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男子1500米

2024-04-13

致男子1500米(共15篇)

篇1:致男子1500米

致男子1500米

艳红的跑道上你的身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身边飞过的风儿告诉我们,你的斗志;跑道边呼唤的同学见证着,你的汗水;结果如何,已无关紧要,在我们心中那条属于王者的红丝带,早已跟随你的脚步飘扬。奔跑吧,前进吧,再长的跑道也停止不了你前进的脚步,你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致女子1000米

古有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今亦有千米女子运动员,不为千米跑道低眉,折腰。柔细的身体不乏散发着刚毅的气息,飘逸的身影,奔跑成风的模样。你是我们的骄傲,在终点处,我们等待着你到来,你的胜利,你的忍道!(火影看多了,最后一个词想不粗来就这样凑合着用吧= =)

篇2:致男子1500米

在计时类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运动全程的速度并非始终保持恒定,而是会根据外部环境、生理及心理状态等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节奏特征。种种证据表明,速度节奏与计时类项目的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对计时类项目速度节奏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5]。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者们己经明确了计时类项目常用的6种速度节奏类型,并对比赛持续时间在30s-lmin的短距离项目,以及比赛持续时间在6-8min以上的长距离项目的速度节奏类型归属也基本达成了共识。比较而言,由于中距离/中等持续时间项目的类型繁多,且代谢更为复杂,因此,现有研究对该类项目所适宜采用的速度节奏的观点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男子1500m跑也是一项对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中距离项目,但相对于1500-4000m自行车200-400m游泳、赛艇等其他中距离项目,学术界对1500m跑速度节奏的关注并不是很多。Tucker等曾调查了 1500m跑及其他中长跑项目世界纪录的速度节奏特点,但仅是指出男子1500m跑的速度节奏更接近于长跑,而与另外一个中跑项目――800m跑的速度节奏存在明显区别。Hanon等虽然对成绩在3niin45s以内以及3min35s以内的男子1500m跑运动员的速度节奏进行了比较,但遗憾的是,由于其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因此并没有对不同水平运动员速度节奏方面的差异进行讨论。中国一些学者也曾对男子1500m的速度节奏特点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结合生理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理论,甚至是依赖主观经验对1500m跑的速度节奏特点进行了较为定性的描述和分析,明显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

研究表明,相同的计时类项目,其速度节奏的总体趋势有很强的相似性,但依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参赛目的等的不同,其速度节奏发生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对国际优秀男子1500m跑运动员比赛速度节奏进行分析,总结其趋势及变化特点,可能会对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田径运动中的弱势项目一一男子1500m跑的发展找到突破路径。男子1500rn跑全程速度节奏的能量代谢特征及影响男子1500tn跑成绩的生理因素

速度节奏的变化源于运动能量输出的改变[7],因此对速度节奏研究的关键即是明确其能量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对运动状态下,机体能量代谢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是相对困难的。在实践中,有氧供能的变化一般可通过摄氧量来间接地反映,而无氧供能的评定受技术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一种能被公认的测试方法。1988年,Medbo等在”氧亏”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测试,确立了量化无氧代谢供能的累积氧亏(AOD)测试法。在接下来20多年的时间里,AOD法以其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被认为是一种“黄金标准”,广泛地应用于无氧代谢能力的评定及其他无氧代谢能力测评方法有效性的判别。在Medbo]等的基础上,一些学者也相继对1500m跑的无氧代谢特点展开了研究。如Spencer等测量得到澳大利亚高水平男子1500m跑运动员专项测试有氧和无氧供能的比例为84:16。则证明了一般水平男子1500m跑运动员专项测试无氧功率为1.13ml/02/kg/s,有氧和无氧供能比例为80:20。不过,遗憾的是,受跑类项目做功方式的限制,目前的这些研究多为跑台模拟测试,而缺乏更为符合专项特征的场地测试结果;相关研究也仅关注了对供能总量的计算,而忽略了不同途径代谢供能在运动全程的动态变化,更没有将能量代谢与速度节奏的变化联系起来。另外,由于Medbo等最初确立的AOD测试法,要求进行不低于10次、强度在30-100%V02max、每次运动lOmin的测试。但后人在应用AOD测试法时,往往只考虑了测试的简便性而忽略了严谨性,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就对AOD测试法进行了相应地简化,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另外,不同代谢途径的供能水平由相应的生理机能所决定,所以也可由不同的生理指标来反映,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评定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区分运动员水平差异的生理指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过,随受试对象、测试方案等的不同,有关研究对不同生理指标与男子1500m跑成绩关系的看法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大量研究己证实,最大摄氧量、无氧阈(AT)和跑步经济(RE)是有氧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解释了耐力项目成绩70%的差异来源;

而Wingate30s无氧功以及最大无氧跑速(MART)、累积氧亏(AOD)则是评价无氧供能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男子1500m跑要求运动员在有氧和无氧两种供能途径,碟酸原、糖酵解和糖氧化三个供能系统上都具备较强的能力。因此,造成上述研究产生分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男子1500m跑能量代谢的复杂性有关。以上研究表明,对男子1500m跑全程能量代谢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明确其代谢属性,发现其速度节奏变化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进而蹄选能有效评定运动员专项水平的敏感指标有重要的意义。但进行上述研究的一个前提是要对场地条件下,动态评定男子1500m跑无氧供能能力的测试方案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论证。速度节奏干预条件下男子1500m跑全程的能量代谢特征

研究速度节奏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既能保证生理系统不受损害,又能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最佳节奏(optimal pacing)模式。然而,影响比赛的外部因素众多,而运动的人体又极其复杂,因此目前对比赛最佳节奏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出发,比较以何种速度节奏的变化方式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生理机能。对速度节奏的探索往往需要借助于干预节奏测试,因此干预节奏的设计是体现该类研究价值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有关中距离计时类项目速度节奏研究的干预节奏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进行先快后慢的快起式干预节奏、先慢后快的慢起式干预节奏以及从始至终速度保持不变的勾速干预节奏。Bailley等对于普通受试者的功率自行车测试证明,强度变化20%的快起节奏较匀速或慢起节奏的运动,提高了 3min全力运动有氧供能的总量,但对6min全力运动的有氧代谢无明显影响。而Jones等对于普通受试者的2min全力功率自行车测试,虽然也证明了强度变化20%的快起节奏能较慢起或勾速节奏运动更能促进有氧供能总量的提高,但同时还指出了慢起节奏(强度变化20%)比快起节奏运动更为显著地引起了无氧供能总量的提高。另外,Fukuba等利用相似的干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测试后发现,在强度变化为17%的力竭性干预节奏测试中,快起或慢起节奏对受试者无氧供能总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别。

篇3:致男子1500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参加伦敦奥运会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的参赛成绩 (8人次) 。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收集游泳比赛不同项目和长距离自由泳参赛速度分配和战术分析的相关文献、资料。 (2) 资料收集法:从国内外游泳网站收集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运动员各分段成绩。 (3) 对比分析法: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注:1、第1名:中国孙杨、第2名:加拿大科克兰、第3名:突尼斯梅洛里、第4名:韩国朴泰桓、第5名:意大利帕尔特里涅里、第6名:美国雅戈尔、第7名:波兰萨维莫维次、第8名:福格;2、数据来源于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2 结果与分析

(1) 近年来, 在“引进来, 走出去”的训练指导思想影响下, 中国男子1500m自由泳运动员被送到游泳强国接受训练, 训练能力和比赛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孙杨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冠, 标志着中国男子1500m自由泳运动员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顶尖水平的实力, 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在世界泳坛有了焕然一新的气象。

(2) 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参赛每500m各50m段落平均成绩为:29.00s±0.50s (0-500m) ;29.30s±0.87s (500-1000m) 和29.40s±0.71s (1000-1500m) 。

表2是伦敦奥运会决赛运动员参赛每50m分段速度变化情况及速度分配模式表, 通过对运动员参赛各50m速度分配变化的对比可以反映出奥运会决赛运动员配速方式同最终成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

(3) 如表1、表2所示: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的8运动员总体来看, 在比赛中大都采用了“前快后快、途中平稳”的战术模式。通过仔细观察, 可以发现8名参加决赛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所采取的战术策略又都不太一致。如第一名中国的孙杨第一个50m落后于第四名朴泰恒, 150~450m段游速波动较大, 但还是领先于其余七名选手, 450~650m分段成绩快速平稳, 700m~1050m分段速度稍下降仍很平稳, 1100m分段开始加速, 但直到最后250m速度才完全表现出来, 在最后的100m完全爆发出强劲的冲刺能力。从三个500m大的分段来看, 第一个500 m稍快于第三个500 m, 而第二个500m最慢, 但成绩波动最小, 总体呈现出前快后快、中间平稳的战术特征。而他个人的加速距离最长, 几乎从最后400m就开始加速, 说明孙杨具备较好的速度耐力能力,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 思路清晰, 战术意识较强, 能够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分配各分段速度, 游刃有余的把握比赛的节奏。

综合前八名的各50m分段成绩和各500m分段成绩以及总成绩可以看出, 八名运动员均表现出较好的出发能力和冲刺能力;第1、2、3、5、8名运动员采用了前快后快、中间平稳的匀速游战术方针, 其中第1名孙杨在比赛中采取的是典型的“破纪录”先发制人战术, 从比赛开始就一路领先向前游进, 每个分段都保持一定的高速平稳游进, 从第1100m分段开始加快速度, 不断的调整速度, 以完成最后的冲刺, 最后的50m以25.68s惊人的速度率先到达终点, 凭借其超强的速度耐力和出色的冲刺能力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男子1500m自由泳世界纪录。而第2名手科克兰采用的是跟随战术, 但其在每个分段里的速度过于平稳, 且没能在最后的冲刺阶段里有较大提速, 所以只能屈居第二。第4、6、7名采用了先快后慢的减速游;观察八名运动员的冲刺距离, 可以看出, 前三名运动员均在最后250 m处进入明显的冲刺阶段, 其中第一名在最后40 0m就开始提速, 而第三名则在最后200m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冲势。4~8名运动员在最后100m才进入冲刺, 且在最后50m才有比较抢眼的表现, 由此也可以看出, 冲刺距离越长名次越靠前, 冲刺距离越短名次相对靠后, 说明冲刺距离的长短同最终成绩成正相关。

(4) 通过对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八名运动员参赛各分段成绩变化进行比较后发现:前快后快、途中平稳的匀速游;以及前快后慢的减速游在比赛中都各有运动员采用, 说明这两种速度分配模式依然是世界优秀运动员在1500m自由泳比赛中较多采用的速度分配战术。“前快后快, 途中平稳”战术, 在整个赛程中运动员基本保持匀速游。从每个50m分段成绩与全程的50m平均成绩的对比分析可看出:除出发开始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之外, 途中游速度平稳。其中, 每50m分段成绩上下幅度在0.52s之内, 与全程总的平均速度保持接近。“前快后慢”战术, 是游泳比赛中一种先发制人的战术, 这种战术需要运动员具备充沛的体力基础和明确的战术意识。通常, 游程前段速度较快, 消耗体力过多, 容易造成机体疲劳, 影响机体调整在后程形成有效的冲刺, 在争夺成绩和名次的激烈较量中容易处于下风, 即便是最后奋力冲刺, 往往也不会取得太好的成绩。然而, 由于全程速度还算均匀, 这类战术仍有个别运动员采用, 但很难取得较为理想的名次。研究发现, 伦敦奥运会1500m自由泳运动员参赛冲刺距离同最终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运动员的冲刺距离同所获得名次成正比, 说明越早进入冲刺段成绩越优秀。因此, 前三名运动员多采用加速游的参赛速度分配战术也许是受冲刺段距离延长影响的必然一种选择。

3 结论与建议

(1) 前快后快, 途中平稳的速度分配战术是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所采用的主要战术。因此, 这种战术将成为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在今后比赛中的一种趋势。 (2) 先快后慢逐步减速的速度分配战术是少数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所采用的一种战术。但这种战术途中游速度偏低, 在保持这种战术的同时, 要注重提高途中游各个分段的速度。 (3) 后程冲刺距离同运动员最终成绩和名次存在很大的相关性, 伦敦奥运1500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的冲刺段长度同成绩呈正比, 即运动员冲刺距离越长, 成绩越优秀。 (4) 在今后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应在提高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的同时, 加强对比赛全程的速度节奏控制能力。以适应当今运动员的“前快后快、途中平稳”参赛速度分配特征。

参考文献

[1]汤姆·施威尔.游泳比赛中速率的合理分配[J].游泳, 1987 (2) :39.

[2]马格利索.pacing and strategy (1993) [J].游泳季刊, 2008 (2) .

[3]谭明义.奥运会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新特点[J].中国体育科技, 2005 (3) :105-108.

[4]黄奕华, 马吉光.我国男子1500m自由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及主要原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1 (3) :9-15.

[5]张明飞.优秀长距离自由泳运动员比赛全程速度分配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2, 22 (1) :71-76.

篇4:致男子1500米

参赛选手中,英国跳水天才少年戴利与名将沃特菲尔德的组合是唯一击败过“源泉”(“缘全”的谐音)组合的选手,此次作为东道主出征,更引来英国首相卡梅伦亲临现场观战助威,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前三轮的比赛中,戴利组合一度对曹缘/张雁全构成威胁,直到第四轮,中国小将才成功反超英国对手,跃居第一。此后曹缘/张雁全越战越勇,尤其是最后一跳的高难度动作更是得到了全场最高分99.36分,锁定了胜局。

两位站在10米台上的小将,完全是娃娃脸的模样。伦敦奥运之前,大部分观众还不熟悉他们的名字。17岁的曹缘来自北京,18岁的张雁全来自广东,二人都是首次参加奥运会。虽然他们还很年轻,但在男子双人10米跳台项目上已成绩斐然,曾在2010年、2012年两届跳水世界杯中合作获得冠军。此次出征之前曹缘、张雁全均有伤在身。赛前,领队周继红出言谨慎,表示无法预测两人的成绩,好在两位90后小将顶住了伤病的困扰,用无懈可击的表现回报了教练组的支持和信任,同时为自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篇5:致男子100米运动员的加油稿

在这短短的100米中,

你们与时间争分夺秒,

只为了那最后的冲刺。

篇6:致1500米运动员加油稿

在我们心里,有你欢快的笑容!

在跑道上,有你的汗水!

1500,是多么的长!

在你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我们为你喝彩!为你加油!

篇7:运动会致1500米运动员广播稿

广播稿一:

汗水流在肩头

步伐渐渐慢下来

可能你跑不动了

但是你要坚持

相信你自己

冲向终点

因为你会在冲向终点的那一刻看到喜悦

脸上早已不知是泪水还是汗水

胜利的笑容属于你

加油!

冲向你的胜利!

加油!

广播稿二:

在运动场上,有你矫健的生姿!

在我们心里,有你欢快的笑容!

在跑道上,有你的汗水!

1500,是多么的长!

在你看来只是小菜一碟!

X X X加油!

X X X我们为你喝彩!为你加油!

X X X YOU are best!

广播稿三:

深深的呼吸,等待你的是艰难的1500米。

相信胜利会属于你们。

但在这征途上,需要你用勇敢的心去面对。

我们在为你加油,你是否听到了我们发自心中的呐喊?

困难和胜利都在向你招手,去呀,快去呀,不要犹豫。

快去击败困难、快去夺取胜利!

相信你会送给我们一个汗水浸湿的微笑!

广播稿四:

致1500米运动员

你是运动场的心脏,跳动梦想;

你是漫长路的精神,激励辉煌;

你们是将上下求索的人!

风为你加油,云为你助兴,坚定,执着,耐力与希望,在延伸的白色跑道中点点凝聚!

力量,信念,拼搏与奋斗,在遥远的终点线上渐渐明亮!

篇8:中国男子跳远:七人超8.05米

李金哲稳中再提高

2013年,李金哲先后三次跳到8.30米以外,并以8.34米的最好成绩,位居当年世界第四。2014年,他的表现可谓稳健中又有新突破。

年初的室内赛季,李金哲就开了个好头。3月上旬在波兰索波特举行的室内世锦赛,他以8.23米获跳远银牌。之前,其室内个人最好成绩为8.11米,索波特比赛的第一、四跳,他以8.19米、8.23米连续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而且前五跳结束仍位居榜首,最终获亚军有些遗憾,但仍是中国、乃至亚洲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室内世锦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4月份以来,李金哲频繁地出现在室外赛场。4月24日在北体大举行的全国跳跃项群赛,他以8.17米夺冠;5月21日的国际田联挑战赛北京站,以8米获亚军;6月中旬在德国巴特朗根萨尔察举行的跳远专项赛上,跳出8.47米,刷新了8.40米的全国纪录。此成绩位居2014年世界第三。7月份以来,李金哲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六站钻石联赛,获一次冠军、两次第三。

7月18日的摩纳哥站角逐,他以8.09米后来居上,继2013年上海站之后,再次获得钻石联赛跳远冠军,也是第一次在国外收获钻石联赛金牌;7月3日的洛桑站、8月24日的伯明翰站,还分别以8.10米、8.06米两次获得季军。

9月中旬在摩纳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田联洲际杯赛,因为2014年排名男子跳远世界前两位的英国运动员卢瑟福、德国的雷夫都未参加,李金哲赛前被认为很有希望获洲际杯赛该项金牌。遗憾的是,他比赛中四次试跳、竟有三次犯规,只能凭借第三跳7.82米的成绩屈居第四。

不过,9月底进行的仁川亚运会跳远之争,他克服了连续征战的疲劳,以8.01米夺金,为自己2014年的比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高兴龙四超8.15米

也许是受李金哲的鼓舞和激励,2014年国内男子跳远出现了多名年轻运动员集体“井喷”的喜人景象,其中来自黑龙江的高兴龙刚刚20岁,从5月~10月,先后四次在室外比赛中跳到8.10米以外。

2013年3月的全国室内赛南京站,高兴龙以8.02米获跳远冠军、首次跳过8米,开始引起人们注意;10月在嘉兴举行的全国青年锦标赛,以7.98米夺得第一,创个人室外最好成绩。2014年3月,还是在全国室内赛南京站,他以8.03米夺冠、将个人室内跳远最好成绩提高了1厘米;5月30日的全国大奖赛昆山站,以8.17米称雄,并一下将个人室外跳远最好成绩提高了19厘米之多。

7月6日,中国、日本、韩国田径对抗赛在浙江金华举行,首次身披中国队战袍的高兴龙显得格外兴奋,跳远比赛不仅夺冠,还以8.18米再创个人室外最好成绩。六天之后,他又在济南举行的全国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上以8.16米夺冠。

高兴龙身高1.84米,爆发力好,比赛中敢于发挥,腾空和弹跳都很出色,有行家称其“比赛气质很像李金哲”。仁川亚运会,他和李金哲一起参加了跳远比赛,李金哲夺冠。首次参加重要国际赛事的他还是有些紧张,只以7.86米拿到一枚铜牌。

亚运会比赛刚刚过去十天,高兴龙又出现在苏州全国锦标赛赛场,并以8.21米夺得冠军。遗憾的是,他跳出此成绩时,风速为2.3米/每秒,超过了国际田联规定的2米/每秒的规定,所以该成绩不能列入正式排名。尽管如此,其2014年8.18米的个人最好成绩,仍可以位居年度世界第十五。而且,他还是前15名中年龄最小的。

七人均创个人最佳

翻开2014年男子跳远世界排名榜,会发现前35名中,就有7名中国运动员,是各国最多的,甚至多于有5人的美国。而且,中国的7人均跳出了个人历史最好成绩。此7人除了李金哲、高兴龙,还包括来自浙江的张宇、四川的黄常洲、来自江苏的王嘉男、河北的唐功臣、来自山东的解雷。

张宇原来的个人跳远最好成绩为7.93米,2014年先后三次提高个人最好成绩。4月的全国田径大奖赛肇庆站,以7.96米夺冠;5月的昆山站,以8.06米获第二,首次跳过8米。8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代表浙江大学参赛的他又跳出8.14米的佳绩、获得跳远冠军。

黄常洲是2013年12运会跳远第四,当时的成绩为7.97米,创个人最好成绩;2014年5月的国际田联挑战赛,以7.99米位居第三、刷新个人成绩;8月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20岁的他又以8.12米获银牌,再将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13厘米。

王嘉男刚刚18岁,曾涉足七项全能,2013年开始主攻跳远。2014年4月在北体大举行的全国跳跃项群赛上,他以8.10米创个人最好成绩;5月21日又在国际挑战赛北京站战胜李金哲,以8.09米夺冠。7月中旬,王嘉男首次进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便以7.91米拿到格拉斯哥站跳远铜牌;紧接着参加在尤金举行的世青赛,又以8.08米带回一枚金牌。

唐功臣原个人室外跳远最好成绩为7.99米,2014年先后三次跳过8米:5月底的全国大奖赛昆山站,跳出8.09米;7月在金华举行的中国、日本、韩国对抗赛,跳出8.06米;10月在苏州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跳出8.05米。很凑巧,他三次比赛都位居第二。

解雷原个人7.99米的跳远最好成绩,出自2013年12运会。2014年4月,在清华大学举行的全国跳跃项群赛,他以8.07米获第三,首次闯进8米关口。

北京世锦赛可期待

翻开2014年世界男子跳远排名,就会发现,英国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冠军卢瑟福以8.51米位居第一;德国30岁的雷夫以8.49米排在第二位。

28岁的卢瑟福参加过四届世锦赛,最好成绩是2009年柏林世锦赛的跳远第五,成绩为8.17米。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以8.31米夺金,也迎来了个人运动生涯的黄金时期;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尽管只跳出7.87米、无缘决赛,但2014年4月在加拿大维斯塔的一次比赛中,还是跳出了8.51米的当年世界最好成绩,并将个人最好成绩一下提高了16厘米之多。

雷夫2010年就曾跳出过8.47米的不错成绩,后来几年年度最好成绩一直保持在8.26米~8.27米,2014年终于有所突破,5月底在德国威恩海姆跳出8.49米的个人新成绩。不过,他世界大赛成绩平平,三次参加世锦赛,最好成绩仅为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的8.22米获第六。

2015年北京世锦赛,卢瑟福、雷夫将是中国跳远运动员的两个劲敌。另外,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冠军、俄罗斯的门科夫、美国的杰夫·亨德森和斯图尔特,也是不可忽视的对手。

门科夫2014年的个人最好成绩仅为8.02米,但2013年曾6次跳过8.30米、两次过8.40米,并在莫斯科世锦赛上以8.56米夺标、创个人最好成绩,而且,24岁的他正值当年。杰夫·亨德森和斯图尔特2014年的个人最好成绩分别为8.43米、8.39米,依次位居年度世界第四、第五位。

篇9:致男子1500米

秦凯1998年入选国家队。自从5年前开始主攻3米跳板以来,秦凯已经有过几任搭档,从未有过败绩。开始他跟王峰搭档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以及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之后他与张新华搭档,获得2010年世界跳水系列赛青岛站男子双人3米跳板冠军。2010年他与墨尔本游锦赛冠军罗玉通搭档,在第十七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男子双人3米跳板比赛中夺得冠军,而当时他们才配对仅仅5天。

今年27岁的罗玉通是中国跳水队中年纪最大的老将,却也是奥运经验最浅的新兵。2000年,罗玉通入选国家队,那时候的队友包括伏明霞、田亮和郭晶晶等。幸运的天平没有更多地偏向他,2004年和2008年两次入选奥运会集训名单,但都最终落选。直到2012年,罗玉通才等到属于自己的奥运之旅。关于坚持和等待,罗玉通淡然地说:“和那些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的人比,我还能把握自己最后一次的机会来实现梦想,已经很幸运了。”

篇10:学生男子组400米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站在起点线前,抬起头望望前面,终点线已依稀可见。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劳,将在今天兑现。

计算机学院的战士们,我们不仅在电脑前不惧代码的摧残,我们在运动场上也都是好汉!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力量在那一刹那展现,拚搏在那一瞬间兑现,只知道,胜利并不遥远。

起点到终点只是Q到Z的距离。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步子迈开,飞驰在红色跑道上,用我们的汗水和拼搏,改写记录!起立吧,歌唱吧!为我们的勇士加油!

为我们的勇士欢呼!加油!计算机学院的健儿们!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400米的跑道上,你也许腿脚发麻,你也许有些茫然,但你可知道,在你身后,有同学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在你身后,是你苦苦日练的汗水。鼓起勇气,奋勇向前吧!加油加油计算机学院的勇士们!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在那一瞬间,你们像离了弦的箭,像流星,似闪电。

运动场上你们展现自我风采,你追我赶到终点。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比赛胜负已分出。胜者继续加油败者莫要气馁,互相取长补短,都会有收获!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你们的汗水洒在跑道,浇灌着成功的花朵开放。

你们的欢笑飞扬在操场,为班级争光,为学院争光。加油吧你们最棒!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400米不长不短的距离,需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这是耐力与爆发力的考验,自始至终你们拼尽全力,无论第几坚持胜利的信心,只要跑下来,你们就是英雄!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发令枪响的那一个瞬间,你们像离弦箭,飞速前进直取终点线; 你们如流星,从浩淼宇宙划破天际线; 你们似闪电,胜利辉煌的时刻最是灿烂!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英姿飒爽,朝气蓬勃,一马当先!

不要放弃,不要气馁。成功永远属于你们。计算机400米的运动员们,加油!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当你们踏上跑道,是一种选择。当你们离开起点,是一种勇气。当你们驰骋赛场,无论第几,都已经是一种胜利。

跑道上的同学们,你们的勇气令我们敬佩,你们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一步跨出青春的力量,一跃带动春天的温馨,将脚下的跑到当成人生的旅途,用汗水和热血拼搏,送自己一个圆满的成功。路在脚下,终点在即,努力吧,冲刺吧!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蹲下,昂首,听令,出发!闪电般轻轻地一抬脚,便牵动了全场的目光, 便满足了那一份无言的等待。

迎着终点,你们踏歌而奔,带着笑容,我们期待你们凯旋。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流星并不少见,但它燃烧的刹那,留给人间最美丽的回忆; 笑脸并不少见,但胜利的喜悦,总会留给世界精彩的一瞬。无论你们的名次第几,你们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不长不短的400米,围绕操场刚刚过一圈。但是这是意志的拼搏与速度的挑战,胜利在前方向你们呼唤,加油吧!

计算机学院

致学生男子组400米运动员:

场上英姿显自豪,脚下步伐在飞奔。

篇11:校运会男子100米加油稿

台上的呐喊是对你拼搏的肯定。

这是耐力与意志的检验,

超载自我,

挑战自我是你的目标,

当你体验过从他人身边攸勿而过时,

你将再次获得新的感悟,

那是自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篇12:运动会——男子4×100米接力

星期天上午,我们跑步的四大高手出场了,他们分别是:杨海龙、于东楷、赵浩翔、胡绚瑜。大家知道要让他们出场干什么吗?他们是要跑4×100米接力,他们在运动会之前还练过,所以他们跑接力有经验。

“彭!”枪声一响,各位选手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我们班的第一棒是于东楷,他已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了出去,让我们班第二棒的选手快一些接到接力棒,也好让自己也多歇会儿,看起来第一棒的选手们都不是我们班于东楷的对手呀,很快杨海龙就拿到了接力棒。由于在第一棒的时候,于东楷跑的时候暂时领先第一,所以杨海龙就在第二棒的时候占很大的优势,在我们班里杨海龙的腿比较长,所以他大步大步的跑着,而且速度非常快,他好像就是一阵风。很快,胡绚瑜接到了接力棒,只是胡绚瑜跑的速度有点慢了,他好像有点得意了,所以慢了点。胡绚瑜跑着跑着后面的人快追上了,胡绚瑜才加快了速度,但是不一会儿,胡绚瑜又和其他选手拉下了很大一块距离,胡绚瑜跑到离赵浩翔还有一小块距离的时候,胡绚瑜胳膊一伸,一下子就放到了赵浩翔的手上,赵浩翔接过接力棒就跑,我们喊着:“四一班加油,四一班加油!”而赵浩翔也在拼命地跑着,我看着简直不是一个人冲过来,而是一支离弦的箭“飞”过来,他终于冲过了终点线,他还在冲终点时,手还高举头上,一副很傲慢的样子。

闭幕式时,我们四年级一班和四年级三班打了一个赌,说:“四三班绝对不是第一名。”结果,我们果真是全年级第一名,我在心里想了想:“我们是全校第一,五年级的以前比我们厉害,现在竟然又不如我们了,还有一、二、三年级也不如我们。

篇13:致男子1500米

男子1 10米栏历史比较悠久,它起源于17~18世纪的英国,在100多年的历史中,跨栏项目经历了起源与发展、形成与成熟和突破与创新三个时期。目前跨栏技术从跳栏、跨栏正趋向跑栏的技术发展。成绩从1896年的17秒6到目前的12秒80,已提高了4.80秒。

运动员的身高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罗伯斯身高1.92米,刘翔身高在1.89米。世界级优秀110米跨栏运动员身高大都在1.90米或1.90米以上,可谓身材高大。

田径运动在不断发展,田径规则也在不断修改和完善。如:铅球、铁饼、链球落地的角度从90°~70°、65°、60°、45°、40°到目前的34.92°。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经历了6次修改,投掷器械的重量和重心也均作了修改等等,而跨栏的相关规则一百多年来未变,它已远远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并制约着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本文建议修改男子1 1 0米栏的相关规则。

一、现行规则存在的弊端

1. 栏间距离短,制约步长影响速度发挥

9.14米的栏间距离包括栏间跑和一个完整的跨栏步,加上栏间三步,那么两栏之间实际是四步。跨栏步优秀运动员大都在3.5~3.7米,栏间距所余距离应为:5.64~5.44米。若运动员栏间跑三步,身高1.90米以上的运动员,步长大致为:第一步1.65~1.70米;第二步2.10米~2.15米;第三步2~2.05米;三步总长应为5.75~5.90米。可见5.64~5.44米的距离对运动员的步长有明显的制约,所以必然影响他们速度的发挥。

2. 起跑至第一栏13.72米,七步上栏距离偏长,八步上栏距离又偏短

起跑至第一栏最理想的是跑七步攻栏,以刘翔为例,原来八步上栏时,起跨点距栏2.17~2.23米,现改为七步后,他在靠栏2.3米左右就要起跨,由于离栏远,脚着地后重心就靠后,重心没有落在支撑脚上,影响了向前攻栏的水平速度,延长了腾空时间。由于起跨点距栏架较远,攻栏时,身体与栏的夹角也要变小,导致重心更低,比赛中容易打到栏架。若跑八步,每一步就不可能是他迈出的最大距离。

3. 栏间距离短,容易出现倒小步而破坏跑的节奏

跨栏技术与栏间跑在高速中的完美结合是取得跨栏成绩的关键,但全程节奏也是提高跨栏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若栏间距离短,运动员就必靠调整和控制三步的步长来维持节奏,若三步中的“小、大、中”有一点调整控制不好,就必然影响节奏,节奏一乱,运动员肯定会紧张,错误就会难免,一栏乱,会造成栏栏乱。

4. 栏间距离短,容易造成起跨点靠前使运动员过栏时的重心提高

提高跨栏成绩的核心是尽量减少跨栏步的腾空时间与加快栏间跑的步频密切结合。短跑与跨栏跑是一对孪生姐妹,速度都是这两个项目的灵魂。今后跨栏技术的发展,栏间跑三步更加趋于均匀,如有意缩短第三步,控制不好就有可能造成起跨点靠前,过栏时的重心提高、腾空时间增长和波动差加大。

5. 数据零散,给赛前检查场地带来诸多不便

比如现在的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13.72米,栏间距9.14米,最后一栏至终点14.02米,都需精确到厘米,不光复杂而且数据零散。110米栏丈量点多达11个,数据零散容易出差错,给场地布置带来很多不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规则影响了该项目技术和成绩的提高,就要大胆尝试修改。

二、观察及资料研究效果

笔者通过观察研究分析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身高、技术、比赛成绩等有关情况。

男子110米栏,从17秒6到12秒80,已提高了4.80秒。同样100米跑从12秒到9秒69,提高了2.31秒。110米栏提高的幅度和速度远远大于100米成绩提高的幅度和速度,超过2倍以上。但是我们应该看到110米栏每个阶段的提高速度是不同的,110米栏破15秒用了12年、破14秒用了16年、破13秒则用了45年、未来预测110米栏的极限时12秒78,距现在的12秒80仅差0.02秒,可见目前110米栏成绩已接近极限,再提高难度会很大。因此我们只有在修改规则上找出路。

近几年来,通过观察发现普通运动员也是栏间跑三步,就说明9.14米的栏间距离确实短了。

将栏间距由9.14米修改为9.3米;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由13.72米修改为13.5米;最后一栏至终点的距离由14.02米修改为12.8米的优点和可行性。

1. 栏间距增大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速度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

栏间距由9.14米改为9.3米,栏间距增加了16厘米,如三步完成每步基本上增加了5厘米。身高在1.90米以上的优秀运动员基本上是第一步1.65米左右,第二步2.10米左右,第三步2.0米左右,三步总长5.7~5.8米,这个距离会更适合身高在1.90米以上的世界优秀运动员。每步增加5厘米左右,这样步子能更放得开、动作舒展、跑得更放松、更有利于发挥技术水平、发挥速度、提高成绩。

2. 起点至第一栏缩短了22厘米,更有利于七步上栏。

原来起点至第一栏13.72米,有不少运动员采用八步上栏,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左腿有力,习惯左腿攻栏或在起跑时左腿在前。但若采用八步上栏,还采用左腿攻栏的话,就要将右腿放在前面,这样出现的问题是:起跑时有力的一条腿不在前面,起跑不便发力;另外起跑只有右腿在前,方能左腿攻栏。如果采用七步攻栏,有力的左腿起跑在前,又能同条腿攻栏,效果更好,但大部分运动员又感到距离上很吃力。将13.72米修改为13.5米,虽然只缩短了22厘米,就足以解决运动员顺利采用七步攻栏的问题。

3. 栏间距增加到9.3米,更有利提高节奏感

跨栏跑技术的发展趋势,栏间跑应自然放松,栏间三步更加趋于均匀,如果栏间距离短,就要有意识地缩短第三步,缩短第三步实际上是在减速。就目前运动员的身高、腿长的现状没有必要有意识地准备起跨。以罗伯斯为例:身高1.92米,腿长1.10米,现代技术栏间跑强调高重心,那么他在上栏前跑动中的身体重心应在1.40米左右,腾空时可能还要高一些,他跨栏基本上是跑栏。今后跨栏技术应是身体重心的波差逐渐变小。运动员不刻意想着“小、大、中”的三步比例,其动作会更放松,节奏感会更强。

栏间距的增长,有利于查明运动员因栏间距离短,造成的栏间倒小步子,害怕踏栏造成犯规等紧张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查明栏间距离短造成起跨点近,而迫使身体重心提高造成身体重心起伏大,增加腾空时间而影响水平速度的发挥的缺陷。

经过修改后,将原来精确到1%调整为十分之一,厘米变成了分米数据更加接近整数,这对于场地设计、画线、比赛前的丈量都带来了很多方便。

大型比赛,每一组运动员跑过,只要有栏架碰倒,裁判员都要复查栏高栏距,从起点到终点10个栏架,共11个丈量点,裁判工作量大,因数据太小,较易出现差错。修改后,这些数据零数变整数,不光便于记忆、便于丈量,而且还会节省人力财力。

四、结论与建议

篇14:男子200米运动员的加油稿

200M,有一个人生的起点

200M,有一个人生的弯道

200M,有一段人生的冲刺

200M,有一个辉煌的胜利

200M,只刹那一瞬间

却成就一段永恒的胜利

200M,只弯过一个转折

却折出多少汗水

冲向你那光辉煌的胜利吧

跨过那一瞬

转过那道弯

胜利在向你招手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2

盼望着,期待着,终于九年级男子200米预赛即将开始,我们班陈尔净同学将要站在200米的跑道上,我们只希望他能在预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预祝他能顺利进入决赛,XXX同学,加油,XXX班,加油!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3

X年级男子200米预赛来临了,XXX班的男同胞们,是否都准备好了?看那200米,不长也不短,却充满着激情。在满怀竞争的今天,相信你们都已信心满满。那还怕什么,加油冲刺吧!相信自己,你们都是勇敢的numberone!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4

200m的跑道有你们飒爽的英姿,因为有你们的参与,因而显得更加精彩,你们始终是最强悍的选手,xxx,我们愿意用三分横笛的悠扬,三分木琴的清亮,以及四分古筝的曼妙,凑足十分的热情来祝福你,预祝你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5

200M,有一个人生的起点。200M,有一个人生的弯道。200M,有一段人生的冲刺。200M,有一个辉煌的胜利。200M,只刹那一瞬间,却成就一段永恒的胜利。200M,只弯过一个转折,却折出多少汗水。冲向你那光辉煌的胜利吧!跨过那一瞬,转过那道弯,胜利在向你招手。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6

夏日的操场,竟是如此美丽,美丽地几乎令人绝望。你蹲在起跑线上,每一块肌肉都固执得顶起,像一尊雕像。慢慢地、慢慢地、你抬起了头,坚毅的目光中透出了贪婪,汗湿的发丝终于飞了起来。冲吧!冲吧!化作勇敢的苍鹰,去寻找我心中的太阳。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7

在我心中,只有你能够感知我,在我心中,只有你能够理解我,在运动的跑道上,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在200米的赛场上,只有你是伟大的,尽管成绩是不堪理想,只有你是情感的,尽管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有你是永恒的,比海深,比天高,无论成绩好否,我们心中都有一种温的欣慰,因为你已经付出,因为你正在运动。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8

两百米跑道虽不长

运动健儿们志高扬

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分秒必争勇夺桂冠

工程学院有勇女

巾帼岂将须眉让

古有木兰冲杀场

今有女将跑百米

立志创新校记录

勇夺运动会第一枚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9

起跑线上

你们一字排开

健美的肌肉蕴含着爆发力量

坚定的目光中充满了自信

枪响了

你们开始了并不长的征程

笔直的跑道上

有你们稳健的足迹

不远的终点

将留下你们冲刺时矫捷的背影

加油吧

掌声将为你响起

加油吧

胜利和鲜花终将属于你们

男子200米运动员加油稿10

你像一只冲劲十足的箭

枪声响起

你从拉弯的弓上

飞驰出去

虽然箭的冲劲

是短暂的虽然你的冲劲

只有200米

但你全然不顾

为了那些期待眼神

为了完成任务

就像箭一样

篇15:1500米跑步作文

在运动会上突然听说刘秋蓉要跑1500米,当场全班女生沸腾,都在为她担心。一位身高还没超过1米5的初一女生要跑1500米,这么矮小的个子能在赛跑中坚持下来,那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在此之间前,我也亲眼目睹过一位初一的女生跑1500米的过程中,晕倒在跑道里,现在身为她的朋友只有在心里默默地祝愿她,一切平安。

10点零5分,只见主席台上的栽判员一声命令:“请参加初一女子1500米的参赛选手到比赛场地准备!”眼看刘秋蓉要往参赛地走去,我们纷纷跑向她,帮她端水,帮她揉一下身体,还不停地安慰她,鼓励她,好让她打起精神来。看着这一切,我的心也一下子紧张起来,比上次去考学校的动漫社还紧张。盯着那忐忑不安的刘秋蓉,我也不知所措,我能带给她的安慰就仅仅只是加油、鼓励和赛后的一份份小小的礼物。

上一篇:单恋情结下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的个人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