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2024-06-04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精选十篇)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篇1

一、现今高校武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欠缺良好的武术专业素质

高校武术教师多数都是由体育老师代替,很少有专业的武术教师为学生进行武术培训和武术指导,有些虽是有武术根底但是也不是武术科班出身的教师,多数教师都是通过普修课学习到武术技能的,有些学校甚至是由一名教师课前教授其他教师进行武术训练,之后在教于学生,虽然有些学校聘请了专业武术教师,但是没有良好的责任心,上课只是走走形式,没有深刻教授学生真正知识,导致学生对武术失去兴趣,没有积极性。学生很希望拥有一名武术功底强,专业知识高,责任性强的武术教师教授武术项目,增强自身武术知识。

(二)高校武术教学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学生学习武术多数是重视武术的使用性的原则,还有学生对武术的内涵很感兴趣。高校武术教学不像散打、攻防格斗那样的内容项目,只是教授武术的内涵和理论知识。但是很多学生对武术性格的术语和名词还是不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发挥不了武术的使用性,只会让学生更加失去对武术学习的兴趣,有些学生甚至会出现不信任教师能力的看法,还会出现逆反心理失去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

(三)高校武术教学中场地和器材的欠缺

很多高校虽然开设了武术学科,但是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武术科目的重视度还是不高,学校在安排武术课程时相对其体育科目要少,相应的武术教学场地也没有,武术教学器材比较少,其他的体育项目都拥有完善的教学器材,但是武术教学场地是能安排在其他体育项目场地中,有时还会因为场地的原因无法开展武术教学,这样更加无法提高学生的武术能力,无法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四)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有些高校还运用传统的武术教学内容和模式,初级三路长拳、初级棍术、初级剑术、24式太极拳等武术技术教学内容,相应的武术理论知识设定的只是武术的竞赛裁判法等知识内容,教学课时比较有限,教学的理论知识只是有其名字却无实际使用意义。传统的武术模式是以套路技术为中心进行编写教材,在教学中教学方式无法整体体现武术技术,也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育的发展和现今时代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虽然喜欢武术,但是不喜欢上武术课的心理,无法提高学生的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更新价值取向的意义

武术可以良好的呈现我国悠久的历史,也能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良好的呈现,武术项目虽属于体育项目,但是也高于体育。很多高校只是传授武术的运用技术,每周开展一两次武术套路技术的体育课程教学,完全忽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武术文化有三个层面,运动技术只是武术文化的表面一层,制度习俗层和心理价值层才是武术文化最精髓的部分,而原来的教学模式对课程价值取向产生了偏差,忽略的重点导致武术教学降低了本身的教学地位。武术教学内容要重视对武术文化的培养,将武术的民族传统教育文化融入教学中,将现代化特点和高校教学发展的趋势与武术的民族传统教育文化相结合,将武术课程的价值取向设定科学,并且以学生的健康和终身体育为教学的指导观念,设定课程目标要以身心和谐和社会适应原则;武术教学在课程的功能上主要是弘扬传统的优秀的满足文化,将武术文化的完整性视为重点;设定武术课程内容时,要将武术的文化现代化特色展现出来,将综合化、生活化和多元取向完美突出。更加提倡师生互动活动,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良好发挥,运用弹性考核制度为标准,将分数意识淡化,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综合素质。

(二)高校要建立武术课程教材的新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定就是教材内容,教材内容决定了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高校的武术课程教学教材要符合科学教学的观念,也要符合新时代特点,也要与高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情况相符,武术课程教材要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良好的可行性。也要良好的将民族传统体系文化与现代体育运动结合,才可以良好的体现传统武术文化与国际教学内容向接轨。这样可以良好的突出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的特点,也能突出武术文化的整体性,良好的展现了时代感的特点。武术教学体系在设计新的教材体系时要以“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大众体育”、“个性体育”等思想为指导特点,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的原则良好展现。

(三)高校要将武术教学课程方式进行创新改革

高校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武术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将学生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武术产生兴趣,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武术训练习惯,将被动教授的模式变为主动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乐于学习,将武术教学的多样化进行展示,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和交流能力。在改革创新过程中要结合武术项目的特点进行创新,其一,将武术攻防特点相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器械对抗训练、双人练习和教学比赛等内容。其二,运用排气和毽球等体育器材,模拟暗器,让学生进行徒手和防御训练。其三,将传统的套路练习进行拆分,进行单招练习,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创新的动作。其四,让学生进行武术情景短剧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其五,将音乐引入教学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自由练习。其六,可以适当安排户外教学活动,让学生习惯野外武术课的教学模式。其七,将及时教育与国内外武术比赛相结合,教授学生武德和爱国主义教学,将武术理论知识也结合到其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高校武术教学要将分数课程考核标准进行淡化

高校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精神和特长爱好来鼓励学生参与到武术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武术活动的创新意识,淡化分数课程考核标准,增强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三、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

(一)将高校的武术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程

在高校中武术必须课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问题,高校可以将必修课转变为选修课检修教学,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以学生自身兴趣为起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满足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科学更新人性化,让学生在学习喜爱的学科的同时更加激发自身潜力,要比强制性教学效果要好很多,教师在教学工程中,也能更加方便,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良好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将高校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武术的运动形式有一定的功法、套路和搏斗性,在设定武术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设定,让不同条件的学生适应教学程度,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关键就是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也能影响武术教学的整体质量。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设定,其一,武术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的健身功能为前提。武术可以让人强身健体,也能修身养性,武术教学可以良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掌握到武术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其二,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多数是以实践教学为主体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教学站很小部分,高校武术教学中不但要加强学生的武术专业能力,也要加强对武术的理论知识教学,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比较强的,求知的欲望也是比较强的,所以武术理论知识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武术的教学历程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三,加强武术技击性的教学,技击性是武术队的本质,也是武术运动的一大特点,也能通过这样特点与其他体育项目分离开来。教师在武术教学中可以将散打、擒拿等项目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好的领悟武术实际使用性,结合套路动作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在对武术课程进行创新时要根据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创新,根据武术教学的特点来编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高校武术教学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高校武术课程教学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武冬,吕韶钧.高等学校武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教育学,2013(3):92-98.105.

[2]李微.普通高校武术普修课程内容的改革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2013(3):75-76.

[3]崔文学.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和措施[J].学理论,2010(23):278-279.

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篇2

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本文从学生体育目标需要和体育运动能力的差异出发,探索改革高校体育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选修课采用分类教学,分类确定教学目标,分类选择教学内容,分类多维评价,全程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作 者:施晓鸿 作者单位: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刊 名:陕西教育(高教)英文刊名:SHAANXI JIAOYU(GAOJIAO)年,卷(期):“”(11)分类号:G80关键词:教学模式 目标需要 体育运动能力 分类教学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 篇3

关键词: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73-03

至2003年国家教育部开始颁布并实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到今天,已有7年了,几年来,根据《新纲要》的要求和精神,全国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新构建了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生为本,实施“复合型”教学模式,开创了体育课程的新局面。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中主干课程之一的武术课程也在这一大环境影响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势头,即以套路运动发展为主线,逐步开拓自由搏击、散打、女子防身术及擒拿格斗术等多种运动形式,但是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及武术运动本身发展的原因,武术课程模式运行的现状并不乐观,呈现出“学生喜欢武术运动而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较为普遍,武术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并不高,严重影响了武术课程的发展。本研究从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设计现状着手,以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及武术的价值取向为依据,来探讨武术课程设计的模式,以期为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设计为载体,以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运行模式、课程目标、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参阅了有关课程论、课程设计及武术课程在普通高校的运行模式等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整体趋势,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2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高校武术教师的访谈调查,了解了部分高校的武术教学大纲;通过对湖北省部分高校的武术名家进行访谈,了解目前湖北省高校武术课程的开展情况,为本课题设计论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2.3问卷调查法

对湖北省部分高校的15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即发即收的方式,有效率100%,真实性较强。

2、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概述

2.1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概述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地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结点,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于传授技艺与增进体能,更重要的是它是科学与文化传播的载体。所以大学体育课程更要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升。当前,以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理论依据,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原理,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学体育课程主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理念,实施“复合型”教学模式。调查显示:湖北省各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是:在第一学年开设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必修课程,在第二学年开设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选项课程,在第三、四学年开设以俱乐部形式的自主性体育。这样的体育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模式,但由于对学校场地器材与师资队伍等软硬件条件要求较高,也就是说要实施复合性教学模式需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些学校在这些软硬件条件很难达到情况下就存在着在实际教学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2.2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现状研究

2.2.1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模式运行的现状分析

依据《纲要》的要求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目标。在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以常规必修课、自主选项课、开放性俱乐部或课外训练课三种模式运行,在这个大的改革环境的影响下,武术课程模式也呈现出这三种模式,据调查问卷统计得知:90%的学校武术课程模式主要以选项课的模式出现,有40%的学校开设了武术必修课,25%的学校开设了武术俱乐部课,还有极少数学校开设武术训练课,这类学校大多是招收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学校。这些模式虽然也符合《新綱要》的要求,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据调查分析主要有:一是武术课的教学效果不佳,选武术项目的学生逐年减少:二是在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的体质逐年下降:三是学校软硬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不能满足武术课程的开展。

2.2.2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目标的现状分析

根据《纲要》的第三条与第四条将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了“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方向。目标以五个方面为主,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从问卷调查看,各高校武术课程目标主要是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主目标下,辅以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参加武术运动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武德,以期达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标。与《纲要》中的五个目标对照来看,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心理健康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难以体现,无法完成。而其它三个目标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基本能够完成,但效果并不是太好,主要是由于武术动作繁多,内涵丰富,而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又没有武术基础,所以许多教师从问卷中反映要实现这三个目标还需要努力。

2.2.3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内容体系的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到目前为此,有许多武术同仁对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综合起来主要是对学生习武的目的、学生喜欢武术的内容情况、学生对武术课的认识情况等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许多有实际价值的建议,但是对武术课程体系的改革不系统、不实用。本研究也对湖北省15所高校武术教师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访谈,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武术内容较多,体系复杂,学生在选武术课时主要体现在对武术三个价值的取向的需求,即:技击性、健身

性和艺术表演性,而各学校都存在着对武术课程体系设置不明确,变化较少,多年来主要是以国家规定的三级武术套路为主,有少数学校开设了散打、搏击等技击项目,这就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对武术的价值取向的需求,以致于有好多学生选好武术课后却不原意上武术课。同时也是因为武术运动本身内容和内涵丰富多彩,不好取舍,而学生对武术运动的需求方向较多,不易统一造成的。

2.2.4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及教学资源的现状分析

通过资料得知:各高校武术教师通过实践,都采用了许多的武术教学模式,归结有以下几种:自主性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传统的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模式等。还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武术本身的价值取向,吉林大学的刁振东提出了“三双”教学模式,即双主体:男女合班,双客体:我们不同方向的武术教师授课,双内容:武术套蹄与散打相结合。根据对几所高校的调查得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传统的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而其它的几种模式也有运用,但是实际运用得并不多,整体教学模式比较简单,出现了学生学习时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够的现象。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教学资源的贫乏,特别是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教师是根据存旧的体育教育教学大纲培养出来的武术教师,要么只会套路,要么只会散打,而套路都学的是国家规定的套路,而学校在开展散打项目时又显得硬件条件较差,怕出伤害事故,故大多学校都不开设此项目。

3、普通高校武术课程设计模式的论证

3.1武术课程运行模式的设计及论证

进行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不仅需在考虑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特征,同时还要重视对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积极关注。为此,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应是提升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力为,这就要求体育学习中必然蕴涵着科学文化要素和人文文化要素,必然凝结着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特征和个体对体育学习过程本身的需求特征。当前武术课程主要以必修课、选项课、俱乐部及课外训练课三种结构模式在运行,大多数学校以开设武术选项课为主,其他两种形式运行较少,学生只有在选项课时才能接触到武术,对武术了解较少,加上本身身体个性的差异,又没有课外的辅导模式帮助他们消化课堂内容,所以给主项课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试想学生上课时掌握几个动作都难还如何谈提升体育学习力呢?又如何能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呢?所以建议高校在课程运行模式上要改变目前单一的运行模式,力争实行多种模式并存的运行方向,使学生通过课内外各种形式的课程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科学与人文文化素养。

3.2武术课程目标的设计及论证

根据《纲要》的要求,体育课程目标是梭层次分成基础目标与发展目标,普通高校在这一要求下完成了武术课程目标的设计,但是在实施中出现了难以完成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心理目标与社会适应目标,在没有具体评价指标时,无法进行实际的操作,所以建议在设计目标体系时要考虑目标的可操作性及目标本身的实现的可能性。

3.3武术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及论证

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是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制约课程设计活动的价值准则。它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是理论层面的方法论,也规范着课程目标的性质以及内容选择的范围和领域”。武术项目本身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技击价值、健身价值、文化艺术欣赏价值,课程设计者如何在课程设计时取舍这三方面的价值是决定课程具体目标、任务、内容及结构的重要依据。而對武术价值取向的取舍也就是学生对武术项目本身价值需求的取舍,同时也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以,在设计武术课程体系时可根据学生对武术的需求,设定多个体系内容,然后由学生去选择体系的内容,从而在学生兴趣满足的情况下能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3.4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及论证

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也就是武术课程设计的生活方式,就是使学生在课程结构要素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运用最有效的方式去感知学习内容、理解学习内容、体验学习内容和享受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所学习的内容把握蕴涵于其中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而教学方法的运用就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及各软件条件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以达到这个结果为目的。以引导大学生对未来体育生活的价值探寻,促进主动与自主学习是高校体育课程中学习方式的努力方向。因此,各种课程模式的开设应当提供合作学习、团队学习的情境。以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4、结束语

当今高校武术课程设计应开放多种课程运行模式,目标定性定量清晰明确,使广大的教师在教学有可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在努力发展目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课程内容体系的选择中要充分地把武术运动本身的价值取向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学生在愉快中掌握自己想学习的内容;同时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身体状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其体育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

[2]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

[3]钮力书.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新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9.

[4]李金龙,王晓刚.对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审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5]刁振东,杨道宁等.“三双”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

[6]胡建国.武术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

[7]王林.当今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方法论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篇4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武术课程依然存在教学内容老化、教法与手段陈旧、考评方式老套等诸多跟不上改革发展的弊端[2],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双累”(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等现象,效果极不理想,所以师生都盼望改革。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今天,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理应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高校武术需紧跟改革的形势与步伐,构建出新的武术教学改革模式势在必行。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以及武术段位制、武术改革、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数十篇学术论文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1.2 专家访谈法

对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部分武术专家、上海市武术院职能部门的管理者、上海市高校《中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会专家和部分上海高校武术专家等进行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为《中国武术段位制》与高校武术相结合的相关内容,并对访谈内容做了记录和整理分析。

1.3 问卷调查法

为全面了解高校武术课程施行段位制教学实践的现状,笔者向部分上海高校武术专家、上海市高校《中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会、在上海市高校一线上课的武术教师等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97份,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96%。同时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上海市大学生对高校武术课程施行段位制教学的看法,课题组也做了大量的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工作。在这次调查中,发放学生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3份,有效问卷941份,有效率为94.1%。

1.4 数理统计法

在计算机上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相关研究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结果

2.1.1 上海市高校武术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的现状

2002年上海市高校将《中国武术段位制》引入课堂开始施行教学改革[3]。通过对上海市高校《中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会专家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在上海市60多所高校中,迄今为止已有18所(其中公办16所,民办2所)高校相继施行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公办高校有: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外贸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立信金融学院、上海警察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民办高校有中华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等。

2.1.2 上海市大学生通过武术段位制考段晋段的状况

上海市高校武术课程施行《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已有十余年,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在上海市高校施行武术段位制教学是可行的,有成效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2003年1月上海市高校《中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会下发考段大赛文件,当年就有数所高校请上海市高校《中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会前往考评。据问卷调查了解,迄今为止,上海市高校有数万名大学生参加武术段位制考评。已经通过了武术段位制考评并获得了相应的初段位段位证书和段位徽饰标志的大学生达41817人,其中获得三段大学生13675人,获得二段大学生15769人,获得一段大学生12373人。

2.1.3 上海市高校武术课程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民意调查结果

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程相继实行了“三制”(即学期制、学分制、选课制)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武术进入高校期间,各高校对武术课程教学都有所改革,但大部分局限于改革教学套路款式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形式[4],所以师生都盼望武术改革。

通过问卷调查也认识了高校武术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也是民意所向,笔者对上海高校部分师生就“你认为上海市高校武术有必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吗?”这一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中认为很有必要的教师19人,占31.15%,学生367人占42.58%;认为较有必要的教师21人,占34.43%,学生252人,占29.23%;认为无所谓的教师13人占21.31%,学生154人占17.87%;认为很没有必要的教师8人占13.11%,学生89人占10.32%,调查数据说明,高校武术实行《段位制》改革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切合武术发展的需求,符合高校师生的渴望。

2.1.4 大学生喜欢的武术内容的调查

据学生访谈了解,在上海高校中有众多的大学生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大学生热爱武术,这正是武术运动在各高校长盛不衰的原因。为了解大学生喜欢那些武术项目内容与兴趣爱好项目。笔者就“你喜欢的武术内容是什么?”通过大量的问卷已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见图1),学生喜欢的武术集中在“传统武术、防身术、散打、器械、拳术、武术功法”等六个项目,其中女生尤为喜爱防身术,以及拳术中太极拳和器械中的剑术;而男生更偏爱技击性强的项目,如武术散打和防身术等,喜欢长拳、器械的中刀和棍的也不在少数[5]。

2.2 高校武术课程施行《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分析

2.2.1 武术特性切合《纲要》指导精神

武术是一项集文化性、健身性、民族性、科学性、趣味性等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这些特性,符合《纲要》指导精神,正如《纲要》明确规定,“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第二,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第三,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第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6]”。武术的文化性、民族性、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防卫性、对抗性、表演性等特性,具有其它体育项目难以达到的全方位表现其社会功能的特色。高校武术课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武术教学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培育学生民族精神、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武术段位制课的所有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更是围绕这个中心。因此,武术的各种特性是符合《纲要》指导精神。

2.2.2 武德武礼呼应教育部的德育主旨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内容之丰富,哲理之深奥,功能之全面,其他体育项目无法与之相比。可以说武术锻炼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礼仪是人与人交往重要的仪式,礼仪可以体现出国家与个人的文明素养[7]。武术谚语云:“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对习武者的道德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高校武术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更是注重武德武礼教育与考评,要求寓“德育教育”于整个教学与考评过程中,这与国家教育部近年提出的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旨相呼应。

2.2.3 内涵功效适应大学生的兴趣需求

武术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武术运动不仅是形体上的锻炼,而且还能修身养性。对外可强壮体魄,锻炼筋骨,灵活关节;对内可调理脏腑,疏通经脉,调节精神,尤其是武术的许多练习都注重调息和意念活动,这对于调节内循环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等都有极好的效果,是其它体育活动不可替代的。

武术的又一优点还可不受病、伤、残以及体弱的限制,有着广泛的适应性,这些都是武术固有的内涵功效,深受大学生们喜爱。如今,新增“段位制”教学内容与方式,不同于武术运动员等级标准,是具有类似“跆拳道”、“空手道”等功夫的级别设置,按照通段者的技术技能水平、理论知识以及传统文化修养层次,设置1段到9段,教学内容和考评方式都是循序渐进、逐级晋升的,并且十分注重武德武礼。在高校武术专项课上,对于无武术运动基础的学生来说,可以从武术初段位学起,逐段提高。入段时,只要会武术的基本功的几个武术组合动作(五步拳)即可,武术一段只要在入段的基础上会打一段规定套路或武术散打的内容就可,二段、三段依次类推,并且通过不同段位的考评还能获得相应的象征荣誉的证书和徽饰,可以说武术“段位制”具有“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激励作用,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自我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需求。根据近几年武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将武术段位制的内容和考评晋段方式作为武术的教学的内容与考核方式,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认同,适应当今大学生的兴趣需求。

2.2.4 弘扬国粹迎合高校武术发展战略

武术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它的形成、内容和方法上都渗透了中国古典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兵法思想和伦理道德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武术不但能增强练习者体魄,提高练习者的能力素质,而且还能塑造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培育民族精神,在这一点上是任何其他运动项目所不能比拟的。大学生血气方刚,“发扬武术、弘扬国粹”的爱国热情极高,他们只要认准武术是我国的国术,就会矢志不渝地学习武术,无形中增强爱国热情,培育了民族精神。

2.2.5 终身体育符合高校体育改革方向

学生通过武术的学习不仅能掌握武术的理论、养身知识、武德文化和技术与技能等,还能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和竞争意识,促进个性的发展,使身心得到长期健康发展。

段位制能激励学生通过学习、考段晋段,形成了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为今后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基础,保证了武术发展的可持续性,符合当今高校体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2.3 高校武术课程施行《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3.1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师资力量强弱和水平优劣是直接影响高校武术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调查教师自身获得段位情况方面,被调查的教师中,获得高段位5名占8.20%,中段位27名占44.26%,初段位8名占13.11%,无段位21名竟然占34.43%。这些数据说明,目前上海市高校武术段位制师资相对比较薄弱。

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传授技能的引导者,特别是“传统以口传身授”为主的武术教学更是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据访谈了解,2002年复旦大学曾经举办过一期高校武术初段位套路师资培训班,上海市多数高校分别选派1—3名武术教师参加了培训,当年即刻有几所高校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效果十分明显。但遗憾的是,上海市高校武术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至今,才举办一期段位制师资培训,这与当今上海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进程较慢有一定的相关。建议上海市教委、武管中心要依据目前上海市高校的武术师资实际情况,每年应有计划地举办高校武术段位制的师资培训,形成培训制度,不断增强高校武术段位制师资力量。

2.3.2 优化教学考评内容

上海高校武术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后,教学内容还是沿袭传统方式,过于“重套路、轻技击”,主要还是以段位制技能性套路为主,而构成武术套路的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一个动作所包含的因素多,从而还是造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现象。因此,在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中“中看不中用”的内容,应该加以优化和改进。

中国传统武术无论什么流派,均有“打”有“练”,打练结合的。经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教学内容兴趣不高,而对攻防技术内容兴趣较高,目前试行的段位制套路教学内容与他们所喜欢的内容差距也较大。如果段位制教学还是以学习套路为主,就会脱离学生实际想学的内容需求,如今,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已相继进入高校,他们的教学内容和考段晋段十分注重“打练相结合”,它们技术简单易学,注重实用。如果高校武术教学改革还是一味追求武术竞技套路的“高、难、美、新”,而不结合实用技击术,就会使学生错误认为“武术”中看不中用,只是花拳绣腿、体操化套路而已,同等段位的中国武术不如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来得实用。因此,对武术段位制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应该以学生兴趣需求为主,结合武术自身特点,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结合武术的技击本质,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武术段位制教学形式,优化段位制教学与考评内容。

2.3.3 制定激励机制措施

首先,上海市高校武术段位制考评由上海市高校《中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会一手抓,考评点面还不广,基层的积极性调动有待提高。需要调动各层面考评高校机构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段位制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特别是段位制的激励措施没有跟上,目前上海高校大学生参加武术考段,只是凭自身对武术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参加段位考评,获得段位证后,没有奖励措施,还得参加各学期的专项考试。为了鼓励大学生练习武术,积极参加考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应制定一系列武术段位制考段晋段激励机制,如通过段位制考评者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将高校武术段位考评与学生的成绩考评体系相结合等。

2.3.4 及时颁发段位证书

首先,适度调整申报时间。对于普通高校学生入段、晋段的时间也需要调整。《中国武术段位制》规定,每年的8至9月份为考评时间,10至11月份为审批时间。我国的教育体制规定新生的正式教学是从9月下旬或者10月初开始,学生的武术教学还没有开始是不可能申报段位的。因此,调查组通过调查认为,武术管理部门,专门成立武术段位推广部门,“全年候”接受全国各省市武术协会和各高校师生申报武术段位,这样有利于高校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

其次,及时颁发段位证书。高校学生有别于其他的在职人员,他们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自身的不确定性,4年的学习生活后又要面临择业的流动问题。中国武术段位制规定了段位制的审批程序是县上报到区,再上报到省,而后申报到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研究院。如果让高校所在地的学生从县级开始申报,经过中间的多个环节,时间周期就无形中延长,会导致毕业前申报段位,毕业后才拿到段位证书的现象,这对于具有流动性的高校学生而言,是一个不利于武术段位制普及与发展的问题。武术段位证代表学生通段的荣誉,是判断大学生是否通过段位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许多参加考评段位的学生都希望在考评结束就知道结果,最好考评后,能及时给学生适当的点评,如果通过了就立即颁发证书,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在今后朝更高段位努力时,可以尽量克服不足之处。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办事效率,下放权力,简化申报程序,缩短办证周期,提高学生“通段”积极性。

2.3.5 合理收取段位考评费

晋升武术段位缴纳一定的费用无可非议,但应考虑到学生在经济上属于经济上的弱势群体。如果与在职的武术人员缴纳同样的费用势必会给他们带来经济负担。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应该给予大力扶持,要有长远发展眼光,树立为大学生普及武术和考评段位搭建平台的服务意识,合理收取考评段位的费用,这将更有利于武术在高校中传播和发展。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高校武术课程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实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上海市高校武术课程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深受学生认可与青睐,为段位制在高校武术课中开展打开了新局面,为大学生拓宽“习武通段”的舞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发展前景。并结合实践中的不足,提出一系列有参考价值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武术,高校武术,武术课程,《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林大参,张云龙,高廷波.上海高校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57-58,66.

[2]林大参,张云龙,徐进喜等.高校武术课施行《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3):56-59.

[3]张云龙,林大参.高校施行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6):97-100.

[4]花妙林.构建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林大参,张云龙.学校与社区联动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1):48-51,59.

[6]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S].教体艺〔2002〕13号.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篇5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博弈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神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学者杰夫里·舒尔曼,他认为学习者是学习的中心,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的特点川。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现实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建构所学知识的目的。

我们倡导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武术教学模式的重构,是因为武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兵学、医学、艺术等多种知识门类,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彩,运动器械种类多,运动套路数量多,动作路线变化多,动作蕴涵的人文精神因素多,具有健身、防身、娱乐、观赏、交流等多种功能和价值。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正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情境设计、尝试协作、会话交流、意义构建等理想教学情境的设置,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对武术教学模式的重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价值。

1.2高等学校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缺陷分析

1.2.1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武术教师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都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体现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却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在教师主导下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失去了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不可能达到武术教学所要求的各种教育目标。同时,这种片面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思想,也会使部分教师养成不思创新,不求进取,自我感觉良好的不良习惯。

1.2.2注重技术学习,忽略良好习惯的养成高校武术教学往往以技术学习为主,常常是一套拳、一套器械、加上理论成绩就可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极易造成学生盲目追求考核项目的成绩,而忽略应该根据自身发育特点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学生只知道自己某个项目的成绩,并不知道自己身体健康总体状况如何,以至造成被动、消极参与武术的学习与训练,不能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2.3注重统一标准,忽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施教,使所有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老师的安排,而不能针对自身条件和兴趣特长制定锻炼计划和进行自主学习,无法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武术教学模式重构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创造教学环境,为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所采用的教学范型或过程。通过领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并结合武术学科的特殊性,以科学的态度加以总结,形成了如下三种行之有效的武术教学模式。

2.1自主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是依据武术技能的形成,需要学生不断练习、反复体验的特点,在教师科学指导下,通过学生能动的创造性学习和练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研究讨论—练习反馈—体验成功。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技术动作后,学生在动眼、动脑中获取丰富的运动表象,为进行意义构建和自主探索提供必不可少的素材。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小组合作交流、组际间的交流与竞争,对武术技术动作进行思维加工,以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过的基本动作进行重新组合,使学生在协作中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学生不仅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增强了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自信,更能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和成功的自豪,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造就出高素质的自主学习者。2.2问题探究模式

问题探究模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武术学科的特点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探究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通过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去获取知识、技能,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运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形成假设—互动探究—促进发展。在武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学训练有关的问题,并形成假设。学生根据假设和猜想而进行具体练习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探究的内驱力,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同时,促进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领域的发展,使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得到自由拓展、重组和升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达到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

2.3情境陶冶模式

情境陶冶模式是指在武术教学中,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关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通过创设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类似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动机,从而以高涨的情绪投人学习,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竞争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组织会话—明确结论—扩展推理。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各种自然情境,帮助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促使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从各种情境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拓宽分析、解决问题的渠道,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整合、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明确、具体、深化。武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会”的基础上,而应达到对该知识和技能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

3.1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前提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重构武术教学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武术教学方式方法的彻底摒弃。对武术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构建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仅要吸纳众家之长,更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契合,考虑到本学校实际教学条件和现有设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和优势,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对武术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选择、组合、优化和超越,使武术教学永远充满着活力。

3.2把握武术教学的特点是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关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项目,它集中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所有体育项目都具备的强身健体的特点,还具有注重内外兼修、道德教化的功能。古谚讲“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中不仅仅要学生学会几个套路、几种拳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武术的内涵,如武术伦理、武术哲理、武术文艺、武术医学等,使武术情结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因此,在重构武术教学模式时,更应充分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设计、协作教学、尝试完成、会话交流等形式,不断总结出科学实效的武术教学模式。

3.3提高运用网络技术的水平是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保障

置身于信息社会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充分的扩展,学习的方式已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闭,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武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网络教学的常用技能,学会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为教学实践服务,并通过创设图、文、声并茂、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武术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优化提供广阔空间。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篇6

【关键词】高校数学 考试模式 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36-01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难以符合当下培养人才的需求。通过以往的科学调查表明:在我国的传统的数学考试模式中,数学考试的内容局限性太大,大多数的数学习题都是知识导向性的,比较偏重于知识的重复记忆,并没有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有效的加强。同时在数学考试的评估中并没有进行规范化的要求。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学时相对减少,这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全面教授。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和创造性思维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制约,从而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大大降低。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不应该对学习效果产生反作用,所以对当前数学课程考试模式进行科学的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校数学考试模式改革中具体的思想路线

高校数学考试的考试模式改革应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基础,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增强学生的整体能力为目标。高校数学考试模式改革主要是要摒弃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不断的丰富考试的内容,还要丰富考试的形式和方法,在注重学生本身能力的基础上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效率。做好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成绩评价三方面上的改革:

考试内容:在考试改革的内容上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基础性,要合理的展现出新颖的考试内容,避免出现以课本为主的考试内容。考试内容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的思考。只有进行这样的数学考试模式改革,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建立起一套可操作的考试模式及成绩评价体系。

考试形式:考试形式的种类繁多,如何高效的提高考试效率和丰富考试体系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难点。应该在各种考试形式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有效的且可操作性强的考试。

成绩评估:在成绩评价的时候应该从多方位角度来进行对成绩的评估。考试仅仅是当下教学的一部分内容,考试的成绩在学习中并不是占着主导地位的。所以,在对成绩进行评估的时候应该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和考核。

二、建立新颖的高校数学考试模式

1.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试模式

在当下的高校数学考试模式改革的局面下,我们应该结合现有的创新模式和手段并摒弃那些旧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在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科学的评价,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以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为结果的。

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试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监控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出学生的综合成绩并且反映出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和实际学习能力。其中这种模式的重点是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同时使自身的数学修养也得到提高。在平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努力积累课堂经验和学习经验,把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信能力、学习变通能力、创新性学习能力都能有所提高。教学不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的,这失去了素质教育的根本意义。我们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课程改革的现状,把学生平时的表现也添加到成体成绩考核当中,再把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进行整体评估就较为理想化。

2.过程考核中的具体方法

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试模式的核心是考试的时候要适合每一门课程,并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互相符合。选择何种考试模式对学生进行整体考核,要对课程的特点、要求及考试的目的来整体进行评估才能完成。过程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课程报告和单元检测等。

在单元检测中按照单元的形式和内容来选择考试形式,其具体内容采用开卷、闭卷和网上课程考试三种单元检测模式。在单元检测的考试中,单元检测的命题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参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然后把课程内容分成与学习小组对应的单元,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内对课题进行讨论探究并最后得出结果,教师从学生提出的命题中进行仔细的筛选并列出考试题目。这样的命题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大部分都用在对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的理解上,更容易使其吸收和消化知识。

3.把握命题难度的同时提高考试质量

考试是对学生整体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的有效方法。考试的命题应该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为中心进行命题,以达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目的。命题时不应该只注重难点知识,应该着重考核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在考试命题中重视数学教学思想和数学的应用考核能力,做到考试命题难度适中且命题立意新颖。

三、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试模式下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过程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习过程的考核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并对其加以评价。教师在对学生的过程考核中应该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应该准确的理解课程教学目标。要根据不同的考核方法来制定不同的考题难度。对此,教师应该制定出一套相应的考核计划。要清晰的摸透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所占的比重,然后再确定平时成绩评定时的依据和原则。

2.教师在考试改革中的重要性

在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试模式中,教师所占的地位不言而喻,这就要求着教师应该对自身和学生都应作出严格的要求。学习过程、学习能力、成绩考核这三点都受教师的教学质量所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命题要有创新手段和创新意识,真正的做到对考试的重视度以及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模式,在基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不以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作出学习成果的评价。使学生更好更快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考试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完善高校数学课程考试的改革并真正的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洪萍,等.地方高校数学系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3(1)62-65.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篇7

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备受重视。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我们发现,大部分高校的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陈旧,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教学改革的形式,以至形成了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奇特现象。因此,本文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改革进行研究,试图为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浙江林学院2004级武术选项班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收集并查阅国内有关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献(论文、专著和教材)30余篇。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武术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看法。

2.2.3 问卷调查法

对浙江林学院2003级武术选项班随机发放问卷240份,了解学生对当前武术课程教学的看法。对浙江林学院2004级武术选项班随机抽取的实验班200名学生,对照班200名学生,发放问卷400份,验证新模式的改革效果。

2.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ASS统计软件进行数理和逻辑分析处理。将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的数据,新模式实验后的问卷调查数据等输入计算机,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论证新模式。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现状分析

武术包括套路和技击两部分,套路只不过是武术的一种练习手段,技击才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体现了武术的精髓。我们通过对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等武术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进行访谈,绝大多数高校武术课程教学都是“注重套路,忽略技击”的模式,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这种教学模式既没有反映武术整体的技术体系,也没有突出武术的本质特征,更没有反映出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兴趣。以浙江林学院武术课程教学大纲为例:武术课共四个学期,第一学期初级长拳;第二和第三学期四十二式太极拳;第四学期初级棍。由于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练习套路的规范性和演练水平,教学中老师不断讲解动作要领,不断带领学生练习,学生不断复习技术动作。一节课下来,老师十分辛苦,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学生觉得套路不仅枯燥乏味,而且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防身价值,形成了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奇怪现象。

通过对浙江林学院2003级武术选项班(12个班)的问卷调查,每个班随机发放问卷20份,合计240份,了解学生对当前武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看法。影响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原因依次为:39.65%的学生认为“套路太长,难度太大,记不住”;31.37%的学生认为“没有攻防技击,缺乏实用性”;16.41%的学生认为“考核形式太难,没有兴趣”;12.57%的学生认为“教学手段单一,没有吸引力”。调查结果显示,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对武术课程学习的需求。

3.2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我们从2004年开始尝试对传统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试图构建“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武术课程教学新模式。

3.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社会的条件变了,时代的需求变了,武术课程教学内容也必须进行改革。从表1可以看出:旧的教学内容全部是武术套路,这些套路有显著的特点:套路很长,适合初学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学习,起到发展学生运动技能的作用。动作有一定的技击含义,但不实用,主要是“练为看”。我们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本着“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思想,创编了简单易学的十六式长拳、十六式刀术、十六式太极拳和十六式棍术,增加各种实用的技击(散打和防身术)。新的教学内容套路简单化,技击实用化,使学生“一看就喜欢,一学就会”,充分体会武术“练打结合”的乐趣。

3.2.2 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由武术教师先示范,再结合挂图,讲解动作的要领,然后领练。这种教学手段存在显著的弊端,如:教师不是武术专业出身,示范不够标准;挂图是静止的动作,而套路的衔接变化过程体现不出来;学生看不见自己的练习动作,不知道套路是否标准。 我们根据社会的发展,审时度势,把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相结合(表2)。由武术专业毕业,技术好的老师作示范,然后用摄像机拍下来,刻成光盘。上课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录像,把腾空和转折起伏的难度动作放慢动作,反复让学生观看。其次,把武术课的光盘放到校园网上,让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复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摄像机把学生集体练习的动作拍下来,然后让学生自己观看,指出其错误之处。新教学手段不但可以节省教师讲课的时间,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上课练习和课后复习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武术课的教学效果。

3.2.3 考核形式的改革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而考核形式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表3可以看出,旧的考核形式都是套路,许多学生武术课考试不及格都是因为套路太长,记不住。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考前突击练习,像做广播体操一样完成套路,考完了也就忘光了。新的考核形式套路短小精悍,几乎没有难度动作,容易记住。技击考试侧重模拟实战。如:在路上碰到歹徒抢劫,如何保护自己;被歹徒抓住头发时,如何挣脱;被歹徒按倒在地,如何反抗等。新的考核形式力图使学生消除以往武术考试紧张、畏惧和枯燥乏味的心态,把考试和处理实际生活中暴力犯罪结合起来,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考试的热情,取得较好的成绩。

3.3 新教学模式的验证

为了验证新教学模式的效果,从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我们随机抽取了2004级6个武术选项班200名学生为实验班(新模式),以此相对应的200名学生作为对照班(传统模式)进行实验教学研究,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由同一个武术老师教学。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三个方面作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从表4可以发现:在教学内容上,实验班以81.74%的百分比,远远超出了对照班17.52%的满意度;在教学手段上,实验班77.32%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班54.91%的比值;在考核形式上,实验班以83.15%的百分比,大大超出了对照班28.38%的满意度。而各项不满意类中,对照班都显示出较高的百分比,特别是教学内容不满意度达到了58.36%。由此可见,学生更适合“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教学模式。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只练套路,不练技击的现象,使套路简单化,突出技击的实用,充分体现了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

2.“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4.2 建议

1.在实施“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学校的地域性和学生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2.在学生进行模拟实战时,应注意安全,戴好护具,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武术项目的特点出发,对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进行改革,构建了“淡化套路,突出技击”的武术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武术课程教学模式,体现了武术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等.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8.

[2]刁振东,等.“三双”武术教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2):1687-1688.

[3]崔浩澜.论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模式的构建[J].武术科学,2006,(3):52-54.

[4]黄帝全.高校武术选项课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6,(6):37-39.

整合课程模式下的高校考试制度改革 篇8

关于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文献很多, 绝大多数文献对于传统考试方式弊端的认识比较相近。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刘继红在2000年所总结的高校考试中存在的五个方面弊端[1]:对考试目的的认识存在误区, 过多强调评价, 忽略教学反馈;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考试方式过于单一, 主要以闭卷考试和一次性考试为主;考试题型不合理, 客观题比例过大;记分方式以百分制为主, 夸大了考试成绩的作用, 导致学生产生应试心理。其他学者的观点虽然与刘继红的观点不完全一致, 但主要内容基本上都是对这五方面弊端的分析与批评[2,3,4,5,6,7]。

基于对传统考试制度弊端的认识, 学者们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制度的若干政策建议。其中, 在观念方面, 提出考试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善教学,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4], 考试中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 而非考察学生的知识[3]。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 学者们提出的建议也是大同小异, 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 由一次性考试转为多次性考试, 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分体系。例如, 陈宪和黄健柏[7]提出了一种称为“4-3-2-1”的评价模式, 将考试成绩、平时作业、面试、课堂回答分别按4、3、2、1的权重进行综合, 得到学生的课程总成绩。

第二,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包括闭卷、开卷、论文、设计、口试、实践等。其中, 闭卷考试能够考核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记忆程度, 而开卷考试等则更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

第三, 倡导命题的开放化和评分标准的柔性化[8],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按照这一观点, 高校的考试应当尽可能避免使用标准化题型和标准答案, 应当设计更多需要自由发挥的题目, 以便考察学生更为全面的能力。

总体来看, 前一阶段的考试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者们在以往所批评的传统考试制度的弊端, 目前在各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了解决。现行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起到了引导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二考试制度改革所产生的新问题

1对于不同课程的考试要求存在一刀切的现象, 忽视了各门课程的差异

学生在一个学期中所学习的不同课程, 其教学目的是不同的。有些课程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方面的知识, 其能力发展的要求并不突出, 对于这样的课程, 盲目地强调对能力的评价是没有必要的, 这类课程完全可以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和标准化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目前一些高校的考试制度改革具有一刀切的特点, 不考虑课程间的差异, 一律要求强化能力测试、减少客观题型。其结果是一些课程完全是从应付制度的目的出发来进行考试改革, 违背了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

2考试的多次性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将高校的教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在目前, 高校中的考试成绩对于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保送研究生等行为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学生的应试倾向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考试的多次性和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不但不能纠正学生的应试教育倾向, 甚至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损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使得学生的应试倾向更加强化。

在传统的考试方式下,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在期末一次性完成的, 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 学生只要在期末集中突击一段时间即可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种情况使考试的功能受到了影响, 也是学者们批评传统考试方式的主要理由。但传统考试方式的一个积极方面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小, 能够自主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 这对于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而言, 是非常有意义的。

考试制度改革之后的现行考试方式强调了课程评价的多次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虽然使考试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但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学习负担凭空增加了数倍。在平时作业和课堂回答均计入总评成绩的情况下, 学生事实上每天都在面临着考试, 课前要准备应付课堂上老师的提问, 课后要抓紧完成平时作业。许多课程为了突出能力培养的要求, 往往要求学生完成一至两篇具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论文, 并将论文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学生在二、三年级往往是专业课较为集中的时期, 一个学期需要学习五至八门专业课。当每门专业课都布置课程论文的时候, 学生就面临着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十几篇高水平论文的巨大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要想完成作业都十分艰难, 更不必说有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倾向进行自主学习了。

3基于单一课程的考试仍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尽管每一门课程的考试都强调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但受到各门课程自身内容的局限, 这些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 而不能反映出他们的综合能力。一位在各门功课中都获得好成绩的学生, 并不一定是能够把各门功课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学生。基于单一课程的考试在测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必然是低效率的, 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考试制度改革中没有得到改变。

三以整合课程模式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要解决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需要有观念上的创新, 其中, 整合课程的模式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改革方向。整合课程是全人教育理念的产物, 吴立保和谢安邦认为:整合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 具有四个方面的特色。第一, 是“在界限分明的各学科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网络”, 第二, “整合课程的对象是生活在信息全球化社会中的学生”。这两点恰恰是在现行考试制度的构建中所没有考虑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的考试制度改革, 普遍存在着一个局限性, 即这些改革都是针对具体一门课程的, 而忽略了课程间的广泛联系。当我们在讨论一门课程的考试方式是否合理时, 我们的出发点是如何保证本门课程的教学达到最好效果, 而不考虑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冲突与协调。这正如我们设计了一组运筹学方程, 试图使每门课程都达到目标最大化, 却忘记了建立关于学生学习时间、精力和课程间相互关系的约束条件。各高校现有的学生培养方案中, 对于课程间的协调是有充分考虑的, 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各门课程学分的权衡, 分配课堂教学时间, 从而达到分配学生学习时间的效果。但新的考试制度突破了课堂学习的限制, 把对学生学习时间的要求延伸到了课堂之外, 而这种延伸又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 从而必然导致课程间平衡关系的破坏。

整合课程的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程, 并且打破学科间的界限, 建立跨学科的联系。具体来说, 整合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制度改革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建立专业导师组, 统一设计某一专业学生的考试方案, 将该专业学生学习的各门课程的考试进行合并。通过调节各门课程知识在最终考试方案中所占的比重, 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使其能力结构的形成尽可能与培养方案相一致。现行考试制度中对每门课程都提出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要求, 其结果是平时作业过多, 占用了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 并且在各门课程间产生了对学生学习时间的恶性争夺。按照整合课程的要求, 所有计入最终成绩的平时作业、课堂回答等都应当与统一的考试方案相适应, 要通过合理测算学生的学习时间来分配平时作业数量, 平衡各门学科的学习负担。

第二, 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 避免一刀切的弊端。考试方式的多样化仍然是考试改革中需要坚持的方向, 但这种多样化应当放在更大的学科范围内加以认识。多样化应当是指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的能力, 而不是强求每一门课程均需要使用多种评价方法。考试改革不是要形成新的教条, 而是要允许各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最恰当的考试方式。

第三, 每学年进行一至两次具有综合应用要求的跨学科考核, 主要以课程设计或者论文的方式实现。跨学科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要求考核内容应当涉及到学生在一学年中所学习的各门专业课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跨学科考核的时间应当达到8周以上, 甚至可以延长到整个学期或者学年。在这段时间内,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和集体讨论等方式来完成考核内容。由于时间比较充足, 学生有机会发现自己能力上的欠缺, 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来弥补这些欠缺, 这样就充分实现了考试的诊断、反馈和评价等功能。

第四, 降低考核频度,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考核, 都要注意降低考核的频度, 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以便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倾向和生涯设计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继红.对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0 (5) :28-29.

[2]陈慧.对高校考试问题的认识与思索[J].教育探索, 2001 (11) :37-38.

[3]王欢.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目标与方向的探索[J].高教研究, 2007, 83 (2) :13-15.

[4]赵蒙成.复杂性科学与大学考试制度的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3) :12-16.

[5]丁明珠.关于学分制下高校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5 (3) :163-167.

[6]彭志琼.改革大学考试, 培养创新人才[J].继续考试研究, 2008 (10) :176-177.

[7]陈宪, 黄健柏.4-3-2-1评价模式在大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2) :101-103.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篇9

计算技术与点钞课曾经是高校会计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 各高校对计算技术与点钞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弱化, 很多人认为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珠算和手工点钞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毫无用途。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技术与点钞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面对教学大纲中教学时数不断减少、其他专业教师忽视、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升本、英语计算机考级及专业课学习压力重重的境况,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状况。作为一名高校计算技术与点钞教师深感压力很大。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最大限度的发挥本课程的独特优势, 进而让大家重新认识珠算和点钞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基本数感及冷静思考、沉着细致、讲求速度与质量的职业素质方面无法替代的功能一直是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 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研究, 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讨, 现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改革过程分析

鉴于《计算技术与点钞》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操作性等特点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 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就业要求, 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新教学大纲的《计算技术与点钞》课时调整为48学时, 结合

学生实际工作需求, 笔者将课程体系分为珠算、点钞、传票和帐表四项, 重难点突出, 教学环节安排紧凑。

2、结合乘除不够实用的因素, 以珠算加减法为重点来讲授,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算盘在加减算中算盘的优越性。

3、在多种算法中优讲精讲速算法, 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算盘在加减算中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针对出纳岗位, 增加点钞课时数, 增讲人民币发展史、真钞

防伪识别法等内容, 业余搜集假钞作为标本给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充分准备、精心设计, 上好第一节课, 抓住学生的心

和其他课程教学一样, 第一节课对整个珠算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一上来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用珠算的独特计算功能征服学生, 笔者做了很多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生的第一节课课前特邀请高年级高水平选手做技能表演, 如在珠算演示时要求新生用计算器和珠算选手进行加减法的对抗表演, 充分展示算盘在加减法计算中的优越性, 很有说服力。点钞各种技法的演示中, 特别邀请新生上台去进行抽张, 让他们在眼花缭乱的技能表演中坚定自己的方向和决心, 起到了非常好的开场效果。

2、课堂教学中穿插各类趣味题型, 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比如在基本加法结束后, 课堂上穿插10道象“三顾茅庐”“节日图”“三朵梅花”“雄鹰展翅”等图案新颖的趣味加法题, 以比赛加分的形式进行, 使枯燥的基本功训练融入了趣味性和竞争性。

3、设计各种数字游戏, 一各种方式进行竞赛, 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在课堂教学时间的最后五分钟, 以男女分组的形式进行各种数字游戏, 充分提高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敏感程度。如笔者经常在课余五分钟以男女对抗的形式进行“明七暗七”等游戏, 要求学生进行快速报数, 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沉着冷静的思维能力及其对数字的快速反映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 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得到很大提升, 教学效果显著。

(三) 多种考核方式并用, 课堂抽查和普查相结合, 保证学生的课余训练质量

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 课堂上讲授任务本身就重, 如何督促学生加强课余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检测其练习成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针对这一点, 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将学生随机分组, 定期测试。及时批改并找出前期训练和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训练学生定级时的临场心理素质, 平时训练和测试时完全模仿定级的要求和气氛进行。

2、为增强比赛的紧张程度并增强趣味性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 在教学中笔者采用赛、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 将课堂抽查与普查相结合。为提高课堂测试效率, 采用分组接力竞赛的方式进行抽查, 个人接力成绩同时计入团体总分, 在竞争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团体意识。

(四) 虚心与学生多沟通, 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学生对前期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及时调整下一时段的教学

虽然笔者从事本课程教学已十三年, 但教学内容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做到“与时俱进”, 因此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采用聊家常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经常和辅导员结合侧面了解学生意见。教师不能自认为从事教学多年就一定不会存在问题, 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节奏和方法。当然, 这中间会有一个磨合期, 双方要互相了解相互理解沟通, 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

(五) 结合珠算协会搞好珠算定级工作, 将定级工作和期末考

试有机结合起来, 对定级成绩优异的同学适时进行奖励和表彰, 充分调动学生定级的积极性

为鼓励学生参加定级活动, 笔者和珠算协会的同志沟通后规定, 凡定级成绩达到能手级者, 返还其定级费并由珠算协会颁发市级优秀珠算计算能手证书;达到普通一级的选手返还50%的定级费用, 以调动高水平学生继续前进的动力。

三、教学改革尝试的实践启示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认为,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和预期的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因素, 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与运用对促进教学改革以达到预期效果是很重要的。

(一) 以考核制度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制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鼓励或惩罚某一行为来调节人的活动。“分分学生的命根”, 对每一门课学生最关心的是这门课的考核方式, 最后的成绩如何。然后是通过学习自身的能力提高多少。考虑这种教学方式, 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 显然无益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谈判的积极性。因此, 有必要调整考核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 应从平时入手, 从每一个环节入手, 对学生的平时竞赛的表现、数字游戏的参与等都应占期末总评成绩一定得比例, 并且鉴于课程本身的特点, 采用期末考试和定级相结合的形式, 考核的目的是运用所学理论规范认识, 解决计算中的问题。

(二) 恰当的点评与总结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参与表现的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效果, 包括个人竞赛成绩、团队成绩等。教师在评价过程中, 应该以正面激励、肯定为主, 尤其对性格内向的学生, 表现认真、积极地学生, 思路清晰的学生, 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等给予肯定、认可。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 教师则以委婉的方式进行引导、注重启发, 避免打击其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三) 教师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 要永葆上课的朝气和活力, 心态决定一切。教学中笔者很注重自己上课情绪的调整, 无论教学任务多么繁重, 每当登上讲台的时候都应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实, 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 自由的交流, 就好像在你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气场, 将大家吸引到你的将手中来。

一学期转眼就快结束了, 在本学期其中教学中我的学生评教成绩较上学期有较大提高, 平均分95.90分获学院第三名, 受到了学院的表彰。

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只有自己在专业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突出的实际操作能力, 才可以在专业的教学中, 对各种方式的教学手段运用的得心应手, 对学生的评议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影响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更好的组织教学活动。否则, 教学改革也只能是流于形式, 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摘要:《计算技术与点钞》是高校财经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 本门课程动手能力强, 在教学方法上有其独特性。在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一直是笔者和学生探讨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中, 笔者不断进行改革、探索, 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技术与点钞,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燕.浅谈珠心算教学中学习心态的研究《珠算与珠心算》2008.3

[2]田鸿钧.财经教育改革初探[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5

[3]区慕芬.浅谈心理学策略在珠算技能集训中的运用《珠算与珠心算》2007.6

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 篇10

1. 高校考试改革要求创新课程重修的理念

当前高等学校在考试管理与设置中普遍存在一定问题, 尤其以期末考试定总分的现象最为常见。为进一步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潜力, 急需开展高等学校的考试模式改革, 鼓励采用多种考试方式, 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 采用平均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等。� (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重修费合理性) 考试模式的改革, 必然引起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其中, 补考、重修等概念的变化与制度创新, 是相关改革的主要方面。高校考试改革的突起, 对课程重修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课程重修的管理,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全面考核学生能力, 深入实现考试改革的内涵, 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是现阶段课程重修管理的重要课题, 也是顺应高校课程改革要求的重要探索。

2. 课程重新的改革推进考试改革的深入

重修一般是指学生所学课程期末考核不及格、少数学生为了出国的需要, 或毕业班的学生为提高绩点也参加部分课程重修正常补考后, 仍不及格, 但未达到延长学年、退学的要求, 在大学四年内 (可延长2年毕业) 重修该课程, 成绩合格后取得该课程的相应学分, 学分修满后方可毕业。重修是学分制内涵管理的一项制度, 也是学分制区别于学年制的明显界限。�课程重修是教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有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学困生学习进度, 在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区域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 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课程重修现状来看, 如何完善重修制度, 使其适应教学改革要求, 推进考试改革深入, 亟需探讨与研究。

目前, 高校主要实行“双轨制”, 即补考制和重修制并存的考试模式, 当课程期末考核不及格时可以再下学期初给予一次补考, 对补考后仍不及格以及课程结业考核达不到一定分数标准的课程, 为获得学分, 必须要进行重修。课程重修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大纲的要求, 重新修习不及格课程, 切实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公平与效率:课程重修模式思考

1. 改革进程中的课程重修困境

目前地方高校学生的重修形式主要有四种:跟班重修, 组班重修, 辅导重修和自学重修。跟随下一年级进行插班听课的跟班重修是重修的主要方式。这一重修方式能够有力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 避免重修课程过于随意简单, 从而督促学生改进学风, 切实提高学习成绩。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 跟班重修课程大多和重修生的正常课程时间上相冲突, 重修上课与考试的安排加大了各专业的排课、排考工作量。重修学生只能出具申请, 获得专业负责人和授课教师同意之后, 进行自学重修。自学重修对自学期间的约束能力、管理能力、自我监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重修学生往往是自律性相对较差的学困生。这就容易造成管理难题, 影响课程重修的效率, 重修质量难以保证, 也影响到了学风建设与管理。而组班重修的模式, 通过周末或晚上的课余时间进行重修辅导, 有效地约束了重修学生, 提高了课堂效率, 同时也增加了教育成本, 并对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组班重修和辅导重修的管理模式下, 容易出现授课教师未能积极重视的情况, 并直接反映在重修考试过程中, 使得重修考试未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不利于考试改革的深入。

为突破课程重修组织与管理的困境, 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综合运用的方式, 将四种重修模式相结合。以跟班重修为主, 补考成绩达到一定分值的可选择自学重修, 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空间。重修人数达到一定数量的课程, 由教务部门组织重修班级,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但是, 如何在课程重修中兼顾效率与公平, 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这其中, 反映重修学习效果、关系到学分评定的重修考试就尤为重要。

2. 改革意义下的课程重修考试模式探索

要推进考试改革的进程, 在加强教学质量的同时, 强化课程重修的考试模式管理是关键的环节之一, 对于提升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狠抓重修考试资格认定。课程重修的考试成绩在绩点计算中与学期考试是一致的。学期课程学习绩点不理想的学生可以通过重修考试进行弥补。如果不加强课程重修的管理, 就这很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惰性, 影响到学分建设与教学质量。要体现课程重修的公平与效率, 实现考试改革的真正意义, 就必须狠抓重修考试关口。严把教师出卷关, 确保重修考试试卷全面反映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 真实检测学生的重新修习情况, 杜绝简单化、重复化命题。严卡考试资格, 凡是缺席课程重修课时数达总课时三分之一者, 取消重修考试资格, 严厉打击课堂懈怠, 企图在考试中轻松获取学分的怠学行为。

严格重修考试成绩评定。重修成绩的评定是检验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依据, 学校应严格重修成绩评定标准, 规范成绩评定程序。�要实现考试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的意义, 必须通过公平、公正、合理的考试评定, 全面反映教学过程, 正确引导重修学习方向, 凸显重修的意义与价值。对于重修生的成绩评定, 应该纳入正式学生成绩评定中, 融合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 是一个统一性与综合性相协调的标准。透明打分, 并结合平时表现的反馈, 综合性、多层次、全面地评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严肃重修试卷管理。为严肃重修考试纪律, 避免教师课堂或答疑过程中勾画范围、故意泄题等情况, 应对重修考试去特殊化, 与学期考试的出卷同一要求, 建立试题库, 随即抽取重修考试试卷, 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考教分离。在教学评估中, 将重修考试试卷与学期考试试卷一样, 归入教学质量检查范围内, 并加强对重修过程的监管。只有对重修考试进行真实、公正的评定, 才能引导课程重修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才能有力地推进考试改革的进程, 从而加快加深教学质量改革的步伐。

丰富重修考试形式。考试改革, 通过多种检测方式, 全方位评定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掌握情况。作为考试类型的一种, 重修考试也可以进行检测形式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小论文、团队作业、课堂讨论、口试、实践操作等形式, 强化课程性考核, 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 真正将重修与补考相区别, 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田巧玲, 王世舰.高校重修制度探讨.[J].教育管理, 201 (03) :10410

上一篇:三电平SVPWM整流下一篇:攀缘植物园林绿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