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2024-04-0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精选9篇)

篇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序言

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彩,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著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观。因此,我打算用不同的、独立的小册子来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在以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以及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由于这个原因,在本著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联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专门涉及这些题目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所写的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出去魏特林的著作,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

过本著作的要点。

此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

我认为,本著作的最后一章,即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剖析,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这是一种必然的不彻底性,因为即使是批判的神学家,毕竟还是神学家,就是说,他或者不得不从作为权威的哲学的一定前提出发,或者当他在批判的过程中以及由于别人的发现而对这些哲学前提产生怀疑的时候,就怯懦地和不适当地抛弃、撇开这些前提,仅仅一种消极的、无意识的、诡辩的方式来表明他对这些前提的屈从和对这种屈从的恼恨。仔细考察起来,神学的批判——尽管在运动之初曾是一个真正的进步因素——归根结底不外是旧哲学的、特别是黑格尔的超验性的已被歪曲为神学漫画的顶点和结果。历史现在仍然指派神学这个历来的哲学的溃烂区本身来显示哲学的消极解体,即哲学的腐烂过程。关于这个饶有兴味的历史的判决,这个历史的涅墨西斯,我将在另一个场合加以介绍。

篇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于是,马克思决定从经济事实出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著作。1844年3月到8月,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本书写于巴黎,因而又称巴黎手稿。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手稿,从马克思写的序言来看,《手稿》是马克思当时设想的一个庞大写作计划的一部分。在《手稿》里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以布·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分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且表示要进一步批判布·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的反动思潮;正在这时恩格斯于1844年9月到了巴黎第二次见到了马克思,这次会见他们发现两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并且从此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无产阶级理论家的密切合作。当时,两人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批判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反动思潮,马克思就终止了《手稿》的写作,和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

同马克思的大部分早期著作一样,《手稿》当时未能发表。1927年《手稿》部分译文第一次在《<神圣家族>的准备工作》这一标题下《马克思恩格斯文库》里发表。l929年2月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在《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和《关于需要、生产和分工的札记》的标题下发表了《手稿》的另一些片断。1931年1月,迈尔在苏黎世的《红色评论社会主义月刊》上报导说:发现了马克思的一部早期著作,并且说是带有提要性质的手稿。1932年由齐·朗兹胡特和迈尔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集》发表了《手稿》,但是仍然不全。同年稍晚,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德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才第一次以现在的标题全文发表了这部《手稿》。直到1956年《手稿》才第一次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中用俄文全文发表。

《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以后,作为一位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自觉地、系统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批判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著作;《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沿着正确道路开始探索社会历史规律的著作,是马克思第一次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入分析批判,开始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唯物史观将要在这里诞生;在《手稿》里,马克思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和哲学作为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加以论证和阐述,《手稿》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真正

诞生地和秘密”;《手稿》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正是因为如此,在《手稿》里,又不可避免地带有黑格尔、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痕迹。

二、内容讲解

《手稿》是马克思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研究工作的记录。它主要由马克思在阅读过程中对原书的摘录、概括的转述、批判性的注释以及马克思自己在研究中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组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所载的《手稿》,已成为世人公认的范本。根据这个本子,《手稿》由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组成。《手稿》的序言原来是放在第三手稿的第三部分。在1932年全文发表《手稿》时,编者把它放在《手稿》的开头了。序言主要说明了马克思写作本书的目的、计划和内容,同时表明了马克思对待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态度,指出了全面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必要性。第一手稿包括四个部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和异化劳动。在前三部分里,绝大部分是逐字逐句或者按照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有关内容重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在重述的过程中,马克思加以评论、引申、发挥,从而做出了新的结论。在最后一部分里,马克思根据自己这一时期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成果的哲学概括,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第二个手稿,只保留了最后的几页,是一本已经遗失的笔记的结尾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从内容上看,是对“异化劳动”思想的深化和发挥。第三手稿由五个部分组成,前三部分是对已经遗失的正文的补充,标题为编者所加,第四部分主要讲的是货币,第五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另外在这部分里还包括编者把它放在全书最前的序言。)从这五个部分的文字上看,仿佛没有什么联系的,但就其思想内容来看,它是对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的深化和发展,它们有一个内在联系,反映了当时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

《手稿》内容极其丰富,把这三个手稿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我们便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许多思想在这里都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出现了。

1、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合理因素

《手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经济学的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工资、利润、地租问题,对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了经济学的理解。马克思继承了这一点,但没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从中看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资本、地产、劳动三者的分离,从而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对立的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工人工资的增长看作社会的繁荣的结果,从而必然要把工人的前途和命运寄托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上。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整个工人阶级着眼,从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从过度劳动造成工伤事故和缩短工人的寿命,从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得出结论:在社会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的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也就是说,资本不仅仅是物或对物的占有,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2、异化劳动学说

“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表明财产的让渡。黑格尔把它作为哲学的范畴进行探讨,主要意思为“外化”、“对象化”等,后来,费尔巴哈也使用了“异化”,并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批判吸收了上述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马克思是从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一般的商品生产劳动出发,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他们只研究劳动而不研究劳动者、不研究劳动者的处境。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看不到劳动的消极方面,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者带来非人化的后果。马克思则相反,他在肯定劳动的伟大作用的同时,着重研究了雇佣劳动,揭示了异化劳动所包含的阶级对抗。马克思从“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即从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掠夺、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的地位这个现象入手,分析劳动异化问题,发现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具体的方面:从人的类本质方面来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从生产的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从人际关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对象化”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它是人们在对自然界改造和占有的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实现,说明了任何劳动都创造产品,而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劳动,所以,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异化劳动是劳动的否定方面。对象化劳动不等于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却包含着对象化劳动,对象化和异化只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联系在一起,即对象化在私有制下发生异化。异化劳动学说贯穿于《手稿》的各个部分,是马克思用来分析其他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理论武器。

3、人的本质学说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并非像动物一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实现的。另外,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不仅生产自身,而且还生产整个世界,因而人的生命活动即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产活动有别于动物的生产活动,使人不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因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过程,从而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的劳动是一种客观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在所有社会活动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物质生产支配。

4、共产主义学说

共产主义问题是《手稿》的中心问题。马克思首先评析了四种共产主义学说,这四种学说是: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共产主义、粗陋的共产主义、民主的或专制的社会主义、无政府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历史上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与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结合起来作历史的考察,正确地分析了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并提出了他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历史运动,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而且,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在这种社会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就是说:(1)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运动发展的结果;(2)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3)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志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本身的解放。

5、唯物主义实践观

《手稿》中,马克思对实践的非系统的论述涉及了新世界观的一些重要问题。由于马克思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因而抓住了实践的最基本内容——生产活动。马克思还探索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马克思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1]难题的解决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共产主义理论只有从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诞生,马克思认为,理论并不能实现什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

6、分析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

《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他揭露了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并用唯物主义原则同它相对立。但是,费尔巴哈也有不足,如在揭露、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时,连同它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要素也一并抛弃了,认为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仅仅是哲学同自身的矛盾。因此,在马

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没有完成克服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因而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分析仍然是完全必要的。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是以《精神现象学》为主要对象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导言,马克思把它看成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批判黑格尔哲学必须从这里开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既揭露了其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实质,又肯定了他的积极成果,开始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既指出了黑格尔的根本颠倒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和把现实事物的异化归结为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的双重错误,也指出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从而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不仅深化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也使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马克思全面制定新世界观找到了一个基本方向。

三、重点提示

通过《手稿》的研究,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创立,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过程。而是实践与理论,即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理论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研究,而且对历史、特别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进行了研究,对政治经济学、对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都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是服务于和服从于揭示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这一现实的任务的,所有这些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都是不可缺少的。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虽然从整体上看,马克思这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还随处可见。例如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带有抽象的性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论证还不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而是从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异化出发。因此,在对《手稿》的研究过程中,要科学地揭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和过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哲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家的学说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特别要认真地科学地分析马克思是怎样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各种学说进行批判、继承、改造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正确地分析《手稿》的思想观点和成熟的马克思著作里的思想观点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评价《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地位,才能有助于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

四、问题思考

1、试述《手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手稿》的主要论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篇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沿着人的类本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过程慢慢展开的。首先, 马克思认为, 人的类本质是指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种根本特质。人作为类存在物, 不仅仅在理论上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 在实践中也把类当作自己的对象。比如, 猫吃老鼠、树木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等,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 高级还是低级, 每个物种都有每个物种独有的特质。而人作为高级动物, 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质, 这就是人的类本质。而关于什么是人的类本质, 马克思是这样解读的, 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 其本质就是要劳动, 要自由自觉地劳动。人生命活动的自由性就是在自由自觉劳动的基础上延伸开来的。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当真正的劳动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时候, 人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是通过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两个维度体现出来的。因为发生了劳动的异化, 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都不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所以马克思称之为人同人类本质的异化。而这种过程导致的直接后果, 就是人逐渐与自然疏离开来。人靠自然界生活,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的过程, 对自然界逐渐演变成了片面地占有, 使得人与自然界拉开了距离, 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隔阂。由此, 不仅对人的生存状态有影响, 而且对整个无机界的和谐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简单来说, 人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实践中都依赖于动物、植物等物种, 人依靠它们完成生存诉求和生活诉求精神方面, 人需要通过对这些对象进行加工改造, 从而得以成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实践方面, 人需要动植物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 完成基本的生理补给。所以, 无论是高等动物即人类, 还是低等动物, 都需要依靠无机界来生活。

同时, 有关实践的观念, 在《手稿》中也可初见端倪。马克思指出, 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就是生产劳动, 因此劳动成为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本质特征。劳动对于人来说, 是激发生命特征的活动过程, 本身就具有类本质属性。换言之, 是先有了人, 才有了意识的存在物。马克思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来证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相关思考, 将实践的概念运用在人的本质思想的探讨中, 为日后实践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也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除了对异化劳动实践的阐述, 还表达了其当时的共产主义观, 从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有关人的本质思想的足迹。马克思认为, 作为克服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 就是对被私有财产片面化了的人的感觉的彻底解放。而这种解放分为主体和客体两种, 主体方面的解放是将人的感觉能力提高到真正人的感觉能力水平上。比如对于懂得欣赏绘画作品的人来说, 他们是具有艺术鉴赏能力的;而对于不懂得艺术欣赏的人来说, 这类人则需要提高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客体方面的解放是将被异化的人的感觉解放成真正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应该是自由而全面的。在马克思看来, 无论主体的解放还是客体的解放都必须依赖于劳动过程, 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关于劳动的对象化, 马克思的理解是劳动活动的实现过程。人的本质是劳动, 这种本质发挥出来之后创造了劳动产品, 这就标志着劳动即人的类本质得到了实现, 而这一过程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当然, 这里所提及的劳动, 并不是指具体的现实的劳动, 在当时还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劳动, 是马克思作为其逻辑构架中的一个环节而提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马克思研究的不断升华, 以及其世界观立足点的转变, 这里的劳动最终演变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将劳动的内涵赋予在人的类本质的概念中, 但是马克思在劳动过程中所论述的人还是理想中的人, 而且当下马克思理解的劳动又是自由、自觉的劳动, 并不是建立在异化劳动基础上的非理想化的劳动。虽然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 但是当时的劳动并不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劳动, 而是抽象又笼统的劳动。尽管之后马克思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成熟与进步, 但还没有从抽象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所以有关人的本质及劳动的相关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还处在理想的层面, 还没有达到科学分析的水准。同时,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异化劳动引起的, 但并没有深入到社会内在矛盾的范畴, 并未涉及私有制内在方面的思考, 还停留在相对抽象的领域中。《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分析与之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明确论述还是有着质的不同。所以, 由于缺乏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及相关的劳动实践过程, 马克思当时并不能提出不同于人本主义的思想理论成果。因此, 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论还是以理想中的人、抽象的劳动为出发点, 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色彩。由此可以看出, 马克思当时在《手稿》中, 多多少少还受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还没有形成足够科学和全面的框架体系。但是这并不影响《手稿》成为马克思理论的发源之地, 《手稿》中很多理论的雏形也无不为日后马克思整个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意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体系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手稿》中有关人的本质思想的阐述, 为日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本质论的思考与深化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马克思明确地论述道,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立足于异化劳动去分析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尽管当时马克思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彻底地沦为费尔巴哈主义者, 他指出人的本质是人自身所拥有的一种根本特质, 而不是外部条件所造就的。而且由人发散到动物、植物等相对低等的物种中, 深入浅出地将人的本质思想论述得绘声绘色、入木三分。此外, 马克思还就劳动产品和劳动过程两个方面细化地分析了人的本质思想, 从而总结得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是生产活动、是实践活动。人之所以成为人、历史进程的发展与进步等都是在生产活动即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离开了实践, 任何活动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这也无疑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论的阐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 在人的本质思想的方法论上, 马克思也提出了自己崭新的观念。马克思认为, 人与自然并非不可共存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的有机存在, 只是由于劳动发生了异化, 才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则是共产主义, 是在以劳动为核心的共产主义的基础上由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构成。换言之,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就是通过消除异化劳动从而实现人道主义的过程。在这种方法论的基础上, 自然和人从对立面分散开来, 成为一种统一和谐的实践纽带。此外, 共产主义也是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有效途径。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在这个过程中, 共产主义可以等同于人道主义, 也可以等于自然主义共产主义尊重人的对象化劳动, 尊重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历史虚无主义。共产主义是在消除异化劳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本质的过程, 既不侵占自然、侵占物质, 又不会在自然的争夺过程中呈现出人的异化活动。因此, 人的本质思想可以得到发展, 自然界与人、人与人的关系都可以得到有效实现。马克思为这几种关系都找到了合理的解决路径, 这一点对日后唯物史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 马克思关于历史进程的思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进程并不是主观意义上的绝对精神, 而是应该将其置于生产劳动的进程中去合理对待, 应该用实践的眼光去分析与探讨,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科学、理性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正是源于马克思看到了人的本质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在马克思深入了解了生产劳动、异化劳动之后, 发现劳动不仅是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的发源地, 而且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会让人与劳动产品对立, 就是因为没有与真正的社会实践相联系, 没有实现人的本质的过程。由此, 关于人的社会关系、历史的发展进程都需要用实践的观念去看待, 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有关始终建立在人的本质和社会实践之上的思想, 也为日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方面的理论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王锐声, 景天魁.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

篇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自此技术问题开始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视野。

1.马克思眼中的技术

随着启蒙运动对宗教力量的消解,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以至于整个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系是现代的主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深深地感到了对技术以及工业进行研究的必要。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静态组成部分,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的技术从来都不是一个死物,而是自始至终同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整体生存发展的关注结合起来。由此,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开始进入哲学视野,进而彰显其特有的价值魅力。

2.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技术观形成的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一方面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即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种创造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实践,即技术。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人的本质只有在技术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3.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作了明确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技术就寓于劳动之中,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這种关系来理解。” 工业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的成果,是最容易感知的和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尽管它“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马克思指出,如果人们仅仅从有用性、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种外在关系上来理解,而没有从技术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加以把握,技术就失去了其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研究人的感性劳动及其创造物,必须研究生产和工业,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强调,要认识人的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技术)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入手,其他的诸如宗教、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形式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甚至包括自然科学这一形式,也只有通过工业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焦点:技术异化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一种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工人对象化劳动的结果,它作为工人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也就是说,工人同其劳动产品是一种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关系。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这是人的自我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由从出于劳动者自身的一种自愿活动,变成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不受劳动者支配的被迫的活动。以至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不断超越有限性达到无限性。这种自由自觉性构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创造东西,人却可以突破自身物种的局限,站在万物尺度上去劳动。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本能的;人是全面的,动物是片面的;人是自由的,动物是被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人变成丧失类本质的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手稿》中蕴涵着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作,仍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技术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对中肯的方案,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王滑冰,赵后刚,《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8,(11)

篇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浅论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 者:杨玉翠 YANG Yucui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合肥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3)分类号:B-49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本质 技术哲学 异化劳动

篇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视角及其归宿

马克思没有单独论述美学,但在《手稿》中表露了他的“人的目的论”,而美学正是建构“人的目的论”的途径之一.对于马克思来说,审美是被当作人的本质力量来考察的,这对以往美学的迷失是一种矫正.人作为目的的.思想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单向度的人”和“新感性”建构中得到了传承.

作 者:王金胜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年,卷(期):27(6)分类号:B83-05关键词:本质力量 异化 马克思 目的 人

篇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关键词:私有财产 异化 扬弃 共产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政治思想进入决定性转折的巴黎时期的产物。可以说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转向经济研究的主要成果,代表了他在同恩格斯合作之前理论认识上的最高成就。在这里我主要想讲一下读完《手稿》之后,从中得到的关于私有财产的一些理解。

一、私有财产概念的产生

在《手稿》中,马克思是把私有财产作为社会经济关系来分析,他开始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作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来研究,以探究导致扬弃私有财产,导致这种社会经济关系解体的客观原因。我们一般讲到私有财产,是从分析资本开始的,而马克思在《手稿》中却是从劳动开始的。

私有财产的概念我认为也是从分析劳动中得出的。他在《手稿》中曾说道:“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穷。工人创造的产品越多,他就变成廉价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不仅生产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从这种关系出发,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范畴,并且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特征。

关于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性,即人与人的异化时,他说明:劳动是劳动活动和劳动关系的统一。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的相异化。他具体从工人和非工人两个方面考察了异化劳动条件下的劳动关系。他说:“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跟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同这个劳动的关系。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这句话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分别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和类本质处于异化、对立状态的时候,这些东西必然属于另外一个“他人”,对于工人和无产阶级而言,这个“他人”就是有产阶级、资本家阶级,而这些东西也就成了私有财产。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从分析劳动、异化;劳动得出了私有财产这一概念。马克思把劳动看作是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同时也肯定了劳动的本质方面是工人同生产的关系。

二、私有财产的扬弃

(1)在《手稿》中国民经济学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它认为任何劳动,一般的劳动都能创造私有财产。

而马克思正确提出了异化劳动是产生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的结论,也就是说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后果。因此随着一方的衰亡,另一方也必然衰亡。在《手稿》,马克思是把私有财产作为一种历史产物,作为一种结果来解释。他把私有财产看成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产物,并且会随之消亡。因此,马克思提出了私有财产的扬弃的这一观点。

所谓扬弃,从哲学上讲,是既要克服又要保留,既要舍弃又要发扬的意思。它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概念,反映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任何事物可以说都是在扬弃中前进和发展的。与彻底否定的态度完全不同,扬弃,一要扬,二要弃。只讲抛弃,不讲发扬,只讲克服无用的,不讲保留有用的,这就割断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必然会陷入形而上学和片面性。对于私有财产、私有制同样要采取扬弃的观点。我们应当看到私有财产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同时私有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对推动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必要性,合理性、积极性、进步性的一面。但

是,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又具有极端的阻碍和破坏性的一面。所以,对私有财产积极的方面要“扬”,对消极的方面就要“弃”。

我们可以看一下《手稿》中国民经济学的观点,它“从私有财产的现实出发,但是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它不能正确的说明私有财产的产生及其发展的规律。马克思在文章中分析了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资本与地产的对立运动,指出这种现象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资本战胜地产是历史的必然,也就是说私有财产的产生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工人的贫困与资本家的财富在两极积累,这种对立如果达到了极限,必然导致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所有制有其阶段性和过度性,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私有制发展的最高形式,私有财产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劳动关系也将被另一种劳动关系所取代。马克思也指出:“社会从私有财产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这里不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就包含全人类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从中给我们指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是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途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过渡到更高的社会形态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而作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是人从经济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的最高形式。共产主义是一个生产力提高的过程,因为只有生产力的提高才为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提供经济前提,而私有制即是生产力提高的产物,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历史形式,同时又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而对这整个过程的扬弃,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

(2)从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阐述,可以看出他对私有财产持有一种批判的观点,但我认为马克思并不是对私有财产的全盘否定。

首先,他承认了私有财产在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马克思认为它是异化劳动的结果。随着异化劳动的出现,必然也会出现私有财产。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同时在一定的阶段也推动的社会的进步,推动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其次,马克思写道:“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归复,这种归复是完全的,自觉的和以往的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从此可以看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只是抛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而不是抛弃私有财产所体现出来的物质财富本身,并且这种扬弃是人的自觉性在保留了以往发展全部财富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复归。当然其中肯定也包括了私有财产创造的财富。对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

三、现阶段,对私有财产的态度

马克思反对私有制的崇高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私有财产态度同样也不能完全错误的否定。

首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财产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社会主义还没有创造出消灭私有财产的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

马克思在主张未来社会要“消灭私有制”时,早就为此给出了严格的条件: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要达到“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从而使阶级的存在、物质财富的占有“成为多余”,“成为时代的错误”,另一方面,社会文明的发展要达到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为全社会的“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使人们不仅成为自然界而且“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只有到达此时,私有制才会同阶段、国家一起走向消亡。显然,具备这一切条件的时代是共产主义时代,而不是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代。因此,只有

社会和个人财富大量积聚,人民觉悟大幅度提高,财产的所有权没有必要时,它才会消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机会平等,因此在竞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贫富差距。但也应该看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竞争中,人们的私有财产获得了极大的丰富,生活水平也在随之提高。

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求尽可能多的私有财产和利益仍然是社会成员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的主要动力。

马克思也曾指出:“如果抛开私有财产的异化,那么私有财产的意义就在于本质的对象,私有财产是在自然和生理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就每一个人而论,为了获得适当的东西而满足他的需要,他们不辞劳苦和不惜生命的去发挥他们的一切。”也由此可见,马克思否定的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是私有财产转化为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而对于独立劳动为基础产生的私有财产,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相结合的优点,马克思并没有否定。相反,个人财产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才能去刺激人们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并且当财产所有者拥有了了自主权,受到了激励,才会更努力的工作。他们在个人收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增加了财富。因此,在现阶段,对人们拥有的私有财产给予一定的肯定具有现实合理性。再次,私有财产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资产基础。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推进、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随着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系的转轨、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非公有制经济将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强劲、最稳定的动力,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来源。并且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都已显现了出来。而且这种资产有的通过税收等形式转变为公有资产或公共利益,有的则直接体现为公共利益。

最后,要保护的是合法的私有财产。

我们在这里应当强调私有财产的合法性。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拥有的私有财产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股票、汽车、住房、存款、等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通过辛苦创业、经营、合法取得的财产。但是,有不少私人投资者担心自己的财产安全缺乏有效保障,因而不敢增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对此,要增加法律的保护,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为社会创造财富。总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一个人的财产不是通过合法劳动得来的,而是靠贪污、受贿、偷盗等违法手段得来的,不但得不到保护,还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们说的保护私有财产,并不是只保护有钱人,普通百姓的私有财产一样也要受到保护。

因此,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扬弃的观点,必须看清他的正反两方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而且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的发展,把私有财产加以有效的利用和保护,用以加速社会公共财富的增长。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②恩格斯:《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3年

③刘为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及其法律保护》,广东律师网,2004年

④于万杰:《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比较》,西方文化研究网,2004年

篇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一、通过对异化劳动的阐释论述了人的类本质

异化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哲学所特有的。它源于拉丁语, 它有外化、疏远、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统治等的意思。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都有论述。马克思批判和吸收了他们的合理成分, 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 对异化劳动做了四个基本方面的规定:第一, 劳动者同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 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第三, 劳动者同他自己的类的生活、类本质相异化;第四,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手稿》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人与自然、人的发展等问题认识的一次重要拐点。

在此部著作里, 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依然采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类存在物”的提法, 认为人有一种普遍性的意识, 也就是说人类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和他类的共性、一般性, 从而与他类区别开来。“正是因为人具有这样的类意识, 所以人类是一种自由的类存在物。”

费尔巴哈把这种本质抽象为一种自然属性、一种“共同性”, 看作是只能适应自然的一种“感性的存在”。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一个观点, 即黑格尔“把劳动归结为精神劳动, 把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归结为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立, 因此, 黑格尔始终在精神领域内考察这种对立以及作为克服这种对立的手段的人的劳动, 把劳动过程看成是思维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则认为人的发展是历史的辩证的自我创造过程, 人是自己劳动的产物, 劳动是人的本质, 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类本质”, 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被异化了。在《手稿》中,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困境——异化劳动的分析, 逐步形成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 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生物性) , 更在于人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中的人, 人会生产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 人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发挥和体现。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界, 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 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 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 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 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可见, 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生产劳动实践。马克思阐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时, 谈到“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 意思是说工人所过的生活是动物性的非人生活。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 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 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 他的精神本质, 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尽管这样, 生产劳动依然是人的类生活、类本质,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 人类的生产是全面的, 而不是仅仅为了维持自己肉体生存的手段, 除此之外, 还有精神等诸多层面的东西。人们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实践不断地创造着对象世界, 从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前进。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说, 全部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在劳动实践中, 必然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 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存在, 而只能是一种社会存在。

在《手稿》中, 马克思是用生产劳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 说明人类是不同于他类的社会存在物。此时的认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 还受到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一定影响;在‘类特性’的术语上也带有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痕迹。”这说明他当时的认识尚未真正成熟, 我们在看待这一问题时, 需要具体地分析, 不要过分地苛求于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做了经典阐述, 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决裂, 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通过对对象性活动范畴的阐述论述人与自然

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理论的时候, 还提出了对象性活动 (又称对象化) 范畴。对象性活动范畴在《手稿》中的地位很关键, 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对象性活动范畴的分析, 表明他开始从劳动、从物质生产等角度出发来说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去说明人的本质、人的意识的来源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马克思肯定人的对象性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 并且把它当作人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这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依赖自然界存在和生活, 通过实践和理论普遍地加工自然界的事物, 使之成为自己的物质资料和精神食粮。“……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 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 (材料) 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人, 只有在不断地吸收和同化外部自然界 (无机身体) 所提供的生活资料, 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有机的身体, 才能生成和发展。简单地说, “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不单单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提供物质资源) , 还是人的精神食粮。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显然, 离开了自然界, 人的意识也就无从谈起。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和精神食粮, 是内在于人的东西, 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而是和谐统一的。从这个角度看, 人类保护自然界, 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 从而真正保证人的存在。

在对对象性活动范畴的阐述中, 马克思反复强调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同样作为对象性存在物, 人和动物最本质区别在于劳动实践。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作为对象化的主体的人在自然界面前, 不是一味地被动屈服, 而是在自己的认识和劳动实践中, 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自然界, 不断地改造着自然, 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 从而改变了“自然的自然”, 使自然界真正成为人的存在基础和对象, 成为“人化的自然”, 带有属人的性质。“自然界通过自己的产物人而把自己发展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 这是自然界的真正新生和复活;人重新获得了全部自然界, 获得了自己活动和生活的全部真正基础, 使人本身得到了真正的实现。”

三、通过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的阐述论述了人的发展

异化劳动产生于私有制。马克思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中, 不仅充分论述了私有制的本质, 以及和异化劳动的关系, 认为“私有制是一种历史现象, 它是人类劳动发展到异化劳动的产物, 私有制一经产生之后, 它又反作用于异化劳动, 成为异化劳动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两者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马克思认为, 随着无产和有产的对立, 进一步发展成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 认识和解决私有制的问题才能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

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是这个阶段, 在此异化劳动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境地, 要想扬弃异化劳动, 就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无情地批判, 认为要扬弃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就必须开展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在对当时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形形色色的共产主义的学说进行研究批判的基础上, 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 在共产主义社会, 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物, 不要被纷扰的物欲所蒙蔽, 更重要的是为了人, 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 为了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共产主义社会, 由于私有制被废除, 主客体都将得到解放。“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即人的本质的复归。在共产主义制度下, 作为主体的人, 不再是一个异己的人, 并且互视对方为真正的人;作为客体的对象, 不再同主体的人相对立, 成为人的对象。也就是说, 主体的主体性、客体的对象性其位置和作用真正被摆正和发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地创造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并且把它们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全面地占有它。“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 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 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正是这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创造这些财富的人, 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共产主义向人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 不是倒退, 而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前进运动过程。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得到全面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 今天对于我们来讲仍然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问题, 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论述, 还不是很具体, 甚至还带有一种主观的伦理性质的色彩。这一缺陷在下阶段的论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被明确意识到并加以克服了。

《手稿》是马克思在研究诸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著作的基础上, 于1844年4月—8月间写的一部经济学研究的著作,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但它还不是理论上成熟的著作。《手稿》中关于“人”的思想远不止上述的三个方面 (比如, 人的需要等方面都有论及) , 但有些论述还不是很完备。对于这个问题, 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前人。而应该把它放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去考察和体悟, 并且和当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起来, 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摘要:马克思在探讨异化劳动理论、对象性活动范畴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的过程中, 对“人”的问题有诸多阐释, 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关键词:《手稿》,人的类本质,人与自然,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启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Ⅱ基本内容及全书文本结构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 (01)

[2].吴仁平.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理解[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8

[3].叶汝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篇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思想来源;当代价值

自从1932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公开发表以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成为马克思思想研究中最引人入目、又最富于争议的论题之一。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依旧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其弊端也一直困扰着人类。随着资本主义不断发生自我变化,人们不断结合着新的社会形式,运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本文试着从主体上把握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概念,并在当代语境下分析异化理论的内涵,以期能把握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异化概念批判与继承

“异化”词源概念源于拉丁文,最早赋予其让予、疏间抑或摆脱的意义,之后德国古典哲学赋予其哲学意境的意蕴。在马克思那里,异化观是作为客体的生产产品或者过程统摄主体的劳动者的概念。私有制是异化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固有的社会分工是现实的原因。异化过程的结果使得作为主体的人不能全面自由发展,相反造成主体畸形的发展。因此作为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异化现象,必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固定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被积极扬弃。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综合了经济学、哲学的双重理论独创的异化劳动概念,合理的区分了异化、对象化。所谓异化,是主客体的关系,是衍生出的一个附属于主体的客体,并反过来支配、奴役主体,否定了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是私有制社会中的必然。而所谓对象化,则是指的劳动的实现、劳动物化在对象之中,“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内容。

在黑格尔异化概念中,异化的主体不是人,也不是社会,而是他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所独创的“绝对精神”,异化是在其“绝对精神”辨证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起到中介作用。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绝对精神”的辨证运动过程就是先将自己异化,然后再自我否定转化为精神,并返回到自身的过程。通过这个辨证运动过程,“绝对精神”将自己的本质外化为现实性和实在性。这样,“原来没经验过的东西才呈现出它的现实性和真理性”,并通过自我意识又回到自身。在黑格尔看来,异化是一个辨证法的概念,仅仅从精神的意义上解释了世界。总体来说,黑格尔异化观出发点是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自然、社会的一种外化。黑格尔将异化定义为思维的对象化,客体化,异化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黑格尔的异化观点讲到劳动是人的本质,却把劳动看作是精神的样式,理性的产物,混淆了异化和对象化。其观点中积极的一面是包含着唯物史观的萌芽,消极的一面是他把精神演化为客观事实。

在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中,他认为众人所膜拜的神灵,其实是人自己本质的异化产物。宗教的起源就是人们将自己的本质全部奉献给了神,并且对神虔诚的膜拜。也就是说,我们将人类所特有的“类”无私的奉献给了神灵、上帝,人类却相对变得卑微和贫乏。感性的人是费尔巴哈的视野中的一切出发点,与黑格尔的思辨的人相对立,费尔巴哈认为:没有人,上帝什么也不是。唯物主义立场上讲的异化观的出发点是人本主义的出发点,其主要内容是人类对自然的一种恐惧产生的异化,人把意志寄托于上帝,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依赖感也是其异化观的一部分,是宗教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要解决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异化观就要消灭有神的宗教,建立充满爱、理性的宗教。费尔巴哈的异化观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然而在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异化观。

二、马克思异化观的主体把握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既不同于早期社会契约论者权利异化的观点,也不同于黑格尔的精神的异化观念以及费尔巴哈的宗教是人的异化的观念。“马克思用两个德语词entausserung和entfremdung,严格说来,第一个词强调了剥夺的意思,而第二个词强调了某物的疏远和外在。马克思似乎没有区别使用了这两个词,有时并用两者表示强调。”[2](126)并且“异化”这个词汇在马克思的语境里,除了有经济学的让渡、转让之外,更多地包含“剥夺”、“与主体分裂”等消极含义。

马克思异化是以大量的经济学研究为理论前提,更为重要的是他对国民经济学的各主要范畴,特别是对工资、资本、地租这些最重要的范畴进行考察的结果。在对工资、资本和地租的考察中,马克思注重的是对工资的分析。这是因为他在以往的研究中达到了这样的认识:主体的劳动是是财富的本质。因此,他要考察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地租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手稿》径直列出工资、资本、地租,并以工资为主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指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

在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一系列批判后,马克思集中探讨私有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他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工资、地租、利润等经济形式。得出了异化劳动的事实,并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具体规定。首先是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相异化,“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其次是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化,“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第三是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他相异化。”最后是主体同主体相异化,“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在這四种形式的异化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工人同劳动产品的相异化,这是因为他首先提到的人和劳动产品的异化的结果是可以直接从国民经济学的事实描述中观察到的:“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但是,这并不是首要的、根本的异化形式,因为劳动产品异化正是劳动行为异化的结果,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和本身中。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和人同人相异化,都是人同人的社会关系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同他人相异化,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后两种异化形式是前两种异化形式的必然结果,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综合来看,马克思的异化观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异化的主体是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第二,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地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第三,人的活动当中最基础的是劳动。第四,人的劳动既不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也不是创造私有财产的劳动,而是现实的改造世界的劳动。第五,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典型的异化状态,表现为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过程与劳动者、人与人、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三、异化概念在当代语境中的展现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今天,虽然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绝对异化的现象已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复存在。但是异化在当今社会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却多种多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资本全球化速度越快,核武器恐吓、环境污染、宗教冲突、资源争夺大战以及金融危机等等相继成为一个又一个难题。即使是现今社会所出现的各种多样化的异化现象与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异化劳动现象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实质上则一样,也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异化。

关于异化理论,国内学术界经常争论于这一系列问题: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究竟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一切形式的社会制度中,以及这种现象能否克服。严格来说,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是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定概念。异化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私有制、商品交换、剥削的普遍性,“这充分表现在马克思将异化和剥削概念联系起来”。然而这些因素在封建社会也存在,如在封建社会也有劳动者的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但马克思并没有将其归结为“异化”,其原因在于“私有制,商品交换,剥削”缺乏普遍性。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但研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时,我们发现,马克思的异化观是站在工人的立场上提出的,异化的主体是人,而人的本质又是自由自觉的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人的活动当中最基础的也是劳动。

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就是要以运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异化问题而言,异化的历史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异化的历史的必然性,第二是异化的历史的暂时性。首先,异化产生的必然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私有制、剥削是造成异化的原因。其次是異化的暂时性,既然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对孪生兄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也意味着异化的消失。因此,异化消除的条件不外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消灭、共产主义的实现。

实然,异化劳动所描绘的种种现象与我们当今所倡导建构的和谐社会理念是完全不相符的。然而,异化劳动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还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因此,我们在建构和谐社会以及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异化劳动。劳动异化现象,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异化现象也是存在着的,它是社会分工以及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必然产物。所以,对于异化劳动我们主要的任务不是去消灭它,而是应在最大的限度内把它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及一定范围内,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同时充分利用好和发挥好异化劳动中的积极因素,比如里面包含着竞争的成分,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实际上,异化的自我扬弃的实现与异化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一体过程,在这个双向的过程中要实现异化的扬弃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作为主体的劳动者去改造和实践,并且,在当代语境下科学、具体地去理解异化的概念,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小程度的避免异化的泥淖,使得作为主体劳动者能够更为全面、自由地发展与创造,这是今天马克思主义者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义不容辞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员俊雅.马克思异化理论新探[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上一篇:第二节巴西教案下一篇:辅导员年度考核工作总结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