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跨越式发展

2024-06-10

新疆跨越式发展(精选十篇)

新疆跨越式发展 篇1

一、转变思想观念, 营造发展环境

(一) 转变政府职能, 强化服务意识

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政府这根“指挥棒”, 为适应现阶段新疆发展的需要, 对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 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其思想素养。各级政府要积极主动的开展贴近百姓、贴近企业的服务方式, 创新发展思路, 从地方政府发展的角度出发, 从为企业发展服务的角度考虑, 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 坚持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

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总体战略, 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 把推动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 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切实解决农牧民增收和长远生计问题, 激发各族群众建设新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资源优势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新疆。

二、依靠科技创新, 结合资源优势发展新兴产业

(一) 鼓励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产业结构调整目录 (2011年本) 》鼓励类新增“新能源”类, 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燃料、沼气发电等等, 体现了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思路。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光热资源。目前拥有小草湖、达坂城、罗布泊等九大风区, 可开发利用总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 风电潜力巨大;光热资源十分充足,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797小时, 仅荒漠戈壁土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4千亿吨标准煤, 奠定了发展光热能源的一大优势。尤其是风能, 是我国风电比较早的地区之一, 并且拥有风电的基础设施;新疆不仅是太阳能资源丰富, 而且沿阿尔泰山、天山一带拥有丰富的石英硅资源, 此外, 政策优势也为新疆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疆还是农牧业大区, 大量农业废弃物, 为发展沼气提供了很好的原材料, 实现了大批农民从能源消费者向能源生产者的转变, 还有效解决了大量农业废弃物堆积带来的环境问题。

(二) 结合资源优势, 发展新型材料加工业

新疆目前已发现矿产138种, 占全国已知矿种的80.7%;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 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的30%;全疆煤炭预测资源量2.19万亿吨, 占全国的40.7%。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新材料加工业, 对于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依靠科技创新, 依托新疆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以及石油、煤炭, 积极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工程塑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等等, 这是新疆依托资源优势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后发赶超、增强竞争力的必选之路。

(三) 加快推进现代基础制造业

结合新疆产业结构特征, 有所选择地承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方式, 做好梯度转移承接工作, 实现由传统工业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围绕区内市场需求, 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制造企业, 发展先进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设备、矿山机械装备、输变电装备、风电装备、汽车装备等制造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 在喀什、霍尔果斯两大经济特区及其周边县市, 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出口加工型产业, 把新疆建成制造业向西出口的基地, 增强新疆对外贸易的竞争能力。

三、做大做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

(一) 国家重要战略基地确立

新疆发展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国家赋予新疆重要战略定位。新疆是我国主要农牧业产区, 粮食、棉花、瓜果、畜牧产品突出, 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四大农业生产基地”。新疆资源、地域地位尤为突出, 被定位为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和储备基地、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也为新疆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二) 发挥企业的带动效应

新疆特色资源优势突出, 但产业化程度低, 要加快新疆工业化进程, 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新疆现代化进程, 按照“政府引导、部门配合, 组织保障、行政推动, 政策倾斜、资金支持, 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政策, 扶持一批成长性的龙头企业, 培育集生产经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储运保鲜营销龙头企业, 重点培育一批以粮、棉、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以区域性优势农产品开发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企业, 以周边国际市场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各中小企业是新疆农牧业产业化的基础保障, 必须发挥中小企业在新疆特色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 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参与新疆发展建设

要实现新疆长远发展, 必须依靠资本的大量注入, 而民间资本是新疆跨越发展必不可少的一股重要力量。立足新疆现状,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共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疆的发展建设。政府部门要积极创造各种融资、投资平台, 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外来资金参与新疆发展建设。

四、结合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一) 出台助推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加快自治区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新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 》等一系列助推文化的政策与措施。新疆民族特色浓郁, 地域特色突出, 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加快新疆文化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 实现新疆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大区跨越。

(二)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新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 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政策引导、产城结合、滚动发展、企业运营、突出特色”的要求,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培养和扶持文化企业大力发展, 规划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推进新疆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新疆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 独特的民族风情, 还有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资源十分丰富, 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 发展文化旅游业潜力巨大。随着国内外游客正大量的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的趋势, 提升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尽快打造一批具有新疆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精品名牌, 使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撑新疆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三)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文化发展繁荣, 也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推动文化发展繁荣首先要着力培养区内文化领军人才, 既要重视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民间文化能人、文化传承人, 还要培养群众文艺团队积极分子;要建立健全推进文化发展繁荣工作的机制, 在规划、财税、金融、土地、管理等方面提供保障;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积极探索“沙产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资源、环境发展的约束, 开放利用沙漠资源, 扩大人类活动的空间和范围, 也是发展的需要。新疆沙漠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沙漠面积近60%, 充分开发利用沙漠也是发展的需要。

(一) 转变治沙思路

沙漠治理不能仅仅以防风护沙为目的, 更不能仅仅停留在治理上, 要将治理工作蕴含在开发利用之中。治理沙漠要转变思路, 遵循科学规律, 按照钱学森院士所提倡的“沙漠增绿、资源增值、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的, 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 注重人才的培养

防沙治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 结合长期以来的治沙经验, 治理沙漠也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业, 需要专业的人才参与和指导, 即要充分发挥当地治沙人的丰富经验, 又要做好专业人才引进的工作, 人才是治沙的关键。

(三) 继续加大“沙产业”的研究与探索

辩证的看, 荒凉的沙漠戈壁阻碍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但这也是新疆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随着人类对沙漠的开发利用, 要继续探索“沙产业”的新模式。如何挖掘沙漠的潜力, 使其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仍需要我们积极的探索。

摘要: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当前新疆面临的主要任务, 结合新疆自身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要积极探寻符合新疆发展的新路径, 应重点抓好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文化产业和沙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疆跨越式发展途径探究,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文化产业,沙产业

参考文献

[1]关于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2012.7.25

[2]关于加强自治区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2012.8.7

[3]自治区党委七届十次、九次全委 (扩大) 会议召开

[4]走出中国资源环境困局的新思维:山-海战略》明庆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5]《西部大开放》2011.02-03.04.09[J]

弘扬新疆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 篇2

最近学习了张春贤书记关于“抓住机遇 后发赶超 进退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讲话精神,心中颇有感触,下面我谈几点心得体会:

1. 奏响新疆旋律

当前新疆正处在兄弟省市援疆建设的大好发展环境下,我们各族干部和群众要满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对各援疆省市人民的感恩之情,敢于积极建言政策,透入到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

2. 树立新疆理念

我们要树立在实践中好解放思想,在大力倡导变化、变革、创新、发展的理念,在建设现代产业上,扩大开放上,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维护新疆政治大局稳定上,依法治疆上作出新的贡献。

3. 创造新疆效率

我们要切实改变机关工作作风,要坚决克服“懒、散、庸、拖、贪”现象,要按照各自职责从自身做起,敢于突破,敢于担当,不断解决问题,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创造“新疆效率”。

通讯员:热娜〃 排祖拉

新疆跨越式发展 篇3

说几乎囊括国务院所有部委,涉及部门之多、人数之众,在新疆历史上前所未有。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国家正式确立了振兴新疆的新战略。这对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达到长治久安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未来新疆发展的重点将放在南疆地区。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甚至与首府乌鲁木齐的经济差距都十分大,因此,成为疆独活动的主要基地。去年7月5日乌鲁木齐大骚乱事件的很多滋事者都来自南疆。从今次对口支援的安排来看,中央安排也突出了对南疆的注资力度,喀什地区由上海、广东、山东等经济一流强省、市承包支援,仅广东省每年就要拿出年度财政收入的1%(约90多亿元)援助当地,和田地区则由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安徽省承包援助。除去另外4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海南和西部省市之外,全部中部和东部沿海省、市个个有份,中央部署的内地18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措施已经开始落实,预计未来一年内,至少有逾千亿元人民币巨资注入新疆,相当于将新疆全年的财政收入增加一倍以上。而资源税收的试点,亦将为新疆带来数十亿元的收入,这部分主要是由中石油支付,所以中石油实际上是18个省市之外,援疆的第19个承包者。在这种政策导向下,在新疆的各个企业,应充分把握这次大好机遇,全面借国家、自治区、本地区的各类优惠政策之春风助推本企业跨越式发展。

2001年,根据克拉玛依市体改委的统一部署,新疆拉玛依安泰炼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020名职工全部集体买断从中石油改制设立为一家地方企业,员工身份也全部由国有央企身份转变为地方民营身份,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企业与员工也经历了改制初期的阵疼和迷茫、改制过程中与央企在待遇上差距拉大的落差感,包括目前在一定意义上缺乏的归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领导班子没有哭穷等要,而是两条腿同时发展,一条腿就是预见性的成立一个年轻的研发团队,通过本企业多领域的应用平台,研发出智能焊接自动化集成系统,以振兴地区经济和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为己任,凭借装备技术、工业信息化技术和新型生产管理技术方面的经验,用科技创新手段协助用户创造更环保、更健康、更人性化的生产方式,使其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使其经营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使其生产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从而使其生产更高效、更安全、更高质,竞争力更强,更符合科学发展的产业方向,彻底改变了传统焊接生产模式。并且建成技术领先、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示范工厂,得到了疆内外同行认可。所开发产品已销往新疆油建公司、新疆油田公司机械厂、北京燕山石化、天津大港油田炼油厂等单位,众多疆内外企业前来参观交流,多家企业表达了购置合作意向。

另一条腿就是充分学习、掌握好国家的各类财政、税收、政府各个领域的各类优惠政策,起到事半功倍的增效作用,为企业积累了较好的发展资金。

通过对近十年的工作总结,企业在享受各类优惠政策,一般經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公司成立初期的5年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司主要享受本地区对改制企业的一系列企业所得税的“三免两减半”“西部大开发十年减半”以及“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补贴”,“财政挖潜改造资金返还”等优惠政策。这个过程为企业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

第二阶段:因为企业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个五年阶段,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设备技术更新、新产品新技术需要开发和推广等一系列问题,这个时候、科技、经贸、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各个综合部门领域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及时享受就显得由为重要。仅仅靠初期阶段,由财务人员申请享受争取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的做法就显得非常局部,需要将各个部门的人员抽调组成一个专业的团队,专门对各个部门发布的优惠政策进行分析汇集和研究并策划应用。这个阶段主要关注经贸部门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财政部门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推广资金”等;科技部门的“科技三项费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困难企业缓交社会保险费”,以及其他部门的“专利申请资助资金”、“残疾人就业安置奖励资金”、“石化工业园优惠政策”、“国家大学科技园优惠政策”、“电子信息专项资金”等一系列各个领域的专项资金补助,这个时期,由于是团队运作,从信息发布搜集到申请报出,基本在15天之内就能完成,各项优惠政策的充分享受,在帮助企业平稳度过2008-2010年的经济危机阶段,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

金融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篇4

关键词:金融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到2015年新疆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处于资源配置的核心地位,金融资源数量的多少及效率配置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对新疆发展的支持作用以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实现,是一个非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及历史的原因,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放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总体上仍呈现出“一低三失衡”的特征:

(一)总体经济水平低下

2009年,新疆在GDP增速、人均GDP增速方面不仅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西北五省也存在较大差距,在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也仅仅处于西北五省的中下水平,总体经济水平低下(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

(二)产业结构失衡

2009年,新疆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分别为17.8%、45.1%和37.1%。第二产业中,工业占GDP的比例为36.4%,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76.7亿元,占全区比重的71.9%,其中,石油石化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91.2%,占全区比重的65.6%,第二产业过度依赖于石油石化行业,结构严重畸形。

(三)城乡发展失衡

2009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88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258元,绝对差距为83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1.7%,而且两者之间的绝对差距日益扩大(见表2)。

(四)地区发展失衡

由于自然条件等原因,新疆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特征,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要明显好于其他地区,尤其是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州)。南疆三地州面积占全疆总人口的29.5%,人口占全疆人口总人口的29.5%,而低收入贫困人口占全区低收入贫困人口的84%以上。2009年,南疆三地州GDP仅占新疆总额的1 0.3%,人均GDP仅为新疆平均水平的31%;财政自给率仅为9%,而全疆为28.8%。

资料来源:《新疆统计年鉴》。

二、新疆金融与新疆经济发展

近年来,新疆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疆共有各类金融机构3136个,从业人员达55186人;各类保险公司21个,保险机构数1446个,保费收入达156.7亿元万元;证券公司1家,证券经营机构60家,34家上市公司,全年累计募集资金43.6亿元。然而,新疆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呈现出以下显著特征:

(一)金融机构向内地“输血”现象严重

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新疆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越来越大,存贷比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2009年末存贷款比仅为55%。由于资金的“逐利性”,新疆金融机构的近一半存款被各商业银行调往利润高的地区,新疆金融机构向内地“输血”现象严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

(二)金融垄断现象严重

以贷款为例,2009年末,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3787.5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贷款余额分别为1610.59亿元和977.12亿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5.8%和42.5%,合计68.3%;新增贷款中,全区贷款新增额为338.58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新增额分别为1610.59亿元和977.12亿元,分别占贷款总额的24.1%和27.5%,合计51.6%。

(三)信贷资金配置不平衡。

一是地区分布不均。2009年,北疆8个地、州、市新增人民币贷款682.1亿元,占全疆贷款新增额的71%,其中乌鲁木齐和昌吉两地新增495亿元,占全疆五成以上,而南疆三地州全年仅新增贷款仅占全疆贷款新增额的2.3%。二是不同规模经济主体分布不均。2009年,全区99%企业以上为中小企业,但70%以上贷款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对银行信贷依存度较高,但贷款可得性偏低;三是居民消费信贷总量较小。2009年,全区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的8.2%,新增额占比仅为9.7%。

(四)统一的货币政策不利于新疆经济发展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同样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向引致的宏观经济效果不同。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更多地是以东部地区经济运行作为参照系,不符合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二是统一的存款准备金率形成的货币乘数不同。由于新疆的存款增长能力远比东部地区小、货币信用化水平远和资金周转率低,因而统一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剧了新疆资金匮乏的局面。三是统一的利率水平在客观上对新疆而言是惩罚性利率。由于新疆平均利率较低,因而全国统一的利率政策实际上对新疆不利。

由于上述方面的原因及新疆经济本身存在的弊端,使得金融业没能够对新疆的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支持作用,金融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举措亟待出台。

三、金融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根据统计部门分析,以2008年为基准,要实现2015年新疆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新疆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必须分别保持1 4.7%和1 5.8%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而2009年新疆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分别增长6.5和7.2%,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实现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在这种巨大的挑战下,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

一是实行差别式法定存款准备金制。由于新疆商业银行的现金漏损率较高,使得商业银行的货币乘数远小于东部,因而可以考虑实行差异存款准备金率,以更好地发挥存款准备金率调节资金区域配置的作用。二是实施差别式的利率政策。由于新疆的平均利率水平较低,因而人民银行总行在规定全国统一基准利率水平的前提下应赋予新疆人行更大的利率浮动权,以确定适宜新疆经济发展的利率水平。

(二)提升新疆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放低新疆金融业的准入“门槛”,积极支持内地各股份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到新疆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二是鼓励各银行尤其涉农类金融机构到经济落后地区及团场开设分支机构,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三是加快支付体系建设,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支付需求,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三)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

一是加大对农业及服务业的贷款支持,为农业及服务业贷款提供优惠条件,提高农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二是加大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支持,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并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

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发展的“硬件”水平。二是加大对农业、林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三是加大农村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继续改善对弱势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

(五)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金融支持

一是增设南疆三地州金融服务网点,减少金融服务盲点,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二是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合理扩大南疆三地州银行分支机构的授信额度,建立符合实际的坏账核销制度。三是深入挖掘贷款需求,加大对南疆三地州的贷款倾斜力度,尤其加大对农牧业的贷款支持。

(六)加快构建乌鲁木齐中亚区域金融中心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和银行的作用,积极规划,合理部署,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积极培养、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加快面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国家的出口商品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三是加快支付结算体系建设,构建完善、高效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四是进一步完善“新疆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结算试点”工作,促进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新疆向西开放步伐。

参考文献

[1]刘文翠新疆金融发展实证研究[M]新疆:新疆科学出版社2004

[2]李雪琴,方先明金融支持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J]上海金融2010(06)

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篇5

张春贤

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为标志,新疆进入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在认真分析制约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特殊困难和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即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增进民族团结的重大举措、促进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服务人民群众的经常要求、加强基层组织的常态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变化、变革、创新的理念,同心同力同向同调,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一、突出解放思想,着力形成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创先争优活动的首位,扎实做好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工作。对党员、干部开展全面培训,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培训和抽调宣讲骨干深入各地各单位作巡回报告,推进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精神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着眼于解放思想、正视差距、提速发展,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赴内地省区市进行学习考察,开拓视野、提升理念,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推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突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关键,高起点、高水平地谋划和制定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时,着眼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抓紧研究制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现代农牧业、煤电煤化工和石油下游产业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乌鲁木齐城市规划等一系列发展纲要和规划意见,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突出增进民族团结,着力形成同心同力同向同调抓建设维稳定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各级党组织把增进民族团结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任务,组织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教育活动,广泛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国情区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通过纵向的历史对比、横向的国际比较和现实的发展变化,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学习先进、宣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以先进人物的模范思想和先进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而奋斗。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用好用足用活党和国家加强民族工作、西部大开发、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把关注点和注意力集中到谋划发展、推动工作上来,尽心竭力地为各族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凝聚人心、激励精神,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突出改善民生,着力把创先争优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群众第一、民生优先,把大力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工作落脚点,加快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大力实施“安居富民”工程、“定居兴牧”工程、天然气利民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到7月底,全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至少有一人就业,提前一个月完成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工程,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范围由53.4%提高到86%,享受人数由15.8万人增加到28.7万人。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全区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85%以上。按照“整体设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解决难题、向基层倾斜”的原则,提高了自治区相关人员收入水平。先期解决了集体企业未参保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等难点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解决了全区45万人(含兵团)的养老保险问题;扩大提高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惠及全区216万城乡困难群众;提高农村“四老”人员生活费补助标准和村干部基本报酬;调整区内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出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政策;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收入。这些重大民生工程的实施,极大提振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信心,激发了凝聚力、向心力和向党中央、国务院的感恩之情,形成了“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合力和良好局面。

四、突出优化环境,着力改进作风、提升效率。着重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在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下气力。适应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清理废止过期过时文件,加快项目审批程序和工作流程,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求各级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多思考研究问题,多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少说套话空话、少搞应酬,简化接待。大兴务实之风,力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减少会议、文件,少形式、多行事,形成务实高效之风。针对牧区水利建设滞后的问题,采取大企业大集团冠名、无偿援建的方式启动了自治区定居兴牧工程建设。首批水库建设项目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落实实施仅用了15天的时间,项目审批到开工仅用了7天,突出体现了新时期新阶段的“新疆效率”。

五、突出强基固本,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眼于加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从6月中旬开始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百日集中组建活动,推广在商贸集中区建立商业社区党组织,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非公企业挂职和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等做法,努力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自治区财政拿出5个多亿,提高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经费和村干部基本报酬,支持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少数民族聚居地基层干部“双语”培训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落实,提升党员干部面对面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在反分裂斗争一线发展党员的力度,做好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年教师、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以农村、社区、学校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常态工作机制和有人管事、有能力干事、有钱办事的局面。全面开展单位社区共建,完善部门帮村、边境村村警联建、资源开发村村企联建、信用工程村信联建,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新疆跨越式发展 篇6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1]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从生态文明的概念可以看出它的四个特点:[2]一是整体性:生态文明发展和存在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二是和谐性:是指协调好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三是高效性:指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得到循环利用。四是持续性: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

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是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把人类的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强行把生态系统纳入人类的经济系统。[3]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技术只是用来修复生态系统的工具,它崇尚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观的确立将促进经济循环有序的发展;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存在的问题

新疆战略地位特殊而重要。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促进新疆长治久安,不仅关乎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也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周边外交政策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4]

1.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新疆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但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由于技术限制,新疆大多采用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这不仅污染环境,对资源的浪费也极为严重。南北疆之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从总体来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这与其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称。

今后较长时期,新疆应转变发展思路,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努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促进长治久安。

富民重点在于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区的重点应放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水平上,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低投入、低消耗、集约型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生态与环境对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影响

首先,新疆绿洲的保护。新疆绿洲为7.07万平方公顷,占全疆面积的4.25%,却养活着全疆90%以上的人口。它是干旱、半干旱区地理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交换最频繁,生物和非生物产出量最高,承载力最强大,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子系统。[5]它具有动态性、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三大基本特性。新疆要发展,必定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这必然会涉及到绿洲的保护问题。我们在生产建设援建中,要应用绿洲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和物质再生的原理进行城市建设。

其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是干旱区自然环境综合体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主要介质。一旦脱离保证绿洲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必需品,绿洲也无法存在下去。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同时要考虑河流廊道的连贯性,不能截流、断流。

再次,要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新疆是典型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生态交错带。所有生态系统间生态流流动都通过生态交错带,并受其影响使流速和流向发生改变,起着流通通道的作用。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不能将其人为地分割成不同的部分。遵循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尊重生态系统完整性,要从全局考虑,在不破坏其完整性的情况下进行发展。

三、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狠抓薄弱环节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新疆的综合实力

新疆基础薄弱,不仅制约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也是导致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加快薄弱环节基础能力建设,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供给能力的根本举措;也是改善创新条件、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素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说来,即从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民生改善等基础方面入手,同时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2.提倡科技创新及引进创新性人才队伍

不管在什么时期,科技和人才是致富的主要因素。要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性科研开发;加大投入,进行基础教育,提高人民整体文化水平;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对口支援和西部大开发建设,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

3.协调区域发展模式,使城镇之间、南北疆之间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结合国家和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大力扶持南疆三地州发展,促进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其次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镇化,引导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开发潜力和空间大的区域转移。

4.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循环经济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转变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根据资源状况,确定开发重点,配置优势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生产方式向“原料低投人、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力争做到资源无害化、废物最小化。

5.建立健全社会体制和机制创新

必须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安排,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保障。首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行政职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其次要加强政府职能,建立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发展模式。再次要深化企业改革,探索地方、生产建设兵团、中央企业融合发展机制。

四、结语

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是新疆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需要政府强有力地推动和引导,更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随着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推进,新疆生态系统的状况将会出现一个巨变。展望未来,我们坚信: 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健康的不断改善。新疆将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各民族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光辉的未来。

摘要: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新疆需要进一步把循环经济型模式纳入新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中。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生态文明发展角度做好PRED(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关系,确保新疆到2020年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跨越式发展,西部大开发,新疆

参考文献

[1]常贺中.天津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文明的思考[R]∥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19-23.

[2]陶海南.潘阳湖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R]∥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320-340.

[3]韩建丽,于爱春,徐辞停.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3-27.

[4]李红.新形势下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N].新疆日报网.2010-06-01.

新疆跨越式发展 篇7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 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也是新疆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田地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 总面积24.7万平方公里, 约占新疆总面积的4.6%。其中山地约占33.3%, 戈壁沙漠约占63%, 耕地和可耕地占3.7%, 绿洲仅占4%, 有明显的地域劣势。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在国家、自治区的支持下, 和田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 但是由于资源、技术、产业结构、人口环境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和田地区仍是全疆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2012年和田地区GDP145亿元, 仅占新疆GDP的1.94%。相比之下, 和田地区人口却占新疆的9.12%。和田人均GDP7198.17元, 是全疆十四地州中唯一没有过万元的地区, 同时也是全国人均GDP最低的地区之一。新疆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没有新疆的全面小康, 就没有全国的总体小康;不实现新疆的全面小康, 全国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本文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结合和田地区现实发展情况, 设计适合于和田新阶段经济发展的路径对策并对最终实现和田跨越式发展进行合理构想和预测。

二、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 经济总量稳步增加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5.44亿元, 同比增长12.4%, 完成年初目标的110.2%。2012年和田地区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72亿元, 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6.49亿元, 增长1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23亿元, 增长16.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31.1:19.3:48.6调整为今年的30.1:18.2:51.7。第三产业继续扩大。

(二) 三次产业平稳发展

农村经济方面:和田地区2012年全年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85亿元, 增长4.0%。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39.74万亩, 增长1.2%, 粮食总产106.25万吨, 增长0.1%, 连续五年保持百万吨以上。

工业生产方面: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7亿元, 增长15.6%, 增幅较三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亿元。主要产品产量增多降少, 产销率为96%, 产销衔接良好。

旅游业方面:2012年, 全地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2.4万人次, 增长11.0%。游客人数和经济收入呈现双增长。

(三) 投融资快速增长, 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 和田消费品市场在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增速趋缓, 但仍保持稳中有进的良性运行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25.63亿元, 增长11.9%, 与1-3季度相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实现了平稳增长。

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干部队伍思想观念守旧落后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一些干部还不能完全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 思想上因循守旧, 工作上凭经验办事, 解放思想、变化变革、先行先试、主动作为的意识还不够强, 敢试敢干敢闯敢于担当和突破的魄力还不足, 还不能完全适应和田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 三产结构比例不合理,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和田地区的一产比重偏大, 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全区的水平, 二产比重过小, 三产基本没有大的发展。和田地区经济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 工业处于非常低的阶段,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三) 远离市场, 商品流通不畅

牧民群体中普遍轻生产消费, 重生活消费, 再加上本身存在的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低下的产业意识更是限制了市场的发育和经济的发展。和田地区农村经济交流活动的中心是乡巴扎, 传统的巴扎集市交易的存在说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消费结构还没有达到现代市场经济要求, 导致商品流通不畅, 从而出现“买难、卖难”现象。

(四) 人才和资金匾乏, 投资软环境不佳

和田经济基础薄弱, 财政自给率很低, 到2012年财政收入仅为18.77亿元, 而支出达157.08亿元;从和田金融相构信贷投入情况看, 各项存款328.79亿元, 但由于受地方欠发展的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各商业银行贷款授信权限上收, 各项贷款79.86亿元, 存贷比率仅为24.3%, 其中工商业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极低, 信货支持明显不足, 大量资金外流。

四、实现和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构想

(一) 准确定位政府角色, 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化

政府角色的定位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 贫穷地区往往出现政府管理过于全面, 指挥涉及各个领域, 和田地区更是如此。政府应把工作重点放到宏观调控上, 为各个行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由管理主导型向管理和服务型协调的政府。和田地区应坚持发展特色产业。以和田玉为例, 和田地区不乏优质的特色玉石, 难点是不成规矩的分散在市民手中, 不能形成市场规模, 创造不了大的价值。政府应发挥服务引导作用, 如做好政策宣传, 让群众自愿将“存玉”变成流动的资产;聘请专家团队, 统一正规的评估和田玉价值, 公开透明的衡量和田玉;政府可组织和田玉博览会和展销会, 扩大和田玉知名度, 必要时候, 政府可给予群众一定的补贴, 吸引更多的人主动交易玉石, 实现增值创收。

(二) 规避“资源诅咒”

“资源诅咒”是指丰富的资源可能是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 和田地区拥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 也正是因为资源丰富, 和田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性产业, 会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最终会导致接续产业不足以替代资源性产业, 最终随着资源的枯竭致使经济衰落。因此为规避和田的“资源诅咒”有以下建议: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 培育新的高端产业。将之前卖资源转换成卖产品模式, 发展高端高附加值产品, 例如打造和田玉开采、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并逐步使之成为主导产业, 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创建。其次要积极推进和田的城镇化, 让城乡居民收入跟得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再者要支持科技进步,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地方政府应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吸引科技型企业和人才。设立奖励推广实用的研发成果, 鼓励创业。

(三) 加快“和墨洛”核心区建设, 避免“马太效应”

由于国道改造, 和田地区以国道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一点两翼”的和墨洛经济核心区。该地区绿洲成片、区位优势明显, 已凸显在经济、社会、人口、文化等方面的聚集效应。以和田市为例, 和田市作为和墨洛地区的核心城市, 经济聚集效应明显体现, 和田市人口总量的不断上升带来的人口聚集效果不断增大, 拉动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需求, 同时也会促进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加, 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但整个核心区经济总量有限, 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小。其他非核心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和墨洛地区有较大差距, 缺少承接核心区辐射的条件, 同时由于人口、信息、交通等方面的落后发展, 使非核心区的发展缓慢, 难以与核心区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模式。因此发展城市群能有效遏制相邻城市间对经济要素的激烈竞争, 合理功能分工, 避免大城市过大, 小城市过小的“马太效应”。对整个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 充分利用和田绿洲成片的区位优势, 提升聚集效应, 吸引各地人才

和田地区以及南疆各贫穷地区普遍存在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绿洲。尤其是在和田地区的核心区域, 绿洲成片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绿洲是和田地区发展农牧业的主要区域, 拥有丰富的水源, 自然条件和天然的资源优势, 核心区城市的集聚都是分布在绿洲的周围, 充分利用好和田地区绿洲成片的区位优势, 不仅可以促进和田地区城镇化的进程, 同时也能吸引和留住各地的专业人才, 为和田经济发展服务。具体建议有:第一, 绿洲有不可再生的特点, 因此必须要加大保护的力度, 如加大防风林带的建造, 划分绿洲农业牧业产业带, 分别治理经营, 使现存的绿洲得以不断的延续。第二, 以绿洲为载体, 建造特色产业园区, 直接将绿洲种植开采的特色产品生产加工, 推动核心区居民的就业水平。第三, 绿洲环境优美, 适宜居住, 和田地区应打造绿洲名片, 全方位建设绿洲, 培育成集大企业、大城区兼备特色旅游为主的核心区, 加以政策的优惠, 吸引来自各地的人才能够留在绿洲区, 促进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

摘要:和田地区是全国人均GDP最低的地区之一, 实现好和田的跨越式发展, 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 才能实现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田地区存在的问题:干部思想落后、三产结构不合理、远离市场、人才缺乏。对策和创新构想是:转变政府角色、加速核心区建设、促进城镇化进程、开发和田河流域、发展“沙”产业等。

关键词:和田地区,跨越式发展,对策,创新

参考文献

[1]热依拉.南疆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07.

[2]王丽君.和田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10.

[3]土尔逊托合提·买土送, 等.新疆和田地区的沙漠化及沙产业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12.

[4]李万明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反贫困[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 2008.

[5]刘维忠.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2010.

新疆跨越式发展 篇8

相对内陆地区, 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信贷资金严重不足。2000年末金融机构 (含外资)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870.72亿元, 全国平均水平为23169亿元, 金融机构 (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973.16亿元[1], 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全国平均水平为15458亿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 这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金融政策体系作保障。

1 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1 有利条件

1.1.1 政策优势

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是深入实施新疆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 使新疆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

1.1.2 地缘优势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与众多周边国家接壤, 并且与国外有75条客货公路、3条铁路、96条国内国际航线[1]。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 全疆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 特别是边境贸易成长迅速。随着“中亚经济圈重心”战略构想的实施, 地缘区位优势使新疆成为我国西向开放的桥头堡[2]。2012年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美国跃居为新疆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新疆对欧盟 (27国) 、马来西亚、韩国等出口市场实现倍增[3]。

1.1.3 资源优势

新疆的资源十分丰富, 有天然水土光热组合及其他的矿产资源。矿产种类不仅繁多、而且储备量很大, 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主要矿种有金、铁、铜、铅、锌、锰、钨、锡、煤、石灰岩、钾盐等。2010年新发现大中型非油气矿产地就有22处, 其中, 能源矿产地19处, 均为煤矿;金属矿产地3处[1]。最有优势的资源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现有石油储备量居全国前列, 天然气储备量占全国储备量的三分之一, 预测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40%。吐鲁番—哈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已列入世界十大煤田之一[4]。

新疆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国家建设的重点向新疆倾斜, 为新疆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1.2 制约因素

1.2.1 开放意识不强, 停留在因循守旧的模式

经济发展的思维模式比较封闭, 运行着简单粗放的经济模式, 高投入、低产出, 消耗资源, 破坏生态环境。资本资源极度短缺, 投资收益水平低, 资金呈现恶性循环运行。过去几十年资金的边际利用率较低, 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金融抑制现象十分突出;再加上体制机制不灵活,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弱。

1.2.2 经济结构不合理, 各地区发展失衡

公有制经济仍占比重大,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GDP的比重30%, 重工业比例过重占63%, 主要以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业为主占总45%, 轻工业占37%。外贸主要以边境贸易为主, 加工贸易占比例甚少。服务业发展滞后, 畜牧业只占全区GDP的1%;产业结构不合理, 没有形成整套的产业链。南北疆发展不平衡, 从地区分布看, 北疆地区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数已占到总数的66.6%以上, 地域广的南疆地区发展明显滞后, 2010年GDP占全区总量的28%。

1.2.3 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化发展水平低。

新疆的公路、铁路、电力通讯、供水供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设施配套总体水平较低, 致使全疆整体城市化水平发展滞后。科技基础弱, 人才匮乏, 制约了经济跨越式发展。

1.2.4 生态环境脆弱, 承载力有限

长期以来由于沿袭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资源浪费严重, 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 草原面积缩小, 沙化日益严重。2005年全区水资源总量为855.4亿立方米, 2010年全区水资源总量为754.29亿立方米, 平均每年递减20亿立方米[1]。全区农业用水已达总用水量的96%, 特别是南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总体已经接近承载能力[4]。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生态基础相当脆弱。

1.2.5 金融支持不足。

长期以来新疆主要依赖政策性金融, 但是这种金融支持范围有限, 涉及面不广, 阻碍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形成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因金融机构网点布局、信贷资金分布不合理, 金融服务功能呈现弱化趋势;金融对中小企业、偏远贫困地区支持严重不足[5]。如南疆三地州拥有全疆人口的30%, 但信贷支持不足全疆贷款的5%, 而北疆地区仅天山北坡经济带信贷占比重近60%。此外, 金融机构的设置主要集中在地州首府城市, 金融机构在不断减少,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不合理。据统计, 2010年, 占全疆乡镇四分之一的金融机构网点呈现空白, 而且这说明这些地区的群众根本享受不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5]。

Finance金融视线

2 金融支持在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 金融业面临着新疆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大好机遇。

2.1 金融支持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新疆经济发展的兴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产业结构的调整, 会引起社会资源的流动, 这需要资金的扶持、金融税收的支持。加强金融支持力度, 有利于积极推进现代工业化进程,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高农牧业的市场化水平。产业结构的优化, 有利于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大集团, 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有利于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 并以特色产业为核心,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提高地区的整体竞争力。比如依托资源优势, 可以积极推行园区建设, 使它成为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亮点。

2.2 有利于基础设施的改善, 提升招商引资的能力

资金是经济发展的引擎, 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入的资金数量和资金的质量[6]。相对于沿海发达地区, 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无法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内资。虽然政府不断出台各种引进外资的政策, 由于还未形成完善的铁路、公路、民航及管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引资不足及低效率使用, 对新疆经济发展拉动不显著。特别是在金融支持力度有限的条件下, 南北疆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比如南疆 (三地两州) 占全区地域面积的56%, 而利用外资率不足全区的30%。

2.3 有利于生态环保, 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环境的保护, 需要资金作保障, 有效地利用有限资金, 可以启动三大盆地周边放沙治沙的工程, 积极整治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环境。如实施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生态的治理、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保护与修复工程。生态环境的改善、低碳化路径的选择, 是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

3 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对策

3.1 完善金融体系, 强化金融的支持力度

要积极发挥金融部门在我区经济建设中作用, 就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和新的机制。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解决区域发展资金不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跨越式发展中, 单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是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中的巨大数量资金的需求, 因此建立多元化金融体系势在必行。比如在全疆范围内完善金融机构布局建设, 逐步缩小乡镇或团场金融服务盲点覆盖面, 通过设立流动服务机构的方式, 解决边远地区群众享受基本金融的问题。完善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有助于提高我区筹融资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要增强竞争意识,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区目前金融市场上运行的主体, 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占主导和垄断地位;中小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充当市场的参与者, 金融市场上缺乏竞争, 便不能有效扩大金融服务, 更不能满足多种的融资需求。因此, 积极推动市场竞争, 发展非公有制金融机构, 促进民间资本的合理流动, 形成灵活、多渠道的融资途径。最后大力推进支付系统建设和国库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建设;充分发挥金融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导向功能。

3.2 创新金融制度,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3.2.1 改变政府主导型为市场主导型

为了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金融制度的创新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 并不是在市场主导下进行。这就注定了中资大型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在新疆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 在现代金融市场运行中, 中资大型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弊端, 比如经营不佳、资金使用效率低及经营管理风险大等诸多问题。如果能够转换现有的模式, 积极发展以市场主导型为主的金融制度, 能够发挥市场微观主体的创造性, 就能为新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更优越的金融支持。

3.2.2 加大信贷支持, 改善投资环境

长期以来, 经济外向度相对较低, 开放型经济发展缓慢。外资对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已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键问题。在发扬传统的金融支持手段和服务方式的情况下, 结合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特点和需求, 应该加大金融信贷支持, 不断优化贷款结构, 这有助于改善新疆的投资环境, 深化对外开放, 拉动外资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 提高新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

3.2.3 调节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

资金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及科学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我区企业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大企业和小企业发展严重失衡, 重工业比重过重, 轻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缓慢, 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我区企业普遍缺乏资金, 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实力弱、资信差, 融资困难, 而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撑。企业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 不能吸引优秀的技术及管理人才。企业的运作不仅涉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和技术上的变革, 而且还涉及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3.2.4 推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

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金融支持必须是可持续的, 金融业与企业、居民之间关系, 不仅表现出金融风险的问题, 而且也是社会问题, 因此防范措施的实施与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关系着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 结语

新疆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金融支持是关键。这个工程的完成不仅需要资金的数量而且需要资金的质量, 因为资金投入的质量对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11年新疆统计年鉴.

[2]张瑜.经济社会跨域式发展的分析及建议[J].经济研究 (党政干部学刊) , 2011 (1) .

[3]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将成为强劲动力.http://news.163.com/12/0830/07/8A4U9T3C00014JB6-all.html.

[4]安剑, 高素梅.新疆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中SWOT分析及战略思考[J].未来与发展, 2012 (1) .

[5]李寿龙.金融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几点认识[J].中国金融, 2010 (16) .

[6]叶红.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3 (3) .

新疆跨越式发展 篇9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且地处西部边陲,人才总量少,更是缺少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及高技能人才。同时,新疆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要求以及各族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待。

一、人才培养和跨越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全球经济发展的日益深入,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并且发挥着战略性、决定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因此,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因素就是人才。

目前,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和工业化阶段的初始发展阶段的新疆来说,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对于新疆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日益明显;并且, 新疆要想在经济转型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成功,完成产业优化升级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发展,实现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目标,都对新疆的高等教育质量有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新疆要加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水平建设。也就是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最根本、关键因素是人才培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人才培养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中有战略性、决定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二、新疆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新疆高等教育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是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着全社会对教育需求的愿望日益强烈,进一步推进了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自1999-2007年,新疆普通高等教育相对规模即每万人口中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从30.96人增加到103.28人;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7所增加到32所,10年时间增加了32所。西部大开发10年来,新疆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大幅增长。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8852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548254万元;社会捐资经费从2005年296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714万元,虽然中间有增减波动,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高等教育学费及杂费为2005年的74705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41604万元;其他教育经费从2005年的42633万元增加到72085万元。新疆自治区于2003年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把握节奏、控制规模、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积极引导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的反思

(一)新疆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相适 应

师资队伍的水平作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水平。新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不相适应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缺乏新疆普通高校教师人数

尽管新疆普通高校师资总量不断增加,并且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稳步增长,但是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普通高校相比,新疆普通高校教师总量还明显不足。

2、新疆高校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

大学本应是各类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基地。然而在新疆高校普遍存在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流失现象,对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较重。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1997~2004年,新疆普通高校人才共流失1017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流失253人,占流失人数的24. 88%。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流失223人,占流失人数的21. 93%;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流失60人,占流失人数的5. 9%。

(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

由于新疆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实力相对薄弱,导致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足,并难以对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因此,大部分财政性教育投入主要来自于国家。

(三)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

财政性教育经费中高等教育经费是以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在非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以学杂费为主的格局,其他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并没有形成适当的比例。高等教育经费的多元化筹集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的普遍趋势。其主要作用就是利用非政府的收入来弥补公共财政收入的不足。

四、优化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新疆高校的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在新疆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校人才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首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对于优秀的教师给予鼓励及表彰;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承担授课任务,并且加强开展新疆自治区教学团队,以及开展教学名师评选活动。

其次,从制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约束。按照国家和教育部的教学制度相关规定,将教师教学活动中从事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写入高校教师教学管理规定中,严格执行教学工作的监督制度、评价制度和考核制度。

再者,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年轻教师多要参加各种教师的培训,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努力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

(二)调整高等教育投入比重,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与内陆沿海地区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新疆应该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落后的现状。目前,新疆的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在根本上决定着新疆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本做支撑。因此,我们需要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需要充分发挥新疆高校的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大量紧缺型专业人才,为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以评估为主要手段的多层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 系

评估即可以起到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又可以有力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实施。国内外有很多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取其精华”。首先应以新疆的实际状况为根本立足点,以认真总结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为新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制定最优化的质量保障体系方案。一是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同时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又能实现评估的导向功能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估办法,进而达到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作用的综合性评估体系的目标;二是要求社会评估机构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各个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估体系,科学合理的运用分类评估办法,改进提高评估权威性的方案,帮助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自治区普通高校中最薄弱的环节,是新疆高校自身评估体系的建设还不够完善,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和加强内部的专业办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效果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估,来发现问题,找到差距,改进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新疆高校自身评估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文伯,赵燕.大众化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N].新疆社科论坛,2009(1)

[2]陈霞,郭卫香.跨越式发展下新疆高等教育投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N].新疆大学学报,2013年9月

[3]张文耀.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新疆跨越式发展 篇10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科学跨越

2015 年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授权发布了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也是我国共建 “一带一路” 的发展规划。共建 “一带一路”,旨在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对新常态下优化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有着日益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这对于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指导新疆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 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作出了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4 年5 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把新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心,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枢纽。目前,从我国东海岸的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的 “新亚欧大陆桥”贯穿全境,特别是同西部邻国能源合作前景广阔,是我国进口能源的战略通道。因此,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是充分发挥新疆区位优势的战略选择。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近几年取得了巨大成就。2001 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外贸总额为15. 09 亿元。2002 年起,贸易额迅速增长,平均增幅达到53% ,超过20 世纪18% 的平均水平。2006 年,贸易额首次突破100 亿美元。2007 年,逼近200 亿美元。2008 年高达300 多亿美元。2009 年略有下降,为237. 44 亿美元。2011年又达到了364. 5 亿美元,比1992 年增加了79 倍。这说明新疆完全具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必备条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2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面临的问题

2. 1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到目前为止,新疆从总体上看依然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大规模建设起点低、底子薄,经济发展同内地相比较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根据2014 年国家和自治区统计公报的数据分析,从经济总量上看,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64 亿元,占全国636463 亿元的1. 46% ,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在第25位。从产业结构上看,新疆一、二、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6. 6 ︰ 42. 4 ︰ 41. 0,与全国的9. 2 ︰ 42. 6 ︰48. 2 相比较,一产高出7. 4 个百分点,而三产则低7. 2 个百分点,说明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产品结构上看,目前依然以 “原”字号产品输出为主,结构低度化现象依然突出。例如,2014 年新疆的棉花达到451 万吨,占全国616 万吨的73. 2% 。但新疆棉纱、棉布产量分别为43. 99 万吨和6540. 8万米,仅占全国总产量3379. 2 万吨和893. 7 亿米的1. 3%和0. 07% 。

2. 2 科学技术发展滞后,人才短缺

目前新疆的科技教育事业从总体上看发展依然滞后,主要表现在科技水平较低、创新能力较弱、科技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特别是在高新科技领域的高端成果较少,高层次和复合型科技人才短缺,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比例低。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结合得不够紧密,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转化率较低。同时,人才流失一直是新疆人心里抹不去的伤痛,除科技活动人员外,企业管理岗位人才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科技发展滞后,各类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新常态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2. 3 地区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北疆地区由于资源富集,交通发达,现代工业发展起步较早,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较快。而南疆地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北疆。如2013 年,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克孜勒苏和和田四地州的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8535 元、16076 元、13694 元和8025 元,只有自治区平均水平37181 元的76. 7% 、43. 2% 、36. 8% 和21. 6% 。

这说明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十分明显,对于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3 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新疆跨越式发展对策建议

3. 1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

把新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各族人民群众更多、更直接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必须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使核心区的建设更多地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3. 2 大力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

新疆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其后发优势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和学习。哈萨克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稳步上升的趋势,其经济总量从1993 年的46. 6 亿美元增加到1467. 6 亿美元, 占全地区经济总量比例从5. 5% 增长到68. 8% ,一跃成为中亚地区第一经济大国。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丰富,发展也正利用这一资源优势,重工业较为发达,轻工业较为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而新疆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应借鉴其发展方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商贸交流无疑是一台重头戏。通过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充分依托新疆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通过多种形式加大进出口贸易,促进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应当加快口岸基础设施现代化,实现通关便利化,进一步发挥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哈霍尔果斯边境经济合作中心,以及阿拉山口、喀什综合保税区等外贸平台的特殊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新疆外贸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强化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合作。支持内地企业依托我区发展对外贸易、境外投资、服务贸易、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断提高新疆经济的开放性水平。

3. 3 扎实推进 “科教兴新、人才强区” 战略

新常态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特别需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必须扎实推进 “科教兴新、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培养造就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各类人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为新疆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吸引众多人才涌入。同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引进的人才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磨合过程,所以做好人才安置十分必要。要把好人才引进的入口,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在引进人才时应注意结合新疆的特色,引入适合并愿意在新疆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建立良好灵活的用人机制,给人才足够的自由和机会选择适合、喜欢的发展平台。生活方面,可为人才提供一定的物质补偿,提供临时住房,专人负责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让他们真正变成新疆人。在工作方面,应根据目前发展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避免人才进入后过硬的学术技能无处施展,造成人才浪费,同时也应建立人性化的进修机制和公平的晋升机制,鼓励人才多学习,多竞争,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4 进一步统筹协调地区发展

统筹协调地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目前新疆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南疆地区严重发展滞后,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表现。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进程中,必须更加注重扶持带动南疆地区加快发展,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把加快南疆地区的发展摆在特殊重要位置进行部署,意义十分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将此比作一盘棋的 “棋眼”,深刻指出: “对南疆发展,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实行特殊政策,打破常规,特事特办。”

因此,必须把加快南疆地区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促进新疆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新疆三条通道的布局构想。主要分为南中北三条通道,其中南通道是指,从格尔木进入若羌后,经且末、和田、莎车、喀什,至塔什库尔干,从红其拉甫和卡拉苏口岸进入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同时提出在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推动中吉乌铁路国内段建设工作,积极推动中巴铁路及中巴能源管道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阿克苏至喀什铁路增建二线、若羌至和田铁路建设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这些重大项目落地南疆,必然会强化南疆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给南疆各地带来了经济收益,并减轻就业压力,缩小南北疆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唐立久,穆少波.中国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李雪梅,闫海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的布局和策略[J].开放导报,2014(2).

[3]郭晓兵,高志刚.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探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4(2).

[4]李金叶,舒鑫.“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新疆经济定位的相关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上一篇:年级管理新下一篇:语料库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