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学生心理

2024-06-25

解读学生心理(精选七篇)

解读学生心理 篇1

一、知识性

心理美育主要是一种关于形成美的观念、建成审美心理结构, 从而养成自觉美育心理的教育。而形成美的观念、建成审美心理、养成美育自觉, 首先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尽管这种知识不必像专门的美学和心理美学乃至美育学那样专门化、系统化, 但关于美、美育、心理、审美心理的知识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才能使之内化为相应的心理意识, 转化为相应的心理能力。因此, 心理美育首先是一种知识教育, 一种关于美、美育、心理、审美心理等的认知教育, 具有特定的知识性。

心理美育的知识性特点, 要求所施教的知识内容注意这样几点:一是知识的基础性, 即着重于形成审美心理、养成美育自觉的美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例如关于美的一般观念, 审美心理的一般内涵, 美育心理的状态功用以及社会、自然、艺术中的一般审美感受、理解和辨识等。二是知识的鲜活性, 即着重于现实的审美发生与审美态势的新鲜活泼的知识, 提供最新的关于美或心理美学的有益成果, 使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更新, 能尽快地适应新的审美现象和审美事实。三是补缺性, 即针对具体个人审美需求或审美能力的弱项、缺漏, 选择相应的审美知识予以施教, 例如欣赏自然美需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知识, 而欣赏园林建筑需要造型、对景、借景以及形式美的知识, 欣赏各种文学作品则需要文学知识等等。四是层进性, 即心理美育的知识性教育需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渐使人的审美心理由积累而丰厚稳固。

二、赏析性

心理美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 它往往要面对现实的具体生动的审美对象, 并通过对这些审美对象的赏析, 形成个体的审美经验, 使之成为审美心理能力的基础, 因而具有赏析性。

对审美对象的赏析, 是具有直接实践性的心理美育。如果说知识性提供心理美育的理性基础, 那么, 赏析性则是将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实践能力的最重要方式。只有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赏析, 才能获得真实的审美体验, 形成审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也才能培养起审美情感, 真正地知美、懂美、爱美。

审美对象包括艺术对象的赏析过程, 实际上也是心理美育的过程。首先, 赏析需要有一个审美情景的注意, 在注意的前提下去感知对象, 这有助于感知能力的培养。其次, 赏析又是一种动情观照, 既要呼唤和激发起赏析者的情感, 又要赏析者在赏析过程中投入情感, 在主客体的情感交流、感应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并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得到心理沉淀, 这又有助于审美情感的培养。再次, 赏析的过程中, 赏析者凭借自己对对象的感受理解,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 会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对象进行补充与再创造, 这又有助于审美想象力与审美理解力的培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赏析, 审美心理主要构成元素如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都能得到育化、陶冶, 因而, 不能不是心理美育最重要的特点。赏析性使心理美育同时具有了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 因而也就具有了有效性。但必须注意的是:赏析对象的选择应该是高品位、有典范性的, 按照歌德的说法:“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鉴赏力的培育也就是心理美育的目的和效果之一。

三、趣味性

趣味是心理的一种特殊爱好和心灵的一种满足性愉悦。一个人的趣味, 既反映着一个人特有的心理取向和爱好追求, 也反映着一个人爱好追求的高低。趣味的形成因而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心理动机从而支配人的审美选择。心理美育就是要诱发和培养人的趣味, 从而将对美的求知变为爱好, 把爱好变为乐趣。因此, 心理美育必须注意趣味性特点。

关于趣味在心理美育中的重要性,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谈到过,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思是一个人懂得做这件事的道理, 不如爱好这件事去做它;而爱好这件事去做它, 又不如以做这件事为乐趣。其间的原因就在于趣味一经形成, 它便逐渐从自觉意识导向一种下意识状态, 就形成一种特有的心理定势而去寻求相应的精神满足。而心理美育实质上便是以美育美, 既激发人的爱美天性, 也培养人的爱美好尚, 还使人获得审美的乐趣。但是, 这一审美趣味性特点, 应该注意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趣味性应是多样的, 适度的, 趣味的过分和痴迷, 会导致病态性爱好即嗜好, 就会造成顾此失彼, 使心理爱好失去平衡。这会造成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或者以自己的一己偏好不尊重乃至排斥他人的爱好;或者仅凭兴趣爱好而丧失理智。例如自己痴迷通俗歌曲, 便对高雅音乐毫无兴趣, 甚至认为高雅音乐一无所取;或凡通俗歌曲不问好歹, 尽皆入迷, 这就不是健康兴趣了。再是趣味有高低之分, 不能用低级趣味去刺激或迎合受教者。鲁迅曾经说过:“油滑是创作的大敌。”其原因便是油滑包括一些例如以伤害人的自尊心为笑料或粗俗的噱头之类, 乃是一种低级趣味的表现。一般来说, 低级趣味追求的是一种生理快感, 而高级趣味追求的是精神快感, 前者造成不健康的心理, 后者则培养健康和健全的心理。

四、个别性

人的心理结构及其要素虽然大致相同, 但由于人的个人生活经历如出身、教养、实践方向、环境遭遇以及诸如年龄状况、性别差异乃至遗传因素、血型类别等等, 会形成人的不同性格状况, 造成个体的个性心理特点。这些差异, 影响着个体的审美需求、审美能力、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从审美趣味的角度讲, 正如刘勰所说:“慷慨者逆声而击节, 蕴藉者见密而高蹈, 浮慧者观绮而跃心, 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也正如李贽所言:“盖声色之来, 发乎性情, 由乎自然……故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 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 旷达者自然豪放, 雄迈者自然壮烈, 沉郁者自然悲酸, 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 便有是调, 皆性情自然之谓也。”总之, 心理美育具有显著的个别性, 要求因材施教。

心理美育的个别性还不仅是由人的个性心理差异造成的, 也因为在审美的具体实践中, 主体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即使面对同一审美对象, 个体也往往“孤立”地与对象发生关系, 自有其审美的着眼点, 也自有其审美的心理距离和移情现象, “各以其情而遇”从而自得其乐、自得其益。因此, 在心理美育中, 不能强求一律, 而必须兼顾个体心理特点, 使个体的审美心理融入其个性心理, 进而促进个性心理的良性发展。

心理美育知识性、赏析性、趣味性、个别性的特点, 在美育的实际过程中是相互联系, 融为一体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 会增强心理美育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摘要:心理美育是关于人的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全面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 它自然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但心理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 又必然有自身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心理美育,知识性,赏析性,趣味性,个别性

参考文献

[1]歌德.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32.

振敏晓燕解读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篇2

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使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上都或多或少的蒙上了一层迷茫的阴影,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此来这里说下我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第一认清自己

消除浮躁波动情绪,构建良好心境。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大学生就业情绪出现浮躁和波动,是心理成长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倘若情绪长期波动并郁闷在心中,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就业情绪来自良好的心理,良好的心理来自良好的心境。因此,大学生应正视现实,适当调节就业情绪,端正就业目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克服就业情绪的浮躁和波动,保持愉快心境和良好情绪,从而在就业中掌握主动。第二坚定自信

消除人际交往恐惧,培养和谐心态。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然而,自我感觉良好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部分大学生还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面对就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诸多不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逐步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心态,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第三切忌盲目

中职学生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学解读 篇3

关键词:中职生;偏差行为;心理学

中职生偏差行为出现的原因可以从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本文笔者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心理学的“自我中心”这个理论视角上,结合多年来班主任管理的工作经验,对中职生出现偏差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自我中心对中职生偏差行为产生的影响

人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大致地划分为感觉运作期、前运作期、具体运作期和形式运作期等几个阶段。进入中职阶段学习的学生大多是16周岁以上的青少年,他们的认知发展阶段已经进入了形式运作期阶段。在这一时期,中职生的内省能力已经基本形成,他们在思考的时候会考虑别人的观点,并依据他人的看法来反思自己的智力、外表和行为是否存在出格之处。青少年在这个时期进行综合思考、构思的能力以及伴随着这个认知发展及阶段而来的行为特质,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的我中心概念,自我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代表性特征,并和青少年的行为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

遵循上述认知发展阶段的个人认知能力发展需要完成三项任务:将现实中的主观面和客观面、暂时面和衡存面、普遍面和特殊面分化清楚。在每一个认知发展阶段,个人在解决这些任务的时候都面临着不同的内容和结构,但是其形式都是大致相同的,并且分化任务也是必须同时进行的。如果一个人难以在特定的认知发展阶段完成部分分化或者全部分化,那么就会出现自我中心的情况,当然,自我中心本身的性质也会随着认知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转变。自我中心在本文中并不含义轻蔑和鄙视的含义,而是一种检验人观察事物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也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和外物秉承的发展态度。从某种程度上说,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但是却必须的产品,因为它代表着一个人在认知发展阶段上升到新的层次的时候出现的有失偏颇、不切实际的一切客观表现。

中职生恰恰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形式运作期,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转型和统合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认知发展阶段的转捩点时期,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

二、自我中心和中职生偏差行为之间的关系

首先,想象观众对导致偏差行为。想象观众导致中职生存在着自己是别人焦点的错觉,他们常常把自己看做是舞台的主角,但是在实际的生活长期场景中情况并非如此,这往往会诱发出中职生很多行为的动机。很多中职生都爱好音乐和体育运动,在心理上他们至少存在着观众的反应,比如说男生幻想着自己在打篮球的时候台下很有很多女生观众为其摇旗呐喊。而当一个人希望获得想象中的观众的认可和赞同的时候,就可能会表现出荒诞不羁的形象,他们或者会奇装异服、或者会参与到莫名其妙的活动之中去,有的时候甚至会故意地做出不尊重教师和同学的行为。比如说某一个中职生受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认为抽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那么他就会认为想象观众的想法也是抽烟很酷,所以导致其认为抽烟是被期待的或者是理所应当的,进而导致其抽样这种行为。

其次,个人神话会导致偏差行为。中职生常常将某一个人神话看做是独特和永垂不朽的,他们将之看作是行为动机的源泉,并按照神话的标准做出某些行为和举止,个人神话虽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激励作用,但是很可能也会带来负面结果,中职生可能会觉得没有人能够了解自己,积攒了一些郁闷的情绪难以抒发,又找不到合理的宣泄途径,负面情绪积攒的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中职生可能会出现抑郁和精神紧张等问题。个人神话除了让中职生觉得自己非常独特之外,还会让中职生觉得自己具备永生不死的特能,这导致他们在面对毁灭性解决的致命情境的时候往往都置若罔闻、忽略不计,认为车祸、怀孕、死亡、毒瘾等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永远是幸运的是,是上帝的宠儿。

综上所示,自我中心带来的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都会影响到中职生的行为去向和价值信念。他们往往将自己看做是焦点,想要在群众中有所表现,并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在遇事的时候高估自己的本事和能耐,做出超出逻辑的判断,并最终导致了偏差行为。

三、中职生偏差行为辅导策略

首先,中职教师应该做的是辅导和接纳。这是中职教师辅导中职生偏差行为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中职教师可以不赞同某些学生的言行,但是必须认同他们是有价值的、有尊严的个体。教师也可以直接地向学生表达自己不赞同它的言行的想法,但是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侮辱性和否定性语言。所有的行为都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中职教师的任务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强迫式的推销和武断的批判。

其次是反馈。中职教师应该将自己作为一面镜子,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行为和观点的误区和盲点,这些盲点往往是中职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难以察觉和意识到的缺点,当他们发现自己的盲点之后,自然就会产生矫正行为的动机。比如说当中职生没有穿校服的时候,教师可以说你的校服没有穿好,而不是用强制性的口气和学生说如果你下次不穿校服,我就……这种具体和温和的反馈,四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的,是处于追求真善美的人性动机的基础上,这样学生往往会乐于改正。

再次是澄清。有的中职生因为自身观念不清和错误才会出现偏差行为,比如有的中职生因为没有物权观念,看到教室内放置的没有人认领的东西,看到别人有好玩的东西就想到抢的愿望。中职教师在辅导的时候,最好用澄清的方式和反问的句式,让学生感觉到词穷和理亏。另外,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应该给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让学生能够见贤思齐,鼓励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思维,维持和他人的良好关系,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综上所述,本文从心理学的自我中心理论角度去解读了其偏差行为的表现,以及如何应用心理学手段来对中职学生的偏差行为进行有效处理及矫正,就有待今后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继续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魏晓霞,魏星.从中职生低龄化谈偏差行为的矫正[J].发展,2008(3)

[2]孙元,谢秀钿.朋辈群体对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9(4)

心理美育的特点解读 篇4

关键词:心理美育,知识性,赏析性,趣味性,个别性

心理美育是建构人的审美心理以促成其敏锐的审美能力和形成美育心理的素养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 它自然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但心理美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 又必然有自身的基本特点。其自身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性

心理美育主要是一种关于形成美的观念、建成审美心理结构, 从而养成自觉美育心理的教育。而形成美的观念、建成审美心理、养成美育自觉, 首先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尽管这种知识不必像专门的美学和心理美学乃至美育学那样专门化、系统化, 但关于美、美育、心理、审美心理的知识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才能使之内化为相应的心理意识, 转化为相应的心理能力。因此, 心理美育首先是一种知识教育, 一种关于美、美育、心理、审美心理等的认知教育, 具有特定的知识性。

心理美育的知识性特点, 要求所施教的知识内容注意这样几点:一是知识的基础性, 即着重于形成审美心理、养成美育自觉的美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例如关于美的一般观念, 审美心理的一般内涵, 美育心理的状态功用以及社会、自然、艺术中的一般审美感受、理解和辨识等。二是知识的鲜活性, 即着重于现实的审美发生与审美态势的新鲜活泼的知识, 提供最新的关于美或心理美学的有益成果, 使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动态发展中不断更新, 能尽快地适应新的审美现象和审美事实。三是补缺性, 即针对具体个人审美需求或审美能力的弱项、缺漏, 选择相应的审美知识予以施教, 例如欣赏自然美需要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知识, 而欣赏园林建筑需要造型、对景、借景以及形式美的知识, 欣赏各种文学作品则需要文学知识等等。四是层进性, 即心理美育的知识性教育需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渐使人的审美心理由积累而丰厚稳固。知识越丰厚, 审美心理的建构也越稳固, 审美的自觉能力也越高。随着审美经验的积累, 甚至能转化为审美的自觉。这就是具有深厚美学、心理学素养的人一般有更突出的直觉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赏析性

心理美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 它往往要面对现实的具体生动的审美对象, 并通过对这些审美对象的赏析, 形成个体的审美经验, 使之成为审美心理能力的基础, 因而具有赏析性。

对审美对象的赏析, 是具有直接实践性的心理美育。如果说知识性提供心理美育的理性基础, 那么, 赏析性则是将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实践能力的最重要方式。只有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赏析, 才能获得真实的审美体验, 形成审美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也才能培养起审美情感, 真正地知美、懂美、爱美。

审美对象包括艺术对象的赏析过程, 实际上也是心理美育的过程。首先, 赏析需要有一个审美情景的注意, 在注意的前提下去感知对象, 这有助于感知能力的培养。其次, 赏析又是一种动情观照, 既要呼唤和激发起赏析者的情感, 又要赏析者在赏析过程中投入情感, 在主客体的情感交流、感应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并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得到心理沉淀, 这又有助于审美情感的培养。再次, 赏析的过程中, 赏析者凭借自己对对象的感受理解,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 会通过想象和联想对对象进行补充与再创造, 这又有助于审美想象力与审美理解力的培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赏析, 审美心理主要构成元素如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都能得到育化、陶冶, 因而, 不能不是心理美育最重要的特点。赏析性使心理美育同时具有了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 因而也就具有了有效性。但必须注意的是:赏析对象的选择应该是高品位、有典范性的, 按照歌德的说法:“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鉴赏力的培育也就是心理美育的目的和效果之一。

三、趣味性

趣味是心理的一种特殊爱好和心灵的一种满足性愉悦。一个人的趣味, 既反映着一个人特有的心理取向和爱好追求, 也反映着一个人爱好追求的高低。趣味的形成因而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心理动机从而支配人的审美选择。心理美育就是要诱发和培养人的趣味, 从而将对美的求知变为爱好, 把爱好变为乐趣。因此, 心理美育必须注意趣味性特点。

关于趣味在心理美育中的重要性,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谈到过,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思是一个人懂得做这件事的道理, 不如爱好这件事去做它;而爱好这件事去做它, 又不如以做这件事为乐趣。其间的原因就在于趣味一经形成, 它便逐渐从自觉意识导向一种下意识状态, 就形成一种特有的心理定势而去寻求相应的精神满足。而心理美育实质上便是以美育美, 既激发人的爱美天性, 也培养人的爱美好尚, 还使人获得审美的乐趣。但是, 这一审美趣味性特点, 应该注意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趣味性应是多样的, 适度的, 趣味的过分和痴迷, 会导致病态性爱好即嗜好, 就会造成顾此失彼, 使心理爱好失去平衡。这会造成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或者以自己的一己偏好不尊重乃至排斥他人的爱好;或者仅凭兴趣爱好而丧失理智。例如自己痴迷通俗歌曲, 便对高雅音乐毫无兴趣, 甚至认为高雅音乐一无所取;或凡通俗歌曲不问好歹, 尽皆入迷, 这就不是健康兴趣了。再是趣味有高低之分, 不能用低级趣味去刺激或迎合受教者。鲁迅曾经说过:“油滑是创作的大敌。”其原因便是油滑包括一些例如以伤害人的自尊心为笑料或粗俗的噱头之类, 乃是一种低级趣味的表现。一般来说, 低级趣味追求的是一种生理快感, 而高级趣味追求的是精神快感, 前者造成不健康的心理, 后者则培养健康和健全的心理。

四、个别性

人的心理结构及其要素虽然大致相同, 但由于人的个人生活经历如出身、教养、实践方向、环境遭遇以及诸如年龄状况、性别差异乃至遗传因素、血型类别等等, 会形成人的不同性格状况, 造成个体的个性心理特点。这些差异, 影响着个体的审美需求、审美能力、审美取向和审美趣味。从审美趣味的角度讲, 正如刘勰所说:“慷慨者逆声而击节, 蕴藉者见密而高蹈, 浮慧者观绮而跃心, 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也正如李贽所言:“盖声色之来, 发乎性情, 由乎自然……故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 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 旷达者自然豪放, 雄迈者自然壮烈, 沉郁者自然悲酸, 古怪者自然奇绝。有是格, 便有是调, 皆性情自然之谓也。”总之, 心理美育具有显著的个别性, 要求因材施教。

心理美育的个别性还不仅是由人的个性心理差异造成的, 也因为在审美的具体实践中, 主体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即使面对同一审美对象, 个体也往往“孤立”地与对象发生关系, 自有其审美的着眼点, 也自有其审美的心理距离和移情现象, “各以其情而遇”从而自得其乐、自得其益。因此, 在心理美育中, 不能强求一律, 而必须兼顾个体心理特点, 使个体的审美心理融入其个性心理, 进而促进个性心理的良性发展。

心理美育知识性、赏析性、趣味性、个别性的特点, 在美育的实际过程中是相互联系, 融为一体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 会增强心理美育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歌德.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32.

解读职场妈咪育儿心理 篇5

典型案例:

文静是一所重点大学的教师,实验室的教学标兵和科研骨干。她相信,今天的成就正是自己辛苦努力的回报。她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本科毕业后,文静顺利留校,最初的岗位是实验员。

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7年时间内相继完成了硕士学业、博士学业,顺利转入教师行列。文静并没有就此停止求学的脚步。现在,她正在积极联系出国进修。

文静和同事们交往不多,但关系融洽,礼貌谦让。她信奉的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而她的经历也让她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性格分析:

文静认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自己可以影响事件的结果。心理学中通常把这种性格特点的人称为――“内控型”的人。

“内控型”人的优势:

往往比较自信,工作积极努力,目标明确,并能够从成功中体验到快乐。相信个人可以影响环境或机会,是自己的行为引发了事情的结果,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可以改变许多事情。即便在某些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达到目的。

内控型的人在做决策前会积极寻找信息,并尝试影响事件的发展。他们会将事件的成功完成归结为自己的努力,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果成绩不佳,他们也会在自身寻找原因并努力改进。总之,内控型的人相信自己,并会通过努力和负责的行动,改变自己的命运。

“内控型”人的劣势:

内控型的人性格有很多优点,不过如果对自己的性格特点缺乏认识,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对事件的影响力,不知变通,有时也会引起困扰。

在工作和生活中,内控型的人最常见的误区之一是看待事物角度单一。例如在工作不顺利时,一味责备自己的“过失”,而不注意分析影响事件发展的外部条件,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心情郁闷,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有效改进工作方式和顺利达到目标。

在教育宝贝过程中,奋斗不息的内控型妈咪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1.为宝贝设定过高的目标

内控型的妈咪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往往也会给子女设定较高的目标。略高于宝贝目前水平的目标有利于激发宝贝的潜能,培养宝贝的自信,提升宝贝的能力。但是如果忽视宝贝的实际能力水平,只根据自己的标准和期望设定过高的目标,对宝贝来说就弊大于利了。如果宝贝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设定的目标,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没有用,进而丧失继续努力的动机。

2.当宝贝达到目标时不表扬,而失败时却责备

当宝贝达到目标时,内控型的妈咪满心欢喜。但是,由于担心表扬会使宝贝骄傲,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而不太情愿把这种喜悦明确表达。每次宝贝达到目标之后,内控型妈咪的反应往往是“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或者“以后要继续努力”。宝贝很难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赞扬,享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宝贝会逐渐丧失追求成功的动力。

而当宝贝失败时,内控型妈咪往往更多的看到宝贝在这个过程中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将失败归咎于宝贝,却没有看到宝贝付出的努力。对于宝贝而言,这是“双重打击”。次数多了,不但不会“奋起直追”,反而变得更加不自信。

3.把自己的标准强加到宝贝身上,强迫宝贝学习

内控型妈咪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宝贝具备更高的能力、更多的技能,从起跑线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于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替宝贝安排各式各样的才艺班,将宝贝的时间占得满满的,却没有问过宝贝是否有兴趣。宝贝即使反抗,也常常是“抗议无效”。

宝贝被迫去上各种自己并不喜欢的课程,对妈咪颇有几分抱怨,对妈咪的良苦用心一点都不领情。这样的学习,对宝贝不但没有多少帮助,还可能因为不愉快的经历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日后的学习。

专家建议

如果妈咪发现自己的.确有这些特点,以下这些建议也许会有帮助――

1.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

内控型妈咪认识到自己有在事情发展不顺利时责备自己的倾向,应有意识控制这种倾向对自己的不利影响。如果事情不像设想那样顺利,提醒自己,不要立刻把责任都归到自己身上。全面看待和分析事件的成败,接受某些个体无法抗拒的外力的存在:不要以为自己是万能的,不分青红皂白揽下所有的责任。试着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全面地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如果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某些外在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并不在你力所能及的控制范围之内,那么就不要反复责备自己,试着坦然接受现实,总结经验。

2.学习适当应用某些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愿望与现实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时,为了维护心理平衡而进行的一种心理活动。最为人们熟悉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也就是所谓的“合理化”。其他常用的还有补偿、幽默、升华等等。适当应用某些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在事情发生,已经不能改变时保持心理平衡,防止身心受到更大的冲击。

当然,心理防御机制一般不是人们能够有意识控制的,是为减轻压力与焦虑下意识的心理反应。但经常主动的尝试适合自己的减压心理防御方式,形成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心理平衡和健康。

3.对宝贝提出合理的期望

对宝贝的期待应当考虑到宝贝自身条件和实力,为宝贝设定的目标应当是宝贝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宝贝达到每一阶段目标,并等宝贝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后,再慢慢提高标准,这样既可以让宝贝的能力逐渐提升,又可以培养宝贝的自信心。

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欣赏宝贝的每一点进步和变化。让宝贝知道你为他的进步由衷的喜悦、为他感到自豪。

4.当宝贝达到预期的目标时,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特别要注意表扬的方式,明确指出宝贝做得好的地方就足够了,对宝贝的表扬和鼓励措施都要马上兑现。不要将宝贝的成功打折扣,不要让宝贝觉得其实你并不满意。不要对宝贝说,如,“你把玩具放回原处这很好,不过如果你能把它们放整齐些就更好了”等诸如此类的话。

当宝贝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帮助他全面分析失败原因,包括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的条件以及偶发因素等等,帮助宝贝吸取教训。同时,还应尽可能找到并向宝贝明确指出他做得好的地方,为宝贝指出努力的方向,鼓励他不要放弃。让宝贝认识到尽管未能达到预定目标,但自己并未完全失败。让宝贝在失败的挫折中看到成功的希望,保持宝贝的自信和前进动机。

5.不要强迫宝贝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内容才能吸引宝贝主动学习,并克服困难坚持下去。因此,妈咪要做的是想方设法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发宝贝的兴趣,协助宝贝从中获得有趣好玩的经验,把功夫下在培养宝贝的学习兴趣上,找出他真正的兴趣所在,并在宝贝遇到困难、出现动摇时鼓励他坚持下去。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篇6

宝宝哭闹不休,脾气大,比起人家的孩子不是个乖宝宝……如果你的宝宝很难缠,又没有其他身体上的不适,你会带宝宝去看心理医生吗?相信很多家长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其实婴儿也存在心理问题。笔者经过归纳,发现这些难缠宝宝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母爱缺乏型

吴女士有一爱女叫兰兰(化名),3个月大,人家这么大的孩子总是吃了就睡,可她总是哭闹不止,即使在喂饱后也是如此,初为人母的吴女士不知如何是好,她和老公也被折腾得疲惫不堪。一个月前来心理门诊咨询,经过心理医生的询问,原来这位年轻的母亲因为工作关系无法亲自照顾孩子,便在孩子未满月就为其找了个小保姆负责照料,而自己因忙于工作,无暇和孩子亲近,连晚上睡觉也是让孩子跟着小保姆。而保姆对孩子只是简单的生活上的护理,并未对孩子付出更多的关爱。

症断:经医生分析,孩子患的是母爱缺乏综合症,其哭闹是对父母对自己忽视的抗议。

对策:对这类孩子的处理是父母增加和孩子的接触,寄予孩子足够母爱和关心,让孩子有被爱和安全的感觉。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建议后,吴女士调整了工作安排,增加了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晚上也让孩子和自己一同共寝。一个月后,孩子的无休止哭闹便停止了。

第二类:溺爱型

琼的女儿10个月大,平时由外婆带,但却特别粘自己,脾气也很大,如果不立刻满足她的需要,她会尖声大叫,若有人阻碍她做什么,她就会用手乱抓打人。琼为此很苦恼,于是前来找心理医生为她排忧解难。

症断:心理医生经过询问了解到,孩子由外婆抚养,采用的是溺爱式喂养方法,往往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加上父母平时因为没有照顾孩子,心中存有愧疚感,所以无形中也会成为溺爱孩子的共犯。孩子的尖声喊叫和乱抓打人是被外婆和父母强化出来的,导致最后大人都被孩子控制住了。

对策:心理医生给琼的建议是:尽量自己带孩子,如果做不到,也要让外婆对孩子有原则,一,要给孩子制定规矩:二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三如果她尖声大叫、打人就不要满足需求,安静下来的时候再满足她。两个月后,琼打电话给心理医生,说孩子现在已经好多了。

第三类:病后失宠型

珍的儿子快1岁了,乖巧伶俐,但近一段时间,孩子一放在床上睡觉就哭闹,夜间一定得让妈妈抱着才能睡觉,弄得父母心烦意乱、疲惫不堪。父母和爷爷奶奶都以为孩子身体不舒服,得了什么病,到医院儿科去检查,验尿、验血,做心电图均未发现任何异常,医生说孩子身体没问题,于是推荐到心理门诊咨询。

症断:来到心理门诊后,心理医生详细地了解了患儿最近的情况,原来孩子在两个月前曾生过一次病,受到了大人们的特别呵护:一不舒服便抱在怀里哄逗,或举起来摇晃;对其要求也是百依百顺,那怕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去满足。待孩子病愈后,孩子便不愿躺在床上,只要将之放到床上就哭闹不休。不仅如此,对其需要如有一点怠慢或不满足便大喊大叫,又抓又踢。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也是被父母在其生病期间强化出来的。

对策:消除这种哭闹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行为消退法,并去除相应的强化因素,如多余的注意和过多的怀抱和摇晃等。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孩子获得父母注意和关注的手段,或是控制父母的手段,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关注或满足,孩子的哭闹就会被强化。反之就会被弱化,以后就不会再用哭闹来解决问题或控制父母了。解决的方法是,父母定时把孩子放在床上,即使哭闹也坚决不予理会。不过父母要忍住心疼才行,否则孩子一哭闹,他们就舍不得、受不了,继续强行溺爱孩子,如此孩子的哭闹便永远没有消除的可能。

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珍每晚把儿子单独放在床上便离开,无论如何哭闹也不予理睬。一个星期后,来电话说,孩子第一天哭闹了一小时:第二天哭闹时间就明显缩短了,只哭了二十分钟;第三天便不怎么哭了,一周后就不再哭闹了。孩子的哭闹行为得到了矫正。

◎心理医生的抚养建议

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理问题大都来自父母不当的抚养方式。3岁以内的孩子,父母在养育方式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敏感的父母,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因为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和解除他的不适或痛苦会给孩子带来信任感、安全感和被爱感:

二、尽量自己带孩子,不要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或自己的父母亲抚养,因为父爱和母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是任何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三、要做一个权威民主式的父母,不要做溺爱、忽略和专制式的父母,既要给孩子合理的原则,又要给他无条件的爱,二者缺一不可;

四、父母要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以使自己能顺应孩子的心理规律科学地养育孩子,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因自己的不当养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大众阅读的心理变化解读 篇7

【关键词】 大众;阅读;心理变化

【作者单位】 许海燕,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在阅读中人们可以增长知识、感悟世界。可供阅读的书籍各式各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喜好,阅读受到个人兴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大众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大众阅读的消费对象,而大众阅读是大众文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较为显著的大众文化接受形态。大众阅读心理是指大众在阅读或者使用文献时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阅读效果直接受到阅读心理影响,这也体现在大众阅读的渠道中。比如,人们可以通过研究图书馆中不同读者的心理特点来提供个性化服务,以获得更高的大众满意度,并且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一、大众阅读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1.大众文化和大众阅读

(1)大众文化的发展及概念

经典与大众似乎始终是学术界对立的两个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学术界就对经典阅读展开了讨论甚至是争论,而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对经典的界定,即何种作品可以称为经典。但这种争论并未对学术界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或威胁。实际上,经典所受到的威胁来自于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在当时是新生事物,然而却应用于多个领域,由大众文化衍生的工业产品逐渐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广泛使用。而大众文化的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最早产生于欧洲,如今发展流行于世界范围内。然而,对大众文化概念的内涵,暂无统一的定义。现今大众文化主要有六种定义,每种定义都不同。如对大众文化的第一种定义是指有着很大受众且被很多人喜欢的文化,第二种则认为大众文化是区别于“高雅文化”的通俗文化,甚至是低等文化。

(2)大众阅读的概念

大众阅读是大众文化重要的接受形式,是大众文化发展和影响的产物。大众文化的发展较为迅速且影响范围广,中国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的主体由传统的知识阶层发展为普通大众。我国的大众阅读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或民众的阅读,而是在大众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作为传播载体,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可供消费且较为新型的阅读现象。我国大众阅读的主体受到了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早期的欧洲研究表明,大众阅读的主体与阅读者的出身阶层的联系并不十分明显,主要是统治阶级提供文化产品。而在当代,随着时光流逝、朝代变更,大众阅读依然是统治集团提供文化产品,差别在于没有了明显的阶层划分。

2.大众阅读的发展状况

大众阅读与大众文化相辅相成,联系密切。大众文化是大众阅读的消费对象,而大众阅读是较为显著的大众文化接受形态,是建立在大众社会背景下的时代发展趋势和大众传媒载体。大众阅读对象有消遣娱乐性、普遍性和模仿性三方面的特点。信息技术发展的作用显而易见,其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人们的阅读方式及阅读习惯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影响,产生属于各个时代的特点。随着时代发展,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电子产品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文化,同时促进了人与世界的联系,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大众阅读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大众阅读心理变化的原因分析

大众阅读心理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图书出版的产业化趋势。图书的发行受经济利益驱动,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图书出版物越来越多,但创造性逐渐降低甚至消失,抄袭、炒作现象增多,出版商为了吸引读者可谓想尽办法。如此包装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然而多数空有其表,名不副实。由此,阅读成为市场化的行为,不再是完全凭着读者的个人兴趣而选择。其二,日常生活的表层化趋势。大众阅读的心理变化与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当前社会所崇尚的是偏物质的消费文化,对消费品的迷恋或是对奢侈品的追求被视为身份及地位的象征。大众阅读也逐渐向庸俗化、肤浅化发展。人们在对消费的追求中获得快乐和满足,由此也使大众阅读的娱乐化、表层化趋势更为明显。

三、大众阅读心理的变化趋势

大众阅读心理是指大众在阅读或者使用文献时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及心理活动。阅读的效果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也受到个人兴趣、社会经济及其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就社会现状而言,大众生活的重点之一是消费,大众阅读作为文化也不例外,也被消费着。当前社会中有较多不好的现象,如人们生活愈发物质化、功利化。同时,文化消费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乃至世界观,由此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大众阅读心理由精心阅读到消费体验的变化

大众阅读心理可以说是个人追求与喜好的体现,深受主观意识影响,同时也被客观现象所左右。人们有不同的经历,处于不同的地位,对阅读会有不同的需求,阅读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大众阅读从心理大体上可以分为探索型的经典阅读和消费式的消遣阅读。前者是以提升自身水平、求增长学识为目的,同时也能修身养性、开阔眼界,或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后者则是一种个人消遣,是人们放松休闲的选择,是人们处于较为紧张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所选择的舒缓生活节奏的方式。对比上述二者,前者往往能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受当前社会整体环境影响,图书种类变得越来越多,不乏较为低俗的读物混杂其中,读书不再是高雅的艺术,变得更为大众化。人们对阅读的追求产生变化,由经典阅读逐渐转为消费阅读,追求更为表面的东西,如果说经典阅读是使图书增值的有效方式,消费阅读就只是资源的浪费。

nlc202309041952

2.大众阅读心理由严格考证到随意处理的变化

在世界的发展变革中,圖书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图书见证着时代的荣辱兴衰,承载着民族的智慧。传统的图书是作者心血的积累,一字千金,每个字都是经过推敲和考量的,有很强的创造性。传统图书的严格考证现象十分普遍,无关图书类别;同时,读者也视阅读为一种研究,是十分严谨的过程。然而,岁月更迭,如今人们对待阅读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从前人们对待阅读十分谨慎,希望作者字字珠玑;如今有了更大的随意性,更为自由自在,某些作者创作存在较为明显的抄袭现象,在独立写作和创意方面有所欠缺。由此,很多人改变了对图书的看法,认为图书不需要严谨,仅需要自由;不需要高雅严肃,只需要平实时尚。此种阅读无疑是偏离了科学精神,是求实与探索精神的丧失。

3.大众阅读心理由个性阅读到从众行为的转变

阅读本是属于个人的事情,读者带着各自目的去读书,然而随着人们受到越来越多的外界因素影响,阅读变得错综复杂。大众阅读的从众化趋势越发明显,人们读书的目的不再纯粹,不再因为个人喜好而读书。书籍的种类很多,不同读者有不同的爱好,对读书也有不同的追求,以理智的心态选择并读书,方可获得理想的效果,若为了复杂的外界干扰因素去读书,可以说是开卷无益。当前图书消费受市场影响,娱乐消费风气较浓,人们的阅读喜好也随之受到影响。同时,市场化的宣传,营造出许多所谓的畅销书,左右了读者的选择。然而,从众阅读也有其优势,人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大众的阅读情况,了解大众的读书目的。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影响个人,还影响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由此可见,大众阅读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1]张正. 资讯时代大众阅读心理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9(13):66-69.

[2]杜延庆. 当前大众阅读心理的变化趋势分析[J]. 科技创业家,2009(1):63-65.

[3]张华桥. 图书的娱乐因子——现代大众阅读心理解析[J]. 出版参考,2004(6):17.

[4]曾繁敏. 当前大众阅读心理的变化趋势分析[J].河北科技图苑,2009(1):63-65.

[5]罗红. 读图时代与高校学生的阅读心理[J]. 当代图书馆,2010(2):24-27.

[6]詹福瑞. 大众阅读与经典的边缘化[J]. 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21-135.

上一篇:组态王6.5下一篇: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