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行为

2024-06-21

大学生群体行为(精选十篇)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1

群体事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是多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的产物。国内研究者如乐国安等对群事件的研究及定义已经达成范畴, 即群体成员参与的为改善群体现状的行动。羊群行为被引申用来描述人类的社会现象, 指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 个体往往会抛弃个人意识而追随群体的领头羊, 表现出忽略私有信息而模仿其表现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新时期, 我国的群体事件表现出新的特征, 即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成为群体事件的新形态, 这其中, 青年大学生群体成为了重大性群体事件的参与者, 直接影响着校园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郭星华在《无直接利益相关者新解》中认为, 目前的多件大型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中, 无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形成了群体事件中的新的形态。根据据腾讯网在2013年所做的调查, 全年舆情热点事件中, 年龄在18-25岁的大学生参与群体事件评论、调查等所占的比例最高, 这表明学生越来越多地通参与发表评论、表达诉求、寻求声援乃至组织实施实际行动, 而群体性事件也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新问题, 对高校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新挑战。

吕伟东在《对群体性闹事的社会心理思考》中, 对在群体性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证, 指出闹事人群一旦形成, 个体间情绪会交互感染, 非利益群体会加入其中, 形成“集体激动”, 并从心理角度提出了政府行政部门、公安机关有效控制群体性事件形成、升级的具体对策。

缪世岭在《群体事件中的羊群行为》一文中将群体性的事件分成有组织的群体性事件和、自发组织的群体性事件和情绪型的群体性事件。情绪型的群体性事件被认为参与者大部分均与群体事件本身无关, 往往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 而因为事件本身的情绪感染, 弱势群体会针对强势群体产生模仿的从众行为。

何雯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羊群行为研究》中说明一般的从众行为一般不会产生恶性后果, 只是行为个体跟从他人的一种心理反应, 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而羊群行为则容易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大学生在群体事件中, 受到强势群体、特别是“意见领袖”的情绪影响, 相应的会产生趋附的羊群行为。而这种羊群行为的形成机制和演变情况如何, 目前的研究文献尚没有提及。

三、大学生群体事件中羊群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1. 聚众行程的非理性心态

勒庞所提出的“心理群体智能低下理论”认为当群体形成后, 群体中的个体智能水平远低于个体正常的智能水平, 其理性水平和分辨能力就处于最低的状态。所以当一个组织在聚众的条件下, 每一个个体在群体非理性氛围影响下, 群体心态将丧失理性能力, 处于非理性状态。这使得群体成会随意扩展想象空间, 进一步丧失正确推理能力, 导致了群体行动的盲目和暴力性的增强。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尽管是天之骄子, 在群体事件下仍然丧失理智的最大的原因。

2. 去个性的匿名心理

“去个性的匿名心理”直接导致的就是“法不责众”的心态, 因为个体在群体中被隐去了自身的个性, 认为拥有了群体的力量, 所以哪怕是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是不合法的, 但是法律也难以惩戒在群体中的个体, 所以群体中的个体会缺乏责任感, 变得毫无约束, 丧失了理性的思维能力, 没有任何的内疚感, 在群体时间中采取“搭便车”行为, 不仅用较低的成本参与群体意见的表达, 也可以从群体性时间中获得很高的收益。

3. 谣言的传播

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最重要的原因, 其实来自于在群体中散布的谣言。由于谣言是利用了信息传递渠道传播的公众感兴趣的事情、事件, 由于没办法在短时期被证实, 所以会对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情, 进行凭空的猜想, 并在微博、微信上进行疯狂的转发, 造成传播迅速、影响范围广、内容易改变的结果。

四、有效制止大学生群体事件中的羊群行为的措施

1. 加强学校心理预测、疏导和干预工作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群体情绪和心理分析工作, 加强学生群体的心理检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群体心态的变化。而对于具有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学生个体, 要加强教育, 校心理机构要及时进行干预, 并建立长期的心理跟踪档案。在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时, 可以通过讲座、视频、座谈会等各种形式进行教育。

2. 加强网络舆情监督, 对微博红人、学生领袖等进行良性教育

要让学生领袖们知道他们的受欢迎并非是来自于哗众取宠, 给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是让他们在积极的事情上能作出贡献, 而非是在群体事件中充当鼓动者, 组织者的角色, 更需要做的是在群体中情绪激烈的时候能化大为小, 起到平复群体情绪的作用。

3. 实行合理的信息公开制度, 控制谣言的传布

做好日常的舆论检测, 学校应该在学校就做到将噪音污染源控制, 当官方有真实的信息发布时, 要协助官方发布权威的消息, 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发布。能及时对学生的疑问提供有效的了解渠道, 遏止谣言的扩撒。

参考文献

[1]赵亚琼.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和对策研究.经营管理者, 2010, (6) .

[2]缪世岭.群体事件中的羊群行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 (6) .

[3]何雯.群体性事件中的羊群行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 2011.

[4]方付建, 王国华.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岭南学刊, 2010.

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的基础 篇2

名:行永乐

号:201610040247 专

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学

院:商学院 任课老师:刘洪伟

一、脉络框架图

二、内容梗概

2.1群体的定义和类型

群体指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而组合到一起并形成互动和相互依赖关系的两个或者更多个体。

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群体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是由正式组织主导的群体,而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则是非正式的联盟。2.2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

群体的发展过程遵循五个明显的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和解体阶段。

“哪些因素使群体变得有效”;群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也并非泾渭分明,有时候几个阶段还可能同时并存;“偶尔一些群体还会倒退回到先前的阶段” 2.3内聚力与生产率

内聚力指的是成员之间相互吸引以及愿意留在该群体中的程度。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中与绩效有关的规范。如果绩效规范要求很高,高内聚力群体的生产率会高于低内聚力群体;但是如果内聚力高而绩效规范要求很低,生产率就会下降。如果群体内聚力低,但是绩效规范要求很高,则群体生产率也会较高,但不如内聚力高且绩效规范要求也高的情境;如果群体内聚力低,而且绩效规范要求也低,则生产率更可能处于中低水平。2.4群体决策与个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优点:群体决策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和知识;群体决策输入更多的信息;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增加观点的多样性;群体提高了决策的被接受程度。

群体决策的缺点:群体决策很耗费时间;群体内部存在从众压力;群体决策可能会因为责任不明确而导致决策效果不佳。2.5群体决策技术

互助群体:成员之间面对面进行交流,依赖言语和非言语互动来相互沟通。不过,互动群体为了使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常常会对成员施加压力。

头脑风暴:旨在克服互动群体中会抑制创造力的从众压力。它鼓励成员提出各种备选方案,不允许对这些创意提出批评。

名义小组技术: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者人际沟通进行了限定。成员组成群体;每个成员提交创意;群体讨论创意;排名。

电子会议:将名义小组技术和复杂的电脑技术结合一起。

三、心得体会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3

摘 要 當前,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不仅严重影响了高职院体育教学质量,也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对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基本体育行为的分析,提出了逐步消除高职院体育弱势群体的策略,从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完善体育评价标准、丰富体育项目选择展开具体论述,为新时期高职院体育教学均衡性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 体育弱势群体 评价标准

当前,高职院体育教学暴露出诸多令人困扰的问题,其中体育弱势群体的出现和扩大化严重制约了新时期高职院体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体育弱势群体的存在,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直接挑战,更是影响高职院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的巨大障碍。而高职院体育教学存在的忽视体育弱势群体的现象,更是体育弱势群体逐渐远离体育活动圈的重要推手。因此,高职院应该从根本上重视体育弱势群体教育工作,为他们获得和“正常”学生同等的体育权利创造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根本上促进智力体力的均衡发展。

一、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分析

(一)体育弱势群体选择锻炼项目特征分析

体育弱势群体的“弱势”首先表现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他们不能像“正常”学生一样随意选择运动项目,只能从自身身体条件出发针对新的选择锻炼项目。“慢跑”是体育弱势群体学生最青睐的体育项目,乒乓球和跳绳也是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这类体育项目既能起到身体锻炼作用,同时运动量不大。而对于运动量和要求身体对抗较为激烈的足球和篮球项目,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并不经常参与[1]。总之,对技战术要求不严格、对场地要求不苛刻同时运动量适中的体育项目更容易被体育弱势群体接受。但同时,也有部分体育弱势群体学生选择其它运动项目,诸如太极拳和瑜伽等,反映出当前高职院体育课程设置的不足。

(二)体育弱势群体锻炼时间和频率特征分析

对于高职院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而言,他们每周投入到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比较短的。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坚持一周至少5次的课余体育锻炼,仅仅一半的学生能够保持每周至少1次的课余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只在每周的体育课上参加体育锻炼,时间非常有限,一般为30分钟到60分钟,因此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是比较低的,这进一步造成了他们身体素质的下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教学对策

(一)解决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

高职院学生体育弱势群体大部分缺乏对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喜欢体育活动,应该列为高职院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正确体育文化观,体育教师应该通过专业体育理论知识和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锻炼其体魄,提升其意志,增强其自信,提高其能力,将体育活动有机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实现体育和学业的和谐共存[2]。此外,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消除他们对体育错误的认识和偏见,在形成运动习惯的基础上体验运动乐趣,以正确的体育观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二)因材施教,完善体育评价标准

高职院体育弱势群体的“弱势”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心理特点、体能特征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例如,部分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具有耐力较差的特点,进行1000米跑测试时,可以合理降低达标要求和评价标准,而对其学习过程予以重视和肯定,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成就感;体型特殊的学生,组织他们多参加带有娱乐性的体育项目,循序渐进,提高体育兴趣。对体育弱势群体积极倾注师爱,从心理上关心他们,从动作上呵护他们,从标准上照顾他们,促进师生互动,推进师生情感交流。总之,对于不同特征的弱势群体,应该结合学生实际,采取针对性评价标准,帮助他们努力达成力所能及的目标,建立体育活动的自信心。

(三)提高内容多样性,丰富项目选择

随着“健康第一”思想地位的确定,学校体育在健全学生体质方面扮演者更重要的角色。对于体育弱势群体,他们也希望通过体育学习获得运动营养、急救、养生以及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知识[3]。当前,由于高职院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多数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片面性,难以满足学生日趋多元化的选课需求,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很难选到适合自身的项目。尤其是对于不适合参加体育锻炼或者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更应该在内容上面体现出多样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考虑体育弱势群体锻炼需求,充实一些运动量较小的体育项目,比如瑜伽和太极拳等,同时合理增设介绍体育营养、运动安全、急救康复以及锻炼方法方面的课程,从根本上丰富体育内容多样性。

三、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质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作为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体育弱势群体也呈现扩大化趋势。体育弱势群体不仅暴露出体育教育的弊端,也是一系列社会经济和医学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高职院应该充分重视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教育问题,采取正确的对策,给予体育弱势群体享受体育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体育观、完善体育评价标准、丰富体育项目选择,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消除体育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 张言卓,庹新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弱势群体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3(2).

[2] 曲丽萍,崔俊杰.高职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成因及其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0).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4

根据国内外组织行为学研究, 一般认为个体的心理形成及发展有两个历程:一是个体所特有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 它们只能产生于群体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二是个体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群体的外部活动中形成, 随后才能转移至内部, 成为个体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

1 相关理论研究

1.1 群体行为理论

所谓群体, 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共同目标, 由若干人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达到某种特定的共同目标, 由若干人所组成的人群组合体。我们都存在于一定的群体中, 一个群体一旦形成, 它的成员就会发展出与之适应的特定行为。陈兴淋认为群体具有如下特征: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群体拥有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群体具有一定结构。群体一旦形成, 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存在着自身运转的规范规则、目标和价值体系, 群体对于完成组织目标和满足个人需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文中指出群体是一些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集合体, 群体活动是人类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其成员有很多重要作用, 包括认同感、归属感、使成员获得社会认同。

1.2 群体情境对个体心理效应影响

群体情境对个体产生的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助长, 指当他人在场或当他人一起活动时, 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 这是因为多数人在一起活动, 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 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 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 (2) 责任分散, 个人与他人共同工作时, 群体做出决策时, 责任分散到每个成员身上, 任何人都不必对决策错误承担全部责任, 从而减少了恐怖心理; (3) 去个性化, 个人在群体压力或群体意识影响下, 会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 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费斯廷格和纽科姆认为, 当个体的注意力投向群体时, 由于去个性化减弱了作为个体时的约束力, 也即社会对其的约束力, 因此为个体从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对群体的注意增强了去个性化, 反过来又强化了通常受制约的行为。

1.3 群体行为对个人的影响

一般来说, 群体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1) 群体使一个人受到新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由于群体生活方式的影响, 个体成员互相接触的机会比较多, 而每个群体成员又有个人多年形成的各自的行为模式及生活行为习惯, 长时间的接触和了解会使其他成员的各自的行为模式随着产生或多或少的改变, 这就是所谓的人对人的影响, 这种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接触为基础, 在交往中逐渐形成。 (2) 群体一般有其独特的处事行为方式, 人们常把自己看作某一相关群体的同类人, 某一相关群体的同类人, 会影响人们的自我观念, 对人们的行为态度产生影响, 良好的群体行为规范、良好的行为模式准则, 对于规范成员的行为方式很有帮助。 (3) 群体会产生某种趋于一致的压力, 这在以人为中心的交际圈中显得很明显, 有着共同爱好的人, 通过类似的行为互相影响, 并逐渐融入到整个有着共同爱好的人。

2 高校群体活动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研究

2.1 群体可以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

学生来到陌生的学校, 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关心照顾, 没有亲朋好友在身边的支持, 学生需要班级、社团、学生会等小群体来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一是安全需要。通过群体, 学生可以和班级同学或者同寝室的室友一起学习生活, 来减少独处时的不安全感。学生会感到自己更有力量, 在困难面前更有韧性。二是自尊需要。学生在学生会或者社团群体中组织或举办活动时, 个体在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体现自己不同的价值, 个人能够得到被别人认可的满足感。群体能使学生个体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三是情感需要。群体能够满足学生的社交需要, 学生会、社团这些群体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 不同的专业, 学生往往会在相互作用中感受到满足。四是实现目标的需要。为了完成学习目标或者参加评比, 为了举办校园文体活动或者比赛, 需要班级、社团和学生会所有同学的共同努力, 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力量。在这种时候, 学生个体就要依赖群体来完成目标。五是满足其他需要。群体还可以满足其他属于个人的个别需要, 例如, 收集资料信息, 解决特殊困难, 生病或者遇到困难时, 互相帮助, 互相支持鼓励等。

2.2 从众行为促使个体行为良好发展

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当学生个体的行为偏离群体时, 会感到孤立、不安和恐惧, 为了克服个人的偏离行为, 学生就会倾向于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反应。第二个原因是群体的行为具有参照价值。多数学生一致的行为往往构成一个最可靠的参考系统, 学生根据这个参考系统做出自己的行为表现。学生在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的作用下, 会表现出一致的行为, 如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课堂纪律、行为规范等。因此, 从众行为可以促使学生个体行为的良好发展。

2.3 群体活动促进个体团队协作能力提升

所谓团队协作能力, 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 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达到团队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高校中常见的各类文体、竞赛、社会实践等群体性活动,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个体的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个体大于个人、共同奉献、协同合作的意识。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坦诚相待, 都有一份奉献精神时, 取长补短,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个人的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团队协作能力恰恰是社会群体对社会个体的基本要求。

3 群体与个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3.1 正确认识大学生群体类型

大学生群体类型可按照群体的组成、结构、组织性特征和相互作用的性质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高校学生工作中不仅和个别学生接触, 而且要和多种不同的学生群体发生联系, 了解这些群体构成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按群体规模的大小, 可以划分为大型群体与小型群体。小型群体形成的特征是人数不多, 多个成员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与交往, 情感上发生直接的相互关系, 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的调节, 有归属感。其作用是能起到彼此之间相互感受到友谊、理解, 得到对方的支持、激励, 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满足个人交往的需求, 有明显的社会促进、从众和认同心理。大型群体 (如社会职业群体、民族群体、区域群体等) 中各个成员主要依靠间接联系, 社会因素所起的作用比心理因素更为显著。

正式群体是由组织文件和原则明确规定群体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群体, 如学校的班级、教研室、各级行政组织和车间、班组等。非正式群体是没有明确规定的目的, 学生由于相互之间的喜爱、兴趣与好感而自发结合的群体, 他们也有一定的相互关系结构和规范。非正式群体的范围比较广泛, 大学生的各种社团、研究会、兴趣组, 是由多种活动的目的形成的。按组织社团的目的与性质可以分为三类, 即学术类、文体娱乐类及服务、勤工、实践类。这类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是自发性、同龄性、相容性、归属性强, 流动性大, 核心人物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它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同学之间寻求与自己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相同的人结成友伴; (2)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熟悉与了解, 交友的双方扩大与其他同学交往的范围, 扩大群体联系; (3) 在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自发形成了居于核心地位的有能力的组织者, 并逐渐地确立自己的威信而成为群体的核心; (4) 由于核心人物的出现和群体成员的扩大, 相互之间情感联系的增强, 形成了一定的内部规范、舆论和社会压力而成为一个非正式群体。

3.2 积极引导低年级新生认识自我

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仅仅就“个体”而言, 他们存在着性别、年龄、民族、性格、相貌、智力水平、家庭背景、甚至入学成绩等等区别, 这些不同是客观存在的, 有些也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必须承认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 因材施教, 积极引导新生发挥长处、创造精彩,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 引导学生参加适宜的群体活动, 并做好短期中期长期计划, 具体制定每一阶段的目标, 从而逐一实现。

3.3 积极鼓励高年级学生参与各类群体活动

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应积极鼓励高年级学生参加学校、社会各类群体性组织。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需要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的正式组织———班级、团支部、学生会以及各类非正式组织———社团。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因为观念、爱好、习惯等相同或相似而形成的群体活动, 因为它跨越班级、年级、专业, 对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4 结论

大学生作为整个校园的单独个体来看, 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的, 正如我们所说的, 无论是班级还是社团乃至一个宿舍这样的群体单位, 都营造了一种独体的小环境、小体系。

作为学生自己需要认清这些环境的本质, 环境中哪些是对自己有利, 那么需要积极融入和迎合, 又有哪些对自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则必须努力把握和克制自己尽可能远离这些影响或者将这些影响降至最低, 真正意义上做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者, 则应当从宏观上总体把控这些环境的健康发展, 多多培养环境中积极向上的风气和文化等这些能够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力, 当发现有不好的风气趋势时, 需要及时控制和消除。

因此, 高等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深入研究分析学生个体行为和班级群体行为, 了解个体和群体的特性和相互的影响力, 让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 形成一个和谐、健康的群体。只有有效地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 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中的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理论, 分析当今大学生群体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 根据分析的成果提出如何针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群体理论,个体行为,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兴淋.组织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6.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5

时间、目的与行为特征对群体决策绩效的影响

96名大学生,4人一组,参加了评价警察行为的决策实验.研究采用2×2×2(时间×目的×行为特征)因子式设计,旨在分析时间、目的.和行为特征如何对中国人群体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决策群体在行为记忆上的准确性优于成员个体,但群体的决策标准比个体冒险;时间、目的及行为特征影响群体决策的绩效.结论支持了“互补性假设”及K R Murplhy对时间与目的之间交互作用的解释.

作 者:侯玉波 沈德灿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系,100871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年,卷(期):23(2)分类号:B84关键词:群体决策 互补性假设 双高阈限理论

大理三月街卖药群体行为解析 篇6

关键词:三月街;卖药群体;行为解析

大理三月街有着千余年传统的民间传统集市,位置在大理市古城西城门外的一块地方,集市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左右开始,至月底结束,持续达半月左右,有的药商甚至在此逗留一个月才离开。三月街传统集市上主要经营民间医药产品及牲畜,近年来,集市上的牲畜渐渐退了出去,而民间医药产品依然火爆。2015年5月,笔者对集市上经营传统药材的群体(共517个摊位700余人)进行了统计和访谈,以下主要从场域与惯习的维度,对此群体的文化行为做些分析。

场域与惯习是布迪厄提出的一对用以解释人类文化习性与习性网络空间的概念,这对概念被学界广泛运用。关于场域,从布迪厄多处的表述中可以归纳出,它既指社会关系或文化存在的物理空间,还包括社会关系主体—人的情感网、社会关系网等看不见而又实际存在的抽象空间;惯习特指人的社会文化心理及行为。场域与惯习两者互为表理,有惯习才有了场域,一个地方传统的场域又可以给人传承惯习提供模板或经验。大理三月街药市中的卖药群体就是在场域与惯习的相互作用中延续着千年的药材经营经验的。

一、卖药群体的时空观

三月街是延续了千年的集市。到此来经营药材的人们有的数十年中年年都要来此卖药近一个月,三月街街市成了他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影像,而这种影像又每年都在真实中重现。一个来自大理喜州姓段的卖药人说:“我每年农历三、四月间都要到这个地方住一个月左右,二月中旬到邓川药王会也去住上几天,而八月十五,又到另一个地方卖上四五天”,“我这一生都在喜州、邓川、三月街和右所几个地方吃吃住住”,一个来自剑川沙溪张姓卖药人说“我每年卖药的线路是沙溪-邓川-三月街,而这些药市都有固定的时间”,还有许多受访者提供他们卖药的线路、停留的时间等信息。从中我们可以勾勒出这个群体的时空观:一年的时间被几个固定的集市点所牵,每年依时间顺序,一遍遍地重复于这些药市或家乡之间。这样的经验已成为他们的人生轨迹,或凝固成了卖药人的生命情结,他们依着这样的模式打发四季、憧憬和实践时间和空间的节律。而这样的生活又是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的,“我小时候爷爷带我来三月街卖药,我的叔叔也一起来,今年我带来了女儿”,一个来自大理云龙县姓黄的中年卖药人这样向我们报告。“我们卖药人最大的市场就是三月街”、“我除了三月街,不在别的地方住下来卖药”,三月街上的卖药群体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实践着场域和惯习。流动的时间有几个节点就是藥市,而三月街是最重要的节点。时间既是抽象的概念,但又在依日、月的顺序有序地流动,卖药群体心理算着三月街的临近或流走,然后又周而复始,进而形成基于三月街的惯习性时间记忆。

二、卖药群体的饮食与保健惯习

三月街卖药群体在三月街场域中的饮食与保健并非无规律可寻,食物加工、一日的餐数以及适当的保健等都延续着一定的惯习传统。按惯例,大多数卖药人都自带炊具和燃料,自带装水的器皿,自带餐具。他们在自已的帐棚边支起三块石头,或者在两块石头上搭上备好的铸铁炉条并以此为灶,立灶当天,多数人都会在当地烧一柱香和三张钱纸以示告慰当地的“土地神”,平时偶尔也会奠点汤水于地上“谢神”,集市结束时,卖药人还会再次点香化纸“谢神”。一般卖药人在三月街期间一日三餐,也有两餐或四餐的,都自己做。保健方面,卖药人都自我找药调理,很少到附近买药进行处理的,保健路径有药保和食保两条,一般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由于三月街期间天气比较热和干燥,所以他们喝“红糖青梅汁”、“红糖木瓜水”、“嚼葛根”或“嚼甘草或龙胆草”……,“我们是卖药的,身体自己调理”、“我们是半个医生,小病小灾都自己治”……这是被访卖药人的集体回应。而集市上这样的习惯“由来已久”,“大家都差不多”。

三、卖药群体在三月街场域中的居住惯习

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卖药人在近一个月的集市期间都不住店。而是自己搭帐棚,有一部分帐棚的支架是附近的白族同胞支起的,用的材料是竹蔑和藤子,卖药人只要出几十块钱就能使用一个,有些卖药人自带支架和棚布。帐棚低矮、狭窄,往往只能容两个人住,他们没有床,直接在地上铺上草或树叶,再在其上放毡子或线毯,他们表示“这样睡得很舒服”,“天黑了睡,天亮就起”,“这个季节不会下雨”所以“不用担心会得风湿”。而且“祖祖辈辈都这样”。“我们喜欢在集市期间挤在这样的帐棚里”。除贵重药材外,一般药都放在帐外,“这边住的都是卖药的,没有人会拿走老草药”,卖药人一般都不担心药会被偷。

四、卖药群体间在微场域中的互动

三月街期间,卖药人药加工、买卖、居住、储药、食品加工及进食均在一地,彼此间活动范围很近,而且持续时间很长,所以有广泛的交流机会。他们在买卖间隙总是交流采药或加工药的心得,也讨论药性药理,“有时候也谈论农业或婚丧等方面的事”,由于长期交流,卖药人之间互相邀约,年年聚会,成了好朋友。一个来自永平的卖药人和一个来自剑川的医生介绍说“我们每年都来,而且帐棚连在了一起”,一个藏族卖药人和一个白族卖药人说,“每年三月街,我们总是有拉不完的家常”,“我们用汉语交流,都成了亲戚了”,卖药人之间还互相交换药材,“他给我藏红花,我给他金线吊葫芦”;“他给我几个天麻,我给他一些自己种的黑玛卡”;“他喜欢我的重楼,而我向他讨了一窝铁色石斛”;“他送我一个大山乌龟,我要拿回去栽在窗台上”……当问到他们时,很多人都这样回答。

五、卖药群体药材经营惯习

三月街卖药人每年都要在临时的住所蹲守近一个月左右,其目的就是要卖出手中的药材,他们与买药人讨价还价,有时一天有几宗交易,有时几天都不进一分钱,近年来,很少有人将手中的货全部出手的。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所有卖药人都会很满意,带来的药材几乎都能出手。规模较大的药商们分析原因说“现在网上订单多了,大商人不来了”,“我们摆摊,只是依习惯要这样做”,所以还“坚持每年都来”。规模小的卖药商人情况更加严峻,他们说,以前天天都能卖出去药,现在每天都有人来看来问,要么不买,要么就买几元钱的东西,“一天卖的钱连伙食钱都不够”。但也有的卖药人能抓住顾客的需要心理,专门投人所好,他们经营既可观赏又可入药还可长期存放的鲜品,如山乌龟、石斛、何首乌、酸木瓜、白芨、麦冬苗等等,他们收入不多,但“每天都有进帐”。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卖药人,他们大多数都要坚守十天半月,至少“要守大理民族节这一星期”,年纪较大的则认为“进不进钱,都要搞到月底再回家”,问起原因,他们回答说“我们的老古辈子都这样,不能到了我们这破了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惯习。

总之,大理三月街卖药群体就在实际存在的物理空间和他们的经验记忆空间中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经营惯习。这样的场域和惯习的结合体就是三月街卖药群体的文化意义之网。这个意义之网,既已客观存在,又在新的时间来临中不断呈现。(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7

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分析, 在主观支持中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中邻居、同学、父母、亲戚那获取必要的支持, 高于主观支持的平均水平的大学生达到68.5%。在对客观支持的分析中, 高于客观支持平均水平达到55.0%, 这表明在遇到困难时半数以上学生可以从朋友、同学等处得到相应的关心和支持。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的支持的利用度来看, 当学生受到挫折求助时, 高于支持利用度平均水平的比例更高达75.2%, 说明大部分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资本, 能够积极应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排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满足自身的社会需求。根据以上分析, 表明目前大学生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较高。随着网络的发展, 网络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集中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意向、网络人际关系、网聚行为进行调查, 其中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有着人际交往基础, 77.6%的大学生频繁的使用网络, 并在网络中结识新的朋友。另外从调查中显示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多集中为娱乐, 交友, 特别是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极高。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行为表现的行为特征

低社会支持大学生群体易于参与网络人际, 在网络人际的过程中容易在群体中产生极化行为, 大学生网聚群体行为产生的五个心理特征, 分别是:l、集体无意识;2、集体的感染性;3、从众心理;4、情绪化;5、群体责任感的弱化。这也是低社会支持者在寻找网络人际社会支持中易表现出的倾向。当个体融入到网络群体中时, 微妙的产生了去个性化的反应, 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 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 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 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特别在寻找社会支持, 满足个人心理支持需求的同时, 这种去个性化的效应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一旦处于去个性化状态, 就表现出无自知性, 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 自制力低下, 结果就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 冲动的, 情绪化的, 有时甚至是破坏的行动中去。导致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 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在网络群聚行为中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 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 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 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 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 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倾向, 而在群体讨论中往往是社会支持较高的学生在网络群体中表现更加活跃且富有创造性, 在群体中易扮演群体领袖, 而社会支持较低的学生在群体中更具服从性, 更易冲动并且情绪化, 对群体的决策极端化起到推动作用。

三、大学生网络群聚极化行为的引导对策

网络环境发展快速, 管理手段的滞后也随之而来, 网络显示着他强大通信功能的同时也带来网络社会群体的诸多问题。各种即时的通信工具和线上社群逐渐取代传统的社会支持系统, 淡化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现实社会的互动交往模式。当现实生活当中的诉求得不到满足时, 他们往往更习惯于利用网络寻求情感支持和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使群聚现象发生在青年群体中非常的普遍。网络群聚具有两面性, 好的群聚现象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展现社会的正能量, 改变社会风气。不良的群聚现象败坏社会道德甚至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所以对青年的网络群聚极化现象加以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1. 交流是青年民众的镇静剂

每个大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社会资源不同, 在现实中所能得到的社会支持也呈现出很大差异。缺少在有需要的时候就能得到现实社会支持往往就会投入到虚拟的网络中寻求自身的需要。当带着负性情绪时更容易产生群体的极化现象。因此要通过社会学校给他们创造更多平等交流的渠道。这种交流限制了权利, 保护了自由, 使得在群体极化中感染的负面情绪得以释放, 并能够引导青年人的正向发展。

2. 注意威望两极化的规律, 培养意见领袖

在学生网络群体决策极端化的倾向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叫冒险偏移, 另一种叫谨慎偏移。而群体的极端变化往往取决于群体的意见领袖,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社会支持较高的学生往往在群体中承担领袖地位, 所以我们要在群体中培养有威望的意见领袖, 并能够把群体带入良好的群体讨论中。

3. 注重人文关怀, 社会、家庭、学校联动加强社会支持对网络行为的正向作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来看, 深入网络人际行为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应有的社会支持。这部分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得不到足够的支持, 所以社会, 家庭和高校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给予人文的关怀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尔·霍兹著, 吴白雪, 杨楠译.网上公共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活动,亲社会行为,影响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当下大学校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与者众多, 影响深远。实践证明, 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群体活动, 能够培养社会参与意识, 积累社会交往经验, 从而对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对某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观察, 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活动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旨在抛砖引玉。

一、高校志愿者群体活动与亲社会行为

根据中国共青团中央2006年11月7日发布实施的《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志愿者 (volunteer, 也称志愿人员、义工、志工) 是指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 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 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和帮助的人。” (1)

“亲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愿意无偿帮助他人或社会, 使他人和社会获益的人格倾向, 是目前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也是社会教育体系对个体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

通过对亲社会行为众多的研究, 普遍认为个体亲社会行为使其在生活中更倾向于分享、合作、谦让、互助, 进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有利于社会和谐。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阶段应有意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亲社会行为, 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从而实现其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同时,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期以来的深入开展, 在大学校园内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相当部分的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其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群体情境下的社会化行为习得过程。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 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活动对大学生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着有效和正面的影响, 而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能够促进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某大学学生志愿者群体活动及其影响

某大学学生志愿者群体成立于2006年, 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研究和实践为主旨的高校学生志愿者社团, 其活动的开展以志愿者服务、社会调研为主。在协会成立六年多来, 组织了多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及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调研, 在学生群体中有着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了解其志愿者群体活动对其成员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 我们采取了集体座谈、个案访谈和电话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

1. 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较强

通过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座谈和个案访谈, 我们发现, 这些学生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亲和力, 善于表达自己意见和理解他人的意思, 在交流过程中能够尊重他人的立场, 普遍认为通过志愿者活动能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喜悦, 对志愿者群体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对个人的影响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在个案访谈中, 有学生表示在加入初期并没有真正认识和了解志愿者活动, 在进入大学前只是有所耳闻, 有一种模糊的印象, 这种印象是在大一时众多社团中选择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原因。在参加几次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后, 他们才真正感觉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逐步融入到志愿者群体之中。

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利他性群体目标, 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成立的初衷都是以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为宗旨, 其加入群体的自愿原则使进入这个群体的成员本身至少具备为他人为社会提供帮助的意愿, 即使存在部分怀有不同动机而加入的成员, 但是群体总体目标和群体活动的形式、内容, 都使全体群体成员至少在言行上认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群体根本宗旨, 这样保证了群体整体目标的利他倾向, 也对群体中每个个体形成一定的约束, 进而也实现了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活动对其成员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促进作用。

2. 通过参与活动强化了亲社会行为

在座谈和访谈中我们还发现, 绝大多数参与志愿者群体活动的学生都表示通过帮助他人, 加深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认识, 认识到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 而自己也愿意更多地帮助他人。在个案访谈中, 有位参与边远山区支教活动的学生表示, 自己从小在城市长大, 从来没有想到还有这么贫穷的农村和农民, 支教活动使其产生内心最深处的震撼, 表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而在另一个案访谈中, 一位参与关怀农村孤寡老人活动的学生, 通过对某次到某地乡村敬老院做义工活动过程的详尽回忆, 表示对生命、人生、爱情、家庭和社会有了前所未有的感触和体悟, 认为这次经历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另外, 那些老人的感激之情, 使其体验到被他人所需要的成就感, 成为其坚持志愿者活动的强大动力。

对一部分学生而言, 在进入大学之前, 基本上是过着学校—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 缺乏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尤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 而对另外一部分学生而言, 在进入大学前, 学习书本知识成为其生活的绝对主题, 较少甚至基本没有考虑过等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 也较少有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人生体验。通过志愿者群体活动, 提升了他们对社会特别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 丰富了对人生、社会的体验和感悟, 深刻理解到自己利他行为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从而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3. 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周期越长其亲社会行为倾向越明显

在座谈和访谈过程中, 我们发现, 与其他学生社团成员到高年级阶段就逐渐退出的情况有所不同, 志愿者群体中的资深成员对活动参与的意愿更强烈。在个案访谈中, 有资深成员表示现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帮助他人已成为一种习惯, 在谈及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负面案例时, 也表示即使存在风险也不会动摇自己帮助他人的决心。在另一个案中, 通过电话对已毕业的某前志愿者群体成员进行访谈, 其表示大学阶段的志愿者活动对其的影响仍然存在, 在日常工作中, 志愿者活动中所习得的善于与他人沟通、愿意从他人立场来考虑问题、乐于主动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行为倾向和能力, 使其能够很快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认同, 促进了个人的发展。另外, 他目前还参加了工作所在地的另一志愿者群体。

一方面, 在志愿者群体活动过程中, 志愿者在参与各种以帮助他人为目标的活动时, 他人和社会 (包括被服务者、旁观者和同伴等) 对其行为不断给予其正面反馈 (感激、表扬、肯定) , 使其行为得以强化和巩固。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作为一个整体, 其任务目标的达成对群体内部成员行为规范提出要求, 大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 也必须遵从这些规范, 掌握在规范要求下的人际合作、自我表达、理解他人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习得在通过团队合作达成群体目标的能力。经过一定的周期, 这些能力的习得和规范的内化,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固化。

三、讨论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个人的发展, 并且这种发展有利于社会, 从这个层面来讲,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固化正是教育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学生而言, 大学阶段是其社会化过程中尤其重要的一环, 也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固化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活动在总体上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利他性群体目标、群体活动的持续性和周期性、群体组织规范性。利他性群体目标形成对群体成员在一定程度上的约束和群体压力, 使群体成员至少在言行上达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认同和服从, 是志愿者群体活动对参与者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促进的基本前提。而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为维持其群体的存在, 必须持续地在一定周期内以各种形式开展各种内容的志愿活动, 这种持续的、周期性的以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为目标的活动, 对志愿者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 志愿者能够从中得到正面反馈和激励, 从而强化服务他人的意愿和行为倾向。而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组织规范性, 要求志愿者具备相应社会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这些能力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而群体内部规范的内化也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固化。

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 一方面实现了大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促进和强化。

参考文献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9

马克思说到:“未来教育对每一个满足教育年龄的孩子而言,就是生产劳动和智育与体育相整合,其不光能够提升社会生产,还可以给培育全方位人才带来一种教育方式。”这个理论精准的描述了体育在培育人才全方位发展里所具有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中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是高校与社会体育最后交汇点,在培育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功能。最近几年,当国内高等教育迅速开展,学校体育革新继续推进,很多新问题也开始慢慢形成了。在1998年时,我们国家对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准则也做了一些修改,放松了入学体检要求,让那些生病、有残疾的学生也可以成功走进高校接受学习;在1999年时,学校出现了发范围招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怎样做好学生体育弱势人群的教育工作,让这些学生也可以获得同等的体育训练机会,就变成目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又一个难题与重点。

2、文献综述

因为体育弱势人群之前在学校里的人数占比非常小、总数也很少,进行探究的人也十分少,有关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探究就是更加稀少。山东滨州医学院张琦等人通过对这个学校十六个残疾学生开展了气功、武术等一些体育科目,之后得出: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自我调整疾病的实力与精力等方面都获得了非常大的提升,主要就是因为那些参加练习的学生锻炼意识获得了一定增强。有关信息证实,高年级学生要比那些低年级学生在体育成绩上要好一点,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具有一些训练基础,进行练习的时间要比那些低年级学生长。这就证实了适量推迟体育弱势人群的训练时间会有助于恢复、提升他们身体素质,不过在探究中尚未提到他们在每个星期要进行联系的详细时间。刘永峰在依据学生身体情况前提下,提出保健项目内容越多、学生有兴趣的事情越多,这样学生的运动量就会不断增多,那么身体状况就会越来越好,恢复成果自然也就较为显著。这些都证实适当提升体育弱势人群的训练量可以有助于恢复、提升他们身体素质,不过一定要合理、科学根据这些学生自身情况。保健科目尽管获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成果,不过当弱势人群总数在不断增长时,保健体育科目的教学情况也开始发生了一些下滑,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

弱势学生在参与一些体育项目时大多都是汇集在一些不是十分剧烈的项目上,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健身跑(走)、太极拳、舞蹈等;需要给予关注的是,弱势群体学生一样乐于参与一些具有竞技性质的活动,比方说乒乓球等,就那些较为传统养生的项目一般都是没有很大乐趣。这个和当前大学生一些心理特点还是十分吻合。季浏在《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中提到,训练者对项目的热爱程度还有在项目中所得到的快乐是能够拓展身体活动的心理成果最为主要因素,假如个体不乐于开展一些活动,那么就会让其在训练以后得到一些快乐或者形成比较好的情感感受自然是没有办法实现。这些都告诉我们,提升这些人群的体育活动是指引与推进他们开展体育训练最为有效的一个办法。

3、研究目的与意义

学校大学生里一些体育弱势人群因为自身存在的不足,无法正常参加一些体育教学中去,这些给他们内心上带来了很大影响,还有因为他们在体育训练上的意识比较薄弱,掌握当前这些人群的体育活动,依据具体情况设定具有专门性的体育活动形式,变成放在高校管理者中最需要快速处理的一个工作,这个工作不光可以让体育中弱势人群在学校里生活的更为充实,还可以对他们走进社会,迅速适应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带来一些积极促进作用。

4、研究方法

4.1、文献资料法

查找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将有关对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相关论文进行剖析、总结,对指导完成本文有重要的意义,但有关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并不是太多。

4.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询学校教务处统计的学生体育免修的情况,统计河池学院现有的体育弱势群体的数量、性别和所在年级,即体育免修的学生,有32人,对这32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本人亲自发放,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4.3、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问卷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记录下原始数据。

4.4、逻辑分析法

将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得出结果。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构成

从上面表格来看,女生多于男生,大一、大二的学生较多,城镇多于城市和农村,由此看来女生的运动能力要低于男生,平时很少进行锻炼,受不了体育运动所带来的身体不适等原因,这跟性格有一定的关系,大三、大四的同学较少,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逐渐养成了运动的习惯,针对那些身体较虚弱的同学而言,如果参加体育锻炼,是可以得到不被视为体育弱势群体的。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中城镇学生比城市和农村学生要多,原因是除了身体的天生残疾不适宜参加体育活动以外,城镇学生在体育活动方式的选择不及城市学生,而又不及农村学生那样能够吃苦耐劳,身体素质比农村学生要差。

5.2、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的分布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有:实物型体育消费、服务型体育消费、信息型体育消费、门票型体育消费以及有奖型体育消费。表2显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消费的类型主要有:购买体育服装、购买体育器材和上网查看体育信息。其中,购买体育服装、鞋帽以及购买体育器材,属于体育消费中的实物型消费,选择率是非常高的。

从表3看出,女生在选择项目时,还是集中在球类项目和轻体育项目上,但是,男生还出现了“健身力量类”运动,女生出现了健美操、体育舞蹈,这种现象体现了男女生理需要及兴趣区别,启示我们在引导体育弱势群体进行课外身体锻炼时,应注意区别对待,有的放矢。适量增加一些保健课、按摩课的课程,将对体育弱势群体中那些有身体残疾或者缺陷的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

从表4看出,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身体上的“弱势”、较低的健身意识以及运动中的心理压力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主要内因,学习上的压力以及课后作业较多是外因。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1)河池学院体育弱势群体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2)体育弱势群体对体育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体育服装、购买体育器材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单一;

(3)在体育活动方式上,有较大的差距,体育弱势群体男生选择较为经体育项目、球类项目,这专业性比较强的项目选择较少,女生则选择提高自身气质方面的项目;

(4)身体上的“弱势”、较低的健身意识以及运动中的心理压力是影响其体育行为的主要内因,学习上的压力以及课后作业较多是外因。

6.2、建议

(1)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大纲时注意将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最好能够制定一套适合体育弱势群体的教学大纲;

(2)如果有条件的话,能够多增添一些场地和项目,避免体育弱势群体的心理困扰。

7、总结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者对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特征的研究多体现在其显性体育行为特征上,或直接体育行为特征上,且研究的方法多通过其参加体育课学习的行为来研究。研究途径较为单一,研究内容较为集中,对于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康价值相对较小。希望通过后人的研究,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行为进行了更全面的了解,旨在找出产生这一体育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高体育弱势群体的健康、制定合理地体育健身计划提供支持与帮助。

摘要:高等学校体育的目地就是为了增强学生身体健康,让这些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可以获得了一个强健身体走进社会中,这样也是为了适应社会打下基础,校园中的弱势人群在教学里总是位于一个教学盲区,就是因为这些盲区让这些弱势人群更为显著。所以,要完成好体育弱势人群的教育工作,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让这些人群在学校里可以获得该有的体育权力与参与体育项目的机会,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更多关注,并非是独立萎缩在体育项目的角落中,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又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所以,对其进行掌握有助于增强体育弱势人群良好的体育活动情况,对具有专门性的大学生弱势人群的体育活动实行干扰有着十分重要含义。

关键词:体育弱势群体,体育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长春,2003,8.21.

[2]王山群.大学生弱势群体透视及扶植途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杨永欣.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现状及对策[J].理论学习,2003,(1).

[4]彭敏.试谈体育教学与弱势群体[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5]姚宏茂.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

[6]陈波,陈琪瑶.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成因与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

大学生群体行为 篇10

关键词:体育群体,从众,时尚

1 前言

1 . 1 选题依据、意义

公共体育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目前各高校从多方面对公共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就内容和形式都有很多的变化,但是无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采取俱乐部制还是选修制,从本质上来说都设置了一些体育项目供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因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体育群体的影响、教师的个人魅力等因素而出现了学生在体育课项目选择上的从众行为。这种从众现象对高校体育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某些运动项目在学校得到了充分的推广,深受学生的喜爱。消极影响表现在:这种从众现象一方面造成了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紧张或不足,打破了校方体育资源配备的平衡,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体育课的教学。另一方面盲目的从众导致学生个性化行为的产生,他们忽视了个体差异、忽视了自身的条件,而选择了自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项目,从而使一些同学饱受折磨,也给体育课教学造成了尴尬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在公共体育课选项时从众现象除了因为学生个人兴趣、爱好、体育项目本身特点以及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因素之外,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大学生体育群体的影响。

本文试图揭示大学生体育群体对学生在公共体育课选项时从众行为的影响,为学校体育改革和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提出相关对策,从而为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1 . 2 有关“从众”的理论

1.2.1 时尚理论[3]

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会发生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连锁性的心理反应,成为群众性社会心理现象,我们平时常常看到的一些心理现象,模仿、流行等构成大众社会生活的时尚特征,在大众生活时尚格局形成过程中,模仿、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1.2.2 模仿

模仿是再现他人的一定外部特征和行为方式、姿态、动作和行动,这些特征、行为方式、姿态特点还同时具有一定的合理的情绪倾向,在榜样的影响下,人们不仅掌握最简单的活动技能,而且形成精神价值——思想、兴趣和行为的风格。

1.2.3 流行

只要社会上人们的某种行为有新奇性,许多人就会竞相模仿,从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流行。流行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方式,并使之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反应。流行的首要条件必须给参加流行的人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应该能适合于他们潜在的需要。

2 研究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 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了湖南文理学院2012级学生10个自然班390人作为研究对象。

2 . 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等工具查阅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有关体育群体及从众行为的研究方面的论文、专著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用特尔菲法和重测法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做了检验,均符合要求。对文理学院10个自然班共420人发放420份问卷,回收400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为93.85%。

2.2.3 访谈法

对文理学院学工部、体育学院大学工体课专业教师和学生体育协会(交谊舞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部分成员进行结构性访谈。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得来的数据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

2.2.5 逻辑推理法

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和逻辑推理,得出论文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更为准确揭示体育群体对学生公共体育课选项时的从众行为的影响,特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包括态度、行为等)。

3 . 1 大学生对体育群体的认识( 态度)

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发现,湖南文理学院学生中有15.0%的学生知道并参与各种学校有各种体育社团,有50.15%的学生知道体育社团开展的比赛或体育活动,有27.35%学生对体育社团的活动一般了解。通过访谈得知:湖南文理学院大多数学生对身边的体育学习氛围持肯定态度,这与该校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体育群体有直接影响,体育群体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行为,从而影响体育学习氛围。

3 . 2 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3.2.1 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情况

大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情况反映了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爱程度,为此,我对文理学院2012级10个自然班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体育项目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出明显的性别特征,男生更趋向选择对抗激烈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则趋向选择对抗性和活动强度相对较小的运动项目,比如健美操、舞蹈、羽毛球、乒乓球等。

3 . 3 体育群体与体育课选项时从众的关系

通过对大学生问卷调查(见表3)和访谈发现,该校大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从众现象比较突出,有20.70%的学生选择运动强度较小考试容易的项目,16.8%的人没什么体育兴趣,选项目时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这些都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35.80%的学生选择与同学同伴一起学习,表明青年学生渴望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除了体育兴趣、爱好相关联外,通过访谈发现还与体育群体有着直接的关系。体育群体开展的体育活动具有人数的不确定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创造性、群体成员的自主性、群体成员角色的平等性和互换性等特点[6]。体育群体影响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而思想观念支配学生们的从众行为。体育群体对学生的榜样示范效应会使得很大的一部分学生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出现从众现象。

3.3.1 时尚与流行从众

大学生中的时尚和流行大大地受到了社会时尚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大学生急于模仿社会上流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求得社会的认同,满足虚荣心,达到心理平衡。这样一来,像健美操、街舞、网球、轮滑等社会上时尚的项目就很受大学生亲睐;而武术、排球、田径等项目就没那么热门,选修的人数也很少,甚至有些项目因为没人选修而无法开设。调查大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动机一项时(见表4)发现约有35%的调查对象会选择流行、时尚的运动项目正好可以例证这一点。

3.3.2 群体因素

(1)体育小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社会心理学家实验表明,在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群体里,每个成员都会有很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更多的从众行为。其中群体核心人物对群体成员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往往具有某种榜样作用,影响群体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到体育锻炼的热情。具体而言,这种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包括五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2)群体自身的一致性。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条件。很多从众行为的产生,都是在个体看到群体中的他人采取了相同的行为,个体为了保持和群体的一致性而产生的。同时,很多研究证实,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

4 结论

(1)文理学院学生体育群体在大学生公共体育课选课时从众的关系是:体育群体规模与从众率密切相关、体育群体的凝聚力越高则从众率越高、体育群体自身的一致性越高则从众率越高。

(2)大学体育群体代表时尚、流行,这也是学生在公共体育课选项时出现从众现象的主要原因。

5 建议

上一篇:地方旅游购物发展下一篇:让学生插上探索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