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史

2024-06-22

语言学史(精选四篇)

语言学史 篇1

一、历史思维对英语语言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史是一门以历史为基础, 研究语言变化的课程。在学习这门课程时, 可以分别站在历史和英语语言学的角度学习, 但如果以历史的脉络为基础来观察英语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更能凸显其相得益彰的效果, 所以培养历史思维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一) 历史思维的形成, 有助于从宏观上客观地把握英语语言发展的纵向线索

英语语言史着重把学习放在英语的过去和现在的发展, 也可以对语言的发展做出辩证的预识。从时间上来看, 整个英语的时间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古英语时期 (old English) , 从公元5世纪到11世纪中叶;中古英语时期 (Middle English) , 从公元11世纪到15世纪;现代英语时期 (Modern English) , 从公元15世纪至今。为何还这样分呢?原因一:英语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英语从有到无, 都与整个英国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 民族的形成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环境, 按照大的事件段落分, 可以避免繁琐, 增加学习的兴趣;原因二: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成为了语言时期划分的分水岭, 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事件也为语言的形成和进化提供了依托。

(二) 有助于从微观上学习语言发展的背景, 以及历史事件对语言的影响

在把握了宏观的大时间段后, 就要进行细节的划分。在历史的长河中, 每个时期都有历史事件支撑, 才能看到事物的变化。在古英语时期, 在大不列颠岛, 住着都是日耳曼游牧族群中的人们, 他们的到来并未对语言做出什么贡献, 但是为寻求英语的种类根源提供了资料。直到公元5世纪中叶, 居住在欧洲大陆的日耳曼族群中的盎格鲁 (the Angles) 、撒克逊 (the Saxons) 、朱特人 (the Gutes) 占据了不列颠岛, 三方在经过战争后, 按照力量的强弱分占了整个岛的各个部分, 各个部落在长期的融合中形成了英语的雏形。在英语中由很多的部落语言的词语作为英语词汇的基础。之后, 丹麦人的入侵, 把大量的斯堪的纳维亚语 (Scandinavian) 加入到英语中, 增加了英语词汇的发展, 借词大量汇入。时间推后到1066年, 诺曼征服成为英语史上另外一件重大事件, 征服者威廉的到来, 影响到了英国的方方面面。威廉是法国的封建主, 他使用的语言是法语, 经过亨斯廷斯战役后, 威廉大胜, 与1066年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 建立了诺曼王朝, 随后在语言方面开始了分化, 由于上层社会的贵族多数是跟随威廉的人, 他们交流的是法语, 在诺曼时期, 法语成为了官方语言。英语这时成为了本地下层平民和老百姓使用的语言, 也可以说英语进入了蛰伏期, 也正是这段时间给了英语时间吸收大量的法语词, 促进了英语语言结构的变化。中世纪英语时期, 英语经历了英国的文艺复兴。英国的文艺复兴重点放在文化、文学的发展上, 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加速了语言的自我完善, 英语在语音、语法、词汇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到了近代时期, 英国的国力昌盛, 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经济繁荣, 也为其殖民扩张提供了理由, 作为文化载体的英语也开始了全球扩张和文化移植。由于英语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吸纳性, 英语发展到现在, 形成了以多种语言的合体:盎格鲁·撒克逊语约占25%, 拉丁语约占16%, 希腊语约占14%, 法语约为35%, 其他语言成分为10%。

二、历史思维在英语语言史中的创设途径

(一) 自主学习在先, 以章节的方式阅读相关材料

思维建立的前提是要学会思考, 要学会思考就要有知识作为铺垫。要大量阅读相关联的书籍或者章节材料, 只有在读书中, 学生才能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且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整个寻找问题解决的答案的过程中, 也就是思维创造的过程。以中古英语, 文艺复兴时期章节为例, 在阅读材料之前引导学生展开思维, 英国的文艺复兴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间有相关的联系吗?这两个国家文艺复兴的侧重点是什么?英国的文艺复兴对英语语言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和作用?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 提醒学生带着问题看资料, 之后结合个人的阅读经历归纳出问题的答案。其次以书本的章节为阅读材料时, 鼓励学生在每个段落之后能够总结出大意, 并且能够对段落中涉及的名词解释做出正确的解答。

(二) 能够打破陈规, 逆向思维解答相关的历史现象

在认识或学习与语言相关的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时候, 学生要学会的不仅仅是站在时间的正面看整个事态进步和积极的方面, 还要看到相悖的一面, 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对待历史。以诺曼征服整个事件为例, 在学习后, 大部分的注意力会放在诺曼征服对整个不列颠岛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 而作为文化方面的语言似乎只是只言片语。通过英语语言史的学习, 应让学习者看到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 会成为新统治下国家变化和发展的条件, 特别是在外族到来之时, 征服者威廉带来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革新和经济上的变化, 还有语言的分类。在诺曼王朝时期, 法语成为了上流社会主要使用的语言, 那从逆向来看, 英语在这个时期呈现的特点是什么呢?英语在发展上又有什么样的趋势呢?在法语主控的时期, 英语是否像一粒准备发芽的种子在寻找发芽的时机, 厚积薄发呢?当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学习者们才能真正领会到知识的领悟不是从事件的一个方面着手, 要打破这种思维的惯性, 才能拓宽视野, 具有科学、客观的评价和认知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 学会横纵向拉线索, 规划知识结构的框架

纵观整个英语语言史的结构, 讲起话分为三个大的事件块, 主要是根据在这几个时间段落中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对英语的影响而定的, 而在每个时间的段落中, 有从横向可以看到支撑语言发展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当了解了这些知识后, 再看看不同时期在语音发音、词汇扩展和变化, 以及语法结构的调整, 这样对于整个英语的结构和现状就有了整体的认识。学会线索式拉伸, 可以帮助学习者把握历史的整体知识结构, 归纳和审视语言的阶段性变化, 并能够对逐一的知识点进行分析, 理解, 反思和结论。

三、结语

思维模式是意识形态的产物, 它不是臆造的, 但是在行动的引导下, 思维的形成是可以具有意向性的。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以及事物发展的脉络途径, 了解了语言发展的历史, 能直观地让英语学习者学习到英语内部结构带有规律性发展的知识, 知道了这些语言中的规律, 就能更好地知道英语发展的特点。文史不分家, 历史思维的塑造对学习者了解英语作为语言的形成, 以及发展再到现状的整个过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会归纳和总结的方法可以为更好地学习课程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英) 弗里伯恩 (Dennis Freeborn) 丛书主编, 戴炜栋.英语史——从古英语到标准英语.From Old English to StandardEnglish:A Course Book in Language Variation Across Tim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2] (英) 鲍 (Baugh, A.C.) .英语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卷)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2:122.

[5]黄柏卿.学点英语是知识有助于学习和运用英语[J].惠阳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9.2

《中国语言学史》读书笔记 篇2

按照王力先生的观点中国语言学史,真正的语言学始于五四运动以后,之前的各种研究均属于语文学研究,或称为语言学的萌芽时期、积淀时期。本书从先秦时期的零星的语文学知识开始叙述到解放以前,应视为广义的“语言学”研究,严格来说,应称为汉语言研究简史。

王力先生对中国语言学史的分期,简单来说可称为“两个阶段,四个时期”

第一阶段,从汉代到清代末年,这是封建主义文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8到1949年,这是资本主义文化的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分期,是以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问世。

按照四个时期来说,第一个时期是经学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以疏解经义为目的,其中重要的著作《说文解字》、《尔雅》。秦汉时期有很多编纂的识字课本,当时国家对语文教育非常重视。直到《说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语言学史的一个阶段,童蒙识字课本阶段。汉代崇尚经学,“训诂”由此兴起,但读古书,在学校讲授经书,不能随便乱讲,《汉书·艺文志》又说“古文读应尔雅,故解古今语而可知也”。“读书应尔雅”就是讲解应该正确,《尔雅》实际上是一种故训汇编。

第二个时期是佛学与理学时期,在这一时期经义虽也还算重要,但主要不在于字义的辨析,而在于章句的阐述,于是语言学的重点转移到音韵学上,以与文学上的声律,哲学上的佛教相配合。韵书产生的原因是为了适应诗赋的需要。莫有芝《韵学源流》说:“今韵者,隋唐以来历代诗家承用之谱也。”莫氏的话可以说明韵书的性质。在韵书为适应诗赋需要的同时,出现了超过这种需要,而进入语言学领域的《切韵》,虽然已经亡佚,通过学者的考释以及《广韵》前面的作者的《切韵序》,可以将《广韵》的语音系统看成是《切韵》的语音系统。王力先生认为《切韵》的语音系统是以一个方言的语音系统为基础(可能是洛阳话),同时照顾古音系统的混合物。另一部韵书《中原音韵》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中原音韵》由于是为北曲而作,使用范围狭小一些,影响也相对较弱,但是从中国语言学史上看,《中原音韵》的.价值,比起《切韵》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基本上是以实际语音为根据的。

第三个时期是经学复兴时期,经学家们遥承“汉学”,作风与“宋学”迥然不同。清儒在研究方法上超越前人,“小学”硕果累累,同时甲骨文的出土,铜器的增加,有条件认识汉人所未识的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比汉人多了解远古的语言。清代是小学的黄金时代,《说文解字》的研究在这个时期最盛,因此,乾嘉间的《说文》之学被认为是文字学的复兴。清代说文之学,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校勘和考证的工作;第二类是对《说文》有所匡正;第三类是对《说文》做全面研究,多所阐发;第四类是补充订正先辈或同时代的著作,其中以第三类最为重要,并且出现了“段玉裁、桂馥、朱骏声、王筠”说文四大家。在甲骨文和铜器的影响之下,在清以后,出现了古文字学的极盛时期。

第四个时期是西学东渐时期,这个时期是以资产阶级语言学为主流,语言学的领域扩大了,方法改进了,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从清末到解放前,西洋的影响,基本上是资产阶级语言学的影响,出现了中国真正的语法书《马氏文通》,在模仿西洋语法的同时,也指出了汉语语法与拉丁语法、英语语法的差异。普通语言学传到中国,学者们对语言研究才有所转变,可以对现代语言学进行静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突破,例如:记音的方法不再是用反切的旧方法而是利用音标。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的研究》,是中国描写语言学较早的著作。

王力先生的这本《中国语言学史》内容丰富,写作谨严,观点新颖。在每一个分期之下,描述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其中援引了许多经典著作中的观点,同时也对每一时期的研究对象,重要代表人物和著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其重要的价值,历史地位,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之处,体现了王力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这本著作第一次给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历史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体系对我国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开创性作用。

元明方言学史研究综述 篇3

摘 要:在汉语发展史上,自古就存在方言的差异。对汉语方言发展史的研究总体上相对薄弱,方言断代史的研究多倾向于上古或近代,对元明时期的方言学研究目前处于空白。系统整理元明时期方言的记载及研究的相关史料,吸收当代学者对元明时期方言学研究,辩证分析前人的研究观点,在汉语方言学史上进行定位,对元明方言断代史的相关探索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

关键词:元明 方言 方言学史 断代史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原始汉语形成后,由于一定地域差异和历史演变,随之形成方言学。从先秦的文献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方言和雅言的对立。《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方言的源头是有文献记载的先秦方言,方言概念形成于先秦。表达方言概念的词语产生于西汉,“方言”一词出现于东汉。[1]

传统方言学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是作为训诂学中的一部分。在《四库全书》中,方言学部分的著作只有扬雄的《方言》。长期以来对汉语方言学的研究相对薄弱,分析原因如下:第一,历史方言资料的难于搜求;第二,历史方言材料难以勘实;第三,短期内知识结构的调整和学术准备的积累难于奏效[2]。

汉语方言学史的相关研究十分缺乏,20世纪开始将汉语方言学史作为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进行研究。罗常陪《汉语方音研究小史》(《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7号)成为草创之作。作者主要介绍扬雄、颜之推及明清时期多位学者的相关研究。何耿镛《汉语方言研究小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是迄今唯一一部汉语方言学史的通论性著作。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张玉来《方言音韵研究小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等都大体讲述了方言学发展的脉络。高小芳《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六讲辑录了各个时期汉语方言学史料和后人的考证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史料。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修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是一部方言学史的断代史研究。总体看来,汉语方言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魏晋以后的断代学史和较为详尽的方言学通史,目前还没有成果出现[3]。

汉语言通史性研究,需对汉语方言断代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这样才能建构出系统的历史脉络。关于断代史分期的标准,何九盈在对中国语言学史进行研究时,认为“古人在汉语研究中所造成的阶段性的特点,是我们进行分期的主要依据。”[4]何九盈将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和清代六个时期。这个标准也适用于古代方言学史。古人在方言研究中所“造成的阶段性特征”是不完全等同于整个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的,所以方言学史的分期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华学诚在《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中,根据古代的方言研究按照它本身所形成的阶段性特征,分为周秦汉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至民初等四个时期。然而,元明时期的方言学史的研究几乎为空白,该阶段缺少方言专著,史料也比较零散,因此未有学者进行深入的断代史研究。

从现存相关资料中,我们能够发现一定量的元明汉语方言史料,主要有如下几类:

1.《方言》校释

明代陈与郊撰《方言类聚四卷》,依《尔雅》例,分16门。间有夹注,考订音切字画之异同。

2.考证某一地区或某一地点的方言专书

明李实著《蜀语一卷》,收录考证四川方言词汇六百多条,辑录四川方言562条,单音词居多。他认为“字无雅俗”,方言俗语和典雅的书面语同等重要。《蜀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研究地域方言的著作,对后世的方言研究影响巨大。

明·孙楼撰《吴音奇字不分卷》一书记录了今江苏常州、常熟一带的方言字词。

3.记述方音韵图、韵书

元朝为了适应作曲的需要,周德清著《中原音韵》是一部系统描写14世纪北方口语语音的著作。它以北曲作品的用韵为依据,反映了当时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系,对研究当时的共同语及方言的语音,都是一部极重要的文献。《中原音韵》的出现,导致以后一系列北音韵书的产生,对研究方音也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此外,明·徐孝撰《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是一部反映河北方音的韵书;还有明·[法]金尼阁编《西儒耳目资》。①

4.笔记杂谈之属

从魏晋迄于元明,我国传统方言学的研究偏重于语音,词汇研究则稍微逊色,出现较多的是一些笔记体的著作。[5]在明代学者的笔记杂谈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各地方言差别的零星的记载。明张位《问奇集·各地乡音》里就列举了各地方音的不同,例如:

“吴越打为党,解为嫁,上为让,辰为人,妇为务,黄为王,范为万,县为厌,猪为知。闽粤府为虎,州为啾,方为荒,胜为性,常为墙,成为情,法为滑,知为兹,是为细,川为签,书为须,扇为线。”[6]

还有区域性的方言词语“燕赵:北为卑 绿为虑 六为溜 色为筛 饭为放 粥为周 霍为火 银为因 谷为孤”[7]。

明末清初顾炎武撰《日知录》三十二卷,其中卷二十九有“方音”条,张位《问奇集》、陆资《菽园杂记》、袁子让《字学元元》等都对地方方言有所论述。

5.考证一般性的方言俗语

明·李翊撰《俗呼小录》、明·陈沂撰《询刍录一卷》、明·岳元声撰《方言据二卷续録一卷》(录浙江嘉兴一带方言俗语225条,又续录5条。每条都援引经史传注、字书韵书,追本求源。)明·徐渭撰《南词叙录》附“俗说”70条、杨慎撰《俗言一卷》、明·方以智撰《通雅》卷四十九“谚原”、明·田汝成撰《西湖游览志馀》(卷二十一/二十五“委巷丛谈”)、明·陈士元著《俚言解二卷》(收录了688条俚语)、明·张存绅撰《雅俗稽言四十卷》、明·周梦旸撰《常谈考误四卷》、明·赵南星《目前集两卷》(辑录了大量俗语俗字)。

关于元明方言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借鉴方言学史的写作范式。现有的元明方言学史研究可以分为如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个世纪20至80年代。这一阶段多为材料的辑录和通史的简述,还没有达到研究的学术高度,更没有开始断代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方言学概论》[8]、崔骥《方言考》[9]、周祖谟《学问集》[10]、丁介民《方言考》[11]、周法高《中国方言学发凡》②、张永锦《论方言遗产的整理和研究》[12]等。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2010年。学者们开始关注方言学史的研究,出现了方言学简史,其中有些也涉及了元明时期的方言学,主要有:《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汉语方言学史及研究略论》[13]《〈方言〉与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14]《汉语方言研究小史》、《方言研究40年》[15]《汉语方言学》[16]等,但没有出现关于元明方言学的断代史研究和专题论文。

本世纪出现了一些研究周秦汉晋、唐宋方言学的著作和专题论文,但没有学者进行元明方言学的断代史研究。

周秦汉晋时期的方言研究,是汉语方言研究的勃兴期,周秦王室注重方言调查,有大量调查资料,汉·扬雄著《方言》是第一部系统分析研究方言的词汇集,标志着汉语方言学的真正建立。当代相关研究主要有华学诚的《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研究十分深入、全面。南北朝至唐宋是方言学的低谷时期,南北朝时期,仅有少量的史料记载,并且佚失比较严重。唐宋有《蜀尔雅》、颜师古等学者的方言研究,但研究相对薄弱。元代《中原音韵》的出现,打破了隋唐以来方言研究处于停滞的局面,后又呈现逐步兴起之势。明·李实的《蜀语》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研究地区方言的著作。到清代,方言研究达到全盛时期:涌现出大批疏证校勘扬雄《方言》的著作,如戴震《繁衍疏证》等。沿袭《方言》体例,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以及各种地方韵书也大量涌现分类考词、考字派著作。

纵观古代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较为客观地对元明方言学史做出定位,《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中论及这一时期在方言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方言学开始走出低谷而承前启后的时期。

上个世纪30年代,罗常培《中国方音研究小史》的发表,使汉语方言学史才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长期以来,方言学史和方言史的研究仍是最为薄弱的。因此,当代学者需系统地整理分析方言学史料,进行有价值的断代史研究和专题研究。充分利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探索方言学史的研究思路和发展道路。

(本文为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语料库视野下的现代汉语单音多义词义项分布研究,编号[14AYYo18]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对于此书的记音性还颇有争议:罗常培在《耶苏会士在音韵学上

的贡献》中认为该书的记音是以北平音为标准音的“明末官话”(“明末官话北平音说”);陆志韦在《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所记的音》中认为“所记为山西方音”(“山西方音说”),王力《汉语史稿》(1985年修订本)认为“他(指金尼阁)所记的大约是山西音,但也是属于北方话的系统的。”张卫东《论〈西儒耳目资〉的记音性质》则认为“《耳目资》所记当是明代官话,而明代官话的标准音是南京音,不是北平音”(“明代官话南京音说”)。

②周法高的《中国方言学发凡》载台湾1955年《中国语文研究》,

笔者只见目录,没能参看原文。

参考文献:

[1]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华学诚.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王耀东,马宗昌.唐宋方言学史研究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4]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5][6]许宝华,汤珍珠.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J].语文研究,1982,(2).

[7]何耿镛.汉语方言研究小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54.

[8]何仲英.中国方言学概论[J].东方杂志,1924,(2).

[9]崔骥.方言考[J].图书馆季刊,1932,(2).

[10]周祖谟.学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6:494-656.

[11]丁介民.方言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9.

[12]张永锦.论方言遗产的整理和研究[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63,(1).

[13]华学诚.汉语方言学史及其研究略论[M].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4]殷孟伦.〈方言〉与汉语方言研究的古典传统[J].文史哲,1983,(5).

[15]许宝华.方言研究40年[J].语文建设,1989,(3).

[16]黄景湖.汉语方言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7.

语言学史 篇4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主要探讨数学史的功能和价值[3-4];微观层面主要从3个侧面对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探究:刘云(2003)等从引入方式、内容类型、呈现视角、呈现位置、信息载体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版本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了研究[5-7];徐乃楠、孔凡哲和刘鹏飞(2015)对我国不同版本数学教科书之间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从内容类型、栏目分布、呈现形式、数学家和著作等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8];崔英梅和孔凡哲(2014)比较研究了我国与韩国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9].在微观层面鲜有从语言视角去解读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文献.教育教材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教材建设和教学法的研究一直是教育教材研究的主体,而承载教学内容的教材语言却一直作为教育教材研究的附属内容,这与对教材语言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有很大关系[10].研究教材语言也就是研究教材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及将情感传递给学生,这对于教材编写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如何从语言的角度去分析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本研究从语言形式、语句类型、叙述角度、情感体现4个维度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并为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人教A版(2007)高中数学必修1-5册教科书,其中的数学史内容共48则.本研究在语言形式、情感体现2个维度以每则数学史内容为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统计,接着把每则数学史内容按其中完整的语句划分为519个小句,在叙述角度、语句类型2个维度以语句为统计单位进行分析统计.

3 研究结果

根据语言在教材中的地位、性质及所承担的任务,教材语言可分为对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部分.对象语言就是以语言为对象的教学内容,而叙述语言就是让学生理解对象语言而进行说明、阐释的语言,包括各种语言教材与学科教材内叙述知识的部分[11].本研究中所要研究的语言是叙述语言.

3.1 语言形式

按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特点,将其分为文字语言,文字与符号语言结合,文字与图形语言结合(这里的图形不仅包括图表,也包括教科书插图),三者相结合4类.具体统计见表1.

表1 语言形式

可以看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用纯文字叙述的,占37%;文字与图形语言结合的内容占33%,文字与符号语言结合以及文字、符号、图形三者相结合的内容两者比例相当,分别占17%与13%,反映出数学史内容的语言形式丰富多样.

教科书中插图的功能分为4个方面:装饰功能、表征功能、解释功能、延伸及促进功能[12].将22则数学史中的图形按功能分类,发现有2则中的图形起装饰作用,占图形总数的9.1%,13则中的图形起表征作用,占图形总数的59.1%,7则中的图形起解释作用,占图形总数的31.8%,没有起延伸及促进功能的图形.

3.2 语句类型

语句类型按照语气一般分为4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3].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用来述说情况、解说事理;疑问句则是提出问题,要求回答以此来获取信息的句子;祈使句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用来命令、要求、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者不做什么事;感叹句是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数学史内容中的语句类型统计如表2.

表2 语句类型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叙述语句是陈述句,此外仅有很少量的疑问句.进一步发现,25个疑问句中,除了作为例题而使用外的2个外,其余的23个疑问句出现在数学史内容中的位置分别为:3句在内容的开头,9句在内容的中间,11句在内容的结尾.开头出现的疑问句一般是作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占疑问句总数的0.12%,占整个语句总数的0.006%;结尾出现的疑问句相对开头来说数量稍多,占疑问句总数的44%,占整个语句总数的0.021%,但这些问句的提法基本相同:就相关数学史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体会.

3.3 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主要依据语句中的人称来定位.一般而言,叙述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及其他.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的叙述,它叙述的是“我”或者“我们”的亲身经历,仿佛身临其境,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第二人称的叙述,如同与别人对话,显得亲切,便于与读者产生对话、共鸣,容易达到传递情感、思想的效果;第三人称及其他人称的叙述,比较灵活自由,它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而全面的阐述内容.现将数学史内容语句的叙述角度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第三人称是绝大多数数学史语句叙述最主要的角度,占89%,此外仅有少量语句内容是用第一二人称叙述的,分别占8%和3%.

表3 叙述角度

3.4 情感体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出了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要求.对于数学教科书而言,数学史料是承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很好的载体.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给出了6条课程目标,但在内容标准中对数学文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研究在参考地理学科王民教授对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进行的分类结果,仔细研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阐述和其他学科研究者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成果[14-15],同时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将其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3大类,其中情感类具体分为:兴趣感、审美感、爱国感;态度类分为:学习态度、科学态度、合作态度;价值观类分为:科学精神、世界观.统计时,每则数学史对具体目标有体现就计数,具体描述与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统计见表4.

表4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

可以看出,每则数学史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且对于审美感、爱国感、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方面的体现比较均衡,比重相差不大:审美感30%,爱国感27%,学习态度31%,科学态度23%.但是,对于合作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稍显逊色,价值观中世界观的比重19%,合作态度与价值观中的科学精神的比重相对来讲偏低,分别是:合作态度6%,科学精神8%.

4 结论与建议

4.1 语言形式丰富,其中图形语言的功能有待加强

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语言形式丰富,文字、符号、图形语言能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基本上达到了新课标多元化、灵活多样的要求.对于数学教科书而言,图形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图形在传达信息的方式上有其独特的认知价值,且具有单纯的文本内容无法替代的优势,所以学生对图文结合的材料的阅读效果往往要优于对无图材料的阅读.装饰性图形不宜过多,这在教科书中有很好的体现;表征性的图形要美观大方,所要表现的人和物应该清晰明确,研究者认为在这一方面应有所改善,可以将某些表征性图形优化为真实的彩色照片,使其更加能与文本内容配合,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同时选择以上两类图形时都应兼顾学生的心理和审美观.对于解释性的图形,应避免增加额外的信息,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认知理解负担.另一方面,应考虑加入适当的延伸及促进性图形,以引发思考和开拓视野,因为这在目前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些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科书的插图就尤为重要,学生甚至老师就是通过这些插图来学习知识、讲授知识的[16].

4.2语句类型以陈述句为主,其中疑问句的作用有待提高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数学史内容基本上都是用陈述句表达的,仅有非常少量的疑问句,而祈使句和感叹句没有出现.大量使用陈述句给人一种印象:数学史内容就是提供信息的.但由于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流动,它正好说明编写者的目的并不是想与读者建立明显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使用陈述句,教科书很好地保存着自己的权威.陈述句是最主要的语气,似乎是因为编写者想弱化其对话语的掌控作用,表明其是与读者交流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很少量的疑问句,细细研读就会发现:首先,从表面上看,疑问句相对于祈使句来说对交流过程的控制是减弱的,因为读者在回答时可能有多种选择,但是,它仍然通过选择所要询问的内容控制着交流过程;其次,由于并不是现实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所以编写者在问问题时,有时并不是意在与读者进行信息交流互动,而是在于强调问题的答案,因为紧接着编写者便会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宣示自己的知识状态[17].比如在必修3中关于秦九韶算法的案例:

怎样求多项式f(x)=x5+x4+x3+x2+x+1当x=5时的值呢?

一个自然的做法是把5代入多项式f(x),计算各式的值,然后把它们加起来.这时,我们一共做了1+2+3+4=10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

另一种做法是先算x2的值,然后依次计算x2,然后依次计算……

可见疑问句很多情况下起的是修辞作用,用以引导学生注意编写者想让读者注意到的一些内容.此外,应增加起到启发学生思考作用的疑问句数量.

4.3 叙述以第三人称为主,应适当增加第一二人称的使用

不同的叙述角度,表达的效果就会不同,当然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读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内容时会有与作者一起经历、一起学习的意味;读第二人称叙述的内容时会有作者想了解自己的想法,想与自己一起探讨的亲切感,而不是只知表达自己的内容,不顾别人感受.一直以来,数学教材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印象都是抽象、乏味、晦涩难懂,且拒人于千里之外,感觉到书中的内容与自己有很大的距离,这无不与其语言的叙述角度有很大的关系.从前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数学史内容的绝大多数语句是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这不禁让人感到遗憾.本来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倍感亲切地阅读内容,但绝大多数用第三人称来叙述,会使人觉得是将学生排除在叙述之外,较少考虑学生的阅读感受.叙述角度不能灵活转化,使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拉大,没能与学生产生很好的交流,更体现不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而使材料在传递知识、情感等方面的效果欠佳.所以,应考虑适当增加第一二人称的使用.

4.4 基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应加强数学史内容对于合作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从表4可以看出,每则数学史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且对于审美感、爱国感、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方面的体现都比较均衡,但对于合作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稍显逊色.特别是合作态度与价值观中的世界观的比重更低,这在倡导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下,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课程性质的定位下,数学史内容对其的体现显得不是很到位.在阅读数学史内容的过程中发现,每则数学史内容都是基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设置,有一些内容在叙述过程中能体会到标准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如必修2中的“坐标法与机器证明”一文,研究者认为是非常好的一篇阅读材料,其非常充分的体现了标准对于数学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如其叙述到:

“……明确提出机器可以成为推理工具的思想,要追溯到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

20世纪以后,计算机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使一些数学家又开始探讨几何定理证明机械化的可能性.1950年,波兰数学家塔斯基得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在几何定理机器证明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创立了‘吴方法’……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与众多数学家(特别是以吴文俊为首的一批中国数学家)的努力,大约在1976与1977年之交,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上一篇:电视新业务下一篇:多模态话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