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2024-06-02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精选十篇)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篇1

关键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附属医院管理模式

2 014年,两所部属高校副校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这两名副校长主管医学教学工作,同时都在高校附属医院担任要职。由此可见,“教书育人”与“救死扶伤”的结合,其所带来的既有“互利双赢”,也有“摊子大、权属杂、监管难,极易诱发腐败” 等现实问题[1]。基于此,健全和完善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亟待理论与实务界关注和研究。

1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演变、发展与模式

医学教育发展至今,一个趋同的方向逐渐显现,那就是密切高校与附属医院关系,推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机结合。专家表示,我们应该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经验,遵循“附属医院是办医学教育办出来的;而现代医学教育又发源于医学院创办医疗机构的历史路径,促进我国高校附属医院的发展向国际化趋势靠拢。当前国际医学教育的趋势就是强调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强调“早临床、多临床”教学的重要性, 强化附属医院的功能[2]。就我国而言,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种行政隶属关系的医科院校被并入综合性大学,连同其附属医院也以“陪嫁” 方式进入综合性大学的管理体制中, 并最终形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又可分为综合性大学直属附属医院型和综合性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型。前者附属医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一个教学单位,在高校的实体组织框架内,与其形成全方位的对接和融合; 对于后者,高校和医院之间根据相关协议在组织上进行“合作式交往”, 其优势在于合作各方可以保持相当的独立性,从而增强交往活力。

2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2.1高校、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形成多头共管格局

第一 , 多头共管 异化为无 人监管。人事权和财政权是定性行政隶属关系的核心。易言之,一个单位归谁管, 关键是看这个单位的人事权和财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定,附属医院的各项职能被教育部门、 高校和卫生部门“肢解”分管。正所谓“官杂法乱”,管的人多了,往往会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局面,高校和卫生部门分管“人”和“财”, “权属杂”的结果就是“多人管”有可能变成“无人管”。

第二,行政管理组织架构不一, 导致监管无序化。由于各高校参与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因此附属医院与高校的结合方式也并非完全一致。 具体来讲,有两种组织方式,一是原来医学院校在合并后作为高校医学部存在,直接管理原来的附属医院,其与高校之间进行的是一种整体上的“移花接木”式组合。二是将附属医院和原医学院校分离,由高校相应的职能部门直接管理,而医学院则作为普通的教学单位存在于高校组织体系内[3]。由此可见, 高校内部对医院的行政管理模式并非整齐划一,而行政管理层级的不一致也造成了现实中的监管乏力。

第三,行政级别不一,高校和附属医院结合出现“借位”和“错位”现象。由于各高校和附属医院行政级别的差异,导致二者在结合过程中出现行政级别不一致现象。一是各附属医院本身行政级别不一致,导致结合过程中产生“借位”现象。在行政级别决定人事任命的体制下,这种“借位”会造成有些附属医院的人事任命由多个单位共管,人事任命的“多元化”无疑又会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温床。二是高校和附属医院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行政级别“错位”现象,即现实中出现的“处级”高校部门管理“厅级”附属医院现象。

2.2高校与附属医院存在管理“鸿沟”

首先 , 目前综合 类大学对 附属医院的管理较弱,很多方面并无决定权。在组织上,很多学校医学院的招生就业自成体系,独立于学校整体招生就业计划;同时,高校与附属医院也缺乏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方面的知识沟通。其次,目前在学校和医院之间存在“关系上的危机”,这主要由于多年来医学院校和医院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医院面向市场,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而和医院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学医学院发展相对滞后,这就使得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附属”关系,变成了贫富之间的对立关系。

2.3医院经费来源渠道多引发资金监管混乱

附属医院的经费来源大致可以梳理为三类:一是行政拨款,主要包括由财政部门决定,经过卫生部门核发的附属医院卫生事业费;二是高校下拨经费,高校划拨给附属医院的经费大多数以学科建设为名,如学生实习经费以及学术课题研究经费等;三是国家科研经费。在监管上,秉持“谁出钱,谁负责管理审计”原则。我们可以看到,高校附属医院的经费虽然来自各方,但是大致可分为行政性拨款和科研经费两类,而其中科研经费又占了很大份额。然而,在当前经费监管原则下,很多“出钱”部门事实上并不懂学术研究,因此该部分经费管理肯定存在盲区。

3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去向辨析

3.1附属关系分离论

近年来 , 每次提出 高校与医 院分离几乎都会遭到反对,理由无非是维护“医教研”方式,并拿美国哈佛大学等国外名校作比较。但殊不知, 哈佛大学虽与医院开展教学、科研协作,但医院并不是大学设立或为大学拥有,而是独立法人,且多为私立。 并没有像国内行政等级关系森严,高校直接领导医院[4]。实践证明,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破解高校附属医院发展 困境的必 由之路 , 而如何实 现 “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分离, 又是其中的核心与关键。高校公共性和医院市场化趋势之间的冲突以及高校校长管理医院的专业性冲突是要求必须实现管办分离的现实原因。只有最终建立管办分离的规范权责关系, 实现医学、教育、教育管理、医疗管理等领域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推动高校附属医院的健康发展。

3.2理顺附属关系论

有人认为,高校和附属医院是一种唇齿相依关系,解决高校附属医院问题的关键在于理顺附属关系。一方面高校需要附属医院。临床教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而对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医学生,医院又成为其实习的最佳平台,因此高校附属医院几乎承担了全部临床教学任务和提供实习机会的任务。另一方面医院也愿意附属高校。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高校可以为附属医院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对医院而言,医学院就是一个天然的人才储备库,而借着“附属”便利,便恰似掌握了这一仓库的钥匙;二是现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学术发展要求学生的学科体系更为健全,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恰恰能够满足要求。

4高校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基本思路

4.1理顺行业主管部门关系,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德国各级政府在医院管理上“各司其职”,地方政府拥有公立医院所有权,而联邦政府则拥有和管理各种特殊类型的医院[5]。笔者试图在借鉴外国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4.1.1明确权属,建立协商机制,变 “多头共管为合力监管”。目前出现多头共管的局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 “管办不分”。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实行“管办分开”,确立政府监管职能和地位,进而防止其不当干预医院的正常经营管理。如此,高校附属医院作为一个独立实体,拥有独立自主的各项权利,可以进行更加灵活的经营活动。

4.1.2平衡各方,理顺行政级别,实现高校 和附属医 院行政管 理无缝对 接。附属医院和医学院校之间行政级别的 “ 借位 ” 和 “ 错位 ” 现象 , 直接影响相关人事任命和职称评选等组织活动,这为高校附属医院正常管理带来困难。在现实中,通常做法是由高校副校长担任附属医院院长,以此来平衡附属医院和高校之间的组织关系。这种模式优势在于便于操作,同时有利于加强学校对附属医院的管理控制,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一肩数职,在实践中不仅权属难以区分,而且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因此有待于探索建立新的结合模式。

4.2理顺“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关系,明确权责

只有理顺“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关系,明确责任与权利,才能更好地加强高校对医院的科学领导,发挥高校附属医院在医教研体系中的作用。首先要建立统一招生就业计划。 当然,医学院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单位,其对学生的条件可以有特殊的要求,但是在组织上必须参与到高校统一招生就业计划中来,而不能另起炉灶,游离于高校招生就业计划之外。 其次 , 加强医学 院对医院 的科学管 理,强化对附属医院的组织、人事和财政领导。如北大对附属医院一直坚持“两个统一”原则,一个是人事体制统一,一个是财务体制统一。

4.3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经费监管

笔者认为,医院经费监管应该内外兼顾。一方面坚持“谁出钱、谁审计”监管模式,从源头上进行监管, 另一方面医院内部也要建立统一、立体的经费监管模式。其一,建立以医院党委为核心的经费监管专门机构, 负责制定全院经费监管具体办法和计划,明确各部门责任。其二,规范医院内部经费运行机制,凡是涉及重大资金运行都必须通过职代会论证、审议,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其三,建立经费管理的科学预决算机制,特别是针对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经费审批,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其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在“谁出钱谁审计”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做到“谁审计谁负责”,特别是对科研经费监管,必须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严惩腐败行为,依法监管,依法追责,将经费监管纳入法治轨道,以此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4.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有关综述 篇2

王彧宁

摘要:随着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存在的多种问题,需要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落实,同时管理理论需要更加细致的具体运用到医院管理的诸多方面。本文将综述管理理论在医院管理中的体现以及医院管理理论在国内外医院管理体制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theory, management theory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in hospital management.Nowadays the government hospitals of our country are facing various problems,which nee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to carry on.Meanwhile management theory needs more applied in details of hospital management.This article will state how management theory reflect in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t home or abroad.Keywords:management theory,hospital,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当前我国医院医患矛盾突出,其中也可以窥见我国医院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医院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角度来看:一方面,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疾病类型复杂化,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将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全民医保的建构,日益扩大的医疗卫生需要将转化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应当进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时代潮流。

1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及其体制机制 1.1我国的公立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扩大和转化的同时,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体制性障碍,医疗服务能力的增长滞后于医疗服务需求的扩升。由此,医疗卫生服务的供求矛盾将日益扩大和激化,如果不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和改善医疗服务能力,广大群众将陷入看病难和看病贵的双重困境。而从医院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一则医院管理则存在着由于各级政府与政府各部门对公立医院的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管理责任难以到位,导致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管理职能缺位现象明显。二则不同级政府或部门又以管理主体身份具体干预公立医院的经营活动,从而使政府管理职能与公立医院微观运行之间存在诸多冲突这两大问题。目前,医院面临的问题其中一类就是:效率问题:医院碰到的效率问题包括两方面,即政府与社会投入的效率低下和单个院内部运作效率低下。

[3]

[2][1]除此之外公立医院外部管理上的“管办不分’,与“多头管理”也是一个问题:由于出资人缺位,公立医院的整体规划、资源使用、人事安排、收人分配等分别由多个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实行卫牛、则一政、物价、人事、组织等部门“多头管理”,行政隶属关系复杂导致较高的组织和协调成本,同时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上的“自主权不足’,与“权力滥用”也是另一大问题:许多本应属于医院根据社会需求而进行经营管理的权利,如人员使用、服务

[4]项目开展、合理合法调整收费、发展资金投人等,并没有下放或明确权限,医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规律应该做的事情不能及时、顺利地开展,导致公立医院缺乏经济剩余激励的管理体制,缺乏改善经营管理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医院运行效率低下。此外公立医院运行的双轨制即受到市场与计划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医院所有者不明晰即医院产权人不明确;医院有效约束机制没有形成即部分医院经营管理者侵蚀医院所有者权益而不负财产责任,医院管理层的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收督;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重叠即卫生行政部门既管医院又办医院。

1.2医院管理体制的合理建立

因此在医院采用适合的管理理论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与考核,是保障公立医院的行为符合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纵观国际经验,对公立医院监督、管理与考核的力度大小,是决定公立医院绩效的关键因素。通过适合医院的管理理论建立适合医院管理体制,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应当直观地理解为如何设置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归谁领导、管理与怎样管理,这是宏观的管理;而公立医院治理机制直观的理解应是公立医院是如何运行的、医院内部各部门是如何协作的和权力是如何分配的,这是微观的管理。或者管理体制应当理解:为把握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内涵,必须先弄清管理和体制两个基本概念。依照《现代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体制和管理是相连的(管理体制),掌握管理的内涵,就可以领悟体制的概念。管理是指“管人理事”的过程:“人”泛指管理对象,例如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事”实指管理对象必须完成的任务或必须履行的职能。[9]

[8]

[7][6]

[5]2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2.1我国医院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3个部分:依据“体”的要求,完善组织机构、提升人员能力;依据“制”的要求,完善保障条件、优化制度设计;依据“管”的要求,重构管办关系、改革奖惩机制。体制改革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并重。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由国有企业、公立医院、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体系,扩展到政府机构及立法、行政、司法部门和行政管理机构。[10]

而调整国有医院在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结合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使转变为营利和非营利性质的国有医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实现“医政分开”。与此同时,政府集中财力、物力,加强对承担社会职责和政府职责的公立医院进行投人,完善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在改善政府与医院职权职责关系的同时,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还应该注意:明确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维护

[11]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弄清医院,理体制改革中社会资本的作用,深化医院分类管理。[12]而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作为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条可行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以下思路:在医院体制改革过程中,医院管理公司的出现为我国公立医院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实践

提供了另一可行之路。医院管理公司以医院的委托经营管理为主要运作模式,在医院性质、基本功能、隶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实施医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即资产所有权属于政府,管理公司行使医院的经营管理权。在此基础上,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的明晰,形成所有者对经营者的制约机制。医院管理委员会通常由所有者代表和管理公司代表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医院的运营状况,加强各方联系与沟通;医院管理团队由院长、执行院长、副院长等成员组成,是医院的经营管理层。另外公立医疗机构要强化公益性;加强道德自律与政府监管并重;要注重制度创新,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这三点也是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14]

[13]在当前一个信息化时代下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15]

在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则需要注重三个个方面:选择适合公立医院的组织形式;加强治理公立医院;强化政府治理。2.2国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

无论是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还是拉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公立医院在兴办开始阶段基本上都是由政府统一筹资和举办的,经营及管理医院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由于出资方单

一、肩负社会公益责任等原因,大多数国家的公立医院隶属于政府卫生部门,实施“政事合一、管办合一”的集中管理模式。公立医疗系统采用决策、执行与监管“三位一体”的组织结构,保证了行政管理的统一,提高了政策执行的协调性和政府活动的效能型。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对医疗管理干预程度的不断加深,集中管理模式由于缺少明确法人、责权不明而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包括组织和协调成本高质量差[20]

[18]

[17]

[16],医院运行效率低下

[19],医疗服务等,世界范围内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自身情况差异,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同,采取的改革办法也各有不同,多数改革都围绕着公立

医院的产权与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权方面展开。政府下放权力,确立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以达到提高公立医院的自主性与医疗市场的竞争性的目的。文章总结过往国际改革经验,根据改革后权利及责任的不同,将公立医院改革大致分为私有化体制改革、集团化体制改革、公司化体制改革、自治机构体制改革。

[21] 根据国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而产生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则包括:各国政府都在探索将公立医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度分离的路径,从而避免政府直接干预公立医院的经营活动,给予其相当的自主权。根据一些国家和地区公立医院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我国公立医院医疗体制改革要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就应该将政府部门与公共服务事业法人的政、事分开;将政府主管者职能与服务者职能分开;将公共服务的购买者与提供者分开。

[22]

就德国公立医院而言,面对公立医院的困境柏林市政府决定把10家公立医院合并转制为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在政府持有100%的股份。市政府为此作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充分与这些医院的相关管理人员和雇员合作。发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并多次召开研讨会,内容主要涉及新公司适用的会计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首席执行官(CEO)产生办法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成立了5个专题研究小组,分别负责成本与行为分析、战略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医院功能和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有限责任内部实际上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各组成部分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总体来说,该公司是非盈利性的,因此不用缴纳公司所有税,但其所有盈余不能分配,必须重新投入到公司建设和运营上。我国公立医院在医院管理体制中应该进一步实施医院分类管理,加强竞争机制;推行“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宗旨。[23] 3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一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台法利益不被浸犯,有效地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使人们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二是对于医院来说,内部出现的一些问题被解决,树立了医院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对于解决医患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有重要的作用,真正的落实了“非营利性”的口号同时也有利于医院内部的管理,完善权力的分配和责任的划分,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24]三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有旋地减少了看病就医的花销,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看病花不起钱的问题。[25]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篇3

关键词:基层公立医院 管办分开 实践模式

一、引言

公立医院是政府投资举办的用于满足国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需求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2009年我国政府开始着手进行新医改,并提出要实现“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四个分开”的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制。2012年国家出台《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公立医院的改革具体方案。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原则性地阐述,进一步地明确了基层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

当前,一些城市已经基于自身经济社会背景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经验探索,逐渐形成了典型性的改革实践模式,其中上海申康法人化管理模式、北京海淀契约式管理模式、潍坊自主化管理模式、无锡托管式管理模式和宿迁民营化管理模式最值得关注,它们分别基于地方实际情况进行了诸如体制内的管办分开、成立医院管理集团、产权变更、法人化管理和契约式管理等各种形式的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基层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借鉴。这些实践模式的改革效果如何值得我们评价,本文将从组织变革、社会功能、政府监管和制度环境等四个方面对这五种实践模式进行评价。

二、基层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模式评价

(一)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形态表现:

上海和无锡模式是通过成立与卫生局平级的医院管理集团来改革原有的外部管理结构,医管集团以法人代表的身份代替政府行使出资人和监管职权,实现对公立医院的法人化和自主化管理。这种法人化经验探索有助于提升基层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和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种改革没有做到真正去行政化,同时也加重了医院管理的碎片化问题。

北京海淀区通过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将原来放在卫生局的医院管理事务剥离,加强对公立医院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改革经验特点在于理顺政府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关系。但从组织形式上看,公共委是政府的特设机构,对公立医院仍然是行政管理,不仅与同级的卫生局出现管理职能重叠问题,而且多头管理也约束了公立医院的自主发展。

潍坊模式是在市卫生局下面成立医院管理中心,将分散在其他各行政部门的医院管理职能统一起来,由医管中心对所属公立医院进行管理,理顺了之前各部门举办和管理医院时责权利不分、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但其实质上并没有触及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改革仍没有脱离行政管控的路径,新成立的行政部门也会产生政府失灵问题。

宿迁模式的组织变革特点是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将医院所有权转卖,实现产权变更。其改革是在县镇财力无法支撑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背景下的产权变更探索。近年来,由于民众的看病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产权变更后的医疗机构的社会职能一直受社会和学界诟病。

(二)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使公立医院最大程度上满足国民对基础医疗服务的需求。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在承担社会职能方面还缺乏明确的功能定位。这五种典型模式由于改革背景不一样,其公立医院履行社会功能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上海申康集团在任免公立医院院长时,规定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内容,通过考核方式来约束并落实对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管理;北京海淀公共委通过契约式管理方式对医院院长的责任和医院发展的公益性方向进行明确规定和严格问责;潍坊进行的改革就是要在卫生部门内部实现医院有效率的统一管理,因而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落实对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管理;无锡在委托管理合同中明确了各公立医院的社会功能,并通过阶段性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监督和保障实施;民营化后的宿迁医疗机构在追求效益性方面的动力大于承担公益性责任,宿迁的卫生部门期望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但效果不明显。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对于社会功能这个关键性改革维度,政府需要解决好当前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偿的责任失位问题,若依靠公立医院自身在公益性、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寻求合适平衡点是很难的,即公立医院自身不能主动替政府履行完全的社会功能。

(三)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是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中的重要一环。政府出资举办公立医院,代表国民实行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保障公立医院更好履行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责。在这五种模式中,承担政府监管责任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每种模式的监管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上海模式中,政府监管机制较为复杂,实行多个监管主体的相互监督,申康集团作为法人代表对所管理的公立医院行使出资人的监察权,为了有效监督申康集团的管理工作,申康集团内部又成立监事会,以及政府派驻财务总监对其运营工作进行监督,同时市卫生局在这个监管体制中对申康集团和医院发挥行政上的宏观监督作用。潍坊通过在卫生局下面成立卫生监督中心来履行监督职能,代替政府对公立医院经营管理、发展决策、绩效考评等多方面内容行使监督管理权。无锡模式中,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全行业监管,但其执业力度弱,其主要的监管职能通常由医管中心来履行。宿迁的行政部门监督和北京海淀公共委的绩效考评则是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和行业监管方式来落实监管责任。

(四)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公立医院能否有效实现良好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五种改革模式中,潍坊自主化管理模式是从行政部门内部寻求制度突破,将管理权集拢到卫生部门,然后再实现内部管理的管办分开,但这种改革仅是行政管理权的一种重新配置,管办分离流诸于形式。宿迁的民营化管理模式是地方政府受财力不足影响而进行的产权更变改革,医院产权从政府到社资、民资的产权置换方式,一方面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淡化了医院的公益性。上海和江苏无锡处于经济发达、人才等各种资源雄厚、现代化管理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其公共财政实力强,又一直充当改革排头兵的角色,有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因而它们的改革制度环境比较相似,都是实现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管办分开和政事分开的探索,而且这种法人化改革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北京海淀契约式管理模式有其特定的改革制度环境,在大部制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成立的公共委承担了公立医院政事分开改革的重任,北京期望通过公共委将各类具有医疗卫生性质的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实现政事分开的目标,提升公立医院管理的效率。

三、结论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改革模式评价,可以看到,本文所选的五种改革模式各有其特点和不足。相应的研究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政府进行明确的医院功能定位及确定合理的财政补偿机制。纵观我国三次医改历程,就是政府对于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变迁历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体制下,政府财政补偿责任的缺失会造成公立医院自身无法在公益性与效益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因而要求公立医院完全履行政府所要求的所有社会职能就显得很勉强,最主要还是政府要在明确医院功能定位的同时完善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偿机制。

第二,当前的试点探索与改制环境并不协调。上述五种不同的基层公立医院改革实践模式的形成,与各医院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政府管理等改革背景差异有关,不同制度环境下,公立医院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不一样,当然针对问题所进行改革探索而形成的经验模式也会不同。当前如火如荼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仅有一系列中央层面的改制政策是不行的,还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

第三,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是对管理手段的科学配置,而不是对现有体制的重构。政府当前花大气力推进基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不是推倒之前的体制重建,而是要如何在现存的矛盾中配置科学的管理手段。当前政府倡导管理体制改革“四个分开”中的管办分开也好,潍坊模式中完善外部管理资源的管办合一也好,本质上是政府通过有效配置方法来治理医院,使之更好地发挥供给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顾昕.公共财政转型与政府卫生筹资责任的回归[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2]李卫平,黄二丹.我国公立医院主要改革模式评价[J].卫生经济研究,2010(9)

[3]郑大喜.新医改形式下公立医院的投融资活动与发展规模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0(1)

[4]Alexander S. Preker, April

Harding. Innovations in Health Service Delivery: The Corporatization of Public Hospitals[M].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2003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辽宁省基层公立医院改革研究”(项目编号:L12AGL003)阶段性成果〕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篇4

1 坚持公益性原则,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竞争力

本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是构建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点内容。在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公立医疗机构将发挥主导作用。城市医院的主要功能定位是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健康持续发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这一政策的执行,城乡基本医疗体系会逐步得以完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服务能力将稳步提高,随着收费标准降低、报销比例增加、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等综合措施的落实,“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就医模式成为必然趋势。改革后大型公立医院所面临的一个直接挑战就是服务对象、服务功能、服务模式和服务结构的巨大转变,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面临严峻的考验。

按照这一改革方案设计,城市医院,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需积极转变观念,顺应医改形势发展需要,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才能确立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中的学科特色和龙头地位。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坚持政府主导就是要不断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今后,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将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公立医院将摆脱既往依靠自身的业务收入来求生存、求发展的尴尬局面,医院管理者的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摆在公立医院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要迅速转变过去那种“大而全”的发展思路,应根据区域卫生服务需求和资源配置情况,在不断壮大综合实力的同时,突出加强特色学科建设。通过调整业务重心和结构,积极应对一般诊疗任务“下沉”基层的趋势,适应新的医疗格局变化。学科建设应在明确医院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重视文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管理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创新团队。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学科建设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将成为左右成败的关键,文化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人才。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成功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关键,优化人才结构,完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发挥出人才的作用是对管理者智慧和管理能力的挑战。其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妥善处理与医院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适用关系,提高引进人才成功率、成材率。再次,人才培养既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更是应对医改新挑战的战略重点。

另外,公立医院在坚持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方向的同时,要不断探索和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优化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积极作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一系列的市场化手段的运作,反过来又可以有效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最终目的仍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应该看到,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医疗只能满足基本医疗需求,这就为大型公立医院在拓宽医疗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大多数公立医院都有着几十年的学术积淀,在未来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中仍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实力优势。一方面,公立医院应根据自身的业务定位,加强同服务辐射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医疗服务网、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密切合作,在提供技术帮助、培训人员的同时,通过会诊、转诊等形式,吸引和接受急诊、疑难和危重病人,不断提高诊疗技术含金量。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远程会诊、科研合作、互派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加强同区域外的医疗、研究、教学机构合作,提高医院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地位,营造良好的学术空间氛围,凸显大型公立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等方面的学科综合实力和地位。另外,在上述业务重点的基础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亦是公立医院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2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近些年,面对日益市场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公立医院的服务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业务流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民群众就医。但是,医药卫生体制决定了公立医院的运行管理机制,在其束缚之下的医疗服务模式仍有着较强的计划经济年代的本质特征,突出表现为“病人围着医生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障方式使得这种医疗服务流程设置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服务于更广大的人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这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改进医疗服务的一个有效切入点是对医院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医院医疗流程管理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表层意义上的就医流程,包括挂号、分诊、检查、治疗、住院、出院、结算等环节设置,会影响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方便程度、服务效率和就医感受;二是深层意义上的临床路径,包括不同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工作内容程序设计,会影响患者安全、诊疗效果和经济效率。随着医改方案的推行及群众医疗需求的推动,公立医院的就医流程和临床路径均需进行优化改进。从就医流程来看,传统的医院格局、就医路线、部门设置、职能划分都是以方便医院管理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没有从方便病人的角度进行考虑,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从临床路径来看,受我国传统的医学思维模式以及公立医院经费补偿方式、医疗保障补偿机制的影响,医院及医务人员缺乏改进临床路径的动力和自觉性。近些年,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医院临床路径的推行和完善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一方面是受西方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各个学科和专业的临床专家开始主动的研究探讨有利于医学实践的疾病诊疗临床路径,可以有效提高诊疗行为的科学性,规范医疗管理;另一方面是受医疗保障付费方式变革的影响,为了抑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保障基金平衡,医疗保险逐步开始由现在的按项目付费向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付等方式变革,医院管理者开始着手推进临床路径实施工作。

医院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是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具体工作环节入手,以医疗质量、资源消耗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流程设计的衡量标准,深入扎实地研究、解决医院内部结构性、机制性和系统性问题,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医院管理的需要。医院信息化建设与流程管理有着共通的原则,均是要减少主观因素造成的随意性,把工作程序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信息化工作是完成和完善流程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节约医疗成本的有效方式,是医院自身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可挖掘的重要潜能。医院信息化建设应该有总体性的规划和前瞻性的设计,实现住院、门诊、体检和病案等相关信息的畅通联接、整合及再使用,从而切实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设计好院际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合作机构以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无障碍联接,保证双向转诊、分级医疗政策的落实,方便患者医疗费用的支付、审核、结算、报销。另外,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交流、反馈以及落实是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基础平台,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最主要依据,形成促进公立医院提升服务水平的正反馈机制。

3 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重视医疗保险管理,提高经管效率

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四位一体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有益补充,将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保障水平提高,统筹范围增加,既往影响病人就医流动的行政区域壁垒将被打破。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公立医院的一个显著影响是医保病人在医院内的比重增加,医保政策对医院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影响度增强。公立医院管理者必须加强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重视。

医疗保障费用支付的实质是政府采取间接的方式,花钱为老百姓购买医疗卫生服务。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和药品生产流通机制的规范,国家将逐步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药养医的局面得以彻底改观。医院运行经费一方面将直接来源于政府用于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行政经费拨款,另一个重要的经费来源是政府间接支付的医疗服务费用。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将会很好地利用市场机制,以医保政策为导向,以经济杠杆为手段,形成有序竞争机制,实现国家医疗保障效益的最大化。公立医疗机构在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前提下,将依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指导思想,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接受政府的监督和管理。由此,公立医院创新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十分重要。

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医政管理和医保管理都分属不同的政府主管部门,卫生行政管理政策和劳动保障管理政策各自独立制定和运行,尚未形成协同配合的作用,导致公立医院微观运行层面,尤其是经济管理方面的不一致、不协调甚或是矛盾冲突现象。然而,从本质上讲,医政管理和医保管理之间并不矛盾,二者的共同目标就是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基于目前的医改方案,医疗保障被纳入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医政管理和医保管理将共同发挥政府行政监管职能。既保证医疗质量、服务和安全,促进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保障国家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社会公平。新形势下的医院经济管理应做到医疗质量、服务、安全与效益兼顾,医院局部利益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兼顾,公立医院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4 突出医院管理重要性,打造职业管理团队,管理形成生产力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医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组织变革的成败决定着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变革的困境要求组织对变革进行有效、有度的管理,医院管理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的重要性显现出来。在未来的医改实施过程中,公立医院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格局,要不断克服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阻力;按照医改方案的要求,需要重新勾画和构建组织愿景,重审和重塑组织战略,以期形成新型核心竞争力;需要根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目标的变化,对医院工作流程进行再造,重组组织和高效利用资源;需要诊断、变革与重塑组织文化,建立适应医改方向的学习型医院文化,以实现持续性改进并获取竞争优势。这一切都有赖于成功的医院管理来实现,不仅要求医院改革领导者能积极转变观念,激流勇进,更要下大力气打造一个职业化的管理团队,从而有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大业的顺利进行。

管理团队是为组织的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组成的、共同承担管理职责、知识与技能互补的管理群体。管理团队能够形成管理合力的前提是团队成员均能接受并坚信组织的共同目标,成员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位。对于艰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而言,公立医院改革需要多种知识、技能和经验的投入与融合,仅仅依靠领导者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构建卓越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是医改任务成功实现的必要条件,需要一大批素质过硬、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又精通管理并全身心致力于管理的卫生管理人才队伍。人是团队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培养人才、推出人才、引进人才,并注意人才选拔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经过一定时期实际工作的合作和磨合,才能逐步形成一个强大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医院变革的管理团队。

医院管理是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的重要力量,管理也能形成生产力。面对改革的压力,公立医院领导者与管理团队的首要的任务是分析组织运行环境和社会需求变化所产生的原则性问题及其所带来的威胁,认真审视医院内部资源状况,分析应对改革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同时分析、学习和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在重塑医院战略的指导下,抓住改革产生的机遇,积极调整内外部资源分配方向,实现公立医院的改革任务。医院管理行为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提升了组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还从本质上增加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管理对医疗生产力具有增值作用。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才刚刚出台,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及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为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国家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心不会动摇。公立医院只有积极进取,锐意改革,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变革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面对医改新新形势,公立医院应从坚持公益性原则,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竞争力;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重视医疗保险管理,提高经管效率;突出医院管理重要性,打造职业管理团队,管理形成生产力等几个方面,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应对和迎接挑战。

关键词:公立医院,管理机制,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建,吉训明,吴宇彤,等.加强医疗技术全面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国医院,2007,11(3):50-52.

[2]张建,王晓安,吉训明,等.推行文化管理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中国医院,2008,12(9):12-15.

[3]王晓安,李跃敏,吉训明,等.健康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工作新途径[J].中国医院,2008,12(5):15-18.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篇5

专业论文

完善医院成本核算 促进医院体制改革

完善医院成本核算 促进医院体制改革

摘 要:医院成本核算是规范医院经济活动、防范财务风险和调节不合理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新医改背景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大途径,是促进新医改改革的一大措施。通过对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成本核算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一些意见,以期推动新医改改革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成本核算;新医改;意见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68-02

新医改中明确提出:要求医疗单位能够对公益性质原则以及社会效益原则进行有效的坚持,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医院职能进行有效的发挥;同时,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中心,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管理与监督,有效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的激发与调动。而成本核算工作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环节,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医改背景下,完善成本核算,是促进医院体制改革的一大利措。

一、完善医院成本核算重要性

完善成本核算是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及时反映医院的成本运营情况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成本核算工作关系到医院的各个部门,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地发现医院各部门管理中存在问题,帮助管理者及时做出改进的措施,提高医院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新医改对医院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改革,加强完善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也是顺应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

完善医院成本核算将解决看病贵这一大难题。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医院很难对医疗服务给予一个合适的定价,目前医疗服务按项目收费和报销的补偿机制,其表现形式之一是,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偏低,而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偏高,依据目前的补偿机制,药品可以顺价加成10%~12%,耗材允许加成5%,这也是容易出现过度医疗的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为。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和成本核算实施后,不仅能够为医生的知识水平和医疗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价,而且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就会把一些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去掉,也不再一味开昂贵的进口药。这样一来,能为每个患者省下不少开支。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基础比较薄弱

医院体制改革前,医院的资金收入及支出,都属于国家财政管理范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关制度出台,国家给予的财政支持越来越少,但医院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医院的管理者大多数是医学方面的专家,在医院成本管理以及运营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往往忽略了成本核算对于医院的重要性。导致管理中成本的发生和成本责任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这样对于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也受到了相应的阻碍。

没有树立成本意识与核算观念,导致医院成本核算基础和意识改变不彻底,从而对医院本身的成本核算执行不彻底。而医院事业单位的性质,医院成本核算员在职位上相对稳定,积极性不高。此外,成本核算缺少对各科室的监督和有效管理,成本核算没有覆盖医院各项目,各项目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成本核算比较薄弱。

(二)成本核算的体系不健全

2010年12月出台的新医院财务制度相对于老制度,更加突显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而医院依靠政府各项提供的支持来维持医院的持续发展,来凸显公益性特点,这样很容易导致对成本核算工作的忽视,缺乏正确的指导,加上无相关分析评价制度,医院的成本工作脱离实际,成了无用功。

应新制度新要求,成本核算工作须贯彻整个经营活动,整体掌控成本。经营活动后以及经营活动前的成本核算工作长期以来一直良好开展,而对于经营中的成本核算工作一直缺失,导致不能全程的成本核算,造成一定浪费与损失,降低成本核算工作成效。

(三)成本核算的方法不统一

复杂的医院成本,繁多的服务种类,导致医院的成本核算中的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确定性很多,导致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难以规范。比如,现在很多医院在成本核算过程中,科室难以区分,大科室分成几个小科室,几个小科室合并成大科室,科室之间地理位置相邻,再加上不同科室的分配形式不同,动机以及目的也有差异,导致科室间的成本费用界限不清。这样成本核算中,对于间接费用即难统计又难分摊。这样一来,科室的收支状况就与医院的收支出现了不协调。

虽刚出台了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不可能对于核算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面面俱到,如病种成本核算。医院财务制度中对此的讲解不够明确,以至于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医院各行其是,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三、完善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方法

(一)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培养全员综合素质

在医院成本核算当中,新财务会计制度的成本核算属于较为前沿的部分,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坚持开拓创新,积极地去探索新的工作领域。只有通过知识积累、良好的钻研精神及破除之前旧意识,才能够对其中的内容有深一层次的理解。

一是宣传对象的点面结合,除院领导,还有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广大的医院员工,需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成本意识,充分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和权利义务,以正确处理自身工作与全员成本核算管理的关系。不仅能够有利于医院的成本控制,也有利于医院成本核算顺利的开展下去。二是采取培训、院周会、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反复动员宣传教育,拓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以提高业务素质及能力。

(二)建立成本核算评价体系

在医院体制改革背景下,构建成本核算体系是必然的。可以通过对问题进行内外部调查和研究,与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工作者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寻找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参考可行性建议基础上,完善各种基础工作,为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奠定基础。要积极开展成本分析,了解成本动态,在经营中掌握成本,抓住成本变动规律,完善成本核算,提高成本核算工作水平。

对成本核算工作建立成本分析评价体系,不定期依据成本核算成果和体系指标,采取科学方法,检验医院近期成本核算工作情况。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于出现问题反馈、解决、跟踪、落实,提高医院管理效率,让成本核算工作发挥辅助管理决策作用。

(三)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

成本核算的工作过程需要科学化和规范化,需要科学、有效的核算并符合当下医疗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方法完成整个核算管理过程。比如,对于各科室成本核算体系,全成本核算同时,不能随意核算间接成本,忽视间接成本的作用。也不能因科室多、杂且性质不一而采取一刀切,应针对科室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

不同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方法,新的制度未详细讲解处理方法,可以借鉴别的医院处理方式,但切忌借鉴时生搬硬套、全盘照抄,应考虑自身医院性质,如本身是专科医院最好借鉴其他专科医院,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总结

完善成本核算道路还很长,还有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医院需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完善成本核算工作,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 孟令秀.浅谈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成本核算[J].财经界,2013,(5).[2] 邱晓晖.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J].中国外资,2013,(5).[3] 周彩英.对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及实践分析[J].企业管理,2013,(2).[责任编辑 陈凤雪]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缘何迟缓 篇6

这种改革幅度还是很大的,也必然产生许多争议,其中争议最大或最敏感的可能就是,如果由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能,那么国资委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国资国企改革是中国供给侧改革的重头戏。如果能让资产规模超过100万亿元的国有企业群体,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焕发活力,那么必然有助于中国完成十三五战略目标,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就现阶段看,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但在方案落地方面除了上海等少数地方有明显推进外,中央企业改革和多数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仍然推进缓慢。究其原因,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缓慢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的国资管理体制是2003年时确立的:在国务院下设国资委,代表国家行使中央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由地方国资委行使地方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这样就形成了“国资委—国有企业”的双层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这一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样,原来的双层管理体制就要变成“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有出资企业”的三层管理体制。这种改变将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现有的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化,使其变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二是组建或改组成立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责;三是国资委的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应该说,这种改革幅度还是很大的,也必然产生许多争议,其中争议最大或最敏感的可能就是,如果由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行使出资人职能,那么国资委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说到这里,就需要谈一谈国资委在现有中央国有资产监管中的角色。在约5万家中央国有企业中,国务院国资委负责监管的大概4万家,其他80个中央部门负责监管的有约1万家,多头监管、交叉监管、遗漏监管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财政部对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中央汇金公司等以及100多家中央文化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能。因此,国务院国资委和财政部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都拥有较强的发言权。事实上,早在很多年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建立全口径、全覆盖的国资监管框架就有争论,结论是要设立一个大国资部门,对全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统一规划布局、预算编制、管理考核。在理论上,最顺畅的国资管理体制是,在全国人大下设全国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把全国的超过15万家的非金融和金融国有企业一并纳入监督范围,监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经营绩效和履职情况,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社会定期发布经营国资报告。这种安排是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精神和要求的。但问题是,这种安排是不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实现?从现实情况考虑,这种安排需要多种条件且整合难度极大,短期内不具有可行性。鉴于此,我们考虑设置一个3-5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时期,国务院国资委可以继续保留“国务院特设机构”身份,当然也可以改为与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电监会并列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对国务院和全国人大负责;新成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经过国家授权,实际履行对中央企业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职责。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篇7

1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与会计信息管理

1.1 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目前,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会计信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收集者相互独立; (2) 会计信息传递无统一渠道; (3) 会计信息获得使用滞后; (4) 会计信息分析薄弱, 主体不明确等。其中尤为普遍的就是尽管《会计法》赋予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监督的权力, 但真正敢于监督的人并不多。许多事项还得按上司的意志去处理, 甚至明知是违法的事也得去做, 导致会计被动违法。针对目前存在的会计职能独立性和会计地位从属性的固有矛盾, 试行了三种改革思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推行委派财务监督制度;中型企业、母子公司内部推行委派会计主管制度;小型企业、私营企业及必须建账的个体工商户推行代理记账制度。会计人员应当了解自身工作的含义, 既要将管理者与执行者的工作任务明确, 注重集体利益的维护, 又要以国家这一大环境为出发点, 提升监督意识, 将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国家的状态相联系, 明白企业的良性发展给国家带来的效益, 而如果二者之间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应当以大局为重, 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

1.2 会计信息管理的要求

会计信息管理就是指通过会计凭证, 把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系统、全面、准确、及时地汇集起来, 再通过账务, 进行加工处理, 揭示出反映经济活动真实情况的各种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引进学习国际会计惯例的同时, 认真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 总结本国会计实践工作, 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质量作了系统性规定。根据准则规定, 对会计信息作出以下要求: (1) 会计记录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完成每一项经济业务时, 都必须反复核对业务的原始单证, 对于那些原始凭证信息有违事实, 违反法律的不予受理;而凭证不准确、不完善的应退回, 更正作进一步补充。 (2) 计算的准确性。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时, 必须凭借客观事实, 摆脱主观意志的影响, 并且不为个人意志为转移。做到账证、账账、账表相符。 (3) 有源可查, 每处理一笔业务我们要确保留有可靠的信息以便在审核过程中有证可寻, 并且尽量做到同一事项不同会计的指标应口径一致。

2 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中提高会计信息管理质量的措施

2.1 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法律环境

相关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会计法》实施细则, 填补相关会计管理法规的空白, 力求管理方法得当、管理人员权责分明, 及制定明确的惩处细则, 让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有法可依。同时要维护《会计法》的权威, 进一步加强单位领导人在会计工作中的责任意识, 确保每一笔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保证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得到准确翔实的信息。

2.2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要求企业将履行自身的义务职责与享受法律权益并行, 所以, 企业必须保证自身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而现代企业管理应当对政治和企业之间的概念有所清醒认识, 并促进管理的科学性, 在会计信息管理方面, 应当将内部控制体系踏实做好, 将部门与部门之间, 人员与人员之间的责任和工作都分配好。实现企业内部核算的状态, 并且提升工作的检查监督力度, 保证信息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落实, 发展的过程中将内部牵制, 相互制约, 审查, 落到实处, 并对财会人员, 设计人员, 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敦促自律。

2.3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也可以被视为经济监督当中较为有效而便捷的一个方法, 因为会计人员的岗位依赖于上层人员的关照。而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要求其具有独立意识, 所以, 在政府, 企业, 社会三者之间应当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办法, 相互监督, 保证会计工作的准确有效, 这是经济发展能够稳定前进的重要方面。针对企业方面, 从外部和内部都要采取措施, 推进审计监督工作的科学实行。并且应当充分建立注册会计师为主的监督效果, 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 提升注册会计师的思想独立性, 健全职业道德, 实现职业服务质量的检查制度, 并保证违法违纪行为能够得到准确的惩罚, 这都有助于提升会计质量效果, 提升质量监管的效果。

2.4 建立网络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电脑网络、电子货币、核算及审核软件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信息时代, 企业应该广泛推行会计电算化, 把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在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实现传输数据的安全、快捷的作用, 充分发挥信息使用的效益, 和在经济领域中会计信息的指导作用。但我们在享受便捷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档案资料的载体发生了变化, 相较于原始的纸质档案资料外, 还增加了磁介质电子档案资料, 因此, 企业的归档管理制度要时刻进行修整和完善, 预防存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磁介质档案资料无法及时归档, 或者归档的内容不完整, 或是会计数据的备份和清理不规范, 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损坏和泄密。还应及时备份硬盘数据, 每次备份不少于两套, 分两地存放, 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2.5 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深入, 要求会计人员所具备的职能也越来越广, 包括对企业生产成本的控制、营运资本的管理、风险控制与核算、战略投资、财务报表的分析与预测等, 这些方面都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在掌握相应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 还要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外语、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并熟悉本国的法律、法规、历史, 了解其它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等。

总之,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供给和运用, 在按照特定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上, 更好地把握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特性,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的价值, 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更有力的决策支持。

摘要:会计是一个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 是一种向企业内外提供经济信息以供决策的服务活动, 其功能在于提供有关经济主体数量化的信息, 旨在助于进行经济决策。然而,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 对会计信息现状进行分析, 探究相关治理对策, 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做好各项经济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信息,电算化

参考文献

[1]刘黎.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 2005, (1) :21-22.

[2]黎大均.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利技, 2005, (2) :35.

[3]杨晓敏.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J].长江大学学报, 2006, (4) :22.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篇8

关键词:铁路,体制改革,直管站段,主辅分离

长期以来, 我国铁路一直实行的是“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的四级管理模式。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 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 管理重叠、职能交叉、相互掣肘、效率不高, 对铁路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特别是随着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深入实施, 铁路局和分局两级法人的弊端越来越突出。2005年3月18日, 经铁道部党组研究, 报请国务院同意, 全国铁路设施了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所有铁路分局, 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新的管理体制。这是我国铁路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变革, 对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新管理体制, 尽快缓解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发展铁路运输生产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通过审视国外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进一步解读我国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能够加深我们对铁路改革的理解。

一、国外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随着在公路、航空业迅猛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铁路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问题, 而且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铁路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财务状况日趋恶化, 经营出现严重亏损, 成为国家政府的沉重负担。分析其主要原因, 既有技术不适应的问题, 也有铁路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日本国铁从1964年首次出现亏损到1987年解体, 累计亏损高达37.1万亿日元, 相当于政府一年的税收。德国铁路在1993年前, 累计欠下国家债务550亿马克, 而美国铁路到1970年有约1/4的铁路企业破产。

在这种大背景下, 许多国家围绕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改革产权制度、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实施企业重组等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 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模式。从改革铁路内部组织结构的角度看, 世界各国铁路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 北美模式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主要特点是货运以干线为主, 组建货网一体的区域性铁路货运公司;客运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个公司, 租用货运公司的线路。

(二) 欧洲模式

以打通欧洲各国铁路界限、建立统一的运输网络为目标, 将铁路客货运营与线路基础设施相分离。

(三) 日本模式

以建立区域性运输公司为主, 组建6个区域性客运公司、1个全国性货运公司。

(四) 大一统模式

以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 将路网和客货运营合为一体, 全国组建一家铁路公司, 对全国铁路运输生产实行统一管理。

表1列出了美国、英国和日本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改革前后的对比情况, 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三种模式各自的特点和实际效果。

纵观世界主要国家铁路的体制改革, 共同特点在于:

第一, 实行市场化经营。各国铁路改革普遍以市场为导向, 对运输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 调整组织机构, 改革运价制度和财务制度, 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

第二, 重新界定政府与铁路的关系。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 注重调整政府与铁路的关系, 明确政府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偿还历史债务、补贴公益性服务等方面的职责, 减少并逐步取消对非公益性运营亏损的政府补贴。

第三, 推进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各国在推进铁路改革中, 通过对铁路企业实施改组上市、兼并重组、股权转让、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 引入社会资本, 拓宽铁路融资渠道, 改变过去主要由国家投资铁路建设和经营的局面。

第四, 实施基础性改革, 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创造条件。各国普遍采取渐进式推进改革的方式, 欧洲各国铁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结合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 调整生产力布局, 实施减员措施, 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日本铁路在民营化改革前, 先后5次实施内部改革, 通过整合编组站、实行货运集中化, 提高了运输效率。这些基础性改革, 为铁路体制性变革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 这些改革为世界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也为我国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经验。我国铁路一直以来所进行的各项改革, 也都是基于这些经验, 并结合我们的国情以及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

二、我国铁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 实行铁路局 (公司) 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

我国铁路设施的管理体制改革, 撤销了所有41个铁路分局, 并根据铁路网布局和客流货流集散的实际情况, 从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出发, 新成立了太原、西安、武汉3个铁路局。加上原有的15个铁路局 (公司) , 全国铁路共设立18个铁路局 (公司) , 所有铁路局 (公司) 实行直接管理站段的体制。具体改革方案是, 撤销太原、大同铁路分局, 组建太原铁路局;撤销西安、安康铁路分局, 组建西安铁路局;撤销武汉、襄樊铁路分局, 组建武汉铁路局;撤销哈尔滨铁路局所属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铁路分局;撤销沈阳铁路局所属的长春、沈阳、锦州、通辽、吉林、通化铁路分局和大连铁道公司;撤销北京铁路局所属的北京、天津、石家庄铁路分局;撤销郑州铁路局所属的郑州、洛阳铁路分局;撤销济南铁路局所属的济南、青岛、徐州铁路分局;撤销上海铁路局所属的上海、蚌埠、南京、杭州铁路分局;撤销广铁集团公司所属的羊城、长沙、怀化铁路总公司;撤销成都铁路局所属的成都、重庆、贵阳铁路分局;撤销兰州铁路局所属的兰州、武威、银川铁路分局;撤销乌鲁木齐铁路局所属的乌鲁木齐、哈密铁路分局和南疆铁路临管处、北疆铁路公司。

(二)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

从1998年开始, 工程、建筑、工业、物资、通号五大总公司与铁道部签订了资产经营责任书, 实施结构性分离;运输系统首先在四个不设分局的铁路局 (呼和浩特、昆明、柳州和南昌铁路局) 试行资产经营责任制,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到1999年, 全路14个铁路局全面实行了资产经营责任制。2000年, 铁道部对辅业进行大规模剥离, 原由铁道部直接管理的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工程总公司、建筑总公司、通信信号总公司、中土公司等五个非运输企业和十所高等院校与铁道部脱钩。到2005年, 基本完成了教育、医疗机构移交工作, 共有826所铁路中小学校、208所铁路医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包括2003年移交国资委的铁通公司、物资总公司和42家设计施工企业, 有35万人从铁路主业中分离出去。

三、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一) 提高了运输效率

铁路局和铁路分局作为两级法人, 都履行配置运力资源的职能, 造成运输组织指挥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职能重复, 限制了运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全国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情况下, 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对国民经济发展“瓶颈”制约的问题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一方面要加快铁路建设, 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 进一步挖掘运输潜力。撤销铁路分局之后, 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 减少了运力配置的中间层次, 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优化运输组织, 提高管理效能, 提高运输效率。

(二) 有利于发挥新技术装备的作用

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 尤其是连续五次大面积提速, 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进步, 线桥隧涵质量明显提高, 通信信号设备几经更新换代, 机车全部实现了内燃和电力化, 客车和货车车辆技术也有了较大提升。在2004年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 主要干线客运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500公里延长到900多公里, 直达特快列车的机车交路达到1500公里左右, 直通货车的机车交路已经由过去的不足280公里延长到500多公里。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实施后, 这几个数字还将有大幅度增加。随着客运专线等高等级铁路的建设和客车动车组、大功率货运机车及调度集中等先进技术装备的应用, 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修程修制都将发生重要变化。运输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形势, 客观上要求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通过撤销铁路分局, 可以打破管理层次多、铁路分局管理跨度小对新技术装备作用的限制, 适应不断扩大运输能力的需要。

(三) 有利于减少运营管理成本

撤销铁路分局, 可以精简机构, 减少铁路管理人员。更为重要的是, 可以减少管理层次, 解决由于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 而造成的管理效率不高和增加管理成本的问题。同时, 在铁路分局机关有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熟悉运输业务、经营管理能力强的人才, 由于铁路局与铁路分局管理重叠, 这批人才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撤销铁路分局之后, 这批人才有的安排在了路局机关, 有的充实到了基层站段和车间, 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聪明才智。

(四) 有利于推进铁路管理体制创新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撤销铁路分局, 解决两级法人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的问题, 有利于推进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提高路网综合运输能力是当务之急, 铁路改革必须坚持运输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等重要原则。撤销铁路分局, 实行铁道部-铁路局-站段三级管理的体制, 既有利于运输的集中统一指挥和路网的完整性, 又为未来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提供了广阔空间。

(五)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铁路局作为运输企业, 是铁路运输管理的主体。由于铁路分局这一管理层次的存在, 制约了铁路局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铁路局及时了解运输工作的实际情况, 不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运输生产中的问题。撤销铁路分局后, 铁路局的管理主体责任更加明晰, 企业管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罗金保.铁路运输企业直通式管理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 (7) .

[2]、发挥新体制新布局优势促进运力资源优化配置[J].中国铁路, 2007 (4) .

[3]、谭克虎.从促进合资铁路发展看我国铁路管制的改革[J].经济问题, 2007 (6) .

[4]、徐禹.现有体制下铁路融资难点分析及建议[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3) .

[5]、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铁路发展回顾与展望[J].铁道经济研究, 2007 (3) .

[6]、世界铁路发展的一般规律[J].铁道经济研究, 2006 (1) .

[7]、刘志军.认清面临的形势推进和谐铁路建设实现我国铁路又好又快发展[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 (2) .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篇9

(一)组织协调单位

为了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应成立专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以及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负责规划组织实施中的相关政策制定,督促检查项目的质量和建设进度,有力地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建设主体

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选拔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项目建设和技术指导;管材、管件统一进行招标,土建部分也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的专业施工队伍和监理单位承担工程的施工和监理任务。按工程施工规范、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标准,监理单位全面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严格进行合同管理,协调好各方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实施。项目竣工后,严格按照水利工程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水务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水利水电建设法规、规范,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及质量终身负责制,搞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

(三)建设资金管理

本项目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省财政补助和县级财政投入组成。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应对项目资金设立专门帐户,固定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按项目资金管理计划使用。按项目预算和合格工程量划拨资金,专款专用,严禁单位和个人截留、挤占和挪用该项目建设资金。

为了保证建设资金及时到位,管好用好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开工,按期完成,及时发挥效益。按照《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管机构,单独立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从资金筹措、使用、监督等方面制定各项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二、建后管护

(一)及时移交,明确产权

项目建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对新建成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明确产权属灌区水管单位,受益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管护主体,及时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办理工程管护移交手续,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农民用水户协会指定专人负责运行维护管理,并落实运行维护费用。

(二)明确责任,专人负责

根据批准的水管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建成规范的运行管护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在受益农户中确定专人常年负责调配和维修,使项目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规范运行,形成良性的运行管护机制。

(三)加强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由于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时间短,技术力量薄弱,工程管理经验不足,要适时根据用水者协会的特点,在做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利用冬季空闲期,加强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为农服务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四)建立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及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项目区要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效节水灌溉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以改革促改造,以改革促发展,实现项目区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使项目区走上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灌区管理单位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推进人事、产权、管理、经营机制等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一)产权制度改革

为使灌区更好地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灌区自身良性运行,必须明确灌区资产的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进行确权划界,明晰产权。灌区的资产大多数由政府投资、农民投劳兴建的农业基础设施,带有很强的公益性,其产权归国家所有,由灌区管理单位行使经营管理自主权,不以盈利为目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二)管理体制改革

用水者协会全权负责支渠以下工程的维护、配水、水费收缴,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条件的可有计划地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调动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

(三)经营机制改革

在明确灌区的经营自主权后,要使灌区尽快由工程管理向经营管理转变。取消用水户通过政府向供水单位要水的传统做法,进一步完善落实水票制,实行合同供水,供需双方直接见面,从根本上革除行政指令性供水、供用脱节、供不应时的弊端。供水合同由灌区管理部门与生产经营者或农民用水户协会签定,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供水时间、数量、灌溉亩次、应缴水费等。配合合同供水,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条件下,逐步扩大向城市和工业供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投入机制改革

在资金投入上,实行国家补助,集体、群众集资或投劳等筹资形式,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和民办水利及社会办水利的格局。灌区支渠以上的灌排骨干工程建设和更新改造所需资金,由国家、地方和灌区共同筹集;支渠以下的灌溉工程,以地方财政、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为主;鼓励发展民营工程和股份制工程;同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团体或个人,在灌区内投资兴建和开发经营性水利设施。

(五)灌溉水价改革

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篇10

随着国家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实施, 科研档案的管理方式将要发生怎样变化?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有科研档案管理中的一些运作制度已不能适应服务于科研机构走科技产业化道路的需要, 转化成果的科技材料收集难、质量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不少单位在机构调整中削弱了科研档案工作, 没有挖掘档案信息资源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单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有的单位在利益的追求上存在短期行为, 在档案的管理上亦步亦趋, 甚至看见哪项成果赚钱就重视哪项成果档案的管理, 这些均不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机构改革背景下科研档案的管理策略, 使科研档案工作适应市场机制的运作。

1. 建立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的科研档案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 科研机构形成的是独立于经济体系之外的科技体系, 科研单位从国家获得所需的一切运转费用, 其职责是单纯从事研究与开发项目, 课题由国家计划安排, 科研机构和人员不必计较研究成果的投入与产出以及市场前景等。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实施, 研究、开发活动已变成市场行为, 他们所承担的课题来源严格按技术合同执行, 国家下达项目也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和签订承包合同的办法;他们基本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承包国家计划项目、接受委托研究、转让技术成果、合作开发、咨询服务等方式, 在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获得;研究所的管理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单位的科研工作, 而逐步扩大到与企业、与外单位合作工作的管理。为此, 科技管理方式、手段将随着研究机构的转轨、转制而改变, 档案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要改革原有的科研档案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市场———科研档案———市场”的开拓式运行模式, 使“行政行为管理”与“市场行为管理”相结合, 促使共建、共管机构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型科研档案管理制度, 将市场机制注入科研档案管理工作, 营造科研档案管理与技术转化互为一体的好环境, 尽快在管理、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激励机制, 使科研档案真正成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真正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服务。

2. 采用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

在科研机构改革中, 新的研究模式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 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在我国5 000多个独立核算的科研单位 (不包括高校和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 中, 有4 000多个技术开发型科研院所将要转变成科技型企业, 改编成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进入市场。特别是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以来,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开始向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方向发展。每年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有10多万家,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8 000多个, 合作开发或转让成果17万项, 先后共建研究开发机构或经济实体5 800多个。类似的合作、共建模式使科研单位形成了新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对科研档案的收集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从收集本单位为主转向“以项目为单元”的收集方式 (不论单位多少, 只追求某个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 。一般情况下, 研究阶段的科研档案在研究所, 按科研程序和归档制度能做好收集工作。而开发 (包括共同开发) 阶段的科研材料除研究所自行开发的项目外, 有的属于合作双方共有 (研究所配技术股, 合作对方提供资金予以开发研究的项目, 新的成果权双方共享) , 有的属于合作方 (合作对方出资买断成果权) 。对这类科技材料的收集, 若只采用现行的收集方法, 是很难收齐的, 可采用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

3. 加强横向联合,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 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 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 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 实行一体化管理,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 实行资源共享, 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建立联合目录是用统一的著录格式和编排, 联合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馆、图书馆 (室) 馆藏的档案目录。通过建立联合目录, 形成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使各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实现文献资源互补, 提高馆 (室) 藏资源利用率,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因而也可有效地缓解存储空间拥挤、人员及资金紧张等矛盾, 并有利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 (室) 藏朝着有侧重、有特色、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4. 注重反馈, 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

反馈方法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 进行分析研究, 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例如, 档案产品经过用户使用之后, 能否适应需要、哪些需要改进等。这是检验档案部门为适应市场需求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否成功的关键, 也是对档案产品质量做出的评价。通过对档案产品质量的反馈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可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评判、自我调节, 检查档案工作改进的目标是否已达到、已经做了些什么、还应做些什么等。

5. 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从目前情况看, 大部分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差、知识“渊”而不“博”, 缺乏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意识与能力, 直接影响了科研档案管理手段的创新和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市场适应性, 出现低水平和机械地仿制他人做法的现象。再者, 由于科研档案管理人员专业面、知识面显得太窄, 尤其是接受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训练少, 也就很难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很难适应和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档案管理创新的关键是观念的转变, 就是要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对人的能力的开发、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激发上。在管理机制上, 要能“按照既有自我激励又有自我约束的机制来运行”, 使档案管理人员总能得到一个正确的、奋发向上的信息。

上一篇:NTFS下一篇:港口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