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致富

2024-05-08

农民致富(精选十篇)

农民致富 篇1

反观农民致富这个问题, 当我们努力提高“硬件”、创造致富条件的时候, 却常常忽略了“软件”, 也就是农民自身观念的更新。盘横在农民致富路上的阻碍, 有一些确实与农民自身的观念密不可分。想致富, 就要先改掉积习。

关键点一:更新观念

“两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是千百年来流行于中国农村的关于农民幸福生活的顺口溜。听起来温馨, 想起来伤心。由于土地的束缚和封建的影响, 相当多的中国农民身上形成了“小农意识”。小农意识有几个典型的标志, 包括小富即安、逆来顺受、等靠要思想等等。虽然新中国建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使这种局面大大改观, 但千年沉积后历史的惯性, 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的进取心、创造力被压制。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时至今日, 在乡间公路驱车, 满眼的还是无边无际的玉米地。尽管这并不能百分之百地说明问题, 但年复一年如此, 却也是一种深刻的启示。

关键点二:改变习惯

中国农民历来靠天吃饭。如今, 随着经济进步, 城市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对用工需求越来越大,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里转移, 开始靠力气吃饭。靠力气吃饭比靠天吃饭进了一步, 但也仅是有限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改善了生活水平, 并没有真正使农民致富。中国农民还要继续改变习惯, 逐步养成靠智慧吃饭, 才能打破瓶颈, 实现大多数农民的富裕。在信息化的时代, 当中国的农民普遍能够订阅报刊、使用电话、电脑与互联网、应用信息改善生产生活, 全体农民富裕的一天就不远了。

关键点三:敢于冒险

中国的农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群, 善良得几近于懦弱。历史上的中国农民胆小怕事, 在个人生存权利、政治权利方面总是逆来顺受, 有时躲躲闪闪、唯唯诺诺。即便到了今天, 农民对于基本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是缩手缩脚, 胆小怕事。打个比方, 假如你是一个农民, 经过多年的口挪肚攒, 手里有了2万元积蓄, 现在有一个致富项目, 需要一次性投入1.9万元, 利润可观, 但又风险很大, 搞不好就会赔钱, 那你会怎样呢?有多少农民有勇气冒这个险?

关键点四:耐心实践

国家发展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发家致富对社会任何一个群体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有很多条件。前文中提到了观念、头脑、胆识, 还有信息、投入、机遇、政策等等, 特别是目前的中国, 致富的门槛更高了, 一蹴而就的情况可能会更为稀少。因此, 走在致富路上的农民朋友要有耐心, 要有信心, 要能够接受接连不断的失败。失败了, 总结教训再来。反反复复地在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次再来中体会、筹划、积累并孕育成功。有的时候, 机会不到, 财富不到。似乎有些宿命, 但要表达的是:一口吃不了个胖子, 农民发家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

科技入户 农民致富 篇2

碾庄镇农技中心李修柱

现代农业需要科技支持。近几年,邳州农委就在碾庄镇启动了科技入户行动。按照计划,今年碾庄镇将在农村新培养120科技示范户,并辐射带动2500农户。

2010年,碾庄镇自从开始了科技入户工程的工作以来,已经使3000多农户从中受益。在才庄村就有一个示范户科技致富的故事。

科技入户 农民致富 篇3

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是解放思想,适度规模

通过参加当地政府举办的科技入户工程培训,韩士高意识到,要想事业发展,必须放长眼光,扩大规模,改变小打小闹的传统思想。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他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建成占地50多亩,环境优雅的休闲垂钓渔业中心。先后修建垂钓鱼塘15000平方米,新铺砂石路面700多米,并建起风情吊桥、欧式钟楼等标志性建筑物,以及小型会务、棋牌娱乐等设施,还进行了种树植草、环境改造等基础性的工作。

二是调整结构,优化模式

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养殖模式上做文章。韩士高一改过去其他人靠传统养殖四大家鱼供人垂钓的方法,将鱼塘分为养殖塘和垂钓塘,养殖塘又分为大规格经济价值高的品种与小规格价格一般的品种,养殖塘的鱼养到一定程度,再投放到垂钓塘,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三是科技入户,提高效益

通过实践,韩士高认识到,科学饲喂不仅能提高鱼的生长速度,而且能够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传统的投喂方式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而且达不到鱼类的营养均衡指标。运用投饵机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营养全面,稳定性强,在水中不易溃散,也不易污染水体,粉碎度高,易于鱼的消化吸收,而且省工省力。

通过科技入户工程培训,韩士高学到了不少科学管理技术和鱼病防治技术,有人养鱼凭经验,发现鱼生病和出现死亡现象才采取措施,他是以防为主,早防早治,鱼的发病率大为降低,成活率大幅提高。

在当地渔业科技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韩士高集休闲垂钓、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中心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农民喜栽“致富林” 篇4

2013年3月25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12连农民正在往田间搬运树苗新植农田防护林。近期, 随着北疆地区天气变暖, 该团农民进入农田防护林栽种高峰期, 田野上随处可见农民忙碌劳作植树的身影。近年来, 该团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农民种植农田防护林产业致富, 实行“谁种谁有”措施, 新植林林权改制率达到了100%。目前已营造防护林总面积2138.4亩, 防护林已成为该团农民致富的又一新型产业。

农民致富事迹材料 篇5

赵安荣,女,1966年4月出生,共产党员,柞水县丰北河镇丰河村农民。务农之余,1984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06年9月,担任丰河村文书。曾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

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 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

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赵安荣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她的一番苦心,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三、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安荣不知为别人花了多少钱:有的贫困乡亲盖房子缺钱,她“赞助”2000元;村里哪个有病无钱医治,她就主动送去医药费„„,赵安荣夫妇义务赡养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其中2人已大学毕业;村里的贫困人,也渐渐脱离了生活的窘境。咱是党员,就该切实为乡亲们做点事。赵安荣搞运输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虽然让村里人看的

眼热,但谁也没有勇气去试一试。为此,古道热肠的李**亲自登门劝说,向他们传授经验,并把自己的货运信息提供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劝说下,丰河村村民石学军、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来运输。

每当提起赵安荣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她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聪明的人从不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抢抓机遇,不放弃、不气馁,勤奋刻苦,踏实知足,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人生价值。篇二:乡镇农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乡镇农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李宁,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2003年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2003年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2003年7月开始到2004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创新才有发展,**所建的20立方米生态沼气池是**市农户中最大的沼气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市农业局组织全市乡镇街道的领导在这里召开了**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当地的农民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农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问他建这么一个沼气池,怎么能致富。他耐心地给农民朋友算细账,生产沼气,每年可以节约生活用柴近2万斤,如果用沼气酿酒可以节省烧柴10万斤左右,那么每户人家一年的生活用柴可以节省200万斤薪炭林的烧柴,这是第一省;用沼气酿酒,就可以卖钱,酒渣可以喂猪,可以通过深加工的转化过程,成倍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粮食价格,这是第二省;沼气酿酒养猪,猪钱除了成本是净赚,猪粪可以继续做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渣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上等肥料,这都是白捡白赚得沼气项目钱。在场的群众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终于悟出了这里的致富经,许多农民朋友对沼气有了兴趣,开始建造沼气池。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4年秋,到2005年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在创业的历程中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在2年多的时间里接待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200多人,每次接待不管自己有多忙,总是腾出时间来把自己所学到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2005年4月的一天**接到远在西岗村一农户的电话,希望他能亲自去一趟他家,帮助解决在建沼气池中遇到的难题,**二话没说放下自己一天能挣上百元的活,搭车向西岗村驶去。西岗村坐落在海拔近千米的岗顶上,距**村有30多公里,而且山高路窄,车只能送到山脚下,10多公里的山路只能靠步行,面对眼前的情况,**完全可以坐车返回,但他没有那样做,他望着眼前的羊肠小路和一眼看不见顶的山岗,依然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西岗村的路。当他走到半山腰时,天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滑,每前进一步都很艰难,雨伴随着4月的冷风吹打在他的脸上,衣服也很快地湿透了,冷风刺透了他的湿衣。他义无反顾地前行,终于到了西岗村这位农户家,稍坐一会,了解情况后,就亲自帮助他安装、调试和解决沼气的一些其他问题。在此过程中,他手把手的教,认真仔细地讲,很快安装调试完毕,故障排除,其他一些问题也解决了,在休息期间又传授了一些自己学到的沼气技术和实践中的经验,使这位农户非常感激。临走时,农户拿出100元钱作为他的辛苦费。他硬是不收,他说:“我能为大家做些能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通过建沼气池来致富,帮助大家共同致富这是应该做的。”**不仅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32户相继建起了沼气池,并都按他的模式设计建造,同时发展养猪业和无公害蔬菜,不同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了这些建沼气池的农户在建造中少走弯路,他不知多少次深入到各户进行指导,使一户又一户的农民朋友顺利地建成,他的这种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行为和精神深得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

*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 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2005年至2006年,他先后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表彰。篇三: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李**,男,198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甘肃省** 县**乡***村人,一名看似普通且文质彬彬的农村青年,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他不懈的努力,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花椒产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起示范带头作用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李**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

地上进行了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他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玉米。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他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李**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玉米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得到了丰收。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能手。与他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20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20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

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李**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他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于是他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李**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他的一番苦心,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三、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双垄全膜沟播地膜玉米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

同时,他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王大妈是个下肢残疾人,丈夫去世后,全家5个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老李全家3个人,妻子是个聋哑人,生活不会计划,仅靠老李一人种地养家糊口,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便义不容辞地把这2户贫困户包了下来进行帮富。他帮助这2户贫困户搞好双垄全膜沟播玉米种植,使他们做到粮食自给有余。

架起农民致富的金桥 篇6

该合作社自成立之日起,就制定了完善的章程,规范了管理。合作社注重内部组织管理,照章办事,按章程定期召开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认真履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的管理日趋规范,聚力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该社坚持把成员的利益和增收放在第一位,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坚持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的原则。

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专业社对入社的3628户果农,以村为单位,一户一卡造册登记,建立台账,详细记录每户果农的水果种植、生产管护、服务需求、入股分红等情况。财务管理上,聘请北流市水果局农经站站长为专业社的财务总监。技术力量方面,聘请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园艺所、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专家为专业社技术顾问,并在服务的16个村每村设立1个技术总管,负责指导社员进行水果标准化种植和科学管护。

在购销和服务方面,专业社针对水果产、加、销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适时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专业社成立以来,先后共举办了以荔枝、龙眼种植,品种改良和保花保果高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11期,参加培训的社员达3500人次,并印发各类水果科学管护的技术资料2.3万份。近年来,通过专业社水果嫁接专业队,共改造辖村传统荔枝为优质品种“中华红”、“桂味”等550公顷。购销方面,专业社利用自身的水果购销队伍和水果深加工专业技术人员,与区内以及福建、浙江、江苏、江西、上海、湖南、安徽、广东、重庆等省市的重要客商建立长期供需关系,加强互利合作。为了打响专业社水果品牌,促进“农超对接”,专业社成功注册了“万家村”靓荔枝商标,专业社还与“家乐福”公司签订了102万公斤荔枝供货合同。专业社还出动购销人员83人,在全镇设购销服务点38个,为客商提供代购服务。通过这些方式,专业社共帮助果农推销荔枝鲜果213万公斤,占全镇荔枝产量的71%。

在搞好以荔枝为主的传统农产品购销服务的同时,专业社还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引领农民发展高效农业领域,并致力推进农民发展“万元田”种植。专业社按照“公司+专业社+农户”模式,与北流海融食品有限公司签约,发动农民种植订单农业小青瓜22公顷,参与农户113户。农民通过种植小青瓜,667平方米(1亩)平均收入2900~3100元。小青瓜收获后,专业社又落实了种植冬法国豆20公顷。专业社还与北海市果香园果汁有限公司签订种植百香果67公顷的5年协议。

该合作社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真正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贴心人。(本刊记者 流沙)

带领农民致富的“扁豆姑娘” 篇7

王黎娜毕业于复旦大学,2010年6月,她放弃了银行的稳定工作,回到上海浦东新区泥城镇挑起红刚青扁豆生产合作社的担子。在王黎娜担任红刚青扁豆生产合作社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之后,公司在2年内先后获得上海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称号,创下了上海地产生鲜农产品占领华东地区70%以上、上海97%市场的业绩,合作社亦因此接连获得“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上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兵社”等荣誉。

“合作社很早就提出了‘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成果与农民共享’的口号,我们也一直努力在做,也许是社员觉得我们合作社可信,才会合力走到今天。”王黎娜说得很平静。

而平静的背后,却是她一日不敢松懈的执着和对社员农户的关爱。

“合作社的收购价格是非常透明的,签全年收购合同时不但明确每667平方米6 000元的保底承诺,还明确价格随市场调整。”王黎娜说。“合作社为此制定了合作风险金制度,也借鉴银行的结算系统形成了合作社特色的结算系统。”

委托上海交大研发独一无二的青扁豆品种、打造红刚青扁豆品牌、建立合作风险金制度、便利的结算系统等无不体现了红刚青扁豆生产合作社快速稳健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那么,作为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市人大代表,王黎娜将如何实现合作社致力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呢?

“合作社已经在落实向外扩大基地市场、内部突出技术加工的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必将对合作社成员的生产生活带来本质改变。也就是说,这些社员在职业化道路上将更进一步,也许,他们将像以前上海工人师傅一样到外地传授技术经验。”王黎娜生动地勾勒出了职业农民的未来景象。

而这一景象势必关系到职业农民培育、养老、医疗等权利保障问题。为此,在上海市第14届人民代表大会上,王黎娜一口气提出了5个建议,把培育、养老、医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统统包括了进去。

“这些建议不是我专门调研才得到的,我每天跟农民兄弟们在一起,只要善于仔细聆听,用心去分析思考,就会有好提案,因为农民随口说的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就可能是关系到大多数农民利益权益的问题。”

农民致富要有“三只眼” 篇8

眼光,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判断,对事件发展前景的预测。一个人的眼光如何,往往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因此,新时代的农民有必要练就“三只眼”:

第一要有“信息眼”。当今,信息时代农村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加工、储藏、运输等等,品种、质量、时间差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信息的作用举足轻重。谁能准确、快捷地把握和应用信息,谁才能成为赢家。就目前我国农业而言,市场信息对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影响非常显著。因而,多渠道掌握信息、辨清信息和运用信息是当今农民的必备素质。

第二要有“智慧眼”。“新农民”就要有新的知识和技术,有了新知识,再加以运用和发挥,才能获得理想的效益。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现代农业的专业知识,就没有资格成为新型农民。未来的农业,不仅是体力劳动,更是脑力劳动和智慧博弈。广大农民要想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就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不断发展着的农业技术技能,科学的理财方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农产品加工是农民致富之路 篇9

农产品加工业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目前,农业结构不合理,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低,初级原材料生产比重大,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少。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可以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大都是一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资金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所需活劳动量大,工艺相对简单,因此适合于乡镇中小、企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会带动商业、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集中,这些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该产业,从而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也越来越细化。如玉米加工,目前国内已有玉米方便粥、玉米饮料、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玉米糖浆、淀粉糖浆、饴糖、酒精、各种变性淀粉等20多种,有效延伸了农业产业链。

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营养健康的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国外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3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50%。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家庭在外就餐趋势增强,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1.8%,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将有1亿农村居民转移到小城镇。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小城镇的发展,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虽有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都在90%以上,我国还只有20%~30%;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劳动力远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正好相反。发展壮大我国农产品加工体系,特别是对粮食等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有着巨大潜力。

冬闲时节搞特养农民致富感谢党 篇10

新河镇东潘家村的潘泽晓今年32岁, 主要经营规模养殖肉鸡。今年经过考察, 发现狐狸养殖效益更高, 潘泽晓就在9月下旬投资20万元, 以每只700元的价格引进了260只种狐, 建立了这个占地3 5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现在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养狐狸上, 一开始养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但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潘泽晓告诉记者。据他了解, 养狐狸的经济效益不错, 他希望能多挣点钱, 也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与潘家村相邻的吕家集村, 70岁的黄永祥老人边走边介绍:“10年以前, 老伴去世后, 孩子又不在家, 都在外面工作, 剩下我一个老人在家很孤独。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开始养獭兔, 开始买了20只种兔, 当年不仅收回了成本, 还赚了1万多元。现在我年收入3万多元了。” 据了解, 近年来的獭兔价格不错, 每千克28元, 吕家集村养殖30只獭兔以上的不少于50户, 人均年收益4万元以上。

而后炉村村民致富靠的是平菇栽培, 今年46岁的后炉村食用菌制种基地负责人王智平介绍, “今年平菇价格贵的时候是每千克14元, 批发价还每千克6元, 按照现在的批发价计算, 用10万千克平菇原料, 可纯收入40万~50万元。”

据悉, 新河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农业服务中心、兽医站、民政办、成人教育中心组成的工作小分队, 目前已发展獭兔养殖户700户、黄粉虫20户、大雁5户、鹌鹑养殖户600户、野猪养殖10户。今年通过考察又引进适合老年人、残疾人庭院发展的高利润虎皮鹦鹉养殖项目, 该项目不仅投资少、见效快、省心省力, 而且收购商还包种苗引进、包供料、包技术指导、包销售, 是老年人和弱势群体养殖的好项目。

上一篇:分子筛吸附器下一篇:母源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