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主体的文体意识

2024-05-04

写作主体的文体意识(精选五篇)

写作主体的文体意识 篇1

所谓文体意识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写作主体文体意识形成后,可用于两个领域的实践:阅读鉴赏实践;文章写作实践。就前者而言,我们拥有了强烈的文体意识,就等于掌握了分析评价一篇文章好坏优劣的标准和尺度,去更高效地进行阅读分析、阅读鉴赏、阅读评价活动;就后者而言,强烈的文体意识会引导和限制我们去从事具体的文章写作,一篇文章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使我们可以做到“立言得体”,心中有数;不至于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来。可见,养成和建构自己的文体意识,既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文体意识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了。

以上只是对文体意识的粗糙的整体性的理解。若要获得较全面、具体、清晰的认识理解,则必须对文体意识展开深入分析,这涉及如下问题需要究明:什么是文体?文体是如何形成的?构成文体的诸要素有哪些?文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培养文体意识?等等。

“文体”是一个见仁见智歧义迭出尚未形成共识的模糊概念。这集中表现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学体裁,文体研究即文学体裁的研究。作为文学体裁的“文体”(style),其涵义,无论中西方都非常丰富复杂,既指文类,也指语体、风格等。[1]另一种观点认为,“文体”即文本体式(指写作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循的一种形式规范)。[2]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为了建构我们的话语平台,必须对它们作出分析取舍,并给出我们自己的解释。大家知道,中外文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是:文艺理论蔚为大观,卓成显学,而文章理论踽踽缓行,艰难成长。这也自然导致一种不正常的理解———文体就是文学体裁。这种理解显然失之偏颇。从词汇学可知,“文体”是一个偏正式合成词,由“文”、“体”两个语素构成,要辨明“文体”之涵义,须先明了“文”、“体”两语素之所指。显然,这里的“文”指文章或文本,而不仅仅是指狭义的文学作品之类的文章。而“文章”概念从性质上说,有实用性文章、有审美性文章,这已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而“文本”概念是一个含义单纯的中性词,可以理解为“表现了一定思想内容有相对完整结构的书面语言形态”,它同样涵括了天下所有的文章。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文章即文本,文本即文章。那么,“体”应作何解呢?许多论者解释为:“体式”或“体制”或“语体”或“风格”或“模式”等等,这些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又总让人觉得“言不尽意”。按照前面我们对“文体意识”之解释,“文体”之“体”即体裁,但“体裁”已被普遍理解为文学体裁,显然语义偏狭,尚需再做解释。我们认为,“体”应理解为“文本之身体”,作为“文本之身体”,它既有文本之共性也有文本之个性,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从文类上说,在性质、特点、本质、规律等方面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自然地聚集成群,习惯上我们把这种具有质的相似性的文本归为一个文类或叫同一文体,这样不同的文类之间,其内外部规定性就很好把握和区分;从具体的某一个文本来说,即使在同一个文类内部,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特别是作者自身的特殊性,也会导致“文本身体”的独特性,这既显明了文本内部规定的稳定性,又突出了文本在历史时间中的变异性。不管是从文类还是具体的文本上说,作为“文本之身体”之“体”都应理解为文章在性质、形式、内容、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质的规定性。

如果我们对“体裁”这个词的语源意义进行分析,一样可以得出与上面相呼应的结论。“体裁”也是一个合成词,由“体”、“裁”两个语素构成,其中,“体”指人的身体,“裁”指(裁缝)用刀或剪子剪割布料来制衣;“体”“裁”合起来指裁缝根据具体人体的结构规格来剪割布料以制作与特定人体相符合的衣服。这个原始的语义后来发展出隐喻式的转义:引申为文章写作者根据具体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选用材料、安排结构、驾驭语言、表现主题。再后来,语义又发生偏转,专指文艺家根据文学文本身体的规定性来进行文学创作。但这个偏转并未被大众接受,人们在日常言谈中说到文章体裁,仍指具有不同规定性的文章类别。虽然原初语义“根据人的身体的结构规格来剪割布料以制衣”慢慢被人们遗忘了,但是其引申义“根据具体文本身体的内在规定性来写文章”这个义项却仍然是“体裁”一词的最重要义项。可以看到“体裁”一词引申义的形成,本身彰显的就是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

结论是:文体即文章体裁,是具体的文本身体所呈现出来的既具有类的普遍性又具有个别特殊性的样式(这种样式不仅仅指普遍的形式规范,还有内容规范,是文本在性质、特点、规律、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规定性);“体裁”概念既显明了写作主体文体意识的内在自觉,又落实为写作实践和阅读实践的外在尺度。

“文体”的蕴含弄清楚之后,“文体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一言以蔽之,文体是人类整个写作实践史的产物。写作活动的历史一方面表现为写作活动自身的性质、特点、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的自我呈现过程,一方面又表现为人对写作活动的本质、规律的感受、认识、遵守、利用过程;而文本自身的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认识、理解、遵守和利用乃至创新的过程,自然被包含在写作活动本质、规律的呈现过程及其被人“聆听”与应答的过程之中。文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流变的历史,有生命的文体自然被保持下来,生命力短暂的文体自然地被淘汰。保持也好淘汰也罢,文体自身的本质、规律必然会呈现出来,从而被写作主体认识、理解、把握,进入主体的精神世界,形成主体的文体意识,成为主体读写实践的标准和尺度。而我们知道,人类任何实践过程都表现为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也就是说,紧紧伴随文体形成的另一个精神现象是:人的文体意识的形成。文体意识同样是人类读写实践史的产物。

拿“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为例,我们既可以明白文体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清楚文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在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周颙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提出诗歌创作要避免的“八病”,“四声八病”理论得到了谢朓、王融等诗人的大力实践和倡导,这导致一种新诗体———永明体的出现。这种新诗体注重平仄、韵律和对仗,成为近体诗的开端,使我国古典诗歌由比较自由的“古体”向着格律比较严整的“近体”发展。到了唐代,古典诗歌发展到了它的巅峰,而近体诗成为唐诗中最靓丽的风景之一,涌现了大量的创作近体诗的诗人和作品。如今,近体诗虽然“式微”了,但古典诗歌爱好者仍坚守着近体诗的创作规范,用自身的创作实践在发展着近体诗。可以看到,“近体诗”及其意识的形成遵循如下规律:由实践到认知,再由认知到实践,在二者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发现诗歌创作的新的美学原则,并把它表达为一种诗歌理论,然后在实践中反复验证;理论不断成熟、完善,又反过来促进诗歌创作实践。近体诗就这样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形成了。而文体意识也在实践与认识的双向矛盾运动中形成了。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文本的分析、概括,人们从中抽象出构成文本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任何文本都可以表达为“运用一定的材料安排适体的结构选择得体的语言来表现特定思想的文章”。任何成熟的文本无不代表着文本诸要素(材料、主旨、结构、语言)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浑融一体的和谐关系,体现着文本诸要素的综合。这种认识,我国古人概括为:言之有物(指材料、主旨)、言之有序(指结构)、言之有文(指语言)。这显明了古人对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显示了古人的强烈的文体意识。而材料、主题、结构、语言是今人对构成文本的要素的普遍性的抽象,即天下所有文本都是这四要素以富有个性的方式实现的综合。不管古人今人,他们的概括只是对文本普遍性的占有,要成为称职优秀的读写者,还须把握特殊性:具体的文章体裁在材料使用、结构安排、语言运用、主题表现等方面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写作主体自身等方面的差异性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文体意识具有主体性、导向性和凝聚性,它影响并决定着人们读写实践的成效。为了提高文本读写水准,我们应自觉地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首先,应学一点文体理论知识,了解有关文体的基本理论,有助于对文体特征、本质及一般规律的认识。从而对复杂的文体现象具有本质的透视力。其内容可包括文体的定义、结构、嬗变、分类、模式、边缘形态等。尤其应重点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的文体模式。如能在头脑中多存储一些文体信息,我们在文本的读写中就会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程度。其次,要在读写中去增强文体意识。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体会:一是大量阅读经典范文(包括阅读名家对名作的鉴赏分析的文章);二是在摹仿名作的基础上大量训练;三是在熟知规律的基础上超越和创新。名作往往是某种文体模式具体化了的范本,它具体而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写,或不应该这样写。通过大量读写,我们从感性到理性获得了文本写作的知识,认识并掌握了文本写作的一般规律,在内心建立起明确的文体意识;在有了明确文体意识的前提下,进行反复训练,在阅读、思考、训练的反复互动中,定会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开辟自己的创新之路,从而推动文体的发展。

摘要:文体意识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的最重要内容。它是指不同文章体裁的性质、特点、规范、规律和要求在主体心理上的建构,即在主体精神世界形成文章图样意识。明确的文体意识对于写作主体的读写实践尤其重要。写作主体只有具备明确的文体意识,才更有利于实现成功的写作。

关键词:写作主体,文体,文体意识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

写作教学中的文体意识 篇2

关键词:写作教学;文体意识;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语文素养的培养集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关于阅读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写道:“高中生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关于写作教学,新课标又规定:“能写作理论类文本,如评论、随感、杂文等;写作实用类文本,如提要、自荐书、考察报告、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会议纪要、访谈录等;尝试进行诗歌、散文等文学类文本的写作。”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文体又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体指各种语言的变体,相当于语体。狭义的文体专指文学文体。那么,什么是文体意识呢?金振邦说:“它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对作者来说,他会根据主题思想和表达内容,恰当选择从大量文本中抽象出来的、存储在大脑信息库中的某种文体模式去建构自己的作品,以实现特定的写作意图和审美理想。他以这种文体模式为坐标和参照系,一方面遵循它的基本框架和规格,另一方面又进行自由扩张和变异,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读者而言,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或形象,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去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由此可见,文体意识是人们文本艺术思维趋向成熟的标志,是一种高度语文修养和读写技能的体现。

但是纵观现在语文教学的现状,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初中、高中的年级设置,导致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脱节。在这一方面,写作教学尤其明显。由于中考作文设置的题型经常是“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导致初中三年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往往不注重文体意识的培养。到了高中,这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文体不限的设置往往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注重文体的区分,或在议论文中出现大篇幅的记叙,或在说明文中出现大篇幅的抒情,甚至有些学生不能准确地区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五种表达方式。文体不限并非是指不要文体,而是说只要围绕主题,采用记叙文体、说明文体、议论文体等都可以,但绝不是说一篇文章中可以采用几种文体。一篇作文必须以一种文体为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四不像”文体,即“无文体”作文。

所以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熟练地对高中的文本进行解读并善加利用,使文本成为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最好途径。

一、在阅读与鉴赏中增强文体意识

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有很多选自名家的文章,这些课程资源利用好的话,完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文体的区别。以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五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曹禺先生的《雷雨》这篇文章时,根据它的文体特点,着重引导学生挖掘戏剧的特点,通过对文章的深度解读,找出文章中各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四凤与周萍的冲突、周大海与周朴园的冲突、繁漪与周萍的冲突等等,通过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学生明了戏剧这种文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戏剧矛盾和戏剧冲突。再比如,学习杨绛先生的《老王》的时候,着重和学生探讨的就是老王的形象与杨绛先生在这里的形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明确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故事情节是小说的外壳,掩藏在故事情节之下的人物的鲜明个性才是小说真正的灵魂所在,从而让学生明了写小说这种文体应该着重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来展开。再比如,舒婷的《祖国啊,我的祖国》是一首现代诗歌,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合作和探究的形式来找出诗歌中出现的几个意象,抓住这个主要的问题,学生立马就能回答出“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地面的花朵、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伤痕累累的乳房”等意象,通过对意象的分析,就能抓住作者行文的思路,同时再去分析诗歌的语言,凝练是它最主要的特征,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诗歌教学的核心就是对意象的把握和语言的赏析。通过对不同文体教学的侧重点的不同,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而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采取同一种教学思路来上课。希望通过课堂设置的区别,真正做到新课标中所提倡的:“阅读理论类文本,着重思考其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阅读实用类文本,从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作者的感情倾向和理性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

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巩固文体模式

通过第一个阶段的指导和合作,使得学生在写作中注意模仿名作,感受到特定的文体模式。一些大家的文章往往是某种文体模式具体化了的范本,它具体而形象地告诉人们应该这样写或不应该这样写。如宋吕本中在《童蒙诗训》中就强调:“学生须先熟看韩、柳、欧、苏,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他认为体式领会比“用意下句”更重要。而《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林黛玉教香菱学诗,也是先让香菱熟读了王维的一百首诗歌,其次是杜甫,再是李白,这些诗歌名家为香菱学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有不少古人对于名家的这种模仿是认可并赞同的。在必修一向青春举杯这一单元中,我让学生模仿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根据写作指导中激活我们的诗情这个内容,也让学生写一首《沁园春》的词,因为是刚学过这篇文章,学生熟读成诵,在感受到词中的雄心壮志之后,学生也能根据这种固定的模式写出像模像样的作品,如《沁园春·梅》《沁园春·把握梦想》《沁园春·路》等,学生在看到自己的大作时惊喜与教师的欣慰交杂在一起,正印证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一句话:教学相长。当然,除了对于词的仿写,我也根据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的内容,让学生去读金圣叹先生的作品,让他们写文学短评,学生也能做到夹叙夹议;在竞争语文课代表的时候,也让他们在感受《不自由,毋宁死》《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自己写演讲稿,至今还记得当时满堂雄辩的激情。有时,针对社会中的某种现象,让学生写一写议论文,这时,我又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标准,说理一定要论据充足、材料丰富。通过对文学体式的不断巩固练习,再加上对名家的崇拜模仿,学生不仅能区别不同的文体,也能在作文中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使写作变得规范。

三、充分利用选修课程深化文体特征

近几年,我校开展了教师每人开设一门选修课的活动,针对文体的不同,我先是开设了一门《影视文学》,主要是对必修课程中有关戏剧、电影剧本的一个补充和发展,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戏剧和电影剧本这种文体的特征。最后采用论文考核的模式,使学生归结点又回到写作中来,这样的写作看似松散,并不像高考作文那样有强烈的限制性和局限性,但是学生要课外查阅资料、总结整理、撰文书写,其实也并不轻松,但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如果有机会,根据文体的不同,我还想开设几门不同的选修课,比如诗歌品读、散文拾珠、小说鉴赏等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使得学生可以写多种不同形式的文体,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为他们以后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常听见有人说,做老师难,做语文老师更难!

也听见有人说,写作教学不可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但我坚信,只要有梦,肯下苦工,你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学生终将还你一个光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金振邦.时代呼唤一种自觉的文体[J].社会科学探索,1994.

文体意识与文章的阅读和写作 篇3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题完诗, 纪晓岚把纸扇交到乾隆手中, 乾隆接过纸扇, 连声称赞:“好!好!龙飞凤舞, 一气呵成, 好!”但是仔细一看, 却发现诗中缺少了一个“间”字, 乾隆暗自思量, 纪晓岚素日恃才狂放, 今天莫非是欺我无学不成?于是龙颜大怒, 呵斥道:“纪晓岚, 你故意漏字, 来欺骗朕, 该当何罪?”说着就把纸扇扔给了纪晓岚。纪晓岚闻言大惊, 拿起纸扇一看, 原来自己在提笔挥洒之间, 果真漏写了一个“间”字。但纪晓岚是谁啊, 他稍停片刻, 便镇定下来, 说:“万岁息怒, 臣写的本不是王之涣的出塞诗, 而是根据他的诗, 重新写的一首出塞词。”乾隆见纪晓岚胸有成竹的样子, 有点儿纳闷, 说:“既然你写的是一首出赛词, 那你就给朕读一读。”纪晓岚手持纸扇不慌不忙地朗诵起来:

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样一改, 虽然与王之涣原诗的意义有很大不同, 但仍不失为一首格调高雅、意境开阔的好词。乾隆听后, 甚为欢喜, 不得不叹服纪晓岚的聪慧机智。纪晓岚急中生智, 抓住“诗”与“词”的文体差别, 不仅使自己化险为夷, 也为我们奉献了一首别具一格的《出塞词》。这个掌故充分体现了文体意识的重要性。

明代文体学家徐师曾在他的《文体明辨序说》中说:“夫文章之有体裁, 犹宫室之有制度, 器皿之有法式也……苟舍制度法式而率意为之, 其不见笑于识者鲜矣, 况文章乎?”文体就如同制度之于宫室、法式之于器皿一样重要, 一样不可忽视。

那么, 何谓“文体”?“文体”即文章体式, 是写作实践中反复出现、被遵从或恪守的文章类型, 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 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文体的构成因素比较复杂, 有表层的文本因素, 如表达方式、题材性质、结构类型、语言体式、形态格式等;也有深层的社会因素, 如时代精神、民族传统、阶级印记、作家风格、交际境域、读者经验等,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共同推动文体的形成与发展。文体虽然属于文本的形式范畴, 但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文本内容决定体裁形式, 选择、运用哪种文体, 取决于表现对象的特点、表达目的的需要以及作者表达内容的具体方式。反过来, 任何文体都同其一定的表达内容相适应。同时, 文体一经形成和确定, 又会反作用于表达内容, 对内容具有一定的制约和要求。而且, 文体本身就具有内容的性质, 没有不与内容相联系的形式。

从社会文化学角度看, 文体的客观存在是一种社会文化需求。读者反应——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姚斯认为:“文学的形式类型既不是作家主观的创造, 也不仅是反思性的有序概念, 而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类型与形式的存在依赖于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功能。”每一种文体都具有其它文体无法取代的功能与审美效应。正如莱辛在《汉堡剧评》中所说:“各种体裁的诗歌不可能改善一切, 至少说两种体裁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审美效果;但是每一种体裁可以尽其所能做到最好的改善, 而且在其范围之内做得比其它体裁更好———那才是它的特定目的。”从更深层的写作主体性角度看, 文体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表达, 是选择, 是风格, 甚至是一种强调。作家在构思创作过程中, 总要选择最符合自己创作意图和表现对象的某种体裁、结构、话语方式等等, 因而有人视文体为艺术创作的选择性。

文体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

1.规范性:文章体式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 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 一种文体一旦形成, 在体裁、结构、语言、格式等方面就有了自己特有的规定性, 这是文体的本质特征。文体的规范性有的比较原则, 如现代诗歌只要求分行、基本押韵即可, 并无句数、字数、平仄方面的严格规定;有的比较具体, 如行政公文;有的比较宽松, 如散文的文体规范就相当宽松自由;有的比较严格, 如学术论文, 法律文书等。

2.流变性:文体既有稳定性, 又是流动的变化的, 具有社会历史性。因为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形态, 并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表达需求相适应。一种旧文体的消亡和一种新文体的产生归根结底在于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金代学者王若虚说得好:“定体则无, 大体则有”, 恒定不变的体式是不存在的, 但文章的基本体式是确实存在的, 这就是“定体”与“大体”的辨证关系。以散文为例, 散文的概念, 从古到今经历了一个由广而狭的演变过程。在古代, 散文是指与韵文和骈文相对的一切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 如经传史书、书信、论文、奏议、序跋等等, 均归入散文之列。现代散文则是指那种题材广泛、写法自由、个性鲜明、情文并茂的文学体裁, 包括杂文、随笔、小品文、书信、日记、速写、素描、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等。20世纪八、九年代, “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等“大散文”方兴未艾。

3.综合性:文体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文本表达方式、题材性质、结构类型、语言体式、形态格式等方面的综合, 另一方面是多种文体之间的渗透、融合、交叉。

从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角度看, 文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1.根据文章体式确定文本形态及内容构成要素。2.依据不同文体的结构模式确定组织形式及结构类型。3.依据形态模式确定语言体式。4.依据格式要求把握文章的格式要素及标识规则。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的审美特征、语言风格、功能价值等基本规定性, 这是每一个创作者在动笔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新闻文体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时效性、真实性是它的基本特征;解决现实问题是应用文体的主要功能, 其基本特征是实用性与规范性;审美性、文学性是文学文体的基本特征;思辨性、针对性则是议论文体的主要特征。面对同一写作素材, 选择的文体不同, 其文本形态、语言风格、构成要素、结构模式等也不可能一样, 当然, 读者最终从文本阅读中获得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请看郭小川的诗歌《闪耀吧, 青春的火光》:

我几乎不能辨认

这季节

到底是夏天还是春天

因为

在我目光所及的地方

处处都浮跃着新生的喜欢,

我几乎计算不出

我自己

究竟是中年还是青年,

因为

从我面前流过的每一点时光

都是这样新鲜

这首诗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和欢畅。阶梯状的分行排列, 错落有致, 仿佛波涛起伏的节律图式, 仅凭视觉, 就可唤起读者的生命感应和情感律动。同时, 文句的截断, 以及诗行间悬浮的空间位置, 给文本页面留下了跳跃活泼的空白, 使诗行具有了一种趋向再生与延展的形式张力, 这种张力, 本身就可有效地激活读者心态, 使之进入一种情感振奋的诗意状态。这种审美效果的达成得益于诗歌这种文体独有的文体特征。如果我们不这样不这样分行排列, 换成散文的形式:

我几乎不能辨认这季节到底是夏天还是春天, 因为在我目光所及的地方处处都浮跃着新生的喜欢, 我几乎计算不出我自己究竟是中年还是青年, 因为从我面前流过的每一点时光都是这样新鲜。

显然, 同样的文字, 只是因为选择了不同的文体形式, 其艺术感染力便大打折扣。

文体的内涵、特征与作用要求我们在文章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必须具有明确的文体意识。文体意识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欣赏中, 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 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 是一种高度语文修养和读写技能的体现, 是人们文本艺术思维趋向成熟的标志。

如果一个读者具有鲜明的文体意识, 他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等信息, 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 去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 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新的含义。文体意识强的读者绝不会以“科学真实”或“生活真实”来考量“艺术真实”, 也不会以文学性、审美性来取代新闻文体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同样道理, 具有鲜明文体意识的创作者, 会根据具体的主题思想和表达内容, 去恰当选择从大量文本中抽象出来的、存储在大脑信息库中的某种文体模式来建构自己的作品, 以实现特定的写作意图和审美理想。一些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在申论考试中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用文学性笔法写申论, 虽然语言华美, 洋洋洒洒, 但内容空洞, 不得要领, 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关于申论写作的文体意识。对此, 近代学者施畸在他的《中国文体论》一书中早有阐述, 他说:“创作文章, 如不论体类, 其势犹无轨之火车, 失缰之骏马, 虽在天才。不免危殆。”

但这并不是说, 写文章必须完全遵从文体规范, 不能越雷池一步。恰恰相反, 文体的探索与创新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真正文体意识鲜明的创作者, 会以这种文体模式为坐标和参照系, 一方面遵循它的基本框架和规格, 一方面又进行自由扩张和变异,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的每一篇小说都有体式方面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格式的特别”, “格式的特别”与他小说“内容的深切”是密不可分的, 换句话说, 在一定程度上, 正是“格式的特别”成就了鲁迅小说“内容的深切”。2007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 分析阐释的是“诚信缺失”这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 从题材内容看, 应该是一篇典型的社会评论, 但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医学报告这种应用文体, 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个就诊过程, 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特点, 并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出“丧失诚信”的原因, “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全文思路清晰, 层层深入, 用语诙谐, 且不乏令人深思之语。但形式创新无疑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论写作主体的读者意识 篇4

关键词:写作主体 读者 读者意识

读者的阅读接受是写作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写作受体已成为现代写作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但即使如此,写作学教材或专著中,就读者意识展开深入探讨的并不多①。本文欲就此问题谈谈个人浅见,以抛砖引玉,促进研究的深入。

伴随系统论、信息论、传播学等理论的产生而来的是其对各门学科理论的创新和进步带来的有目共睹的贡献和影响。现代写作学也同样受益。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活动体现为写作主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写作客体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互逆互动无限循环的运动过程。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写作四体中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这个系统的运动中断或停滞。这表明读者是整个写作活动不可或缺的一环,读者意识必然是写作主体的写作意识之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读者意识是指写作主体在从事具体写作行为的整个写作过程中为追求理想的信息传播和精神交流效果而充分考虑读者、预先设想读者的意识。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知,写作活动主要是在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即接受主体读者。这里忽略写作受体与读者之间的区别)之间进行的信息传播和精神交流活动。由于这种传播和交流活动是以书面语言形态——文字符号为载体为中介,这导致接受主体——读者在接受信息作出反馈时,必先进行信息解码,将集合为书面语言形态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大脑可以理解消化的内容信息,然后才能做出信息的反馈,使传播和交流得以完成。大家知道,信息传播有这样几个基本环节:信息编码→信息发出→(通过信道)信息传播→信息接收→信息解码→信息反馈。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即使不考虑由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其他信噪的干扰,也会发现影响信息交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信息编码和信息解码。前者涉及信息发出者,后者涉及信息接受者,在写作活动中刚好对应的是写作主体和写作受体。从写作主体说,他编码的方式方法就成为直接影响接受主体读者解码的关键。换言之,写作主体“写什么”和“如何写”是否考虑到了写作受体的心理、兴趣、需要,以及在知识、能力、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差异,是否能保证自己的“言说”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传播效果,让读者理解接受自己传播的信息,并以不同的行动方式作出反馈。也就是考虑“为谁写”。而这就体现为写作主体的读者意识。可见,读者意识对于成功的写作同样不可或缺。

我认为写作主体考虑读者预设读者的意识应从以下方面着眼。

首先,应明确写作的根本目的以及读者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递信息,写作本质上体现为写作主体与写作受体之间的精神交流。写作活动的交流性已内在规定了写作主体在从事写作行为时必须具有读者意识。这种主体间的交流可从三方面来加以认识:

一是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从系统论知,生产和流通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政治经济学知,产品的价值是在流通领域实现;从现代接受理论知,没有读者参与的写作活动是失败的写作活动。因为写作产品的生产和写作产品的阅读接受是一个系统,写作产品的价值同样在流通领域实现,读者的阅读接受不仅完成了主体间的交流,更使写作产品的价值得以实现。现代写作理论认为,写作活动是文本生产过程和文本阅读过程的统一,读者的阅读接受是写作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读者是写作活动当然的参与者。

二是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与隐含的读者相对的是显在的读者,上文所说的真实的读者即是显在的读者,指与写作主体分立的、相对的、外在的读者;这里,隐含的读者是指写作主体在自己内心所预想的可能的读者。因为,任何一个写作主体都同时具有阅读主体的心理特征,他也同时是自己产品的第一读者,这表明,整个写作活动中实际上始终贯穿着读者因素的参与。写作主体既作为隐含的读者也作为显在的读者参与了整个写作过程,这是写作主体读者意识的最有力证明。

三是作者与读者的双重主体性。写作活动作为写作主体与阅读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活动,我们已经看到了作者所具有的双重主体性质(既是写作主体又是阅读主体),其实,读者也具有双重主体性。读者作为阅读主体参与写作活动已很好理解,问题是,他也作为写作主体,是写作产品的再生产者。这可从两方面来说,⑴读者根据以往阅读中积累的有关文体知识和惯例经验,始终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乃至支配着现实的阅读,这实际上意味着将写作规律运用于阅读之中,并将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以意见或建议反馈给作者引起作者后续的写作行为,从而使阅读具有了写作的性质;⑵在审美性阅读中,读者阅读的创造性特征使文本的意义增殖。接受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伊瑟尔认为写作受体的接受活动不是一种简单的还原、再现、复制的活动,不是被动地接受写作主体的观点,而是一种积极、能动、建设性的活动。写作受体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文本,将自身的特殊性投入文本去还原并丰富原文的含义,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通过读者的阅读,文章的价值不仅没有损耗,反而不断出新。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读者阅读的创造性特征使文本的意义不断增殖,而使艺术作品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以上论述也再次强调了写作受体在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那就是:写作受体是写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写作受体是文章价值的实现者;写作受体是文章的再生产者。

其次,应明确读者的构成或读者的类型。

我们一般从性质上将读者分为三种类型:普通读者、专业读者、法定读者。写作主体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读者来选择适宜的言说方式和语体风格。所谓普通读者,从写作主体而言是指其写作产品的接受对象指向社会大众指向所有人;从接受主体读者而言,虽然文本的受众是普泛化的,但不同的读者都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而各取所需,采取有选择有重点的阅读与接受。这种情形在实用性阅读和审美性阅读中都可找到大量例证。例1,像党政机关发布的公报、公告,新闻媒体在报纸、网络上发布的新闻等,其读者是所有社会大众,但每个公民对这些文本内容信息的关注度表现出很大差异,其选择性就明显不同;例2,审美性文章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它的读者对象无疑也是所有大众,但阿Q形象在每个读者心目中是各不相同的,这一方面是由于阿Q形象本身意蕴的丰富性复杂性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每个读者个体差异的特殊性造成。可以看到,面向普通读者的实用写作侧重于制造性和务实性,较易操作;而面向普通读者的审美写作,要凸出创造性和艺术性,较难操作。从读者理解接受的难易度上看,实用文的解读较易;审美文的解读较难。

所谓专业读者,是指文本的接受对象局限于特定行业特定职业特定专业的人。就行业或职业言,象刑事侦破文书、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X光透视造影报告、会计年报表等实用文书,表现出很强的行业性和职业特点,其读者必须是熟悉行业规范和相关业务知识的专业读者;就特定专业言,各学科的专业论文专业著作专业教材,它们的读者必然主要是受到特定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专业读者,非专业读者虽亦可阅读,但理解接受上就面临诸多困难。

所谓法定读者,主要限于党政机关的公文读者。在党政机关公文文种中,除了公告、公报等几个文种其读者非法定之外,剩下的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其读者均属法定读者。众所周知,公文是党政机关用来管理党政事务的工具,发文机关是法定作者,收文机关是法定读者。这是基本常识,不用细论。问题在于公文的撰写者以代言人身份参与公文写作时,既要充分考虑被代言者的形象、威严,更要考虑公文读者的阅读接受效果。这在公文语体风格上的要求是做到准确、庄重、严肃、平实、简明、得体,表达无歧义。

第三,要研究读者,具备一定的读者知识。

写作的价值可笼统概括为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就是说,写作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的。而人类社会的核心构成因素就是人,每个人都具有双重主体性(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马丁·布伯所言的“我-你”关系,是既独立又统一的存在。因此,写作就是为每一个人服务的。相应的,研究读者也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也就是研究读者。那么,哪样一些方面的读者知识应引起写作主体的重点关注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学知识。了解读者的心理、兴趣、需要;了解读者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知识结构、能力与习惯、阅历与经验等。2.社会学和文化学知识。学习一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知识,认识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了解社会文化心理、大众文化心理以及这种心理在不同职业人群身上表现的共同性和差异性。3.哲学和历史学知识。学习哲学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二是掌握最普遍的方法论,有利于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读者;写作是为当下的时代服务的,时代现实不过是历史的总和,时代的特征时代的状况时代的精神时代的声音是过去历史在当下的集结和反映,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让写作更好地服务于他的时代。

第四、要考虑怎样顺应和引导读者

写作主体时时强化自己的读者意识,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读者知识,实际上体现出了写作主体对写作受体的某种程度的顺应。写作主体一旦承认写作受体是构成写作活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写作受体才能把信息从语言符号的系统中转换出来,就会在题材选择、意旨传达、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进行退让和妥协,以获得较理想的接受。

然而,顺应读者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引导和征服读者。根据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塞尔(J.R.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可知,言语行为具有三大功能:以言述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以言取效)。这对应于写作主体的读者意识在其作品中的表现就是(1)向读者传输有益的知识信息;(2)向读者发出指令,施加影响;(3)以高尚的写作陶冶读者的情操。[1]写作产品暴露出来的这种读者意识强调了写作主体引导和征服读者的意欲。当读者接受某个信息,并把它储存在自己的信息库中时,就已经被作者改造、征服了。因为读者欣赏作品而在情感、情绪上受到影响,都表明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写作主体俘虏,而写作主体也因此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就此而言,对读者的征服显然是以对读者的顺应作为交换条件的。越是理解读者、考虑读者、顺应读者,越是能够获得好的传播和交流效果。

其他要考虑的问题,如审美性阅读中,读者的美学情趣、作品留给读者的审美再创造空间、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等这里不一一展开。

总之,读者意识的内涵是丰富的。应提请注意的是,“读者意识”虽要顺应读者但不意味着对读者的依附和迁就,顺应正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写作的引导和教育功能,最终征服读者,达到写作目的。

注 释

①尉天骄主编《基础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谈到了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的表现;周淼龙著《现代写作论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探讨了读者意识。

参考文献

[1]尉天骄.基础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9-105

写作主体的文体意识 篇5

分层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包括学生的分层教学和教学知识的分层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实行“分层合作研究”的学习模式,具体实施方法设计如下:

一、学生自由组合小组,组内自主分层定位

将全班分为6人的学习小组(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分组),在6人小组中,学生在对自己和对组员的写作水平的了解下,根据拟定的“战队层次标准”,以两人为一战队,组内学生进行自主分层,定位为A、B、C三层战队。A层战队的学生为写作能力较差,作文中往往出现审题不清、偏离题意、文体不清、遣词造句有问题等现象,得分在36分左右的学生;B层战队的学生是写作水平处于中等,能围绕中心完成一篇作文,但是重点不够突出,结构不够清晰,没有亮点;C层战队的学生写作能力较强,能达到较高的基础等级得分,并且在发展等级得分中有自己的亮点。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每层战队的人员是可以流动变化的。同时,每组6人又是一个整体,最后教师将6人的作文得分合算成总分,形成组与组之间的较量。

二、教学任务的分层合作

秉着“任务到人”的原则,让每层战队的学生都有任务可做,具体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操作方法。当教学内容难度不大时,C层战队的学生预计可以初步完成,可以采取互助的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即给学生布置同样的作文内容,形成C层战队解答、指导B层战队学生的疑问,B层战队的解答、指导A层战队学生的疑问,形成组内的层层互帮;当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时,可以进行互补的方法,各司其职,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即安排A层战队的学生进行初步的搜集材料、列出初步提纲等,安排B层战队的学生在A层战队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观点,选择出典型的事例,并且完整联系成一篇文章,要求规范文体,切合题意,C层战队的学生在此基础上突出发展等级,或个性思维,或语言出采,或构思新颖,在创新上要有所突破。如此一来,每组一篇优秀的作文,是每层战队学生的层层组合,让学生既觉得自己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在合作中看到了自己有待进步的方向,促使每个梯度的学生都取得进步。

三、教学点评的分层合作

上一篇:晨练现状下一篇:大型高层综合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