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古籍

2024-06-22

民族古籍(精选六篇)

民族古籍 篇1

一、少数民族古籍的概念

按照广义理解, 凡古时候形成的, 无论用汉文、外文、少数民族文字记录, 凡涉及少数民族的书面载体资料, 都属于少数民族古籍。其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法律、宗教、历史、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医药、生产技术等许多方面。它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发展的轨迹, 它是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二、少数民族古籍文化的载体

民族古籍以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字, 还有具有某种文化涵义的符号及口头语言记录下来的文化载体可分为四大类型, 即原生载体古籍、金石载体古籍、口碑载体古籍和书面载体古籍。民族古籍范围涵盖了古代民族文字撰写的文献典籍, 也包括民族语言流传的口头史料。其中大量的古籍是通过民间口耳相传, 这些古籍以传说、民间故事、史诗、经文、叙事诗、风俗仪式歌、歌谣等多种形式流传于民间。那些有自己的传统文字的民族, 在用文字书写记录历史、文化资料, 并形成文字古籍文献的同时, 同样传承着非文字记录, 即用口头语言传承的古籍, 亦是口碑载体古籍。

三、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及历史价值

(一) 语言和文字学

语言是人类最先创造的交流方式, 而文字一经产生, 就和语言相共生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单从语言上来说, 是研究古代民族语言的语音发音、语言词汇、语法结构、语言表达习惯、古今语言以及词语演变规律等等。而从文字来讲, 民族古籍文献除了具有记录语言的特殊性外, 它本身同时具有文字学的重要价值。诸如纳西族的东巴文、老彝文、老傣文是云南地区几种颇具特色的古老文字。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使用汉字或汉字稍作变动来记录本民族的语言, 于是产生了壮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哈尼族等族使用的“土俗字”、“方块壮字”“方块白文”等。这些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方块壮字为例所保留下来的文献, 有史诗、哲理诗、剧本、说唱及宗教经书等。

(二) 历史学和民族学方面

民族古籍分布于广大的边远地区, 对于这些地区的史地人文情况多是有赖于内地派去的官员、使臣和汉族旅行家、宗教人士的记述。这些汉文记述当然弥足珍贵, 但是民族古籍文献往往记录着汉文史籍所缺失的东西, 或者记录与汉文古籍相互可以验证的史料。诸如纳西族的东巴经古籍资料、西南彝族民间传承的《西南彝志》、傣文字记述的《泐史》等民族古籍资料对后人考察古代少数民族的分支、族群的分布地域、迁徙历史、繁衍和社会发展等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三) 宗教学方面

宗教传播所到的地方, 相应的文字也就在这些地方使用开来。宗教与文字总是一致的。我国的宗教学无论研究哪种宗教, 离开各少数民族的古籍文献几乎是不可行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现象, 不能说它是为了宗教而产生的, 但它的产生和运用一定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试从佛教经典来看, 我们不仅有汉文大藏经, 还有藏文大藏经, 蒙文大藏经、傣文大藏经等。其中傣文大藏经属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大藏经, 还有古象形文字的东巴经、古彝文的毕摩经。这些不仅证明了文字和宗教之间的联系, 也同时证明文字以及用文字书写和用口语传承的那些古籍文献, 很多都是宗教信仰的内容和直接为宗教服务的。

(四) 哲学领域方面

语言不仅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和思维工具, 现时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记录思维、传递思想、信息的系统。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无论是口碑文献还是文字文献, 本来就包含着语言, 自然也就包含着思维认识内容。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是用来记录语言的, 它们记录的话语就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内容。除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外, 还有少数民族口头传承的民族古籍。诸如瑶族的创世史诗《密洛陀》、蒙古族先人著作《蒙古秘史》、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彝族民间保存的古彝文著作《西南彝志》、以及纳西族用古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经《崇般图》等。这些古籍当中记录着少数民族思维认识发展过程, 以及与历史发展相适应的哲学及社会思想史, 充满着丰富的哲学思考。综上所述, 民族古籍文献蕴含着各民族思维认识以及哲学、社会思想史, 离开少数民族古籍文献, 少数民族哲学社会思想的研究便无从谈起, 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态及其发展的研究, 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探索和研究各民族的哲学、社会思想发展历史、水平、样式和规律, 对整个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的认识, 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四、少数民族古籍保存的现况以及解决方案的问题

1) 民族古籍保存现况:首先, 由于各民族民间对民族古籍文献的传承, 依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村寨而有所差别。比如傣文经典文献由佛寺供奉到家庭保存供奉, 又再到佛寺保存供奉, 这样循环传承和循环传抄保存, 是普遍而有规律的。而边远偏辟的山村, 信仰原始宗教的民族则不同。文字古籍的传承基本以个体家庭为单位传承, 这种模式的传承, 很可能造成民族古籍的损毁和流失, 有些文字经典因为儿孙不识字而随便弃置, 或按民俗传统作为陪葬物品, 祖传经藉转送他人, 渐渐自然流失。其次, 各民族民间保存文字古籍文献的环境、水平有很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与各地各民族社会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讲, 佛经的保存条件较好, 置放严整, 管理细心认真。当然也有例外。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保存条件简陋, 有的用自制的木箱保存, 还有用各种竹箩、纸箱等。也不太注意通风、卫生、防虫、防潮等问题, 这种保存古籍的习惯对古籍的毁坏也是很严重的。

2) 民族古籍文献保护方案:a.全面进行收集工作, 抢救濒临失传的古籍资料, 对于重要的口碑文献, 要作准确的录音或记录。要因地制宜, 各有侧重, 分头努力收集;b.保持民族古籍特色和版本特色, 重点出版一批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和需抢救的孤本、善本;c.依靠一些有成就的学者、古籍专家及有经验的编辑工作人员做民族古籍的整理工作。以保证内容翔实。将学术性、系统性、资料性有机结合, 进而取得高质量的整理成果。

我国少数民族古籍数量之巨大, 内容之丰富, 为世界所公认。在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 更应当有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发展, 与时俱进, 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李晋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论[M].四川:巴蜀书社, 1997.

少数民族珍贵古籍保护困难重重 篇2

彝族叙事诗《阿诗玛》、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

这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古籍瀚海中璀璨的明珠。然而,更多并不为人所知的少数民族古籍现状如何?是否正在慢慢消失?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今天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抢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少数民族文化的珍

宝正在得到系统而科学的保护。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古籍工作还面临诸多困境。为了让少数民族古籍永不消失,其

保护和抢救的过程将是长期而艰巨的。

被抢救回来的少数民族珍宝

什么是少数民族古籍?

少数民族古籍是指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经济、医学等多个领域。

“少数民族古籍是各民族的知识总汇。每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成果,最集中地体现在民族古籍之中。挖掘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特殊经验和认识,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自然和历史的认识,而且可以恢复我国不同时代丰富多彩的古老文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张公瑾如是说。

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请示》,我国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就此正式展开。

近30年来,一大批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古籍得到抢救和保护。从结绳记事到碑铭、石刻;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策、丝帛素书到活页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到天文、地理、医药、佛藏、工艺、美术;从契丹文、女真文、吐蕃文、西夏文、和田文、察哈台文到我国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古籍,品种繁多,包罗万象。据参与抢救和保护工作的专家介绍,他们收集到的少数民族古籍版本极为珍贵,有刻本、印本、抄本、写本,还有更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孤本、珍本和善本。

截至目前,被保护、抢救的珍贵少数民族古籍已达百万余种。同时,5000余种优秀的少数民族古籍精品被整理出版,数百种少数民族古籍获得了诸如国家图书奖等多种奖项,60余卷、约110册、共收录书目30余万条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也

在紧张编纂出版中。

“这些图书均有坚实的功力和精彩的见解,蕴含着各类知识和巨大的信息量,版本珍贵,民族特色浓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国家民委古籍研究室副主任李晓东说。

古籍保护面临诸多困境

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少数民族古籍资源仍然面临不断湮灭消亡的危险,少数民族古籍抢救、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是古代文献解读的难度大,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很难达到工作的要求;其次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力不足,有的古代语言和文字能释读的人已寥寥无几,不少文种

正面临严峻危机。”张公瑾表示。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古籍汗牛充栋,难以限量。有些因为文字原因和保存方式不同,不少人不知其价值,有些有语言无文字民族的口碑古籍抢救任务显得十分繁重而

急迫,这些都使得古籍保护难度加大。

比如,1965年,云南丽江地区组织召开东巴座谈会的60位老东巴,现在大多已去世。当时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聘请的10位大东巴,现在只剩一人,也已风烛残年。

同样,藏族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彝族毕摩、苗族师公等民间艺人、学者,有的年事已高后继无人,有的随着谢世也将他所掌握的那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带走。

据了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立项的15门绝学学科中,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学科就占了6门。其中除了几种古代文字之外,还包括藏文和纳西族东巴文。“保护和整理这些文字的文献,就意味着„为文明继绝学,让薪火永相传‟。”张公瑾说。

此外,古籍流失现象也极为严重。由于缺少过硬的抢救、搜集、保护手段,一些商人和不法分子倒卖古籍猖獗,近年来许多瑶族古籍被泰国人买走,不少东巴经书被偷运到广州或海外倒卖等等。由于保护条件不足、手段方法有限等原因,少数民族古籍在民

间的灭失更为严重。

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看来,目前对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抢救,仅仅是个开始。“繁荣发展少数民族古籍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他表示,国家民委及相关部门将继续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古籍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认真做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普查、登记、整理、翻译、出版、研究工作,重点加强对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和口头传承的古籍的保护、*和整理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少数民族古籍的存量、分布和流传情况。

“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和抢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丹珠昂奔表示,国家民委将在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少数民族古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支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努力形成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资金支持相结合的少数民族古籍经费投入机制。

为了让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永不消失,除加大数字化整理、专业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力度外,丹珠昂奔特别强调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制度体系的重要性。这包括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立法工作,制定并完善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少数民族古籍的*、收藏、流通等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收购、盗窃、损毁、倒卖、走私少数民族古籍等行为,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古籍出入境等重要环节的审查、监督和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坚决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法律法规追索非法流失境外的古籍,逐步推进少数

民族古籍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

“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少数民族古籍有一个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来自宁夏的少

青海民族口碑古籍的挖掘与保护 篇3

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以前,一切生活活动都要靠口耳相传。这种口耳相传的材料,在古代就是史料,也就是古人研究历史和记载历史的依据。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只有21个少数民族有文字(包括通用汉文的回族和畲族),其他34个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没有文字的民族,他们对自已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只有靠口耳相传,代代承袭。正如侗族歌谣中所唱的:“古人讲,老人谈,一代一代往下传;树有根,水有源,好听的话儿有歌篇;汉家有文好记载,侗家无文靠口传”。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口传史料就成为少数民族丰厚的口碑文献,即口碑古籍。民族口碑古籍是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种史料,因其独有而厚重的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和群众性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古籍是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书册、典籍和文献资料。由于各民族历史文化不同,古籍存世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民族的古籍以1911年为下限,有些民族的古籍可以定在1949年以前。民族古籍分为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民族古籍包括各种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古籍和用汉文记载的有关民族资料的古籍文献;无文字类古籍主要是指口碑古籍。口碑古籍即口头资料,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以口耳相传留下来的具有文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种史料,反映了本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等,内容涉及民族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学、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主要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古代书籍(包括手抄本)、金石铭刻和口碑古籍。其中口碑古籍与古代书籍、金石铭刻这些有形的物质文化一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样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遗产。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个世居民族。各世居少数民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遗产丰富。民族古籍是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宝库。

二、青海民族口碑古籍的价值

民族口碑古籍是少数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大多反映本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在表达形式上既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还有歌谣、谚语、谜语等诸多文体。数量多,内容丰富,涵义广博。这种口头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语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2005年6月份青海省组织开展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遴选、论证、申报工作中,经专家论证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俗、传统体育竞技等9个类别的33个亟待抢救的项目进行了申报,其中就包括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门源回族宴席曲和互助县丹麻土族“花儿”会等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及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项目。我们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1997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采自全国各民族的长达7000小时的“传统音乐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5年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为我国入选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颁发了证书。这些都表明少数民族口碑古籍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各民族中有丰厚的口碑古籍,主要靠各民族中的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一代代传承下来,它反映了本民族的心理特征、信念、信仰和民族风俗,可以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信念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基石。这些少数民族口碑古籍不仅包括民间文学,而且包括民间音乐等,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万里长江源区是青藏文化圈中别具一格的游牧文化最丰厚的中心地带,而游牧文化的灵魂则是久负盛名的《格萨尔王传》、《藏族创世歌》和《康巴民歌》。青海门源、大通等地区流传的回族民间文化中的宴席曲,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典型的民族风情,反映了回族民间口头文化纯朴独异的艺术魅力。其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形式有散曲、叙事曲、说唱体三种,宴席舞的唱词反映了回族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赞美东家、赞美亲友和赞美自然的曲目,如《恭喜曲》、《赞东家》等;有反映劳动、生产的生活歌,如《高山上挡马》、《庄稼人》等;有规劝人们向善的规劝歌,如《学生哥》、《娘怀胎》等;有描写旧中国军阀强行征兵的征战歌,如《高大人领兵》、《马步芳征兵》等;还有反映妻离子散、人生悲欢离合的思念歌,如《莫奈何》、《哭五更》等;有以历史故事和人物为题材的历史叙事歌,如《方四娘》、《满拉哥》等;有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歌,如《园子家》等。土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土族古籍主要是口碑文献,以叙事诗和民歌为主,流传广且有影响的有《拉布仁与祁门索》叙事诗,长达300多行。撒拉族也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撒拉族古籍也以口碑古籍为主。其中神话传说和叙事诗流行最为广泛,代表作有《阿腾其根·麻斯睦》、《阿古尕拉吉》等。青海蒙古族人民长期过着游牧兼营狩猎的生活,其文化生活主要靠民间口头文学来满足。主要代表作有英雄史诗《格斯尔》,流传在青海地区的《格斯尔》内容丰富,篇章也较多,且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文《格斯尔》有很多不同点,据说蒙古文《格斯尔》版本中最有影响的北京版《格斯尔》是从青海蒙古族中搜集的。此外还有谚语格言、祝词和赞词(《剪发礼赞词》)、历史传说(《固始汗的传说》、《诺木洪城墙的传说》)、故事(《怀图美日更特木乃的故事》)、民歌等等。这些不仅仅是研究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也不仅仅对汉文化研究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而且是研究中华民族整体历史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全和完善民族口碑古籍有效的保护机制

少数民族口碑古籍是通过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口耳相传得以传承的。在人类历史坎坷、曲折的进程中,面对天灾人祸的无情冲击,有形的物质文化则难逃其劫而遭毁损,作为少数民族口碑古籍因其独有的传承方式而得以世代相传,“发挥了它的巨大的历史功能,维系、存护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挖掘、抢救、传承少数民族口碑古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职责。本着“救书、救人、救学科”的抢救少数民族古籍的原则,抢救少数民族口碑古籍就是要抢救传承口碑古籍的民间艺人,因为这些口碑古籍一方面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和相对稳定的传统的传承方式,另一方面是依附于民间艺人的生存而传承的,民间艺人的离世就意味着口碑古籍的流失和消亡。特别是对于无文字的民族而言,口碑古籍的流失和消亡的程度会更为加剧。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失去了反映本民族特性的文化,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民族本身。因此,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口碑古籍的传统传承机制,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的挖掘保护,构建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和谐局面

我国民族古籍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最具特色。古代少数民族创制的古文字约30种,以这些文字记载的文献典籍不计其数,形式千姿百态,内容博大精深。在这些文献典籍中不仅蕴含着年代的悠久性,而且蕴含着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忠实地记录着各民族先辈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进程。长期以来,由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典籍的特殊形制和文字的特殊性,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一直很少为世人所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发展。对民族古籍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抢救、挖掘、保护了一大批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了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古籍精品。据不完全统计,抢救、整理的散落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就有30多万种(不含馆藏及寺院藏书),其中包括许多珍贵的孤本、珍本和善本,公开出版了5000余部有影响和价值的民族典籍和文献。从结绳记事、金石碑拓到口碑古籍;从贝叶经文、竹木简牍、丝帛绢书到活页函本、线装典籍,从经、史、文、哲一一记载着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哲学、地理、历史、医学、宗教、艺术等诸多领域,包括契丹文、吐蕃文、西夏文、女真文、和田文以及现行的各民族文字。异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交汇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少数民族古籍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本民族、本专业的范畴,往往代表着一门学科,一个阶段,甚至一个时代,再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走向。比如,纳西族在古代创造的东巴文是现今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已成为东西方学术探讨的热点;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发达的古代文化举世闻名,成书于十四世纪的《中华大藏经》中的《甘珠尔》、《丹珠尔》堪称藏族古代学术的集大成者;成书于十一世纪前后的《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和《金光明经》三部作品,被后人誉为维吾尔族古典著作的三大瑰宝;《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蒙古秘史》是蒙古族古代三大历史著作,为今天人们研究这个马背民族的历史源流、文化风貌和中国北方社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柯孜族的《玛纳斯》和现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堪与《荷马史诗》和印度史诗相媲美。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古籍所蕴含的内容不仅是本民族拥有的文化,而且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对这些珍贵文献典籍的挖掘和保护,才能促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才能构建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和谐局面。

(二)民族古籍的保护措施

民族古籍的保护是民族古籍工作的必须,是民族古籍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保护是基础,是古籍开发与利用的第一步,没有保护,古籍事业无法发展。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和开发,使用和开发则使民族古籍保护更加完善和长久。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形式也会使古籍再生,保护是手段,开发和使用才是真正的目的。

1、关于保护的理念问题。古籍保护的重要性,对古籍工作者来讲可能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容易忽略,把保护放在了次要位置,想起来时提一提,而在更多的时候是把他尘封在记忆中,这就涉及到一个意识和理念问题。通常来讲,我国现在对民族古籍的保护都是处在最简单最基本的层面上,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顺其自然,各自为政,任由发展变化,也就是说对民族古籍的保护还没有站在系统、全局统一的角度加以考虑;二是缺乏创新意识及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因此,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有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理念包括:忧患意识,民族古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原始记载,民族古籍的毁坏和消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失。因此,民族古籍工作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全局意识,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决不是哪一个馆或那一个地方的“私有”财产,对于民族古籍的任何损坏和保护不当,都是对民族古籍事业全局的影响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的制约;现代意识,这种意识要求我们时刻关注现代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保护古籍文物等领域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古籍源远流长。

2、关于民族古籍的管理体制问题。古籍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民族古籍的保护问题。目前,我国收藏和保存民族古籍的机构和组织比较复杂。民族古籍不仅在各地图书馆、博物院、档案馆、科研单位及寺院里有收藏,还有相当一部分收藏在各地的民委古籍办、民族语言工作委员会和文化局、编译局等。这种收藏布局显然不利于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不利于民族古籍的科学管理,更不利于民族古籍的统一规划和民族古籍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使民族古籍集中在收藏机构,因为收藏机构保护和开发古籍文献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收藏机构不仅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还有温、湿度适中的保护环境;收藏机构不仅具有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理论,还能及时有效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保护措施。此外,收藏机构更加有利于民族古籍的研究、整理和传播,有利于民族古籍的开发和利用。因此,从长计议、从发展民族古籍事业的大局出发,应尽早结束民族古籍分散收藏保护的状况。

3、关于保护措施问题。一般来说古籍的保护措施有两种,一是延缓性保护,一是再生性保护。延缓性保护是指在不改变原件载体的情况下,对古籍文献进行修复、加固以及控制保存环境等延长原件寿命的过程,这是保存和抢救古籍文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它只是减缓了古籍文献的衰老速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古籍文献的长期保存问题。再生性保护是指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将纸张载体上的古籍文献内容复制或转移到其他载体上,以此达到对古籍文献的长期保护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再生性保护的最大特点是将原有古籍文献资料上的内容转移到其它载体上,即使原件毁灭了,其记载的内容仍可以保存下来。再生性保护有以下几种措施和方法:一是拍成缩微胶片,便于保存并且节省空间。其次,进行全文数字化扫描,刻成光盘便于使用。第三,整理复制出版。复制出版虽然没有改变载体的性质,但对文献的内容进行了转移。古籍的两种保护措施对民族古籍来说同等重要。但由于经费等条件的制约,大多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基本都是采取延缓性保护措施,而且很多地方并没有能力用空调控制温、湿度。民族古籍的这种保护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古籍的寿命和今后的开发利用。民族古籍中手抄本居多,有些装帧形式独特、载体形态特别,这些是其他古籍所不能比的。目前我国网络、数字化建设发展迅速,汉文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已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何丽.论民族古籍的保护与开发[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2):62-63.

[2]马小琴.少数民族口碑古籍与非物质文化[J].青海民族宗教,2006(1):27.

[3]马小琴.加强民族古籍保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青海民族宗教,2008(1):21-23.

浅谈少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 篇4

一、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的意义

1. 少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

少数民族古籍档案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原始记录,直接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对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保护和研究,而少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对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搜集和抢救。目前,仍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古籍档案长期未能得到保护而慢慢流失,很多珍本、孤本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加大力度保护先人留下的宝贵文献遗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做好少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在民族融合、国家安定团结的大环境下,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势必会增强各民族人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对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团结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保护力度,也为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对繁荣社会文化、增强各民族间的互相了解、消除误解和矛盾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一些汉文古籍档案上来看,记录者往往站在统治者立场或立于民族对立的角度出发,对少数民族存有歧视、敌对的眼光,其记载存在着主观意识,甚至有失公允,对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保护和研究,有利于换位思考和历史还原。民族古籍档案是我国档案藏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特殊区域,民族古籍档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整理和研究工作在维护祖国统一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例如,福建漳浦地区保存有数部畲族蓝氏族谱,均出自清光绪十八年同一底本的手抄本,但后半部均缺失。2002年11月,金门蓝氏族亲前来漳浦石椅村谒祖,携来《浯洲金门蓝氏族谱》,该谱与漳浦地区保有的族谱也出自同一底本,但基本补足了原有蓝氏族谱的后半部,该谱的发现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最为有力的历史证据。近年来,许多海外侨胞回乡寻根谒祖,正是这些原始记录成为了海内外华人联系的纽带。

3. 做好少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对于国家决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多种因素,而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通过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研究,深入掌握他们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制定合理有力的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古籍档案保存的现状和问题

经过多年的搜集整理,部分民族古籍档案特别是一些珍贵少数民族古籍得到较好的维护和保管。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曾花10万元修裱了一部40卷的畲族谱牒;浙江省丽水学院在遂昌县发现了一部崇祯时期的畲族祖图,发现时,该古籍档案存放在蛇皮袋内,已老化成纸片,经过精心修复,也基本恢复原貌。可见,目前民族谱牒档案的搜集、修复、保管等方面工作正朝着良好的形势发展。

1. 保存机构众多且地域分散,无法集中管理。

少数民族古籍档案除少量收藏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多数档案文献仍散落民间,民族古籍档案保管机构的分散造成了无法统计、不能集中力量保管的现实,散落民间的部分更是无法获得较好的保存环境。特别像家族谱牒等档案,不少群众存在着祖传文书不予上交甚至不予观看的观念,使得民族古籍档案的搜集只能通过拍摄相片的方式,最终这些文书档案也只能压在箱底,随着岁月进一步老化。

2. 载体保存不善,修裱技术人员短缺。

笔者在从事福建少数民族古籍档案挖掘、整理工作时发现,许多纸质档案因年代久远和保护条件的限制,相当部分已经老化,纸张颜色发黄,柔韧度降低,存在虫蛀、黄斑等问题,有些档案的字迹已经模糊,无法辨认。载体保存不善由来已久,多年缺乏官方组织挖掘整理,绝大部分古籍档案年久失修,随着战乱、迁徙逐渐丢失损毁,这些情况甚至在古籍中都有体现,如民国版《清溪凤腾蓝氏族谱》旧序中提到“余家谱牒数被兵燹,稍失考据,而族齿未繁,考订犹易,兹则蕃衍绵昌,倍增于前矣。”由此可见档案损毁在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发生。从目前情况来看,从事古籍档案修裱的人员则是屈指可数,目前大部分图书馆、档案馆专门从事古籍档案修裱的人员不多,一方面,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少部分有正式编制,且待遇偏低,使得这支技术队伍不具备稳定性。另一方面,古籍档案卷帙浩繁,修裱一部古籍档案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当大的,这都是这支技术队伍所无法承担的。

三、如何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保护工作

1. 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宣传和立法工作。

民族工作部门和各保存有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单位应当深刻认识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的重要意义,加快民族古籍档案相关的立法工作。把民族古籍保护宣传工作深入到基层,通过细致的说服工作,劝导持有珍贵古籍档案的群众将原件交由相关部门保管。同时,应当加强立法工作,从法律上制止任何部门和个人毁坏国家珍贵档案。

2. 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档案的修复和保管。

做好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特别是对有重要意义和重要保存价值的古籍档案,重点在于载体的修复和保管。由于物理因素和有害生物的影响,使档案制成材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对档案载体制成材料的检查及字迹所属类型的鉴定,针对性地进行修复工作,主要通过去污、去酸、加固和修裱等技术加工,延长古籍档案的寿命。另外,除了加强原始载体的保护,信息数字化渠道可以进一步优化民族古籍档案的保存和使用。要让档案馆、图书馆等部门实现档案实体材料管理一体化在目前看来是不符合实际的,而通过采取复印、拍摄等现代科技手段复制副本,同时采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建立民族古籍档案数据库,实现民族古籍档案信息一体化却是具有可行性的,建立一个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古籍档案信息库,一方面可以保护原件,一方面也能交流馆藏、方便利用。加大征集和购买力度,尽可能使这些古籍档案得到妥善的保管,曾有专家学者提出通过寄存的方式来提高原始载体的保管条件,即档案馆、图书馆等部门为一部分散落民间,秘不示人而又没有条件保管的古籍档案提供良好的寄存场所,从而加强对民族古籍档案的保护。尽管保管机构分散,但各机构应当按照“八防”标准为这些宝贵的历史财富创造良好的环境。

3. 加快民族古籍档案修复队伍的建设,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民族古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档案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要做好民族古籍档案的修复工作必须要对这两门学科都有所了解。加强民族古籍学科建设和档案修复技术培训机制建设都是面临的关键问题。高校相关部门在进行学科设置时应当更加注重这两方面人才的培养和结合,例如在民族古籍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上进行微观调整,注意吸收档案保护技术等实用性和操作性的知识。培养一批民族古籍研究人才,加快民族古籍档案的整理出版工作,对一些珍稀的、价值重大的民族古籍档案要优先整理编辑出版,促进档案再加工,既能减少对原件的利用,也更方便普通群众的查阅利用。此外,民族古籍档案修复工作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也是数字化工作的基础,各相关单位应当经常性地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改善修复技术人员的待遇,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4. 加强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的经费保障。

无论是民族古籍档案的搜集、整理还是民族古籍档案的修复和保管,甚至是民族古籍研究人才的培养和修复技术人员的培训,都有赖于经费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认识到民族古籍档案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应当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推进世界记忆工程、我国也建立并逐步完善各级的文献遗产保护机制的今天,少数民族档案文献作为社会记忆遗产的组成部分,其珍贵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国家档案局公布的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就有不少少数民族档案的身影,这也足见少数民族档案的历史文献价值。开展少数民族档案工作,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档案,是加强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文化措施,对于维护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古籍扫描仪古籍数字化解决方案 篇5

古籍文献是中国的文化瑰宝,维系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进步与传承,也是我国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保存已变得相当脆弱,不仅不利于使用,更不利于保护和文化传承。而古籍的数字化是中华文化由纸张媒介向现代化传播方式的重要转变,是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古籍的数字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针对珍贵古籍纸张脆弱、不易完全打开的特点,德国赛数公司设计制造了OS12000V高精度非接触式古籍扫描仪,非常适用于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数字化需求。

►独有可调整的“V”型书稿台和“V”压稿玻璃,在充分保护古籍不受损坏的前提下可使古籍打开90°—140°;

►最大能够扫描厚度为100毫米的大幅面古籍;

►专业彩色线性CCD,可充分的再现被扫描件的全部细节;

►新一代投射式无眩目LED冷光源的采用在获得清晰扫描影像的同时不会对古籍造成任何损伤;

►PerfectBook功能能够将扫描后的影像进行自动裁切及分页、纠偏、去黑边、杂点,同时能够将手指印和书籍中缝印记删除,确保影像完美真实的再现。

民族古籍 篇6

关键词:民族古籍文献,高等院校教学,重要性

一、民族古籍文献是高等院校各个学科的知识总汇

民族古籍包罗万象,包含哲学、史学、文学、宗教、科技、医学等,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多主题性[1],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结构的总体系。在文学史诗体裁中,北方少数民族有许多英雄史诗,如蒙古族的《江格尔》、哈萨克族的《英雄托斯提克》、藏族《格萨尔王传》、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的《乌古斯传》等。其中,《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作为我国三大史诗,早已列为世界名著。南方少数民族的创世史诗和长篇叙事诗则较多。如纳西族的《崇班图》、壮族的《布洛陀》、苗族的《古歌》、侗族的《起源之歌》、水族《开天立地》、景颇族的《穆瑙斋瓦》、瑶族的《密洛陀》、哈尼族的《奥色密色》、拉祜族的《牡帕密帕》、佤族的《司岗里》等。此外,壮、傣等族还各有长篇叙事诗数百部。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在体裁上优势互补,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各个学科的知识总汇。

二、民族古籍文献因各民族长期相互交流吸收而发展,是教学的好教材

自古以来,汉族文化中有少数民族的成分,少数民族文化中亦有汉族的成分。如傣文有《儒林外史》、《西游记》译本,藏文有《大唐西域记》、《战国策》译本,彝文有《太上感应经》译本,西夏文有《论语》、《孟子》译本,回鹘式蒙古文有《孝经》译本,八思巴文有《百家姓》译本,等等。说明汉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对周边少数民族有深刻影响。从史学方面看,如《蒙古秘史》于明洪武年间,《蒙古源流》与《蒙古黄全史》于清乾隆年间及其之后译成汉文,纠正和补充了汉文史籍记载的差误与不足。从文学方面看,如《诗经》,主要是“国风”、“小雅”中的篇章,来自当时周边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之后,从楚辞乐府到宋词元曲都渗有少数民族文学的成分。还有元代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圜密率捷法》等,都是汉文化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成分,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科技成果的生动实例。各民族相互交流吸收发展而来的古籍文献,是教学的好教材。

三、民族古籍文献保存了大量的人文史地资料,可补教学史料之不足

民族古籍文献产生于边远的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人文史地,过去多有赖于内地派去的官员、使臣等记述,这些汉文记述弥足珍贵。如《交州外域志》、《桂海虞衡志》对于两广地区,《大唐西域记》对于西北地区,《蛮书》对于云南,都是极为珍贵的史料。而彝族的《西南彝志》、蒙古族的《蒙古秘史》、傣族的《泐史》、藏族的《青史》,察合台文的《拉西德史》等,则保存了大量汉文典籍所无法提供的人文史地资料。如《蒙古秘史》中对成吉思汗生卒及窝阔台王朝史实的描写,《拉西德史》对中古新疆历史的记述,《满文老档》中保存的早期满族史料等,可补汉文史籍之不足。有的民族古籍所记述的史料与汉文史料相互印证。如《红史》,其中对汉藏关系有详细记载,充分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族古籍文献全面完整地保存了大量的人文史地资料,可弥补教学史料的不足。

四、民族古籍文献是最确切的历史档案,有利于教学知识的传播

我国各民族保存下来的文献古籍,是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记录,是作为事实见证的最确切的历史档案。民族古籍是少数民族文化成果的体现[2]。如春秋时期,南方壮傣民族有著名的《越人歌》,汉代有藏缅民族的《白狼王歌》,北朝时期有鲜卑人的《敕勒歌》等。其中《敕勒歌》虽原文无存,但其汉译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哲学、文学史上,曾有不少文献鲜为人们熟知,如彝族的《宇宙人文论》、维吾尔族的《真理的入门》、回鹘文本和察合台文本的英雄史诗《乌古斯传》、吐火罗语剧本的《弥勒会见记》等,保存了完整的早期资料,是最确切的历史档案。这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广阔视野,说明少数民族与汉族先民一起创造了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通过教学,可以更好地传播这些文化知识。

五、民族古籍文献广泛吸收外来文化,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

我国古代民族使用的文字,除了十余种属于汉文系统文字外,其余多来源于婆罗米字母、阿拉美字母及阿拉伯字母,为我们带来了古代西方与印度的文明,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如佛教经典,既有汉文大藏经,又有满文、傣文、蒙文、藏文、西夏文《大藏经》。其中,藏文《大藏经》分正藏(甘珠尔)、续藏(丹珠尔)与杂藏(松绷),属于密宗的论藏与经轨等,大多是汉文大藏经中没有的;傣文《大藏经》属于南传上座部巴利语系大藏经,半数经籍为汉文佛典所无,保存着佛教经典早期的面貌。这些少数民族大藏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文大藏经的不足。中华民族不但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且各民族立足于不同地区与不同文化基础,多方位多角度吸收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以更特有的和谐性与多样性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开阔文化视野。

参考文献

[1]包和平,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学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

上一篇:审计体制改革下一篇:造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