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中小城市

2024-06-18

东北中小城市(精选十篇)

东北中小城市 篇1

依据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文化和自然界的生物一样,也有起源、发展、突变等生态变化,并且遵循一定的生态规律。城市文化景观是在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城市物质形态(景观),如城市宏观形态、路网格局、街区、建筑等,它作为城市的物质表现而存在,属于器物层面的文化,其生发也具有一定的生态规律。从个体看,城市文化景观表象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景观类型,每个类型就像自然群落中的一个物种,都有产生、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而且生存于同一空间之下,彼此之间也要不断地经历竞争和异化作用。从整体看,一个地区的城市文化景观就像自然界的一个生态群落,它由不同的景观类型共同交织、融合而成。当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多个城市文化景观类型时,城市文化景观群落逐渐形成。它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特征,然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新的景观类型产生,老的景观类型衰落,景观类型的相继出现促进了整个群落的演替。随着景观群落不断演替,城市文化景观的自然特征逐渐减弱,社会特征逐渐加强。

二、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的类型

东北地区是我国极富特色的文化亚区之一,雄伟壮丽的山河、寒冷干燥的气候、复杂曲折的历史、粗犷豪放的人……这些独特的自然、经济、社会等环境孕育了东北极具个性的城市文化景观类型和群落。从城市文化景观的表象来看,主要有东北原生城市文化景观、中原传统城市文化景观、西方传入城市文化景观、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等四种主要景观类型,它们经过生态整合共存于东北城市之中。每种景观类型都有自己的产生和发展模式,表达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文化内涵(表1),通过数量和空间上的竞争,努力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中的优势类型。

东北原生城市文化景观主要是根植于东北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伴随东北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目前它在东北城市中并不多见,因为它已逐渐内化为城市的内在气质,从深层次上影响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发展。中原传统城市文化景观主要是由中原地区传入东北地区的。随着中原统治的深入和农耕经济的发展,它逐渐形成完备的体系,成为东北早期景观群落中的优势类型。西方传入城市文化景观属于一种突变的类型,最初由殖民统治者带入东北。由于其非常适于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和地域文化而逐渐被接受和吸收,成为东北地区近代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主导。现代城市文化景观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而逐渐传入东北地区。科技追求理性、功能,讲求方便和舒适,在它的主导下,街道笔直宽阔,建筑高大简洁,东北的现代城市大都呈现出现代主义风格。

三、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演替过程

与自然界生物群落相似,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也在不断地发生演替。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东北地区的城市功能逐渐增多,不断有新的景观类型出现,成为群落的主导类型,促进群落的发展成熟。具体地说,可以将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生长划分为萌芽、产生、发展、突变、再发展五个阶段(表2)。

1. 群落的萌芽

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萌芽主要出现在距今7 000~8 000年前的西辽河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壕聚落和祭祀建筑群。如兴隆洼原始村落(图1),房屋排列整齐,布局有序;红山文化祭祀建筑群(图2),中轴突出,左右对称,均体现了较高的规划设计水平。东北的聚落发展几乎和中原地区同步,甚至领先于中原地区。这一时期,聚落和建筑群作为城市的萌芽已经开始出现,但这些村落基本没有物品交换功能的“市”,所以还不能将聚居区称为城市,也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景观。

2. 群落的产生

战国时代的燕开始在东北设置,是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产生的标志。在这一阶段,随着农耕的发展,人们逐渐定居,出现阶级分化,城市也随之产生,主要表现为两类—平原城和山城。平原城主要分布在东北南部地区,由中原设置而建设,是中原传统城市文化景观的代表。它们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城,形态规则,如辽宁省宁城县的古城址—外罗城。山城主要由东北土著的少数民族建立,是东北原生城市文化景观的代表。目前遗存较多的是高句丽山城,它们顺着山势修建,布局没有固定的体例,形态自由、极不规整,如英城子山城。这一时期城市文化景观群落已经产生,但是城市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和统治,“市”的功能很弱。

3. 群落的初步发展

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初步发展是从唐渤海国(公元698年~982年)的建立开始的。随着农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中原传统的礼制观念和等级制度逐渐成为主导文化。中原传统城市文化景观也逐渐成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超越其他类型的城市文化,占据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主导地位。如唐渤海上京龙泉府,辽中京、上京,金上京,明兴城,后金辽阳等。以盛京(今沈阳市)古城为例(图3,图4):无论是封闭的方城形态、“井”字形的路网结构,还是以中轴为中心左右对称、封闭递进的皇家院落以及大屋顶的砖砌城门和木构建筑群都是以中原传统城市文化景观为主体;只有皇宫的东路表现出东北原生城市文化景观的特点,它沿袭游牧民族的帐殿制,采用以主殿为中心向外发散的开敞八字形布局。

4. 群落的突变

从1860年营口开埠开始,西方城市文化不断涌入,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也发生了突变。无论是宏观的城市形态、中观的街区,还是微观的建筑,都是以西方传入城市文化景观为主。如1901年日本为大连所作的城市规划,采用的就是当时欧洲十分流行的巴洛克轴线放射式城市结构和方格路网(图5)。建筑景观表现也以当时西方盛行的巴洛克、折衷主义、拜占庭、新艺术等风格类型建筑为主,尤其体现在宾馆、洋行、火车站等公共建筑上。

5. 群落的再发展

从1949年建国开始,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进入再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作为重点工业基地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及21世纪初期开始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都促进了东北城市的飞跃。不仅城市的数量有较大增长,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大大加快。这一时期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舒适、方便、快捷、高效等成为发展的主题,现代主义城市文化景观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主角。在城市景观上表现为大尺度方格状的路网结构、松散布局垂直增长的街区以及大尺度体块简洁的现代建筑(图6)。

四、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演替的向性特征

1. 变化是主题—向变性

“变”是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发展的主题。城市文化景观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之中生存,随着环境改变而变动。东北地区处于我国的文化边缘地区,社会、经济等文化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景观必然出现比其他地区更频繁的变化。

同时,由于东北地区本土城市文化发展体系不完备,积淀也不深厚,所以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景观群落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变”的尺度也更大,更多地拿来,更少地加工。当瘦弱的土著城市文化遇到完善的中原城市文化,就被迅速地融化;遇到强势的西方城市文化,就被迅速占领;遇到时尚的现代城市文化,就被卷进了全球化的浪潮中。

总之,东北城市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文化体系,有外来文化涌入就很容易受到影响,城市文化景观也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2. 地域是内涵—向根性

城市文化景观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自然、经济、社会等三大环境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类型由最初的猎采经济转变为后来的农耕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等;社会环境由最初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环境的改变都给城市文化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城市文化景观产生之后,自然环境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这种长期的影响愈加强化了东北城市的地域性。如东北寒冷的气候环境使防寒保暖成为东北城市建设中首要的功能需求,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东北的城市建设。只要自然环境不发生大的改变,根植于这种自然环境的土著城市文化景观就会一直伴随着东北城市的发展,地域的烙印也会更加深刻。

近年来,人们崇尚回归自然,生态、可持续、低碳等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这种追随地域的向根性不仅是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特色的主要出路,也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3. 丰富是表现—向多性

在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演替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景观类型不断出现,它们逐渐发展成熟,占据空间中的主导地位,成为景观群落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优势类型。因为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原来的优势景观类型虽然不再保持高势的地位,数量减少,空间分布范围缩小,但还是会在景观群落中继续存在。景观类型的增多促进了类型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不仅会催生新的景观类型,如东北地区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而且对更多的景观类型存留有利(1)。如同一种生态繁衍,类型的增加间接地促进了景观群落类型的多元化和风格多样化。

因此,在七、八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的类型日趋丰富多样,城市文化景观群落也日益繁荣。

4. 需求是方向—向需性

黑格尔曾经说过“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2)”,城市文化景观也是如此,它的演变是在适应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及审美的要求。

最初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在东北的自然地域环境下,为了防寒保暖,选择半地穴式建筑;为了安全和军事防御,修筑山城,由此出现了东北原生城市文化景观。之后为了便于农耕,改筑平原城;为了政治统治,选择中原城市的礼制和空间等级,因此中原传统城市文化景观盛行。到后来,列强为了殖民统治以及工业、交通、商贸等发展的需要,在东北城市开始流行西方城市文化景观。到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功能高效、方便舒适成为需求,大尺度的方格路网、简洁大方的现代建筑成了城市景观的主角……从最初的军事防御、政治统治需求,到现在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景观更加反映城市的生活,更加体现为居民服务的精神。

五、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发展的应对策略

1. 引导变化健康发展

变是永恒的,因此不能阻碍“变”,而是要帮助“变”,学会在发展中引导“变”。东北地区的城市文化景观就是在不断变化中而发展成熟的。

城市文化景观的变化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文化景观类型的生长变化,相当于量变;一种是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演替变化,相当于质变。景观类型变化是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稳步发展,城市文化景观处于某种类型的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中。这时要以促进景观类型的生长为前提,吸收更多的创新要素,提升其先进性,促进优势景观类型的健康发展。后面一种群落的演替变化一般是发生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候,如经济和社会类型的变更,生产力的变革等,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结构、优势类型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时要分清哪一种是优势的城市文化景观类型,极力地发展并完善,促进演替平稳地发生,减少群落演替给城市景观带来的破坏。

2. 把握根本开放创新

相比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的地域特征和多样性特征更为突出。这两个特征,一个是自然地理环境赋予的最深层的价值体系,需要继续坚持和维护;一个是历史发展带来的文脉特色,城市中现存的景观类型和景观结构就是文脉特征的主要载体,要尽量保护。它们都是东北地区的根,是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更要把握自然和文脉地域特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的特色。

当然,把握根本不等于固步自封,而是要放眼世界,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和新的手法,用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自己、学习他人,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用时尚的手法包装自己,在历史和创新中寻找特色。

3. 预测需求明确方向

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发展要面对更多的挑战,这就给城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城市设计师要准确预测居民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主动预测需求、迎合需求、引领需求。尤其在城市设计中,要把握时尚的脉搏,注重城市文化景观设计的层次性、多样性、灵活性,以适应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城市设计师也要引导需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注重地区的文化性、历史性、规律性,尤其要避免假、大、空的城市景观,抵制低俗化的倾向,努力提升城市文化景观的品质。总之,面对景观群落的未来发展,一定要遵循它的生长习性和规律,用生态的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生态调控,促进城市文化景观的健康、良性、有机发展。

摘要: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概念。以东北地区为例,解析城市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纵向梳理城市文化景观群落的演替过程,由此总结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发展演变的向性特征,提出未来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市文化景观,类型,群落

参考文献

[1]参见:郭泺,薛达元,杜世宏.景观生态空间格局—规划与评价.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东北中小城市 篇2

一、产业结构转换迟滞与城市化滞后

(一)产业结构转换与城市化的关系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区域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而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城市化的动因,所以产业结构的转换状况直接制约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的上升,亦即产业结构的变迁。正如著名城市经济学者谢文蕙指出的那样,“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互动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以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为标志的产业结构升级会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化率的提高;反过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又会带动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李培祥等,)。

区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联系。城市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城市化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为r城市化发展,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城市化必须响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有序转化。城市化的发展带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等推动城市化进程。区域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变引起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模式、城市化地域形态的变化,进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李培祥等,200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增强,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发展格局的出现,城市与区域必然在发展要素、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形成互补、整合,并进而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迟滞(李诚固等,2003)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整合程度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自我循环状态,其市场容量十分有限,极大地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如自1995年以来,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其比重由原来的7.3%,滑落到的5.5%。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然而,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度融合是东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环节之一。

区域产业关联程度低,制约了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依托传统产业这一巨大的消费市场。轻重工业关联程度差,东北地区轻工业产值85%来源于对自然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的初级加工,轻工业生产并没有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重化工业产品资源。

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东北三省都将石油化工、玉米加工、医药等部门作为主导产业,均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数量扩张,并没有在资源开发、产品结构上形成各自的特色,各地区同类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地区之间无序的市场竞争。

(三)东北地区城市化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的年增长率仅为0.61%,远远落后于年增长率为1.5%-2.5%的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同时,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浪潮形成了强烈反差。东北地区城市化迟缓极大地限制了城市和区域的良性互动。

从东北地区历史发展过程来看,GDP从1985年的2237亿元到的15568亿元(见表1),增长了595.9%,年均增长速度为29.8%;城市化则从1985年的39.2%,增加到20的56.3%,年均增长为0.86%,城市化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见表3)。

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来看,东北地区年的城市化水平为56.03%,而工业化程度为64.8%,偏差率为8.77%,也说明了东北地区城市化滞后这一结论。

从产值、就业结构与城市化的关系来看,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2,而从业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5,说明了城市化的滞后。并且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20.5%)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6%)(见表3)。

虽然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空间载体的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形成、发展,带动了城市新区快速开发等(刘西锋等,2003),但由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地区建立了以自然-资源开发与机械化为主的工业体系等原因形成了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而城市与区域良性互动的结果就是区域.城市化,所以东北地区城市化滞后是影响城市与区域良性互动及东北地区整体实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二、城市与区域“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一)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二元”结构分析 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的二元结构比较突出。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的GDP相差1.78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27倍;人均GDP的差值城市是区域的2.89倍,也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97倍(见表4)。

从工业产值方面来看,东北地区的城市与区域的差别更大,也说明了工业主要都分布在城市,而广大的城市区域的工业生产能力较低,进而也说明了东北地区乡镇企业不发达。城市与区域的工业产值相差3.98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2倍(见表4)。

从消费水平来看,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的差异也很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东北城市与区域相差2.3倍,说明了东北地区占1/2的人口只消费了1/3强的消费品,进一步说明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二元性。

从城乡居民储蓄情况来看,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的二元结构也比较明显。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的差距为8倍多,而全国的差距还不到2倍(见表4),可见差距之大。

(二)突出的城市与区域“二元”结构对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影响

东北城市园林弊端之养护管理 篇3

1.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意义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想绿化效果,就必须领会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绿化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成果。这只是前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施工阶段;但真正达到效果的另一阶段——养护管理;而后者却常常被忽视。如果种植后不注意绿化养护工作,种植好的树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绿化工作就全部白费,景观效果更无从谈起。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真正意义和理想效果,改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绿化需求,还要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和管理工作。因为园林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栽植后需要经过成活生长阶段,才能达到植物材料自身效益的真正体现。植物是需要浇水、施肥等养护、管理,而且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养护和管理。只有在全过程中重视了养护和管理工作,园林植物造景效果才能真正实现。

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植物才能茁壮成长,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2.绿化养护滞后的主要原因

2.1政府对绿化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个绿化工程是否成功,是否能满足设计需求,能不能成型主要取决于养护阶段,因为绿化苗木需要成活生长后才能体现效果。在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地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的意义。只有实施良好的养护,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效果,才能给人以愉悦的心情、美的享受。其生态环境、减灾降尘等功能,才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绿化效果凸显出来就可以激发人们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巩固现有绿化成果,减少植物破坏,维护植物正常生长,从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

2.2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财政比较紧张,加上一些部门对绿化养护重要性认识不足,总是认为绿化工程是一个无休止的花费,新建绿化工程自身花费就很大,所产生的价值很小,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建设绿化工程上,更何谈养护费用,每年养护费用的支出几乎是新建工程的30%左右,且需要持续投入,所以许多城市的绿化养护经费得不到较好地解决,经费严重不足,造成绿化养护无人管理,绿化养护措施不到位,绿地景观效果差。

2.3养护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偏低

目前采取的一些有限的养护措施,大多是简单的浇水、拔草,方法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养护管理人员又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导致养护实效差,投入浪费率高,工程效果没有提升,造成养与不养效果一样的情况,导致相关部门更加认为投入是没必要的恶性循环;提高技术水平是决定是否需要投入的关键,必须解决技术人员的质量,选择专业公司团队,才能更好的完成养护管理这一关键环节。

3.冬季管护不足,造成损坏严重

3.1加强养护,减少气候因素造成的死亡量

东北地区冬季时间较长,植物的休眠期大约7个月时间,这是生理性缺水的最主要的时期,经过漫长的季风缺水期,植物自身的大部分水分消耗殆尽,对植物自身造成的危害很大,主要有干裂、冻害、易折、病虫害侵染、生理性干枯死亡等等。

养护管理是抗生理性干旱的主要办法,在入冬前需要为植物浇透封冻水,使植物自身的的含水量增大,增强植物韧性,增强植物冬季的抗干旱能力,减少折损及干旱死亡;早春季节应及时浇解冻水,及时为植物补充水分,并防止倒春寒造成的冻害,也能提早促进植物萌动,提高抵抗力,完备园林效果。

3.2风雪、融雪剂、人为踩踏等因素损坏严重

东北冬季漫长,降雪量大且持续时间长,降雪积压树枝易折是主要降雪损害原因之一;养护单位应及时组织队伍进行降雪清理,降低降雪压力,春季做到抢早修剪,处理压折枝条,避免病虫害侵染。道路清雪积压绿化带内是另一主要原因;道路上环卫清理出的积雪不及时清运,而是堆积在路旁的绿化带内,降雪次数逐步增多,积压量越来越大,导致纹样篱、片植篱损毁惨重,地上部分基本全部毁掉,只剩下根部,待春季时重新发芽,整体效果残缺不全。

融雪剂的使用对苗木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危害,每年的冬季降雪次数多, 融雪剂使用频繁,随着环卫清雪的逐步完成,大部分融雪剂随之倾倒进绿化带内,待到次年春季积雪融化,融雪剂渗入土内,植物吸收后,成片枯萎死亡,乔木及亚乔木生长不良,长势弱,萌芽困难。

冬季植物含水量少,干枯易折,人们为图方便,经常穿越绿化带,踩踏,被踩踏的地方出现断档,缺失现象严重,补栽后与原有植物长势不一致,绿化效果降低等,致使整体绿化效果等级下降。

快速城市更新中的东北传媒大厦创作 篇4

2006年底,辽宁日报传媒集团(以下简称辽报集团)启动东北传媒大厦项目设计招标,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德国Beye Scheid建筑师事务所组成联合体参与东北传媒大厦(以下简称传媒大厦)项目设计国际招标,最终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德国Beye Scheid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创作的方案中标。在设计进一步深化过程中,业主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中标方案,设计组提交的修改方案被定为实施方案。本文再次着重介绍实施方案。

一、城市设计

1. 项目概况

传媒大厦是辽报集团的业务办公用房,项目选址于沈阳青年大街与文体东路交汇处,用地面积为8 413m2,总建筑面积85 521m2,由塔楼和裙楼两部分构成。塔楼地上43层,地下3层,建筑高度187.40m,地上部分为辽报集团办公用房和对外出租写字间,地下部分为大楼的设备用房。裙楼地上5层,地下3层,地上部分为会议、餐饮等生活辅助用房和对外出租的商业用房,地下部分包括与地铁出口相连的商场以及两层地下停车库。

2. 区位环境

传媒大厦用地位于道路所夹地块的东南角,现状地势平坦,原有建筑已被完全拆除。这里位于沈阳市文化中心区的核心地带,用地东侧是科技馆、市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和城市规划展示馆,南侧是即将拆除的五里河体育场。这些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公共建筑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少联系和对话。除此以外,传媒大厦所处地块的其他用地已经出让,但物业形态及建筑形式尚未确定,南侧的五里河体育场用地也即将出让。项目环境充满变数,周边建筑关系复杂又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传媒大厦融入环境之中并能够对后续的周边用地建设起引导作用,是设计者面对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3. 总体构思

在对传媒大厦用地周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设计者认为,如果传媒大厦只是在形式上去迎合周边建筑,容易顾此失彼,很难与所有建筑形成对话关系。而且,传媒大厦是该区域第一栋超高层建筑,周边建筑在体量和高度上都与传媒大厦相距甚远。传媒大厦具备了地标建筑的基本条件,可以被定位为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所以,设计者考虑把周边建筑作为次要的设计要素来对待,上升到城市空间的层面来寻找地标建筑设计切入点。

用地东侧的青年大街在传媒大厦南部划出一道弧线向北延伸,这条道路延伸线从东南侧斜向穿过传媒大厦用地,城市空间的这点变化为传媒大厦设计提供了切入点。设计方案将塔楼置于用地东侧的道路延伸线上,将城市空间要素引入到用地内并同单体建筑产生关联,这样的处理使得传媒大厦成为青年大街上的一处对景节点。青年大街道路转弯点与传媒大厦塔楼之间距离约350m,是塔楼高度的2倍,为建筑提供了极佳的观赏距离。

4. 区域更新

传媒大厦不仅占据着青年大街沿线最重要的位置,还是用地周边区域最先启动的城市更新项目,它的建设对区域的更新起着表率和引导作用,它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会对后续的周边地块开发产生直接影响,后续的建设会被要求与传媒大厦相呼应,这些都给传媒大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者希望建成后的传媒大厦能够恰当地融入到城市空间之中,担当起城市地标和节点的双重“重任”,从而引导区域更新并使区域更新有序的渐次进行。

二、建筑设计

1. 外部形态设计

传媒大厦用地以及周边地块都是方整的矩形,因此设计方案把矩形作为建筑布局的基本形态,占满地块。这样做既可以最大限度挖掘土地的经济价值,还能够提供连续的街道墙和充足的商业界面,活跃建筑底层空间。

在矩形总体布局下,设计方案只是在塔楼的形态上和斜向的道路延伸线产生关联,这样既可以简洁直观的表达出建筑和城市空间之间的呼应关系,又能够减小对规则的正交柱网的影响,有利于建筑平面功能布置。塔楼形态如何去迎合这条延伸线,中标方案和实施方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中标方案采用递进切削基本方形体量的办法反映延伸线对塔楼形态的影响,随着楼层的增高,切削的体量逐渐加大,再配以顶部轮廓线的升起变化,塑造出从下至上逐步收缩的建筑体形,使建筑呈现升腾的气势和敦实的外观。实施方案则利用引入的道路延伸线,采用“减法”对基本方形体量进行平行线切削,形成不规则的建筑体形,但标准层平面保持一致。切削使得建筑平面外廓由简单的矩形变为复杂的“蝶形”,外廓边数由原来的8条增加为14条,活跃了建筑形态。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外廓边长与高度之比由1/4变为1/7.5~1/53,使建筑外观显得高耸挺拔。在切削过程中,设计方案考虑将建筑由初始的单塔形态变为双塔组合形态,以增强建筑形态的层次感。设计方案将非紧邻青年大街一侧的塔楼拔高,表达出建筑对城市、街道空间的尊重态度。丰富的建筑体形使得建筑在从不同角度和在不同时段观赏时呈现不同的态势,自然地实现了步移景异、时变景异的效果。

2、内部空间设计

不规则的“蝶形”平面虽然为传媒大厦创造出丰富的外部形态,却增加了建筑内部空间设计的难度。相对于规则的矩形平面,“蝶形”平面存在空间使用效率低的弱点,因此在内部空间设计时如何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率就成了最主要的问题。设计方案根据不同功能的需求特点将“蝶形”平面虚拟地划分为若干个矩形和直角梯形空间,因地制宜的布置功能空间。例如,中心位置的核心筒采用经济高效的矩形平面,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管井集中在一起;卫生间利用核心筒南北两侧的梯形不利空间。设计方案采用严格的功能分区以提高建筑空间使用率,交通、设备和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空间集中在平面的中部,主要的办公空间布置在“蝶形”平面的两翼。这种模式使得办公空间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灵活地确定外侧边界,进而调整办公空间面积。在辅助空间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办公空间外侧边界来调整平面空间的使用率,按照这种思路进行设计,传媒大厦标准层办公空间面积比率达到了71.8%。

不仅如此,不规则的平面还创造出生动的、与众不同的空间效果。方案在大厦外部形态设计时就考虑到用“减法”释放出核心筒南北两侧的空间,使走廊可以直接对外采光。这样的处理还将走廊空间与室外空间联系起来,使用者步出电梯前厅即可俯瞰城市景色,此处也将成为使用者放松和交流的理想场所。

3. 标准层设计

为满足业主不同的功能需求以及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功能调整,设计方案提供了多种标准层平面布局可能,可以满足领导办公、开敞办公、小间封闭办公、对外出租等多种需求。由于内部空间进深较小,沿外墙布置的办公空间都可以得到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视野。在局部的不利位置安排会议、会客等公共空间,实现对珍贵空间的充分利用。

恰当的建筑结构选型是平面能够灵活布局的重要条件。传媒大厦采用由外筒和核心筒组成的筒中筒结构,内部空间开敞无柱,可根据需要随意划分。另外内部空间的严格分区也为平面功能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因为卫生间布置在办公空间之外,它的竖向管线远离平面“两翼”的主要空间,所以平面划分可以不受辅助空间限制。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设计为满足未来不可预见功能需求提供了可能。

传媒大厦有下部双塔和上部单塔两种标准层。双塔部分的标准层建筑面积约为1 444m2,共设10部电梯(其中1部兼消防电梯)。顶部高起的单塔部分的标准层建筑面积约为682m2,设有3部电梯(其中1部兼消防电梯)。经专业电梯流量软件测算,这些电梯可以较经济地满足大楼的垂直运输需求。结合设备转换层,传媒大厦分别在第19层和第37层设避难层,其中37层的避难层是避难与竖向交通转换的双功能层。设计方案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者上下层断开”的规定,自然地将两部防烟楼梯间从双塔错位转移到单塔内,这样既满足了相关规范要求,又能满足建筑形态变化要求。

4. 立面设计

为了突出建筑自身形态的丰富,设计方案采用了非常简单的手法处理外立面。外观上采用竖向的线条分隔与建筑的整体外部形态相协调,更加突出建筑的挺拔感。外立面选用光洁的铝板和玻璃两种材料按照模数间隔布置,铝板与玻璃平齐安装,避免在立面上出现不同材料之间交接产生的阴影,增强传媒大厦外部形态的整体感。外立面材料还可以反射周边建筑的形象,在目前的情况下,这是求得传媒大厦与周边现状建筑及后续建设项目良好关系的理想方法之一。

三、结语

传媒大厦项目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初始的设想即将变为现实,但也有许多东西值得反思和总结。

第一,对城市更新的思考过于理想化。用地南侧的五里河体育场在传媒大厦方案确定不久后被爆破拆除,在该用地沿青年大街一侧将新规划建设数栋超高层建筑。传媒大厦将被淹没在沿街超高层建筑群之中,没能按照设想成为城市地标和节点。周边地块的设计开发各自为政,缺乏对传媒大厦及城市空间的考虑,区域的更新依然无序,传媒大厦没能有效起到引导区域更新的作用。

第二,传媒大厦没能推行全面的模数制设计。对大体量的超高层建筑而言,模数制设计是减少建筑构件规格种类、加速施工的非常有效的办法。传媒大厦平面外廓尝试按照300mm的模数进行设计,建筑外轮廓是严格按照900mm宽结构墙体和1 500mm宽外窗间隔布置,统一尺寸减少了材料种类,给施工和材料选购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这一模数能够在建筑内部空间和剖面设计中也得以贯彻,这些效果就更明显了

东北中小城市 篇5

一、项目名称:东北教学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外墙磁砖;铝合金窗、栏杆和扶手制作与安装共二个标段。

二、采购内容:本项目分为二个标段:一标段为内、外墙磁砖、(须提供样品);(以下报价包含三年532付款方式,外加管理费,材料开票费)

内墙瓷砖:(参照样品)

规格30×45,面积950M2 报价为()每块(优等品)外墙瓷砖:(参照样品)

1、规格6×20, 咖啡色, 面积约300 M2 报价为()每块(优等品)

2、规格6×20, 米 色, 面积约1000 M2 报价为()每块(优等品)

三、本项目开标时间为2013 年 6 月 19 日 9:00 时。

四、评标办法为: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五:付款方式:同建筑总承包大合同。

江苏立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司

盐城市鞍湖实验学校

联系人电话: 胡胜权 *** 0515-88730503

东北城市绿化树的管理与养护 篇6

关键词:东北城市;绿化;管理与养护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179-1

在绿化树木的生长环境中,日照、气温等因素是大自然客观存在的,我们通过加强土壤、施肥、浇水、修剪等养护方式为树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详细阐述城市东北成熟绿化树木的日常管理和养护方式。

1 环境因素的影响

1.1 树种选择与环境的融合

针对绿化树种的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限制因素,应当根据实地的气候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绿化树。东北地区城市气候变化大,不同于全国的大多数城市,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一些适合在其他城市生长的绿化树木移植后成活率和长势并不理想。东北城市发展城市绿化应该以发展乡土树种为主,做到“适地适树”,这样选择不仅能够与周边的环境形成融合,又保障起成活率,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绿化量和绿化率。城市绿化树在栽植的过程中就应考虑生长环境因素,当树木长到一定大小时,道路的水泥会阻碍树木根系的生长,个别根系发达的树种,会将路面拱起,不但破坏了道路,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个别树木长势太高,树冠较大,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行道树的枝干,也会影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城市绿化树区域周边区域,应该使用地砖铺地,放弃使用水泥,并给予树木足够的预留生长面积;对于长势较快的树木,应采取断干折头的方式,人工控制其生长。使绿化树兼顾景观效果的同时,更能发挥减尘滞风、吸碳放氧、增湿阻燥等生态方面的作用。

1.2 土壤的选择

城市土壤一般为经过混合、压实的建筑回填土壤,具有土壤养分少、建筑杂物多、土质坚实和污染严重等缺点,严重影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根据树木的习性选择土壤。栽植城市园林绿化树木,应当根据实地土壤的成分,选择移植的树种。落叶乔木,应选择土层深厚、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碱性土和低洼地不宜种植,如五角枫、水曲柳等。针叶常绿乔木,根系发达,移植成活率高,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耐干旱贫瘠土壤,不耐盐碱土,忌水湿,如云杉、果松等。人工培植适宜树木生长的土壤。由于树木根部与土层会有空隙,经过浇灌或者雨水的侵蚀后会导致土层的降低,因此将泥土中拌适量的黄土会使土层与树根之间贴实,同时使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更好,能够在雨季尽快排除掉多余的积水,避免樹木根部因为积水而涝死,旱季可以促进水分的迅速吸收和扩散,可以增高土层地温,进一步促进树木根系的萌发和生产。

2 移植树木的日常管护

2.1 季节因素与日常管护

旱季的管理。由于旱季气温高,湿度小,是移植树木最难存活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管护要注意:一是要盖遮阳网,挡住太阳的直射光线,使树木避免由于阳光直射造成枝干缺水而干枯。二是要多浇水,一次浇透,增加土壤的湿度。三是采取喷灌的方式,使树木保持湿润,此法可增加区域内的湿度,减少树木体内水分的挥发和养分的消耗。

雨季的管理:由于夏季雨水多,这时应当注意保持树木周围土壤的干燥,可采取人工排水的方式,防止树木因为积水过多而涝死。

冬季的管理:东北城市冬天气温低,要加强对移植树木的抗寒和保暖措施,可采用草绳包裹树木的树干,能有效地帮助树木低御抵温和寒风,有利树木的存活。

2.2 树木的修剪

城市绿化树的修剪应以观赏为主,讲究树型美观大方。修剪季节以春、秋两季为主。树木发芽时不宜修剪,避免树木因水分蒸发造成养分消耗,影响树木生长。对生长旺盛的枝条要控制长速,通过对枝条的修剪,使树木长势更匀称,以“冬剪枝条、夏修冠幅”的原则,达到促进树木生长美观匀称生长的修剪目的。

3 病虫害的防治

3.1 物理防治

城市绿化树木经过采挖、修枝、断干和移栽,造成树干伤口多,根部损伤等情况,而且由于二次萌芽的树叶较嫩,树木抵抗能力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移植树木时要注意其根系的保留,尽量以土坨挖掘,避免裸根采挖,直根系树木要保留一定的主根,以便于树根重新萌发。树木移植后,由于其经过了断干、修枝和断根等损伤,在栽植后的第一年要能对其施肥,待来年开春后,可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施农家肥或叶面喷肥。

3.2 药物防治

树干涂白法。杨柳树栽完后马上采用生石灰涂白树干,可防止天牛、吉丁虫等虫害。也可预防腐烂病和溃疡病,延迟芽的萌动期,避免枝芽受冻害。

农药埋施法。树木移植前还需要对挖好的土坑进行杀菌和除虫处理。可采用多菌灵、敌杀死和托布津等农药进行混合喷施(可使用50%托布津或50%多菌灵粉剂拌土杀菌,用50%面威颗粒剂拌土杀虫,以上药剂拌土的比例为0.1%),一般情况下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树干注药法。可采用直接在树干上钻孔注药,使树体具有农药的成分,可以避免害虫的侵蚀,害虫如果在树体内取食,就会中毒死亡。

东北中小城市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法治化,制度建设

一、东北省级地方性城市规划的立法实践与亮点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取代原有的《城市规划法》以来(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现行《城乡规划法》进行了修改),全国各省级地方立法部门根据新时期城乡规划的立法精神与法律要求纷纷组织制定、修订地方性城市规划立法条例、办法,辽宁省(2010)、吉林省(2011)、黑龙江省(2015)先后颁布实施了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形成了“一法一例”的立法格局,标志着东北三省城市规划的法治化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法规的名称上看,三省的条例、办法把“城市规划”更改为“城乡规划”,突出了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城乡规划综合调控的地位和作用。在切实贯彻《城乡规划法》的基础上,三省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体现以人为本和统筹发展的精神,汇集民智、反映民意,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顺应城市发展现实需要,对法律作出完善与细化,增强了法规的针对性与操作性。

《黑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吉林省城乡规划条例》和《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三部省级规划条例、办法各自有其立法特点,亮点主要集中在对城市规划公权利的确权、赋权与限权,细化法定程序以及明确制度合法性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推动了地方城市规划立法的改革与创新。

《黑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共六章59条,主要有三方面亮点:首先,根据不同层级的城市规划主体,明确其规划的职能与程序。除城市规划的一般主体外,该条例针对城市规划的特殊主体(即独立进行行政管理的垦区、国有重点林区、独立工矿区、历史文化名城及省级开发区等)进行单列,明确其组织编制、审批、备案以及启动修改的法定程序,并强调各规划之间的统筹、协调与衔接。其次,突出强调人大常委会对城市规划的监督权,确立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制度与报告制度。该条例规定城镇体系规划每五年评估一次,城市、镇总体规划每两年评估一次,各级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就规划情况作出年度报告,通过定期评估制度与报告制度加强了各级人大常委会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并赋予了人大常委会对政府确定的城市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议权。最后,明确监督检查内容,确定违法主体责任。该条例详细划定了城市规划管理活动中政府、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范围,对违法后果做出了明确规定。

《吉林省城乡规划条例》共七章75条,主要呈现出三方面亮点:首先,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的“一书三证”许可制度。该条例在规划实施的立法体例上以“一书三证”为主线对规划许可制度予以科学划分,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分别独立设节,详细规定其审批主体、程序、条件、时限及变更等内容,增强了法规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其次,确立规划效能监察制度及督察员制度,将规划的监督检查纳入法治化轨道。该条例将吉林省长期以来实行的省、市州、县(市)三级监督检查联动机制以法规形式予以确认,在落实行政处罚方面,除确认了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建议处罚权,还赋予了其直接处罚权。最后,加强对特殊规划项目的法治化管理。该条例针对地下空间,占用土地独立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改变沿城市道路的房屋外立面,临时建设等规划规定了单独的规划管理许可程序及条件。

《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共六章55条,主要表现出两方面亮点:首先,完善城市规划监督检查体系。该办法明确规定公众及新闻媒体对城市规划的舆论监督权,同时规定规划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单位及人员的主动接受与配合义务,进一步加强并完善了城市规划领域的社会监督权。第二,明确主体责任,加大处罚力度。该办法明确了各级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规划编制单位、建设单位及个人等各类主体的行为规范及其法律责任,特别针对违法建设、临时建设等行为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

二、东北较大城市地方性城市规划的立法实践与亮点

东北三省拥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根据当时的《城市规划法》(1990)陆续制定颁布了一批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初步形成了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地方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在规划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各城市立法主体在原有条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订。根据《城乡规划法》(2008)及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地方实际,大连市(2009),长春市(2010),沈阳市(2011),哈尔滨市(2012),抚顺市(2013),齐齐哈尔市(2014),鞍山市(2014)等先后废止了原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条例,重新制定颁布了新时期的城乡规划条例,其中一些条例的修订完善工作在2015年已列入当地的立法计划之中。

相对于省级地方性法规对公权力的授权与规制层面的侧重,各城市条例的制定更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在立法过程中注意落实民主、民生原则,在《城乡规划法》框架内能够根据各城市特点以及针对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创设相关条款,一些立法内容可圈可点。如,《哈尔滨市城乡规划条例》中确立了公共利益优先原则,规定对中心城区予以统一规划,禁止零星插建项目,限制沿江建设高层建筑,细化建筑间距标准,赋予社区制止违法建设权。《齐齐哈尔市城乡规划条例》中确定了优先编制区域,规定地下管线、公共管沟的规划铺设原则,将景观规划设计、建筑风格、色彩以及亮化等内容纳入条例。《长春市城乡规划条例》中确立了核发各项规划许可的量化指标,有助于提升行政审批的效能;细化了行政处罚标准,有效地规范了规划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沈阳市城乡规划条例》中确立了公众参与制度,将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予以法律保障;建立不良信用档案制度与通报制度。《鞍山市城乡规划条例》中对新城及各主要风景区逐一明确各自的规划基本原则,规定住宅区半径500米范围内规划公共绿地,实行雨污分流规划。《大连市城乡规划条例》中确立了保护和利用滨海岸线资源,严控填海造地的原则,结合大连的地理环境,突出大连城市组团式布局,体现山体、海洋、岛屿、森林与城市、乡村一体化的空间形态。

三、进一步加强东北城市规划法治化水平的途径

(一)树立依法规划理念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应着力突出宪法的指导作用。东北三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制定、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根据宪法的精神与相关规定来理解、解释与适用《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宪法中规定的与城市规划相关条款如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1991年颁布实施);13条),尊重保护人权(第33条第3款),保护土地使用权(第8条),合理利用土地(第10条第5款),保护改善生活、生态环境(第26条第1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第22条第2款)等在制定地方性法规时应充分贯彻,确保其合宪性。针对城市规划受领导意志主导的突出问题,应把领导干部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督促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带头维护宪法,树立宪法与法律的权威,“法律红线不能碰、底线不可越”,树立“权不能大于法”的基本行为准则,将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执政方式,提高领导干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依法规划的能力。城市规划关乎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针对目前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普遍较淡薄的现实,要将《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纳入“七五普法”规划当中,营造政府依法规划,公众有序参与的良好法律环境,为提升东北三省城市规划法治化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依法规划法治基础。

(二)完善城市规划决策相关制度建设

首先,构建多元权力参与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突破一元权力结构桎梏。从总体上看,东北三省的城市规划正处于从自上而下的政府单方主导决策到多元主体协商决策的过渡、形成阶段,各城市条例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在规划决策过程中对政府限权,对社会放权的趋向。需通过建立多元权力格局,“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进一步控制决策者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形成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这包括:要增加各方利益主体在城市规划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表达意见的机会,使多元权力的社会力量得以释放;引导专业研究部门建立对话机制,帮助弱势群体实现深度参与;加大在城市规划决策中的民意因素比重,增加公众话语权的含金量,以求得城市规划决策的最大公约数,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其次,合理配置城市规划权力,防止权力垄断,避免权力滥用。针对城市规划过程中权力过于集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状,一方面要以立法的形式合理配置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权力,实现将城市规划的制定权、实施权、修改权、监督权、检查权、法律责任追究权等权力的适度分离;另一方面,对各城市规划相关部门权力要进行明确分工,尤其要提高地方各级人大履职监督的执政能力,实现对城市规划管理的刚性监督,防止出现权力冲突与权力真空现象,以法律规范重塑权力运行。

最后,将城市规划决策的依法合规纳入以民生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当中。近年来,东北三省在政绩考核中将越来越多的民生指标纳入其中,同时在建设法治政府的大背景下,把保障民生同法治化管理联系在一起(如东北三省陆续出台“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等),其中多项内容涉及到城市规划管理领域。地方政绩考核弱化GDP指标已成为三省共识,这为杜绝地方官员为政绩和利益所驱使所导致的各种“城市病”创造了良好条件。完善城市规划的政绩考核,要注意保持城市规划的连续性与长效性,约束非理性政绩冲动,增加违法违规成本,修正随意变更城市规划的短视政绩观,扭转城市规划决策中的“政绩工程”以及“重面子轻里子”等现象。

(三)完善城市规划决策的问责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城市规划决策问责机制。2013年实施的《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办法》(以下简称《处分办法》)是我国首部城乡规划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部门规章,对城市规划中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规定,是规范政府及相关部门合法、合理行使权力的重要法律文件。各城市有权主体应根据《处分办法》(共二十一条)的原则性规定围绕检查、受理、立案、调查、处理及执行等环节,细化相关制度,规范自由裁量,建立起包括问责范围、问责对象、问责内容、问责方式、责任追究等在内的系统、明确的问责体系。特别是要针对比较突出的违法修订城市规划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力度,遏制“首长工程”、“政绩工程”,防止出现“一届政府一个规划”的现象。其次,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与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使擅改规划挂牌督办常态化,提高地方各级政府对城市规划执法的重视程度,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保证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良性循环。最后,加强异体问责的制度建设。创新问责体系,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问责功能,提高司法问责的权威性,强化媒体问责、公众问责的独立性与有效性,促进从静态问题到动态问责制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黄学贤等.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依法规划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2]边经卫编著.城乡规划管理——法规、实务和案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东北中小城市 篇8

国家“东北振兴”的发展战略将促进东北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北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大发展,更是社会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大发展,带来了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契机,因此对东北三省的城市园林绿地质量进行评估和分类对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园林绿地质量是反映城市环境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城市园林绿地质量的研究多是从定性描述的角度着手,而采用定量方法进行评价和分类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选取东北三省为研究样本(图1),对其所辖34个地级市的园林绿地质量进行了评价和比较,为城市园林绿地质量的整体提高和为城市居民建设优质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

2 指标选取

影响城市园林绿地质量的指标有许多,本文选取5个指标作为变量:园林绿地面积(x1)、公共绿地面积(x2)、人均绿地面积(x3)、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x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5)。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表1),分析计算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在进行因子分析时,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自动进行标准化处理,故这里显示原始数据。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3 方法与结果

3.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各城市园林绿地质量评估

因子分析法用来解决变量之间的共线问题,应用因子分析法应满足以下条件:样本量与变量数的比例应该在5∶1以上,KMO>0.5[2]。对变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样本量与变量数比例为6.82∶1,检测KMO=0.616,满足条件要求,适合做因子分析。对变量数据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变量数据的标准化由SPSS软件自动执行。

由表2可知,第1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3.235,它解释了总变异的64.692%;第2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1.001,它解释了总变异的20.023%;第3主成分的特征根值虽然解释了总变异的13.709%,但是它的特征根值远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不如直接引入原变量大。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715%,接近85%,故提取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即可。根据表3,主成分1反映了在其在指标园林绿地面积(x1)、公共绿地面积(x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x4)上占主要作用,其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858、0.989、0.952。主成分2反映了在指标人均绿地面积(x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5)上占主要作用,其相关系数值分别为0.890、0.704。确定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构造因子得分函数为(表4):F1=0.281Zx1+0.45Zx2-0.209Zx3+0.379Zx4-0.092Zx5;F2=0.106Zx1-0.231Zx2+0.706Zx3-0.071Zx4+0.513Zx5(Z为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根据表3的方差贡献率,得到园林绿地质量评价函数F(x)=0.64692F1+0.20023F2;再将34个地市的数据代入上述评价函数,求得各市的园林绿地质量排序(表5)。

3.2 基于聚类分析法的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分类

聚类分析方法[3]就是将没有分类的资料根据观测值或者变量之间的亲属关系程度将接近的对象结合在一起,以逐次聚合的方法将观测值分类,直到最后都聚于一类。本文选用快速聚类,首先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分为3类,结果见表6。

4 讨论与结论

从因子分析的排序和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看,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应用于东北三省城市园林绿地质量评估是科学的、合理的。

4.1 不同类型园林绿地质量的城市分布

根据表5数据计算三省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园林绿地平均质量最好的是辽宁省,但各市质量分布很不均匀;园林绿地质量最低的是吉林省。园林绿地质量高于三省平均水平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大庆、吉林、齐齐哈尔、鞍山、抚顺、本溪和伊春。

4.2 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和城市经济的关系

将城市GDP与园林绿地质量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转换为无量纲数据后进行双曲线对比分析,发现2条曲线吻合程度较高(图5、图6),说明城市经济水平对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具有很强的制约作用。经济较发达的地级市的城市园林绿地质量较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的园林绿地质量较低。我国正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需求旺盛,园林建设的投入巨大,需要强大的经济后盾,因此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总量是促进园林绿地质量的根本保障。园林绿地质量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反作用,通过提高城市园林绿地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状况,可有效吸引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4.3 城市园林绿地质量的分类及特征

根据表6,将东北三省城市园林质量状况划分为3类:Ⅰ类城市为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Ⅱ类城市包括大庆、齐齐哈尔、吉林、牡丹江;其余为Ⅲ类城市。Ⅰ类城市的特征:主要是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各项指标都较高,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休闲环境。Ⅱ类城市的特点:该类城市的建成区园林绿地覆盖率较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大。Ⅲ类城市的特点:这类城市的园林绿地质量指标分布不均匀,有的指标较高,但也有的指标极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园林绿地质量较差的地级市短期内提高园林绿地质量十分困难。因此,在经济总量一定,园林绿地建设经费一定的情况下,降低单位面积园林绿地的成本即建设节约型园林[4]是有效的解决途径。节约型园林是指节地、节水、节能、节资源的园林。降低成本要从规划设计开始,规划上应立足于现有空地的绿化,避免大面积的拆迁补绿。设计上应以自然风格为主,避免奢华。园林绿地的组成中控制好硬质场地和软质场地的比例,硬质场地的材料应根据实际要求选用,软质场地应该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增加地被,减少单一草坪的面积和日后的养护管理费用。对单位面积造价较高的水景、假山、喷泉、建筑等元素应当严格控制,通过节约园林建设可有效地增加城市园林绿地的质量。

4.4 误差分析

本次评价指标的选取仅仅是总体数量值,园林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方式也会影响园林绿地质量的高低。此外,由于数据收集较为困难,生物多样性[5]、游客量等能够衡量园林绿地质量水平的指标未纳入本次计算。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园林绿地面积、公共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个指标,以东北三省为研究区进行因子分析。进行聚类分析,建立因子得分函数,聚类分为3类。结果表明,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平均最高的是辽宁省,3个省会城市都具有较高的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各地级市的GDP曲线和城市园林绿地质量得分曲线都高度吻合,说明城市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园林绿地,质量评价,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200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张海永.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江苏省13个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2)∶427-430.

[3]邹志云,蒋忠海,梅亚南,等.大中城市居民出行强度的聚类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5(2)∶8-13.

[4]俞孔坚.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风景园林,2007,(1)∶55-64.

东北中小城市 篇9

关键词:民用机场,人才流失,以人为本

近几年来, 中国民用航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东北地区中小型民用机场人才“孔雀东南飞”的问题越发严重, 尤其一些偏远地区的机场, 几乎使安全生产难以为继。以东北小型民用机场A为例, 该机场1993年建成, 隶属当地政府的事业单位, 至2005年底, 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靠当地政府财政补贴得以维持。该企业每年都有关键性业务精英人才流出, 据调查, 80%流失人才是因工资待遇低、没有公平用人机制、冗员现象严重、管理模式粗放造成的。企业根本没有认识到大量的企业人力资本正在流失。

一、东北地区中小型民航机场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

1. 缺乏人本管理理念。

东北地区的A机场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不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以人为本”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还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上, 强调个人要服从分配, 否定了个人的需求和个性。把人看成是一种成本的投资。人事管理只是对人才的简单的管进、管出, 没有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在战略的角度上讲,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全局性、长远性;在管理的形式上是静态的管理;在管理的方式上是传统的、僵化的;在管理的技术上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在管理的手段上陈旧落伍;在管理体制上仅仅是被动的事后管理。

2. 缺乏有效的公平竞争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以人际关系为前提, 而不是以工作需要和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在绩效考核、人员提拔、职称评定、工作变动上经常出现缺乏客观性、中心化倾向、晕圈错位及个人偏见。“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冗员现象严重挫伤一些优秀人才的进取心。在企业中出现派系现象, “军转干部派”和“学院派”, 到2004年止, A机场的一正三副的老总中全是军转干部, 近15名科级以上干部仅有2人是学院毕业生。这是个不正常的现象, 外行管内行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缺乏公平的竞争机会成为人才流失的一大主要原因。

3. 缺乏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在东北地区该行业相对于华北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同行业的薪酬福利相对比较低。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进行分析, 企业的工资只能满足生存和安全的需要, 不能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想留的人留不住, 不想留的人往往人满为患。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干多干少一个样, 能者多劳不多得。酬劳严重不对等扼杀了企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的积极性。这种企业本身内部的排斥加上外部的吸引力, 增大了人才流失的合力。

4. 企业的不良现象给人才的心理因素带来负面影响。

人才的归属感和受到尊重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当他们没有被组织承认和完全接收时, 他们的工作失去热情, 得过且过, 工作态度每况日下, 对不合理现象心存不满。最重要的表现, 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中流露出自己的不满情绪, 虽然像往常一样工作, 但注意力集中在抱怨上, 对领导不信任, 人才对管理者丧失信心, 抵触情绪、逆反心理严重, 利用各种机会批评现有制度的不合理, 与管理者公开产生冲突。对企业的发展失去信心, 在心理上与企业和领导产生距离, 因此加速了人才离职的进程。

5. 考核体系不够健全。

表现在考核指标的设定与评价标准的确立不够科学、合理, 考核流程不当, 绩效考核没有和员工的绩效相结合。在民用航空企业中常将考核结果做多方面用途, 通常一次考核事件的曝光频率越高, 主管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 困扰也愈多。主管基于这些顾虑, 不愿真正实施考核。造成有的绩效考核走过场, 流于形式, 先进成了“轮流坐庄”, 以至于最后形成主管不想考, 员工不愿被考,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没兴趣组织考的局面。

二、存在误区的原因剖析

东北地区中小型民用机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既有其成长的历史原因, 也有其现实的原因。主要是:

1.“出生”于计划经济的老牌国有企业, 其组织设置和人员安排机制导致企业内冗员众多, 是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是“老大”企业, 各种人员都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找关系挤入这个“老大”。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多, 劳动生产率也不断降低, 人浮于事成为企业的普遍现象。所以, “冗员”已成为制约民航企业组织动作, 影响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2. 东北地区中小型民用机场员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制度, 依然绝大部分沿袭着计划经济的制度。职工收入与绩效的挂钩, 仍然处在一种“低收入差异率”的干多干少一个样、技术好坏一个样的“准大锅饭”状态。这种激励手段无力, 加上用人机制不活, 是严重挫伤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的重要原因。

3. 东北地区中小型民用机场在经营过程中, 由于在经营理念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及其不断的变化, 同时, 受民航企业结构性不断调整的影响等。“低收入差异率”, 不可避免地使吸引人才乏力且人才流失严重, 出多进少的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变和遏制。

4. 目前, 东北地区中小型民用机场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投资不足现象。效益尚好的企业, 虽然有一定的财力物力, 却不敢大规模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效益差的企业, 却又无财力物力在人力资源上投资建设, 使得企业的职工在年龄、知识、技术结构上普遍存在着老化和青黄不接的不均衡现状, 真正握有现代知识、技术的人员, 懂得现代管理的人员更是稀缺。

5. 企业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大多仍沿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 行政的人事管理气息浓厚, 带来的是“以人为本”、“以能为本”意识淡漠。“金字塔”式的构建又限制了企业信息沟通和科学决策。内容上被条块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 使得这种资源的获取、使用、投资、激励等各自为政、互不沟通, 又使得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与企业发展未能内在整合, 未能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性、统一性。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1. 加强以人为本,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管理理念。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的地位获得空前的提高, 人力资本已超越了物质资本及货币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考虑企业的人才的角色和增值的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竟争, 是知识的竞争, 是信息的竞争, 是反应速度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关键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竞争。企业要创造出一种不断发现人才, 开发人才, 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企业制度。让制度选人、让文化选人。为人才资源提供更自由宽广的发展空间。

2. 完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

国有企业要想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就要解决论资排辈、任人唯亲、迁就照顾等用人方面存在的弊病。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招贤纳士, 将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企业中来, 优秀的人才往往蕴含于其独特鲜明的个性之中, 而充满个人魅力的创造性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 是企业新发展的源泉。正确认识人才的特点, 使他们在不拘一格的发展中展示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3. 完善薪酬体系, 福利体系, 建立长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根据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 人们不仅关心自己获得的绝对报酬, 也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 即人们对自己的投入与产出与组织内的其他人相比较, 只有相等才认为公平。否则的话, 就会出现“公平紧张”的现象, 从而影响日后工作积极性。让企业的薪酬体系能真正反映员工的贡献。实现全面薪酬战略, 可分外在与内在薪酬, 外在薪酬主要指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价值, 内在薪酬值得是提供给员工不可以用货币量化表现出来的各种奖励价值。企业为人才提供便利的电脑工具、培训机会、提高个人声望的机会, 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及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各有不同的激励功能, 互相联系、相互配合, 形成完整的薪酬体系, 对企业人才形成畅销激励。

4. 科学设计薪资, 构建激励与绩效考评模式。

民航企业在分配上趋向于按劳、按效、按资的多元化分配。分配制度应以企业效益为中心, 把职工的责、权、利结合在一起, 加大薪资结构中“活工资”比例, 拉开分配档次。从根本上解决分配过程中存在的职工薪酬与劳动力市场脱节, 工资水平不反映岗位劳动差别等问题, 打破在薪酬改革中形成的新平均主义, 实现贡献大多收、贡献小少收。

民航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维度、多方法的整合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的评价。绩效评估可以从直接主管、同事、下属、顾客及被评价者个人等360度全方位进行, 评价内容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时间、成本等多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进行工作分析, 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规则和指标体系, 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衡量实际工作绩效并进行动态反馈, 不断修正目标。为了使各种工作岗位之间的绩效考评具有可比性, 可以运用岗位绩效指数化法来反映外部环境中各种技术条件的变化、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组织体制、人事制度的变更等不确定和不可控制的因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使考评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并与相应的激励措施相结合, 推动组织或个人努力创造更高的业绩, 从而成功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东北地区中小型民用机场人才流失还比较严重,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分析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落后的现状及原因, 充分认识到改变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寻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要注重人才的选拔、聘用、培训的管理过程, 通过文化塑造, 环境调节和利益驱动, 为人提供多样化的, 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及参与管理的机会, 为人才营造知识性的环境, 使人才队伍感受到激励的同时也意识到挑战的来临, 激发员工不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欲望。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忠诚感, 最大限度的将人才流失防患于未然。最后,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 关键人才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结合自身的特点总结出适合企业自己的应对人才流失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第一版

[2]王庆:电信企业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科技与产业, vol.5No3MAR.2005

东北中小城市 篇10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 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我国很多产业利润下滑, 大量中小企业因缺乏资金而面临严重困境,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受金融环境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小企业以银行借贷为主的传统融资方式已难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融资租赁以其特有的筹资优势受到企业界的关注, 成为企业突破融资的困境的有效的方式。

融资租赁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 最初就是为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而诞生的一项金融创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 而我国融资租赁起步相对较晚。我国的融资租赁起步于80年代初, 荣毅仁先生借鉴国外经验, 率先在我国开创了融资租赁业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表明,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的全口径市场渗透率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值。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以下数据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融资租赁业务方面的差距, 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我国租赁业发展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一、融资租赁的含义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7年3月1日颁布并实施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对融资租赁作了如下定义:本办法所称融资租赁, 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 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 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适用于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

具体地说, 融资租赁是指承租人以租金的形式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出租者某种物品使用权的一种经济行为。当企业需要添置设备时.不是以直接购买的方式投资, 而是以支付租金的形式向租赁公司借用设备。融资租赁的一般操作过程是:承租人首先选好所需设备的供货商, 然后寻找合适的出租人协商购买;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要求购买设备, 然后变承租人使用, 使承租人达到筹资目的。

二、目前中小企业利用融资租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信用问题是困扰我国融资租赁界的一大难题。由于中小企业本身底子薄, 固定资产少, 经营的稳定性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人才短缺, 创新能力不足, 业务稳定性较弱, 经营带有一定的投机性。而且由于创建期限短, 历史信用记录少。业内人士指出, 由于信用体系不完善, 一些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存在着拖欠租金的现象十分严重, 导致租赁公司资金周转不灵, 造成大量坏账。据统计结果表明, 我国租赁业坏账率一度高达30%左右。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信息更为不透明。租赁公司很难获得中小企业的全面信息, 对中小企业的授信与大企业相比风险控制成本更高。

2. 企业的融资思维存在误区。

我国中小企业对融资租赁的认知程度普遍比较低, 作为融资租赁业最为发达的浙江省, 其各类企业对融资租赁的认知度也仅有21.9%;那么其他地区或中小企业群的认知度比例就会更加低或为零。企业在长期的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模式使企业在扩大规模、添置设备时, 更加注重的是“自我拥有”, 自筹资金购买, 而防范设备风险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重买轻租”观念仍很普遍, 仅将租赁视为一种自然的民间活动, 也不了解融资租赁知识, 更没有认识到租赁特别是融资租赁作为一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加上社会上对融资租赁的宣传和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人们对它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三、融资租赁的优势

融资租赁具有以“融物”代替“融资”, 缓解企业债务负担、优化财务结构和推动技术进步等功能。因此, 发展融资租赁, 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长期存在的“融资难”问题, 具有一定的优势。

1. 进入门槛较低。

对企业来讲, 进行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租赁等。相比较而言, 融资租赁的进入门槛较低, 十分适合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自身资本较少、信用度较低, 在向银行借贷时缺乏足够的信用和担保, 因而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即使利用银行信用购买设备, 其中的一些附加性限制条件如补偿余额、定期等额偿还等, 也会使借款的中小企业不能得到全部的融资额。而发行股票和债券的要求较高, 中小企业大都难以满足。相对而言, 融资租赁公司主要看重租赁项目自身的效益 (租金来源) 和其未来的发展潜力, 对企业的信用状况的审查也仅限于项目本身, 一般不需要第三方担保, 总体上在办理时对企业担保的要求较低。因此, 尽管一般来讲, 融资租赁的利率水平高于银行, 但由于融资租赁是组合服务, 租金中包括了项目评估和设备选型等前期工作以及设备采购与服务上所产生的费用, 若将这些费用计算在内, 银行贷款的费用则高于融资租赁的费用;而且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 能够尽早获得所需设备, 使其尽早投产, 达到尽快抢占市场的目的。

2. 有利于优化资本结构。

融资租赁与一般贷款不同, 属于表外融资, 不体现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中, 不会影响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可以最高按租赁物的百分之百价值进行融资 (租赁) , 从而节省流动资金并维护现有的信用额度。另外, 对一些已经营一段时期、资产大量固化、沉淀的企业, 还可以采用售后回租的办法:由企业首先将自己的设备 (固定资产) 按双方约定的价格出售给融资租赁公司, 再由租赁公司将设备出租给企业使用。在整个过程中, 设备的所有权发生变化, 但设备的物理位置未发生改变, 不影响企业的正常使用。企业通过这种“回租”, 可以释放流动资金, 满足其改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 、盘活存量资产的需要, 从而在不影响企业对财产继续使用的情况下, 将物化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 保持了资金的流动性, 达到改善企业现金流的目的。

3. 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环境下, 国家给予东北很多财税优惠政策。首先, 提高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可以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 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另外, 还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 规定东北企业购进固定资产 (包括以融资租赁方式购入) 以及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都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4. 可以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条件。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存在部分设备处于停产、闲置;部分产品处于积压状态, 而这些设备可能正是中小企业所需要却无经济能力购买的。采用融资租赁有利于加强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合作。东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 通过融资租赁, 使得中小企业可在支付低廉成本的情况下, 获得理想的生产设备。同时, 也可以帮助这些大型国有企业降低由于设备闲置或积压造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失。

四、对东北地区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建议

1. 加快东北地区融资租赁公司的建立工作。

到目前为止, 只有远东国际金融租赁公司在沈阳设立了办事处。东北企业要想利用融资租赁这种投融资工具, 当务之急是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多层次的融资租赁业。建立一家具有强大规模优势的金融租赁公司, 满足东北三省对融资租赁业的需求。该租赁公司按现代金融租赁规范模式运作, 加强风险管理, 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 使其迅速发展成东北乃至全国的实力强大的公司。

2. 在政府扶持下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信用资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来自企业间的商业信用, 三是依靠信用担保机构的间接支撑。对于企业自身而言, 租赁公司在对一个项目进行具体实施时, 通常要求该企业交纳一定的保证金以降低风险。而中小企业更是由于数量众多, 质量参差不齐, 财务制度不规范, 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我国目前担保体系并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 大多数中小企业想取得担保融资还存在着不小的困难。因此, 中小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信用意识, 强化信用管理;提升信用能力, 降低信用风险控制成本。

对干政府而言, 改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健全融资租赁信用保险制度, 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政策性担保和保险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国外经验, 中小企业的担保主要依靠由政府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比如日本推行的租赁保险制度。其做法是:当日本的租赁公司在为本国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机械设备, 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实现设备现代化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了这类承租企业破产的情况, 租赁公司可以从该保险基金中获得未收回租金的50%的补偿。该保险基金由保险公司、财政和融资租赁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少量出资来提升承租人的信用保障制度, 也大大带动了租赁公司通过租赁活动, 支持地方经济迅速发展。通过这个制度, 既能分散租赁公司的风险, 又为资信较差的广大中小企业使用融资租赁创造了条件。东北地方政府在制定租赁方案时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轻重缓急程度, 根据市场需求状况, 明确目标, 有针对性地进行。

3. 推行市场营销管理。

我国的租赁公司可以借鉴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较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 变等中小企业上门联系为租赁公司主动出击, 在营销分支机构上合理布局, 充实营销力量。由于租赁公司的营销对象多为中小企业, 所推销的产品具有专用性强的特点, 所以在借鉴其他金融机构的经验时应注意消化吸收, 更应重视专职营销部门人员的推销作用。在东北地区租赁市场不发达、企业对租赁有误解的情况下, 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无疑具有特殊意义。

4. 改变中小企业传统观念。

打破其传统的对生产资料重“占有”轻“使用”的财产价值观念, 树立起“设备使用比拥有更重要”的现代租赁经济观念。有关部门可通过鼓励和配合各融资租赁公司采取各种宣传形式, 使企业明确意识到效益的产生基于“使用”, 而不是“所有”的新观念, 普及融资租赁交易的基本知识;大力宣传介绍融资租赁的主要特点、优势和办理程序, 形成一个有利于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软环境, 即重视设备使用权的进步的社会意识, 培养淡化“所有权”, 注重“使用权”和实际收益的市场观念。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推进力量, 而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瓶颈。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 以“融物”代替“融资”,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租赁,对策

参考文献

[1].史燕平.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4

[2].杨波.发展融资租赁业.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金“造血”功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5 (2)

[3].康金莉, 刘莹.浅谈融资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商场现代化, 2007 (10)

上一篇:转变评价方式下一篇:传播的依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