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

2024-05-31

新闻特写(精选十篇)

新闻特写 篇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近日,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 (皖发[2011]27号) , 就安徽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出了明确地意见和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掘起、兴皖富民主题主线, 推进城镇化提速提质, 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 强化城镇综合承载力建设, 引导人口合理有序迁移, 促进异地城镇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 走出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民生优先、社会和谐的发展道路。

基本原则包括:产城融合的原则、协调发展的原则、分类指导的原则、生态宜居的原则和彰显文化的原则。

主要目标是: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完善“一圈一带一群”的省域城镇空间格局, 到2015年, 全省城镇化率超过50%, 城镇公用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 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到2020年, 全省城镇化率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时期, 重点组织实施“11221”工程, 推动合肥市建设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建设以芜湖市为中心的滨江城市组群, 发展20个以上县级中等城市, 培育200个左右特色镇, 实施万村规划综合整治工程。

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

大力发展城市群。推进合肥经济圈统筹发展, 促进沿江城市带城市组群发展, 支持皖北城市群加快发展。支持皖南山区及皖西大别山区以特色城镇化为核心, 坚持环境优先、绿色发展。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各类城市的不同特点, 分类指导, 加快建设。到2015年, 全省形成6个城镇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8个城镇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

着力发展县城。按照城市的标准规划建设县城, 推动20个以上具有较强实力的县城加快发展成为县级中等城市, 鼓励其他县城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小城市。

积极培育特色镇。选择200个左右中心镇,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 按照市政标准改造与完善基础设施, 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综合改革,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特色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开展村庄整治, 做到“一村一规划”, 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施配套化, 促进全省万村居住环境逐步改善。

着力提升城镇综台承载能力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完善城镇功能分区, 合理配置产业用地, 规划建设各类开发区、产业集中示范园区和产业集群专业镇, 引导产业向开发区、园区集中。每个市重点培育3个以上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每个县培育2个以上特色产业, 每个镇培育1个以上品牌产业。

统筹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 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省内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省内所有县城半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 快速客运铁路覆盖所有省辖市。实施综合治理,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全面加强电网建设, 加快构建完善的电网系统。规划建设天然气应急调峰设施, 实现县县通天然气。

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建设原则, 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 加快形成城镇地下公共管道体系。提升城市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水平, 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覆盖和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 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提升城镇信息化管理水平。

加强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取向, 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镇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城镇文明水平

促进城镇绿色发展。以节能环保为目标, 促进城镇紧凑集约发展。严格保护生态环境, 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 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 保护城市周边湿地、森林生态系统, 推动区域绿道、城市绿环建设。有条件的城市要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50%左右的县要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彰显城镇文化特色。结合安徽文化禀赋特征, 提高城乡规划和设计水平, 做到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相协调。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 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

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坚持规划引领。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目标, 建立和完善规划体系。实施“阳光规划”工程, 完善城乡规划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制度。到2015年, 每个市、县 (市) 都要建成规划展示馆。

强化规划实施监管。认真执行规划强制性内容, 严格实施“蓝线、绿线、紫线、黄线”管理制度, 严格规范用地性质和容积率等规划条件的调整程序。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 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 实行乡镇规划员制度, 实现乡镇规划县管、村庄规划乡镇管。完善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制度,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维护规划的公共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积极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稳步推进行政区划改革。根据城镇化发展需要, 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适当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 适时调整部分市中心城区区划设置。推进县、镇 (乡) 社区建设。

发挥土地政策促进作用。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 有关指标适度向县级中等城市倾斜。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退出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民生、维护公共服务设施的长效投入机制。培育省特色镇镇级政府融资平台, 省特色镇辖区内收取的士地出让金, 净收益优先用于镇、村基础设施建设。

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面向基层, 支持县城、省特色镇和其他小城镇建设。积极拓展城镇建设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引导中央和省属企业等参与县级中等城市、特色镇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市政公用产品 (服务) 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城镇管理。强化市辖区政府城市管理职责, 加强县城、镇的城市管理执法, 建立城镇管理新体制, 提高城镇管理效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维护城乡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着力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政策, 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医疗卫生、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建立新市民培养机制, 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研究制定省内异地城镇化户籍政策, 引导人口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集聚。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不断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 到2015年实现保障性住房覆盖面20%。

加强组织领导、实施考核评价。各级政府都要成立城镇化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加强专题培训, 提高各级各部门的能力和水平。建立推进城镇化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促进全省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

新闻人物特写 篇2

徐xx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八十年代作为我国在特殊时期急需的人才,她年仅17岁就成为了乡村的民办教师。但2007年她和一批民办教师一起下岗了,年过四十的她踏上了打工的道路。

再见她时是在去年的十月一假期,在我们那的一个烟花爆竹厂。我去找临时工做,被安排在一间房子里,给四个妇女(厂子位于我们村子附近,所以在那打工的都是周边的村民)抱鞭炮盘子。老板吩咐完任务后就离开了,我就开始了干了。我不打算和她们打招呼,因为她们都在低着头忙着编鞭炮,不能耽误她们挣钱。她们似乎也没准备和我的招呼,四个人,三个人匆匆的向我瞟了一眼。剩下的一个还没等我看向她,她就把头低下了。她包裹得是那样严实,也是,这里的环境太差了,到处都弥漫着烟灰,一天下来脸上、指甲缝里、鼻腔、口腔全是烟灰。对于农村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四个妇女中三个人谈得火热,她们一边嘻嘻哈哈的说笑,一边不停的麻利的编着。唯有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笨拙的编着,她此刻头埋得更深了。我很好奇,每次给她抱盘子我都想和她搭话。可惜,她每次都没有给我机会。在我眼里这是一个神秘的女人,所以我有时间就去打量她。她穿的衣服朴素且干净,她的坐姿也特别规整,从她唯一裸露在外的额头看得出她的皮肤很白,很细。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大。

三天过去了,我依然没有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第五天,我要开学了,去和老板结工资,在老板的账簿上,我看到了“徐xx”三个字。再三核实,原来那个神秘的人物就是我的老师!

„„

今年的十月一我又去了鞭炮厂,还是那间屋,还是那几个人。我走进去,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庞。“老师,原来是您!”我不能不惊讶。徐老师,和去年判若两人。她早已摘下了面纱,脸上也已经沾染了些许烟灰。她在大笑中抬起头来看向我,她麻利的手停下了“陈星?”

„„

“去年来的也是你吧?真快,现在都是大学生了。” 我点头默认。

“我去年也是刚进来,啥也不会,还竟觉得丢人,听说来的是个大学生,我就更怕被你知道我曾经是个老师了。”

“那有什么了?”

“其实现在想想也没有什么,一开始那两年心里就有道槛过不去。我教书二十多年了,突然有一天我不能走上讲台了,我一时不知该干什么了。我从小就想做一名老师,后来真成了,没想到又半路出家了,心里怎么也说不过去。”她低下了头,一会儿又抬起头来对我笑了。

“那么你们现在有津贴吗?”

“津贴?没有。我们是民办教师,什么证也没有,现在是看地区的经济状况,我们这是没有的。”

“那当初您为什么不去考个证呢?起码现在不用出来干这样的活了。” “我们在那个年代接受的教育和现在接不上轨了,不过还是想考过的,可是现在的毕业生太多了,我们连考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公平!”我愤怒了。

“现在哪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之说,其实换一种生活也还好。我现在在这里工作很快乐。在这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挺好的。你不知道我这几年去外地打工,唉!年龄大了,又没有手艺,去一个厂子就碰壁,去一个厂子就碰壁。那滋味没法说。”她转过去了身体,我知道她哭了。“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学有一技之长,别像老师是的。”我看着她,点头,她的头发蓬松了,其中隐约可见几丝白发。

老师说完话后急着跑回那间屋子,她说明年她的儿子要考大学了,她得抓紧挣钱了。民办教师,可还有人记得他们?

“养老”特写 篇3

“空巢老人”:但愿悲剧不重演

据悉,75岁的中科院院士、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陈中伟教授,在上海独居的家中意外坠楼不幸去世。又据报道,日前,在上海某居民小区又发生一桩令人感慨之事:一位老太太在家中突然去世,数日后才被人发现。据邻居介绍,老人的老伴两年前去世,子女平时也很少来。

这些悲剧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空巢老人”(身边无子女,又无他人照料的老年人)养老问题的忧虑。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空巢老人”数量已超过2340万。全国老龄委员会一负责同志估算,目前中国城市里的“空巢家庭”已经占老人家庭总数的30%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80%以上。

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空巢老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市约有100万个“空巢老人”,预计2025年老年人口达到高峰期时,上海市将至少有80%以上的老人和子女“分居”。

《北京周报》最近也披露了北京“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据报道,根据调查,北京市2003年“空巢老人”家庭约为45万户,占全市老年人家庭总数的38%;“空巢老人”约为69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40%。当问到最为担心的养老问题时,约为40%的“空巢老人”最担心“生病没钱治疗”,30%左右的人最担心“没有生活费来源”。

“空巢老人”的出现与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家庭结构小型化有关,再有就是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经商、工作等,留下“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他们最需要“三大保障”: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费用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另外,“空巢老人”的精神健康状况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空巢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对离退休后的生活变化不适应,不知该做些什么、怎么与社会交往。这些老人大都对子女情感依赖性强,向来有“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待到真正需要子女照顾时,儿女却不在身边,因此产生强烈心理失落,影响了老人的晚年生活。日前,对“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问题也提上日程。

案例二

城市白领的困惑

作为一名来自中原小城的大学毕业生,小李满怀着对大城市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留在了求学地——北京。大城市的喧嚣使年轻的他血液沸腾,斗志冲天,在忙碌中感受着创业的快乐。但是,忧伤偶尔也会袭击他一下。令小李感到担忧的不是能否成功,因为他知道自己年轻、有“知本”,一定能在这个繁华都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担心的是那“遥远”的未来。

由于没有争取到留京名额,小李的户口和档案在毕业后被发回原籍,他目前所在的贸易公司只提供工资与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虽然小李的薪水早就超过了他已经工作了30年的老爸。可是,他父亲领到的是份“实实在在”的退休工资,足以保证在那个小城里的生活且不会降低生活水平。而小李的薪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浮动的,与业绩挂钩,不要说是退休后,就是现在也不能保证总是“足额”。所以,小李担忧自己在将来能否像父亲一样安享晚年。

学经济的小李算了一笔账,自己每年6万元的年收入还有上升空间,有可能在5年内进入年薪12万元的行列。看似可观,即使按年薪12万元的标准计算,以自己目前每月在吃穿、交通、娱乐、通讯上花费4000元的标准,就要花去收入的1/3,如果考虑到将来结婚生子养家糊口的费用,恐怕日常花费要占到年收入的2/3。剩余的1/3还要考虑买车、买房以及应付意外开支,刨去这些开销,恐怕所剩无几。小李知道,养老保险发放的养老金非常有限,不足以维持自己目前的消费水准,如果再要考虑到退休以后不断增加的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晚年生活可能入不敷出。所以,每当想起“遥远”的未来,小李只能无奈地自嘲“我的未来不是梦”。

案例三

“退休农民”:“有了养老金就像多个儿子”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66岁的农民辛丰桥今天很兴奋,上午他刚从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一个红色的存折,今后凭这个存折就可以每个月从银行领取87元养老金了。

从2003年9月21日起,青岛市有1万多名农民和辛丰桥一样开始步入“退休农民”的行列,成为青岛市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第一批受益者。

千百年来,孩子和土地是农村老人的主要依靠。辛丰桥有两个儿子,以前的生活一直是由儿子负担的。此次和老伴缴纳养老保险的8000多块钱也是两个儿子支付的。“如今我和老伴都投了保,有了这个政策,年景孬好都一样能领到养老金。从下月起,我跟老伴两人每月能有174元的养老金,真跟多出一个儿子一样啊!”

在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耕地的减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社会稳定的敏感话题。据了解,中国每年非农占地四五百万亩,加上沙化、盐碱化等自然减损,每年减少农业用地近千万亩。庄稼地成了工业园,农民们开始务工,尽管收入不比耕地少,但养老的事仍是许多农民的一块心病。

青岛市城阳区1994年建区规划占地六个村,八年间农民人均耕地由原来的0.7亩缩减到了0.07亩。由于土地的变更,从2001年开始,青岛农民上访政府“讨说法”的事情屡见不鲜。2003年7月1日,青岛市选在城阳区开始了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只要年满18周岁的农民都可以参保。农民每年缴费267元,连续缴纳15年或一次性交足投保金后,女性农民年满55岁,男性农民年满60岁就可以每月定期领取养老金。尽管这对于相当多的农民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辛丰桥却说“这很值”。他算了一笔账,前期投入的那些担保金四年内就能领回来。

对于政府来说,更多考虑的是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否形成良性循环。青岛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一官员说,根据试点的要求,除了农民个人缴纳外,村集体和区财政也要对社保农民有一定补助。

人口的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大大超出人口学的范围,给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均带来重大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整个社会的氛围如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口的老龄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如何?老年产业是否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老龄化对政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果政府过多地维护老年人的权益是否会损害中青年人的利益?我们将采取怎样的社会保障制度去化解老龄化的冲击?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这个话题未能涵盖而又的确值得人们深思的重要问题,对此,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在编辑这组文章时,他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思索。

解析新闻人物特写的描写 篇4

新闻特写有好几个分类,而人物特写属于其中一个分类,其目的在于重现新闻人物的行为,让大家对于新闻中特写人物的认识更加有动感,且能激发后续对于新闻人物的想象空间,这对于宣扬新闻人物有加深印象的过程,还能借鉴他们成功与否的经验。

1 新闻人物特写的特点

人物特写作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特写的手法用在新闻事实的报道时,要用特别描写的手法去加深大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印象。例如可以运用渲染气氛、细节描述、情景搭配等方法使大众即便不亲身体会也能深刻感知到新闻传递的效果。

1.1 记者所做的现场观测的重要性。

大众所能接触到的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包括新闻人物的专访,多数是跑场的记者采访得到的,只有记者先行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收集人物特写的材料,才能高效、有计划地做好新闻人物的特写。还有一种则是通过记者预约等方式来获取特写任务或事件的第一手资料的展示,通过与专访人物的情景对话或采访来完成对新闻人物的描写。

1.2 具体描写的手法介绍。

大多数报道多以叙述的角度来报道一件事实或报道一个人物的基本情况,特写尤其是人物特写则是抓住人物报道的具体形象或事迹进行渲染和传神描写。所做的报道必须包含人物的个性、特色或超然的形象等。如果这些描写的手法不到位,即便再去形容一些有关人物的其他事项,都无法使人物形象立体,也无法达到宣传的目的。

2 新闻人物特写的种类

特写的分类通常有两类,一是按篇幅长短来划分,可分为特写性消息和特写性通讯两类。而在人物特写上则是区分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两类。本文涉及的人物特写是指以人物为特写对象,在描述人物的形象、行为或动向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高境界的报道,而不是做简单介绍。比如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展示、个人时代的标签等都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多方位立体形象。这些报道出来的人物就能符合特写的要求。在人物特写中往往借助场景的再现来增加人物形象的可视感。

3 加强新闻人物特写的方法

新闻特写是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更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其特点是能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3.1 人物描写要生动化。

特写作为描述性的报道,有其独特的报道方式,而不能放弃的最为关键的主线是:涉及的报道必须是生动、准确、有立体感。只有做好了这一点,才能在人物特写中抓住特写对象的最为主要的特点进行报道,增强人物的可信度和形象的渲染化效果,另外要把握对象的神韵和动感。

3.2 情景交融的特写。

在表达人物情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感情色彩与景的交融问题,这对于场景描写表达出一个人物特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情景交融,就是报道对象的情感展示与报道想要表达的内容必须一致。另外特写下的人物往往要求在思想情感上要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感情必须分明。最后特写要求必须是打动人的报道,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如何去宣扬社会人物的正能量。

3.3 新闻人物特写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要达标。

首先要把新闻人物特写的描写手段等专业基础建设好,其次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验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那样在做新闻人物的特写时候可以信手拈来,一个人物的报道就像在讲故事的重点一样,要形象、立体,要有侧重点和焦点报道。

4 结语

新闻人物特写的写作手法通常以以下形式表现,把一个先进典型的人物描绘得感人至深;另一种是通过我们的写作手法,把一个落后典型的人物描绘得让人愤恨之至;第三种就是描绘普通人物,通过写作手法,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人人认可。无论是头脑反映正常的人还是头脑反应异常的人,都能通过写作手法展现给广大读者,让人一看符合其人其事,这就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规律所在。

参考文献

[1]廉玉晖.谈人物新闻写作的开篇[J].克山师专学报,2014,(2):80-81.

[2]李娜.人物特写编译的新闻叙事学分析——以新华社中共中央常委习近平特稿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28-32.

新闻特写 篇5

5月10日17时32分至18时15分,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8个乡镇35.8万人受灾。关键时刻,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迅速投身抢险救援一线,充分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实际行动在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践行创先争优的承诺。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害,换届后的乡村两级党组织接受了一次“大考”,第一时间维护了灾区人民的最大利益。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堡垒。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岷县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16000多名乡村党员干部,紧急开展救灾行动。转移群众、抢救伤员、道路清淤、排查险情等工作同步进行。灾害发生当晚,及时将1263名群众转移到乡镇政府会议室、干部宿舍和乡村学校等安全地带,同时搭建临时帐篷,动员群众投亲靠友,共分散安置灾区群众2.93万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一位70多岁的农民动情地说:“关键时刻,党组织是冲不垮的堤坝,是我们的主心骨。” 茶埠镇沟门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之一。洪水裹挟着沙石汹涌翻滚,肆虐房屋、道路和河道……山洪的咆哮声、老人孩子的哭声、冰雹猛烈敲打屋瓦的破裂声响彻山村。灾情就是命令。茶埠镇党委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茶埠镇“5.10”抗洪救灾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抢险救灾及灾情核查组、善后工作组。迅速组织全镇8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奔赴受灾最重的沟门村,冒雨进行紧急转移安置,帮助群众抢险救灾,妥善安排生产生活。

禾驮乡石门村在这次灾害中由于撤离及时,全村无1人伤亡。这一切,都应归功以石寿芳为书记的石门村党支部。灾情发生后,党支部在认真查看、核实并分析灾情后,及时动员党员干部和村民,迅速展开了紧张有序的抗灾救灾工作。针对村旁一座主道桥梁被堵,洪水淤积,对村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现状,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及时清除了桥洞内外的树干、电线、车轮等杂物,疏通水流,从根本上消除了次生灾害的发生;面对部分无家可归的村民,党支部动员他们暂时投亲靠友,就近寄住到安全地带的村民家里;针对生活物资紧缺,群众生活缺少保障的现状,党支部在安抚群众情绪、倡导村民相互帮助的同时,积极上报灾情,公平发放救援物资。石寿芳说:“党支部只有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发挥好作用,老百姓才能认可你,夸你攒劲。” 灾区缺电、缺药、缺帐篷,但运输物资的主要通道省道306线(申都段)严重堵塞。救灾必先抢通生命线。5月11日,申都乡党委积极组织协调,发动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调动装载机5辆、挖掘机2辆,组建党员突击队、民兵抢险队、志愿者服务队全力开展工作,从上午8时至下午15时50分省道306线(申都段14.5公里)生命通道被打通,保障了全乡以及兄弟乡镇救灾物资运送和伤亡人员转移安置以及险沟险段人员撤离。“解决好灾区群众的吃、穿、住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整个救灾工作的核心。”申都乡党委书记朱江龙面对灾情掷地有声地说。

李书记可是个大好人!“"没有李书记的帮助,我们今天可能还没有干净的水源!”......提起老党员李三个,申都灾区的灾民们个个赞不绝口。其实李三个并不是当地的书记,他现在的身份是修建申都乡人畜饮水工程及河堤修筑的个体老板。他家住在岷县西寨镇上山村,曾在村上当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所以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李书记”。灾害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救人!“李书记”立刻调动自己仅有的两台车辆,带上在身边的3个工程队员火速奔向受灾点。天黑了,紧急救灾指挥中心乡政府人影慌乱,匆匆忙忙,办公设备不能启用。“李书记”知道了,赶忙运来了工地上的发电机;没有柴油,“李书记”拿出自己身上仅带的300多元去购买。终于,指挥中心的灯亮了,抢险工作高效展开了!灾民饮水告急,李书记又带上自己的人员出发了。经过一天多的奋战,洁净的水源疏通了,灾民的饮水解决了。然而,“李书记”的工作并未停止,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仍奔波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常说,自已虽然已离开了村支书的岗位,但还是一名党员,无论在任不在任,心里一定要有老百姓。

五官特写见人物(一) 篇6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对眼睛的描写不仅能勾勒出人物的外贸形象,更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情。

老人满脸皱纹,眼睛被松弛的眼皮包着,简直看不见眼珠了。他不时努力地睁大眼睛,乞求地望着面前的人们,指望着有谁能够施舍一点硬币。可是好久都没见收获,他的眼神黯淡了,眼皮耷拉得更厉害了。

——倪宁《街头的乞讨老人》

好在哪里:乞讨的老人无奈、卑微……作者仅仅把特写镜头对准了老人的眼睛,就表现出了老人的苍老、可怜的形象。

从松弛的眼皮压住的眼睛下闪出的一点光芒,在人来人往中逐渐黯淡了。倪宁同学好笔力,只用这眼睛的一点描写,便写出这人世百态,人情冷暖。人生的希望总比失望多。老人,HOLD住!过往的人们呀,爱心无需吝啬!

苗苗妹妹的眼睛黑黑的、大大的,不停地眨巴着,眼珠子像黑玻璃球似的滴溜溜转。遇到啥高兴事呀,那大眼睛就笑成了月牙儿。可她变脸变得快,也许刚刚笑着呢,突然间不知咋的生气了,这眼睛就会“发洪水”啦,晶莹的泪花扑簌簌地往下流……

——李晨《苗苗妹妹》

好在哪里:苗苗妹妹活泼、善变,从她的眼睛可见一斑。眼睛的“忽大忽小”,情绪的“忽喜忽悲”,全在这眼睛上体现出来了。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探讨 篇7

一、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概述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过程中, 特写镜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 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 主要是指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可以使部分画面充满整个屏幕。相对于近景而言, 特写镜头更具震撼力。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能够突出画面表现, 有很大的造型影响力, 可以瞬间吸引人的注意力, 并详尽地表现出人物的动作细节, 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突出强调效用。因此, 在创作、制作电视新闻的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必须熟练地运用特写镜头, 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节目需要达到的结果。

二、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特点

为了有效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 深入地了解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特点, 也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其将一个事物进行局部放大, 为观众提供一个非常规的审视视角, 进而将事物的影响扩大,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为观众观看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可以非常明显地将被摄对象有价值的细部特征表现出来, 引起受众的极大关注。因此, 在电视新闻界面的发展中, 对特写镜头的特点分析, 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 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及效果提升, 离不开特写镜头的有效运用。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补充说明作用、转场作用、过渡作用、悬念作用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可以深入开展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分析,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有促进作用。

(一) 补充说明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 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多数都是运用在拍摄文件及相关资料上。在此工作环节运用特写镜头, 主要是为了补充说明, 介绍新闻资料的重要性。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中, 通过特写镜头表现相关新闻资料, 可以有效引起人们对新闻资料的关注, 补充电视新闻节目拍摄中所缺少的细节。从这一点来看,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能够有效地发挥补充说明的作用。因此,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及制作中, 关注特写镜头的补充说明作用非常重要。

(二) 转场作用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特写镜头的运用具有一定的转场作用。我们都知道,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中, 常常需要选用一定的特写镜头来进行转场。在转场报道的环节, 特写镜头可以将环境、物体以及人物局部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 特写镜头在拍摄中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可以有效地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能够在遵循受众正常习惯的基础上, 避免观众因镜头之间的切换而对画面感到陌生。

(三) 过渡作用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过渡作用, 主要是拍摄工作人员按照轴线规则进行前期拍摄之后, 再通过轴线一侧180度以内的范围进行拍摄体现出来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确保视觉方位的统一性。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具有过渡作用, 摄像人员通过相关的镜头过渡, 能够确保跳轴镜头的连贯性, 避免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时产生视觉混淆,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中运用特写镜头, 可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 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舆论宣传作用。

(四) 悬念作用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相关工作中, 运用特写镜头进行新闻事件的拍摄, 可以有效地对事件的整体与局部进行分割, 小景别不会将空间关系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增加画面的神秘感, 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张力, 在视觉表现方面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悬念作用, 将有利于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效果, 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中,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能够提高节目的关注度, 更加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相关制作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在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中, 新闻摄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而特写镜头是新闻摄像中最重要的一种景别, 对新闻内容的表述与意义表达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新闻工作者需要通过特写镜头获取更多与新闻相关的信息。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在电视新闻的创作、制作中, 深入研究特写镜头的运用方法是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松.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0) :86.

新闻采写中特写的作用和写作研究 篇8

1 问题的提出

新闻传播起到通达社情民意、传递人文关怀、凝聚百姓意愿的作用。新闻传播信息, 沟通情况, 宣传教育、舆论引导, 提供文化娱乐、解答疑难问题。新闻作品密切党群关系, 倾听群众呼声, 体察国情民意, 反映现实生活。新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激发出来的社会创新需要的能量。新闻采写中特写就是应社会需要而出现的创新新闻形式, 是新闻信息、社会主流情感和正能量的载体。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文字的形式制作成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 向受众传播新闻事实。新闻特写是一种新闻采写的体裁, 区别于消息、通讯、评论类新闻体裁, 借用电影中特写镜头手法, 将新闻人物和事件赋有特征的片段、镜头和瞬间定格放大, 通过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组织起来, 使新闻更生动, 感情传播效果极佳。新闻特写的特点是将新闻中心和主题集中且突出, 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立体感。

新闻特写具有很多创新的特性, 在记者巧妙合理的安排下, 结构精巧, 语言生动, 文字优美, 人物形象突出, 故事曲折、传奇而有吸引力。新闻采写过程中, 记者深入了解一些人物、事件, 挖掘新闻故事。写作时着力渲染主流情感, 传播社会正能量, 突出新闻人物, 给社会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新闻采写中的特写依循新闻的各种原则, 新闻故事真实、有时代意义。记者尽可能将文章制作的精美得体, 生动形象, 有韵味、有意境, 发人深思, 让读者回味无穷。特写的使用已经是信息洪流中突出新闻、吸引受众注意的重要手段。

2 新闻采写中特写的作用

新闻采写是新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也是新闻工作者实际工作的重要环节。新闻特写是一种特殊的新闻采写手法, 辅助新闻作品成型, 有利于新闻作品的制作和新闻的传播。新闻采写的质量决定了新闻能否吸引读者注意、能否传播新闻信息, 还影响了新闻的传播能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新闻采写离不开新闻特写这种特殊形式, 而新闻特写也时常出现在新闻作品中。新闻特写在写作时抓住了新闻事实的某个镜头新闻特写用于与新闻主题材料的烘托与凸显, 新闻内容情景交融, 新闻场景活灵活现。新闻特写取材十分广泛和灵活, 在记者眼中有新闻的地方就可以有新闻特写。

新闻采写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记者需要渊博的知识底蕴。新闻采写是新闻特写重要体裁之一, 对记者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时代发展进步迅速的今天, 不进步就是退步。记者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会时时刻刻都会对他们有新的要求, 新闻特写体裁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受众不满足于守旧的新闻形式, 需要更多更快, 更有价值的新闻。作为新闻工作者, 记者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想要在信息发展迅速的趋势中延伸屹立, 记者就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记者平时要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和修养的提高, 培养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 锻炼新闻辨识能力和敏锐能力。

同时, 新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给人以启发、教育和引导。新闻传播的是时代精神, 是社会正能量。通过新闻特写的重点烘托, 创新精神, 高尚道德品质, 与时俱进, 这也是新闻价值的体现。新闻特写的重点之一就是渲染主流情感。新闻特写所带来的情感渲染就是要突出人物、事件的中心意义, 让读者感受到有血有肉的人物, 酸甜苦辣的社会百态, 通过文字的艺术, 将真挚的社会正能量传播出去, 传神又传情。故事大部分是人为的, 就会有主人翁, 对人物的突出可以有效的树立榜样作用, 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效仿。即便是反面角色, 也有警示作用。新闻特写用事件烘托人物、用人物带出事件, 彰显各种正能量情感。

3 新闻采写中的特写写作策略和建议

新闻特写以描写为主, 是从消息和通讯中衍生来的, 但又区别于他们。特写保留消息的简明, 高时效的特点, 同时描绘新闻事实中有代表的镜头。特写也保留了通讯报道事实的特点, 但是却重视事实的某一方面, 是事实中某一特定时间、空间的描绘。新闻采写中的特写是新闻性与文学的有机结合, 具有很多特点, 记者在把握特写写作方法时要注意这些特点。较为重要的特点是特写要有镜头感和现场感。特写具有类似电影的镜头感, 记者通过巧妙的截取, 适当的放大, 增加内容的立体感。同时特写还有现场感, 通过记者的文学功底, 将新闻内容写的活灵活现, 使读者身临其中, 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冲击和感染。

新闻特写在写作时有着灵活但严谨的方法, 记者选取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一个“镜头”, 可以是一个时间、空间的片段, 也可是是一个情景, 然后对这个“镜头”进行放大, 使用文学方面的创作技巧, 将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凸现出来, 生动又具体。新闻特写仍属于新闻的范畴, 所以新闻特写必须保持新闻的特点, 以真实有效的传播新闻信息为目的。新闻特写所写的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 就是要新近发生的新闻, 即使是回忆形式, 也要有时代意义, 不能让读者感到旧事重提、算旧账。另外, 新闻特写在写作上有独到的特点, 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闻创新文体形式。所以在写作时,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 都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辜负新体裁的存在价值。

新闻特写的内容大多是故事形式, 由于新闻的要求, 这新闻故事必须是真实的。新闻拒绝杜撰、虚构, 新闻特写也是如此。虽然在新闻采写的特写实现过程中, 需要记者的文学功底和文艺创作, 但是这都是基于真实的新闻而进行的。这种故事写作要求到了绝对真实, 新闻特写的人物、时间、事件、场景等都是真实的, 绝对不能有任何虚假。如此一来, 新闻特写对记者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采写过程中, 记者要找准故事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等, 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 例如新闻特写所截取的“片段”中人物的具体动作、表情、神态, 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天气情况、附近景物等。特写既然来源于影视手法, 就要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像电视特写镜头那样, 有形、有景、有声、有色, 而记者要注意决不能简单概括, 要尽可能地详细, 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能够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丁柏铨编.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海贵著.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新闻特写 篇9

所谓新闻摄影“特写”, 就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 是作者深入事件新闻发生现场采写稿件的一种。新闻摄影“特写”通常以“再现”为关键词, 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 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 即抓住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最能感动人的片段或细节, 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 对新闻事实作出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新闻摄影“特写”一般分为五种:事件特写, 也就是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场面特写, 也就是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使读者眼中的新闻事件更加鲜活;人物特写, 放大人物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表情, 阐述事件本质, 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尤其注重刻画细节;景物特写和工作特写, 则是指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或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如果说图片新闻的一般要求是要较全面地把新闻事实的全貌展现给读者, 摄影“特写”则更加注重新闻事实中人物、事件的细致描写与精心刻画。在注重报道的新闻价值外, 运用“特写”手法的新闻图片往往会使新闻报道更易被读者接受, 更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 如何能更好地用“特写”塑造出新闻摄影报道的灵魂呢?

“记录者”的深刻内涵

拍好新闻摄影“特写”照片, 首先要求摄影者本身具有情感、智慧、知识、经验的深层积淀, 这些积淀可以转化为多种情绪记忆, 在脑海中潜在地发挥作用, 在外体现为敏锐的观察力, 在大千世界里去伪存真, 捕捉到最能表现思想情感和事物本质的决定瞬间, 不放过任何一个有新闻价值的细微的变化, 用相机运用“特写手法”将这种“发生”记录下来, 并传递给读者, 使它具有强烈的情感外延, 打动读者。

很久前看过一组照片, 内心很受震撼。获得1982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奖的英国著名自由撰稿新闻摄影记者迈克·威尔斯的特写照片《乌干达干旱》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张照片便是记者经过多次深入生活, 细心观察, 精心捕捉到的具有强烈情感外延的佳作。据资料称, 记者跟随一支救援队进入乌干达调查关于饥荒的问题前, 阅读了大量的关于乌干达干旱问题的资料, 在调查中他凭着多年积累的职业经验, 敏锐地捕捉到一个乌干达孩子被干旱、饥渴折磨得干瘪的小手和传教士白而肥硕的大手之间形成强烈对比的画面, 打动了许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 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闻性”彰显生命力

新闻摄影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的新闻性, 新闻摄影“特写”照片也不例外。摄影“特写”应符合新闻的特性, 为新闻服务。片面追求唯美主义倾向的新闻摄影“特写”照片, 一味地讲究点、线、面构图, 讲究远、中、近景的搭配, 讲究虚、实影调的处理, 力求完美的画面效果, 虽然看上去很养眼, 有时却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新闻信息的传达。

某报纸曾发过一篇写应季农民开始春耕的农业新闻图片报道, 画面是在夕阳西下的大菜地里, 几个农民在落日的余辉中种菜的剪影特写照片, 照片取景十分讲究, 构图完美, 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照片并没有体现出农民开始春耕的季节特点, 没有任何新闻性, 以致很多读者看完照片仍是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

新闻摄影“特写”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能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作者发现的特别的细微之处, 并通过照片的外现, 表达出摄影者的内在感受。这里并不排斥艺术手法的美感。但形式美在新闻摄影中必须为内容服务, 表现内容的形式可以是美的, 也可以是不美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条件, 如果忽略内容片面地追求形式美, 就有可能脱离了内容, 不能为读者提供丰富、全面的信息。

让主题“蹦”出来

新闻摄影记者运用“特写”手法来拍摄新闻画面时, 还应该注意尽可能舍弃次要的陪衬体, 这就能使画面的主题形象更加突出, 让读者对图片新闻想说明的新闻事实一目了然。

此前, 看过美国联系图片通讯社自由撰稿摄影记者大卫·伯耐特1979年拍摄于泰国境内的柬埔寨难民营里的新闻“特写”摄影作品《柬埔寨难民》, 这是著名的反映战争灾难的新闻摄影名作。据了解, 1978年12月25日, 越南军队入侵柬埔寨, 占领柬埔寨首都金边, 扶植韩桑林傀儡政权上台, 柬埔寨总理波尔布特逃亡, 柬埔寨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大卫·伯耐特在这政治局势带来的兵荒马乱中发现了感人的一幕。这是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的大特写。母亲凄苦的神情和两只婴儿的小脚被嵌入人体局部特写之中, 画面简练, 构图得当, 深刻地刻画出了一位饱受战争灾难的母亲的无语呻吟, 使读者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颤。

而在摄影技巧方面, 《柬埔寨难民》又黑白影调相得益彰、神形兼备, 既表现了战争中真实、自然、生动而传神的形象, 又有着内涵深刻的主题:“反对战争, 呼吁和平”, 于是众望所归地获得1980年第2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和新闻特写一等奖。

“特写”更要有人情味儿

摄影“特写”应特别注重情节与细节的“描述”。

图片要拍得有生命, 拍出人情味儿, 以情感人, 使读者与照片中的人物同喜怒、共哀乐。这样的情感力量既体现在瞬间反映出的新闻现场新闻事实, 也体现摄影记者的摄影理念及照片背后自身思想倾向的表达。

在一个好的摄影记者眼中, 新闻事件中的一切元素都应该是活着的, 有血有肉的, 而不是面无表情、千篇一律的。这就要求好的新闻摄影“特写”照片, 要尽量突出人物的表情和心理, 该直白的直白、该含蓄的含蓄。而这种情, 必须是真挚的情、朴素的情、符合事实的情, 不能是虚假的情、作者强加事件的情。

2007年双鸭山日报上的一篇获奖报道《风雪无阻》的新闻图片, 拍的是我们的交通警察在肆虐着的大风雪中帮助市民推车的“特写”照片。在那场罕见的大风雪中, 因雪一直不停, 清雪活动得不到及时开展, 给城市交通、市民出行带来极大困难。而这时, 我们的交通警察们挺身而出。照片中, 漫天飞舞的雪花清晰可见, 一名交通警察全副武装, 正在帮助市民用力推被大雪误住的面包车。他咬着牙, 脸冻得通红, 因过于用力身子弯成弓状。像是刚刚又成功地向前移动了一点儿, 脸上隐约带着笑意。身后, 没脚面的雪地上留下一个个深深的脚窝。

这幅新闻“特写”照片, 只是记录下了千千万万个交通警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平凡地尽着自己职责的一幕, 却深深打动了读者。因为它向读者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交通警察不畏严寒为人民服务的故事。照片那些真实的小细节使整个新闻事件鲜活了起来, 读者也似乎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事件现场的那一份感动, 自然会对其留下深刻印象。

此外, 新闻摄影中, 有一架得心应手的照相机, 尤其是配上分辨率高、具有精细入微的影像分析力的好镜头, 可以把人物事物的细微部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 对拍出更好的新闻摄影“特写”作品也是意义重大。

而图片说明也是新闻摄影“特写”报道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图片说明要做到简洁、利落不拖泥带水, 向读者提供足够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 结合“特写”照片, 新闻标题也要做得精美, 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让新闻标题生动、形象, 有意境、有韵味、有哲理, 让读者回味无穷。这样, 配合选材得当、构图精巧、颜色明快、情绪积极的新闻“特写”图片, 一件好的新闻摄影“特写”作品就可能诞生了。

新闻特写 篇10

一、精准、鲜明、严谨的语言

(一) 精准

准确的用词主要体现在数词的使用。在作者记录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时间上用了准确的数字, 甚至是分、秒。作者用了很多确切的词语来强调这一点, 反复用语言来巩固, 就是想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读出在这个庄严时刻, 有多少激动、热泪都不足以表达香港人民回归祖国的这份热情。

(二) 鲜活

鲜活是这篇新闻的一大特点, 主要体现在让读者读后犹如亲临现场一样, 描写文字生动、活泼, 画面感强列, 每一幅回放在读者眼前的画面都能够清晰、鲜明地展现出当时的情境。活动现场环境、大的历史背景、现场氛围的描写, 均给人以活泼鲜明的印象。也有着重描写的场景, 如当写到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走的时候用了大量的语句来描写, 充分说明了历史的选择必然是向着正义的一方。

(三) 严谨

文章整体给读者的印象就像看一部历史的纪录片, 每一段片子的剪辑都在体现着历史的恢弘与大气, 整体中的低婉与历史的昂扬交叉。作者把读者的视角引导到了失败的一方, 把笔墨较多地集中到大英帝国即将离开的这一事实上, 所以在片子播放到这一时间段上时, 着重地渲染了气氛, 有意地加重了殖民者不复以往的嚣张气焰, 失败是必然的, 历史已经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作者还用了不少词语来加重这种情感的渲染, 这是作者特意而为之的, 这些词语中的庄严味道浓郁而不散。

二、写作技巧的运用

(一) 用时间回放的手法组织文章

这样的手法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对于有历史感的建筑物的介绍, 港督府这个表现了列强罪行的标志性建筑物最能体现香港。第二, 港岛的历史“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 升起英国米字旗”。

这样, 文章用回访的手法使过去的片段插入到现实中来, 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 强调了这个仪式说明历史不会重来, 殖民的统治一去不复返。

(二)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语言的细腻以及语言的装饰上, 如“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生动、细腻、富有情感等的情感交代使读者在不懂历史的情况下也能明白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有一些其他的有关一些有名的历史建筑物, 这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给读者一定的机会来了解这件事背后的一些情感, 方便于读者更加具体地体会这一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情感。

(三) 气氛烘托

对于天气的描写如“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等是实写, 但这样的描写却恰恰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的作用;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用“面色凝重”这样的实写语句, 是列强失败的一种正面描写。“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的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完美组合, 毫无悬念的黄金搭档把这个“日落仪式”点缀得奢华亮丽, 将文章的主题——新旧交替完美诠释。

英国被称为礼仪之国, 他们用一种绅士风格诠释了告别仪式。港督府的旗帜用“夕阳的余晖”来宣告它的落幕, 这一特定乐曲的选择英国人煞费苦心。“日落仪式”的选定以及“日落”的选择, 定格了英国人的高贵与奢华。在这种庄重与神圣的场合中, 尽管作为失败者, 英国人的尊严依然会尽可能地保留, 但我们可以看到, 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 殖民者必然会失败。

三、结语

这篇新闻无论是语言还是写作技巧都是新闻写作的典范之作, 很值得我们学习, 和当今的为了收视率而编写的一些无感情的新闻来比, 我们需要的是新闻者富有真实感情的文章。

摘要:当今时代要求新闻做到精确、生动并且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而大多数新闻却做不到这点, 而《别了, “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虽然短小, 但是用词精准, 赋予了新闻一种新的生命, 是一篇很值得学习的不朽之作, 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上一篇:生存现实下一篇: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