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2024-07-03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选十篇)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1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的现状与特点

在目前经济形态下, 我国农村除了少数发达地区之外, 绝大部分地区的基本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十社会救助供养”, 这种状况基本反映了我国农村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 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

所谓家庭养老, 即以家庭为单位, 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供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法, 是一种传统的反哺模式。养老内容, 主要是经济上供养, 生活上照料, 精神上慰籍三个方面。作为家庭养老, 无论是传统模式抑或现代模式, 有二个基本因素决定家庭养老的质量, 一是子女的支持和关照程度, 二是自身的一些因素, 如经济实力、健康状况、人际关系。

(二) 社会养老为补充形式

目前, 农村社会化养老主要有以下形式:1.五保供养;2.优抚对象中部分老人的优待抚恤;3.农民退休养老制度;4.养老储蓄或商业养老保险;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以上我们通过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经济供养方式的考察, 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农村老年人绝大多数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家庭养老阶段, 供养渠道单一, 供养类型不够完善, 传统的养老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从严格意义上讲,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经济供养体系及良性运行机制并没有真正形成。

二、分析当前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法律法规的强制、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等原因, 在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下, 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年人被隔离在养老保障这个对社会中所有老年人的生活起保护作用的“安全网”之外。

(一)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冲击, “土地养老”功能弱化的冲击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和经济条件的迅速变化, 家庭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首先, 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 农民养老负担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的费用也不断上升, 农民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其次, 人口流动的加剧, 使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在生活上的时空分离, 由此带来的是子女孝道的下降, 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多的老年人被游离在他们子女的家庭之外。

(二) 农村养老保险停滞不前

第一, 管理水平低。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大多地方由政府委托当地的民政部门管理, 征缴、管理和使用权集于一身, 缺乏有效的监督, 往往出现挪用、贪污、挥霍等非正常现象。第二, 可持续性差。第三, 保障水平低。我国农村大多地方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农民投保的保费很低。这样, 农民老年时得到的养老金也很少, 要解决老年生活所有所需及应对整个社会的老龄化就存在隐患。第四, 农民养老参保意识观念淡薄。

(三) 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家庭和伦理道德的冲击日益强烈, 人们对小家庭的偏好和对大家庭的淡漠成了普遍现象。市场的冲击强化了农村中青年人的独立意识, 常常出现“娶了媳妇忘了娘”、“只顾小家不管老家”、“宠幼轻老”的现象。人们赡养意识的薄弱化现象己非罕见。

(四) 法律保障不力

现代社会完全依靠道德约束的家庭养老已难以真正实现。我国的宪法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对所有老年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和国家承担的权利保障的义务, 但是在农村没有得到具体法律的确认。我国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养老法, 有关养老的规定散见于《民法通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继承法》之中, 在与老年人权利关系最密切的养老保险问题上, 现有法律没有切实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确定政策方向和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具体步骤。我国现有法律对养老问题的规定, 不仅分散而且多数在现实中缺乏可操作性。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

(一) 建立完善的农村养老法律法规

为了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做到农村养老工作有法可依, 需要加快其相关的立法工作。我国不仅应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农村保障法, 还应当有单独的各项立法和规章, 如农村养老法、农村合作医疗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法、医疗救助制度、年人法律援助制度等等。通过立法, 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确定下来, 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和维护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同时, 通过立法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管理体制以及各种保障形式的保障范围、保障方式作出明确的规定, 将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障的运行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运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 修改现行的有关老年人赡养的法律制度以适应家庭规模的变化。

具体实施办法应本着“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 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村养老立法价值取向, 我国农村养老法律体系可按以下思路构筑:第一, 尽快制订农村养老基本法———《农村养老保障法》, 农村养老保障法可以作为我们正在制订中的《社会保障法》的部门法。第二, 根据《农村养老保障法》的基本原则制订如下部门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法》、《农村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第三, 制订农村养老的行政法规。

(二)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全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可能同时一步到位, 关键是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状建立适合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即根据区域差异和农村劳动力分布状况, 分层分类解决农村劳动力养老问题。一是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农村养老社会保障不可能全国统一, 体制问题、基金来源问题、管理问题等应该有差异;二是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农村劳动力的养老保障, 应该按照其身份不同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实行分层分类解决的办法;三是在制度设计时, 既要考虑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特殊性, 也要考虑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将来的衔接。在此基础上, 逐步建立农村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 并加大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

(三) 多渠道筹措农村养老资金

为解决目前农村老年群体的资金问题, 在短期内我们可以从以下渠道进行:

1.改革分配制度, 扩大再分配系数。2.建议政府计征“养老税”。“养老税”的计征对象为全体有劳动能力并有收入的人员, 征收税率可以采取低率方式, 作为政府对农村养老资金的补充。3.发行农村彩票。倡导专门设立“农村彩票”, 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包括农村养老在内的各种农村问题。4.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走科技兴农、富农的道路, 充实个人、家庭的自养能力。

(四) 促进养老观念的转变

在积极广泛地开展对青年和子女尊老、爱老、养老教育的同时, 也要对老人进行相关养老观念转变的教育。要有意识地、主动地从思想上变“依靠子女”为“依靠自己”, 在思想上、精神上树立起不依赖子女的观念;在行动上养成并形成一种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来完成老年生活中的各项任务的习惯, 逐步形成一种“自养”和老伴间的“互养”。当然, 与此相配套的是, 全社会要努力创造条件为提高老年人自养能力提供各种物质的、制度的、舆论的社会化服务。

四、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刚开始, 小康目标还未实现, 虽然我国农村老年状况是“国未富民先老”, 需要积极应对, 但也不能急躁冒进。

(一) 我国是个有着50多个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文化习俗多样化, 社会养老途径和办法也应该符合各民族特点。

(二) 农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养老途径、目标、规划, 应有差异, 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 不要生搬硬套一个模式。

(三) 农村城市化建设推进速度和力度参差不齐, 养老途径和模式的制订应具有统筹性、前瞻性, 不要只考虑解决眼前某个区域的困难。

(四) 坚持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和合理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在一个和谐的大环境中完成和发展下去。

总之, 农村养老问题不再仅仅是某个人或某个家庭的问题, 它已经成为政府乃至全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国民共享改革成果、以及“银色浪潮”带来21世纪养老危机这四个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下, 只有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农村经济才能得到更加稳定、持续发展, 也只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了, 才会有更大的财力来对农村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 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至2000年前后, 中国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养老成为社会普遍的话题, 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的现状与困境, 本着“以家庭养老为主导、强化社会养老保险、引进商业养老保险, 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农村养老立法价值取向, 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老龄化,农村养老,新农村建设,探究,农村养老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杨中新.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1.

[2]李小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思考[J].大众科技, 2006, (2) .

[3]李小珍.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硕士毕业论文, 被中国知网收录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4-7.

[4]周绍斌.农村养老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撑.中国社会学年会2001年论文集, 2001.

[5]赵立新.居家式社区养老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甘肃社会科学, 2004, (12) .

[6]中国老龄协会网;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02-24.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小康的农村,就没有小康的社会;没有和谐的农村,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因此,在构建整个和谐社会中,务必高度重视和谐农村的建设。和谐农村,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构建和谐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各个领域整体着眼,全面推进。发展农村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1、发展和谐的农村文化有助于推进和谐农村的构建

在构建和谐农村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对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作用。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联系农村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又是实现和谐农村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和谐。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已经出现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还将进一步发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的关注,不同利益群体差距的扩大已经对坚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战。

2、和谐的农村文化具有认同功能

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广大农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认同中国广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共同奋斗。

3、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道德的规范作用

农村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农村,离不开道德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因其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乐的传统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农村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自觉不自觉地以此规范自已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4、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成员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用 文化落后、愚昧无知,是根本不可能构建和谐农村的。和谐农村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农村应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提高农村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更为和谐。

由于农村群众文化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知识包容其间,又由于在活动对象上具有广泛性,不同层次的人们都可以从中发挥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传授交流效能、社会教育效能、乐中求智效能,为和谐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

5、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心理危机的缓和作用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看,还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且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中国的弱势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再加上“看病难、上学难、打官司难”等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情绪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机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绪的渠道,可以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可以粘合各种心理裂痕,可以给农村弱势群体带去党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抚慰,从而舒缓压力、娱乐心身、化解矛盾、增进融会,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

6、和谐的农村文化对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村 的和谐发展。

二、农村文化现状严重影响了和谐农村的构建

农村文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是本身必须是强势文化。纵观农村文化的现状,虽然由于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它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目前的农村文化属于弱势文化,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1、农村文化经费投入明显偏小

首先,国家以及省、市、县政府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有失公平现象。无论是投入总量还是人均投入数量,农村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作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责任承担者的乡、镇党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倾向,对农村文化投入甚少。农村文化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2、公共文化机构运转乏力

农村文化主要是乡镇和村两级文化。乡镇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乡镇文化站是乡镇政府主办的农村公共文化机构,担负着组织农村广大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辅导基层文化的重任。但目前的乡镇文化站除了为数不多的地方办得较好外,大多陷于困境,步履艰难。具体体现在基本设施落后;人员老化、素质不高。加上活动经费难以 保障,难负公共文化服务之重任。作为最基层的村级公共文化机构村文化俱乐部或文化室设施更差、管理缺人、经费拮据,很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多名存实亡。

3、农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

农村文化需求与供给脱节。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形式陈旧、单一,手段落后,对群众缺乏吸引力。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更是单调枯燥。在农村个别地方的农民甚至常年看不到一场电影、一场演出、一本书。农村健康文化生活的贫乏造成色情演出等不良文化的乘虚而入,封建迷信猖獗、赌博盛行,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秩序。

农村文化的现状如果不改变,就不能承担构建和谐农村的历史使命。况且和谐农村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农村,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农村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在构建和谐农村中必须发展农村文化。

三、构建和谐农村,发展和谐的农村文化

如何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和谐农村的构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落实发展农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构建小康农村和和谐农村的总体目标,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以此推动和谐农村的建设。

1、落实政府公共责任,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

发展农村文化,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文化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轻文化,重经济、轻文化的错误观念;要明确并牢固树立发展农村文化,保障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是政府天职的执政理念;要切实做到“五个纳入”,即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特别要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文化发展的设施和经费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确保农村文化经费有较快的增长;要建立发展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

2、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发展农村文化,必须在农村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特别重视乡镇文化站的“四基建设”,充分发挥国办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主导作用。同时要实现服务对象的扩展和服务层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级文化俱乐部(文化室),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还要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各方共建、共享农村文化的新路。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3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途径

一、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存在的制约因素

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产品和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地方财富资源积累和缓解农村地方压力、有利于促进城乡社会稳定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消除制度上的障碍,有利于资源集中和合理布局乡镇企业。同时,农村城镇化建设是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发展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客观要求和综合表现,所以,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同时,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状还有一些制约的因素需要克服:

(一)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低。虽然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改革之初到本世纪初仅20余年,城市数量增加3倍半,建制镇增加13倍,城镇人口增加约3倍,但城镇化水平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还很低,基础差,经过近10年的努力,城市化有所扩大,但城镇人口也仅占57%左右。

(二)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滞留在人均占有量日益减少的耕地上,从事农业的农民收益相对下降,农村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影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影响了城乡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的不定期无序流动,引发了很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三)城镇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国家投资决策和发展导向的原因,使得我国中东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城镇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地區不仅城镇数量少,而且平均规模小,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20 7%,国家的大部分城镇人口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空间上的极度不均衡影响了中西部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

(四)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城镇之间横向联系薄弱。城镇内部与各城镇之间的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普遍不足或不完备,不能适应区域内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人才、信息交流与货物资金交流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城市功能的发挥。

(五)城镇土地利用不合理,吸纳人口能力较差。目前,在我国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使用不合理现象严重,表现在城镇用地系数过高,用地总量超标;用地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土地闲置和浪费惊人;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同时我国城镇又存在吸纳人口能力不足这一问题。

二、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基本对策

(一)坚持均衡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均衡发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宏观上全国一盘棋,东中西部共同发展,大中小城市并举。二是指城市利益机制的均衡,以市场化机制调节城市建设。坚持非均衡发展,是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城市化发展任务和重点。应按因地制宜、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发展。中西部省区应将中小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东部省市在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的同时,应重视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以及一批为中心城市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卫星城镇,而距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则应发展为当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农业技术推广和文化教育中心。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推进。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政府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意义,针对当前农村城镇规划方面规模小、布局散、功能弱等问题,尽快编制城镇发展规划,统一协调,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

(三)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构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其规模扩张必须以经济繁荣为前提。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城镇经济应围绕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积极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把城镇建设成为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中心和农业产业的信息服务中心;同时,还要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产业、资金、人才及基础设施共享的优势,调整结构,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带动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户籍、土地制度改革步伐。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严重阻碍着农民进城、进镇,既延缓了农民离土离乡的步伐,又不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不打破这种现状,就很难提高城镇化水平。因此,推进城镇化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分割的管理模式,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排除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聚集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降低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进入小城镇的门槛。要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全面实行有偿使用原则,培育小城镇自身发展、自我积累的良性循环机制,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的迁移成本,为农民入城进镇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五)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经营城镇的新思路。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主要“瓶颈”,没有资金,城镇建设就难以为继。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打破过去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格局,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将经营城镇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镇空间和城镇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其相关延伸资本进行重组、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镇建设市场化之路,彻底改变城镇建设政府投入、无偿使用的旧模式。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努力开辟城建资金来源,尽快建立起国家、地方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应合理确定服务价格,实行有偿使用。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4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新农村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 是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 地势西高东低, 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季节集中, 年际变化很大地区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年降雨量约1, 800mm, 西北内陆不及200mm。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年平均总量为28, 100亿m3, 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江河的丰沛水资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冲积平原, 都给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但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旱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 南方水多而耕地少, 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江河径流量占全国的83%, 但耕地只占33%;长江以北地区, 耕地占全国的67%, 但江河径流量仅占17%。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 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二、当前农田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 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综合多方面因素, 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设标准偏低, 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且排灌标准很低, 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 农田积水无法排出, 又导致滴灌能力差, 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 保护意识淡漠, 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 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 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 农业自然灾害频发, 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 重经济轻水利, 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 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 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 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 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 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 筹资筹劳总量有限, 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四) 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粮价已经放开,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 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 加之农民增收缓慢, 种田的积极性不高, 民间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 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广辟筹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政府的财力有限, 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 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 通过利益诱导, 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 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 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 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 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 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 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 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 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

(三)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 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 便于管理的优势, 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设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 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 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四)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水利员的培训, 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 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 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 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 使人才和技术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四、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而农业基础薄弱和水资源总量不足又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 2005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句半 篇5

敲锣打鼓台前站,今个就说三句半,讲讲农村的新变化,可赞 党中央、发号召 新农村、建设好 农民们、同心干

劲头高 免公粮、搞低保 免学费、办医疗 五保户、有关照

拍手笑 咱县委、支高招 “三包一联”真是好 干群近、党群亲

顺民心 镇领导、领导好 建农村、抓得早 样样事、头前跑

不落后

你建房、我建房 新楼房、真漂亮 家家乐、乐洋洋

心欢畅新社区、真辉煌 照明灯、挂路旁 广场舞、跳得忙 心敞亮 水电暖、样样全 黄河水、送灶前 烧水饭、不见烟

真方便 打锣鼓、咚咚响 三句半、快收场 年龄大、演不好

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全中国人口数量的比重在不断降低,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首次超过农村常住人口。但是相对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村人口比重还是比较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人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农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单元和板块。

一、当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现状

第一,效率不高,工作重点不突出。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工作效率并不高,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浮在表面,并没有对农村群众的思想世界和行为操守带来积极和正面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中“真”、“善”、“美”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比重不够,对群众的触动不明显。过于形式化的基层群众教育显然违背了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要求,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体现人文关怀。第二,队伍不健全,基层工作者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地区,基层工作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工作方向出现了误区,从最初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思想教育目标,逐步转变成了基层核心价值观推广活动中的片面教育和形式化的主义。第三,工作难度大,群众文化水平低。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快,农民群众由于知识层次水平较低,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留守儿童现象的加重,核心价值观的推行工作受到了不小的阻碍。开展核心价值观的基层教育工作,必须要配合党政工作的扶贫活动的开展。第四,社会文化活动缺失,信息交通闭塞。

二、农村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方法

(一)培养群众基本文化素养和价值观。构建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国家层面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工作建设,注重农村地区群众个人层面的诚信、友善、爱国、敬业的素质培养。在社会层面的建设中,重点推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建设,形成更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农村地区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针对农村地区人口密度的分布特点,使用核心价值观统摄制度设计的方法,体现出政策法规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群益保护,保证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确立构建目标,提高影响力度。在农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根本目标,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以勤劳节俭教育、孝敬教育和诚信教育作为基本精神文化追求的切入点,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作为工作的闪光点进行建设。同时应该以党员干部、青少年和威望高的人物作为工作开展的重点对象。在取得了广大青少年群体和公众人物群众的支持之后,利用他们的影响力,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和示范工作。

(三)凸显人文关怀,重视思想教育。农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若只是以片面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强调形式化的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必将使农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知识接收上处于被动地位,显然无法体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从人文关怀入手,充分了解农村广大群众心理特点,给予农村群众足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显示出深刻的人文精神,才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

三、农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措施

(一)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同步开展。物质决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希望我们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农村人口数量比较多,农村的经济也远远落后城市,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要提高农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推进“科技下乡”,用知识和文化力量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将“致富经”发放到户。在农村企业和乡镇企业的建设活动中,应该积极引进城市地区的用工制度,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前往到城市开展经济创收活动,并且通过“招商引资”及其他活动使得乡村地区不断地摆脱贫穷和落后的面貌。将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地转化为城镇人口,加强农村住宅区域的改造,从而有效地推行城镇化建设工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加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运行管理机制。

(二)加大宣传力度,壮大群众基础。农村地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活动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工作方法,纠正基础群众的价值观念,纠正群众的是非观,帮助基层群众了解和判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论断。

(三)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践行核心价值观。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应该坚守更加崇高的信仰,从而练就工作人员在农村基层建设工作中的“金刚不坏之身”。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在农村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工作中,基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人员应该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宣传工作要求,坚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7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建设,新农村

新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统揽全局, 着眼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充分体现了中央致力于发展农村和搞好“三农”建设的决心。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水利建设。我国的城市中过多集中了大型水利工程, 而小型水利工程多集中在农村。农村的很多地区尤其在西北部, 气候干旱, 缺乏水资源, 资源有限难以应对人们的需求, 使经济发展要到制约。所以, 搞好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至关重要, 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就是水利。新农村的建设, 水利要先行。

1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农村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的建设组成了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的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是根据乡、村集体投资投劳而建成, 有的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而建。近些年,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出台了一系列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日渐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 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1 工程管理滞后生产责任制在农村的实施, 强化了农民的个

体经济的意识, 缺乏集体观念, 对于水利工程只知用水, 而没人管水, 在圩堤乱垦乱种和设池塘, 在行洪河道设鱼网鱼簖, 产生了新的“两水夹一岸”的现象。农村水利工程粗放管理, 有的灌区支渠用水混乱, 出现了严重的“跑、冒、渗、漏”现象, 严重破坏了水利工程。又因无法使各领域的生产进度达到统一, 为各自的生产活动而任意放水、堵坝、截流和开沟, 随着时间的推移, 许多明渠、水线不再具备供水功能, 在原灌内农民只能打井种稻。过量开采地下水,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水源的浪费, 长此以往会破坏生存环境及农业生产。此外, 因为近些年垦荒无度, 减少了水体植被, 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库库底出现较厚的淤积, 承包者根本无法清淤, 长此以往将严重破坏蓄水功能, 还有可能引发洪灾。

1.2 财政投入不足因为农村地方各级财力不够, 使农村关键的

水利配套工程及小型水利工程补助受到制约。自从开展了新农村建设, 即使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工程的投入和支持, 但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不发达, 无法投入更多的配套设施, 不能如期启用某些工程, 即使开工了要如期完成竣工验收也相当困难, 就很难继续争取工程项目。另外, 建设农村水利工程所用的资金过多, 即使是全部财政支持的资金也无法达到要求, 这就需要使政府“以奖代补”和受益群众自行解决两种方式有机结合, 搞好农村水利建设。

1.3 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近些年的水利

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 而且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但多数水管单位不具备合理的内设机构, 很多岗位都是非工程管理的, 加之不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 无法获得较好的效率。调查表明, 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是32118人, 包括21002人在职职工和5079人的离退休职工, 人员严重超编, 而多数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 但此类人才在各地水管单位都很紧缺, 4925人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所有职工中只有19%的比例。技术人员为数甚少, 对水管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 任务十分艰巨。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应从下列几点着手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

2.1 广辟筹资渠道, 加大资金投入, 调动群众积极性若要建设

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 工程投资必须充足, 中央需对各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的责任加以明确, 敦促各级地方政府使其加大财政支出, 维修并改造现有工程, 并且为与当前水利发展要求相适应, 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要加大。此外, 地方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 鼓励群众使其积极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 加以政府资金的有效引导并使之充分施展, 为防止出现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问题, 项目实施单位应将项目进展状况及时上报给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 在财政部门的配合下, 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2 将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起来落实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水利系统提出应实现传统的工程水利向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水利的转变, 搞好水利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 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水利、景观水利、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等亮点, 这正是“人水和谐”理念的具体表现。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综合治理中, 推广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 许多水土流失治理区变成了山川秀美的观光风景区, 将河、沟、渠建设成“清水长廊”、“绿色长廊”、“亲水乐园”。

2.3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

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 便于管理的优势, 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设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 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把防治河道及渠道的浆砌工程做好, 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有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计划用水及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经济补偿政策制定, 使农民节水积极性大大提升。

2.4 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要使工程

建设达到有度的管理、科学的规划和有质的施工, 一定要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还要具备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自上而下, 齐抓共管, 确保公正透明的工程建设过程, 而且一定要有过硬的质量。

质量是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 若要搞好水利工程就一定要完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 而且项目建设管理程序要规范化, 确保公正透明化的经费管理、合理的工程施工和严格的项目管理, 避免豆腐渣工程及面子工程的出现;此外, 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要加强, 避免事故和纰漏的发生, 使水利工程真正发挥其作用, 保证顺利进行农业生产。农业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但水资源的匮乏及薄弱的农业基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发展农村经济造成了制约。加大农田水利建设, 深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向阳.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J].南方论刊, 2005.

[2]韦风年.加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J].中国水利, 2005.

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范式 篇8

一、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许可条件

1. 城乡二元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需求

因城乡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悬殊。2013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955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 896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3∶1。在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 集中了我国多数贫困人口, 其人均收入城乡差距应比这一比例更大, 当然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更低。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建机制, 补短板, 兜底线,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要“重点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 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等战略部署和要求, 这从国家政策方面为解决城乡社会保障非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2. 城市化进程中特殊群体的现实需求

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 城镇化背景催生出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 维护和发展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缺不了应有的社会保障。此外, 还要解决在城乡间大量流动的农民工群体 (2013达2.69亿, 其中外出1.66亿) 的社保问题, 他们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后续生活保障却被市场和社会边缘化。更有农村伤残、孤儿、家庭重大变故者、乞讨流浪人员、非农产业个体经营者等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 至今尚无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提高贫困群体和受排斥群体的话语权, 不仅是缓解农村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一种经济措施, 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手段。

3. 人口老龄化的理性需求

由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人口老龄化速度大大快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4-2-1”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明显, 单靠养儿防老难以为继。据统计, 2013年我国老龄人口 (60岁以上) 为2.02亿, 约占总人口的14.8%, 预计到2025年, 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 而到2033年将高达4亿, 届时农村老龄人数约为老龄人口总数的65%。农村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未富先老”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特征。所以, 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是社保制度改革必须优先考虑的客观现实, 我们需不断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 做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决策, 坚持把保障老龄人口的基本权益作为根本立足点, 真正使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

二、低水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1. 立法缺失彰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缺陷

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双重体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导致了农民特别是西部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 只有一部国家的《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 但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独立的专门工作, 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然而我国至今没有出台一部较为成型的社会保障方面的专门性法律。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方面颁布了一些条例、规定, 但缺少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实施程序、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标准等基本性的更为具体的规定, 以致于缺乏法律权威与制度刚性, 甚至出现社保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 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这种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开展。

2. 主观认知偏差制约农村社会保障进程的步伐

主观认知不到位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对农村社保功能的认识过分强调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观念, 有土地就有基本生活保障, 就饿不着, 这就使得政府往往忽视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截止2013年11月,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水平为106.7元/人·月, 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水平为243.2元/人·月, 两者相差2倍多, 然而, 现今农村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功能却在逐渐弱化, 这种意识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此外, 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差, 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责, “养儿防老”成为农民传统的养老思想, 也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政府对农村社保制度系统性认识不够, 没有把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作为系统来构建, 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在实际工作中陷入被动。

3. 资金来源狭窄导致农村保障资金筹资困难

资金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瓶颈”, 这使得农村保障水平低且发展缓慢。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家庭和农村的集体补助, 资金来源过于单一。根据有关政策,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和医疗两项制度均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国家支持的筹资形式, 然而现今较为落后的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弱化, 使其保障功能未能真正落实;对个人缴费困难的农民需由国家补贴的政策也常因人为因素未必能落实到真正的贫困者身上。加上弱势农业产业的风险性特征, 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 承担社会保障筹资重任能力有限, 或由于对社会保险制度认识不清等原因不愿参保。我国农村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农民个人的经济状况千差万别, 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农村社会保障筹资难度大。

4. 管理的分散性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空间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存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劳动、卫生、民政等部门分别管理着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 具体表现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卫生部门会同农村基层组织负责新农合保障工作;民政部门主要负责救灾救济、社会优抚、新农保等业务。农村社会保障的这种分散管理, 加上各部门所处地位和利益关系不同, 在决策和运行上经常发生矛盾, 监管效率低下。一些有特殊地位的人群 (如村干部和乡村医生及其亲属等) 得到了保险费补贴, 而很多符合条件的确属困难的高龄老人却没有享受到国家低保政策补贴, 这影响着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信心。再者, 农村保障管理制度存在稳定性和保险关系持续性差的事实:一方面, 跨地区流动的参保对象 (如农民工、在校大学生在户籍地所购新农合出现异地就医情况) 保险关系因转移障碍大导致转移对接困难;另一方面,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 工资得不到保证, 缴费难以持续, 导致保险关系中断。这种管理的分散性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会保障的生存发展空间。

三、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反思

1. 完善立法体系以保障百姓真正的利益诉求

完善的立法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国对农村社会保障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现有的政策和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社保问题必须从法律上得到确认, 其制度的建设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国家可在宪法框架下制定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法》, 对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守的具体原则、主要内容及形式、项目设置、保障水平、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基金的筹集与管理、资金的发放、对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执行情况的监督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关系等进行明确规定。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平衡性, 各地可再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 制定符合当地的相关工作条例, 如《农村养老保险条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农村社会救济工作条例》、《农村优待抚恤工作条例》等, 从而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循。

2. 规范管理监督机制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有效运行

针对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具体工作呈现部门多头管理现状, 可考虑整合现有各部门社保资源, 成立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 以提高社保资源使用效率。根据劳动、卫生、民政等各部门的社会保障职能, 在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 设立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的决策、管理、监督机构, 如农村社会保障委员会, 来负责农村社会保障的重大决策和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负责保障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等具体工作, 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制定实施等, 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并兼顾各方权责利的统一。管理委员会内部设监察部, 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管, 尤其要把着眼点放在监督各级农村社会保障机构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与发放上, 以此使各管理活动有所依据。

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有序开展

(1) 强化政府投资积累保障模式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明确投资分配比例) , 根据各保障项目的性质有所侧重, 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完全由政府出资,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则应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出资, 西部地区因集体经济基本崩溃, 由政府与个人双方筹资。根据西部地区地方财政实际情况, 中央政府须在西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2) 推行企业集体参与筹资积累保障模式

国家采取一定措施, 鼓励大中型企业到农村投资, 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或其他优惠, 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如培训、招录当地农民工, 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对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要有一定比例的社保资金投入, 以扩大筹资保障范围。

(3) 多渠道集资投资积累保障模式

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经验, 发行社会保障彩票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将社保基金用于购买信托或投入股市, 将其引入资本市场, 以增大社保资本收益;借鉴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 开征社会保障税, 将社会保障税作为附加税, 按行政事业企业单位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征收, 高收入者多征。

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以稳定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农业是弱质产业,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收入在自然灾害、资源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收益预期、道德自律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还面临一些新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等潜在危害。因此, 如何建立更为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及风险防范机制, 也是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题中之意。

(1) 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政府需主动牵头重点扶持农业保险试点项目, 鼓励农民在特色农业的种植、养殖、家庭财产等方面进行投保, 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配以完善的社会服务, 如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气象预报等, 确保农业的风险防范。

(2) 探索新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9

我国农村有深厚的体育文化沉淀。从古到今,中国农村体育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历史性作用,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农村体育活动开展广泛。《史记》中有大量关于先民习武、参与体育游戏等方面的记录,《苏秦列传》记载齐国先民“无不斗鸡、走狗、陆博、蹴鞠……”,通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武术、龙狮、摔跤、赛马、秋千等体育项目和民俗[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一切力量,增加和谐因素。新农村建设是二十一世纪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转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提升农村文明建设水平。而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农村现代文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谐社会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更加和谐。体育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同样,体育文化的发展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建设动力。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7亿人,只有实现农村的和谐,整个国家才会和谐,因此,和谐农村的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文化是建设的根本。体育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所以有必要深入挖掘农村沉淀已久的体育文化资源,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2 农村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2.1 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一词在《新华字典》中定义为“配合得适当、协调”,即系统结构比例的协调和运动节律的协调。好搜百科中“和谐”定义为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和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和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2]。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和谐一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是孜孜不倦追求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农村数亿人口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农村实现现代化,关系到农村的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是指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归根结底,和谐社会就是实现三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2.2 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

农村体育是指县及县以下各个年龄阶段的农村人口在农村地区运用简单体育器材或当地自然资源实施符合农村地域环境的体育项目,目的在于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娱乐农村业余生活、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实现农村和谐。农村体育主要包括农村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农村体育文化是祖祖辈辈的农民在长期的体育文化实践中形成并积累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人生追求等,是农民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物质以及精神财富。农村体育文化是农村文明发展程度的体现,是农民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3 2005—2015年之间关于农村体育文化的研究热点

3.1 关于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一直备受学术界学者的关注,查阅知网数据库发现2005至2015年期间关于农村体育现状的文章共228篇,涉及我国各个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以及发展对策研究、不同的地区因经济状况及地域环境等因素造成不同的体育发展水平。熊少波等对少数民族聚居区22个乡镇中398名农民进行了调研,认为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农民的体育参与热情得到提高,少数民族庆祝传统节日的活动较多,节庆体育类型也比较丰富,但是地理位置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体育设施发展还很不完善,接受体育教育程度不高,提出要大力发展传统节庆体育,打造节庆体育品牌效应[3]。施俊对咸宁市1049个行政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村级体育组织几乎为零,体育经费来源单一,社会体育指导员配置不乐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4]。须晓东等对江苏地区1800名18岁以上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存在农村体育工作起点低、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不足、场地设施缺以及体育消费水平低等现状,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5]。

3.2 关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村体育文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孟凡强等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内涵、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以及农村体育文化价值诉求的深层意蕴有所研究[6]。雷秀红认为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7]。徐成立等审视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的现状,指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探寻了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8]。

4 农村体育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4.1 和谐社会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4.1.1 和谐社会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为依据,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自古以来,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就崇尚“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这些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相处。西方古代的和谐理论与中国不谋而合,“和谐说”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中,最典型的是“美德就是和谐”“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整个天就是和谐”。这些中西方自古以来的和谐思想构成了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渊源。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中将和谐社会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指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有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再次作为重要的议题之一提上议程,将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梦的实现相辅相成,这些指导思想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4.1.2 和谐社会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民主与法治有效实施、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各种权利得到保障。民主法治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享有体育的基本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实行均等化分配,是公平正义的直接体现。诚信友爱有利于农民在体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和规范,营造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友好互爱的体育氛围。充满活力就是尊重社会上一切有利的创造愿望、创造活动、创造才能及创造成果,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活力。体育精神的内涵就是不断激发人们参与体育的激情和创造力,实现体育“更高、更快、更强”。农村体育是农民的健康生活方式之一,农村体育的开展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只有在安定有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下,农村体育才得以健康有序进行。

4.1.3 和谐社会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建设为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在高度发展的前提下,和谐社会才能得以实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文化的发展速度也不断提高,国家对农村体育事业予以更多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体育场馆建设力度加大、农民健身器械投入增多,为农村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提供了大量的硬件支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得到了更大的空间。在和谐的社会状态下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逐渐增长,体育消费能力与意愿的提升可进一步带动农村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的魅力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4.2. 农村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4.2.1 农村体育文化促进人与自身的和谐

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一切和谐关系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包含了人的思想、心理及发展的和谐三个方面,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增强农民体质,更注重培养人的德行,获得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和谐。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农村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显著提高,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体育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力尤为特出。如:热火朝天的广场舞、健身操,正在大力推广的健身气功、太极拳,大力发展的农村全民健身器材;电视媒体、网络传播的精彩纷呈的体育节目等。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体质,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愉悦了心灵,提高了道德素质,促进农民自身的全面发展。

4.2.2 农村体育文化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工作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社交生活逐渐退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隔离现象日趋严重,体育活动则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互动和交流的纽带。农村体育活动主要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是在心情舒畅、人与人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的活动方式,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因此,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魄,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还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减轻人与人之间的隔离现象,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

4.2.3 农村体育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为我们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开始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体育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丰富多彩的农村体育活动,尤其是传统体育活动大多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目前在农村较流行的体育活动如钓鱼、骑行、广场舞、太极拳、散步和游泳等,这些都离不开大自然为体育文化的开展提供舞台。体育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倡导“绿色体育”在当今体育活动中渐成气候。人们在大自然中进行的绿色、健康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农村体育发展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点,只有实现农村体育的发展,全国体育事业才能真正崛起。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我国数亿农民最根本的文化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全面。体育文化事业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样,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添动力、凝聚力量。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新农村背景下体育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内涵、研究现状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文化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注入精神动力。同时,和谐社会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和谐环境,两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体育文化,新农村,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任保国等.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1(28):14-18.

[2]好搜百科[EB/OL].http://baike.haosou.com/.

[3]熊少波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J].体育科技,2013.2(34):14-16.

[4]施俊.鄂南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宄[J].湖北体育科技,2012,1(31):10-12.

[5]须晓东等.江苏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22):58-61.

[6]孟凡强等.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 1,2(23):101-105.

[7]雷秀红.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3(22):40-41.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10

1 农村教师待遇偏低的现状及其原因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确立,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的形成和教师法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之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民经济12类行业中,一直在倒数第一位至第三位之间徘徊。近几年来,各级教师的待遇明显提高,其中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据统计,从1984年至2004年的20年间,中小学教师的年平均工资增长了10.9倍。2003年,全国中小学教师年平均工资为1.33万元,比2002年增加652元,比1985年增加约1.22万元[1]。但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各地中小学教师工资增长进展也很不平衡,而且这种不平衡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城乡中小学教师收入差距是中小学教师收入不平衡的表现之一。尽管农村教师的工作任务重、时间长、事务杂,付出的劳动量大于城市教师,但农村教师的收入远远不及城市教师的收入。据调查,以同届毕业生、同职称的教师为例,农村教师的工资与本地城镇的工资相差300多元。而工资以外的福利差距更大,农村教师,尤其是县城以下地区的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班主任津贴等政策性福利待遇普遍不能得到完全保障[2]。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实行后,虽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却享受不到该项政策的优惠。甚至在有些地区,农村教师的收入反而比以前更少。其原因在于,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有限,为了确保教师的待遇,其学杂费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支付给教师作为岗位津贴。而学杂费免除后,禁止学校以公用经费补助作为教师津贴,导致教师的收入水平下降[3]。

我国农村教师工资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中小学教师工资统筹的重心过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入增速低于GDP增速,而且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2002-2005年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32%、3.28%、2.79%、2.82%。目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仍未达到4%。不仅如此,政府又将有限的教育经费重点投入了城市。以2002年的数据为例,全国的各项教育经费投入5800多亿,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农村仅得到23%的教育投资。2006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但增加的教育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改善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农村教师的工资未得到实质性提高,因而农村教师的待遇仍旧偏低。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包括项目和标准)是由县级财政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和本级财力状况供给经费的,由县级财政发放。但由于县级财政的有限,只能确保中央和省工资政策的落实,无财力发放教师的津贴补贴。城市教师通过收取补课费和择校费等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然而农村经济条件差、生源分散、择校生少,农村教师无法获得其他经济来源,这种状况造成同一地区之间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尽管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师工资统筹重心过低,但根源在于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不具体、不明确。《教师法》虽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没有具体的保障性条款。

2 农村教师待遇偏低的负面效应

2.1 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影响农村教师生活水平

根据马克思价值理论,教师工资是教师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教师劳动力价值包含维持教师本人从事教育活动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哺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农村教师不但要依靠微薄的工资收入维持自身的生活需要,而且要养育子女。如果农村教师收入过低,其收入难以维持养育子女的费用,就不得不做出节衣缩食的无奈选择,将省出的资金用于养育子女。这种经济状况使农村教师的基本生活状况受到极大的影响。

2.2 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影响他们对培训和进修的资金投入

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接受培训和进修,以适应教育教学不断提出的新要求,这造成了教师劳动力的培训和进修费用高于其他行业。可见教师要维持自身劳动力的生产,需要花费较多。由于农村教师收入微薄,如果自己和子女的生活费用都不能保障,就不可能对培训和进修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从而导致其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教师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随着教师职业“铁饭碗”的打破,农村教师将面临失业的危险。

2.3 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影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学历不高,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农村教师流失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为大量优秀教师外流出农村学校,部分教师辞职转行或通过考研等途径来改变自身命运。农村教师的流失使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更加不合理,学校不得不招聘新教师。尽管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异常艰难,但农村教师偏低的收入仍难以吸引大学生加入到教师队伍,甚至在极其贫困的地区由于不能招聘到新教师,只好聘用代课教师或抽调低年级教师拔高使用。在这种状况下,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无法保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4]。

2.4 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加剧了我国收入的分配不公,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收入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一方面,突出了特殊人才和经营人才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暴利,从而造成收入差距过大,贫富两级分化的严重状况。私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几十万、上百万甚至高达千万;一些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打着改革的旗号,把巨额国有资产占为己有;贪污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利贪污受贿,形成巨额财富;垄断行业依靠行政垄断,自定高工资高福利,收入远远高于别的行业[5]。当这些群体的财富收入迅速剧增时,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尽管工作兢兢业业,但是所获得的报酬只能维持自己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近几年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增加较快,但除此以外,基本上无其他收入。随着物价的迅速上涨,农村教师的收入已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一些地方的农村教师采用罢课的方式要求改善他们的待遇。由此可见,农村教师待遇偏低,反应了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3 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策略思考

3.1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虽有显著提高,但与许多国家教师工资的原则性标准(超过其他行业里具有同等条件者的工资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在于我国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1993年国务院就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达到GDP的4%,但时至今日这一目标仍未实现。要提高各级政府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希望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早日实现财政教育经费达到GDP的4%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财政投入,使教师的工资标准超过其他行业里具有同等条件者的工资水平,只有这样整个教师队伍的工资收入状况才能更快更好地得以改善,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生活水平。

3.2 将中小学教师工资统筹重心上移至省或中央,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足额发放

现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是“以县为主”统筹发放的机制,这一机制的实行保障了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承担的教师工资部分的发放,有效地杜绝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显性拖欠的现象。但县级财政能力有限的现实仍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中县级财政承担的工资津贴部分得不到保障,从而造成教师工资津贴隐形拖欠的现象。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教师工资经费或者列入中央预算,或者列入州、省的预算,或者各级预算共同分担,从而将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集中在中央政府或高层次地方政府。基于我国的现实,借鉴国外的经验,将“以县为主”的中小学教师工资统筹重心上移至省或中央,从而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足额发放。

3.3 明确教师的公务员身份,将教师的工资发放纳入公务员的范畴

我国《教育法》中规定“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工资”。然而在现实中却是相反的,教师的工资水平(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却比公务员要低得多。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给公务员发放阳光工资,而未将教师纳入发放范畴。明确教师的公务员身份是解决城乡教师工资差距和其它以工资为基础的各种福利待遇差距的根本[6]。城乡教师之间待遇差别很大,城市学校享有的福利待遇,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尤其是乡村学校。如果享有公务员身份,城乡教师在基本工资相同的基础上,就会享有同样的福利待遇,在城乡生活存在一定的物价差距的情况下,实际上提高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和水平。

3.4 建立农村教师工资额外津贴制度,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

建立农村教师工资额外津贴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有效保障。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工资额外津贴制度鼓励教师去条件偏远地区,比如英国建立了一类鼓励教师去条件艰苦的学校工作的津贴。又如日本,为振兴偏僻地方教育,稳定教师队伍,专门制定《偏僻地方教育振兴法》,在偏僻地区进行等级分类的基础上,确立对教师的偏僻地方津贴[7]。由于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待遇偏低,流失严重,所以应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建立农村教师工资额外津贴制度来提高他们的收入,从而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http://www.sina.com.cn2004/09/0909:54.

[2]顾明远,檀传宝.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志坚,罗水秀.免除学杂费后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4]钟建勋等.深层追问:农村教师流失之因[J].文教资料,2007,(25).

[5]肖延方.马克思价值理论和农民工工资[J].当代经济研究,2007,(8).

[6]李伯玲.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与流动问题探究[J].观察与思考,2007,(3).

上一篇:打造文化个性下一篇:镇痛药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