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2024-06-29

大学生责任观教育(精选十篇)

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篇1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一、当务之急是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人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1)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他们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务之急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的人。

责任是行为主体对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社会任务的自由确认和自觉服从。 (2) 是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和规定。行为主体的责任包含对自我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等三方面内容。责任观, 是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 是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具体包括责任意识、责任感和责任行为。责任意识就是这种社会行为即责任行为的强大动机。责任感是情感成分, 既是大学生在履行责任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体验, 又是激励大学生承担责任所不可缺少的情感因素。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它既为大学生的责任行为指明了方向, 又为大学生的责任行为提供了动力。责任行为是责任观教育的最终结果和体现。责任观教育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会负责、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道德教育。早在1972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 就明确提出将每个人承担的一切责任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并且在1998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总部所在地法国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 这次会议通过了“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其中重点指出, 高等教育要培养“成为满足人类活动各方面需求的负责任的公民”, 责任观教育从此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 思想最活跃, 最富有朝气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对高等教育来说,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增强学生对祖国、对社会、对自己的负责精神, 形成良好的责任品格, 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责任观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当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责任意识缺失现象。由于受市场经济多元化影响, 价值观念也呈现多元化, 使大学生在责任观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部分大学生个体责任意识发展水平的限制, 与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意识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大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如个体自我意识浓重, 以自我为中心, 对社会要求过高, 对自己要求低;注重个人利益、轻视社会利益, 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注重享受家庭的爱与照顾, 轻视家庭责任的承担;受利益诱惑, 不思图报。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难以统一, 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 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混淆个人与他人关系, 善恶选择优柔寡断, 对责任的追求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责任感缺失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 大学生个体成长环境与社会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这是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原因。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 责任观教育始终处于缺位状态。然而社会上负面道德现象的发生, 与大学生当前的思考模式形成了强烈反差, 让很多大学生产生质疑。同时部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树立起来对于人生责任缺乏正确的认知。

第二, 家庭教育中忽视责任感、责任心的教育, 也是导致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一个方面。现如今的大学生生活环境较优越, 没有受过必要的挫折教育, 他们大多数为独生子女, 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缺乏一种紧迫感与责任感。而且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行为发展处于他律阶段。家庭教育中只是片面强调父母的责任, 忽视子女责任, 导致了责任的失重, 进而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利己主义思想严重, 眼中只有自己, 没有他人。

第三, 社会环境中诸如金钱至上、人情冷漠、媒体宣传等不良因素的影响, 使大学生对责任观失去正确的判断。在学校教育中往往提倡高标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低俗的道德行为对大学生责任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实的大众传媒对主流的责任观推介不明朗, 存在着道德宣传与传授失范的现象甚至于在传播内容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健康的因素。这对乐于接受新信息的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的养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使那些缺乏辨别力的学生, 在责任意识规范的认同与责任行为的选择等方面出现迷茫, 甚至抵消了他们多年来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的影响。

第四, 学生综合测评体系比较薄弱, 缺乏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在现有的考核体系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成绩的考核, 综合测评也以成绩为主, 对学生失责的言行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更因缺乏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和分析, 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责任观变得可有可无。

三、要着力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有责任感、进取心的大学生群体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观, 既要从提高责任意识入手, 同时也要基于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 在责任意识教育理念、教育导向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共同努力, 塑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有责任心、进取心的大学生群体。

1. 要确立“责任公民”的教育目标, 培养有责任心的社会公民。

“发展学生的德性和自主性, 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公平社会中有责任心和关爱心的公民, 使之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更加自信和富有责任感。” (3)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新型公民, 已经成为也必须成为责任主体。责任观教育的主导价值要求,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在独立实践责任行为中, 逐步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社会及人类负有的道义上的责任, 从而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能力。

2. 要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针对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 选择适合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其中社会实践是增强责任感的最佳途径之一。一个人的责任感是其认识、行为和情感的统一, 实践就是三者统一的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情境教育,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并让学生意识到责任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从中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同时, 学生在承担责任的经历中去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体会自己的价值, 从而树立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教育有效载体是参加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通过活动可以补充和完善课堂教育效果。培养大学生“现在与其说是社会需要我去服务, 不如说是我要参加社会服务, 我们青年人需要有这种体现个人社会价值的机会。” (4)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教育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 学会关心他人。每天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最终让大学生缺失的责任感得到强化, 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3. 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责任观教育网络体系。

注重责任感培养的社会参与性, 将责任观教育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 以优良的环境, 共育学生的责任意识。

首先,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在培养责任意识中的重要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 对塑造良好的责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 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和表率作用。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责任教育的效果, 因为教师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引路人。自身的行为负责与否,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言传不如身教,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师自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时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 开设一些有关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 向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渗透性教育, 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和行为能力。通过这些措施让大学生在学校中承担各种责任, 获得直接而深刻的责任体验。

其次,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通过家庭去影响学生, 特别是父母, 他们对社会的态度和责任感的强弱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要更多地关心孩子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另外, 在社会上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与感化作用。榜样示范既是一种责任教育方法, 也是一种责任教育手段。通过树立社会和道德行为的榜样, 对具有强烈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要给予广泛宣传和表彰, 对不具备公民责任意识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批评和道德谴责。以此来激励社会公民去主动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 从而营造一个人人崇尚美德、人人具有公民责任意识的健康的社会氛围。

最后,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提高引导能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要形成一种舆论力量, 要明确主流价值观和责任观。加大对无责任现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对认真负责的, 要给予奖励和表彰;失职渎职的, 要予以追究和惩罚。只有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 才能在全社会确立一种良性的责任导向, 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大众传媒应该发挥自身舆论导向的优势, 加强宣传, 注重引导, 为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尽职尽责。通过开展舆论监督, 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 使丑恶的不道德行为犹如过街老鼠。使善的道德行为对社会全体成员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 从而促使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影响并促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提高。在社会上, 形成一种“尽己之责”的良好风尚。总之, 大学生责任观的培养是一项综合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合力完成。

4.

要建立健全德育的评价体系, 将学生对责任感的认知和实践表现列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范围, 形成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良好行为的养成还需从制度上加以规范, 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从评价的内容上, 做到定性与定量、目标与过程的有机结合。将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以正负分的方式明确规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服务活动中的要求, 在客观上对学生起到一个导向作用。一方面学生要对自己负责, 就必须遵守校纪校规, 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另一方面, 广大学生要养成对社会负责的好习惯, 必须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事业心和竞争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和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一部分, 承担一定量的公益事务是他们应尽的责任。学校对学生必须承担的公民责任应作出制度性的安排并且对平时执行的情况作出考核, 登记在册, 认定为毕业学分。并且将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多少与他们的学分相挂钩, 同时要求相关企业和行政机关在录用时重视其参加公益活动的成绩。从而对学生形成一定的硬性约束力, 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感。同时加强责任督导队伍建设, 在校内与校外选聘一些关心教育、为人公正、乐于并善于革新的高素质人员参与督导, 使责任教育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只有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 才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意识, 具备强大的精神动力, 将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

注释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2.11.8 (1)

2程东峰.责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14

3吴雪萍, 张程.促进社会和谐的英国公民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6) :66

大学生党员的责任观[推荐] 篇2

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党员是学生中的特殊团体。然而,学生党员的特殊不在于享有特殊的权利,在于要履行特殊的义务。我们不仅承担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还肩负着当代党员应尽的责任。那么,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究竟怎样履行我们的责任呢?对于这个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上的讲话给了我们明确的目标。

第一,我们应该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在大学里面,有专业的指导老师,有丰富的书籍资料,有优秀的同学,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郁的学习气氛。因此我们更应该好好的珍惜并且利用这些资源,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修养。当然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我们的唯一任务,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应该要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一个有才华但是却素质低下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所认同的。

第二,我们应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对于我们大学生这个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创新并不意味着盲目的追求标新立异,不管是哪方面的创新,都是为了以后的推广,所以在这些创新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性。我们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就是在学校里面,因此实践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我们在创新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实践性。

第三,我们应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虽说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是我们也不能死读书,读死书。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为了适应这个社会就应该在各个方面发展自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21世纪,我们每天都会迎来新的事物,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造就了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但是我们不能只注重自己的个性,人毕竟是社会性的,我们离不开社会,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全面发展。

当代大学生日本观教育刍议 篇3

日本首相小泉上任以来,他的一系列强硬做法激化了方方面面的矛盾,使中日关系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迹象。小泉的右翼政府下台后,安倍首相对中日关系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关系有所缓和。一直以来,大学生群体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对待日本的政治观甚至可以影响两国的外交走向。因此,引导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日本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到日本,给大学生总的感觉便是憎恶。其中具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大学生有极端的民族主义情感。客观地说,大学生们对于日本的了解并不少,从小学的近现代历史教育开始,便固化了对日态度,他们认为日本的任何事物都不可接受;另一类学生虽然也对日本这一国家及民族怀有愤恨情感,但仍旧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能够认识到日本的先进、文明之处,对其优点可以接受并认可。据一项对北京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喜欢和很喜欢日本的学生仅有23.8%,讨厌和非常讨厌的占31.8%,还有44.4%的人既不喜欢也不讨厌。

对于前一类学生来说,多存在言行过激的情况。2005年4月在上海、北京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以大学生为主的反日游行,学生在各地日本驻华大使馆前声讨甚至砸大使馆,并砸毁日本商店及日产汽车,学生反日情绪一度达到高潮。北京某高校校园内的一公厕被命名为“靖国神社”。各大网站尤其是校园论坛上则更是充斥着辱骂日本的帖子及图片,盲目排斥一切日本的东西。有些地区学生中的抵制日货行动持续至今。此外,某些学生一方面崇拜日本的明星、时尚,热衷日本的游戏、动漫,另一方面又不能容忍日本对于历史的态度及行径,严厉声讨,存在既亲日又仇日的矛盾情绪。

大学生的盲目反日、仇日情绪及行为虽然是他们的爱国表现,但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首先,抵制日货将使我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经济学认为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均有利,而且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抵制日货对中国更不利),日方对华贸易投资额明显下降。我们不知不觉中企图不加区别地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教育敌人,使得利益一损俱损。其次,学生的过激思想及行为不利于中日关系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相互的敌视情绪会给右翼势力提供强硬化的口实。只会促使我们与和平发展的道路渐行渐远。第三,砸店、砸车等行为有损国家形象,非文明国家公民所为,同时也是违法行为,还容易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趁火打劫。最后,学生的游行通常缺乏组织性,容易受别有用心的反动分子蛊惑,易引起社会动荡及骚乱。

二、大学生的日本观成因分析

大学生之所以形成以仇日为主的日本观,不仅和我们长期以来的历史教育等国内因素有关,同时也与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等外界因素有关。

1.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因素。青年人的性格热情、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政治敏感,反应迅速灵活,尤其是现代大学生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生活异常关注,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强,加之做事易冲动,易凭感情处理问题,对事情的后果缺乏更多考虑。因此类似反日游行等活动多以大学生为主体。

2.国内因素。客观地说,大学生对于日本的了解并不少,尤其是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与日本这个国家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但总体来看,对日本的了解并不全面,还多局限于反面认识,缺乏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我们对日本这个岛国的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心态、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认识都还是很肤浅的,以至于我们对日本在战争态度问题上的表现感到莫大的困惑和不可思议,更说明了我们对这个民族的特性缺乏了解,尤其是对其近代文明缺乏认识。

3.国外因素。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一再回避与否认,右翼军国主义在日本政坛上势力还相对较强大并一度有膨胀的趋势。日本政府多次无视中国人民感情,制造了历史教科书事件,数任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制造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台海问题等严重阻碍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障碍,并一再激起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愤怒与抗议。

4.舆论引导倾向。在国内我们听到的多是关于中日关系的负面报道,而很少听到关于中日关系改善的正面宣传。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对日本对华ODA(政府开发援助)等一些中日关系友好的新闻知之甚少,甚至大多数人了解到的关于中日关系的新闻全部都是关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负面新闻。加之近些年网络传播以其速度快、内容新的优势迅速成为大学生获取与传播资讯的主要途径,由于网络监管配套措施、制度并不十分完善,网络上主流反日论坛大行其道,成为大学生们发泄反日情绪的平台。

三、教育方法及措施

1.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二十岁左右的他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世界观及价值观,对日本的看法和态度也已基本成形。因此要改变他们对日的偏见,就要首先从端正世界观、价值观着手,要了解日本、了解日本这个民族,我们自身首先要树立健康的民族心态。要知道有时偏见比无知更可怕,而往往有些大学生在对日问题上表现得既无知又偏见。

2.加强学习,从客观、全面的认识开始。从中日双方互相认识的角度来看,包括日本媒体在内的各领域对中国的了解、报道更多关注中国的现实,而且这种关注是非常精细入微的;而中国对日本的情况却知之甚少,尤其是二战以来日本高速发展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中国人对此大多也只能说出电子产品、动画片、新干线等代表性事物,并且只局限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这一角度来说,日本对中国现实的观察要远远强于中国对日本现实的观察,有些日本人甚至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必须要通过各种渠道多了解日本,知己知彼,迈出客观认知的第一步。

3.对学生进行了解日本的长处并积极赶超的引导式教育。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较高的国民素质、深入人心的环保意识,坚韧不拔的性格,富于进取的精神,遵规守纪以及忘我的工作态度等都应成为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资源。高水平的汽车、电子等高科技工业技术以及文化工业的繁荣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利因素。教育学生要树立自强拼搏的精神。日本人往往瞧不起中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骨子里缺乏一种精神,即日本人以之为荣的“拼命三郎”精神。教育学生承认这种差距,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这种爱国主义教育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

4.帮助学生树立清醒的意识,加强历史教育的公正性与全面性。使学生了解历史并正视历史,对待历史问题不卑不亢。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冷静、客观地分析局势。透过日本观问题,还要进一步教育大学生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地看待问题,意识到日本当局否认历史、拒不认错的外交态度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复杂的政治现象,并非日本政局或某一位政客的主观恶意。对待和看待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也要如是分析。避免以往只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矛盾和冲突,而忽视中日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的情况。中日关系是复杂的,仅凭感情而不是理性就容易产生摇摆。

5.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战略眼光。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日关系在现阶段和将来的发展,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在这个重要的转折中,我们能够取得多大的主动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日本有多少实在的了解。日本并不在乎游行、声讨、抗议,他们真正在乎的是我们的某项重大发明、科技突破或是国防实力,唯此才能对日本当局的历史态度还以颜色。因此我们不仅要正视历史,更要展望未来。

6.在树立对日友好交往的同时,加强危机意识教育。教育学生冷静客观地分析国际局势,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的国际地位,要充分考虑到日本某些人的政治野心,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扩张以及对亚洲新的军事威胁,认识到不断提高我国国防实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只有当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优势以后,中日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7.鼓励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开展民间交流。分清日本民众与日本当局的立场,清醒区分对待右翼势力与日本国民,不能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每个民族都会有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带有偏见的去看待别人,要以和为善,少有争斗之心,相信这一定有利于亚洲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以达到和谐共荣的目标。希望通过点滴的民间交流中日双方的每一个国民都能明白,在和谐中求共存应该是我们要共同付出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卢德平.北京大学生眼中的日本[J].中国青年研究,2002(2).

[2]陈生洛.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与日本观比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

[3]陈志姣.中国青年对日态度研究[J].外交学院,2006(6).

[4]陈生洛.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看法[J].青年研究,2003(11).

浅析大学生职业观教育问题 篇4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发展。但是, 由于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职业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缺失等原因, 当前职业观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1、职业观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已经开始普及全国各地高等学府。然而, 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高等教育改革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仍然十分落后。受这种大的环境的影响, 我国高等院校在职业领域方面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根据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职业观教育的现状来看, 职业观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导, 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职业观教育中的影响, 忽视了职业观教育在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提升综合素质和培育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且职业观教育过分注重短期效应, 把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作为唯一目标, 缺乏一定的前瞻性, 使得职业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

2、职业观教育的师资队伍匮乏且稂莠不齐

现阶段我国高校职业观教育的师资状况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数量, 师资力量十分匮乏;二是在质量上, 教师素质较低, 且良莠不齐。师资力量匮乏主要表现为:从事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教师的总体数量较小, 专业化、高层次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最主要的问题是, 目前从事职业观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来自学校党政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学生辅导员群体, 一方面沉重的工作事务使得他们在职业观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 对职业观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不够, 对职场方面的信息和实践经验了解甚少, 从而严重影响了职业观教育的质量。而且, 目前几乎没有理论知识渊博的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来担任职业观教育的专任教师, 那些在职场打拼多年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成功人士更是职业观教育领域的一大缺失。

3、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不合理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也是极其不合理的, 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从我国高校目前的职业观教育现状来看, 职业观教育只注重对求职技巧、求职注意问题以及身边的一些求职成功的案例等内容进行介绍, 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职业意识、职业技能、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以及择业观、就业观、职业信息等方面的教育, 而且只注重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 没有把相关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总而言之, 当前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很不完善。这严重消弱了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使的职业观教育不仅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养, 而且难以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以及成长成才。

二、搞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对策

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更新教育理念, 重视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工作

完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就必须在教育理念方面下功夫, 高等院校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改进现在不合理的教育理念, 为高等教育的腾飞解除思想上的束缚。一是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职业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二是因材施教, 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三是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想结合, 突出实践教育。总而言之, 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不仅仅是局限于培养大学生职业方面的相关知识, 而且更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信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终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

2、合理规划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

当前, 我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存在单一、陈旧、目标过高的缺陷, 从而直接降低了职业观教育的效果。因此, 完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 必须加快构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体系。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政治理论教育。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肩负着名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 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 才能肩负起这一伟大使命。二是职业生涯指导。高校应该广泛开展职业生涯指导, 引导广大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 自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职业地位观。三是心理健康咨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使大学生认识自身, 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求职、择业的重要意义。四是政策法规引导。大学生只有掌握当前的就业政策和法规, 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去联系单位。

3、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现阶段, 我国高校的职业观教育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 师资力量十分匮乏, 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效果。因此, 要使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必须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工作与行政工作相分离, 形成教师队伍的职业化, 进而实现专家化。总的来说, 高校应按照需要专业化、专家化、技术性的标准, 打造一支跨专业、跨部门、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具体来说, 一方面, 高校要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相关专业的人才从事职业观教育工作, 另一方面, 高校应该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 对现行的教师队伍进行培训, 使他们能够更加胜任职业观教育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云海.关于改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初步探索[J].经济师, 2011 (3)

[2]雷康敏.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J].企业家天地, 2009 (4)

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篇5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篇6

【关键字】公平观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62-02

2010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人力资源部长级会议上提出,我国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着力促使人人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胡锦涛主席的“社会公平观”第一次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公平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全面、客观、理性、科学的阐述,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观的理论内涵。

一、大学生的公平观现状

当今社会,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传播和渗透到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中,其中以新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最大。加之中国在社会转型期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凸显,贫富差距拉大,教育不公、医疗不公、司法不公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不少大学生认为,西方的公平和民主已远远超过中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公平制度提出了质疑。因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公平观教育也迫在眉睫,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公平观是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社会主义公平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高校教育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是在大学生中开展公平观教育的首要前提。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关于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基本原理最初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其次,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容。

1.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

马克思恩格斯对公平含义的解释是,公平是一种价值衡量标准,本质上是反映人们个体利益与现实经济状况的关系,它与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恩格斯曾指出,按照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模式,工人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产品并不归他们自己所有,如果说这种状况是不公平的,工人不该受到这种待遇,那么这同经济学理论没有直接联系,而是说这种经济状况与我们的道德感有矛盾。另一方面,社会公平的判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改变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道:“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嗎?”资产者在历史上确实为社会的公平发展起过先进的作用,但是,发展到马克思的时代,社会经济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相对应的社会公平却没有改变。另外,不同的国家、省份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确实存在,这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种不平等现象不可能马上完全消除,只能通过努力使之减小到最低程度。另外,公平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多层次的内容。公平以经济为基础,但无论人的经济生活提高到何种程度,作为社会的人必然追求精神层面上的社会公平。因此,公平的内容涉及人们参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的各个方面。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观

目前,我国正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中的公平观应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必须要为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公平观必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观有着本质区别。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观以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为基础,同时反映我国人民群众的意志,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构建起具体的公平体系和现实原则。在十七大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由此可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调整我国的分配制度,在国民收入的两次分配中力图实现居民收入上的公平,同时,中国共产党尝试由经济领域的公平带动和提升政治领域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公平度,使全体人民共享和谐社会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公平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

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公平观教育能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容和学科视野,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创新完善的反映,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的要求。可以说,公平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上都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对二者关系的把握有利于在实际教育环节中准确开展公平观教育。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力图使大学生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不断提高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公平观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而科学的公平观,掌握社会主义公平的内涵,理性认识社会现实,坚定社会主义信仰,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平观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标,二者的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2.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基本道德素养和法律基础教育、国防教育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公平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为基础,重点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平体系,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观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进而在大学生中形成正确科学的公平观。公平观教育主要通过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来实现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可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另外,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公平观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自豪感,进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3.教育手段的协同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手段。而大学生公平观教育具有针对性、现实性和教育性的特点,其教育手段也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是公平观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使公平观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互动。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现实性较强的课程,可以为公平观教育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公平观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使课程具有现实感和活力。

四、公平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审视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综合经济体,国家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升,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平,如收入分配不均、教育医疗不公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不少大学生对我国现存的社会分配和福利制度提出了质疑,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可见,对青年学生进行公平观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公平观,有利于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帮助大学生抵制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蚀。同时,公平观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积极、理性的关注社会现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和事例时有发生。当前,国内外学者公认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以上,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这表明我国的贫富差距明显,社会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亟待解决。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公平问题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切,甚至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很难实现公平,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使我们离社会公平越来越远,因而丧失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如果能尽早对大学生进行公平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社会现象。公平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社会分配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同时,平均主义也绝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观,我国社会的公平体系是有层次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公平体系。大学生只有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科学的公平观看待社会发展中的滞后现象,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承担起青年人的责任。

2.使大学生认清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的意识形态本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特别是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对不少青年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然而,新自由主义同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在本质上都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公平保障的构想,马克思当时所持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在当代中国仍然没有过时,仍适用于对当代新自由主义正义论、公平观的批判。我国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吸收借鉴西方正义理论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正义论和公平观的意识形态本质。

3.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做到知行合一。

2010年4月,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指出,各宣传单位和部门目前要着力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七个怎么看”,包括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七大难题,即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不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七个怎么看”中涉及到多方面的社会公平问题,发展不平衡,就业、医疗和教育不公,分配不公等都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中宣部在6月,又出版了《七个“怎么看”——理論热点面对面2010》,并在全国高校组织学习了书中的具体内容和上级精神。对于“七个怎么看”的学习正是高校推动大学生公平观教育的尝试,这对于大学生走出“象牙塔”,积极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时代动向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大学生改变“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尴尬境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与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4 孙蚌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观及其现实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

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篇7

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生命观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 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因此,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题中之义, 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现状

(一) 当代大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

当代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之下, 生命安全和生命价值观念淡化。近年来, 媒体频繁报道高校学生自杀、残害他人生命事件。如2015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两起男大学生跳楼事件, 大学生相继选择以如此极端残忍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令人惋惜。2013年4月,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林森浩因与同寝室同学黄洋关系不和, 将做实验后剩余的剧毒化合物带回寝室并注入饮水机, 导致同学黄洋饮用后有毒饮用水后中毒身亡, 医学高才生对生命却是如此漠视, 震惊了社会、家庭和教育学者们。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对自身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如此漠然, 唯一的答案就是: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感。

(二)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探索有限

生命观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源自境外, 自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相继开设了专门的生命观教育后, 我国的生命观教育才开始起步, 目我国在生命观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 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文化资源还有待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阵地, 我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并未开设单独的课程, 关于生命的认识、生命的价值等方面教育几乎空白,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不完整。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时多是依靠自己对生命、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有限的心理学知识, 一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生命观教育的认识不全甚至有失偏颇, 难免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为一谈。由此可见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体系尚未形成

社会实践与校园文化组成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体系, 社会实践可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体会自身生命价值, 是实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载体。具有导向、教化和激励功能的校园文化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领悟生命真谛、尊重生命价值, 是实施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隐性载体。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将生命观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校园文化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 阻碍了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体系的形成, 不利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成效的保持和发挥。

二、中华元典生命敬畏观的基本方面

在中华元典形成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坚信作为生命本体的灵魂是永生不灭的。直到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才慢慢突破“灵魂不死”观念的禁锢, 走出神的阴影, 尊崇人的生命价值。儒家元典从生命的社会属性考察生命和生命价值;道家元典立足于生命的自然性认识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墨家元典将“兼爱天下”的理想作为生命的价值的目标。形成了儒、道、墨各具特色、多元互补的生命敬畏观。

(一) 儒家德性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儒家从“孝”出发, 提倡“不亏其体”、“仁爱万物”, 尊崇爱惜生命反对损害生命的行为, “父母全而生之, 子全而归之, 可谓孝矣” (《礼记·祭义》) ;先秦儒家认为人与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 重视人的社会生命价值的实现, 提倡“尚中贵和”、“乐群里群”, 以此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中者也,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面对不可逃避的生死困惑, 先秦儒家提倡“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将个体的生命价值汇入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中, 使得有限的个体生命超越生与死的自然束缚, 得以升华、到达不朽,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不朽”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

(二) 道家自然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道家提倡“重身轻物”, 反对人们过分追求名利、美色反而损毁生命的本末倒置的行为,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第四十四章》) ;先秦道家看到人与人的争斗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因而先秦道家崇尚“为而不争”的思想, 推崇水利万物而不争的美德来并以此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老子·第八章》) ;先秦道家认为生命源于“道”, 生命的生与死都是“道”的必然, 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此先秦道家在精神生命层面提出“死而不亡”、“精神逍遥”的最高追求, 充盈精神生命使之回归“道”, 实现生命与“道”合一的境界, 将人们从生与死的困境中解脱,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三) 墨家功利主义的生命敬畏观

先秦墨家提倡“贵身”, 认为只有安顿好自己的生命, 才有能力帮助他人从而实现人与人相互关爱的社会理想, “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墨子·贵义》) ;先秦墨家所处的时代, 纷争四起、战乱频发, 人们饱受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之苦, 先秦墨家看来, 祸乱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互体恤、相互爱护, 因此先秦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要求人们抛弃狭隘的利己私心, 要爱惜别人的生命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关爱, 以此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实现“兼爱天下”的理想, “凡天下祸篡怨恨, 其所以起者, 以不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非之。既以非之, 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 。

三、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拓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一)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丰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理论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施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和丰富的生命观教育思想文化资源作为支撑。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凝结着先秦先贤对生命和生命价值认识的不懈探索, 饱含对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问题的系统认识, 不仅有对生命现实问题的思考, 又有对生命终结问题的追问, 浸润着对生命的珍爱和关怀。因此高校可充分借鉴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文化资源丰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 并结合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组织师资力量编写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相关教程, 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在高校开展专门针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课程,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积极对待生命的价值, 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二)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深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不仅需要相关生命观教育理论的指导和课堂教学灌输, 更需要广大大学生亲身参与到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来, 体验生命过程、领悟生命价值、培育对生命的敬畏感。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既有对生命的崇敬感又有对生命的畏惧感, 这样一对矛盾的情感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二元张力结构, 使得人们在畏惧损毁生命的同时又积极的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 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模式。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实践既要重视生命价值引导又要重视生命警示教育:一方面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医院、殡仪馆让大学生直观感受生命过程, 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迹让他们体会生命的珍贵和生命价值的伟大, 组织大学生开展公益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体会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另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对近来频发的大学生自杀、自残、残害他人生命的极端事件进行探讨, 剖析这些漠视生命的极端事件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巨大危害, 在他们心中树立“虐待生命就是作恶”的警示界限, 从而预防此类极端事件的发生, 强化他们对生命的认可和对生命价值的积极追求。

(三) 以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营造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氛围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施需要营造热爱生命、关怀生命的校园文化氛围, 才能春风化雨, 不断增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效性。中华元典中的生命敬畏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对营造积极乐观、热爱生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许多借鉴。高校可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育他们热爱生命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生命观教育的主题活动, 不仅可培育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又能润物无声地在他们的观念里播下珍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种子;可以举办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 如文化讲座、电影放映、趣味体育运动等, 激发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感, 从而珍视生命, 积极实现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2) .

[3]凌敏杰.论中华元典中先秦儒家的生命敬畏观[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6) .

[4]张世爱.基于生命价值取向的高校道德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1) .

大学生责任观教育 篇8

一、加强法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 树立法治理念, 培养法治品质。法律素质是大学生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加强法治观教育, 是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的现实需要。

我国从1986 年开始就在高校设立法律基础课程, 将法治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迄今为止已有29 年的历史。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理念完成了由“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法制教育的任务是传播法律基础理论知识, 教育人们知法、懂法、守法, 是对现行法律制度的诠释, 而法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还包括“培养人对法的精神、法的原则、依法治国战略的认同, 并将法治转化为自身内在的价值追求”。[2]一般来说, 法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掌握有关法律的基础知识; 二是形成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 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 三是提高法治实践能力。

二、加强法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求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的特点, 高校要结合时代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教育。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法治作为维护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通过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 使大学生认识到法治是社会改革发展的保证, 关系到社会主义各方面的的有序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法治理念逐渐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 增强大学生运用法律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具有法治观念的大学生, 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 不仅自己积极践行具有时代特点的法治理念, 而且能够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周围人, 促进法治的宣传和发展。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要求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重要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要努力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一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内容和精神创造性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中; 二是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激发大学生学习法治理论的兴趣;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理念, 积极主动探索和研究新的理论与方法, 克服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 使之与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相适应。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要求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性, 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与社会实践相契合的, 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四有”新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 只有将其放到法治实践的环境中, 才能评估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法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完善法治教育内容, 并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法治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 培养法律素养, 提升法治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法治观教育的主要措施

( 一)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1. 学校应正确定位法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目前, 从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来看, 法治教育还是从属于德育教育。“大学生以接受道德、纪律教育为主, 面对实际问题时, 习惯性地用道德、纪律去衡量, 缺乏法律意识。”[3]因此, 在法治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旧的教育理念, 坚持德法并举。

2. 发挥思政课堂对法治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当前高校开展法治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 积极探索如何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因此, 学校应该从新的视角出发: 一方面, 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讲话内容并研究学习, 掌握最新理论成果, 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另一方面, 在课堂上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最新的法治理论传授给学生。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应该紧紧围绕他们生活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以案例的形式呈现, 运用启发式、模拟式、讨论式等多样的教学形式, 帮助学生思考法律事实背后隐藏的法律理念和价值以及帮助学生领会法治在国家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此外, 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在课下要让学生身临其境, 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

3. 提高教师的法治观念。教师是法治教育的主要传播者, 法治观念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动机和效果。教师不仅要掌握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 而且必须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 并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捍卫者。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包括法律法规的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解读等。此外, 还要提高教师的法治教育水平。教师具备一定的法治理论知识储备后, 要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能, 总结经验, 提升教学水平。在法治教育过程中, 教师既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 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 着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能力。

( 二) 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方面的自我教育

大学生法治观方面的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对自身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行为进行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目前我国大学生这方面的自我教育还比较欠缺, 因此, 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自我教育。第一, 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动机。高校应该使学生明确学习法律不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加强自身行为的合法性, 帮助他们形成以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为指向的动机系统;第二, 营造良好的自我教育学习的氛围。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关于法治教育方面的活动, 比如组织法治宣传活动、法律演讲比赛、法庭模拟等, 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三, 把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社会法治需求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旨在强调法律至上, 依法办事。所以, 大学生在剖析社会热点问题时, 不能盲目、偏激或者随意跟风, 要辩证地分析双方观点, 运用正确的法律推理形式得出自己的见解。

( 三) 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

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 需要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有效配合才能完成。首先, 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高校要结合依法治国的教育理念, 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比如在全校举办法治文化辩论赛、开展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拍摄法治教育的宣传视频等; 其次, 重视家庭教育。这就要求父母要走进学校, 与老师沟通, 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 使课堂教学效果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强化和巩固。如果将法治理念引入家庭教育中, 对孩子法治观念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比如, 在家里,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观看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 一起阅读法治类书籍或陪同孩子参加社区法治宣传活动等, 以此来强化孩子的法治观念;最后, 优化社会环境。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 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淡化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因此, 国家和政府必须加大力度优化社会环境, 合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宣传自由、平等、法治等正确的价值观,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总之,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只有三方相互配合, 良性互动, 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 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 充分发挥各方的职责,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法治能力, 为未来法治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4-10-29 (1) .

[2]陈杰.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复旦大学, 2012:52.

[3]李茂久.依法治国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培养路径的反思与探讨[J].科教导刊, 2015 (3) :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对策研究 篇9

1.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 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福祉, 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1]。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我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明确生态思维方法和生态意识理念, 并且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当下重中之重, 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同样是重中之重。

3.1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以人为本,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将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协同, 这是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 人的全面发展要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人才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 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发展意识融入到自我发展当中。以人为本, 不断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3.2倡导可持续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当今社会是一种高消费、高生产的生产方式, 促使资源浪费严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 生态文明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崇尚节俭, 追求绿色环保, 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的生态文化更是一种新的文化选择, 赋予人类社会发展领域的每一种文化现象以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以生态文化为思想和理论基础的[2]。

3.3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创造意识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创造意识不仅是一国的事情, 而是全球的事情, 现在已经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对全民生态保护意识问题, 应该认为抓住机遇, 大力宣传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并且使这种生态意识成全全社会的一股强大的环保力量, 最终成为全民的一种自觉意识。如今的世界要求我们我们不仅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而且还要增强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 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生态观念和生态思维, 竭尽全力去创造一种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3.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在内容上需要重视, 具体教育方法和途径也至关重要。

3.1 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培养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能够使大学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的重要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利而无一害。高校思政课是当前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课堂生动授课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污染等重大问题, 产生生态忧患意识,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3]。但是只有使大学生了解了我国目前生态状况, 认识到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的严重性, 认识到生态环境迫切拯救, 只有人类居住的环境改善了、优化了, 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发展社会, 发展自己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3.2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过程中, 大学生只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让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让大学生走出校园, 多去参加野外活动, 从而接触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雄壮, 不断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敬畏感。另外可以人工营造自然的生态场景, 可以通过开展“世界环境日”等活动, 促进大学生感受自然,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大自然的亲切感, 而且还能培养大学生的自然审美感。总之,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长期的教育目标。

3.3 锻炼大学生生态文明意志。

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的是一个长期、系统的练习、学习、模仿与实践的过程。要最终使大学生具有生态文明意识, 必须要有坚持的意志才能最终拥有生态文明价值观。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长期而系统的生态榜样模仿和意识训练, 在现实生活中以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坚持每天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应用与纠正, 只有这样才能养成生态文明习惯。拥有了意识, 在习惯的作用下才会真正为生态环保, 生态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4 监督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

在大学生具有生态文明意识, 并且也具有了这样的习惯之后, 我们还要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不断的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一直保持下去, 才能真正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因此, 高校不仅要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锻炼自己, 例如美化校园活动、生态维护活动等, 都应该呼吁大学生积极参与起来, 同时还要派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监督, 对大学生生态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执行能力, 而且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主人翁的感觉, 提高大学生保护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

摘要:众所周知, 目前生态日渐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首先解决教育问题, 而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参考文献

[1]石明, 方章东.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路径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25) :136—138.

[2]邓研华, 薛凤英.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系初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 (22) :115—117.

新形势下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工作探析 篇10

一、大学生政治观形成的自然过程分析

政治观是人们关于政治现象、政治事物的总的观点和方法。一般而言,青少年政治观的形成是青少年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形成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确立政治立场的能动过程。

在青少年政治观形成、发展过程的连续性来说,青少年政治观的确立主要分为两个时期:萌芽时期和形成时期。

萌芽时期一般发生在小学和中学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活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同时,青少年由家庭进入学校等社会组织群体,同伴群体的影响力加大,团队性游戏增强,青少年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甚至带强制性的教育和灌输,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开始了解简单的政治道理和政治规范,并能初步形成自己特定的政治行为模式;在国家意识方面,开始由国家象征意识向抽象国家观念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而忽略了对政治观与教育的重视,因此,萌芽时期青少年的政治观是不稳固的,不系统的,而且不是独立的,常常因人而异,因时、因事而异,存在多样性,也存在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政治观教育必须在青少年政治观的形成期加强。

青少年政治观的形成期可以从高中后期延伸到大学时期,这是青少年政治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多数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智力发展大多已达巅峰状态,能够从理性上思考问题,并能从各种不同实例的讨论中,归纳出抽象的伦理道德原则。但是,这一时期尤其是在大学时期,大学生的思维虽高度活跃却极不稳定,容易受到方方面面的冲击,遇到压力不能正确消解情绪,容易把消极情绪转嫁到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中,形成不正确的政治观,因此,加强大学时期的政治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观的根本。

二、大学生政治观结构分析及特点

1. 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爱国热情是产生正确政治观的基础,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政治观教育的基础。在进入大学之初,其爱国热情一般是十分高涨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比较强烈的。加之从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则更容易不自觉地产生强大的抱负,希望回报祖国的热情高涨。爱国热情虽然是政治观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高涨的爱国热情与政治心理的不成熟,以及政治理论的缺乏,形成的落差常常容易导致大学生在面对政治现实与丑恶的政治现象时,出现不成熟的政治反应,形成畸形的政治观。因此,如何很好地利用青年大学生高涨的爱国热情,是做好政治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2. 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事物,可塑性强,但是政治分辨能力不强。

精力充沛本身就是青年人的特点,这个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与观点,而且容易被接触的观点所改造,所以有人指出,对于青年人思想阵地的争夺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走向。因为他们的政治分辨能力不强,又没有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在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常常会被西方的某些政治假象所迷惑,从而背离正确的政治观航道,做出危害祖国和人民,也危害自己的政治行为。因此,抓住大学时期这样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对大学生集中进行有效的政治观教育,让他们在踏上社会之前能够正确分析政治形势,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真的是关系祖国未来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

3. 具有政治参与的强烈愿望。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具有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热情,能够圆满完成学校教育中政治理论的学习;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如党内腐败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港澳回归问题、国际外交问题,还十分关注国际社会政治动态,如美国强权政治、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等等;参加政治团体或学校社团,高校学生申请入党的比例和人数日益增长,每年发展青年学生党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希望通过加入政治团体实现其政治参与的愿望日益强烈。

4. 存在矛盾性与不平衡性。

大学生政治观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以致大学生的政治需求与现实政治系统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政治理想往往超前于社会政治现实状况,容易脱离实际,也就容易产生矛盾。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益分化出一部分政治参与愿望较弱的群体,他们以理科学生为主,由于本身的课业较重,加之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转移了他们的生活重心。在政治观上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政治冷漠,政治理论十分薄弱,政治敏感性偏低,政治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形成政治成见并固化为其政治观。

三、大学生政治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1. 西方反华势力从来没有放弃对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阵地的争夺。西方所谓“和平深变”的口号虽然不再频繁叫嚷,却融入了其文化产品中,通过影视、文学作品的传播,以达到其熏陶中国青年的目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东西方交流的日益加强,来自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思想潮流对我们的政治观教育的挑战增强。

2. 网络时代的特征印在每一个领域,也影响着每一个领域,信息数量的增长与多元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世界各种意识形态的平台,同时也给政治观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我们在统一思想的过程中碰到更大的困难和障碍。但是,网络毕竟是一种工具,合理地利用它,可以成为我们在政治观教育中的有利平台和工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有效的政治观教育工作。

3. 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的社会现实问题不断增多,为理论说教提供削弱论证,这对政治观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挑战。改革和发展是一种社会革命,在探索中行进必然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常常为教育提供削弱论证,这就要求我们要改进以往政治观教育中单纯靠理论灌输的老方法,探索新思路,要能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并引导这些不同的声音最终汇入改革发展的大合唱中去。

四、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1. 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正确的、持久的政治观的形成必然要建立在科学的系统的政治理论的基础上,在人的政治观萌芽期,尽管青年学生习得了一些政治术语,但是由于政治概念非常抽象,所以他们对政治的认识是极其肤浅的。大学阶段是政治观形成最关键的时期,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政治理论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高校“两课”教学是进行政治理论的教学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不断更新理论教学内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世界的实际,发展中的中国的实际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实际;同时,更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媒体,以增强理论授课的生动性,更利于被大学生们所接受。

2. 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

网络的存在即是对政治观教育的挑战,也是政治观教育的新阵地和有力手段。大学是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中地,针对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的挑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挑战变为机遇,利用这种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欢和接受的手段,充分发挥“网络”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使先进的物质载体与先进的理论相适应。借助网络的优势,切准时代脉搏,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实现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也必须有超前意识和现代化意识,认真学习现代网络技术,努力探索网络政治观教育的新型工作方式,努力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需要,主动走入网络世界,学会在网络中因材施教,与学生们打交道,利用多种教学软件,提高政治观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利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网页、邓小平理论网页、红色网站等思想政治工作网页,大力推动大学生政治观教育进网络,不断增强网上政治观教育的影响力。

3. 积极探索理论与实际的“切入点”

社会实践是把理论与政治观教育目标相联系的切入点,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人。在政治观教育中,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出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政治行为能力的人。大学生正是由于缺乏社会实践,才会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因此,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能力。多年来高校形成了包括军事训练、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业学习、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性教育环节,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反对放任自流。再次,要适当增加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机会。青年大学生处于学习和社会的过渡期,在政治生活中具有基本被排除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过渡性特点。因此,他们的政治实践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是参加同辈群体的政治性组织,如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学生会等。二是社会赋予的政治权力,如参加选举活动等。三是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参与社会政治现象讨论,如参加反邪教活动,倡导男女平等的活动等。目前,要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适当增加他们参加社会政治生活的机会,使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2]叶松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和特点[J].探索, 1996, (1) .

[3]金兴国.试论青年的政治参与[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0, (4) .

上一篇:自主学好物理下一篇: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