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体育社团

2024-06-18

基层体育社团(精选七篇)

基层体育社团 篇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河南省地域和经济状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45个县乡镇的基层体育社团组织。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自2000年以来相关文献资料54篇; (2) 访谈法:对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45个县乡镇的基层体育社团参与者、负责人等进行电话访谈, 主要了解社团的管理、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

2 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发展困境

2.1 基层体育社团工作职能发挥失常

体育社团具有服务、沟通、协调等职能于一身的体育组织, 在调查中发现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在履行工作职能方面发挥失常, 重视面上的工作, 而内部管理职能比较欠缺, 内部管理体制混乱和管理机构不健全, 致使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职能无法正常发挥;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活动的参与者较少, 除了农民体协和老年体协组织一些活动外, 基本都是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活动, 在这些活动开展过程中, 根本就没有相应的体育职能部门发挥相应的工作职能。另外, 不少基层体育组织的工作人员是由相应隶属部门的人员兼任, 这些工作人员由于平时忙于本部门的日常工作, 根本无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日常管理, 即便有些基层体育社团组织设有专职岗位, 但由于编制、待遇等原因, 难以吸引优秀专业人员从事日常管理工作。

2.2 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管理混乱

目前, 国务院已经明确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登记管理, 但统一归口、双重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不规范、管理混乱等问题, 从整体看, 不论是人力、财力等, 还是组织管理和生存发展能力等,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匮乏窘迫问题。造成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 组织机构不健全, 虽有制度, 但由于专职人员过少、财力不足等原因, 导致不能有效落实;有些县乡镇的体育社团缺少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精神, 往往依附性强, 等、靠、要思想严重, 组织功能、协调功能都不能与社会需求、群众需要等相适应;部分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内部工作未建立评估相统一的运作体系, 内部管理不规范, 工作效率不高, 不按章程办事, 个人或少数人决策的情况比较普遍;管理体制结构松散、管理混乱等现象几乎普遍存在。在调查中还发现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还没有形成统一规划, 缺乏指导, 很少按照章程开展活动, 甚至只是为了应付一年一度的县级比赛, 部分基层体育社团已是名存实亡了, 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2.3 基层体育社团组织体育场地匮乏, 场地设施不足

体育场地及设施的不足是影响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开展活动, 就必须有一定的场地, 没有场地任何活动都无法进行。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 县乡镇绿地的增加, 人口密度的提高, 人们可以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越来越少。多数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只能利用一些社区中的空地、广场以及街道空地等地方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这极大地制约了基层体育社团的健康快速发展。即使一些基层体育社团有固定的活动场地, 但场地的设施大多是年代已久急需维修, 或是健身器材被搁置一边直至生锈, 难以满足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2.4 基层体育社团组织活动经费严重缺乏

经费缺乏是目前河南省基层体育社团普遍存在的现象, 目前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 而这部分资金往往在层层下拨中不能完全到位;其次是会员的会费, 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参与者本来就较少, 再加上场地器材有限, 会员所能缴纳的会费就更少;排在第三位的是企业提供的赞助, 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县级以上的比赛时, 才会有企业赞助, 而这部分赞助对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因此, 经费缺乏是制约基层体育社团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

3 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发展对策

3.1 建立和完善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管理体制

尽快建立和完善各级基层体育管理机制, 形成县 (市区) 、镇 (乡) 、村三级体育管理网络, 在这一网络的干预和协助下, 完善基层体育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基层各级体育管理机构, 积极发挥各级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在河南省基层体育社团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情况下, 各级政府的体育管理部门应扮演主要角色, 把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中, 并且保证基层体育社团负责人必须由内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担任, 以此增强基层体育社团的凝聚力和协调冲突的能力;领导层与管理层要分开, 使基层体育社团负责人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思考本组织的发展, 负责人担当起使命, 能够为会员的身心健康体育正确的、有效的锻炼方法;基层体育社团负责人应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能够为本社团的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 同时能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各方面能力和综合业务能力, 为构建和谐基层体育社团提供保障。

3.2 加强基层体育组织的内部管理

为保证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运作井然有序, 必须制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坚持自治、自律和自养, 充分发挥服务会员和社会的潜力;必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民主机制, 提高整体素质。只有明确了基层体育社团的职责与发展思路, 才能明确分工, 定期举办各种活动, 同时要建立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社会评估体系, 通过社会各界、民间组织和内部人员的监督与评价, 增加河南省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透明度, 提高河南省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使河南省基层体育社团有序运作。

3.3 合理利用和开发场地

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不仅影响健身活动的开展, 还对建立基层群众体育队伍建设, 甚至对体育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 解决现阶段场地设施不足问题, 一方面, 要高度重视基层体育场地设施问题, 采取必要的法制和行政措施, 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应当将“就近、就便, 建好身边场地”作为相关体育职能部门考核的重要量化指标;另一方面, 应当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 充分发挥现在体育设施的作用。

3.4 扩大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经费来源渠道

在政府对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投入上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 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应充分依托社会, 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实行社会集资、广告冠名权出让等多种筹资形式。另外, 还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广开财路, 通过有偿服务向市场筹集经费。有条件的基层体育社团, 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以智力开发财力, 以财力增强自身实力, 从而壮大基层体育社团的发展后劲。所以, 基层体育社团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面向社会团体服务等形式取得社团活动的成本资金, 实现基层体育社团活动经费来源多元化。

4 结语

随着河南省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形式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有过去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同时为了使组织目标更加合理、更切合实际、更有利于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和更适应体育健身群体的需求, 应进一步制定较为完善、符合河南省基层体育社团发展的体育社团组织目标, 同时充分调动全民健身的积极性, 采取各种手段使经费来源多元化, 使基层体育社团组织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 对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针对存在的河南省部分县乡镇基层体育社团组织形式单一、基层体育社团工作中负责人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不均衡、经费来源匮乏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便促进河南省基层体育社团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体育社团,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赵德彦.山东省部分县乡基层体育组织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8.

[2]黄彦军, 徐凤琴.我国民间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5 (4) :16~18.

[3]高茂章.河南省城市基层群众体育社团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42 (2) :79~82.

高校学生社团建立基层党支部的思考 篇2

一、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开展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 目前高校社团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思维最为活跃的青春时期, 高校也是思想文化最活跃、知识最密集、传播手段创新最集中的地方, 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在新形势下, 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拓展素质、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先锋, 已成为高校校园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诸多事实证明, 优秀的高校社团, 其成员通过加入并参与到社团活动和管理等多种途径, 其心理过程先由归属感发展到认同感, 再由认同感发展到荣誉感, 终由荣誉感发展到集体的责任感, 从而将自己和社团紧密联系在一起。恰如俗语所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好的社团所拥有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社团每一个成员的健康发展。目前, 各大高校的学生社团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已基本形成学术、文体、实践、语言、教育等多个门类, 分别挂靠在不同的院 (系) 部门, 且多配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部分社团已实施学分制, 成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使其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 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调动了大学生加强自身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高校党建进学生社团营造“双赢”局面

1. 高校党建进社团有利于社团长久发展, 保持旺盛生命力。

学生社团在蓬勃发展、繁荣活跃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一是缺乏良好的组织引导。学生社团的自发性、自主性特点, 使其在管理上较为松散, 缺乏继续发展的动力, 目前, 在有些高校有利于大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和政策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社团活动少场地、没经费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一些社团由于负责人或指导老师投入的精力不够、缺乏整体策划, 造成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良莠不齐, 文化含量不足, 社团成员的个人兴趣或特长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二是缺乏规范的自身建设。有些学生社团人事上流动性比较大, 因此, 在新老成员间的衔接、优良传统的承袭方面比较薄弱, 许多重要的活动资料、社团档案都没有留存。三是缺乏社团健康发展应有的稳定性。学生社团是其成员凭兴趣、爱好、心理、情感等因素自由结成的非正式团体, 这些因素的易变性和不稳定性常常使社团内部产生分化、矛盾和冲突, 从而影响社团内部的稳定。将党建工作引入社团, 用先进的工作机制、理念、经验引导社团建设, 在深层次上借助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握大学生社团的特点,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团发展的客观规律, 深入了解社团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得措施, 协调社团间的交流与合作, 能使社团保持持久旺盛的发展势头, 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素质的需要。

2. 高校党建进社团有利于社团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大学社团中有许多地方需要自我管理与服务, 但由于社团成员认识水平的限制和学校指导机制的不完善, 在社会各种思潮交织出现的情况下, 大学生社团的活动容易失去正确的方向, 有时甚至会严重背离党和人民的要求, 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 但一旦发生, 其影响面将是很大的, 甚至会波及学校和社会的安定团结。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 体制转换、思想多元化和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形势下, 我们更应居安思危, 用正确、科学的理论占领、占好社团这块阵地。党建工作深入社团, 其实质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社团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学校育人这一工作中心, 做到政治上定向、干部上把关、工作上监督, 为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

3. 高校党建进社团有利于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扩大覆盖面。

在高校学生社团中建立党组织, 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 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及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这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本质要求, 同时它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选择, 以及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组织对学生社团进行组织覆盖,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学生社团组织广泛联系着各院系的学生, 是各学生群体的汇集点和结合部, 这就成了党联系广大青年学生, 反映和代表青年学生的利益和愿望, 向他们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 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社团的阵地。不断为党的建设输送优秀人才, 补充新鲜血液, 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是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正如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强调的, 全体党员要“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 所以高校党建要深入到大学生社团中去, 深入到这个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空间, 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能力与素质的舞台中去。同时, 对社团工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进行考察和培养, 把符合共产党员标准的优秀骨干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把党的建设发展融入到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去, 加强党组织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4. 高校党建进社团有利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基层党建理论。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鲜明地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号召, 并将善不善于学习, 作为执政党能不能够保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由此可见, 党中央将全党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联系高校实际, 如何建设一个学习型的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 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在实践的摸爬滚打中学习, 甚至在化解各种矛盾冲突中学习。党建工作进社团就是要主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 大胆进行变革和创新, 与时俱进,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基层党建规律, 实现高校党建理论创新, 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高校基层党建实际相结合, 使基层党组织更密切联系广大学生, 在指导学生社团的过程中, 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大学生行为方式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及时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存在的实际困难, 把思想政治宣传教育与服务引导学生有效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5. 高校党建进社团有利于锻炼学生党员为同学服务的能力,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个党员一面旗, 学生党员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然而在校园各种群众性社团的积极活动中, 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低沉, 这使得部分学生党员在各种学生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而党建进社团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 扩大先进性影响面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学生党员的活动范围影响面可以从所在班级和学院扩展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使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 在更真实的环境中, 甚至于在更严峻的考验面前, 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学会在失败中磨砺自己、在成功中完善自己, 同时, 帮助他人成长和成熟。这样做不仅能够让身边的同学时刻感受到学生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 而且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监督学生党员的言行, 有利于纯洁我们的学生党员队伍。

二、以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求是”学社为例讨论在社团建党支部的可行性

大学生社团因其本身的特殊性, 不能盲目地、强行地建立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前提, 是该社团应是一个组织机构较为完备, 并不断追求进步的优秀社团。因此, 全校社团普及建立党支部的工作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 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严格考验, 要从全局出发, 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类型社团的实际情况, 积极创新党组织的组建模式。一般来说, 党支部适宜建立在受学院强有力领导的专业性、学术性与实践性兼具的社团, 这类社团具有规章和机构成熟稳定, 成立具有一定时间, 成员队伍具有一定规模, 社团中党员队伍数量符合建立党支部的要求等特点。我们主张以“精品社团”或“品牌社团”为试点单位, 来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团的工作, “精品社团”或“品牌社团”在高校社团中起着带头作用, 对其他社团具有很大影响力, 以这些优秀社团为主阵地, 带动、促进其他社团内学生党建工作, 最终达到“精品社团”或“品牌社团”、普通社团党建工作共进、共优的目的。

“求是学社”是我院最为优秀的社团, 是全校几百个学生社团中的杰出代表之一。该社团成立于1995年, 由于机构设置完善, 工作成绩优异, 我院自2003年在该社团建立学生团支部。现有指导老师3名, 团支部书记1名, 社长、副社长各1名, 注册会员共计65人, 其中有正式党员8名, 预备党员3名。现拥有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博物馆、梁启超饮冰室、天津自然博物馆和杨柳青石家大院五个固定实践基地。该社团自成立以来, 先后获得了诸如“十佳社团”、“十优社团”、“五星级精品社团”等多项奖励, 并在2008—2009学年度荣获了天津市“市级先进集体”、“优秀社团”的称号。“求是学社”具有良好的组织机构和规范的制度保障, 将社员培养成理论和实践双优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结合专业学习直接面向社会进行义务讲解的队伍, “求是学社”对会员的选拔程序十分严格。竞选的学生要经过由团委老师参评的纳新、社团干部培训、实地培训、馆内领导考核、复审五项把关之后, 才能最终成为正式社员。严格的程序保证了“求是”社员的高素质, 除了在社会实践中有优异表现之外, “求是”社员普遍在专业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为广大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求是学社”建立支部, 是对学生加入社团、投身社会实践的充分肯定, 也使学生看到, 在优秀社团中作出突出贡献就可以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 这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也必定会使“求是学社”的工作效益明显提升, 凝聚力大大增强。

学生社团建党支部是新时期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需要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在今后的社团党建过程中, 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去发现、去解决, 比如如何处理好加强社团党建工作与以导为主的社团建设方针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社团成员流动与党组织要求党员保持稳定的关系, 等等。这些难题只是社团党建工作会遇到的问题的一部分, 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会有更多的问题、难题暴露出来, 这既是我们基层党建工作在今后需要面对和研究的重点, 同时又是难点。我们要本着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精神, 结合工作实际和时代特征, 不断在实践中摸索, 总结, 创新高校党建理论, 同时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切实履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参考文献

[1]王雷.论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4) :46-47.

[2]纪英.在高校大学生社团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考[J].新西部, 2008, (16) :87-88.

[3]陈兰.党团工作深入学生社团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113-114.

[4]唐雪莲.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6) :112-114.

[5]左兴红.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团的新模式[J].梧州学院学报, 2009, (1) :96-98.

基层体育社团 篇3

1 从体育社团的本质对高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健身社团进行分析

从卢镇元先生最早对体育社团所下的定义来看,体育社团是以体育运动为目的或活动内容的社团。旧时期,体育社团主要以社会组织的社团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社团涉及的范围逐渐得到扩大。南京师范大学的顾渊彦先生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对体育社团进行定义:以体育实践为主要目的或自发的或人为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情感的人们的集合。

学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社团同属于社会体育类社团,也就是说二者都是为了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健康、健美、健心、社交要求的组织,二者都具备构成体育社团的六个要素:成员、社会目标、行为规范、权利机构、物资设备和外部环境。

2 分析高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健身社团之间存在的差异性

2.1 社团功能的差异性

高校体育社团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大学生自愿组织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群众性业余团体。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也受到倍加关注,高校体育社团的功能表现为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培养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2)学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道德培养的重要精神支柱;(3)学校体育社团是培养优良行为规范的阵地;(4)学校体育社团是道德信息传播的媒介。

社区体育健身社团是体育社会化的一种产物,它是为了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一种组织团体。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参加体育活动已经成为,除衣、食、住、行以外的另一种需要,这也是社区体育健身社团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体育社团是社区体育的工作重点,是完成体育基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满足群众体育需求的工作重点。

2.2 团管理方面的差异性

从组织形式上看,高校体育社团虽然是经有关部门批准而成立的,但是它的管理工作却都是靠大学生自己来完成的,比如:社团的成员都是自发的参加社团的活动,没有强制性的因素;社团的学生干部都是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社团开展的活动是通过服务者和被服务者配合完成的,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社团都具有一定的规章管理制度。与此同时,高校体育社团有体育教师以及专职的管理者为其做指导,这也是近年来高校体育社团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区体育健身社团由于时间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开展体育活动相对高校社团较为松散,它是在政府的监督下,由社区体育工作机构进行管理,由指定人员具体实施的。现在各地方加强了对社区体育社团的建设,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一些具有专门人才引进的同时,也注重了对现有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

2 . 3 社团活动组织运作方面的差异性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运作特征:(1)主要以单项运动形式为主,业余训练常以比赛的形式进行。(2)社团中绝大部分是男性社团,只有占大约总数4%的是女性社团,而且重要是以健身操和热舞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这说明了高校体育社团的参与者大部分为男性。社团的成员中主要以一、二年级的学生为主,三、四年级的学生退出社团的比例高。(3)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社团外联部争取来的赞助和会员们自愿交纳的少量会费,没有固定经费来源。

社区体育健身社团与高校体育社团相比,没有以某种单项的运动为主,而是由多种适用于大众各种健身运动项目集合而成的。社区体育社团中中老年人居多,而且女性占大多数。社区体育社团经费来源相对固定,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还有社会各界和企业提供的赞助。

3 对高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健身社团内在联系的分析

3 . 1 高校体育社团对社区体育社团的影响

3.1.1 高校体育社团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社团建设

高校体育社团可以在限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里使用学校的场馆和设施,他们可以为社区体育社团提供一定的设施和设备,以此缓解了社区体育场地资源紧张的局面,对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具有空间的调节作用。另外,学校里专职的体育师资队伍,懂得体育规律以及教和学的方法,有强烈的教书育人的价值取向或职业道德习惯和教师人格感染力量,可以帮助社区体育社团的建设。

3.1.2 高校体育社团成员参加社区体育社团可以增强社区体育的活力

大学生是社会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给社区体育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社区体育社团朝“轻松、愉快、活泼”的方向发展,活跃了社区体育,并且有大学生参与的社区体育活动可以清除社区环境中的不良阴影,共同建设和发展社区。

3 . 2 社区体育社团对高校体育社团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3.2.1 社区体育社团为高校体育社团成员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社区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中接受教育。在社区和高校体育社团的合作过程中,社区体育社团提供的人、财、物,以至时间和空间,都是学生在学校里接触不到的,可以被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3.2.2 社区体育社团可以推动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

社区体育社团有相对固定的资金来源,他们可以通过学校体育社团向居民渗透健康观念,同时社区体育社团可以通过捐资的等方式推动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

4 对实现高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健身社团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4 . 1 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一体化

目前,高校体育处于一种与社会脱轨的状态,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互隔离。把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体育社团作为三者一体化的切入点,通过学校体育社团的对外开放带动学校体育向社会与社会向学校体育开放,进一步地促进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促进着体育的社会化。

4 . 2 发挥高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社团的各自优势和功能, 促进二者的双向参与和互动

学校体育社团要根据社区体育的特点,调节自身的功能和活力,多方参与社区体育社团的建设,同时,社区体育社团要协调组织与职业机构互相配合,侧重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逐渐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共同发展,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并重的独特运行方式。

4 . 3 解决高校体育社团与社区体育社团互动发展的困难

社区体育社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多数都可以通过高校体育社团的帮助进行缓解,如:学校体育社团拥有社区指导的人才资源;学校体育社团有改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潜力等等,二者可以互相建立和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互惠互利、共享资源的原则。

4 . 4 增强高校体育社团和社区体育社团的沟通

浅谈高校体育社团的体育文化作用 篇4

关键词:体育社团,文化作用

一、体育社团的兴起

体育社团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19世纪末, 发端于欧洲的现代体育借助于体育社团传播到了全世界, 20世纪50年代体育社团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之当前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修订, 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必然凸现出来, 社团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的教育意义与功能。体育社团有自己强大的生命力, 在高校中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社团能够最影响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以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体育社团文化的概念

高校体育社团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为主体, 在学校这个特定的范围内, 以共同目的和爱好组成的各种体育团体和组织的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三、体育社团在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1、促进与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社团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了学生的课外体育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各种娱乐活动、场所的增加, 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彩。而这些娱乐活动或场所有健康的、也有消极的。现在有部分学生沉溺于男、女朋友的交往;沉溺于网吧玩网络游戏, 这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成绩, 还损坏了身心健康。如何把学生吸引到文明、健康的体育社团活动上来, 不仅是学生的主观需求, 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体育作为人类追求美和健康的手段, 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体育社团作为学校体育的分支, 它承担着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健康体魄、磨练个性和品质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将学生吸纳体育社团中来, 通过学习和锻炼。它使每名体育社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快乐的氛围, 使整个校园都洋溢健康、美好的生活情趣, 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使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更加丰富。

2、促进与提高学生体育基础水平

根据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测验的数据显示, 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虽说每所院校都依据教育部的规定开设了体育与健康课程, 但大部分学校安排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程远远不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社团是有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 社团成员通过在社团中训练、交流、比赛或是指导教师的点拨无论是在基础素质水平、专业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促进与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体育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础部分。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正确锻炼的习惯和方法, 因此必须使学生掌握较系统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体育的基本技能技术, 才能形成某种运动能力。但是由于课时数的限制,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础理论知识较差等因素的原因往往影响着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我在足球专项课的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喜欢足球, 身体素质也不错, 就是足球基础太差, 往往是这种脚法还没掌握好, 受计划的阻力不得不继续向下进行, 最后导致学生哪个动作都掌握不太好, 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部分学生踊跃的加入了足球社团, 他们还聘请我当指导老师, 通过在课余时间对他们的训练和指导发现他们无论在技术水平和足球意识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四、提高和发展体育社团的保障措施

1、学校加强管理, 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高校体育社团要想良好的运营与发展, 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体育社团组织需要和谐、团结的校园氛围, 但科学合理的管理是社团得以健康发展的必备保障。在行政管理方面, 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体系分为团委领导下的自发性体育社团组织和相关体育部门领导下的学生体育社团组织两种。不管哪种管理方式, 对创建学生社团的审批、登记一定要正规, 对每一个社团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作为职能部门, 不能仅作为一项备案的简单程序而草率处理。

2、保证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和使用

场地和器材是目前体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他们宁愿减少交流或比赛的机会以节省资金来购买器材或租用场地。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的有限大大的阻碍了体育社团活动的次数, 阻止了本打算想参加体育社团成员积极参加活动的热情。学校在忙着扩招学生的同时, 也应想一想学校本身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否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考虑如何利用好, 为学生服务;没条件的应克服困难, 新建或修建一些场地, 可供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

结束语:高校体育社团开展得如火如荼, 它不仅促进与提高学生体育基础水平、体育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同时学校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 从而保证体育社团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课题编号:sz2011450)

参考文献

[1]符健.试论体育文化和学校社团文化的联系.内江科技, 2008, (8) .

[2]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应及其发展.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

基层体育社团 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和谐校园,对策

1 选题依据

1.1 问题的提出

“和”、“谐”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 最早出现于《管子》一书, 书中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的“畜之于道”, 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养之以德”, 两者相互依存, 互相促进。创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 要以推动社会和谐公平为己任。社团是大学生以兴趣为基础组成的一个团体, 是大学生发挥才能, 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个良好舞台。社团是和谐校园文化的主要表现载体, 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特别是充分履行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 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由于受学校办学体制、管理模式以及学生自身性格特点的影响, 校与校间、本校的院系之间的交往比较少, 尤其是学校的文体活动几乎都是在本校或本院系展开, 很少有与外校或外院系进行联系与交往, 这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因此,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背景下, 有必要在高校成立体育社团,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推动校园课外活动、开展多种形式体育比赛、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传播体育文化, 促进学校间或院系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关注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和谐发展, 就是关注和谐校园建设, 更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05]4号文件中提出高等学校要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1995年6月, 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要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充分发挥各种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发[2004]16号) 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 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 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因此, 对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 探讨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产生的时代背景, 了解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 系统分析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影响因素, 探讨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对策, 有利于促进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规范、健康发展, 而且对于促进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高效以及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等10所高校, 对每所高校体育社团主管领导、管理者、组织者和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 有必要对高校体育社团的活动形式、组织管理、场地设施、学生参与情况等问题进行研究。只有对上述因素进行透彻研究, 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 抑制其不利因素, 调动更多的积极因素,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1.1 体育社团基本情况

在问卷调查并结合实地调研基础上, 对武汉市10所高校的70个体育社团统计显示, 武汉市平均每个高校体育社团的人数量为3-5个。体育社团开展的项目是非常多的, 而且参与的人数和发展规模也各异。开展的项目涉及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近20个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走访调查得知,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开展活动形式是多样的, 总结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体育社团内部组织开展的体育锻炼、交流、提高运动水平等体育活动; (2) 组织社团内部小型或比较重要的大型比赛。 (3) 参加校内活动; (4) 培训裁判; (5) 组织宣传和发展会员。

3.1.2 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情况

3.1.2. 1 规章制度及体系建设情况

通过对武汉市10所高校的70个体育社团成员进行调查表明, 有50左右的社团会员认为所在的体育社团有章程和各种规章制度也很完善;有30%的社团会员认为所在的体育社团有章程, 但其他规章制度不很完善;有20%左右的社团会员认为所在的体育社团没有章程, 也没什么成文规章制度。

3.1.2. 2 管理体制情况

通过走访调查表明, 武汉市10所高校中, 有40%的学校团委负有学生社团成立审批的职责;有30%的体育是校学生会来管理;还有20%的高校成立社团联合会专门管理体育社团的各项工作, 见表1。

3.1.2. 3 内部管理体制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 根据需要其内部设置了职能不同的若干独立部门, 根据调查, 在校团委、学生会或社团联合会的管理下, 大部分高校体育社团设置了会长、副会长负责体育社团的内部管理, 下设有组织部、外联部、宣传部、实践部、秘书处、裁判部和培训部等在此基础上, 有些学生干部还建议增设技术部、信息部等部门, 或者取消一些不必要设置的部门

3.1.3 体育社团的场地设施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有20%的体育社团具有较完善设施的室内场地, 28%的体育社团有室外塑胶场地, 64%的体育社团有室外水泥场地, 还有4%体育社团没有一块固定场地。在音像方面, 48%的体育社团有CD, 56%的体育社团有VCD, 还有24%的体育社团拥有多媒体, 80%的体育社团有录音机。从数据上分析, 大部分体育社团教学设施比较齐全, 具有室内场地、地毯、镜子、多媒体等设施。但还有很多体育社团设施比较简陋, 当前武汉市各高校场地、场馆的建设跟不上扩招的速度, 原有的运动场地、场馆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 缺少场馆设施是影响学生参加课余活动及体育社团的重要因素。

3.1.4 体育社团的经费情况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经费来源的调查显示如表3:在所调查的10所高校体育社团中经费来源由主到次依次是:会员会费、企业赞助、团委拨款和社团创收四种类型。由此可见, 会员会费是目前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经费的主要来源, 学生的会员会费支撑着体育社团的运转, 这说明目前学生体育社团的社会化程度较高, 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体育活动, 这应该是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方向。同时, 体育社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和学校支持和扶植, 包括企业赞助和团委拨款。调查表明: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经费来源主要还是会员会费、社会赞助和团委拨款, 分别为93%、60%和43%, 但同时也显示已有19%的社团已经靠自身社团活动的创收取经费, 尽管过程艰难, 但是确能最大限度的锻炼社团成员的能力。调查还显示, 社团经费的用途大部分用于购买运动服装和筹办比赛中。

3.1.5 体育社团开展情况

通过调查武汉市高校70个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可知见表4,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所举办的活动比较适当, 有50%的社团每周要举行1-2次的活动, 还有16%的社团每月举办1-2次活动, 而这些活动大都具有吸引力,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发展。有10%的社团每学期举行1-2次的活动, 17%的社团没有规律性, 是由负责人临时决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缺乏长远规划, 这种结果又直接导致了新参加的社团成员对生社团产生失望, 对学生社团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1.6 社团成员参与体育社团认知情况分析

(1) 社团成员对活动项目的需求状况

对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成员和非成员共1810份随机问卷统计结果来看, 见表5。从总体看, 大学生希望参加的体育社团类型列前4位的依次是小球类 (69%) 、健身健美类 (48%) 、户外运动类 (44%) 、大球类 (38%) 。本文对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运动项目调查发现, 当前武汉市高校开展户外运动的体育社团非常少, 这就有当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需求形成矛盾, 学生对户外运动的需要很高, 说明, 户外体育运动作为新兴的体育运动, 在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中并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2) 社团成员参与体育社团态度和动机

对武汉市10所高校610名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调查结果, 见表6。从表6可以看出, 被调查学生中非常喜欢体育社团的比例为40%;喜欢体育社团的比例为31%;无所谓与不喜欢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18%和11%。通过以上数据说明,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成员对参加体育社团是非常积极的, 可以认为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态势非常好, 学生对参加体育社团锻炼的认识己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也要注意到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社团活动, 这应该引起体育社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从体育社团成员参加体育社团的基本动机来看, 见表7。有88.7%的成员选择了丰富文化生活这一选项, 排在第一位;有85.2%的同学选择了满足兴趣爱好, 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提高审美, 占总数的78.3%;有70.7%的同学选择学习健身方法, 排在第四位;排在后两位的分别是参与社会交往和增强竞争意识, 分别占总数的68.0%和58.5%。从以上数据可知, 当前武汉市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不是单纯锻炼身体, 盲目的追求心理的满足感与虚荣心, 他们已开始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 全面提高自己的各项素质。此外武汉市高校70个体育社团中还出现了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一、二年级人数多, 大三、大四年级几乎无人参加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体育社团的发展。

(3) 参加体育社团的收获和感受

从体育社团成员参加体育社团的收获来看, 见表8。按百分比的顺序依次为: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为92.5%, 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为85.9%, 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为83.9%, 丰富了课余生活为81.6%, 增强了体质, 促进了身心健康为67.5%, , 掌握了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58.7%, 培养了创新精神为50.8%。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排在第一位, 是因为学生加入体育社团收获最多的是培养了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 这是因为体育社团能够营造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 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的师生和生生关系。排在第二位是是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是因为体育社团是个对外开放的组织, 社团成员通过参加组织的各种活动之后, 感觉有很多收获。

3.2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3.2.1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和谐发展的影响因素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和谐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对所研究的15个影响因素分别定义为x1、x2……x15。通过对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610名成员关于体育社团开展影响因素的调查统计分析, 从影响基本的高低分别赋5分、4分、3分、2分、1分。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建立相关系数矩阵, 大部分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在0.30左右, 这说明各个变量之间基本是各自独立的, 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经因子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由表9可知, 影响影响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主要因素中, 按特征值>1的原则, 本文选取了4个因子, 这4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3.365%, 说明这4个因子基本包含了15项初选指标所具有的信息, 因此, 这4个因子是影响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构成因素。

根据以上选取的因子, 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建立因子载荷矩阵, 见表10, 从表10可以看出, 各类因子的旋转后载荷特别清晰。结合教育学、社会学和体育学相关知识, 分别把这4个因子命名为:保障因子、交流因子、内容因子、管理因子, 见表11。因此,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4个因子就构成了影响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3.2.2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和谐发展存在的问题

3.2.2. 1 保障因子方面的问题

良好的体育社团保障是武汉市高校顺利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重要因素。通过走访调查得知,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指导教师大部分理论和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欠缺, 并且多数教师没有参加专业的体育社团管理、教学等内容的培训, 所以武汉市市高校应加强体育社团师资建设, 为体育社团在武汉市市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3.2.2. 2 交流因子方面的问题

良好的体育社团交流是解决体育社团开展活动影响因素的必要手段之一, 教学交流包括校际或校内之间的体育赛事、资源共享、学术交流与宣传等。通过教学交流, 开展体育社团的学术探讨, 还可以提升教师对体育社团的科研能力, 丰富体育社团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对武汉市市高校体育社团教学颇有益处。

3.2.2. 3 内容因子方面的问题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的运动项目虽然很多但事实上, 具体到每个学校的单项体育社团运动项目开展的项目就不容乐观。各学校单项体育社团开展的运动项目的全面性并不普及, 甚至有些学校仅有2-3个体育社团, 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运动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开展展的丰富性的渴望, 这是目武汉市高校大多数学生体育社团无法满足的。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活动, 它们大多是以比赛形式存在, 活动形式的单一, 而作为体育社团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咨询与培训、组织宣传等开展的也并不理想, 严重制约了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

3.2.2. 4 管理因子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有1/3社团的管理人员尚不能否满足现有工作的需要。这说明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层缺少吸引力, 缺少能力建设, 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干部尤其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加盟, 不能进行有效的经验积累和工作培养。通过调查社团干部任命方式的结果表明, 直接由主管部门派遣和任命负责人的社团有35个, 占所调查总数的50%, 显然主管部门忽视了社团的“自主性”。但调查结果表明, 仅有1/5, 占20%的社团根据章程通过民主选举自己的社团干部, 这种状况说明武汉市大多数高校体育社团没有能发挥应有的民主教育的功能。

3.3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具体措施

3.3.1 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制度的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体育法规, 这是高校的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 体育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高校体育社团制度是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政策。因此高校改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 构建自己的高校体育社团制度体系, 认真贯彻国家下发的体育规定之外, 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对于体育场馆的管理、教学活动、体育竞赛等都应制订出详细的规章制度。将高校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 各学校的相关部门除要还应当切实健全本学校具体各方面的细化制度并使之与学校的总体建设相适应。

3.3.2 宣扬公平公正的道德规范

和谐社会追求的目标是公平正义, 也是和谐校园公平、公正、公开精神的道德规范价值。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道德准则, 体育社团为校园人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 用规则的形式来约束竞赛中的一切行为, 各方获得利益达到相对平衡, 这一点与和谐校园所追求的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 完美的诠释了公平、公正、公开的道德规范。体育社团自身就具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精神的道德规范价值, 加之其借助以公平公正为灵魂和重要价值尺度的体育来宣扬公平、公正、公开精神的道德规范价值, 将会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公平观又好又快地建立起来, 体育社团有利于高校的和谐发展和良性运行。

3.3.3 营造文明风尚的校园文化

大学生有效增进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展示才华的重要场所是体育社团, 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 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展现中国改革、开放、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也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把体育运动视为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 体育社团对体育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组织、教育作用, 把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 将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改善体质健康状况、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3.4 拓展宣传渠道, 加强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

通过对武汉市高校70多个体育社团调查表明, 对体育社团不了解是学生未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 拓展宣传渠道, 加强体育社团的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宣传渠道比较窄, 宣传力度不强, 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体育社团, 争取社会力支持, 拓展宣传渠道, 加大宣传力度, 才能发展壮大体育社团。第一, 通过海报、广播、网络、演讲、传单等方式传播体育社团信息。体育社团的各种信息及时上广播, 向大学生宣传体育社团, 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体育社团中来。第二, 充分发挥高校网络资源优势, 建立自己的社团工作网站, 对体育社团的情况进行网络宣传。第三, 定期开展体育社团的理论知识讲座。邀请更多的学生代表参与进来, 可以利用班会或者课余时间向学生宣传体育社团, 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全民犍身和终身体育意识。

3.3.5 增加校内外比赛交流的机会

交流是社团的重要功能, 体育社团同益成为校内与校外交流、合作的重要角色。由于体育竞赛是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手段。高校体育社团要想发展壮大, 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方面高校体育社团要组织好校内的体育活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人文特点, 积极开展能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 例如, 大力发展攀岩、登山、漂流等既有特色又能吸引学生的项目, 有助于将体育社团建得更有特色。另一方面体育社团不但应参与学校内部的体育活动, 高校体育社团还要大胆地走出校门, 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织接触、交流, 与这些部门联手组织比赛, 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增进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

3.3.6 促进体育运动场馆设施社会化

场馆设施在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使学生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体育场馆, 场馆不足、设置不合理必然会约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影响学生体育课外活动以及群体体育活动的开展, 无法实现学校体育的宗旨和和谐体育的构建。当然, 构建和谐体育, 我们的场馆设施改造势在必行。同时, 高校的场馆设施要走向学校社会化, 也就是面向高校的学生和教职工开放, 这样才能为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奠定坚实的一步, 为高校群众全民健身提供有力的保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高校体育社团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人与校园的和谐、促进院系、校际间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体育活动涉及的运动项目也比较多, 但户外体育项目开展的比较少。大部分体育社团都建立了组织管理体系, 但体育社团缺少体育场馆、器材和设施。社团成员对参加体育社团是非常积极的, 但是体育社团开展的项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形成矛盾, 学生对户外运动的需求很高, 而在大部分体育社团中没有开展户外运动。

4.1.2 影响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为:

保障因子、交流因子、内容因子、管理因子等4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要大力宣扬公平公正的道德规范;营造文明风尚的校园文化;拓展宣传渠道;增加校内外比赛交流的机会;促进体育运动场馆设施社会化等措施。

4.2 建议

4.2.1 希望国家教育部、团中央一起协商研究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定位。

大学生体育社团应当以体育教学为基础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建立大学生体育社团服务社会的机制, 使大学生体育社团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社会;同时大学生体育社团运用自己较强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和社区的体育活动服务, 并可以获得相应的资金赞助, 从而缓解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经费不足。

4.2.2 充分合理地利用高校体育资源。

第一, 人力资源。武汉市高校体育部 (系) 具有专业的体育人才, 积极聘请专业教师或高水平运动员为社团活动进行指导。第二, 信息资源。武汉市高校体育社团要充分计算机网络条件资源。利用网络宣传自己, 扩大社团的规模。第三, 场地资源。高校体育社团要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场地、器材和设施, 开展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1]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58-59.

[2]徐华等.和谐社会和谐中国[M].成都:两南交通人学出版社, 2006:45-50.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2-35.

[4]龚剑.高校体育社团若干因素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 (03) :58-59.

[5]赵武.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体育社团现状与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03) :51-52.

[6]周小敏.大学体育社团发展困扰及评价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02) :25-26.

[7]韩勇.我国体育纪律处罚机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1) :21-23.

[8]朱振涛.浅析大学生体育社团现状及发展对策[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06) :61-62.

[9]肖嵘, 张昌来.试论体育社团的运行机制[J].福建体育科技, 2004 (01) :45-46.

[10]张建新, 章正波.我院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4) :52-53.

[11]张健.普通高校体育社团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09 (04) :24-26.

基层体育社团 篇6

一体育社团在学生体育运动中的优势

第一, 扩大了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空间。高中体育教学多由学校统一安排, 教师较少能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体育运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降低了体育教学的应有效果。与之对比, 在体育社团活动中, 由于社团群体的共同爱好与自发凝聚力, 使群体内学生个体的运动兴趣得到了必要的肯定, 运动自觉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运动目标也变得较清晰, 这有助于学生个体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同时, 由于社团运动项目的丰富性,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多种运动的兴趣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深化, 满足学生关于运动知识、技能、娱乐等多方面的需求。

第二, 利于学生运动技术的深化、巩固和提高。在现实的体育课教学中, 多数学校每周仅设置两节体育课, 总时长不超过100分钟。在这100分钟内, 去掉教师的集中讲解与示范时间, 学生能用于实际的运动练习时间极有限。因此, 教师为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 很难就某一个教学项目进行深入的讲解与示范。而在体育社团活动中, 由于参加者是循着兴趣与爱好而来, 目的明确, 运动时间长且专时专用, 这就使得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某一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的专门练习, 进而能比较系统与全面地掌握该运动项目的专有技术, 达成运动技术的深度掌握, 真正实现“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教学目标。

第三, 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专长,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受教师个人体育能力的影响, 在传统体育课教学中, 存在教师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深度需求而应付了事的情况发生;而在社团活动中, 针对某一运动项目, 指导教师的体育专长与教学专长会得到良好结合与发挥, 能更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满足学生的深度需求, 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某项运动技术;同时, 针对某一运动项目的指导需求与活动开展, 也会促使教师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与专业研究, 如针对某一项目的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保健能力等, 并在提高对该运动项目的认识与反思及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 促成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四,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高中体育课教学对学生体育能力进行评价时, 往往只注意观察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否达成教学目标及相应考核标准, 而多不会对学生毕业离校后的体育生活这一社会适应做必要的准备与引导学生做体育学习的自我延伸。而在体育社团活动中, 学生的运动学习与训练及其所参与的校内或校外, 包括社会上的一些竞赛活动, 在帮助学生通过赛事加强对社会行为规范、规则的认识的同时, 还能帮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提高与加快自己的社会化进程。

二体育社团的管理与操作

体育社团是公益性的学生组织, 较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由于体育社团主要是由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分子或爱好者在自娱或娱人的目的下成立, 其在校园内的影响力、凝聚力比较强, 如果这些体育社团再致力于在校园内推广某项活动, 其影响力或者还会更强。这种情况下, 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与操作就成为一种必然。

这种管理主要体现在: (1) 由学校主管领导或学校体育教研组对校园内各种体育社团进行分类指导, 指定某一名或几名专长教师为该社团做好指导工作。 (2) 专长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兴趣、体质、运动习惯等, 帮学生选择加入相关体育社团, 并将该学生在社团内的活动纳入体育成绩考核中;也就是针对性教育,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 发挥他们的长处, 补足他们的短处, 教师要分类指导, 指定不同的目标, 实施不同的教育。 (3)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订相关项目的活动计划与确定锻炼目标等, 以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学生的锻炼水平, 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4) 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必要的体育活动, 如校内或校外的体育竞赛、趣味运动会、素质拓展游戏、登山比赛、赛事视频观赏会、交流会等, 以作为体育课的有效延伸并提高其效率。 (5) 指导教师应充分重视并利用、发挥体育社团内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学生的影响力, 鼓励与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提高身体素质等。通过以上对体育社团的管理与操作, 利用体育社团活动的有利时机, 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体育社团活动, 锻炼学生的体力、开发智力, 提高文化素质,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优良品德, 陶冶美的情操。

总之, 作为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 体育社团式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和自身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 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并加强管理, 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黄周平.论中职学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7) :55~56

[2]蒋旻.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建设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10 (36) :40~42

基层体育社团 篇7

体育社团是以体育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1]。海峡两岸体育交流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通过非政府民间渠道进行的体育交往,是典型的“强社会、弱政府”模式。社会团体在社会参与和社会动员方面作用最为显著,体育社团有助于实现广泛的社会参与。2005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式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其中第三点“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2]。海峡两岸体育社团可以把两岸同胞动员起来,参与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消弭隔阂,为实现海峡两岸最终统一奠定基础。目前,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台湾当局对两岸交流的阻挠,致使政府退出了两岸社会活动领域,两岸授权民间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管理沟通。因此,进一步发挥体育社团在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政府和社会重视的问题。

2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现状

2.1 台湾来访多,大陆出访少,互访尚未形成机制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它从政策层面上打破了海峡两岸长达30年的军事对峙僵局。为了促进两岸经贸文化交流、解决两岸交流中各个领域遇到的问题,祖国大陆采取了积极主动、灵活务实的对台政策,积极推动两岸交流持续深化。1980年,台湾当局仍在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担心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上被边缘化,于是在国际学术会议、体育竞赛等“曲线交流”上,对原有“三不政策”有所调整,既“不规避、不退让、不畏缩”[3]。面对两岸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经贸文化交流,台湾当局予以粗暴阻挠,为两岸交流设置障碍,在两岸人员往来方面严格限制,特别是大陆有关方面人员赴台,企图延缓两岸民众的融合进程。以厦门和台湾体育交流为例,1987年台湾当局同意开放台湾单向赴大陆探亲之后,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逐步展开,截止2003年3月,厦门市共接待台湾来访的体育团体和著名体育人士60团次,共919人次;交流的体育项目有武术、棒球、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垒球、高尔夫球、网球、钓鱼、象棋、桥牌、举重、风筝等;而同期厦门赴台的体育交流团仅有7团次,仅81人,其中去台执教和出任顾问的有2人。台湾“体委会”中程(2001-2004年度)施政计划的发展目标中提及:“迄2004年度,我前往大陆体育交流人数达2万人次,大陆来台人数达1300人次”[4]。

从统计表可见,20年间台湾体育社团来访福建多达300批次,而同期大陆体育社团出访台湾仅105批次,海峡两岸互访只有43批次。综上可以看出两岸体育交流处于一种“台湾来访多,大陆出访少,没有形成对等比例,互访也尚未形成机制”的状态。

2.2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受制于两岸关系,体育交流领域发展不平衡

两岸政治关系至今仍处于高度的不稳定状态,两岸体育交流受制于两岸关系的风吹草动,更受制于两岸的政治因素限制。台湾当局不顾广大台湾同胞的强烈意愿,以“矮化主权”为由拒绝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进入台湾,充分体现了政治因素对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影响。

海峡两岸在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民间体育领域交流广泛、合作密切,而体育学术交流和学校体育交流几乎是一片空白,体育产业发展未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讨论。目前,海峡两岸体育交流领域集中在运动竞赛和参观访问层面上,涉及体育学术和学校体育的交流甚少,体育交流领域发展极不平衡。

2.3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深化

海峡两岸政治上由对峙到缓和,大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台湾同胞利益,密切两岸同胞往来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两岸体育的“双向交流”。面对客观环境的变迁,面对已经事实存在的两岸往来关系,台湾当局逐渐认识到两岸关系改善对其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助益,因此也相应放松对两岸交往的限制,同时调整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游戏规则”[6]。台湾“体委会”中程(2001-2004年度)施政计划的发展目标:“应进一步促进两岸体育交流合作,加强两岸体育人士交流,加强两岸体育团体及体育学术交流、人员互访;办理两岸体育院系所学术研究交流;加强两岸体育运动产业交流;建立两岸体育交流规范;建立消弭两岸障碍之体育交流沟通式;运行体育法规及相关规范,辅导体育团体、学校办理两岸体育交流活动,以及推动两岸运动科研与体育人才交流,提升运动竞技及相关科学研究水平;举办两岸体育学术研讨会;办理两岸体育院系所交流合作;邀请扩大大陆优秀运动科研人才及教练员赴台协助办理运动员培训工作;辅导两岸体育资讯交流、合作研究”[4]。

随着台湾当局政策方面的调整,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多领域多层次展开,涉及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文化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大陆赴台参加各类体育交流活动的团组达到66批、712人次。两岸奥委会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两岸体育交流,促进与维护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为实现两岸体育交流健康发展做出努力。1997年创办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座谈会,是海峡两岸体育社团组织间最高层次的体育交流活动。这一座谈会原则上每年一次,在两岸轮流举办,两岸体育界人士定期举行座谈会,及时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这对于两岸体育界在加强合作,扩大共识,推动交流健康发展等诸多方面是十分有益的。两岸体育交流的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也呈多样化趋势,形成了互访机制,两岸体育界关系更加密切。

3 体育社团在两岸体育交流中的作用

3.1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体育交流

体育社团组织的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可以起到淡化政治色彩的作用。体育交流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质,可以作为官方外交的重要补充,在特定情况下还能发挥官方交流无法达到的缓冲和过渡作用,其效力可胜过纯官方的国家形象塑造和宣传活动。海峡两岸体育社团都具有民间性,而大陆的体育社团又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质,在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两岸全方位交流。

体育的互动性和包容性高,参与者心理抵触性低,非常容易建立起感情沟通平台,没有什么比体育更能把两岸同胞连接在一起。两岸体育交流先行于其他领域的互动往来,即使在两岸隔绝期间,依然保持着多渠道的间接接触,特别是在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两岸体育界广泛地进行接触与交流,为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体育社团开展的体育项目带有较强的民间性和普遍性,采用国际通行技术标准、竞赛规则和运作秩序,在交流和理解中很少存在障碍,能够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体育社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政府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两岸体育交流。

3.2 扩大两岸体育交流的内涵,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

海峡两岸体育社团都具有多样性,涉及整个体育领域,包括竞技体育类社团、社会体育类社团、体育科研学术类社团以及健身休闲娱乐类社团。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交流合作,人既是创造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创造物,也是文化的承载者。体育社团所构筑的桥梁和纽带,把不同行业、阶层、年龄和性格的人相互融合在一起,多元化的人员结构,致使海峡两岸体育交流过程中伴随发生文化交流,扩大了体育交流的内涵。

最初两岸体育交流局限于竞技体育的交流,现在发展为涉及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学术、体育产业以及休闲娱乐健身的体育交流。台湾企业在体育市场的方方面面都与大陆有业务联系,出现了更多台商投资的高尔夫俱乐部。截止2001 年,约70%的台湾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大陆投资,生产了国际市场上65%的体育用品[7]。体育交流带动人流、人气、物流、商机,促使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范围、规模逐步扩大,领域逐渐拓宽,层次不断提升。

3.3 整合体育资源,缩小两岸体育发展差距,营造和谐的两岸体育文化氛围

两岸体育交流的发展,还在于双方互有所长、互有所需、互相吸引[8]。大陆在体育行政管理体制、竞技体育、体育科研方面的综合实力强于台湾,而台湾在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健身休闲运动、学校体育方面优于大陆。体育社团有效整合两岸体育资源,实现两岸体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台湾借助于大陆丰富的体育资源可以逐步缩小两岸体育发展差距,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对扩大两岸民间往来具有积极作用,大陆也可借助台湾的优势提升体育综合实力;体育社团有效地整合两岸体育资源,实现海峡两岸体育科学规范与合作共荣,为制定两岸体育交流法规、政策、条例及具体操作措施提供对策与建议,有利于和谐两岸关系,营造和谐两岸体育文化氛围。

3.4 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促进文化认同,遏制台湾“本土文化教育”

中华文化是大陆和台湾赖以生存的土壤,是维系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两岸体育界人士的精神纽带,是促进两岸体育交流的原动力。体育社团中的制度、宗旨、概念等,使体育文化知识以及信息的传递过程有了共同语言,并借助语言文字进行。体育社团中执行的章程、规则使体育文化知识传递规范化。体育社团的组织性以及开展的活动,是提高体育文化知识传递的层次和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根同祖,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类似,在接触交流中会有很深的认同感、亲切感,这对于我们反对台湾当局企图利用“本土文化教育”,宣传台湾文化的自主性、独立性,人为地割断台湾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撕裂台湾与中华文化的传统纽带,是非常有效的。体育是最能激发民族主义情感的活动之一,应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发掘和弘扬中华体育文化,建立共同的体育文化市场,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促进两岸文化认同,推动两岸同胞交流,消弭隔阂、增进互信、扩大共识,增强一个中国的认同感,为实现海峡两岸最终统一奠定基础。

4 建议

1.当前,两岸关系总体上呈现出“官方冷,民间热;政治冷,经贸热”的特点。体育社团的上位概念是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它是在现代社会与政府(第一种力量)、市场(第二种力量)并驾齐驱的第三种力量[9]。非政府组织在社会参与和社会动员等方面作用最为明显[10]。因此,在海峡两岸体育交流过程中,应加强体育社团自身建设,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引导体育社团参与海峡两岸交流,突出体育社团的对台优势,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等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力量 。

2.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目前,两岸尚无专门负责体育交流的协调中介机构,无法建立起长效沟通机制,缺乏有效的沟通。海峡两岸应各自授权一个体育社团,负责沟通、协调两岸体育交流事宜,制订两岸体育交流原则、计划和方案,提供两岸体育交流信息,促进两岸体育交流。

3.北京在申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提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三个理念,其中“人文奥运”理念,恰当地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定位为“文化奥运”,也就是文化交流的奥运会,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盛会[11]。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育社团应借此平台,加强宣传力度,扩大交流深度与广度,向台湾各族同胞展示中华体育文化,促进两岸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4.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福建民间体育社团应依托“乡缘、地缘、血缘、亲缘、史缘、俗缘、神缘、文缘、语缘”等优势,尽量减少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充分利用闽台民俗传统体育,进一步扩大民俗体育方面的活动,构筑海峡两岸民族传统体育交流的平台。

5.大力开展海峡两岸高校体育社团合作,以高校竞技体育交流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合作交流项目,建立稳定的校际关系,逐步形成海峡两岸高校体育交流的长效机制,从而不断拓展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摘要:通过剖析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现状,结合体育社团的功能、特点,分析体育社团对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影响。研究认为,体育社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岸体育交流;扩大两岸体育交流内涵,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整合两岸体育资源,缩小两岸体育发展差距,营造和谐的两岸体育文化氛围;传播中华体育文化,促进文化认同,遏制台湾“本土文化教育”。

关键词:体育,社会团体,海峡两岸,交流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3):1.

[2]胡锦涛提新形式下发展两岸关系四点意见[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5-03-04.

[3]王功安,毛磊.国共两党关系史[M].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1988:54.

[4]台湾省“体委会”中程(2001—2004年度)施政计划[R].2004-06-11.

[5]谢军,兰自力,徐学.海峡两岸体育社团比较刍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444.

[6]刘国深.两岸关系不稳态与制度创新[J].台湾研究集刊,2002,(2):3.

[7]兰自力,谢军,骆映,等.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3):296.

[8]林致诚,郭琼珠.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及其影响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2,(2):88.

[9]王建芹.第三种力量[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上一篇:方法检出限下一篇:无人机自动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