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2024-06-18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精选十篇)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1

一、巧设问题,激发科学的兴趣

兴趣往往能诱导孩子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能使孩子在科学实践中体验乐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在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以此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如通过《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科学家斯帕拉捷做的实验是分别蒙住蝙蝠的眼睛和嘴巴,塞住它的耳朵,得到的结论是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斯帕拉捷为什么不做有关蝙蝠鼻子的实验?是蝙蝠没有鼻子,还是科学家的疏忽?鼓励学生去观察,让他们在实际的观察中寻找答案,体验探索的乐趣。科学家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造福于人类。针对这一发明,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根据自然界的哪些启示进行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贡献,等等,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创造价值,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类似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解答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

二、积极引导,授予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它一经内化就能使智力得到发展,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如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对比、分类等思维的方法非常必要。如《太阳》这一课的课后有这么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第(1)题是:太阳离我们有()……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飞机也要飞()。(要是把填上的数字换成“很远”、“很多”好不好,为什么?)在括号里,应分别填上:“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三千五百年”和“二十几年”,用上这些数字进行说明可以使文章具体、通俗、说服力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比“很远”、“很多”显然要好。这样把词语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的第5、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太阳和雨、雪、风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思维的系统化。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太阳和雨、雪、风的关系,加深印象,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动手、动脑、动口,又能加强思维的训练。

三、升华思想,培养科学的品德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品德是科学活动的灵魂。使小学生从小了解科学并从事科学活动,从而培养他们客观求实的态度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至关重要,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出现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来进行。《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在教授本课时,我们可以在揭题时,较为详细地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在讲授课文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体会李时珍当时面对的种种困难及他为了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药性的区别,不顾危险,亲自试验,使学生对他的科学的精神境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他产生敬仰,并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使他们以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四、课外延伸,拓展科学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有几篇课文是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晶,科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探索更加积极,更加深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更为直接。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限于向学生介绍科普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查阅及交流,有的放矢地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如在教授《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我们可在预习时布置学生去查阅资料,在授课时,对于有关知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有关段落相机渗透,利用学生课外查阅的资料再进行生动,有趣地补充,互相交流。最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海底的一种生物,做上头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特性,学生一定会得到远大于书本上的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2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校也投入到教学改革的大潮,开展了符合我校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语文作为一门交际性的语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如。如何让每位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语文交流活动中,使他们得到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去克服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情绪?如何去把语文教学的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有效而实用的解决方法。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教育理念。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从激发学生主体性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也证明,多向交往,除了师生交流外,允许学生互相学习,这样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更多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小组就近组合和任务驱动组合的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一、小组就近组合:

小组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适宜。小组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和分组议论。一般情况下,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活动是随机的、松散的,而小组就近组合的合作学习则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因此,为达到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班级开展合作学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学习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开始实施时,教师还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定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二、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这类组合一般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在教学生如何“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教师可让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整理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指出其优劣,讨论交流后,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开展任务研究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如,教学“不要写错别字”后,开展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到自己的日记本、作文本上找错别字,到报纸、杂志上找错别字等;教学“正确使用字典和词典”后,开展查字、词典比赛,要求学生制作词语卡片等;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这种以任务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制定了柔性的学习目标,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较好体现了因材施教、主动发展的教学原则。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师生一道探讨,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初中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教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在目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级,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地合理分配。

2、教师应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刚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在课堂上常会出现学生因不清楚要干什么而乱作一团的局面,这会令教师措手不及。因此,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要求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要求。

3、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科学发展观” 篇3

一、小学语文课堂应“以人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课堂之“根本”。孙双金老师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师:(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分别提出了“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是谁?”“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不写风景,却写扫路人?”等五、六个问题。)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下面请大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学生自己学生字,自由阅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来读。

生:我喜欢读第七段——“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

师:其他同学还喜欢哪一自然段?

(先后有多位同学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学生读后教师均问喜欢的原因,并不时地以握手的方式向说得好的学生表示夸赞,然后再让喜欢该段的同学齐读。)

(学生读课文后组成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小疑”性的,教师马上请其他同学解答;如果是“大疑”性的问题,就请该生把它写在黑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以下是师生们认可的比较有价值的“大疑”性的问题,每个问题后都署上发现者的名字。

1、既然天游峰是一个风景区,为什么作者不写风景而是写扫路人?

2、作者为什么要三十年后看扫路人,而不是三年?

……

6、作者为什么要写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驻地?

师:同学们能提出这六个问题,我觉得真是了不起啊,这是六个思想,六个智慧的火花。我们如果把这六个问题都能解决了,我相信同学们的课文一定会学得非常好的。

阐述:本例中教者完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堂的诸多精彩“生成点”都是由学生当堂生成。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

其次,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其实无论是“杜郎口课堂”“即墨课堂”还是诸多的名师课堂,很多时候都是让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小学语文课堂应让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科学发展观认为社会的进步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面发展,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的语文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例如《莫高窟》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假如你是来莫高窟旅游的中外游客,面对形态万千的雕塑和如此瑰丽多姿的壁画,你会——

生:(作惊叹状)How nice!How great!(众生鼓掌且笑)

生:我会为我们祖国有这些瑰宝,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倾倒而折服而自豪。

……

师:嗯,我也有同感,课前老师叫大家多渠道地了解莫高窟,能把你知道的与大家分享吗?

生:是的,我昨天浏览了莫高窟的网站,知道它的建筑也很独特……

生:课前我到图书馆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很多文物的发现和丢失和一个姓王的道士有关……

……

师:由于游客爆增,莫高窟旅游处决定招收几名导游,将莫高窟推介给大家,谁愿意来应聘?

生:各位游客,欢迎来到莫高窟,很荣幸能给当大家导游,请看,这是——

(学生根据课内外所学的知识,煞有其事地当起了导游,她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

阐述:本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得到了拓宽(不再囿于课本。网络、图书馆等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能力得到了发展(动手查资料,动口说导游词,动脑组织语言,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与分享);情感得以升华(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敬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等等,课堂成为学生发展全面素质的原发点。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只局限于书本或者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不联系时代,不联系社会,所教的学生终究是要被无情地遗弃的。

三、小学语文课堂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不断自我更新发展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小学语文课堂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节,更新发展。”而“开放而有活力”是小学语文课堂的最高境界。

纵观国内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课堂,无论是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还是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之所以能在教育界蓬勃发展,能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论是立足现实,“可持续”和“可发展”,是与时代的脈搏同步,是面向未来的。

将汉字科学引进小学语文课堂 篇4

2006年9月, 我校与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合作成立了基础教育科研实践基地, 该学院的金文伟老师, 带领我校一至五年级的部分语文教师成立了“运用汉字科学进行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小组, 每两周培训语文教师一次。初始, 老师们疑虑重重:给孩子们讲汉字学知识, 讲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孩子们能听得懂吗?这样的识字教学是否更费时间, 给整体语文教学造成负担?但是, 实践是最好的见证。当我们将汉字科学知识运用到课堂上, 由于讲清楚了生字的形音义关系, 学生不用再死记硬背字形了, 一下激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其兴趣程度和识记汉字的速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几年下来, 课题组的老师们逐步消除了将“汉字学”引入课堂教学时的疑虑和畏惧, 并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低年级:活化汉字, 培养兴趣

据我们统计, 小学语文课本3000个生字中 有象形字136个, 指事字34个, 会意字422个, 形声字1908个。

小学一年级是识字的起步阶段, 若能在此时遵循汉字学规律, 活化汉字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便对汉字产生兴趣, 喜欢学习汉字, 那么在日后的学习中, 学生也会进而热爱整体的语文学习。象形字是汉字形体构造的基础, 是从图画文字中脱胎出来的, 它最大的特点是“像其物, 成其形”。汉字教学要尽量告诉小学生这些字形为什么要这样写, 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这样, 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不但容易记住字形、明白字义, 而且会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许多独体字都是象形字, 独体字是汉字的基本构字单位, 学好象形字能为以后学习其他构字类型的生字打下坚实基础。例如人教版第一册 (按:本文所举例子均为人教版教材) 《口耳目》是识字课, 有“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十二个生字的彩图及古体字, 这是孩子们首次接触生动有趣的象形字, 其学习积极性特别高。

但是课本上每个字只配一幅彩图和一个古体字, 孩子们兴趣来了, 是“喂”不饱他们的。于是, 我们就查阅这些象形字的图文资料, 在讲解时, 首先展示了“口、耳、目”这三个字的古体字演变过程, 学生们边观察, 边议论, 围绕字的线条和所代表事物的相似程度发表看法:“口”是张大的嘴巴;“耳”里的两横表示人耳朵外面的软骨;“目”是立起来的眼睛……接着, 学生在小组里学习剩下的三组生字, 探究得非常积极。他们十分容易地把字的某些笔画或偏旁与实物建立起联系。如“鸟”字, 头上一撇是嘴巴, 里面一点是眼睛;“竹”字的甲骨文是两片叶子, 金文就加入了竹竿, 现代楷书是汉字演变的结果。

这样的汉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老师直接在黑板上画, 而许多学生也学着老师, 将象形图文直接画在课本上, 他们画得不亦乐乎, 画完后, 争着让老师品评。

目前, 我们一年级实验班运用汉字学知识能认识57个象形字“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儿、子、门、米、白、田、山、飞、马、云、车、牛、小、巾、牙、毛、水、文、老、身、虫、面、瓜、衣、生、鱼、用、气、女、象、鹿、鼻、燕、弓、井、土、工、户、网、立、虎、止、王、足、舟”, 在平时的形成性测试中, 比其他班学生的错误率低15%, 大部分学生不但能牢记这些象形字的字形、读音, 在书写时, 也具有初步的汉字审美能力了。

很多象形字还是部首字, 在构字中起表义作用, 因学生充分理解了字义, 对其部中字也能从字义上轻松理解和自主学习。

如“月”作部首或偏旁时, 多表示“肉”义, 甲骨文“肉”字像一块切好的肉, 到小篆演变形似“月”字而混同, 所以也称“月”为“月肉旁”。在学习第二册的《胖乎乎的小手》的“胖”字时, 学生看了“月”字和“肉”字的古体字演变, 随即理解了“月”字在表示肉义的字里, 都读作“月肉旁”“, 胖”字是形声字, 从月半声。学生课外认识的字不少, 马上能举一反三“, 胸、脑、腹、肺、背、脸、肩、腿、脚”等, 都是“月肉旁”。学生理解容易了, 也就记得轻松和牢固了。

最值得一 提的是部 首左“阝”, 读阜, 甲骨文是象形字, 像土山高坡边上的石磴形, 作为部首, 表示山、山形、阶梯等义。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理解记忆水平还不够成熟, 如果把部首的习惯读法和正确读法都教给他们, 可能会在知识的学习上产生负迁移, 于是就教给他们一个容易记的名称:“侧山旁”———这是元代人的称呼。学生理解了, 就知道“阳”是日光照在山南面, “阵”是古时军队战车在山边布阵。右“阝”, 读邑, 甲骨文上面“囗”, 下面“巴”是跪坐的人形“卩”的变形写法, 合起来表示“人居住的地方”。作部首, 表示城郭、地名、地域等义。一年级学的字有“都”“部”“郊”。实践证明, 这样教识字, 小学生不但完全能学懂, 而且因迅速掌握了部首义而迅速掌握了部中字!

老师们曾经学过一些汉字学的部首知识, 如“辶、艹、疒、忄、钅、讠、木、纟、氵、土、亻、、扌、心、足、雨 (字头) 、衣 (字旁) 、虫”知道在构字中表示的意思。比如, “扌”表示手的动作, “氵”表示液体。但是对201个部首中大多数部首的意思不清楚, 不能系统地教学, 影响了学生的识字效率。学了汉字学, 掌握了所教偏旁部首的知识, 在识字教学中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

如“隹”, 甲骨文是一只鸟的形象, 在构字中, 可做声旁和形旁。最早出现是教材第一册《阳光》一课的“谁”字, 虽然做声旁, 教学中老师还是将“隹”字的古体演变过程在黑板上板画出并讲解, 学生由此明白了“隹”字是鸟形, 四横是鸟翅膀上的四根翎毛, 避免了与“住”相混。以后学到“堆、推”等字时, 他们能马上分析字的形旁、声旁。作为形旁时, “隹”字表示鸟, 如“集、雀、雄”, 这三个字均为会意字。“集”表示许多鸟儿落在树上;“雀”即小隹, 体形小的鸟, 如“麻雀”;“雄”的左边“厷”读 (gōng) , 大臂肌肉的象形字, 雄性动物的肌肉较发达, 所以“公鸡体大谓之雄”。学生了解了“隹”字的汉字学知识后, 学到“雁”字 (二册识字8) , 都能理解大雁也是鸟类的一种, 所以带有“隹”旁, 老师进而引导他们探究:“雁”中的“亻”表示大雁飞翔通常排成“人”字形, “厂”是突出的山崖, 旅雁夜宿此处, 避风又安全;“厂”作部首音hǎn, 也作“雁”的声符。这样教学, 就把“雁”字讲活了。一个“隹”字, 竟藏着这么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知识, 更让学生体会到祖先造字的智慧。

二、中年级:以形记字, 培养创新思维

中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从识字逐渐转向分析理解课文, 但每课的写字量比低年级却多了一倍, 课时很紧张。此时的孩子正处在形象思维迅速发展阶段, 抽象思维初步萌发, 这时的他们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创造力, 所以, 这时应主要抓住典型字, 以点带面, 培养学生科学的自主识字能力和创新思维。比如, “祭”字头和“登”字头, 学生常相混写错, 单纯的纠错效率很低。但向学生介绍其构字原理, 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祭”字由三个偏旁组成:左上是“月” (肉) 的形变, 右上是“又” (手) 的形变, 下部“示”是祭祀台, 合起来表示手拿肉放到祭祀台 (示) 上敬献祖宗神祇之意。如果写成登字头肉就没有了。而登字头则是两个“止” (脚) 的形变, 下部“豆”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合起来表示双足登上台阶将食物敬献神祇。讲清楚了祭字头和登字头的区别, 学生觉得很有意思, 并马上触类旁通, 提出“脍炙人口”的“炙”上面也有块肉, 那“炙”不就是用火烤肉吗?这也是用会意的方法造的字吧。

三、高年级:运用汉字学, 巧记形近字

小学五年级是小学生识字回生率比较高的阶段, 特别是那些形近字既多又难掌握, 或多一点或少一捺。有些字形近却义远, 给学生认读、阅读和习作带来很大麻烦。多年来, 老师们采用了许多方法教学, 却是高耗低效, 学生错别字漫天飞舞的现象仍然很多。老师们运用了汉字科学知识后, 在形近字教学上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一) 对照图文, 析其形———形象记忆法。

比如, “孝”“考”这两个字形近, 教师展示“考”的图画和甲骨文, 请学生自己去分析字形。学生兴趣很高, 他们很快发现:“考”像一个长胡子老人拄着拐杖之形。他们还注意到, “丂” (kǎo) 的写法是先写一横, 再写竖折折钩。老师帮学生总结:“考”的本义就是老人, 引申为年老。后来假借来表示“考试”之意。教师也总结了这种学法:读字看图———看字比形———认记生字———理解意思。接下来, 让学生按学法去观察分析“孝”字的相关画图和金文字形。

孩子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们很快发现:一个孩子背着或搀扶一个老人行走, 这就是孝顺的表现。由此理解了楷书“孝”是“耂” (lǎo, 表示老人) 和“子”的会意字。

(二) 分解字符, 会其意———理解记忆法。

比如“寇”“冠”二字是常见错别字, 为纠正, 教师先展开“寇”的画图和字形, 引导思考该字形是如何来表义的;再把“寇”分解成宀、元、攴三偏旁, “宀”指房屋, “元”是人头, “攴”音p俦, 是右手持木棍或带杈棍之形, 表示击打。合起来是图画会意字, 是有人闯进屋里用棍子敲打主人头之形, 现在泛指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接着, 学生分析“冠”字:也分解为冖、元、寸三偏旁。“冖”表示帽子, “元”是人头, “寸”是手, 合起来表示“用手给头上戴帽子”之意。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很足, 他们被汉字构形艺术迷住了。

这是一种化难为易、驾轻就熟的识字教学方法, 运用此方法, 有助于学生从形体结构和造字方法这两方面掌握汉字的形、义、音关系, 从而达到识记形近字的效果。

(三) 比较类属, 明其义———对比记忆法。

有些形近字属于形声字, 有些字的声旁也兼表义。为此, 在教学形近字时, 不仅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意符, 还引导学生正确明辨易混字符的表义类属。如“炼”“练”二字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同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让学生明白“锻炼”的原意是对金属锻造和冶炼。引申指人的身体要强壮就得像冶炼金属那样千锤百炼。而“练”字用“纟”旁, 是因为古代人民养蚕, 把蚕吐出的生丝放在水里煮, 使它变得柔软洁白, 这样可以织成美丽的丝绸锦缎。“练习”就是追求熟练的过程, 引申为对学习的练习过程。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礻”和“衤”也是学生容易写错的, 教学时就要强调分析:“礻”原形是“示”, 与鬼神祭祀有关;“衤”原形是“衣”, 与衣服有关。如“亻” (单人旁) 本义多与人有关;“灬” (四点底) 是火的形变, 与水无关。所以, 比较类属, 辨其义, 就是一种最具实效的巧记形近字的方法。

高年级学生反映, 以前学了那么多字, 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字要这样写, 那个字要那样写, 只好死记硬背, 学习兴趣一点也没有, 当然忘得就快。现在明白汉字字形的道理了, 真有点与“汉字学”相见恨晚的感觉!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5

达州市开江县普安镇中心校

张永莉

[摘要]科学素养是指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科学的教育。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也要在教学中担负起责任来,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助一臂之力,使学生从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以达到推动科学技术和世界文明的和谐共进。语文课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基本的科学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体验发展科学的探究意识,最终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科技技术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渗透

科学素养

推动

科学技术

一、巧设问题,激发科学的兴趣。

兴趣往往能诱导孩子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能使孩子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乐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在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以此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如《观潮》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钱塘潮这一天下奇观,但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它是如何形成的。学完本课后,我们就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总

结:为什么钱塘江会形成天下奇观的钱塘潮?学生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和课后查阅资料,就会概括归纳出钱塘潮形成的原因,并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科学家做的实验是分别蒙住蝙蝠的眼睛和嘴巴,塞住它的耳朵,得到的结论是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科学家为什么不做有关蝙蝠鼻子的实验?是蝙蝠没有鼻子呢,抑或是科学家的疏忽?鼓励学生去观察,让他们在实际的观察中寻找答案,增加探索的乐趣。科学家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造福于人类。针对这一发明,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根据自然界的哪些启示进行创造发明,为人类做出贡献等等,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创造的价值,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类似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解答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去学习.

二.积极引导,给予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它一经内化就能使智力得到发展,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如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对比、分类等思维的方法就非常必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篇的分析,对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的归纳概括,对课文的分类等,逐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分类等方法,独立地梳理所学知识,并能把这些方法用于日常生活中,在口头和文字表达中更有条理,更符合逻辑。如《太阳》这一课的课后有这么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第(1)题是:太阳离我们有()……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飞机也要飞()。(要是把填上的数字换成“很远”、“很多”好不好,为什么?)在这里的括号里,应分别填上:“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三千五百年”和“二十几年”,用上这些数字进行说明可以使文章具体、通俗、说服力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比“很”、“很多”显然要好,这样把词语进行比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的第5、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太阳和雨、雪、风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思维的系统化。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太阳和雨、雪、风的关系,加深印象,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说一说他们之间的联系。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我们身边的事物,有的表面看来并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并不是这样,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一定联系的。这对于学生来说,既动手、动脑、动口,又加强了思维的训练。可以说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素材。

三.升华思想,培养科学的品德。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科学品德是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使小学生从小了解科学并从事科学活动,从而培养他们客观求实的态度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至关重要。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

响。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出现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来进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是介绍十七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所做的一次著名的实验。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一生精心研究数学、物理和天文。他不仅有顽强的事业心,而且勇于向宗教迷信和错误思想作斗争。他25岁时,用求实精神批判了当时已经在科学界统治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在教授本课时,我们可以在揭题时,较为详细地介绍这位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在讲授课文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体会伽利略当时面对的种种困难及他为了验证亚里斯多德的话是错误的,反复实验,最后才决定向世人公布的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对他勇于质疑、大胆地向权威挑战、坚持真理、勇于献身科学的伟大的精神有深刻的了解,对他产生敬仰,并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使他们以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不盲目迷信权威,顽强奋斗,不断进取。

四、挖掘教材,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语文教学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师要好好地挖掘语文教材资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介绍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童年时的一件事。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小爱迪生急中生智,利用镜子反光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教育

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课外,为了满足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我让学生做了镜子聚光的试验,学生们看着奇妙的结果兴奋不已,都感叹着科学的神奇,还立志以后自己也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五.课外延伸,传授科学的知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几乎每一册都有几篇课文是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的科普文章。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晶,科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探索更加积极,更加深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爱好更为直接。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限于向学生介绍科普文章中的科学知识,而应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查阅及交流,有的放矢地把有关知识传授于学生。如在教授《冬眠》这一课时,我们可在预习时布置学生去查阅资料,解决以下问题:①动物为什么要冬眠?②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冬眠的特征?③冬眠的益处何在?在授课时,对于有关知识我们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有关段落相机渗透,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互相交流。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坚持这样做的话,那么通过四年级语文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小狮子、蝙蝠、刺猬、猫、麻雀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皂荚树、爬山虎、旅行家树等植物的生长特点,五彩池、钱塘潮、趵突泉等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加深对太阳、冬眠、浮力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了解,以及新型玻璃等科学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当然,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要灵活。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应向课后延伸,通过学生课外查阅与交流达到更好的效果。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参考文献: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2.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6

其症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旧的教育观念导致教师不能正确地处理自身与学生、应试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片面夸大自身教育的作用,习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命令、强迫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完成任务,否定和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垄断了课堂的思想和话语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思想和异想天开式的灵性。另一方面,开放无度,放而不收,曲解新课程理念,对探究式学习的思考浅尝辄止,流于形式。看似课堂活跃,人人争抢话语权,其实是课堂的失控和低效。如果两个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如果教师不能用科学的思想管理课堂、合理操作教学,必将导致语文课堂的教学危机。

对于教师垄断课堂,兜售“知识商品”的现象,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一人之思想万不可代替众人之思想,一人之眼界必狭窄于众人之眼界。教师的“出售”与学生的“需要”出现矛盾,供需不平衡,恰如“经济危机”的出现;如果“知识商品”质量不佳或相对过剩,学生则难以“各取所需”或“合理消费”。其结果则是语文教学在低效率状态下徘徊,教师困惑、迷惘,学生无所适从,学无所得。

如何走出以上所言的语文教学误区,改变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使学生在语文的自由天地中尽情吮吸知识的甘露,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在此我们提出教师要科学地合理化地“调控”课堂,教师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唯科学有效是举,唯学生利益最大化为旨,精细设计课堂,有效提升课堂管理的规范性、时效性。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彻底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合理准确定位

这是打破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垄断的前提,教师角色定位于指导者和引路人,确立合理有序的教学环节和流程,摒弃个人主导课堂的思想观念,使教学环节自然流淌。语文教师要自觉地阅读、钻研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的新动向,学习名师教学的成功经验,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把课堂环节的设计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活动中,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相信学生发展、进步和创新的潜能。教师要不断反思,将自己的做法与新课程理念对照分析,静心反思,发现问题,找出差距、设计新思路。这样,我们的教学思想才如活水涌动,从而冲破语文课堂“话语垄断”的壁垒,给语文课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教师要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教学思路,拓展教学手段

教学环节是顺利实施教学内容的流程,也是师生情感思想互动交流的过程,方法和手段需要有效有益,因此教师要依据科学的结构模式来改进语文教学,不应该墨守成规,而是打破常规。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大胆改革,努力创新,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努力探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使喋喋不休的讲解不再充斥课堂,而代之更丰富灵活的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理。手段的多样化激发的是学生的热情,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语文课堂本就是思想碰撞的战场,是情感交流的舞台,所以,教师在科学有序、移情换境的教学环节中,以自我学识和修养影响人,以科学规范引导人,学生势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平等地接受知识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师要具备“工匠精神”,细心研究,精雕细琢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我国科技进步时提高了“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科学进步需要这种精神,教育是锤炼思想的科学,因此教师就必须具备“工匠精神”,研究怎样以最佳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柔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为达到此目的,教师就必须精心研究,教学中施以合理的知识输出手段和输出方式,做到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倡导个性。根据教学实际,教师要适应各种变化,创造诸多可能,匠心独运,让语文课堂达到一种审美境界,而不是由教师泛化地描绘出的虚无的理想境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学生,使他们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用武之地,教师尽力做好组织学生学习,调控课堂结构与研究学生思维动向的工作。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课堂,正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以科学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质量,“出精品、创品牌”。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7

一、注意观察课堂气氛

通常情况下, 语文课堂教学突发事件都是有预兆的, 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 教课教师也应当有所感觉。语文教师只有注意观察课堂气氛, 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抓住感觉, 避免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发生。

例如, 在上课之前, 学生要集体起立, 教师在学生起立的时候就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衣着和站立姿态, 要体会课堂开始的氛围, 及时预测课堂教学发生突发事件的几率[2]。不要把上课开始时同学之间的小声吵闹和相互推搡当做小事情, 因为这些小动作可能会引发出较大的课堂突发事件, 严重时还会导致人身伤害事故出现。教师一旦提前观察到某个或某些学生的异样, 就会在课堂教学当中分外注意那些学生的学习情况, 就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或者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进行制止, 把课堂突发事件的苗头掐灭。因此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避免课堂突发事件发生。

二、科学合理地应用归因理论

在语文课堂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理当中, 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应用归因理论。例如, 在一次语文课堂上, 学生都认真听教师教课, 突然传来了乒乓球的声音, 教师发现一只乒乓球快要弹到讲台上来了, 教师一下子就发火了, 不听学生解释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那个学生批评了一顿, 延误了讲课时间。下课之后, 当教师看到每个学生都拿着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去上体育课的时候, 教师才明白原来乒乓球不是那个学生故意扔出来的[3]。教师十分后悔, 在下节课课堂上向那个学生道歉。这个例子主要说明: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教师在面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时候, 应该首先了解清楚事情发生的原因, 只有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上, 才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合理公正的处理。

导致课堂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 不仅包括人的主观因素, 还包括外界环境因素, 这就是所谓的归因理论。在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过程中, 教师应当合理应用归因理论, 了解课堂突发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根据原因评价结果, 面对不同原因导致的课堂教学突发事件, 要采取相应不同的处理方法。

三、随机应变, 改善学生学习状态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 一旦发生教学突发事件, 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引起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好奇和关注, 当这种现象出现的时候, 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变坏为好。例如在一次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中, 由于校外附近某个工程施工, 传来刺耳的机器“咚咚”声, 瞬间, 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始改变, 学生不由自主地把头伸向窗外去寻找声源, 甚至有的学生情绪开始烦躁, 把耳朵捂了起来, 注意力被打散。教师面对这种情况, 却十分镇定地说:“看来同学们不仅掌握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还都懂得这些知识点潜在的含义了, 连外面的大楼都替你们宣告了, 替你们说‘懂懂懂’了, 既然这样的话, 那么哪位同学可以把咱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总结一下啊?”学生立刻都笑了, 都心领神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这个语文教师的随机应变和风趣使得课堂突发事件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引用名言佳句, 化解矛盾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上, 教师面对突发事件, 有时引用一些名言佳句, 可以改善课堂局面,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4]。

例如, 语文教学在教授赵丽宏的《山雨》时, 首先自己朗读了一遍, 刚朗读完, 学生都为教师富有磁性的朗读声音所感染, 被教师带进课文的情景当中, 沉浸在下雨的山中。此时, 突然有一位刚上完体育课打完篮球的调皮学生说唱了一句:“哪里在下雨啊, 分明在流汗啊。”该学生说唱完, 其他同学立刻齐刷刷地看向这位学生, 有的甚至露出责怪和厌恶的表情, 有的偷笑了起来等着看好戏。面对这种情况, 该教师却没有慌张, 也没有生气大声斥责那位学生, 而是笑着说:“虽然没有下雨, 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雨, 用心去感受, 就会不那么热了。诗人李白诗中不是这么说吗———‘为人心静身即凉’, 静下来就可以感觉凉快, 更别说是心里下雨了。”学生都被教师的话语感染和逗笑了, 鼓起掌来, 那位调皮的学生也羞愧地鼓起掌来, 为教师的教学才智所折服[5]。

综上所述,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 突发事件是经常发生的, 但教师只要在上课之前细心观察、在课上机智应对、在课后分析总结, 就不会出现面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时, 教师一定要冷静思考、机智应对, 提升教学效率, 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蒋锦芳.巧妙应对突发事件意外凸显教学机智[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2014 (8) :64-65.

[2]徐雷.让机智改变程式化的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 2012 (59) :45-46.

[3]黄雯雯.如何强化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2 (81) :224.

[4]张忠霞.把握瞬间绽放异彩——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机智的运用[J].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9 (10) :44-45.

语文课堂是科学与艺术的园地 篇8

一、语文教学内容, 大多是科学知识与艺术形象

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 都是精选的佳作。虽然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教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而这些课文内容, 本身就是科学知识或艺术形象。譬如《中国石拱桥》介绍桥梁知识, 《看云识天气》介绍气象知识, 《向沙漠进军》介绍沙漠知识和治沙方法;议论文《谈骨气》《理想的阶梯》等生活、工作哲理, 讲述社会人生知识;小说《孔乙己》《变色龙》等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生动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散文《背影》表达了深沉的人间亲情;诗歌《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 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画卷, 抒发了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等等。课文中这些科学知识和艺术形象, 如同一股股醇美的清泉, 沿着生动活泼的教学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求知的心田, 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丰富滋养;又像一把把智慧的金钥匙, 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人性的大门, 引导他们逐步迈入人类社会的广大时空。

二、语文教学过程, 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语文教学首先要讲科学, 要遵循客观规律。譬如, 从人的成长角度看,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人的认识是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的;从语文教材角度看, 课文和练习的编排呈现出有目的序列性;从教学组织形式看, 班级上课仍然是我国当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语文课堂有它特定的时空范围和要素规定;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看,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 对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无一不从国情出发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等等。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 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必须脚踏实地, 从实际出发。无视上述事实或违背教育规律, 语文教学的发生是困难的, 语文教学的效果是趋零的, 如果人为超越, 付出的代价也将是惨重的。另一方面, 语文教学又要讲艺术。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互相排斥, 彼此矛盾, 而是相互补充, 相互依存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教学在讲究科学性的基础上尤其要注重教学艺术的发挥。这是因为, 一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不是没有生命的自然材料, 或没有思想意识的动植物, 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学生,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学的推进, 个人的成长, 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中的学生不断以新的质渗透到语文课堂里, 使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情景显得十分复杂而多变,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创造性的组合各种教学要素, 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中为学生的发展铺平道路。二是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处理上, 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语文教学有原则可循, 但无死框框可套;有方法可依, 但不能千篇一律照搬。教学内容不同, 教育对象各异, 教学条件有别, 在不违反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而且应该千姿百态, 灵活多样。三是语文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集体的特点搞好大堂教学, 而且还要针对个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通俗地讲, 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这一点上, 特别要求语文教师要发挥高超的教学艺术。倘若“齐步走”“一刀切”“一锅煮”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就会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光讲科学不行, 光讲艺术也不行, 语文教学过程, 只能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三、语文教学任务, 是培养科学人才和艺术人才

国家建设, 社会发展, 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 但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一是各级科技人才, 一是各类艺术人才。语文课堂便为培养这两大类人才提供最基础的服务。这一点, 是由国家的教育任务决定的, 也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数学、外语虽然在普通中学教育中通称为三大工具学科, 基础学科。然而众所周知, 语文是工具的工具, 基础的基础。它是每个学生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前提条件, 这是小而言之;大而言之,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就是借助语文这一强大武器的推动才变得更有力, 更有效。人类的科技成果与艺术经验也正是依靠语文这一工具才得以更好地积累、巩固、传承与发展。因此, 国家单设语文学科, 开设语文课堂, 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厚实的语文能力, 以便他们能够更好更系统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 真正成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科学人才和艺术人才。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任务。在这里, 我们清楚地看到, 语文课堂高度结合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最终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鲜明的物质体现。

小学语文课的科学课堂 篇9

语文是语言(字、词、句、段、篇、题等)、文学(诗、词、曲、联、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化(文史、文体、时代沿革、价值观、人生观等)的统一体,同时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还是人技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的统一体。我们清楚:双基要渗透人技教育;整体感悟要通过作品的文学体悟渗透人生教育;而文化贯穿在语言、文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其间各处无不渗透着人格教育。文化意识及文化内容的归纳提炼,体现在大中小学的任何学科的教学当中。

从事语文教学与语文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引领学生并要求他们努力“爬”上文化高坡,在中小学阶段埋下文化的种子并使之扎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即把语文的学习与个人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掌握了语言,有了些许语言学养,只能算是活着;鉴赏了文学,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可以称得上懂得了生活;而真正把握和汲取了文化,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涵养,并能够把有价值的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形成一个体系(滋养心灵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使人生提高一个境界,让属于人的灵魂与精神层面更趋于丰富与厚重。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发展地做到善教乐学呢?

我认为,首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语文的本质。科学,通常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语文教育教学主要承担的是训练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科学思维任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提高思维品质,历练情感脉络,提高精神境界进而提升生活的质量。语文教学中,狠抓文化的提炼与总结(每篇文章专家选材入本的主要依据是它的文化价值,是它的健康积极有价值的时代感或超前性),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并得以净化与升华,同时让民族基本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延续。其次,应努力追求应用精讲多练、事半功倍的方法,练准练全句段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再次,应树立简洁明了的教学观,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重点难点的制定上下功夫。做到长文讲短,短文讲透、掘深。因为,科学的内涵绝不只是某些人认为的现代科技(课件)进课堂。科学、精确的表达应该是:简单、简洁、合理、有效,并具有发展性。它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第四,应注重语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运用所学语文的各方面知识,活学活用。第五,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提高与语文能力有密切关系的字法、书法、词法、句法、文法、章法、听法、说法、读法、讲法等,让“法”深入学生内心,依“法”学,依“法”练,要练得科学、规范、有效,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趋于“规范”“合理”;有意识、有计划地补充形式逻辑(概念、判断、推理)的基础知识与辩证逻辑(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六,树立与坚定如下几个观点或者观念:

1.“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提倡用例讲“道”。

2.把语文课上成讲读—感悟—训练课,枯燥的文章“嚼”出味道来,感性强的文章总结出智慧来,理性强的作品讲得透彻些。

3.让一方摆脱对另一方的依附,即“教是为了不教”。要牢固树立此观念,讲学法,导疑难,求消化,追融通。

4.强调研究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式,狠抓预习(如何提问,如何引“悱”与引“愤”);研究课上学习的方式、方法、教法(如何“启”,如何“发”),板书设计及训练内容的科学有效;研究课后温习内容的要求与达到的目标等。

巧借科学整合语文课堂 篇10

一.学科与学科间的整合

在我们语文日常教学中, 这种整合可谓是屡见不鲜:如在分析文章主旨时, 要做到知人论世, 这要用上历史知识;在学习一些哲理性文章时, 要运用到辩证法, 这属于哲学范畴;在学习科普说明文有时还要借助于生物、地理等专业知识才能理解透彻;信息技术在平时教学中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实践证明, 这种做法是必需的, 这样才能保证语文教学更顺利更圆满。但有些现象要引起我们注意, 如有位老师讲《过秦论》时, 用了整整一节课介绍秦国建立、发展、壮大、灭亡的史实, 还让同学们探讨分析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老师讲得激情飞扬, 学生听得如痴如狂, 整节课似乎精彩纷呈, 但过后却让人不觉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是历史课还是语文课亦或是开的故事会呢?再如:在课堂上, 图片、音乐、影视等泛滥成灾, 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其实我们观摩一节好课时会发现, 他们对多媒体的使用只是在关键时刻的那几处而已。

总之, 好的学科整合,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学科整合要体现主讲科目的学科特点, 要挖掘学科整合的融合点, 要短小精悍、切中要害, 不可喧宾夺主, 不可滥用。

二.学科内部模块结构的整合

众所周知, 新教材采取“模块化”结构安排, 即把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分解成不同模块, 它最大特征就是“化整为零”。其实我们仔细研究语文新课标同时可知, 它最大的妙处又在于“聚零为整”, 在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 各个不同模块可以灵活组合。

还记得在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中, 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感受就是“忙”和“累”, 当时在期中考试之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要求上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 其中共48篇诗词古文, 内容之多容量之大可想而知。我们老师上得一个个是汗流浃背、疲于奔命, 在纷涌而至的新知识面前学生也是应接不暇, 疲于应付, 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直到教后仔细研究语文新课标后我们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原来我们缺乏的是这样的两次整合:

首先是课时安排上的整合。如:每一个单元都有加星号的课文, 这就是说它次重要, 可让学生自学, 老师点到为止即可, 重要课文一节两节甚至三到四节才上得完, 如此一节半节就够了, 这样时间自然就省了下来。

另外是内容的整合。每本书后面有表达交流和口语训练, 表达交流我们可以整合一下, 把四篇变成三篇抑或两篇集中完成;各篇中有许多交叉重合的地方, 比如说口语交际, 我们可把它们分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口语交际是平时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功在平时, 用几节课专门来讲我想意义并不重大。

如此整合不仅有助于教学时间的科学分布, 而且有利于知识的连贯和系统。当然, 这要结合一定的情况而定, 比如学科教学时间的安排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等, 而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 吃透教纲。

三.新课标下三维目标的整合

在当前推广新课改之际, 如果有人问我们新课改的实质是什么, 相信我们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诸如此类的答案。的确, 理论大体都知道, 但它太抽象, 操作起来似乎无从下手。我认为, 从“三维目标”入手是一个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前为了考试, 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掌握了多少, 而忽略了其他。在传授知识的时候, 老师占绝对主导地位, 多在单方讲解, 在直接灌输, 而后面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方法等环节往往为我们忽视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更是无暇顾及。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较普遍存在, 实践证明, 这只是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的做法。

毋庸讳言, 现在社会看重认可的仍是学生高考的成绩, 所以我们平时教学仍要紧紧围绕高考这一指挥棒转。但这并不意味着新课改只是摆设, 相反, 我们落实了新课改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考出更好的成绩。

如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时, 传授文言基础知识固然重要, 但注重传授的过程和方法更加重要, 前者是“授人以鱼”, 后者是“授人以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使人心灵得以净化震撼, 试想, 这种内化的人格魅力怎能不会迁移在学习上呢?磨刀不误砍柴功, 事半功倍也可想而知了。

以下做法我相信大家会深有同感。如在教学中, 一个好的导入、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语、一个逼真的情景的创造、一个有创意的问题的提出, 一次师生角色的换位, 一次真正的探讨交流等等, 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样他们会变得积极主动, 会在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能力。如此, 不是更好地达到高考考出好成绩这一目的吗?

四.对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有效整合

语文知识既丰富多彩, 又庞杂琐碎, 我们要确实重视知识系统整合的功效。

在班上我经常向学生强调这样两句话:一句是, 高楼大厦很壮观、宏伟, 它却是由很多不起眼的一砖一瓦构建而成;另外一句是, 那些不起眼的砖砖瓦瓦存在的价值, 在于它最终要构成高楼大厦。

第一句话旨在强调字形、字音、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第二句话旨在告诉同学们学习语文要有高的追求, 达到高的格调, 即语文素养的建立。

我们老师都能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 不放过一个字形的写法一个字音的读法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要求学生有专门的练笔本经常练笔, 如课文续写、课文改写、写周记日记;大力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如课前三分钟、辩论赛、作文竞赛、诗歌朗诵等。

前两年听过一节课《我与地坛》, 讲得非常成功, 至今仍记忆犹新。整节课抓住一个核心问题, 让学生找出文中使自己想落泪的细节, 并请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读出来,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读到最后, 同学们已深深地被文中的母亲所打动, 教师趁机引导, 让学生在班上谈谈自己的母亲, 同学们一个个饱含深情, 动情处, 无论谈的还是听的同学都潸然落泪, 有了浓浓的情感作铺垫, 教师更进一步再让学生写一写:妈妈, 我想对你说……这节课很简明, 但又让人玩味, 它有效地将听说读写进行了整合, 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本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无形之中建立。

上一篇:文化之根下一篇:机床加工与机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