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湿润半干旱

2024-05-31

半湿润半干旱(精选十篇)

半湿润半干旱 篇1

1 建园

1.1 苹果的生态适宜性条件

(1) 自然条件。西吉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 北高南低, 海拔1 688~2 633 m, 北部土石山区, 中部为葫芦河川台地, 大部分地区是黄土丘陵地, 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主要以浅黑垆土、黄绵土为主,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氮磷不足, 钾元素含量丰富, 耕地土层深厚疏松。

(2) 气候特点。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过渡气候, 年均气温5.3℃, 无霜期130 d, 年均日照时数2 322 h, 日照率53%, 年均降水量为420 mm左右, 年蒸发量为1 480 mm。海拔高、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 独特的自然条件, 符合苹果生态适宜的各项指标。

西吉县南部兴隆、什字、将台堡等乡镇, 与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的甘肃省静宁县接壤, 非常适宜苹果种植, 目前种植品种主要是红富士系列、元帅系列和秦冠等, 色泽鲜艳、个大形正、质细汁多、口感脆甜。目前, 果品的产供销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1.2 生产目标与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 苹果生产确定“一个方向, 两种思路”的发展规划。“一个方向”是受气候、立地条件或人为因素制约, 无法进行高档商品果生产, 在技术上选择产量效益型的普通果生产路线。“两种思路”:一是选用普通品种, 走产量效益型路子;二是走品种差异化的道路, 即选择中早熟品种, 错开上市时间, 定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3 果园设计

山地建园, 宜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为平缓的中下坡位置, 建设必要的水土保持工程和营造防护林, 以改善立地条件和小气候环境[2]。

(1) 平田改造。坡地的改造, 要求先将20 cm的耕作层熟土搬运到地头, 等完成机械平田后再将熟土铺上即可。在沟口和明显的山口营造防护林带, 主栽杨、柳等乡土树种10~20行, 以胸径在5~8 cm大树为宜, 这样果树进入初果期就能提前郁闭起到防护作用。

(2) 辅助设施。首先根据园形园貌和面积大小, 设计道路系统, 便于物资运输。其次修造灌溉排水系统。因地制宜, 修建1座小型蓄水坝, 或者打几眼深井和蓄水窖若干, 并配置移动小高抽若干套。其他辅助设施建设, 如农药库、临时果贮库、管护房等办公区建设。

(3) 栽植行向。采用南北行。因为东西行吸收的直射光要比南北行少13%, 而且东西行树冠北面自身遮荫比较严重, 尤其是密植园盛果期间株间遮荫更为突出。

(4) 株行距。采用矮化宽行密植栽培, 一般要求株行距3 m×5 m, 栽植密度不超过660株/hm2。

1.4 授粉树配置

需要选择质量好、花粉量大且能适应当地气候的授粉树, 另外授粉树的结果年龄、开花期、树体寿命等方面都需要与主栽品种相似。授粉树通常按照15%~20%的比例配置, 可沿果园小区边长方向成行栽植, 每隔3~4行主栽品种栽种1行授粉树。或者用2个品种互为授粉树, 相间成行栽植, 各占全园总株数的50%。选用花期较长、花粉亲和力强、抗低温性好的海棠授粉。授粉树配置也要因地制宜, 可以不配授粉树, 采用人工授粉, 对于提高坐果率及果品质量都大有好处。

1.5 大苗建园

苗木选择上提倡大苗建园。一般采用苗高1.5 m以上, 干径1.0~1.3 cm, 在合适的分枝部位有6~9个分枝, 长度在40~50 cm的优质无病毒壮苗建园。优质壮苗的主根健壮, 长度超过20 cm的侧根较多, 毛细根密集。苹果矮化大苗建园的优点是:结果早, 苗木生长健壮, 成活率高, 根系发达, 抗逆性强, 园貌整齐, 树势强壮, 为苹果早果丰产高标准建园打好基础。

2 栽植

2.1 栽植时间

一般选择秋栽。即苗木从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栽植, 秋载的果苗成活率高, 缓苗期短, 萌芽早, 生长快[3]。

2.2 栽前苗木处理

首先将苗木的根系用水浸一昼夜, 再用含磷肥的泥浆蘸根, 促进苗木根系早发新根。泥浆配制办法为:用过磷酸钙1.5 kg, 加水50 kg, 再加细碎黄土10 kg, 充分搅拌成稀糊状即可。也可使用蘸根宝0.5 kg加水35 kg。

2.3 栽植技术

在密植果园初植时, 不必挖大坑、施大肥、浇大水, 否则会影响早果丰产。树坑大小, 以刚好能舒展的放下根系为最佳, 将果树栽在地表20~30 cm的耕作层即熟土上, 根据土壤墒情少量浇水即可。这样栽的树发苗快, 前期生长迅速, 既省工, 投资又小。栽植方法与其他裸根苗一样, 采用“一提二踩三埋苗”栽植方式, 做到根系充分伸展并与土壤密接。土中可混入少许磷肥和尿素。矮化砧苗的砧段, 一般情况下在地上保留5~10 cm。

3 管理

3.1 埋土越冬

在土壤结冻前秋栽, 栽后灌水并埋土越冬。埋土时, 将栽好的苗木顺行向向上慢慢拉倒, 上面培高、宽约40 cm左右的土梁, 翌年春季萌芽时轻轻拨去覆土, 扶正苗木并踏实。

3.2 土壤管理

为促进苹果幼树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对树盘进行铺沙、覆草、覆地膜等覆盖措施, 具有增温、保温、蓄水保墒、提高肥效、增加光照作用。

3.3 水肥管理

有机肥不少于60 t/hm2, 化肥施用量不超过1.5 t/hm2。基肥于秋季或早春开沟施入, 深度30~40 cm, 施入全部有机肥和2/3化学肥料;追肥于花前、幼果膨大期开浅沟施入, 深度15~20 cm, 施用量占全年化肥用量的1/3。视土壤墒情, 在花前、幼果膨大期和冬季进行适时灌水。

3.4 整形修剪

推广矮化整形修剪技术, 树形目标为纺锤形或主干形, 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相结合, 实施四季修剪[4]。

3.5 花果管理

虽然矮化苹果栽后2~3年就可开花结果, 但为了促进树体生长, 要见花全部疏除[5,6]。当树龄在4~5年、树高3 m以上、基本快成形时方可结果, 但要严格控制产量, 进行人工疏花疏果, 每20 cm左右留1个果, 产量控制在45 t/hm2以内, 消除大小年结果的现象[7]。

参考文献

[1]李丙智.矮砧苹果建园与幼树整形修剪技术[J].西北园艺:果树, 2010 (5) :13-15.

[2]薛永发, 薛莲翠, 侯广太.渭北西部苹果建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果树, 2009 (1) :39-40.

[3]王海波.苹果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12) :97-98.

[4]王振翠, 路亚夏, 徐焕禄.苹果大苗建园技术[J].烟台果树, 2009 (2) :51-52.

[5]白安兴, 张军科.延安南部苹果抗旱建园技术要点[J].北方园艺, 2011 (9) :69-70.

[6]刘玉平, 张超.千阳县矮砧苹果建园模式[J].北方果树, 2014 (1) :23-24.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篇2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发,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号召.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系统实际用水量以及达到某一目标要求的生态用水量如何计算或合理确定,对流域规划、生态建设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都有重要意义.先从生态系统的一般意义上来介绍生态用水的概念,进而介绍植被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并针对“退耕还林”和“植被生态改善与恢复”情况下的生态用水计算问题进行专门介绍.

作 者:左其亭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水土保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6(3) 分类号:X171.1 S154.4 关键词:生态用水   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  

半湿润半干旱 篇3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国土绿化 战略

总体来看,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人们生态需求日益迫切。长期以来,该地区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点和敏感点,也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东西部平衡发展,必须把西部地区造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来思考。

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现状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涉及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大部和吉林、辽宁二省的西部,总面积约470.4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9.13%,森林覆盖率仅为5.64%,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7.7%,其中乔木覆盖率更低,只有1.51%。

据考证,距今四五千年时期(农耕前时期),这个区域不乏森林茂密和水草丰腴,平均森林覆盖率在20%左右。司马光《资治通鉴》描写盛唐时期陕、甘一带为“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清代《民乐县志》记载:“祁连山森林很多,峰峦突出,松林葱蔚。”由于历经战乱等人为因素的破坏,特别是人口快速增长、农耕文化向西北扩展,加上自然灾害,导致了这个地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清朝严如翌《三省边防备览》记载:“从周至到洋县逶迤数百里森林,入山伐木者数万。”为了恢复这个地区的森林植被,重唤西北地区的秀美山川,多少代国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清同治年间,左宗棠“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一直被人传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进展很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一是人工造林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生态改善明显。“十五”期间人工造林面积674.73万公顷,占同期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的24.50%;“十一五”前两年完成造林任务207.71万公顷,占同期全国造林总任务的26.14%。内蒙古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十五”期间,全区共完成造林治沙446万公顷,沙化草原治理1005万公顷,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变成了人工绿洲,为华北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二是因地制宜构建特色的绿化模式,灌木林发展迅速。近十年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坚持适地适树,灌草乔结合,人工林面积年均增加28.91万公顷,年均净增率6.46%,是全国年均净增率的二倍多。陕西延安从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从18%提升至36.6%,其中灌木林占70%以上。三是特色林果业凸显,经济效益可观。干旱半干旱地区科学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新疆林果种植面积突破1600万亩,果品总产量超过530万吨,总产值150亿元。陕西、甘肃等省区的苹果产业已成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四是全民绿化意识提高,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对建设绿色家园的愿望十分强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国土绿化的领导,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形成了“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良好社会氛围。近30年来,甘肃省有3.5亿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20亿株,年人均植树5.5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9%。

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尚存一些值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水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在自然降水中,年降水量大大低于蒸发量,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在河流用水中,上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中上游浪费严重,下游断流干涸;在地下水资源利用中,低洼地大量打井,地下水形成漏斗,相对高地生态用水越来越困难;在灌溉水资源分配中,农业用水漫灌浪费,生态用水没有进入分配盘子。二是缺乏抗旱节水良种。绿化树种选择单一,人工林几乎皆为单一树种纯林,缺乏物种多样性,难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结构,林地生态系统脆弱,同时容易遭受各种虫害的侵袭。三是推进难度大。本区域大多位于黄土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和荒漠化、沙化严重地区,立地条件差,植树种草成活率低,绿化难度不断加大。四是管护程度低。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危害大,灌溉等基础设施差,补植补造和抚育措施跟不上,火灾、病虫鼠害和人畜破坏严重。五是投入严重不足。本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5.10%,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国家对重点林业工程人工造林的投入近两年才增长到200元/亩,与实际成本达1000元/亩左右差距较大。

二、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重大意义

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西部开发,生态先行。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改善该地区生态状况,不仅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西部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也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1、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我国生态安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土地的90%以上在这个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0%也在这个区域。西部绿,中国绿。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对阻止风沙、干旱等气候灾害南侵具有特殊作用。

2、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人民福祉。生态需求已与物质需求、文化需求一并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生态脆弱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生活幸福的关键。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进程,有效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人们生存空间,建设一个宜居美好的绿色家园。

3、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民族团结。我国有50个少数民族和7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土著于此。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必须实现不同民族群众享受同等良好的生态。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常年受风沙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的危害,导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4、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实现森林资源“双增长”目标。受人口密集和建设用地的制约,我国东中部用于扩大森林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干旱半干旱地区宜林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同时还有大量潜在的造林绿化用地,要实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2020年森林资源“双增长”目标,必须充分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土地资源。

5、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陆地边境线的85%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毗邻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多个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国边防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显示我国政治优势的重要窗口。

三、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主要对策

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硬任务,必须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坚持“人工促进与自然修复并举,保护和利用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确保快速推进、快见成效。

1、积极实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大黄土丘陵地区、土地荒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力度,确保防沙治沙、水土保持主攻目标的有效实现。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尽快启动实施绿洲地区、高原地区特色林果建设工程,为富民强林增添活力。

2、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将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公益事业,大幅度提高造林种草国家投资标准,对营造国家重点生态林要全额预算并纳入国家生态补贴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尽量减少或取消造林绿化投入的地方配套资金。全面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制度,建立国家国土绿化差别化投入标准制度,依造林地的生态区位、难易程度和培育森林的结构实施不同的投入标准,改变营造林投入全国“一刀切”的现状,鼓励营造乡土树种和混交多层林。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体制机制改革,对国有荒山、荒沙、荒地进行拍卖,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允许一定比例用于其他建设,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

3、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论在树种选择、林种确定,都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的需要,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林果业和木本油料,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投身造林绿化事业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一批特色林果业生产加工基地,有效转移依附于退化土地的农牧民,实现集约化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

4、因地制宜选择国土绿化模式。坚持“灌、草、乔结合,以灌草为主;封、飞、造结合,以封为主”,最大程度提高国土绿化成效。在有灌溉条件、绿洲范围内和人们生活聚居的地区,加大乔木林营造力度,建立健康的、高效的防护林网络。高度重视城市、城镇、村屯绿化,将城市森林、村屯风水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干旱半干旱区,对造林绿化成效的评价除采用森林覆盖率外,可同时采用林木绿化覆盖率指标,引导各地根据其自然条件开展灌木造林和经济林培育,避免不切合实际大规模营造乔木林。

5、加大对国土绿化节水灌溉支持力度。在水资源利用规划中通盘考虑国土绿化灌溉用水,生态用水与农业用水同等待遇,降低或豁免生态用水的水资源费。将国土绿化灌溉设施列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大力加强国土绿化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将灌溉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

6、加强国土绿化的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重建的基础理论,对不同地类宜林性质进行分类与评价。大力选育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的林木良种,积极推广节水、保水、灌溉新技术。

浅谈干旱、半干旱 篇4

一、干旱、半干旱趋势探讨

干旱问题导致荒漠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森林覆被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基本特点

(1) 降水资源

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干燥度大于3.5。

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干燥度1.5~3.5。

半阴湿区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干燥度0.5~1.5。

(2) 光照资源

年光照时数2500~3000小时以上, 年总辐射量1240~1500kj/ (平方厘米·年) , 光合有效辐射500~630kj。

(3) 土地与土壤资源

以宁夏南部山区地区为例, 山区人均耕地3~5亩。土地资源相对充足, 地广人稀, 农业广种薄收。黄土高原土壤主要以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等为主, 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相对缺乏。

2. 形成干旱、半干旱的主要原因

(1) 降水量严重不足

(2) 降水年内分布不均

(3) 降水年际变率大

(4) 有效降水少

(5) 地下水缺乏

从自然因素讲, 主要是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 但是近年来人类的一些自身活动也加剧了水的供需的失衡。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 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人口大量增加, 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2.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 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 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

3.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 使可用水资源减少。

二、防御干旱的对策与建议

1. 调整农林牧业结构, 改善旱区农业生态环境

水是一切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一个地方水分条件的好坏, 对农业生产影响极大。“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有收无收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 这两句农谚就是水分条件与农业收成关系的简明总结。北方干旱区, 不仅有高山、高原、丘陵、盆地, 更多的是沟、谷、川和坡地。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农业不能单抓粮食生产, 必须实行山、水、土草、林、田的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业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结构。

2. 掌握干旱规律, 调整作物布局

在干旱多发地区, 农业生产应重视选择耐旱的和产量稳定性作物, 这是克服或避免干旱威胁的根本措施之一。在农作物布局上多种耐旱的谷子、糜子、高粱、少种小麦、花生;扩大秋收作物的种植比例, 压缩小麦、花生的种植比例, 减少了春旱的威胁;并针对谷子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不同要求, 一般谷子宜在“立夏”前后10天播种, 这样可使幼苗期在初夏的旱季, 利于蹲苗扎根;孕穗期正当雨季, 避开了“胎”旱;抽穗期正值雨季高峰, 避免了“卡脖旱”;扬花期是晴朗秋天, 有利于授粉, 保证籽粒饱满。

3.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增强土壤抗旱能力

干旱缺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目前, 我国广大干旱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00~400毫米以下, 如果把自然降水量最大限度蓄起来, 把地中墒有效地保起来, 这也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实践证明,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营造防护林, 平整土地, 修筑梯田, 改进耕作措施, 抗旱、抢墒、造墒播种;适当采用耕翻、耕耢、镇压、铲趟及覆盖等一套行之有效的蓄水保墒耕作法都可以达到保墒抗旱的作用。

4. 合理预测未来大气降水的变化趋势,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增雨作业, 加强绿化, 防止水土流失。

(1) 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基础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以云物理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多年的观测和试验研究, 人们按照云体的温度和组织结构把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冷云, 即整个云体是由低于0℃的过冷水滴或冰晶组成的。第二类是暖云, 整个云体是由高于0℃的水滴 (或水汽) 组成。第三类是混合云, 即云体上部由低于0℃的过冷水滴或冰晶组成, 而下部则是高于0℃水滴组成。。

(2)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技术

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是一项工程技术, 它涉及到化工、机械、航空以及云物理等多种工程技术相结合。但核心问题是研究催化剂及催化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20) 于洪波

半湿润半干旱 篇5

付秀丽1 石惠春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 730070)

摘要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困难,有必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的城市生态旅游的规划和构想。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城市生态旅游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的提高,生态旅游研究的深化,生态旅游研究的地区由原生态地区逐步转移到受人类影响程度最大的城市地区。1995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城市生态旅游‖会议,开始研究生态旅游对旅游城市发展、城市的文化形象的影响[1]。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及学者对城市生态旅游研究逐渐增多,其中多数研究都是针对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例如国际上的新加坡、新西兰等,和中国的台湾、重庆等地区,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地区的研究却很少。目前对城市生态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其中吴彦易(Yi-Yen Wu)[2]等人,利用模糊数字结构方法评估了交通通达度、娱乐设施、公共设施等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19项基础指标,并根据评估标准判断达到何种程度才最适合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本文以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为基础,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探讨研究。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概况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于第二级阶梯,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等。位于中国西北部,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经纬度位置:32°N~50°N,73°E~123°E之间。海拔较高,但差别较大,高原海拔大约为1000米左右,在高原上既有3000米以上的高大山脉,也有海拔仅有250~500米的低洼的内陆盆地。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气候干燥,东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西部则减少到100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1.2人口、社会、经济概况

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和甘肃省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仅占全国的4%。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落后,在2010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中,除了内蒙古自治区排在第15名,新疆第25名,甘肃第27名,宁夏第29名,在全国34个省或自治区处于比较靠后位置。

2、城市生态旅游内涵

2.1城市旅游的概念

城市旅游就是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是指以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为依托,以该城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方式。《中国城市旅游》杂志总编何海涛给城市旅游的定义为发生在城市范围内各种游乐休闲活动的总称,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所有物质与精神消费活动。

2.2生态旅游的概念

2付秀丽(1984-),女, 籍贯:山东菏泽,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石惠春(1965-),女,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和旅游地理

通讯作者:付秀丽 Email: fuxiulixmy@163.comTEL:******

最初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被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现在和过去)的旅游。”[3]根据他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概念的最初内涵是“自然区域”。在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上,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主要模式推出后,对生态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由于各地区的情况相差很大,专家学者们对其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概括来说,有五种理解方式:“保护中心说”、“回归自然说”、“原始荒野说”、“居民利益中心说”和“负责任说”。吴楚材,吴章文[4]等在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一文中,根据这几种说法结合中国的国情,把生态旅游内涵诠释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2.3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

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生态”的旅游,但又不是二者简单的相加,它们都有各自的内涵,特别是生态旅游概念的多样化,使得城市生态旅游的内涵呈现多样化。城市生态旅游的基础是以城市生态系统这个人工系统为基础的,相对于原生态地区的生态旅游而言,对人工生态系统的依靠远大于自然生态系统,而在城市地区的生态旅游相对于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原生态地区的生态旅游而言,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据中国的国情,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城市生态旅游是以城市及周边地区为目的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兼顾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的旅游活动。城市生态旅游是一种健康的旅游方式,可以促进人地关系的良性发展,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互赢,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的互利。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发城市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3.1 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草原、雪山、大漠、戈壁、绿洲等自然风光;古长城、古塔、古遗址、古石窟等历史文化古迹;黄河文化、丝绸文化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民族风情及现代化高科技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有敦煌影视城、西部影视城等新兴的影视旅游资源。除此之外,独特的自然条件也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如新疆的魔鬼城、雅丹地貌等。旅游中心城市有乌鲁木齐一级旅游中心,兰州、银川、敦煌等二级旅游城市中心,酒泉、张掖、平凉、嘉峪关、吐鲁番、库尔勒、和田、喀什、哈密、格尔木等很多三级旅游城市中心。总起来说,一二级旅游城市中心偏少,三级旅游城市中心偏多,发展潜力大。可以按照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思想,巩固并按照生态系统的合理观点改造一二级旅游城市中心,使其符合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方向;重点规划三级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使这些三级城市旅游中心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逐步发展成一二级旅游城市。

3.2 客源条件

城市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城市及周边地区,所以就客源来说应该主要包括以本城市为中心的广大农村居民进城购物式旅游和城市中的居民去周围进行的休闲度假式旅游。随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收入的提高,旅游的需求也随着提高,但初步的旅游需求一般不高,特别是受经济水平及中国假期制度所造成的时间所限。旅游距离不会太远,所以在本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注重本地的客源市场。同时,利用国际知名旅游景点的影响,加大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增强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增加国际客源量。

3.3 城市自身条件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导致经济落后,城市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根据2010年的城市人口普查,占全国30%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

城市只有兰州(1527383人)、包头(1146506人)、乌鲁木齐(1358986人)三个城市。但是随着国家对西北大开发的重视,当地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了加速阶段。在城市化加速的阶段,需要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建设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例如交通设施、居民公寓、医院、学校等。因为是发展阶段,这些建设应该是起步阶段,可以提前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标准规划,为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等等这些都可以建好之后,再建设地面上的交通设施,就可以避免重复性拆建。

4、城市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战略构想

4.1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城市建设规划的一种模式,也是发展城市生态旅游的基础。生态城市使科学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类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5]。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6]。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就要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清洁资源,例如夏季的太阳能及冬春季节的风能等。

4.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从生态城市建设总体布局规划到具体旅游景点的设计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实施要以循环经济为基础,例如,工厂企业要做好“三废”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要遵循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等。就整个西北地区来说,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不管是本地居民人均面积还是游客能够拥有的人均面积都不小,但本地的生态环境脆弱,要想提高整体环境承载力,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的建设布局,建立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4.3 变劣势为优势,灵活利用现有资源

从基础的生态城市建设到最终的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短期内很难完成全面的建设。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一方面利用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资金和基础的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利用现有的条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合适的旅游形式,增加经济收入,从而可以加大投资,以促进城市生态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例如,在交通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开展“走黄河”等体育类旅游形式,利用百里黄河风景线为基点,以黄河文化为灵魂,开展徒步旅行,既可以让旅游者欣赏黄河风光、感受黄河文化,又可以锻炼旅游者的身体健康及毅力。

4.4 以实现大旅游的发展观为总的开发目标

大旅游发展观就是各旅游景点、各城市甚至各省份,采取合作互营互利的开发模式,以旅游行业为核心,协调相关行业的发展,使得整体经济走上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工农业落后,经济不发达,能够用于开发旅游资源的资金有限,为了旅游业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为了短期的经济盲目的开发,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的城市地区。根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及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规划宏观布局应以兰州、银川、乌鲁木齐等一级城市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以敦煌、丝绸之路等著名景点为支点,以张掖、平凉、嘉峪关、酒泉、吐鲁番、库尔勒、格尔木、和田、哈密等二级城市为节点,实行区域联合和分工,形成西北大漠、黄河文化、丝绸文化一体的旅游大区。

5、结语

城市生态旅游的开发规划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例如工业“三废”的回收处理及城市道路的合理化建设这些小的方面,到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及旅游景点具体设计都不是简单的问题。特别对于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更要解决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交

通落后等问题。就目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等情况来说,发展城市生态旅游是使当地旅游业甚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具体情况,西北干旱半干旱应该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等有利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克服不利条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发展城市生态旅游,以促进整个地区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参考文献

【1】BILL B.Managing urban Tourjst Numbers[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1997,24(1):248—249.

【2】Yi-Yen Wu、Hsiao-Lin Wang、Yu-Feng Ho.Urban ecotourism:Defining and assessing dimensions using fuzzynumber construction[J].Tourism Management 31(2010):739–743

【3】Ceballos2Lascurá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2):13-14.【4】吴楚材,吴章文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1(22):67–71

【5】甘瑁琴邓德胜.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构想[J].生态环境2006,(11):129—132

【6】孙明哲.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5(增):10~13.The urban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ning strategy

for northwest arid andsemi-arid region

Fu XiuliShi Huichun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

半湿润半干旱 篇6

林业对一个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的维系,植物、动物资源的提供,水资源的涵养,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灾害的控制,气候调节,水质空气净化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一个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依赖林业为主的生态建设,对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鄂尔多斯林业发展概况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属半干旱向干旱区过渡地带;风沙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带;风蚀、风水蚀、水蚀交错带。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波状高原,中部为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其中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和丘陵沟壑区、干旱硬梁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8%,黄河冲积平原占4%。以毛乌素沙地为中心的干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区,其主体乃是草原景观,故林业的保护与建设,主要是围绕着草原的发展而发展,林业是保护性的。也就是说,鄂尔多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主要是围绕草原建设,建成具有典型草原向荒漠草原过渡的景观。因为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的年降雨量在400mm以下,所以林业的发展重点在灌木林;乔木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及采用新技术、新方法,采取适地适树,合理密度;积极引进选育定植绿化新品种,保护现有林,加快人工林、飞播、封育的植被建设。尤其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鄂尔多斯把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切入点,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禁牧休牧轮牧封育等自然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等工程,加大了植树造林力度,使鄂尔多斯的林业有了长足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发展鄂尔多斯正在崛起,一个绿色的鄂尔多斯市正在逐步形成。

建国以来,鄂尔多斯市的林业建设大致经历了6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9年到1965年,是鄂尔多斯林业建设与破坏交替发展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66年到1974年,是鄂尔多斯林业建设历史上的恶化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75年到1978年,是鄂尔多斯林业建设历史上的复苏时期;第四个时期是1979年到1990年,是鄂尔多斯林业建设历史上的改革、调整、发展时期;第五个时期是1990年到2000年,是鄂尔多斯林业建设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

尤其是2001年到2008年的第六个时期,是鄂尔多斯市林业建设历史上投资大、速度快、成效好、农牧民得实惠多、发展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新思路,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政策和《贯彻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2005年市林业局提出了建设鄂尔多斯林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坚持把构建四大体系作为鄂尔多斯林业的重大任务,坚持把打造四支队伍作为鄂尔多斯林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把推进五化建设作为鄂尔多斯林业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坚持把兴林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鄂尔多斯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组织实施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中,注重绿化树种的试验研究,探索、追求绿化效果和景观效益,走出了一条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01~2005年全市生态建设总投资达到了21.1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3倍,是建国以来总投入的6倍。2005~2008年,全市社会各界共投资近40亿元,用于城区、园区、景区、通道区(四区)绿化。2001年以来,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16%提高到21.56%;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75%,成功转移农村牧区人口40万人,扭转了长期以来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退化速度的被动局面。这一时期,鄂尔多斯市经济也在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3亿元,财政收入265.0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688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52元。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同步发展和共赢。

鄂尔多斯林业发展分析

通过对鄂尔多斯的林业发展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鄂尔多斯的绿化成果。

1949年伊克昭盟森林面积605.1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65%,1980年森林面积为8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1%。1990年森林面积1543.4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1.68%。2000年森林面积为1587.9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16%。2009年森林面积为2899.5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2.21%。与1949年相比,森林覆盖率增加17.56个百分点。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共完成绿化造林总面积2325.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65.03万亩、飞播造林820.23万亩、封育340.27万亩,10年林业绿化超出新中国成立以来51年建设总和,森林保存率为60%以上。森林覆盖率每年以1.12个百分点增长。

从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两个双百万亩”(百万亩油松、百万亩樟子松,百万亩沙棘、百万亩山杏)生态工程,以铺天盖地的造林气魄,投巨资打造和谐的自然环境,举全力建设优美的生存环境,大手笔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高起点营造厚重的人文环境,截至8月底,共完成“两个双百万亩”生态工程建设88万亩,投入资金79亿元;从2010年起,5年内投资10亿元营造10万亩高标准碳汇林,企业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目前已完成造林1.7万亩。“五区”绿化、“两个双百万亩”生态工程和碳汇造林工程是在准旗神山原有次生林、上世纪60年代西黑岱油松栽植和70年代樟子松引种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坚持适地适树,以水定树的原则,注重林分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树种的适应性,按照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前提下,以针叶树造林为主投资建设的一项绿色经济、绿色民生、绿色德政工程,目前全市营造以油松、樟子松为主的人工针叶林近140万亩。

通过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绿化沙漠所得到的巨大回馈,这种林业生态建设的成果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从1990年第一家年产5000m3人造板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开始,拉开了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发展的序幕。接下来的近十年时间里,鄂尔多斯林产品主要是刨花板、沙柳切片和柳编产品,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等原因,柳编产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仅人造板产业在不断发展。

这一时期是鄂尔多斯林沙产业从无到有、在摸索中前进的过程,真正迎来林沙产业大发展是2000年以后。2000年以来,鄂尔多斯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了建设“绿色大市”的发展目标,在全自治区率先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政策,同时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推动下,积极发展生态后续产业,林沙产业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链条从短到长,档次从低到高,市场从近到远的转变,形成了“五化”(林纸一体化、林板一体化、林饲一体化、林能一體化、林景一体化)、“三品”(饮品、药品、化妆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人造板、造纸、生物质发电、饲料、饮食品、药品、保健品加工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体系,探索出了“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林沙产业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了大地增绿、资源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目标。

截至2009年底,全市已建成沙柳原料林基地607万亩、柠条和杨柴饲料林基地1463万亩、沙棘原料林基地49.6万亩、山杏原料林基地13.5万亩、文冠果原料林基地3.3万亩。建成了毛乌素生物质电厂、高原杏仁露、天骄资源、水域山等规模林沙产业企业21家,人造板年生产规模15万m3,饲料年生产规模6万吨,酱油、醋、杏仁露、沙棘飲料年生产规模15万吨,沙棘黄酮软胶囊年生产规模2000万粒,年生物质发电1.2亿度。依托生态建设形成的良好自然环境和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建成了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生态园、萨拉乌素等生态旅游景点20多处,年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了29亿元,带动农牧户14万户,农牧民来自林业的人均纯收入1994元。

鄂尔多斯市林业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可以概括为实现了3个历史性飞跃。一是实现了生态状况从过去严重恶化到现在“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建国初期的少林到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的历史性飞跃,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前的4.65%,2000年的12.16%,增加到2009年的22.21%。;三是实现了从造林治沙到林沙产业迅速崛起的历史性飞跃。

鄂尔多斯林业的启示

神奇的鄂尔多斯不仅外围是三面黄河一面城,就其内部而言,南北340公里的距离内,分布着暖湿、温凉、干热、极干热4个热量带,东西仅400公里的长度内分布着明显的干草原(又称典型草原、真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3个生物气候带。按照前两种划分方法,二连-包头-锡尼镇-三段地一线为干燥度等于2的分界线,线东为干草原,即半干旱地区,线西至最西部靠黄河的大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又称半荒漠),也属于半干旱地区,半荒漠西部靠黄河的一小部分,干燥度大于4,为干旱地区,亦即我国最东部的荒漠地区。

同样,鄂尔多斯虽然大部分地区地处我国半干旱区的最西部,自然条件不容乐观。但鄂尔多斯境内南有塞上江南的巴图湾,北有海海漫漫的米粮川,之间河流纵横、湖海子广布,即使营造200万亩针叶类乔木林,也只占鄂尔多斯国土面积的1.5%。

虽然在半干旱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的整体推进营造乔木林,但是在人居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块、有水源的区域,合理的、科学的营造乔木林还是可行的。营造乔木林讲究适地适树,那就是符合5个条件,即选地适树、选树适地、改地适树、改树适地、以水定树。只有有针对性地科学的实施上述5项措施,才可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鄂尔多斯绿化的成果告诉我们,干旱、半干旱地区并不是完全不能用乔木造林。因为一个地区的内部地理结构是复杂的,干旱地区内也有河流和河滩,可以造乔木林或恢复乔木植被(如胡杨);沙漠地区内既有沙丘,也有丘间洼地,有的丘间洼地的地下水位高,栽植些乔木也能起好作用;干旱地区内有人工灌溉的绿洲,有重要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和人居城镇,根据需要营造以乔木为主的农田/公路/铁路防护林网(带)也是可行的。

作者单位:赵阳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党晓宏、马玉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干旱半干旱地区消防安全探讨 篇7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火灾原因,消防安全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干旱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7%,且有逐渐扩大趋势,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北地区。空气干燥、干旱少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重要的自然特征,高山、高原、丘陵、盆地、沙漠俱全。植被稀疏,水源有限,风沙频繁,水库淤积,生态脆弱是其基本特点。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地区是同纬度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地势较高,山脉众多且高大,海拔多在3 km以上。笔者结合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年的消防工作经历,谈谈个人的认识。

1 气候特点与消防的关系

降水量是决定干旱的主要气候因子。一般情况下,我国将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的地区定义为干旱区,200~450 mm为半干旱区,450~650 mm为半湿润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消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水稀少,水源短缺,火灾扑救难度大。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地处欧亚大陆的最中心部分,远离海洋,高山环绕,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不及,水汽很难到达,因此气候具有最强烈的大陆性,降水十分稀少,尤为干燥。如甘肃的河西走廊年降水量均在200 mm以下,玉门以西不足50 mm,敦煌仅有29 mm。新疆的北疆地区一般为150~200 mm,柴达木盆地东部诺木洪在50 mm以下,其余也仅为100~200 mm,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只有4 mm。宁夏地区多在300 mm以下,引黄灌溉区也不足200 mm。陕西的定边地区为320 mm。由于降水量稀少,各地水源奇缺,水库淤积,枯河遍地,有时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水缺贵如油”在这些地区尤为形象,这样的环境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是水源不足,火烧连营。

(2)日照充足,温度偏高,火灾发生概率大。

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是晴天少云,光照充足。北部、西北部各地年总日照2 300~3 200 h,时照数为可照数的50%~70%。西南部光照最充足,年总日照3 400 h左右,时照数为可照数的78%。西北部年内平均温度在6~13 ℃之间,7月份平均温度为20~26 ℃,最高温度可达40 ℃以上,吐鲁番有纪录可查的最高温度达48.1 ℃。据统计,甘肃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9 ℃的时间高达50%。温度是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充足的日照,高温的气候,使火灾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且一旦着火蔓延十分迅速。

(3)风大物燥,沙尘暴严重,火灾蔓延速度快。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松软,植被稀疏矮小,覆盖率低,还有大片的不毛之地。除某些沙漠化地段外,多是草原。特别是近代人口增加,滥垦、滥牧、滥采、滥伐的行为破坏了天然植被,使本来就脆弱的生态更加恶化,干旱、大风、沙尘等自然灾害日益加剧。在西北地区,全年大风日数已达29天,大风的出现常常引起水分蒸发量增加,流沙飞扬,火灾频发。特别是沙尘暴天气,因飞火、建筑掉物、视线影响汽车撞击等引发大量火灾,使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大大增加。如2009年3月28日,甘肃省民勤县仅一天时间就因沙尘暴引发火灾25起。2008年5月2日18时,甘肃河西走廊暴风突起,瞬时极大风速达到了26 m/s,能见度不足3 m,1 h内武威市消防支队就接到火灾报警47起。

(4)冷暖分明,昼夜温差大,灭火困难。

干旱半干旱地区具高原大陆性季风特点,气温昼夜差异大,冷暖季节分明,紫外线强。如新疆的吐鲁番地区,夏季白天最高温度可达48 ℃,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4 ℃,温差达40 ℃。甘肃的敦煌市冬季一月最低平均温度为-12~-36 ℃,但白天在太阳照射的情况下温度可上升到9 ℃。由于气温差异很大,特别是在冬季,给消防人员扑火行车、灭火施救、着装保暖等都带来很大困难。

2 干旱半干旱地区引发火灾的原因

(1)明火引发的火灾。

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地域广阔,人员密度低,居住相对分散,有的不设围墙院落,可燃柴草、木料、油料等随处堆放。小孩玩火、吸烟、燃香、烧火炕、点油灯等使用明火不慎的情况下极易引发火灾。

(2)电器引发的火灾。

电器的使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相当普遍。因这些地方人少村远,架线距离长,电线断裂及接触摩擦引发的火灾较为常见。同时因受经济制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使用劣质电器、低质量配件及导线的用户较普遍,电器引发火灾占相当高的比例。

(3)大风引发的火灾。

全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这是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现象。烟道飞火、炉火灶火、砂轮电焊等由于风的作用而引发的火灾,在大风天要多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4)油气引发的火灾。

高山丘陵、沙漠沼泽、戈壁盆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常见景观。油多气足、物产丰富也是不争的事实。荒凉的地域,稀少的人烟,飞速的工业发展,使得交通运输车辆不断增加,家庭日常生活用油用气已非常普遍,由此带来的火灾也逐年递增。

3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火灾特点

(1)火灾蔓延速度快,财产损失大。

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长期缺水少雨,空气极度干燥,易燃可燃材料含水率极低,一旦着火蔓延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大风天气,火借风威,很多情况只能望火兴叹。加之这些地区灭火力量薄弱、道路不畅、扑救条件差,很容易造成大的损失。如2012年2月24日14时,迭部县某村民家里用火不慎引发火灾,由于路窄、坡陡、弯急,消防队员难以及时到达火场。加之附近无可使用的水源,直至22时明火才得到控制。此次火灾造成36户、231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60余万元。

(2)居住小远散,扑救难度大。

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生态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乡镇之间距离有的达上百公里,从一个县城到另一个县城往往要花费半天车程。有的村庄户数少,且居住分散。山路土路、窄路便路是灭火救援人员的必经之路。这些地区一旦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很难及时到达。如2011年1月8日22时30分,甘肃省舟曲县某村发生一起“火烧连营”火灾,起火原因是居民室内用柴火取暖的火炉烟道内窜出火星,引燃二楼堆放的麦草。因该乡地处偏远,高寒阴湿,道路崎岖难行,距县城140 km,距乡政府所在地15 km,平均海拔近2 km。且该村村民居住房屋耐火等级低,房屋建筑集中,均依山修建,没有防火间距。大火造成该村49个院落、84户、613间房屋被烧毁,直接财产损失924万元,279名受灾群众无家可归。

(3)天气干旱,火势蔓延快。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每逢大旱之年,庄稼树木旱死,水库水窖见底,人畜吃水困难、风干柴裂的情况下,往往是小火得不到及时扑救,大灾随之而来。火烧连营、时时着火,扑救不及、蔓延快速,损失剧增。如2006年2月1日,迭部县某村因架空高压线被大风刮断,引燃住家房顶堆放的柴草着火,烧毁房屋504间,烧死牧畜604头,使49户村民、284人受灾,直接财产损失730万元。

(4)大风天气多,火灾频率高。

干旱半干旱地带植被稀疏矮小,戈壁沙漠侵蚀,人为破坏生态,使大风天气越来越多,且风越刮越大,使得火灾数量直线上升,消防员整天身着战斗服时刻备战,火警电话应接不暇。有的还出现报警后得不到消防队及时扑救而告状,要求承担责任赔偿损失的事件。

4 干旱半干旱地区火灾预防对策

(1)因地制宜多储水。

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的实际,采取人工挖水窖夏天集雨水、冬天集冰雪的办法储水,是解决消防用水的一个好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打深水井、修水塔,河边、水库边修消防车取水码头,多建备用消防水池、水缸等方法。

(2)发挥光照充足的优势,减少火灾隐患。

光热资源丰富、少云晴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明显特点。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减少用油、用气、用电和用柴草,多利用太阳能烧水做饭、照明等措施,减少明火使用,减少火灾隐患,也是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3)购置轻便消防车辆器材。

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大沟深、聚集分散、点多面广、交通不便的实际,在广大的乡村及偏远的城镇,可以充分发挥多种形式消防队的作用,增加专职队(站)数量。购置轻便消防车、消防摩托、消防机动泵,充分利用水窖、水塔等灭火资源,增强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在人员相对集中的村镇,也可利用水塔铺设消防给水管网,设置地下消火栓等。

(4)开展消防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各级政府、消防部门,各有关单位和场所,应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少雨火多的特点,不断加强消防安全检查次数,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特别是对电气线路、各类管道、易燃易爆、人员密集场所等进行重点检查,尽量减少或避免发生火灾。

(5)加强消防宣传,普及消防知识。

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属相对贫穷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文化程度低。多数人不懂消防安全,不重视消防安全,应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人员消防安全素质,培训防火灭火技能。

(6)熟悉水源道路,搞好灭火演练。

各级消防力量特别是消防部队、企业专职消防队,要充分发挥防火灭火主力军作用,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火灾规律,熟悉辖区水源道路、重点部位、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从难从严加强灭火演练,督促有关单位制定应急灭火预案,不断进行操练,如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有效地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危害,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资源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半湿润半干旱 篇8

一、关键词辨析

“乡村绿化”,即对整个乡村进行绿化。乡村绿化包括乡村聚落绿化、聚落外乡村农田林网绿化、道路水域绿化等。乡村绿化不仅能创造“绿色财富”,而且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面貌,促进乡村文明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

“乡村聚落绿化”包括村民住宅、公共活动中心、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等单位的绿化;乡村聚落中路、河、沟、渠等绿化;聚落公共绿地和防护林带绿化等。同时,乡村聚落绿化不仅是字面上绿化植被的含义,还包括绿地中其他一些元素,如山、水、路和设施等的设计和历史文化等的表达[1]。

“民居绿化”, 是乡村聚落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指村民住宅即乡村院落空间绿化,院落空间广义地说就是一所房屋包括房前或房后的一块空地。

二、现状调查

1研究区概况

资料来源:作者改自参考文献 [2]

本区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 , 包括由西南向东北经陕西陇县、宜君、黄龙 , 山西吉县、蒲县、灵石、太谷一线以南的渭河流域、汾河下游、沁河流域以及洛河流域。气候湿润半湿润,气温 ( 指年均温 , 以下同 ) 为11 ~ 13℃,山地8 ~ 9℃;降水量550 ~ 650mm,山地达700 ~ 800mm。地带性土壤为褐土,为黄土高原生物气候最优的地区。本区植被属于半湿润森林带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丰富的植物群落为地区的民居绿化提供了一定的植物资源。(图1)

半湿润区气候温暖、雨量适中,适宜栽培的树种有杨类、柳类、臭椿、榆、桑、构、朴、槐、刺槐、香椿、白蜡、楸、泡桐、栾树、枫杨、合欢、油松、侧柏等。适宜栽培的果树有柿、枣、核桃、板栗、苹果、桃、杏、山楂、石榴等。此外,也适宜花椒、皂荚等经济树种的栽培[2]。

2 现状调研

2.1调研方式:

采取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

2.2调研区域:

陕西中部、晋南和豫西的一些典型的村落。

2.3调研成果:

统计了地区民居建筑的类型(图2)、绿化常见植物种类及植物在院落内的功能(表1)

3 现状分析与思考

3.1现状分析

乡村院落这一场域集中了家庭成员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方式等要素。它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多样化态势,这种多样化态势的具体体现最终落在了院落的功能上,了解乡村院落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院落的绿化形式以及植物物种的选择。乡村的院落具有生产、生活和文化的功能。所以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形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格局。(一)在部分传统的民居中,如豫西地区,植物文化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如在豫西传统民居中,从题材、树种、位置和形式四方面必须做到合理准确,牡丹、石榴、葡萄等寓意吉祥的植物种类比较多见,而少见柳树、桑树、杨树等植物,植物种植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门前植槐树为禄,门内植槐树为鬼”、“前不栽桑,后不栽柳,房前屋后不种鬼拍手 ( 杨树 )”等民俗,植物的外在形式除了必要的修剪外,均以自然式为主,鲜见修剪规整的绿篱或模纹花坛,这是地区院落文化功能的体现[3]。(二)生产功能占主导的院落空间,多种植一些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植物,如枣树、杏树、苹果树、梨树、柿树、香椿、葡萄等。(三)生活功能占主导的院落空间,会种植一些具有一定观赏效果的植物。如春花、夏叶、秋果、冬色的各类可以生长在院落空间的植物。(表1)

但是,地区民居绿化的形式相应的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民居绿化中建筑与植物种植用地间基本上有大面积的生产生活空地、交通用地等空间存在,使植物与建筑之间基本没有对话关系。(二)建筑周边有点种的乔木,不管是居民随意种植还是自然植被的遗留,有的为夏季的院落空间营造了荫凉的小环境,但多数与建筑并没有发生良好的效益关系,有的甚至影响了建筑的采光。(图3)(三)民居绿化植物中落叶植物相对较多,即使有常绿植物的应用,由于种植方式不佳,对于冬季小气候的改善环节还是比较薄弱。(图4)

资料来源:作者改自参考文献 [2]

资料来源:张雯拍摄

综上,在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民居绿化相对丰富,但是不管是何种功能的院落空间,其中的植物与居住建筑基本上各自保持独立的体系,并没有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关系。植物对建筑的生态功能如遮荫、防风、调节小气候等少有体现。

3.2现状思考

上个世纪开始,人类已经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割裂造成的后果,人们开始考虑怎样创造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由于植物和人类有对阳光、空气这些基本条件的共同需求,于是植物被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元素,开始被世界各地的设计师们选择并有意识地引入到建筑中,沟通生活与自然,并借助植物要素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3.2.1国内外植物与建筑关系的研究动态

在国外,19世纪中后期,挪威整个南部边境,在砖木结构的建筑屋顶设置草坪,以抵御严寒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0世纪60年代以后,建筑垂直绿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被视为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景观效益为一体的城市绿化的重要补充而受到广泛关注。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中,与会者第一次明确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随之,建筑垂直绿化又成了建筑节能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绿化植物对建筑能耗影响的实验研究、建筑屋顶绿化与墙体绿化的技术研究以及可用于建筑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选择研究,加上各国各政府不同程度的相关有利政策,促使植物与建筑结合影响建筑能耗的领域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近几年,生态建筑的出现,推动了植物与建筑关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如马来西亚设计师杨经文的生态设计理论,利用空中垂直庭园和外墙绿化系统防晒、隔热、通风等辅助高层建筑节能。

在国内,植物被引入建筑环境中的研究和探索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大量的研究文献基本上侧重于建筑屋顶绿化,近几年来,国内种植屋面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进展很快,屋面种植的生态环保作用、美化作用和休闲功能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各城市的屋顶绿化相关政策也陆续出台。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屋顶绿化系统研究,包括改进种植屋面构造和研发轻质种植基质、研究对比种植屋面与裸露屋面在建筑热工性能方面的差别和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研究,但从总体来看,对于屋顶绿化技术的系统性研究现在还尚处于初步阶段[4]。

2009年,刘加平在《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中,从建筑外环境中植物对建筑的遮阳、通风和防风作用、与建筑有密切联系的绿化类型以及面对一些需求的树种形态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绿化利于建筑节能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5]。2009年李峥嵘《建筑遮阳与节能》中,把植物遮阳列为建筑遮阳的一种技术手段[6]。2011年,杨柳的《建筑气候学》从植物降温增湿、遮阳、通风以及防风的角度列举了结合气候的建筑外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辅助建筑节能的一些设计要点[7]。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植物为建筑服务的同时,建筑也为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生长条件,所以,植物与建筑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共生”关系。所谓“共生”原意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在这里是指,植物与建筑二者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

资料来源:张雯拍摄

3.2.2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民居绿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提高使用者的意识。研究区域植物资源相对丰富,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植物要素除了观赏和生产之外还是一种方便、有效以及长远的节能手段。

其次,改变专业设计人员的认识。在地区未来的农村规划设计时,不应忽视民居绿化,应充分利用地区的植物资源,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也可利用墙面、屋顶合理种植,实现即可以为使用者增加经济效益,又能为建筑服务,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目标。

第三,研究者应注重探索地区植物与居住建筑的生态共生模式与技术。植物与建筑的关系研究受多种因素制约,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民情、政策、气候等因素,对待不同的地区,不能照抄照搬前人的研究成果。所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结合地方民居种植文化和植物要素的功能及其生长需求,充分考虑地区的气候条件、太阳辐射资源和风环境,分析并利用民居建筑室外气候要素的季节变化和周期性波动规律,探索其生态共生模式与技术。

最后,有利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在许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建筑绿化有一定的鼓励政策,如在德国,政府会根据建筑屋顶绿化的面积给予使用者一定的奖励和补贴,这一点不容忽视,能够有效的促进地区建筑绿化的发展。

总之,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是黄土高原生物气候最优的地区,植物资源相对丰富,所以,在今后的地区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促进民居绿化的良性发展,以促进地区民居建筑的节能和增加植物的多样性,达到改善地区人居环境的目的。

三、结论

陕北地区干旱半干旱造林技术分析 篇9

选好树种是造林的基础, 只有精选好造林树种, 其它技术措施才能发挥作用, 造林才有成活、成林、收益多的希望和可能。能适生于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树种要具备抗旱性强且耐贫瘠的特点, 如沙棘、柠条、荆条、紫穗槐、酸枣、杜梨、榆树、刺槐、栎类、五角枫、侧柏及油松等等。

在树种选择中, 必须特别强调优先安排灌木。因为灌木适应性强, 栽培容易, 收效快, 有些灌木经济价值较高, 而且很多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如延安以北的吴旗、志丹、安塞、子长等县营造了大面积的沙棘林, 对于保持水土, 解决燃料、饲料等方面效益很大。酸枣抗旱性很强, 管理省工, 山坡、地埂都能生长, 在十年九旱的地方, 其它树种枯萎死亡, 但它不死, 酸枣仁又是很贵中药材, 价格很高, 群众称它是铁杆庄稼。对酸枣来说, 陕北的光热条件好, 积温也合适, 可惜许多地方把酸枣砍掉做篱墙、当柴烧, 更谈不上有目的栽培酸枣;荆条的水土保持能力很强, 条子的价值高, 又是密源植物和良好的饲料、燃料;紫穗槐、柠条全身也都是宝。所以造林要充分考虑这些乡土灌木树种的优势, 提高造林成功率, 发挥生态、经济综合效益。

2 因地整地、蓄水保墒

造林前整地的作用很多, 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来说, 造林前整地的最重要的作用是蓄水保墒。陕北地区干旱期较长, 又缺少灌水条件, 而水分的唯一来源是降水, 而且主要是夏季集中降雨。通过整地不但要拦截雨水, 还要蓄存起来, 供冬春旱期需用。整地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 特别是土层很薄的阳坡, 整地后, 明显地增加土壤疏松度, 为树木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整地实际上也是一种水土保持小工程, 从山顶到山脚, 一坡又一坡地布满了植树穴, 使降水被拦截、被贮蓄, 使小水不下山, 大水渗透后缓缓常流, 再与其它水利工程如谷坊等相配合, 构成完整的水土保持体系。但是, 由于陕北地区土薄、干旱, 整地工作又完全靠人力, 劳动强度很大, 成本很高, 所以常有忽视整地质量的现象, 这也是这些地区造林成活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提高整地效率、降低成本, 在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整地方法应以小鱼鳞坑或穴状为主, 尽量避免宽条带、大鱼鳞坑整地, 防止破坏原生植被。

3 优质壮苗、适时巧栽

造林苗木质量以及栽植质量对树木成活与生长的关系极大, 一定要选用优质壮苗, 并抓苗木保鲜、适时巧栽、栽实栽好等3个重要技术环节。

(1) 苗木保鲜从苗圃起出苗木到栽植恢复生机, 它所需要的水分主要靠苗木自身所贮存的水分, 如果苗木失水过多就会影响造林成活率。为了确保造林成活, 从起苗到栽植的全过程, 必须对苗木采取一系列的苗木保鲜措施。苗木保鲜是以使用合格苗木为前提, 苗木保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

(2) 适时巧栽何时造林为好这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陕北地区春、夏、秋3季均可造林, 但不论哪个季节造林都要掌握“适时”二字。就是在造林地的生境条件最好和幼树再生能力最高时进行, 这时, 幼树有较高的再生能力, 栽植后能很快恢复生长, 扎根于周围的土壤吸收水分, 而此时的土壤又能供应大量的水分, 满足成活和生长的需要, 2个条件缺一都不容易成活。

春季大地刚刚解冻, 这时土壤的水分较多, 幼苗的根即将活动, 而地上部分尚未萌动, 移植后, 给根系一个恢复的时机, 就能很快地吸收水分, 供应地上部分的需要, 所以春季是造林的大好时机。特别近几年陕北冬雪大、来的早, 秋冬造林的时间非常短, 所以一定要抓住春季造林的黄金季节, 全年80%的造林任务应在春季完成, 这样的工作思路调整显的十分必要和重要。夏季 (雨季) 造林一定要掌握雨情, 并尽量采取容器苗造林, 或进行拧条等灌木植播造林。秋季植苗造林不可过早或过迟, 过早时, 树木尚未落叶, 蒸腾作用大, 易使幼树枯干;过迟时, 土壤已冻结, 植苗有困难, 而且根系完不成恢复过程, 等于假植在那里, 对成活不利。

春栽早、夏栽巧、秋栽适时, 这是对适时植苗造林的概括。不论哪个季节造林, 最好是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避开日晒、风吹, 减少水分的蒸发。造林季节的安排, 实质上是以水分状况为转移的, 一旦遇到土壤墒情不好, 就要改变原订计划, 推迟造林季节。

(3) 栽实栽好植苗造林的主要技术指标应该是“苗穴深宽、根系舒展、适当深栽、分层踩实、覆土保墒”, 概括为“舒、深、实、松”4个字, 使根系少受损伤、且舒展与土壤密切结合, 使幼树尽快恢复吸收水分的功能。切忌苗穴窄小, 造成幼树窝根现象。

4 造管并举、封山育林

“三分造林, 七分管林”这是长期育林经验的总结, 反应了造林后幼林管理的重要性。陕北地区立地条件很差, 造林后的管理工作更显得重要, 更应当强调。

植树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从提高幼树水分供应上多下功夫。例如:松土、除草, 减少杂草争夺水分, 并减少水分的无效蒸发。秋植树要培土防旱, 并及时修复被雨水冲毁的植苗穴, 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在幼树极端缺水时, 如有浇水条件, 要及时给幼苗浇灌“救命水”, 有时几斤水就能救活一棵树。同时, 造林后一定要坚持持久的封山育林措施。

封山育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育林措施, 特别是陕北北部一些地方, 土壤干旱瘠薄, 通过封山, 不但可以育林育草, 而且还可以培育地力。封山育林要坚持2条:

(1) 新造林地绝对禁止放牧, 幼林阶段牧与林二者不可能同时共存在一个山坡上, 只能任选其一。

(2) 定期开山, 适时进行松土扩穴、割草、修枝等抚育幼林。延安市吴旗县多年的实践证明, “封、造、管”相结合是确保造林成功, 促进植被快速恢复的重要经验, 在陕北地区必须认真学习、宣传和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依靠科学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造林工作中, 要大力推广容器苗、ABT生根粉、保水剂、地膜覆盖等一系列高新抗旱造林技术, 搞好造林示范, 扩大覆盖面, 不断提高陕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武应霞, 汪泽军, 林春阳.不同树种采用种基盘造林时出苗情况初报[J].河南林业科技, 2003 (3)

[2] 钟文, 刘世明.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技术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农业, 2011 (27)

太行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篇10

关键词:太行山区,干旱半干旱区域,造林技术

太行山林区营盘林场地处左权县, 担负着绿化太行山区国土, 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致富老区人民的重任。同时, 也对建设山西, 保卫京津和华北大平原生态环境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场位于太行山林区中部、左权县境内, 地理坐标东经113°05′~113°36′, 北纬36°59′~37°17′。场境南北长约30 km, 东西宽约40余km。西与王景林场相靠, 东北与禅堂寺、坪松两个林场相连, 西北与和顺县万山林场接壤。境内年均气温7.40℃, 日均温≥10℃的年积温近2 900℃;年日照2600 h左右;无霜期140 d左右;年均降水量约550 mm。土壤以褐土为主, 其中山地褐土约占60%。主要水资源有清漳河及其支流, 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春干旱风大。气候的干旱加剧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土壤干旱, 地下水又补给不足, 造林难成活, 故该场造林性质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造林。近年来, 笔者总结出了本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抗旱造林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切实做到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并不是专指土壤而言, 它包括造林树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的光、热、水分、空气、矿物质养分等生活因子。这些因子与造林树种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适地适树是造林中一个普遍的原则问题。在国内外造林史上, 由于未能做到适地适树而使造林失败的例子很多。如奥地利在1770年用杨、柳、板栗固沙造林, 结果都不成功, 几十年后才采用松树造林。德国在防沙造林上也经过几十年试验才利用松树造林成功。在山西省内也有这方面的教训, 如保德县由刺槐改种柠条后造林才见到成效。太行山区在过去山上种植加拿大杨, 生长很差, 如今种植油松、刺槐就比较科学。所以适地适树是关系到成林、成材, 达到造林预期效果的大问题。

2 必须注意造林密度

2.1 造林密度要“适当”

1) 用材林、防护林栽植后3 a~4 a郁闭, 经济林在成林时树冠不互相重叠。

2) 随着树龄的增加, 尤其是用材林, 通过间伐利用调整密度, 使其在单位面积内获得高产质优的林产品。

3) 节省劳动力和资金。众所周知, 单位面积上森林的木材生长量与林木的光和作用强度、叶子的总面积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时间等3个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而主要的因素是叶子总面积。

2.2 几种树种的造林密度

1) 油松荒山造林株行距1 m×1.50 m或1 m×2 m, 每公顷栽植4 995株~6 675株。

2) 落叶松荒山造林株行距1 m×1.50 m或1 m×2 m, 每公顷栽植4 995株~6 675株。

3) 刺槐荒山造林株行距1 m×2 m或1 m×3 m, 每公顷栽植4 995株~3 330株。

4) 臭椿荒山造林及四旁绿化株行距1.50 m×2 m或2 m×2 m, 每公顷栽植3 330株~2490株。

5) 白榆荒山造林及四旁绿化株行距1.50 m×2 m或2 m×2 m, 每公顷栽植3 330株~2 490株。

6) 小叶杨用于平原及四旁绿化时, 株行距2 m×2 m或2 m×3 m, 每公顷栽植2 490株~1 650株。

7) 柠条沙荒造林株行距1 m×2 m或1 m×1 m, 每公顷栽植4 995株~9 990株。

8) 紫穗槐荒山、沙地造林株行距1 m×1.50 m或1 m×1 m, 每公顷栽植6 660株~9 990株。

3 全面提高整地质量

整地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土壤条件, 增加土壤蓄水和透气能力, 创造造林成活和林木生长的良好环境, 可以看作是一项小的水保工程。

1) 全面整地在坡度小、地势较为平坦的荒山, 用机械或犁全部耕翻。

2) 局部整地在坡度大、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多采用此法。

(1) 水平沟整地适于坡度30°以上的地方。其方法是沿等高线挖长方形蓄水沟, 沟底宽50 cm, 沟深40cm, 呈品字形交替排列, 苗木栽植在外缘的中心线上。

(2) 水平阶整地适于坡度25°以下的、有较大坡面的荒山, 也是沿等高线环山挖水平小梯田, 阶面宽1m, 外缘埂高20 cm~30 cm。挖沟培埂, 用加宽阶面时的表土填沟, 树栽在填沟的松土层中。

(3) 反坡梯田整地适用条件和水平阶相同, 方法也基本相似。但整成里低外高的阶面, 阶面里边比外边低10 cm, 外沿不筑埂, 苗木栽植在中心线上。

(4) 鱼鳞坑整地适于坡度较大, 支离破碎之地。自上而下挖月牙形的坑, 坑长80 cm~100 cm, 坑宽60cm~80 cm, 深30 cm。外缘培埂, 呈品字形排列, 苗木栽植在坑中央。

4 切实抓住造林季节

4.1 春季造林关键在于抓早

春季应在树液刚开始流动, 阔叶树 (包括落叶松) 尚未萌芽, 针叶树刚返青而未抽“苔”前栽植最好, 大体上和土壤解冻期相吻合。春季造林要突出个“早”字, 当土表解冻10 cm~15cm时就开始造林。

4.2 雨季造林关键在于抓准时机

一般在6月下旬以后降雨增多, 并出现连阴天, 这是雨季造林的好时期。但是, 雨季气温高, 苗木生理活动旺盛, 经过起苗、运输、栽植、根系吸水暂时停止, 栽植后暴晒几日容易死亡。所以, 必须看准时机, 突击造林。雨季造林还要注意苗龄不可大, 一般不超过2 a生;还要注意保护苗根, 速挖速栽;阔叶树要大量修枝或人工去叶, 减少蒸腾, 利于成活。

4.3 秋季造林关键在于适时

秋季以后树木要准备过冬, 要把养分糖分蓄积在茎干和根系里, 要产生“离层”掉叶子, 要生长鳞片和毛把芽包起来。苗木还没有完成这些工作, 就挖出来造林是不合适的。还有栽得过晚, 根系未愈合, 小苗容易枯干, 故适合的时期在10月上中旬到11月上中旬。秋季造林还要注意不要栽3 a生以上过大的苗木, 因为大苗枝多, 容易造成生理干旱而死亡。

5 正确掌握造林方法

1) 油松油松是太行山林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因为耐干旱瘠薄, 栽植面积越来越大。油松造林一般采用2 a生小苗, 造林时主要掌握以下两点:第一根系不晾晒;第二“直壁靠边”和“窄缝栽植” (主要在靠山或整地面离出3/4地方) , 即用钢锨剖一直面, 取2株或3油松苗贴壁而放, 舒展根系, 填上湿土 (埋土深度到下部针叶处) , 侧方压实, 使根系和土壤密接, 而且少翻动土壤, 容易成活。

2) 刺槐刺槐虽然耐寒性差, 但是经过锻炼还是可以增强的。一是地方一般选择在浅山向阳、海拔1 000 m左右的温暖小地方;二是忌在风口和易水淹的地方造林;三是进行截杆造林, 高度一般保留杆长5 cm~10 cm, 栽植后地面露出1 cm。四是培养二代萌芽林。

上一篇:高致病性下一篇:风景园林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