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2024-06-17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精选十篇)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篇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特别是二元结构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消除二元壁垒, 推进城乡结合部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迈进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过程的加速期。在这一“饱含痛苦, 又充满希望”的激变期,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二元社会向多元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急剧变迁, 引发了经济上的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上的交差融合以及社会心理的嬗变, 上述社会变革一方面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原有社会系统中各要素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的稳定状态, 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结构的转换。

我国现阶段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 就是其经济结构是二元的, 即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工业, 另一方面农村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 尚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中国家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 成为经济发达的国家, 就要通过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城市化, 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状态, 形成现代经济结构, 实现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再次证明, 城市与乡村在各自发展进程中日益暴露的种种弊端, 不可能在自身封闭的系统内加以克服。为避免双方存在的缺陷, 城乡必须联手, 用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结构形态, 去取代城乡分离的传统社会结构形态。

一、我国城乡结构表现出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的特征

(一) 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城市化发展水平低。一方面, 我国农村人口具有数量多、比重大、凝固化的特征。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不但绝对数大, 而且相对比重一直占据首位, 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 与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相逆, 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并没有有效地带动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 且二者的发展极不均衡。

(二) 城乡分割体制的刚性特征明显, 两种社会形态和两大利益集团已经形成。自1958年实行“户口登记条例”以后, 我国特有的城乡户口管理制度日益强化, 加上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等城乡分割政策, 逐步形成“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两种身份制和两种待遇:城市居民身份地位高, 受国家政策照顾, 可以享受较多福利待遇和补贴;与之相对应的, 农民身份地位低, 仅能依靠严重超载的土地勉强维持温饱, 且被完全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城乡之间形成两大身份不同、待遇不同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集团。

(三)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城乡差距悬殊。尽管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采取以平均主义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 但是城乡经济水平仍呈现出巨大差异, 如在改革开放以前传统体制最典型的1957年, 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48倍。 究其原因中国“二元化”格局下的工农比较劳动率差异悬殊。

二、社会转型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变革

1978年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从而进入社会转型的新时期。伴随经济体制转轨以及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深化和加速期。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转变使得这一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呈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典型特征, 即由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向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的蜕变。

(一) 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的弹性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的行政主导型“二元”城乡结构具有明显的刚性特征, 城乡“二元”被各种管理制度分隔开来。然而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城乡“二元”社会之间的联系有所加强, 沟通逐渐增多, 在行政因素主导下的刚性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呈现出弹性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伴生物, 农民工的大量涌现以及城镇化的迅猛发展标志着传统“二元”边界趋于松动和模糊。

(二) 小城镇在城市化过程中迅速崛起成为城乡之间联系与沟通的桥梁。

从地域上说, 小城镇往往位于城乡的结合地带, 扮演着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桥梁和纽带的角色;从功能上说, 小城镇既具有类似于城市的特点、功能和作用, 又和农村保持着密切的天然联系, 在城乡之间发挥着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作用, 成为了城市与农村的中介地带。 上述社会事实标志着行政主导型“二元”城乡结构趋于弹性化, 而这一发展趋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推维系传统“二元”社会结构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在改革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三) 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的形成。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的急剧变迁, 市场经济得以孕育与发展, 政府将部分行政职能下放, 转而由市场来承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一方面, 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弹性增强;另一方面, 城乡差距有增无减。这看似是一种悖论, 实则蕴涵着更深层次的理论根源。那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由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向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蜕变的新阶段。

1.市场经济建立初期。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国际市场的渗入, 城市居民的消费已经实现了从购买生活必需品向购买生活耐用消费品的转变。有关我国恩格尔系数的统计直接反映了这种变化。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阶段向耐用消费品阶段的转变, 将伴随着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 正是这样一种转变催生了市场主导型“二元”城乡结构, 并使城乡之间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更深层次的断裂。

2.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作为一种与城市和农村相对应的社会经济地域类型, 承载着多年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后果。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该地区自然也就成了多种社会经济矛盾的最集中的区域。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源, 也是目前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3.“二元”体制的打破。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我国传统的城市社会为一元, 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体制受到强烈冲击, 原来界限分明的二元已经被打破, 特别是在城市边缘地区, 二元社会体制并存, 正确分析与判断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成原因, 对于我们理清思路, 把脉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合理调整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而政府管理作为城市化过程中建立和谐社会的终端环节,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来。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的职能定位、政策取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 高度关注民生, 认真制定政策, 善于科学规划, 坚持执政为民, 重视“人的城市化”, 努力扩大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系统论思想, 从整个城市发展大趋势去观察和思考区域的发展问题。以上海举例, 2002年4月上海提出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的战略目标以后, 农业正在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 在耕地减少的同时, 农业增加值在上升, 农业结构正在战略性地调整。农业的转型发展, 有力地推动着全市经济的稳步增长, 在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 上海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同步增长, 全市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在不断巩固。

我国社会转型加速期所发展起来的市场主导型“二元”城乡结构与计划经济时期残留的行政主导型“二元”城乡结构相互叠加的结果, 形塑了横亘于城乡社会之间的天堑鸿沟, 阻断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沟通和联系, 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冲突与失衡。为了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 为了促进和谐社会与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与长治久安, 城乡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问题迫切需要被列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议事日程。

摘要:本文立足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的时代背景, 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行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变革进行了系统地论述, 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推进社会转型加速期城乡和谐发展的策略。

城乡二元结构 篇2

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1)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为解决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即现有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优化区域和城乡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而且要立足于农业的长远发展。与食品消费结构多元化、高级化趋势相适应,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也必须由以种粮为主和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向多元化、高级化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产业化,通过一体化的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可以形成“龙头”在城镇、“龙身”在农村的“龙形”经济,这无疑又有利于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要使农民收入继续有较快的增长,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扩大农产品市场容量及农业经营规模,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农民收。应逐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机会平等。

(2)繁荣农村经济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要架起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带来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和大市场连接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接起来,因而是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的有效途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民面对的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我国果品、蔬菜等园艺产品和畜产品在价格上是有竞争优势的,但在出口上也遇到了卫生检疫等绿色壁垒。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必须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是一个体系,必须协调发展,并要促进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结合,加快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在微观层面上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镇)化这“三化”来完成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三化”中农民市民化是根本;上在宏观层面,要通过国家逐步改变对城乡的二元宏观政策,实现城乡平等的一体化宏观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经济

体制的“组成要件”走向城乡一体化,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最终建立和完善。

(3)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要消除城乡差别,纠正城乡失衡,不仅要清除不合理的制度,解决制度不公和失当的问题,也要进行制度创新,解决制度无力和失效问题。只有公正而有效的制度才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从目前来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制度,实现政策的统一和制度的公平。必须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强引导和管理,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业人口,可按当地规定在就业地或居住地登记户籍,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推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实施税收制度改革,取消一切不应由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在取消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取消农牧业税;改进个人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只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再负担其他任何税费;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改革农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城乡公共财政投入的公平分配。通过改革,消除造成城乡隔离、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实现城乡之间资金、技术、物资、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必须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实现社会的公正。当前尤其应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振兴农村,对农民“少取、多予”。

制度建设不仅要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上的融合,也要求实现和保障农民政治上的平等。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公民权的基础之上的政策和制度才具有合法性的基础,也只有公正的具有合法性的制度才可能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可靠和持久的保障。

3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何重要经济意义?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关系提高农民收入、协调社会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性措施;(2)只有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今后,只有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筹,才能明确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方向,使较多的资金投向农村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使城乡居民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条件更为平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为牢固。(3)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4)城乡分割

消除后,生产要素的流动顺畅了,这同样有利于城乡企业的资产重组,从而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关闭、合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之

一。只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一)首先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改革和完善那些导致其产生并存在的有关制度措施;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供给机制,进行制度创新。

(1)彻底取消现有的一切导致二元社会结构产生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分割的教育体系、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样在清除了这些人为地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存在的障碍,就为城乡社会结构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从制度上改变工农产品定价的“剪刀差”倾向,加大财政支农、金融支农的力度,扩大国家和各级财政对农村的诸如水利、道路、信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强化农村有形市场的建设,并将之纳人国家统一大市场之中,支持农村各种要素市场发育、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要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等农村发展所紧缺的生产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尽快将农村的要素和产品市场都纳人国家统一的大市场之中。

(3)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农业剩余的转移载体作用。在西方二元理论中,它没有考虑农业剩余转移到现代部门的机制。这对于同时包含着制度变迁的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变来说,显然是不能充分地成立的。市场机制本身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也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因此,农业剩余在中国不仅要靠市场,还要依靠其他的一些手段分配和再分配,转移到现代部门。其中,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业剩余的转移起到重要的影响。

(4)创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流转制度,从制度上为农村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约束之一,也是农地抛荒、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其改革势在必行。

(5)农村税费改革必须标本兼治,坚决贯彻执行并从制度上保证,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完善相关配套改革。一是要精简机构,裁减超编人员,压缩经费,从根本上控制“经费需求”。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部门利益彻底分离。二是要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否则,我们推广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最终也难以走出“黄宗羲定律”下。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弥补城乡市场差异;增强农民的购买力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农产品产量、质量,农村非农产业等对农民增收均构成了制约,因此,要着手进行以下六个方面的农业结构调整,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一要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实现农产品由低质多量到高质适量的转化;二要调整农产品区域种植结构,实现农产品区域种植从无分工到有分工的转化;三要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使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中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四要调整初级产品和加工产品比例结构,改变农业初级产品占多数、占主导的局面,实现农业初级产品到加工产品的的飞跃,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五要调整农产品市场结构,实现农民不参与流通、农商分离、由政府主导农产品流通到向由农民自己主导并参与市场流通的转化;并积极进行组织创新,创建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推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减少市场风险,构建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和中介,保护农民的利益。六要调整农村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比例结构以及第二产业内部比例结构,改变农产品加工、运销等落后的局面,通过内涵和外延性的结构扩张,使农业形成结构层次多样,具有一定规模特点的现代农业结构。进而,通过产业扩张,也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从单纯的生产环节中分离出去。

(三)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二元结构,帮助农民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

“教育是一个人获得现代性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⑾通过教育灌输社会要求,提高个人认知水平,使农民认识、理解和掌握社会的规范,并内化为个人意识,这是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最直接的途径。要消除意识形态的二元结构,教育重点应放在下面几方面:

(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培育求知意识。学校教育是形成现代性的主要力量。教育与人的意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较能够接受新的东西,包括新的观念、新的行为模式。愚昧从来都是与保守、惰性联系在一起的,而知识常与进取、求变的心理相互促动。

(2)加强WTO知识教育,培育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作为一个国际经贸组织,WTO本身就是一个规则体系,它的权威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体现出来的,它的宗旨、原则、规则无不贯穿着开放竞争的观念,但作为WTO的新成员,中国大多数人对WTO都比较陌生,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的农民更是如此。因此,在农民中进行WTO知识的宣传教育,也就成了培育农民现代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帮助中国农民了解WTO对中国的要求,帮助农民正确分析形势,正视自己的优劣,扬长避短,沉着应对,树立开放、竞争、规则意识,消除城乡意识二元结构,积极参与市场的竞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培育市场意识。农民的市场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了解程度和参与能力,特别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封闭性与大市场开放性的矛盾,常使没有市场意识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对农民的要求,从而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

(四)城市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我国承受着数量越来越多而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必须重新审定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与发展道路。我们认为,我国城市化模式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所谓“城乡结合”,即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既不能仅仅是职业非农化的乡村就地转移,也不可能是全部依赖城市来吸收的异地转移,而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把“离土不离乡”与“离土又离乡”结合起来,在条件成熟时,将“离土不离乡”的人口转化为“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上下结合”是城市建设投资和发展动力上,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外资和个人投资等结合起来。“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等级上,要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不能把发展大中城市和发展小城镇对立起来。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和作用机制是市场化机制,既通过市场的引导,通过产业的积聚和扩散功能来实现。在上述各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加强引导,把城市化的立足点在于国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管理面临着挑战,转变管理模式成为城市化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城市化进程的管理模式

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农民迁徙而来的“城市人”行为的二元性,也是现阶段城市本身的二元性,它使城市事务具有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的混合特征。社会出现分化,新的矛盾和冲突随之产生。面对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事务的新内容和新特点,既不能简单沿用农业社会的传统管理手段,也不能搬用以现代城市为特征的工业社会管理模式。

为适应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关系的新格局,有序推进城市化建设,政府需要探索一种适合转型期特点的管理模式,不仅需要行之有效的适合城市化时期的“科学管理”模式,转变政府行政职能,调整行政决策、管理方式及各项规章制度;同时,需要形成非科学的“伦理管理”模式,即以伦理关系为基础,注重对“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用伦理的价值管理手段协调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事务,进而形成“科学管理”和非科学的“伦理管理”的二元模式。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篇3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教育;社会分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教育相比于农村教育一直是国家教育优先发展的对象,在重点学校、择校等环境下,农村学生再难以通过教育来实现身份的转变和社会流动。有调查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个人地位的最主要因素。在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方面,城市和农村呈现出不均衡的二元结构。

一、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概述

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是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人们通过受教育来实现社会层级的流动。学校教育通过制度的安排将来自不同阶层的人员安插到相应的社会位置上,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由先赋性因素到自致性因素

在过去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社会分层的标准主要是家族声望、门第高低等继承父辈的先赋性因素而决定,如今教育已经取代先赋性因素并成为社会流动、分层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流动、晋升已然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出身、背景转而倚重个人的实力,社会成员的自致性因素更为重要。如此一来,通过教育来提升自己进而实现向上流动成为主流,决定社会流动的因素也由先赋性因素到自致性因素。

(二)教育成为向上流动主要方式

建国以来,我国的发展路径更加的重视工业和城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和农村日益分化鸿沟持续加大,加之种种外部因素阻碍,农村人口难以在城市中立足,即使成为城市的贡献者者也很难融入城市,农民提升社会地位的难度加大。

由此,对农民来说通过教育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是改变其身份、地位的唯一渠道。对农村孩子来说,教育是融入城市和提升地位的唯一道路选择。

二、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原因

(一) 教育制度的城市化中心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市教育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使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受制于国家政策,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严重失衡。研究表明,重点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存在严重的阶层分化,私营企业主家庭背景的学生在重点高中生中所占比例为11.79%,明显高于他们在社会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个体工商户所占比例高出了9.57%,相反,来自农民家庭的学生比例比该阶层的社会比例低了44.83个百分点。城市的重点高中因其具备了优质教育资源,毋庸置疑为学生和家长的所青睐,但是高额的择校费以及农村的薄弱的基础教育水平使得只有少数农村学生能享受重点学校教育资源。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

1999年起连续多年的大规模扩招致使自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就业率和起薪逐年降低,“大学生蚁族”、“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等现象表明高等教育难以为底层青年实现向上社会流动开辟道路,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趋于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文凭的竞争力变弱,高等教育之于农村学生的地位价值下降。农村内部产生“新读书无用论”之说,正因为进入普通院校难以改变底层地位,直接导致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失去了热情。

(三) 教育制度改革的市场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制度改革逐步市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不只反映在是在学习和能力上,更多的也反映于其所掌握的教育资源、人脉关系等等。同时,个人教育、职业与社会地位的相关性由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决定,但是当前市场机制形式上的平等不但没有消除农村学生在教育和职业选择中的不平等,甚至使这种不平等更为加强,农村学生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机会也大大降低。

三、平衡城乡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新选择

(一)坚持公平教育价值取向

要改变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二元结构,其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从制度上保障教育的公平性。传统教育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不同学生的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致使教育功能与学生期望不对等。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对教育功能的期待不同,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融入城市并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学校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应提供两个方面的帮助,一是为农村学生未来的城市生活提供知识和素养支撑;二是能为成绩优异学生提供良好教育实现其社会地位的提升。

(二)试行偏远农村移民搬迁的新方向

教育对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功能越来越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教育的二元结构。

我国自2001年正式开展撤点并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在执行中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对农村小学开展“一刀切”式的撤点。一些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安全隐患增加使得其辍学率不断增高。农民搬迁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新思路,在全国设立试点是可行之道。2011年5月,陕西省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把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240万山区群众搬迁转移到安全宜居地带。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调查显示,55.4%和35.5%的移民在搬迁后认为子女教育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有所改善。在教育二元结构下,偏远山区农民搬迁到城镇有利于子女享受与城镇学生同等教育资源,再辅之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才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发挥教育对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87,192.

作者简介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篇4

这被外界视为继5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度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后, 开始对“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达的“攻击令”, 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及其由来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

“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 (2002) 精辟的概括了城乡二元结构它的内涵及特征。城乡二元结构是指维持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二元经济形态, 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即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使一国内存在着现代城市与落后农村两个不同质的相互独立运行的社会单元。以工业部门为代表、生存条件相对优越、拥有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现代观念的发达城市地区, 和以农业部门为代表、生存条件相对恶劣、拥有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保有传统观念的落后农村地区分别代表了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农业文明两个不同的人类文明发展水平。

我国的二元结构主要特点是我国存在“双重二元结构”, 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与以农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 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一般认为,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 (如农业) 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 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 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 农村人口众多等。

二元经济结构最初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 后发展成为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的广为传播却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完成的。他写出了《经济增长理论》和《无限劳动供给下的二元经济发展》, 使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为一大学派。并对区域经济发展发生重大影响。这一理论的特点在于把国家的经济划分成土地和资本密集、高新技术、高生产率的发达的部门和劳动密集、传统技术、低生产率的传统部门的二元经济。经济发展需要依赖现代先进生产部门的扩张和传统落后部门的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支持。通过这种要素转移和产业部门的转换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 实际上这是一种如何加速工业化发展的理论。其不足:对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中大国如巴西、印度和中国, 处于典型的二元经济状态。

2. 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是农业部原政策研究中心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课题组于1988年最早提出并详细论述的。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 是指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 形成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制度体系。这种举世罕见的城乡隔离制度, 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个各自封闭循环的体系和市民与农民两种迥异的不同公民身份。

一言以蔽之, 城乡二元结构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对立、城乡分割、城乡劳动力流动隔绝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它具有二元性和刚性化。

(二) 城乡二元结构的构成要素

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1958年1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该条例第10条第2款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做出了带约束性的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 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 学校的录取证明, 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 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这一规定标志着中国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

改革前中国社会中的资源是由行政性的再分配而不是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在实行这种再分配的时候, 在城乡之间实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比如“农村义务教育附加费”是让农村人自己掏钱办学, 而城市是由政府财政提供。

3. 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 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

二元结构制度所折射的是两个圆心, 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身价的社群。这两种社会身份在地位上的差别, 表现如: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 (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 , 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三) 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

1. 二元意识与二元经济互动, 形成恶性循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我国经济的二元性及两类劳动者群的划分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 从而决定了我国社会意识的二元性。尤其是传统经济部门与传统的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相当严重, 主要体现在:传统与现代, 开放与保守, 公平与效率等。

2. 相关配套制度供给严重失衡

现代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 社会二元结构的本质是制度性的。我国的二元经济不仅是历史造成的, 而且是在其特定的政治文化等制度下形成的。城乡制度的具体差异概括为14个方面:户籍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

3.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就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 工业就业的增加, 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 因此, 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 (第三产业) 之间, 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却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 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使无法被工业部门吸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只能滞留在农业部门, 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进程。中国的服务业只占GDP的40%, 而美国高达79%。

4. 我国统一市场体系发育不全, 生产要素流动性差, 城乡市场差距大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 城市和农村市场体系和市场载体差异较大, 全国统一的有形的市场建设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是现有的消费品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规模小, 基础设施落后。二是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

5. 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作用弱化, 行政干预严重

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还较短, 城乡分割的市场也没有打破,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领域还较为有限。2007年城镇化率44.94%, 离现代化要求的50%还有很大距离。

(四) 城乡二元结构的由来及时代意义

城乡二元结构自古就有。翻开历史, 可以发现, 中国从宋朝以后, 就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 但是没有城乡二元体制。比如说:北宋被金兵占领了, 河南一带的人逃到了江南, 河南的城里人到了江南农村里, 你可以买地、种地、租地, 河南的农村人在城市里做工, 做学徒、开店都行。城里人可以到农村, 农村人也可以到城里。又譬如, 清朝中叶以后, 东北开禁了。山东人过海到了东北, 你一样愿意到城里到城里, 愿意到农村到农村, 迁移方面没有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工业化战略时深受当值经济学界为工业论、唯资本论和唯计划论, 纷纷选择重工业发展战略。

建国后, 我国发展经济, 效仿西方发达国家做法, 也执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须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于是, 我国建立了三种制度的三驾马车:一个是统购统销制度, 一个是人民公社制度, 一个是户籍制度。这样就建立了城乡二元体制。

重工业高, 就意味着吸收的劳动力少, 使用的资本多。因为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 有一个规律, 就是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农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但是减少了以后, 你发展的又是重工业, 劳动力就没有机会得到吸收, 所以都淤积在农村、农业中。那么同时呢, 因为我们有户籍制度, 有上面说到的制度的三架马车, 因此劳动力按照制度的规定, 也不能随便的转移出来的, 非农产业就业的规模也就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大, 比重仍然比较低, 从1958年起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同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一样。

当然, 我们也不能否认其历史意义。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 计划经济体制无疑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例如:它较为有效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 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 较好的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较为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它较有效的增加了财政收入, 迅速的制止了通货膨胀, 稳定了物价, 使广大劳动群众在很短的时间内摆脱了极端贫困的状况。以最快的速度增强了国力,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也发展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此时的城乡二元结构符合经济发展水平, 并未产生阻碍作用。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

(一) 国际背景

1. 世界现代化之规律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政府都是通过宏观调控, 大规模的向农业和农村投资, 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如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开始向农业和农村投资大规模投资, 1961年又通过了农业基本法, 更是加大了向农业和农村投资投资。韩国在1960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 到1995年就达1万美元, 并且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他们是世界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最成功的国家。

2. 世界一体化之趋势

有人说, 美国经济打喷嚏, 世界金融要感冒。去年, 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中国也深受影响。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国经济一直是骑在自行车上, 主要靠投资和出口两个轮子驱动。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难了!经济严重下滑。日刊文章《金融风暴逼迫中日扩大内需》 (2008年11月1日) 如何扩大内需?拉动农民消费, 发展经济, 必须靠三驾马车拉动才行, 而城乡二元结构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最大障碍, 必须要破除。

(二) 国内现状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说:农民一边吃肉, 一边骂娘。农民的绝对生活水平提高了, 但是与别人相比, 显著落后。

1. 城乡差距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见下图一、表二)

有农民说:“我爷爷流血, 我爸爸流汗, 到了我自己则是流泪啊。”世界银行 (1998) 一份报告指出:“36个国家的数据表明, 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2的极为罕见;在绝大多数国家, 农村收入为城市收入的3分之2或更多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城乡之间收入合理的比例应该是1.5:1左右。

30年前的改革主要是着力解决农业生产的效率问题, 目的是多生产农产品, 解决短缺经济, 并没有触及二元结构问题。其实, 当时也没有能力解决二元结构。30年过去了, 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 城乡差距依然很大, 特别是在农民收入这一核心指标上,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拉大, 去年是3.33∶1, 是改革以来最大的;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也还滞后, 公共品供给明显不足。这种情况有损于公平, 也因农民收入上不去而制约农村市场开拓, 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导致效率损失。所以, 在国家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财政收入增加较快的条件下, 破除二元结构就必然成了历史性的国家战略。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第一个30年, 而“我认为, 在接下来的第二个30年中,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这一体制是在1958年随着计划经济开始形成, 到现在已不适于市场经济以及整个国家的宏观发展需要, 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进行。”

(2)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甚大。这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医疗卫生资源相差悬殊。2003年城市每千人拥有病床数为3.67张, 而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病床数为0.76张;城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4人, 农业人口每千人只拥有1.19人。甚至出现了“生命价格剪刀差”!

中央党校“三农”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虎林指出, 历史上我们对农业欠账太多。长期以来, 一直“以乡养城, 以农补工”, 在“工农产品剪刀差、财政税收收支差、金融资金存贷差, 土地征用出让价格差, 城乡居民税费负担差, 进城务工农民待遇差等6个方面, 每年每方面对国家的贡献都在1000亿元以上。

2. 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

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内需不足, 进而也影响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乃至国家的全面发展。“民工荒”即为例证。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高度重视。《决定》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 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

4.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深远意义

(1) 有利于推进中国的整个现代化进程, 缓解中国目前在发展当中的一些瓶颈。农业处于半商品经济状态, 内需不足, 农民消费力过低, 客观形势要求, 开发农村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 (2) 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 有利于消除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 城乡就业和社会稳定, 建设和谐社会。 (4) 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 (5) 有利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措施

根本原则。《决定》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根本措施。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 这次全会深刻提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具体措施。一是统一城乡规划。同等而非一样化。二是统一财政金融政策。尤其要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统一制度安排为突破口, 来改变城乡二元的结构。三是统一户籍管理政策。改变以户籍为指向的二元体制机制。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认为,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其实本质上并非一个户籍问题, 关键在于附着在户籍上的利益, 还有就是进城的门槛还是太高。四是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物权化, 其法律意义是指, 享有包括土地的占有、支配、使用等权利在内的完整的经济所有权。使农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 为农村社会保障铺平道路。五是统一就业政策。目前, 对农明工的就业存在诸多歧视。六是加快农村发展的八大举措。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怎么扩大内需?财政支出可以转化为内需。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不断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目前“新农合”的“低水平、全覆盖”即为好的举措。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近年来, 城乡二元结构正在消解,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编辑部2008年01月08日08:07来源:新华网

[2]http://www.ngocn.org/action-viewnews-itemid-23381.

[3]http://double123321.51.net/duiwogu oeryuan jiegoudezha nlvesikao.htm.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篇5

从我区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农村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较少,农村经济总量仅占全区GDP的xx,从农业人口情况看农业人口仅有xx多人,仅占全区xx万人口的xx但我区农村占地面积达xx平方公里,占我区土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差距,我区农村人均收入仅

有xx8元,而城市人均收入已达xx万元。另外,“三农”问题也是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加快乡村经济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增强举措,加大农业发展资金方面的投入,扩大农村中、小额贷款,简化手续,鼓励农业人口发展附加值较高的副业,增加收入,使农民的平均收入尽快接近城市居民。

从乡村的实际出发,立足于自己的比较优势,制定并实施体现市场经济特点的经济发展规划,解决“城中村”等问题,使农业人口城市化。

加强措施,切实解决农民进城难,卖菜难等问题,规划专门的市场解决农民销售农副产品,增加收入。

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城市规划区内居住的农业人口逐步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在各方面享受居民同等待遇。逐步撤乡建办、撤村建居,转变工作职能,实现农村管理社区化。

拓展就业空间,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广开就业门路。完善社会保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转非”人员纳入城市低保范畴。

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发展一批产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

破除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发展 篇6

抓住机制建设

农村发展的关键在改革,最根本的措施在于推动制度创新建设,转变落后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在统筹规划、强农惠农、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有新举措,以适应“三农”健康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1、建立统筹规划机制。福山区重点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和建设,做到“规划共绘、基础共建、资源共享”。在推进城乡空间布局规划上,逐步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分工明确、梯次有序、开放互通的城乡空间架构体系。在推进城乡产业发展规划上,积极推动镇级项目区与全区主导产业相对接,抓好项目引进建设和产业链条延伸,实现产业发展的互融互补。2008年,镇街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亿元,五年来年均增长30%以上,增幅高出全区平均10个百分点,镇域经济呈现出快速突破发展的良好态势。

2、推行强农惠农机制。近几年来,福山区委依靠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成果,通过“转移支付”、“以奖代补”等形式,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五年来,全区累计投入6亿多元,共启动实施“三农实事工程”40多项。在税收、宣传、贷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迅速培育壮大了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围绕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主渠道作用,每个镇街以区片为单位拿出1—2个专业村,精心培植农业新技术、新技能,有效地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为夯实农村改革发展的组织基础,各级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解决农村干部后顾之忧和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07年以来,区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来发放农村干部工资补贴,同时新建农村基层组织办公场所33处。

3、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立足促进农村基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福山区以村委会选举为有利契机,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有效地推进了基层农村民主建设进程。全区全面开展了“和谐班子建设”、“争创先锋党支部、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等主题活动,探索推行了以“普通群众——小组长——大组长——两委干部”四级村政事务管理网络、群众办事推荐书、村情信息档案为主体的“一网一书一档”管理模式,提升了村级事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达到农村干部规范从政、党员带头服务、群众自管自治的目标,形成农村两委和谐、组织和党员和谐、党员和群众和谐的良好局面。

破解难点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工作中围绕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福山区主要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上下工夫、做文章。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化是城乡一体化的纽带,城乡一体化最终能否实现,就要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否实现一体化。近几年来,福山区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加强水、电、路以及文化教育设施设备等公益事业建设。目前,全区已完成村村通自来水、通油路、通客车“三通”基础设施工程,建立起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远程教育站点、文娱活动中心、道德促进会等。

2、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规模集中、产业调优”的思路,加快推进由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向大农业结构转变。林果、蔬菜、畜牧已成为福山区名副其实的农业主导产业。其中,大樱桃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3亿元,仅此一项使农民人均增收1640元,被授予“中国优质大樱桃基地重点区”称号。在此基础上,福山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发展以大樱桃采摘、农家乐和水库观光为主体的休闲旅游业,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产出效益。

3、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近年来,福山区把发展镇域经济放在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带动位置,引导各镇街抓住城区扩张和主导产业膨胀的有利机遇,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着力培育各具特色的镇域经济,提升小城镇建设档次,使之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各镇街按照区委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工业经济拉动、城市建设促动、第三产业带动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突出关键

三农问题核心在于农民,城乡一体的标志在于国民待遇一体化。近几年来,福山区委、区政府立足于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建立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每年筛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实施“10件为民服务实事工程”。特别是在烟台市提前全面实施了教育、医疗、养老三个方面惠民政策,有效地解决了“上学难、看病贵、养老愁”的问题,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

1、在教育事业方面。实行农村适龄青年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补贴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对进入职业和技工学校学习的福山籍农村学生,每人每年补助500元。五年来,以职业教育为重点,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次,使全区农民工资收入比重达到50%。同时,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和“二三免”计划。自2007年以来,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和课本费,每年为群众减少支出700多万元。为了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福山区不断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布局,形成了“中学办在城区、小学办在镇街”的教育格局。

2、在医疗事业方面。2006年以来,福山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开始人均补助26元增加到2008年人均补助76元,参合率达到99.7%,每年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达1000万元。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实施,全区进一步加大镇街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力度,计划建成88处标准规范的村级卫生室,并由镇街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全面提升村级卫生室服务功能,建立以区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中国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强度分析 篇7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的强度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如城乡存贷款、金融资产、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等。

一、城乡存贷款差异

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四个基本轮子之一, 资本形成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作用密不可分, 储蓄存款是经济发展和增长所需资金的基本来源, 贷款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 因此, 城乡存贷款规模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资本形成的差异, 也反映了城乡金融中介规模水平的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 城乡之间存款规模都呈现上升趋势, 但是, 城镇存款规模比农村存款规模上升速度快, 城乡之间存款差距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初期, 城乡存款规模差距在3倍左右,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这种差距一下子扩张到5倍以上, 到2006年, 城乡存款规模差距已达8倍多。

尽管城乡贷款都呈上升趋势, 但是城镇贷款规模明显, 上升速度也明显快于农村贷款。从城乡贷款差距看, 在改革开放的前10年, 这种差距的倍数有波动下降的趋势, 但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这种差距的倍数又呈现上升势头。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从城乡金融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来看, 城乡之间的存款表现出巨大的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扩张的趋势, 这说明城乡之间在金融资金使用量方面呈现出了“二元结构”, 且这种“二元结构”的强度在不断增加。

注:①由于统计制度的变化, 农村存款在1989年前按国家银行农业存款+农村信用社全部存款计算, 从1989年起按金融机构农业存款+农户储蓄计算 (金融机构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农村贷款在1989年前按国家银行农业贷款+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计算, 从1989年起按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计算。②城镇存款=全国各项存款-农村存款;城镇贷款=全国各项贷款-农村贷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1978~2005) 。

二、城乡金融资产总量差异

金融资产总量大小反映了金融活动总量和金融活动活跃程度。按照戈德史密斯的研究方法, 金融资产即金融工具可分为两种类型:债权证券和股权证券。债权证券又可分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债权、对国内非金融机构的债权以及对国外的债权, 其中前两部分一般占绝大部分, 并可根据债务人与债权人的类型进一步细分;而股权证券则只有公司股票。张杰指出, 戈氏指标完整的表达式为 (M2+L+S) /GNP, 其中M2为广义货币存量, L为各类贷款, S为有价证券。[2]在实证研究中, 金融资产包括存贷款的指标设计方法是普遍的。[3]

从表2可以看出, 城乡金融资产总量都呈现上升势头, 但是, 城镇金融资产总量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农村金融资产总量上升速度, 二者之间的差距表现为“剪刀差”形状。从城乡金融资产总量差距的倍数看, 在1984年为最小值, 随后逐年扩大, 到2005年这种差距已达7倍之多, 反映出城乡之间金融活动存在巨大差距。

三、城乡经济金融化水平差异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 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有时甚至密不可分, 二者的融合一般称之为“经济的货币化”或“经济金融化”。

目前, 国内外研究者对经济金融化程度的衡量主要采用金融深化程度 (DEPTH) 、金融相关率 (FIR) 、存款货币银行重要性 (BANK) 等几个指标。这里, 笔者采用一个高度概括的指标——金融相关率 (FIR) 来比较城乡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金融相关率一般表达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的比值。

以FIR来度量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基本上呈上升趋势, 但有波动。由于农村金融资产的快速扩张, 并且大大快于农村GDP的增速, 从而形成了农村金融相关率的稳步上升之势, 这种趋势与国民经济整体的金融化趋势是相吻合的。如表3显示

注:①全国金融资产总量=对金融部门债权+对非金融部门债权+股票市值。②对金融部门的总债权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项存款、金融债券、国内保费收入;对非金融部门总债权包括各项贷款、国债 (内债) 、企业债券、财政借款。③各项存款、各项贷款余额:1989年以前为国家银行加上农村信用社统计口径;1989年起为金融机构数据 (金融机构包括: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④农村金融资产由农村现金流通量、农村存贷款余额、农业类股票筹资额、农业保险保费构成 (由于无法取得农业债券资料, 予以忽略) 。⑤由于没有农村M0的统计资料, 笔者参考《中国农业银行史》 (2000) 等文献资料, 农村现金流通量约占全国现金流通量的70%, 因此, 笔者根据全国M0的70%估算了农村M0。⑥农村M2由农村M0加上农村存款余额构成。⑦由于没有农业股票的流通市值资料, 农业类股票筹资额按照当年的发行额计算。⑧城镇金融资产总量=全国金融资产总量-农村金融资产总量。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 (1986~2005) 、《中国统计年鉴》 (1978~2005) 、《中国经济年鉴》 (1981~2005)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1978~2005)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1》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的具体数值上, 1978年的农村FIR为51.32%, 1992年达到100.75%, 接着从1993年开始回落徘徊, 1997年后又才开始稳步回升, 至2005年农村FIR达91.13%, 低于1992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村FIR稳步上升, 主要归因于农村经济基本平稳增长, 金融体制改革效益的释放、农民收入的增加, 以及农民财富由实物形态向资产形态的加速转变等。尤其是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市场化体系的逐步完善所引致的农村经济总量增长是根本的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速有所下降, 反映在农业产值和农村金融资产的总量增长方面也有所放慢。从总体上讲, 农村FIR指标所体现的时间序列变化, 反映了农村经济金融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城镇FIR则表现为一路上升趋势, 从1978年的119.64已经上升到2005年的446.80%, 这说明我国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是十分迅速, 但这种快速扩张主要发生在城镇区域。因此, 城乡之间在金融整体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从二者FIR变化趋势上看, 也明显出现“剪刀差”形状。

四、城乡金融市场差异

在金融市场方面, 城乡之间的差异可以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极端落后看出来, 农村以单一的信贷市场为基本特征, 城市金融市场则涵盖了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因此, 农村金融市场显得十分薄弱, 主要表现在:

一是国有银行在完成为工业化积聚资金的历史任务后撤离乡村, 农村信贷市场萎缩。二是证券市场基本上与农村无关, 少数农民拥有少量的国债券, 而股票市场对广大农村居民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至于各种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 可能很多农民更是闻所未闻。同时, 农村大量的中小企业还够不上沪深股市的门槛, 二板市场也与之无缘。三是农村保险市场极不发达, 目前农业保险业务有20多个险种, 且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 而农业本身的特质和风险特征更多的是需要政策性保险, 商业性保险对于目前我国农业的分散经营现状来说是处于次要位置。四是民间金融市场开放度不高。农村民间金融是需求追随型金融, 有节约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优势,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缺口, 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在我国, 民间金融大部分没有法律地位, 是政府取缔的对象, 因此, 农村民间金融以一种扭曲、畸形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金融服务功能远不能发挥出来。[4]

注:由于没有农村GDP的统计数据, 按第一产业GDP+乡镇企业增加值作为估计值;城镇GDP按全国GDP—农村GDP计算。数据来源:表2所列数据来源。

五、简短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 城乡金融在多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由此形成了金融“二元结构”, 这就成为导致城乡之间经济“二元结构”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破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 一条重要的思路就是要统筹城乡金融发展, 实现城乡金融发展一体化。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发展滞后必将影响经济发展。本文认为,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城乡之间金融发展存在巨大差距, 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 并表现在城乡存贷款、金融资产规模、金融相关率、金融市场发展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金融二元结构,城乡金融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天芸.中国农村金融二元结构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杰, 尚长风.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与制度的二元分离与融合:经济发展视角的一个解释[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6, (05) .

[3]何斌等.分工、金融二元结构与中国M2/GDP的上升[J].上海经济研究, 2003, (09) .

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治意蕴 篇8

所谓城乡二元结构,就是维持城市现代部门和农村传统部门二元经济形态以及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相互分割的二元社会形态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所形成的制度结构。[1]

1.1 历史遗留因素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在“重农抑末”观念的指导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下,政治性城市和经济性乡村尖锐对立又共同存在于专制社会统一体中。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入侵使得城市由单一性政治城市转变为经济功能日益突出并具有资本主义经济性质的城市;乡村却仍停留在传统状态,城乡间的差别和对立开始显得格外突出。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分析1949年前的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时指出,“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是农村为数极多的从事农业的农民社会,那里每个树木掩映的村落和农庄始终占据原有的土地,没有什么变化;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地主、文人、商人和官吏———有产者和有权势者的家庭……社会的主要划分是城市和乡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和百分之十到十五的流动上层阶级人口之间的划分。这种分野仍旧是今天中国政治舞台的基础。”[2]

1.2 体制与制度因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苏联的示范效应及快速工业化的现实需要,我国制订了赶超型发展战略,并限制、排斥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经济体制基础的指导下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在保障指令性计划实施的同时,客观上形成了城乡分治、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并使之固定下来。首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使国家垄断性地低价从农民手中收购农副产品,低价供给城市居民及企业,维持工业化生产的低工资和低原料成本,使得城乡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处于在对立的地位上。其次,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从此形成了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并把一系列制度与户籍挂钩,从而使户口成为城乡居民之间身份、地位、待遇差别的一大标志。

2 城乡二元结构消解的政治意蕴

2.1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城乡差距加大,城乡的失衡与对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音调。首先,“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农民的贫困、农业的落后,其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在于城乡利益集团力量的悬殊和农民政治意识的淡漠。在集权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利益集团的潜在能力反差,转化为影响政策走向的现实差别。[3]可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权利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依赖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解。其次,农民工问题凸显。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不仅使我国产生三农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产生了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出现以及随之而产生的社会问题。

2.2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第一,破解二元难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造成了中国的城乡差距和不均衡发展。只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才能有效解决城乡失衡、城乡差距过大甚至“断裂”的问题,协调发展,朝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只有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才能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民工的权利问题提供可能,化解因农民政治权利缺失带来的种种不安定因素,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二,关注农民权利,是构建社会和谐和社会公正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一种不公正、不合理的人为强化造成的社会现象,只有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体制,形成合理、有效、畅通的流动机制,充分尊重社会成员的发展权利,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农村的贫困和落后状态,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原则,构建和谐城乡,进而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3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历史表明,农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而只有彻底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才能“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4]只有在意识形态上消除二元结构,努力帮助农民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才能最终实现小农意识的终结和农民的现代意识的培育。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处理好城乡结构的失衡问题,打破城乡分割、分治的二元体制。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解放,在于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在中国,只有彻底打破二元社会结构,最大程度地实现农民的解放,化解城乡矛盾和对立,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全面自由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城乡二元结构消解的政治意蕴,在构建和谐城乡,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以促进城乡二元体制的逐步消亡,最终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全面的发展。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造成了许多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进入新世纪,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日益消解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中国政治发展以及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将具有关键性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政治意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蓝海涛.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05,(3).

[2]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商务印书馆,1987:16.

[3]中国的农民问题——新农村建设与农民问题调查[C].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心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34.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篇9

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应具备的功能既是现在我县的乡镇驻地发挥的作用, 因此, 建议采取一点突破、树立典型的方式全力打造“小城镇大社区”经典模式:全乡镇即为一个社区 (或者作为过渡阶段建设数量尽可能少的社区) 。城乡一体化建设, 实质上就是使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 实现农村各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土地、劳动力等) , 从而消除城乡差别;就是要变农民为新城镇居民, 但仍长期享有土地收益;使分散的土地集约起来, 最大限度的创造出使用价值, 从而实现农民的利益最大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措施上, 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农民、村集体、企业、政府四者的利益最大化。城乡一体化建设最大的收益者是农民。如何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建议如下:

一、乡镇一级政府的改革: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县级政府需要成立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小组, 在乡镇一级政府成立统筹城乡规划部门, 并重新定位乡镇政府职能。

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教育干部, 教育人民。大力宣传试点工作, 制定全镇村居向乡镇驻地或已经建设的少数条件优越的新型小区周围的大转移计划, 包括详细的惠民政策 (农转非后统一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农转非后的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子女进城入学、土地流转后长期可以获得更大的土地收益等) 、村集体取消后原有利益分摊到个人 (即原村集体的自留土地收益处置问题) 、企业投资优惠政策等。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 要始终成为发挥主导改革、宣传和落实政策、保障各方利益的坚强后盾。逐步取消原有行政村, 原有优秀的村级“两委班子”成员可以吸收到“小城镇大社区”管理委员会中, 确保使一个乡镇所有农民全部纳入到尽可能少的几个社区中, 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土地规模化。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 同权同价。”在城乡一体化社区规划下, 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保障“小城镇大社区”居民利益最大化。

二、农民是改革的主体:变农民为城镇居民是基本要求

城乡一体化建设, 是一场农民运动。农民是这场运动的主体, 因此放手发动群众才能根本上实现这场变革。群众的积极性来自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要让群众感受到城乡一体化社区建成后的优越性。让基层干部和群众了解大规划思路, 理解政府、支持政府, 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的运动为群众自身求变革、求发展的行动。群众的支持离不开政府针对农民身份的转型的具体政策, 因此, 政府对农民身份转型及未来城乡一体化应该有详细的制度, 包括农民的就业、医疗保险、子女入学、土地流转后的长期土地增值收益等。能否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关系到农民的强有力支持。

城乡一体化建设对群众具有长远的利益, 不改革则不能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不改变现状, 就不能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不仅要让群众理解“小城镇大社区”建设的意义, 还要明确其建设的紧迫性。让群众在获得直接利益的同时, 也要让群众识大局, 在追求长远利益的同时也要有眼前的必要的奉献精神。“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群众追求的绝不仅仅只是眼前的利益, 群众对党和政府是信任的、支持的。农民具有勤劳善良朴实的特质、具有求发展求变革的理念、具有坚定信念跟党走的执著, 这在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区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农村小区建设, 教育了干部, 也教育了群众, 农村小区建设的价值不可否认。但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长远规划上还有所欠缺, 当前农村小区建设依旧分散, 农村土地依旧条块分割, 农民依旧是农民, 城乡二元结构依旧存在。建议立即停止一切没有整体规划的小区建设, 对于农村危房改造也应该停止, 鼓励农民以宅基地换“小城镇大社区”居民楼房。建议加快对当前农村住房进行依法登记、拍照、确权, 在确权完成后, 推进土地流转 (包括农村宅基地) , 农民不得重新在原址上修建房子, 逐步转移到社区居民房。诚然, 政府需要与农民认真的交流, 尽力支持群众在身份转变上的一切合理的建议, 把这场变革变成为群众自发性的运动, 那么城乡一体化建设必将圆满完成。

三、行政村的改革:撤村并社区是突破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因此, 我县应积极抓住时机, 加速推动农村土地、农村住房的确权和流转工作。土地的流转, 只是使用权的流转, 并非让农民永远失去土地, 而是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之后, 仍然享有土地增值的收益, 以保障长期的生活, 并取得更大的收益。要让村集体理解、支持政府工作, 明确意识到政府主导的“小城镇大社区”建设就是为了群众享有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

“小城镇大社区”建设需要进一步合并全乡镇的行政村, 将原有的行政村继续逐步合并到“小城镇大社区”中, 开展“撤村并社区”大战略转移。“小城镇大社区”建设离不开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参与, 提倡的“小城镇大社区”建设最终将解散现有的大多数行政村, 因此要防止现有行政村成为障碍, 要使现有的行政村的“两委班子”在完成其使命的同时完美转型。按照山东省临沂市在全市选派“第一书记”的做法, 可以选派“第一书记”到试点镇基层党组织任职或选派驻村工作组, 协助完成撤村任务。要完成这样一个“破茧成蝶”的转变, 需要勇气、智慧与决心。要不断的优化对村级党组织的建设及群众代表制建设, 使村级党组织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

建议集中各方面的资源针对一个试点镇或一个“农村社区”开展一步到位式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建议针对工业发展相对优势且离县城距离适中的镇作为试点, 例如店头镇、蛟龙镇等。现有的村居是适应小农业经济时期的发展规划的, 已经极其不适应现代工农业快速发展的时代, 严重阻碍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 要选择试点,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这就给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路径。“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以“小城镇大社区”建设为突破口, 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 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城乡差别, 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推进“小城镇大社区”建设,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这是一个大战略。因此, 作为基层党的组织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 全力支持政府工作。基层党员必须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奉献精神, 推进“小城镇大社区”建设, 实现城乡一体化, 全面奔向小康生活。

四、企业、社会组织的转型:资金、技术与人才的引入是动力

资本流动与辽宁城乡二元结构转变 篇10

1. 二元经济结构早期形成阶段

经济发展初期,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需要以城市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为前提, 而工业生产的扩张是需要伴随投资的扩大的。但此时资本短缺是通常面临的问题, 因此资本从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就成为一个固定的格局。农业资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市场方式转移, 一种是政府方式转移。

(1) 市场方式实现的转移。由于农业部门的投资周期长, 风险大, 工业部门的收益率要高于农业部门, 因此借助金融机构吸收农业部门的存款, 再贷款给工业部门, 从而实现了资本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自发流动。但是这种方式的实现前提是农业有剩余。

(2) 政府方式实现的转移。在农业部门的剩余不足条件下, 要实现资本的转移还要借助于政府的方式。通过政府实现农业部门资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主要有两种手段——征收农业税和形成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2. 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资本流动特点

当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资本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单向流动的格局将发生改变, 城市资本开始农业部门的反哺。为什么会出现资本这样的流动趋势?第一, 虽然伴随经济的发展农业比重的降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 但是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而一味地从农业部门汲取剩余促进城市现代部门的扩张, 必然会阻滞农业的发展。当农业的发展受到过度削弱, 就会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就会显现。第二, 从城市现代部门单向索取农村传统部门的剩余, 必然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当这种差距过大时, 会引发社会关系的紧张, 同时也会影响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由于农业部门投资的低回报率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 无法有效实现资本由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政府发挥了对农业部门资金支持作用, 促进了城乡资本的良性互动。政府的这种资金支持主要是通过财政和信贷两个途径进行的。在财政方面, 主要是加大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更新农业生产工具以及社会保险和救助等方面的支出。在信贷方面, 主要是建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机构, 通过优惠信贷政策支持农业部门发展。

二、辽宁二元结构中资本流动的形成及演变

建国初期辽宁工业化进程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 人均收入的初始水平很低, 国民储蓄能力显然不足以支撑工业化开展, 因而工业化的根基是非常脆弱的。第二,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辽宁在传统农业部门庞大的情况下, 优先发展与农业产业关联度低, 对资金需求量大的重工业部门。建国初期重工业重点项目156项, 其中24项选择建在了辽宁。从“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国家各部委竞相到辽宁来投资, 到1978年辽宁基本建设投资达428亿元。到1978年辽宁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和上缴财政都接近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 重工业产值居全国第一位, 财政收入居全国第二位。在这样的情况下, 从传统农业部门转移剩余就成为工业部门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而改革开放后, 尽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有了很大改变, 但是城乡之间资本的单向流动格局却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 在市场经济面前, 习惯以计划经济运作的辽宁经济在工业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使其无力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当然任务。

辽宁工业部门汲取农业剩余也是通过农业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金融机构等途径实现的。第一, 农业税渠道。农业税在历史上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民缴纳的税费支撑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期积累。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税的收入4 1%。改革开放初期辽宁虽然是个弱质农业省, 但农业各年税收总量并不低, 可以认为这中间的很大一部分是为工业化和现代部门成长服务的。第二, 通过剪刀差的方式。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保证了把农产品通过低价销售给工业部门, 把一部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积累。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逐渐取消后, 价格剪刀差的现象却没有消失,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的上升幅度远高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价幅度。第三, 通过金融机构转移农业剩余。金融机构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以及农村信用社是农村资金向城市转移的一条主要途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城乡资金的流动格局并未发生改变, 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向仍然主要是城市, 辽宁固定资产投资的8 5%是投向城市。

三、城市资本支持农村的方式

资本这种流动格局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日益加剧。随着当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工业部门已经具备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资本支持农村发展成为当前的选择。

1. 拓宽财政支农的范围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重视财政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支持, 从而建立起完整的政府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此外, 政府财政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包括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及其反贫困等。重视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和财力手段的运用, 引导社会性投入, 从而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渠道。

2. 金融体系的支持

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要优先用于发放农业贷款, 保证农业贷款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完善农业金融体制, 引导农民的资金用于农业, 加快建立由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等多样化金融机构组成的、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把参与规模经营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纳入服务范围, 以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年版

上一篇:角度把握下一篇:农机技术推广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