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地区

2024-05-08

武威地区(精选十篇)

武威地区 篇1

关键词:明代,武威,经略,地位

武威,古称凉州,为“河西四郡”之一,自古即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重点地区,历朝历代许多民族都曾在武威及其周边区域留下活动轨迹,在历史舞台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武威地区的兴衰沿革,对于中国西北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于武威地区的经略。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关注明朝对武威地区的管理和产生的相应影响,以探讨武威地区在西北历史进程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明朝武威地区行政和军事建制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攻占元大都, 灭元朝。但元朝残余势力仍盘踞漠北和西北地区。为了稳定边塞局势,维护国防安全,明朝先后数次北伐。通过北伐,相当程度上解除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统治的威胁,也加强了明政府对北方长城沿线地区的管理,为明初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明初废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改设承宣布政使司,并一直沿用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机关。明初共设立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其中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东至华阴,南至紫阳, 北至河套,西至肃州”,统辖武威及其周边地区。而在平定甘肃的过程中,为了加强控制,明朝在占领区先后设立了卫所这一军事制度。在武威地区,明政府改元代的西凉州置,设立了凉州卫。洪武七年(1374年),在河州府设立了西安行都卫。次年,为了加强管理,将西安行都卫更名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朝又恢复设置了之前因机构调整而撤销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并作为明朝五个行都指挥使司之一,管理河西走廊地区,治所在庄浪卫(今甘肃永登), 后于洪武二十六年迁至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今甘肃张掖), 以利于衔接东西。根据记载,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下领十二卫和四守御千户所。河西地区的卫所均为军政合一的实土卫所,便于统一管理。而这十二卫和四千户所中,治所在武威地区的就有凉州卫(今武威)、镇番卫(今民勤县)、古浪所(今古浪县),武威地区对于经略甘肃乃至广袤的青海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可见一斑。凉州与甘州,扼河西走廊之咽喉,对于联络东西,掌控西部边境意义重大。

鉴于河西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地理位置,明朝政府特命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按察使司管理河西地区财政赋税,其中“所谓会计出纳者,则布、按两司,各遣官分理…而凉州、镇番、庄浪、西宁、古浪诸仓,则属布政司。”后为了便于管理,又专设布政使司参议一人总理,“…成化辛丑,乃专设布政使司参议一人,以总理之。”通过这些措施,明王朝在河西地区的统治得以初步建立。

二、明代河西长城的修筑及作用

明中期以后,西北边疆局势恶化,明朝边患日多。特别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瓦剌逼近北京,全国震动。之后,明廷开始重新审视北部边疆的防御问题,并将长城的修筑提上议事日程。河西明长城的修筑,持续了一百多年,明代河西长城东起自中卫至景泰一带,向西北方向延伸,经古浪、武威,继续西延,经永昌、山丹、酒泉,直至嘉峪关。明代河西长城由甘肃镇管辖,兵力调遣和工事修筑都由甘肃镇总兵负责。甘肃镇所管辖的河西长城,东起兰州、 西至嘉峪关,共分五路防御。其中,凉州路起自今武威天祝县境内,武威正是明长城的要塞节点之一。通过明长城的修筑, 连同周边的驿站、隘口、烽燧等构成了有机完整的边境防御体系,使得明王朝有效稳定了军心,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减少了河西地区的边患,拱卫了内地。

三、河西地区军马养殖

明廷在同西北少数民族交战时,认识到骑兵兵种的重要性。因此,明廷极为重视军马的养殖。河西初定,明朝便着手规划军马饲牧和草场管理。明太祖洪武四年(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攻克河西地区后,明朝将大马营草滩设为官办牧场,“在草滩边沿挖壕二百里,与民分界。”挖壕分界后的大草滩,以大马营为中心,西面包括山丹黑城(今霍城)、民乐永固城,东面包括肃南皇城滩、永昌高古城,北面包括焉支山全部。永乐四年,“置苑马寺凡四:北直隶、辽东、平凉、甘肃,”其中河西地区军马养殖由甘肃苑马寺负责,下辖六监二十四苑,包括祁连监、武威监、安定监等六监,每监下辖四苑,如武威监有和宁、大川、宁番、洪水等四苑。河西走廊地区作为明朝最为重要的马匹养殖基地,在为明王朝提供大量战马的同时,也为西北地区农业开发和交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畜力, 其中武威地区正是军马管理的重要地点之一。

浅析明代武威地区的战略地位及作用 篇2

【关键词】明代;武威;经略;地位

武威,古称凉州,为“河西四郡”之一,自古即为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重点地区,历朝历代许多民族都曾在武威及其周边区域留下活动轨迹,在历史舞台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武威地区的兴衰沿革,对于中国西北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于武威地区的经略。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关注明朝对武威地区的管理和产生的相应影响,以探讨武威地区在西北历史进程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明朝武威地区行政和军事建制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攻占元大都,灭元朝。但元朝残余势力仍盘踞漠北和西北地区。为了稳定边塞局势,维护国防安全,明朝先后数次北伐。通过北伐,相当程度上解除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统治的威胁,也加强了明政府对北方长城沿线地区的管理,为明初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明初废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改设承宣布政使司,并一直沿用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机关。明初共设立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其中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东至华阴,南至紫阳,北至河套,西至肃州”,统辖武威及其周边地区。而在平定甘肃的过程中,为了加强控制,明朝在占领区先后设立了卫所这一军事制度。在武威地区,明政府改元代的西凉州置,设立了凉州卫。洪武七年(1374年),在河州府设立了西安行都卫。次年,为了加强管理,将西安行都卫更名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朝又恢复设置了之前因机构调整而撤销的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并作为明朝五个行都指挥使司之一,管理河西走廊地区,治所在庄浪卫(今甘肃永登),后于洪武二十六年迁至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今甘肃张掖),以利于衔接东西。根据记载,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下领十二卫和四守御千户所。河西地区的卫所均为军政合一的实土卫所,便于统一管理。而这十二卫和四千户所中,治所在武威地区的就有凉州卫(今武威)、镇番卫(今民勤县)、古浪所(今古浪县),武威地区对于经略甘肃乃至广袤的青海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可见一斑。凉州与甘州,扼河西走廊之咽喉,对于联络东西,掌控西部边境意义重大。

鉴于河西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地理位置,明朝政府特命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按察使司管理河西地区财政赋税,其中“所谓会计出纳者,则布、按两司,各遣官分理…而凉州、镇番、庄浪、西宁、古浪诸仓,则属布政司。”后为了便于管理,又专设布政使司参议一人总理,“…成化辛丑,乃专设布政使司参议一人,以总理之。”通过这些措施,明王朝在河西地区的统治得以初步建立。

二、明代河西长城的修筑及作用

明中期以后,西北边疆局势恶化,明朝边患日多。特别是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瓦剌逼近北京,全国震动。之后,明廷开始重新审视北部边疆的防御问题,并将长城的修筑提上议事日程。河西明长城的修筑,持续了一百多年,明代河西长城东起自中卫至景泰一带,向西北方向延伸,经古浪、武威,继续西延,经永昌、山丹、酒泉,直至嘉峪关。明代河西长城由甘肃镇管辖,兵力调遣和工事修筑都由甘肃镇总兵负责。甘肃镇所管辖的河西长城,东起兰州、西至嘉峪关,共分五路防御。其中,凉州路起自今武威天祝县境内,武威正是明长城的要塞节点之一。通过明长城的修筑,连同周边的驿站、隘口、烽燧等构成了有机完整的边境防御体系,使得明王朝有效稳定了军心,成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减少了河西地区的边患,拱卫了内地。

三、河西地区军马养殖

明廷在同西北少数民族交战时,认识到骑兵兵种的重要性。因此,明廷极为重视军马的养殖。河西初定,明朝便着手规划军马饲牧和草场管理。明太祖洪武四年(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攻克河西地区后,明朝将大马营草滩设为官办牧场,“在草滩边沿挖壕二百里,与民分界。”挖壕分界后的大草滩,以大马营为中心,西面包括山丹黑城(今霍城)、民乐永固城,东面包括肃南皇城滩、永昌高古城,北面包括焉支山全部。永乐四年,“置苑马寺凡四:北直隶、辽东、平凉、甘肃,”其中河西地区军马养殖由甘肃苑马寺负责,下辖六监二十四苑,包括祁连监、武威监、安定监等六监,每监下辖四苑,如武威监有和宁、大川、宁番、洪水等四苑。河西走廊地区作为明朝最为重要的马匹养殖基地,在为明王朝提供大量战马的同时,也为西北地区农业开发和交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畜力,其中武威地区正是军马管理的重要地点之一。

综上所述,明朝对西北边镇的重要城市武威极为重视,通过在武威地区建立行政和军事机构、修筑长城、开展军马养殖与管理,有效地巩固了边防、安定了边境,保持了甘肃的稳定,减轻了西北地区边患,也促进了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与多民族的交流融合。武威也在有明一代继续发挥着它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清]钟庚起.甘州府志[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

武威地区 篇3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现实条件与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以探寻河西地区传统乡土民居营建智慧为基础,尝试总结出符合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河西走廊特殊地理生态条件的乡土民居营建智慧,并提出民居改造更新方案建议,以期提高当地村民居住质量,为河西走廊乃至整个荒漠化地区的乡村住居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1. 乡土民居形成背景

武威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 是丝绸之路自东向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河西地区传统的农业城市。( 图1) 资源、气候、环境等问题是当前该地区乡土民居营建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方面,较张掖、酒泉、敦煌等绿洲, 武威绿洲面积较大,水资源等环境资源问题更为严峻,乡土民居营建受环境影响程度高。区域内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在60~610mm间,年蒸发量在1400~3040mm间;此外,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干旱寒冷, 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

另一方面,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地理位置海拔较高,气候干燥少云,空气中杂质少, 透明率较强,昼长夜短,风能资源充沛,阳光照射时间充足。据统计,武威年总辐射量达到5984MJ/ ㎡,属于太阳能资源极其富足地区。极大的可持续气候资源优势,为乡土民居营建中绿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先天条件。

2. 传统乡土民居营建智慧总结

如何妥善处理资源、气候、环境与人、 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应对当地特殊地理环境, 是当前河西走廊乡土民居营建面临的巨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武威人结合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人文色彩,不断尝试,逐渐探索, 逐步形成了以集约型为主题的生存之道。例如内向型的空间布局、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结构与构造、独特的木雕装饰艺术等等,这些智慧是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的产物,值得学习借鉴。

2.1 平面布局与空间组织

1)平面布局形式分析

武威传统民居院落空间封闭,呈内向型的合院式布局。院落空间为两进或独院式: 其中两进院落分“前院、后院”两部分,前院呈“一合院、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 四种形式(图2),为主要生活起居空间; 后院空间狭小,多用作饲养空间。此外,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形式还根据主人的财力而异, 以民勤为例,一般富贵人家喜欢建造“土堡”, 即先用夹板夯筑法打起四周围墙,然后再在其中盖房屋。

2)空间处理手法分析

武威地区民居空间形式为西北地区典型的内向型居住空间。一方面,这是源于当地人对恶劣气候环境采取的一种“避受”的生活理念,河西走廊太阳辐射强烈、空气干燥、 旱风中夹杂着沙尘等等,面对这些不利因素, 那里的人们采取了一种封闭的隔热方式,在建房时将所有的房间围绕一个内院布置,外墙封闭,内院少开窗或开小窗,形成封闭的空间形态,以达到改善室内气候条件的目的; 另一方面,收敛的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有亲切感、场所感的生活环境。对房屋四周空间的限定,也迎合了一家人追求私密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感的理念。

2.2 结构与构造

武威传统乡土民居在建筑结构上采用以生土为主的土木、土砖、土植等混合结构体系。 在建造过程中墙基、墙体为生土砌筑或夯筑;屋顶采用木梁、木檩、木椽或树枝为材料的木结构梁檩结构体系。( 图3)

土木、土砖、土植等混合结构体系具有突出的生态性、结构合理性、经济性。其中生土材料来源于土壤,是可回收再利用的绿色建材。例如,房屋拆除后的废旧土料可作为优良肥料使用;拆除后的土坯砖经过压制、 修补等工序后,可再次使用。而将生土材料与木、砖、植等建筑材料混合使用,可使木材抗弯、夯土墙抗压等特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土材料与木材等建材的衔接程度,从而加大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多样性。此外,生土、木材等材料就地取材,价格低廉,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建造成本。 笔者在武威地区调研中发现,建造一座普通生土民居花费大约180元 / ㎡,而普通砖混结构建筑建造成本大约800元 / ㎡。

2.3 建筑造型与细部装饰

建筑造型方面,笔者通过调研发现,武威地区传统乡土民居为达到阻挡风沙和匪盗之患常采用内向型厚垒,建筑四周外墙不开窗,仅朝向内院开窗。

武威地区民居细部装饰主要体现在入口门楼的装饰。门楼装饰精美,常常采用垂花门造型并配以植物枝叶线条主题的素雕雕刻,门楼屋顶形式往往为五脊六兽硬山,屋檐下两侧采用砖墙砌筑,形态粗犷厚实,这与其上木纹雕刻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有时为了提高大门装饰层次感,也在砖墙两侧砖雕枝叶花纹。(图4)

4. 武威地区民居门楼

2.4 清洁能源技术应用

传统民居是以本地区气候、地形等最直接的自然限制因素为出发点,在传统自然观指导下的生态营建活动[1]。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在发展过程中自发的适应自然环境,将营建技术、营建方法不断改良,使人与建筑、 环境和谐共生,并逐渐形成了以“节能”“节水”等为指向的清洁能源技术。

1)“节能”:能源利用与特色营建技术

河西走廊冬季漫长且寒冷,但传统屋面构造中屋面覆土厚度有限,因此,当地人广泛使用火炕进行冬季采暖(图5)。传统火炕使用土坯制成,具有比热容大且散热慢的特点。在形式上,火炕形式多为窗炕,营建时用小坯(砌墙用的土坯)支撑炕面坯和炕体中的网络型烟道,将烟道通过墙伸向房顶, 烟道一侧山墙往往做成空心墙,尽可能延长烟气散热时间,以保障冬季室内舒适度;在选材上,其地垄墙用普通土坯而炕面使用特殊炕面土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制作工艺精良[2]。

2)“节水”:水资源与特色规划技术

河西走廊水资源稀缺,水资源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脆弱使当地村民养成了极高的惜水意识。聚落往往临水而建,这形成了典型的串珠状布局形式。聚落内部空间布局紧凑有序,一方面解决了村落农业用水问题,另一方面达到了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和节地的目的,缓解了人地紧张的尖锐矛盾。

再者,由于河西地区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000 ~ 3000mm,武威地区传统民居均在院落大门前修建储水地窖,通过使用储水地窖,减缓生活用水的过快蒸发。(图6)另外,村民常围绕储水地窖布置院前绿篱,并在其中种植花类等绿色植物,在入户门前形成了小花园,这既将水窖遮蔽了起来,又美化了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8. 旱厕

9. 被动式太阳房

10. 院落更新改造思路

3. 乡土民居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河西走廊传统乡土民居承载着可供解读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营建智慧,然而笔者在对河西走廊武威地区乡土民居的调研中发现, 当前该地区乡土民居营建中存在着许多不合宜问题。例如,建技术偏颇、农村建设滞后、 居住观念嬗变等。

3.1 营建技术偏颇

一方面,营建技术面临快速萎缩、失传问题,亟待加以科学更新。例如,以往施工时夯土墙土料的破碎、筛土、炒土、阴湿一系列程序被简化为现今的破碎、阴湿两道程序,其强度大大降低[3]。又如,传统修建技术中屋盖木梁、木檩条只是搁在生土墙体上, 仅靠草泥浆砌筑土坯来固定,纵、横向墙体之间无相互拉接措施,造成民居结构整体性差,无法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当前发展环境中早已无法被社会大众接受。营建技术的偏颇使得不少房屋使用寿命较短,有些房屋建造时技术工艺粗糙,结构不合理,建成后便成为了危房。(图7)

另一方面,笔者在对武威新建房屋的调研中发现,当地民居普遍缺乏绿色节能技术。 例如,未能充分利用河西地区富足的太阳能资源,沼气等清洁能源普及性偏低等。

3.2 农村建设滞后

当前武威地区乡土民居中公共基础设施往往不足,人居环境不和谐,农村建设滞后。 例如,其一,调研中发现民勤地区民居缺少配套的给排水设施,卫生设施仍为旱厕,这既不卫生,也不方便管理;( 图8) 其二,在城市中已经得到普及的室外健身设施,仅出现在部分新农村中,在传统村落未增设;其三, 农村中商业空间匮乏,村民日常只能前往县城采购基本日用品。

3.3 居住观念嬗变

一方面,村民缺失对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另一方面,村民的审美意识偏低,传统营建智慧遭漠视。这两方面也导致当地村民在民居营建中盲目追求城市生活, 出现了许多荒谬的攀比现象,传统的居住文化、居住方式在很多地方被彻底抛弃。

4. 未来乡土民居“适宜性”改造更新初探

针对当前河西走廊武威地区乡土民居营建中出现的问题,未来该地区乡土民居营建可从技术提升、环境优化、观念转变几个方面展开,并遵循“整合性”原则,力图探索一种“更人性、更绿色、更符合地域建筑特色” 的发展方式,逐步实现民居从“能居”,到“适居”,再到“宜居”的转变。

4.1 改造更新建议

1)技术提升:新型绿色技术对传统营建技艺的充实

a) 传统生土工艺的提升

生土材料有着来源广、价格低廉、保温隔热等物理性能出色的优点,但也存在防水、 耐久性差等“致命伤”。因此,在传承原有生土营建技艺的基础上,应从“提升生土材料性能、改良生土建筑施工方法”两方面, 提高其耐久性、抗震性。例如通过颗粒的合理级配,使夯土的密实度最大,从而提高夯土强度;掺入适当骨料,增加夯土骨架作用, 提高强度;采用机械和物理方法增加土坯砖的抗压性能和规则度;在生土建筑结构中加入加固构件,如在墙体上设置连续、水平的圈梁,将门窗洞口上的过梁同圈梁结合起来, 再将屋顶体系和墙体顶端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其抗震性,满足本地区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

b)富集资源的积极利用

河西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具有推广使用的优良潜质。在乡土民居中可通过被动式太阳房(图9)、太阳能炕、太阳灶与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方式、手段,对太阳能资源加以应用。这不但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还能适应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发展,便于减少冬季能源消耗。

c)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

武威是甘肃省乃至全国优良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能源, 如农作物的秸秆、稻谷加工后的粗糠、牲畜的粪便等。而生物质能源有着广泛的用途, 作为最普遍的清洁能源之一,生物能的热转换效能很高,一个十立方米的沼气池,其产生的清洁能源足够解决一个家庭的日常能源的需求,其副产物——沼肥还能回收用作农作物化肥使用。

此外,为了解决冬季沼气池气率低、易冻裂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对沼气池进行加热,提高其发酵温度,以保证沼气池常年持续运行。

2)环境优化:农宅整体环境改善

农宅整体环境的改善是河西走廊乡土民居从“适居”到“宜居”转变的重要过程, 在改造更新时应从室内、庭院、宅边、村落四个层面展开。例如,在室内层面,可在设计中提高窗地比并使用透光性能好的玻璃, 以改善武威当地民居单向采光,室内光环境差的情况;在庭院层面,加入庭院绿植、棚下空间利用;在宅边层面,搭设葡萄架等当地常见绿植,以提高人们入户前感官上的欢愉;在村落层面,合理规划村落布局,增加村民健身等室外娱乐设施。

3)观念转变:大众与政府角色的提升

笔者在对武威地区现有民居走访调研中发现,旧民居得不到改造更新,新民居舒适性、美观性、建筑质量较差的原因还可归结于主观和客观层面上大众与政府在民居营建中角色的缺失。一方面,村民思想意识守旧, 审美意识偏低,且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地理位置偏僻,远离经济增长和消费中心,村民普遍收入较低,文化与经济的制约阻碍了民居绿色技术的改造更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由于自身以及经济原因,对于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的积极性不高,并且缺乏对于绿色营建技术的宣传,使得乡土民居营建方法偏颇,绿色节能等“适宜性”营建技术匮乏。

12.“居住 + 饲养 + 农家乐”型民居效果图(一)

综合以上两方面,对于当前武威乃至河西走廊乡土民居的营建,政府与大众角色的提升必不可少。大众应提高自身节能意识、 环保意识、参与意识等;政府应加强引导, 通过中央和地方制定出强制性政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税收限制等)、鼓励性政策 (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贴息贷款等)等。 只有将两方面结合,再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 才能从根本上加快民居“适宜性”改造更新。

4.2“适宜性”乡土民居设计探索

通过传承本土营建智慧,探索新型民居绿色营建策略,并积极整合乡土民居营建技术。笔者试提出河西走廊“适宜性”乡土民居设计案例。案例拟结合当前河西走廊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尝试以延续地域文化、传承并提升传统营建技术、改善村民居住舒适度等方面为设计出发点,并充分考虑新时期下现代生产生活模式对于居住功能及空间的需求。

方案占地为六分地(432.6 ㎡),建筑面积为232.4 ㎡,结构形式以土木结构为主, 采用平屋顶形式,适合独院式和毗邻式的布局方式。建筑主体沿用河西走廊民居传统空间布局,分为前院、后院两部分,前院主体建筑呈“C”字形布局,四室一厅;后院为饲养、 贮藏功能。(图11)

民居功能为“居住 + 饲养”,并在设计中考虑了未来进行改扩建以及功能提升。具体做法为,将民居沿街门房进行改扩建,引入农家乐功能,形成“居住 + 饲养 + 农家乐”居住功能模式。(图10)并拟在后院外侧预留部分用地,作为“体验式”种植区, 试图为生活在高速运转的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接近自然、感受农家”的场所。(图12)

民居造型设计来源于河西走廊传统生土民居。在立面设计中尝试从传统民居中提取建筑元素,并将其进行转译。例如,在阳光间的设计中,方案采用木椽屋顶构筑,在引入了绿色营建技术的同时,用现代设计手法反映了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理念。设计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融合,整体效果质朴而不呆板、粗犷中透着秀气。

此外,方案在民居中设计了玻璃阳光间、 太阳能热水器、综合型太阳灶、太阳能炕等绿色生态技术,以提高住宅生态性和舒适性。( 图 13)

最后,该方案在后院对原旱厕进行了改造处理。首先从对污物的处理入手,通过简易设施将粪尿分离,并将其与牲畜棚污物一并汇入太阳能沼气池处理,充分利用粪便的资源优势做生态化处理。

5. 结语

河西走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河西走廊乡土民居营建应遵循“整合性”原则,即从积极传承传统营建智慧出发,在营建中加入新型绿色技术 , 并尝试将民居营建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最后在政府政策、法规、财政以及宏观调控下,采取逐步改造更新的方式, 积极改善农宅整体环境,为农户营造出“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生态性”四位一体的河西走廊“适宜性”乡土民居。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教案 篇4

北方地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矿产资源

三、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人民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

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入】(多媒体显示)

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

【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

【学生活动】

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

【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

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

(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

【图片及片断欣赏】

请收集旅游资料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面

(包括上述的旅游景点图片、“观冰灯”和“冰上运动”的录像等)

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

【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

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

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

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

(同时出示有关作物的图片)

【学生活动】

由农业资料收集组的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的 “黑土地”。

(媒体同时展示“黑土地”、东北小麦田、机械化耕作等图片)

【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同时出示各特产的图片)

(三)、矿产资源与工业生产

【读图】(出示矿产资源布图)找找看本区有哪些矿产基地?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鞍山铁矿、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大同煤矿等【活动】 由工业组的同学介绍山西省的煤矿,说明山西省是我国生产煤炭最多的省份。(出示图片)

介绍我国最大的大庆油田(播放有关片断)

【讨论】

由于本区资源丰富,因此在这些资源基础上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业中心,读图看看本区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基地和中心?

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示图)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

【讨论】

阅读课本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并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谈谈本区还有哪些不足和局限?

【归纳】

除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以外,还有沙尘暴、缺水问题。

【讨论】

那么解决的办法有哪些?

【录像】让学生观看下列影像资料,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问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问题二: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黄河与华北平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问题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展示黄土高原治理较好的地区的图片资料)

【小结】(利用课件板书)

【课后活动】

有一国外大集团准备到中国北方投资,派出考察团来北方地区。请准备好资料和图片,向外方代表介绍北方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教学后记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同时学生们也居住在该区,对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更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分析与处理:

重点:运用地图说出该区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难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本节课学生们已有学习北方地区的经验,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归纳。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分布,并分析其临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4)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地。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南方地区的学习,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比较法

四、教学建议:

教案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以优美的诗词和画面引出富庶而又美丽的江南。“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多情浪子柳永这首才情并茂的《望海潮》,把江南充斥着巨大财富的美景描绘得令人神往不已。这些美丽的文字甚至引发了一场战争——统治着北方茫茫旷野的金国海陵王完颜亮读这首词后,周身热血沸腾,夺取江南这一人间天堂激发起来的勃勃野心不可扼制地张扬开来,他立即下令调集强悍的女真骑兵部队杀奔南方,并亲自担任这支

浩浩荡荡的南征大军的统帅。江南是否就等同于南方地区呢。

【南方地区的范围】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用板画形式表述)主要地形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同时说明江南和南方的异同)

【合作探究】

提供给学生有关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4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要求将学生分成4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探究分别从4组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概括出这4个地区的各自的自然地理特征(具体要求见学案),并选出一个代表具体阐述本组的观点,在此其间,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学习氛围,同时也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这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阐述进行评价、总结和提炼,同时也让同学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略。

【学以致用】

请同学做一个设计师,为这几个地区设计一下适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的民居,并说出理由。教师也可以出示几张典型的民居图片,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气候、地形相应知识来判断该民居所处的区域。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观。【综合演练】

我们感受到的南方地区一直是一个温馨、富饶的地方,然而南方地区也有其粗暴的一面。引入南方雪灾视频图片和材料,请同学思考下雪是自然现象,北方年年都下,即使有暴雪,也没造成严重问题。为什么南方降雪会产生这么多问题呢?为什么湖南省受灾比较严重,而四川盆地相对影响却较小呢?面对灾害的发生,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武威地区 篇5

浙江的近代改革始于鸦片战争,是龚自珍发出了第一个号声。而真正在乡村社会实行近代改革的则是在太平天国以后的瑞安县。孙氏兄弟以翰林身份回乡办学兴教,他们着眼处并非是“以夷制夷”的洋务思路,而是重建文化资源。他们在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思想中发现了建设近代中国的思想养料,以此为号召,培养了一代新型人材,温州社会从此开始成为推动全国改革的思想策源地。

近代温州的“三杰”——陈虬、陈黻宸、宋恕既效力于乡邦,又都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变法改革志士。洪振宁先生说,温州人在传播中原文化的过程中又转化了传统的文化理念。这是非常妥当的见识。西方人有“大传统”与“小传统”之说,然而温州的文化传统非独是“小传统”,转化实是创新的过程,转化后的文化理念又形成了一个“大传统”。

宋恕的变法思想立足于乡村,他的“更西服”主张实宣告了中国文明向全球文明的转轨,经谭嗣同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功事”与“民主”相结合的近代中国的精神源流,到梁漱溟的“乡治”思想又一次显示了中国社会内在更新的活力。

新文化的观念先在一时一地形成,然后从近到远扩散传播,最终改换了中国的面貌,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是温州,而不是中国其他的地方?刘练军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来说明,但从温州人想要自己的语言形式这点来看,在近代温州,已有了把指头握成一个拳头的社群意识,温州人很早就领悟了一种近代的生存方式——社群合作。温州人是通过近代观念的传播形成了自己的群体,这实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一种资本。知识分子与民众的距离很近,官僚与社群也非统治与被治的关系。民众对宗教的需求可以得到合理满足,知識分子不以激进相标榜。我们发现,在现代化进程中,一种反现代化的文化保守主义反而成了现代化进程的前排兵。这就出现了本土化与全球化双向共进的当今课题。当今温州社会的新貌是近代温州发展的结果。

人类正在向信息社会发展,一种跨地域、跨国界的互动发展模式正在出现。文化是形成社群的要素,社群合作才是资本的来源,因此,可以说,资本主义是一种社群合作的文明,而把重点放在“文明”上,就是将主导21世纪走向的“知”本主义。能否把有形的资本转化为无形的文化,又以无形的文化去创造有形的财富,取决于温州人文化更新的能力。在大一统政治高压下,地方社会最缺乏的是对普世人权观念的体认,追求财富本身成了目的,于是,环境与外来劳动力成了获得财富的手段。

在亚洲经验中,自由化日本成了把发展的基础放在对人权尊重上的典范,在温州近代“三杰”的思想中可以找到前路的地图,需要一个社会共识——建立一个指导温州改革发展的信息开发与交流的机构,而这个机构要把基础放在对温州本土人文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上。在封闭的政治与开放的社会中,温州能否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关乎全局。

武威地区 篇6

蒙古地区装饰图案被广泛运用在蒙古包建筑上, 装饰图案几乎附着在蒙古包建筑每一个组件上面, 如在天窗、天窗的盖毡、木顶棚、顶棚围毡、木墙面、墙面围毡、入户门和入户门帘上都有平面和立体的装饰图案。蒙古地区装饰图案, 蒙元时代即已运用广泛, 鲁布鲁克《东游记》谈到毡帐上的装饰图案时写道:“覆盖在烟筒周围的毛毡, 他们饰以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在门口, 他们也悬挂绣着多种颜色的图案毛毡, 他们把着色的毛毡缝在其他毛毡上, 制成树、鸟、兽等各种图案” (如图1) 。应用比较多的是吉祥图案, 龙凤与云纹交错生辉, 色彩艳丽, 对比强烈。蒙古包木门上, 描画和雕刻着优美的对称图案, 毡墙的边缘装饰二方连续的云纹、几何纹或卷草纹 (如图2) , 仍然采用对称的形式。天窗的窗棱上也要刻画连续的花边。椽子由于比较细, 表面涂着色彩鲜艳的装饰材料。大的蒙古包, 还设有盘龙柱, 盘龙柱上绘有各种盘龙的装饰图案。门帘多用犄纹、卷纹、回纹和寿字适合图案。上部的盖毡, 则多用云纹、变体盘肠图案, 或用红、蓝布料, 以贴花或刺绣手法, 制成各种图案。图案装饰的蒙古包不仅是一个值得欣赏的艺术品更好似朵朵彩云镶嵌在美丽的大草原上。

中原地区建筑装饰图案包括彩绘和雕饰。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 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 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 明清时期规定朱、黄为至尊至贵之色。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 构图与构件形状密切结合, 绘制精巧, 色彩丰富。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清代彩画可分为三类, 即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雕饰是中原地区建筑装饰图案的重要表现形式, 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杆上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雕饰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 有动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二、室内装饰图案的比较

蒙古地区室内装饰图案在史诗《江格尔》中这样描写道:在那洁白的毡房, 6012名勇士纷纷喧嚷:“要为江格尔建筑一座宫殿, 这宫殿要巍峨壮丽, 举世无双!……珊瑚玛瑙铺地基, 珍珠宝石砌墙壁, 北墙上镶嵌雄狮的獠牙, 南墙上镶嵌梅花鹿角。……祝福北方的人民奶食丰富, 北墙上裱糊斑鹿皮;祝福南方的人民肉食充裕, 南墙上裱糊梅花鹿皮。宫殿外面的四角, 镶上火镜;宫殿里面的四角, 镶上金刚……。”这是对蒙古贵族统治阶级室内装饰图案的一种概述, 而普通的蒙古建筑内部为了适应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 室内的装饰比较简单, 除由交叉成网状体的木制构架即墙体本身就起装饰作用外, 一般在蒙古包入门的正面稍左的墙面上挂佛像, 成吉思汗像, 左面墙上挂炊具以及一些妇女用品, 右墙面上挂弓箭、猎枪等男人们的用品, 顶棚即天窗的部位一般要刻画连续的花边。椽子由于比较细, 表面涂着色彩鲜艳的装饰材料, 地面一般不做如何修饰, 甚至有时连包内地面的草都不刻意除掉, 以便在迁徙后草场得以循环再生。

中原地区汉民族室内装饰图案与蒙古建筑的室内装饰图案相比显得尤其丰富且意义繁多。就顶棚概括起来一般分三类, 一为结构式顶棚, 即屋顶结构外露而形成的顶棚。这种顶棚明快大方, 在许多省区的明清住宅中均用此法。第二种是用粱秆扎架下面糊纸, 或细竹竿扎架铺敷芦席制成的“简易”顶棚即“顶格”, 使用者大多是黎庶百姓阶层, 普通家庭意欲覆顶装饰, 多以贴梁、边抹、本钓挂、棂子、板壁、糊纸、扎竹苇席等。此外, 还有以竹编织作顶棚的形式。

地面一般有石板、土地、木板和砖块四大类。以土为地, 是最原始和最普通的形式。在皇宫贵族的建筑室内地面上一般以铺设地面的材质直接为装饰, 比如, 做工十分讲究的金砖是一种大方形砖块, 通常以淋浆焙烧面, 大多用于宫殿建筑室内、宗教建筑室内、园林建筑室内以及达官贵族、富豪商贾的钟鼎阀阅之家的厅堂室内, 具有庄重、华美、大方、高雅的审美意象, 而民居室内铺地, 以三和土铺地, 既经济, 又简便可行, 颇得人们喜爱。木板铺地也是十分普通的形式, 明清遗存民居以木铺地比比皆是。一般略有经济实力者均以木铺地, 尤以铺敷于楼层上最为普遍。相比较而言青砖铺地也是十分普通的形式, 而且最富有中华居住文化特色。墙上装饰一般以挂贴为主, 有挂屏、挂镜、字画, 多成对成套陈列。有挂屏、挂镜、有对镜、四扇屏、八扇屏等。字画装裱亦有多项变化, 最普遍的是中堂、条幅、斗方、横批、一般住宅堂屋后壁多悬中堂一副, 左右联对一副是常用格局, 而东西壁则以横批对屏等装饰。

三、家具装饰图案的比较

蒙古地区人们喜欢盘坐于地上, 所以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凳子、座椅, 只有箱子、柜子和桌子三大类。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家具除必要的柜子、箱子、和桌子以外, 一般都可以折叠, 造型朴实、选材简单。家具装饰图案手法一般是在其中心画一团主体图案, 四角则配以卷草等多种纹饰;有些家具上则用浮雕、深雕、浅雕、回雕等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各种花纹图案, 比如牧民用的桌子、柜子都设计各种图案, 手法各异, 美观大方。又由于蒙古地区家具不讲究材质的优劣, 所以漆也成为一种主要的装饰手段, 并且为了给单调的生活增添色彩, 色漆均非常鲜艳, 图案夸张, 显示出贵族阶层的富贵相, 漆面斑斑, 那种丰厚的历史感觉让人回味无穷。与中原地区汉民族相比, 蒙古地区家具的装饰图案有很大的差异。中原地区汉民族传统的家具装饰图案讲求大气、富豪、威严, 体现高贵, 制作主要以雕刻为主, 装饰图案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且精湛的工艺和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就连家具构件也兼有繁琐的图案雕刻, 如在家具的脚柱上加以雕饰, 或用吉字花、古钱币造型的构件代替脚柱。其次, 装饰图案的种类有花草、人物、鸟兽、还有纹样等, 而且任何一个画面, 任何一个图案的组合, 都必含有吉祥、富贵的寓意。创造出许多富有生活气息的吉祥图案。如“鹊上梅梢” (喜上眉梢) 、“五蝠捧寿” (五福捧寿) 等很受群众喜爱, 以至于延用至今。

中原地区汉民族的传统家具装饰图案之庞大、雕饰之繁丽、技巧之精湛堪称世界之罕见。与之相比, 蒙古地区的装饰无论是绘制还是雕刻都略显简单, 但有其自身的深厚、简练、粗犷的特色, 它不以华丽的纹饰、复杂的造型取胜, 而以匀称的造型、洗练的线条, 简而美的纹饰, 造成一种健美的艺术效果。

武威地区 篇7

创业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验证。全球创业观察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 的研究工作表明, GDP 增长差距的大约30%可以归因于创业活动水平的差异。林强等 (2001) 提出创业除了能够创造就业机会, 扩大地区的出口量以及增加地区资本存量之外, 在推进企业家精神和促进技术创新方面也有显著作用。创业对地区经济影响的评价研究中, 目前比较多的是对创业环境因素的评价, 这是从地区创业的前因上寻找影响因素, 选取评价指标, 建立评价体系;而对于地区创业的结果评价则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创业水平、创业特征等, 但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地区创业评价是为了衡量创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就必须有一套合理的指标来测量创业水平 (Gartner and Shane, 1995) , 而目前学术界没有提出一套比较统一的指标来评价地区创业水平, 即便使用相同的指标, 各地在统计上也存在差异 (LundstrÖm and Stevenson, 2001) 。为了简化和一致性, 多数学者都选择单一维度测量地区创业水平。Gartner和Shane (1995) 提出创业的衡量主要存在个体和组织视角以及增长率和存量的视角。采取个体调查视角的如Audretsch和Evans (1994) , 他们用每1000户居民中的企业主数量来测量创业活动, 同时这也是一个存量的视角;Reynolds (2000) 用成人人口中创业者数量测量美国的创业水平, 这同时也是存量的视角;Verheul等 (2001) 用从一个新注册的企业中获得了利润和薪水的人数来测量创业水平, 这同时又是一个增长率的视角;Audretsch和Thurik (2001) 用企业主率、自我雇佣者比例和新增的这些比例等指标来测量创业活动, 这同时用了增长率和存量视角。采取组织统计视角的如Gartner和Shane (1995) , 他们用人均企业数量和新增人均企业数量表示创业活动, 这同时用了增长率和存量的视角;李新春等 (2004) 用高科技企业数量和新增企业数量表示高技术创业活动, 也同时用了增长率和存量的视角。

对于创业这样复杂的现象, 用单一维度进行测量显然无法反映其全貌, 因此, 一些学者采取了综合的办法, 如Lerner和Avrahami (1999) 用平均个人投资率和平均新创企业率两个指标综合反映各国的创业活动水平。Reynolds (2001) 用成人人口中正创建一个新企业的人数和不到42个月的企业的所有者数量构成总创业指数。Münter (2004) 用创业活动数量和新企业的增长率的合成构成的创业指数表示丹麦的创业强度。这种综合多个指标测量地区创业活动的方法, 克服了单一指标片面性的局限, 但是, 已有测量指标多数还是没能同时考虑个体与组织、增长率和存量以及频率等多重视角的综合作用。

鉴于此, 本文试图综合多重视角, 从个体和组织两个维度提出地区创业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创业活动结果做统计分析, 以期得到我国不同地区的创业特征。

2 地区创业评价的定义和指标

关于创业, 早期学者重点关注个人创业, 并主要从单一创业特征描述创业 (Hindle and Rushworth, 2002) 。随着公司创业研究的兴起, 创业的内涵得到多维度的拓展, Miller和Friesen (1982) 较早用三个维度来描述公司创业, 即:产品和服务创新、超前行动、风险承担。因此, 创业的关注点也有了个体和组织之分, Gartner和Shane (1995) 也明确提出了创业活动衡量的个体和组织视角以及增长率和存量视角。

本文认为, 地区创业评价是指对一个地区内的创业活动从不同的视角, 用不同的测量指标来反映, 可以综合多重视角, 从个体和组织两个维度, 针对增长率、存量和频率三个方面来构建评价指标。对于存量的测量反映为创业规模, 对于在地区人口中创业个体或者组织的数量比例的测量反映为创业频率, 对于增长率的测量反映为创业活力。本文选取的评价对象是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创业活动, 其中个体维度衡量了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就业者的规模、频率和活力;而组织维度衡量了私营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的规模、频率和活力。

对于个体维度, 本文考虑了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就业者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的共同特性是均为创业个体, 而这二者之间的经济地位不同, 两个部分的衡量可以更细致地反映地区创业情况。

对于组织维度, 本文考虑了私营企业数量和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私营企业数量、比例和增长率描述了地区的创业企业数量上的规模、频率和活力, 而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和增长率则可以描述单个私营企业意义上的规模、频率和活力, 也就更进一步描述了地区创业企业中各企业的规模、频率和活力的大致水平, 也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地区创业企业的质量。 基于上述考虑, 本文的地区创业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地区创业评价分析

3.1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上述指标层的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7》, 其中的各指标的数据都为2006年的数据。为了消除各数据单位不同造成的差异, 所有数据均经过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xij= (xij-xj) /sj i=1, 2, ……, 31, j=1, 2, ……, 12

3.2 因子分析

为了减少变量过多造成的结果不稳定, 首先对技术创业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KMO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结果 (表2) 可以看出, KMO值为0.400, 巴特莱特球体 (Bartlett's) 检验的X2 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 适合做因子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大部分的变量共同度都在70%以上, 而且其中几个变量的共同度达到95%左右, 因此提取出的这几个公因子对个变量的解释能力是较强的。

由表4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得到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可知前四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 因此选取前四个因子已经足够描述地区创业情况。

采用主成分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 即影响程度。由于初始的因子载荷矩阵系数不是太明显, 如表5所示。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中系数向0-1分化, 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最大旋转, 旋转后的因子负载值表, 如表6所示。

由表6得出, 第一公因子在变量I9, I1, I7, I3上都有较大载荷, 分别是创业企业就业人数的规模, 私营企业主的规模, 创业企业的规模, 个体就业者的规模, 这些主要表现了创业规模的影响, 因此定义为F1:创业规模因子。

第二公因子在变量I11, I5, I12上都有较大载荷, 分别是创业企业的比重, 私营企业主的比重, 创业企业就业的比重, 这些主要表现了创业比重的影响, 因此定义为F2:创业比重因子。

第三公因子在变量I10, I2上都有较大载荷, 分别是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的增长率, 私营企业主数量的增长率, 主要表现了创业人数的增长率影响, 因此定义为F3:创业人数增长率因子。

第四公因子在变量I4, I8上有较大载荷, 分别是个体就业人数的增长率和私营企业数量的增长率, 由于个体户数量和个体就业人数一般成比例, 故个体就业人数可以反映个体户的数量, 这样第四公因子主要表现了创业组织的增长率影响, 因此定义为F4:创业组织增长率因子。

3.3 聚类分析

为了便于进一步分析, 本文构造了地区创业综合因子F。综合因子计算方法如下:

F=i=14Fi*αi式中:αi为地区创业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由系数矩阵将四个公因子表示为12个指标的线性形式。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各地区的综合因子得分, 综合因子得分前十名的地区如表7所示。

利用SPSS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技术创业的4个主因子F1 、F2 、F3和TF4进行分层聚类分析, 聚类结果见表8, 表中数值为各类地区的平均因子值得分。通过聚类分析, 可以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7类。

第一类:上海。从表8可以看出, 上海的创业比重因子值较高 (3.92) , 说明上海的创业者, 如私营企业主占劳动人口的比例较大。而上海的创业规模因子值也在较高水平 (0.36) , 说明上海地区的创业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但是上海的创业人数增长率和创业组织增长率这两个主因子值较低, 分别问-0.91和-0.36, 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上海的创业增长水平较低, 不管是创业的个体维度还是创业的组织维度。尽管上海是我国经济和创业最活跃的地方之一, 但其增长情况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第二类: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这四个省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从其地区创业相关因子来看, 它们的创业规模因子值较高 (2.13) , 说明这四个地区的个人和企业维度都有较大的创业规模。创业比重方面虽然没有上海那么大, 但它们还是处于一个正的因子值。对于创业的增长方面, 人数的增长比较快 (0.26) , 而组织的增长比较慢 (-0.01) 。说明这四个省的创业者增加十分迅速, 包括个体户的增加和私营企业主的增加, 但是创业组织的增加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政府部门应该着力保持创业个体的增加, 同时提高这四个省的创业组织数量的增长率。

第三类:北京、海南和宁夏。这三个地区的创业比重因子值比较高 (1.28) , 创业增长率水平较高, 特别是创业组织的增长率, 其因子值达到了0.95, 居全国最高。其总体的创业规模存量不高, 不过这样的高速增长必然使创业规模逐步增长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但是对于这三个地区的创业人数增长率水平, 政府还应采取一定的政策和措施, 使其与创业组织的增长相协调, 促进整体创业水平的提高和创业规模存量的积累。在很多地区创业水平的评价中北京排名很高, 是因为其组织水平的创业规模很高, 而本研究加入了在创业人数上, 个体创业者的创业规模以及占劳动人口的比例, 北京这些指标上的水平相对较低, 另外北京地区的企业相对还是国有企业占多, 私营组织的规模指标也会较小, 所以北京还是属于大型创业组织集中, 但是个体创业者规模不高, 国有组织比重占多, 而私营组织比重较少。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成熟, 乡镇和农村的地区经济增长需要创业组织型带动个体创业者, 随之再从个体创业者商户发展到更大的创业组织这样的创业增长。

第四类:山西、广西、江西、安徽、西藏和新疆。这个类别的地区表现出创业规模和创业比重水平双双低下, 其因子值分别为-0.51和-0.31, 这主要是由于原先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就相对比较弱。但是这些地区创业增长率情况较好, 创业人数增长率和创业组织增长率的因子值分别达到了1.06和0.51, 特别是创业人数的增长率水平居全国前列。像山西、广西、江西和安徽都是次沿海省份, 即接壤于沿海省市的地区, 这些地区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和创业状况的不断增强, 也逐渐把这些经验和优势在本省开发和转化, 并且在政府创业政策的引导下, 和西藏和新疆两个大面积的自治区一起在近些年达到了地区创业增长率的高水平。

第五类:河北、吉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陕西。这个类别的地区大致分布在中国的中部, 创业规模、创业比重和创业人数增长率的因子值均较低, 分别为-0.02, -0.58和-1.05, 只有创业组织增长率的因子值较高, 为0.47。相比于第四类的地区, 第五类的地区要更加关注创业人数的增长率, 提高创业比重。

第六类:天津、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北、重庆和甘肃。这个类别地区的各个因子值都比较居中, 创业规模、创业比重和创业增长率都处于全国的中游, 发展平衡却缓慢。要加大政策力度, 积极开发创业热情和机会, 使这些中庸地区向高水平创业地区靠近。天津和重庆虽然有较大的企业和项目, 但是私营企业规模不高, 天津在近几年有很大的创业政策支持, 加上地区经济的拉动, 在各个因子中的创业组织增长率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七类:青海。这个省的创业规模和创业组织增长率较低, 分别为-1.2和-3.4, 是全国最低的水平。但是青海的创业比重因子值为0.17, 仅低于第一类和第三类, 比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平均值0.08要高, 说明青海的创业者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其创业人数增长率处于全国最高的水平, 创业人数增长率的因子值达1.39, 这项也解释了为什么青海的创业比重保持了一个不低的水平。政府应该针对其创业组织的增长率采取一定的政策, 来吸引投资和企业的建立。

从单个地区的创业评价排名来看, 前10名分布于多个类别中, 上海在第一类, 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在第二类, 北京在第三类, 安徽在第四类, 四川在第五类, 河南和辽宁在第六类。这种情况说明了全国各个地区的创业情况在不同的主因子维度——创业规模、创业比重、创业人数增长率和创业组织增长率维度都大相径庭, 特点鲜明。政府的创业政策也就需要当地化, 结合地区的实际创业情况和水平来制定和实施,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地区的创业水平, 给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发展。

4 结语

地区创业评价能较好地反映地区创业水平和创业发展程度。从本文的评价结果来看, 我国各个地区的创业水平及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总体来讲, 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和山东的创业水平领先。这些地区的个人和组织有很好的把握市场的能力, 加上地区经济的带动和创业政策的支持, 创业水平提升的效果比较显著。但是北京地区的创业水平特点是创业比重和创业组织增长率相对都处于高水平, 创业规模和个体创业者的增长率不高, 由于国有企业主导, 有创业特征的私营企业仍然不能提高创业规模维度。而另外两个直辖市天津和重庆的各个因子值都比较居中, 创业规模、创业比重和创业增长率都处于全国的中游, 虽然发展较为平衡但却缓慢。因此, 对于天津、重庆以及其他类似的地区而言, 如何充分利用和整合好各类创业资源, 加大创业政策的针对性, 积极开发本地个体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和机会, 就成为未来提升地区创业活跃程度、促进地区创业水平提升的当务之急。

本文从创业个体和创业组织两个维度来评价地区创业活动, 每个维度从数量、频率和活力三个方面来衡量。作为综合运用多重评价视角的一次尝试, 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 在衡量创业个体时, 使用了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就业者, 但这个指标在地区间横向比较中没有赋予不同权重;在描述创业增量中没有考虑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 而只是简单地使用了两年的数据来分析。这些都有待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摘要:综合创业评价研究的多重视角, 从个体和组织两个维度提出地区创业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创业活动结果做统计分析, 评价我国各个地区的创业水平, 得到不同地区的创业特征。

武威地区 篇8

一、当前潮汕地区的现状与珠三角地区的比较

1. 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十五”时期 (2001年—2005年) , 潮汕地区地区GDP年均增长7.7%, 2005年为1584.3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8%, 比“九五”时期上升1.7个百分点, 2005年达56.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7%, 比“九五”时期上升1.4个百分点, 2005年达336.1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5%, 比“九五”时期上升13.6个百分点 (“九五”期是-0.1%) , 2005年达466.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7%, 2005年为721.45亿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8.6%, 比“九五”时期上升3.2个百分点, 2005年达6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5年为3.3亿美元。

2. 潮汕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1) 潮汕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占全省比重的比较

“十五”时期虽然潮汕地区的发展与过去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发展速度仍落后于珠三角, 差距又进一步拉开 (见下表) 。

(2) 潮汕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人均GDP的比较

人均GDP反映区域综合经济水平, 2005年, 人均GDP珠三角为40259元, 潮汕地区9934元。潮汕地区与珠三角的差距也呈扩大趋势。2000年, 珠三角人均GDP是潮汕地区的2.8倍;到2005年, 差距扩大到了3.4倍。2005年, 珠三角人均GDP为42059元, 按当年汇率可换算为5134美元, 已逐步脱离以劳动密集和资金密集为特征的轻工业化和基础瓶颈类重工业化生产模式, 步入了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深加工组装类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 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由重化工业向高度加工产业推进。而潮汕地区的人均GDP只有1213美元, 按标准并考虑我国人口众多这一特性, 可判断潮汕地区尚处于资金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并重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相应停留在重工业化阶段。

(3汕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产业层次的比较

在产业层次方面, 2005年潮汕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2.6:49.2:38.2, 珠三角地区为3.3:50.6:46.2。潮汕地区的第二产业基础较好, 占GDP比重达到49.2%, 接近珠三角50.6%的水平。潮汕地区服务业在全省范围内看, 也算比较发达, 第三产业占GDP的38.2%, 但较珠三角地区的46.2%仍有不小差距。

二、与珠三角比较看制约潮汕地区发展的若干因素

1. 外部性原因, 即地缘因素来看, 潮汕地区未得珠三角地区之便利。

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在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在珠三角地区设立珠海、深圳为经济特区, 分别毗邻澳门与香港, 在潮汕地区设立汕头为经济特区, 用意在于面向台湾。作为历史遗留的政治问题, 澳门、香港问题,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解决, 并分别于1997年、1999年顺利回归, 为澳门珠海、香港深圳四地的经济交流铺平了道路。以粤语方言为纽带, 香港制造向深圳及其他珠三角地区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产业转移, 从而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潮汕地区的汕头虽然同享经济特区的优厚政策, 但因大陆与台湾问题的迟迟未得解决, 而缺乏了外部支持。

2. 统习惯上看, 潮汕地区在商业意识与人文风俗上都与珠三角地区有着较大区别。

(1) 潮汕地区商业意识表现为“重贸易, 轻实业”。

这一方面导致本地经济缺乏实业支持, 难以长足发展, 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优秀人才流失到实业发达的地区经营贸易, 都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其他的一些传统思想, 如“百奢不如五十现”, 导致企业无视长期利益, 出现较多短期行为, “宁为鸡头, 不为凤尾”则致使在珠三角地区企业越做越大, 引入公司制、股份制的同时, 潮汕地区绝大多数经营单位都还采取最原始的家族式经营方式, 家人出现分歧就分公司, 导致潮汕的公司绝大多数越变越小。在2005年8月,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排出的2005中国企业500强中, 潮汕企业竟然没有一席之地。

(2地区内敛性的人文风俗成为制约外部要素进入和融入当地的重要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 潮汕当地人在社会交际和生活交往中对乡音的执著不利于外部人融人当地和沟通。潮汕人重视乡情亲情, 但由此延伸演变为社会行为中的抱团结伙和办事凭关系就成为妨碍办事公正、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潮汕人具有不畏艰难、拼搏奋斗和善于经商的优良品格, 但与不太重视发展实务及希望快富的意识相结合就导致一部分人想尽办法捞快钱。由于这些具有内敛性的人文风俗和社会意识的影响造成当地人才和要素难留。而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将企业或资本移到区域外发展。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当地企业的生长发育, 也严重影响区域外资本、技术、人才的进入。

三、潮汕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通过与珠三角地区的对比分析, 我们认为潮汕地区发挥自身优势、缩小与珠三角差距, 加快发展的战略思维逻辑应当是:加快对内对外的开放和自身的改革步伐, 以加快工业化为主要政策目标, 以对外开放和培育市场主体为主要政策手段, 赋予人文风俗和社会意识与时俱进和开放的品格、大力提高人口素质、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作为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实现这样的战略需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紧抓台海局势日渐缓和之机, 打好对台贸易牌。

象早期的珠三角依托香港的产业转移一样, 在台海关系缓和的之际, 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汕头, 应该抓住时机, 打好对台贸易牌。据历史记载, 从隋炀帝派兵由潮州入台湾, 到郑成功从南澳举兵入台, 大量潮籍人士跟往。186 1年, 汕头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后, 与台湾高雄港等多地直接通航。去台的潮人, 仅科技、教育、工商界的头面人物就有数百人之多。因此, 作为潮汕中心城市的汕头, 理所当然应在台海关系缓和之际, 主动参与示好, 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进行技术交流, 以增强经济实力、加强自身发展。

2. 改变“重贸易, 轻实业”的思想, 抓好地区产业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滞后是潮汕地区发展落后于珠三角的重要原因。潮汕地区虽然有着1.57万平方公里面积和近1500万常住人口, 但由于没有特殊的自然、人文或经济资源来支撑区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要素的集聚、扩张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提高;没有城市化就不可能有工业的不断升级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目前, 潮汕四市:

汕头市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加工、化工塑料、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和以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5年, 汕头市本地生产总值达650.83亿元、外贸出口31.82亿美元。

汕尾市初步形成了以电力工业、电子信息、服装毛纺生产加工、珠宝首饰加工、食品加工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2005年, 汕尾市本地生产总值224.02亿元外贸出口6.24亿美元。

潮州市经济有以陶瓷、食品、服装、电子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 以及制药、化工机械、纺织、机电、五金等30多个门类的工业企业。2005年, 潮州市本地生产总值289.11亿元外贸出口14.8亿美元。

揭阳市主导产业有五金机械、化工塑料、纺织服装、食品制药、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2005年, 揭阳市本地生产总值420.40亿元外贸出口11.32亿美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较之珠三角地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潮汕四市明显的处于下风, 但从产业的完备性及积聚性而言, 潮汕地区已经有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只要地方政府引导得当, 产业的发展还是有机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长足的发展的。

3. 与时俱进地继承和超越传统潮汕文化, 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体系。

社会文化是经济伦理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与底蕴。实践证明, 区域内特有的社会文化因子, 深深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滞缓, 经济伦理屡屡失范, 是与潮汕人传统的文化意识形态有密切关联的。现代潮汕人应该向珠三角人学习, 具备海纳百川的文化开放胸怀和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宏观视野。潮汕方言、民俗应该继承和发扬, 这是保持区域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 但必须使之成为不孤芳自赏、盲目排外的因子。潮汕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推进文化创新之时,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广普及普通话, 大力介绍和宣传外省的现状和成功经验。惟有吐故纳新, 潮汕文化才能重返开放, 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摘要:潮汕地区与珠三角地区几乎同时迎来改革开放的机遇, 但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潮汕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珠三角地区。本文在对两地区进行比较后, 认为潮汕经济要取得再次腾飞, 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台海缓和的机遇, 改变“重贸易, 轻实业”的思想, 并应与时俱进地继承和超越传统潮汕文化, 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先进文化体系。

关键词:潮汕地区,珠三角,比较

参考文献

[1]李文珊:汕经济伦理的范式转型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2]欧卫东:东东翼与珠三角发展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统计与预测.2002.05

[3]广东加快东、西、北三大区域发展问题研究.国研网.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1430609&leafId=14008

[4]工业大发展助力广东东翼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搜狐财经.http://business.sohu.com/20060721/n244385325.shtml

[5]王炜中蔡少铭:主动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汕台经济交流合作.汕头日报.2005.06.13

武威地区 篇9

关键词:扬州民间音乐,区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

扬州, 位于江苏省的中部, 因其风景秀丽、充满诗意的城市面貌享有着“竹西佳处、淮左名都”的美誉。在地理分布上, 扬州的东部毗邻盐城、泰州; 南部与镇江隔江相望;西部与南京相连; 北部与淮安接壤。因此, 在音乐文化的发展上, 扬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既可以推进自身的地方特色文化, 又可以将周边地区文化的精髓加以学习融合。同时, 扬州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界处, 便利的交通环境也为这座城市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区域音乐, 可谓是有区无域。有区, 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 使得各个地区的音乐文化开始有了自身的特点并形成了固有的特色。无域,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 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 为音乐文化的交流发展融合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扬州的音乐文化正是在保持地方特点的基础上, 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

一、扬州地区音乐文化的特点

扬州的音乐文化有着融汇南北、刚柔并济的艺术特征。鲜明的地方特色, 深厚的时代特征, 丰富的文化背景以及优美的音乐旋律, 无一不体现着这座文化古城的魅力。

( 一) 区域文化与音乐交融并蓄

扬州民间音乐是苏中地区乃至我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其中以地方戏曲———扬剧和地方小唱———清曲最具有代表性。

扬剧是江苏省地方剧种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主要是发端繁荣于苏北、江南、安徽等地, 因此又名“维扬戏”。在传承了古老的“香火戏”和“花鼓戏”的同时, 结合了扬州民间小调、清曲, 从而发展起来, 给人以细腻典雅的感觉。

扬州清曲, 又名维扬清曲、广陵清曲、扬州小唱, 是一种流行于扬州城乡及镇江、上海等地的音乐形式。扬州清曲是建立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 吸收并改造江淮一带盛行的各种俗曲、民歌从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地方色彩的曲种。扬州清曲无论是在音乐的曲牌、旋律、伴奏, 还是在唱本方面, 都给人以变幻多样的感觉, 其以抒情、细腻、缠绵著称的唱腔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扬州地区代表性的说唱音乐是扬州评话。扬州评话又称扬州评词, 是全国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 是一种流行于苏北和南京、镇江等地的用扬州方言来进行说唱、表演的古老曲种。扬州评话, 始于明, 盛于清, 流传至今。

谈及扬州地区的器乐文化就不得不提恬逸洒脱的广陵琴派。广陵琴派不仅保持着自身的固有特色, 而且更加注重内容的表现与感情的抒发, 配合跌宕多变、细腻活泼的节奏和指法, 形成了恬淡清雅、松活潇洒又不失奔放豪爽的恬逸洒脱的独特风格。

同时, 扬州也是一座多民族融合的城市。隋唐时期, 由于运河的开凿, 扬州成为了商务贸易的中心, 达到了经济、文化大发展的繁盛时期。正因如此, 促进了扬州及周边地区少数民族人民音乐文化上的交流, 并形成了一个多元的体系。

( 二)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音乐变迁

扬州自吴王夫差始几经兴衰, 直至汉高祖时, 建都广陵, 第一次将扬州带向了繁荣。而后隋炀帝开运河, 使扬州成为了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代时, 扬州是江南漕粮、淮南盐运中心和对外贸易交往中心, 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经济都会, 而经济政治上的高度繁荣也带动了音乐文化的发展。“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腰缠十万贯, 骑鹤下扬州”等, 更是生动地说明了人们对于扬州的向往。

先秦时期, 扬州的民歌与乐舞有了最初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嵇康《广陵散》的问世, 扬州的地方音乐出现了一次创作的高潮。

隋唐时期, 扬州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音乐方面也是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宋元时期, 苏轼、姜夔等大文豪对于推进扬州民歌的建设可谓是功不可没, 其创作的《蝶恋花》、《扬州慢》堪称经典。

明清时期, 扬州的地方音乐体系基本确立, 曲目也大多流传至今, 如耳熟能详的《茉莉花》就创作于明代。

民国时期, 扬州的地方音乐遭到了一些破坏。新中国成立后, 境况略有好转。尽管如此, 我们依然要面临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其补救的问题。

( 三) 古今中外音乐的传承与借鉴

在历史上, 扬州的音乐文化有过发展, 也受过挫折。现如今, 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遭到阻碍, 现代音乐的多元发展开始显现。

对于传统的扬州民间音乐, 我们应该保留并传承其独有的韵味。例如, 扬州民歌《杨柳青》就是在原有音调内直接填入新词, 从而使传统既得到传承, 也赋予了歌曲以新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加以融合, 创造出新的特征。例如, 江苏民歌《茉莉花》, 其最初的采集地点就在扬州, 而后经过整理、改编, 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曲调。1924年, 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在其歌剧《图兰朵》中, 更是以《茉莉花》作为主要音乐元素, 经改编后的《茉莉花》就此登上了世界舞台, 几乎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国歌”。

二、扬州地方音乐文化的现状

( 一) 传承有缺失

对于传承过程中的变遗性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所谓变遗性就是变化与遗失, 在传承的过程当中, 我们难免会有遗忘和错误, 尤其是在音频收录工具不发达的年代。但是, 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采风的形式, 多听、多记, 最大化地还原作品。

虽然现如今已经解决了收录问题, 可是, 就年轻一代的大多数人来说, 对于老一辈传承下来的许多剧目、唱段多已没有兴趣, 这就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存在明显的脱节。

1. 文献资料保存不完整

由于过去无论录音设备或记谱方式都不是很先进, 使许多民间传统音乐随着老艺人的离世而流失。而我们现如今的许多文献资料多是在与老艺术家们言谈笔记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导致现有书刊存在着不全面性。

2. 传唱技艺传承有间断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在传唱技艺的传承过程当中, 许多因素导致了不可避免的间断, 例如传承者的缺乏、战争等。

3. 家族没落与技艺失传

自古以来, 民间音乐多是专供贵族及富商所欣赏的, 因此, 民间艺人们多将技艺作为家族之生计代代相传下来。后来随着朝代的更替、战争等, 这些艺人家族便失了生计并由此没落使得技艺失传。

( 二) 地方音乐发展环境变化

1. 文化传播途径不广

就拿扬州市来说, 传统易懂的扬剧只是定期地在剧场演出, 而不是通过新传媒业加以大力宣传; 对于清曲而言, 更是可以用“曲高和寡”来形容, 可以说只是少数爱好者的追求而已。

2. 学校教育的重视不够

在我们当下的音乐院校中, 存在着注重西洋音乐教学, 忽略民间音乐教学的现象。很多学生甚至在学习了四年以后都不能完整地唱出一首我们本地的民歌。因此这种现象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对扬州民间音乐应该继承和保护, 不能让属于我们扬州的民间音乐在不经意间消亡。

3. 流行音乐文化的渗透, 使传统的民间音乐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流行音乐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崇尚潮流的年轻人如中毒一般挂在嘴上, 相比之下传统音乐的曲调渐渐被年轻人遗忘。

所以, 理性地认清扬州音乐的现状, 并分析其多方面的发展趋势, 对改善扬州人民的音乐生活, 促进音乐教育事业发展, 繁荣扬州当代音乐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扬州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试寻

( 一) 查找补全文献资料

现代化数字技术迅猛发展, 为民间文化的查找与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许多的文献资料缺失。因此, 我们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不应该被书中的信息所限制, 更应以民间为广阔天地, 并以调查的形式了解当地音乐的风格与特征。例如我们可以在课余深入乡间, 与民间艺人们深入交流, 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记录原汁原味的扬州民间音乐。

( 二) 着力做好传统文化推广

现在的民间艺术越来越被人淡忘, 笔者做的市场调查显示, 现在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致不高, 扬剧演出的观看率大大下降, 观众人群也大都局限于中老年人。我们要实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民间音乐的发展, 首先必须要具备一个良好的艺术修养, 其次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推陈出新, 将传统融入时代元素, 努力发展大众文化。

( 三) 重视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

要重视学校对于扬州民间音乐的教育, 并将其运用到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去, 将其运用到文艺团体和群众艺术社团的排练学习中去, 将其运用到社会业余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学中去, 从而使得扬州民间音乐得以传承, 让学生、市民甚至是外来人员更多地了解并喜欢上本地的音乐文化。因此, 当地政府的保护和发展, 以及对于此项文化人才的大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扬州人, 更应深入地学习探索扬州民间音乐文化, 尽自己所能地为其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明洋.岭南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导论[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3, (3) :26.

[2]赵苇航, 宋建国, 靳鹤松, 成小全.扬州历史文化风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1.

[3]韦人.扬州清曲 (曲论卷) [M].扬州:广陵书社, 2006.

[4]肖常纬.中国民间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武威地区 篇10

关键词:产业转移;中部;优势

一、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必要性

(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改革开放之初,东部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等,积极引进外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但是随着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指向型产业不断向东部地区拥挤,东部出现了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逐步凸显,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看,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产业梯度有低向高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国目前在国际经济分工位置中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为获得竞争优势、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有利的位置,利用东部地区已有的基础,推进高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因此,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将决定其劳动力、能源原材料指向型工业向外转移。

(二)东部地区成本上升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廉价的劳动力、相对丰富的资源以及政策优惠等优势,是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但随着要素的不断集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地位不断消失,低端制造加工产业面临着来自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发展中激烈的竞争。如果继续维持现有产业结构,那么将无法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因此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能源资源消耗为主的产业转移出去,为高科技和新兴产业提供充足的要素供给。2012年以来,东部地区企业不断加薪,劳动力成本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这种趋势将还会继续。另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仅仅是劳动报酬增加,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在增加,这是都是东部企业隐形的成本负担。土地价格飙升也是制約东部地区维持现有产业的因素。

(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河南和湖南六省,地处我国中部位置,承东启西,接南连北。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中部六省人口3.57亿人,约占全国人口26.6%。同时中部地区也是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将有利于中国“三农”问题的破解。中部不富强中国不算真正的富强、中部不崛起中国不能真正崛起。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工作。

如果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的经济主角是东部地区,那么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角就必定是中部地区。如果没有崛起的中部地区发挥衔接和中转站的作用,全国其他地区之间生产要素流通和产业的大规模转移也将变得困难和不经济,同时各地区也无法形成一个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相反,如果中部顺利快速崛起,必然会起到一个衔接枢纽作用,撬动全国各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二、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邻近

东部地区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对外贸易是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外交通便利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而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中部与东部地区毗邻,这对于出口导向型产业,以及与母公司形成企业内部分工的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东部地区向外转移的产业中,相当一部分仍然要参与国际分工,在其他投资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运输成本就成为影响产业转移选择区间的重要因素。如果所转移的产业只是把不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某些生产环节向外转移,那么所选择的区域离母公司越近,越具有吸引力。因此,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具有非常大的区位优势。

(二)劳动力和能源原材料禀赋

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劳动力竞争优势。虽然中部人口在受教育水平方面低于东部地区,但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这使得中部的劳动力素质要高于西部。另外,中部地区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五省都是向东部劳动力输出的大省,这些外出劳动力近几年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回乡就业产业者越来越多,这对当地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作用。相比之下,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只有四川才是劳动力的输出大省。另外,中部地区资源禀赋优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和输出基地,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同样丰富,拥有长江、黄河和淮河;在全国五大淡水湖中,拥有鄱阳湖、洞庭湖和巢湖。优异的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三)政策支持

自2006年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和中部六省地方政府强烈的发展愿望,是中部崛起的强大动力。  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群发展、对外开放等很多的专项政策,编制和实施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国家发改委于2010年公布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了“六大城市群”一体化概念。安徽省与2011年8月宣布,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正式撤销地级巢湖市,其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这是安徽省近年来首次撤销地市级行政区。这一重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将促使中国中部又一个特大经济圈合肥城市群诞生。对东部的发展起大极大的拉动作用。(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R].人民日报,2004,03,17(l).

[3]马福祥,等.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城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一篇:培育本土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