岁,自幼习武,两年前和妻子来北京做“试药人”。

医生开始为入选应征者体检。院方只想要大学生,任欣面相较老,又拿不出学生证当即被淘汰。

在一名女医生面前放着一大摞“知情通知书”,获得体检资格的人大多看都不看,直接在“知情通知书”上签名。试药者必须签署“知情通知书”,其出自《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自2003年开始实施,目的就是保护试药者的知情权,也标明了院方的法律责任。

“你吸烟吗?”医生问张可。“不吸。”张可不自觉地握紧双手,他的右手手指发黄。“喝酒吗?”“不喝,一点儿都不喝……”

事实上,张可好烟好酒在朋友中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在网吧,他是一根接一根地吸。上完网,他通常会喝上两瓶啤酒再蒙头大睡。

事实上,张可不但隐瞒了自己烟酒的嗜好,他那张紫红色封皮的学生证也是花了200元托人办的,因为在校大学生容易获得试药机会,用假身份证、假学生证参加试药在行内已不是秘密。

“带头大哥”控制试药信息?

张可原本是来北京创业的,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成为一名职业“试药者”。

两年前,张可从高一退学,带了一万多元离开浙江来到北京,和一些同龄人筹办快递公司,不到半个月公司关闭,迷惘中张可迷上了网吧。在此期间,偶然结识的文飞介绍他走上了试药路。自从认识文飞后,张可才知道,试药业原来是由不同等级的中介组成的一个网状形态。

文飞是一名中介,他打个电话就能喊来十几个“试药者”。文飞说,在他上面还有“带头大哥”,也就是试药业的大中介,这些“带头大哥”在多家医院拿下试药代理权后向文飞这样的“小弟”发布试药信息,再由文飞等小中介负责找人。

文飞和其他试药者一致透露,北京试药行业是由五六个这样的“带头大哥”组成的。经常接近这些“带头大哥”的文飞说,“一般的三甲医院没有10万元以上的活动费用是不行的,医院一般不许大中介向下线索要中介费。”文飞说,因为医院会给大中介报酬,每找来一名试药者“带头大哥”可获得数十元钱。而事实上,除了医院支付的报酬,“带头大哥”还会向文飞这类的小中介收钱。文飞在向试药者提供信息后,一般收取试药报酬20%的费用,并将其中一半上交给“带头大哥”。

但北京医院方面却否认试药信息是通过中介发布的。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将信息委托给了大中介,像协和医院试药招人便是由医院工作人员直接与每个试药人联系,杜绝了中介赖以敛财的可能。文飞说,“但这样的医院,目前少之又少”。

试药业的灰色江湖

“带头大哥”姓张,掌握着北京多家医院的试药信息。

对于这些“带头大哥”所具有的能量,记者接触到的试药者都这样描述:在体检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可以代医院决定试药者人选。

“如果没有中介,你自己即使知道试药信息,体检也通过了,大多时候还是进不去。”试药者顾某说。在这些“带头大哥”之间有着不成文的协定,一家医院通常由一名“带头大哥”负责。而文飞等小中介在不侵害自己上线“大哥”的利益时,可以为其他“大哥”找人试药。

2009年冬天,文飞因经验不足而踩过了界。他找到两个人去试药,但他们告知已答应去另一个“大哥”负责的医院进行试药。文飞便承诺少收他们的回扣,将两个人留下。

没过几天,文飞接到恐吓电话,并在之后的一个黄昏,一群男青年在路边拦下文飞对他拳打脚踢。当文飞抄起一块砖头后,对方才散去。

最近的一场冲突更在行内引起轩然大波。海淀区某知名大学医学部附属的实验室内,几名试药者发现自己交了20%的中介费,而其他人只交了10%,就找介绍自己的试药者去理论。发生争执后,试药者殴打了中介。被殴打的中介又联系“带头大哥”报复了那几个试药者。此后,这样的报复性殴斗又各轮番进行了一次。

“这些药里有我的贡献”

自己究竟试了多少次药,张可也不记得了。试药的副作用在他的记忆中就是头晕和恶心。张可说:“头就像大了一圈儿,想东西想不起来,想问题越想越乱。”

前不久,张可试了一种胃药。当时,一个病房的人服药后都上吐下泻,胃部剧痛、痉挛,在床上缩成一团。“医生说这很正常,为了拿到试验数据我们还得继续服药,不能退出,退出的话医院想给你多少钱给你多少,太不划算。”

入行比张可早的文飞经历了更恐怖的试药体验。前几个月,他在海淀区某医院试验一种降血压药。当针剂打入体内后,11个健康受试者的低压很快降到50毫米汞柱左右,4个人马上被抬去抢救,剩下的人留待观察。行内人都知道,凡是心脑血管和癌症类的药物副作用最大,酬劳也最高。有时候,住院试药半个月就可以拿到1万多元。也有最便宜的,打一针,十分钟内看一下皮肤的反应给你300元。有的“大活儿”钱再多张可一般也不敢去接,“我才19岁,还没结婚,我要为以后考虑。”

自从张可试药之后,他每次去药店都有种奇异的感觉。“我看到一个柜台的药就会想这些药要多少人试,眼前会出现密密麻麻的人、一间又一间的病房。这些药里也有我做出的贡献。”

“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做了中介之后文飞发现,在校大学生成为目前试药的主力军。文飞多次在试药过程中遇到在校生,他们有的为了补贴生活、有的为了挣钱给自己充电,甚至有的仅仅为给女朋友买部最新款的手机。

安徽省药监部门一位官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中国,参与I期试药的人群目前主要有3类,一是学生人群,二是医护人员,三是无业者。其中,大学生群体是最理想的优质试药人,身体情况、文化素养等各方面条件都是最佳,做药物试验时会首先考虑从这部分人群中选择志愿者。

在一次试药体检现场,记者看到数名30多岁模样的男子冒充学生前来试药。他们手里拿着20多岁的身份证和学生证。在被院方识破淘汰后,一名男子告诉记者,他来自河北张家口的农村,是借来的证件,试药为了挣钱回家盖房子。

按照有关规定,在3个月内参加过试药的人不能再参加下一次试药。但对于职业“试药人”来说,这样的频率远远不能满足生活之需。他们至少一个月试一次药。

有时候,医生会告诉大家职业试药不是个好事儿。“试药对肝肾功能影响最大,各种药物作用是会累积的,到一定年限就会爆发。”

文飞试药的频率属于中等,一年试10次左右,再做个小中介,一年可以有三四万元的收入。但他是个“月光族”,经常边数着仅存的零钱,边打听新的试药信息。

在这行,文飞说他也不会再交什么朋友。“没有一个同学知道我在干这行。这不是我的工作,我不想让任何知道我真实姓名和家乡的人,知道我在做这个。”

亟待健全试药法规

“自从现代医学在西方诞生后,试药就一直没有停止。”龚拥军,南京某律师事务所律师,曾代理江苏省首起人体试药案,之后常在医疗和药监领域办案。

上世纪80年代,龚拥军还在医学院校读书的时候就作为健康受试者参加过试药。“我们学医的都把这样的机会当做为科学献身,从来没有人想过以此牟利。”

但随着大量新药的上市,“试药人”不像先前那样容易寻找,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大量职业“试药人”。

目前,国内规范试药行为的只有一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该规范并不具备强制作用,我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只能援引人身侵害方面的法律。”龚拥军说。

而在西方,对“试药人”的保护法律非常健全。以美国为例,新药平均研发费用为9亿美元,其中人体实验环节就占了40%。而且,医药公司必须签订保险合同,不但要为受试者试药期间的不测投保,日后产生的毒副作用也在保险范围内。

对于法律空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一位负责人表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药监部门只能核定医疗机构是否有试药资格,并对试药项目进行批准和备案,“对试药过程的监管,应该由卫生部门负责。”

“反对把试药当职业”

龚拥军认为,职业试药人跟以前的“职业卖血人”很类似,都是以明天的健康换今天的钱,“我反对把试药当职业”,龚拥军认为,政府应该从第三方介入,来保护临床试药者的利益。尤其是健康受试者,为了赚钱,面对医院更为弱势。“国家不能坐视一群年轻人以试药为生。”但医学的发展又离不开健康人体的试药。龚拥军认为,遵循医学常识的“试药并不可怕”,但“以试药为职业,就在拿生命开玩笑。”

目前,试药人张可住在通州梨园地铁站附近的一间地下室内,月租150元。他觉得自己没文化又不想去打工,“出力气一个月赚不到一千元,还不及试次药赚得多。”但是他也害怕,害怕拿到试药酬劳,在跨出医院大门后一头栽倒,可能就没人管了。每天夜里睡觉,他会想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于是,在不上网的日子,他会换上球鞋在人行道上跑步锻炼,他说“运动能安慰一下自己”。(文中试药者姓名皆为化名)

职业人 篇7

在日本, 学校、医院、老人院等单位食堂提供的伙食称之为“给食” (以下供餐) , 在这些食堂工作的人员称为“给食调理员” (以下供餐员) 。随着时代的变迁, 降低成本成为各类机构维持正常运营的重要手段, 包括公立中小学校也基本委托民间机构承办食堂业务, 职业供餐员开始供不应求。如果拥有“营养士” (营养师, 负责食物营养搭配, 制定菜单) 或“调理师” (厨师, 负责食物制作) 资格, 更容易就业, 但这类资格不是成为供餐员的强制性要求。

随着经济由高成长进入低成长期, 为了稳定就业市场, 日本各地方政府从1990年代逐步开始针对由于各种原因退职、失业并有再就业愿望的人员, 提供各种基本从业技能的短期免费培训, 本稿研究的关东地区供餐员职业培训就是其中一种。虽然技能要求不高, 入行门槛低, 收入通常只够满足基本生活, 以致人员流动相对频繁, 但从培训课程内容可以窥见即使是底层劳动者也拥有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意识, 为中国同类行业提供一个参照。

二、针对供餐员的培训课程

各种短期培训由地方政府的职业能力开发中心或委托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关东地区供餐员培训主要集中在东京都和相邻的神奈川县。培训为期6个月, 一年分4月入学和10月入学两期, 每期20至30人, 受训生平均年龄通常超过30岁。培训方式为按项目进行逐个实际操作训练。20多年来, 课程内容根据实际的岗位需求和受训生接受能力不断进行着改善。

岗位需求主要有 (1) 按100份食物2个人制作的比例,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食材处理、饭菜制作到盛入食器的全部工作 (2) 新入职供餐员必须有即战能力 (3) 有对“人、材料、水电煤气”等的成本管理意识 (4) 紧急情况 (如火灾) 的处理能力 (5) 同事间协同能力等。

实训课程内容主要分为6大类48项:

1.厨房内外的整理、清扫等安全卫生管理 (10项)

注重自我健康管理;切伤、烧伤等的应急处置;重物的使用规则;厨房内外设施的清扫;食品卫生管理;机械器具的清洗消毒;厨房内外的防火灭火;冷藏冷冻食品的使用和保管;食物中毒、异物混入的预防;老鼠蟑螂等有害物的防治。

2.厨房机械器具的使用 (4项)

熟知机械器具的种类和用途;根据食材、菜肴选择合适的机械器具;正确使用机械器具;机械器具的保养管理。

3.食材的准备 (13项)

熟知食材的种类;蔬菜清洗;冷冻食品解冻;熟知各种干货的种类及用法;会判断食材的新鲜度并杜绝浪费;蔬菜的各种切法;大量食材的快速切削;米的机洗手洗方法;肉类的切法;鱼的处理;高汤制作;食材采购;熟知可能引起过敏的常见食材。

4.菜肴制作 (9项)

焯;和;烤;煮;炒;炸;蒸;食材搭配;调味。

5.按时间要求提供饭菜 (6项)

与用餐单位的协调合作;根据菜单设想菜肴的视觉效果;理解不同菜肴的制作工序;掌握各种菜肴的制作时间;准确并快速将饭菜盛入食器;与同事的协作。

6.提供让用餐者满意的料理 (6项)

根据用餐者的意见改善供餐服务;盛入食器的饭菜具有美味的视觉效果;理解色、香、味的重要性;掌握合适的用餐温度;针对不同用餐者 (普通人、病人、青少年、老人等) 制作菜肴;充分利用季节性食材。

三、管理者针对职业供餐员上岗后能力资质的主要检查项目

1.预想投诉、食物中毒、异物混入等问题的发生及其原因, 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病因物质、硬质异物、化学物质 (如洗涤剂) 等, 预防事故发生。按照安全卫生的工作顺序和规范操作;

2.关于食品、设施及机械器具等安全卫生检查方法和一般故障的排除;

3.对工作台、地面、墙壁、屋顶、窗户、照明器具、换气扇油烟机、水槽及排水沟等清扫消毒的顺序和频率。清扫用具的置放;

4.呕吐物等不洁物的及时处理和消毒方法;

5.明了所有器具和废弃物的固定放置场所;

6.避免食物在运送及陈列过程中遭到尘埃、昆虫、人员往来等的污染;

7.对洗洁精、消毒液、杀虫剂等的正确使用、安全存放;

8.呕吐、拉肚子、手指创伤等供餐员自身的健康管理;

9.指甲的修剪和清洁, 不涂指甲油, 不佩戴耳环、项链、戒指等任何装饰物, 保持头发及工作服的整洁, 不在厨房抽烟、聊天、更衣。卫生间使用后的清洁等供餐员自身的卫生管理。

评价

供餐员培训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 详尽的实训内容,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形成模式的过程中发生促使改善课程内容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其一, 日本是一个速成食品非常发达的国家。当受训生中诸如没处理过生鱼、不会焯菜等日常生活里没有做饭经验的人越来越多时, 这方面的训练占用的时间和劳力挤压了其它训练科目, 使得课程的编排更缜密, 项目也更注重具体细节。

其二, 由于指导老师由大学等科班出身的营养师担任, 开始的培训思维是“营养师是供餐管理业务的中心”, 即接受营养师的指令而展开工作。指导老师本身也将这种经验和认识原封不动地导入训练中。这种思维以受训生就业后岗位业务的掌握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前提, 培训重点是学会做更多的菜肴。但是由于雇用形势的变化, 工作现场不断压缩人员配置, 并要求新入职供餐员具备即战能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供餐工作的每道工序。根据受训生的能力状态和社会对供餐员的新要求, 以岗位需求为中心逐渐成为培训新思维。

这类问题的解决, 体现的是把握现实情况和转变思维模式的培训宗旨。有些培训和检查内容看上去超出了供餐员的职务范围, 但仔细分析无一不与供餐工作有关, 这种注重赢在细节的意识是日本人职业素质的根本所在。

多年来受训结束后的供餐工作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上下, 说明受训生工作能力强, 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一些再就业人员通过供餐工作, 取得营养师或厨师资格, 提高了职业地位, 也拓宽了任职渠道。

参考文献

[1]牧下圭貴.学校給食[M].東京:岩波書店, 2009.

[2]西日本新聞社.給食-未来をひらく[M].福岡:西日本新聞社, 2004.

[3]足立区「おいしい給食」製作委員会.日本―おいしい給食を目指している[M].東京:アース·スターエンターテイメント, 2011.

[4]神奈川県立産業技術短期大学校開発研修課.単位制能力開発[C].神奈川県立産業技術短期大学校, 1997.

[5]東京都はたらくネット.https://www.hataraku.metro.tokyo.jp/index.html

论职业人商务形象设计与修炼 篇8

职业人如何设计和修炼其成功的商务形象?就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商业品牌来分析、经营、管理, 并以一种管理者的姿态把自己推销出去。只有既注重内在的素养, 又重视外在形象的塑造, 才能获得成功。

1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在商务活动中, 第一次印象的形成是短暂的, 甚至几秒钟就会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例如余先生接待了一位保险公司代理人, 很快他就把代理人打发走了。他说:真遗憾, 本想给父母买几份保险单, 但见到保险代理人一头酒红色的头发, 一身性感服装, 还有夸张的言谈举止, 我怎么也不能对这种人产生信赖感。可见, 第一印象就是效率, 就是经济效益。只有留给人们美好第一印象的人, 才有可能与对方进一步交流与商业合作。如何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迅速创造更多成功契机, 已经成为职业人所关心的焦点。

判断第一印象主要是外表, 还有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言谈内容。纵观国内外成功人士和领导者, 都无一例外地努力在外表上塑造成像个领袖或成功者的样子, 因为他们深刻理解成功者的形象, 对事业、家庭及个人的激励、促进作用。因此想成功, 就先让你的外表像个成功者的样子, 并像成功者那样待人处事, 学会让别人喜欢你、尊敬你和赞美你。看起来像成功者, 其第一印象往往让人尊重, 而看上去精神萎靡者, 其第一印象往往让人望而生厌。所以好印象事半功倍, 坏印象功亏一篑。古人说的“先入为主”就是这个意思, 此“入”价值千金。当一个人的外表显得成功时, 其思想更容易达到成功。这样的人更就有机会提升自己, 结识他人, 拥有更多的自信, 拥有更多的机会增加自己的财富和幸福。

今天就是你新形象的开始, 因为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来留下第一印象。要抓住瞬间把握机会, 改变你的商务形象, 就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首先要树立第一印象就是财富的观念。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我之所以在很年轻的时候成为富翁, 原因是我学的某些特别技巧和能力, 知道怎样瞬间改变人们的某些品质。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对健康及金钱有需求的人, 也是塑造个人商务形象最积极最成功的人。其次, 自信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基础。你的自信决定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 其比率大约90%。要自始自终地相信自己, 永远不要害怕任何事。自信心愈强, 恐惧就愈少。许多成功男人的外表、举止、微笑等处处透露其自信。再次, 气质提升人的品位。个人商务品牌形象由真善美的气质决定, 气质好又可使自己的形象得以提升。惟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世界上的成功者大多是善于阅读者。

2 为你的人生和事业而穿着

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往往就是他教养、品位、地位最真实的写照。职业人穿着得体和谐, 往往能体现其良好的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而穿着不当, 则会降低人的身份, 损害自身的形象, 也没有机会走到公司高层。因此穿衣不是为了漂亮时尚, 而要为他的人生和事业, 这是事业成功的诀窍。某集团公司的总裁说:当我要裁人时, 首先从穿着最差的人开始。

穿上职业装。西方谚语:你就是你所穿的 (you are what you wear!) , 许多具备杰出影响力的人, 大多穿着极有品位, 美国肯尼迪的英俊外表与品位着装, 曾被美国人认为“创造了美国人心目中英俊的形象”。如果你要别人像专家一样对待你, 你就必须穿得像一个专家。如何才能使自己穿得像一个专家?最有效办法就是穿一套剪裁非常得体、质地非常优良的职业装。企业家潘石屹总是穿着一身黑衣服, 戴着一副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他认为别的颜色驾驭不住, 怕穿了不合适。而黑色很简单, 在正式、非正式的场合都适合。其实许多成功男人在含蓄的服装外表之下, 处处透露出来的是深沉、可靠、自信、成熟和力量。

西装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一种服装, 也是商界人士在正式场合的优先选择。一般注重商务形象的男士不会只有一套5000元的名牌西服, 而且许多成功人士在他们还没有成功之前, 就已经开始培养这种投资包装自我的习惯了。一般而言, 深蓝色西服+白色衬衣+酱红色领带是显权威感的搭配, 也是走遍全世界也不出错的商业标准职业装。穿套裙可以马上让一位职业女性显得与众不同, 并且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示她的认真工作态度和温婉的女性美。套裙宜稍冷色调为主, 从而体现着装者的端庄、典雅。与流行色保持一定的距离, 能显示自己的品味和个性。职业女性着装更应重视质地, 多而滥的服装只会让你显得粗俗, 而穿上质料考究的套装让你看起来更优雅。

配饰要有品位。西装的韵味不是单靠西装穿出来的, 而是用西装与其他衣饰一道精心组合搭配出来的。品位配饰宜精不宜糙, 宜少不宜多, 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领带是男人的概念和风格, 是展示男人个性的最佳方法, 你是保守、花哨、权威、沉闷, 还是严肃的个性, 人们都能迅速地从你的领带之中领悟。如果你的领带每天换一条, 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你天天换衣服。注重形象的男士应佩戴质量真丝、图案含蓄、简明, 色彩保守的知名领带。鞋袜必须与西装配套。西方有句谚语:不要相信一个穿着破皮鞋和不擦皮鞋的人。为保持自己的形象, 必须每天擦亮你的皮鞋。一些商务人士会准备黑色、深棕色皮鞋至少三双以上。与皮鞋配套的袜子, 应是深色、单色为主, 并且最好是黑色的。

女性配饰主要精心考虑衬衫和鞋袜的选择。与套裙配套的衬衫, 面料上要求轻薄而柔软的自然面料为主, 色彩上要求雅致, 以单色为主。爱惜自己形象的职业女士不可不重视鞋袜。选择鞋子要注重面料, 以真皮为好, 款式大方简洁, 没有过多装饰与色彩, 鞋跟不能太高太尖, 中跟为好。鞋的颜色必须和服装的颜色相配, 总原则是鞋子的颜色必须深于衣服颜色。袜子被人称之为“足上风光”, 以丝袜或羊毛为好, 一般是白天穿肉色或浅色的, 晚间活动可稍深。

3 举止动作见文化

一项调查表明, 高达90%以上的职业人都知道通过身体语言来调整思维、激活思维。许多成功领导者拥有漂亮迷人的音质, 有自信的手势, 能充分利用身体语言优势进行沟通和交流。职业人举止美观大方、自然优雅, 不但透露出一个人良好的礼仪修养, 是人内在品质、知识修养的真实外露, 而且能赢得对方好感, 获得更多商业合作的机会。

修炼积极的身体语言。一个杰出的身体语言专家, 其领导作用是运用成熟的身体语言而不是言辞, 因此修炼身体语言更有利于推销自己的地位。优美的站姿是培养身体语言的起点, 站立时保持端正的姿势, 优雅的神态和怡然的表情, 会给人一种挺拔健美、精力充沛和积极向上的印象。站姿的基本要领是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 男子要站得稳健, 而女士要站得优美。

美好的走姿是一种动态美, 很自然地就会流露出自信、精神的气质, 同时也给人以专业的信赖感, 让人赞赏不已。女士走路, 要求步履匀称、轻盈, 显示温柔之美。男士走路, 可适当加快步伐, 有助于提升个人魅力。

优雅的坐姿传递着热情、自信和友好的信息。男士的坐姿要求是“坐如钟”, 女士要“坐如芍药”, 优雅大方。正确的坐姿, 既是表示尊重对方, 也使自身的形体显得优美。坐姿的基本要领是脊背挺直, 肩放松, 两膝并拢, 双手自然放膝上或椅子扶手上, 上体直挺, 勿弯腰驼背, 也不可前贴桌边后靠椅子, 上体与桌、椅应保持一拳左右, 双膝并拢, 双脚自然垂地。

小节之处见精神。在工作或生活中, 一些举止虽小, 却往往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如上下楼梯、自动扶梯的时候, 要坚持“右上右下”原则, 以便有急事的人, 就可以从左边的急行道通过。公共场合不吃东西, 为的是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同时为了个人的美好形象。注意口腔卫生, 消除口腔异味, 大蒜、小葱和韭菜之类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 其气味滞留时间较长, 因此参加重要商务活动前一天, 就不应吃这些食物, 以免口腔异味引起对方的不悦。要避免在众人面前发出各种异常声音, 当众打哈欠或喷嚏, 都是有失礼仪的。要有意识地使用积极的语言, 改掉消极的身体语言, 多借鉴成功人士的身体语言, 让自己在举手投足中表现出翩翩风采。

4 对自己的脸孔负责

我们的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感情信息要比语言更丰富、更巧妙, 成功的商务形象从脸部表情起步, 有健康生动的表情, 也就有了成功的自我形象。善用眼神交流, 眼睛是灵魂的窗口, 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在情感, 友好而技巧的眼神能迅速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良好的目光交流应该友好、平和坦然, 它对建立双方的信任、交流和增强信誉等都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养成注视对方的习惯, 做到“目中有人”, 双方交谈时, 要看对方的脸部和眼睛。文化是眼神的底蕴, 眼神要灵活而有礼貌, 恰当地运用眼神, 除表现的技巧外, 加强文化、品德修养非常重要。只有深厚的知识底蕴的人, 他的眼神才是充实而富有内涵的。

微笑值千金。笑容是全世界最佳的沟通手段, 也是最能体现乐观向上、愉快热情的情绪, 可以较快地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 打破交际障碍, 创造友好的交际氛围。一些服务业的经理宁愿雇佣一个中学毕业但却有愉快笑容的女孩子, 也不愿意雇用一个神情忧郁的哲学博士, 因为营业员对顾客提供的服务, 至关重要的是微笑服务。可见微笑的魅力比美貌要大得多, 最能缩短彼此之间心理距离, 并能够创造出交流和沟通的良好氛围。真正的微笑不但可以带来人际和谐, 而且给人带来极大成功, 如海尔集团要求每位员工学会微笑。因此要不断训练, 坚持不懈。想象对方是重要客户或多年商界朋友, 用心练习, 笑容是成功的惟一秘诀。

5 结语

成功一定要投资你的形象。用你美好的第一印象、得体的服装、积极的身体语言和丰富的表情, 设计和修炼你独特的商务形象, 借此打开成功之门。

参考文献

[1] (美) 彼得.蒙托亚和蒂姆.梵德荷蒙托亚.你就是品牌[M].接力出版社, 2004, 9.

[2]三妮, 形象决定一切——个人形象操作指南[M],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8.

论现代职业人的理念及其依据 篇9

一、从职业的实质看:分工呈现专业化和系统化

职业是一种社会分工, 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时所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 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出现的, 随着分工的变迁而发展, 所以社会分工是职业的前提。 因此, 要把握现代职业的发展, 必须了解现代分工的基本特征:即分工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一) 分工的专业化

分工的专业化, 实质是通过职业人的专业化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亚当·斯密曾举过一个例子:“在苏格兰, 也可以在温室中种植葡萄, 甚至同样可以酿造出上等美酒, 但它的成本要比国外高出30 倍。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为了鼓励苏格兰生产葡萄酒而禁止外国酒的进口, 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2]“像产业中的分工那样, 增进了技巧, 并节省了时间。 各人擅长各人的特殊工作, 不但增加全体的成就, 而且增加科学的内容。 ”[3]分工的专业化, 就是要实现“职业人优势原则”, 就是把企业活动的特点和参与企业活动的员工的特点结合起来, 把每位员工都安排在适当的领域中积累知识, 发现技能从而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4]。 这种“优势原则”体现在两点:首先, 职业人能结合自己的特点, 进行专项学习、适应和升华, 经历从初学者、职业能手到专家的转变, 自身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使自己在从业者中具备竞争优势。 其次, 职业人专业化能力使分工的优势得到体现, 生产效益大幅度提升, 使企业在行业中具备竞争优势。

首先, 分工的专业化要求现代职业人具备“岗位优势”, 明确“在岗位胜任方面, 我的优势是什么? ”这就需要求职者能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 运用“SWOT分析法” (即竞争优势 (strength) 、 竞争劣势 (weakness) 、 机会 (opportunity) 和威胁 (threat) ) 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立足职业方向, 了解职业动态, 精心打造符合职业需要的条件, 如能力素质、经验、态度等, 实现求职者与职业的高度匹配, 使求职者在择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其次, 分工的专业化要求现代职业人具备“业绩优势”, 明确“在这个岗位上, 我能为企业创造什么? ”分工的专业化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因此, 求职者一旦进入特定的岗位, 要将岗位作为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平台, 千方百计地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 为企业创造效益, 这时候效益成为职业人的第一衡量标准, 曾经在择业中占据优势的条件, 如学历、外貌等变成了辅助条件。 所以, 为了实现职业的平稳和快速发展, 必须在岗位上挑战自己, 为企业创造效益。

(二) 分工的系统化

分工的系统化是指同一个劳动过程, 由不同的分工和岗位组成, 这些分工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系统, 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它与分工专业化是“一个过程, 两个方面”。 美国的波音飞机就采取了这种专业化、系统化分工的生产形式, 波音飞机由450 个零部件组成, 分别由6 个国家、1100 家大型企业、15000家中小企业共同协作生产, 西雅图只是其最后的总装厂[5]。

首先, 分工的系统化要求现代职业人必须学会合作。 不会合作的人, 不能成为现代职业人。 强调合作, 是因为现代职业竞争激烈, 在追求高效益的驱动下, 企业会全力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有效开发的前提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人尽其才; 同时更需要合适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将每个人能整合在一起, 形成集聚效应, 发挥1+1>2 的作用。强调合作, 一方面, 要求职业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 职业人要认同组织的目标, 并能为目标协调行动。 现代职业领域, 职业人受外在条件的影响, 行动和目标彼此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差异如果得到有效整合, 则合作顺畅, 能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 差异如果在扩大, 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内耗, 组织的整体效能大打折扣。 因此, 合作是提升职业人自身效能和组织效能的重要支撑。

其次, 分工的系统化要求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 犹如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在医学上, 针对人体的不同器官, 将医学门类划分为内科、外科、耳鼻喉科, 血液科、心理科等等, 这些科室的分工, 能够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 但仅仅拘泥于专业化, 会导致“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窘境。 因为分工的专业化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 单纯地强调专业化, 不仅会破坏事物的原貌, 而且会割裂事物的统一性。譬如, IT中搞软件的不会硬件, 搞硬件的不会软件。因此, 作为现代职业人, 首先要在分工专业化的基础上, 了解各个岗位之间的联系及运行规律, 了解所处岗位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譬如“电子商务”这个岗位, 需要了解产品的生产环节、运输环节和售后服务环节, 根据商品的销售情况对这些环节进行定量分析, 就会发现这些环节存在着一些规律, 这些规律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 系统化意识会拓宽职业人的“职业面”, 职业人可以以此为契机, 按照职业规划和自身的需要, 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发展。

二、从职业的过程看:职业更替、职业流动的周期在加快

现代职业, 从过程上看, 职业更替的周期和职业流动的速度在加快, 这一过程对职业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要求职业人因时而变, 因势而变, 增强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一) 职业更替

职业更替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 旧职业消失, 新职业产生的一种现象。 职业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 它注定要经历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只不过现代化使职业的更替过程变得更加快速。 目前, 包括修笔匠、签字排版工、油印师的旧职业正在消失, 总数已经达3000 种。 同时, 新职业在不断涌现, 截至2010 年,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发布了12 批122 种新职业, 如形象设计师、汽车模型工、呼叫服务员、信用管理师、房地产策划师等。职业更替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旧职业会随着时代发展, 内涵及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产生新职业, 如理发匠变成了发型设计师。 其二, 新职业产生于一个全新的领域, 如心理医生、证券分析师等。

职业更替, 要求职业人必须具备创新的理念与开拓精神。 职业更替, 源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引起职业结构的深刻调整, 这些调整对于职业人首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如新技术的革新, 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职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自动售货机代替了人工售票员, 电脑屏幕前的控制代替了生产线上简单加工, 这些转变使职业人必须面对全新的工作对象和环境, 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是空前的, 甚至于使一部分职业人失去工作。 这些调整其次也是一种机遇。 为了适应职业的变化, 职业人须突破常规, 创新理念, 把握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丰富职业的内容和形式, 使其更具生命力。 农业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 发展到今天, 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在此背景下, 一味地坚持原有的生产模式, 只会产生低效的农业。 相反, 一些地区的农民开发出了: 具有特色的旅游农业, 开心农场, 农家乐, 掀起回归自然的热潮;附加值高的生态农业, 蟹田养殖、立体种植为产品提升了品质;农产品经济人、农业技术指导员、种子加工员等新的农业门类, 为农民就业拓宽了门路。 而这些, 离不开职业人理念的创新和开拓精神。

职业更替, 要求职业人必须研究市场需求。 职业的产生和消亡都是源于人的需要,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的需求直接体现为市场需求。 如为了帮助购物, 便有了导购员, 为了“排忧解难”便有了心理医生等。 根据市场需求的程度, 又相对分为冷门职业与热门职业, 两种职业会因需求的大小而转化。 作为职业人, 要善于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变化, 并因时而变。随着网络购物的风靡, 社会兴起了一种新的职业———电子商务, 它解决了网购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为买卖双方架起了更加便捷的联系通道。 未来人的需求将不限于简单的网络购物, 将更加注重更为轻松、直观的消费体验过程, 这就需要电子商务领域的职业人, 搭建更为便捷的平台, 提供更为专业、人性的服务。 因此, 面对职业更替, 职业人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才能在职海浮沉中取得先机。

(二) 职业流动

职业流动是指职业人在不同职业间变动的现象, 是职业人放弃又获得职业角色的过程。 “据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统计:当今发达国家, 每个人一生平均有4~5 次职业变动, 美国的产业工人平均有17次, 日本人有6 次以上, 我国职业人的变动率平均也有3~4 次”。[6]还有抽样调查表明:一些发达的城市如北京、深圳等, 45%的人有过职业变动。所以, 一定的职业流动是社会正常现象和趋势, 因为合理的职业流动, 使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间合理配置,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水平升级”。[7]

职业流动, 要求职业人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对于职业人来说, 职业流动是其职业生涯中一种普遍的现象, 过去那种缺乏竞争机制的“铁饭碗”、所谓的“终身职业”已经渐行渐远了。 面对这一新的形势, 职业人需要打破传统的“传统学习”“专业学习”的局限, 力求做到“终身学习”, 即要在毕业后继续学习, 自主学习, 把学习作为职业流动的主要条件, 学习新技能, 新知识, 增强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能力。从20 世纪90 年代起, 我国国有企业中出现了 “下岗”现象, 从1998 到2000 年, 有2137 万国企职工下岗, 下岗是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发展市场经济, 是企业减员增效的必然举措。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革, 下岗职工度过了艰难的阵痛期, 大部分人通过参加政府提供的再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和自主学习等, 重新就业, 职业流动顺利进行。 如果说20 世纪90 年代国企职工还在为下岗而表现出惊慌失措, 而现在, 职业人已经对职业流动表现自然, 这源于凭借各种学习媒介, 如专业培训机构、网络课程、远程教学等, 职业人的社会和职业适应性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三、从职业的主体看:职业的人本主义因素日趋明显

人是职业永恒不变的主体, 但是, 时代不同, 人的地位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 有很大的差异。 导致这一差异的是现代管理理念的变革, 它经历了从 “X理论”“Y理论” 到现代人本主义的转变。 人本主义管理是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 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 以组织共同愿景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简而言之, 人本主义管理就是依靠人、激发人、为了人, 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了解人, 在于了解职业人的需要层次, 能力结构、心理状态等;激发人, 在于运用物质和精神资源激发人的工作热情; 依靠人是把做职业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精心培育;为了人, 是追求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是通过职业服务人。 如今, 人本主义管理在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不少企业以让员工入股、民主决策等形式提高主人翁意识。 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相继向员工推出无息贷款, 补贴员工买房, 员工的忠诚度明显提高。

(一) 职业的人本主义, 要求全面了解现代职业人

首先, 要了解职业人的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等。 传统的管理理念, 把人当作职业的工具, 把职业理解为纯粹的追求利益的活动, 忽略了员工精神和归属的需求。 实践证明, 物质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但是要产生持久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还需要企业给予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 其次, 要了解职业人的能力结构。 现代职业日新月异, 充满挑战, 职业人要适应职业的要求, 必须具备比较全面的能力素质。 职场有个箴言, 就是“技多不压身”, 因而在“成功学“和”职场守则”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罗列的诸如 “十大能力”“十二种必备的能力素质”等, 为职业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要想完全具备这些能力, 也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技多也压身”。 职业人需要立足职业的要求, 重点培养岗位相关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即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和自我管理的基础核心能力, 包括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和创新创业的拓展核心能力, 包括领导力、执行力在内的延伸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产生核心竞争力, 与其将有限的时间用来发展各种能力, 不如有重点地发展核心能力。 最后, 要了解职业人的心理状态。 现代人受压力影响, 心理防线变得脆弱不堪, 心理的健康已经成为健康的标准之一。 现代职业人要想持续发展职业生涯, 必须要有坚实的心理支持系统, 面对压力和挫折, 能够进行有效的排解。 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几连跳事件, 充分说明了心理健康对于职业人的重要性, 因此, 可以说, 拥有良好心理素质, 也是现代职业人的必然诉求。

(二) 职业的人本主义, 要求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职业的目的, 而非工具。 传统观念认为, 职业是为了谋生的工具, 职业的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这就把职业当成的人的“异化”, 即职业以人为基础, 却成为人的束缚。 现代观念倡导人的自由和解放, 赋予了现代职业追求人的自由、发展的责任。 职业的人本主义迎合了这一需要,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职业的目标。 首先, 为了职业人的全面发展, 企业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促进身心发展;通过专业培训, 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 促进职业发展;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 为员工的提供现实动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员工民主参与决策, 为员工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 促进个性发展。 其次, “为了人”体现为“服务人”, 职业是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的对象指向的同样是人, 因此职业的目的是为人提供良好的服务。 服务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 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人性、更智能的便捷工具;服务体现在职业行为上, 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上帝般”的享受。 如国内一些连锁超市, 在超市设免费饮水亭, 栖息长椅等, 为消费者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

四、从职业的规范看:遵守职业规范已经成为职场的主题

职业从形式上看, 是从事某一类分工的群体, 是相近工作的总称。 职业从单一的分工演变成群体的分工, 且受到社会和国家的认可, 离不开系统的职业规范。 传统意义上的职业规范, 局限于岗位规范, 从业规范等, 侧重于专业性、职业性。 但是, 现有的岗位规范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的多层次需要, 遵守与职业相适应的自然规律、 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等变得更为迫切。

(一) 遵守职业规范要求现代职业人遵守自然规律

职业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但是无论职业的社会化有多高, 它始终离不开对自然的依赖。 职业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它需要对各种物质资料进行加工、升华以满足人的需要, 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也是对自然索取最严重的时期。 因此, 可以说, 职业不仅是人与人的关系, 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处在这两种关系中的职业人, 不仅仅要掌握职业发展的规律, 更应该研究和遵守自然规律, 实现职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的马永顺, 曾创全国手工伐木产量之最, 采伐原木大约36500 棵, 14 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接见, 其后目睹了由于过度砍伐导致的生态危机, 决定用后半生植树造林, 他和家人共植树5 万多棵, 荣获联合国环保奖。 马永顺的经历, 充分说明了职业人不仅仅要努力创造经济效益, 更要遵守自然规律, 创造生态效益。

(二) 遵守职业规范, 要求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对于职业来说, 功利性是其一大基本特征, 人进入职业领域, 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劳动获得相应报酬。但是, 追本逐利的欲望也使人选择铤而走险, 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最后的结果是职业人丧失社会信任, 断送职业生涯, 付出沉重的代价。 近年来, 央视曝光的“周大生等品牌黄金造假, 麦当劳过期食品翻新再售, 招行、工行泄露出售客户信息”等, 在消费者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使企业陷入严重公关危机, 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受到挑战, 损失巨大。 因此, 可以看出, 职业人获取经济效益, 必须以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为前提, 这些规范不是对职业人的羁绊, 而是维护职业秩序及生态的重要保障, 是职业人参与社会分工的“契约”。 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分别从内在和外在对职业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拥有各自的效力范围, 两者相互补充, 共同构成职业环境的有力屏障。 现代职业处在建设道德文明、法治文明的大背景下, 道德和法治应当成为职业发展应有之义, 成为现代职业人行为规范的风向标。

(三) 遵守职业规范, 最后要求遵守岗位规范

岗位规范, 是指企业根据岗位的特点, 对职业人提出的综合要求, 是职业人胜任岗位的必备条件。 它主要包括时间规范、组织规范、协作规范和行为规范等, 这些规范直接关系到职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它从两个方面对职业产生影响, 第一, 岗位规范出效率。岗位规范, 是对工作流程的一种规定, 这些流程不是人为制定的, 而是来自于大量的岗位实践, 来自于优中选优, 由此产生的工作流程在生产中能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现代企业已经普遍采用这种工作的流程化, 并将其上升为岗位规范, 作为现代职业人, 要融入岗位, 必须先适应并遵守岗位规范, 因为现代职业人处在不同岗位中, 每个岗位都是生产的单元和环节, 严格遵守相关职业规范, 能够确保所在岗位与整个生产环节的统一、协调, 从而产生效率。 第二, 岗位规范出质量。 这里的质量体现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岗位规范通过规范化管理, 减少现代职业人在工作中的疏漏和失误, 减少产品的次品率;通过规范化管理, 使现代职业人具备专业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质量。 从以上可以看出, 岗位规范是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现代职业人要努力学习并遵守, 使自身的职业行为更具科学性、 规范性、合理性。

总之, 理念研究必须根植于现实基础, 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现代职业人“理念研究”, 源自职业、职业教育及职业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反映了现代职业领域中人的基本愿景;现代职业人“理念”, 以现代职业的发展态势、职业人的发展规律为依据, 使理念在指引职业人发展的过程中更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现代职业人首先是一种客观的现象, 反映了现代人的职业行为和过程, 其次, 它更是一种理念, 反映现代职业的需要及人的需要。现代职业人的理念, 是对现代职业及职业人发展规律的总结, 以现代职业四大基本特征即职业实质、职业过程、职业主体和职业规则为依据。理念与依据之间的客观联系, 使现代职业人研究具有深厚的客观基础和现实针对性。

关键词:现代职业人,理念,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大用.职业选择与职业道德[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1-2.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下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4:29-30.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2:11.

[4]高国伟.不可不知的1000个管理常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179-179.

[5]潘旭强, 张华.国际贸易[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35.

[6]李勇.大学生学业与择业指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11.

“自媒体时代”新闻人的职业素养 篇10

1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来临。其主要特点有:

1.1 平民化、个性化

在2006年年底,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一年一度的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了,封面上没有一如既往地出现名人的照片,令人惊讶的是,只有一个醒目的“You”和一台电脑。在大众的质疑声中,《时代》周刊对此照片的解释是,整个人类社会目前正从机构转向个人。如今自然人又有了一个新的标签:“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在信息平台上畅所欲言,“想说就说,想写就写”。一时之间,仿佛每个人都变成了写手,有太多的观点要表述;有太多的生活感悟要分享;而更多人是想与外界进行交流,即使生活中沉默寡言的人也能在互联网上找到知音、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自媒体成为了每个平民百姓显露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平台。

1.2 交互性强、传播迅速

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逐渐消失了,数字科技和数字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每个人在经营、管理自己的“媒体”时不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发布信息。因此信息传播的速度日新月异,这样,新闻的时效性就有了很大的增强。一个作品从开始制作到完成发布,其迅速、高效,是过去的传统媒体诸如电台、电视以及报纸所无法完成的。作者能够通过自媒体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而信息传播的效果也可以迅速地由受众通过自媒体反馈给作者。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

1.3 可信度低

当今社会,网络自媒体的数量已非我们所能想象,而它的拥趸也主要是以普通大众为主,网络的隐匿性给了网民一种表面上的“安全而又随心所欲”的空间。在彰显个性、言论自由的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有太多的观点想要与人分享,越来越多的人想要“说话”。这就促成了自媒体之间的竞争,有的自媒体为了所谓的点击率过分追求新闻的发布速度,而忽视了作为新闻最重要特性———真实性。导致部分民间写手为“博眼球”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最终使得自媒体传播的信息的可信度降低。

2 新闻人职业素养要求

新闻人在面对着纷繁复杂的自媒体时代时,应具备如下职业素养:

2.1 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由于网络媒体发展迅速,自媒体因其特有的优势已深入人心。抢占了自媒体就是抢占了先机,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在面对名与利的诱惑时,出现了各种严重的违规:有偿新闻,在如今这个商品社会中,有些新闻从业人员将新闻视为商品进行买卖。如已曝光的某网站,出卖版面,将新闻与广告同化,完全无视新闻的真实性与存在性;收受礼金,记者心安理得地接受被采访对象提供的各种好处。在做报道时,刻意偏颇、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报道失真,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关键,可是某些新闻记者为了追求煽情轰动的效果,在新闻报道中,歪曲事实,甚至捏造事实,全然不顾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

作为新闻人,守密也是其基本职业操守之一。过去,由于客观因素,守密这个职业素养并没有被重视。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闻人采访方式发生了改变,能够更深入的接触到各种信息。在收集信息过程中,接触和获得机密的可能性会增大。因此,报道新闻时,固然要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同时也要考虑新闻的机密性。如果不能处理好涉嫌机密的新闻关系,那么其新闻职业效用肯定会受到损害。所以,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人”对涉密信息要有极高的敏感度,能够迅速的辨认涉密信息,并能进行进一步的管理。

2.2 要确定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首要之点就是要报道准确,只有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报道,才能让受众真实地了解所发生的事情。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人要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这是作为一个新闻人基本功力。只有具备了这一功力,才有可能发现新闻,才有可能挖掘出新闻的重要价值,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好新闻真实性,才有可能实现局部真实和全部真实、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高度统一。

一旦出现了自媒体新闻,作为“新闻人”如果发现此新闻有价值,应该尽量在第一时间联系采访作者、核心当事人,核实新闻的真实性。但现实是许多作者往往没有署名,或者没有留下联系方式,这时,编辑应根据发布内容联系新闻源的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力求还原新闻事实和真相,用新闻语言去诠释新闻事件。经常会发生在核实信息时,无法找到核心当事人,这时,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人不能急于求成,不经过核实就发布信息,而是应该沉住气,稍微延迟稿件的编发,同时花时间收集相关信息、继续进行调查核实。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会延缓了新闻的时效性,可是新闻的关键不就是真实吗?

2.3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由于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所持的立场和观点也不同,那么即使是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在报道过程中,新闻人会不自觉的融入很多自我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公正公平地报道新闻呢?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对新闻的敏感。因为只有敏捷快速地感受到热点新闻,才能正确地衡量其“含金量”。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充分地从各方面挖掘有用的新闻价值,只有这样,作为“新闻人”做出的报道才会有好的宣传效果。其次,作为“新闻人”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必须具备主观能动性。对于新闻工作要有一种迫切的需求感,要最大可能的争取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另外,就是要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不仅要充分地掌握书本理论知识,还要多进行实践学习,要多阅读并且进行分析其他兄弟媒体编发的网络新闻,取其长,为己所用。同时,加强思维方法的学习,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信息,因此,新闻人不能只是信息的编辑者,必须高于受众,才能指引受众。因此,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人不仅仅要具备传统的媒介素养,还要对互联网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要拥有互联网的视野与思维。要注重受众的体验,遵循自媒体的特点,熟悉和利用各种传媒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新闻的传播,最大程度地发挥新闻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自媒体新闻人不仅可以成为受众瞩目的公众人物,还应该能够给受众以生活上的启发,有助于手中的事业发展,开拓受众的视野,令他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作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人一定要提高职业素养,使我国自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媒体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那么作为新闻人怎样才能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怎样才能阻止和防护新闻自由的滥用?本人认为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是成就一个“真正”新闻人的关键。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沈金霞.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J].今传媒,2012(9).

[2]邓若伊.论自媒体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变动[J].现代传播,2001(4).

上一篇:方法条件下一篇: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