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者“参与性”

2024-05-29

观者“参与性”(精选四篇)

观者“参与性” 篇1

笔者在此提出的影像“参与性”, 主要体现在数字影像作品的传达方式和接受方式上。如今的观众不单是站在画外观看, 还可以通过动作直接影响和改变影像作品, 把自己融入作品, 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观影方式进行改写

传统影像和数字影像的差异, 表现在现实与虚拟的对立、胶片的物理化学消耗与数字摄影前期的零消耗, 更体现在因技术革新而带来的美学和观念的更迭。对于传统影像, 人们往往采用顶礼膜拜的心态, 因为传统影像总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状态下完成, 呈现给观众的是结果。然而数字技术最大的特性是可以将图像作为数据进行编辑和改写, 这就使影像长期构建的视觉美学和审美趣味发生了转变。如果说传统影像是人们“观看”的艺术, 那么数字影像更是能让观众“参与”的艺术。人们对影像不再是触不可及, 而是变得近在咫尺。

影像装置令影像更加立体。对比传统艺术, 装置艺术的本身就是一种颠覆。“装置艺术创造的环境, 是用来包容观众、促使甚至迫使观众在界定的空间内由被动观赏转换成主动感受, 这种感受要求观众除了积极思维和肢体介入外, 还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甚至味觉。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的限制, 它自由地综合使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诗歌、散文、电影、电视、录音、录像、摄影等任何能够使用的手段。可以说装置艺术是一种开放的艺术手段。” (1)

影像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装置艺术, 其展示内容主要为影像, 通过将观众置身于一个三度空间的“环境”, 包括室内和室外。艺术家根据自己作品的表达主题并结合展览地点的空间特色进行设计, 观众介入和参与是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呈现的影像已经不单单是影像本身, 而是人们的感官感受和生活经验的延伸。

2004年艺术家乌尔善创作了数字影像装置作品《新大陆》 (图一) , 将多媒体、影像记录、装置合为一体的感性风暴。世界7个大陆被硬性拼在一处, 作为幻觉中的“新大陆”。乌尔善将展厅转化为摄影棚, 他推动摄影机在轨道上记录着正在发生的一切, 向在场观众打开影像生产的黑匣子。生产与展示同在, 拍摄现场、展览现场叠加, 共同构成一个日常戏剧的围观现场, 把表演臆想现实化。

互动影像实现了观众和作品的互融。正如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影像技术使艺术表现更加自如和丰富, 更使得观众的“参与性”也越来越强。

互动技术作为数字技术的产物, 利用数字技术来实现逼真模仿某种人际交流的特性, 或者通过手控的互动模拟装置实现对影像的操纵和互动, 作品将随之产生相应的声音和反应。互动影像在表达形式上离不开影像与时间、空间的关系, 而观者更成为促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关键, 观者的动作、行为、声音甚至影像都可能是影像作品的一部分。

2004年艺术家胡介鸣创作了互动影像装置《向上向上》 (图二—图三) 。在上海美术馆大楼东侧, 从墙角到楼顶搭着一排用电视机摞成的天梯, 25台电视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由下向上的狭长画面, 观众可以通过声音影响电视柱中人物的影像活动, 同时美术馆钟楼的大钟将以超常的速度飞转。这部作品不但隐喻着上海城市日益向上、向前的雄心, 也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向上、向前的趋势。

如今, 越来越多的数字影像作品把捕捉器对准了观者, 观者由“画外”走进了“画内”, 分不清是观众还是主角, 直接参与了影像作品的实现。

2004年荷兰Blendid团队设计创作了名为“Touch me” (接触我) 的互动装置 (图四) , 在互动中, 参与者将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其他物体与磨砂玻璃表面接触, 互动的结果好像是人像被“复印”了下来。图像会作为玻璃板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 在没有其他互动的情况下展出一段时间, 供大家参观。参与者从互动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而他们所创造的影像将被永久保留下来, 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而作品将是无限和不可重复的。

利用互动技术实现观众的“参与性”, 它不仅体现在影像创作上, 更被用于展现方式的创新上。观者通过动作来触及感应器, 在电脑控制下液晶显示器上就会播放下一个画面, 整个过程好像观者在翻阅一本普通图书, 而它从介质到内容都是电子影像的, 形成一个虚拟的互动阅读过程 (图五) 。

影像“参与性”带来了全新的视听语言

影像走进展览馆。相较于电影和电视, 影像不再局限于影院、电视机等放映条件, 数字影像作品走进了展览馆和户外, 因为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视觉效果, 而是重在对全栖感官的冲击。如今影像装置艺术不再是对传统的博物馆展览的一种反叛, 数字技术正引领着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进入了博物馆的永久收藏藏品名单。对于展现方式和环境的改变, 观众在观看影像时的心态也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从对影像情节的关注转而对影像叙述方式的关注。

作者和观者的交流更直接。传统的艺术形式如架上绘画和电影等, 从艺术家的创作到观者接受信息, 都是单一的、无可逆的, 而数字技术令观者真正参与影像, 在心智体验的过程中更产生出相互碰撞的火花。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当代艺术家们都将自己对人类的终极思考反映在作品中。如何才能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让观众走进作品中, 融入和体味作品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观众通过人机交互拥有了选择影像呈现状态的权利, 更在参与影像中了解了作者的创作流程, 有助于正确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意图。而创作者也在观众“参与”过程所产生的反应中接收到观众对作品的看法和美学思考。

许多数字影像作品都是带有不确定性和不可复制性的, 因为每个观者都有各自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作者在创作时可能并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轨迹是否完美, 因此这类作品本身就带有了随机和无限性, 更增添了作品的趣味和意义。

其实对于参与其中的观者来说, 当自己由观众变成作品的一部分, 实现了从画外走到画内的过程, 更是数字技术不断前进的过程。观者不再是旁观者, 作者也不再是作品的“缔造者”, 作者和观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了, 但是两者却同样在享受着作品带来的乐趣和思考。

可以说, 观者“参与性”的增强是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 不仅体现了影像对于艺术形式的影响正不断深入, 更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传播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百科——《装置艺术》:http://baike.baidu.com/view/18445.htm

[1].《互动装置艺术的概念界定及其特征研究》:http://blog.hxsd.com.cn/blog/2003xin/catego-ry/c1009.html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篇2

AEE超级摄像机SD21采用独特的非手持拍摄设计,及专为动态拍摄而研发的拍摄技术,可实现动态中拍摄;丰富的配件应用,可使您不再受环境与场景的局限,拍摄更多的视角,感受多维度的精彩。

体验者:会飞的狼

户外经历:

2009年开始参与溯溪、登山、速降、攀岩,总之,什么刺激玩什么。

我是南方人,一直生活在祖国这片气温偏高的亚热带地区。所以,找个地方玩水对我而言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一件必须而且自然的事情。以前玩起来很疯狂,根本想不到要把这些活动记录下来,倒是在网上看到很多网友的旅行记录,心里也痒痒。不过,总是别人拍我,我拍别人,而且在活动的时候总是手里拿着个机器,不是怕碰怕摔,就是必须集中精力进行活动,无暇顾及拍摄,直到我看到AEE的这款超级摄像机!

最开始见到它,我就想,我想要把自己疯狂的青春记录下来的愿望终于能够实现了。入手之后第一个星期正好赶上我们去永嘉书院溜索。我是把SD21用绑带固定在胸前的,拍摄时间一共27分多一些,回来看后效果非常不错,画面清晰、流畅、有质感。唯一遗憾的是我经验不足,中间有点儿小晃动。

之后还带着它去溯溪,在一个小瀑布的地方从岩石往下面水潭里面跳,高度约有3米多。我特意试了一下带着机器往下跳,出水后用屏幕看了一下,回放功能操作简单,不过受条件所限效果不佳。不得不说的是,它的防水效果真的很棒,没有任何漏水情况发生。更不用说日常条件下的防尘防水效果了。回去后放到电脑上回放视频,效果让我非常满意——整体画面表现流畅,高速摄影功能就是不一般。毕竟嘛,从3米高的地方往水里跳居然拍摄出来是这样一个感觉!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不再仅仅是看着别人跳,从而只从客观角度上记录他人的活动轨迹了。这个摄像机让我用极简单的手段就留下了自己亲身拍摄的跳水视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这是这款产品带给我最大的惊喜。

现在我们只要出门玩,都会带着它,让这款摄像机记录下我们青春的轨迹,花费不多却有一种自制大片的享受!

体验总结:

1.摄像机的170度超广角镜头非常强大,拍摄出来的画面的确有时有种大片的感觉。

2.高速动态拍摄的效果很赞,能将高处落水的瞬间爆发力和水的质感表现得很细腻,至少,我觉得在这样的价位水平上应该属难得了。

3.配件很全,能够满足车载、自行车固定、头盔固定、背包前固定以及攀岩外挂固定等需要,很体贴。至今我已试过自行车固定、背包前固定以及头盔固定,个人感觉固定在器械上的视觉效果不错,可能是因为换了个角度看世界吧。

4.手握自拍的配件至今我还没用过,正在计划徒步过程中试用这个功能。

总而言之我对SD21目前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由于这款产品是新品,我入手的时间也不长,所以很多功能尚待考证,目前觉得其最大的短板是电池的续航能力。每次拍摄总是感觉时间使用时间受限。要是这点能够改进它就更完美了。

·170度超广角玻璃镜头,F2.8大光圈设计;

·支持1080P/30fps高清摄像,1080i/60fps高速动态拍摄,影像更清晰、流畅。

·提供平均曝光、中心曝光、点曝光三种测光模式,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场景拍摄;

·出色的低光照拍摄功能。

·特有180度图像反转功能,满足更多高难度拍摄的安装需求;

·10倍数字变焦,满足各种拍摄角度。

·标配无线遥控,最大遥控距离可到10米,有效防水深度1米。

人人成为参与者课堂没有旁观者 篇3

回想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 正是一腔热血、满腹豪情的年龄。每天都把教材教参翻来覆去地琢磨, 不厌其烦地去求教有经验的教师如何处理教材, 想着把教学过程设计得美轮美奂。学生们也很喜欢我, 一个问题抛出去, 学生们的各种奇思妙想就争先恐后地出来了, 有时候为了靠近我, 故意在放学时间围着我一个劲地问问题, 期末的教学问卷调查, 学生也大多称赞我的课堂生动活泼, 富有激情, 令人学得轻松, 满意度为100%, 为此我沾沾自喜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 教务处主任跟我说:“小周, 你和大部分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时, 是否注意到了教室的后面两三排的那几个学生?他们简直是几个旁观者。”

我心里一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我有意识地去注意他们。结果让我大感意外, 在全班热热闹闹的表象后面, 我的课堂或多或少总有几个不被我在意的学生, 他们既不参与课堂的研讨, 也不做笔记, 更不做练习, 有的甚至一节课连书本都没翻开, 仿佛他们根本就是路人, 顺便看看这一教室的人在干什么, 有时甚至连同学们在干什么他们也漠不关心, 悠然自得地画着画、或看着窗外发呆。

我为此惆怅了好长一段时间, 痛定思痛之后, 我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二、问题

我开始有意在全校各班进行调查, 并利用外出听课的机会到别的学校也进行过调查。在调查中我发现, 不管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 不管是程度好的班还是程度较差的班, 常态课的课堂上每个班都有数量不等的“旁观者”。而这一现象, 在初三年级最为突出。细细分析这些“旁观者”产生的原因, 我想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升学率和合格率的压力。我们的老师在安排座位时, 总是不经意地把教室的前几排留给那些学优生, 把最前排靠近讲台的位置留给那些调皮生, 至于那类别的家里没人管、自己也“不求上进”的“学困生”和“问题生”, 大多被安排在最后两排。花在一个“学困生”和“问题生”上的时间和精力, 足够让教师们把其他学生的成绩提高好几个档次了。因此, 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在老师们工作负担偏重的时候, 师爱的阳光, 难免有许多时候只洒绝大多数孩子身上。

二是家长和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这一群人由于学习底子差, 通常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对老师的提问, 也极有可能完全答不出, 课后从来也不会主动要求老师给他们辅导。更有甚者, 个别学生因为从小养成的坏毛病, 稍有点不如意就捣乱课堂, 老师们避之不及, 哪还会去“招惹”他们。又或者是义务教育阶段, 没有经过筛选, 有个别学生智力远不及同龄人, 家长只要求放到学校等着长大, 对其学习不做任何要求, 因此也常被老师们忽略。

三是教师教学理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老师没有把“关注每个学生”落实到行动上, 在教室里巡视, 总是走到第三排, 最多第五排就返回到讲台上去了。关注学生时, 总是把目光投向那些特别聪明爱答问题的、或者特别调皮的学生。在调查中我发现, 有不少老师, 学期结束时, 每个班还有好些同学从来没有提问过, 也没有在课后和这些学生说过话, 甚至见了面也不知道是自己班的学生。

三、解决

我决定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不管教学任务有多紧, 我都要求自己每天完成“三个一”:每堂课至少给每个学生送上一个微笑, 每堂课在教室组间巡视一次以上 (一定要走到教室的最后一排) , 每堂课至少对全班学优生、一般生和“学困生”各提问一次;每周完成“两个一”:每个星期至少找“学困生”面批一次作业, 每周和那些不关心课堂的“旁观者”谈话一次。渐渐地我发现, 那些神游太虚的学生, 在我的课堂上竟做起了笔记, 做练习时, 他们也愿意动笔了。那些对自己要求不高的学生, 我一般采用摸清情况, 对症下药的方法, 让他们从“被动旁观”变成“主动参与”。具体方法如下:

(1) 摸清每个人的学习情况, 建立学生档案。每个“学困生”的学习困难之处各不一样, 我要利用每一次课堂提问、每一份家庭作业、每一张测试卷, 深入分析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记录在他们的学习档案中, 做到心中有数。

(2) 采用分层教学方式, 吸引“旁观者”参与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 采取分层教学的方式, 实行“低、小、多、快”的教学改革。“低”指把每一层次的起点放低, 以求每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目标;“小”指把教学的步子放小, 以学生能消化吸收的容量来设计教学内容;“多”指学生练习时间多, 达到课堂总时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学生学习形式多, 小组讨论、组间挑战、同桌互助等形式, 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快”指学习效果反馈快, 当堂的情况, 下课后及时与他们交流, 争取每日都有收获, 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3) 加强个别辅导, 不给“旁观者”逃避的机会。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课后要及时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 我们要尽可能地利用自习课、放学后、学生提早来校等时间, 和学习困难生进行交流。作业要争取面批, 个别辅导增加了谈心的机会, 也顺便扫清了他们的心理障碍, 他们对学习的惧怕情绪会逐步消除, 从而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上来。

现在我教C28班的时候, 有一个叫刘智成的学生, 家里开米粉店, 作业本总是油腻腻的, 作业错的比对的多, 还经常少做, 脸上也总是没洗干净, 上课几乎都在睡觉, 考试总是上不了40分。我找他谈话, 才知道他家的米粉店就开在自己家里, 旁边就是麻将馆。每天天不亮父母就开始忙碌, 有时深夜还有人到店里叫米粉吃, 忙不过来时还叫他帮忙, 因此他总是睡眠不足。父母都没读什么书, 对他的希望也不高, 说到对未来的期望, 他很平淡地说:“不知道, 大不了继续卖米粉吧!”我利用课间为他辅导时, 每次都要先打水给他洗干净脸, 再给他讲解习题。遇到他上课没弄懂的实验, 我就再次借来仪器让他在办公室自己做一次。当他看到自己也能亲手把一个个实验成功完成时, 脸上展开了灿烂的笑容。慢慢地他开始要求自己每天把作业写完, 并且上课不再睡觉, 尤其是有实验时, 更是睁大眼睛, 生怕自己漏掉了哪个细节。他的成绩也日渐进步, 期末考试时他的物理竟然考了72分, 他兴奋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紧紧地拥抱着我, 短暂的惊愕之后, 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那无数次为他辅导付出的辛劳顿时化成了巨大的喜悦, 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

至于教室里的座位, 我发现, 其实我们只需要把教室里的座位定期调整, 不仅仅是左右平移, 而是前后左右都可以调整, 那么学习最好的学生, 可能坐在最后一排, 那些常常被人忽略的学生, 也让他们坐一坐前排, 转换角度, 可能教室里的风景就会大不相同。我曾担任班主任的时候, 习惯于把每次的座次表都复印一份, 看看哪些同学还有什么座位没坐过。每次换了新座位之后, 我总会发现, 一些原来不被我注意的学生, 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上, 表现出和以往大不一样的积极劲头。因此, 我常常把一些成绩较好、相对自觉的学生安排在教室的后排, 当前面的学生开小差时, 后面的班干部马上就会提醒他们打起精神, 整个班级也就几乎没有了做“旁观者”的机会,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率大大提高了。

四、反思

乐观者和悲观者 篇4

很小的时候, 他们的父亲曾经试图改变他们兄弟的性格, 他给了悲观的弟弟一大堆非常诱人的新玩具, 然后把乐观的哥哥关进了满是马粪的马棚里。两个小时以后, 父亲去看这俩兄弟, 却发现弟弟守着一大堆玩具在哭, 而哥哥却乐不可支地掏了满手马粪。

乐观的人总能在危难中看到有利于自己的机会, 悲观的人总能在机会中看到不利于自己的危难。想做前者其实并不难, 你只需要在看到阴影时及时转身。

“你为什么要哭, 而不玩这些玩具呢, 波比?”父亲问弟弟。

“我玩的话它们会变旧, 还可能会坏掉。”波比一边哭, 一边说。

“那彼特, 你为什么掏了一手马粪还这么高兴呢?”父亲又问哥哥。

“因为我试图从马粪里掏出一匹小马驹来呀。”彼特说完, 又跑去掏他的马粪了。

父亲叹口气, 从此再也不梦想改变什么了。

慢慢地, 兄弟两人都渐渐长大了。波比还是那个悲观的波比, 他总是守着大半杯可口可乐发愁:唉, 就剩下半杯了。而彼特还是那个乐观的彼特, 偶尔地他会因为发现了半杯可口可乐而惊喜:感谢上帝, 我还有大半杯饮料呢!

上一篇:中外高校奖学金制度下一篇:失败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