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效果

2024-06-29

体育课效果(精选十篇)

体育课效果 篇1

在素质教育中,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教育教育手段, 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也深刻的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的价值。体育具有它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新体育课程强调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题,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确定方面, 都要着眼于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步发展。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把“健康第一”的理念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让“培养学生兴趣”伴随着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突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保证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充分关注个体差异。

实施素质教育, 对体育老师和学校教学工作者来说, 要求很高。如何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从自身打破“应试教育”教育的牢笼, 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如何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呢?一、纪律必须要严格。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得到锻炼, 从而能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老师与学生互动, 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体育教学, 相信能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三、创设课堂情景, 促进和谐教育。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另外,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教师要适时指导, 并及时了解学生状况, 进行分析评价, 要求学生自我了解完成动作是否正确, 清楚自身的不足, 找出与别的同学的差距,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动作技能, 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始终发挥主体作用, 加强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

要想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动作要领要不厌其烦地演示给学生, 做到诲人不倦, 帮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要领, 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但是, 如果体育老师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急躁, 不满的情绪, 甚至指责学生, 那么学生就会加重心理负担, 降低兴奋性, 就更难完成动作了。二:体育老师应尊重和理解学生, 考虑其自尊心, 不要急于求成,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要做到少多表扬, 少批评, 特别对于小胆子并且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 这一点特别重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假如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 就要及时给予肯定, 给他们一个微笑, 以示肯定。这样, 学生的精神上都会得到满足, 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信心。三、在教学过程当中, 教师的言行举动都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 在课堂上, 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得体, 态度要热情, 给学生一个微笑, 胜过任何严厉的说教。语言要精炼, 正确运用体育专业术语, 并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含义。主动亲近学生, 让他们在老师面前有一种安全感, 面对老师可以畅所欲言, 充分与老师沟通。这样, 不但学生能感觉到老师的亲和力, 而且老师也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 兴趣也更大, 自然就形成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 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要积极互动。我们都知道, 上体育课运动量比较大, 假如老师处于应付状态, 单纯的跑跑圈, 吹吹哨子,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所以, 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其中。老师的身体力行, 让学生感觉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 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比如, 老师在某种体育竞技中, 老师作为参与者, 为学生加油;更加辅助弱者, 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这样, 对那些比较羸弱或者自信心不强的学生, 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 经常会用到这种方式。小组对抗赛、接力赛、个人对抗赛等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 既能激发学生向上的欲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并且在教学中, 充分体现和谐教育的理念。

体育课效果 篇2

【摘要】: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会遇到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没有积极性,不能主动投入锻炼,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时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兴趣极大,此时教师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锻炼,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本文试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学兴趣效果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学效果的好坏要看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体育教学中,无论教师讲的多好,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将影响到现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会影响着学生以后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新形势下,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导他们以向往的心情领会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更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体育教师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一、不断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去宣传体育的重要意义,利用当代的人与事及国内外体育大事,增强学生关注体育和参与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能充分显示国家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科技水平、政治和社会安定,能在世界人民面前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社会面貌,能振奋民族精神,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能提高民族的素质,也是每个人自身健康的实际需要。学生的认识提高了,自然会形成由认识——兴趣——投入,这一良性循环中。

二、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体育教师的言行仪表、文化修养、工作态度及较高水平的运动技术、技能对学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我们知道教师在学生学习期间,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给与学生影响都是最深的,而体育教师尤为如此,因为他们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在运动中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多,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做到为人师表,感情流露要真实,要充分。如果一个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越好,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而对体育的兴趣,也正是在逐步的接触中提高的,教师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楷模,因此,教师要用对体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教育工作的激情,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从而使他们能愉快地并以极大的兴趣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

三、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选用教材的适宜性。体育教学内容繁多,要根据不同对象选择教材,也就是说教材的选择一定要考虑教学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如小学体育教学便是如此:中长跑课体育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学生把自己最心爱的一样东西拿来,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爱物放到终点,让学生在长距离跑之后得到自己心爱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活动,排除了学生对某些项目的心理障碍,同时也达到本课的目的,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那么面对学生的年龄差别、体质差别这一现实,难易程度要适宜。如果采取了各种辅导方法与练习仍掌握不了,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随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当然,内容简单,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给他们,同样也很会失去兴趣。

1、培养师生关系的协调性。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把自己的教育对象——全体学生协调起来,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需要,相互协调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这种主导作用并非是教师的主观意识、指令、控制等呆板程度的体现,而应该是引导、启发、激励等动态程度运筹,在课堂上则表现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动强,运动兴趣浓厚,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开发。

2、调动情绪的艺术性。在教学中,教师的精神风貌在调动学生的情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给学生的应该不仅是漂亮、优美、干练和动作敏捷的形体语言,并能以恰当准确的各种手势,洪亮有节奏的指挥口令,抑扬顿挫的讲解,风趣的语言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之中,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反响,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练习动作的欲望,使学生在课中保持较高的兴趣与良好的精力。

3、准备部分的游戏性。实践证明,在学习的各个年龄阶段,以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之一,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游戏中欢乐的色彩,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会使同学们情绪饱满地过渡到基本部分。应在教学中遵循这样的环节,多种小型的游戏——基本教材练习——对抗竞赛——放松整理——结束。这种安排体现了如下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完成教学内容,同时达到提高身体素质,检查教学内容落实的目的,此外,还可提高竞赛意识,这样安排教学环节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圆满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4、注意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体育教师如能以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简明扼要、风趣多彩、逻辑性强的语言进行授课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话不在多,而在精”,语无伦次,枯燥无味的语言,不仅使学生难得要领,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除了认真钻研业务外,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用简练幽默生动的语言去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课与和谐气氛的效果 篇3

关键词:体育课;和谐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52-01

什么是和谐的气氛呢?我认为就是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蔼,讲解具体生动,示范优美正确,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众所周知,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主动肌与对抗肌的协作也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起动作失调。

怎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气氛呢?我觉得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必须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学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的动作的信心。反之,教师如果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急躁,不满的情绪或严加指责,学生就会加重原有的心理负担,降低兴奋性,就更难完成动作了。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诱,少批评,多表扬,这点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胆子小的学生尤为重要。如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进(即使是失败的)都要及时给予

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再次,需要批评的通过采用动作、表情、提醒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和理解。如做徒手操时,某同学做操时动作不到位或者不认真,这时教师通过表情、动作结合的方法,对该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指他或她)再做一下要指正的动作,学生就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也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果。又如在教学内容分组练习中,常会遇到个别调皮的学生对练习动作不协调的同学进行装腔作势或出言不逊的讥笑;此时教师应采用严肃的表情和提醒的方式,对该生瞪一下眼,接着说:“注意团结,敬重同学”。事后,被批评者会感到惭愧而低下头,虚心接受批评,被讥笑的那个同学感到激动和内疚,就会大胆积极地去练习。这样既促进了同学间的谅解和团结,又提高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一举两得。

和谐的气氛并不意味着不要上课的严肃性,二者是统一的,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组织教学的前提,而和谐的气氛则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纪律与课堂管理是体育教师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鼓励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阻止和处理违纪行为的手段与行为。目的在于为学生专心致志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习锻炼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

1、建立和一贯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体育教师要防患于未然,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2、注意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体育课中师生的空间活动范围都比较大,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必须及时全面了解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作出正确分析与判断,才能采取相应的,合适的措施。

3、及时妥善地处理违纪行为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消极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等方法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了为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来处理。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维持纪律,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纪律的课堂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你终于成功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同学做得真好”,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为了维持纪律,一定的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是体育教师有意识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在体育教学中,惩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挫折型:即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体育学习活动的权利;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罚做俯卧撑,跑步等。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人,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

5、严密课的组织,提高练习密度

中学体育课运用音乐的效果探讨 篇4

而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其最大特点是比视觉印象更积极深刻,所以对于提高人的情绪与烘托课堂气氛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以音乐在中学体育课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运用的效果进行探讨,以期能把音乐更广泛地运用到中学体育课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从心理学上看,兴趣的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从生理学角度看,当学生参加有兴趣体育活动时,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使得体内血糖上升,肌力增加,表现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这样对上好体育课是很有益处的。而新颖感是引发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体育课准备部分运用音乐无疑是突破常规的一种方法,音乐可给学生带来了无穷兴趣,当准备部分中学生因新颖感而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并投入其中,那么这堂课已成功了一半。

二、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积极的情绪为快乐、喜悦等。要上好一堂体育课,学生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情绪刺激物的作用,可以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的变化。刚上体育课,人体从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需要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本身的惰性,尤其要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以使神经系统更好地支配肌肉运动,使机体的运动与内脏器官的工作更协调一致。

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给牛和鸡听音乐的结果是牛会多产奶,鸡会多产蛋。可见,音乐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经比较,在准备部分运用音乐,学生就会精神愉快地投入到这堂课中。学生的积极情绪能引起一系列良好的生理机能方面的变化,如皮层下中枢神经表现为最佳兴奋状态。有资料表明,良好的情绪状态能提高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可增加某些有利于身体的活化物。当学生以积极情绪练习时,身体感觉会更敏锐,这有利于学生的动作很快趋于情绪的分化,并通过生物反馈机制不断修正动作过程中的错误,使学生尽快建立起正确的动力过程。

音乐在人的情绪感染上具直接影响力,可使人产生联想。音乐在空间所具有的扩散力和穿透力,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一种生动强烈的刺激和影响力,还可对人的心理产生一系列影响,使部分肌肉协调而又有节律地收缩,使各种刺激传达到大脑,再从大脑发出各种指令,从而调节人的情绪。运用音乐不仅能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兴奋,还能引导他们解除愁闷,产生良好情绪。

三、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正反口令游戏是练习学生注意力的,若在配音做准备活动后再做此游戏,学生的注意力比未配音做准备活动能提高20%,这是因为未配音做准备活动使得学生认为体育课千篇一律,枯燥乏味,而配音的引进被学生认为是一种有新意的新体育课模式。研究表明,刺激物的相对新异性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探索 篇5

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探索

单 勤

摘 要:针对技校学生初中时的基础相对比较差、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等实际情况,本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改进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课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实是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纪律、职业习惯和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掌握某一专业技能的实用人才。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初中时的基础相对比较差、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为习惯不够规范等实际情况,改进传统的德育课教学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一、尝试案例教育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恰当地运用案例,会使课堂充满活力,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案例:王某的一头牛走失,被张某发现。张某将牛牵回家关进自家的牛棚,准备第二天再寻找失主。但当晚牛棚倒塌,将牛压死,张某将牛肉出售得款500元。

在这个案例中,张某是否应赔偿王某损失,并返还卖牛肉款500元呢?这则案例的主旨是要考查学生对两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之一是有主观过错,主观无过错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在本案中,张某对牛的死不承担民事责任。二是不当得利之债。张某的500元牛肉款属于不当得利,应返还给王某;若不返还,则张某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大部分学生在学过民法的相关知识之后,都能正确分析这则案例。答案如下:“张某不应该赔偿损失,但是应该返还王某卖牛肉款500元。因为在本案中,张某将牛牵回家关进牛棚,准备寻找失主,对于牛棚倒塌压死牛的事件,张某并无过错,王某无权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将牛肉出售得款500元则属于不当得利。因此,王某有权要求张某偿还牛肉款。”

但是对这则案例的讨论并没有至此结束。笔者认为既然是一堂复习课,就应借助这则案例把其他的一些知识串联起来。于是,笔者给学生设置了两个问题:对这则案例,张某能否向王某提出自己的要求?请大家自行设置其他情境,讨论应该如何处理“牛”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部分学生想到了无因管理的内容,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张某可以对王某提出自己的要求,因为他对牛实施了无因管理,可以要求王某支付无因管理的费用。应该说,学生联系无因管理来考虑,这是有道理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让同学们抛开案例中所介绍的情况,设想其他的情况应该怎样处理。这一提问如石子击水,顿时激活了课堂气氛,大家大胆设想,踊跃发言,就有了如下三个情况:张某将牛牵回家,由于没有管理好牛,伤及邻家小孩,该如何处理?(德育管理论文 )张某将牛牵回家,不料当天晚上牛被小偷偷走,应如何处理?张某将牛牵回家,牛第二天产下一头小牛,又该如何处理?

通过此番变换条件和讨论,教学有以下三点收获。一是串联了相关知识。在此案例的基础上向外扩展,涉及了无因管理之债、侵权之债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债的知识点的理解。二是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变换情境,改变条件,无形中给学生的大脑开拓了无限的思维空间,避免了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某一个规定好的答案框架内。三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从传统教学方法向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

多媒体被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引进课堂,是教学手段的重大突破。它图文并茂、视听合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其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以其多视角、独特的效果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而教师精心选择画面、音乐、动画等可在学生的大脑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活化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气氛

多媒体将声像、动画、文字等融为一体,直观、形象,可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远为近,超越时空界限,模拟、虚拟所需的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有效地讲清教学重点,突破知识难点

在政治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和现象,教师往往费尽口舌也难以说清,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方便快捷。通过精心选择、流程设计和合理的解释与演示,可以活化教学,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教学的重点问题就很容易讲清楚,难点问题就很容易突破。

4.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可以把抽象、静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直观的感性材料,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并能引导、启发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实现从传统教学方法向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转变,能有效激活德育课堂,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传统应试教育

德育课教学要与时俱进,这是德育课改革的宗旨,也是广大德育教师的行动指南。

1.更新观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了追求分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忽视素质教育。教师只是传授德育教材上现有的内容,学生接受的也只能是被打零敲碎的残缺不全的死知识,难以形成丰富多彩、完整系统的活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德育课的勃勃生机,抑制了其德育功能的发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德育课的德育内涵,使德育课的思想性、针对性与教育形式的实践性、多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2.将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德育课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澄清学生的各种模糊认识,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德育课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要结合所设专业实际,把德育课与学生的文化课、专业课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从抓思想教育入手,强化思想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正面导向,教育学生以先进模范人物尤其以国家高技能人才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德育课教学应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将德育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之中,这是德育课的本质要求,也是德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长期努力实践、刻苦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徐红宇。谈谈如何丰富思想政治课程资源[J].思想政治课教学,(1)。

[2]钟启泉,崔允t,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丰。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7)。

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篇6

[关键词]:熟——基础 精——核心 活——关键

做为一名专职体育老师,从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想要上好一堂体育课,必须做到“熟”“精”“活”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所谓“熟”首先要熟悉《课课程标准》,因为新课标是教学的偏执,它对教学目标、要求、时数都是相尽的规定。同时体现了一的教学。因此,熟悉新课标。将课标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熟悉教材。熟悉掌握本节的重点、难点、和教材所站的地位及承上启下关系。只有这样方能在备课中考虑本节课如何处理教材,更新的知识,技术主次分明,是教学效果恰到好处:做到重点突出,化难为易的良好教学效果。再次示范动作要熟练、规范、准确,尤其是示范的时机要准确。随便示范不仅在教学中损坏了原有的动作美,还会影响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和感受动作能力强弱、年龄、个性特点等。这样,在授课时方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好、中、差,学生学得有兴趣,都得到提高。

“精”是上好一堂课的核心。所谓“精”首先要精心设计练习教材的导言。例如,对中长跑1500米的教学,学生均有畏难情绪:但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给予鼓励的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来启发激励学生,结果学生练习的劲头很是你追我赶,恰到好处。在教学时我总是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分教或转化难点:考虑如何才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衔接紧凑。如前滚翻主干教材,重点时“团身”而前滚翻必须建立在蹲撑开始,两脚踏地:同时屈肘、低头、提臀、收腹、团身的问题,所难点是向前滚动技术的正确掌握。对此我就这样设计:在助力下,加大前滚速度:突破力身技术获得前滚翻的动作体验,然后让学生自述并实践前滚翻成蹲撑动作轨道的特征,引导学生提示团身与向前滚动顺利完成动作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循序渐进,个个破,提高教学效果。再者教学语言要精炼。一堂体育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时教师语言上的交流,所以我认为应该从“精“入手,博中求精。例如在教原地掷垒球时,就要讲清“蹬——转——起——挺——挥——拨”结合示范,才能使学生较快理解动作要领和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

体育课效果 篇7

要想提高足球教学效果, 首要任务是让更多学生, 特别是对足球缺乏认识的学生, 全面地认识足球。如学生对足球认识越深, 则可能对足球的学习兴趣就会越大。所以, 体育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学习和掌握足球基本技术、战术, 还应重视足球文化教学[1]。应把足球的发展史, 世界足球强国的足球比赛和技术特点, 某些大型赛事经典镜头等内容, 通过课堂教学应用拓展知识、小技巧等方式向学生传播。如此, 不但可避免传统说教式教学, 还能使学生从全方位认识足球这项运动。同时, 还可使学生认识到教师有着丰富的足球知识, 强化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信心,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为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奠定基础。这也就对教师的足球专业知识和文化有了更高要求。教师应不断了解足球相关的知识, 在教学中将此类信息应用到教学中, 强化学生认识。

2 合理应用现代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有广泛应用, 其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体, 有着很强的直观性和表现力, 可充分激发学生的足球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当前, 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已广泛应用到高校教育中, 方便了教师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 通过互联网可找到丰富多样的足球教学、赛事等资源, 教师则可根据足球教学的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内容应用到教学中。譬如: 足球基础知识及技术教学中, 可展示相关视频, 使学生更为直观、生动、全面的认识足球, 体会踢球技法, 同时也可使学生观察和认识到不同方法踢出球的运行轨线。再如, 在基本战术教学中, 可播放以往足球赛事录像中和教学战术相关的视频集锦, 使学生切身地感受教学战术应用基础及方法; 此外, 引导学生观看足球赛事或录像, 强化学生大局观和合作意识[2]。此外, 足球在线游戏具有很强的现实感, 教师合理应用足球竞技游戏, 使学生感受模拟中的大型足球赛, 让他们产生现场感,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3 科学组织足球教学内容

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计划掌握教学活动的大致过程, 要根据教学实际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明确并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选用适用的教学法, 采用有效教学方式。在制定体育课足球教学计划过程中, 应从激发学生足球学习兴趣为基础,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从易至难的安排足球教材内容。如此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参与到足球学习中, 让他们切身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足球教学通常以班级为主, 而这就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能力与运动基础上差异, 教师应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和认知规律区别看待。比如: 某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弱, 在教学练习中可进行单独讲解, 或适当降低动作难度, 如此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使学生感受教师关怀, 且可确保学生的兴趣持续度, 提升日常学习积极型, 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而一些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强, 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增加任务或适当提升动作难度, 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和学习, 以免他们逐步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3]。

4 实施多样化组织教学法

在体育足球课教学中, 教师应从激发和提升学生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出发, 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法, 实施多样化教学。本文探讨这两种教学法:

一是游戏教学法。在大学足球课教学中, 应充分应用好游戏教学法, 该方法可充分激发学生足球兴趣, 调动其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 如教师可将多种趣味型的足球游戏应用进来, 则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学生练习中的枯燥心理, 维持学生的兴趣, 进而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变到主动学习状态; 多种蕴含足球基本技术、战术的游戏应用, 可让学生通过游戏掌握各种基础性技术和战术, 进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足球课准备教学中通过足球游戏能够让学生做好参与到足球学习和练习中的身心准备, 比如: “抢运球”、“两人夹球走”等有效。足球游戏在技术动作教学中, 可有效缓解反复练习的乏味感和枯燥感, 维持学生的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另外, 足球游戏应用到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中, 可强化趣味性, 调动他们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二是比赛教学法。如在教学中适当开展足球比赛, 可充分缓解学生的枯燥心理, 增强他们的学习和练习乐趣。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应用好该教学法, 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性、提升足球教学效果, 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在准备教学中, 可开展各种运球比赛, 使学生在相对强度低的比赛中深入掌握运球技术; 在教学中可适当开展传接球、射门等比赛, 使学生在实际比赛中深入领会所学的技术动作; 在身体素质练习中, 同样可开展掷界外球、原地头球比远等比赛。另外, 还可邀请其他专业或班级开展友谊赛。如果将这种比赛方式充分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可有效保证学生对足球运动持续的兴趣。

5 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大学体育足球课教学, 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 采取不同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足球, 并对其产生学习兴趣, 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创新和改进教学法, 实现多样化教学, 实现优质高效的足球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利刚.比赛法在足球课教学中运用的效果研究[J].阴山学刊.2011, 14 (7) :307-308.

[2]李辉, 晏雪飞.浅谈利用兴趣保证高校足球教学效果[J].当代体育科技.2014, 10 (12) :224-226.

体育课效果 篇8

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前提是摸清学情。即摸清所教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兴趣爱好、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教师可以在学期初通过问卷调查、当堂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领域目标,教师应做到因人而异,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如,田径类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同质分组,根据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体素质安排不同的练习任务,素质好的小组可以增加练习的距离、时间、次数等,素质差的小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内容。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目标不同,研讨的问题也应有所侧重。

二、培养骨干,教学相长

在教授一些广播操类的教学内容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首先教会体育骨干,然后让体育骨干教其他学生。如,学期初新授广播体操时,教师可以让每班选派身体协调性好的3~5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先教会他们,然后在课堂上将他们分别安排在各个小组中担任小组长,做“小先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小组长手把手教本组同学,教会组员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强化练习,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小组比拼,合作双赢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经常组织比赛,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激发各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和比赛斗志。

体育课效果 篇9

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 培养学生自觉的参与意识, 使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 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 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是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 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 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 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 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 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我在导入课堂时 (课的开始准备部分) , 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 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 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用的是多方位、或半圆形的、梯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景设计, 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 有时采用否定上位的自由活动, 通过教师的引导, 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 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 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跳跃动作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法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 达到热身的效果, 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先前担心学生混乱的场面成为多余的问题了, 结果发现同学们学习、练习的兴趣盎然, 减少了不少无效的劳动时间。由此可见, 在教学时, 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 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正确的思维, 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 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中“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 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 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 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 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 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说提出的问题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 最后很自然地引出正确的动作要领, 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 自然地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 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放在斜坡上, 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 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把垫子放在斜坡上等等?这时学生便环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 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 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则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 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这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 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象;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安排练习时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节。单一的练习乏味, 使学生厌学, 因此, 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 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 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拨、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安排练习时也不可一成不变, 而应根据不同的内容, 设计不同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学会”知识, 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知识,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就能很快地获得知识, 更透切地理解知识, 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 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地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 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 要因地制宜的组织学习材料, 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 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 根据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 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 、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 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 能根据教师提出的的要求, 边读边议, 逐步认识结论。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 经过质疑问难, 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通过尝试, 这种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也是一种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教法, 值得你一试。

2. 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 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类同或相同的成分。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 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 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 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 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达到练习的效果。运用互比互练习方法, 来促使学生对体育情感的产生和发展, 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离不开学生的认知规律, 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将更透彻。尤其是当学生一次次地发现知识的规律和奥妙时, 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信心倍增, 学习的主动性更强。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争取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勇于寻根究底, 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 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在概念上混淆不清, 但这正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 这也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体现。我在新授前滚翻教学时, 有一位学生提出:前滚翻与翻跟头动作一样吗?这时学生中立即出现了一陈喧哗声。有的说动作一样;有的说动作不一样;有的说有相似的地方等, 并且每位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观点。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希望出现的情境, 我对每位学生所提问题运用恰当点拨, 精讲提示、正误对比等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规, 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2、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活动。这种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 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 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体育课效果 篇10

1 技校学生的特点及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 在技校上学的学生大多是17岁左右, 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他们爱动并且好动, 所以按理来说技校学生应该喜欢上体育课。可是在技校的实际教学中, 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中常常出现厌学, 逃学等情况, 对体育课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体育课中, 很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符合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不愿意吃苦受累, 只要能通过体育考试, 就应付过去, 不参加体育活动, 缺少相应的体育技能。很多技校的学生, 因为过度的重视理论、技能课程的学习, 更加的不愿意上体育课, 忽略了对身体素质的提高, 导致很多学生的体质都不符合青少应有的标准。技校学生正处于发育期, 缺乏身体锻炼, 不但会影响学习生活, 甚至可能影响未来的工作乃至一生。

技校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忽视体育锻炼, 主要还是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主要时期, 身高会迅速增长, 外部形体会发生变化, 身体内部技能不断成熟, 并且开始完善性发育。很多男生在肌肉生长中, 由于受到外部很多影片的影响, 所以加强肌肉的锻炼, 使自己从外表上看着比较强壮。很多女生因为生理的变化, 开始追求外在美感, 会因为肥胖而纠结, 因为外形而变得多愁善感, 所以很多女生大多喜欢参加健美操、瑜伽和舞蹈等项目, 而体育课中很少有这些青少年喜欢的体育活动。

2 激发技校学生体育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想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还需要激发技校学生的兴趣。

2.1 优化体育课内容, 增加体育课教学趣味

想要激发技校学生的体育兴趣, 要对体育课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 提升体育课的趣味性, 有效增加教学的效果。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丰富, 形式要多样, 内容要新颖, 而教学方法也要多样化,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技校的学生大多喜欢研究新鲜的事物, 对不了解的东西充满了好奇, 这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所以在体育课教学内容上, 要充分设计能够引起技校学生好奇心, 提升学生的兴趣。但是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一定不要过浅或过于难懂, 这样会带来严重的反效果, 要根据实际情况, 有层次的设计体育课教学内容。

2.2 利用情景教学, 巧妙设计教学场景

利用情景教学模式, 巧妙的设计教学的场景能够有效的提升技校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老师可以利用学校资源, 或者城市资源设置教学场景, 比如:利用体育名人、明星用过的场地或者器具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崇拜心理, 产生体育效仿的效果。

2.3 激励学生,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 要常常使用激励教学, 提升技校学生的自信心。在技校上学的学生, 很多都有着自卑的心理, 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曾经的失败者, 因为在高考时候, 很多学生高考分数不能够上综合性的大学, 所以才报考了技校, 这导致了学生的心理阴影, 会有强烈的失败感。因此, 在技校体育教学中, 体育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不断的激励,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都有强烈的虚荣心和荣誉感, 一旦学生获得认可, 就会更加努力, 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不但能够获得成就感, 还能产生体育兴趣, 加强体育锻炼。因此, 在技校体育课教学中, 要多使用激励教学方法, 不但能够消除技校学生的心理阴影, 还能够加强学生的信心, 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健康发展。

2.4 发挥学生特长

在技校的很多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体育特长, 那么就要根据学生的体育特长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提升技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技校体育教学中, 体育老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体育特长, 还要鼓励学生保持特长, 乃至提高特长。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增强体质, 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根据情况差异化教学

在技校有很多的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 有着不同的生理、心理特征, 所以在技校的体育课教学中, 体育老师要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情况,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差异化学习, 引导学生参与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 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 训练自己的体育特长。

3 激发技校学生兴趣体育教学的效果

技校学生客服了心理阴影, 增加了学习兴趣, 能够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首先学生有了体育兴趣, 这样就会在行动上对体育课产生倾向心理, 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这样就克服了技校体育中不专心, 无兴趣无精神的不良状态, 也阻止了体育课中学生厌课、逃课的现象发生。然后技校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学习兴趣, 就会会有强烈的运用欲望, 不断的学习和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 表现自己的运动潜力。在体育课程中, 会对体育老师的讲解、示范进行钻研和实践, 有效地转变了学习的态度, 这样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更重要是的学生不再把体育锻炼当成负担, 而是缓解理论学习疲劳的方式, 能够给学生带来愉快的享受。最后就是能够增加学生的创造性。学生有了体育兴趣和积极的体育情绪, 就会对体育活动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不断的发散自己的体育思维, 将体育的理论研究透彻以后, 进行实践验证, 然后通过实践修改理论, 这样会不断的解决体育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 结语

在国际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 人才就是竞争的根本, 技术性人才更是重要的一部分, 那么在技校多学生的培养中, 不光要重视学生在理论技术上的学习, 还要加强体育锻炼, 让学生能够掌握高超的技术, 还有健康的体魄。因此, 技校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提高技校体育教学的效果, 保证符合社会发展、国际竞争的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春玮.对徐州地区告知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2]卢伟.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的现状与发展[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上一篇:玉米机械化生产下一篇:体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