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双打

2024-05-20

男子双打(精选三篇)

男子双打 篇1

1 讨论与分析

1.1 把我国男子网球双打项目作为今后重点发展项目

借鉴我国网球女双成功经验, 以男子双打为突破口, 兼顾单打, 树立以双打为主的指导思想, 强化双打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几对有发展潜力的双打选手, 进行优选配对组合, 制定专门的训练参赛计划, 多参加比赛, 尽快在训练和比赛中磨合, 积累经验, 提高实战能力和国际排名。在单打与双打发生矛盾时要优先考虑和保证双打的比赛选择和配对组合。

1.2 加快网球项目制胜规律理论研究, 完善其竞技理论体系

针对男双项目, 成立由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科研攻关小组, 明确目标, 联合攻关。理论研究结合项目实践, 紧跟世界网坛发展步伐, 了解最新网球科研动态、新技术、新战术、新训练方法和新手段, 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依据;对网球男子双打项目制胜规律深入研究。科研人员与教练员一起对运动员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与诊断, 共同研究解决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问题, 对运动员进行定期的生理生化监测和机能评定, 保证运动员的良好体能, 预防伤病发生。

1.3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加大对教练员培养、选拔和教育的力度;完善教练员的培养体系;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 带队能力, 临场指挥能力, 培养敬业精神;培养内容要紧跟世界网坛发展趋势, 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把本土教练送到国外学习和培训, 把国外高水平教练员请到国内执教, 来领导和实现该项目突破。

1.4 遵循男子网球双打制胜规律, 向全面型打法过渡

我国网球男子双打项目, 要向全面型打法过渡, 并力争朝“技术全面、快速多变、积极进攻、协同作战”方向发展。强化积极进攻的训练理念, 提高双上网能力和网前能力, 抓好网前抢截和中场拦截技术的训练, 培养创造机会上网、积极抢网的意识, 在比赛中大胆使用双上网战术, 提高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的意识和能力, 反复练习和强化, 使之更好地适应现在高水平的双打比赛。

1.5 加强双打主要技术环节的练习

加大发球的速度、落点和旋转变化的练习;加大接发球技术的专门练习, 特别是抢攻二发的练习;提高底线抽球的相持能力和进攻能力, 抽球的落点要精准、有深度, 线路变化要突然;强化练习网前能力, 要进行大量的专门练习;提高破网穿越能力。在训练中着手解决技、战术和体能有机结合的问题, 技术训练要包含战术意识, 战术训练包含技术、体能, 心理素质等因素, 加强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加强配对选手之间的默契与交流。

1.6 创造条件多参加比赛

网球比赛有其独特的赛制, 世界排名低的选手很少有机会参加高级别比赛。网球比赛的级别由低到高, 级别较低的比赛打好了, 积分增加了, 排名提高了, 就有可能参加大师赛、大满贯比赛。近年来, 在中国举办职业网球赛事的数量逐渐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队员出国参赛少、出国参赛花费高的问题, 中国网球的长远发展是不能仅仅靠增加这么几站比赛就可以解决的, 要鼓励运动员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 多参加比赛, 走以赛促练、以赛代练的职业化培养模式, 逐步与国际职业网坛接轨。

1.7 增加资金投入

获得充足的资金, 就牵涉到网球产业化的问题, 实现网球产业化, 就能通过赞助业、广告业、电视转播业、体育观赏业等市场多种渠道募集资金。从体制改革入手, 引入市场机制, 把网球竞赛引向社会, 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办赛的机制, 建立起从社会上吸取源源不断的稳定资金的运行环境, 实现网球项目最大的市场价值。同时, 国家和省市也要加大对男双项目的直接经费投入, 只有这样才能让男双项目更快的发展起来。

1.8 借鉴女网经验, 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融合中实现男网突破

我国女子网球运动正是在充分了解世界网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现状,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 并与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有机结合实现突破的, 我国男网要掌握项目发展规律和趋势, 学习女网的成功经验, 即在“举国体制”的保障下坚持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2 结论

提高我国网球男子双打比赛水平的策略主要有:将我国男子网球双打项目作为今后重点发展项目, 加快男双项目制胜规律等理论方面的研究, 向全面型打法过渡, 加强双打主要技术环节的练习,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创造条件多参加比赛, 增加资金投入, 借鉴女网经验, 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融合中实现男网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成波.职业网球双打比赛技战术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2 (11) :73-76.

[2]陶志翔, 等.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正, 等.对提高我国网球女子双打竞技水平及其实现奥运突破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51-54.

男子双打 篇2

关键词 男子双打 战术意识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时下高校网球运动已经普遍兴起,但由于受思想观念、训练内容、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网球运动队在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及战术意识上还有很大亟待提升的空间。完善和构建适合当前高校网球运动员发展的网球战术意识训练体系,对提高高校的网球训练水平,培养优秀的网球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网球比赛进入前八的六所高校网球代表队的男子双打比赛为研究对象,这六所学校包括:南京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参考依据。

专家访谈法:走访相关比赛队伍的教练员,就研究的内容、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数理统计法:对所研究对象在比赛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现场观察和访问法来了解高校运动员双打战术训练和运用现状。首先,作为教练员笔者跟踪观看了江苏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大学生网球比赛和2010年江苏省高校网球比赛的大部分比赛,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本人到各高校进行了访谈,访问到了一线的网球教练员以及网球运动员,深入了解到高校网球运动员在双打比赛中战术训练和运用现状。

2.1 高校网球教练员及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江苏省的高校网球运动队的教练,都承担着教学与训练双重任务,教练员普遍存在高水平训练经验不足,有一部分教练是在工作了以后才接触的网球,没有经过系统的网球培训,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靠自学一些训练方法,以各单项的技术训练为主,有针对性的战术组合训练不足。

江苏省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员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网球二级运动员较多,一级运动员只占到参加比赛人数的5%。40%的参赛运动员是进入大学之后才接触网球运动,整体看江苏省高校竞技网球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整体偏低,参与比赛的运动员的主体主要为综合性高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训练时间较短,比赛经验不足,技术短板比较明显,战术运用能力较差。在一些参赛的队伍中双打组合两名参赛队员的实力差距比较明显,很多战术的运用受到一定的制约。

2.2 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代表队在双打比赛中采用一前一后站位,南京体院、南京大学两所学校的在比赛中网前的得分率较高,得益于两所学校的双打学动员实力比较均衡,而且运动水平较高,战术在技术的保障下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在两所学校与其它学校的比赛中依靠着稳定的发球和强有力的正手击球,创造出了网前得分的机会。从比赛的情况来看双打名次靠前的队伍网前的得分比例占的比较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网球比赛中与高级别的双打比赛中有着相同的特点,及网前是制胜的关键。

除了南京体院和南京大学外的其它四所高校,网前得分率偏低,从实际比赛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些队伍在双打的比赛中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双上网的战术意识不足。比赛中我们也可以观察水平稍高的球队随球上网的次数要多一点,从比赛和访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并不是没有上网得分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上网的战术意识,他们习惯了传统的底线打法,从来没有尝到过上网轻松得分的甜头。

(2)双打的分工战术不明确。双打必须建立在同伴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信任上。但是为了有效地组织攻防并时刻保持意见的统一,场上也要确立核心队员。在有些比赛中给人的感觉是两个人在各自为战,打球的目的性不强,很少有目的地给队友创造机会,场上的交流不够,有时会相互埋怨,打击士气。防守时面对对方的挑高球或对方破网时的被动截击球时防守队员的补位不及时,换位不合理,造成失分的现象较多。

(3)网前技术的训练不够。在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队员网前的失误时常出现,一个很好的网前得分机会,会被白白地丢掉。尤其是高压球脚下条调整不到位,在机会出现时没能转化成有效的得分,截击球没能很好控制在对方网前队员被动的位置上,另外一方面就是做出第一次截击之后,没能积极地移动到对方最有可能打穿越球的位置,封住对方的线路。

(4)发球的攻击性不够。发球在男子双打比赛中的作用要高于单打比赛,好的发球不仅能直接得分也能给网前的队友创造极佳的得分机会。但是如果发球质量不高,就会给网前的队友制造很大的麻烦,有时队友就不得不回来守底线,使网前的机会丧失,使发球的一方反而处于防守的地位,失去了发球的优势。在比赛中笔者也观察到大多数大学生球员的一发成功率比较低,二发运动员发球的速度慢,落点和旋转的变化少,原因是训练不系统,不重视身体力量、柔韧性的训练,技术方面的训练也没有精细化。

(5)击球的攻击性不够。在比赛中底线抽球力度不够,有时球出浅在中线附近时,不能主动地运用正手侧身攻技术,导致不能坚决地随球上网。这主要是运动员没有主动攻击的意识,他们主要靠对手的失误得分,一味求稳,对击球的攻击性缺乏较高要求,所以导致击球速度慢,落点和旋转缺少变化。

3 结论与建议

(1)在日常的训练中,进一步细化各项基本技术的练习,提高发球的威胁与截击球的角度。(2)在双打训练中应加强随球上网及发球上网战术的训练,增强网前的得分能力。(3)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强化战术理论的学习,使运动员对不同的战术思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4)注重实战的训练,明确队员的分工,增强队员处理不同球的能力,以及面对不同打法时的场上调整能力。(5)双打队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多交流,比赛时场上运用语言或手势多沟通,提高战术的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希升.网球的打法与战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李竹青,朱征宇,徐洪想.世界优秀男子单打网球竞技水平发展格局及竞技特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5):59-61.

[3] 蒋宏伟.第11届全运会江苏省男子网球队夺冠的制胜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3(4):12-16.

[4] 吴松伟,何文清.网球双打网前技战术配合策略[J].孝感学院学报,2009(11):101-102.

男子双打 篇3

1结果与分析

1 . 1对王励勤 / 许昕技战术实力的分析

1.1.1发球抢攻段

从总体的技术统计结果(见表1)分析可得出(见表1):王励勤、许昕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60%,为良好,使用率为27.3%属于良好。这说明王励勤、许昕发抢段意识有但是不是很强或者是发抢段的力量不够,没能得分。双打中发球是受限制的,所以对对手的威胁降低了很多,发球一般就以下旋短球为主,在发抢段发球后的抢攻多以反手位拉斜线、反手拉直线为主,配合正手位拉斜线、侧身拉直线。因而,从整体上去评价这个结果,并不是成功的。发抢技术全面,正、反手均可使用,落点准、角度大、线路清晰,尤其侧身抢直线速度快,弧线低,前冲力大。王励勤,许昕的发球是以控制落点为主,发球后的抢攻是以保持主动并与相持段顺利衔接,从而形成一套主动、完整、流畅的整体。

1.1.2接发球抢攻段

根据统计结果和现场比赛具体情况分析可得:接发球技术方面,马琳/张继科在技术战术运用的变化上,略逊于王励勤/许昕。由于王励勤/许昕是一个直握拍和一个横握球拍,一个左右持拍, 一个右手持拍,不同的握拍法在回接球的特点上也有所不同,并构成回接球变化的基础。(见表2)

1.1.3相持段

从表3数据统计结果及现场比赛具体情况分析可得:王励勤的正手的力量较大,尤其在关键球中能很好的利用正手力量大的优势得分,许昕的接发球能力较强,关键时候抑制了对手。成为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

1 . 2对王励勤的技战术实力的分析

1.2.1发抢段

从总体的 技术统计 看 , 王励勤在 发球抢攻 阶段的得 分率64.8%,说明王励勤在发抢段积极上手,成功率偏高。王励勤主要是以正、反手位拉斜线为主,正手位拉斜线、搓直线、反手位搓斜线、拉直线等技术,由此可以说明许昕的发球落点较为刁钻或者以断球为主,没有给对手直接上手的机会。这样就为王励勤创造了比较好的击球条件,同时,王励勤的正、反手均可使用,落点准、角度大、线路清晰。(见表4)

1.2.2接抢段

王励勤在接抢断得分率为70%,使用率为33.9%,说明王励勤和许昕的接球能力较强,纵观整场比赛,王励勤接球时正手搓斜线成功抑制了马琳和张继科的发挥。同时许昕出色的接球帮助了王励勤完成了接抢,并且得分。但总体来说王励勤的接抢意识较强,有的球可能是由于接抢的力量不大,导致了球进入了相持阶段。

1.2.3相持段

王励勤在相持段的得分率是40.9%,根据评分标准为及格,但是他的使用率很低仅为37.3%,这说明王励勤在相持阶段抢攻不是太多,得分也不多。相持阶段的技术比较弱。这一阶段主要是正、反手拉斜线、直线技术,正反手的命中率一半一半。反手节奏变化和控制能力强,尤其快压对方左方斜线,但反手应注意减少失误率,正手侧身接球是也要保证成功率,需要利用小碎步,完善步法, 从而提高正手侧身的得分能力。

1 . 3对许昕的技战术实力的分析

1.3.1发抢段

许昕的发抢段得分是53.8%为不及格,说明许昕在发抢段成功率不高,许昕是直拍选手,在反手位依靠直拍横打或者推挡,帮助他得分。此外,反手反面的上手既不同于正手抢攻,也不同于横拍的反手抢攻,过去的球有些侧拐,往往使对手感到别扭而造成失误。(见表5)

1.3.2接抢段

许昕在接抢段的得分率是68.8%为优秀,但是使用率依然是32%为良好;但是许昕在比赛中抢攻意识较差,需要加强。究其原因,其反手横打运用时借力成份较大,主动爆发用力成份较小,故当对方变换用力节奏,轻重结合打其反手时,其失误率骤增。可是许昕的接球能力出众,对马琳/张继科的比赛,由于和王励勤左右手的配合,步法较为出众,成功地抑制了对手一对右手的发挥。

1.3.3相持段

许昕的相持阶段得分率为63.2%为及格,使用率为38%,各项指标都说明,许昕在相持阶段的成功率较高,许昕在相持段主要采取正手位拉斜线,主要是许昕是左手队员,拉出的斜线球直接奔对方反手为,给对方造成不适应。但是,许昕的相持还是显露出一些问题,虽然反手反面的弧圈球技术掌握较好,但由于推挡球的威力较小,防守技术以及点、线的变化能力就相对较差,正反手的力量、速度比较均匀,缺少杀手板,中远台的对抗实力还需加强,否则对方一旦适应其球路,就容易陷人被动的局面。

2结语

上一篇:中国家庭教育思考下一篇:培养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