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的问句》

2024-06-07

《无题的问句》

《无题的问句》 篇1

徐訏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命运奇特的作家。他活了72岁 (1908—1980) , 创作了长、中、短篇小说约70部, 还有为数不少的新诗、剧本和散文。然而, 这样一位创作力旺盛的多产作家, 却没有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

徐訏在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占据了很小的篇幅, 有的著作甚至对他只字未提。即使有, 也集中在对他小说的介绍和研究。他的小说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声誉斐然, 特别是一九四三年出版的《风萧萧》, 风靡大后方, 成为当年“全国畅销书之首”。这一年更被称为“徐訏年”。

如此看来, 徐訏已经被定位为小说家。但不容忽视的, 是他的诗歌创作。一九四八年, 上海怀正出版社出版的《四十诗综》, 便辑录了他自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八年的诗集五种 (《灯笼集》、《借火集》、《待绿集》、《鞭痕集》、《进香集》) , 共四百二十三首诗。即使到了香港, 他发表最多的, 还是新诗。从一九零五年至一九八零年, 先后出版了《轮回》、《时间的去处》及《原野的呼声》三本诗集。再加上徐訏诗作的爱好者廖文杰先生, 花了数年时间搜集徐訏的佚作, 集结成《无题的问句》一书, 于一九九三年出版。徐訏的诗作总量高达五百余首, 这样的数量是决不亚于其他种类的作品的。

徐訏的诗作不仅高产, 而且取得的成就也很高, 得到过许多人的中肯。

在北大读书时, 徐訏就已经开始诗歌创作。新诗是徐訏大学读书期间最受青睐的文艺表达方式。徐訏当时的诗不仅在同学好友中受到好评, 而且当时北大德文系的杨震文 (丙辰) 教授也对之赞赏有加。他在评徐志摩的诗时, 认为其情感流于轻浮, 而对刚刚起步的徐訏则大加褒扬, 称其作品“情感比较凝重”, 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这使当学生的徐訏颇感受宠若惊, 于是他便继续新诗的探索, 随后在此基础上开始创作其他艺术形式, 如小说、散文和戏剧等。之后的徐訏, 诗歌创作不断, 艺术手法日臻完善。作家林语堂对中国新诗一般都无好评, 但却赞誉徐訏为唯一的中国新诗人, 称其诗“自然而有韵律, 发自内心深处。”在海外, 学者对徐訏诗作的肯定也不绝于耳。蓝海文认为, “在徐訏的著作中, 大家都说他的小说好, 但是我认为他最成功的是新诗。他是一位对新诗有真正贡献的杰出诗人。”孙观汉也指出:“徐訏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新诗人。徐訏先生能逃出旧诗的规律, 运用他对文学的天才和技巧, 他诗中的文字看起来是那么顺利和自然, 自创一种新的和美的格调。”

虽然这样的评论没有得到文学史的广泛认可, 我们无法完全认同, 但它们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徐訏诗作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 翻开文学史著作, 我们几乎看不到对于徐訏诗作的介绍和评价;在出版的作家作品中, 我们也很难觅得徐訏诗作的踪影。在港台, 徐訏作品出版较多, 但也集中在他比较流行的中、短篇小说, 直到一九八一年八月, 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的《徐訏选集》, 才辑录他的新诗。后来, 台北正中书局出版《徐訏全集》 (1—18卷) , 其中收录有徐訏的大部分诗歌作品。除作品出版外, 港台的徐訏研究也比较全面, 却只有司马长风, 在一九七八年由香港昭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史》下卷中, 有相当的篇幅是批评徐訏前期 (三、四十年代) 的诗作的。较后期论述徐訏诗作的, 则仅有陈德锦在《徐訏纪念文集》中写的一篇《诗与诗论》。在大陆, 直到一九九三年, 吴义勤的《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出版, 才有专门的著作中有一整章节评价徐訏的诗作。上海三联书店在二零零八年出版的《徐訏文集 (全十六卷) 》中有三卷收录了徐訏的全部诗作, 徐訏的诗作才得以在大陆读者面前呈现。

因此, 对徐訏诗作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其意义也不言而喻。本文则以徐訏后期的诗作《无题的问句》为研究对象, 探讨徐訏的诗歌艺术等, 以期能让大家对徐訏的诗歌有更多的了解, 也为徐訏诗歌研究增添一些新的内容。

《无题的问句》是廖文杰收集徐訏的佚作, 于一九九三年十月由香港夜窗出版社出版。共收诗五十一首, 包括用笔名彬彬在《笔端》半月刊, 用笔名齐家路在《七艺》月刊, 用本名在《音乐生活》月刊和《星岛周报》以及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的诗, 还有未发表的手稿。这本诗集无论从艺术手法上, 还是思想情感上, 都是对徐訏最后的艺术追求和心路历程的最好展现。

徐訏诗的主要个性在《无题的问句》中依然延续。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 结构齐整对称, 辞藻丰富, 旋律优美, 节奏感强, 富有古典诗词的韵味, 且多具有哲理性。

进入徐訏的诗歌世界, 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反差感。他的诗歌主题意识呈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派情绪, 表现了对现代派艺术和人生哲学的认同, 然而, 他的诗歌语言形态却表现出对现代派艺术语言方式的拒绝和抛弃。他不但不追求现代派诗歌晦涩、朦胧、模糊的艺术效果, 反而提倡一种清新、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他的诗歌不但不存在“读不懂”的问题, 而且更具有一种通俗化的色彩。其诗歌语言有着强烈的情绪色彩, 而文字明白晓畅, 决无滞涩深奥之处。正如一位评论家指出的:“徐訏对于哲学、经济学、美学都有很深的研究, 但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高深的义理以浅显易明白的文字表达出来, 变成徐訏的语言, 没有累赘的形容词, 干净利落, 表达了他想表达的。”而且徐訏的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音乐性。一方面, 他追求诗歌的韵律效果, 利用押韵、节奏、声调等语言的音乐因素取得悦耳动听的音乐效果。在创作过程中, 他通过押韵为全诗确立一个音乐基调, 形成一种音乐和声, 由此奏鸣出诗的整个情感色彩来, 又通过语词和诗句的反复咏叹, 形成独特的语言节奏和旋律。另一方面, 徐訏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性又紧紧结合着诗人的心态情感, 反映了诗人情调、情绪的变化。

但由于太注重形式, 徐訏被传统所束缚, 受格律所限制, 太过追求音乐的美、绘画的美、与建筑的美, 因而有部分诗变成僵硬甚至苍白。直至六十年代初期为止, 徐訏的诗已慢慢变成一种公式, 虽然古典的形、旋律的美与词藻的精是一种优点, 但无可否认, 徐訏的诗是单调的, 缺少变化的。

自六十年代开始, 他在风格上有所转变, 主要是形式的变, 开始多有自由诗体, 且部分由小调的味道。到了《无题的问句》转变渐渐明显, 他开始作多方面的尝试, 比如以史诗的笔触, 去反映历史, 同时亦尽量兼顾到自己一向坚持的古典的形, 旋律的美, 与词藻之精。《无题的问句》开始时的两首诗《古道斜阳》和《夜听琵琶》, 可以说是徐訏早中期风格的延续, 是格律化、古典型, 有节奏感与旋律感。特别是《古道斜阳》, 读来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可以用来谱曲。

“序曲——

河水荡荡,

大地苍苍,

中华男儿志气高昂。

正是抗战当年,

万千英雄,

崛起草莽,

流血疆场,

激越悲壮,

风起雪飞,

凯歌齐唱。

……

终曲——

古道纵横,

斜阳西下,

旧事已非,

浪淘尽多少英魂。

旧恨未消,

新歌待唱,

等天明日出,

风云起处,

中华男儿振臂奋起,

扫尽妖孽,

重建家园,

光明自由,

再奠乾坤。” (《古道斜阳》159页)

序曲、终曲音韵相近, 语言流畅, 有荡气回肠之感, 决非刻意雕琢粉饰。传达的意境大气磅礴, 流露的情感一泻千里。好男儿志气高昂, 报效祖国的豪迈气概尽显。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气势。但风格的改变, 仍是有迹可寻的, 《古道斜阳》句子短, 不分节, 是近乎小调式的自由诗体。《序曲》部分虽然押韵, 但《终曲》已放弃用韵, 仍无损全诗语言如音乐般美。而《夜听琵琶》则是借听曲抒感怀。结尾一节:

“你先叙林中的百鸟朝凤,

你再写柳底低吟的黄莺,

最后你奏只星夜渡天河,

那时东方天际已经微明。” (《夜听琵琶》161页)

虽然仍存严谨的格律, 但已无僵化的押韵与对偶, 且活用了一些比喻, 增加了诗的形象化。最后一句隐露了作者在黑暗时代中的期望。

很明显的改变是全书五十一首诗当中, 大部分已跳出了过去每节四行, 行行齐整, 隔行押韵, 一韵到底的格律诗体的框框, 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诗体。这些自由诗体, 有短句, 例如一部分的无题诗, 亦有俳句, 例如最后期创作的《影子》、《白发》等诗, 近乎即兴的感想。

在改变的同时, 徐訏仍保持着过去的一些艺术特色, 如重复手法, 使全诗显得荡气回肠, 《千万种云》和《寻求》两首诗便是最好的例子。《千万种云》中, 由开始的“千万种云”演变而为以后“千万种”的其它事物, 后面部分这类反复又有变化, 例如:“来的, 去的;/前进, 后退”便使诗有了动感。“化为”重复了五次, “像”重复了六次, 最后一节, 就重复得更加有力:

那空的结构,

时的图案,

渺小的人,

在摸索追求,

散在光的轨迹中,

雄壮的, 悲哀的,

寂寞的, 任何的

呼声, 永恒的

都变成了一瞬。 (《千万种云》167页)

重复技巧的使用, 增加了作者生存变幻的飘忽无奈感。在《寻求》一诗中, 徐訏“在黑暗中”, “在死寂中”, “在荒野中”“在闹市中”, 有四种不同的“我寻求”, 然后是第二节的“我寻求……”“我期待……”, 最后, “我干渴……”“我需要……”。以重复的手法, 充分表现出作者的苦闷。

徐訏早期与中期的作品, 除了格式固定化, 情感也缺少震撼, 有许多是一种咏叹调, 呻吟声太多, 会欠缺一种感染力。但到了后期, 这种咏叹调却有了新的内容, 浅显易懂的文字传达出深刻的道理, 语言富有张力, 丝丝入扣, 字字锥心。在他逝世前的一两年, 便多了这类作品, 《白发》是最好的例子:

我不剪你,

也不染你,

因为我知道,

你没有去处,

你跟着忧愁,

你跟着寂寞,

你已经跟了多年,

才找到一个

地方歇足。 (《白发》221页)

寻常的事物引发感慨, 情感倾泻而出。作者仿佛在对白发轻声耳语, 白发似乎是自己多年的挚友, 对自己不离不弃, 与自己一起承担忧愁寂寞。没有一字诘屈聱牙, 却让人心疼白发, 更心疼诗人。一种淡淡的悲伤油然而生。白发引起徐訏的反思, 于是便有下意识的感觉的表达, 再用传达的技巧, 将这种感觉变作一种情感, 呈现于读者面前。由于这是一种偶然一现的与瞬间消失的感觉, 匆匆地来, 匆匆地去, 捕捉以前要用很快捷、浓缩、而提示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因此诗要短, 句亦要短, 但文学要有张力, 来增加联想, “歇足”一词, 是有很强暗示性的意象。这类短诗, 若欠缺技巧的加工, 很容易变成散句, 于是徐訏两次用了重复的对偶:“我不剪你”, “也不染你”, 以及“你跟着忧愁”, “你跟着寂寞”, 是没有斧头凿痕的加工, 且句与句, 扣得很紧, 浑然成为一体, 很有节奏感与旋律美, 更有齐整的诗“形”。诗人这种表达的技巧, 情感的感染让人佩服。

到了后期, 徐訏的咏叹调有了新的升华, 变成艺术的哲理诗。在《无题的问句》中, 有许多诗是这类哲理诗, 徐訏思考丰富, 特别是最后一两年的小诗, 很有禅味、玄思与哲理。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无题的问句》中, 未题诗有十八首, 差不多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除了是由于尚未发表以外, 最大的原因还是徐訏写诗的目的与方法。徐訏曾两次表达了他写诗的目的, “这些诗作……都反应我生命在这些年来的感受……”“我相信这些诗就是凭我忠实的心与我原始的清澈的灵魂写下来的……”因此这些诗, 是徐訏的“真我”, 并非为写诗而作诗, 或造诗。“有感”时, 徐訏便立即“反应”, 将下意识的我, 传达到意识的我, 亦跟着运用语言文字, 将意识的我, 传达给读者。正如有词才谱曲, 并非有曲才填词。因此所谓题目, 是等到要发表时才正式加上去。所以这些诗才是徐訏的“真我”。严格来说, 徐訏大部分的诗都是无题。

徐訏后期的诗作《无题的问句》, 不仅在风格特色上有所改进, 其表现的内容上也有所变化。最明显的便是徐訏对时代的反映。

徐訏认为:“诗人的心灵都有生命的、自然的、时代的与社会的烙印, 他的诗是表现他的感受, 只有他把他的感受在最合适的文字形式中充分表现出来而可以传达给读者时, 那是最完美的诗”“脱离了人间, 到了极端, 是禅的境界, 道的境界, 不是文学。”“脱离了时代, 则是文字的技术的雕琢的阶层, 到了极端, 则是没有生命的空洞的形式。”所以, 徐訏主张诗要表现时代, 诗是人间的, 时代的。

然而, 徐訏早期及中期的诗, 最欠缺的就是一种时代感, 多表现个人的情绪和感受。直到后期, 这种时代感才开始浮现, 在《无题的问句》中变得尤为突出。有对社会现实的描写, 表现时代变迁, 社会动荡;有对丑恶现象的揭露、批判及讽刺;也有自己身处这样的社会现实中的心路历程。如其中一首《未题》:

“当和平已经被炮声卷走,

当善美已经为强权占去,

人间再没有勇气的呼号,

谄媚代替了正义的歌唱。

当报刊已经是权要的喉舌,

当电台已经是政令的宣传,

世上再没有真正的笑声,

也没有不受指挥的鼓掌。

在时代的变幻中,

我看到多少战士默默地死亡,

多少革命的沦为囚奴,

多少反动的进入了庙堂。”

这是对当时政局的反映, 和平、美善已经不复存在, 话语也已经不再真实。一切为政治统帅, 笑声也是虚假, 连掌声都是指挥。时代变幻, 许多无辜的人受害, 反动派却气焰嚣张。对这样的社会, 徐訏不仅大胆揭露, 更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讽刺。这些集中体现在徐訏的讽刺诗中。这类诗多以物喻人, 对社会现象或反动派们进行讽刺、批评。如:

“第一号总统是一个衣架,

挂了一身漂亮的礼服,

他最怕有人把他衣服脱去,

露出他空心的竹片的骨骼。

第二号总统是一根手杖,

整天等人家带他走路,

如果没有人去爬山过岭,

他休想出去到门外散步。

第三号总统是一只闹钟,

到时候就会叫号一阵,

但如果闹钟拨到八点零五分,

他不准在八点零三分作声。” (《三个总统》201页)

将反动派的头目比作徒有其表的衣架、毫无主见的手杖、任人摆布的闹钟。他们的行为令人发笑。对反动派们的鄙夷和轻视跃然纸上。他们只是些空架子, 没有真材实料, 根本无心治国。再如《原猴篇——猴年应<热风>嘱题大千居士画猴》、《虱子》和《动物狂欢节》中, 直接把人比作动物, 或是舞台上张牙舞爪、跳来跳去的猴子, “总有一天树倒猢狲散, 就有别种动物来登台”;或是寄生在别人身上的虱子, “狐假虎威”, 自以为了不起。这样的社会虽然动荡不安, 世事颠倒, 但徐訏仍抱希望, 他要等待新社会的到来:

这时候, 我知道我应当缄默,

等另一个时代的号角。

那时会有另一代的呼声,

掀起另一个汹汹的风浪。” (《未题》185页)

他也曾鼓舞士气, 教人远离利益纷争:

你应该飞——

因为你已有健壮的翅膀,

就不该挤在局促的街头,

跟着竞赛的龟兔彷徨。

你应该飞到遥远的云下,

那里有不见烟火的地方,

到处都是葱郁的树林,

吐着原始的清新的芬芳。

你应该越过利欲的市场,

飞到有高峰耸天的山上,

那里有松柏在风中呼啸,

百鸟在晨曦中自有地歌唱。

你应该勇敢地远飞,

哪怕是飞进陌生的庙堂,

你也可以知道那不同的神像,

闪耀的都是人间的灵光。

你应该勇敢地远飞,

哪怕是飞进陌生的卧房,

你也可以了解那不同的梦,

都悬挂着相同的欲望。

你应该飞——

因为你已有健壮的翅膀,

就不该整日站在电话线上,

听世俗的咒骂与诽谤。 (《飞》216页)

既然拥有了健壮的翅膀就该勇敢地飞翔, 不要被世俗污染, 不要同流合污, 要敢于向权利挑战, 创造新世纪。然而, 这样的过程必定是艰辛的, 会有恐慌, 会有彷徨:

“如今大家指鹿为马,

多言易被疑为指桑骂槐,

须知人间的祸多从口出,

多少的张冠都由李戴。

如有人请我饮茶吃饭,

我最怕主人谈及谁好谁坏,

还有我实在胆小如鼠,

一听到政治我就魂飞魄散。” (《谈》240页)

当时的政治环境恶劣不堪, 言论不自由, 经常祸从口出。就算有不满, 有愤恨, 也不敢谈论。政治成为人们唯恐避之的话题。再如《对白》中:

“你说这世界早不是以前的世界,

人造的黑云已掩去太阳的光明,

人造战争的空气正弥漫全球,

人造的恨已抹杀了天赋的爱情。

我说那么你就该致力于改良社会,

使人间能有自由博爱与和平,

自由会使痛苦的人间有欢笑,

博爱会使冷酷的社会产生同情。

你说独裁国家里大家都被奴役,

民主制度下人人都利欲熏心。

今日的兄弟是明天的仇敌,

同室在操戈, 同床在火拼。

我说历史是不断的斗争与创造,

在激冲中调和, 在挣扎中行进,

文化与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积累,

宇宙的建立于运行也是上苍的爱情。

你说这混乱的世界看不出有神在主宰,

良善的惨死沟壑, 凶残的奢逸终身,

勤劳守法的守穷屋, 贪妄无耻的寓高厦,

强权霸占着真理, 金钱蒙蔽了人性。”

通过“你”“我”的对白, 混乱的世界一览无余。“你”看到了满目疮痍的社会, “我”虽然极力鼓励“你”, 却终究看不到希望。“你我”内心的愤恨和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他开始怀疑, 无数的英雄流血、牺牲, 这样到底值不值得?

“时代无数的变迁,

多少英豪、战士与兵丁

挥着旗帜, 喊着口号,

梦想着把人间变成天堂,

徒记录着数十年的空茫。

那么, 我为何要相信历史,

不相信目前人间的苦难,

多少辉煌的生命,

为英雄们美丽的宣传,

前仆后继的死亡。” (《未题》197页)

徐訏所向往的, 推崇的善美的世界已经不在, 只剩丑陋与喧嚣。是非不分的现世, 只有寂寞与忧愁, 希望渺茫。最终他选择了逃避现世, 转向个人、自我:

“如今你说你已经筋疲力尽,

只想在宁静的山中找一个古庙,

听松林中的钟声佛号,

对迷失的灵魂作慈爱的唤叫。” (《未题》200页)

这些诗让我们看到了徐訏对时代的关注和表现, 是他的诗在内容和情感上的一个很大改变, 表现上显得多元化。而最能体现徐訏现世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要数长诗《无题的问句——遥寄“文联”“作协”的一些老朋友》。这首诗写于一九七九念六月, 长六百多行, 可以算是徐訏生活的年代的史诗。全诗回忆、抒写了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 从出生开始, “我就爱问东问西”, 是问句的开始;人生不断探索, 疑问也越来越多, 而“我”对答案并不满足;时局变幻, 风起云涌, “我”投身革命, 却产生更多疑惑;斗争此起彼落, 革命与反革命, 越斗越不清楚, 一切答案似乎都被否定;然仍对未来关切期望, 追寻最终的答案, 这是“我”的爱国情怀。

当然, 诗集中除了大部分表现时代生活的诗, 仍然有徐訏一直以来善于把握个人情感的诗:有对人生的反思、感悟, 有旅人漂泊在外的感伤、忧愁, 有他永远剪不断的游子的思乡情结, 还有他那些敏感细腻的生命情感和思绪。但这部诗集的意义远不只此。

不管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 徐訏都作出了改变和突破。《无题的问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人对文学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永不逝去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徐訏.无题的问句[M].香港夜窗出版社, 1993.

[2]徐訏.徐訏文集 (第15卷) [M].上海三联书店, 2008.

[3]吴义勤.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3.

[4]陈乃欣, 等.徐訏二三事[M].台北:尔雅出版社, 1980.

[5]黄康显.无题的问句, 有韵的诗篇——评徐訏最后期的诗作[J].现代中文文学评论, 1994 (1) :79-94.

[6]逯耀东.《无题的问句》解题——谈徐訏和他写给大陆“文联”“作协”一些老朋友的长诗[J].香港笔会, 1996 (10) :146-153.

[7]徐訏.从《语堂文集》谈起[J].传记文学, 34 (6) .

[8]蓝海文.敬悼徐訏先生[J].中华文艺, 20 (4) .

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 篇2

疑问句只是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别人给予回答;而反问句中的疑问不需要别人回答,答案就在反问句中,使用反问句的目的只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两种句式都有疑问的意味,但是疑问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做出回答;而反问句的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不需要别热人回答.使用反问句可使表达效果更强烈.

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而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

而疑问句就是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七点。

反问的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1)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丰子恺《山中避雨》)

肯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2)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黄蒙田《竹林深处人家》)

否定句式经过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3)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理难受极了。(黄蓓佳《心声》)

用集中反问或连续反问,表达激动的感情,以增强文章感染力。

(4)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上一篇:文化动力下一篇:错层结构的设计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