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

2024-06-23

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精选十篇)

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 篇1

当初国家决定推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为了解决由于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调峰问题和电网适应性不够的问题, 所谓调峰, 是指电力系统中的负荷, 因用户负载的投入和切除而经常发生变化, 为了维持有功功率平衡, 保持系统频率稳定, 就需要电站随之改变方法, 以适应负荷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城市用电往往有高峰期和低谷期, 不平衡, 为此, 电力有关部门采用价格或限电等措施, 使得峰谷趋于平衡, 叫调峰[2]。

但调峰不是光电力一家的事情, 水、电、气都有调峰需求, 这也是中国要打造更高层次的智能能源网的目的之一。据悉, 原规划中的智能电网只是未来这个庞大的智能能源网的一部分。今后, 水、电、气, 甚至热力等能源都要构建智能网络。

就国内而言, 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是迅速和高效的, 但是这个智能电力网的建设仅仅是智能能源网的网架建设的主要部分而非全部, 我们不能以智能电网的局部竞争而放弃在智能网领域的整体创造, 而且, 这个体系建设所缺憾的就是还没有一个世界领先的技术标准体系。

与智能电网不同, 中国正在筹备建设的智能能源网, 是将现有的电力、水务、热力、燃气等单向运转而且浪费巨大的能源网络改造为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

政府为解决由于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调峰问题和电网适应性不够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将普遍推行智能能源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要投入民用, 离不开智能能源网, 如果说核电、风电是“汽车”, 智能电能源网就是“高速公路”。

作为中国互动电网学说奠基人, 武建东在谈到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区别时表示, 实际上目前我们使用的“智能电网”一词的英文原文为Smart Grid, 原意应为智能网格或智能网, 这个概念又包括智能家电网格、智能电力网格、智能数据网格、智能热力网格、未来网格等多种涵义, 智能电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全部。由于有关外国公司的翻译问题, 误将Smart Grid翻译为智能电网。我国发展智能能源网建设必须以智能电网为主要网架建设, 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智能能源网建设的核心。

1 如何认识智能电网与只能能源网的体系模式之区别

谁能够将现有的电力、水务、热力、燃气等单向运转而且浪费巨大的能源网络改造为高效互动的创新网络, 谁就能够优先于其他国家达到全球能源体系更高级别的顶端水平, 同时在这个历史的转型之中, 谁就能够把握和整合能源体系最新的国际标准。

因此, 采用信息化集成技术营建一个与生产和输送侧相对称、相互动的需求侧、用户端的运转体系, 将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缺陷性工业结构和社会管理的彻底匡正和颠覆性修复, 也是打开人类低碳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大通道。

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有两个营建模式[3]。

1.1

“分级登顶式”的渐进模式这个模式主要是通过智能电力网、智能热力网、智能水务网等条条块块的分行业改革, 通过多行业不断整合、体系不断叠加的架构原则推进, 其特点是分期、试错、分级追求变革目标。

近二十年来移动通讯系统、电视视频系统等都曾通过不断试错而效准或提升产业空间, 消费者、特别是中国的消费者也为此不断支付了使用成本。实际上, 通过技术标准的超前设计和制定, 可以有效地减少产业转型的成本, 更合理地满足消费者需要, 也可以大幅减少电子垃圾、推动人类更为健康的生活。

就国内智能电网的建设而言, 其体系渊源源自欧美国家智能电网思想和实践, 其标准之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力量的影响。从组织目标运转而言, 其向更高级别的互动能源网络结构跃进之时, 也许架构的升级路线只有选择分级叠加的更换方式, 因此, 目前国内电力企业运转的智能电网改革模式和美国实施的智能电网建设应属相同的产业变革类型。

1.2

“制高点型”的大体系整合模式中国应跳出单纯建立智能电力网的狭窄基准, 集中发展有别于美国、具有中国优势、而且国际领先的综合性的互动能源网, 由此可以避免日后的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补课。

这个模式需要将电力、水务、热力、燃气、数据、有线电视等资源捆绑为整体资源, 以制高点型的规则推动能源组织的管理变迁和产业目标置换, 其特点是跨越式、跨产业突变, 以集成化手段高速实现互动式的能源网建设, 我们将这种网络也称作智能能源网。

倘若以这种模式推进互动能源网络的建设, 应可将智能电网的行业变革提升为互动能源体系的集成改革, 并将由此诞生有更高制高点的智能网的发展路线图和国际技术标准, 有效推动中国能源用户端的互动能力、互动标准、互动资源和互动产业链的建设和运转, 推动中国能源经济加快实现升级转型。

建构中国智能能源网的标准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最高的创造性使命之一, 它也应该成为中国智能能源网建设的战略高点, 这个高点应该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中国应该依靠自身的巨大市场成为主导全球智能网变革的领先国家, 建造影响未来百年的智能网标准, 在百年一遇的全球工业变革中发挥主导作用。

2 如何把握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运转结构之区别和标准创造

孙中山说过, “行之非艰, 知之惟艰”, 一个强国不但需要创造强大的工业生产体系, 更需要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思想和实施其行动的国际技术标准。工业革命以来产业标准的建造大多与中国无缘, 而智能能源革命却为中国提供了独特的机遇。

奥巴马的能源变革之于传统变革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催生了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 这三个革命的核心就是思想大革命。为此, 一个国家占领新的全球制高点的能力也就取决于它颠覆习惯的能力和思想的改变程度。对于中国而言, 这个革命的第一要务就是需要有效地调整三十年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诸多的经济运行习惯和结构, 构建世界上最富活力的创新社会, 据此才能确保中国将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的宏大体系付诸实践, 建立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改变中国公众和企业的能源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 并力争取得全球领导地位。由此, 智能能源网建设的核心是这个体系标准的建造, 而且这个标准的建造也是当代知识产权的最高创造, 具有无与伦比的回报价值, 同样是检验中国能源思想创新能力的标志。

另外, 智能电网的技术与可再生能源有很大关系。只有当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日益庞大, 电价摆脱固定模式, 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逐步形成, 智能电网才能发展起来。智能能源网的推出也是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大发展奠定并网基础, 以便于实现更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

摘要:美国总统奥巴马能源变革中发展统一的智能电网一时间成为全球能源界关注的焦点。而“智能电网”这一全新的词汇也如同当年的“互联网”一样迅速风靡全球。所谓智能电网, 就是电网的智能化, 也被称为“电网2.0”, 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 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 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 (Strong Smart Grid) ”[1]。而智能能源网是一个比智能电网层次更高、规模更大的新型能源网络。2009年11月27日, “国家‘十二五’中国智能能源网发展模式和实施方案课题组”在京成立, 意味着中国正式开始筹备智能能源网。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与智能能源网的比较, 分析了智能能源网技术。

关键词:智能,能源网,智能电网

参考文献

[1]李兴源, 魏巍, 王渝红, 穆子龙, 顾威.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17期.

[2]王振铭.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热电联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1999.6.

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 篇2

智能生活,换成简单的说法便是简便生活,动一下拇指,发出点声音,便能解决之前必须手动才能完成的操作。在整个软件行业,不论是苹果手机、苹果电脑,还是百度输入法、腾讯的微信、米聊、UC的浏览器以及新浪的微博等等一些应用程序,都已经成为当下很多人以此取代传统短信进行交流的必备工具,这些软件在手机终端上面都有语音控制的功能。语音控制成了智能的一项标准。

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语音命令—得到反馈”的互动模式将进一步延伸。生活中的电器将被赋予“说”与“听”的功能,人们的生活将不再需要手动操作。

机器人语音交互实验平台>项目已列入了研究规划。“出发!对1号主变进行巡检。”一声令下,一个身高1米多的巡线机器人自动启动,沿着变电站内的小路,根据指令开始工作。语音控制功能不但能够有效利用用户个性化的语音,提高系统的识别准确率;而且能够提高用户输入词表的方便性和灵活性。随着指令发出者年龄的变化,还可以选择合适的语音替换用户原来的语音模型,使得语音智能平台具备更强的适应性,识别效果不会随着时间变久而变差。

除了在智能机器人开发领域中,智能家居建设方面也开始着重语音控制技术。随着智能家居行业内的大发展,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家居行业内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社会的进步,一切都变得可能,一切都会慢慢实现。手机做到了可以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只要将家中设置一台中枢式的控制设备,接收手机命令,通过一些技术即可实现随时随地的自由控制、管理家中所有的家用电器,这些操作都可以在手机操控端上完成。那么在手机操控端上加“语音控制”的软件,通过语音声控,给手机发出命令,从而实现语音控制家庭中各种产品,这个也就不会是梦想。

智能语音控制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未来,语音控制技术将是智能家居设计方案中的主要部分。语音控制技术的成熟将为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智能电网与节能经济调度分析 篇3

关键词:智能电网 节能经济调度 影响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a)-0183-01

智能电网技术主要是用于实时采集、处理信息等用途的,虽然其是在电力部门运用,但是在整体架构上,与其他的信息采集还是有类似的地方,从硬件方面考虑,主要采用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核心控制部分。目前世界上嵌入式处理器多达1000多种,从单片机、DSP到FPGA,功能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价格也越来越低,在数字滤波、FFT、谱分析等各种仪器上DSP获得了大规模的应用;而FPGA内部有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是ASIC电路中设计周期最短、开发费用最低、风险最小的器件之一,用户不需要投片生产,就能得到合用的芯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用J2EE实现各种层次的逻辑设计,并可以实现数字系统的逻辑综合、仿真验证和时序分析,极大地简化了对外围器件的控制。

1 智能电网与节能经济调度概述

所谓智能电网,简单地说就是电网实现智能化,以集成及高速的双向通信网络为依托,借助现代化测量及传感技术、智能设备制造技术、信息处理及通信等一系列技术,达到确保电网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高效性及环境友好等目标的实现。

智能电网最关键的内容、最主要的体现同时也是智能电网运行控制中心的就是调度智能化。为更好的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调度系统必须具有准确的数据资料收集系统、强大的安全预警功能,在调度过程中协调好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关系,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要及时准确的明确故障点并提供有效的解决对策,实时向调度员提供电网运行的相关情况。

所谓电网节能环保经济调度,指的是在确保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基础上,以环保、节能及经济性为指导原则,可再生能源发电予以优先调度,对于火电机组,以能耗和发电污染物为依据进行排序,依次调度石化类发电资源,将能源与资源的消耗量及发电导致的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最低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节能性和环保性,促进经济及环境效益的不断提升。与传统的调度相比较而言,节能经济调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大改革,以往所实行的电厂发电指标平均分配的做法被摒弃,电力行业也因此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节能经济调度带给电力企业的影响

节能经济调度带给电力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改变了以往所实行的平均分配发电量指标的方式,以环保、节能以及经济性为原则,重新排列机组顺序,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加大序位靠前的机组任务,相应缩减序位靠后的机组任务,摒弃平均化方式,实现对电力调度规则的彻底转变。

第二,给小火电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以供电煤耗等微增率原则对火力发电机组序位进行安排,从本质上讲,就是以发电煤耗的高低对发电进行重新安排,煤耗低的机组优先,煤耗高的机组将会逐步被淘汰。

第三,给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处于电网覆盖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所发的上网电量,将会被电网企业优先全额收购,同时还赋予其并网保障,使可再生能源开发投资回报得到有力保障。

第四,容量大、参数及效率高的机组在竞争中的优势更加显著。在容量、参数及效率等方面,火电大机组占据明显优势,以往依据计划分配方式而得到一定发展机会的小火电机组的发展空间将会逐步被大火电机组所挤占,小火电机组出力空间将会逐步萎缩,直至被市场所淘汰,小火电机组关停进程将会加快,最大的受益者当属拥有大量先进大型机组的发电集团。

智能电网节能经济调度与以往所实行的调度方式相比,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计划制定方式方面,以机组发电能耗为主要依据进行发电排序取代了传统的平均分配发电指标的方式;(2)在管理方式方面,以往粗放且简单的管理方式被精细化及边际化的管理方式所取代.

3 做好智能电网下10kV配网的经济运行

10kV配电网功率损耗的主要原因是功率因数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供电线路支接多、线路长、辐射面光,受季节时段影响大等。功率因数的降低意味着同等电压情况下输电电流变大,不但会造成无功消耗,也会使有功功率损耗增大。加装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是提高功率因数的的有效方法。对于10kV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主要是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补偿,配电变压器的空载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10%左右,功率因数仅为0.2,考虑到用户用电情况不稳定,如能将按照变压器容量10%进行补偿,则空载时功率因数提高到0.8上,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效果非常明显。此外,无功补偿对于保障电压稳定,提高电能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进行无功补偿时,应尽量进行分散补偿,从维持整个配电网的水平出发,保障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实行无功功率的分区就地平衡。在当前无功功率普遍不足的情况下,适当的进行无功补偿,是减少功率损耗最直接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

三相负荷不平衡,也会增加线路、变压器的损耗,最理想的情况是三相的功率完全平衡,但这在实际中时难以做到的。负荷的投切是有用户而非供电企业决定的,因此供电企业应根据负荷的性质、重要性、用电量及用电时间,尽量做到在时间和功率上都趋于平衡,从而降低功率损耗。同时,我国对于电流不平衡的度也有相应的规定,如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干线及分支线前端的不平衡度不大于20%,中性线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25%等。具体措施有:定期测量三相用户的负载,检查负荷是否平衡,以便及时调整。二是单相接线用户,应综合考虑其主要输送距离、用电时间和用电量尽量均匀的分配在A、B、C三相上。三是对功率因数较低的用户,应对其所在线路加装低压电容器。

4 結语

节能经济调度的实行,也会使相关调度机关面临新的挑战,一直以来所实行的计划体制下的发电平均分配的方式必须加以改变,以节能序位为依据进行调度安排;推动有助于调度科学化的相关配套机制的尽快建立和完善;对于由于转变调度方式所导致的电价及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予以解决,清楚机制及体制方面的障碍,切实达到利用方式转变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黎静华,韦化,夏小琴.智能电网下节能发电调度多Agent系统的研究.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

[2] 王兴国,姚力强,常澍平,郭江龙,张赞.基于智能电网的节能调度实现方法探讨.河北电力技术,2009(S1).

[3] 杨德昌,李勇,C.Rehtanz,刘泽洪,罗隆福.中国式智能电网的构成和发展规划研究.电网技术,2009年(20).

[4] 雷耀基.智能电网与节能经济调度.科技资讯,发表时间:2011-04-03.

智能电网与需求响应 篇4

1 智能电网与需求侧管理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 智能电网互动信息服务平台的实施, 需求侧管理的内容和手段逐步多样化, 特别是各种优惠电价的设计。并通过采取更为有效的激励措施, 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 减少电力消耗, 提高终端用电效率, 最终达到削峰填谷、节能减排的目的。

2 智能电网与需求响应

需求响应是指电力用户在市场价格引导下, 根据电力消费激励机制做出改变正常电力消费行为的响应。智能电网可以通过营销策略的创新, 引导电力用户主动参与需求侧管理活动, 实现有效的需求响应。智能电网中电网侧与用户侧信息的双向互动, 用户侧可以方便地从电网侧得到实时的电网运行信息和电价信息, 及时调整用户的消费行为做出需求响应, 电网侧在制定需求响应策略时更为灵活。

3 需求响应研究内容

3.1 需求响应与可靠性电价

目前针对销售电价在可靠性方面的定价研究, 主要有可中断电价、缺电成本、分级电价、可靠性综合定价等方面的成果。以电力系统可靠性为依据, 将可靠性指标失负荷率 (LOLP) 作为制定销售电价的依据, 并提出了LOLP分摊法。通过可行性分析, 实施后能够确保供电企业的总收入保持不变, 缺点是不能有效激励供电企业主动改善电网可靠性水平, 以及没有考虑到开放市场中用户选择高于或低于实际可靠性水平的需求。基于可靠性的实时电价的目标是全社会利润最大, 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时同时考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运行。通过对用户行为及社会利润的详细分析, 同时兼顾到因容量扩展而形成的长期运行成本并能提高供电效益, 从而更加优于其它电价体系的经济目标。虽然它直接给出了用户中断管理的量化方案而不需要等待其需求响应, 但有可能导致较长时间的停电, 因而需提前通知用户, 更有效地降低负荷。

智能电网的建设, 如电能质量控制装置、智能电能表的安装、高级计量体系的建立等, 无疑给了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电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 在需求侧管理完善过程中, 除了可靠性电价问题后续的赔偿机制还有待继续研究, 目前可靠性赔偿大多在用户调查的基础上对用户损失进行估算, 其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用户上报的数据, 不排除虚报的可能性, 因此建立合理公平的赔偿机制是可靠性电价实施的关键, 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3.2 需求响应与可中断电价

可中断电价作为需求响应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 是为了引导电力用户采用合理的用电方式形成主动避峰, 从而起到削峰填谷, 降低高峰负荷需求, 提高系统的负荷率, 增加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目前, 可中断负荷管理主要通过供电企业和用户之间签订负荷中断合同, 利用电价激励机制, 通过要求用户按照合同的规定, 在负荷高峰或者系统紧张的情况下, 中断或者削减负荷。实施可中断负荷管理是可中断电价定价的最关键一步, 过高的可中断电价会影响供电企业的售电收入, 过低的可中断电价又会影响用户响应的积极性, 不能达到有效的需求响应, 从而影响系统可靠性, 导致电价剧烈波动、输电网络阻塞等现象的发生。因此, 制定一套合理的定价体系, 使电网侧与用户侧都能从中受益并能接受的可中断电价变得尤为重要。

智能电网与节能经济调度分析论文 篇5

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对于三相负荷平衡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电力企业变压器出口端的电流不平衡度必须小于15%,线路的不平衡度必须小于20%.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对三相负荷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三相负荷不平衡首先要分析负荷不平衡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完善。节能经济制度在智能电网中的实行对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电力企业必须认识到加强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化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4 结语

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传统的调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满足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智能电网节能经济调度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调度模式,更好的保证了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外部因素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地位,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节能经济调度的实行实现了电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节能经济制度的实行对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增强责任心,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专业性,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凯旋.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的智能电网调度策略[D].南京邮电大学,2016.

[2]林斯然.面向智能電网的互动式节能调度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1):135.

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双赢 篇6

目前,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似乎再次出现降温的苗头。但是,中国发展电动车的决心不会动摇,因为中国与欧、美、日的国情不同。从能源来看,发达国家车市早就处于稳定期,对能源的需求也基本稳定。中国的车市却正进入快速增长期,对能源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的石油进口已达2.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8%。从环境来看,中国许多城市已经屡次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PM2.5暴增,严重影响了大众的身体健康。这两点决定了我国发展电动车的决心不能动摇。如果汽车保有量再增加一倍、两倍,情景会是怎样?因此,不管世界其他国家政府与产业界对发展电动汽车的态度如何,都不应该改变我们发展电动汽车的既定方针。当然,中外发展电动汽车面临许多相同的问题,如购车成本高、行驶里程短、充电不方便等。但是,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突破这些瓶颈。这里重点谈谈电动车充电不方便问题。

目前各示范城市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围绕公共领域的车辆进行,即电动公交车与出租车,其中包括充电与换电池两种方式,建设了一批充电站、换电站或充换电兼有的充换电站。公共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究竟是以充电为主要方式,还是换电为主要方式,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只有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充电问题中最难办的是如伺满足私人购买电动乘用车的要求。换电模式基本不适于私人乘用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汽车是一种贵重的物品,电动汽车不是电池与汽车的简单组合,尤其是汽车的安全性、能源管理系统、轻量化设计等,直至内外观设计都与电池系统紧密相关,只有通过精细的一体化设计能够做到最优。此外,换电模式还涉及产品安全与质量的法律责任、保险、维修服务等复杂问题。即使有了百年经验积累的法规与管理办法,每年仍然发生数以万计的索赔、召回与事故纠纷,动力电池又是设计电动汽车安全性与使用性能的核心部件,未来麻烦的事情会很多。国内外汽车产业界均不会考虑在私人用车上采用换电方式。

因此,解决私人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的方针应该是:分散慢充为主,集中快充为辅。在夜间停车位设立慢充充电桩,设置阶梯电价计量办法,大力鼓励利用夜间电网低谷电,不但可以将电动汽车对电网的负载冲击降到最小,还可以将电动汽车作为电网的辅助储能装置,既有利于降低电动汽车用户的费用,也有利于电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降低成本。还有国外专家设想在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建立电能交易,在电网用电低谷时将电售予电动汽车,在电网用电高峰时从电动汽车购回多余的电能。因此,只要能够做到科学策划,合理实施,智能化管理,一定能够带来汽车产业与电力产业的双赢。

智能电网调度管理与应用 篇7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是近年来新建立的智能化电网, 也可称为“电网2.0”。智能电网紧紧跟随我国科技的发展, 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 利用新能源, 通过高速双向的通信网络形成了新型的电网。智能电网所用的新能源和先进的技术都是目前我国科技的产物, 它拥有一套完整的传感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 全面地为智能电网服务, 保证了智能电网发展的安全性, 也给高压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先例。通用技术电网与用户之间没有直接的通信, 只能实现电网向用户的单方面传达, 用户不能对信息进行直接的掌握。智能化电网采用的是电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通信, 使用户可以充分了解电能的使用情况。传统电网应用的是网状设备技术, 需要人工的干预, 当出现电路中断时, 需要工作人员的整修才能使用户再供上电, 智能化的电网采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 当出现问题时, 用户可以自己进行设置, 供电就会恢复。

2 电网调度工作现状分析

电网系统结构庞大而复杂, 要实现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就必须实现自动化。但是工作人员在执行调度任务时, 会由于各种外界因素干扰, 在工作上不严谨, 从而对电力调度效率或多或少产生影响。首先, 倒闸工作出现不规范行为。倒闸即是将电力设备从某种工作状态通过隔离开关或断路器等切换到另一种状态。但是在这项简单工作过程中,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及整个系统的安全, 倒闸员需要对工作编写相应的倒闸操作票。但是不同操作间有不同倒闸人员, 由于工作人员素质不一, 水平也不在同一层次, 使得每个操作员所编写出来的操作票具有不同的风格, 导致后期确认工作的辨认难度加大。有的由于字迹辨认不清而造成工作混乱, 相关管理人员也不能对倒闸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其次, 专业技能不强。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电网系统不断发展, 电网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 不同环节需要不同技术人员来管理。现实生活中, 由于工作人员技能的不健全或仪器设备的不完善, 会造成工作上出现失误。电网系统对专业技术的需求也日趋变大, 但是现有的专业技术却跟不上发展, 使得电网的发展速度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最后, 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电力调度是电网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工作人员的素质好坏能直接影响调度效率, 也会对整个电网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某些调度人员对待工作态度极不认真, 对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心, 对工作本身所担负的重大责任意识不强, 从而造成一些工作事故。而在处理调度时, 在没有弄清工作流程时就盲目实施, 造成处理结果不理想, 不能有效减少事故的损失, 使得其所负责地区的用户不能正常用电, 用电质量也时好时坏, 或多或少地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

3 电网调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电网调度工作现状, 发现其中存在相应的问题, 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问题进行总结。第一, 管理制度不健全。从目前电网系统工作现状可以看出, 相关调度人员在工作时采用的是班组式模式, 班组在执行工作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由于系统规模比较大, 且结构比较复杂, 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比较大, 管理的内容也相对广泛。例如, 对运行系统的检修、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对工作制度及工作人员的管理等。相关人员在精神上一定要保持集中性, 对工作要富有极强的责任感, 时刻将电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实中, 就是因为工作人员安全及管理意识不强, 造成班组人员的检修工作存在缺陷, 仪器设备在工作时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或者在遇到突发问题时不能有效解决, 导致故障越来越大, 从而引起更多不必要的损失。第二, 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调度人员素质不一, 使得电力管理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例如, 在各个班组进行工作交接时, 只是急于下班而不做任何笔记记录, 对下一班工作人员仅仅作口头上的传述, 但是在工作时难免会遗忘, 就会凭借自己的记忆模糊处理, 结果造成一些安全事故。还有的调度人员由于工作负担比较大, 工作时精神不集中, 在写一些工作操作单时不认真, 出现一些笔误, 给未来实施工作的人员造成问题。

4 电网调度系统的优化措施

4.1 提高调度人员安全意识及专业技能

调度人员只有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安全的重要性, 才能以正确的态度投身于工作。电网系统管理人员不仅要对调度人员实施班组模式的管理, 还要对各个小组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及教育, 争取将这种意识深入到调度人员心中。平常要加强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 进行技术水平沟通, 可以开展一些讨论式的业余活动, 还要给工作人员一些培训机会。让参与电力调度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跟得上系统的发展, 只有这样, 电网系统的运行才能具有可靠性。

4.2 健全电力调度安全措施

电力调度是电网系统工作的核心, 而调度安全又是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关键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电力调度时的各项安全措施, 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进行落实, 针对从事不同工作环节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安全政策。不仅要预防风险的发生, 还要对不可避免的风险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争取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有效的处理, 让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对各种问题做到未雨绸缪。

4.3 不断完善调度工作中的管理方式

任何一个系统, 不管是否有专业的技术人员, 如果想要得到整体发展就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电网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应该将管理方式制度化, 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系统要按照规范要求, 严格进行各项工作, 如果任何一项工作达不到要求就不能批准, 而对于严格按照要求开展的工作项目, 更要对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

4.4 对管理方式的实施要进行监督

加强管理制度的实施, 对于出现较多问题的操作票, 一定要对有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开票时为便于后期管理, 一定要有统一模式, 还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必要时可以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各个部门要加大对不合格操作票的检查力度, 以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

5 结语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 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智能调度中心的建设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本文对智能调度系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做出了相应技术的简单分析。未来的智能电网需要不断发展进步, 只有智能电网才能适应现代电力需要, 保证我国电网的合理安全利用。

参考文献

[1]邰先毅.对电力系统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分析[J].电力建设, 2013, (02) :71-72.

[2]张德.对现代电网调度运行方式应用的探讨[J].工业技术, 2012, (17) :108-109.

[3]徐奇山.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11, (06) :134-135.

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 篇8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smart grid user interface, SGUI)是智能电网重要的跨领域专业内容,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及储能装置等的大规模应用,高可靠性优质供电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互动服务使得电网与用户的信息交互和能源交换更加频繁。SGUI已成为世界智能电网的研究热点,IEC设立了PC118智能电网用户接口项目委员会,专门研究和制定SGUI国际标准。IEEE与Zig Bee联盟合作推出了IEEE 2030.5 SEP 2.0,重点关注智慧能源及各种应用。美国NIST牵头组织SGIP发布的优先行动计划中,与SGUI相关的研究包括自动需求响应、能源互操作、能源服务供应商接口和建筑设施智能电网信息模型等。亚洲日本、韩国等纷纷在SGUI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台湾也在开展基于SGUI的需求响应试点应用。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智能电网创新示范工程,在智慧城市与电网服务接口、智能楼宇需求响应、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智慧家庭楼宇用电互动等便捷用电项目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当前SGUI研究和实践正在蓬勃开展,未来将带动能源互联网、智能终端、智能芯片、家庭能源管理、工业能效管理、需求响应等智能用电产业快速增长,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本人主要从事需求侧管理和智能用电工作,并参与了IEC PC118工作组和全国SGUI标委会TC549的工作,很荣幸受邀担任本期《供用电》的SGUI特约栏目主编。本期特别策划从国内外标准、产品研发、关键技术和示范应用等多个维度对SGUI在国内外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介绍,力求为读者提供最新的业内信息和最专业的解读。

王力科等叙述了IEC PC118国际标准最新成果和进展,也介绍了国内支撑IEC PC118对口标委会活动、相关的国内标准研究和实践;Steven T. Bushby等详细介绍了美国能源互操作、智慧能源、需求响应等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标准的最新研究;杨宏泽等结合台湾的研究和试点项目,介绍了台湾智能电网与用户能源管理的集成应用情况;高志远等根据智慧城市业务系统互动的需求,论述了标准化的智能电网外部服务接口的设计和应用;谢宏伟等重点从理论方面分析了居民用户智能电网信息交互接口的设计;殷树刚等基于城市大气污染治理、低碳绿色出行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陈宋宋等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面向需求响应的居民电器设备的接口装置。

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 篇9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市场,建设,发展

目前, 智能电网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学术界对其与电力市场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研究也较少, 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关于智能电网对市场的建设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先对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 继而以此为基础重点的介绍了智能电网是如何推动电力市场发展的这一问题, 并对当前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 本文具有参考价值。

1 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

1.1 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首先, 智能电网的发展受到电力市场的直接影响。通过对用户开放选择权, 用户因电力市场的改革而产生了优化用电以及自由选择供电方式的想法, 而对于智能电网来讲, 其能够更好的将用户的这些想法变成现实。同时, 电力市场制定的规章制度能够更好让市场主体来选择经济的运行方式, 并用价格来引导市场中各个主体的行为。这样的做法使智能电网的双向互动价值得以实现。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发现, 智能电网进行双向互动的基础条件就是电力市场, 电力市场能够充分的发挥智能电网的特性, 给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它还是智能电网活力与效率的制度保障。此外, 电力市场发展模式所涉及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的均衡与分配之间存在着的差异也会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思路与路径以及发展方式造成影响。

1.2 智能电网能够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首先,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 智能电网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为电力市场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流和可靠的电力流。为电力市场的主体高效的进行互动和运营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支撑。其次, 智能电网的出现, 使传统的供电方式与系统的运作方式发生了变革, 它运行灵活和信息全面的特点能够更好的刻画电力商品多方面的特性以及价值, 让电力市场的交易变得更加精细, 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完善和交易模式的改革。

2 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

2.1 智能电网所具有的基础作用

首先, 智能电网能够确保电力市场的可靠运行。要想使电力市场正常运行, 就必须要确保电力系统有良好的充裕性以及安全性, 在这方面, 智能电网能够为其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在长期投资方面, 智能电网能够大幅度的增加输电的投资, 通过提高电网的传输容量来支撑电源的输送与接入, 同时用户的响应能力与电网灵活的运行方式都将会提高输电、发电容量的充裕性;在中期的计划上, 智能电网能够对机组与输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主动监测, 因此, 它能够在提高维修质量的同时减少不合理的维修申报, 避免了因为维修而产生的电价波动等情况;在实时调度方面上,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设备故障等问题, 智能电网的信息配置十分广泛, 其在检测信息时具有范围广、实效性强且准确可靠的特点, 通过对输电设备的合理利用, 其能够及时的解决故障。其次, 智能电网能够为电力交易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 电力市场的交易要想飞速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运营平台, 而智能电网则能够很好的充当这一平台。最后, 智能电网能够扩大电力市场改革的成效。

2.2 智能电网能够推动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

首先, 智能电网能够为电力市场的改革提供新的条件。加强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为改革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同时, 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强化电力的商品属性。这不仅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同时也有利于市场设计等方面打破传统的束缚。其次, 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够影响到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主要建设目标是环保、低碳。这些目标能够有效地推动电力市场从原有对市场经济性的追求转变成对环保经济性的追求, 有利于绿色市场的建立。

2.3 电力市场的发展未来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的推动下, 电力市场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 发展的总体特点。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 资源配置的能力的增强, 市场的机制完善与组织协调, 电力市场呈现出了以下的特点:电力市场变得更加公平, 更加开放, 对扰动的抵御能力也变得更强, 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与市场的各类需求, 其对清洁能源的利用能够有有效地促进市场各个环节的节能减排。2) 市场主体的特点。对于电力市场的发展来说, 在其市场主体中用户侧的变化最大。由于有更多的用户能够参与到竞争中来, 因此, 用电负荷的弹性变得非常大。3) 市场体系的特点。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 其能够使零售市场获得迅速发展, 使零售市场更加接近完全的竞争, 此外, 电力用户具有很大的用电弹性并且其能够并网反向供电。因此, 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将会极大地提高在市场批发与零售之间存在的互动性, 并且能够对建立完全竞争的批发市场产生推动作用。

2.4 电力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2.4.1 批发与零售的市场

在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今天, 做好批发与零售市场的衔接是当前悪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要在需求侧建立行之有效的响应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够鼓励用户“削弱高峰, 填补地谷”, 降低市场因用户用电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损失。

2.4.2 电网投资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与电力市场的发展, 在电网投资方面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例如, 新建线路除了要满足可靠性与经济性的需求之外, 还必须要增加智能性以及环保性的需求。为此, 就必须调整投资的引导机制与成本的回收机制。智能电网的扩展必须要以新建线路的目的为基础, 灵活的使用商业输电的市场机制, 通过对输电的合理定价实现输电投资的成本回收。

2.4.3 定价机制

在对发电侧可再生能源进行全额收购的前提条件下, 智能电网对电价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输电价、配电价以及用户够电价上。首先, 智能电网从输电侧所接入的电力在能耗、质量以及排放等方面都不相同, 而供应给用户侧的电能质量也不行同, 这使得电网具有了对电能质量进行再加工的能力。所以, 要调整并完善输电定价中的非社会平摊的部分, 使输电成本的产生者可以公平的承担相关的成本, 激励输电方发挥其再加工的作用。其次, 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用户侧的定价方案, 满足不同用户对用电质量的要求, 此外, 还必须要考虑波动负荷等对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

3 结语

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 篇10

关键词:电力市场,智能电网,措施

前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同时人们也逐渐提高了对智能电网建设质量的要求。电力企业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只有智能电网建设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从建设材料、建设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开始建设, 从而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 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

一、电力市场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的关系

1、内在关系。电力市场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价格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选择适当的经济运行方式, 从而实现智能电网的双向互动价值。因此可以看出电力市场是智能电网双向互动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条件, 智能电网的特性可以由电力市场充分发挥出来, 进而实现用户经济效益的提升, 为智能电网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制度保障。另外电力市场还影响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和发展思路, 所以两者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1]。

2、推动关系。智能电网建设对推动电力市场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智能电网作为新的电网技术, 提供给市场发展极大的技术支持, 并提供给电力市场可靠的电力流、准确的信息流, 同时提供可靠的运营和互动平台给电力市场的主体。另外智能电网的产生还改变了传统的供电系统、供电方式, 以自身信息全面、运行灵活的特点突出了电力商品的价值, 促进了更加精细的电力市场交易活动的发展趋势, 同时完善了电力市场机制。

二、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市场发展的深远影响

1、促进智能化发展市场交易技术、电力调度的进程。强化智能电网建设, 能够有效的促进电力市场智能化发展交易技术和电力调度的进程。在智能电网的实际建设过程中, 电网建设工作人员应在明确电力输出设备变化情况的基础上, 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 通过对人工操作方式的简化, 减轻市场交易人员的工作压力, 对电网调度进行合理配置, 另外采用自动监控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智能电网建设全过程的有效监管, 提高电力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2]。

2、促进供需关系、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在建设的智能电网中, 无论是集成双向通信技术, 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能够实现对用户日常用电问题的高效解决, 而且智能电网的建设, 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价格进行及时公布, 促进电力市场各领域之间关系融洽性的提升, 同时也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发生改变, 形成新的电力系统的孤岛运行模式, 孤岛运行模式是将智能电网分成大小不一的、多种类型的诸多个孤岛, 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科学有效的协调和控制, 并远程运输多余的电量, 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缓解电力市场中电网的使用压力。另外当某段电网产生突发故障时, 智能电网中可以依靠内部的独立运行系统对突发故障进行自动的解列, 从而保证整个孤岛电网的运行状态的安全稳定, 促进电力市场的稳定发展[3]。

3、促进市场能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新能源领域智能电网的应用逐渐广泛, 随之带来的是化石类能源的消耗量和使用频率的降低, 从而使新能源得以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另外在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智能电网实现了优化处理电网能源输送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 在电力系统储能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中, 合理使用拥有较强的使用性的能源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充分凸显智能电网的配置优势和使用优势, 从而提高电力企业整合能源资源的能力, 推动电力市场的发展。

4、推动电力市场实时建设发展。首先, 依靠电力市场的实时性特征, 智能电网提供给电力市场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彼此协同发展, 电力企业使用自动控制、超导等先进建设方法, 是电力系统的耗损量有效降低, 从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还要加强电力市场中客户和发电商之间的沟通联系, 使客户和发电商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电力市场的信息, 为电力市场的透明化发展发挥促进作用[4]。

结论:综上所述, 通过深入研究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以及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市场发展的深远影响, 从中可以了解到两者联系密切, 强化智能电网建设对促进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高我国电力市场的经济效益, 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曾鸣, 李红林, 薛松, 曾博, 王致杰.系统安全背景下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印度大停电事故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中国电力工业的启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25:175-181+24.

[2]刘铁斌.做好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的协调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35:150.

[3]徐军.浅析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J].科技资讯, 2014, 32:77.

上一篇:数学学习心态构成下一篇:激励学困生成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