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2024-06-26

语文课应该怎么上(精选四篇)

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篇1

这里所说的语文知识指的是语文陈述性知识, 是那些指出事物是什么、怎么样的知识, 主要是指语文基础知识, 如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作家作品知识等。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其中一部分体现在对这类知识的习得、保持和运用上。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说明科学事理的文章, 传统上被称为说明文, 所以很多人过去和现在还习惯了这类说明文的教学内容, 那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如果再对这些内容进行具体教学目标的界定, 就是:概括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能从文中找出例句并指出所用说明方法, 分析和概括说明顺序。

这节课打破了以上教学内容, 对有些内容进行了重新组构。

1.最重要的一点, 一节课从始至终, 教师一直注意教承载这些知识的“语言”, 而不是教“语言”被归纳概括后的“知识概念”。

2.一节课从始至终, 教师一直注意把“语言”和语言所承载的“思想”联结起来。即把“文”和“情”牢牢地结合起来, 带领学生在“文”“情”之间转换。

3.在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这样的说明方法时, 对于其中最关键的词语, 包括这些词语前后的修饰性词语, 只要从中能发现作者言语背后的“情绪”, 教师就一并指出并带着学生分析解读。例如:

(1) “移民”“生物入侵者”都是打比方的用法, 增强了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生物入侵者”本身就带有比喻意义, 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 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

(2) 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 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 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

(3) “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一句, 文中把五大湖附近的水域比作是斑贝生活的天堂, 生动形象地写出五大湖的水域非常适合斑贝生活繁衍。

(4) 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形象、生动地说明生物入侵的途径, 更吸引读者。

(5) “啸聚山林”一语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又呼应下文的“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6) “站稳脚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

再如, 在“列数字”中, 对于“几只、数十亿美元, 11种、9种, 两千多亿美元”这些数字, 教师和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文章第3段介绍了“几只”斑贝迁移到北美大陆后, 无节制地繁衍, 为了清除它, 耗资“数十亿美元”。这两个数字的悬殊, 自然使人想到“生物入侵者”对人类的危害之大, 非常有说服力。数字的运用, 使语言十分准确。“从二战至今, 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 随时有绝种的危险”。用数字的急剧变化, 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4.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了以下内容:

(1) 程度副词:竟、或许、可能、几乎、极大;往往、非常。“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表示由于人们的疏忽, 几只斑贝的数量急剧增长, 几乎“占领”了五大湖内的全部疏水管道, 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或许”“可能”表示猜测, 并不确定, 语言准确、严密。

(2) 限定词:在自然条件下、当时;到目前为止、目前、二战期间、从二战至今;近年来在范围、时间上加以限定, 表述严密。

(3) 关联词:不仅, 而且;因此;如果, 会;然而, 由于;也;一旦;尽管, 但由于;此外;即使, 仍;一旦;不仅……而且……。既写了生物入侵者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 又写出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 较全面。“一旦”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 强调了下文所述情况的严重性。

5.这节课的最后环节, 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练习: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或句子, 使短文变得生动。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 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 (“植物杀手”) 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们 (宛如一张张巨网, 黑压压地) 笼罩在 (美丽的) 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 (无声无息地) 死去, 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 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 (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 内伶仃岛, 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我们来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因为语文课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以及我国语文课程建设和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不成熟和缺陷, 造成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困难。我们研究的课题初衷就是能从一篇篇课文入手, 探讨每篇课文或某类课文的教学内容, 即用这篇课文或这类课文教什么。

教什么的问题一定要有立足点, 即教什么是适当的。《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可遵循的参考, 其中对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学生有这样的阅读评价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 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知识教学, 教师教的不是语文知识本身, 学生学的也不是这些语文知识的概念, 而是在解决这些语文知识所带来的问题时, 理解他们背后蕴藏的深层次含义及在运用上的特点、作用等。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语文素养”其中就包含“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些也是我们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依据。

在此课题中, 我们认为确定教学内容的另一个依据是“学情”, 即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经验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所以, 从这节《生物入侵者》一课确定的教学内容中, 我们可以看出, 它尽可能地避免了一些语文课上常见的“教学内容”问题, 舍弃了那些不对、没用、学生会的东西, 如什么是“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者的特征, 人们对生物入侵的态度, 有哪些生物入侵的情况, 文章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概念) , 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是什么 (概念) ”, 等等。这些教学内容教的是文章内容, 与语文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都是背道而驰的。

按照王荣生教授对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最低标准, 教师起码做到教的是对的。他主张要从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文本的阅读规律发现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 这里涉及到很多关系和学理。但是, 归根结底, 语言是最核心的视角, 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素。如果放弃语言这个核心要素, 一切都无从谈起。

●怎么教

很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没错, 但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不理想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怎么教”出了问题。那么, 《生物入侵者》这一课是怎么教的呢?简单地说, 就是和学生一起“解读语言”。这篇科学说理文时刻都在告诉人们:生物入侵的危害已经到了一个非解决不可的紧迫的地步。这种发自内心的紧迫感是怎样产生的?那一定是“语言”———一个个鲜活的词语、句子所带来的, 而教师也是牢牢把握住了这一关键点。

文本解读, 或者是文本细读, 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最好方式。文本其实说的就是语言。至于说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言解读”教学, 我们可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分析, 从这节课看:

教师是这样做的:指出文章某些语言运用的特点和作用, 带领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这些特点和作用的语言案例, 组织学生交流这些词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组织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案例和语言知识概念之间进行思维转换, 启发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

学生是这样学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准确找到文章中某类词语, 指出这些词语的含义, 判断某些词语属于哪类词语, 分析词语含义与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之间的关系, 分析并概括一个词语或一类词语的作用, 拓展和延伸生活和学习经验, 调出他们掌握的文章之外的词语……在这个过程中习得、掌握、运用语言和语言知识。

也就是说, 在某种程度上, 语文知识其实是由一个个活的个体的“语言”构成的。所谓知识只是对他们的概括。可能有的老师会问, 我们为什么不舍弃这个概念, 只学这一个个语言不行吗?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要让学生获得阅读方式的自觉, “语言知识概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相当于一个个“印章”。当学生在今后的阅读生活中, 读到一篇文章、一段话、一个词语, 觉得好, 他们马上会知道它为什么好, 读到某个地方, 这个“标记印章”就会自然显现在他的头脑中, 我们称其为“阅读的自觉”。

而如果只教语言,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失去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 语言是不需要教的, 所以为什么说没有人教莫言学语言, 他却会进行语言表达。但是一个国家的母语课程目标, 绝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像莫言这样的作家。

如果只教概念, 把知识概念当做目标, 让学生识记所谓的“概念”, 那么语言的习得和掌握运用, 就无从谈起。概念的掌握是需要一个个鲜活的语言做支撑的。没有鲜活的语言, 语文知识教学就会大打折扣。概念要让学生知道, 但它绝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让阅读者获得“阅读的自觉”。我们把它当做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来教学。

目前, 我们理解和实践的, 也许就是找到语言和语言知识二者之间的教学点。我们只是找到了冰山之一角, 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

所以我们看到, 这节课, 老师带着学生学语言并不排斥概念知识。但是这样做要比那些以“知识概念”为主角, 让“语言”当配角跑龙套要好得多。

略读课文应该怎么上 篇2

王老师首先讲到了如今小语界的三个热点话题:

一、文本细读;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三、语文意识。

王老师结合这次教学观摩活动中,各位名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大部分为略读课文,着重讲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略读课文的渊源

在北师大版的教材中,在苏教版的教材中,课文没有精略之分,而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课文有精略之分,源于人教版一直所体现的思想——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在人教版的历史上,原先有讲读课文、半独立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之分,讲读课文是“法”,半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所选择的策略是半扶半放,而独立课文的教学则完全是放手让学生阅读。在新课程改革中,上述讲法有了改变,分别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虽然提法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

二、略读课文的四“略”

1、省略

略读课文难在省略。略读课文要一课一得,要想得,必先舍,有舍才有得,略读课文中,处理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2、大略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在深度上做文章,防止微言大义,防止小题大做,对于深度的挖掘要有把握。而要在教学内容的广度上做文章,这样学生才会更有所作为。

3、简略

略读课文的教学结构更清晰,更简单,具有更大的宽度。唯有结构简略,才有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去阅读、默读、品读、诵读。

4、战略

登高远瞩,让学生看到文本的大气,引导学生进入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

三、略读课文上什么

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到底教什么,学生到底学什么,这涉及到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加工。在语文课程中,教学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是基础,是前提。但存在着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文本内容的误区,教材内容包括课文系统、插图系统、习题系统(单元提示语、略读课文的提示语、课后的习题)光注重课文显然是不够的。

1、关注文本内容的重点

文本内容的重点就是一篇文章的“神”,是文章的题眼所在,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如许珂老师执教的《花的勇气》一文,文章的“神”,文章的题眼在于“勇气”——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许珂老师解读文本,进行取舍,主要抓住两个画面:(1)小花藏于草下——生命力蓄势待发;(2)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生命力不断膨胀。对于这两个画面,许老师重锤敲击,浓墨重彩,不遗余力。而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对于司机的描写、环境的描写、天气的描写、绿色的描写,统统舍弃。

如王崧舟老师自己所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王老师落实于课文的“神”,课文的题眼——“深”,进行取舍,设计四个板块:广角镜头——儿子进厂时工厂的一种情形,慢镜头——儿子叫母亲时母亲的打扮和眼神;快镜头——母亲立刻坐了下去,立刻弯曲背,立刻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立刻陷入忙碌;特写镜头——将钱塞进我的手心,大声对那位女工说话。而其余可省略的尽量省略。

2、关注文本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如有的课文是表达生动,有的课文是用词准确,有的课文是首尾呼应,有的课文是借物喻人等等。王老师借《刷子李》一文的形式特点——“一波三折”讲述了这一观点。

《刷子李》一文在表现形式上有大三折和小三折,大三折是人们对刷子李的神奇由“不信”到“信”,由“信”倒“不信”,再由“不信”到“信”,小三折是“徒弟曹小三心中师傅形象高大神圣”到“师傅形象轰然倒塌”,再到“师傅高大神圣的形象重塑”。王老师的设计是先出示简缩的文本——把“信与不信”的议论删去,只留刷子李的“神奇”,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起刷子李的“神奇”,然后再出示原文,让学生读,体会哪一篇文章故事讲得好,让你愿意去读,最后提问“为什么喜欢看?”——不断地制造阅读期待,把省略的部分找出来,从而体会作者是这样讲故事的,从而体会一波三折的写法。

3、关注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上文本内容的重点,关注文本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那关注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是从课程的主体出发,是略读课文的重点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先学后导,以学定教,根据学情、学况、学态,动态生成教学内容。

如许珂老师执教的《花的勇气》两个画面:(1)小花藏于草下——生命力蓄势待发;“满满一层”不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会关注后面华丽的词藻,会关注排比的句式)是理解的难点,许老师提问“这草下面只藏着花吗?还藏着什么?(2)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生命力不断膨胀。“拔地而起”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师提问“冒出来的只是花吗?”这两问,将学生的理解推进到意韵,由悟性的解读推进到诗性的解读。

如王春燕老师所上的《猴王出世》一文,具有话本语言的特色,文中的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具有独特的个性,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对于这些文章中的难点、重点,王老师认为要集中火力,重锤敲击,舍得花时间品味、开拓、挖掘。

四、略读课文怎么上

1、基本结构——板块推进

(1)解读文本,构思教学思路,设计板块,以及板块之间的过渡语(切忌拖泥带水),注意板块的容量,板块内部有切分,有具体的设计,做到有备无患。

(2)板块与板块的推移,防止平面推移,而应该是递进的推移,层层拔高。

2、基本策略——自读自悟,亲读亲悟

(1)多一些学生独立的、自主的、分散的、静悄悄的默读。(2)要有一些浏览,有速读,在时间上有要求。

我们的语文早读应该怎么读 篇3

回顾自己这些年来在语文教学工作上的付出,觉得我们的教学工作离教育家所提出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而这距离是如此难以缩小。我们语文早读是实现以上基本素质的一块重要阵地,但语文早读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早读时,经过学生的教室,如果听到的是投入、响亮的读书声,此时一定是英语早读,学生们正在“疯狂英语”呢!而语文早读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读着书,读得有气无力,甚至不读。这时,我心情非常复杂,一个念头萦绕在我心中——我们什么时候也能来一把“疯狂汉语”呢?

在我们的工作中,早读这一堂课是常被忽视的。平时一讲备课,自然潜意识想到的就是四十分钟课堂的准备工作,可我们早读呢?早读主要是学生自己读书,是不是我们语文老师就不需要为这二十分钟的课堂做准备了呢?——该在早读这一课堂领域中好好备课了。为了更清楚地发现问题所在,我决定用一段时间来观察学生在语文早读中到底在做什么。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语文早读基本上是这样度过的:开学初发下新的语文课本,在语文早读中学生就会带着猎奇的心理去读几篇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文章,然后把课本放一边了。过了一段时间,老师上新课文之前,会布置预习工作,学生就会在早读前把那篇文章看一遍,而且一般也只看一遍,因为白纸黑字,大家都“看得懂”。而对于以前学过的课文,要不是考试可能会考到,基本上不看,觉得课本内的东西用处不大。一本语文书中的文章也就是几十篇,所以到了后半学期,该看到文章都看过了,于是很多学生在语文早读中开始表现的无所事事了。

每个人都有惰性,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在语文早读中表现出来的惰性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要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语文早读的看法,让学生对语文早读真正心动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说服学生,首先得说服我自己。现在这样的语文早读状况到底有什么危害呢?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罗列出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也就是专门喜欢看某一类型的文章。那些喜欢选着,挑着读的学生,容易只专注某一方面的知识而缩小了自己的阅读面。那些读文章只愿读一遍的学生,并没有明白思考的意义,同一篇文章有浅的读法,有深的读法,只读一遍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感悟是有限的。至于那些认为书本上的文章没用的想法,倒让我想起一件事。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时学的是日语专业,毕业后并没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干上了绿化工程这一行。工作后第一次任务是去争取一个房开小区的绿化工程。怎样才能说服对方让自己去做这个小区的绿化呢?他开始为交涉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他想到了中学课本里曾学过的一篇文章《苏州园林》,事后他说在前去交涉之前他认真地把这篇课文看了好几遍,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这段话可真是帮了他大忙。有了这些有关园林知识的准备,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大半。那么中学课文到底有没有用呢?答案不言而喻。千万不能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看来不读书是不行的。“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是学习之母,智慧之源。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非读无以广识,有知才会有能,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有些学生连课文都不愿“接触”,却“陶醉”于老师那津津乐道的讲演,其结果语文成绩总是上不去;也有不少学生,虽然在语文课上面对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说和支离破碎的提问昏昏欲睡,但他们重视自我阅读,语文成绩也很是不错。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与“不读”,舍本与固本的不同结果。

明白了这些重要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更多的需要是具体的指导。那么早读课到底应该怎么读呢?我在自己的备课本上写下了几点建议:

一、用标准的普通话放声读

这可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多种感官通道被利用起来了,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练成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也能提升个人的形象气质。

二、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读

例如同一篇文章,这一次读可以侧重欣赏其中的表达、修辞,下一次读侧重思考文章提出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再下一次读侧重自己对文章思想的体会等等。这样我们就把一本书读“厚”了,读出了很多东西,然后再注意归纳,再把这书读“薄”,这样,我想大家就清楚文章不是读一遍就可以了的。

三、背诵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在默读和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强化、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这对促进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你记住别人说过的有意义、优美的话并能在恰当情景重述时,把别人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话,这也就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说话,不会交流的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跳读、速读、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这就更需要以一定的语言材料的积累为基础。

四、扩大阅读范围

多读课外有意义的文章,这样就不会觉得“无书”可读了。

下半学期,我开始按照我的分析去着手解决语文早读难的问题。经过实践,发现学生明确了自己语文早读该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意义,于是都愿意开口读,并增强了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这样实践后,获得了小小的成功,我也非常高兴。但在工作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反思中,我又发现了更深处的一些问题。由于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独立,已经不愿意再像初中生、小学生那样大声朗读了。那么早读该往哪个方向走呢?改为默读行不行呢?其次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通过什么手段加强对默读的效果的检查……这些问题都需考虑。在往后的教学中还会发现更多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上高中应该怎么学习才有效 篇4

高一年级:学会做好时间管理

正式升读高中,课程会猛然加深加多。时间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学习效率,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在自己的弱科或者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做运动锻炼身体。但是好多人不懂高中的时间分配,或者到了高三才学会正确的时间管理方法,只能追悔莫及。

学习方法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以英语为例,高中英语跟初中英语对比起来,最大的区别是,初中的考察是以词汇和语法为主。而高中的考察明显弱化了语法,而加强了对阅读和写作的考察。高一可以采取“先理解,后归纳,抓核心,辨差异,找规律,编口诀,举一反三,巧滚雪球”的步骤来学习整理所学的知识点,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结合使用。

上一篇:市场调查研究下一篇:电气火灾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