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2024-06-25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精选十篇)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1

目前, 我国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但是在内涵建设上仍有待提高,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基础是课程教学体系, 它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和落脚点。我国高职教育经过示范性院校的建设, 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形成了一批精品课程, 但在整体课程体系建设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 课程教学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体系, 教学随意性较大, 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其次, 课程教学的基础平台仍不完善, 未能形成立体化的教学平台和资源平台, 影响教学实施效果;

第三, 教学过程缺乏规范性操作, 缺乏系统的整体协调过程, 致使课程教学随意性较大。

二、课程教学体系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高职院校中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的范围较广, 具有代表性。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内容繁杂、抽象。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商务英语等学科的内容。学生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往往觉得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比较抽象;

2.课程实践性较强。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围绕进出口业务展开, 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为学生创造虚拟或真实的实践环境尤其重要;

3.课程的职业性较强。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最早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 开立之初则邀请外贸业务人员编写教案, 课程内容对学生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具有很强的职业性。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和课程特点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教学成功须依赖于较为完善的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指导、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 可将其教学系统分为三大子系统:教学保障系统、教学实施系统与教学质量控制系统。

(一) 教学保障系统

教学保障系统是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与教学活动的实施平台, 主要包括理论支撑、硬件平台和教学师资, 见图1。

1.理论支撑。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所依据的主要理论为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理论, 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和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课程教学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还需要充分参考《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自身内容的教学特点和该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2.硬件平台。

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虽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通过现代教学技术和资源则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硬件平台包括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和实习企业, 其空间范围已大大跨越了传统教室。同时, 在这些平台上分别对应着立体教材和参考资源、网络课程平台、外贸教学软件、企业外贸相关岗位等教学资源和软件设施, 可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拓展,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师资。

除加强对传统教学师资力量的教学能力培训、教学质量控制之外, 还引入了企业导师和网络导师作为对学校师资的有力补充, 为学生构建从课堂到企业岗位无缝对接的导师团队。

(二) 教学实施系统

《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实施系统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职业意识教学, 见图2。

1.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和团队研习的方式开展。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主要讲解课程的重难点, 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同时课堂教学已经从单向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多向、多元、互动教学。有限课时与无限知识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拓展自主学习和团队研习尤其重要。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巩固、提高、总结、探讨理论知识。团队研习是针对一些比较复杂和综合性强的学习项目而设定, 需要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 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提炼, 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贯穿整个课程教学, 其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外贸软件实训、外贸企业实习。

实践教学是通过外贸角色扮演、模拟操作、实时外贸论坛问题探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外贸软件则是利用仿真环境训练学生的外贸实践技能。外贸企业实习是学生外贸技能的应用和拓展, 在真实环境下锻练外贸技能。

3.职业知识。

职业技能是外贸职业能力中的“硬件”, 而职业意识则是“软件”。职业知识和技能可通过短期训练获得, 但职业意识则需长期培养, 贯穿了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职业意识教育包括了职业前景教育、职业习惯养成、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职业意识教育既包括显性的内容如职业前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 也包括了隐性的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习惯养成。职业前景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通过专门的教学项目来完成, 也可以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而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习惯养成更多地需要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实施, 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和学习。

(三) 教学质量控制系统

《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质量控制系统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具有多元化、全程化、证据化等特点, 见图3。多元化体现在质量控制系统中表现为包括校内形成性考核、外贸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和社会的信息反馈, 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同学间评估、教师评估、社会专家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全程化体现在质量控制系统中指包含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延伸到了实习和工作中。证据化表现为对教学质量的控制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措施来体现, 其成果须有据可依, 如小组调查报告、期末成绩单与实习鉴定等。

三、课程教学体系整合需要突破的障碍

(一) 突破课内课外的界限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首先须加大教学容量, 教师须树立课堂内外贯通的教学思想, 将教学内容优化配置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 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梳理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通过自学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技能。

(二) 突破学校和企业的界限

建立课程教学体系的目的是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因此学校应认真了解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 并邀请专家加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来, 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教材的编写、职业证书的开发等。

(三) 突破传统的考核模式

在整合后的教学体系中, 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应融为一体, 因此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需要, 须引入多元评估体系。从评估方式来看, 应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从评估的主体上来看, 可以根据课程学习的具体内容采取相应的评估主体, 包括教师、同学、企业导师。多元评估主体可以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效果。评估的内容既包含所学知识或个人技能, 也应包含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等, 使课程教学目标能够得到比较全面的覆盖。同时作业、试卷、调研报告、考察录象、照片、访谈录音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提交的课程评估依据。

(四) 突破传统教学场地

课程体系整合后, 教学场地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 网络教学平台、实训室、实习企业都可作为教学场地。网络教学平台是综合性教学互动平台, 能够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料和素材, 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库。同时, 网络教学平台须具备信息发布、作业上传、作业反馈、课程聊天室、教学论坛等功能, 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四、课程教学体系整合的指导原则

(一) 学生良好的职业发展是课程教学体系整合的出发点

职业竞争力是指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够超越竞争对手、使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包括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成为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在课程教学体系的整合过程中, 需要对该课程所针对的目标就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深入调研, 并对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整理和聚类。

(二) 课程教学体系的整合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

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师考核指标的变化, 学校对教学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力度远低于科研和社会服务, 因此为了提高教师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上的积极性, 须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 使教师主动参与教学体系整合。

(三) 课程教学体系整合是实践优化的长期过程

课程教学体系整合是在教学活动到达一定高度后使原有教学体系无法满足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创新活动。但整合效果需要在实践中检验, 并验证其可行后才可真正纳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中并加以规范和推广。从这个角度来看, 课程教学体系整合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

摘要: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是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因素。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目标, 按照质量管理的理念和精神来重构高职课程教学体系, 使课程教学成为一个跨越课内、课外, 学校和企业的系统性活动, 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和修改, 从而形成动态的自优化机制, 这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整合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职业竞争力,课程教学体系,整合,国际贸易实务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肖华芝, 杨守霞.试论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多元评估体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2

关键词: 新建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 构想

一、背景

安徽外国语职业学院以“职业技能”为培养核心的高职院校要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升本,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学科型?应用型?通过集体探讨和专家研究,学院做出了方向性选择——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应用型教育,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并存,逐步发展本科教育的道路。

其一,响应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靠中专、职高、技校等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来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主要靠重点高校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主要靠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来培养。

其二,应用型符合我院的实际和特色。盲目追求研究型或学科型,实属“大跃进”。“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质量。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按照此模式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低,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应用型的课程体系以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托中心,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强调实践操作能力,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论是“学科中心型”还是“岗位应用型”的课程体系,都存在局限,我们应进一步优化现行的课程体系。从实际出发,后者对于新建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加适用。

二、课程体系的依据

专业定位势必影响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应突出“应用”,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素质为取向。应用型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专业和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这就决定了课程体系目标既要考虑到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又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要求。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全球化,国际性人才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既懂WTO规则,又懂涉外业务,并且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级人才严重短缺,以至于使我国企业在规避及解决贸易摩擦中无所适从或付出高昂成本,加快高素质国际性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一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我国高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以适应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既懂WTO规则,又懂步外业务,且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级人才严重短缺,以至于使我国企业在规避及解决贸易摩擦中无所适从或付出高昂成本。实际上,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史少。部分企业与外商的交往、谈判,靠临时借用不懂专业的翻译人员进行。部分企业的产品出日靠代理商,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

社会上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求强盛,而人才供给总体缺乏。具体缺乏以下几类人才:

产业或行业贸易人才。缺乏既懂外经外贸业务,又懂产业或产品的贸易和管理人才;电子贸易人才。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国际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贸易人才;非货物贸易领域的高级人才。国际贸易正在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的重心转移,由于这两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所以相关人才严重缺乏;熟悉WTO规则的经贸操作与管理人才。

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短缺以及现有的经贸人才不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运营的需要,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大力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批量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国际经贸人才己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中国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提出挑战又给予很大的发展机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要求会更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原专业设置的影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木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也与社会对人才的“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不相适应,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

2.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一,内容比较陈旧。教材中经典理论占的篇幅大,而对近年来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被广泛接受的新理论、新方法没有及时地被补充进去,其二,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表现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就是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经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动手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弱。

3.教学方法单一

灌输式的教学法是我国经济学教学中惯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几十年的一贯制,偶有其它教学方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却继承并发扬了灌输式的教学法。这种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评性和独立性,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4.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多数高校得以广泛运用,相当部分的高校近年来虽己建立了以内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但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条件较差、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又凸显出来,普遍存在实验实习软件的缺乏以及软件开发的非专业化问题,实验课程的机上操作难度大、软件使用不方便,一些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仍然需要教师在黑板或纸上进行演示,难以做到人机互动。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用性。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所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优劣效果的好坏。然而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探索的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善,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配套,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达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熔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2]陈向阳.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3]庄佩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10).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4

(一) 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原专业设置的影响,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 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 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 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本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 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 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 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 选修课课程不仅数量少, 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 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 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 也与社会对人才的“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不相适应, 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除此之外, 专业主干课与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内容交叉现象也较严重, 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 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一, 内容比较陈旧。教材中经典理论占的篇幅大, 而对近年来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被广泛接受的新理论、新方法没有及时地被补充进去, 如《跨国投资与跨国经营》中的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仍然只是介绍垄断优势、内部化、国际生产综合等理论, 而对近年来被用来广泛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新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国家利益优先取得理论却只字不提。其二, 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重理论教学, 轻实践教学。这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表现更为明显, 具体来说就是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 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比如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比重上, 理论知识讲授较多, 实践部分比重太小, 实务操作过程与操作技巧部分实施得太少。经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缺乏, 动手能力较差, 市场竞争力弱。

(三) 教学方法单一。

灌输式的教学法是我国经济学教学中惯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几十年的一贯制, 偶有其它教学方法, 如“对话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等有效的教学方法也都未成气候。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建立时间不长, 但却继承并发扬了灌输式的教学法。这种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 学习兴趣不浓, 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评性和独立性, 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四) 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多数高校得以广泛运用, 相当部分的高校近年来虽已建立了以内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但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条件较差、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又凸显出来, 普遍存在实验实习软件的缺乏以及软件开发的非专业化问题, 实验课程的机上操作难度大、软件使用不方便, 一些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仍然需要教师在黑板或纸上进行演示, 难以做到人机互动。还有很多高校无力建立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不高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或是不清晰。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等教育已经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步演变为目前的大众化教育。除了极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外, 其它高校培养的都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从事的是实践性很强的具体工作, 即使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学位, 但今后能够真正从事科研工作的人也非常少。然而很多高校忽视这一事实, 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 不从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结构、学生素质出发, 目标贪大、求高, 培养方案照抄、照搬重点高校。其结果是课程体系中, 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比重小。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的传授, 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

(二) 多种有效教学方法的推行遭遇来自教与学的阻力。

对任课教师来说, 传统的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省心、省力, 课堂秩序容易控制, 而新的教学方法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对教龄不长、教学经验欠丰富的教师更是个挑战。如讨论式教学法, 教师作为组织者, 讨论前要选择与课程有关、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并需提供一定的资料素材线索, 讨论中要表现出很好的组织管理才能以及危机解决能力, 讨论后要进行恰如其分的点评和系统的总结。因此, 部分教师对推行多种教学方法存在畏难情绪, 甚至公开抵触。同时, 新教学方法的推行还遭遇来自学生的阻力, 学生对此陌生、不习惯, 有些学生认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甚至会认为教师采用这些新教学方法是为了减轻工作强度。因而对推行新的教学方法热情不高, 敷衍应付, 有的干脆不配合, 从而影响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

(三) 实验、实习软件开发滞后。

效果良好的实验性教学, 除了教师恰如其分的指导外, 还需操作简单、便于学会的实验实习软件, 它需要专业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相互配合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目前从事实验、实习软件开发的专业性公司规模普遍较小, 研发能力与实践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开发出的产品品种少、档次低, 不能满足实验性教学需要。此外, 高校现有政策对专业教师投入专业实验实习软件开发的鼓励力度不够, 导致现有的实验实习软件专业特色不够明显, 使用不方便。

(四) 市场经济的冲击。

市场经济环境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实践实习基地建设难度加大。企业最高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 由于担心接收学生实践实习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企业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在校学生实践实习, 即使通过人脉关系同意接收, 但愿意接收的数量与专业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的缺口;其二, 高素质实务课教师缺乏。在人才市场, 一方面, 国际贸易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大多学历不高, 不符合进入高校的条件;另一方面, 实践经验丰富、学历又高的专业人才, 又嫌高校待遇低不愿意加入教师行列。目前该专业大多数实务课教师是由理论课教师改行而来, 对理论教学轻车熟路, 而对实践教学相对生疏。

三、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 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原则是以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为前提, 立足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着眼于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按照“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模块, 强调所有课程模块之间、教和学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贸基本理论、业务知识、专业技能, 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 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 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晓现代商务信息技术, 能够在政府外经贸部门、跨国公司、涉外企业、外经贸企业等, 从事经营管理、实务等国际商务工作的人才。

(二) 优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调整课程体系, 形成符合不同人才培育目标要求的课程结构。不仅要强调“基本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三位一体, 而且每一版快中的每门课程均要根据其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进行整合, 强调各门课的相互协调, 加强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体现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及内在联系, 以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体现在广和深两方面。广的方面, 要做到课程涵盖的内容能够满足国际贸易发展对经贸人才的基本要求, 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初步的分析研究能力。深的方面, 要做到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地掌握国际经贸理论的由来与演变, 跟踪国际经贸理论的最新发展, 了解国际经贸的最新发展趋势, 掌握国际贸易法律与规则的最新变化。

2、调整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方面突出基础性、动态性和应用性, 即在基本原理、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性, 同时注意及时吸纳本课程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际部门的创新做法, 以确保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在课程内容取舍上, 打破传统的过分注重每门课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观念, 消除各课程间的壁垒, 倡导授课教师在学期开始前集体备课, 对教学内容重新组合, 以实现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在具体授课时, 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 同一门课对不同培养目标的学生, 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差异, 并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内容, 修订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 以确保贯彻执行。同时注重引导教师加强学习, 自觉地对知识、能力结构进行转换与更新。

3、强化实验教学环节。

(1) 完善国际贸易模拟操作训练, 配备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训练, 让学生在仿真国际贸易环境中体会贸易全过程, 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2) 强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组织和执行力度, 加大对课外专业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 对实习基地、实习单位给以一定的物质补贴, 保障学生能按培养方案进入与专业相关的单位部门实习和锻炼, 以满足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的需要。 (3) 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调查等创新实践环节指导, 提升学生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的有效性体现了对课程体系核心思想的认知程度, 衡量标准是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及对相关课程的理解。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又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多种教学手段的态度及能力。为此, 一方面加强实验室建设, 积极引进国际贸易业务教学、实习软件, 运用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加大对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重要性的认识及自身驾驭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的主要途径有:针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组织一些课堂讨论、征文;组织学生到进出口企业参观、学习, 实际体验国际贸易的操作流程;邀请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结合实际定期开设讲座, 讲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最新进展和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晋, 肖东生.美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03) .

[2]黄朴.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11) .

[3]曹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7, (01) .

[4]胡俊文, 叶元, 戴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5

关键词:国际化课程;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

引言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6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各大高校紧紧抓住这一时机,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各大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课程体系的上,必须进行改革,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高校 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体系 改革

前言:高校是人才输送的基地,开设课程是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与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一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发展,缩小了人才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本文主要针对国际贸易专业物流方向当前的状况以及如何推动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一番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国际贸易专业是十分必要的,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的基础,但是随着形势的迅速转变,市场经济的完善,传统的人才模式明显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培养的目标缺乏独特的优势

从各大高校毕业的学生来看,每个专业的学生区别性很小,没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缺乏地域性的人才优势。

2.知识结构单一

从学生掌握的知识来看,结构单一,这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不仅是国际贸易专业,这一问题是我国各大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缺陷,缺少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背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整体来看,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推动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发展的有效对策

国际物流在今天的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因此,开展此项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从当前各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明显带有过去的影响,课程也以过去相关的课程组合而来,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很多课程没有体现出当代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十分不利人才的培养。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满足国际贸易物流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可以从招收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开始,这些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加以针对性的教育,相信可以更好地满足发展的需求;其次,可以邀请国际贸易物流的成功人士进行实践理论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注重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结合当前物流的发展趋势,进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完善。

2.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体系的设置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的,相关的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照一定的比例及逻辑顺序进行排列的知识系统。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要与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知识结构与知识能力互相匹配,从发展的需求来看,国际贸易专业物流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基础素质,一整只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为基础,同时具备一些相关的能力,计算机应用、组织协调、人际交往 能力等等;另外,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对相关的经济学内容,贸易基本理论也掌握全面,同时可以运用这些理论对实际的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掌握 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对物流相关术语掌握全面,阅读相关的知识信函,掌握电子商务与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熟悉掌握物流对外发展的基本流程。同时,必须具备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可以适应物流对外业务,因此,当代国际贸易专业设置了相关的必修课,可以分为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课程5类。具体而言:

2.1通识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言,这些课程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把握正确的方向,这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综合素质过硬才能社会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

2.2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针对的是专业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以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为主,同时包括国际贸易的实务,结算技术与服务标准、理念等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让学生充分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后期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其次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物流的基本技能,为后期担任相关的负责人奠定基础,国际物流与国际商务两个课程互相扶助,互相指导,前者旨在培养熟悉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流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国际物流师、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后者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精通国际贸易业务拓展的专业技术人员,如外销员、跟单员、国际商务师等。实践课程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综合实践,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尽快实现学习、实习与就业的对接。

2.3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贴近未来的工作模式,使其可以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大潮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结束语: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7

自2000年始,国内对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笔者以“中高职课程衔接”为主题对2000年1月至2016年4月中国知网上所有文献进行跨库检索,共检索到论文317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250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国外发达国家中高职衔接的经验研究。英国职教课程的编排一般采取模块化形式,不同模块对应不同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一个资格证书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许多学习单元,学习单元的开发者70%以上是企业专家。学生在完成一个或多个所选模块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后,即可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所有模块及单元都有详细的可量化的指标和说明,不仅方便教师进行标准化教学,也有效避免了课程重复或断档,使不同层次的教学无缝衔接。[1]澳大利亚把能力本位的思想渗透到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在开发某个资格课程前,首先对该资格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然后再把职业能力转化成相应课程。完成一个资格课程可以获得相应级别的证书或文凭,一个专业的各资格课程构成灵活多样的培训包,通过培训包把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起来。德国的职教课程非常重视教学过程的标准,以双元制为基础,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不同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格及相应的课程科目,有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

第二,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研究。刘育峰等(2011)指出,中高职课程体系在基础课衔接与专业课衔接方面都存在弊端。内容缺失是基础课衔接的主要问题,在专业课方面,某些院校仍然按招收普通高中学生那样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必然导致所开课程重复,统计显示,某些专业的中高职专业课程重复率超过60%。[2]左锋(2014)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缺乏必要的基础和手段,有些院校的高职课程缺乏职业性与实践性,仍然无法摆脱学科本位课程体系的影响,依旧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高职课程的衔接。[3]

第三,中高职课程衔接对策研究。针对目前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不同的对策。邢江勇(2013)构建了能力本位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块式课程体系,以实现公共基础模块、职业基本能力模块、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综合实践课程、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和职业资格考证模块的中高职衔接。[4]余明辉等(2015)在对行业主导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把工业工程领域的“柔性制造”概念应用于中高职课程衔接,系统全面地研究了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中高职衔接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面为计算机网络及相关专业提供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5]

对比国内外学者对中高职衔接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笔者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宏观层面的探索,缺乏微观层面操作性强的实践指导,特别是在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方面,还没有出现深入的研究与完善的方案。

二、中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衔接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面

教育部在2011年明确指出了中高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实际的调研中,笔者发现中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等方面一直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中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级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明确。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落实程度,但从调研结果来看,中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开设的突出问题是重复。除专业课程名称重复之外,课程标准、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要求基本一致,其中重叠率较高的课程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进出口单证实务等。

此外,在专业资格证书方面,国际贸易专业类职业资格证书大都没有等级之分,中、高职学生均有资格报考,且这些证书都要求报考者掌握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和技能,但是中、高职学生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证书考试要求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因此中职、高职在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中可能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教学难度难以把握的现象。

(二)学习与就业方面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大部分企业认为学生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之后能熟练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和知识,部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大部分学生仍需经过一定时间培训才能胜任岗位任务。中职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基础较薄弱,不如高职学生全面,能够胜任岗位中较为专业的工作任务,少部分高职学生还能胜任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

调研表明,学生多就业于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占比87.7%,在大型进出口企业供职的仅占9.6%。中、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大致相同,但在就业层次上,高职毕业生要优于中职毕业生,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高职学生在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上存在差距。因此,在设计衔接中高职教育方案时,要注重在中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适当地结合岗位技能要求,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在就业岗位方面,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要高于中职毕业生,主要为跟单员、单证员、货运代理等,而中职毕业生主要是外贸客服、制单员等。

三、中高职衔接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基于职业资格等级与能力本位的中高职衔接体系

做好中高职衔接,需要厘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级差异,而这种层级差异应以职业资格等级为依据。建立专业的职业等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专业的能力标准,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依据、指明方向。有了能力标准,中高职的层级差异可落实到掌握的能力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上,而中高职课程的内容重叠也将大大减少,能实现有效衔接。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基于职业资格等级与能力本位的中高职衔接体系,以“职业标准-能力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为主线设计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

(二)依据职业成长规律确定中高职毕业生岗位层级

根据调研分析,国际贸易专业主要面向外销服务、涉外生产制造、关务船务处理三大岗位群。根据各岗位群的设置和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参考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体系,本文将就业岗位分为5个层级,不同的岗位资格等级对应不同行业企业中的就业岗位。

(三)根据岗位层级要求确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不同岗位层级对于能力的要求,协调国际贸易专业中高职培养目标,既要符合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又要确保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即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阶段。这就需要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以及企业方共同协商,在依循人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中高职衔接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中高职的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技能型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初级、中级技能;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为高端技能型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

(四)以国际贸易专业能力单元库为主体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不同岗位的层级要求,确定对应层级的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单元,进而形成专业能力单元库,并根据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确定中职学生、高职学生所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将所应掌握的职业能力进行解析、重构,形成对应的课程,并确定哪些课程应在中职完成系统教学,哪些课程属于中高职衔接教学,哪些课程属于高职新增知识体系。尤其是中高职衔接课程,需要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明确教学计划,减少中高职课程的重复。

四、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设计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明显的差异等级,而这种差异等级的依据就是职业资格等级和能力标准。职业资格等级和能力标准可以使中高职层级差异落实到掌握的能力种类和数量的不同上,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石。

根据调研分析,本文将国际贸易专业面向的三大岗位群:外销服务、涉外生产制造与关务船务处理的就业岗位分为5个层级,中职对应1-2层级(即L1、L2),高职对应第三层级L3(见表1)。

课题组与行业企业专家对职业能力进行了多轮分析,重点分析了中高职对应的一级(L1)、二级(L2)和三级(L3)所需的职业能力,构建了中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能力单元库(见表2)。

职业资格体系分析确定了各工作岗位及其层级要求,职业能力分析得出专业能力标准,在明确中职、高职需要掌握哪些能力以及掌握程度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把能力转化成课程,对中高职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首先设计中职课程,在专业能力标准库中把中职阶段需要培养的能力抽取出来,对中职、高职学习要求相同的能力,根据其相关性、学时要求等因素组合成若干门中职终结课程;对中职、高职学习要求不同的能力,也根据需要组合成若干门中职衔接课程,从而得出中职阶段的课程体系。然后设计高职课程,在对照中职衔接课程和能力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内容不重叠、层次深度进行提升的原则设计高职衔接课程;对中职不作要求、高职阶段才进行培养的能力,根据需要组合成若干门高职新设课程,从而得出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见图)。

摘要: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与关键。试在对中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衔接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厘定国际贸易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层级差异,确定中高职毕业生岗位层级,根据岗位层级要求确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岗位层级要求和中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研制中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能力单元库,最后根据能力单元库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衔接,国际贸易专业

参考文献

[1]万承刚,左锋.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开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38-56.

[2]刘育峰,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8):30-34.

[3]左锋.基于职业能力的中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技能人才KSC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2012(10):23-26.

[4]邢江勇.中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12-16.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8

为进一步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课题组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开展了修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调研工作。调研采用问卷的形式, 通过实地走访、电话与邮件相结合的方式, 向浙江40多家外贸类企、事业单位和400多位毕业生发放了问卷。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如下问题:

1. 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仍以传统学科体系课程为主

调研走访中发现, 几乎所有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仍按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设计。可以说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 就是在本科课程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删减。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已经用一些实务性课程取代了理论性课程, 但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需要。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教材编排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直接导致了高职国贸专业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都很难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 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过多

目前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 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必然会造成课程间内容的重叠交叉现象。比如“信用证”部分内容是整个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内容的重点, 在《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训》、《外贸跟单实务》等多门课程中重复出现。各个任课老师各自为战的结果是这个部分内容讲很多遍, 但在实际操作中, 许多学生还是不会应用, 不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国际贸易实训》、《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三门课程中对于单证的缮制、信用证审核等内容的讲解和介绍存在重复;建交函的撰写在多门课程中反复介绍等。这样设置课程的结果会浪费有限的教学资源, 同时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的不合理, 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因此急切地需要改革。

3. 课程设置太细, 缺乏综合

高职国贸专业课程多是按照国贸实务活动的环节分别开设的。就国际贸易实务活动来讲, 所涉及的函电、谈判、运输、物流、报关、报检、制单等内容一一开设, 强调了全面、细化、深入, 但没有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联系, 割裂了完成一项具体专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整体性知识, 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自己去体会。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往往会出现学生掌握一大堆理论, 学习了一大堆课程, 却仍然不能解决具体工作任务的现象。

4.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多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实践课时, 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加强, 以课堂实践为主。二是实践课程, 脱离某一门理论课程独立存在。可以一学期开设, 也可以集中在几周内开设。三是综合性的毕业实训, 如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设计。由于国贸专业的特殊性质, 学生的实践活动多数只能在校内采用模拟软件、模拟场景, 不能接触真实的客户、产品或订单。在这种条件下, 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难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性”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路径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 由于其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不仅要具有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 而且要具有从对经济、社会和生态负责的角度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 倡导由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以及“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 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 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对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的主张而受到各国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强调由“专业理论知识和抽象的专业技能向以专业劳动为中心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转变”, 主张“突破学科体系的框架, 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 把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 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职业教育模式”。

1. 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行动中的具体工作领域, 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 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 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 而且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多数是开放性的。典型工作任务需要通过整体化的职业与工作分析获得:首先通过参与式研讨会, 请实践专家共同会议并陈述自己的职业成长历程、划分职业发展阶段, 找出各阶段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 并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第二由教师和实践专家组成工作小组, 共同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详细内容。

2. 归纳行动领域

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以形成综合能力领域。行动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 它产生于人们的职业生活中, 一般以任务的形式表述。

3. 转换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是通过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的描述而构成的主题单元。它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由“行动领域”推导出“学习领域”的分析过程应该考虑四大问题:对学生当前的心智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即课程开设的时间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个人和社会生活所起的长远发展意义;从教学内容中反映出的重要事实和一般性问题是什么;课程内容安排应根据教育对象遵循怎样的逻辑结构。同时, 应不断注重学习领域对行动领域的反馈作用, 即分析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能满足行动领域的能力要求。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

1. 外贸业务员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开展调研, 汇集了企业一线人员、教师和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 归纳出外贸业务员的典型工作任务 (如表1) 。

2. 针对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

在分析外贸业务员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 根据能力复杂程度及各工作任务涉及的知识领域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形成行动领域 (如表2) 。基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摆脱了传统的以学科理论体系为内在逻辑分析为主要原则的设计思想, 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构建的逻

辑线索, 强调职教课程体系应遵循职业相关性原则。

职业岗位:外贸业务员

3. 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按照学生对行动领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间的连贯性, 将学习领域分配在不同的学期 (如表3) 。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和绍兴地域独特的地方经济环境, 我们增添了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纺织服装商品学作为基础学习领域。

四、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打破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 尝试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解构学科课程, 重构行动课程, 以培养学生工作岗位、职位所需综合语言技能。本文只是建立在调研基础上的设想, 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论证与改进, 同时希望能为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产物, 是把课程体系的开发建立在工作系统上, 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 把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 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教学。当前,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过多, 课程设置太细, 缺乏综合等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将打破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 尝试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解构学科课程, 重构行动课程, 以培养学生工作岗位、职位所需综合语言技能。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 2008 (12)

[2]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 2004 (2) :4-7

[3]潘琼, 李亚丽, 李欢, 张之浩.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今日科苑, 2011 (4)

[4]申文缙, 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J].国外职业教育, 2009 (4) :33-34

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篇9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国际贸易专业,KSA模式,学生能力培养

0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虽然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大,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就业体制的日益改变,当前普通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面临着巨大挑战。与些同时,近几年我国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从事专业课教学的老师们来说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能够培养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又能更有效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及发展。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就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结合每一年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同时经过与在校的同学课上课下的直接交流,发现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不多,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因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最终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1课程设置存在缺陷,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国际贸易专业实用性及操作性较强,业务实践与理论知识应当是紧密相联的。但在当前我国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设置较多,案例教学、实践教学所占比重不高。理论课程占据了主体地位,不仅课程门数多,而且课时量大;而实验操作性课程偏少,在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会造成学生注重书本及理论,忽视实践及能力。同时,一些专业课教材并没有与时俱进,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活动脱节的现象十分普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诸多弊端。

1.2教学形式单一,技能训练较少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通常是以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一些内容既脱离了实际,也无针对性和趣味性,因此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做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创新思维。同时,虽然大多数高校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的学时缩减了,但实践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在本科生的教学中体现不多,在技能方面的培养也相对欠缺。

1.3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对英语要求相比其他专业要高,除了能读懂信函、传真之外,还要能用英语口语流利地与外商直接进行沟通及交流。根据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在实习单位实习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并不是很强。一些学生看国际贸易英文资料及书写外贸函电问题不大,但涉及到一些专业英语、在外贸公司接听一些国外客户打来的电话,或与外商谈判就会感觉应对起来有些吃力。这个当然是有积累的过程,但通过这些现象也使老师们反思在学校里有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英语和口语交流的相关课程的作用有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1.4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能力培养有待完善

学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训、上机模拟实习和实地实习等形式。课程实训主要围饶课程进行,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基础上再动手操作,从而提升专业技能。但因教学条件受限, 还有课程内容掌握熟练程度的要求,使得这一环节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实验室及到企业去实习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许多高校都在努力建设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但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所以也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影响。学校国贸专业学生在三年级安排暑期实习,学生有些比较积极主动提前去联系实习单位,有些学生可能到放假以后也没有着手去落实实习单位。同时,由于外贸企业担心商业秘密泄露,都不愿接纳实习生,这也给学生实习落实带来了诸多困难。一些学生到了实习单位,由于外贸业务时间跨度长,业务较为繁琐,短短几周的时间真正能学习到专业技能的同学也不多,大部分同学只是对实习单位有一些了解,对实践中不断积累才能提升的专业能力提高较少。

2依据KSA模式构建国际贸易课程体系

2.1根据KSA模式定位国际贸易专业能力培养结构

KSA模式是美国公司招聘员工时考察应聘人员是否具备将来所要从事岗位的能力的一种模式,反映了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 K(Knowledge)表示对某一特定工作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原则的理解;S(Skill)表示对通过正式培训和实践经验发展基本能力所获得知识的运用;A(Ability)指发展一项具体的、特定的技能所需的一般能力。学生在校的课程教学中对K、A、S三个要素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是通识性教育;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属于延展性教育;而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是专业性教育。结合学生就业现状来看,短期内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于职业技能;从长期发展来看,一般能力和其他特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才是毕业生急需要发展的关键能力。

在借鉴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专业就业现实情况,可以构建该专业目标岗位职业能力分解表,如表1所示。

2.2依据职业能力设置课程体系,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1)完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在公共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选修课,如自然科学、历史研究、艺术史、文学欣赏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所开设课程内容难易程度适中,强调基础性,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基础素质有所发展,同时又将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及特长得到发挥。

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适当加强课程的实用及实务性,适当减少专业课程中必修课的科目总量,扩大专业口径,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对于任课老师来说, 在讲授专业课程时要把握经济趋势,了解专业前沿, 同时课程中结合国贸业务的实际状况调整讲课内容, 避免照本宣科,脱离业务实际的现象。在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去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的内容,这样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及参与度也会有所增加。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的有七大证书,在课程设置中可以结合专业证书需要开设相关课程,如报关员、报检员、跟单员、外销员、商务师等,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也具备了考取证书的能力, 结合个人实际选择备考的科目。此外,合理安排专业课程每一学年的课置分布,注意前后衔接课程开设顺序,尤其三年级和四年级的专业课程设置要能体现实用性和务实性。

(2)改进课程成绩评定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成绩评定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以及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方式。闭卷考试也是大多数课程成绩评价的主要方法,但无法体现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践性的特点,也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因此,对于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可以多样化,如采用平时课堂提问及讨论,期中写作课程论文或编写案例、 实践技能操作考核以及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多种考核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的课上课下的学习,注重能力的自我培养,再不是考试前背背记记,考完试就会所学知识丢到脑后,最终一无所获。

(3)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

为提高教学质量,可以组织教师到一些专业能力强,处于学科前沿的高校去进修访学,与同行多进行交流。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在与校外专家同行交流中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使教学质量能更上一个台阶。此外,与业务实践联系较多的课程的任课教师还应经常与在第一线工作的业务人员保持联系,了解业务实践中的作法与教材中的不同,以及现实业务的最新动态,把这些内容在讲课时与教材内容融会贯通,使学生对外贸实际的工作有所了解,能将所学知识在现实中得以较好应用。

3构建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新模式,全面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3.1增强基础技能实训

结合外经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基础技能,这一部分的技能实训应当包括英语听说能力实训、计算机操作实训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认知实训。首先,通过英语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商务会话;其次,通过计算机技能实训,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利用Internet网采集和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最后,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之前,可以安排一些专业认知实践活动。这一环节,可以由专业课老师介绍对外贸易概况、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外经贸企业、海关及港口等单位,还可以邀请有实践经验的实业界人士或校友来做报告、演讲,使学生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及以后的就业方向有一定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能力培养有所帮助。

3.2提供英语听说环境,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对于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人来说,英语是对外交流的第一工具,如果沟通能力不够,那么谈判及合同履行就会遇到阻碍。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学生的英语语言接受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加大英语讲解的比重,让学生们多进行一些口头的模拟练习,从初次见面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到与客户进行如何进行交易磋商,再到索赔、理赔及争议的解决。通过对整个业务流程的实践,学生不仅熟悉了业务流程,加深了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自如地运用英语去交流。

3.3加强动手操作训练

国际贸易应对性较强,在校的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听课为主,但到了工作岗位学生的动手能力显得较为薄弱。针以这一现象,在校时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一部分可以分解为两个实训环节。

(1)外贸单证实训。

在外贸单证实训中,学生首先要能熟悉外销合同及信用证等资料的具体内容,然后按照合同或信用证的要求去制作一整套进出口单据。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条款的内容,而且会根据实际业务要求签订合同条款;不仅要能看懂信用证,熟悉各种相关单证的内容,而且要会制作。学生们通过阅读资料,亲自动手填制空白单据全套单据的制作, 专业英语及制单能力都会有所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2)综合技能实训。

这一部分采用模拟实践形式,设计某些公司进出口业务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们去实际操作。首先,学生分别以进口商和出口商的身份进行一系列交易条件的磋商,最终达到一笔交易。然后,双方按照谈受的交易条件签订合同。签约之后,进出口双方按照合同条款履行自己应尽义务,完成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采用模拟实践教学,把书本上看似繁琐的业务流程,通过真实案例进行展现,并与实际操作环节相联系,不仅加深对国际贸易惯例及规则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在遇到不同问题时能够灵活应对的专业技能。

3.4软件模拟教学

教学软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是吸引学生去实践的具有特色的路径。通过仿真外贸实习平台的使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职业技能。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较为真实的国际贸易模拟环境,让学生可以充分体验进出口业务中的不同角色应当做的工作,认识到完成一个订单并不是那么轻松。在每一年的软件教学中,学生从最初的不知如何下手到应对自如,都付出了许多艰辛。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更替扮演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完成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以及进出口地银行的日常工作,他们也真正熟练掌握了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流程中各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实习” 的目的。

3.5实地实习

国际贸易专业是实践性极强,如果希望学生能从实践中不断提升升专业能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和模拟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许多高校纷纷建立实习基地,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实习将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让学生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学生通过在企业实际参与业务操作,能得到真实的国际贸易业务能力训练,不仅提高了专业素质和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学校可以建立与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或邀请外贸界人士定期与学生交流工作经历及感悟,加强校企合同,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拓展学生实践的空间,使学生的实地实习能真正落到实处,也会使教学真正跟上实际业务不断变化的步伐。

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探讨 篇10

1. 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未能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商务英语专业区分开来。

国内高等院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的设置是近年来的事, 由于其产生的时间很短, 目前, 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很难把国际商务专业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专业的国际商务方向区分开来。以南京大学为例, 其国际商务专业是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培养方向, 因而其在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十分强调英语能力的培养, 学科核心课程中涉及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一共有64个学分, 占学科核心课程总学分的75.3%, 专业方向选修课中涉及英语能力培养的共有25学分, 占所提供的所有选修课程总学分的50%。由此可见, 南京大学国际商务专业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的英语专业知识为主导, 而只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和技能。再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国际商务专业为例, 从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来看, 与国际贸易专业进行比较, 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呈现出前者包含于后者的关系, 未能将国际商务专业很好地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区分开来。

2. 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未能与专科高职类国际商务专业课程区分开来。

目前设有本科层次国际商务专业的高等院校据粗略估计有二十多所, 因国际商务专业属目录外专业, 所以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参考了早期的职业技术教育类国际商务专业, 加之国际商务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强调应用能力的专业, 因此, 无论是大专类国际商务专业, 还是本科类国际商务专业, 在课程设置上无不十分重视应用型实验型课程的开设。具体表现为:其一, 开设大量提高学生实用英语能力的课程;其二, 开设了大量的模拟实验课和实务操作课, 如国际商务模拟实验、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商务谈判实务等。尽管本科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确实应开设这些课程, 但往往未能将其与专科层次的课程区分开来。国际商务本科专业是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而不是如专科层次那样培养局限于某个业务环节的办公室职员, 因此, 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在注重应用型的同时, 更应重视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 课程没有充分体现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

国际商务专业涉及的职业较广泛, 典型职业包括:外销业务员、外贸单证员、跟单员、进出口报关员、涉外商务代理、货物代理、商务文秘、保税仓管理、国际融资与结算、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贸易中介服务、外向型企业业务经理、从事国际经贸管理的公务员等。无论是哪种职业, 无不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强弱虽与是否掌握一门较娴熟的外语为密切相关, 但却不仅仅取决于外语能力, 而是语言表达能力、个人人文艺术修养和交际能力的综合体现。这种反映学生个人魅力和沟通能力的人文素质将显著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学生的个人魅力和沟通能力除了受遗传和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之外, 还可以通过跨专业、多学科相关课程的学习来培养,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此类人文类课程普遍不够重视,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

4. 忽视了对商务环境的教育。

商务环境不同, 企业的竞争策略、营销策略都会有所不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必须熟悉目标市场的商务环境, 才能有效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目前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 往往强调对经济与贸易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对商务环境的教育。例如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国际市场营销这门专业课程, 但往往都局限于对一些营销理论知识的介绍, 而缺乏对不同国家商务环境的详细介绍, 更没有提将各国商务环境的教育和商务活动的开展相结合。商务环境教育的缺乏使学生毕业后学到的仅仅是一些纸上谈兵的理论, 而难以将其与商务实际联系起来, 学以致用的能力较差。

二、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

1. 以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

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因此应以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课程设置的总原则。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国际市场, 具有开阔的视野, 扎实的国际商务理论、实务和国际商法基础, 基本掌握国际法规、国际惯例, 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国际法规、外语开展商务活动的, 法商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能在跨国公司、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从事实际商务业务、商务活动策划、国际企业管理、法律咨询、政策研究等工作。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际商品流通活动, 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则是从事跨国商务活动。国际商务本科与专科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复合型和创新型是其与专科的主要区别, 因此其培养难度更大, 具体的课程设置必然与专科不同, 即使是同一门课程, 教学重点也与专科不同。

2. 与当前我国经济贸易的现实环境相适应。

我国加入WTO后, 随着对外贸易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 已从一个外汇紧缺国变为外汇充裕国。对外贸易已从注重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和进口并重, 鼓励引进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资设备。外资方面, 从大力吸引外资转向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走出去, 在国外投资设厂, “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上述经济贸易环境, 不断培养出一批既能胜任传统的国际贸易出口业务的业务员, 又能从事进口商品采购与销售业务的采购主管、销售主管;培养既懂得招商引资, 又能够抓住机遇, 选择合适的进入战略, 带领企业走出去, 进行跨国经营与管理的国际商务人才。

三、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1. 适当增加管理类课程。

国际商务的主线是企业走向世界和走向世界后的跨国经营与管理问题。对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而言, 除了应具备通用的管理能力: (1) 能全面而准确地制定效率标准的能力; (2) 对目前工作水平与标准之间的差距的敏锐洞察能力; (3) 纠正偏差的能力; (4) 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具体管理能力, 即对跨越国境的各种商务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能力。因此除了基本的管理学原理课外, 还可以开设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国际金融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使学生掌握对跨境企业商务活动进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2. 增加双语教学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无论是国际贸易专业还是国际商务专业, 都具有很强的涉外性, 因而各个高校在开设这两个专业时, 都十分重视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但从英语课程的设置上看, 往往忽视了对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面对所从事的工作, 英语应用能力仍显得十分薄弱。为了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力争多开设双语教学专业课程, 选用英文原版教材, 使学生在学习国际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 领略国际商务领域专业的英语表达方式, 提高其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3. 加强实务课程整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国际商务本科与专科的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培养更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 而不是仅仅培养局限于某个环节的办公室职员。因此在实务课程设置上, 应加强整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首先, 应系统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海关实务、报检实务等业务课, 其次, 应加强这些课程的综合, 开设国际商务综合实训课, 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商战实训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除了开设传统的实务课程外, 笔者认为, 开设国际市场调查分析课, 培养学生搜取数据, 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的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把握商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 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开设跨学科课程。

国际商务专业的应用性决定了国际商务人员必须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 特别是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强弱则取决于外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个人人文艺术修养与交际能力等综合人文素质。因此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时, 除了加强外语能力的训练外, 还应该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技巧。同时以专业限选课的形式跨学科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社会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其中的课程, 加深对自己感兴趣的地域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的理解。此外, 可以开设交际心理学课程, 介绍心理学中影响人际交流和大众交流的因素, 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

5. 增加商务环境课程。

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加强商务环境教育, 帮助学生熟悉他国的商业运作规律和经济环境。具体包括国际商务文化、国际商务环境、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实际课程设置各个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 进一步细化。比如专门开设美国商务文化、美国商务环境、在美国如何销售等专题课程, 聘用有留美经验的老师或者美国老师主讲这一系列专题, 使学生在未来的商战实践中能够迅速地融入特定市场, 帮助企业有效地开展跨国商务活动。

摘要: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它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宗旨与目标, 是教育的核心环节。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难以与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专业区分开来, 也未能与专科类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相区分, 忽视了商务环境教育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了实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应该适当增加管理类课程及双语教学课程, 加强实务课程整合, 开设跨学科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同时要重视商务环境教育。

关键词:国际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设置原则优化

参考文献

[1]夏励嘉.本科国际商务专业特色探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 :91-94.

[2]吴翠霞, 刘雪林.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整合与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0) :47-49.

[3]张廷海, 秦超.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论坛, 2009, (6) :70-71.

上一篇:三新下一篇:黔东南苗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