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犯错的孩子

2024-06-29

善待犯错的孩子(精选四篇)

善待犯错的孩子 篇1

办公室里, 化学老师在讲述刚才课堂上发生的事:“下午第一节课上, 同学的学习状态都不好, 为了让打瞌睡的同学精神一下, 我猛然地提高了声音:‘谁能给我解释一下爆炸现象发生的景象?’同学们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严军, 请你来回答。’严军极其不情愿地站起来, 答道:‘嘣!’我一听十分生气, 可是看到同学们爆笑一片, 精神也好了不少。这个意外之喜让我一下冷静下来, 我表扬严军同学回答得不错, 只不过他说的是爆炸发出的声音, 下面我跟大家解释一下爆炸的原理。此刻我并不觉得严军的‘坏’让我头疼, 相反我觉得他的‘无厘头’式回答让同学们把注意力调回了开机状态, 这未尝不是件好事。更没想到的是, 课后严军还主动来找我认错。”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一幕。李清是班上特“皮”的学生, 时常在课堂上“使坏”。记得有一次课前, 为了活跃课堂氛围, 我说:“上课前, 让我见识一下哪位同学积累的成语多?”同学们听了很是兴奋, 思品课上考成语?他们个个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好, 同学们, 请听题, 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长得不出众呢?”刘娜答:“其貌不扬!”“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人长得不好看呢?”韩月答:“惨不忍睹!”我不禁用赞赏的眼光看了看她。我接着又问道:“那长得难看呢?”同学们大眼瞪小眼, 想不出一个成语来, 突然听到后面侯清传来一句:“和你一样!”课堂上发出一阵爆笑, 我尴尬片刻, 继而微笑着说:“很好, 李清同学反应很快, 不过等到下次上课你要记得补给我一个更合适的成语啊!”同学们的欢笑声伴随着上课铃声响起, 我走上了讲台。此刻我觉得“坏学生”让课堂气氛活跃, 放松了同学们紧张的神经, 其乐融融的景象洋溢在整个课堂中。午休时, 李清拿着写好的成语找到我, 感谢我对他的包容, 并诚恳地向我道歉。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时常会遇到学生的“坏”, 比如故意答非所问和小小的“恶作剧”, 让人疲于应付, 头痛无比。很多时候, 这些“坏”并无恶意, 只是孩子希望引起教师注意的一种手段。我们只要怀揣包容的心, 善待孩子的“坏”, 并巧妙地运用教育智慧和幽默, 就有可能成为转变学生的教育契机。

安全教育案例(善待犯错的学生) 篇2

事件过程:我班的某某同学在平时就时一个很调皮的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不听课,在班上充当老大,个性非常的强,在班上稍有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动手打同学,在2000年10月的某一天,李强趁我上课在黑板板书之机,偷偷地在下面抽烟,我发现之后,便叫李强交出烟来,但李强再三否认抽了烟.于是,我就叫他站起来离开位臵站到最后面去听课,学生不服气,嘴中嘟嘟囔囔。我也没理他,结果放学后他没回家,离家出走了。因为他平时爱上网,得知他没有回家后,我马上在学生中找到他的好朋友,得到了他的QQ号,加上了他,我以同龄人的身份去给他聊天,经过1个小时左的勾通,他终于回到了家。

案例分析:老师的急功近利、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爱心。老师面对课堂突发事件,应冷静处理,调查了解情况,以正面教育为主,讲清道理,使学生知错改错,而不能凭一时冲动体罚学生.因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老师把学生叫到后面去站到听课,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利,老师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观念所致。一直以来,家长对不听话的孩子大都是采用暴力方式来进行教育的,认为“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易变坏”。在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就 理所当然了。

其次,是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有些教师觉得自己收入低,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白学那么多知识,因而产生了万事不如意的感慨,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向学生发泄。

最后,是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种负面作用。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只要能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搞上去,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行,甚至暗中支持和鼓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做法。

善待孩子的奇想 篇3

在“我们的身体真有趣”活动中, 教师在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孩子绘画的“怎样保护五官”图片, 并提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耳朵的图片, 想想有哪些方法能保护耳朵?”话音刚落, 杰杰大声喊:“老师, 画画为什么能放大?”孩子们纷纷议论:是呀, 这是怎么回事?是放大镜吧?好像是灯光照的……教师因势利导:“这叫实物投影仪。我们来一起找找奥秘, 看看这物体是怎么变大的?好不好?”孩子决定到科学发现室里做实验找秘密, 有的孩子拿放大镜, 看图画、自己的指纹等物体如何变化的, 有的拔了一根头发放在显微镜下专注地观察着, 有的在实物投影仪下做手影游戏……

在活动中, 杰杰冒出意想不到的奇问, 引起了同伴的“共鸣”。教师发现了孩子们新的兴趣点, 及时调整活动安排, 适当地加以引导, 帮助孩子们通过猜想、验证的主动探究, 自己去寻找答案, 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经验, 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正如人们常说的:“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我们的活动就是要保护他们的主动性, 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顺应他们的兴趣和要求, 在孩子们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因为有了兴趣, 幼儿才会主动思考, 在活动中总会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去探索, 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兴趣和探索、成功有着必然的联系。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 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探究、去思维, 让孩子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善待孩子 篇4

关键词:学校,弱势群体,弱势学生

当前在许多学校中, 因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逐渐形成了一部分弱势学生群体, 如单亲孩子、贫困生、留守生、后进生、智力障碍生等群体, 这些群体中的小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 既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又严重制约国家义务教育水平的发展。

我校处于农村, 大部分学生父母因为生计或是为了自身发展而离开家乡, 这就造就了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把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上, 无法太多地关注孩子的发展, 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 这类孩子的心理问题便逐渐明显化。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提倡凸显人文关怀的素质教育, 提倡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 提倡和颜悦色、和风细雨的赏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对每个孩子都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对于弱势中的孩子, 更应该真诚善待。善待孩子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善待孩子的现在就是善待我们的未来。因此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已成为目前小学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此, 让我们怀着一位塑造灵魂的师者的耐心来慢慢转化弱势孩子, 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一、给弱势学生一份特别的爱

关心弱势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权益和平等的待遇, 是每一个班务工作者都应该树立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首先, 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关心少数优秀学生的成长而忽视弱势学生的发展, 或者处处针对弱势学生, 做出些让弱势学生伤自尊的事, 使他们的对立情绪更加严重的做法。由于我们不自觉地忽视或者关心不够, 往往就会给这些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甚至是严重的打击。

我觉得这方面我校做得就很成功。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中心的工作领导小组, 组建了由政教处、教务处、年级组, 以及班主任等参与的关爱“弱势学生”工作小组, 并明确了职责, 提出了要求, 同时在全校广大教师中积极落实了“导师制”, 营造了全员参与关爱弱势学生的氛围, 从学习、生活、心理、情感、思想等方面给予弱势学生充分关注和关心, 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这个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很多弱势学生因为受到了关注, 得到了老师们更多的爱, 而对学校生活充满了积极性。

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对弱势学生的关注, 在行为上注意对弱势学生的关心、帮助、教育和引导, 我想, 我们的班级就不会再有弱势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 在同一片阳光下成人成才。

二、尊重班级弱势学生, 给予更多获得成功的机遇

尊重班级弱势学生, 鼓励他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充分开拓与实现自己的潜能。教师应重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引导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哪怕是学生一点一滴的努力, 教师都要尽力去鼓励, 让他们明显意识到自己进步了, 从而感动他们,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从被动地学变成主动想学, 从以前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如教师可组织各种课外活动, 让弱势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 并通过当众表扬和鼓励的方法, 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班干部作为班级中少数的人群, 是学生们互相竞争的对象, 教师可在班级中实行轮换制, 让弱势学生也有担任班干部的机会, 以提高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 使他们找到在集体中的位置, 增强集体荣誉感, 避免很多消极心理的产生。

三、为弱势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学生在学校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学, 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性别等与不同伙伴进行交往, 而弱势学生往往处于被冷落的状态, 他们的交往对象也往往是弱势的群体。

教师应针对此现象, 在班级中施行互帮互助的制度, 如开展“大手拉小手”“你我来作伴”等活动, 让交往能力强的学生主动邀请交往能力差的学生做好朋友, 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多与性格孤僻的学生接触, 为弱势学生积极创造轻松的交往机会, 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调动他们的交往主动性。

班主任还可利用班队活动, 在班级中多开展人际交往活动, 如在班级表演中, 可请弱势学生多多参与, 或为弱势学生进行生日庆祝等, 来让弱势学生渐渐感受到班级特有的爱。我校有个特色活动是针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 我觉得很有效果。这就是双休日关爱活动, 即针对周末不能回家的留守学生, 或由老师组织出游, 或动员离学校近的优秀学生邀请一同回家, 学校的图书室、微机室等功能室均全天开放, 体育、音乐、美术等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丰富留守学生的周末文化生活, 促进他们身体、文化和心理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留守学生的生日举行庆祝活动, 给他们送上小礼品, 让他们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节假日, 对家庭贫困、交通不便的留守学生, 优先安排住宿, 并指定专门的教师指导学习和生活, 关注他们的成长, 关注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循循善诱的可亲老师, 能慢慢改善弱势孩子们的心理状态, 让他们越来越主动地融入班级, 喜欢上集体活动。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共同努力

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希望, 弱势学生的教育, 仅仅只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 尤其需要家庭的配合。

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为学生在校园和家庭两个生活空间里营造良好的环境气氛, 使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家长转变家教观念, 改进教育方法, 使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学校可通过开展家长会、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访等活动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针对部分弱势学生的问题, 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紧密配合, 共同商量其孩子的发展对策。如经常地开展家长进校活动, 让家长们走进校园, 走进教室, 参教议教, 参与教学管理, 以此达到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目的, 从而给予积极的、默契的配合。又如可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 我们要求各班安排一批教有所长的家长介绍教子经验;还请各班教子经验丰富的家长现身说法, 传授教子经验。总之, 家长会让家长唱主角, 到位的家长兴趣都增高, 育人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上述这些做法, 可使家长进入角色, 成为学校教育积极的合作者, 同时, 对于弱势孩子教育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另外, 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应着重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重视孩子的情感需要, 避免粗暴、溺爱等不良教育方式, 加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减少家庭矛盾, 丰富孩子的文化生活, 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父母对孩子不能期望过高, 以免孩子产生更大的压力, 要针对孩子的实际能力, 作出相应的鼓励。只有让家校合作达到和谐发展, 弱势孩子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才能慢慢摆脱弱势地位。

总之, 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对于弱势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信任与关怀、珍视与保护, 相信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下一定会愉快、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5.

[2]汪琼.关爱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学与管理[J].2003, (2) :16.

[3]郑杭生, 李强, 林克雷.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4.1.

[4]汪昌华.班级嫌弃儿童的成因及教育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3) :19-21.

上一篇:煤炭公司营销理论下一篇:地区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