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

2024-05-17

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精选十篇)

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 篇1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 提高全民族诚实守信的道德水平和加强信用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档案工作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各级档案部门的积极努力下, 企业信用档案的建设力度得到加强,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仍然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体系不完备以及权责不分明等问题。因此, 对企业信用档案工作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企业信用档案的内容构成与特点

企业信用档案, 即记载企业在经济交往活动中对另一企业或法人信用履约情况的验证记录, 是用于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风险,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反映企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亦或有欺诈、拖欠、逃避债务甚至违法违纪行为的基础材料。其主要构成包括:企业所有制性质、名称、规模、固定资产、活动区域和范围、历史概况、产品种类、人员组成和机构设置等;企业资金周转情况、公司股票、主要收入来源、其他收入来源以及年度报表等资料;与企业信用历史有关的资料, 以往经济行为产生信用记录、未偿还债务清单、按时付款凭证记录、逾期付款记载、死账坏账记录等;企业社会信誉信用记录、企业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情况、合作伙伴关系情况、社会公众及媒体评价情况等。据此分析, 企业信用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信息内容的权威性。

企业信用档案与企业其他门类档案的形成在过程上虽具有明显区别, 但其信息内容同样具有真实性、权威性。企业信用档案的形成是建立在严格的法制基础之上的, 是法制条件下的产物。因而, 企业信用档案所记载的信息内容必须准确无误。

2. 保存时限的相对性。

企业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直接关系到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 企业信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会随着企业的延续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对此, 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对信用档案的保存时限做出具体的规定。因而, 企业信用档案也有一定的有效期限。

3. 形成过程的动态性。

企业信用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由于信用主体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特定企业的“信用等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与之相对应的信用档案内容构成也会不断变化。由此可见, 企业信用档案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4. 利用服务的共享性。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服务。企业信用档案一经产生就要求公开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共享。企业信用档案共享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减少因企业信用不佳等情况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 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二、企业信用档案的现实作用

1. 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信用档案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企业信用活动状况, 真实反映了企业资信资质、生产经营以及社会活动状况, 对企业社会信誉的评价、遵纪守法、诚信操守等情况也都有完整、准确的记录, 因而, 企业信用档案在企业资产、资金运作、融资上市、开拓市场、创名牌产品、树立品牌效应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 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监督。

企业信用档案在企业发展中始终起着监督、公证的作用, 其客观性可以督促企业自律守信、规范经营。通过企业信用档案监督企业诚实守信状况,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 从而带动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 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监督手段。

3. 企业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

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往来, 一般都采用经济合同的形式。经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履行合同能力的考察, 最主要的依据就是企业信用情况。因此,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构成了企业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 其效力在于使“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 有利于企业在对外交往中合理地规避经营风险, 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途径

1. 加强企业信用档案法制建设。

目前, 我国尚未出台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法律及政策, 对如何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无法可依, 对企业信用档案和商业秘密如何界定无据可循, 对于哪些信息应该纳入征信系统、哪些信息不应该纳入征信系统以及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使用缺乏法律上的明确界定, 企业信用档案的收集和应用十分困难。只有关于信用和信用档案的法律法规得到完善,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2. 完善企业信用档案监管机制。

以政府部门、档案部门、征信机构为主导的企业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 任何单一的部门都无法承担起企业信用档案收集、整理、保存、提供利用的工作任务。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档案部门、征信机构要进行必要的分工与协作, 发挥三种不同管理体系的优势, 满足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档案管理需求。同时,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社会监管机制, 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对企业信用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监督, 若其他企业、组织机构或个人发现企业信用档案中有不真实的虚假成分, 可以提请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查实之后对造假企业做出相应的惩处;反之, 若查出系投诉者出于某种目的而进行的诬告, 也要对投诉者做出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对企业信用档案法律法规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 使企业信用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3. 开展企业信用档案利用工作。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和银行等机构提供利用, 使一个企业的信用状况变得更加透明, 以此达到约束企业诚信经营的作用, 以利于诚信社会的构建。企业信用档案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征信机构来实现。但是要形成全国范围的公共征信机构, 需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 扩大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范围, 加大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力度, 将已经签订信息共享协议的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产品质量、通讯费用缴纳等纳入数据库。开展企业信用档案的利用工作, 充分发挥企业信用档案的作用。

企业信用管理的完善 篇2

一、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

1、企业信用根基较为薄弱

在企业运转的过程中,其自身所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是企业对其所承担的债务进行偿还的保证,当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的企业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通常较为单一,在经营管理方式层面显得不够精细,其所生产的产品缺少技术含量,自身抵抗外部环境波动的能力比较小,生产经营状况较为不稳定,偿债能力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而企业的信用基础不强,信用根基薄弱。 与此同时,部分上市公司,甚至是国有企业的应付账款日益增多,由此所引发的信用问题也经常出现。 信用问题对于我国企业乃至经济的发展而言,已经成为十分严峻的问题。

2、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

对于不遵守信用的企业而言,遵守信用的企业理应得到社会以及消费者的更多认可和赞赏,在信贷等诸多方面应该给予其必要的奖励。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 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然而,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守信用的企业往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些遵守信用的企业也没有获得明显的优势。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使得企业在遵守合同的规定并按期付款等方面缺乏主动性,进而导致更大范围内的信用问题。

3、信用评级工作落后

资信状况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金融通所必须参照的因素,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对于信用评级工作并不十分重视。 对于贷款额度达到一定数额以上的信贷业务,也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来进行信用评级的有关工作,因而与企业信用评级有关的工作显得较为落后,进行过信用评级的企业数量比较少。 与此同时,当企业在向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时,不仅各商业银行对于客户的资信评级方法并不一致,而且评级的结果在各商业银行内部也属于保密信息,相关信用信息无法在商业银行之间共享,这也就使得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的风险较大。 实际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以及海关等对于相关企业均有信用评级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部门或者主体之间的信息通常处于内部使用的状况,其他需要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的企业或者部门无法获取相关资料,使得交易变得极为不便利,风险日益积聚,增加了经济社会的运营管理成本。

4、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存在不足

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例,对于应收账款过快增长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的风险认识较为不全面,在企业销售管理的过程中,客户的资信资料往往比较缺乏,加之食品企业的销售周期较长,相关生产资料的进一步投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片面注重销售,却忽视客户的信用管理工作,那么将会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一定影响,并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使得食品加工企业举步维艰,难以健康持续发展。

5、与企业信用管理有关的技术较为落后我国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信用管理工作层面,并没有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与方法。 不仅仅是食品加工企业,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于客户信用的判断通常较为主观,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在信用额度控制的有关工作层面显得较为不足,使得应收款在企业的资金负债表中日益增加,坏账风险越来越高。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问题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

当前商业信用在我国企业的经济往来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生产企业通过赊销来扩大销售,购买企业通过延期付款来减少资金占用。 但是企业的商业信用更多的是在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对其自身而言,是不存在任何担保的,因而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更多的是需要在事前予以落实,以便能够在事前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在这一时期,企业之间信用不对称的问题便暴露出来,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在保证信息公正层面没有一套完善健全的机制,与此同时,授信企业自身作为销售方,为了能够有效地完成销售任务,在获取购买方的资料和信息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对于授信企业自身而言,也没有资信分析人员来完成相关工作。 在销售完成之后,销售企业在应收账款回收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无法按照合同或约定的要求来回收应收账款,也无法对购买方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对于购买方所给出的延期偿还的理由,销售方无法进行核实,如果对于款项的追索过于紧急,就有可能会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 种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企业在信用管理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工作中都面临着较大困难。

2、没有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按照企业的职能分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等信用管理工作是由销售部门以及财务部门两个部门共同负责,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职责划分,使得应收账款管理等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处于真空地带,相关职责无法在两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划分,使得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 因而,为了更好地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需要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来完成相关工作。

3、信用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失

信用管理的工作日趋复杂,既需要对企业销售目标的完成负责,又需要对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负责。 因而,信用管理层面的人才素质要求较高,不仅仅需要掌握财务管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还需要掌握统计、营销以及信息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是我国当前在信用管理的专业人员方面较为缺乏,总体素质远不能够满足企业信用管理的工作需求。

三、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快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与开放

企业的征信数据是对目标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逐项调查,所取得的结果被填入某种征信数据采集表中。 现代的征信数据均是电子数据形式的调查数据积累,而且基本调查数据包括对其进行的统计分析不断更新,进而产生所谓的动态征信数据。 从技术角度看,征信数据可以简单地分为量化数据和非量化数据两种。 量化的数据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给出的,能够直接用来进行定量分析;非量化数据是指一些定性分析数据,在经过一个量化过程之后,才可以被统计模型所接受。 各国都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或法规的形式,对企业征信数据的开放做出明确规定,我国应当加快这一方面的立法,并将许多相对封闭和分散于各个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整理,最后统一对外公开,使得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企业信用中介机构自身的企业信用数据库规模普遍偏小,建议在鼓励企业信用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建立行业或部门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待条件成熟时,再将政府或行业数据库中的内容与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数据库合并或共享,以加快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进程。

2、积极组建信用管理部门

在企业内部建立信用管理机构是企业进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企业能够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

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由其来负责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中的日常工作,使信用管理工作既有人员协调,又使得有专人予以负责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 在信用管理机构建立之初,一方面要制订信用管理手册,及时地对企业信用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使得信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应该使其对常规性的培训任务负责。

3、加大信用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

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对知识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对于信用管理人员,尤其是信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要求更高,一个工作能力非常出色的信用负责人, 其工作能够抵得上 100个追账人员。 当前企业信用管理的有关工作中,缺少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这严重影响了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使得企业在信用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设未必有效。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信用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这要求企业负责人对于该项工作的大力重视。 从我国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仍然没有开设信用管理专业,专门的信用管理人才较为缺少,因而企业更需要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通过信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人员所实施的培训,能够使得企业内部形成客户信用风险的共识。 只有具备信用风险意识,才能够从企业的经营实际出发,考虑到企业整体利益,而不是从部门或者个人的利益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 参考文献】

[1] 王旭:浅谈工商管理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J].知识经济,( 2)。

[2] 黎占露: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J].财会月刊,( 6)。

[3] 樊静波: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 10)。

[4] 鄢丽:浅谈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息息,2012( 9)。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完善 篇3

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最具活力和发展空间的中小企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388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58.5%,上缴的税金占全国的50.2%,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国有企业下岗人员80%都在中小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也基本由中小企业吸纳,其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中小企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缓解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意义重大。中小企业具有负担轻、灵活机动、应变能力强等明显优势,但正因为在规模、资金等方面的“中小”,导致其极易受到周围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使得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延续过程中往往会面临极大的风险性,因此加强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关注,促进其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其管理意识、组织架构、信息体制、管理资金四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其研究意义有两点:一是为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二是有助于对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政府加强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概述

随着对风险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风险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经历了传统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现代风险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21世纪至今),而全面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理论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

在当前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国外已经展开了对企业风险管理实证研究和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探索。Nocco,Stulz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最大的挑战就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企业成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是组织的每个成员了解其如何创造价值,管理人员应当意识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非将其看做公司战略的机械化执行。Abrams,Kanel,Taylor等站在战略、整合、全面的角度为IBM设计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体现了一个由阶段风险到连续风险的转换,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风险事件序列。而在2006年,COSO应美国证券委员会的要求发布较小型公众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指南,针对小型公众公司存在的一些独特问题做出了指引,内容涵盖信息技术、职责分工、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风险监管等领域,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构建和实施具有重大参考意义,由此,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步入了新阶段。

国内专门针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为数不多的文献中,刘红珍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发现: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具有风险意识淡薄、风险后果严重、风险管理水平落后的特点,并提出了其在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处置过程中的应对方法。王竹玲在分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和成因的基础上,给出了中小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六条对策。杨志军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具有组织形式不匹配,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的特征,并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述。

考虑到目前国外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适用性,而我国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管理方法及单项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层面,缺乏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的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设现状及问题,以期对其风险管理起到促进与完善的作用。

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建设现状及问题

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针对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又十分匮乏,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没有对风险管理产生足够的重视,因此当前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和风险管理意识不强。中小企业管理目前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数量轻质量,在这种落后管理思想的引导下,企业往往会单纯追求销量、利润和市场份额的上涨,更注重眼前实际利益,而容易忽视风险的存在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普遍缺乏风险意识,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即使有些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也是间歇性地进行风险管理活动,意识到时便进行监管,事后又大多忽略,因而对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待到发现风险时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组织架构不合理。完整的组织架构是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体制的组织保障,对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优化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架构主要包括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架构建设远未达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首先,以董事会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以监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即使有部分中小企业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相应机构,但由于人员素质、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也多流于形式。其次,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为家族式企业,重要管理人员均为家族成员,企业的管理控制权集中于最高领导和家族成员,各部门空有其形,失去了独立性,且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存在严重问题。再次,有些企业在内部机构设置方面过于注重纵向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忽视了横向间的协调,使得企业内各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各自为政,甚至出现发生问题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信息沟通体制不完善

信息沟通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由于高质量资源要素获取难度大、业务管理不完善等原因,缺乏必要的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外部客观条件上就很难保证信息传递的高效迅捷。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不能确保信息的及时捕捉和正确传递,使得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健全,内容不完整,容易导致企业决策失误,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乃至威胁企业生存。

风险管理专项资金不足。企业风险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建立和维系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支撑力量,但中小企业却很难达到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求的资金基础标准。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投资、搞建设、扩大规模,而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求尚处于管理模式摸索状态下的中小企业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风险管理硬件投资、风险管理人员投资、风险管理外部投资等,给原本资金周转并不灵敏的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信贷级别较低、外部金融监管机制不利等原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度大的问题,只能较大程度地依赖内源融资,这样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在资金短板的情况下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完善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的建议

针对我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全员风险意识。中小企业应积极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企业独特的发展愿景、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同时,加强对管理层、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增强企业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风险防范意识,以提高风险发现的及时性和风险管理的高效性。

科学设计组织架构,明确员工岗位职责。不同规模、生命周期、行业、地区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种类、规模、复杂性有着很大的不同,风险偏好以及风险管理资源也有很大差异,中小企业构建组织架构时,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钼织结构》,参照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组织架构的设置,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内外环境、业务特点和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条件,基于灵活性原则,合理选择符合企业实际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恰当配置各主体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规范组织架构图、业务流程图、绩效考评制度和岗位职责说明书等,保证企业员工各司其职,不相容职务分离,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降低舞弊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制,提升交流沟通的有效性。中小企业应根据成本和效益相匹配的原则,适当引进必要的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和应用程序等,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企业信息,在外部客观条件上减少乃至消除对企业风险管理不必要的限制。同时建立和完善信息沟通机制,改变企业信息传递单一向的现状,实现信息的双向乃至多向沟通,一方面保证信息自上而下传递的准确性,使得员工明确履行相应职责,另一方面确保信息自下而上以及横向反馈的及时性,以便于管理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拓宽融资渠道,降低风险管理成本。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和资金筹集的难度之大使得过于庞大的风险管理机构设置缺乏可行性和适用性,但是风险管理又需要设置相应机构负责执行、统筹、识别、监督等,所以,在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企业风险管理资金供应的同时精简设置风险管理机制,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企业除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外,还可通过P2P网络融资等新方式拓宽资金来源,为企业经营和风险管理提供更多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应依据成本效益原则,充分考虑现实成本和长远效益,避免设置不必要的部门和环节,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完善企业信用风险机制的探讨 篇4

一、国内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信用缺失。

近年来“诚信”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 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诚信”不仅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至关重要, 而且关乎企业的信誉与形象, 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现在存在的信用缺失现象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扰乱了市场秩序, 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 使企业难以正常成长和发展, 对社会危害无穷。一些企业由于信用缺失, 在急需资金时无法取得银行的贷款。可以说, 信用是一把“双刃剑”, 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失信者早晚都要付出沉痛的代价, 最终丧失市场机遇。

2. 企业信用风险过大。

企业之间的“三角债”一直是企业最棘手的问题。因为拖欠和赖账, 一些企业最终倒闭破产, 又有更多的企业陷入相互拖欠致使坏账的泥潭。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先收款后发货的办法销售产品, 交易和市场规模难以扩大。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 期限漫长, 企业疲于应付, 没有力量扩大发展。

3. 影响企业竞争力。

信用与企业竞争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西方企业把信用赊销当做销售的手段和竞争手段, 而国内市场由于合同违约、债务拖欠、恶意逃债、商业欺诈和各种经济犯罪现象频发, 企业惧怕被拖欠货款, 很少采用赊销。

以美国为例, 企业坏账率是0.25%~0.5%, 而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是5%~10%, 相差10倍到20倍;美国商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为7天, 我国平均为90多天。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4%, 而美国只有2%~3%。信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如此巨大, 必须正视“诚信”这个问题。

二、国外企业征信制度的基本模式

1. 欧洲大陆模式。

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采取由中央银行建立信贷登记为主体的企业征信制度, 这种信贷登记的企业征信制度是由政府出资, 在全国建立数据库的网络系统, 中央政府利用行政权力, 强制性要求企业和个人向这些机构提供征信数据, 并通过立法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企业征信管理机构是政府出资建立的公益性的机构, 直接隶属于央行。征信企业登记的内容包括企业信贷信息登记和个人信贷信息登记等。

2. 英美模式。

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采取市场化为主体的企业征信制度, 其从事征信业务的企业均由民间投资组成, 政府不作投资, 政府也不对征信服务行业实施任何准营许可, 而完全交由市场机制决定。这些机构都是营利性的, 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在美国建立了由信用管理协会和著名公司为主体的企业征信体系, 分支机构遍布全国甚至全世界, 向社会提供资信调查、资信评级、资信咨询、商账追收等有偿服务。

3. 日本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 采取由银行协会征信机构与商业性征信机构共同组成的会员制企业征信制度。银行协会建立非营利性质的银行会员制机构, 即个人信用信息中心, 负责消费者个人征信, 在收集信息时要付费, 提供信息服务时要收费。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 会员银行可以共享其中的信息。社会化的商业征信企业与银行协会征信机构共同开展工作。

发达国家的征信制度, 对有信用不良记录的公司和个人能够进行各种处罚, 这种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在全国发挥作用, 而且这种处罚不会因个人和公司的破产、停业而消失, 使受处罚的个人和公司无法在市场上生存, 实现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的目的。

三、完善国内企业信用管理

1. 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信用意识, 提升企业经营者的人格信誉。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自身素质、信用意识对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员工应当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 把企业看成是讲道德、讲信用和讲商誉的市场主体, 而不是只做赚钱的工具。

企业经营者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应当具有全局和长期的发展观点, 不可为蝇头小利而失去信用, 使企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企业家不仅要在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信用机制, 还必须致力于培养自己的诚信人格。

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发挥政府在建立和完善信用管理制度中的导向作用。

根据我国的实践, 借鉴其它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 政府可以为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指导方向, 提供较为宽松的法律法规环境, 使其能够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 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自觉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3. 加快企业信用法制建设步伐, 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 进一步完善《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 加快研究制定出企业信用管理方面的具体条例和实施细则。要用法律支持建立企业的信用基础, 确保信用记录和报告机制的公平和高效运作。要严厉打击企业的各种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4. 建立信用数据库。

首先, 政府要建立资信数据库, 政府有关部门在对企业实行行政管理时, 会获得大量的企业资信信息, 这些政府部门应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如工商局注册及年检数据库、企业普查数据库、法院诉讼数据库、银行的企业贷款及资金流动数据库、消协的企业质量投诉数据库、税务局的缴税及审计数据库等。其次, 行业内要建立资信数据库, 通过各行业组织 (协会) 建立行业内企业资信数据库。在国外, 凡是加入行业协会的企业, 均须提供自身的信用资料, 以此享有查询其他成员的信用资料的权利。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资信数据库可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向社会开放。

5. 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体系。

电信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应用及完善 篇5

随着我国人世后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各主要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大改革力度,向管理要效益。财务集中管理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吸引了电信企业的注意力,无论是从控制力度上,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使企业获益匪浅。一些管理先进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通过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提升了企业效率,赢得了资源整合优势,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笔者在此对我国电信企业的财务集中管理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一、电信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及评价

1、资金集中管理及评价

电信企业采取的资金集中管理手段主要有:

(1)收支差额管理。既集团公司通过全面预算核定分公司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投资规模,总体把握分公司财务状况并提出改进目标,并对其业绩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分公司向集团公司上交收支差额(利润)。分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和相对独立的资金运作中心,有相对完整的财务管理权限,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预算,按要求上缴各项资金,执行集团分公司各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

收支差额管理方式下的资金集中较缓慢,各省公司按照计划分季度或月度上缴资金,虽然从省公司层次进行了集中管理。但从整个集团角度来说,资金的集中力度较弱、资金管理的效果也较差,是在缺乏相应手段和实现基础上不得已采取的方法。

(2)收支两条线管理。即集团总部统一投资、融资权限,分公司负责组织收入并向集团上划资金,不再管理付息债务及对外投资。各分公司根据集团的统一规定设立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所有资金收入通过收入账户上划至集团总部,再由集团总部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和效益原则合理分配各项资源,按预算核拨费用及建设资金。经营利润集中反映在集团总部,不在集团以下层面进行分配。

受企业机构、银行服务能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要彻底地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还有一定的困难,电信企业往往在省级公司层面实现了省内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但还未在集团层面实现。这不利于发挥集团整体的资金优势、实行资金的集中监控,集团资金调度效率比较低。

(3)报账制管理。即部分甚至全部取消分公司的财务核算职能,下级企业采取备用金管理方式,定期向上级企业报账,上级企业根据预算和报账情况下拨资金;收入的核算和管理全部集中到上级企业。目前报账制在电信企业中的应用主要在地市公司层次,是地市公司对县级公司进行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集中管理方式效果比较明显,尤其在对经营费用支出及资本性支出控制上可发挥较好的作用。但因受到具体实施条件和管理观念的限制,实施范围还比较窄。

2、会计核算集中管理及评价

电信企业在会计核算集中管理上采取的手段相对单一,虽然在统一会计政策和核算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政策方面。已有的会计政策、核算制度比较粗糙,对于具体业务处理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省与省之间的处理不同。甚至在一省之内也存在差异。会计政策方面的缺陷也为一些滥用会计估计的行为提供了借口。此外,会计政策、核算制度更新慢,往往不能满足新业务核算的需求,造成人为判断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

(2)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电信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体现出核算级次多、核算链条长的特点。虽然在简化基层核算、缩短核算链条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会计报表的汇总时间仍旧过长,无法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从会计信息传递的手段上看,采用传统的层层合并汇总报表方式,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工作效率低。

(3)会计核算的监控管理方面。由于进行多级核算,使得会计核算的监控管理比较困难。除了通过制定各种核算规定来统一核算行为,就只能借助会计检查、审计等手段进行事后监督,收效甚微。由于基础会计核算信息分散在各省、地市、县的会计信息系统中,集团公司进行会计信息追踪、分析很困难。

3、全面预算管理及评价。

电信企业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的预算管理意识,将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强化分析考核等手段,基本上确立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成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由于电信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研究,造成收入预算不够准确,收入管理能力也较为薄弱,预算执行情况不够理想。其次,由于缺乏历史数据,预算编制的依据明显不足,需要进行大量积累才能逐步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再次,对于项目投资与未来收益的关系研究不够,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还有待加强。最后,集团层次的预算管理还较为松散,对省公司的考核比较单一。

二、完善策略

1、完善资金集中管理手段(1)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首先,应对集团内的所有资金账户的开立、关闭进行规范和监控,对企业资金流最大限度地实现实时管理。其次,对收入账户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对营运环节的资金沉淀加大力度进行清理。再次,对于重大投资支出、采购支出等进行随支随拨。

(2)在报账制管理方面,对于地理距离较近、传递实物单据便捷的,可以选择集中报账、汇总凭证存档,但考虑到传递成本及安全性,应采用更为合理的属地存档方式或就近集中存档,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或派出财务人员。此外,要通过资金预算的执行,准确预计资金需求,及时调配资金,做好日常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为成功实施报账制打好基础。

(3)进行完全市场化的资金运作,采用财务公司模式。以财务公司为载体的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财务公司在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的更有利于协调银行与银行、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由于受所属行业的限制及自身利益的影响,企业在对外结算的过程中发生问题时,银行难以进行协调。而财务公司的双重角色使它在与各银行的交往中更具灵活性,更有利于维护集团公司的整体利益。其次,财务公司办理资金结算是外部商业银行无法取代的。外部商业银行办理资金结算还停留在传统的收付业务上,主要体现为支付职能。财务公司资金结算除了体现支付职能外,还具有协调和监督的职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按照集团公司的既定方针,主动协调结算中出现的拒付、延付、不执行结算制度等各种问题,财务公司会尽职尽责地帮助协调、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能够按集团公司的规定,监督约束参加资金结算各方的行为,严明结算纪律,维护正常的结算秩序。.2、加强会计政策、会计核算集中管理方面的建设

(1)集团总部应确定专人负责会计政策的制定和解释,并对现有会计政策、核算制度进行细化。同时,可要求各分公司设立会计政策岗位,由专职或兼职的会计人员负责会计政策的追踪、实施、更新、反馈,与集团总部的会计政策岗位一同构筑起会计政策的跟踪反馈机制;在出现新业务时应尽快确立核算办法、统一会计处理。

(2)减少核算链条。一是对基层单位进行报账管理,不设_级会计核算岗位,仅指定人员负责日常业务单据的收集工作,可以定期集中到上级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报账,也可以由上级财务部门派出财务人员到基层服务。二是取消中间的汇总核算层次,使基层单位越过该层次直接对应集团总部汇总层次。三是对主要业务、核心业务进行集中核算,其他业务仍分散于基层单位进行核算。四是借助内部网络,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集中于同一个核算平台上,增强会计信息传递的速度和透明度,使得。会计信息追踪、分析简便易行,也便于对会计核算行为进行规范。

3、搭建成本费用定额管理体系,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定额管理是根据生产运营的实际需要从数量和价值上来核定相应的各项消耗,它既是公司构建预算制度的基础,也是整个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各项计划指标的顺利完成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基于电信行业的特点,即电信产品主要是提供电信服务和全程全网的生产运营模式,成本消耗集中反映在为提供电信服务的生产消耗及为销售电信产品而耗费的各项业务费用中,定额的建立是基于现有的业务流程、生产流程,需要由各专业部门通力配合。因此,首先应成立由计划、市场、运维、财务、信息技术部等部门参加的定额核定小组,根据生产运营的实际情况建立基本定额体系。其次在基本定额体系的基础上,向各单位收集基础数据,并通过建立合理的模型对基础数据进行整理、过滤,形成消耗水平。再次,选取试点单位,将定额与其实际消耗水平进行对比、分析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形成集团整体的消耗定额水平。

完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探讨 篇6

【关键词】光盘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控制

一、光盘企业应收账款特征及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1.光盘企业应收账款的特征

(1)资金占用水平高

在当前光盘市场整体需求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光盘行业集中度较之前有所提高,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市场竞争充分而激烈,又因行业位置处在产业链中游,赊销成为同业竞争主要策略。以笔者所在光盘企业为例,赊销占整体销售比重历年来一直在90%以上,应收账款在总资产中占比一般在50%~58%之间,最高曾达到过64%。近年来随着光盘市场不断萎缩,光盘企业应收账款总体规模逐年下降且季节性波动明显。

(2)平均收账期过长

光盘企业主要为IT、教育出版等行业产品作配套光盘,位于产业链中游,销售定价权长期掌握在下游手中,经常发生信用延期情况,使得光盘企业平均账期普遍较长。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收账期平均在3——6个月,个别客户像外研社收账期高达10个月。

(3)账款形成时数据量大而分散,结算时数据较为集中

基于这种客户提供节目源由光盘企业大批量复制的接单加工业务模式,光盘企业无论从生产工艺出发还是出于管理考虑均要求订单和节目源一对一,数量庞大、题材繁杂的各式节目源使得光盘企业生产运营过程呈现订单笔数多、出货频次高特点,导致光盘企业应收账款形成时产品出库单据数量大而分散。在结算周期上,光盘企业多采用月结、双月结等形式。这种生产发货时一对一、结算时多对一的业务特征决定了企业业务和对接财务人员在应收账款结算时对账工作负荷较为集中。

2.现阶段光盘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快速实现销售回笼是企业销售经营活动的终点,也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根本目标。如何在通过应收账款保持竞争力,维持光盘生产设备正常开工运转,减小销售订单快速下降对应收账款规模不利冲击,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与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应收账款投资损失,成为光盘企业目前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核心目标。现阶段,光盘的三大客户群音像、出版和IT业在互联网和电子阅读等新技术冲击下需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以光盘作为记录媒介需求大幅减少,客户群体变化非常大。下游出现经营困难的客户显著增加,经产业链传导作用必然会使光盘企业应收账款损失风险大幅上升,从而引起制定适当信用政策的难度加大,不利于企业实现销售回笼。因此,在现阶段光盘企业进一步提升自身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加大控制力度是当务之急。

二、光盘企业当前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控制责任不明确

第一,从外部因素来讲,近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下行明显,中小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堪忧,光盘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决策者欠缺从战略高度对下游客户实施分层和有区别制定信用政策意识,仍然一视同仁维持原有宽松信用政策,则必然使企业出现账款居高不下和拖欠风险,严重时会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遭受欺诈。第二,从内部因素来看,针对销售回款过程可能存在舞弊行为和职业道德风险,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不强,管理不力,将可能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具体表现在,针对应收账款出现长期不对账、不清理呆账等情况,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找不到风险管理责任承担者,当然也就无从分析查找原因和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因此,企业应当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明确风险管理责任主体,防止出现职能交叉或缺失。

2.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不完善、不规范

第一,应收账款管理部门对ERP信息系统在心理上过于依赖,当信息系统在某个控制环节出现设计漏洞时,就会出现监管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在,在结算活动中,一些账款回收人员违反规定不按时间顺序对账结算,而信息系统又没有及时提醒管理者,就会出现长期不对账、不清理呆账,且难以被发现。呆账时间越久清欠难度越大,甚至会形成坏账损失。

第二,企业目前信用政策制定以定性为主,缺少定量依据。确定信用政策以拍脑袋为主,没有做到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进行量化管理,也就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由于光盘产业链转型趋势加深致使企业客户群变动很大,企业信用政策面临的风险变得无比复杂,制定信用政策的合理性更加难以把握。

第三,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的控制程序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函证程序效果差,回函率低,过半数函证根本没有送达客户,客户收函不回的情形也很常见。对此大多企业知难而退,持不了了之态度,没有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和替代程序,在保护企业债权诉讼时效和安全方面不能真正起到作用。

3.应收账款运营分析和评价工作亟待加强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和评价是应收账款事后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又是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和确定当前赊销策略的重要依据。受限于光盘企业应收账款的大数据量特征,不论是手工编制账龄分析表还是在信息系统中实现自动编制,要做到准确、及时相对而言比较困难。账龄不准确必然会遭到收账人员抵制,也就无法做到账龄的有效分析和客观评价,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在心理上忽视对账龄的管理,无形中加大了企业运营风险。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和评价工作不深入、不到位和被忽视,主要表现在发生未按时回收应收账款时,不能及时发现并有效跟踪处理。一旦人事发生变动,极易造成资产流失,同时很难追究责任。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拖欠时间越久,收回的可能性就越低,收回难度越大,从而导致预期价值降低,最终形成坏账损失。

4.应收账款内控管理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不健全

当前,国家全面实施创新战略,从多方面扶持小微企业。一些资深业务人员利用企业给予的弹性工作制等有利条件,违背公司规定私下开拓个人事业,在不能兼顾时往往会将公司的销售回款工作放在次要地位,甚至存在个别资深业务人员故意不向客户收账,甚而至于发生贪污挪用等,这些都给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损害。更为致命的是,一旦舞弊行为被发现,就是双方撕破脸皮之时,如果企业没有从客户资源管理方面对销售人员进行牵制,往往意味着相关客户资源流失和企业正常收入来源被阻断,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造成根本伤害。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何在?相关销售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不明确,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制度不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绩效考评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是三大主要原因。如果不能从这些制度层面做出相关安排,企业就不能做到长效防范此类风险。

三、现阶段加强光盘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对策

鉴于上述光盘企业应收账款行业特征及在现阶段运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下面以笔者所在光盘企业为例,尝试探讨完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对策。

1.建立风险评估和反舞弊机制,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建立风险评估和反舞弊机制就是要结合企业实际,充分吸收经验丰富专业管理人员,组建风险分析团队,明确其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团队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要以风险控制、预防企业利益受损作为工作目标,必要时应重塑企业战略流程确保正确发展或转型。光盘企业应收账款的固有特征使得防范应收账款坏账风险成为企业风险控制核心,具体说来有以下3个方面内容:

第一,防范收账人员职业道德风险。一方面可以通过观察、约谈、举报等方法重点关注应收账款回收人员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等人力资源风险因素;另一方面要利用责任分离和岗位替换措施,形成牵制力量,来限制和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第二,担当企业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制定角色,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工作。在对客户实施重新分类并分别制定信用政策时,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对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在制定企业信用政策所包括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具体内容时,企业应注意具体到某个客户时,应采取差异化策略,根据客户实际情况不同给以不同的信用政策。以笔者所在单位而言,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应积极研究判断经济运行对光盘产业链的综合影响,要在新形势下重新量化评估信用销售盈利增量和预计要担负的成本水平,在二者间重新平衡以作为调整企业信用标准依据,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第三,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企业应当结合光盘行业现阶段特征和自身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讨论,合理判断并形成结论来指导风险应对策略调整,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定期检查、梳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加以改进。

2.加强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综合运用,规范应收账款管理控制活动

第一,企业应在确保手工准确编制应收账款账龄表的基础上,提升信息化水平,最终实现在信息系统中等效自动编制和共享。这就要求企业财务负责人尤其是总会计师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为此,企业应抽调选取具备较高专业能力人员负责手工账龄编制和信息系统测试验收工作。在信息系统实现自动编制账龄表功能后,企业仍应指派专人定期或在一些关键节点上检查维护系统账龄表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二,企业应从加强信息化控制入手,健全会计系统控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监督制度。应以取得合法有效对账凭据作为管控制度设计目标,真正起到保护企业权益的作用。从内部控制层面来看,企业在进行对账工作时,应根据业务量大小及时间等因素,采取适当控制程序监控对账结算过程。定期对应收账款总账与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进行核对,并由债权、债务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现差错应及时调整、处理。针对询证时对方不回函的情形,企业仍可采取派专人或快递上门送函来获取询证函接收单等有效凭据作为替代程序。

3.加强应收账款运营分析,为企业风险控制决策提供量化支持

首先,企业风险控制部门应定期研究财务部门提交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报告并进行风险分析,判断客户是否存在账款拖欠问题,从而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格,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措施。针对具体客户充分运用应收账款追踪分析方法,根据逾期应收账款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应收账款加速回收。应收账款追踪分析的重点应放在赊销商品的销售与变现方面,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踪分析有利于赊销企业准确预期坏账可能性,提高收账效率,降低坏账损失。其次,在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基础上,企业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做好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和平均收账期分析工作。通过收现率分析可关注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情况是否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能够判断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第三,应收账款融资是近年来企业应收账款运营工作的新内容。将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国际上解决应收账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应收账款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的重要创新。企业应从与自身战略相匹配并支持企业投资增长、风险可控、融资成本降低这3个方面来分析评价利用应收账款融资的可行性。

4.合理促进应收账款管理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企业管理体系制度化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做强做大的长久战略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面临前景衰退的光盘企业在战略转型期间,也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应收账款运营管理制度完善。第一,加强绩效考评措施,有效激励责任人快速回收账款,缩短营业周期,提高资产周转率水平。第二,实施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和销售轮换制度。第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定期清查和债权保护制度。

参与文献:

[1]严涛.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J].财会研究,2012(9).

[2]张国明,李存英.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法研究[J].财会研究,2011(22).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的完善对策 篇7

一、树立全面薪酬的薪酬管理思想

薪酬管理是一种以激励为主的考核和监督机制, 其指导思想是如何由以优代劣的被动监督转变为以罚促优的主动监督。作为一种要素管理机制, 实质上是企业领导者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的一种集中体现, 树立全面薪酬的管理思想是设计和完善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前提之一。

现代企业的薪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不再是单一的纯粹货币形式的劳动报酬。广义全面的薪酬不仅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 长期股权、福利、消费补贴等等的可货币化的外在物质部分, 也包括诸如工作条件、公平性、工作氛围、发展机遇、培训机会等方面的不可货币化的内在精神报酬部分。这些方面综合在一起, 形成了全面薪酬也即现代企业中实际的薪酬概念。如何很好地将外在与内在两方面报酬有机统一起来, 实际上也是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活动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外在的可货币化的薪酬由于其特点, 可通过市场竞争来达到一个平均的水平, 企业要能适时了解掌握市场上本行业内各种岗位的各种薪酬方式的平均水平, 把握和控制自己公司的薪酬待遇水平在一个同行业较具竞争力的范围内, 使公司薪酬水平在吸引人才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内在的报酬是非货币化并难以量化的, 虽然也有一部分内容会反映在市场竞争之中, 可以通过市场进行了解, 如培训机会、公司声誉等。但还有一部分内容则完全要靠公司自身不断地培育和积累, 如公司文化、工作环境、公司内部公平性等等。

从全面薪酬管理角度看, 企业的薪酬系统由基本薪酬、可变薪酬、间接薪酬三个部分构成。基本薪酬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中所获得的最重要的报酬, 它既是员工获得稳定收入的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其他薪酬的基础。可变薪酬是指浮动薪酬或奖金, 通常是与员工的工作业绩以及绩效评价结果挂钩的部分。间接薪酬是指各种福利项目, 其中主要是各种员工服务以及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之类的福利项目。

中小企业要通过树立并贯彻全面薪酬的概念, 充分发挥整体薪酬的作用, 来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科学设计和不断完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

科学设计和不断完善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 是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问题。中小企业在设计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关注和处理好下面几个具体问题:

1. 通过职务分析来设计薪酬管理制度

职务分析和职务评价是做好薪酬管理工作的基础。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在调整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明确工作岗位, 并对岗位进行工作分析, 对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量等进行清晰的测算与描述在此基础上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2. 将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并不断创新

单纯的高薪并不一定起到激励作用, 只有与绩效紧密结合的薪酬, 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既是经验之谈, 也是薪酬管理强调的基本观点。从薪酬结构上来看, 绩效工资的出现丰富了薪酬管理的内涵:过去单一、僵死的薪酬制度已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与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薪酬体系。

使用这种新的薪酬体系不仅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由于明确了薪酬的激励导向功能, 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 由于现代社会劳动力结构和劳动者意识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薪酬管理已不足以满足高素质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追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了解这些变化, 转变观念不断创新, 以多种方式强化薪酬的激励功能。

3. 兼顾内外公平及物质与精神报酬的和谐统一

企业要能够吸引、激励和留住有能力的员工, 必须做到薪酬公平。大多数员工对内部与外部薪酬公平都很关心。从企业与员工关系的角度看, 内部薪酬公平可能更直接。但是企业为了取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又必须对外部公平加以重点考虑。而且员工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不同的员工对工作安全、家庭照顾、发展潜力、培训机会等有不同的需求程度。企业经营者必须重新思考现有的薪酬制度和管理方式, 正视设计和完善物质报酬之外的精神报酬并给予更多的关注, 切实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充分地运用好。

4. 以差异化的报酬制度指导建立均衡的薪酬体系

企业在设计和完善报酬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市场观念, 充分利用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参照市场提供的岗位工资率来确定企业的工资分配水平, 确保工资分配的外部均衡。

同时, 在企业内部应根据不同岗位的技术含量、岗位责任等因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分级, 以岗位差异决定员工的待遇差异, 实现报酬的内部均衡。这样不仅可以保持人力成本的经济含量, 也有助于实现人才的正常流动。在拉开岗位报酬差距的同时, 对于那些绩效易于评估并且有很多职位数的岗位, 可以通过加强对其工作量的考核, 以不同的薪资标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5. 采用“基于业绩和能力的动态福利计划”

许多情况下福利比高薪更有效, 因此福利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另一方面, 福利也存在着许多消极的因素, 对企业产生多种不利的影响。比如:福利常常带有普惠的性质, 与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和工作业绩并不进行挂钩, 久之福利就成为薪酬中的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 并由于福利的攀比性而造成企业成本的攀升。

中小企业在设计和完善福利政策时, 应该将一部分福利拿出来, 作为对核心人才和优秀员工的一种奖励来安排, 要求员工通过努力工作来挣得福利报酬。这种做法被称为“基于业绩和能力的动态福利计划”。

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薪酬管理的创新

1. 设计动态薪酬, 创新薪酬管理战略

通常人们所谈到的薪酬大多指的是薪酬的经济性部分, 其取得取决于一个人的资历、在企业中的服务年限以及业绩加薪等。这种薪酬升级具有刚性的性质, 薪酬等级升上去了, 就难以再进行调整。如何使薪酬体系具有灵活性, 是当前企业薪酬管理十分关心的问题。动态薪酬设计是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法。

动态薪酬设计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岗位、市场、业绩和能力, 其中岗位相对固定, 而市场、业绩和能力是可变的, 从而达到设计的薪酬具有可变、弹性的效果。动态薪酬的核心是企业薪酬总量以及员工实际薪酬所得能够随着市场薪酬、业绩贡献和能力发展进行变化, 其关键就是企业必须依据环境变化对薪酬进行检讨, 决定薪酬的调整时机和方法。

首先, 由于外部产业环境和市场竞争变化越来越快, 企业应及时关注所在行业的薪酬变化情况, 以及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者采取的薪酬竞争策略, 以利于本企业采取相应的薪酬应对策略, 增强薪酬的动态适应性。

其次, 员工业绩贡献应在绩效工资或业绩奖金中体现, 而不是在薪酬等级晋升中体现。因为业绩贡献是有周期的, 优秀的业绩应及时给予认可, 以加强薪酬激励的及时性。如果业绩贡献在薪酬晋升中体现, 实际上是一种递延支付, 从而难以体现薪酬激励的及时性;并且, 由于企业业绩贡献的八二原则效应———80%的业绩是由20%的人贡献的, 一方面很容易突破所在薪酬区间, 一方面降低了薪酬的弹性调节能力。

再次, 薪酬晋升应基于任职资格进行, 任职资格可以为企业储备人才, 还可以了解员工能力差异, 为培训开发明确需求, 因此, 任职资格的认证制度的公开、公正性, 就决定了薪酬在晋升方面的公平性。

2. 实施团队薪酬, 创新薪酬制度结构

企业仅拥有优秀肯干的员工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一支优秀肯干的员工团队。培养好一支优秀的团队, 应该从招聘、培训、薪酬激励和绩效回馈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四个环节入手, 这样既保证团队的流动性, 又避免给员工过多的负担, 影响队伍士气。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带来员工薪酬结构、绩效目标的变化, 因此薪酬管理的变化应为公司战略和新的管理模式服务, 有利于推动优秀团队的建立。

因此, 在设计和完善企业薪酬制度特别是设计奖酬制度时, 不但要有基于个人层面的奖励制度, 还要有基于小组或部门层面的奖励制度, 更要有基于组织层面的奖励制度, 并且要保持三个层面的奖酬制度之间的协调平衡。这是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3. 正确理解和运用宽带薪酬制度

许多中小企业对宽带薪酬制度津津乐道, 其实宽带薪酬制度既不是解决所有薪酬管理问题的万用灵药, 也不是任何中小企业都适合采用宽带薪酬制度的。运用这种薪酬结构设计的企业中有成功者, 也有失败者, 并且在薪酬管理实践中对宽带薪酬制度的意见也是多种多样的。

小议完善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对策 篇8

一、确立“以企业战略为基础实施预算管理”的新理念, 使日常的预算管理成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石。预算管理是对计划的数字化反映, 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因此, 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之前, 应该认真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企业资源的分析, 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 以此为基础编制各期的预算, 使企业各期的预算前后衔接起来, 避免预算工作的盲目性。

二、确立“面向市场搞预算”的新理念, 使预算指标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企业总预算的基础是销售预算, 只有预计的销售额确定了, 一定时期的生产预算、采购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间接制造费用预算、期间费用预算、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损益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等才能最终确定下来。销售预算又是由预计的销售额和销售单价决定的, 可见整个企业预算体系的基础是对市场情况的预测与分析。而且, 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 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值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 为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留有余地, 减少过大的预算刚性给预算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总之, 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否则, 企业的预算工作会因此而失败。

三、确立“面向未来和基于活动分解搞预算”的新理念, 使预算指标客观公正, 易于被企业的员工接受。企业的活动是收入的源泉和成本费用的动因, 企业未来的活动则是企业预算数值大小的直接决定因素, 以企业未来活动的预测为基础, 并将这些活动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解, 才能使企业的预算指标接近实际状况, 使预算管理工作的控制与激励作用得以发挥, 从总体上减少无效活动的发生。同时, 又保障企业各项增值活动的顺利实施。那些基于历史指标值讨价还价制定预算的企业, 经常无视企业经营活动和各部门工作量的变化, 使预算缺乏客观性, 结果不是导致一些部门对预算所得的过多资源的浪费, 就是另一些部门由于缺乏预算资金的保障, 使应该开展的活动无法得到有效开展。

四、确立“基于企业价值链分析搞预算”的新理念, 使预算管理进一步成为协调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经济活动和利益冲突的有效手段。价值链是能够创造和交付给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的一整套不可缺少的作业和资源。如同自行车的链条缺少一环就变得毫无用处一样, 企业通过商品和劳务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努力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 部门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应以顾客利益为最高准绳来协调矛盾和安排活动, 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制定预算的过程就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调整和分享过程。如果基于价值链分析作预算, 那么企业的预算活动就能使部门间的利益较好地得以协调, 有助于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 也有利于企业为顾客传递价值活动的顺利完成。

五、确立“恰当的假定是预算的基点”的新理念, 使预算指标建立在一些未知而又合理的假定因素基础上, 促使企业预算的编制和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预算管理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预算管理者不得不面对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也不得不预计确定一些预算指标之间的关系。比如, 我们在确定采购预算的现金支出时, 必须先预定各种原材料价格的未来走向;在确定销售费用时, 一般是通过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解决的;在确定利息费用时, 又得假定未来的借款余额和利率水平。可见, 没有一些合理的假定, 预算没法制定, 预算工作无法开展。

六、确立“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生命线”的新理念, 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没有考核, 预算工作无法执行, 预算管理变得毫无意义。严格考核不仅是为了将预算指标值与预算的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 肯定成绩, 找出问题, 分析原因, 改进以后的工作, 也是为了对员工实施公正的奖惩, 以便奖勤罚懒,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激励员工共同努力, 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在企业管理实践中, 考核与奖惩确实是预算管理工作的生命线。

七、确立“以人为本, 关注预算道德”的新理念, 全面提高预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人是预算的制定者、预算信息的利用者、预算的执行者, 也是预算制度的被考核者。人是预算工作的主体, 是预算工作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预算工作应该以人为本, 离开了对人的关注, 企业的预算工作无法搞好。由于预算影响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 预算管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德问题。比如, 不少部门为了小团体的利益, 在制定预算时经常表现出本位主义的思想, 做出较为宽松的预算, 即有意低估收入、高估成本。然而, 这违背了预算指标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 缺乏道德意识的预算管理必然影响预算工作的质量。“以人为本, 关注预算道德”的理念还要求企业在执行预算工作过程中应该尊重人性, 注意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鼓励各级员工参与预算工作, 在员工中塑造“这是我们的预算”的氛围, 不给员工造成“这是你强加给我的预算”的感觉。

参考文献

[1]、财务部企业司:《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案例》,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 篇9

1 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ISO 9001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过程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应当按ISO 9001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及分析和改进等有关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过程(包括上述4个主要过程或相关层次的子过程)采取包括审核、例会、面谈、观察、调查、评审、检查、检验、验证、度量及计算等监视和测量的方式,证实有关过程实现企业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利用统计技术对监测视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当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个过程具有能力满足策划的要求时,则可作为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结果使用;当结果显示企业生产经营的某个过程不具备能力满足策划的规范时,应当改进过程本身,采取纠正行动或纠正措施加以完善,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的放矢地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桂林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的工作中,采用了对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质量目标与业绩考核、工序能力分析等方法,并结合数据分析监视和测量结果,针对有关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收到较好的效果。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也就是由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操作层等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2 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管理评审是企业的最高管理层确定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能实现规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管理评审的对象是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过程输入的信息主要包括:审核的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及第三方审核的结果)、顾客反馈、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与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各种针对产品及生产经营过程和体系等方面的改进建议。

企业的管理层可以结合以上评审输入的7个方面的信息,通过开展评审活动,评价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适宜性是指质量管理体系适应环境的特性。组织所处的环境是动态的:即属于外部环境的法律法规、市场状况、科学技术、质量概念、顾客期望和社会要求等都是在不断地调整、变更和变化;属于内部环境的组织结构、目标、理念、职责、人员及其素质、产品类型、过程特点和规模等,也会不断地调整、变更和变化。充分性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拥有充分满足顾客和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合理、生产经营过程满足组织实施质量管理的要求。有效性是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并完成所需的生产经营过程而达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或所策划的目标的程度,还包括对法律法规的满足程度、顾客满意程度等。

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因而企业管理层在实事求是地确定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体系中存在的不适宜事项、不充分情况、未达到有效性的事实等。为此,管理层应通过分析、对比、判断、评价等方式,寻找并发现各种改进机会及变更的需要。广西柳州两面针有限公司、桂林电力电容器总厂等企业采取2种做法来开展管理评审:一是结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出现的系统性问题,对质量管理有重要影响的情况或顾客集中反馈的信息等,进行专题、专项管理评审,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较好效果;二是与企业年度工作总结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全面分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包括资源、人员、经济指标等情况并对其进行管理评审,由企业决策层对存在的问题确定解决的方向及原则,督促管理层和执行操作层具体落实到位,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做好管理评审工作,也就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定期采取专题、专项的方式确定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3 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做好基础性工作

企业标准体系是质量体系的基础,这个基础必须坚实牢固,才能建立起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应该是一个坚持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为支撑,以工作标准为手段的标准体系。

企业应根据参与市场竞争和战略发展的需要,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先进性、适用性、可能性的原则确定或修订产品标准,然后建立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设计、科研、工艺、生产、检测、采购、包装、运输、工程、服务等整个产品链中与产品质量、规格、性能有关的技术标准体系,再围绕技术标准体系建立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支撑技术标准体系的管理标准(如经营决策、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人才开发、信息工作、文明生产等方面的工作管理标准,以及各管理部门的生产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等部门的管理标准)体系覆盖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使企业的管理结构井然有条。管理标准是技术标准贯彻执行的措施和保证。实现技术和管理标准的工作标准体系应包含企业所有工作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岗位责任制、上岗条件的要求、奖惩办法、考核办法等。

在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的坚实基础上,融合ISO 9001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以技术标准体系为根基,进一步全面修改、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各方面、各层次涉及产品规范或技术指标的有关文件,全面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技术水平;以管理标准体系为基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程序文件;以工作标准体系为规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一定时间后,根据工作实践和工作需求,用实践于产品的规范等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制订、补充及修订各有关标准。如此不断反复循环,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企业标准体系,发展至一定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各有关文件可部分或基本上直接采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具有完整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广西三环企业集团是以生产出口日用瓷器为主的大型企业,该集团产品标准的内控铅、镉溶出量的指标不仅严于我国国家标准,也严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有关标准,有的指标甚至严于世界上最严格的美国加州的陶瓷铅、镉溶出量的标准。三环集团以这样的高水平产品标准为核心,建立健全了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的企业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产品质量不断稳步提高,出口数量不断扩大,成为地方出口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就是要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在企业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测量及分析和改进等过程全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4 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我国在学习、借鉴及参考日本戴明奖、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于2004年9月发布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GB/T 19580:2004,即《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评价准则》)。《评价准则》定位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的最新总结上,结合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强调坚持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战略和资源,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建立诚信体系等,要求企业全面地、全方位地提升综合素质,形成更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评价准则》与ISO 9001标准都是质量管理的标准,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在于,ISO 9001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行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科学、系统和全面地规范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评价准则》则是一个成熟度标准,是全面质量管理和ISO 9000族标准的继承和发展,指出企业在领导作用、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和分析与改进,以及经营结果等方面,追求卓越绩效时的做法与努力方向,同时为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供了自我评价的准则,其也适用于质量奖的评选。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柳州工程机械厂在通过ISO 9001认证后,积极追求卓越绩效并努力实践,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素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分别荣获2005年度和2008年度全国质量奖。实施《评价准则》,就是让已获得ISO 9001认证的优秀企业在追求卓越绩效的实践过程中,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通过追求卓越绩效的实践,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5 积极开展质量文化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文化是企业员工所认同的质量价值观和企业内部明确的或隐含的处理质量问题的行为准则的总和。质量文化可分为内层、中层及外层等3个层次:内层是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包括质量价值观、质量意识和质量道德等,其核心是质量价值观,即明确把质量放在什么位置来认识,如何处理质量问题,要求企业应当树立“为社会增值和顾客第一、质量第一”的质量价值观,这样,企业对质量才有“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的正确的“理性概念”认识;中层是制度层面的质量文化,包括质量法律法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制度及质量管理体系等;外层是物质层面的质量文化,包括企业员工的质量行为、产品质量水平、质量组织机构、厂容厂貌等。

人的意识、态度与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积极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就是教育全体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建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和态度,提高遵守和执行各方面质量制度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质量行为。反过来,持续不断的良好质量行为有助于完善质量制度建设,也有助于丰富精神层面的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强调企业全员参与,这就要求企业全体人员要有良好的质量意识,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各部门,以及各岗位人员在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下共同行动,积极学习和掌握质量管理理论、质量体系知识、质量管理工具、质量技术和有关的专业技术等知识,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顺利运行,并为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有利的环境。企业积极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就是通过转变企业全体人员的观念,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质量意识问题,不断提高职工素质水平,这有利于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有利于做好管理评审工作,有利于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及做好基础性工作,有利于企业通过追求卓越绩效的实践,从而形成有机协调的体系,做到对市场及环境变化快速反应。

参考文献

[1]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

[2]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3]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S].

完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篇10

(一) 成本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生产导向型”的, 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 它开始于材料采购, 终止于产品销售, 主要是通过尽量扩大自身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份额以及各工序效率的提高来增加价值, 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

(二) 忽视企业隐性成本, 不利于企业战略决策

传统成本管理过多地强调有形成本, 如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而忽视了许多对企业影响深远的无形成本, 如企业的规模、整合程度、产品的复杂性、生产设备布局等。对企业而言, 产品成本的主要动因并不是那些有形的成本要素, 反而是那些传统成本管理不予以考虑的因素。

(三) 没有反映企业的战略观点, 不利于企业实施战略管理

战略要求企业全方位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动态实时的分析。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 未能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以及所采取的竞争战略来及时设计成本管理模式, 而是采取一种基于经验主义原则的静态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 传统成本模式只注重企业内部生产阶段的成本管理, 没有对其自身整个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所处产业价值链等进行分析, 这就无法获取自身所处产业和相关产业的信息以及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 无法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修正自身的管理模式。此外, 局部、片面的成本信息将影响企业正确决策和战略的制定及实施。

(四) 没有反映环境成本, 不利于整个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的政府间专家工作组在第15次会议文件《环境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曾经提出,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 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 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这一定义以明确企业的环保责任为中心, 将企业对环境影响负担的费用和预防措施开支列入核算对象, 提出环境成本的目标是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执行环境目标所应达到的要求。因此, 企业应该在产品设计的同时, 贯彻“清洁成本管理模式”,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 进行产品的环境成本管理, 尽量减少外部成本。

(五) 无法进行整体绩效管理

近年来, 有关绩效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的研究文献较多, 而其中大部分文献都指出, 有绩效计量系统的公司明显优于未采用的企业。合适的绩效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确、充分、有效的信息, 尤其是产品成本和部门成本即采用责任中心的企业信息, 只注重生产阶段的成本管理, 并将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的, 很难提供全面、准确的关于产品和作业的成本信息。

二、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差距

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企业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 决定了我国企业中的成本管理运用很少, 企业发展的缓慢制约了成本管理的发展。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市场机制中得到了发展, 但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企业的发展与西方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二) 成本管理意识保守

在我国, 企业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没有充分认识加强成本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在成本管理的目的上, 传统的成本管理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 目的是降低成本, 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现代管理实践证明, 单纯的、绝对的成本降低是有条件的, 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 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下降。因而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 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 更重要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 树立长期发展的成本观念。

(三) 成本管理手段落后

现行企业成本管理中所需的信息不同于现行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 需按照新的标准设计整理, 同时, 还需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 既需要本企业生产管理的信息, 还需要上下游渠道企业的相关信息和外部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战略成本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涉及面广, 要求信息量大, 需要企业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 建立起网络化、交互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我国企业互联网总体应用水平还比较低, 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在整体上不容乐观。对于小型企业来说, 受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的限制, 与大型企业相比较来说, 其信息化投入更少, 信息化程度更低。这种状况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生产经营效率、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无法适应新的成本管理方法, 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缺乏综合型人才, 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支撑配套环境尚未形成。

三、完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 制定成本管理战略

将成本管理目标过分集中于成本降低方面, 并不能够满足管理理论和管理实务发展的实际。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尤其是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目标, 需要将成本管理放在与企业经营活动、管理措施及战略选择的相互关系中考察。

(二) 实施全流程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应突破传统的生产型成本控制模式, 从企业整体角度, 把供、产、销等构成企业资金流出项目全部纳入成本管理范围之内, 同时, 还应充分考虑到资本成本、决策成本、机会成本、产品差异性成本等因素。

(三) 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也应树立成本效益观念, 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向现代效益观念的转变。若一种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那么这种成本增加就符合成本效益观念。

(四) 建立全员成本责任

人的素质、技能是企业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人的活动在成本发生的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 其中, 对企业成本影响最大的是职工的成本意识与降低成本的主动性, 职工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 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 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

(五) 创新成本管理手段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为增强竞争力, 企业必须创新成本管理手段, 建立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 使企业生产组织更趋现代化, 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把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加快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 从注重物流管理向注重信息管理, 按照信息化组织生产经营转变, 从“产—供—销”的传统管理模式向“营销—开发—生产—销售”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 确定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责任制以及完善的激励管理机制。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成本优势成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就企业竞争力本质而言, 不管其采取何种竞争战略, 成本优势始终是其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始终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这就使得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上一篇:科学化规范公路建设下一篇:纤维素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