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

2024-05-26

混凝土拌合物(精选九篇)

混凝土拌合物 篇1

一、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水泥浆数量、水灰比、砂率、混凝土搅拌环境及外加剂等。

(一) 水泥浆的数量。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泥浆可以使混凝土产生流动性。在配置混凝土时, 假定混凝土水灰比保持不变,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越多, 其流动性越好;水泥浆越少, 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就会越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如果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过多, 将会产生流浆现象, 反而会使得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变差, 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也会产生影响, 水泥用量也会加大, 因此,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的含量应适量, 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要求即可。

(二) 水灰比。

在水泥品种、用量一定的情况下, 水灰比过小, 混凝土流动性过差, 会使得施工困难, 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水灰比过大, 水泥浆过稀, 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水性变差, 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故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合理确定。

(三) 砂率。

砂率即混凝土拌合物中砂的质量与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砂率过大时, 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 在水泥浆总量不变的情况下, 会使得水泥浆的相对数量变少, 水泥浆的润滑作用会被减弱,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如砂率过小, 混凝土拌合物粗骨料间没有足够的砂浆层, 将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严重影响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和保水性。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合理采用砂率, 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 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的黏聚性和保水性。影响合理砂率的因素很多, 很难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出合理的砂率。通常我们在保证拌合物不离析, 又能很好的浇筑、捣实的条件下, 尽量选用较小的砂率, 可以节省水泥。对于工程量较大的工程应通过试验的方法找出合理的砂率。

(四) 温度和时间。

1.拌合物的工作性受到温度的影响。因为环境温度的升高, 水分蒸发及水泥水化反应加快, 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 而且坍落度损失也变快。因此施工中为保证一定的工作性, 必须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 采取相应的措施。

2.拌合物流动性。拌合物拌制后, 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得干稠, 流动性减小, 原因是有一部分水供水泥水化, 一部分水被骨料吸收, 一部分水蒸发以及凝聚结构的逐渐形成, 致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由于拌合物流动性的这种变化特点, 在施工中测定工作性的时间, 应推迟至搅拌完约15min为宜。

(五) 外加剂。

在配置混凝土时, 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可以使得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条件下, 取得较好的工作性, 增大流动性和改善黏聚性、降低泌水性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外加剂的使用是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最常用的方法。

二、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措施

实际工作中, 如只注重改善混凝土工作性的话, 可能混凝土的其他性质如强度等就会受到影响。通常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时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尽可能降低砂率, 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节约水泥;二是改善砂、石的级配, 尽量采用较粗的砂、石;三是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太小时, 维持水灰比不变, 适当增加水泥和水的用量, 或者加入外加剂等;当拌合物坍落度太大, 但黏聚性良好时, 可保持砂率不变, 适当增加砂、石用量。四是根据工程需要, 采用混凝土外加剂。

三、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方法及指标选择

对混凝土工作性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坍落度法和维勃稠度法, 对于现在广泛采用的泵送高强度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可采用坍落扩展度法。

(一) 坍落度法。

坍落度试验就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按照标准取样方法灌入坍落度筒内, 装满桶后, 轻敲桶壁保证混凝土密实, 刮掉多余混凝土, 垂直向上将筒提起, 将桶置于混凝土一侧, 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 用尺量出拌合物向下坍落的高度 (mm) 即为拌合物的坍落度值 (用T表示) 。坍落度值越大表示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拌合物黏聚性的评定是用捣棒在已坍落完成的混凝土拌合物椎体侧面轻轻敲打, 此时如果椎体保持整体均匀逐渐下沉, 则表示黏聚性良好;如椎体突然倒塌或出现离析现象, 则表示黏聚性不好。拌合物保水性的评定是通过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 则表明混凝土的保水性不好;如无稀浆或只有少量稀浆析出, 表示混凝土的保水性良好。坍落度检验适用于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坍落度的不同, 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5级, 用S1、S2、S3、S4、S5表示, 坍落度值分别为10~40mm、50~90mm、100~150mm、160~210mm、≥220。

(二) 维勃稠度法。

对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坍落度值小于10mm) 通常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稠度。维勃稠度测试法就是在坍落度筒中按规定方法装满拌合物, 提起坍落度筒, 在拌合物椎体顶面放一透明圆盘, 开启振动台, 同时用秒表计时, 到透明圆盘的底面完全为水泥浆所布满时, 停止计时, 关闭振动台。所读秒数即为维勃稠度。该法适用于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按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不同可将拌合物稠度分5级, 用V0、V1、V2、V3、V4表示, 维勃稠度值分别为≥31S、30~21S、20~11S、10~6S、5~3S。

(三) 坍落扩展度法。

当混凝土坍落度大于220mm时, 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 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 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该方法适用于泵送高强度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扩展度的等级划分为F1、F2、F3、F4、F5、F6六个等级, 扩展度值分别为≤340mm、350~410、420~480、490~550、560~620、≥630。

(四) 坍落度经时损失及其测定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 混凝土从拌合到浇筑, 通常需要有一段运输和停放时间。随着时间增长, 混凝土和易性通常会变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都存在坍落度经时损失, 只是有大有小, 掺用外加剂尤其是传统的高效减水剂后, 其坍落度经时损失要比不掺时的混凝土大, 甚至只经过20~30min, 坍落度即降低为初始值的1/2~1/3, 这将直接影响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及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检测方法是在混凝土进行完坍落度试验后立即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不吸水的容器内密闭搁置1h, 然后应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倒入搅拌机内搅拌20s, 卸出搅拌机后应再次测试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前后两次坍落度之差即为坍落度经时损失, 计算应精确到5mm。如果工程需要, 也可按照此方法测定经过不同时间的坍落度损失。坍落度损失可以为负值, 表示经过一段时间后,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反而有所增大。

四、结语

混凝土拌合物 篇2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概念: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2)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单位体积用水量:

2)水泥品种细度和集料特性的影响:

3)砂率的影响:

4)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影响:

5)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例题:影响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  )。

a、单位体积用水量

b、砂率

c、外加剂和掺合料

d、时间和温度

e、坍落度

建筑工程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与捣实 篇3

1.1 防止离析,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浇筑中,当混凝土自由倾落

高度较大时,易产生离析现象,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要沿溜槽或串筒下落;当混凝土浇筑深度超过8m时,则应采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筒,即在串筒上每隔2~3节管装一台振动器。

1.2 分层浇筑,分层捣实。

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可按相关的规定。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会出现冷缝,使混凝土层间的抗渗、抗剪能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其允许间隔时间要符合规范要求。

1.3 正确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是新浇筑混凝土与已经凝固混凝土的结合面,它是结构的薄弱环节。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一般应连续浇筑,如因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且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位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宜留在剪力较小处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留水平施工缝,梁、板留垂直施工缝。柱施工缝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盏柱帽的下面;梁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面板施工缝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板,宜顺次梁方向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已浇筑的混凝土达1.2N/mm2强度后,清除施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经湿润、冲洗干净,再抹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然后浇筑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1.4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的事项。

1.4.1 在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1)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2)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值,并在1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3)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1.4.2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凿出已浇筑的混凝土并重新浇筑。

(1)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2)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3)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1.4.3 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2 混凝土的捣实

混凝土的振捣首先要根据设计混凝土的厚度来选择振捣器,一般平面面积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应选择表面振捣器,对振捣器面积尺寸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构件或厚大结构的混凝土应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表面层混凝土拌和物振动过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动不足结构不匀;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动力能于振动器抽出时均匀填满振动器留下的空间。振捣时间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同时不再出现气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时为准。插入点应均匀交错排列,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只有遵守了这些操作程序,才能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3 混凝土拌合物的养护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就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而逐渐硬化。混凝土养护分人工养护和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就是在常温(平均气温不低于5℃)下,用浇水或保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适宜的温湿条件进行硬化。人工养护就是人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使混凝土强度增长,如蒸汽养护、热水养护、太阳能养护等,一般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多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的覆盖物要采用吸水和保水能力较好的材料如草帘、麻袋。为保证混凝土养护期间内的湿润状态,应每天不断的浇水,只有强度达设计要求强度70%以上,方可停止养护。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失水严重,在浇筑后2~3天内应加强养护。对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4 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时间早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构件,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为拆模造成损坏时,方可拆除模板。对承重构件,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 混凝土缺陷修补

拆模后如发现又缺陷,应进行修补。对面积小、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先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然后用1:2~1:2.5的水泥砂浆找平;对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个级别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对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及使用工程的缺陷,应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摘要:浇筑混凝土拌合物前除了做好浇筑工艺的一般准备工作外,还应做好有关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等的准备与检查工作,各种构件的混凝土,均应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重点部位混凝土的浇筑应填写施工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 篇4

一、目的

为规范拌合站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提高提高拌合站混凝土的生产及使用效率,在此对拌合站混凝土生产流程作详细说明,并明确相关的管理制度。

二、拌合站管理人员及负责内容

王小岐:项目部总工程师,拌合站监督和总协调人。

辉:项目部副经理,负责拌合站内外协调,统一管理拌合站内公共卫生及安排落实项目部安排的相关事宜。对项目部负总责。

王龙庆:混凝土公司副经理,总负责拌合站混凝土日常生产运输,负责拌合站日常管理工作,对混凝土公司负总责,并落实项目部安排的相关事宜。

王跃威:拌合站负责人,负责拌合站混凝土生产技术相关工作,负责工点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连接工作,负责试验室和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连接工作。

李有富:物资科科长,负责混凝土原材料供应,并准确掌握原材料当日消耗,核算原材料节超。

王治彬:设备科科长,负责监督拌合站设备使用,并督促落实拌合站设备管理与维护、维修。

吴春雷:施工技术科科长,拌合站技术负责人,负责混凝土节超核算,核查混凝土数量,并对拌合站生产的混凝土验工计价。

朱伟军:试验室主任,负责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磊:磅房管理员(项目部物资员),负责拌合站地磅的管理,主要对混凝土原材料和成品混凝土进行重量的计量。

三、混凝土生产流程

1、提需求通知单。混凝土搅拌前,由现场技术员下达混凝土需求通知单,通知单内容包括混凝土标号、是否有特殊要求(如耐腐蚀等级、抗渗等级、是否高性能混凝土等)、工程项目名称及部位、使用时间、混凝土预算方量、坍落度要求,技术员填写并签名后送拌合站王跃威。

2、确定配合比。混凝土需求通知单到达王跃威处后,王跃威通知试验员,以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并对拌合站下达混凝土需求通知单,拌合站根据通知单上的要求,开机生产混凝土。拌合站严格按照试验室下达的通知单要求进行搅拌,操作司机不得私自调整配合比。

3、混凝土检测。混凝土搅拌好后,由试验室负责测定混凝土坍落度,确定合格后方能运出拌合站。检测不合格的混凝土重新搅拌,直到合格后方可出站。

4、混凝土过磅定量。成品的检测合格的混凝土,用混凝土罐车运往地磅处过磅(混凝土罐车定期或不定期的称量空车重)。磅房管理员张磊根据磅单,在混凝土输送单上准确填写本车混凝土净重,并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体积质量换算标准,在输送单上准确填写混凝土体积(方量),并填写混凝土出拌合站的准确时间。

5、签字确认。混凝土到达现场后,及时将混凝土输送卡交与现场施工人员,核对混凝土运输单,确认工程名称,施工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方量;记录到达时间,浇注时间,浇注完毕时间,是否泵送并签字验收。签字后施工队留取输送单中的第四联存底。泵送混泥土的第一联给泵车司机。

6、罐车返回。罐车返回后,罐车司机将混凝土输送单重的第一联、第二联留给磅房管理员保管,第三联由拌合站存底。

四、管理制度

㈠原材料的管理

1、进场原材料登记。

进场原材料根据过磅单每日填写《原材料入库登记》。过磅单的见证由磅房管理员和拌合站材料员(或拌合站指定人员)共同监督完成,并共同完成《逐日登记表》的填写、签认。本表一经签认,由张磊每日18:00前送往物资科登记存底,并复印一份返还拌合站材料员。

2、当日材料消耗的登记。

根据当日消耗的混凝土数量,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张磊计算出每日18:00前混凝土消耗的原材料,准确在《混凝土及原材料逐日登记表》中填写当日原材料消耗数量。填写完毕后,经拌合站签字确认,当日18:00前送物资科登记存底,并复印一份返还拌合站。

3、试验室严把进场原材料质量关。碎石必须分级堆放,砂、碎石必须分已检核待检区,取样试验时要填写《取样登记表》。对于取样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试验室要与物资科取得一致处理意见。

4、物资科对于合格的原材料逐日登记,每月汇总,对供应商做到月清月结。㈡原材料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拌合站原材料管理是项目部头等大事,原材料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在混凝土的成本控制上,因此,做好拌合站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时限性。时限性主要体现在《混凝土及原材料逐日登记表》的填写上,本表上有当日进场原材料数量,有当日混凝土生产数量,有当日混凝土原材料消耗数量,这三个数量是原材料管理的基础数据。因此,张磊每日必须将当天18:00前统计的数据(付签认的过磅单)经拌合站签认后及时的报物资科登记存底,本日18:00以后的三项数据,登记到第二天的《逐日登记表》中。

2、准确性。《逐日登记表》填写的依据必须是两方共同见证的过磅单,填写数据时必须准确。

3、公平公正。过磅单必须是双方共同见证过磅打印,双方共同填写《逐日登记表》,并双方签字认可。

㈢混凝土管理

1、混凝土生产管理

⑴混凝土必须按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拌制,其余人员不得擅自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

⑵混凝土拌合时间不得少于 90 秒,搅拌均匀,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⑶试验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合格才能出拌合站投入使用。⑷混凝土出拌和机后,任何人不得私自向内加水。⑸混凝土过磅后方可出拌合站,否则,项目部不予认可。

⑹施工队签认后的混凝土输送单的第一、第二联必须交磅房管理员,由磅房管理员统一管理,当日以贴票形式返物资科。

2、混凝土运输管理

混凝土运输由拌合站负责,拌合站应根据运距及混凝土用量安排罐车数量。严格要求和约束罐车司机,混凝土运输期间不得长时间将罐车停放休息,不得在路上倒(卖)混凝土。如发现一次倒(卖)现象,罚混凝土公司2万元。如罐车在途中出现故障,司机要及时和拌合站取得联系,以便现场掌握时机情况。清洗罐车的污水不得随意排放,必须排放到指定地点。

3、混凝土现场确认

混凝土现场使用后,由施工队指定人员签字确认。这里着重指出的是,签字不得是施工队中随意的一人,也不得由项目部管理人员代签,签认人必须是施工队授权的指定人员。

4、混凝土验工计价

⑴每月22日,由技术科根据《混凝土及原材料逐日登记表》中的混凝土数量对拌合站验工计价。

⑵技术科不定期、无规律的核查《混凝土及原材料逐日登记表》中的混凝土数量。

⑶技术科只对上月22日18:00后至本月22日18:00前使用的混凝土计量,上月22日18:00前的混凝土数量不予计价,本月22日18:00后的混凝土数量放下月计量,混凝土验工计价做到月清月结。

㈣设备与计量管理

1、设备管理

拌合站应有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建立设备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确保设备满足生产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应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计量管理

⑴拌合站应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对计量器具统一进行管理。应按照国家《计量法》和有关计量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购置,检定,发放,使用和维护,封存和报废处理等,保证计量器具在合格状态下使用。

⑵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名称,管理类别,规格型号,编号,出厂日期,使用人(或使用地点,部门),检定周期,鉴定时间等。

⑶应制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定期进行检定,禁止使用下列计量器具:未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的或检定不合格的;无检定合格证书的;未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

⑷计量器具上均应贴有表明其状态的标识,用不同颜色标识其状态,状态分为:合格,限制使用,封存,降级使用,报废。合格计量器具上应标明有效期和编号,其余状态应注明其状态的起始期。标识应保证其字迹清楚,若有磨损应由计量管理更换。

⑸应建立计量器具档案,包括计量器具鉴定合格证书,出厂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记录,使用说明书等。

混凝土拌合物 篇5

1.1 防止离析,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浇筑中, 当混凝土自由倾

落高度较大时, 易产生离析现象, 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 要沿溜槽或串筒下落;当混凝土浇筑深度超过8m时, 则应采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筒, 即在串筒上每隔2~3节管装一台振动器。

1.2 分层浇筑, 分层捣实。

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 分层厚度可按相关的规定。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 会出现冷缝, 使混凝土层间的抗渗、抗剪能力明显下降, 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 其允许间隔时间要符合规范要求。

1.3 正确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是新浇筑混凝土与已经凝固混凝土的结合面, 它是结构的薄弱环节。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混凝土一般应连续浇筑, 如因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 且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 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位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宜留在剪力较小处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留水平施工缝, 梁、板留垂直施工缝。柱施工缝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盏柱帽的下面;梁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在梁托下部;单面板施工缝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板, 宜顺次梁方向浇筑, 其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应待已浇筑的混凝土达1.2N/mm2强度后, 清除施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 经湿润、冲洗干净, 再抹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 然后浇筑混凝土, 细致捣实, 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1.4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的事项。

1.4.1 在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a.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b.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值, 并在1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c.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1.4.2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应凿出已浇筑的混凝土并重新浇筑。

a.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b.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c.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1.4.3 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2 混凝土的捣实

混凝土的振捣首先要根据设计混凝土的厚度来选择振捣器, 一般平面面积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应选择表面振捣器, 对振捣器面积尺寸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构件或厚大结构的混凝土应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表面层混凝土拌和物振动过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动不足结构不匀;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动力能于振动器抽出时均匀填满振动器留下的空间。振捣时间视混凝土不再显着下沉, 同时不再出现气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时为准。插入点应均匀交错排列, 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只有遵守了这些操作程序, 才能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3 混凝土拌合物的养护

混凝土的凝结硬化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 而水泥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就是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而逐渐硬化。混凝土养护分人工养护和自然养护。自然养护就是在常温 (平均气温不低于5℃) 下, 用浇水或保水的方法使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适宜的温湿条件进行硬化。人工养护就是人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 使混凝土强度增长, 如蒸汽养护、热水养护、太阳能养护等, 一般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现浇混凝土工程中多采用自然养护。自然养护的覆盖物要采用吸水和保水能力较好的材料如草帘、麻袋。为保证混凝土养护期间内的湿润状态, 应每天不断的浇水, 只有强度达设计要求强度70%以上, 方可停止养护。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失水严重, 在浇筑后2~3天内应加强养护。对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

a.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 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 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b.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 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c.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4 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时间早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构件, 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 且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为拆模造成损坏时, 方可拆除模板。对承重构件, 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当无具体要求时, 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 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5 混凝土缺陷修补

混凝土拌合物 篇6

1.1 防止离析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 对于坍落度有很大的要求, 如果自由倾落的高度比较大的时候, 就比较容易发生离析现象, 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所以在高度超过两米的时候, 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利用串筒等工具辅助浇筑, 可以有效的防止离析。如果浇筑的深度超过八米的时候, 就要采用具有震动装置的节管, 在每两至三节节管处安置一台振动器, 防止混凝土在下落的过程中发生离析。

1.2 分层浇筑, 分层捣实

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的过程中, 应该对时间有所掌握, 严格控制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如果在下一层混凝土浇筑之前上一层混凝土已经发生了初凝, 那么将会对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剪力有所影响, 对于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时间间隔, 一定要按照施工规范来执行。

1.3 正确留置施工缝

在施工的过程中,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停止一段时间在进行浇筑的话, 那么先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发生了初凝现象,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在结合的部位, 就会降低抗剪力, 成为整个建筑中最为薄弱的部位。但是在施工中, 会有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是特殊情况必须停止浇筑, 使浇筑环节出现断档的话, 那么应该预先留置出施工缝。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宜选择在剪力较小, 并且方便施工的部位。如果是柱上留着施工缝, 那么应该水平留置, 如果是梁或者是板的话则应该垂直留置。柱施工缝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盏柱帽的下面;梁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 留在梁托下部;单面板施工缝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板, 宜顺次梁方向浇筑, 其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 应待已浇筑的混凝土达1.2N/mm2强度后, 清除施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 经湿润、冲洗干净, 再抹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 然后浇筑混凝土, 细致捣实, 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1.4 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的事项

1.4.1 在混凝土浇筑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1) 混凝土已经发生了初凝现象并且已经超过了允许的面积; (2) 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值, 并在1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 (3) 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1.4.2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应凿出已浇筑的混凝土并重新浇筑。

(1) 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建筑物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 (2) 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 (3) 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2 混凝土的捣实

混凝土的振捣首先要根据设计混凝土的厚度来选择振捣器, 一般平面面积较大厚度在20~30cm的混凝土板应选择表面振捣器, 对振捣器面积尺寸较小而有一定垂直深度的构件或厚大结构的混凝土应选择插入式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快插是为了防止表面层混凝土拌和物振动过度而下面混凝土拌和物振动不足结构不匀;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拌和物籍振动力能于振动器抽出时均匀填满振动器留下的空间。振捣时间视混凝土不再显着下沉, 同时不再出现气泡且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时为准。插入点应均匀交错排列, 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只有遵守了这些操作程序, 才能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3 混凝土拌合物的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整体施工结束后就是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养护阶段, 养护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水泥的水化过程, 混凝土拌合物在特定的条件下, 具备充足的温湿度条件, 就会发生水化作用, 混凝土开始硬化, 最后完成养护过程。一般情况下, 混凝土的养护可以分为自然养护和人工养护。所谓的自然养护就是指在五度以下的常温状态, 向混凝土上浇水或者是对其保湿, 然后通过一定的时间, 自然硬化的过程。而人工养护就对混凝土进行人工控制温湿度来增长混凝土的强度, 比如说蒸汽法或者是热水法等, 大多数情况都是应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方面。在目前的混凝土施工中, 养护作业一般都是应用的自然养护, 要对混凝土进行覆盖, 覆盖物一般都是草帘或者是麻袋, 为了保证养护期间混凝土的湿度, 就要不断的对其浇水,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时才可以停止浇水。如果新浇筑的混凝土在早期的时候失水比较严重的话, 那么在浇筑后的两到三天内应该对其加强养护工作。对于混凝土的表面养护工作应该注意以下要求:

(1) 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 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 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 (2) 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 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3) 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d。

4 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时间早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的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构件, 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 且其表面和棱角不会因为拆模造成损坏时, 方可拆除模板。对承重构件, 只有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方可拆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当无具体要求时, 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5 混凝土缺陷修补

在混凝土拆模后, 如果发现有缺陷, 应该立即研究修补方案。如果只是小面积的存在蜂窝或者有露石现象, 首先应该用钢丝刷等将混凝土表面冲刷干净, 然后利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如果出现的蜂窝面积较大或者是露石露筋现象比较严重的话, 应该将其附近比较薄弱的混凝土层全部去除, 然后用钢丝刷或者是加压水冲洗干净, 再用比原来的混凝土高一个等级的细骨料对其填塞。如果缺陷的十分严重, 已经影响到了结构的安全的话, 那么应该联合设计、建设、施工和监理等部门共同商讨, 然后指定处理对策。

6 结论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质量因素是尤其重要的, 要对施工中的每一项因素都进行有利的控制, 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主要的施工材料, 要掌握好一定的方法才能够对其质量有所保障。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是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对施工的质量尤为重要。以上是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所谈到的还不够全面, 希望对同行能有所帮助。

摘要:混凝土作为一种施工材料, 因为其本身的性能比较优越, 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比较广泛。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浇筑和捣实的质量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这个程序要充分的重视起来。本文对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筑和捣实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阐释, 为建筑的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混凝土拌合物 篇7

1 原材料

⑴水泥:南京小野田PII52.5硅酸盐水泥。

⑵骨料:砂是南京合益石场的机制人工砂, 细度模数为3.5。石子是南京合益石场石子, 粒径5~25。

⑶矿粉:南钢嘉华S95级矿粉, 比表面积是459m2/kg。

⑷石膏:安徽鑫山恒泰石膏, 比表面积513m2/kg。

⑸外加剂:上海花王萘系高效减水剂。

⑹改善剂:广州某公司生产的混凝土增效剂 (CTF) 。

2 试验方法

考虑到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是一种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用坍落度试验法难以精确反映其流动性大小。本次试验工作, 我们采用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增实因数法进行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测试, 并且用增实因数的倒数 (1/JC) 作为表征拌合物流动性的技术指标。

我们在江苏三和管桩有限公司试验室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 优选出了改善剂的最佳掺量, 于2013年1月7日在江苏三和A车间小试生产了一槽掺改善剂的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和物。在该槽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中随机抽取样品, 用上述增实因数试验法, 测试拌合物放置不同时间的流动度。为了反映改善剂对拌合物流动度的改善效果, 我们同时在江苏三和生产车间随机取样, 进行了不掺改善剂的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度对比试验。

为了找出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与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在流动性方面的性能差异, 我们还在广东三和有限公司中山事业部的生产车间随机抽取了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样品, 并用上述增实因数试验法进行了流动性的测试。

3 试验结果

江苏三和生产车间随机取样的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与放置时间的关系图、掺改善剂的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与放置时间的关系图 (该拌合物为江苏三和A车间小试生产) 、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中山事业部生产车间随机取样的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与放置时间的关系图分别见表1和图1。

4 分析讨论

根据表1和图1的试验结果, 可以看出:

⑴江苏三和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流动度以及放置15分钟后、30分钟后、45分钟后、60分钟后的流动度均低于中山事业部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相同放置时间的流动度。详见表1中的A线和C线;

⑵改善剂没有提高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始流动度, 但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免蒸压混凝土拌合物放置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后的流动度。详见表1中的A线和B线;

⑶掺改善剂的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度损失较小, 详见图1中的B线;

⑷从生产工艺看, 管桩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 经过分料设备后, 进入布料设备。再从布料设备喂入管模中成型。考虑到混凝土拌合料在分料设备和布料设备的停留时间, 混凝土料从出机到喂入管模中的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比较图1中的B线和C线, 可以看出, 掺改善剂的免蒸压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在布料时已接近中山事业部的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5 下一阶段试验工作计划

⑴本次试验正赶上南京的寒冷冬季。试验期间, 室外气温-6~-2℃, 车间内气温0~2℃, 试验室内气温0~10℃。考虑到南京地区夏冬季节温差较大, 而混凝土的流动性受气温的影响也比较敏感。上述结论在炎热的夏季能否成立, 尚需试验来确定。

⑵根据本次试验目标和计划, 本次试验在进行室内试验时, 只进行了流动性试验, 没有对各种掺量的配方预留试件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1月7日小试生产时, 也仅是每龄期预留了一组试件, 其测得的强度数据不具有代表性。改善剂在改善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流动度的同时, 对免蒸压管桩混凝土的强度有何影响, 也是下一阶段试验的课题之一。

6 结论

⑴增实因数试验法能够精确地测试出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度 (精确度可达至0.01) ;也能够精确测试出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度;

⑵改善剂没有提高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始流动度, 但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和物放置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后的流动度;

⑶掺改善剂的免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度损失较小;

⑷掺改善剂的免蒸压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在布料时已接近蒸压管桩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余小文.关于掺CTF增效剂试配混凝土的报告.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客服与技术部, 2012年11月.

[2]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

混凝土拌合物 篇8

1.1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现象

(1) 混凝土拌合物松散不易粘结。

(2) 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 不易浇筑。

(3)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之间孔隙。

(4) 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分层离析。

1.2 原因分析

(1) 水泥标号或施工配合比选择不当。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大于2.2时, 水泥用量过少, 混凝土拌合物松散;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小于1.0时, 水泥用量过多, 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2) 砂、石级配质量差, 空隙率大, 配合比砂率过小, 不宜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3) 施工塌落度过大, 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难以控制其均匀性。

(4) 计量工具不精确, 计量制度不严格或采用不正确的计量方法。

(5) 搅拌时间短, 混凝土拌合物质地不均匀。

1.3 预防措施

(1) 应合理选择水泥标号, 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 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种掺假混合材料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 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2) 原材料应建立岗位责任制、监理旁站制、和随时抽检制, 计量方法要简单易行、可靠。特别是水的计量, 应作标准计量水桶和精确的电子水表控制阀;外加剂应用电子称及量杯计量。

(3) 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 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

(4) 在混凝土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塌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 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动时, 应及时检查和抽查, 根据现场筛分实验结果按照规范要求选定临时施工配合比, 并及时跟踪复核配合比。

(6) 随时检查混凝土拌合时间, 看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4 治理方法

因和易性不好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混凝土拌合物, 建议降低等级使用或着废弃, 当可降低等级使用时也只能用于不受力的次要构件, 如路沿石、铺盖等。

2 外加剂使用不当及碱骨料反应

2.1 现象

(1) 混凝土浇筑后, 局部或大部分长时间不凝结硬化。

(2)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鼓包。

(3) 混凝土浇筑后, 局部或大部分迅速凝结硬化影响正常收面抹光。

(4) 混凝土浇筑后, 混凝土表面多处见黄褐色斑点。

(5)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 在一段时间内, 局部或多处发生鼓包及裂纹甚至破坏。敲开鼓包发现的粗骨料发生膨胀致使混凝土破损, 且多伴有黄褐色水迹;或者敲开后可见粘土颗粒。

2.2 原因分析

(1) 缓凝型减水剂 (如木钙粉等) 掺入量过多。

(2) 以干粉状外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 含有未碾成粉状的颗粒 (如硫酸钠颗粒等) , 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鼓包掉皮。

(3) 早强型减水剂 (如木钙粉等) 掺入量过多。

(4) 粉状外加剂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拌合不充分, 未分散的外加剂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鼓包掉皮。

(5) 碱骨料反应也叫碱硅反应, 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引起混凝土内部自膨胀应力而开裂的现象。碱骨料反应给混凝土工程带来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因碱骨料反应时间较为缓慢, 短则几年, 长则几十年才能被发现。骨料中存在碱性骨料及粘土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鼓包掉皮。

2.3 预防措施

(1) 应熟悉各种外加剂的品种及特性, 合理选用, 并制定使用管理规定, 将不同品种、用途外加剂分开存放, 并明牌标识避免混淆。

(2) 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 防止受潮结块。已结块的粉状外加剂, 应烘干碾碎、过0.6毫米的方孔筛后使用。若外加剂已过期, 应停止使用。

(3) 在添加外加剂拌和混凝土时将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使其充分溶解和拌和。

(4) 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 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的混合材料、外加剂、水、骨料的含碱量 (Na2O) 及泥含量, 并将其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5) 隔绝水和潮湿空气的来源, 如果在担心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的部位, 采用防水层等措施有效地隔绝水和空气的来源, 也可以取得缓和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效果。

(6) 掺混合材掺某些活性混合材可缓解、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根据各国试验资料, 掺5%~10%的硅粉或者掺粉煤灰取代30%的水泥, 可以有效的抑制碱骨料反应。

2.4 治理方法

(1) 因缓凝型减水剂使用过量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硬化时, 可延长养护时间, 推迟拆模, 后期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受影响。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整个工期时, 可采取拆除重新浇筑早强型混凝土。

(2) 已鼓包的混凝土表面, 应剔除造成鼓包的外加剂、粘快及鼓包部位, 按照规范进行修补。当鼓包影响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时建议拆除重建。

(3) 对于碱骨料反应 (称为混凝土的癌症) , 一般采用挖补的方法, 对较多碱骨料的混凝土应拆除重新浇筑。

摘要:混凝土是一种有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 混凝土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在强度、耐腐蚀性、造价、便于就地取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故而在现今各种建筑中, 混凝土结构被广泛的运用。同时由于混凝土质量问题是一个普遍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就作者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因混凝土拌合物造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及成因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仅供同行参考。

拌合站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篇9

关键词:拌合站,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质量控制

1 拌合站设备及生产组织是质量控制的基础

1.1 拌合站设备选址要求。

以拌合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站所处环境应空旷、干燥, 运输条件好, 从拌合站到施工地点运输时间不大于60分钟, 站内场地开阔, 水源方便, 电力供应充足, 要尽量远离居民区。 (2) 必须对拌合设备、配套机械的施工能力进行匹配计算和优化选择, 使拌合设备生产量与摊铺机的摊铺能力相适应。沥青加热、石料烘干等设备要与拌和机配套。 (3) 拌合站生产组织由站长全盘负责, 并下设生产调度、机械材料、技术检验等部门, 确保全站日常生产高效有序进行。并将相关人员的联系电话编辑成通讯录, 人手一册, 保证任何时候通讯畅通。

2 拌合站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集料。

集料是沥青混凝土的骨架, 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1) 粗集料具有支撑载荷的作用, 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粗集料形状要接近立方体, 有棱角, 这样能使参配的混合料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要尽量避免针片状和含泥量大的集料。粗集料质量控制及检测包括石料强度、压碎值试验、针片状试验等。 (2) 细集料主要填充粗集料骨架间隙, 使集料具有较大的密实度。0.075mm筛孔通过率应小于1%, 天然砂中的泥土含量应小于3%, 石屑最大粒径要小于8mm。

2.2 矿粉。

矿粉对沥青混凝土骨料胶结起重要作用, 并非单纯的填充作用。在相同沥青用量的前提下, 加入适量矿粉, 利于形成较大表面积的沥青膜, 使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增强。但是矿粉不能过多, 矿粉过多, 则使混合料中有效沥青含量减少, 表现为混合料外观发暗, 无光泽, 压实后表面不均匀。

2.3 沥青。

沥青是混合料的关键性材料, 对骨料胶结起着决定性作用。每批沥青均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抽样检验, 沥青到货应有生产厂家质量检验单, 试验室还应按规范规定的标准和频次抽样检测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加热到180度不产生泡沫。其储存温度在施工期不高于170度, 不低于150度。

2.4 注意事项。

(1) 落实原材料的检验工作,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厂。 (2) 集料应分级存放, 整齐有序, 避免混料, 并及时搭棚, 防雨防尘。 (3) 为防止集料离析, 堆放时应采取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 不能锥堆;20~30万吨的集料最大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0m~15m。

3 拌合站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 配合比是沥青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决定着沥青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耐磨性以及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和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验证。最终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

3.2 拌合楼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 铺筑试验段。

试验结束后, 经钻芯取样试验, 证明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值, 才最终确定沥青混合料施工配合比。

3.3 矿料级配在拌合机上的具体控制和调整。

要尽量减少设计级配与实际级配之间的差异, 主要通过对拌合站冷料仓的皮带转速和冷料流量进行记录研究, 确定电机转速和上料流量之间的频率关系。这样, 在生产和拌制混合料时, 就可以将各集料更好地控制在级配范围内, 提高配合比精度, 减少偏差。

4 拌合质量控制

4.1 拌合温度。

严格控制集料温度和混合料温度。沥青加热温度过高, 会使沥青老化, 因而沥青加热适宜温度为160~170℃。集料温度适当提高可以增强沥青与矿料的裹覆强度和性能, 使沥青包裹层不易与矿料剥离, 故集料加热温度应为180~190℃。搅拌后刚出锅温度约为170~180℃, 混合料导入热料仓过程中, 温度有所下降, 进入成品料仓的储存温度一般为150~160℃, 混合料出厂的最低温度不得小于140℃。

4.2 拌合时间。

拌合时间以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表观质量均匀一致, 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胶结料, 无花白料, 无结团或严重的矿料离析现象为宜。一般拌合时间控制在30~40秒之间, 每锅拌合时间最长不超过45秒, 其中干拌时间约5秒, 沥青进入拌缸的时间约10秒, 加入沥青后拌合时间约30秒, 卸料延时约3秒。对于微机控制拌合时间设置可以从28秒时间起步, 根据需要逐步延长, 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5 拌合料的质量检测及改进措施

5.1 外观检测。

观察拌合的混合料成品应当颜色黑亮, 无花白料, 无团块状, 粗细颗粒分布均匀, 即为外观正常。出现异常时的相应处理办法如下: (1) 如出现花白料就表明温度过低, 或拌合时间过短, 或细料数量偏多, 应反向调节其对应影响因素。 (2) 如果出现结团结块, 就表明沥青用量过大, 或搅拌不均所致, 应反向调节其对应因素。 (3) 如果混合料颜色偏暗, 说明加热温度过高, 使沥青老化, 应严格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

5.2 取样实验检测。

拌合站应随即抽取一组混合料进行试验, 以检验当天生产的混合料配合比与确定的生产配合比的波动情况, 以便查明原因, 及时调整。

6 结语

拌合站沥青混凝土生产, 量大面广, 任务繁重, 而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更是重中之重, 要把好质量关必须付出艰辛努力, 因为拌合站的沥青混凝土质量受到拌合设备性能、原材料、配合比、拌合工艺、施工条件、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必须具备实验能力和检测手段, 所以必须对整个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加强有效管控, 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沥青混凝土, 进而建成优质路面。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结构加固改造下一篇:大卫·科波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