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

2024-06-15

经济哲学(精选十篇)

经济哲学 篇1

关键词:经济哲学,阶段分析,研究对象,研究综述

一、经济哲学的发展阶段分析

(一) “斯密”与经济哲学研究

18世纪中后期, 重商主义所奉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束缚了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顺应历史的发展要求, 斯密于1776年3月9日出版了《国富论》。以《国富论》的发表为开端, 斯密逐步的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核心就是“经济自由主义”。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史蒂格勒把斯密的成就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 斯密把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私利的行为的系统分析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 至今为止, 这仍然是资源分配理论的基础;二是, 斯密提出了引起工资率和利润率表面上差异的成本因素, 这成为了马歇尔工资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直接起源;三是, 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四是, 斯密对工资基金理论的论述。斯密的第一项和第三项成就与经济哲学的研究密不可分。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于经济哲学研究

1867年, 随着《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二次高潮, 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其远离科学, 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其使“空想社会主义”终于成为科学, 给予无产阶级以全新的奋斗目标。

(三) “边际革命”与经济哲学的研究

“边际革命”是指19世纪70年代初期由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提出来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边际”思想的引入与普及引发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三次高潮。

(四) “凯恩斯主义”与经济哲学研究

1929年至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 同时也为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契机。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被认为是凯恩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 《通论》详细阐述了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的原理。

对“看得见的手”的研究与分析引起了经济哲学研究的第四次高潮,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如何区分;二是,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五) 经济理论新的发展与经济哲学研究

20世纪70年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问题且越来越严重, 滞胀问题的出现, 引起了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的质疑。对凯恩斯主义的评估与分析正是经济哲学的第五次高潮, 经济哲学研究的第五次高潮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二、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

关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 国内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 经济哲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持此观点的学者给出的理由是, 经济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致即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另外, 两者的研究方法也是相似的即以思辨与理论认识的方法。

第二种, 经济哲学是一门哲学应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中的元问题。

第三种, 经济哲学以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 经济实践与经济理论之间是一种矛盾互动的关系, 这种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经济问题的始终。

三、经济哲学的研究任务

(一) 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和一般规律

经济哲学要透过各种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 首先提炼出各种特殊的本质, 然后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 掌握经济活动的一般本质。同时, 任何经济活动又都是具有一般规律的。经济哲学要以各种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为素材, 通过概括总结, 把特殊规律上升到一般规律。

(二) 提供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经济哲学要从各门具体的经济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的观点和原则, 并经过逻辑分析和理论论证, 得出系统化、理论化的经济世界观。

(三) 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服务

经济政策对于处理好经济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 比如各种内部关系问题, 政治、社会、环境的外部关系问题, 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科学的经济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科学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经济哲学来提供一般的原则和方法论。

参考文献

[1]肖明.管理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3-18.

[2]王在华.经济哲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6:1-15.

[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25.

经济哲学 篇2

内容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人类社会必定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的类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如无特殊说明,下文凡是引自该书,均为人民出版社版,只标注页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解读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zbjy.cn提供,请保留******.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人类社会必定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一、人与动物的比较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置于自然的维度中,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揭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

首先,马克思分析了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他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56)。任何生命,不管是动物还是人,要想存在,就必定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物。人虽然是一种高级的生命形式,但首先是物质性的存在。就是说,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性等基本的生理欲求后,才可能存在,才可能从事其他活动。这就意味着,对于任何生物而言,要想存活,就必须先要占有******的对象。然而,******的对象又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05),必定向外在于自身的自然索求。所以,动物也好,人也好,在自然面前都是不自由的。比如“饥饿”,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在这个作用上,人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人就是动物。所以,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05)。

人虽然与动物一样时刻依赖着无机自然界,但是,马克思又强调,人根本不同于动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于动物来说,自然只满足了它们存活性的物质欲求,但对于人而言,自然不仅是维持人物质性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精神性存在的基础,是人的意识来源与对象。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56)人在与自然的交往实践中,形成了唯独人才具有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中,人不仅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而且将人自身包括人的`行为纳入到认识的范围中,从而做出反思,并指导人的行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正因为有了意识的指导,人的劳动才不同于动物的劳动。马克思承认动物也有劳动,他说“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57-58)。就是说,动物的劳动只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求,纯粹出于存活本能,并没有能动的意识作为指导。“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57)

相反,人的劳动则全然不同。在意识的指导下,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57)“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8) 所谓“内在的尺度”,就是主体自身的目的与需要;所谓“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就是指各种自然规律。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与需要进行劳动,而且能认识规律,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劳动,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人的目的与需要,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物质欲求,更是精神性的需要。马克思说:“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58)因此,与动物相比,人的劳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是有意识的而非本能的,是自由的而非仅仅为了存活。

二、对象性活动与人的类本质

如上所述,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出构******的本质属性的劳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了人的对象性存在这一类本质。完整的劳动,包括劳动主体、劳动客体即劳动对象、劳动结果和劳动过程本身等几个环节。马克思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第一,劳动对象——自然,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107),所以,“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106)如果真的存在“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又没有对象”,那么,“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106)显然,这样的现实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于是,马克思通过反证法证明了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自然作为现实存在物,必定也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继续指出,“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那就意味着,“它是感觉的对象,是感性的对象,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107)。就是说,自然作为现实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感觉的对象,是人的感性对象,是人的劳动的对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解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10000字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方向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选题

哲学思维的经济学者 篇3

竹立家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公共行政学家,很少人以经济学者的视角看他。竹立家从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哲学专业,但没有让竹立家停止对具体经济现象的思考。经济与哲学的关系,竹立家认为,“经济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的现象,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所以需要哲学的指导,而且经济现象又反过来证明哲学的观点。”

生产队长的考学路

竹立家1957年出生在山西黄土高原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懂事的时候就开始看书,并爱看书。他把村里能找到的书籍都看了一遍。“那时在农村能找到的,也基本上只有小说了。”10岁之前,他已经将村里村外能够找到的书本通读了一遍,《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封神演义》《儒林外史》……

“我们家就是农村的,并没有什么条件”,但竹立家颇为自豪的是他的父亲,“没有文化的父亲不懂得大道理,只是言传身教——要勤劳,要与人为善。”他的母亲小学毕业,“算是当时农村妇女里的文化人了,她很支持我看书学习。”

1971年,少年的竹立家进入当地的高中学习,毕业后由于有文化当上了村里的生产大队队长。1977年,文革后的中国恢复了高考,竹立家参加了“国考”阵营,并考上了吉林大学经济系。但,文革后的农村百业待兴,作为生产队长的竹立家,被组织上挽留了下来,让他明年再报考。竹立家服从组织决定,在这一年里,一方面他要带好生产队长“接班人”,另一方面他工作之余学习文化备战1978年的高考。“每天都会看到很晚,生产队里能拿到的资料多了,所有能弄来的书,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毛选甚至是各种批林批孔的文件,我都看。那时候,开始觉得哲学很有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把村里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新的生产队长顺利接任。在200多人录取1人的文革后第二次高考,他最终取得全县第一的好成绩,顺利地考上南开大学的哲学系。“我报哲学系,最大的原因是和我那个时代所看的书籍有关系。喜爱看些文学著作、哲学、历史文献、小说这一类的书籍。”

大学毕业的竹立家,并没有选择去机关,去企业这些“舒服’的单位,而是选择了“继续学习,提升学问水平”。在之后的5年里,他在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拿到了哲学硕士、伦理学博士学位。虽然专业是哲学,但他研究不局限于哲学。“我的研究不限于哲学,我是对历史、社会、经济包括哲学、文化我都有研究,我写的东西面也很宽。”

中国经济的哲学思考

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改革重任,竹立家说:“当前一段时期,是中国重要的社会文明转型期,必须是综合性的思考不是片面的单向的,不是纯政治纯经济,而是要综合考虑文明转型期的改革。”

“人类文明的成长是伴随着重大技术变革而成长的。从历史来讲,人类文明进行了四次技术革命,对人类的文明产生重大影响。我们的价值观,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在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化带入我们进入全球化时代,世界彻底变小了。那么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和管制,依靠传统价值体系来管理现代人是不可能。”

“如果仅仅从一个学问里来研究考虑,单纯的研究是不行的,需要一个宏观高度来思考。简单、片面的都会得出错误的问题。”

竹立家认为,只要政局稳定的话,中国经济还有20年高速发展时期。“一个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基础设施、商品供应、农产品供应、医疗、教育等处于成长期。二是中国人具有三大优良传统特性:1.勤劳——老百姓自觉的积极地追求财富的精神,是其他国家的民众不具备的;2.节俭精神——国外是没有的,中国的人民挣100个钱花20个钱,国外是挣100花101;3.忍耐精神——几千年发展而形成的性格,再苦再累没到一定的限度都会忍耐。中国各类社会矛盾多,老百姓对于现实和社会的忍耐度,允许我们政府改革不完善的地方。我们的政府也很清楚,中国人的宽容忍耐精神为政府沿着正确方向改革争取了时间。”

正因为精深的哲学背景,竹立家看待经济问题,总是力求还原经济现象的本质。“我能从政治经济、金融经济学来研究经济问题。我不会就事论事,而是考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程度中出现什么问题?宏观经济调控中含有什么价值因素?”

对经济学者的定位和看法,竹立家认为有些经济学者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以经济论经济,没有综合的考虑中国社会特有的各种因素看待中国经济现象。“经济学本身作为市场经济,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肯定会与资本主义原经济体系发生差别,不能通过资本主义原经济结构来研究我们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这肯定会不一样。中国的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很大不同。西方国家已经城市化了、工业化了,我们对经济的研究,必须要有不同的新思路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

竹立家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中国各级政府的官员,他经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政为怀、民为先” 。“我告诉他们,首先要抱着一个道德的、政治的价值的理念,来治理这个地区也好,这个部门也好,要以公共利益、公共精神出发,这是最基本的善政。民为先就是心中装着老百姓。我们发展也好、改革也好、最终都是要让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愉快。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发展都是为了老百姓幸福,环境好,衣食无忧。”

改革要有“新战略”

从哲学的视角看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是竹立家不同于一般经济学家的地方。他认为,始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危机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面临重大的调整,否则,经济的衰退是必然的,而且是长期的。

“从2008年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革命期间最大的经济危机。从金融危机来看,我的观点是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一个衰退期,至少有10年的时间。资本主义在把国内有型工业、有型经济变成无形、服务经济、金融经济这种变化导致人类最终所依靠的财富根基发生了变化,人类需求是实体型的,一个国家过度的依赖发展金融的、服务的、无形的虚拟经济,都是行不通的,这就忽视了社会的需求是刚性的、实在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不进行重大调整,这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是必然的,也是长期的。”

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的改革该如何进行?

竹立家认为,我国政府要扎实推进“社会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社会的“战略转型”。改革的“战略路线图”是必须从体制机制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角度寻求突破口,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机制改革的四个重大转变。一是实现改革重点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转变;二是从现代化到现代性的转变;三是从工业社会到城市社会或者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四是从权力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改革已经实现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体制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经由“体制性改革”向“技术性改革”转变。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显现,一个主要后果是造成社会管理体制滞后及随之带来的社会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未来30年,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是关键性改革,改革成败至关重要,关系到从制度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问题和宪法原则的落实问题。

“我认为,未来10年,GDP增长不是第一位的,尽管仍然很重要。而以政治行政体制改革为推动力实现社会结构性转型,实现政治和谐与政治民主是第一位的,建立安全有效的、具有凝聚力的公平社会是第一位的。”

“未来10年我们必须完成从不稳定性状态到稳定性状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关键是制度性的,是社会结构性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发展各种‘社会组织’,实现‘社会共同治理’。”

竹立家分析指出,我国现在对“共同治理”的制度准备、制度支持严重不足,甚至严重缺失或者是严重扭曲,致使“政府治理”战线过长,管理难度加大,社会问题丛生。“大家都知道,国际上有个说法,人均6000美金是步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中国2010年大约人均是4000美金左右,如果按年均8%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中国人均能达到6000美金左右,换句话说,中国可能步入中等发达国家门槛。但是现有的中国政治行政体制的容纳量只能是6000美金,超过6000美金这个节点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了。人均6000美金对我们的制度体系是个考验,如果我们没有实现社会结构性转型和社会共同治理,一个可能的结果是腐败继续成为社会的毒瘤,社会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这是“制度逻辑”的必然结果。所以政治行政体制必须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实现社会共同治理,以适应社会主义公共生活领域的需要,适应社会民主化的要求。”

从哲学角度思考当前经济形势 篇4

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约可以带动100万人的就业;如果能够实现8%的增长,就可大体增加近1000万人的就业(当然,GDP带动就业的数量还与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有关,需要详细测算)。

由于外贸出口下降造成农民工返乡、新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因素,今年我国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当前要全力抓好“保增长”这个主要矛盾。

“调结构”是我国将长期面临的“基本矛盾”

1978年~2008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加到30万亿元,年均增长9.89%,累计增长15.5倍。

在GDP财富积累的同时,也积累了各种结构性矛盾,并集中表现为“十大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中的“三驾马车”不平衡(经济增长主要以出口和投资拉动,消费拉动不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平衡,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不平衡,发展总量与质量效益不平衡,当前发展与持续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不平衡。

这十大不平衡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面临的“基本矛盾”。如何解决这些“不平衡”,关乎我们国家的命运。

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虽有所缓解,但仍属于治标性质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部分宏观经济指标止跌回稳,一些省份GDP回升,社会消费总量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9862亿元,同比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6月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是继2008年11月以来的连续第7个月回升;6月发电量同比上升2.37%, 扭转了连续8个月发电量负增长的局面;6月全国粗钢产量为4538.7万吨, 日均产量151.29万吨,为11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经济下滑的底部正在出现,预示未来将开始走向回升。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同比下降25.4%,出口同比下降21.8%。6月CPI同比下降1.7%,PPI同比猛降7.8%,各类价格指数仍在进一步探底。这说明当前的经济回暖只是初步的,是治标而非治本,是量变而非质变,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

“主要矛盾”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由于“保增长”的“三驾马车”并不平衡,“保增长”这一“主要矛盾”短期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

第一、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的。我国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001年为50.1%,2003年上升为63.70%,2005年-2007年则在40%左右波动,2008年再次上升为45.1%,今年将会超过50%。而且投资主要来自政府拉动和银行信贷推动,尚未产生带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理想效果;由于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政府资金和信贷资金也不可能如此大规模的长期维持下去。

第二、外贸特别是出口受制于国际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200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进出口/GDP)达到66%,对美国贸易依存度为21.5%。2008年即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依存度仍达59%。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和欧盟,本次金融危机受打击最大的也是这些发达经济体。连续几个月外贸以两位数下降的事实说明,“三驾马车”中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短期内很难见效。

第三、消费不足。我国长期属于低消费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这种状况并未根本改变。消费取决于收入增长速度、收入结构和历史习惯等因素。我国居民的平均和边际消费倾向偏低,2007年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70%和60%,而广义储蓄率却高达30-40%,为世界之最。这种收入偏低状况和长期养成的消费习惯,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变。

上述三点说明我国实现“科学的保增长”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要把握好“度”,防止矛盾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世界上万事万物最关键取决于一个“度”字。在“保增长”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各项政策的“度”,既不能药量不足,也要防止“过犹不及”,防止矫枉过正,防止矛盾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出现不良资产、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和产能过剩等新的问题。

第一、要防止增加新的银行不良资产。2008年11月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出现井喷式增长。今年1~6月,各项贷款已增加7.37万亿元,半年时间已大幅超过年初确定的全年计划。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本轮危机后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上升。

第二、要防止出现通货膨胀。2008年底以来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到2009年6月,M1期末余额为19.32万亿,同比增长24.79%;M2期末余额为56.89万亿,同比增长达28.46%,连续5个月增速超过20%。因此,要采取措施防止通胀和滞胀。

第三、要防止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大。2008年中央财政赤字1800亿元,2009年计划9500亿元,将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赤字最高的一年;目前,财政赤字存在进一步加大的风险,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第四、要防止产能过剩。由于“保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投资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慌不择食”现象,因此,要防止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解决“主要矛盾”时要防止加剧“基本矛盾”

在解决我国当前“保增长”这一“主要矛盾”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加剧“基本矛盾”。当前必须高度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多管齐下确保“三农”稳定,政府投资和财政转移支付向中西部倾斜,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比重,扩大贸易融资和消费信贷提升内外需求,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信贷供给,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避免盲目投资冲动,抓经济发展与抓社会政治软实力提升两手都要硬。(摘自:《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7月27日编辑:王露)

经济哲学研究的思考 篇5

“经济哲学”是当前国内外哲学界和经济学界联合研究的热门课题,这些年,国内外 理论界对该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不少论文,也见有专著。但综观这些研究, 大多没有进入经济哲学基本规律、基本观点和具体内容的实质性研究。或是带有浓厚的 经验论色彩,研究内容缺乏理性的深度;或只是对经济运动问题的专题研究,缺乏整体 感,不利于完整全面地反映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笔者认为,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 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 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体系结构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 因为体系本身担负着整合经济哲学思想的任务,从体系出发去研究经济哲学能更完整地 把握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 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 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国内学者目前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哲学方法都比较传统、陈旧,缺乏时代性、先进性和 创新性,表现在:所用的哲学方法基本上是传统哲学教科书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这必然影响经济哲学研究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应力求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运用 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 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 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我们已经进入关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一切事物 都必须从系统关系中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关系经济,因此,关于市 场经济的哲学自然应该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样才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创 新性,才能达到对现代经济关系完整准确的理解。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 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本体论、本质 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马克思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 来越占主导地位,“情报机构”、“咨询机构”、“智囊机构”“专利机构”大量出现 ,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 ,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 存。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物质生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所以,他建立起来的经济理论主 要以物质生产和它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 物,马克思以后的100多年里,世界发生了第四次产业革命,进入了物质生产、信息生 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并立的时代。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与物质生产在许 多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人才经济的转型不仅改变 了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经济观,并对传统经济理论的许多规律 和原则提出了挑战。

例如,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今天,从大经济观 的角度去划分社会生产部门,就应该把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三大生产部类,第一部类是 人才生产部类,第二部类是信息生产和知识生产部类,第三部类是物质生产部类。

再如,帝国主义基本特征理论,在物质经济的时代,列宁只讲了5个,今天,就该有第 6个――信息垄断,第7个――知识垄断,第8个――人才垄断了。除此之外,劳动价值 论、社会平均利润下降趋势理论等也面临着与上述相似的挑战,这些挑战迫切需要经济 学加以全面的回答,这是从微观上说的。

从宏观上说,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物质经济的高速增长,即所谓“高投 入、高增长”,“高生产、高消费”,造成资源的短缺,能源的危机,环境的污染,生 态的失调,反过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繁衍,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 和手段、途径发生了尖锐的对立,也要求经济学提出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去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目的与手段、途径的对立。

今天,由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人才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的出现,使人们的经济观 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更加宽泛的经济概念,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整个文化都理解为经济 ,例如,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文化学、社会学的概念,今天似乎都变成了 经济学的概念。与此同时,经济也在文化化,“经济中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 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 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产业”。[1]总之,今 天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这样地密切,以致于完全可以说,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文 化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创新。

面对当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矛盾、问题和疑问,面对现代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 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经济学落伍了,尽管当代西方兴起了形形色色的经济理论,但是, 西方经济理论过分注重经济生活现象层面的数量分析,强调经济研究的数学模型化和实 证分析,而没有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去总结这个经济时代的经济价值、经济本质 、经济规律、经济方法,这样,人类经济活动就不可能在全面、系统、正确的经济哲学 理论和经济观的指导下来进行,于是,就必然要出现经济越是发展,经济领域的异化现 象就越是严重,社会生活的矛盾和危机越是尖锐,人类的文明越是走向陷阱。

从现实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前人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借鉴,一开始完全靠 摸索和试验。后来,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方法被大量引用到我国经济建设之中,但并没 能完全解决经济改革遇到的现实问题,因为西方的经济理论是产生于西方经济发展的现 实的,而中国的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中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是西方经济理论所不理解的 。因此,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性上说,建立一门从文化的广度和哲学的高度 去思考重大经济问题的学说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说,经济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 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经济学的这些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另 一方面却又引发了许多关系到地球和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于是,经济学不得不要反身 自问:到底经济是什么,经济进步的最终标准是什么,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怎么样,以 及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研究些什么等等,这就必然要导致一门新的学科――“经济学学 ”的产生。当今理论界兴起的“经济哲学”其实就是“经济学学”的代名词。

从学科性质看,经济哲学与其说是经济学与哲学的联盟,不如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 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 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几千年 文明史表明了,人类是通过经济活动而走向社会的,而社会经济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正是在 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 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 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 、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及其消费习惯,而这些都是哲学 研究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括,研究的是自然、社会 、人、思维发生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它必然要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 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况且经济学的研究也无法脱离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所以 ,我们说经济学本身又是哲学的经济学。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 以下六个部分。

首先,经济哲学必须回答经济活动的最终价值是什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曾提出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一致的思想。自然主义把自然界看作 是世界的唯一真正本体和基础,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主义强调人是世界的真正 主人,人本身具有最高的价值,同时人还是人类社会历史上的一切创造物的主体本质和 基础。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这种表述实际上就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按照这种理想的价值观,共产主义经济也应该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在这里 ,自然主义是指对财富的索取,这不仅包括对自然界财富的索取,而且包括在经济行为 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人本主义则是指经济行为的合乎人性,在对自然的索取中要考虑 到自然与人的关系,考虑到子孙后代,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经济行为中追求 利益的最大化,要防止经济统治一切,经济压迫人、控制人,对人的生理、心理造成伤 害等等。因此,这种合乎人性实际上又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表述经济学的时候也指出:经济学不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更 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按照这种理解,经济哲学必须从经济活动出发,站在哲学的高度 ,文化的广度,首先研究经济的价值,经济对人类的意义。这样,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 有经济价值论,它是经济哲学的核心和灵魂,规定着经济哲学的全部内容。在研究经济 价值中,经济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未来理想的经济价值思想,而且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经 济价值的异化和复归。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 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 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 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 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 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 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第三,大经济观下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 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因此,经济哲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规 律论。

第四,如何认识大经济观下经济发展的规律,其认识的过程和环节怎样,它与哲学认 识论和其他学科的认识过程、认识规律有什么不同,经济理论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是 什么等等,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当今世界,各种经济理论如雨后 春笋,蓬勃兴起,这些经济理论的来源,认识过程和检验标准、检验方法都各不相同, 到底有没有带普遍性的经济认识规律呢?经济哲学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经济哲 学体系中必须有经济认识论。

第五,大经济观下经济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经济的实践方法是什么,这是当今经济理 论界研究的热点。由于经济价值论和大经济观的引入,传统的经济方法论变得简单了, 它要求在最新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实现经济方法论的变革。因此,经济哲学 体系中需要有经济方法论。

经济哲学 篇6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自此技术问题开始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视野。

1.马克思眼中的技术

随着启蒙运动对宗教力量的消解,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以至于整个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系是现代的主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深深地感到了对技术以及工业进行研究的必要。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静态组成部分,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的技术从来都不是一个死物,而是自始至终同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整体生存发展的关注结合起来。由此,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开始进入哲学视野,进而彰显其特有的价值魅力。

2.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技术观形成的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一方面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即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种创造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实践,即技术。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人的本质只有在技术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3.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作了明确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技术就寓于劳动之中,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這种关系来理解。” 工业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的成果,是最容易感知的和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尽管它“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马克思指出,如果人们仅仅从有用性、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种外在关系上来理解,而没有从技术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加以把握,技术就失去了其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研究人的感性劳动及其创造物,必须研究生产和工业,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强调,要认识人的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技术)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入手,其他的诸如宗教、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形式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甚至包括自然科学这一形式,也只有通过工业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焦点:技术异化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一种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工人对象化劳动的结果,它作为工人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也就是说,工人同其劳动产品是一种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关系。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这是人的自我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由从出于劳动者自身的一种自愿活动,变成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不受劳动者支配的被迫的活动。以至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不断超越有限性达到无限性。这种自由自觉性构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创造东西,人却可以突破自身物种的局限,站在万物尺度上去劳动。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本能的;人是全面的,动物是片面的;人是自由的,动物是被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人变成丧失类本质的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手稿》中蕴涵着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作,仍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技术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对中肯的方案,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王滑冰,赵后刚,《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8,(11)

试论低碳经济的技术哲学 篇7

当前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可持续性, 在实现当前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不能够对后世的发展造成影响, 而且环境的问题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近些年来, 全球的气候都出现了异常的变化, 人们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于自然环境的威胁, 而气候发生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不仅仅引起了温室效应, 而且还对我们的生物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当前人类所面临的所谓严重的威胁, 因此对于低碳经济进行研究就非常有必要, 只有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使得当前的环境能够得以改善, 从而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概述

1、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 人们通过生产的方式来创造出了使用价值, 而社会生产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文明发展, 所以说人类的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是建立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 经济模式的确立也正是基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是自从工业化生产方式诞生以来, 生态危机就开始出现, 在工业生产方式开始出现的时候, 由于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而且当时的工业尚不发达, 工厂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所以人们也就没有对自然环境和资源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之中, 往往都存在着不计后果的排放, 将许多的有害气体排放进了大气之中, 虽然在短时间内环境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是随着日积月累, 这些气体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就逐渐地显现了出来, 由此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传统的工业生产所排放的一系列物质对于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才开始意识到传统的经济模式都是属于高碳的经济模式。

虽然人类发明创造这一系列技术和设备的初衷是改善人们的生活, 这些技术虽然在短时间内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从长期的效果来看, 它们是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的, 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低碳经济也就应运而生,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共生。

2、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的低碳经济, 它实质上就是指的一种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之下, 经济能够稳定地增长, 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会呈现出低增长或者负增长的状态, 而要具体地实现低碳经济模式, 则需要构建起完善的低碳能源体系、低碳技术体系以及低碳产业结构, 总而言之, 如果要实现低碳经济, 就必须要从生产、生活以及消费等各个方面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完整的体系。实质上, 低碳经济主要就是关于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 而核心的基础就是相应的能源技术。之所以称其为低碳经济, 主要就是因为它是相对于无约束的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的, 我国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就属于高碳经济模式, 所以从历史的经验中我们也不难总结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律, 那就是要对于单位能源的碳排量加以降低, 对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 低碳经济也是针对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而言的, 因为通过对于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不仅仅能够起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同时在这些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过程中, 碳排量几乎是为零的, 可以使得工业生产基本上与碳告别, 从而完成低碳经济的建设。

3、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 必然也有着自己的特征, 低碳经济的特征首先体现在经济性上, 低碳经济也是依照相应的市场经济原则以及机制来加以发展的, 所以说它并没有与当前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 但是低碳经济也不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 它在保证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得以增长的同时, 还不会对于能源造成浪费, 也不会对于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 低碳经济还具有全球性, 因为地球是一个整体,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之中, 同时这个生态系统也不仅仅是为我们当代人所用, 更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基础, 所以说地球上任何一个部分都是利益相关的, 因而要发展低碳经济, 就必须要站在全球的角度上来加以考虑, 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 解决好目前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从而有效防止环境的继续恶化,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再次就是低碳经济还具有很强的技术性, 所谓的技术性, 就是指的低碳经济的发展要依赖于技术的进步, 因为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 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是存在着很多的矛盾的, 即使人们有了保护环境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 但是在技术方面不能够有所突破, 也是不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 所以低碳经济必然是通过技术的改造来实现的, 只有对技术进行了有效的创新, 才能够更好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更好地实现低碳经济。

最后, 低碳经济还有很强的目标性, 低碳经济最为明确的一个目标就是使得经济的发展能够摆脱对于传统的碳基能源的依赖, 使得能源能够更加安全,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

1、低碳技术的概念

一般而言, 在我们的理解之中, 所谓的低碳经济, 指的就是能够降低碳排放量的技术, 但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定义, 低碳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就非常宽泛, 因为我们可以将低碳技术理解为将能源技术和气候保护技术作为核心, 使得气候变化能够得以减缓, 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的技术体系, 它的具体内容就是减少碳的排放量。所以从低碳技术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 减缓气候的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低碳技术的核心目标, 因为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温室气体的排放已经对其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这也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所以必须要依赖于低碳技术来对经济发展的模式加以转变, 实现低碳经济, 减少气候的破坏, 所以低碳技术是关乎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技术, 我们必须要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

2、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低碳技术

在社会当中,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类与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怎样有效促进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性, 促进三者之间关系的合理化, 促进各因素的健康发展与互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社会的文明程度进行衡量。从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发展历史情况来看, 发达国家的总人口数虽然还没有达到全球人数的一半, 但是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程度都比较高。而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 所消耗的资源是全球性的, 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是全球性的。由此一来, 环境污染的严重以及资源的过度消耗, 导致我们也开始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 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如果人类社会一直延续这样的发展趋势, 则根据科学探测与预测我们有理由相信, 最终人类将面临毁灭的局面。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责任。所以, 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全球变暖的局面,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 我们有必要对低碳经济引起重视。

3、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

低碳经济, 是在新的时代环境当中所应用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代表了工业化进程当中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进一步上升, 是人类对碳氧化合物的一种充分利用。碳氧化合物是在很早之前的自然社会当中所出现的一种化石燃料, 而工业社会的兴起就是基于这些化石燃料的应用。正是这些燃料的充分利用,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促进工业社会的发展, 促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长时间以来, 人们都忽略了对化石燃料当中的二氧化碳成分的应用与控制。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高碳经济就成为了很长一段时间工业社会的主题。在高碳经济当中,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 导致环境受到破坏, 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对全球环境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另外, 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当中的必要内容。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排放规模, 对温室气体的负面作用引起重视。特别是在很多发达国家当中, 都有明文规定, 不允许发展中国家进行高能耗产业的运作,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我们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方向, 也就是后来提出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指引, 不仅能够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也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 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很多国家政府都对低碳经济引起了高度重视。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情况来看,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道路以及经济发展方向等等, 都有比较明确的政策指引。通过多年的实践, 我国已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等先进的理论观点, 同时强调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 重视让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协调, 从而让我国社会走上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相信在这样的政策方针指引下,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得到有效改进, 低碳经济也能得到更有效的实施。

4、关于低碳技术的哲学思考

低碳技术必须要有很强的容错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要富于变化。作为一种技术, 必须是以人作为主体和服务对象, 必须要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低碳技术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以低碳技术实质上就是对于当前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利用, 使得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更好地为可持续发展而服务。同时在当前这个时代背景下, 对于低碳技术加以发展也是时代的呼唤,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 全球逐渐步入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也自此产生, 传统的工业技术为人类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通过这些工业技术创造出了更多的生产力, 但是这些工业生产技术却也给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发展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些工业技术也在操控着人类和自然。而当前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个问题, 所以人们开始觉醒, 开始对低碳技术加以开发和利用, 希望能够通过低碳技术来改变现在工业发展的现状,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以免对人们的生存造成进一步的威胁, 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模式, 转而向低碳经济发展, 这一切都是当前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当前大自然对于人类对其造成的破坏也开始了报复, 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以在当前必须要对低碳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对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来保证大自然的基本权益, 同时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通过低碳技术来构建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及生态资源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得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能够更加美好。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时代的要求, 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模式, 必须要以社会生产方式作为基础, 所以要更好地实现低碳经济, 就必然要依赖于低碳技术, 对于以往的技术哲学加以反思, 从而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的状态, 通过低碳经济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 确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使得经济的增长不再对环境造成破坏、对能源造成浪费, 依靠新的技术来发展经济, 从而有效地构建起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之中, 对于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当前我国已经认识到了环境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因此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能够有效地应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当前全球各个国家都对低碳经济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并且也已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而要有效地发展低碳经济, 必须依赖于技术的转型, 只有从技术上加以转变, 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从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本文就低碳经济的技术哲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技术转变

参考文献

[1]张莎莎, 张建华.低碳经济技术锁定突破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0) :67-70.

[2]王卫彬.以低碳技术为支撑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矿业, 2011, 20 (5) :23-26.

[3]黎广明, 何国伟, 刘灵辉等.广州建立低碳经济发展途径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8) :359-362.

经济哲学 篇8

关键词:马克思,国民经济学,矛盾,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的“工资”一节中, 马克思通过列举社会经济存在的三种状态, 即社会财富增长、社会财富衰退和社会发展饱和, 来分析考察这三个不同时期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而易见, 在社会财富衰退的时候, 作为社会底层的工人所遭受的痛苦是最大的;在社会财富增长时期, 相对来说, 此时工人的地位是较为有利的, 但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也意味着社会总需要的增加, 工人不得不延长劳动时间以换取更多的报酬, 随着分工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 工人在精神和肉体上也被贬低为机器, 可见, 即使在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 工人也会沦为机器或者资本的奴隶;在社会财富达到顶点时, 工资和资本利息的降低会增加工人之间的竞争, 工人的生活又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因此, 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 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增长的状态中, 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势;在达到完满的状态中贫困持续不变”, 似乎哪一种社会形势都不利于工人的生存与发展。而这明显是与国民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相悖的, 斯密的国民经济学宣称是要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的幸福, 而这反映的是却是社会越富裕, 就会有越多的人遭受痛苦。马克思政治因为看到了这一点, 才开始展开对国民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矛盾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劳动观的批判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如何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追求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民经济学站在了反工人阶级的立场, 他们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理性经济”, 一切都可以用经济来量化, 它关注的是财富而不是人, 它的理论价值在于是否解决了社会发展的财富问题, 而不在于是否解决了人的命运问题, 劳动者仅仅作为财富的生产者而被作为考察对象, 所以国民经济学无法解释也不想去解释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苦受难的原因, 抑或是他们觉得工人的命运是应该的。

马克思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分析工人的理论要求与实践要求。第一个矛盾是产品的矛盾, 即产品的归属与丧失。依据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 劳动的全部产品是属于工人的, 但实际上, 工人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 他们所得到的“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工人生存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不是为繁衍人类而是为繁衍工人这个奴隶阶级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这在理论与事实上就构成了明显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人实现目的的手段, 而且是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 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也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和家人不被饿死, 工人的贫困是从劳动中产生, 工人劳动的异化也导致了工人全面的异化。首先是物的异化, 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力量越多, 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世界力量就越强大, 劳动产品越来越被对象化;其次是人的自我异化, 劳动本身是存在于工人之外的东西, 但工人在劳动中并不感到幸福, 相反是肉体和精神的折磨, 劳动变成被迫的劳动;第三是人同自己“类本质”相异化, 人的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而变成仅仅维持自己及家庭生存的手段;最后是人与人相异化, 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 为资本家所有, 与其说资本家是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 不如说资本是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 工人陷入了“物的依赖”中。

一方面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 另一方面, 国民经济学家还坚持“一切东西可用劳动来购买, 而资本无非是积累的劳动”。这是马克思批判的第二个矛盾, 即劳动的购买与出卖。资本是积累的劳动, 但拥有“劳动资本”的工人却不能购买一切东西, 不但如此, 他们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人性”去换取基本的生活物资。马克思举例说懒惰的土地占有者坐收占土地产品三分之一的地租, 再除去资本家的所得, 剩下的一点即工人所得, 甚至不够养活4 个孩子, 这也是由于劳动的异化导致的, 即劳动不再是属于工人自己。

马克思在分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矛盾以后, 进一步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方面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国民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人用来增加自然产品的价值的唯一东西, 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凭借拥有的资源而不是通过劳动占据着大量的社会财富, 资本家因为拥有资本而能够取得利润, 土地所有者因占有土地而能够获得地租, 相反, 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人的工人, 既无土地又无资本, 便只能靠出卖自身的劳动来取得工资, 使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处于地主、资本家的统治下, 处于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这揭示的是第三个矛盾, 即工人能动与被动的矛盾, 在理论上赋予了工人极高的价值, “劳动是能动的财产”, 但在实际中, 工人却时时刻刻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分配观的批判

国民经济学家说“劳动是唯一不变的物价”, 工人靠出卖劳动获取工资, 但在现实中, 劳动力的价格“更具有偶然性, 更受波动”。即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是衡量一切产品价值的不变的尺度, 但劳动力自身的价格却不稳定。这是国民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第四个矛盾, 即劳动力价格的变与不变。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敌对的斗争关系”, 而工人工资的高低则是由这种敌对斗争决定的, 不可否认的是斗争的赢家往往是资本家。因为资本家拥有一定的资源和财富, 他们失去工人还有资本去寻找其他的出路, 但工人失去资本家则失去了生活的唯一来源, 且工人的联合也只会让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加难过。资本家凭借这种巨大的不平等的优势, 向工人所支付的工资通常是“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 即使工人处于如此低下和不利的地位, 资本家却还能自由地雇佣工人, 工人也因为生存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 可想而知, 工人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而且工人的工资还会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或者工人之间的竞争上下波动, 劳动便不再是国民经济学家口中“唯一不变的物价”。

另一方面, 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大社会阶级所对应的收入分配形式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 按照理论, 地租和资本利润是工资受到的扣除部分, 但在现实中, “工资是土地资本让工人得到的一种扣除, 是从劳动产品中让给工人、让给劳动的东西”。工资的产生在理论与现实中是完全相反的, 这是马克思揭示的第五个矛盾。即工资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简而言之, 工人的劳动被异化, 工人所生产出的产品也被异化, 工人的工资也被剥削的所剩无几, 这一切都是国民经济学站在资本主义立场上的结果, 根本没有意识到也不会去意识到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需要观的批判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的分工也将更加深化明确, 国民经济学家认为是提高生产效率, 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 “促使社会精美完善”, 但他们忽视了这样会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这是马克思揭示的国民经济学的第六个矛盾, 即国民经济学家初衷与结果的矛盾。劳动促进资本的积累, 社会财富的增长也促使社会福利的增长。分工会导致工人越来越依附于资本家, 工人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工人的工资也会被降低, 还要面对生产过剩带来的危机感, 每天都挣扎在温饱边缘。不过这与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 关注的只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 不会关注工人作为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情况, 在他们看来, 工人只是财富的附属品, 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的继续, 虽然他们从不承认, 但是这仍然避免不了国民经济学家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

通过分析以上几点, 最后, 马克思从总体上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总矛盾, 即第七个矛盾, 社会与工人的对立。国民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总是说“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相对立”, 工人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相一致, 但实际上, 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什么状态, 总是对工人不利, 也总是不断加深对工人的剥削。正如前文所述, 不管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财富处于增长、衰退还是饱和时期, 工人都是处于贫困被剥削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 在国民经济学家那里, 人与人之间的需求也是不平等的:工人追求的是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 而资本家则是为了追求自己资本能够盈利的需要, 工人的需求是最底层的。工人的需要理论上说可以提高, 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在资本家看来, 工人需要的提高以资本家自身需要的降低为前提, 为维持自身的既得利益, 他们对工人的压制和剥削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资本家根本就不会允许工人提高自身的需要。

综上所述, 马克思从劳动观、分配观和需要观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并从七个方面来阐述了具体方面的矛盾:产品的归属与丧失、劳动的购买与出卖、工人的能动与被动、劳动力价格的变与不变、国民经济学家的初衷与结果矛盾, 即分工的出发点与结果对立、社会与工人的对立和工资分配理论与现实矛盾等, 论证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伪科学性, 进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 国民经济学对工人的考察是经济学的考察, 而马克思对工人的考察则是哲学的考察。在马克思看来, 国民经济学家只是从自然的、非历史性的立场出发,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限度内, 以私有制为基点来说明他的经济学说, 这就决定了国民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更不会去剖析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 所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可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只能从经济现实出发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同时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并不是纯粹经济学的批判, 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将哲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 开创理论意义上的经济思想, 这也为后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张雷声.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 (9) .

[4]庄忠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J].理论探索, 2015 (1) .

阿马蒂亚·森经济学的哲学思想 篇9

阿马蒂亚·森的研究中广泛使用到自由、平等、公正、权利等哲学概念。阿马蒂亚·森的研究表面上看是经济学问题,实际上则探讨了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在于权利关系,不仅有经济的权利关系,而且有社会政治上的权利关系。阿马蒂亚·森通过贫困、经济不平等进入到经济权利以及公正,强调经济活动中的平等、民主与自由,体现了西方现代公正观、人权观的主流思想。[2]

一、权利

阿马蒂亚·森在1977年发表的《饥饿与权利的交换》以及1981年所著的《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中提出了权利失败(FEE,failure of exchange entitlement)的概念,认为“饥饿是交换权利的函数,而不是食品供给的函数”,饥荒不单纯是一种粮食供给不足(FAD,food availability decline),而更多是一种权利失败;交换权利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可以将自己拥有的商品转换成另一组商品。这种转换可以通过贸易、生产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在转换中,他能够获得的各种商品组合所构成的集合,可以称为这个人所拥有物品的“交换权利”[3];决定交换权利的前提是所有权。涉及每个人实际交换情况的条件包括是否有工作,资产收入、个人开支,生产情况,购买成本、销售价值,社会保障福利,必须交纳的税金,社会经济等级结构中的地位,生产方式,经济前途等等。

阿马蒂亚·森的核心概念是个人的“权利集合”(entitlement set),即在一个社会中由个人自由支配的并受这个社会法律制约的所有资源中可以获取的权利链条。阿马蒂亚·森使用这个词的真正意图在于表明无论人的贫富贵贱,都有天赋的资格获得经济、社会、文化上的权利,这是人作为人类的基本的、无条件的、通行的人权。因此,阿马蒂亚·森认为饥荒期间只有穷人或低收入群体在面临死亡,而中间阶层和高收入群体却没有受到影响,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穷人失去了某些权利:如缺少就业机会,进而缺乏赚取收入、获得食物以及改善生活的权利;缺少教育,识字率低;缺少健康设施等等。

阿马蒂亚·森进一步认为世界上成功避免饥荒发生的国家靠的并不是提高人均收入,也不是所谓普遍富裕,而是由其社会保障系统所提供保证的最低限度的“交换权利”;认为当饥荒发生时仅仅发放救济食品,迁徙饥民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使得他们能买到食品。政府应该采取特殊的行动来恢复权利,使灾民得到他们期望得到食品的权利,这些行动包括政府应向灾民发放救济款、食品配给券,以及迅速地有计划地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但是,阿马蒂亚·森认为对饥荒的受难者提供就业机会将比直接在他们中间分配食物的效果要好,通过这种做法能够使他们为自己获得挣取食物的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阿马蒂亚·森的“权利”分析把权利与道德、权利与利益有机联系在一起,表面上是从实证角度入手的,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哲学含义;阿马蒂亚·森从权利角度来认识贫困,表现了阿马蒂亚·森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的同情与帮助,以及对人道、平等以及正义的呼唤。

二、平等

阿马蒂亚·森认为当代经济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混淆了收入不平等与经济不平等概念,虽然不平等问题一直受到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但许多内容都是针对收入不平等这一狭义概念,而没有理解经济不平等的更广泛概念;他认为在经济学中过度强调收入贫困和收入不平等而忽略其它方面,如失业、身体疾病、缺乏教育和社会排斥等会扭曲政策讨论,他强调认识经济不平等的范围应该扩展到社会政策的安排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人们在平等问题上习惯于把“为什么平等”(Why equality)看成是争论的关键,阿马蒂亚·森却认为“什么方面平等”(Equality of what)才是平等问题的核心,他主张的是一种权利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阿马蒂亚·森批评了仅仅把收入、资源、基本物品或效用作为平等尺度的理论,因为它们都以一种狭隘的方式看待利益,并且忽视了人际差异,从而导致无法充分衡量不平等。阿马蒂亚·森进一步为平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能力方法的分析框架,把发挥有价值功能的能力作为评价平等的标准,即平等的衡量是基于一个人赖以进行基本活动的能力。能力平等还表现为一种自由,即政治参与自由和社会机会均等。阿马蒂亚·森认为,由于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新闻自由,在政治上激励政府采取防止饥荒和贫困的政策,而这些是收入平等所无法实现的。

为了说明能力(潜能)得以实现和发挥的条件,阿马蒂亚·森把经济视野扩展到了广阔的社会文化角度,指出平等的状况需要有平等的社会保障,只有从社会平等、正义、人道和自由方面,才能认识经济上的平等与不平等现象。总之,阿马蒂亚·森的平等观包含了“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以及“社会平等”的全部内容。

三、自由

阿马蒂亚·森对自由作了三种基本解释:第一种是权能自由观(Freedom as power),就个人在某个私人领域里决策的权能(Power)(最终实际去做的能力)来看自由;第二种是控制观(Contra1),指自由特别地关注决策上的控制,即个人自由是与个人对某个特定领域里决策的控制程度相关;第三种指的是强制观(Constraint),即自由关注施加于别人身上的强制,这种强制能够减少其他人对个人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自由观就是上面所分析的被动自由观。阿马蒂亚·森将第二种与第三种自由观均视为控制自由观,一是指自己控制了什么样的决策,二是指什么样的决策没被别人所控制(Sen 1982c)。

阿马蒂亚·森对自由的理解与柏林基本一致,阿马蒂亚·森的权能自由观是柏林意义上的主动性自由观中的一种,但又与柏林所指的主动性自由有少许区别。阿马蒂亚·森的自由观根据结果来判断人们是否在实际中真正地享有某种自由,但阿马蒂亚·森同时也将被动性自由作为结果的一种进行考虑,他在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把人们选择所想要的生活方式的实际能力作为判断自由的标准。这不仅仅强调最终结果的重要性,也强调我们对于选择过程的实际享有权。阿马蒂亚·森强调了两个因素,一是人们的选择权利,二是人们实际所享有的选择范围。控制自由观主要考虑的是对一种规则程序的尊重,即人们的选择权利。阿马蒂亚·森将被动自由和主动自由分别称为自由的过程方面和自由的能力(自由的机会)方面,并特别关注自由的能力方面。

在《自由与发展》(1999)中,阿马蒂亚·森将人的全面发展统一在自由这一概念之下,阿马蒂亚·森所指的自由是实质自由(substantive freedom),认为“实质自由包括免受困苦(诸如饥饿、营养不良、可避免的疾病、过早死亡之类)的基本可行能力以及能够识字算数、享受政治参与等等的自由”。[4]阿马蒂亚·森的自由指的是个人拥有的一种能力,即过有价值的、“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能力,通俗来讲就是选择各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能力。这些有价值的生活有很多种,有诸如吃饱饭、不生病、活得下去等最初级的要求,也有诸如参政议政等高层次的要求。阿马蒂亚·森并没有给这样的有价值生活(即阿马蒂亚·森所说的“功能性活动”)列出一个详细的清单,但他指出不同的人所拥有的能力不同,也就意味着每个人所拥有的自由不同。

关于自由在发展中的地位,阿马蒂亚·森认为“自由是发展的目标和手段”,“发展可以看作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也是可行能力的扩展过程。就发展的目标而言,自由在发展中起“构建性作用”,即发展的目的就是扩展实质性自由或可行能力;就发展的手段而言,自由在发展中起“工具性作用”。阿马蒂亚·森将工具性自由分为政治自由、经济条件、社会机会、透明性保证和防护性保障,五种工具性自由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政治自由促进经济条件的优化,而经济条件的改善又促进社会机会的扩展,社会机会的拓展促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经济条件又影响到政治自由的扩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阿马蒂亚·森的自由概念既包含“liberty”又包含“freedom”的含义,他借助于“自由”对“liberty-capability-freedom”以及“liberty-freedom-development”(1)范式进行了伦理证实。

四、公正

一个关于社会公正的理论是整合各种社会矛盾所必不可少的,公正(justice)一词自诞生以来,无数的学者和思想家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每一时代的公正标准都取决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关系,阿马蒂亚·森在分析批判罗尔斯的公正论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基于“能力”的公正理论。

依照罗尔斯的观点,公正包括自由和平等两个方面。罗尔斯在原初状态的假设下,从初始状态过渡到公正的特殊原则。罗尔斯认为公正的基本准则应是“所有社会的基本物品(primary goods)———自由、机会、收入、财富及自尊———都应该被平等地分配,除非一些或所有社会基本善的一种不平等有利于最不利者”。[5]为了解释上述基本准则,罗尔斯提出了以下具体原则:(1)每个人都具有对同样的基本自由的平等权利;(2)基本自由应尽可能地广泛;(3)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安排得对所有人都有利,特别是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尽可能大的利益(最大最小原则),一种不平等机会的存在只有在它能够扩大机会较少者的机会时才是公正的;(4)职位在公平的机会均等条件下对所有人开放。[5]

阿马蒂亚·森认为罗尔斯的焦点集中在基本物品(primary goods)上,使罗尔斯的“差别原则”成为资源导向而不是自由导向,这种分析的充分性是特别值得怀疑的。阿马蒂亚·森认为“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完全的优先地位,而在于一个人的自由权是否应该得到与其他类型的个人利益———收入、效用等———完全同等的重要性”。[4]罗尔斯一方面强调权利的优先性;另一方面,他的最大最小原则又导致了基本物品上的平均主义分配。阿马蒂亚·森试图在罗尔斯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价值标准,用以评判个人的生活状况。因此,阿马蒂亚·森将公正理论建立在个人能力的比较基础上。不同于罗尔斯,在阿马蒂亚·森看来每个人的初始禀赋是不同的,但拉平初始禀赋分配不是公正的目标,而造就个人利用禀赋的平等能力才是目标。但是,转化和利用物品的能力因人而异,社会应该究竟应该以谁的能力为评判标准呢,阿马蒂亚·森将这个问题交由公民的公开讨论来解决。那么,公民的讨论是否一定能产生一个公正的标准呢,回答是否定的。但是,尽管如此,阿马蒂亚·森虽然没有提出一个更完善的公正理论,但他注意到了自由分配中的公正问题。

五、阿马蒂亚·森经济学哲学思想的启示

第一,阿马蒂亚·森把经济学与哲学结合起来分析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方法,不论对中国,而且对国际社会有关政策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在道德层面上,人们应该重视弱者并且从权利公正、社会制度方面帮助和对待弱者,而不仅仅是人道方面的援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在社会发展层面上,应该在物与人之间、效率与公平、经济尺度与伦理尺度上实现两者的结合协调;在市场、政府和道德的多种维度上,避免人为的、社会的弊端和灾害。从实践价值上来说,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观为政府行为和公共政策在解决不平等、饥荒、贫困和失业问题上指出了方向。一方面,阿马蒂亚·森认为政府对消除不平等和贫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与以往较多关注个人物质利益不同,政府的公共行为应该更多关注个人能力、权利、自由和平等的改善,比如基本教育、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男女平等政策等等。所以,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使社会制度能够保障所有公民的权利。

第二,阿马蒂亚·森把经济学与哲学有机结合起来,从行为主体方面具体考察了个人之间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权利、自由、公正等问题,阿马蒂亚·森的这种分析对人们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正在经历一个急剧分化的变革时期。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在这种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了分化与重组,新的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逐步形成,这些“利益集团”可以分为“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构成强势群体的包括经济精英、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等等,构成弱势群体的包括除了部分富裕农民之外的贫困农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这三部分人几乎构成了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群体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都处于弱势,他们既没有相应的组织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也很难在媒体上发出他们的声音。

在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现的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处理好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受阿马蒂亚·森的哲学思想的启发,本文认为“和谐社会”应该意味着权利、平等、自由和公正,具体来说,(1)“和谐社会”应该保障所有公民应得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以及社会保障权等等;(2)“和谐社会”应该保障公民的经济平等、政治平等和社会平等,使公民具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社会中的各项事务中来;(3)“和谐社会”应该保障所有公民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应该享有的某种自由,如人身自由、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思想及信仰自由、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等等;(4)“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公正的社会,即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使公民享有平等的机会,一方面按贡献进行收入分配,另一方面又通过社会保障机制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普遍地享有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进而消除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的潜在矛盾。[6]

总之,社会的和谐主要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它既包括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又包括各种利益群体或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必定是祥和的、安宁的社会,而实现了利益群体或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正的社会。当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时,这个社会才能够得以真正地发展。

参考文献

[1]Press Release of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Science[EB/OL].http://www.nobel.se.

[2]Jean Derze and Amartya Sen(1999),Indi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Opportun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25.

[3]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80.

[4]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54-55.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92,56.

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哲学思考 篇10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因素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污染日益严重的状态下提出的。首先, 在国际上, 持久的中东战争提醒世人石油的珍贵, 人类发展能源的匮乏。由于石油、煤炭等传统工业原料的紧缺, 一方面, 这些能源的价格不断上涨;另一方面, 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使一些国家的石油、煤炭等资源面临枯竭。即使在一些煤、石油、天然气等储备丰富的国家, 也面临着能源的不可再生、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人们需要寻找新的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使用。其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新能源、新技术的开发日趋成熟, 很多发达国家已渡过了以环境为代价的高碳经济发展时代, 步入了科技更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发展新时期。而且, 这些发达国家深受高碳能源利用后果的危害, 倡导和抵制人类生活、生产的高碳消耗。如西方一些国家提出的“碳关税”政策, 就是为了制约发展中国家对于高碳能源的消耗和利用。再次, 二氧化碳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 自然灾害频发。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形成了严峻的、尖锐的矛盾,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威胁。第四,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 煤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此带来的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 如一些动植物的灭绝、水质污染、雾霾天气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随着世界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加深, 各国已开始采用不同的方式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必然趋势。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哲学思考

自然界与人类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相互影响的整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在人类世界与自然界中, 首先,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从人类的发展史看, 人类不断运用智慧改造自然界, 使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需求。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是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进行的活动实践。任何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地改造都会以失败告终, 而且自然会给改造者一定的“惩罚”, 如温室效应、雾霾灾害等, 就是自然对于人类肆无忌惮地改造自然的一种“惩罚”。同样, 利用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 人类的活动一样能改善环境的破坏程度等, 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人们应用无污染的太阳能代替煤炭、石油等作为动力能源, 减少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的污染状况。此外, 风能、水能等方面的开发, 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人们利用科技的发展, 节约能源使用。例如电器的省电设计为全世界节省了大量的电能, 减少了电站的发电负担, 降低了电站对煤炭等能源的消耗, 起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和低碳环保之间的对立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实践中, 人类认识到遵从自然规律的重要意义。站在哲学的角度, 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生存能源, 而大自然的神秘需要人类不断地探索和挖掘。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不断探索的表现, 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寻找人类发展的新路径, 提高人类文明发展程度, 实现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高碳经济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也是一个积累和质变的过程。工业生产之初, 低劣的生产技术已开始了对环境的污染, 人类之所以未觉察或是不重视, 是因为这种污染还没能积累成尖锐的“矛盾”, 当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时, 人类开始反思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一样, 首先, 人们需要从思想上对低碳经济有一个客观的、理智的认识, 才能形成低碳环保的意识, 才能努力营造经济发展与低碳环保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次, 人们之所以摆脱不了对高碳能源的利用, 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不成熟及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 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就是不断提高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效益, 降低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成本, 使生产者能够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获取丰厚的利益, 促使他们、引导他们进行低碳生产、低碳消费。再次, 注重科技的发展, 一方面, 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确保新能源的利用安全。如核能, 人类将其广泛应用在发电、航天等领域, 当然还有武器等方面。这一能源的合理利用造福了人类, 极大地缓解了人类能源不足问题。但不恰当的利用却造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隐患, 如此强大的能源就像一颗炸弹, 随时都有可能毁掉地球。另一方面, 重视科技的研究、开发, 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激励科技的发展。如转基因农作物的研究, 在转基因食品的食用方面虽存在较大的争议, 但这一方向的研究必将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因此, 需要用辩证的、客观的眼光去审视这一科技的研究、发展, 促使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总之,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是相互联系, 可以相互转化的。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认识自然来实现。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发展之路, 是未来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 事物的发展都是在矛盾的产生、解决中进行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例外。人类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其过程都是复杂、曲折的。当一种矛盾积累到无法协调时, 一种新的发展形势就会诞生。低碳经济就是高碳经济的替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能源的开发, 发展低碳经济势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低碳经济必将代替高碳经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

三结束语

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是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随着高碳经济发展弊端的日益突出, 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势必会取代高碳经济的地位, 成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主体。同时, 利用新能源、低碳消费等降低高碳经济发展对人类环境的破坏是人类世界发展的共同认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保护生态、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出路。

参考文献

[1]党咨文、尹健、陈阳春.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与路径探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321~324

[2]杨小军、林敏.低碳经济的哲学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 (3) :46~49

上一篇:智能配电线路下一篇:打造宜居美丽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