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特写

2024-06-02

广播特写(精选九篇)

广播特写 篇1

1 广播节目中的音响语言

广播音响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内容可分为人声和物声;按时间分可分为实况音响和资料音响;按音响在节目中的作用,则可分为主体音响和环境音响。但无论是哪一类音响,都必须是真实的,是关于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音响,不能有任何的虚构、模拟成分。

作为广播的主要表现手段,音响语言在广播节目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即烘托气氛、时空调度、补充叙事等,在节目编辑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毫无疑问,音响的魅力是无穷的,比文字更能渲染气氛,比画面更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力,而在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中,音响的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2《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中的音响运用

在1993年第30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广播联盟代表全会上,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获得“亚广联广播大奖”,给中国的广播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音响语言在这一节目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1 补充叙事,展现真实

《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是以第一人称叙事方法顺着记者的视角来连接整个事件的,除了记者交代事情、人物背景及一些相关描述,大部分都是通过实况录音、采访录音来补充叙事。如音乐会现场一幕幕真实发生的感人画面:全体观众齐唱《生日歌》,孩子们争先恐后捐款;顾国权动情地向记者讲述范大雷的为人;孔祥东谈到老师如何把自己“踢”上国际钢琴比赛舞台的往事;范大雷弥留之际的呻吟等等。这些真实的细节,向我们还原了范大雷以及他的生活。对听众来说,他不是广播里的陌生人,他可感可触,深深打动每一个人。

2.2 时空调度,自然转场

为了集中场景,精炼故事,整个广播特写以现代时空的音乐会为主体,其他时空为辅;以音乐会实况录音为叙事主线,中间穿插各种采访录音。这其中所有的转场都是借由音响来完成的。

音乐会当天下着大雨,记者由会场外到会场内这一转场,用的是雨声接掌声的音响效果,叙事没有断层,完成顺畅自然的场景过渡。整个音乐会过程中的两次转场:第一次是主治医生介绍完范大雷病情后插入自行车铃声的音响,场景转为记者第一次去范大雷家采访,自行车铃声富有生活气息,和家的环境吻合,随后伴随周挺的琴声转入音乐会现场;第二次是插入医院里修建房子的电锯声,场景转为音乐会当天上午在医院的采访,再以孔祥东一曲弹奏结束后现场的掌声转入音乐会现场。音乐会结束后,掌声接雨声,完成场内到场外的转场,与开头首尾呼应。

虽然转场部分的音响只有短短几秒,却担当时空调度的重要任务。转场音响运用是否得当会影响整个节目的质量,运用好了则能让节目达到立体连续的、完整的艺术效果,方便听众理解的同时,也不妨碍听众空间想象力的发挥。

2.3 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如果说音乐会是一条叙事主线,那么影响了范大雷老师一辈子的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必然是整个节目中的情感主线,自始至终渐隐渐出地贯穿于26分40秒的节目中,随着音乐的起伏,“剧情”也在发展推进,有范大雷讲述与学生间的师生情,有学生充满感激地回忆老师的教育之恩,有朋友痛哭怀念友人真诚的批评,有所有人对范大雷病情的焦急担忧,所有情感都融合在这首范大雷挚爱的曲子中,是范老师内心的独白、灵魂的震颤,也是范老师的生命线。

而除了这贯穿始终的旋律,节目中还有很多音响起到渲染烘托环境气氛、抒发人物情感的作用。节目开场的雨声,在交代环境的同时似乎预示了悲伤的结局;音乐会即将结束时,全场观众一起唱《生日歌》通过电波祝范老师生日快乐,尽管录音并不理想,可歌声中的祝福早已引起每个听众的共鸣。还有垂危中的老师喊出“CD、CD……”,一声声呼唤他魂牵梦萦的“拉二”,没有什么比这来自灵魂的呐喊更震撼人心。

2.4 节目编辑方面发挥的作用

这里谈的节目编辑主要是指广播节目制作人员对真实素材的巧妙架构和适度加工。结合《一场特殊的音乐会》来谈,首先是两条主线的确立。以音乐会为时空叙事主线,起到集中场景、精炼叙事的作用,但听音乐又不是主要目的,编辑只是根据不同情绪选取部分片段,用以连贯叙事;同时,渲染诗一般的或浓或淡的气氛;以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为情感主线,贯穿节目始终,且首尾呼应,即突出音乐形象,又帮助人物情感抒发、渲染环境气氛。再有是场景转换时的音响处理,使整个节目叙事立体、完整,又浑然一体。

此外,节目结尾处对范大雷老师话的重复强——中国古人讲念书的境界,衣服渐渐宽了,人渐渐瘦了,但是不悔——是范老师一生所遵循的人生哲理,可以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升华了节目主旨。

3 结语

本文以《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为研究的范本,使人们认识音响语言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并掌握其运用技巧,让广播节目以声绘景、以声传情。

参考文献

[1]胡培奋.真实,广播特写的生命——广播特写〈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创作体会[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4,(3).

音响,广播特写的心脏 篇2

关键词:广播特写语言 音响 沉默 解说

广播特写《鸡》是我做的第一个广播特写。做这个特写我学会了用音响作画,用音响讲故事。我称之为“音画”。

我每次在现场录完音,一定会要求在场的人还坐在原位,不要说话,保持沉默,我再录一分钟的音响。因为这一分钟“空白”的音响,仍然保留了这个场景一种内在的力量,我在合成节目的时候会把它混在解说的后面。这样解说在进行,这个音响所蕴含的那个场景的内在的力量和解说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力量的磁场,创造出这个节目需要的一种氛围。

广播特写有四个元素,语言、音响、音乐和沉默。我听过很好的只用语言和音乐做的广播特写。我也做过、介绍过非常成功的只有语言的广播特写——只要语言本身足够有力量。音乐我不用解释。那么第四个元素是什么呢?沉默、安静,就是什么也没有。一个很好的休息,一个停顿是可以很有力量的。

广播要把听众都吸引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的节目正在播出,或许听众正在厨房里做什么,或者他正在客厅读什么,能让他放下手里的东西过来听你的节目很不容易。好的音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你,一下子把听众吸引过来。

音响常常被人误认为是语言的解释、注解或说明,是一种点缀。就像报纸上面有一篇文章,旁边配了一张图片,你翻到第二页的时候图片对这个文字的解释作用就没有了。音响比这个要重要得多,它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心脏。广播特写是音响的作品,音响跟语言同样重要。传统的看法是语言永远是重要的,就像戏台上的主要角色一样,而音响只是一个配角,是次要的。这是不对的。音响应该具有和语言同等的地位,有时甚至更重要。

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要表达,常常会想到一句话、一个想法,立刻想着写下来。而现代广播要求你不是从文字开始,而是从音响开始。做广播特写,只拿一个话筒去录别人的声音是不够的,你必须进入特定的环境去录这个环境里特有的音响。我做的第一个特写是关于鸡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力量的题目。大家都觉得鸡是一种很愚蠢的动物,但是我发现它不是。它可以发出二十几种声音,有它的语言系统,有的声音是鸡与鸡之间交流用的,有的是对人用的,还有的是对天空发出的声音。

有一次我坐飞机从伦敦到柏林,报纸上一篇关于制造动物的机器的文章吸引了我。美国人首先发明用机器来养鸡,什么时候喂它食,什么时候给它水喝,什么时候让它睡,都由机器控制。如果是家养,鸡一年可能生120个蛋,但经过机器喂养后,蛋的产量有很大的提高,每一只鸡一年能生265只蛋。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题目:第一台制造动物的机器。可我的编辑不感兴趣,他们认为你要用立体声做一个关于鸡的特写,无非是让鸡叫声从左叫到右。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才说服他们让我做这个节目。这里我想提醒你:如果你心里想做一个节目一时又没有得到同意,可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随后,我就去了这个养鸡的工厂。这个工厂有一个很大的厅,一百米长,里面不是几百、几千只鸡,而是十万只鸡。它们呆在一个个小笼子里面,每只笼子里面四只鸡。等它们睡的时候,即使睡着了,它们动一动,笼子也会发出咔咔的声音,你进去以后就等于进入一个管道里一样。一般人是不让进的,工厂的人会问你有没有感冒。你要把大衣脱掉,否则鸡会以为是狐狸来了,就会害怕,一害怕这一天就不生蛋了。进门之前你的脚还要消毒。我进去的时候,所有的鸡都还在睡。鸡的日日夜夜不是靠太阳定的,而是靠灯光,灯关上就是晚上,灯打开就是白天。我进去的时候屋子里面完全是黑的,鸡正在睡,但是我能感觉到十万个生命在那儿。虽然你看不见,但作为一个广播特写制作人,我不是谈论鸡,而是把听众带到鸡的生命里面去。

等按钮一动,灯亮了以后,几秒钟之间这些鸡就醒了,你突然之间就发现你生活在多少个生命当中。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必须要改变解说的方式,我要用短的语言,切中要害,要提供很多很多的信息;我要用很轻柔的声音讲,在播音室里录的解说也应该让人感觉是从鸡笼子里面传出来的(见片段一)。

我是怎样用音响来讲小鸡诞生这个过程的呢?假如一只母鸡要孵蛋,它要坐在蛋上,给这个蛋一个适当的温度,过一会儿母鸡就会起来给鸡蛋翻一个身,坐一会儿再翻动一下。鸡的胚胎到了一定时候就动了,它嘴边有一个牙一样的东西,它就用这个东西从蛋里面啄蛋壳,把蛋壳啄裂。然后鸡就挣动翅膀,想办法把蛋壳弄碎。这个过程有风险,而且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工厂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工厂不是用母鸡孵蛋而是用机器,六米长、三米宽的机器。里面放一万只鸡蛋,保持一个恒温,有个循环装置不停地翻动鸡蛋。这个机器里鸡蛋中的小鸡很快就开始啄蛋壳、开始挣扎。

这样一个过程你怎么能表现出来,能让听众感觉得到呢?我就想做一个对话来,和蛋壳里面的鸡要有一个对话,要让听众能感受到这个过程有多么漫长有多么艰难,展示小鸡获得生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这里不是一天产生几个生命,而是一天就要产生一万个生命。它们像潮水一样从机器里面出来,通过这样一个机器就可以担保一年可以生产出多少万只鸡来,这不再是一个动物集中地,而是一个生产单位。

当时录节目的机器比较原始。我在另外一个房间也放了话筒,把一只鸡蛋拿到话筒边上,离话筒非常近,这个特定的阶段任务完成之后再换一个。而且要把解说放到具体的环境里,这不是请一个播音员在播音室里能录出来的,解说员必须要有切身的感受,就是这个鸡挣扎着从蛋壳里面要出来的时候,解说的声音必须与当时的气氛、环境一致。最后黄色的洪流(上万只小鸡)出来了怎么录是一个问题,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是连续的、运动的。我把录音地点变了,而且改变了话筒的位置。话筒放在固定的地方是录不出来这种动感的。节目中第一段是在那些鸡笼子旁边录的;第二段讲鸡怎么挣扎着出来,是在另一间屋子里录的。这些鸡生下来就是一股洪流,你不可能在同一个房间里面录出这些声音,要在不同的距离、不同的方位录,这就像一个音画一样,你这个节目里面就用你录的音响创造出几个不同阶段的连续运动的画面。(见片段二)

我在做这个节目中逐步体会到怎么运用音响,怎么录音响,在什么位置放话筒,多远距离,还有,要耐心等待。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音响和解说的问题,当然我们的梦想就是做出一个节目不需要解说,音响本身就可以非常强有力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听众听。我在这个节目中也做了成功的尝试,不用解说而让音响本身说明问题,这就是在鸡被宰了、被杀了的那一段(见片段三)。这是一个很大的工厂,屠宰师很忙,每天都是事先说好什么时候运来多少只鸡,在多少时间里全部宰杀完毕。集装车装满了鸡开过来,里面有挂钩,鸡头冲下挂在上面,一个挨着一个,一个工人一刀就把它的脖子宰了,每天都是做这么一个动作。每只鸡的血大概有半杯,这也是一种产品,也要卖掉。下一个人把它的毛拔掉。其他的人分头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然后把它冻起来。这个过程录起来比较困难,不同的角度,你跟着吊环走,想要获得这种气氛,要控制住你自己的感情。在屠宰场的墙上有一个洞,在这个洞,鸡的腿切下来从这个洞出去。这个片段证明用连续的声音可以创造出连续的画面,让听众听明白我们要表达的是什么。在这里音响不是一个片段,一个讲话,不是语言的解释和展示,而是本身持续地、独立地在进行。

当然,你得先了解一下你的话筒能录下来什么声音,你进入一个房间就得知道这个房间的回音是什么情况。要让听众感觉到这个声音是在一个屋子里的话,你应该站在什么角度录。你要让声音动起来的话,就要改变你的方位,改变你的距离,就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来移动话筒。因此,我们做广播的人在某种程度要了解和掌握电影的画面技巧。这能帮助我们录到好的音响,用音响为听众讲故事。

《鸡》这个节目离开了音响是没有办法存在的。当然,没有了语言,音响也不能单独成立。语言和音响的价值是一样的,语言和音响是一个对话的关系。先有了音响,你编排你的音响,在这个音响的背景下才来写稿子,让稿子渗透到音响的活力里面去,所以听众既听到了完整的信息,知道是怎么回事,同时又接受了音响带来的活力和震撼。

特写人生 篇3

刘主任的话里, 充满了搪塞味道, 使我很恼火, 可又挑不出毛病, 我只得另想办法。

有天中午, 我和师傅们正在更换减速机, 饭也没吃。公司宣传部的几名记者过来了, 他们要拍摄一段基层职工任劳任怨干工作的视频。

我的那些师傅们, 一见摄像机, 立马慌了神, 纷纷停止了工作, 朝着记者连连摆手:“别拍俺, 当心把镜头憋了。”说着, 他们放下工具, 闪到了一边。

而我, 却没有闪, 操着扳手, 握着锤子, 继续干。记者们见我很“配合”, 纷纷将摄像机对准了我, 拍了很多特写镜头。为使形象逼真一些, 我按照记者们的要求, 将一瓶矿泉水当头浇下, 扮作“大汗淋漓”的样子。

当晚, 我就上了公司电视新闻的头条。新闻还未结束, 我的手机便响个不停, 亲戚, 朋友, 同事, 同学, 纷纷向我祝贺。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暗想, 只要自己多上新闻, 就能受到领导关注, 就能调整工作, 就能找个好对象。

有了这个大胆的想法, 我于次日专程来到了公司宣传部, 向那几位为我拍摄的记者表示感谢。记者们见我“形象”不错, 态度诚恳, 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 以后有相关方面的拍摄活动, 会与我联系。

这么一来, 只要记者们下基层, 就会来到我所在的岗位, 以我为中心, 拍摄特写镜头。随着出镜率的提高, 我被很多人熟知。领导和师傅们都找我谈话了, 鼓励我好好干。可是, 他们始终不提调整工作的事。

第二年, 和我同时参加工作的李强, 被调到了公司的技术中心, 从事产品研发工作。这么一来, 我坐不住了, 再次找到了刘主任, 明确表示自己的不满:“我是本科学历, 他只是专科, 为何不提拔我?而且, 我一直认真地干工作, 连宣传部的记者们都给我拍特写, 我给咱们厂涨了脸, 争了光……”

这一次, 刘主任没有搪塞我, 直言相告:“这一年来, 你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了镜头前, 知名度确实提升了, 但技术水平没长进, 李强虽说不声不响, 但很刻苦, 提高得很快。这就是你们之间的差距。”

听着领导的话, 我满心惭愧, 难以释怀。刘主任语重心长地说:“特写, 不仅仅是指摄像摄影层面, 这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 比如说做人, 肚子里有墨水, 手里有真本事, 把自己的本事充分发挥出来, 发挥到极致, 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才是真正的特写啊!”

刘主任的一番话, 使我醍醐灌顶, 翻然悔悟。从那以后, 我静下心来, 认真向身边的师傅们学本事。宣传部的记者们, 数次来找我, 想要拍特写, 都被我婉言谢绝了。为此, 他们很是不解。我告诉他们:“等哥们拿了技术能手, 再来拍特写吧!”

两年后, 我在公司技能大赛中, 拿到了钳工和焊工两个工种的第一名, 被评为“二星级技术能手”, 公司董事长亲自为我颁奖。记者们瞅准机会, 为我拍了特写, 在第一时间播出了。我那部沉默许久的老式诺基亚手机, 频繁地响了起来, 来自各方面的祝贺, 不绝于耳。

广播特写 篇4

关键词:广播特写 声音的纪录片

古典再现 过去与現在的对话

2011年5月7~13日,第15届麦鲁利奇奖和往年一样在克罗地亚的赫瓦尔岛(也称广播之岛)举行,来自全球各地22个国家的69名代表参加了这个以“古典再现”为主题的广播节目比赛。本届共收到参赛作品53个,其中广播剧19个、广播特写20个、短特写14个。经过为期一周的听评讨论和最后投票,评委们把三个麦鲁利奇大奖(Grand Prix Marulic)给了德国、丹麦和塞尔维亚。此外,以上三个类别还各评出两个麦鲁利奇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送的《梯田人家》获得的是短特写类的麦鲁利奇奖。这是中国自2006年以来第一次有广播特写作品获得此奖。中国第一次获麦鲁利奇奖的是广播剧《深山信使》。

获得麦鲁利奇奖的每个作品都有颁奖词。《梯田人家》的颁奖词是这样的:“这个短特写讲述了中国哈尼人和他们传承了千年的梯田的故事。但是评委从这个不到七分钟的特写里发现它简练的解说背后打开了更多的层面,展现了丰富的内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写中高质量的音响和出色的解说。”

2011年接到第15届麦鲁利奇奖评选通知时,已经来不及征集作品、组织创作。按照惯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度优秀节目评选的获奖作品中选择作品上报。《梯田人家》进入我的视线。我要求主创人员乐艳艳把原来15分钟的节目压缩成7分钟报送短特写类,主要理由有两点:

一、《梯田人家》的主题符合麦鲁利奇奖“古典再现”的要求,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同时又折射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麦鲁利奇奖(Prix Marulic)由克罗地亚国家电台主办、欧洲广播联盟协办,创办于1996年,每年5月在克罗地亚名胜古迹赫瓦尔岛举行,为期一周。与别的国际奖不同,这个以克罗地亚15世纪爱国诗人、民族英雄麦鲁利奇命名的国际广播节目比赛,旨在“古典再现”,即:用广播的形式展示“古典”的特点、魅力、价值,以及于当今的意义;倡导以创新和多元的广播手法为听众展现各国的古典文学和文化遗产,寻找过去与现代的对话。

主办者为“古典”下了定义,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古典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史诗、剧本及小说等;也可以是边缘的古典作品,如体现过去时代生活风貌和精神的文献、墓志铭、信件、口头文学、传说、童话、传记、自传、歌曲及民俗等。总之,这里的“古典”既指古典文学作品,也包括有文字记载的文化遗产。古典的时间段是指1894年广播诞生之前。“再现”是指借助古典作品的魅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为现代广播和听众服务,探讨适合广播的新的艺术形式,激励探寻纯粹的广播表达方式。在此,“古典”只是一种形式,一个出发点,一种挑战;通过对其吸收和消化,为听众呈现地道的广播艺术作品。

云南红河哈尼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垦殖梯田的山地民族之一。千年传承的哈尼梯田和与之共生的文化不仅是哈尼族生存延续的支柱力量,而且还体现着整个民族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审视,反映了极高的生态价值观,具有生态保护和研究的典型价值,是极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是传统的,更是现代的,是当今人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榜样。哈尼梯田是独特的,更是世界的,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可以子子孙孙永远幸福的生存方式。

二、《梯田人家》具有广播特写鲜明的特征:内容是真实的,形态是艺术化的。故事独特,内涵丰富,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音响真实、细腻,画面感强;解说平实、内敛,与音响和谐相融。

最早知道哈尼梯田是2005年。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络中心副主任伍刚到云南红河州挂职锻炼,他几次回北京出差,都特意带着资料到学会找我,兴奋地向我介绍哈尼梯田,希望我能组织记者去红河州做广播特写,并去参评国际奖,让世界领略哈尼梯田的魅力。哈尼梯田震撼我的是其视觉效果,独特的、壮观的、柔媚的、绵延的景象。广播特写只能用声音作画,那画面是听众根据音响在自己的脑海中再创造的。对于哈尼梯田这一伟大的现实存在,音响在表达方式上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当然,以声音为唯一介质的广播特写具有影像纪录片不可比拟的想象力和创作的无限空间,究竟能不能把哈尼梯田做成广播特写,还要看能不能采访到有故事的种梯田的哈尼人。几经考虑,我推荐伍刚与有着丰富广播特写创作经验、两次获得国际奖的乐艳艳合作。乐艳艳带着她的创作小组全情投入。

2010年春天,云南大旱,哈尼梯田却依旧流水潺潺。广播特写《梯田人家》终于产出。

《梯田人家》选取了集哈尼梯田耕种者和哈尼祭司两种身份于一身的朱小和老人为故事的主人公,用声音记录了朱小和在春季大旱期间以传统的方式祈雨、耕种插秧并在劳动中向年青人传承哈尼古歌《四季生产调》的情景,展现了哈尼人现今的生活状态,传达了哈尼人以传统的方式在当下生存与发展的信念。

1985年,欧洲广播特写之父布朗先生第一次来中国介绍广播特写,他告诉我们,“广播特写是音画,是用真实的声音创造的艺术的画像”。当时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定义:广播特写,用声音创作的纪录片。广播特写是新闻,也是艺术。广播特写的内容一定是真实的,形态却是艺术化的,从而使节目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想象力和感染力,使所要传达的内容更有效地到达听众心里。《梯田人家》正是如此。

创新活动作文凸显“特写”策略 篇5

起步作文阶段, 教师一般会指导学生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写:开头交代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中间按顺序把活动的过程具体地写下来, 在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的同时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情;结尾总结活动的体会和收获。这种面面俱到的写法虽然使学生的作文不再空洞无物, 但是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比如描写天气, 一般都是:“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我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而结尾总结时不会写体会就来一句“今天玩得真高兴呀”, 或“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就算是文笔较好的学生, 虽然能把每个细节描写得非常具体, 却令文章篇幅严重“超标”, 读上去感觉有点拖沓啰嗦, 又因为每个过程平均用力导致找不到“亮点”。

升入高年级, 为了避免活动作文落入“记流水账”的俗套, 我尝试在活动前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捕捉可写的亮点;在活动中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 用心体验;在活动后引导学生耐心筛选材料、精心构思文章, 凸显“特写策略”, 从各个角度呈现出活动的多姿多彩。

一、多种体裁, 百花齐放

对于活动过程的描写, 教师一般是指导学生以记叙文的形式写下来的, 写多了, 学生就觉得没什么新意。一次实践课上, 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水果拼盘比赛。活动中学生互相合作, 精心设计。活动后我打破了常规的记叙文写作方式, 让学生创编童话, 让各种各样的水果自己活跃起来。学生对于这个创意非常赞同, 写作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于是, 在学生的笔下, 水果有了生命, 它们自己找拍档, 自己摆造型, 默契配合, 秀出了“果”的精彩。

以下是学生创作的《“果果”时装秀》中的一个片段:

“开始摆pose啦!苹果妹妹先卧倒, 呵, 她把脸全都藏起来了!哟, 淘气的橘子哥哥正懒洋洋地躺在苹果妹妹的身上, 真是会享受!再看看香蕉小姐, 她摇身一变, 变成了许多个小精灵, 她们不紧不慢地拉了一个圈, 把苹果和橘子围在中间, 还有一个‘小可爱’竟坐在了橘子哥哥身上。橘子哥哥见此情景, 便使出了浑身解数, 把兄弟姐妹们都唤了来, 惬意地躺在香蕉小姐旁边。‘好像少了些什么?’香蕉小姐自言自语道。‘对了, 是蜡烛!’在下面默默不语的苹果妹妹眼睛一亮, 突然喊道。大家直夸苹果妹妹聪明。苹果妹妹毫不吝啬地献出自己的一条花裙子。哦, 蜡烛终于有着落了!美味的水果蛋糕完成啦!”

再比如到了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的时节, 我带领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春的足迹, 然后指导他们写下自己眼中的春天。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再重复以前的记叙文似乎有些单调, 因此我尝试让学生以诗歌或散文的形式写写自己所捕捉到的春天。在教师范文的引导之下, 学生觉得创作诗歌能更形象地表现出春的灵动。还有一位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下了《拥抱春天》, 通过田野里油菜花开、广场上风筝竞飞、图书馆书香飘溢这几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体现自己从不同角度拥抱春天、看到希望的美好感觉。

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 有的擅长形象思维, 有的善于理性思维, 还有的以直觉思维见长。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 引导学生对同一活动进行多种体裁的写作训练, 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了写作乐趣, 也让教师在习作天地里看到了“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象。

二、不同角度, 各显神通

活动中, 我们总能看到场面热闹非凡, 而学生也是各显其能;活动后, 学生畅所欲言、收获颇丰。但是究竟怎样才能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出活动的亮点呢?这是大多数学生所苦恼的, 他们常常是有许多话要写, 却不知道如何写得精彩。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改变面面俱到的写法, 针对同一事物选择不同的角度去描写, 写出自己独特的体会。

同样是写小跳蚤市场活动, 我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构思: (1) 可以侧重抓活动中的人物风采。如一位学生在参加推销饮品的活动后写下了《我们的推销队》, 抓住具有亲和力的“服务天使”“疯狂的吆喝大王”“幽默的宣传组合”等人物在推销本班饮料时的突出表现来写, 一个人物抓一个细节, 形象地表现人物鲜明的特点。 (2) 可以围绕自己推销的方法写出活动的进程。如有学生以“高手教你如何推销”为题, 总结出三 个方面的 推销高招———“一唱一和”“自夸自卖”“送货上门”, 有条有理、层层递进, 刻画了自己想方设法推销食品的心理变化。 (3) 还可以抓不同的顾客表现、不同的摊位销售情况等角度来描写。总之, 记叙活动类的文章不能贪多求全以致写得拖沓。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侧重点, 围绕这个点去搜集相关的素材来组织文章, 这样学生在习作表达时才能真正做到“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三、幕后花絮, 用心捕捉

活动中, 除了主要的场面和显著的人物要抓, 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花絮也可以用心捕捉。这些花絮往往能“以小见大”, 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制造了一种“意外”, 有的增添了一份趣味, 还有的能引人深思。比如有学生在写《拌黄瓜》一文中 捕捉到这 样的花絮:

“正当我们准备进入下一步时, 突然听到一声‘呀’的叫喊。原来是另一组的杜家睿还没有用水把盐冲洗干净, 就迫不及待地把黄瓜放进了嘴里, 结果咸得她直吐舌头。可真是一个小‘馋嘴’!同学们哈哈大笑。你瞧, 她那小嘴正不服气地嘟着呢!”

这样的片段给活动现场制造了意外, 也给平淡的习作增添了趣味。

再以“小跳蚤市场”的作文指导为例, 我引导学生还可以从热闹的人群中去寻找容易让人忽视的人与事, 也许会有特别的亮点。于是, 有同学关注到了一位勤恳的“环卫工”, 在文章中是这样描写的:

“只见他默默地蹲下身子, 捡起地上的塑料瓶放进垃圾袋中。刚站起身, 又有几个食品包装袋飘到他脚下, 他连忙将它们‘收入囊中’。不一会儿, 小小的垃圾袋已经承受不住了, 他又撕下一个垃圾袋继续工作。”

这里的“他”不是真正的环卫工人, 而是我在活动中安排的卫生监督员。他的举动不太引人注意, 但在我的引导下, 有学生就把镜头对准了他, 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勤恳。也正是这样一个镜头引发我们深思:为什么那么多人吃完东西要随手扔垃圾?收获快乐的同时却丢了文明, 活动的意义又何在?如此一来, 这次活动我们还可以围绕“文明”这个角度, 来谈一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由此可见, 只要做个有心人, 我们就能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捕捉到一些让人感动、促人深思的小花絮,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既有个性又有深度。

特写:国歌,在东海上空飘扬 篇6

1日10时左右, 部分随船执行维权巡航任务的海监工作者在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副局长阿东的带领下, 手举鲜艳的五星红旗, 在海监50船的飞行平台上齐唱国歌。嘹亮的歌声, 在东海海域上空回荡。

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恰好相连。9月30日的月圆之夜, 远离家人的海监工作者们无心欣赏古人笔下“海上生明月”的美景。

“责任在肩, 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确保船舶安全, 维护国家权益。”中国海监50船政委沈忠伟说, 海监工作者对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漂”在海上的生活, 早就习以为常。

被称为中国海监旗舰船之一的中国海监50船是一艘多功能大型中远程海洋执法监察船, 综合能力强, 设备设施先进。自2011年9月29日正式加入海监队伍以来, “1岁”的中国海监50船已执行10余次维权巡航任务。“2012年至今, 海监50船巡航天数达160天, 全年估计有200天时间出海。”沈忠伟说。

因为随时待命、随时出海的工作特点而无法照顾家人, 已成为每一位海监工作者心里深深的愧疚。除了与亲人离别, 海监工作者还要忍受长时间海上航行的枯燥, 应对台风、巨浪造成的恶劣工作环境, 有时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中国海监50船最长一次维权巡航长达37天, 沈忠伟清晰地记得, 彼时船上的新鲜蔬菜早就消耗殆尽, 与家人也无法取得联系。

“从事海洋维权巡航执法工作, 需要一份强烈的使命感和意志力。”阿东坦言, 主权的第一原则就是维护并使用它, 对于侵犯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中国海监必定第一时间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 责无旁贷。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篇7

关键词:新闻,摄像,特写镜头,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早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摄影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镜头,来构置新闻画面,进而有效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同时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与此同时,在进行实际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也应该谨慎地使用特写镜头,否则反而会对新闻的表达效果起到削弱的作用。

1 新闻特写镜头的概述

新闻摄影中常用的特写镜头主要指的是对新闻采访中的成年人肩膀以上的头像位置进行细致拍摄的一个过程。一般情况下,在特写镜头里,拍摄对象充满了整个画面。特写镜头与近景拍摄相比,更加贴近于观众。特写镜头具有很强的画面塑造力,在拍摄的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捕捉到人们的各种动作细节,从而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2 新闻特写镜头的主要特点

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摄影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有效合理地使用新闻特写镜头,这不但能够充分展示被拍摄者的各种风貌,而且能够捕捉到被拍摄者细微的心理波动,这对于新闻采访而言是很珍贵的镜头影像;其次,在进行新闻特写镜头的拍摄时,能够将拍摄对象比较有价值的细部特征进行放大,进而引起观众的关注。此外,特写镜头的使用还能够将被拍摄对象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分离,使被拍摄的特写镜头不但能够引起观众感官上的关注,还能够使被拍摄对象的细部特征更加易于辨识;最后,由于特写镜头都具有较窄的拍摄视角,其拍摄的范围也较小,因此在使用特写镜头的时候能够将被拍摄事物放大化,使其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进而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3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作用

3.1 给新闻摄像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摄像的过程中,特写镜头常常被用于拍摄文件、资料等。在这种情况下,特写镜头主要是对新闻中出现的文件、资料进行详细描述与说明。这个时候将文件的封面或内容放置在整个画面的正中,能够对新闻内容的表达起到很好的补充和说明的作用。

3.2 对新闻摄像起到特定的转场作用

新闻摄像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摄影的过程中,常常在转场的过程中会使用到特写镜头。因为在转场的过程中,特写镜头主要的拍摄对象为环境、物体或人物的局部特征。因此,这样的特写镜头让观众很难发现拍摄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进而使观众对于画面继续保持关注的态度,避免观众感到较大的画面跳动感。

3.3 对新闻摄像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新闻摄像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拍摄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保证跳轴镜头的连贯性,就必须通过在镜头中穿插一些特写镜头的方式以缓解由于跳轴而产生的画面不流畅感。由于特写镜头具有画面方向感不显著的特点,因此一般情况下,在特写镜头的拍摄中往往都不需要将被拍摄者与拍摄环境进行联系。因此,特写镜头在此时的有效使用就能够将运动相反方向的冲突感进行一定程度的削弱,并对轴线两侧的画面起到一定的过渡效果。

例如,在进行多人采访的镜头拍摄中,为了得到多个不同角度的人物拍摄效果,就需要摄影工作者采用越轴拍摄的方法。而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就可以将特写镜头穿插在两个越轴镜头内,以此来缓解观众观看新闻中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

3.4 对新闻带来悬念的效果

新闻的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摄影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特写镜头能够将镜头内的整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割。而由于经过分割后的小景不能完整地反映空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容易给观众带来一种不确定的神秘感。

3.5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起到细节描述的作用

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摄影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喜欢对细节进行有效把握和拍摄。这是因为,一个成熟的新闻摄影工作者往往都知道细节的处理与拍摄方式往往决定一个新闻事件采访的成功与否,而同时一个出彩的新闻,细节的功劳往往不容忽视。因此,这就需要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应适时使用一些特写镜头,进而让观众通过这些特写镜头对拍摄物体或拍摄人物的细微变化做到清晰认识,这种清晰的认识能够有效地提升观众的观看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新闻的拍摄质量。

3.6 给新闻事件带来快节奏的效果

在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对新闻播放的节奏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其中合理地使用特写镜头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缩小场景,增强视觉的运动效果,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快节奏的观看效果。

4 结语

通过上文对新闻特写镜头定义、特点、作用的分析,可以得出,要想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强烈的节奏感,并增强新闻画面的真实性,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就应该通过对特写镜头的合理使用和切换来实现。

参考文献

特写:中秋夜,海监船上的歌声 篇8

这是2012年中秋节的夜晚, 老蒋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跟着执行维权巡航任务的海监船在海上过中秋了。

关于次数这个概念, 似乎在海监人的脑海里, 都已经渐渐被淡忘了。记者在海监83船上问过好几个正在工作的船员, 谁也记不清这是第几个在船上度过的中秋。

海监83船政委欧海鹰介绍说, 83船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海监船之一, 这次出海的船员年龄最大的58岁, 年龄最小的25岁, 整整两代人。

阵阵海风迎面吹来, 白色的海监83船恍若月光下的一颗海上明珠, 耀眼、夺目。

海监83船的餐厅里已经摆满了刚刚出锅的菜肴, 喷香、热乎。一盒盒月饼整齐地堆在每张桌子上。老蒋做的鱼也已经做好上桌, 他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做这么多菜?”记者问。

政委微微一笑, 道出原委:常年出海执行任务, 大家都很辛苦, 特别在中秋之夜, 一定要把大家凑在一起, 加个菜, 算是过节了。“船上毕竟跟在家不一样。”他说。

这时, 餐厅里的人越聚越多, 气氛越来越热烈, 说话声需要拔高几度才能听到。

中秋之夜, 举国团圆, 并未放缓海监83船快速航行的脚步。似乎大家也都没有充足时间和心理准备一起分享这难得的中秋之夜。

摇晃中, 船长王云提议:过节了, 一起唱首歌吧!

“唱歌包治百‘病’。”王云开玩笑般地说, 执行任务时, 唱歌能坚定信念;穿越风浪时, 唱歌能给予力量;想念家乡时, 唱歌能缓解乡愁⋯⋯

“唱《明月千里寄相思》吧?过中秋家乡都放这个”;

“唱《十五的月亮》吧?家里人最爱听这首歌”;

⋯⋯

“还是唱《歌唱祖国》!让歌声带回我们对祖国和家人问候, 也让这片海洋听听祖国的声音!”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船舱里, 掌声四起!

说话间, 音乐声已经响起, 船员们打着节拍, 挥舞着手臂, 振奋的曲调夺窗而出, 飘荡在祖国浩瀚的大海上。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探讨 篇9

一、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概述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过程中, 特写镜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常情况下, 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 主要是指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可以使部分画面充满整个屏幕。相对于近景而言, 特写镜头更具震撼力。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能够突出画面表现, 有很大的造型影响力, 可以瞬间吸引人的注意力, 并详尽地表现出人物的动作细节, 在视觉上具有一定的突出强调效用。因此, 在创作、制作电视新闻的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必须熟练地运用特写镜头, 进而达到电视新闻节目需要达到的结果。

二、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特点

为了有效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 深入地了解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特点, 也是新闻工作者需要重视的一项工作。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其将一个事物进行局部放大, 为观众提供一个非常规的审视视角, 进而将事物的影响扩大,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为观众观看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可以非常明显地将被摄对象有价值的细部特征表现出来, 引起受众的极大关注。因此, 在电视新闻界面的发展中, 对特写镜头的特点分析, 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 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及效果提升, 离不开特写镜头的有效运用。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补充说明作用、转场作用、过渡作用、悬念作用等几个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可以深入开展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分析, 这对于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有促进作用。

(一) 补充说明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 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多数都是运用在拍摄文件及相关资料上。在此工作环节运用特写镜头, 主要是为了补充说明, 介绍新闻资料的重要性。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中, 通过特写镜头表现相关新闻资料, 可以有效引起人们对新闻资料的关注, 补充电视新闻节目拍摄中所缺少的细节。从这一点来看,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能够有效地发挥补充说明的作用。因此,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及制作中, 关注特写镜头的补充说明作用非常重要。

(二) 转场作用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特写镜头的运用具有一定的转场作用。我们都知道,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中, 常常需要选用一定的特写镜头来进行转场。在转场报道的环节, 特写镜头可以将环境、物体以及人物局部之间的关系清晰地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 特写镜头在拍摄中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可以有效地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能够在遵循受众正常习惯的基础上, 避免观众因镜头之间的切换而对画面感到陌生。

(三) 过渡作用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过渡作用, 主要是拍摄工作人员按照轴线规则进行前期拍摄之后, 再通过轴线一侧180度以内的范围进行拍摄体现出来的。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画面的空间感, 确保视觉方位的统一性。新闻摄像中的特写镜头具有过渡作用, 摄像人员通过相关的镜头过渡, 能够确保跳轴镜头的连贯性, 避免观众在收看电视新闻节目时产生视觉混淆, 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中运用特写镜头, 可以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效果, 更好地发挥电视新闻节目的舆论宣传作用。

(四) 悬念作用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相关工作中, 运用特写镜头进行新闻事件的拍摄, 可以有效地对事件的整体与局部进行分割, 小景别不会将空间关系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增加画面的神秘感, 提高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张力, 在视觉表现方面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悬念作用, 将有利于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表现效果, 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视觉享受。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中,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 能够提高节目的关注度, 更加有利于电视新闻节目相关制作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

在电视新闻工作的发展中, 新闻摄像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而特写镜头是新闻摄像中最重要的一种景别, 对新闻内容的表述与意义表达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新闻工作者需要通过特写镜头获取更多与新闻相关的信息。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在电视新闻的创作、制作中, 深入研究特写镜头的运用方法是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松.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10) :86.

上一篇:民商法教学下一篇: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