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

2024-06-11

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精选十篇)

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 篇1

1.1 饮食

合理膳食, 采用低钠、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 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吃纤维素食物, 适当补充蛋白质,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可起到降低血压, 预防心脑肾疾病发生的作用。碳水化合物占全天总热量的50%~60%, 少吃油煎、炸食品。

高血压病人适当补充蛋白质, 应以低脂牛奶、鱼类、禽类、瘦肉为主。牛奶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 牛奶脂肪中胆固醇含量比肉、蛋类都低, 而所含的酪蛋白易于消化吸收, 含钙量特别丰富, 是老年病人的理想补品。

应限制脂肪摄入, 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因动物脂肪含饱和脂肪酸多, 可升高血胆固醇, 而植物脂肪多含不饱和脂肪酸, 可降低血胆固醇, 膳食中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酸之比值 (P/S) >1时, 降低血压效果好。脂肪供给量每日40~50g即可, 胆固醇每天应限制在300mg以内。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均含维生素E和较多的亚油酸, 对预防血管破裂有一定作用。

高钾膳食的群体比低钾膳食群体少发生高血压。另有实验表明, K+还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3]。因此, 对于高血压病人, 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钾制剂外, 饮食中摄入含钾高的食物, 为一种安全、有效、最佳的补钾途径。高血压病人应多食用西红柿、菠萝、香蕉、橘子等含钾高的蔬菜和水果, 并应忌食过咸食物及腌制品、皮蛋及含钠高的食物等。

钙与许多疾病特别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中老年人由于长期钙质摄入不足, 加上吸收和保留钙的能力降低, 骨骼脱钙, 引起骨质疏松。高钙膳食能够降低血脂水平。高血压病人应每日摄入1g的钙。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如牛奶、鱼类、虾类、核桃、红枣、木耳、紫菜等, 以达到预防骨质疏松、降脂降压的目的。

1.2 适量运动

运动不足被认为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成人病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高血压病人身体活动量对其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体力活动多者的1.25倍。为取得运动训练的良好效果, 要确定运动的方式、强度、时间和频度, 增加有氧运动, 最好能做到每日运动3 0~45min, 量要适度 (如每天快步走30~45min) , 不要短时间大运动量锻炼。

1.3 戒烟限酒

每吸一支烟都会升高血压, 即使是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人, 吸烟也会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 使防止器官损害的作用减弱。过量饮酒会使降压治疗失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大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 男性饮酒量越大者血压越高, 饮酒者比不饮酒者血压增高, 如限制饮酒量, 则可降低血压。应控制乙醇不超过30m L/d, 相当啤酒720m L/d。如果限制饮酒, 每日不超过15m L酒精量, 特别是红葡萄酒, 还是有益的。因此, 护士可指导病人依据个人的习惯考虑适量饮酒, 但决不能酗酒。

2 药物降压的护理

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一般首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非药物疗法, 若效果欠佳, 则多给予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病变, 加之循环调节反射减弱、体液量减少, 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压的副作用。因此, 老年高血压病人在采用药物疗法降压时, 必须做到徐缓、温和、适度, 降压不可过低、过快。

一般说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 治疗对象降压的目标值也需相应提高。一般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通过治疗使收缩压逐渐下降至20.0~21.3Kpa为宜。

随着增龄的发展, 老年人肝、肾功能低下会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通过肾脏排泄的药物, 在血中的浓度容易上升, 有导致药效增强、副作用加大的危险。因此, 老年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应从青、壮年用量的1/3~1/2开始, 在观察用药反应和效果的同时, 于数周内逐渐加量, 2~3个月缓缓达到降压之目标。

要避免突然停服抗高血压药物。停服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将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 因为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会使血管壁变薄, 突然停药后变薄的血管壁更容易损伤。有研究表明:停服抗高血压药物后引起颅内出血的患者是持续服用抗高血压药患者而发生颅内出血的2.5倍, 常见原因是患者没有遵守医护人员的劝告和指导困。因此, 指导患者不能随便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至关重要。

3 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使机体免疫机能处在最佳状态, 对抵抗病毒、细菌及肿瘤至关重要。突然的心理应激可造成心动过速, 血压升高, 外周血管收缩, 心律失常, 直至室颤、猝死。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应尽量减少情绪波动, 对保持血压相对稳定,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本文重点从改善生活方式、用药指导及心理护理三个方面对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吴锡桂, 曹天秀, 朱燕, 等.人群膳食结构干预对血压均值的影响[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27 (1) :22.

[2]张尚文.降低体重和减少食盐量能增强对血压的控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1999, 20 (3) :140.

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 篇2

第五人民医院大武口医院神经内科 田丽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 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 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控制高血压应以预防为主,加强预防保健、心理护理为重点,减少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体会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又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脑卒中, 心、肾功能衰竭最重要的发病因素。大部分患者在血压升高早期有轻微症状, 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等, 以后逐渐累及心、脑、肾器官、严重时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等病变, 严重的影响人的正常生活。随着年龄的增加, 血管弹性差, 小动脉阻力增加, 因而血压随之增高, 持久的高血压会使动脉壁损伤和变化又加重动脉硬化, 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故老年人容易发生高血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群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因此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1,2]。我院2011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42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通过对我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以探讨和总结临床护理的方法和特点。1.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定义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 岁以上人群中, 收缩压>160mmH g 和/ 或舒张压> 95mmH g 的高血压患者[3]。目前, 我国将60 岁或60 岁以上的人, 划为老年人范畴。这部分人员所患的高血压, 绝大部分为原发性高血压, 故统称其为老年人高血压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 且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 高血压病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作为高血压特殊类型的老年人高血压, 多数是青年、中年期发病的继续和发展。

2.临床资料

老年高血压患者42 例,65~87 岁,平均(69.24±9.89)岁;男22 例,女20 例。Ⅰ期高血压14 例,Ⅱ期20 例,Ⅲ期8 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 例,高中以上15 例,初中以上6 例,小学10 例,文盲1 例。都曾有过未按医嘱服药的历史,营养状态良好。血压在150~180mmHg/100~120mmHg 之间。所有患者均给予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3.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3.1 症状不典型:病人患高血压后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 大部分病人常在体检或其它疾病住院时才被发现, 因此, 对老年人定期多次测量血压是有必要的。3.2 收缩压增高, 舒张压正常或相对地较低,脉压差增大,70 岁以上尤为明显。费雷明汉研究表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发生率75 岁以上男15 %, 女2 8 % [4]。3.3 血压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尤以极度兴奋)、体力活动、进餐、体位、季节或寒冷等均可使血压变化很大。年龄越大, 量变程度越大。其原因可能由于老年动脉硬化及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导致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有关。因此, 对老年人易变性高血压病人, 应采取不同体位, 不同时间及多次测量血压方可确定。3.4 无音间隙(无音间期):可发生于第一音之末与korotkoff 氏音的第二阶段之始, 临床常使测得收缩压值较实测数值低。老年高血压无音间隙发生率高且较严重。因此, 应用袖带测压时, 将充气高度达250mmHg 以上同时缓慢放气或用指诊测置收缩压, 可避免漏诊或错判。

3.5 假性高血压:临床发现少数病人, 动脉血压常较直接动脉内血压高1.995-3.89EPa 血压越高或血管硬化起纷重, 假性高血压发生率越高。这可能与充气囊难以压缩僵硬的肚动脉有关。因此, 以间接测压法发现极少数或无靶器官损害体征的长期严重高血压患者, 应疑有假性高血压

3.6 医源性低血压或体位性低血压:其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降低或丧失, 血竹调节机能减弱等因素有关。

3.7 并发心、脑、肾等疾病多见:由于老年人高血压可促进心、脑、肾动脉硬化发生或进展, 常导致脑血管意外, 冠心病, 心肌梗塞及心衰, 肾衰出现。我们发现少数病例可有3一4 种病并存, 因此, 应引起今后防治的注意。

3.8 心理特点

3.8.1 恐惧、焦虑心理 患者入院时多情绪低落、紧张, 通过交谈, 发现他们对自己的病情及预后普遍不了解, 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对自己身体的不适和疾病一知半解地自我分析: 如能否完全治好, 是否会引起脑血管意外疾病和遗留后遗症等, 疑虑重重, 充满了担心。这些不良情绪, 都可作为心理负性因素, 引发恐俱、焦虑, 使病人身体产生应激反应, 如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液粘滞性升高等。其结果必然影响药物疗效, 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3.8.2 药物依赖心理 患者入院时对药物依赖的心理较重。如认为某种药物对他不起作用, 或仅认为疗效不佳, 则采取不配合的态度, 将药物从药盒中检出, 偷偷扔掉;或认定某种药物有明显疗效,则会点名要求服用。病人的这种对药物的依赖心理有时可提高药物疗效, 甚至使某些本无活性的药物起到一定的“ 治疗作用”。如目前“ 安慰剂”的应用正是利用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普遍认为, 只要坚持服药, 疾病就会有好转, 而轻视心理调节的作用。[5] 3.8.3 情绪不稳定患者入院后, 因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思考已发生的不幸事件, 去回顾当时可怕的情景, 因此容易诱发压抑心理, 表现出忧郁性格,忧愁、悲观、失望, 这是忧郁性格患者的“ 三步曲” , 继而引发失眠、食欲降低等症状。3.9 不注意合理膳食, 不注意戒烟限酒, 对饮食对高血压病的影响重视不够。4.护理干预

4.1 日常护理 建立健康档案,测量平均血压。加强高血压防病知识宣教,培养患者的健康心理状态。嘱患者坚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交待所有的与该病有关的注意事项,使病人认识到高血压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的疾病,但是只要充分与医生、护士配合就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并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讲解清楚,使病人做好心理准备,尽量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刺激。4.2 药物护理

4.2.1 应遵循降压药使用原则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坚持以个体化为治疗准则,从小剂量开始,据病人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逐渐增加疗效,降低可能存在的与剂量相关的副作用[6]。

4.2.2 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是指病人服药与医嘱的一致性,采用降压药物治

疗可有效地减低病死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事件及致残率。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病人对高血压认识知识和健康信念有关。二是医护人员的水平、医疗条件等。如医护人员对患者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缺乏细致了解,对药物作用及毒副作用交待不清等。因此要加强健康教育,使病人充分认识到遵医服药对治疗高血压、防止心脑肾损害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作用,加强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还应注意每个病人健康信念的特殊性,据此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矫正其错误的健康信念,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依此来促进病人的服药依从行为。[7] 4.2.3 药物不良反应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类型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副反应小,但应用不当,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心室传导,增加哮喘者气道阻滞,可使三酰甘油一过性升高,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周围血流,延长低血糖恢复时间,掩盖低血糖症状。ACEI,个别病人口服后出现干咳,停药即可消失。钙拮抗剂副反应是扩张血管,病人可出现面部潮热、头晕、心动过速等反应。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首剂晕厥、水潴留、踝部水肿,用药时注意预防晕厥[8]。护理人员应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反应,以便给予病人正确指导。4.3 心理护理

4.3.1 以诚相待, 解除恐惧、焦虑心理从患者入院开始, 我们如对待亲人般诚恳、周到的生活服务, 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述, 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 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 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 使患者从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在他们情绪不佳、出言不逊时,护理人员要克制忍让,做到心平气和、和颜悦色, 避免使之受到强烈刺激。在取得他们的信任的前提下, 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 使他们的心理障碍得以解决,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4.3.2 稳定情绪, 消除对药物依赖心理 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到血压的变化。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或或积极参与交谈时,血压升高、心脏供血能力差;相反,血压降低、心脏供血能力强。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升高心脏供血能力强。在护理中十分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思想情绪,一旦情绪障碍成为机体症状的促成因素,便

可导致求医行为。因此,老年人高血压混着既有治疗疾病的需要,更渴望得到情感的交流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通过这一方式使情绪发生转换,以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平衡状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 一但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均要吃药,但病人情绪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病人愉快乐观,药物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烦躁, 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甚至更趋升高。通过诱导,尽可能减少他们对药物的依赖心理,依靠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向病人报告血压数值,使他们从心理刺激的别动记忆中解脱出来,同时运用新的医学模式理论向他们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病的道理。

4.3.3 环境的调节 来自环境的任何刺激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 经过人体相应的感受传入神经,传到大脑进行加工和整合,并产生一定的情绪反映和生理变化。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来说,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 使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的转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实践证明,这种安静舒适的心理效应有时能胜过药物的作用。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增加心脏供血能力会产生良好的效果。4.4 饮食指导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如病程、有无并发症等。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碳水化合物饮食为宜:少吃多餐,注意补充钾和钙,多吃水果、蔬菜,戒烟限酒。减少钠盐摄入,既每日钠盐摄入量低于5g 为宜,减少钠盐列为控制高血压非药物治疗措施的重要内容[9],尽量少吃咸菜、咸鱼、咸肉等。4.5 健康宣教

4.5.1 饮食宣教 合理饮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 对疾病控制、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应指导患者以摄取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食盐量以不超过6 g /d 为宜。坚持低盐饮食能使血压下降, 并可增加利尿剂的降压效果和减少利尿剂的低钾反应。限制动物内脏、蛋黄、动物油鱼籽、甲壳类食物的摄入, 还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忌烟、酒、辛辣、肥腻及过甜食物。进食宜少量多餐, 不要过饱,平时还要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入。4.5.2 戒烟, 以减少吸烟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和危害。限制饮酒,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男性饮用纯酒精量< 25 g /d, 成年女性饮酒精量< 15 g /d, 摄入酒精量> g /d 者随饮酒量的增加血压显著升高, 饮酒还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 高血压应严格限制饮酒量。

4.5.3 改变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 体力活动是降压因素之一,适量的体力活动有降压作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质量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提高心血管适应能力, 稳定血压水平, 因此, 应指导患者参加体育运动。结合血压的变化和自觉症状, 因人而异,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指导患者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 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 保障充足的睡眠, 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包括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要规律, 循序渐进。

4.5.4 高血压病是一个终身疾病, 所以做好出院指导一样重要。可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病的一般常识,使患者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及自我控制活动量, 保持良好的心态, 掌握劳逸适度, 避免情绪波动。

4.5.5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指导家属和患者测量血压的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血压波动较大时午后可加测一次, 保证老人的睡眠时间,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5.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自己检测血压或定期到医院就诊,使其随时掌握血压情况,坚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更换药物和改变药物剂量,保持心理平衡,清淡饮食及减轻体重等方式控制血压,若血压不稳定或异常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减少致残率,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的。6.小结

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常引发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正确指导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知识, 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药物应用等综合性治疗, 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护理工作者应不断积累经验并科学创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尽最大可能辅助疾病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 篇3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19-01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该病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少数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时才被发现?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在短期内急剧升高,可能或已经导致患者的心?脑?肾?视网膜?大动脉等靶器官明显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该症的发病率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左右[1]?能自我调整情绪,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身体不适减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缓解或无并发症存在?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40例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 37~72岁,平均53岁?有高血压病史37例,首发高血压3例,高血压急症12例,亚急症28例?诱因明确25例,无明确诱因15例?

1.2 方法:快速降血压首选硝普钠,开始以每分钟10μg静脉点滴,每隔5~10分钟可增加5μg/min?近来多推荐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以代替硝普钠,该药降压迅速,副作用少?硝酸甘油开始5~]0μg/min静脉滴注,每隔5~10分钟增加5~10μg/min?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也可使用呋塞米20~40mg静脉注射?镇静有烦躁?抽搐者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地西泮?

1.3 结果:4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危象患者发生脑缺血9例,心力衰竭13例,脑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梗死8,死亡1例?

2 护理

2.1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病情是高血压危象患者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患者重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神志及精神状态?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及心电活动等,其他还有视力?体温?血氧饱和度?心音?呼吸音?出入量等,都必须处在严密的监测之下,还要注意患者有无头痛加重?呕吐?抽搐?惊厥?咳嗽?胸痛?视力模糊?神智及行为改变等,发现异常及时通报医生?

2.2护理要点 改善高血压危象患者的医护环境,如尽量将患者安置在比较安静的单人病房内,避免一切刺激,如轻声言语,减轻走路及各种推车的行驶噪音,采取避光?隔声等措施等,为患者提供一个理想的?有利于治疗和恢复的人性化医疗护理环境?对昏迷患者要使其采取正确体位,以防由于消化道食物反流而造成窒息,时刻保持呼吸道通畅?此外还要在床上安装护栏,以防患者坠下[2]?对于惊厥患者要及时安置牙垫,以防止舌咬伤?时刻保持静脉输液管?导尿管?氧气管及其他导管通畅无阻,发现隐患及时清除?严格按规定执行消毒及卫生清整工作的规章制度,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及时更换床单等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将急救药品和各种急救器材有序安放,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如人工呼吸器?心电监护除颤器?气管插管装置等都必须时刻处在良好的状态,随时可以应用?

2.3心理护理 高血压危象患者有其独特的心理状态,随着病情的变化,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尤其是随着严重高血压对脑组织的不良影响,患者可以表现为恐惧?悲观?焦虑?烦躁,严重者产生绝望心理,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出现对抗和攻击行为,如拒绝治疗和护理等?护理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针?如体谅患者的病痛和由此带来的行为失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从各个角度给予患者关爱和帮助[3]?如为患者改善和创造较好的治疗环境,营造良好的心境,及时解释医疗工作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患者正视现实,使其勇于面对当前的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要注意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降低其对疾病的敏感性,减弱患者的病感痛苦体验,消除和改善不利因素带来的负性影响,帮助患者渡过躯体和心理难关?

2.4预见性观察 心力衰竭主要为急性左心衰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变化,做好心电监护,及时观察有否心悸?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情况出现?脑出血表现为嗜睡?昏迷?肢体偏瘫?面瘫,伴有或不伴有感觉障碍,应加以观察,出现情况及时处理?.肾衰竭观察尿量,定期复查肾功能,使用呋塞米时尤其应注意?

3 预防

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高血压知识,提高人群保健意识,健康生活方式,建议35岁以上者每6个月至少监测1次血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对辖区人群筛查?建立人群健康档案,对高危人群?患病人群开展社区高血压危害的教育,指导正确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指导,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疏导心理情感,协助制定饮食方案?计划运动类型和强度,教会病人观察和测量血压的方法?高血压病人在家保证充足的睡眠,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保持心态平衡和情绪稳定?血压平稳阶段提倡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增加文艺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宁玲.高血压综合评估的重要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2(10):81.

[2] 李玉杰.高血压危象的评估与处理[J].新医学杂志,2009,9(40):561.

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 篇4

现今, 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水平较高, 如果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 随着血压值的升高, 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 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与血压的升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1], 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高。治疗方法上, 在强调非药物治疗的同时, 应用降压药物仍为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据统计, 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并能控制血压者为16.8%, 有些患者长时间只服药不测量血压, 有些患者恨病吃药造成血压骤降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 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超过高血压病本身。因此, 临床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护理的同时, 需要掌握常用抗高血压病药理知识, 熟知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针对患者特点提供个性化药物治疗护理服务, 使患者能够放心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 非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

1.1 饮食护理

给予高血压患者以低盐 (<6g/d) 、低脂饮食为主, 鼓励多摄入高纤维、高钙、高钾和高镁食物以及蔬菜水果, 但动物油脂、内脏、油炸食品尽量少或不食用, 鸡鸭要去皮食用, 以谷类为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建议肥胖者减肥, 烟酒嗜好者戒除相应不良习惯。

1.2 其他非药物治疗护理措施

要循序渐进地加强有氧体育锻炼活动, 要尽量避免过激过劳, 要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理状态。虽然非药物治疗在血压控制中仅起辅助作用, 表现在可以降低降压药物的使用种类与用量。

2 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

2.1 讲解高血压病的降压目标以及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和意义

要使患者明确自己的降压目标。中青年和伴有糖尿病以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分别为120~130/80~85mm Hg以下和140/90mm Hg (1mm Hg=0.133k Pa) 以下, 并将其逐步降至正常范围。但是, 必须避免一次降压幅度过高, 尤其是重度患者。

要使患者明确合理的联合用药有助于发挥药效, 促使用药剂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得以降低, 在提高患者遵医率的同时, 更能更好地保护靶器官不受血压升高的危害。尽管联合用药增加了治疗成本, 但其产生的效益足以抵消因单药治疗失败所产生的额外经济负担。一般来说,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与利尿剂和二氢吡啶类 (CCB) , 利尿剂和CCB与β受体阻滞剂等组合方案, 对高血压患者是有效。

2.2 药物不良反应的密切观察和护理

应区分服用药物的不同, 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噻嗪类利尿剂常见的的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 如高血压患者合并糖尿病、60岁以上以及服用地高辛或血钾水平低等情形下, 应监测血钾, 必要时可以服用氨苯喋啶等保钾利尿剂。ACEI所致不良反应包括顽固性干咳、皮疹味觉减退、低血压、蛋白尿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应注意观察, 并慎用对肾功能不全者。β受体阻滞剂具有较轻的不良反, 以心率减慢较为常见, 此外尚可诱发支气管痉挛, 加重支气管哮喘症状, 为应用该药的禁忌证。钙通道阻滞剂中:①二氢吡啶类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可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 价值不稳定的血药浓度使血压处于波动之中, 加大了谷/峰比值, 促使靶器官受到损害, 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应得到增高。由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采用舌下含化的方法可出现严重低血压、急性心肌梗死、脑缺血和脑卒中等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已经不用这种服用方法。长效作用的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第二、三代钙通道阻滞剂仅出现不严重的面红、头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未见上述严重不良反应。②非二氢吡啶类的不良反应。维拉帕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 可加重原有房室传导阻滞病情, 可诱发心功能不全者发生心力衰竭, 所以, 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本药。水肿、便秘为两类药物的共同不良反应, 尤其应注意的是, 维拉帕米引起的便秘较为顽固。

2.3 心理护理

心理的异常变化直接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一般来说, 高血压患者对自己的血压值变化非常敏感, 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均通过服药的方式解决, 但是这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因为心理变化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患者心理状态好, 易发挥药物的疗效;相反, 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 必然影响药物疗效, 难以降低血压, 甚或血压值更高。所以, 患者在得到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 护士更应该给予患者情感交流和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宣传情绪调节可以治疗疾病的道理, 通过情绪转换,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积极应对疾病出现的任何变化。

2.4 服药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

要教会患者监测服药与血压的关系, 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和相同条件使用同一血压计测定患者服药期间的血压值, 并如实记录血压值及其服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要强调终身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 患者必须继续维持量药物服用, 不能擅自突然停药, 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 更应强调的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如仅仅依据自己感觉到的血压高低来自行调节药物的服用剂量, 忘记服药或下次服药时不服上次忘记的剂量, 都可使血压处于波动状态之中。一定注意患者不得突然停药, 否则可致血压突然升高, 出现停药综合征;冠心病患者如果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 可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症的发生[2]。

3 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

体位性低血压是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认为, 站立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平卧位时分别下降20mm Hg和10mm Hg, 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3.1 使患者明确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和服药注意事项

头晕、出汗、恶心、呕吐、乏力、心悸等为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要注意观察是何原因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

3.2 指导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

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 避免长时间站立, 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在站立时动作应缓慢, 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 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 也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 升高血压;做好体位转换的过渡动作, 即卧位到坐位, 坐位到站立位, 动作宜缓慢;服药应选在平静休息时, 之后予以充分休息后再下床活动;睡前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有专人陪同;避免洗澡水过热, 不宜大量饮酒, 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3.3 教会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后的正确处理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应告知患者家属立刻将患者抬放在空气流通处, 取头低足高位平卧, 松解衣领, 适当保温, 下肢抬高应超过头部, 股部肌肉屈曲, 脚趾摇动,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2]。对发作持续时间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患者, 可针灸百会、人中、十宣等穴位, 必要时皮下注射升压药。

高血压的患病率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 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从南方到北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势, 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区的民族患病率较高, 所以, 应加强本地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 使患者了解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的目的、降压目标、不良反应的观察、心理护理和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等知识,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提高服药依从性, 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有效控制血压, 预防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避免并发症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要武.预防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23.

高血压病人的社区护理 篇5

高血压是以血压增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按血压升高水平可分为1、2、3级。按发生心血管危险度可分为四层。按发病原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不同心血管危险层的患者不管是否采用药物治疗和护理,都必须采用非药物治疗,即生活方式改变。以规范的测量血压方法来筛查,对现患群体,高危人员和全人群实施三结合的社区高血压防治,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三环节入手,以改变我国人群高血压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和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现状。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研究,对高血压在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和规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是: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系。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放”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

(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服药)率和控制率都很低。此外,农村的相应各率明显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近半个世纪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很快。其他研究资料还表明,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吸烟等)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加快了高血压的致病过程。导致高血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习惯不协调一系列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膳食不平衡,吸烟和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和心理压力增加。这种趋势,对我国高血压病防治是

一个严重的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每一名医务工作者对我国高血压的流行态势及其将导致的后果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高度的警觉,并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可以多年自觉良好而于体格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少数患者则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压后才注意到。体检时可听到主动脉辨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辨区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 1 音。长期持续高血压可有左心室肥厚并可闻及第四心音。

高血压病初期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血压暂时升高,随后可恢复正常,以后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一天之内白昼与夜间血压水平仍可有明显的差异。高血压病后期的临床表现与心、脑、肾功能不全或靶器官并发症有关。

【治疗】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占很重要的地位,有助于缓解及维持血压稳定,减少降压药物的剂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非药物治疗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它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具体内容包括:

减重

采用合理膳食

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

注意补充钾和钙

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加体力活动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平衡心理

其它方面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也是重要的,虽然尼古丁只使血压一过性地升高,但它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并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

药物治疗

经非药物治疗血压仍高者,应进行药物治疗。循证医学证明,有效地干预血压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下降38~42%;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14~16%心血管病病死率下降21%。如合理选择降压药,消除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药物治疗原则 ①从低剂量开始;

②合理的联合用药,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③使用长效制剂,争取24小时降压;

④长期治疗。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药物

主要有六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

[社区护理干预]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特别要进行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指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社区护理以剑客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及人群健康为主要目标。(-)非药物治疗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持血压稳定。

2)保持良好的心境与情绪,防止情绪紧张急躁等引发血压升高。根据治疗方案,社区护理也可以分为

3)饮食上应避免油腻原味,多吃些含维生素c及纤维素较好的食物,限制食盐的摄入,每天要控制在6克以下。

4)保持正常体重,肥胖的人要减肥,吸烟的人要戒烟,喝酒的人限酒。

5)在社区医务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体育锻炼,步行保持120步-160步/分钟,慢跑以心率不超过120次/分钟为度,慢跑后休息3-4分钟让心率恢复正常,也可步行与慢跑交替进行;注意不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以防止出现猝死。

(二)药物治疗护理:

1、原则:(1)采用极少数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效的疗量而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少;(2)为了有效的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24小时内稳定降压;(3)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2级以上的高血压要求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治疗;(4)避免频繁换药,对耐受性差或用药4-6周疗效差,可换药;(5)个体化治疗、长期用药。

2、药物治疗的护理:

(1)监测服药与血压关系,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测量血压,应注意在固定的时间、条件下并作血压与服药关系记录;

(2)强调长期服药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3)要求患者必须要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如果患者根据自己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忘记服药或试着在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剂量,都可导致血压波动,如血压长期过高会导致靶器官损害,出现心.脑,肾并发症;如血压下降过速,过快,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甚至发生休克,急性脑血管病,肾功能不全等。

(4)要求患者不能攒自突然停药: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甚至可考虑停药。但如果突然停药,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出现停药综合症,冠心病病人突然停用b受体阻滞剂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5)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①首先要告诉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特别注意;②然后指导患者预防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先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从卧位、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更不宜大量饮酒;③还应指导患者在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应取头低足高位、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屈曲股部肌肉和摇动脚趾,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3、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1)老年高血压:老年人群降压特别强调平缓降压,对耐受的患者可降至140/90mmHg以下,但舒张压不宜低于70mmHg;(2)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肾脏损害;(6)脑血管病;(7)有相关的危险因素。

4、高血压急症的识别与处理: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若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宿压>220mmHg,以及心、脑、肾等主要靶器官的严重并发症,均应立即给予降压治疗,同时立即联系转院,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及时转诊。

[社区健康教育]

社区护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是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到位是防止和治疗高血压的最有效方式;

1、社区不同目标人群健康教育内容:

(1)目的:①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护知识,引导社会对高血压防治的关注;②倡导合理的善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方式,提高社区 3 人群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防治知识和技能水平,树立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信念;③鼓励社区人群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出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

(2)对象:①开展社区调查,发现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和主要目标人群;②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制定本应的健康教育策略;③针对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确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④根据不同场所(企事业、学校等)人群特点,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工作场所的健康教育活动。(3)内容:

正常人群

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是可以预防的。

高血压的高危人群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危害,健康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行为纠正和生活方式指导。

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

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检测血压;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指导;什么是高血压危险分层、分级管理及意义,高血压治疗长期性及定期随访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4)宣传 渠道 1)根据社区人群特点,利用各种渠道(如:宣传栏或黑板报,地方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组织健康教育俱乐部,定期举办健康讲座)有针对地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普及社区人群的健康知识,提高对高血压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健康意识。

2)创建健康促进场所,营造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环境。

(5)门诊患者健康教育策略

1)健康诊断:确定患者的目前行为状况;确定患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定患者态度和信念;确定近期内患者首先要采取改变的问题。

2)咨询指导:指导要具体化;行为改变从小量开始。3)多方面的参与与支持。

4)随访与评价:定期随访患者,及时评价和反贵,并继续设定下一步的目标,可使患者改变的行为巩固和持续下去。

(6)高危人群健康指导与干预

1)高危人群确定标准:具有以下1项及1项以上的危险因素,即可视为高危人群:血压测量为正常高值范围(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长期过量饮酒(每天饮白酒)100ml且每周4次以上);长期高盐饮食;经筛查发现的高血压病症患者的同胞和子女也确定为高危人群。2)管理原则:以血压监测和危险因素控制为主。

3)高危人群健康正当与干预方式及内容:群体干预及内容:通过社区宣传和相关危险因素评价等活动,提高高危人群识别自身危险因素的能力;提高对高血压及危险因素的认知;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个体干预及内容: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的诊疗,家庭访视等途径,针对高危个体进行患病危险的评估,给予个体化的生活行为指导。有条件的应建立高危人群信息库,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

2、生活方式指导内容:对正常人群要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对高危个体、正常高值以及所有高血压患者,不论是否接受药物治疗的,均需针对危险因素,接受改变不良行为、4 生活方式的指导。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发病的3个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是减重,限酒和低盐。因此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减重,限酒,低盐等3个,其次有合理膳食,戒烟,平衡心理,预防便秘等,并持之以恒,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1)减重:超重者应注意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并增加体育锻炼。

2)限酒: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药效,即增加降压药物的抗药性,所以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有饮酒习惯的高血压患者最好戒酒,特别是超重的高血压患者更应戒酒。3)低盐:每天应低于5g。

4)合理膳食:增加钙的摄入,如绿叶蔬菜,豆乳类食物;蛋白质以及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要恰当。

5)体育锻炼:避免参加比赛性质的活动和举重等力量型活动;平时应避免提重物或自高处取物。6)戒烟。

7)平衡心理:使患者的身心处于放松是可能控制高血压的武器。

8)预防便秘:因排便时用力使收缩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

9)环境:高血压患者避免暴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10)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11)规范测量血压。

总之,高血压病护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要认真重视及加强,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治疗和防止高血压,提高三率。(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

[血压测量具体要求] ⑴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国际标准(BHS和AAMI)检验合格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

⑵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应使用长35cm、宽12-13cm规格气囊的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使用小规格袖带。

⑶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⑷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上臂与心脏处在同一水平。如果怀疑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左、右上臂血压。特殊情况下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5分钟时测量。

⑸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⑹测量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mmHg(4.0kPa),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在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⑺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第一音)和第V时相(消失音)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12岁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IV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篇6

关键词:高血压 患者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36-01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通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主要因素,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时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静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护理和治疗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86例,其中男75例,女1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1.2 方法:住院后24-48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体位采用坐位或卧位,需测三次,间隔3-4分钟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每日多次测量血压,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1.3 诊断标准: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1mmhg=0.133kPa),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49/90-99mmhg高血压I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II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III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 治疗及护理

2.1 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以降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mm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 护理措施。

2.2.1 合理饮食: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容易导致人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维生素,但不宜过量。适宜吃蛋白质高的食物如豆类、牛羊肉、鱼类和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2.2.2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健康情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3 结果

8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①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依据,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②食盐的摄入与血压成正比,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6g之内。③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269

[2] 孙艳红、176例高血压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3] 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

[4] 李金枝,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26

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护理观察 篇7

1临床资料

1.1入组标准(1)诊断符合乐杰的第七版《妇产科学》中妊高征的诊断标准[2]。(2)患者精神状态正常。(3)患者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正常。(4)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5)患者自愿参加该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临床资料入选60例患者均为2014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其中初产妇49例,经产妇11例,年龄24岁~42岁,平均年龄(26.1±4.7)岁;确诊妊娠期高血压时孕周:≤30周10例,31周~33周38例,≥34周12例;其中单胎妊娠54例,双胎妊娠6例;妊娠期高血压分度:轻度18例,中度34例,重度8例。

2护理方法

2.1预防护理在患者确诊妊娠期高血压后,需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及其危害,增强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使其能够做到有效遵守医嘱,定期进行体重、血压、尿常规、隐性水肿的检查,及早发现不良反应,以便进行科学治疗。

2.2心理护理由于医学知识专业性较强,很多孕产妇在得知自身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后,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出生后的并发症过度焦虑,焦虑诱发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进一步加重了妊娠期高血压的病情。因此,给予产妇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与产妇进行交流,了解其主要思想顾虑及焦虑根源,并制定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患者能够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健康乐观心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治疗,确保母婴安全。

2.3常规护理

2.3.1入院护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安排于单人病房中,护理人员应当保持病房内光线适宜,空气流畅,尽可能避免外界环境中的噪音、异味、强光等对患者造成刺激;对于已经有先兆子痫及子痫患者应当安排专人进行陪护,并做好相关急救措施的准备。

2.3.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确保患者每天能够摄入合理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对于已经出现水肿的患者,应当严格控制其食盐、液体的摄入量,必要时应采用植物脂肪替代动物脂肪[2]。

2.3.3休息护理研究发现[3],充足的睡眠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应当尽可能保证患者每天的休息时间在10 h以上。同时,患者在睡眠时应当尽可能采取左侧卧位,以减轻子宫对于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的压迫所造成的回心血量减少,以改善胎盘、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

2.3.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护理工作者应当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的监测,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等,定期监测患者尿常规。细致观察宫内胎儿情况,定期记录胎动、宫缩等情况,每天常规予以中流量吸氧2次,每次30 min。

2.4用药护理

2.4.1硫酸镁的用药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的痉挛,解痉是其重要的治疗原则,硫酸镁是常用的解痉药物,其用药途径主要是通过静脉滴注,在进行静脉滴注过程中,其滴速应控制在1~2 g/h最佳,先快后慢,使血液中镁离子浓度能够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以便发挥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患者膝反射减弱、呼吸少于16次/min、尿量低于25 m L/h时,应当立即停止硫酸镁滴注,同时告知主管医师,必要时可立即予以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m L进行静脉推注,防止硫酸镁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

2.4.2其他用药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还会进行降压、镇静、利尿等治疗,在使用降压药物或者镇静药物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患者舒张压维持在90~100 mm Hg之间,同时应当监督患者卧床休息,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5临产及产后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产后应由当专人护理,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并采用胎心监护仪对胎儿健康状况进行监测。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妇由于过度用力、疲劳诱发的抽搐,必要时应果断进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后,应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以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产后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尿量、恶露等的监测,及早发现不良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

3结果

经过周密细致的护理计划,60例产妇均顺利完成生产,其中剖宫产34例,阴道分娩20例,引产6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

4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引起的全身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妊娠期特有疾病,该病的主要危害可能造成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受限、胎盘早剥、孕妇肾功能受损、产后大出血等,是造成我国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4]。由于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医务工作者只能尽可能避免其诱因来阻止疾病的进程,以及防止疾病的加重。研究表明,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母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玲.妊娠合并高血压110例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8(10):207-209.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108.

[3]靳利秀.妊娠合并高血压的围生期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36):4936-4937.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近2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高血压患者, 男90例, 女60例, 年龄58岁~83岁, 平均年龄73岁。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1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 (收缩压≥140 mm Hg, 舒张压≥90 mm Hg) 。

1.2方法定期检查记录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生理状况并与历史记录进行对比, 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同时指导患者饮食, 使其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正当用药, 避免身体出现异常。加大高血压发病机制、并发症等知识的宣教力度, 使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深入患者内心。患者自己也应加强预防, 同时听从医生的建议, 配合医院的治疗。

1.3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护理治疗, 150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即收缩压<140 mm Hg, 舒张压<90 mm Hg。

2护理[3]

2.1用药护理对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 使患者血压在用药过程中处于可控范围, 并注意用药后身体变化的差异, 如使用利尿剂应注意代谢方面是否产生不良反应, 使用开博通应注意少数患者是否出现干咳的反应等。医者在给患者用药前, 应详细了解药品的作用以及副作用, 并根据患者经济状况和生活工作情况选择药品。患者不能私自暂停或者增减药量, 务必谨遵医嘱用药, 同时时刻关注用药效果, 如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减少发病风险。医生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 定期或时常与患者沟通, 叮嘱用药量, 并解答患者疑问。

2.2心理护理健康的心理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的前提, 高血压患者因血压升高会变得脾气暴躁、易怒、心情压抑、情绪激动, 不愿与人进行交流。长此以往, 患者的反常心理日益严重, 因此, 正确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可减轻其心理压力, 比如医护人员对病情的体贴问候, 家人的时刻陪伴等。医生与患者进行谈心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既可以向患者讲述病情的变化, 也可以不断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减轻心理负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自我控制力, 保持稳定良好的情绪, 减少发病率, 引导患者走向康复之路。

2.3饮食护理不宜进食高盐、高热能、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 应定时用餐并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多餐少食, 以清淡为主, 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 并保持足够微量元素的摄取, 在平时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可达到降脂的目的, 多食新鲜肉类可达到控制血压及减少日后冠状动脉粥状硬化。而且,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忌酒, 多吃蘑菇橘子等含钾高的食物也可辅助降压。

2.4生活保健护理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常人不同,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才更有益。患者应注意在安静的环境中适当休息, 不要去嘈杂的场所, 睡眠质量有了保障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阳光充足时, 多去户外散步、慢跑加强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放松心情, 缓解压力。但应注意不要剧烈运动导致身体缺水, 体力透支, 运动后可以多喝水、多休息来恢复体力。患者也应按时吃药、排尿、排便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按摩、经脉活络等外部保健活动来强身健体。对于保健品的食用也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以食补为最佳。

3心得体会[4]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疾病, 因其有着诸多禁忌, 为护理人员的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综合素质。

3.1患者因疾病的困扰会极容易导致封闭心理而不与外界进行交流, 此时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敞开心扉, 接受外界的帮助。可以通过患者在意的诸多事情, 如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成员等来开始与患者进行对话达成沟通, 降低他们的防备心理, 使其产生信任感, 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提高其适应能力, 避免其出现与社会“脱节”的感觉。

3.2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因为无论在医院还是家中, 他们都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 也是最熟悉患者的人。在对患者进行嘱托或者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最好有家属在场, 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心理上的孤独感;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识, 帮助医护人员完成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 以达到增强疗效、加快患者恢复的目的。

3.3可以向患者介绍患有相同病症的病者认识, 给他们营造交流空间, 建立强烈的、没有隔阂的共鸣或同情, 加强其交流, 相互鼓励, 相互扶持, 并利用有效案例来鼓励患者, 增强其治愈信心, 也更加配合医生的治疗, 促进其恢复, 增强疗效。这种方式比起正常沟通更易被患者接受, 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大的心理抚慰, 使其更有信心完成治疗。

3.4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服用大量药物, 可能导致患者不记得药物的用法用量, 胡乱服药, 甚至于一些患者会因为服用药物过多或者服药错误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现象, 遗漏服药或用量错误。因此, 应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与患者家属共同加强对患者用药的监督, 避免出现异常[5]。

3.5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是一件枯燥并且艰苦的工作,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有很强的耐心以及强烈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护理经验, 并且还能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适当创新和修正, 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同时医院也应适当改善医护人员的生活条件和薪酬, 采取一定方法活跃护理人员的工作以及生活, 比如定期举行交流活动, 不定期举行聚会聚餐等, 使之能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总之,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有很多种, 需要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使患者早日康复[6]。

参考文献

[1]崔晓芳, 韩世范.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家庭护士, 2008, 6 (7) :1798-1800.

[2]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58.

[3]马凤桃, 宋丽萍, 杨丽洁.高血压患者认知行为及态度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 2008, 22 (6) :1531.

[4]龚俭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2, 33 (15) :3349.

[5]刘国树.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心血管杂志, 2005, 27 (1) :102.

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 篇9

1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危险因子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发病与高级精神活动紊乱有关, 再加遗传易患性与环境因素存在, 都可引发此病。高血压可能在身体发生其他疾病时合并出现, 但绝大部分的患者在第一次被诊断出高血压时, 是没有其他疾病存在的, 此种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 病因不明, 但研究发现, 家族有高血压病史、年龄大于50岁、肥胖、饮食过咸造成钠离子摄入过多、过度抽烟饮酒、情绪紧张、过劳等因素共同作用, 造成血压调节失常, 外周血管阻力增高, 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而导致高血压。

2心理护理

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 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 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 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帮助患者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 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指导患者坚持服药, 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

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食水果和含有多种维生素的蔬菜, 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对降压以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明显效果。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摄取钠、胆固醇、酒精过高的食物, 罐头、腌制品、蛋黄、动物内脏、动物性脂肪要避免摄食。可多摄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如新鲜鱼肉, 对血压控制及日后冠状动脉粥状硬化有帮助。

4增加用药的观察

高血压常用药, 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钙拮抗剂和α受体阻滞剂。

4.1 利尿剂

利尿剂已广泛应用于一线高血压治疗, 但在特殊病号, 如颅压增高者, 大剂量时可产生各种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 主要是低钾, 糖耐量降低, 室性异位搏动和阳痿。小剂量利尿剂, 不仅对降低增高的血压, 而且对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效, 利尿剂常与保钾药物或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联合应用, 可以防止低血钾, 密切观察水电解质情况, 监测血压及心率、心律[1]。

4.2 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

如开搏通能有效降低血压, 多数患者都能很好耐受, 而且不会产生任何代谢不良反应。但由于个体差异有个别患者常出现着持续性咳, 停药后可自行缓解。因为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中激肽和前列腺素对肺血管的刺激产生干咳。

4.3 钙拮抗剂

如心痛定 (硝苯地平) 、尼群地平。钙拮抗剂能有效地降压。不良反应包括心动过速、头痛和面色潮红、踝部水肿、便秘。临床观察发现晚服硝苯地平剂量增加时, 可出现多尿、口渴、停药后自行缓解, 根据药理作用, 由于钙离子拮抗剂可引起肾血流量增多, 使大部分水钠丢失。所以轻度高血压一般以早晚后服药, 以减少夜尿增多, 影响睡眠。

5健康教育

5.1 增加体育活动

规律的锻炼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有益。根据病情与体质状况进行适量、有益的体育锻炼, 运动内容以快步行走 (80~100步/min) 慢跑 (110~130步/ min) 、太极拳, 骑脚踏车、游泳、慢步或爬楼梯为主, 应避免从事会使血压上升的等长收缩运动, 如举重、划船。养成从事规律有氧运动的习惯, 每周约3~5次, 每次30~45 min。运动应采取渐进方式, 若有头晕、呼吸急促、胸闷情形应立即停止运动与医师联络。

5.2 减轻体质量

这样有助血压控制。血压增高与体质量增加密切相关。肥胖容易发生高血压, 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 控制体质量在理想体质量的15%以内。有些降压药可引起水钠潴留。因此, 需每日测体质量, 准确记录出入量, 观察水肿情况, 注意保持出入量的平衡。

5.3 戒烟戒酒

吸烟饮酒是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的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饮酒者的2~3倍, 戒烟戒酒能降低发病率[2]。

5.4 定期测量血压, 掌握血压变化规律

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 应每日测量血压2次, 以晨测和傍晚测, 并做好记录, 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 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 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 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发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 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坚持服药, 不得随意停药, 血压基本稳定者, 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同时, 记录血压波动情况, 重度应根据病情以及医嘱执行监测血压、心律、心率, 减少高血压对心血管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所以在日常护理中要做好以上几个要点, 提高护理质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摘要:通过分析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危险因子, 认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通过心理、饮食以及临床用药的观察和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病,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谌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当代护士, 2006, 8:35.

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病人86例,所有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58.7±3.2)岁。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1)心理干预:高血压病人普遍具有易激动、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负面情绪很容易对控制高血压与加剧高血压并发症产生不良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通过与病人面对面交谈措施,分析病人自身心理问题与对其血压产生影响的负面因素,并积极制定有效血压控制对策,以有效消除病人由于疾病折磨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恢复病人愉快的心境,增强病人疾病治愈的信心;(2)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控制及预防中,健康教育是其前提与基础,护理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对高血压病人反复强调疾病相关知识,包括自我保健知识、高血压诱导因素、防治误区、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以及坚持药物治疗的意义等,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3)饮食运动指导:合理饮食对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与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应指导病人多进食一些低盐、易消化及清淡的食物,以低胆固醇、低糖、低脂以及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而且高蛋白质饮食要适量,多食一些含钙、钾量比较高的新鲜水果与蔬菜,坚持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禁止进食刺激性食物,忌食肥腻、酒、烟、辛辣、过甜的食物,同时指导病人积极参加适量运动,体力活动是血压降低的重要因素,参加适量的体力活动可起到降压目的。而且运动还有助于改善病人胰岛素抵抗与减轻病人体重,提升病人心血管适应力。对病人血压水平具有平稳作用。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指导高血压病人适量参加户外或者户内活动,选择与病人血压状况相适宜的活动强度与活动方式,并指导病人认真制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活动时间表,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选择,像太极拳、有氧运动散步、健身操以及慢跑等,要保证运动循序渐进,且有规律性;(4)用药护理:正确指导病人根据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服或者更改药物,并积极动员病人家属督促与鼓励病人服药,高血压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其重要治疗措施,避免用药过猛、乱用药以及不按量、按时用药等,病人在服用药物实现血压下降后,还要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确保血压稳定。此外,护理人员还要认真指导病人按时、科学以及合理用药,对血压水平进行有效、科学控制,特别是夜间,重点强调高血压病人长期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导病人根据医生规定定时、定量服用药物;(5)出院指导:由于高血压本身属于一种终身性疾病,因此,对病人做好正确的出院指导极为重要。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与病人家属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并做好血压测量相关记录,病人要定期至医院或者门诊实施血压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病人血压水平以(±s)表示,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病人血压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可见下表1:

3 讨论

高血压本身属于慢性病范畴,须终身、长期服药治疗,且该治疗需要病人家属与病人配合实施才能起到预期效果,临床护理是高血压治疗中重要的辅助手段[2],大量的研究及实践发现,精心有效的护理可有效控制病人血压。我院对高血压病人实施护理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提高病人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3,4];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对于血压的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中根据病人的情况,协助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及运动计划,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帮助降压[5];加强用药护理,以便能够将降压药物最佳效果发挥出来,降低药物所产生的副反应,此外通过出院指导,促使病人和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提供病人生活质量从实践结果来看,实施护理后病人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表明了护理的有效性。

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6例高血压病人均给予综合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病人血压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血压水平,有利于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方法,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洪芬.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56-57.

[2]王莉,何利.浅谈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3,01(10):172.

[3]张萍.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150.

[4]曾笑霞.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04(6):1432-1433.

上一篇:供水管网渗漏分析研究下一篇:建筑能源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