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课堂

2024-05-24

物理教学课堂(精选十篇)

物理教学课堂 篇1

1 关注兴趣, 让学生热爱学习

夸美纽斯说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兴趣的由来, 往往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 因为好奇心是学习的动力源泉, 是引发学习兴趣的契合点。所以, 教师要想方设法, 唤醒学生对所学课堂内容强烈的好奇心。首先, 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然后, 让学生知道学了有什么用, 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使学生理解知识存在的价值。具体说来就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无穷魅力, 从而产生兴趣, 热爱学习。

2 关注注意力, 让学生专注课堂

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提高注意力, 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1) 重视课堂的初始阶段。简单说, 就是安排好一节课的开场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也是一样, 能够在一节课的开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进入角色, 学生的注意力必将跟随着教师的教学。

(2) 教师仪表大方, 教态得体。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 要求衣着打扮不能过分时尚夸张, 也不能脏乱邋遢;更要注意使用正确大方的教学姿势, 运用合适的体态语言, 否则学生在课堂上只会专注教师打扮、谈吐, 而忽视课堂教学内容。

(3)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有意注意, 要越明确、越具体越好, 才能更好地动员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使学生能够付出全部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无意注意, 比如教师在讲课时声音的突高突低、节奏变化, 教师的来回走动, 以及学生认为与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相关, 但又能增进新知识的事物或事物的表现形式等等, 这些都容易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有效的课堂中要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传统中一堂课的模式是有意注意, 无意注意, 但是这种模式不是一陈不变的,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应该适时将两种注意相互转化, 只有两种注意不断地相互交替, 有张有弛, 学生才能在一堂课中始终保持稳定的注意状态, 从而专注于学习。

(4) 授课形式多样性。俗话说:“教无定法, 贵要得法。”传统中教师讲, 学生听, 时间久了, 学生就会厌倦这种一陈不变的教学模式, 产生厌烦心理, 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形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

外国学者的一句话说:“注意就是那扇门, 外部世界一切要进入心灵的东西都必须通过这扇门。”这扇心灵的门打开了, 学生自然而然能够敞开胸怀来接受教师课堂的教学内容。

3 关注情感, 让学生爱老师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 用爱心去感化他们, 所以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 让学生“爱”上老师,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看:

(1) 重视和学生的人际交往。交往是人类的一种需要,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 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必要, 这当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学生。教学, 也是一种交往, 它是交往的特殊形式, 有效的师生交流可增进师生间的了解、配合, 只有和谐的交往, 才能有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是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教学交往过程中, 教师应该拥有善良热情的态度, 宽容友善的情怀, 讲求信用的人格, 平等真诚的心灵, 并以此作为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基础。

具体说来, 这种教学交往不仅应该体现在课堂上, 还应该体现在课前课后的师生交往中。

只有这样, 师生之间才能情感互动, 在情感上互相愉悦, 从而营造出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课堂氛围。这样的环境中, 教师能够心平气和, 悉心倾听, 尽心关注;学生能够形成一种完全轻松的心理倾向, 无拘无束, 自由畅谈自己的观点。师生都以平等的关系相处, 互相积极配合, 达到和谐, 学生在这样和谐的课堂氛围里, 求知欲很强, 思维也就非常活跃, 课堂效率当然要高。

教育学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 仁爱产生仁爱, 这就是真理, 待儿童没有同情, 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 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了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情感上吝啬的教师是不可能营造良好课堂情感氛围的, 这句话正说明了我们教师对学生以真心相待, 投入情感, 学生也必定以情相报。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定能成为有效课堂有利条件。

(2) 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权威性的表扬, 能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 学习更加有激情。

具体说来, 教师除了言语表扬外, 要表示对学生的赞美, 也可以在表情上微笑、肯定地点点头, 学生精彩地回答问题后, 竖起大拇指, 或拍拍学生的背、把手放在学生的肩上或头上等等。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要经常有, 但是也不可随意滥用, 要根据实际情况, 明确具体, 不能夸大其词地赞美, 另外能够当面表扬的就当面表扬, 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课堂上自然氛围和谐。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情感氛围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润滑剂, 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能量, 学生认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学习效率提高, 反之, 会导致学生过分紧张和焦虑, 降低学生的活动能量, 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低下。

4 关注结果, 让学生体验成功

在很多教学情景中, 往往成功只是少数人的专利,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学习动机, 课堂上他们处在良性循环中, 而对没有体验到成功的中等生或后进生而言, 学习缺乏信心, 产生自卑感, 久而久之, 课堂上的他们一直会处于恶性循环, 自然不能够有效学习。

因此,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课上是否能够得到成就感, 要设计提问、板演、作业、思考题, 但不能老是出一些超出他们智力范围的问题, 要精心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简单, 有复杂, 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让他们都有克服困难的成就感, 获得成功的体验, 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 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 教师“教书育人”, 每一个教师都要努力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做好“教书”工作, 这是教师的根本之一。过去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一定要变, 要变为师生“群言堂”。在这样的课堂里, 课堂像个家, 让学生有亲切的归属感, 在课堂的大家庭里, 学生自由舒畅地学习, 真正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不仅学会知识, 更学会学习;课堂又应该像个俱乐部, 在这个课堂里, 学生就是俱乐部成员,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由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 双方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这样的课堂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蔡澄.当代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2]蔡澄.当代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3]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3]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物理教学课堂 篇2

一、诱发探究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科学始于问题,问题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情境。苏藿姆林斯基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望经常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社会、学生身边的生活、文字说明,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还可通过创设教学问题情境,如: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实际,讲述与课题有关的自然、生活中的一些奇、新的现象,通过谚语、小故事、歇后语,出示一张图片,演示一个实验,放一段录音录像等方法生动地再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物理现象。组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去解决,形成学生认知冲突,造成愤悱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与学习动机去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一个气功表演:气功师平躺在地面上,身上压一大石头。随即问学生:气功师身上受到的压力多大?如果让他的助手用大铁锤打击石板,身上受到的压力如何变化?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让学生看到石板碎了而气功师安然无恙。这种物理情景与学生原有知识产生冲突——身上压一大石头且被锤打怎么不受伤?学生需要解奇,兴趣倍增,再问学生:如果让大铁锤直接打在身上会怎样?与刚才打在石板上比较,身上受到的压力及压力的受力面积如何变化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师继而让学生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感受手指夹三角尺的感觉,进入探究课题的过程。

二、引导探究学习

课堂探究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带着兴趣需要直接与周围事物和现象对

话,直接与教师对话,提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同一问题有不同的问法,不同问题、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引导探究学习的问题应与教学目标、重点紧密相连;问题明确、集中、有层次、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有效思考;问题间有密切联系;难易适中,让学生“跳着能摘到果子”。

三、指导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分类号】G633.7

一、前言

考虑到初中物理的实际难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认识到教学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做好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这一认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具体应从正确把握教学原则、活跃课堂气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确保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为全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能够得到全面提高。为此,构建高效课堂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应正确把握教学原则

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特点,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原则,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其中课堂教学实效性应是高效课堂关注的焦点,只有把握实效性原则,才能保证高效课堂构建取得积极效果。

2、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把握准确性原则

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要想取得实效,就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上保证准确性,只有正确把握准确性原则,才能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效果。

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应把握针对性原则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结合物理学科的实际难度,把握针对性原则,有利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帮助。

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应活跃课堂气氛

由于初中物理学科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在特定的教学内容下,如果教师不采取有力措施,课堂教学气氛将是十分枯燥的。为此,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教师应从活跃课堂气氛入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教学中将物理定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只有将物理定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正确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正确开展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定理,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正确开展实验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活跃课堂气氛过程中,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应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平等的地位上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作为教师要擅长接学生投过来的每一个球,特别是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

由此可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全面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措施,保证课堂教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对物理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达到降低课堂教学难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要想有效构建高效课堂,就要从正确把握教学原则、活跃课堂气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入手,确保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为全面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何根基;从《欧姆定律》的教学谈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2] 陈蕾;;浅议和谐课堂教学之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2年08期

[3] 杨志英;;浅谈物理课堂提问技巧[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S2期

[4] 柴玉辉;;浅谈物理课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14期

[5] 张运辅;;“改进教法”有学问[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3年09期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篇4

一、课堂教学氛围的轻松和谐化

平淡无奇, 呆板乏味的教学方法只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 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在有趣的语言环境中积极发掘自我, 尽情的, 自然的, 最低限度的获得语言能力。“课前三分钟热身”“课前一个小的师生对话”能使课堂气氛得以活跃,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老师亲切热情的态度会使学生倍感亲切。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打下了基础。因此, 开课时师生用英语寒暄是必要的, 但寒暄的话题一定要随学生的年龄和教学的进程常换常新, 如谈论天气、节假日、事实要闻、校园事件等生活话题, 在不知不觉中启动教学主题, 自然进入学校状态。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景化

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有意注意时间相对较短;同时, 其形象思维比较活跃, 他们不满意呆板的教学模式。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填鸭式”教学,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长期以往, 便会感到索然无味, 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 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情景, 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向学生展示语文知识, 并让他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加以运用, 培养其语言能力。如:讲close单词时, 教师先做出关门的动作, 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该单词, 由于形象、直观, 他们很快便能接受。再如:教句型would like to do sth时, 教师先拿出准备好的蛋糕并说:I’m hougry I would like to eat a cake, 然后讲解句型, 利用实物进行示范操练, 学生边理解边模仿。最后, 教师提供图片或描述情景, 学生根据此内容, 用学过的句型进行交际练习。这样一来, 学生便能牢牢掌握would like to do sth的用法及特点, 由此完成了该句型的教学活动。

情景教学的途径很多, 可利用电教手段、实物、简笔画等展示情景, 也可通过学生参于来模拟情景。还有可借助多媒体的优化组合, 运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 加深学生对情景的内心体验。如:教学DO-RE-ME的歌曲场面, 编入教学软件, 进行课前感情导入, 播放了电影《音乐之声》视频影像:玛利亚带着孩子们在野外欢快游玩, 玛利亚的话外音:

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

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

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 a-b-c。

情景教学应力求形象、生动, 因为形象、生动的情景有助于学生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及语言材料, 同时有助于调动其多方面的感知活动, 使他们置身于语言环境中, 将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语言, 以增强理解程度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减少焦虑感及畏难情绪, 从积极主动地参于教学活动。

三、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一味以书本、教师为中心的形象, 通过多种教学形式, 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为此, 教师应努力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重视问答式、讨论式教学, 变单向传播过程为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双边活动过程;设置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重视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并指导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自学能力。同时利用图片、幻灯、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从听、说、读、写不同的角度展开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如在《The world in the sea》一文的教学中, 笔者就采用了多媒体优化组合。用大屏幕投影播放了海底奇妙的景象, 学生被从未看到的海豚景象与亲切的语音深深吸引, 海底动物那千奇百怪的声音深深地印在每个同学的脑海里, 学生是上课专心致志, 下课是依依不舍, 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极佳。

四、课堂教学评估的均衡化、有效化、层次化

(一) 评价的均衡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应均衡地对每位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 但在实际大班课堂教学中, 学生人数多, 根本没法做到这一点。例如在教学活动中, 只要发言正确, 就能得笑脸, 对于一些体现不出太多思维价值或创造性的模仿式的发言, 只要老师能给机会, 就肯定能得笑脸。得到机会的同学兴高采烈, 而没有机会的同学则垂头丧气,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提不起精神, 学习积极性明显下降。没有得到笑脸的同学不是因为不会回答, 也不是因为不想回答, 而是没有发言机会。执教老师忘记了课堂评价是为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是为了调控每位学生的学习情绪, 那么如何兼顾呢?笔者认为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大家都想发言, 苦于机会太少,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 每个人作为小组的一份子都可以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小组之间的竞争主要看小组合作的表现, 而不应以个人的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

(二) 评价的有效性

物理教学课堂 篇5

现在我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的角度,来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凡对课堂教学起作用的事物,如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料(包括课程内容和辅助资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群体、教学技术(教法学技、应用技术、信息技术),都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四大原则。

1、省时,就是指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耗时最少。

2、增效,指综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实行优化组织,实现教学最优化,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活用,是指对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课程内容、教学技术、教学设备等,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

4、和谐,指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教学群体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群体的互补作用,发扬民主,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更好地激发教学群体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学群体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营造宽松、活泼、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群体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途径和方法:

1、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师要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教以乐为天,如果没有乐观地工作态度,遇到困难时,就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也就很难做到让教学活动充满乐趣。因此说,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对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氛围很有帮助,是进行乐趣型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实践证明,单方面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儿童为中心,都是错误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发挥出来。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注意两点:一是营造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群体关系;二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减少教师教授活动的量,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2)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发挥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在确立学生主体地 位的同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根据社会、国家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在教 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二)活用教材,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情境中、活动中及生活中学数学。教师要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迎合学生心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

学生乐学。

途径和方法:

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情境中学数学。

一般在课的导入及前段部分,教师应对教材创造性地进行处理,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进行全班教学。创设情境在操作上分创设故事情境、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等。有时往往又互相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以创设问题情境效果最佳。

2、新授或中心内容环节:探索交流,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活动中学数学。儿童天生喜欢活动,只要活动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动就能充满乐趣。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把教材与活动整合起来。

(1)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2)确定活动目标。

(3)确定活动内容。

(4)选择观测、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开展教学

3、巩固练习环节:实践运用,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生活中学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学于生活,用于生活,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因此学生会乐在其中学习。

(1)学于生活。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要做到《数学课程标准》建议的“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生活问题数学化,把生活素材经过筛选与提炼,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数学问题,供学生研究与探讨。

(2)用于生活。一是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数学问题(特别是应用题)生活化,让学生乐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感到既增长见识,又学以致用,富于乐趣。

(三)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对 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其学校教学设备也相对落后,很多还是靠讲台、粉笔、黑板及一般的教具和教学仪器进行教学。教学设备的缺乏和落后制约着教学的发展 和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学设备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的开发与利用使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显著变 化:教学容量明显增大,教学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变好。这充分说明教学设备这一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好处。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在 “

四、教学过程”中谈到:“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 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 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师生对其应用程度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效果也会越好。途径和方法:

1、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

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小黑板、教具和挂图,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凸显直观教学原则,提高教学效

果。

2、实现人机统一,师法自然。

要求教师练就扎实的教 学基本功,达到教学操作技术娴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师法自然、教态自然,教学语言表达恰到好处、具有艺术感染力等效果,实现教学艺术与教学技术的完美结 合,借以组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老师上的课生动活泼,像诗一样美。”从而乐在其中学习。

(四)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所以无论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还是工作在第二线的专家学者,都很重视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这一关键环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还 专门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观点,认为“教学最优化就是指从有效地解决教学任务和合理地耗费师生时间的观点看,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并实行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 教学方案。”因此,在有效解决教学任务的条件下,用时越少,课堂效率就越高。

怎样做教学过程最优化?那就要结合教师自己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设计最优的教学活动。如丘学华的六段式课堂结构以及尝试教学法,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教学理论,值得推荐!

方法和途径:

1、教师备好课。吃透教材,了解学情,设计最优教学活动。

2、课前充分准备。教师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设备,做好充分的课前准,节约教材呈现的时间。

3、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做好应有的知识准备。

物理教学课堂 篇6

一、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一)做好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角色的转变

要建立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因为它制约和影响着教学行为。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要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由“教课本”到“用课本教”。只有彻底改变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转变角色观是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才能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1.注重物理与其它学科及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高效课堂教学对教师重组教材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物理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除具备与本学科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要了解物理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物理知识是从社会生产中来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广泛性及高科技材料的出现,都要求物理教师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本地区的自然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知识储备量大,物理教师及时地把学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2.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主要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因此,实验操作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物理教师不仅要会用书本上设计好的实验去证明所授的知识,还要自己思考改进书本上的实验,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验抽象概念、原理、规律,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结论的过程设计成科学家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直接动手做、动手实践。要胜任这类教学,教师不仅自己要会做实验,而且还要在学生动手做的时候手把手的指导,指出其操作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

3.会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等,使教师在课堂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景等都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示,它的动感效果往往使学生兴趣倍增。多媒体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课堂的容量。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更好地为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服务。

(三)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1.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来实现。

要做好课前预习,老师必须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任务,要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教学要求、学生的知识储备作好预习题的设计。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一种与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步的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首先把新学的课文仔细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多看几遍,一边看笔记,一边回忆老师讲课的情景,搞清楚课堂上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把书合起来,看能否把内容回忆?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对刚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及时、自主的复习。

2.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自然、社会、生活、生产都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生活,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没有观察生活、自然习惯的学生在课堂要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告诉他们这是获取知识的有效办法,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经过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贴近实际,具有探究性。课堂有了学生自己的问题就实在了、精彩了、有效了。

3.勇于争论、敢于展示的能力。在教学中,每学一个新知识点,都要找一个解答有歧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勇于争论、敢于展示的能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结构及特点

当学生的各种能力被培养出来后,教师就可以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一)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结构

课前预习——预习展示——合作探究——知识检测——总结反思

(二)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特点

1.目标明确,高效有效。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第一步。

2.个性展示,互得益彰。预习展示不但可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展示能力,为学生的互相学习创造了条件。

3.手脑并用,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心所在。

4.自查自评,反思提高。知识检测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以便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补救,进一步提高。

三、构建高校课堂的实践

物理教学课堂 篇7

一、放开课文教学, 倡导自主学习

在Reading的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泛读课文, 在学生读完之后,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去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的认识, 即英语教学中的pre-reading;然后细读课文, 这一阶段读完之后, 我设置一些比较细的问题, 即英语教学中的while-reading;最后是post-reading, 在这一阶段, 采取能够吸引眼球的和教材有关的画面进行引导、推理。学生对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分感兴趣, 提出各种类型的问题, 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文章理解交差互补, 慢慢地文章便显现出来。这样的方法,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从而让学生对试题的题型有了更好、更深刻的把握。

在精读讲解时, 我让学生自己找重、难点, 同学们像捡芝麻一样, 从词到短语再到句子, 颗粒归仓。如在教学短语on the way“即将来临”时, 有位同学将与之意思类似的短语全部都说了出来:around the corner、in store、becoming等等。其他的同学又相互补充, 你一言我一语的将“way”的相关结构也总结了出来in the way、all the way、by the way、in no way等等。可见, 教学中, 只要我们充分放手给学生,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后, 他们就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在学习hospital这一单词时, 有一位同学就自主提出了让我们容易混淆的知识点:in hospital与in the hospital二者的区别。这样充满问题的课堂可谓让人应接不暇, 学生形成的印象也深刻持久, 理解得也透彻。尤其是在课后, 对知识点和课文的背诵也就自然得心应手了。

二、点亮语法教学, 倡导探究学习

语法课上, 为了改变英语语法给人枯燥而又单调印象, 我创设情景, 巧用导入来吸引学生, 同时诱发他们去探究规律, 进行自我总结。在教授语法“倒装句”时, 我先给学生呈现一个倒骑自行车的新闻图片, 由倒骑自行车引起人们驻足观看, 使得学生对倒骑车产生兴趣和好奇, 我就问“If we learn to use Inversion in our compositions, what will they be like?” (如果我们的文章中使用倒装句会怎样呢?) 学生轻松自然地理解了倒装句式的特点——精彩、有吸引力。接着呈现另一张图片:有些人倒骑自行车却跌倒了, 让学生明白没有技术, 不懂倒骑的技巧是不行的。以此引发学生对规则和技巧的重视, 进而产生总结倒装句式规则、规律的愿望。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无形中产生了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学生参与课堂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了, 注意力也集中了。在即将下课时, 我给学生呈现问题:“Can you ride backwards smoothly?”有的学生回答“Yes”也有的学生回答“No”, 于是我说:“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会这样的技能哦!”风趣幽默的结尾, 既让英语教学变得轻松活泼, 也在无形中给学生留了作业。

三、灵活支配教学, 倡导合作学习

新版英语教材内容庞杂, 涉及面广, 更需要我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涉及“奥林匹克”的内容时, 我将班级分为三个小组竞赛, 将他们的比赛项目一一列举出来, 并且事先承诺给他们以适当的奖励。同学们立刻热情高涨, 翻遍身边所有资料, 写了满满一黑板。“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功夫”。在活动结束时, 学生要奖赏, 我奖给了第一名五个笑脸, 第二名三个笑脸, 第三名两个笑脸。大家在成功的喜悦中, 伴随着欢笑, 圆满地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

四、突出阅读教学, 倡导实用学习

在历次的英语测试中,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几乎占据了试卷的半壁江山, 因此, 英语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于是我尝试开设阅读训练专题课。在课堂上, 我根据题型的难度差异, 让学生用不等的时间去完成阅读内容, 然后彼此核对答案, 真正让学生阅读训练时又省时又高效。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 这种阅读训练是有效的、成功的。

五、开展游戏教学, 倡导创造学习

物理教学课堂 篇8

一、注重导入的设计

一节课, 好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因此, 在新知导入时, 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设计各种导入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可借助揭题, 引导学生提问, 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引入中, 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 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 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学生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学生自由合作进行制作, 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 通过简单的表演, 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 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 改进教学方式, 从过去以知识为本, 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上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更要致力于改变学生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被动的学习方式, 注意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知识新教材。还要针对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性格特征, 安排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教材以“指导教法, 渗透学法”的思想, 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 独具匠心、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学有趣、学有法、学有得, 同时对教师的教法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师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 使学生有的放矢。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 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 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听课方法的指导。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1)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2) 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3) 听懂重点、难点剖析; (4) 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5) 听好课后小结。

加强听课笔记的指导。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 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 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 (1) 记笔记服从听讲, 要掌握记录时机; (2) 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加强小结的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小结, 这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 认识结构清晰, 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正确的学法指导, 才能使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 学有所获, 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还能保持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物理教学课堂 篇9

美国学者布罗菲给课堂管理下了一个定义: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 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整个课堂管理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维持纪律的措施) 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到最高程度, 而不只是为了将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三分教学, 七分管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一线教学活动中,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收获高效教学的关键。怎样才能优化并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呢?

一、注重学生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我们必须正视、承认、尊重、善待和利用学生的差异, 在教学中采取切实而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这就是要求我们英语老师要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在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 我首先根据多次英语考试成绩, 把全班学生为3个层次:A.基础层;B.提高层;C.发展层。其次, 进行分层教学。如在课堂操练时, 小组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参与的几率, 使用并实现优势互补的方式:①示范性回答。C组学生作示范, B组、A组学生紧跟上, 使各层次学生发挥出他们自己的最佳水平。②补充性回答。A组开头炮, B组扩大战果, C组胜利收场, 在层层补充、层层递进中, 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③“优差搭配, 合作达标”的操练方法。如, A组、C组临时组合到一起, 在C组优生的指导下, 让A组同学展示成果。再如八年级英语每单元都有一篇篇幅较长、内容较深的阅读文章, 在教学阅读课文时, 一般要求C层学生能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心大意, 复述故事, 做口头作文;要求B层学生能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要求A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重要单词和词组。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布置的作业也分为A、B、C三个层次。在处理对话或短文的时候, C层的同学做课外练习和默写课文;B层的同学完成作业本习题和选做课外练习, 背诵课文;A层的同学选做练习, 抄写单词和词组。有时有的作业较难分层, 也可布置相同作业, 但批改指导不同, 采用“以优带差”的方法, 让优生和特长生给差生讲体会、谈方法, 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解答疑难。再比如, 在听的方面, 要求C组和B组学生听懂并理解课本对话内容, 快速准确地完成提出的问题;A组学生能听懂大意, 基本抓住关键词。在读的方面, 要求C组的学生每天读一篇课外文章, 把自己感兴趣的单词或表达记在自己的知识积累库里;要求B组的学生定期阅读。在写的方面, 要求C组学生能够每周写一篇课外话题作文和日记, B组学生每周写一篇课外话题作文, C组学生不要求课外写作。通过一年的分层教学, 我所任教的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对英语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自信心有了明显的增强, 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注重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它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合理、科学并且巧妙, 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 使学生善于思考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所提的问题应 (1) 能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想说”。 (2) 能把握问题坡度, 让学生“敢说”。如:①Whatisyourfavoritefood?②Doyou likefruitandvegetables?③Whatdoyouthinkofjunk food?④Whatdoyoueatforbreakfast/lunch/supper?⑤Howoftendoyouexercise?⑥Howtokeephealthy?对于这6个问题,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 都大胆地发言, 都从答案中得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这样的英语课堂提问是有效的。 (3) 能采用多种方式, 让学生“乐说”。 (4) 能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争说”。如:①Whichisyourfavoritefestivalintheyear?②When isit?③Whydoyoulikeitsomuch?④Whatcanyoudo atthefestival?对于这类问题, 学生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提问引导了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争说”。

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的时间。 (1) 导入新课时提问。如借助实物和图片来提问, 或进行FreeTalk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出这节课的新授内容。 (2) 呈现重点时提问。如判断正误 (TrueorFalse) 之类的提问。 (3) 课堂小结时提问。比如“Whatcanwelearnfromthe passage?”这类问题。

三、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项技巧, 是一种修养, 是一门艺术, 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主要保证。现在的英语课堂热闹大于宁静, 言说多于倾听, 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 却不会认真倾听, 不会对同学的回答作出科学的评价。提高课堂有效性, 关注倾听的细节显得十分重要。教师一方面要跟学生讲明课堂倾听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悉心、静心听讲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交流评价, 在课堂上当别人发言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不要随便插嘴, 要耐心地听别人把话说完, 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只有认真倾听了, 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学会倾听。有些英语教师特别喜欢或习惯重复学生的回答。如:“You...”“He/She...”有的甚至迫不及待地接说学生的回答, 学生只能让给教师说。还有一些教师当学生发言时, 自己写板书、看课件等, 无视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在学生发言时, 老师的目光要注视着学生, 让学生明白老师在倾听他的发言, 老师的目光中要流露出亲切、关爱、期待乃至鼓励、欣赏。我们不仅要善于倾听并接纳学生正确的观点, 也要善于倾听并鼓励来自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 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理解和信任他们的举动, 尊重与接纳他们的观点, 关心和帮助他们的成长, 才能让他们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表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注重课堂教学反馈, 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 许多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往往是电脑代替了人脑, 鼠标代替了目标。随着鼠标的点击, 教师很难观察学生每个阶段的反应、新的生成问题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即使观察到了这些问题, 受预先制作的课件的限制, 教师只能更改幻灯片的次序或者增删幻灯片。这样的操作打乱了教师预设的教学思路, 同时浪费了时间, 也直接影响教师本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笔者曾经听校内一个老师的一节公开课。她上课的内容是Grade9Unit7“Wherewouldyouliketovisit?”在师生间简单的dailytalk之后, 她结合图片导入几个表示地名的新单词Amazon, jungle, NiagaraFalls, NotreDame Cathedral, 以及几个形容词tiring, educational, peace- ful, fascinating, thrilling。图片很精美, 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精美的图片所吸引, 他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机械地跟着老师读单词。其实那时学生对这些单词的读音、词义掌握得不是很扎实。然而教师在那时却把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课件的呈现上, 没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掌握程度。以至于在后来的教学环节中, 学生对这些知识是心求通而未达, 口欲言而未能。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当然没有完成。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监控能力、观察能力、自己讲学过程中的内容生成变化能力。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多关注学生每个阶段的反应、新的生成问题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不要完全依赖多媒体, 而是要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科学、合理地将多媒体与教学规律及其他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糅合在一起, 使多媒体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五、注重对课堂管理的反思

有效课堂的实现并不仅仅只在课前的准备与课堂内的教学实施, 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进行教学设计, 善于把握教学内容, 还取决于他是否善于课后的管理, 即课后学生各方面的反馈和老师自身的反省。

去年, 学校里对教学反思进行了检查。许多英语教师都能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 但这些反思更多的是总结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 新授知识学生有没有理解, 哪些题目学生还不大会做等。记得有位教师的课堂反思是这样的:学生对进行时掌握得不是很好, 总是会漏掉be动词。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写的:本节课的听力材料有点难, 学生听了3遍还没理解, 以后要加强听力训练。还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写的:这篇阅读课文由于生词多, 句子复杂, 内容深奥, 所以时间来不及, 需要两课时。这类反思只能定义为课堂结果的记录。

有效的课后反思不仅是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反思, 同时要对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 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等等。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进行, 但教室不等于课堂。简言之, 课堂是教师组织和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教与学互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一个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传递信息、对话交流、发展认识的生命活动。因此, 课堂管理, 不是简单地以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 而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科学的、机智的课堂管理, 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 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 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 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从而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华忠.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8) .

物理教学课堂 篇10

下面我结合这次主题竞赛活动,谈谈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取舍与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致力于课堂教学取舍的把握。课堂教学效果好了,学生学习就轻松了,学习热情高了,学习效果也好了。要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既真实朴素又亮丽鲜活,让师生点燃智慧、激发创新,以真正关注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行为的归宿。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定位,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它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对教材内容的再加工,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也直接关系到教师采取何种教法。所以我们要转变单一的目标体系,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除了要确定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外,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而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一位老师利用白纸条将线段的性质及比较线段的长短方法等关键内容写在上面,贴在黑板上,突显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组织有层的认识序列,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比较过程中发现方法,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二、合理取舍教学资源

数学教学资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我们应当把握每一个时机,加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前,过多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了突出的矛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真研究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精心取舍。通过重新整合以重构数学教学体系,使课堂教学的主题更集中、更突出,更好地体现数学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通过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突出重点,把握核心,以取得高效、优质的教学效果。在关注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非数学本质的东西,缺乏数学味,学生越扯越远,教师不加制止,看似尊重学生的个性,实际上是浪费时间,使学生的思考难以深入。这样的数学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实则是花架子。例如一位老师在教比较线段的长短的过程中,5cm和7cm的线段哪个长,列举出的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占三分之一的板面,只注重了数学的理论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冗长繁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数学味丢失了,数学的“魂”也丢失了,忽略了学生的感悟过程,省略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丢失了学生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数学课要有数学味,是广大教师应关注的话题。这是数学教师新课程理念认识与实践回归数学本位的重要标志。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并不是要教师按教材的安排按部就班地教,而是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推敲,挖掘教材知识内在的联系,对教材的组织、呈现方式进行灵活调整,并构建弹性化的教学设计。所以,数学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经验,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合理取舍处理教材,整合教材。

三、恰当选择教学方式

要在45分钟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数学教学有时需要通过学生的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一定的形式完成,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但是,数学教学不是“作秀”,不能盲从跟随潮流,什么课上都追求讨论、合作、探索等学习形式。比如,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没必要分组的却安排小组学习,这样做只有形式而无实际意义。教学要达到我们期望的良好效果,必须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组织和展开,如情景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有的老师精心选择了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因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例子,使学生形成了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有的老师利用学生互比高矮、比竹棍长短等生活中的实例,使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掌握知识。有的老师利用纸条对折找中点,量长短,比大小,得结论,简单、有趣、高效。

四、恰当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学之不尽。小学所学到的只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本的东西。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讲,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学时间紧或怕场面无法控制而将其作为一个“软任务”舍去。对于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想,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运算等一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发展自学能力。

五、注重激励性评价

教育要善学于发现学生进步,及时加以表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对于学生的错误的答案,要指出错误原因,并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其解题过程中的合理性因素,及时加以肯定;教师善于在学困生身上寻找闪光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评价注重激励的同时,不能无视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必须明确指出。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大胆尝试,寻找一种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快乐的需要,学习的需要,成功的需要。

六、促进学生的智慧生成

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在现在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教师基本上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上,告诉学生。学生有疑问,教师不是启发他思考,而是说“照我说的没错”,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需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启迪学生的智慧,产生思维的火花。一个了无激情的教师,不热爱课堂的教师,不钻研教法的教师,不重视学生的教师,必然会归向遗憾教学的宿命。

总之,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多边活动,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科学取舍,精心设计,合理构建,有效组织,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更多地思考,更多地探索,使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学得更自信,生活得更精彩。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摘要:作者结合自己参加的“以课堂教学取舍与有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同课异物”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谈了对该主题的理解。

上一篇: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下一篇:分布式存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