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

2024-06-13

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精选十篇)

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 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分层教学,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探索,设计与实现

1 现状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 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 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 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 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我们分别以“教” (引导、启发、讲解) 和“学” (探索、理解、实践) 两个角度思考。“教”的分层, 在常规环境实现起来难度大。因为 (一) 40几分钟时间所限, 不允许样样都分层分别讲授; (二) 也没有必要全班学生都听完不同分层的讲解。所以, 只能从“学”的方面挖掘。 (当然, 全年段按层次分班, 也可以考虑。) 做个设想:假如把一个教学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要做到充分使用时间尽量不浪费任何人的光阴, 就必须至少由三位教师同时进行“教”。而学生在“学”的时候, 则需要更多的老师同时分别对各个学生给予指导。这么大的工作量, 传统地由一位教师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

2 分析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班, 情况则大不同了。无论“教”或“学”都能实现分层, 而且能由教师借助程序控制、智能分层、机动个别调节进度, 使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能够全面实在地落实。那时, 教师的作用, 更多地是体现在动态生成、学习过程全面掌控。

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 二是潜在水平, 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 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 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 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 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 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 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3 设计与实现的探索

据一些研究资料介绍, 对高一新生进行分层, 分析其利与弊, 实验得出结果显示:分层有利于中高层次学生提高积极性和增强自信心, 但对于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且可能适得其反。有鉴于此, 我们可以在上课的开头, 先创设一个“进入角色”的情境, 具体说就是“一个小游戏、或一个心理测验、知识智力竞赛”。测验的结果与分析结论不公开, 也不必给学生个人, 以免损及自尊与信心。智能系统能根据测验结论, 自动选择该学生合适进入的A、B、C某个层次的学习脚本。对A、B、C层的学生分别进行探索性、提高性和补偿性教学。实验资料显示成绩越好的学生进展越快, 各层次学生在适应自己的空间学习, 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最优发展。

上课教师先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 使得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有所得, 都获得了成就感, 较大地改善了师生关系, 提高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 教师在备课时预设了在各层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做了充分的准备, 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 目标更明确, 针对性更强, 同时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上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 灵活地使用教学策略, 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发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 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根据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强调指出, 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 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 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算时, 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差生做容易的题目, 教师提供纲要信息、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助;优生做稍难的、有挑战的题目, 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当讲授复杂或份量较多的新教材, 又不能采用个别或分组教学形式时, 应采用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他主张实行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而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质就是把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这既顾及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 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 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个别化的有效模式。

按教学时不同的目的要求, 进行相应教案的编写。备课既得考虑教材, 也要考虑学生因素。由于学生层次不相同, 也应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A类生来说, 采用少讲多练, 培养知识的应用是所注重的, 以及解决问题技能和技巧如何提高等。对于B类和C类生, 则采取浅讲多练, 重点考虑将基础知识技能落到实处, 也要懂得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查出有无缺漏的加以补上。传统的上课, 教师对不同层次班的问题设置都一样, 布置的课堂练习也相同。在网络环境教学班, 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 设置了不同的问题, 当然也相应不同的课堂练习:A类生, 既有知识的直接运用, 也有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B类C类生, 课内练习则侧重于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教师重视课内信息的反馈, 即使不同层次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教师给予回复也是侧重不同、深浅不一。对课内学习的评价重视, 学生答题、完成课内练习, 教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些因有了网络为基础, 才得以真正地落实。

再来看优生和差生在同一分层教学班中能担任的角色。因为将来学生们最终都要进入社会, 我们就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形来模拟:优生相当于社会精英, 具备知识技能或管理才干。他们的天赋不是单用来为自己谋利, 也应为人群造福。差生相当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也是他们借选举把权力托付给领导者、管理者。差生虽然总体表现不如别人, 但可能某个方面有其长处, 甚至有时他愿意参予实践与互动就是本节课零的突破了。教师或优生在与差生互动时, 应能及时给其鼓励性的评价。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优生参予教学过程, 并被赋予适当的权力, 可辅导差生、管理差生的进度、并给差生予评价。各差生则根据各优生对差生辅导的业绩、管理的政绩进行打分、评议。有利于激励优生培养帮人即帮己、助人为乐的精神, 增长社群的理念。

4 目标展望

当然, 所有的各个环节点, 应当设计成开放式的, 以适应动态生成与调节的需要。就是说, 在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应能够按具体情况, 动态可随时添加或修改各环节的具体的内容、脚本与选项, 能适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分层。各节点按需要可设置若干检测陷阱, 获取结果一方面作为学生在该节点诚信系数, 另一方面加权后参与总诚信度计算。教师是总设计师、总指导者、总管理员。这些教学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在学生档案库, 是每个学生全面素质的详尽信息, 可供以数据、图表、统计分析或评语等方式进行调用、查询和展示, 是观察教学过程、评价学生素质、评估教学品质、管理学习层次与进度、教师课后反思的客观依据。因将分层评价功能交由程序智能处理, 就能够做到不断地优化、细化和量化。

这些功能在智能教学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量之大、管理之繁杂、操作之细致, 不借助网络环境而全部采用人工处理是不可想象的, 并且对于提高备课组、教研组以至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及使用率, 减少重复开发, 意义之重要可想而知。

背景:

网络智能教学平台, 是一个集教育理论、教学实践、软件工程在内的系统工程, 目前国际上成品资料少, 能具体应用在教师实际教学中的系统, 就更难得。本文以网络分层教学作为切入点, 试图探索该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并对可能的研发方向做了若干展望。

参考文献

[1]Zhang Chunx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lated research of stratified teach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M]Zhejiang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6 (in Chinese) 张春兴,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相关研究, 教育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2]Stratified teaching, baike.baidu.com, (in Chinese) 百度百科, 词条:分层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反思 篇2

【内容提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中体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多媒体课堂教学仍存在照搬课件,展示课件等三个方面的弊病。对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强大功能,就应在教学做到多媒体资源与认知过程的整合,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手段的整合,硬件设备与课件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教学反思 【正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数年不变的教学模式已渐渐淡出神圣课堂。大多数地区的学校都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师忙起来。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教育改革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笔者自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照抄,照搬课件。就目前农村的现状,课堂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手段集中体现在课件的使用上,而课件的制作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还好有宽带网,打开网页,应有尽有。问题恰恰也出来了,我们一些教师在使用下载的课件时,只是照单全收,没有结合教情,学情消化,整合资源。其结果教学效果达不到甚至落后于课堂教学。

二是多媒体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课件的展示。课件下载或制作后,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一边讲述一边不断地点击鼠标,展示出讲授的内容,学生则看着大屏幕听。一节课下来,教师的能动性尽在冷冷的屏幕上,学生的主动性多为生动的画面所吸引,至于思考几何,动手几何,创新几何,则不得而为知了。

三是极端依赖教学设备,教学基本技能退化。日新月异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引发了教学手段的革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学习的速度、内容的丰富、学习的研究性、知识构建的合作性、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等方面,相比传统课堂有无可比拟的长处,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得到了广大老师、尤其是对新事物特别敏感的青年老师的青睐,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正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教育教学作用。但我们也注意到,部分老师对技术设备产 生了极端的依赖性,一旦设备故障或停电,则惶惶然手足无措,教学风采顿失。透视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的是部分老师教学基本技能退化的严峻事实。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技能退化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如果教师不重视专业技术的培养与锻炼,过于依赖设备,将本应由老师亲自完成的工作全部交给机器去承担,教师指导作用会日趋淡化,最后发展为“机灌”。“机灌”与“口灌”一样,都是对学习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多媒体教学要突破以上三个方面,真正发挥其强大的教学功能,我认为应在多媒体教学中把多媒体资源与初中生的认知过程、与传统手段进行有机的整合,将现有的硬件设备与课件资源充分整合,那将会使计算机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加熠熠生辉。

一、多媒体资源与认知过程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思品课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与学习主体的认知融为一体,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交互”。如在讲《感受共和国的巨变》时,给学生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对比图片,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必须依据“以人为本”的新课改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注意课堂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同时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交互功能,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那种让计算机教师把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就是按键和顺序播放的做法,只不过是由“教师中心”演变为“电脑+教师中心”,由“人灌”变成了“机灌”,它强化的只是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甚至于教师也成为计算机的“奴隶”。

二、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手段的整合

计算机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多媒体教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特别是动态演示更是常规教学手段所能企及。但常规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果在教学中纯粹以计算机代替小黑板和挂图,单纯让计算机“唱戏”,而忽略教师的板书、语言和教态,那将会使历史教学变得更加呆板和僵化。实际上,教师的讲授仍是目前思品课教学的主要形式。生动幽默的语言、入木三分的分析、和 蔼可亲的教态,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实践也证明,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技术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如果只是一味地使用某种电教手段(如用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播放影视),那对学生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灌输,只不过是从教师的“满堂灌”变为“电灌”。所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与常规的、甚至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出整体的功效。那种“用鼠标代替教鞭”,“用屏幕代替黑板”的提法未免过于偏激和片面。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只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现代手段与传统完美整合,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学习效益。

三、硬件设备与课件资源的整合

初中多媒体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硬件设备缺失、相关课件的匮乏和制作的困难、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等原因,使得课件的利用率很低,往往是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即使是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的精制的课件,也仅在公开课上露露脸,而在平时教学中则被束之高阁了。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将现有的硬件设备与课件资源充分整合,另辟蹊径,才能化难为易,让更多的课件走进课堂,把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

一是给课件“减肥”。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应该围绕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使之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因此设计课件时应集中精力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上,切忌堆砌素材,面面俱到;图片的处理宜简洁,切忌滥用色彩,哗众取宠。否则就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淡化授课效果。七年级学生宜更多的播放音像资料和动画,增强直观性,八九年级学生可适当增加理性分析。

二是可采取“拿来主义”。一方面,网络中的现成课件各有千秋,只需我们牺牲一点时间就可以下载下来,然后采用抓图、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加工制作,即可在教学中使用。另一方面,“拿来”也是教科研,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捷径。

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 篇3

关键词:分层教学 多民族环境 C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2009年云南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实施。我校结合新课程的全面推行,进行分层次教学和选课教学的改革试点,按学生自己的每个学科的基础薄弱程度不同分为三个层次(A、B、C)。结果下来,C班不约而同的就集聚了60%左右的民族学生(回、彝、苗等),因为彝族、苗族学生本身录取时分数就低;而且他们与汉族学生(40%)一样总体就是基础差、厌学、纪律不好。这样对他们的教学中就不是简单的学校分层次教学当时的指导降低难度的问题,主要是面对的是再怎么简单的问题他们都是不学:要么睡觉、要么讲话、要么玩手机等。。。。。在这个学生构成变化背景下要怎么才能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改变学生这些毛病,笔者就09年带高三一年中的做法和心得体会做如下简单的简述.

1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得到学生的认可

1.1 明白自己,疏通学生心理

在安排到自己上C班时,可能好多老师觉得怎么是自己去上,第一时间就产生抵触情绪,加上大家都明白C班这些学生的现状,更加恐惧,干脆产生混的想法。这样一来首先自己就先在心理上打了败仗,那接下来的教学你怎么可能和谐的进行呢?那就是不是混,可能要度日如年了。怎么办呢?应该淡定自己、明白自己;要从内心高兴接受,明白教什么班级什么学生都可以使自己发光。学会发挥自己的才智与学生斗智斗勇中找乐趣,使自己在挑战中教育教学得到进步发展。教学是双边活动,单一的你在一边怎么努力挣扎,对方不回应也是妄为的,因此及时疏通自己所交学生的心理也是关键所在。C班学生大多分班后都不理解学校做法,从而学习上一开始就是消极的,这时的老师们就应该即时了解学生的心里,疏通他们消极的心里阴影。

1.2 展示自己,使学生认可你

怎么让学生认可你?不是你夸夸其谈的说自己怎怎么厉害就可以的,而是要有策略的方式方法上进行“和平演变”,在各个环节细节上渗透。因为他们是高三学生了。。。。得用事实说话。比如C班学生几乎不擦黑板,前节课老师的板书还在,如果你字写的好的老师,你就可以留下原来的字,自己板书在旁边,还有意说你们是不是不喜欢我的字就不擦黑板了,这样他们就使他们注意以后擦黑板,你的字一对比他们心理就明白你写的不错!历史教学中也经常讲到伟人,就可以联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优秀学生的评选,我们学校首席、骨干教师产生的严格,也就潜移默化让他们知道你是200多教师中10多个高级教师之一、学校10个首席教师之一,这些都还不是那么重要,更但重要的是你的教学要达到之前甚至超过之前的,这才是核心所在。

1.3 安排自己,做课堂班主任

C班學生总体“毛病”还是挺多的,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形成只管自己讲课,对学生的反应、纪律不管,形成老师在上面是“背课”。连自己的门前雪都不扫,机械的填写学校教学管理日志,把一切事项都扔给班主任。恕不知道,教育教学是连在一起的。不管纪律的课堂,这样下来C班的课堂是一边倒、一大片的乱糟糟现象;所以课堂上的学生违纪,最好是自己当时处理,做课堂班主任。特别是一些偶尔的小事,发现时提醒他、下来告诫他,给他知道老师是看见我做的事情,只是在原谅我。如不来上课的,要当堂落实记下,下节课时在去问问原因,给学生知道老师很在意他们的。对要睡觉的学生可以根据他的基础及时提问,并给以表扬;或者叫其阅读等方式来处理。对玩手机一事自己要在上课前提前在教室里面走走,要求把他们充电的连接线收起来,把课桌里面一些无关的课堂用品提示叫他们收好,清理一些违纪诱导物(手机、小说、玩具等),使之失去土壤温床,明白老师知道他们会玩这些。。。教学中也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对学校的管理要求进行宣传,使学生的学习观、民族观、价值观是正确的,懂得感恩的心,明白不学习才是最大的违纪。最终就是要采“刚柔相济”的合理的大棒怀柔来做家长、班主任具体要做的事情,使自己的课堂在和谐有序中进行。

2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

首先,要求自己,使课堂在动中完成,C班学生即使是纪律维持了,可以安静了、不睡了,但也不是都认真听讲,大都还是在发呆中和与时间斗争中挨过。这样一来,你的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更为好笑的是会发生你才讲的一个问题或者一句话,你立刻问他们,都是不知道。时常会产生无名的怒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时就要时常提醒自己,要做好课堂的“总导演”,使学生能动起来,充分用好45分钟,精讲细练。

这些学生也不是那么容易动的,经常是启而不发,一定要有耐心的;更要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讲究战略战术的思想准备。如看到要有睡觉的,你可以根据他的情况,基础差问个简单的问题,如果还不会回答,还可以叫他自己说一个这个知识点的任何问题,也可以老师说很简单的几个问题让他自己选一个回答,回答对了就坐下;如果普通话好的就立刻叫他阅读一段课文;这样答对了、读完了可以给予表扬,告诉他还是知道一些的。。。。如你看见有人在下面玩手机或者看小说,你可以马上出一个问题叫大家思考回答,这是你立刻走下去对该生的提示,如果次数多了可以收了其手机、小说,课后进行教育。他们的动也是经常就一会,不久又会恢复原状,所以要求老师要不断的掀起互动高潮,方式也要不断更新。如你不能一直就是问题,一直是满堂灌,他们是不会接受的;要么讲到故事性问题时也可以适当故事化(但要可控下,不可适得其反),讲到民族问题也就本班民族生发问(多民族统一、民族发源、民族主义等),讲到联系热点、现实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寻甸就是自治县),可以结合时政吹点见解,就会立刻把他们从睡意、玩意中拉回。更关键的要防微杜渐,不要等睡成一大片、闹成噪音你才来处理,因为法不责众!可以说老师只要采取有益于你教学和学生成长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而且要注意临场发挥的得当运用,无论是一个词语、一个动作(特别是90后的网络词语、明星动作)!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无味的、呆板的、僵化课堂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 篇4

近年来, 随着适龄人口急剧减少, 高职院校生源数量逐年减少, 同时, 高职院校招生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 造成同一班级内学生之间的英语能力层次不齐, 使传统的班级授课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 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指委在2010 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征求稿) 指出“各校应积极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 网络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络分层教学是今后高职英语改革的必然趋势。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接着通过实证研究,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开展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效度。

2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2.1 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2.1.1 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传统

虽然高职院校一直在强调英语教学改革, 但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新改革精神不够, 真正能够坚持把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到底的教师寥寥无几。很多高职英语课堂仍旧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而高职英语教学却没有紧紧跟上时代、社会的发展。虽然, “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倡导了很多年, 可是很多英语课堂教学却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小学到大学, 学生没有感觉英语课堂教学有多大变化, 对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感到厌倦, 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1.2 生源多样化、学生水平层次不齐

以江苏省为例,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经过高考的高中毕业生, 英语基础较好;第二部分是通过单独招生进校的, 这部分学生没有经过高考, 英语基础稍微差一点;第三部分是对口单招进校的, 这部分学生是从中职升学过来的, 学生英语较差。还有一些江苏的高职院校招收外省学生, 由于江苏高职院校在省外往往被划分在专科最后批次, 招收过来的学生英语普遍较差。由于生源渠道的多样化, 导致同一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层次不齐, 教师授课时很难把握教学难度, 授课或难或易, 常常顾此失彼。长此以往, 会导致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 而英语基础差的同学也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同时, 面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也缺乏授课的激情, 进而导致英语课堂的沉闷。

2.2 高职英语教学应对策略

2.2.1 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 英语教学应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 加大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更新教学理念, 采取激励措施鼓励英语教师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 注重课堂任务活动, 把语言学习与语言活动相结合。

2.2.2 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在充分了解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 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 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 同时, 充分利用移动通信技术, 全方位、多渠道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语言输入, 调动每名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 也调动授课教师的教学热情, 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证研究

3.1 研究过程

本文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两个高职班级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为A班作为参照班, B班作为实验班, 由于每个班级各有2名学生最终没有参加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最终参照班和实验班的人数均为39人) 。以实验法 ( 前、后测) 为研究方法, 对比研究实验班和参照班的英语考试成绩, 探讨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效果,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开学进行分班考试, 采用2013年12月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试题, 实验从2014 年10 月初到12 月下旬, 共10 周的实验周期, 最终学生参加2014 年12 月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数据分析以SPSS 22.0 数据分析软件为载体, 以从均值、标准差、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研究,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2 数据分析

实验法是指为了解决某一教育问题, 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或假设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 经过一定时间, 就实践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从而得出有关实验因素的科学结论。本研究以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测试题目, 分为前测和后测。两次测试的对比研究主要是了解有意识的利用周围的网络环境能否提高分层班级高职英语教学效果, 直接体现在能否提高学生英语成绩。

从表1 中可以看出, 实验前A班学生平均分为71.67, B班学生平均分为71;实验后, A班学生平均分为74.54, B班学生平均分为79.23。

表2给出了两个班学生成绩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从该表中可以看出, 参照班前后成绩T检验的概率值为0.012, 大于0.05的显著水平, 所以可以推论参照班这10周的教学对学生成绩的改善没有明显的作用;而对于实验班来说, T检验的概率值为0.000, 小于0.05的显著水平, 所以可以认为网络环境下的分层教学班级学生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

3.3 结论与反思

研究表明, 在为期10周的实验教学中, 实验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信息化手段的使用, 鼓励学生课后使用电脑、移动设备预习、复习功课。从考试结果和实验班教师反馈的情况来看, 相对于参照班而言, 实验班的学生英语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英语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并且课堂上的气氛更活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也较高。虽然授课老师觉得压力很大, 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备课, 但是学生英语能力得到了提高, 觉得更有成就感。由此可见, 网络环境的确对英语分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 在研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校园中没有免费可供学生使用的无线网络;教师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学材料, 备课量大;缺乏教学平台, 无法系统地监控课后学习行为等。

4 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 而英语教学改革离不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研究表明,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对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如教师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传统, 生源多样化, 学生水平层次不齐;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如改变教师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实施分层教学;最后, 通过实证研究, 论证了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效度。

关键词:高职英语,网络环境,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Diane Larsen-Freeman, Michael H Long.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242-243.

[2]黄晓颖, 阿力马斯.教育学和心理学对分层教学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11) :78.

[3]郭卫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9) :36-37.

[4]马珍萍, 陈望波.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4) :32-33.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尝试小结 篇5

坡家初中:李生德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它有教学容量大、形象直观、能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等诸多优点,但目前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1、学案设计不科学,学案中没有目标、没有明确的学习途径提示,对学生的学习任务要求不明确,没有正真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2、学生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查找资料、反馈信息不及时、不到位严重了学生的学习.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监控不到位,至使学生乱翻乱看,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大,课堂教学效果较差.4、教师准备给学生查阅的资料没有系统性、分类不细给学生查阅资料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了教学进度。

我认为要上好网络环境下的课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利用网络环境上课时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浏览、搜索的丰富素材,所选取的素材要有利于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上网浏览,并在充分运用技术去处理并形成成果,譬如在教师留出的空白处打出答案,选择正确材料进行复制粘贴并剪辑图片、文字等资料,加工修改后,给教师机发出帖子上传,接受教师评价;

三、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给予”与学生“探究”的关系,频繁地打断学生学习活动不利于“自主学习”,反而影响效果。教师“给”的多了,学生“自主”的成分就少了,空间就小了,当然也不能全部内容和时间放任自流,随着学生“由马信缰”;

四、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随时进行监控,要坚决避免学生各行其是,由着自己乱击乱点,无目标的乱翻材料的现象;

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当好学生学习搜寻知识的指路者、指导者、合作者、激励者、评价者,一句话,教师努力在更多学生中间穿行,俯身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六、要处理好教材与资源的关系,坚持以《课程标准》为“标”,以教材为本,以丰富的资源为拓展和延伸的原则。不能出现顾此失彼;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 篇6

一、审题阶段:激发写作欲望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兴趣是一种魔力,它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下面,结合课例进行分析。

课例:话题作文“面对缺陷”。

美国人安迪,右手指有四根手指,他是一名优秀的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但是,做一名电视主持人是他的梦想,虽然安迪具备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几乎所有的条件,但是,各电视台的负责人看到他残疾的手都回绝了他,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之后,安迪终于被一家电视台录用。在试镜的时候,安迪按电视台的意见带着仿指手套,但是,这样他总是感到虚假和不自然,在正式主持节目时,安迪摘掉了手套,以最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观众和自身的缺陷。由于安迪真诚、自信、充满魅力的主持,安迪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成为了一名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观众来信不断,他们热情地赞美了安迪的主持艺术,对于他面对缺陷的坦率给予了热烈的赞美,观众接受了他的缺陷。

这是一篇“面对缺陷”的话题作文材料,可以借助网络搜集残运会上一些拼搏的镜头及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艰难与坚毅片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灵感。抓住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写作要求,通过借助媒体资料的视觉积累,学生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话题内容。

二、写作阶段:扩大写作空间

网络写作不但能整合传统写作本身的优点,并能打破传统的构思、写作、修改的模式。在电脑上,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文章进行增、删、补、改,甚至可以从网上下载,根据需要进行复制、粘贴。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通过文字处理软件的添加、删除、移动、替换等操作命令,大大提高了修改效率。学生采用多媒体的写作形式,将图像、声音乃至三维动画联合使用,使得作文更生动、形象、多姿多彩。

三、自主交流:提高鉴赏能力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淡出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学生由课堂上的“看客”“听众”变为积极的创造者。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通过网络传输到每台电脑上,然后对照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对例文的每个环节进行判断、评价、对应条款打分。电脑网络的交互式特点,能让学生在品评每篇文章难以把握时,参考其他同学的评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用一体化,学生们也尝试了“当老师”改作文的滋味,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增强。

作文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但学生的作文要做到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就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真实的感受。网络里,名山大川、日月星辰、花鸟虫鱼可尽收眼底,写作素材很容易找到,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也很容易借鉴。另外,还可以把班内优秀作文或典型例文通过课件来欣赏和评析,也可以利用电影、录像资料来印证单元学习所得。网络作文教学载体较多,又能突破时空界限,有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因“身临其境”而获得真情,动起笔来有话可说,这样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促使学生多角度比较、分析,更深地领悟“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被激活,学生的内在潜藏的创造欲望更容易被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如下:

1.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写作兴趣。

高中学生给人们的感觉是每天钻在书山题海中,头脑中除了分数、毕业证和录取通知书便一无所有,甚至有些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所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搞好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网络写作教学就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学习兴趣。

2.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学生在交流中迸发了思维的火花,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处在一种交流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和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们再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是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关注他人、关心自我的热血青年。

3.使情境、协作、会话真正成为学习环境的一部分,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真正的体现。

在整个协作鉴赏的活动中,学生一直处于活动的主体地位,处在协作、会话、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讨论中,互相提供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师生交流可能做到,但生生交流却难以充分进行,但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这种交流就能够有效地进行。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 篇7

一.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网络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社会画卷和生动活泼的历史长廊。它不仅从空间上扩大到整个世界, 而且从时间上纵贯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 利用网络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文。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表现为:

1.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无论是国际互联网还是校园网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 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事, 读遍天下书, 走出“家庭———校园——家庭”的单一生活圈子, 有了丰富的资源库, 就能解决写作文无话可说的难题。

2.网络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传统作文教学手段, 如单纯的作文指导、剖析范文等不管如何深入细致, 授的终究是“鱼”, 而网络作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授的是“渔”。这正是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3.网络作文教学可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作文教学中, 教师通过批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 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差, 修改作文的积极性低。而网络作文教学中, 教师在确定写作范围后, 学生可以根据作文的题目自己上网查找资料, 筛选信息, 利用文字处理系统完成作文, 然后通过电子邮箱发给老师和同学阅读修改, 真正实现学生作文的主体参与。

二.网络作文教学的实践

1.铺设网络线路, 建设好网络教室。

2.普及计算机网络运用知识。教师和学生都须有较好的网络知识和技术, 要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采用专门培训与自学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3.建立作文网络。设置相关项目如“作文词典”“习作集锦”“教你一招”等, 学生按网址进入就可以看到各项内容。

4.构建网络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1) 创设情境, 提供交互式网络图像, 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内容; (2) 确定习作主题,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个别化辅导, 让学生有话可写; (3) 利用网络的开放性, 让师生互相阅读、点评批改, 进行多向互动交流; (4) 在网站上发表学生作品, 激发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5.确定网络作文教学的内容: (1) 语文教材基础训练中的内容; (2) 一些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以语文课文内容为中心拓展研究主题, 学习课文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撰写论文等。

三.网络环境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1.网络信息的丰富多彩给深层探究问题提供了材料上的保证。网络的空间特征满足了语文阅读教学创设学习情境的需要, 并对之施以及时、动态的有效控制。通过搜索信息解决当前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但网络信息繁多, 信息处理十分复杂, 仅靠个人力量很难顺利解决问题, 于是共同探讨就成为极具时代色彩的学习策略。

2.网络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

网络环境下的管理与教学 篇8

一、防病毒

说到防病毒, 选择知名杀毒公司的软件, 进行全方位的防火墙保护与内网杀毒似乎是唯一有效的途径。但校园中泛滥的病毒通常是一些普通的病毒或小病毒, 称不上具有强大的破坏性。我校的常见病毒主要有: (1) 爱情后门 (lovegate) 和TORJAN; (2) 震荡波病毒; (3) 电子邮件中的木马病毒; (4) 针对文字处理系统的病毒。在我校已经安装了正规网络版防杀软件的情况下, 这些“小”病毒依然困扰了学校很长的时间。诚然, 本人并不怀疑杀毒软件的优越性, 它们的防杀作用无可替代, 但病毒的绵绵不绝却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来防御的, 所需对策具体如下。

1. 终端用户防毒

(1) 定期备份文件。一旦病毒破坏了数据, 就可以利用备份文件恢复数据及相关文件。这里的“定期”并不是指较短的时间, 而是指较长且用户自定义必需的时间。实际上, 教师把C盘用GHOST或其他的数据备份软件对C盘进行备份, 再把MyDocuments的目标文件夹移动至非C区, 这样就确保了C区只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但大部分教师不会使用GHOST等备份软件, 所以为每位教职员工刻录一张可启动的光盘是必须的。当教师遇到系统性的软件故障, 通过启动软件中的菜单选择就足以完成备份与恢复的工作, 耗时不长, 却解决了大问题, 也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日常维护工作量。

(2) 为教师提供全面的防病毒培训。如果教师都了解病毒攻击的风险、防护措施以及遇到可疑病毒时应该采取的措施等, 就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系统内大多数病毒的发作。

(3) 启用自动更新功能。启用自动更新的功能, 为该系统及时打上补丁程序或修补漏洞。

2. 服务器防毒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 病毒可从多种渠道进入系统, 因此在尽可能多的点采取病毒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1) 定期更新防病毒定义文件和引擎。一般情况下, 更新是自动进行的, 但对于教师来说, 更重要的是应该定期检查日志文件, 以确保正确地执行更新。

(2) 文件服务器中“网上邻居”或FTP都有一部分空间属于临时文件夹或上传区, 这部分是用户可自由存取的空间, 而这也正是病毒隐藏和传播的温床, 所以管理好这一部分就可以控制病毒在内网上的泛滥。事实上, 许多校级的系统管理员并不重视这项工作, 其原因是太繁杂和费时, 但管理员只要对各个学科和部门进行认真分析, 确定内网中的重点监控对象, 分批、分时地进行上传、下载病毒扫描, 便可使任务简化。

(3) 作为校园网络安全组成部分, 防毒、反黑和入侵检测是不可或缺的。在反黑中, 通常采用两台防火墙安排在互联网与校园网的接口处和Internet网与校园网的接口处, 但要注意内网与外网的隔离。另外, 拥有完整的入侵检测, 可以弥补防火墙静态防御的不足。

二、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建设

谈到校园网的教育教学管理, 就一定会涉及设备情况和后续的技术与服务。

(1) 投入与产出

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的建设目标并不是“校校网”。在不同的学校领导和不同的评估标准下, 每个学校都有可能建一套“自己”的校园网, 但作为客户端用户的教师, 他们关心的是“产出”, 而这个“产出”就是校园网的服务, 包括上网速度、网络资源和辅助教学等功能, 因此高性价比的硬件与软件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领导应在投入上充分考虑产出, 要正确评估性价比, 使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 教育城域局软件资源库

在开发课件上, 教师的耐心和能力是有限的, 也就是在校园中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扩充能力较为薄弱, 这样会使得校园的资源库失去新的补充, 最后流于形式。因此整合和开发下属关联的校园网的软件资源, 形成整个城域网的资源库, 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 服务和娱乐

教师非常看重校园网的服务和娱乐两大功能。服务是指一些小软件的提供, 娱乐是指音乐和影视等方面。只有提供好的服务和娱乐, 教师才能真正感受互联网带来的方便与快乐。

总之, 校园网在硬件建设方面没有必要一步到位, 如能分批分次进行建设较为适宜。核心设备在比对各方投入后, 仔细分析其性价比, 并在该基础上构建各种管理软件平台, 多方位为教职员工服务, 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三、领导参与

虽说校园网建设要全校上下共同参与, 但校领导的决策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校领导的支持和参与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 配置合理的软件是校园网发挥效益的基础, 可采用维护外包和使用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信息集成管理平台的方式。其次, 自身参与到校园网的使用中去, 把学校的常规工作与网络有机结合, 形成规章制度。校园网应在发布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 包括信息交流、网上办公、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网上招生、财务管理和后勤管理 (含图书馆管理) 等。

四、关注学生论坛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篇9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网络环境教学集声、像、动画、文字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和知觉器官,以各种形象的声音和丰富的画面,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正效应,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在引入课题这一环节时,我剪辑了迪斯尼英语中的一段动画,动画中有大家很熟悉也很喜欢的米老鼠、唐老鸦、小矮人等,还有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钟表,学生们观看完这段动画片后,对这节课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学习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这对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网络环境下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效果也非常好,那是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的,它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时、分的认识》的练习设计上,我就设计了一个“狐狸先生的一天”,以动画效果出现狐狸先生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一天,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选择相应的答案,由软件来判断学生的解答正确与否,如果对了,电脑用“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或好听的音乐来激励学生,如果错了电脑会提醒学生“再想想”。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抽象为具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为实现了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机械地进行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新课讲解、练习,学生几乎没有独立地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师生间的交流形式单调、内容贫乏,而如果是单纯由学生自主学习则易出现学生学习不易监控,教师指导困难等麻烦。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由于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钟表,甚至有点已经学会看时间了,所以在教学“认识钟面”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上网进入到“时分秒”的学习网站上的“钟表博物馆”栏目,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钟面仔细观察,然后自行填写我在网上提出的问题。通过网络的这种交互性,一方面当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计算机立即给予提示,这些提示引导学生思考并仔细观察,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直到做对为止;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系统的功能,学生可随时电子举手向我提问,而且我也可以通过主机监控任何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通过音频、视频信号的传送进行个别辅导、分组解答或转播讲解以及个别提问,这样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从“复制型”、“消极型”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地发挥其认知能力、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实现自我教育,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

●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可以及时形成课堂评价体系

旧的教学模式中存在课堂反馈信息不够全面、不够准确、不够快速的遗憾,而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网络的编程实现整个课堂的纵向统计和横向统计,实现时时监控,及时准确地反馈,达到评价的效果。所谓纵向统计,即对每个学生做题情况时进行统计,出现在每个学生计算机上,人机交互和反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它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受到教学成果的激励,从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产生良性循环;所谓横向统计就是利用网络资源,设计实现主机对终端的时时控制和统计,收集每个学生对每道练习题的学习情况的反馈数据,对全班课堂练习从总人数、登入数、一次性做对人数、正确率四个方面进行总评价,从而,取得学生对各题目所做情况的真实反馈及本节课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堂评价体系,教师可以时时进行个别辅导或全班讲评。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篇10

1 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员协同备课, 拓宽学员视野

互联网为广大教员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教员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 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 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 既能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性、增加学员的可选择性, 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 从而易于学员理解和接受, 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网络教学还丰富了教学内容, 拓宽了学员视野。

2 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员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等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员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学员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 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 并撰写小论文, 从而达到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开发学员学习潜能、论, 通过讨论式学习, 教员与学员处于平等的位置, 使得学员的思想更能和教员融合在一起, 促使学员对问题的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3.3 探究式

教员反映学员所存在的问题及现象, 由学员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和交互功能进行探究学习, 找出问题所在,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这种学习模式使学员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能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兴趣和创造性。

3.4 协作式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由中队或小组学员针对同一内容, 彼此交互和合作, 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员认知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转变为学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4 网络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智能环境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信息具有共享性、丰富性、时事性。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

然而, 网络教学不是“无所不能”, 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因此, 在运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 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网络教学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其次, 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员主导和学员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 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

(上接39页) 料阀清空没有一定厚度料位是奴隶。最后, 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 有其突出的特点, 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自身的优点,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绝不能用网络取代教员。

总之,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它将不再仅仅以传播知识为主, 而是在于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重在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创造新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重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合理的利用网络教学, 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思想进一步培养了学员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了学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员在利用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技术的过程中, 同时也增强了其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模式不单纯是以往的教员与学员关系, 而是转变为教员—学员—网络的关系。利用网络访问学习资源可以促进学员学习方式的变革, 并且为学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有力的保证。内容详实丰富的资源库能够支持自主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建构生动科学、多向互动的教和学环境, 一方面能把教员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另一方面能把学员从灌输式教育和题海中拯救出来, 充分激发教与学两个主体的创造性。开放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 教会学员如何到资源共享中心的海量资源中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源, 如:电子图书、学科相关背景材料、辅助学习材料、课堂练习、网络课程、视音频材料等进行学习, 培养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员的主动学习能力极大的得到加强。所以教员必须不断的学习, 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世纪培养出杰出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装饰结构下一篇:游戏下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