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2024-05-26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精选十篇)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篇1

一、河北省城镇化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 河北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率比2012年提高1.32个百分点, 达到48%, 但低于53.73%的全国城镇化率, 更远落后于北京的86.3%, 天津的8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河北省城镇化率还比较低。河北省虽然城镇化率还比较低, 但是仍然在稳步推进。

(二) 13个设区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

河北省13个设区市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石家庄市城镇化率最高, 为 (不含辛集市) 55.72%、唐山市排名第二, 为54.97%, 而定州市为42.77%, 与石家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河北省, 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最高的是石家庄, 石家庄和唐山的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他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河北省土地存在的问题

(一) 河北省土地现状。

在2014年6月25日, 河北省公布了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 (截至2009年) 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第二次土地调查全省耕地面积 (截至2009年) 为9, 842.03万亩, 而第一次土地调查时 (1996年10月31日) 为10, 345.68万亩, 短短几年的时间减少了503.65万亩, 年均减少38.74万亩。人均耕地由第一次土地调查时的1.60亩减少到2009年的1.40亩, 低于全国人均耕地平均水平。有的县市达不到1.4亩的水平, 有的村人均还不到1亩, 甚至低于国际公认的0.795亩的警戒线。

(二) 河北省农村人口转移现状。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象, 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谓“转移”, 是指农村劳动力在本乡由从事第一产业转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和到本乡镇以外的城镇就业。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 农村劳动力转移涉及到一点是农民由原来从事农业为主转为到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为主。从2001年开始,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比较迅速, 到2012年末, 全省城镇化率达46.8%, 而2000年时只有26.33%, 提高了20.47个百分点, 增长幅度近一倍。河北省城镇人口2000年时为1, 757万人, 2012年末达到3, 411万人。增加的城镇人口中有很多都是农村人口, 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众多的农村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 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 这对城镇化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同时, 农村转移人口的土地怎样处理, 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 河北省农村土地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质量急剧下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 农村土地受到严重污染。2000年对3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 结果发现316万hm2土壤重金属超标, 超标率达1211%。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土地质量在不断下降, 最终太多农产品都丧失了本来应有的口味。现在经常听到西红柿没有味, 草莓没有应有的甜味, 这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现在, 人们都喜欢绿色食品, 但是在空气受到污染、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到处都是的情况下, 有多少土地没有被污染, 有多少农产品是纯天然绿色的呢?

2、土地存在撂荒现象。

在种地收入没有多少的情况下, 很多农民不再耕种自己的土地, 有的将土地转让给别人耕种, 有的干脆闲置, 出现了撂荒现象。随着城镇化的进程,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去城镇等打工了, 农村留下来的是老人和孩子, 没有能力耕种土地, 也会导致土地闲置撂荒。农村土地撂荒不仅仅是由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 还有规划用地的闲置。经常有建设占用耕地, 厂房由于各种原因停建, 导致耕地撂荒。

三、解决对策

(一) 政府增加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保护土地意识。

农民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 对土地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就需要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只有农民重视土地了, 知道了土地的重要性, 才能更有效地耕种土地, 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要达到农民重视土地这一目的, 政府需要加大宣传, 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向农民宣传土地的价值, 让农民认识到土地的重要性, 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撂荒土地, 不浪费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资源。

(二) 政府允许土地流转, 增加土地收益。

面对很多农民都不愿意种地的情况, 可以将他们的土地集中起来, 租给愿意耕种的人种, 他们每年可以分到一定的收益。只要是转租的收益不少于自己耕种的收益, 农民都会乐意转让土地使用权。为了土地承包的顺利进行, 就需要从制度上允许土地承包转让。有的地方已经开始用土地入股, 出租方每年分红。河北省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是分田到户, 土地是分散耕种, 难以实现机械化, 收益不高而且耗财费力。将土地集中起来, 在大面积承包的情况下, 实现机械化耕种, 实现农业化大生产, 这样既降低了成本, 又增加了收入, 农民也得到了实惠, 最终实现共赢。

(三) 政府增加农业扶持力度, 增加农民收益。

农业要增产, 就需要投入。政府应鼓励、支持农民增加农业生产工具的投入。政府除了鼓励、支持农民投入外, 还可以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如可以对购买农业机械的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 让那些想种地又缺乏资金的人有机会实现耕种的目标。机械化、产业化的实现, 即使亩产不增加, 土地面积多了, 收入也比较可观。

(四) 政府帮助建设农副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增加农民种地的热情。

2014年, 好多蔬菜价格低廉, 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茄子批发价格最低时一斤一角钱, 长豆角、冬瓜、西瓜、西葫芦等价格都比较低, 种一亩地的收入只有几百元, 辛苦劳作一年还不够成本, 甚至出现了菜农因为种菜的收入不够还贷自杀的情况。如此低的农产品价格, 会影响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政府应该加快农副产品市场信息渠道的建设, 让农民的产品有销售渠道, 务农收益能够提高, 这样农民才会有继续耕种土地的热情, 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土地。

摘要: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 具有不可再生性。在河北省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土地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转移人口,土地

参考文献

[1]彭宗忠, 郝岩.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统计与管理, 2014.5.

[2]http://www.heb.chinanews.com/hbzy/20140410263356.

[3]靳相木.中国乡村地权变迁的法经济学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8.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篇2

农村用地现状 问题背后看潜力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河北省建设用地总量为2691亩,其中村庄建设用地1481万亩,占全部建设用地的55%;农村人均占地达到238平方米,与目前城镇人均占地130平方米相比超出80%。从全省整体情况看,农村建设用地比重过大,土地利用粗放,闲置浪费现象比较突出,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节地潜力。新民居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节余土地、治理空心村、增加耕地后备资源,缓解建设用地紧张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省一些地方在新民居建设方面初见成效,节地明显。

大量土地得到节余。藁城市蔡家岗村目前正在进行新民居建设,已建起六层村民住宅楼5栋,建筑面积27000余平方米,80户村民迁入新居。村干部告诉记者,蔡家岗村村庄建设占地912亩,按照规划,全部改造完成后村民小区占地只需100余亩,可节余土地近800亩。应该说,这个村是新民居建设节地的典型。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人士认为,通过重新规划,实施“平改楼”工程,推动村庄向社区转变,节地潜力非常巨大。按一个行政村平均节地80亩(保守估算),到2012年全省完成75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扣除复垦部分),可为全省腾出建设用地50万亩左右。如果完成全部农居改造,全省预计可增加建设用地400多万亩。“空心村”得到治理。临城县东镇镇西羊泉村是个比较典型的“空心村”。记者到该村采访时,一台挖掘机正在施工,拆除位于村中间的部分闲置的老旧房屋。村干部介绍,西羊泉村有220户,村庄占地457.8亩,户均占地2亩多,其中空闲宅基地就有200多亩,占到全部村庄建设用地的44%,浪费严重,目前该村正在结合新民居建设,进行“空心村”治理。从全省情况看,目前河北省不同程度存在“空心村”现象的村庄约有7500个,占全部村庄的15%左右,空心村面积平均在20%—30%左右,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约10万亩左右。形成“空心村”的主要原因是村庄建设缺少规划,建新不拆旧,村庄盲目外延发展。近年来,河北各地积极开展“空心村”治理,已取得不少成效。开展新居建设,实际就是对整村进行重新规划,拆旧建新,能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形成的“空心村”问题。

城镇建设用地得到缓解。新民居建设节余的大量农村建设用地,按照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原则,集中用于在城镇周边集中连片安排工业项目,能从根本上破解建设用地瓶颈制约,满足较长时期的建设用地需求。近两年来,河北省一些地方充分利用新民居建设节余的土地和开展砖瓦窑复垦,通过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全省增加城镇建设用地6万多亩,解决了大量项目用地,缓解了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足问题。开展新民居建设无疑为进一步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为城镇建设用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宅基地矛盾纠纷得到解决。多年来,河北省农村建房基本上没有发放过建设用地指标,一些地方村干部私批乱放导致农村宅基地未批先占问题比较普遍。如定兴县北南蔡乡大留村近10年私自发放宅基地60多宗,侵占耕地近百亩,每户少则七八分地,多则达1.5亩。由于多数形成事实违法,很难强制拆除。同时农村“一户多宅”,超面积问题也比较突出。2008年新河县对全县农村宅基地调查的数字显示,该县农村户均宅基地为1.53处。由于宅基地纠纷引发的信访问题占到目前农村信访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造成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开展新民居统一规划建设,能有效解决多年来形成和遗留的大量宅基地方面的矛盾纠纷,改善基层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破解难题关键 盘活节余土地

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河北省各地在新民居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二是用地。新民居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河北省近年来已开展新民居建设地方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村民自筹。一些有产业支撑项目,集体经济比较发达,村民收入较高的村庄,主要依靠自己力量进行新民居建设。黄骅市白庄村是河北省首批小康村,该村现有一个占地100亩的现代化五金工业园区,年产值达到12亿元,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近年来该村投资3000万元实施“平改楼”工程,已成为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的样板村。二是以地增值。一些靠近城镇附近或县城周边的村庄,利用节余的土地,通过土地复垦、项目开发,为新民居建设积聚部分资金。目前鹿泉市上庄村、申后村在新民居建设中,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了让村民以成本价入住新民居的目的。

但对大部分经济条件一般和缺少明显区位优势的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来说,资金问题还是主要“拦路虎”。如果资金不足,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规划期过长,二新民居建设水平不高。为此,今年,河北省已专门安排了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省定1000个示范村开展新民居建设,并要求市、县两级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集中投放,共同扶持省定示范村新民居建设。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人士认为,在新民居建设中,除了政府扶持,一定要做好节余出来这部分土地的文章,在给企业以合理回报的同时,让土地增值的收益较多惠及村民,这样能为新民居建设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开展新民居建设,也是对农村建设用地重新整理和利用。由于村庄用地条件各不相同,对土地的需求也存在不同类型。从已开展新居建设的村庄看,有的村内有一定数量的空闲地、未利用地或废弃的打谷场、坑塘等,可利用现有村庄原址进行滚动开发改造,边拆边建,不需要占用新的土地。如藁城市的蔡家岗村、岗上村就是利用原村庄建设用地进行滚动开发,未新占一分耕地。

但大部分村庄需要提供一定土地进行周转,对土地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占用村边少量耕地周转。有的村庄村内空闲地和未利用地较少,需要占用村边少量耕地进行土地周转。如藁城市只照村在新民居建设中,经批准占用村边70亩耕地进行土地周转,对5个自然村进行合并。从2003年开始建设以来,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已建成两层以上农民住宅239套。全部工程完成后,村庄建设用地将由原来的629.46亩减少到389.2亩,节约土地240亩。二是整村搬迁另外选址。有的村庄由于原村址位置不适应生产生活,或处于行洪区,或受地质灾害威胁,或压覆矿产资源,需要占用耕地另外选址建设新村。如藁城市小兴安村占地260亩,原址处于滹沱河行洪区。2001年经批准将整村搬迁到附近的兴安村西侧,进行两村合并,安排建设用地203亩。通过采取建新、搬迁、拆旧同步进行方式,到2006年,小兴安村已基本完成整村搬迁,原村址进行土地复垦后,实现占补相抵后还净增耕地62.46亩。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新民居建设蕴藏着巨大的节地潜力,只要运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及时提供部分周转地,不仅能破解新民居建设用地难题,满足用地需求,而且能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破解城镇建设用地瓶颈制约。

立足节约用地 明确用地原则

开展新民居建设,是对原农村建设用地的重新规划利用,因为村庄条件差异,在土地利用方面也存在不同类型。通过采访不同的村庄,从河北省的情况看,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原址原用。有的利用原址改造建设新民居的村庄,原有的建设用地用途不变,范围不变,腾出的部分土地主要用于拓宽道路、建设公共设施等。这类村庄一般原占用建设用地面积不大,村内空闲地不多,腾出的土地空间有限,也不需要占用村边耕地进行土地周转。二是部分土地复垦。有的村庄将村庄改造后腾出的部分土地复垦成耕地,主要用于归还周转用地,实现占补平衡。三是部分土地用于项目建设。有的村庄将村庄改造后腾出的部分土地直接用于项目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城镇周边处于规划区内的部分村庄,也有的将原有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四是多用途混合利用。有的村庄在对原村址进行改造后,一部分土地用于住宅建设,一部分土地用于复垦,一部分用于开发建设。

土地是新民居建设的载体的基础,必须研究好土地政策,解决好土地难题,才能对新民居建设起到支持和保障作用,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合理利用。通过调查采访,需要国土资源部门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供地问题。建设新民居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在确保占补平衡的前提下,必须提供部分周转用地,保障新民居建设用地需求。二是规划问题。新增建设用地,尤其占用基本农田,都涉及到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问题,需要研究如何与正在修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的村庄建设规划进行衔接,解决审批难问题。三是违法问题。多年来各地村庄实际占地面积普遍扩大,很多都缺少合法用地手续,属于事实上的未批先占,在新民居建设中需有相应处理办法。

目前,河北厅正着手研究新民居建设中涉及的有关土地问题。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新民居建设要立足两点:一是农民得实惠。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和对土地进行市场化运作,让农民尽量得到较多的土地增值利益。二是土地要节约。新民居建设必须体现节约用地,除满足住宅用地外,要通过对原村庄占地复垦一部分,开发一部分,在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增加建设用地空间。在用地原则方面,有关人士提出:一是科学规划原则。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时,要立足实际,统筹安排住宅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农机具集中存放场地、道路、复垦耕地、项目用地,同时要为今后发展预留一定备用地。二是节约用地原则。新区规划应提倡建二层以上多层农民住宅,每户住宅建筑面积原则上二层楼房原则不超过200平方米,多层楼房原则不超过150平方米。规划设计独门独院的村庄,每户占地面积不得超过《河北省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限定的标准。村民住宅区规划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原村庄面积的三分之二,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道路等)应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三是增减挂钩原则。对通过旧村新建改造腾出的部分建设用地,要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实行增减挂钩,集中连片用于发展工业小区,以缓解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问题,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解决新民居用地 必须坚持政策创新

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存在不少政策方面“障碍”,需要以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勇于冲破传统束缚,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勇于闯出新的路子,既要支持发展,又要规范管理,通过制订新的灵活的土地政策,保障新民居建设用地,缓解资金压力,实现农村土地利用最优化、效益最大化。采访中,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围绕如何破解新民居建设用地难题,支持新民居建设,积极思考研究,提出了不少政策建议。

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今年河北省被国土资源部列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河北厅已决定将安排的12000亩用地指标,全部用于解决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但由于指标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所需周转用地。为此有关人士建议,不足部分应通过土地置换办法解决。对原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复垦新增加的耕地,进行等量置换,进行指标有偿转让。鼓励列入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本村没有条件进行土地复垦实现占一补一的,可在设区市范围内异地购买复垦指标。

严格制定和执行规划。不论是通过增减挂钩还是土地置换解决周转用地问题,都要统一纳入村庄建设规划。各地在编制新的村庄建设规划时,要与正在修编的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重点做好村庄周围原基本农田的重新调整划定,同时设置红线,框死村界,防止今后村庄继续盲目外延发展。对确需占用村边少量耕地进行新村建设,有条件通过复垦补充耕地的,在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时,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核实的实际地类、用途、位置、面积、权属为依据,参照正在修编的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将需占用的耕地和复垦补充耕地位置、面积统一纳入村庄建设规划,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按新的村庄建设规划执行。通过复垦归还周转地时限不得超过6年,复垦后的耕地要拿出30%左右用于归还原村庄无合法批准手续多占的耕地。

鼓励企业参与新民居建设。为帮助解决新民居建设资金不足问题,调动企业参与新民居建设积极性,可探索实行城乡建设项目捆绑运作。即将农村新民居建设项目与城镇规划区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地块进行项目捆绑,由企业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取得新民居建设开发权和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企业先期投入资金按规划要求建设新民居及其配套设施,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供农民入住。另一方面,由政府通过测算以即期市场平均价,协议出让给企业一定面积的城镇建设用地,供其进行开发建设,以此形成一种企业先下乡支农然后进城获利的土地运作新模式。

优惠土地供应政策。对处于城镇规划区内的新民居建设示范村,通过拆旧建新腾出的建设用地,凡村民自愿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并按出让方式供地的,按照让利于民的原则,可按评估地价的40%收取土地出让金。对安置原村民的住宅土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按照一户一宅原则,对迁入新民居村民的原宅基地,原则上不予补偿,由村集体统一收回、统一规划使用。从2009年开始,在新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和审批前,各地应暂停宅基地审批发放。

为新民居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国土资源部门要先期介入,对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开展农业地质调查,地热普查等,帮助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科学选址、科学复垦,合理利用新能源。土地开发整理资金要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倾斜。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在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资金时,要向列入新民居建设示范村重点倾斜,支持新民居建设示范村通过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对涉农资金实行集中使用。新民居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在由各级政府提供财政专项资金补贴的同时,应对各部门现有的各类涉农资金进行集中捆绑使用。经过测算,新民居建设公用基础设施部分投入平均每亩需要1万元,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及有关部门涉农资金补贴应主要侧重支持列入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篇3

摘要:河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等问题,需要在法律上给以规范。应在土地地权登记和确权、保护基本农田制度、土地流转服务体制、土地流转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以及流转争议解决机制等方面,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促进、保障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土地流转抵押权地权登记争议解决承包经营权

0引言

土地制度问题是中国农村面临的核心问题,而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当前地权制度变迁的焦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即在保持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土地使用权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转移和交易。由于农地细碎化经营潜能耗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业产业规模经营的扩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等因素引发河北省土地流转成为必然。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全省172个县(市),约有5万多个行政村落,目前除极少数几个村镇坚持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外,其余均为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当前河北省土地流转市场总体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土地流转总量偏小,农户间土地自发流转比重大,集体组织引导流转少,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交易机制尚未健全。据笔者调查,河北省土地流转期限都比较短,流转期限主要集中在5年以下,并且约有50%的农户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土地流转合同。同时,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可承包到可出让、再到可入股,呈现了一种逐渐放松规制和多元化运行的机制。但是河北省土地流转还缺乏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和具体管理实施细则,这种不规范增加了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并已成为影响河北省农村土地利用效率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1河北省土地流转的法律问题

1.1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土地流转合同与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现行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中无明确的规定,河北省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也未建立,农户的土地转让在具体的期限和合同内容方面非常不规范。据笔者调查。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税的减免、粮食直补等国家有关“三农”政策的实施,加剧了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数量增多,而河北省目前还没有一个乡(镇)有比较完整的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农村土地流转资料档案缺乏,特别是法律规范的缺失,使一些基层政府以集体名义强行推动土地流转或者随意终止承包合同,严重损害了农民土地承包权,使承包农户的土地经营权益无形中被基层政府剥夺了。

1.2土地承包经营权自由流转受限现行法律法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出了严格限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受让方受到的是债权保护,而要获得土地物权的受让人有身份限制并必须满足一定程序。<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经发包方同意,可以将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由该农户同发包方确立新的承包关系,原承包方与发包方在该土地上的承包关系即行终止;1999年河北省施行《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条例》明确了土地流转必须以发包方同意为原则;农业部于2005年3月1号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11条及25条甚至规定承包方申请及发包方同意两道程序。因此,承包方要想顺利流转自己的权益,实现土地的用益权能,必须同时满足承包方同意、受让方集体成员性和承包方的经济保障性三个条件:<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可见,《物权法》概括性的条款回避了该问题,而对于经发包方同意也是基本认可的。

笔者认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既然定性为物权性质,就应赋予承包经营人完整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流转权是承包农户作为流转的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土地流转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流转收益全部归承包农户。承包农户在遵守法律的情况下应当有自主权,这样才符合私法自治的原则。实际上,我国在土地流转权方面也在尝试推进改革。如,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9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这无疑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范畴放开的一个政策性尝试。因此,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改革方向来看,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该也必然成为河北省下一步改革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1.3禁止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基于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来源和农村基层社会稳定的立法目的,现行《物权法》和《担保法》均明确禁止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作为抵押财产行使抵押权。这就导致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不完善的产权,难以形成土地融资市场,抑制了农地的价值担保功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无法实现其抵押融资功能,既不利于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模式,也不利于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当前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展等问题,都与农民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农民缺少资金及可靠的融资渠道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利是有价值的,其物权性质已为学界所认同。既为物权,权利人应享有抵押权。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旦成为最具有财产性收入的资产,肯定会增强河北省农业生产资本的充裕程度。因此,笔者建议,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扩大现行法对抵押的适用范围,允许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进行抵押。

1.4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缺位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在产权方面仍存在缺陷。一个完整的产权应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而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但是这个概念不是法律上的“组织”,是一个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这样一个无法律人格、不能具体行使对土地有效监督和管理的集合群体作为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必然造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置。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虽然明确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民的使用权,但到底属哪一级、主体是谁、农民的使用权如何具有保障性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而使得农民的各种土地权益没有保障,随时可能受到来自村、乡(镇)各级政府的侵害,村、乡(镇)集体组织很自然地就依法享有了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包权.进而掌握了土地产权中的让渡权和处置权,即调整土地资源的权力和对外交易土地资源的权力。可以看出理论的难点和法律的缺陷为乡(镇)政府、村级“准政府”的侵权提供了便利,导致经营管理者成为所有权的代表,乡(镇)、村基层组织可以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做出土地流转决策,分享土地流转收益,剥夺农民的相关权益。

2河北省土地流转的法律构建

土地流转一定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我国现在土地制度流转的法律还很不完善。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大多是对土地流转的原则性规定,针对河北省具体情况需加大土地流转的立法工作,对流转的具体程序和步骤还需要详细规定。

2.1土地地权登记和确权如果不以确权为基础,冒然推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则流转的主体便不可能为农民,而很可能是其他权力主体,这会侵害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都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户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该证是确定承包户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据调查。河北省土地向外发包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的几乎占不到三分之一。普遍出现土地经营权证填写不规范、不详细、不真实,土地经营权证书发放不到位或丢失、土地承包档案不完整、不规范等问题,还有部分地方违规多留机动地。

河北省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应该依法进行土地详查,入户调查、实地测量,在此基础之上,了解土地现状,进一步明确地界,确定一些新增地及权属不明地的权属,把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户,清理、规范整理土地承包档案,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确保土地承包档案信息完整、齐全和真实有效。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应包括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续展登记和注销登记。其中,变更登记包括主体变更登记、使用面积变更登记、农地用途变更登记。河北省还可以探索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立土地承包电子档案系统。

2.2完善保护基本农田的制度河北省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要生产省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肩负着重要责任。在产粮大省实现这一目标的背后,还需要相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作保障。中央政府对农地的转用已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1995年设立“基本农田”作为需要专门进行保护的农田;《物权法》规定承包人对承包地所享有“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的权利,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企业(包括个人投资者)成片租赁土地后,擅自在耕地上建造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的农业用途。笔者对省城市城乡结合部调研发现,由于农村缺乏资金,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城乡结合部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大部分用于以“土地出租”的工业开发,另一部分是从事“小产权房”的开发。

因此,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确保流转耕地不会流失。笔者建议,农地的用途登记应明确到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中的一种,而不能仅仅登记为农业用途,并将基本农田标注到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当农地从一种农业用途转变为另一种农业用途时,要进行变更用途登记。政府土地主管机关也可以对此行使强制恢复原状或行政处罚的权力。

2.3规范流转争议解决机制我国《土地承包法》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的形式和要件做了要求,即采取书面形式和经发包方统一和备案的形式。但在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大多采取口头形式,导致大量土地转包纠纷的案件。因此,建议从三个方面规范:一是出台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建议河北省人大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制定《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从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程序等几个方面对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规范;建议河北省工商局、农业厅出台全省统一的《河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包括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委托流转合同等五种,二是完善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公示制度。目前,河北省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登记规定由于过于宽松而不能落到实处,致使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过于随意《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物权法》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这一重要物权的变动缺乏必要的公信力,容易产生流转纠纷,造成对善意第三人的伤害。建议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的登记、备案,使土地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化:建议大力推行河北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登记、公示制度,限制农村土地的非法转让,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交易安全,促进交易便捷。三是建立健全以仲裁为主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解决机制。2009年2月21日,省委办公斤、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依法开展土地承包仲裁员培训,建立健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承包和流转纠纷解决制度;2009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务会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了程序简便、费用低廉解决争议的制度,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统一的法律制度。河北省要尽快依法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体系。2.4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制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低效率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规范的组织协调机构和土地流转市场。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县、乡均未设立与土地经营权流转相关联的评估、咨询中介机构。建议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构,健立县、乡两级土地流转市场,起到农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并制定项目编号、名称、权属类别、区位、面积、流转方式、参考价格等,受理农村土地物权交易的委托,提供多种流转方式供农民选择。另要与相关产权交易机构联网,实现与各地产权交易机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低效率的直接原因还在于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由于农民在流转过程缺少对土地升值的预见性。因此,建议完善土地流转评估制度,即成立或授权民间专业的土地估价机构,对土地进行估价。合法的估价机构对土地做出的估价具有法律效力,是土地交易价格的法定依据,也是依法纳税的法定依据。笔者建议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建立流转服务组织,以乡镇经管站或农技推广站为依托组建土地流转中心。

2.5完善土地流转后农民的社会保障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因素,农村土地承载着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实行,并未明显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繁荣,究其根本,是对农民的保障性缺失。我们要建立、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救济、户籍等相关制度,从而保障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目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推开。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对于承包土地全部流出的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优先纳入各类教育和培训计划: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区域,要优先将流转土地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保险范畴。笔者建议,随着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适时与城市养老保险衔接。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篇4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对策,湖北省

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必要的农地流转具有使农地适度集中, 满足统筹城乡用地需求, 促进农民由土地实物保障向价值保障转换, 保护农民利益,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功能[1]。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部署中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结合基层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以湖北省2011—2013年农村土地流转为例, 对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对策进行相应研究。

地处我国中部的湖北省, 据长江中游之优势, 农业资源丰富, 农业经济发达,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到2012年, 全省村民委员会25 991个, 总农户1 085万户, 其中承包农户961万户, 农村人口4 089万人;总耕地面积339万hm2, 其中家庭承包面积300万hm2, 承包农户户均0.31 hm2。截至2013年6月底, 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64.7万hm2, 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1.6%。

1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较低

目前, 以农户之间自发的土地流转仍占据较大比例, 依靠亲缘关系进行情感型流转的居多, 而基于纯粹收益考量的经济型流转比例并不高。以2013年为例, 流入农户的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9.7万hm2, 占当年流转总面积61.22%;流入企业的为9.6万hm2, 占当年流转总面积的14.75%, 流入合作社的为10.1万hm2, 占当年流转总面积的15.66%。合作社和企业作为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经济型组织仅占流转总面积的30.41%, 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农户却占据当年流转总面积的61.22%。虽然从流转趋势来看, 流入企业和合作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但上升速度缓慢, 2011—2013年, 流入企业和合作社分别只上升了2.34个百分点和6.87个百分点。

1.2 监管不到位, 流转不规范

农村土地流转属于我国经济发展中土地制度改革的特殊产物, 存在着制度缺陷, 从而产生监管缺失和法律空白。外部监管的不到位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不规范的土地流转随之而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流转主体不规范。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只能是农户, 而在实际农村土地流转中, 许多乡镇政府, 或者村集体组织代替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少数地方甚至存在行政强制流转或以流转代征地的现象。二是流转合同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流转合同签订不规范, 合同条款不完善等方面。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口头约定形式占据较大比例, 具有规范化的合同流转比例相对较低。2011—2013年, 湖北省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面积分别为27.3万、36.1万、40.2万hm2, 占当年流转总面积的61.45%、63.25%、61.9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3年间通过合同进行流转的土地面积比例均徘徊在60%左右, 尚有接近40%的农村土地流转并未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即使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也存在合同条款简单, 权责不清等现象, 总体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化程度较低。三是流转程序不规范。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中依靠亲缘关系的情感型流转、基于收益考虑的经济型流转和基于行政权力的权力型流转并存[2], 导致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乱象丛生。尤其是依靠亲缘关系进行的情感型土地流转, 大多以口头约定或电话委托简单进行, 而这些又为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埋下了重大隐患,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迅速、地价波动较大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1.3 内部机制失衡, 农民利益受损

目前, 农村土地流转内部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农民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收益直接影响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目前, 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获益并不高, 一些大宗流转约定年限在20~30年, 流转费有的是低价一次买断, 有的约定分年付款但未来价格上调空间小甚至一定到底。土地流转后实行规模经营, 农业虽然增效了, 农民却并没增收, 甚至有些反而减收或失业[3]。2011年, 全省流转均价每年5 310元/hm2, 低于农户种植平纯收入, 直接影响了农户流转积极性。

2 对策

2.1 规范土地流转, 提升流转效率

2.1.1 规范流转主体。

一是应规范农村土地产权, 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保护农民流转主体地位。明确、完备、明晰的产权关系是保障土地流转的制度基础。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经营权归农民所有的“两权分立”的现状, 导致在土地流转实际操作中产权主体多元化[4]。通过确权确地、颁证到户, 明晰承包权属, 确定农户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主体地位, 可以极大消除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 放心将土地经营权进入流转市场。二是加强政府引导。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应当扮演好引导者角色, 切忌越俎代庖, 擅自取代农户的流转主体地位参与农村土地流转。更不能违背农户意愿, 利用行政力量进行强制流转。三是村集体积极协调。村集体作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是连接政府和民众的重要纽带, 具有协调、沟通、传达等功能。在农村土地流转中, 村集体应当充分发挥协调功能, 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宣传, 让农民充分知情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减少农村土地流转中的盲目性,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

2.1.2 规范流转合同。

合同作为一种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具有法律效应, 对于规制民事行为不可或缺。规范的合同签订与证书发放能够促进农地市场的发展。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流转合同签约率低, 签订不规范等现象较为普遍。各地区土地流转职能部门, 特别是地方政府和村委会应当结合各地区实际, 提供合同模板, 引导农民正确规范使用流转合同, 并做好相应备案。

2.1.3 规范流转程序。

在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主体和流转合同的前提下, 还应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程序。农村土地流转是建立在自愿原则之上, 流转应当按照流转双方互相协调, 签订协议, 报批等程序依法合规进行。只有做到农村土地流转程序规范, 才能有效地降低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发生概率。

2.2 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调动市场活力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 培育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是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率最为明显的方式。

2.2.1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 利用价格杠杆调整土地流转价格。

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市场原则建立土地流转价格评估体系, 对土地质量、升值空间等进行相应评级。同时减少行政干预, 维护市场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 以保证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公正性。

2.2.2 培育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组织。

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能够充分挖掘土地价值, 实现土地流转的规模效应。通过充分调动具有专业优势的经营组织, 如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 引导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与此同时, 应当配套相应的农村土地流转后续监管体系, 防止土地流转后挪做他用, 杜绝土地资源的不当利用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2.2.3 培育完善农村土地金融市场。

配套的金融支持是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良性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方面, 地方政府应完善金融机构支持农地流转的相关政策, 给予开展农地有关业务的金融机构相应的财政、金融支持, 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或进行风险补偿等方式激励金融机构积极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 鼓励农户组织参与土地金融信用合作社。另一方面, 政府也需要对相关的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的治理及经营行为作出详细规范并监督执行, 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良性运行。

2.3 调节土地流转收益, 保护农民权益

调节土地流转收益, 对于调动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 保护农民权益迫在眉睫。改善利益分配格局关键在于建立长效的土地流转经营机制, 让农民充分参与到农村土地流转之中, 比如让农民以股份形式参与到土地流转之后的经营之中。如湖北钟祥的“彭墩模式”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土地流转模式;孝南的“春晖模式”是土地股份合作社主导的土地流转模式;天门“华丰模式”是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导的土地流转模式等, 无论哪种模式, 共同特点都是按照农民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的办法, 通过租赁加入股的方式, 大规模流转农民承包土地, 从而改变了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 即实现了土地经营的规模效应, 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2.4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 提升农民就业能力

提升农民就业能力,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外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 还应增强土地流转后农民自身可持续生存发展能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只是土地流转后的“安全阀”, 提升农民可持续生存发展能力才是打消农民流转顾虑的“动力源”。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非农就业能力, 非农收入与农村土地流转关系显著, 非农就业能力越强, 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民, 具有更高的土地流转意愿[5,6,7]。通过劳动就业部门搭建流转农民再就业市场, 积极开展农民非农就业技能培训, 及时提供非农就业信息, 增加当地非农就业岗位等措施的实施, 有效降低土地流转后农民失业和陷入贫困的风险[8,9]。

3 结语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有数据表明, 土地流转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低、流转不规范以及流转中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在日后的土地流转工作中, 应当注意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运作, 并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同时注意保护农民利益。

参考文献

[1]宋辉, 钟涨宝.基于农户行为的农地流转实证研究——以湖北省襄阳市312户农户为例[J].资源科学, 2013 (5) :943-949.

[2]聂建亮, 钟涨宝.土地流转的对策选择与资源动用——基于对云南省W村的个案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101-107.

[3]席景奇.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以渭南市为例[J].学术论坛, 2013 (2) :134-136.

[4]叶剑平, 蒋妍, 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4) :48-55.

[5]刘卫柏.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来自湖南百村千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求索, 2011 (9) :81-83.

[6]毛旭明, 杨庆媛, 信桂新, 等.重庆市农地规模经营主要障碍因素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152-156.

[7]骆东奇, 周于翔, 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5) :49-54.

[8]于洪丽.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3) :96-97.

农村土地承包问题 篇5

近年来,随着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大粮食直补力度等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加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土地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就是有关土地的诉讼也大量增加。现结合本院近年来审理的一些土地承包权纠纷案件,分析该类案件的特点及成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土地纠纷案件主要类型和特点

根据统计,我们发现土地纠纷主要有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承包经营权纠纷、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纠纷、请求确认土地转让协议无效纠纷等几种主要类型,它们的特点是:

(一)土地承包、流转程序不规范。这一特点主要反映在要求确认土地转让协议无效的案件中。往往是双方当事人私下协议后,就将土地进行转让或互换,而不按法律的规定报当事人所在经济组织进行备案。

(二)双方矛盾大,调处化解难。在侵犯承包经营权案件中,双方的矛盾在诉讼前往往都已积累了多年,是在通过其他途径未能解决的情况下,当事人才提起了诉讼,因而双方的积怨甚深,法官在处理时要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也比其他案件要费时费力的多。

(三)当事人举证难、法官审理难、执行难,上诉、上访案件多。二轮土地延包至今近十年,土地现状已有较大改变,有的被退耕还林栽上树木,有的用于整修农田水利设施或被征收,有的历经多次流转或分散发包给多个农户。尤其是对十年前的土地二轮延包提出的确认承包权诉讼,普遍面临时间跨度大、当事人多、举证困难、承包现状和权属复杂、执行难等问题。

二、农村土地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土地升值,受利益驱使。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税费的减免,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征地建房的增多,土地的价值大大提升。原来抛荒的土地现在又能赚钱了,原来换出去的地块可能要被开发了。受利益的驱动,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往往选择诉讼的手段来达到目的。

(二)地籍管理不规范,界桩埋设不统一。在二轮土地承包时,为了少缴公粮和农业税费,村干部往往采取两本帐的办法,一本帐由村里保管,记录的是本村成员实际分得的土地数,一本帐是上报到乡镇的,这本帐上的数字与承包经营权证书和承包合同书上的数字是相同的,但往往要比农民实际分得的土地少得多。界桩是农村土地纠纷发生时最先想到的用来界定权属的凭据。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凭据,却存在随意埋设的情况。实际的情况是在丈量完土地后,随意找一块带尖的石头埋在分界处,规范一点的最多在石头下面再设一截

石灰桩。但在发生纠纷后,往往办案人员去寻找该界桩时,在一个地方能找到几块类似的石头。这两个管理措施的不到位,也为纠纷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三、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防患未然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对发生的个案的解决与处理。

(一)规范地籍管理,做到地证一致。由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参与,村组干部密切配合,重新对各农户现有重新丈量、重新登记造册、重新发放权属证书,使农户的实有土地数与权属证书上登载的土地数一致。

(二)统一制作界桩、统一埋设方法。统一规范的界桩的埋设,是明确清晰的土地权属的保证。建议由有关部门统一设计、制作界桩,制订规范的埋设方法,使界桩真正起到界定土地权属的作用。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的守法意识和合同意识,规范村两委的发包行为。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9条规定,按5个程序签订承包合同: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承包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同时,扼制村委的各种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苗头性行为,将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四)依法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和仲裁机构,扩大纠纷解决途径。乡(镇)经管站要负责本辖区内农村承包合同纠纷调处的日常工作,把矛盾消化在基层;县(市)级要建立农村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仲裁委设在县(市)农经委,负责受理辖区范围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做好仲裁与诉讼的协调与衔接工作。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篇6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农民权益

1.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保护好农民对土地的流转、收益等权益,并通过制度来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国家法律赋予农民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性质,农民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流转和收益等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民依法自主决定其承包土地是否流转、流转形式和对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民依法流转其承包地。保护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收益权。除支付必要的流转中介费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和扣缴。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期限和具体条件,由流转双方平等协商确定,农村土地流转意向达成后,应按照统一的流转合同规范文本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报所在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实行统一档案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农户既可以自己直接进行土地流转,也可以委托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其他第三方进行流转。对于委托流转的,承包方必须出具书面委托书,并明确委托的事项、期限和权限等。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原则上以实物形式确定流转价格,以货币形式结算,也可由农村土地流转管理部门进行价格评估,确定流转价格。

从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的中介组织在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的同时,还应在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和指导,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提供流转中介服务。在集中连片流转过程中,对于个别不愿流转的农户,应由集体经济组织出面,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不影响农户经营收益基础上通过调整和互换等多种形式来解决。在土地流转登记过程中,要及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的约定和行为。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管理,防止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发生。农村土地流转发生争议或纠纷,流转双方既可以自行依法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调解。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既可以申请当地流转仲裁机构进行调解和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适当放宽农村土地的用途范围,拓展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范围

在不损害土地耕作条件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下,农作物种植(包括果树、多年生经济作物、苗木、大棚和设施农业等)、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科学试验等应视为农业用途。允许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依托其流入土地和经营主业,开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农业观光旅游等经营活动,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拓展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范围。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既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同时,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应当具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不得撂荒其流转所得土地。鼓励各种金融资本、城市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等资本依法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农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

3.鼓励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探索农村宅基地有限制流转

各乡村组织结合自己的实际,既可以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和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也可以采取其它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形式进行流转。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进行农业合作生产,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民以土地入股单独兴办或与其他经营主体联办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和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建立生产基地。鼓励全家进城落户的农民自愿放弃其农村宅基地及其所建房屋的使用权,由其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并给予原所有权人一定数量的货币补贴或奖励。允许在国家基本法律的框架和范围内探索农村宅基地及其所建房屋的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交易的途径和方法。

允许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户将其农村宅基地及其所建房屋使用权以分期或一次性付款方式进行出租。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以租赁形式获得一定期限的农村宅基地及其房屋的使用权。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其他经营主体在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上改扩建房屋,进行“农家乐”等生产经营活动。贯彻农村“一户一宅”制度,在农村宅基地转让或出租期内,不再批准农村宅基地指标。

对于以租赁或入股方式获得一定期限农村土地经营权的经营主体,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所必需生产管理用房的建设用地指标,既可以通过承租农村宅基地来解决,也可以申请临时建设用地的方式来解决。

对于通过承租农村宅基地获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经营主体,可以通过土地整理或缴纳土地复垦费等方式将其置换为生产管理用房的用地指标,政府可以核发农村建设用地使用证,所建房屋发放农村房屋产权证,可以出租、抵押和担保贷款,但其期限不得超过土地流转期限。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参与农村废弃建设用地复垦工作,通过废弃建设用地复垦获得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既可享有承租农村宅基地同等权利,还可以有偿、合理流转和转让。

【参考文献】

[1]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管理世界,2002,(11).

河北省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调查 篇7

一、沽源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

(一)流转规模不断扩大

沽源县的土地流转自2008年逐渐兴起,流转面积在两到三年里呈现出了急速增长的趋势,由于受自然条件、市场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随后整体规模有所波动。目前,全县的流转率在30%~40%左右,有的乡镇流转率可达80%,例如闪电河、小河子、黄盖淖等。同时,承包商的流转面积也在百亩到千亩之间不等,但大多数成片分布,便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

(二)沽源县土地流转原因多样

1. 人均耕地较多,流转后收益可观、稳定。

沽源县人均耕地可达6~7亩,属于地广人稀的坝上高原。水浇地流转收益可达500元/亩,旱地在150~300元/亩之间,土地流转收益可观。同时土地流转后,农民既可以外出打工,也可在流转地打零工,例如种菜、包菜、清除地膜等,农民收入既有流转土地收入,又有打工收入,且打工收入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土地流转出去之后,农户自己不用承担自然灾害等带来的不确定损失风险,无论盈亏,按照合同或者协议流转费用会如数支付给农户,收入变得相对稳定。

2. 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大规模种植蔬菜。

沽源县属坝上四县之一,年平均气温+1.6℃,年日照时数最长3246小时,年降水量426毫米,无霜期日数117天。汛期主要在6、7、8三个月,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3%。气候呈现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之态。同时,沽源县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土地多为类似于东北地区的黑土土质,沽源境内有闪电河、滦河、白河三大水系,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全县有大小河流15条、水库5座、淖泊12处,总水域面积达6.1万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产出的蔬菜、马铃薯等作物质量更优,成本更低,成为该地区土地流转的自然优势。

3. 青壮年外出打工,劳动力严重不足是土地流转的重要诱因。

当地农民绝大多数没有经济能力或意识将他人土地流转进来,而自己的十几亩土地收成低又没有保障,致使很多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只有老弱病残,缺少劳动能力,只能把土地流转给外来的商人。在调研期间,县城中心地带还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多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或者从事其他商业活动,而乡镇里的年轻人极为罕见。据有关人员介绍,50岁已经是很多乡镇里最年轻的一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也正在不断缩小。在发放问卷的169名农户里,50岁以下的占调查人数的比重仅仅9.5%,不到10%。

(三)沽源县土地流转效果明显

1.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之前,沽源县以种植胡麻、莜麦等传统作物为主,产量低,收入少,以至于难以达到温饱的标准。流转之后,沽源县2015年在册耕地166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燕麦、马铃薯、亚麻、杂豆、蔬菜等,成为华北最大的脱毒薯基地。201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预计实现总产值35672万元,同比增长4.7%。乡镇种植意向调查资料显示,菜蔬、莜麦、甜菜、玉米、杂豆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增长,零星种植的马铃薯、小麦、油料等种植面积有所下降。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成倍增加。例如闪电河乡,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在全县排名第一。

2. 农业公共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且保存完好。

当地政府通过水电建设的优惠政策、投资打井、架高压线引电以及完善其他农用机械的投入,吸引承包商前来流转土地。政府支持和扶持促进了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使用。与流转前相比,流转之后,设备设施每年由专人保护,使用期限较长。

3. 促进了高科技和大型农用机械的投入和使用。

土地流转前,农民自己耕种土地,规模小且分散,打井引水缺乏经济实力,遇上干旱等自然灾害甚至颗粒无收。土地流转后,一个承包商就会将方圆几百亩到几千亩土地流转进来,既有条件去打井、引电、使用大型农用机械,同时还利用生物技术防病虫害,这些投入和改变使蔬菜和土豆的产量成倍增加。承包商利用雄厚的资金条件引进先进的高科技术和大型农用机械,促进当地的科技进步,真正地做到了“五节”:节肥、节水、节电、节地、节工。

二、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私下流转,双方义务不明确,权利没保障

调研中发现几乎全部流转土地都是通过承包商私下和农户商谈而成,或者通过村里比较有威望的人去帮助流转,只要村民可以接受承包费用额度,达成流转意向,然后签订协议,甚至是口头合同,当地乡镇政府没有参与。然而,这种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没有第三方的流转方式往往会造成纠纷,而矛盾一旦出现,承包商和农户又会去寻求政府的援助,这直接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难度。例如,承包合同一般签订时长为10年以上,而合同签订时的承包费用固定,在承包商大丰收或者周围其他地方承包费用上涨时,农户往往希望上调承包费,但承包商以合同规定为由,拒绝上调;承包商流转失败潜逃,农民无法得到流转费用等都是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

(二)地下水开采无节制,水资源严重污染

沽源县属于半干旱气候,降水量很少,无法满足蔬菜、土豆等作物的需水要求,地下水便成了沽源县最主要的农业用水来源。承包土地的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承包期内极尽可能使用土地,大量开采地下水、大规模使用化肥、农药、地膜,不顾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下漏斗的出现,水资源污染严重,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沽源县是北京的主要水源地,担负着为首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重任,所以,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三)土地肥力下降,沙化加剧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湿润区与半旱区、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亦是黑钙土向棕钙土的过渡地带,又处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带,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区。而沽源县恰恰处于这个地带,土地流转后,对土地的利用更加缺乏保护,承包商为了追逐更高的经济效益,一般不采用轮耕制来恢复土壤肥力,同时,农药和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难以分解。这些行为导致当地的土地肥力急剧下降,土层变薄,沙化加剧。因为农牧交错带也是我国北方极其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地,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在我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所以,沽源县的土地保护不仅是对本县发展至关重要,更是整个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

(四)土地流转规模难扩大,盐碱地改良投入高,收益小

从2010年开始,沽源县的土地流转逐渐大规模开展起来,部分乡镇到现在流转率已达80%。原有的耕地基本全部流转出去,没有流转的主要是零星分布的、土地比较贫瘠的盐碱地。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改良盐碱地效果并不显著,投入大,收益小。

三、促进贫困地区土地有序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鼓励力度,吸引本县青年回流

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不愿意继续耕种土地,一些学业有成的高学历人才更是选择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造成了劳动力和人才的大量流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扶持政策,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经营土地,使农户的土地不仅是流出,更要流入。本地人员流入土地,将在更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当地风土人情的延续。在调研中也接触到几户当地承包商,因为资金有限,这些农户流转进来的土地大多是几十亩或者一二百亩,流转规模与外来大户相比,可谓相差甚远。从他们口中得知,有些补助政策有名无实,这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成立专门管理土地流转的相关部门,规范流转程序

通过座谈,发现外来承包商流转土地几乎没有通过政府在中间协调而进行的,并且流转合同大多不规范,矛盾分歧自然不断。随着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扩大,县、乡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者将其归管到原有相关部门,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规章,以书面的形式将相关条款确定下来。同时,组织相关法律讲座、宣讲会,印发手册,不断提升农户和承包商的法律意识,让双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更加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就将整个土地流转过程规范起来,让由此引发的矛盾从源头上得以解决。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当地政府必须从细节做起,抓好每一个小部分,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问题。

(三)严禁违规打井行为,采用滴管技术,节约用水

承包商为了方便灌溉,在田间大肆挖井,开采地下水,如此便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而政府部门和承包商都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所以近几年滴灌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下乡走访期间发现,几乎所有的灌溉都采用了滴灌,极大地减少了水流的蒸发和无效外流,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四)严格把关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鼓励使用农家肥

在座谈会上,据相关人士透露,因为化肥见效快,成本低,为了一时的好收成,承包商多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地肥力,使用农药来保证蔬菜的卖相,有时走到田间,都可以闻到刺鼻的农药味,这种现象让人毛骨悚然却屡禁不止。所以,相关农业部门必须严格控制这些有害健康、破坏生态环境的化学物质的使用量,提倡鼓励使用农家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对土地的保养问题,聘请外来专家,引进先进技术,争取实现畜牧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可以让畜牧业为农业提供肥料,将农业中的蔬菜遗弃部分作为牲畜饲料的一部分。

(五)利用独特优势,争取农业带动旅游业

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沽源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每当夏秋季节,天高云淡,气候凉爽,广阔的草原,淳朴的民风,成群的牛羊,加之距首都北京不足300公里,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政府部门在对外宣传特色蔬菜的同时,应将本地的旅游业品牌打出去,以农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促进农业发展,最大程度地实现农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牛勤.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瓶颈与突破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3):13-14+33.

[2]张春霞,李文秀,贺金虎.贫困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目前还不很活跃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5(02):56+59.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篇8

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1.1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评价因子选择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 本文发现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受到地区土地总面积 (km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hm2) 、农业产值 (万元) 、粮食产量 (万t)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农用机械总动力 (万k W) 、城镇集体经济 (万元) 、机耕面积 (hm2) 、农民受教育程度 (a)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本文在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 选择了8个可量化的指标 (见表1) 。采用地区土地总面积 (X1) 反映区域资源禀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X2) 、第三产业增加值 (X3) 反映了地区宏观经济环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X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X5) 、农业产值 (X6) 、粮食产量 (X7) 、农用机械总动力 (X8) 反映了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 进而反映了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微观环境。

1.2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评价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 使用SPSS 20.0软件, 选取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河北省统计年鉴》。在进行因子分析前, 首先对选取的因子进行共线性检验 (见表2) 。KMO检验结果为0.644, Bartlett检验的P值为0.000, 拒绝原假设, 说明选择的因子适合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提取前三个公因子 (F1、F2、F3) , 其累计贡献率95.667%, (见表3) , 前三个公因子可以代表原来8个因子的绝大部分信息。从转轴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到 (见表4) , 第一主因子F1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X5) 、农业产值 (X6) 、粮食产量 (X7) 、农用机械总动力 (X8) 上有较高的载荷, 这四个指标反映了影响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规模水平和机械化水平, 因此可称为规模经济因子。第二主因子F2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X2) 、第三产业增加值 (X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X4) 上有较大的载荷, 而这三个指标反映了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外在宏观环境, 因此可以命名为宏观环境因子。土地总面积 (X1) 作为第三大主因子F3, 体现了区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自然禀赋因素, 因此称自然禀赋因子。

2 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能力评价

为进一步对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利用上文得到的三个公因子 (F1、F2、F3) 得分和总体得分 (F) 对全省11个地级市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发现, 全省11个地级市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能力, 按本文的评价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中, 石家庄、唐山和邯郸居于前三位;保定、沧州、邢台、衡水和廊坊居中;张家口、秦皇岛和承德居于后三位。 (见表5)

石家庄、唐山、邯郸三个地区在规模经济、宏观环境和自然禀赋三个因子上的得分均较高。从自然环境上看, 三个地区平原面积较大, 土地质量好, 农业播种面积大, 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 适于运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耕种, 其在规模因子的得分, 分别为5.213453、2.038118、3.557554。从经济基础上看, 石家庄为河北省省会, 唐山为中国老工业基地, 邯郸也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三个地区均为河北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 其在宏观环境上的因子分别为3.644658、6.283358、0.787591。这些因素为区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尤其是石家庄, 作为河北省省会, 在耕地面、生产的规模和水平、宏观经济状况以及自然禀赋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保定、沧州、邢台、衡水和廊坊属于在三个因素上各有特点。保定和廊坊地处平原, 具有良好耕地资源,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且临近北京具有良好的宏观资源优势, 这些都为两个地区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沧州土地面积较大, 平原多, 适于发展种植业, 容易实现机械化种植和规模经济, 其自然禀赋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衡水和邢台虽然处于山区和平原地形交混状态, 但平原地区土地肥沃, 农业产量较高, 经济价值大, 规模效益明显, 更加适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要求[2]。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因三个城市所辖地区地处山区, 耕地面积少,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更适于发展林果类等精耕细作农业, 不适于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 因此在规模经济因子上的载荷均较低, 分别为-3.63182、-5.70547、-4.94342。

3 结语

规模经济、宏观经济环境和自然禀赋是影响河北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 这三个因素在全省不同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权重和特点。因此, 河北省在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 因地制宜, 厘清缓急, 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 提升全省的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形成合理的农业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刘承礼.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的评说与前瞻[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1) :31-35, 79.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篇9

根据2009年我们对河北省十个县市进行了调查 (调查数据为2008年数据) 所收回502份有效问卷统计, 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 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情况。我们对502户户主的调查中, 2008年参加养老保险情况是:参加的4人, 没有参加的498人, 分别占0.8%和99.2%。即只有极少数地方开展了基本养老保险, 而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开展。

(二) 调查对象对养老金发放年龄的期待。

从表1反映出80.88%的人希望在60岁时领到养老金, 说明农民对养老年龄的认识与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实行的养老年龄基本一致, 与政府计划设想的农民享受养老金年龄也基本一致。

(三) 调查对象对养老保险发放金额的期待。

从表2看出, 农民对养老金的期待平均3936.65元/人年, 这一要求相对于当前的支出水平 (调查结果:消费支出3692.19元, 生存性消费支出2295.22元) 来说, 这个期待的数字还是比较高的。

(四) 调查对象期待的养老方式。由表3可以看出, 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并不完全一致, 6种方式中, 选择者均未达到半数。调查对象选择最多的养老方式是“养老保险解决资金, 生活有子女照顾”也只占到调查总数的46.61%, 表明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还比较少, 相当比例的农民还没有把社会养老保险当作新型的养老模式。

二、目前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养老保险参保比例低, 参保能力有限。

从图1可以看出, 502位户主只有4位加入了养老保险, 还占不到调查人数的1%, 可见, 农村养老保险在河北省的开展比较缓慢, 试点工作也还未展开。这种现状使得绝大多数农民仍然延续以土地为保障的传统养老方式,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 限制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也使得农民的养老水平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表3可以看到, 选择“自己有积蓄, 生活靠子女照顾”这种养老模式的农民只有21人, 只占总数的4.18%, 说明目前老人的积蓄能力非常有限, 不能保证养老的需要。另外在河北省一些贫困地区, 例如我们调查的张家口蔚县和沽源县,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来自河北省经济年鉴的数据显示, 2008年的两县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只有2, 560元和2, 598元, 再加上一些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的支出, 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能力还十分有限。

(二) 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 与农民期望值有较大差距。

根据对河北省十个县 (市) 的调查显示, 在已经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民中, 保险金发放金额为700元/左右 (人/年) 。2010年政府计划试点的农村基础养老金数额720元/ (人/年) 。而根据我们对河北省农户的调查显示, 农民对养老保险金的期待值为3636.65元/ (人/年) , 调查对象对养老金数额的期待与现实相比有很大距离。

(三) 农村养老保险缺乏明确的目标, 管理水平低下。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人口的构成也更复杂多样, 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纯农民, 有上亿规模进城务工的农民工, 还有在乡镇企业做工的离土不离乡的过渡人。而我国城乡二元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的需要, 农村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养老保障目标, 绝大多数农民仍然是依靠土地和家庭来养老, 一些贫困地区的老人晚年生活甚至基本的生存都比较困难, 这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另外, 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情况非常严重, 目前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养老保险管理的机构。

三、建立健全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针对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应从立法、宣传、投入等方面来建立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应保尽保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只有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使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不再依赖土地养老, 土地流转机制才能顺利进行, 从而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 增加农民的收入乃至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一) 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工作。

2005年被称为中国社会保险的立法年, 而社会保险的立法不仅要保护城镇居民的利益, 同时也要考虑广大农村居民的切实需求。我国的社会保险立法建设落后, 应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障法律法规, 使得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有法可依, 从养老基金管理到养老金的发放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来约束, 使得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 建立明确的社会养老保险目标。

长远来看, 农村养老保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格局, 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体制。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农村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条件还不具备或者不充分具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 农民的缴费能力也非常有限, 因此, 农村的养老保险计划的保障目标要循序渐近, 养老保障的目标应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村社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 这样既可以防止农村贫困人口的出现, 也有利于减少农村社会救济等的财政压力。

(三) 加大农村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2009年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 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应使广大农民清楚养老保险是对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并结合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实际情况, 做好示范和总结工作, 使农民切实体会到加入养老保险的益处而由衷地参加和拥护农村的养老保险政策。

(四) 强化政府主导意识并加大投入。

农村养老保险是一种公共产品, 应该由政府牵头, 统一政令, 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为保障农村老年人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 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由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个人缴费三方共同负担的模式, 但由于农民收入偏低, 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 对于经济落后地区, 还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五) 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农民设计养老保险制度。

河北省农村土地问题 篇10

1997年 (中办发16号文件) 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2003年3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将土地承包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1997年以来, 10年的实践使农民获得了较大的实惠, 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如果按照30年时间测算, 到2027年我国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无地农民群体, 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即将显现出来。据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的王景新教授的调查资料, 全国至少有13.7%的农民无地。无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大问题, 解决该问题也成为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

目前, 学术界对因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快形成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比较多, 而对由于第二个原因形成的无地农民关注较少。针对这种情况, 课题组以河北省为案例, 2007年8月份利用暑假的机会对河北省的保定、石家庄、唐山、邢台、廊坊和衡水等8个地区进行了调查, 涉及45个自然村, 194户存在无地人口的家庭。调查的内容为妇女出嫁及新生儿出生和下岗职工返乡等所带来的土地问题, 主要包括无地农民的构成及社会保障状况。

二、无地农民现状分析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3.3%左右, 以河北省为研究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调查访问及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我们对河北省无地农民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

1.无地农民的数量构成分析

课题组调查的194户存在无地人口的家庭共有家庭成员972人, 其中无地农民为399人, 占到了家庭成员的41.05%。被调查的399位无地农民的年龄及性别构成状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①无地农民中女性所占比重高于男性, 为男性的1.61倍。②成年女性的比重高于未成年女性, ③未成年男性的比重高于成年男性。④成年女性的比重高于成年男性。

形成这种结构状况的原因有:①妇女出嫁。我国农村妇女存在“从夫居”的传统习惯, 仅极少数的婚姻是男方入赘女方家, 因此婚嫁、丧偶等原因所造成的结果是女性失去相应土地权利的人数多于男性。课题组调查的272位无地成年人中, 女性有264人, 占成年人总数的97.06%, 男方入赘女方的仅8人, 占成年人总数的2.94%。②二轮承包期内出生的儿童。由图1可以看出未成年人占到了无地农民总数的53.64%。③工人返乡和军人复员。调查无地成年人中有9人是返乡工人, 1人是复员军人。

无地农民中女性, 尤其是妇女所占比重较大的现状一方面影响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为目前家庭的经营模式一般是男性外出打工, 女性在家务农, 经营农地已成为很多妇女的职业, 但她们经营的却是丈夫的土地, 用着男人打工挣的钱, 无疑成了社会的边缘人, 这既影响妇女参与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又影响她们对土地的投入, 最终影响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2.无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分析

无地农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缺乏生活保障。因为当前农民既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也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 所以土地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是他们的命根子。[1]根据调查, 无地妇女的生活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 一是经营丈夫的土地收入。调查地区的人均耕地最多的为衡水地区, 最少的为邢台地区。根据调查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的耕地, 每公顷耕地年收入在24000元至30000元之间, 平均家庭人数为5人。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的消费性支出为7942.88元, 所以土地收入仅够维持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二是丈夫外出打工的收入, 每年约5000至10000元之间, 但是此收入的稳定性比土地收入的稳定性要差。

三、无地农民产生的原因分析

无地农民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承包起点不公平、限制土地调整等造成的。2003年3月1日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 确立了农民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该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承包期内, 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为了严格实施这一法律条款, 不少地方把“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作为基本原则。这对在二轮承包期内结婚的妇女和出生的儿童影响最大, 此时期内结婚的妇女很难在婆家获得一份土地承包权, 而留在娘家的土地自然也不可能带走, [1]在此时期内出生的儿童也不能获得应有的土地承包权, 成为社会上所称的“黑人”或“ 黑户口”。因此, 各地区因土地问题造成的积怨时常引发纠纷, 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表1显示, 被调查的45个村庄中, 发生土地纠纷的村有20个, 占44.44%, 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法的村数为32个, 占71.11%, 在承包期内调整了承包地的村数为13个, 占2.89%, 调查结果说明农村土地政策的执行存在不稳定和不统一的问题, 这对出嫁女的影响最大。现实中, 农民既需要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 又需要平均占有土地, 在人地矛盾的压力下, 大部分农村地区随着人口变动根据中央允许的“大稳定, 小调整”的政策进行了程度不一的承包土地的调整。但是土地调整过程并没有像二轮承包进行土地初始分配时一样规范, 而是各地根据自己制定的土政策进行土地调整。这些“土政策”制定的依据往往不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 而是在农村影响较深的非正式约束 (包括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在内) , 但其所产生的效力有时甚至大大超过政策法律等正式约束。而且各地的微观土地政策并不统一, 这样更容易导致出嫁妇女在居住地变动中失去土地承包权, 很多妇女出嫁后娘家的承包地被收回了, 但到夫家却分不到承包地, 结婚后便成为无地农民。

为了进一步分析地区不同对发生土地纠纷的影响, 对表1中的调查结果在α=0.1下进行X2拟合优度的检验, 如表2所示。假设不同地区发生土地纠纷的比例是一致的, 则H0:π1=π2=π3=π4=0.5263, H1:π1, π2, π3, π4不全相等, 运用EXCEL计算 , X2=4.27, X0.12 (5) =9.24, 即X2

四、解决无地农民问题的几点思考

解决无地农民问题应在坚持土地家庭承包制度的基础上, 从多方面探索解决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土地权利保障问题的对策。

1.利用“小调整”农村土地或补贴的办法, 解决新增人口的无地问题

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法律制定的“小调整”政策, 在大多数农户或农民个体承包土地保持稳定的前提下, 根据本村家庭人口的增减情况, 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土地调整政策, 及时为新增人口和减少人口补进或退出土地, 从而使土地在个别新增加和减少的人口之间进行小范围的适当调整, 体现社会公正。例如村集体可以预留一定数量的 “机动地”, 或通过开发荒山、荒滩新造田等形式解决人地矛盾。没留机动地, 或者机动地已经安排完的, 可从村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 或者地方政府拨出专项资金,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所剩余的期限内, 给这部分农民以适当的补贴。

2.完善土地权益的法律体系, 保护妇女及儿童的利益

中国农民失去原集体身份的原因包括大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当兵转业、落户城市、出嫁等多种情况, 其中只有婚姻流动国家没有要求强制性地迁移户口。所以国家有必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完善法律体系, 通过法律条文的制定和修改, 扩展法律规定的内容, 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以及家庭成员之间行使、变更、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限制, 以增强法律执行中的可操作性, 明确农户和农民个体享受土地权益的合法依据。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 妇女结婚, 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 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丧偶, 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时, 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这一规定不仅会为新居住地剥夺已婚妇女土地权益提供依据, 还会引起出嫁女婆家和娘家、婆家村和娘家村之间的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第13条“承包人在承包期内死亡的, 该承包人的继承人可以继承承包”的规定赋予了“土地经营承包权”的物权性质, 即土地成了农民或农户的私有财产。这意味着在30年的土地承包期内, 只要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签了土地承包合同, 就拥有对自己所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必然造成妇女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新生儿童没有土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这些操作性不强且容易造成妇女及新生儿的土地权益受损的法律条例应进行修改和完善。

3.培育农地市场, 使无地农民在有偿的前提下有地可种

引入市场化机制, 培育农地市场, 推动农地市场流转。这样对于出嫁妇女等无地农民可与家人一起通过租赁等形式获得一些土地的短期使用权, 有条件的也可通过购买获得其他土地的长期使用权。培育农地市场, 将承包土地做市场化调节, 不仅可以减少农地调整, 稳定“30年不变”的家庭土地承包权, 还可灵活有效地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合法权益。[2]

4.培植新型农民创业, 改变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主要依靠的传统

农业发展客观要求农民对土地权益长期保持稳定, 要实现这一目标, 国家只能做到土地权益分配的起点的“公平”, 不需要也不可能人为地时刻追求土地使用过程中的绝对平均。由于农村新增人口等原因造成无地农民的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不能总是立足于依靠土地的传统思路。要适应十七大提出的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 制定相关政策, 加强新型农民创业培植。例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 还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 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总之, 加强农民创业培植, 不仅有利于增强农民增收、就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 还可以提高农民的市场谈判能力、参与发展决策的能力、对农村公共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表达能力和争取相对有利的政策地位的能力。[3]

摘要:本文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数据, 就二轮土地承包以来, 由于妇女出嫁、新生儿及军人复员等原因产生的农民无地现象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出嫁妇女及在二轮承包期内出生的儿童是无地农民的主要构成部分。原因是土地承包法存在不适应新情况的条款, 且在承包期内执行情况不稳定、不统一。要解决这一问题, 应完善土地权益法律体系, 培育农地市场, 培植新型农民创业。

关键词:妇女儿童,土地权益,农地市场化,无地农民

参考文献

〔1〕孙耀武.解决无地农民问题的思考[J].南方农村, 2006, (01) .

〔2〕刘克春, 林坚.农村已婚妇女失地与农地流转[J].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9) .

上一篇:门诊孕妇的健康教育下一篇:草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