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及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2022-09-1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病, 是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到2020年, 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 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1]。而老年患者由于多脏器病变而需使用多种药物, 又因多脏器功能逐渐减退和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点, 对药物的作用、毒性的敏感性比一般成年人明显增高, 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多, 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据报道, 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中青年人的2~3倍。故用药的护理也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实验证明, 作为护理人员, 若能更多地掌握和了解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处置方法, 就能从更大程度上配合医生和指导老年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更为理想的水平。

本实验收集2008~2009年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压老年患者75例。均对患者采取严密的临床用药观察,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效果满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75例, 男41例, 女34例, 年龄55~91岁, 平均67.15岁。均为心功能Ⅳ级合并高血压。对照组73例, 患者平均年龄及其身体状况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别。

1.2 治疗方法

抗高血压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A) 、β受体阻滞剂 (B) 、钙离子拮抗剂 (C) 和利尿剂 (D) 。对严重或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 若血压能保持在稳定水平, 治疗剂量可逐步减少。若联合用药, 一般选择 (A或B) + (C+D) 方案;如果高血压控制不理想, 可以选择 (A或B) +C+D方案;如果高血压持续存在, A+B+C+D方案可能有效[2]。在此基础上, 每天给予75mg肠溶阿司匹林, 可安全控制血压并降低靶器官的损害, 降低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脏病的危险。

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 疗程7~14d。血压稳定6个月的患者建议复查, 包括测量血压和体重, 一般的健康咨询。加强生活指导建议和坚持药物治疗, 每天检查1次尿蛋白。

1.3 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

1.3.1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时, 常见的心理反应有依赖心理、消极抵触心理和求愈心理等。这些心理反应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方案的完成。高血压患者需要坚持长时间服药, 易产生畏惧、厌烦心理, 表现在不愿接受治疗、不按时按量服药, 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 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 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 让患者心情愉快, 减少应激心理的刺激源, 对患者有同情心和理解心。做好心理上的安抚, 宣传心理生理健康知识, 取得患者的信任, 解脱生理压力, 以取得满意疗效。

1.3.2药物治疗期的饮食指导饮食与药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护士在给患者用药时, 要注意避免饮食对药物的不良影响, 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饮食。在服用排钾利尿药时, 应指导患者使用含钾高的食物, 例如橘子、梨、菠菜, 等;相反则服用保钾利尿剂, 如服用安体舒通时, 要停止食用含钾高的食物。

1.3.3指导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对烟酒嗜好者, 动员戒烟酒向患者解释烟酒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不喝浓茶, 禁喝咖啡, 为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要求患者配合治疗。

1.3.4严格控制好患者入院期间的睡眠和休息老年患者保持6h睡眠和1~2h午睡, 消除失眠的不良因素, 如声音、强光、温度等。

1.3.5严格限制患者食盐, 有专家预测, 每日食盐量维持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6g以内, 可使22~55岁人群收缩压降低9mm Hg;长期食盐量低于6g, 到55岁时冠心病的死亡率可减少16%。减少膳食脂肪,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 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的摄入, 多吃一些保护血管和降血压作用的食品。

1.4 疗效判断

血压改善至正常水平为有效, 血压改善至80~140范围内为显效, 血压无改善则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期间降压效果如表1。

3 讨论

本组资料对病患的观察时间相对较短, 影响患者血压水平的其他因素未能得以观察。今后可进一步扩大病例样本数, 并对各项指标及其他影响因素都做进一步的调查, 从而更深层次地探讨针对性护理及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

摘要:通过对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的观察, 可以看出, 联合用药的同时, 护理工作者若能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其心理辅导、饮食及生活习惯指导等针对性护理,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联合用药,针对性护理,降压

参考文献

[1] 云秀梅.临床医学新进展[M].呼和浩特:内蒙远方出版社, 2003:342.

[2] 冯正义.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2.

上一篇:抓住机遇发展青海特色草业科学高等教育下一篇:浅析中国画表现形式特点与美学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