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摭谈

2024-05-02

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摭谈(精选十篇)

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摭谈 篇1

一、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将提问融入到教学的各环节中

我国有句名言:“学问学问,勤学多问”。大凡做学问者,不仅勤学而且好问。一个人的创造力离不开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否则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又离不开“学”与“问”。大量的疑问不仅存在于学生听讲的过程中, 而且隐含于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因此,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全过程渗透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前预习中。教师应教会学生预习,并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提出问题。

2.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在课堂上提问, 对命题为何要这样解答, 本命题是否有多解,公式适应于什么范围,法则又如何归纳等等提出疑问。

3.练习作业中。命题是否有更一般的结论, 变换部分命题或全部的条件会引起结论的什么变化等等, 引导点拨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课后辅导中。教师应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时, 引导学生就解题规律的探究, 知识层面的扩张等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 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

中学生面对神奇的大千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蕴藏着跃跃欲试的强烈欲望, 这是他们共同具有的心理特征。这种心理体验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去深入细致地观察与思考, 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与体验,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其表现出对于新奇有趣的疑难问题,敢于主动探究,大胆猜想,及时提问,虽然有时会提出幼稚可笑,甚至荒唐怪谬的问题,但这种探索奥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可贵的精神, 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倍加爱护, 及时点拨引导, 绝不能因自己一时不能作答或其他因素而粗暴地指责学生, 压制这种可贵的积极性。相反,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深入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探究式学习, 教师的教学成为问题式教学。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提出个性问题

创造性思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 不依赖现有的思路方法, 不受现有的答案、结论的束缚,敢于跳出常规限制,大胆质疑权威经典, 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从中发现问题,找出新方法的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品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生活经验的丰富,知识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他们对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增强。在思考问题时,他们总想表现出不同于别人的方面,总想找出不同于书本的独特思路。爱搞标新立异,不盲从教师、书本、同学,所有这些特征,都为教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独立性提供有利因素。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这种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营造一种“标新”与“立异”的氛围。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应用已学知识从不同视角, 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并继续探索未知, 提出更新更异的问题, 以此来精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独立性与创新意识。

总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准确把握, 对思路方法的熟练应用; 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探索未知、积极进取、创造未来的良好品质。因此,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篇2

丁亚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说:“学问,学问,要学习提问。”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现代教学提倡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质疑问难,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小学生都敢问、爱问、会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多思善问的习惯。现以“圆的周长”为例,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营造轻松自由的气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

少成苦天性,习惯成自然。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是多么重要了。在现代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小学生往往不敢问、不爱问、不会问,或问得压抑、犹豫、缺乏自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逐步形成敢于质疑的习惯。例如:在课前准备时,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有许多老师愿意和同学们成为学习上的伙伴,同学可以去和老师交朋友,待会儿上课时,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问班上的同学,也可以用问你们的新朋友—听课的老师。”

二、创设疑惑情景,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爱因斯坦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儿童有了热爱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会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创设疑惑情景,目的在于诱导学生积极提问,将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教学目标(学生问题)充分暴露于课堂,以利于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例如:在引入新课时,课件出示:新“龟兔赛跑”。(如图所示)森林中在开运 动会,乌龟和兔子正在争夺冠军,乌龟跑的是边长40米的正方形跑道,兔子跑的是直径40米的圆形跑道,它们俩同时从A点经B点跑了一圈,又同时回到A点,这下可难住了老虎裁判。学生听到这里疑问顿生:“谁是冠军?怎样评判?乌龟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兔子所跑的路程是圆形,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三、留下充足的思考时空,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问”,源于思。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问错了没有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例如:在测量圆的周长时,给学生提供了一元的硬币、象棋子、在纸

片上画出的圆、细绳和直尺等材料。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给学生留了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学生想了一会,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用什么方法测周长?用什么工具呢?“当学生用细绳测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时,感到不方便,学生便疑问顿生:”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呢?怎么测呢?“有的几个学生自成小组共同讨论,有的学生还起来问他们认识的新朋友—听课的老师。

四、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独立质疑能力

“问”,因人而异。由于学生认识结果、思维方式、学习风格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不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因人而异地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多思善问的习惯,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质疑的能力。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意在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此培养学生互相提问的主动性、流畅性、有序性,促进学生独立质疑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小组合作求c与d的比值时,教师说明:以百分为基础,提出和回答一个问题奖10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问:”你会测XX的周长吗?怎样测?你会测它的直径吗?怎样测?“,”你求得的c与d的比值是多少?“,学生试着问、想着问、争着问,经过问与答,自由矫正。这样,既巩固了求c与d比值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独立质疑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

五、创设互动情景,培养学生共同质疑的能力

“问”,表于言。无论哪种形式的提问,都是某一命题的疑问形式,对小学生来说,还存在着语言表述障碍。创设小组互动情景,意在消除这种障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提倡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也提倡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共同质疑的能力。例如:在巩固练习时,提供的材料是:(课件出示)老虎裁判请乌龟和兔子 重新比赛,兔子的比赛路线是 从A点出发,沿三个小圆的周长经B点回到A点;乌龟的比 赛路线是从A点沿大圆的周长 经B点回到A点。根据情景,同学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小组学习)经过短暂的思考,提出了以下问题:兔子和乌龟比赛的路程相同吗?谁是冠军?如果他们同时到达,谁跑的路程多?谁又是冠军?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去请教你们的新朋友——听课的老师。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共同质疑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

六、创设反思情景,培养学生自我质疑能力

“问”,终于省。儿童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在充分交流与共享中生成、修改的”再创造“过程。它必须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不断调整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因此,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更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设反思情景,旨在训练学生自我质疑,培养其内省能力。例如:在巩固练习结束后,以学生自问作为结尾。问:”我今天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学习了什么

摭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质疑能力 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6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改革的主方向。创新能力与质疑意识有着密切联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敢问

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前提。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具有凛然不可侵犯的权威,因此,学生即使对教师出现的失误也不敢质疑,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而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也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在学习中敢于提出疑问。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要做好正确处理,对于正面的质疑要大力肯定,正确引导,保护学生的质疑热情,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敢想敢问。

以苏教版“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为例。为了给学生创设质疑情境,可给出题目:某果园的果树不超过50棵,其中苹果树的数量是桃树数量的85%,这个果园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和桃树各有多少棵?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数量,很多学生一下子不知道如何下手,他们提出是不是题目缺少条件。此时,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引导。首先,让学生明确果树的数量是一个整数,85%可化成为,根据20+17=37,可知果树总量是37的倍数,根据已知条件“某果园的果树不超过50棵”,可得“果树总量为37棵。根据苹果树和桃树的比”,求出苹果树有17棵,桃树有20棵。由此可见,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才能让学生问有所问,才能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依据。

二、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想问

改变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保障。新课改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也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也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供了机会。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乐问、想问。

以苏教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出示数据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结果都是“相等”,并提出疑问:“每组数据的两个数大小为什么相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提出疑问。通过讨论,学生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显然,只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才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才能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平台。

三、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会问

传授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途径。敢问、想问只是质疑能力的初级阶段,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必须教其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质量和效果。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仅让学生敢问、想问远远不够,会问才是质疑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小学生年龄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教其质疑的方法。一方面教师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以苏教版“轴对称图形”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每人准备一些自制的三角形,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要求进行折叠。学生动手操作后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三角形折叠后能够重合,有的折叠后不能重合?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之后再让学生将图形拆开,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拆开后发现:有一条折痕。教师适时指出这条折痕是对称轴,这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学生根据已学内容提出疑问:“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轴是什么?”通过讨论分析,学生得出“平行四边形无法折叠重合,没有对称轴,不是轴对称图形。”从而加深了对轴对称内容的认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会了如何提出疑问,培养了自身的质疑能力。

总之,质疑能力是一种重要能力,只有具有质疑能力,才能具有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学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改变学习方式、传授学习方法等途径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摭谈 篇4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出“火花”, 打造课堂教学的“质疑文化”,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1.消除学生怯问的心理障碍

在平时教学中有的学生很少提问或不敢问.不敢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教师自身导致怯问

教师上课过于严肃, 不允许学生出半点差错, 经常性的严厉批评, 甚至出现变相体罚学生, 导致学生敬而远之, 避而远之.

(2) 自卑心理导致怯问

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 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过于简单, 提出来的问题被同学和老师看不起, 有时虽能看出一些问题, 但一时不知用怎样的语言去表达出来, 不愿意把断断续续的语言呈现在同学或老师面前, 怕出丑.

(3) 虚荣心理导致怯问

总认为这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已多次强调, 问题还没弄懂, 但为了面子不问算了.

为了消除学生怯问心理障碍, 明确学生怯问心理原因后, 要对症下药.对于第一个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严而有格、严而有度”, 用“爱心、耐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培养感情, 力争学生的信任, 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而对自卑导致心理怯问的学生, 教师可主动出击, 即便简单的问题也应耐心讲解, 引导学生共同讨论,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 切忌责怪, 以自己的真诚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使其心中有“老师真心实意在帮助我”的感受;针对虚荣心理导致怯问的学生, 教师要乐意接受学生提出的问题, 不厌其烦, 认真细致解释, 要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主动接近学生, 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克服虚荣心,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农村学生长期受到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的影响, 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被动依赖的思维定势, 不愿意去想问题、思考问题, 不善于提出问题, 缺乏创新意识.基于这种原因, 教师要在激发激励提问上下功夫, 指导和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从而发现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方法和措施, 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1) 多加鼓励, 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

古人云:“学贵质疑.”现代心理学认为, “疑”是思维的火花, 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 以解决问题而告终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激发学生多质疑, 挖掘学生质疑的原动力.例如在教学单项式的除法时, 在引导学生得出单项式的除法法则后, 举出例子:8x5y3z÷2x2y2z=4x3y, 对学生说想一想, 对于刚才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欢迎提出来.一会儿, 一名学生站起来问道:“如果是8x5y3z÷3x2y2又怎么计算?”部分学生说:“这还不知道!”同时还带有嘲笑的声音.这时教师笑着对他说:“这位学生不错, 动脑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全班应给以鼓励和表扬.”接着对比分析, 告诉他怎么做.紧接着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只在除式里出现因式, 如2x6y÷5x3yz, 又怎么计算?”教师用满意的眼光看着这位学生并解释道:“你的问题提得很好, 体现出你的思维很开阔, 希望你继续发扬, 只是这个问题已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后我们单独探讨, 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时一名等待许久的学生举手问:“如果在同底数的幂当中, 被除式的指数比除式的指数要小, 如6x5y4z÷9x10y6z2, 怎么办?”这时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举手要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耐心地一一做了回答, 并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学生的认知从现象到本质, 从感性到理性, 从而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激发和培养.

(2) 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质疑的思考能力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 (实践) 动手操作为基础的学科, 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实验教学形象生动, 图文并茂, 但我们必须通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过程, 课堂教学中, 设置一些动手操作实验题, 让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 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时, 本节课重点是学习三角形的高线概念问题, 并利用折纸和画图等方法认识其共点的性质, 会画出任意的三角形的高, 难点是画钝角三角形钝角边上的高及高线的运用.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纸片, 教师先提问, 你能画这个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吗?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教师在边提问边分析中让学生花足够的时间去分析和折叠, 折出三条高后, 再相互交流其位置关系.同样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他们又有怎样的位置关系?通过学生的对比及观察分析, 学生回答他们所在的直线都交于同一点.那么对于钝角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 你能折出或画出吗?他们所在的直线也交于同一点吗?再让学生讨论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并请图形画正确的同学上黑板上作示范.然后说清其位置关系, 并归纳总结: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学习三角形高的概念和如何作出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后,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并说出一个问题结论来.

学生甲:三角的三条高都是线段.

学生乙: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高在三角形的内部, 而直角边相互垂直就是它的高.钝角三角形的两钝角边上的高, 在其边的延长线上, 在三角形的外部, 另一条高在三角形内部, 并在黑板上画出三种图形进行对比 (图1) .

学生丙:高与垂线、直角等紧密相连在一起.

学生丁:画钝角三角形夹钝角的两边上的高时, 需注意是过哪一点作哪一边延长线的垂线.

动手操作实验是激发质疑的灵丹妙方, 也是强化学生质疑意识的重要途径.

(3)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数学学科讨论的许多问题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和生活实际, 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由景入情、生情, 形成问题悬念,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发展和创造思维空间.运用实验、故事、音像、多媒体等手段和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创设情景, 巧妙设立.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产生疑问, 发现问题, 引起“认知冲突”, 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从而唤起学生创新意识.《课程标准》在设置课程情感和态度的目标时, 就指出:让学生经常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从而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谈论数学, 对数学现象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如在测量土地面积时, 让学生去质疑为什么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 圆的面积最大?学生用一条长度确定的绳子去围出一块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的土地, 通过动手测量, 再计算出面积, 大家比较, 协作反思, 不难得出周长相等的各种平面图形中圆面积最大这个结论.

大自然千姿百态、奥妙无穷, 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质疑能力, 通过这样精心设置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实验, 设疑激疑, 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油然而生.

(4) 教给方法, 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学生有了质疑的愿望和兴趣, 开始提出的问题较多, 且比较肤浅, 如何使学生的质疑有分量, 提出有意义, 有一定深度的思辩型、探究型等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示范,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如让学生调查研究“水箱为什么做成圆柱形”时, 让学生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教给他们调查的分析方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分工协作.经过他们的质疑解惑, 小组一得出如下结论: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 在高相等且底面周长相等的情况下, 圆柱的容积最大, 用圆柱形的水桶能装更多的水;小组二从厂家的角度考虑, 容积相同的容器中, 表面积最小的器皿就是圆柱, 小桶做成圆柱形不光是因为盛水多, 还因为用料少……通过学生亲身的调查研究, 亲身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让他们懂得数学是现实的.如此一来定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不断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 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5) 改造模式, 构建课堂质疑文化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不仅要改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模式, 还要努力创造“问题—试探性假设—批判与检验”的探究模式, 依此开展探究型教学.探究型教学实质上就是在构造课堂质疑文化.如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有关最大面积课中, 让学生做一做如下问题“某种建筑物的窗户, 如图2所示, 它的上半部是半圆, 下半部是矩形, 制造窗柱的材料总长为15m, 当x等于多少时, 窗户通过的光线最多?此时窗户的面积是多少?”此题给出的情境不具体、不生动, 学生对“某建筑物”的情景不理解, 认识模糊, 教师突然一指教室对面的教师宿舍问:宿舍窗户与教室窗户有什么不同?学生无一例外, 伸长脖子看了半天后, 学生才发现其中的奥秘, 即由于采光的需要, 教室窗户的面积比宿舍窗户的面积大得多.又如, 已知p+q+1<0, 求证:1位于方程x2+px+q=0的两根之间.教师根据备课时的分析和证法, 是按常规方法进行解答的, 先求方程两根x1、x2, 再进行证明.但过程太长, 运算量大.讲解后有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 你证的太罗嗦了, 我这样证明正确吗?教师认同他的证法并让他上黑板上展示, 如图3.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篇5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质疑兴趣,点燃其求知的欲望,促进其积极思维。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应鼓励学生提问题。这一时期,学生年龄小,知识储量少,表达和理解水平低,提出的问题往往没有目的性,随意性很大。然而,这也正是良好的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开端。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冷却学生求知的热情,错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大好时机。因此,我们要本着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原则,尽量靠近学生的思维路线,结合教材特点,在关键处恰到好处地制造悬念,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任学生自由的想象,进而产生疑问,例如《乌鸦喝水》这一课,讲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里使水位升高从而喝到了水。讲读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乌鸦口渴了,但它找到的瓶子口小、身高、水少怎么也喝不到水。在此基础上,我打破常规教法,带学生学习最后一节,学生惊喜地发现乌鸦居然喝到了水。至此,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画了一个大问号:它是怎样办到的呢?学生急不可耐地阅读了课文的中间部分之后才恍然大悟。这时,有同学又产生了新的疑问:为什么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里面的水就慢慢升高了呢?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明白了原来是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瓶子的四周有玻璃挡着,水只能向上移动,水位就升高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悬念中解决了,学生们对这只聪明的乌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一旦打开了思维的大门,教师就应引导他们向更深一层次发展,指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促进一种新的求知欲的形成。刚开始,由于孩子受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可能会提出些幼稚或错误的问题。作为教师,决不能轻易或粗暴地扼杀这娇嫩的幼苗。《熊猫妈妈听电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朋友看我表演滑滑梯,都笑个不停。”在讨论“笑个不停”在句中意思时,突然有学生举手问:“真奇怪,大家看林林表演滑滑梯,笑个不停。他们不要吃饭,不要睡觉啦?”这个看似小儿科的问题并没有被我制止。我意识到这正是孩子主动探求、积极学习的一种体现,处理不当就会扼杀孩子这种可贵的学习精神。于是,我建议大家认真读读课文,同桌讨论,引导他们理解“笑个不停”的真正含义。孩子们经过讨论,马上有人举手说:“这是看表演呀,看表演时大家笑个不停,看完表演他们当然要回家的。”回答得多好!就是通过这一次次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愈来愈强烈。

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在教学《松树的尾巴》时,我刻意地教学生如何提问。第二节我示范提了三个问题。(1)作者是通过什么事写松鼠尾巴的用处的?(2)松鼠妈妈为什么只对小松鼠说:“笤帚就在你身上啊”,说完就出去了呢?(3)为什么在写小松鼠找笤帚时用上“找遍全身”、“最后发现”这些词语?然后,让他们自学第3、4节,试着提问。聪明的学生有了提问的例子,便举一反三,也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如:(1)为什么第二次松鼠妈妈要把小松鼠尾巴的用处直接告诉它?(2)松树妈妈对小松鼠说:“乖乖,盖上你的被子!”这次,为什么小松鼠“马上明白了”呢?(3)能否把“它毛茸茸的大尾巴盖在身上”改成“它把毛茸茸的大尾巴披在身上”?有了这些指导,学是在课堂中的提问便逐步趋向深入,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日渐增强。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提出的问题范围较广,内容较杂,往往缺乏典型性,这是由学生对教材不同的理解所决定的。鉴于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学会怎样问有质量的问题,有意识地建立一种“提问”的课堂气氛,学生提出的问题,教是要能从中发现其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得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应进行适度的调控,针对教材要求,把矛盾集中,使学生散落在教材不同“角落”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问题上来,产生讨论,展开讨论。

(一)、课前预习,布置提问

以往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新课,不外乎要求学生自己认读生字,查查字典理解词意,读几遍课文。而上学期一开学,我就要求学生将预习的重点放在提问上,并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写在预习簿上,无论问题质量的高低,只要字迹端正,态度认真,一律可得优。有的学生惰性作怪。马马虎虎提一个问题应付一下。因此,我便规定了问题的数量,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能提出三至五个问题,学生不得不开动脑筋质疑。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文内容,钻研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问题,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常常有疑……”预习中布置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边读边思,独立深入地钻研教材,长此以往,学生好问的良好预习习惯就会养成,进而提高质疑能力。

(二)、注重讲评,提高质量

学生提出问题后,如果教师不加以重视,只是写个成绩走过场,那只能使学生越来越无心这项工作,学生质疑的热情及能力就会减弱,良好的学习品质难以形成。我想既然自己打算在这方面作一些研究,就必须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通过对学生问题的讲评,引导他们深入学习课文,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因此对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我都仔细批阅,觉得哪一个问题提得不错,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读懂并理解课文的,就在一旁注上一个小五角星,并将这些问题记录在提问纸上布置在提问栏里,每过一段时间,看看谁提的问题最多,谁就当选为“提问大王”。

新课之前,我总是将打上五角星的问题读给孩子们听,并且赞扬提出这些问题的小朋友读书真仔细,真会开动脑筋,被表扬的小朋友成就感大增,质疑热情高涨,不大会提问的小朋友通过讲评也慢慢学会了怎样问。

其实,在批阅和讲评的同时,教师本身也获益匪浅,怎样才算得上有价值的问题呢?孩子们理解课文的难点究竟在哪呢?只有通过批改,教师方能了解学生的疑惑,才能逐步提高教师对问题质量高低的判断能力。教学相长,在引导学生质疑解惑的同时,我感到自己也在不断摸索和提高,我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钻研和理解,学生的问题给我许多新的思路及设想。

如在教学《拾贝壳》一课时,为了体会词语运用的正确性,我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孩子们区别“拾”与“捡”的词意。通过两个动作的演示,学生对这两个字的理解更清晰了。忽然,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课题为什么用‘拾贝壳’,而不用‘捡贝壳’?这是我在备课中忽略的内容,但学生一问,到引起我的重视。我知道,词句的训练要从理解内容入手,在理解课文语句的过程中去进行。因此,我建议大家认真读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同桌讨论,引导他们理解“拾”与“捡”的真正含义。明白“拾贝壳”表明看见一个就捡一个,而“捡贝壳”则表示在许多贝壳中有所选择地捡。孩子们到海边一定是来拾贝壳的。若是如文中所说“口袋装满了,手帕盛满了”,他们才会有所选择地捡自己特别喜欢的带回家。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思索,帮助我们吃透教材,那就应该算是有价值的好问题。

在讲评学生疑问的同时,我还注意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分类,有的属于对词语质疑,有的属于对课文内容质疑,还有的属于对题目、语句、标点等进行质疑。通过讲评,让学生逐步感悟怎样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读思质疑、培养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

首先,在学生学习新的课文时,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设置一些问题的悬念,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初读课文阶段,着重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因为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教学《海上气象员》一课,我板书了课题,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气象员?”学生答:“预报天气情况的人就叫气象员。”在学生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提出疑问:谁是海上气象员?为什么说它是海上气象员?这位海上气象员是怎样预报天气情况的?问题的提出在学生们的脑子里留下了悬念,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性趣,都希望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引起了学生探索课文的积极性。

其次,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不断设置悬念,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纵深,积极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在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之后,让学生自己读,在一遍又一遍“读”的过程,自发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聪明的华佗》第四节中,学生在小组内通过自学讨论提出许多问题,华佗为什么要两只手各拿一把嫩草?华佗为什么拿着青草在两只羊面前晃动?学生通过交流弄明白了,有的说:“华佗采鲜嫩的青草是因为鲜嫩的草是羊最爱吃的,羊吃了嫩草就不会再打架了,这样就把羊分开了,说明华佗很聪明。”有的说:“华佗两只手各拿一把青草是因为在他面前有两只羊,这样一只羊吃一只手上的草,另一只羊吃另一只手上的草就不会打架了,说明华佗很聪明。”有的说:“华佗拿着青草在羊面前晃动是因为能引起羊的注意,也就不会打架了。”随后,我进一步把质疑问难引向深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华佗在羊面前晃动青草仅仅是引起羊的注意吗?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们越发觉得华佗想出的是一个好办法,他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学生通过质疑问难的训练,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学得积极主动。

在讲读分析完课文后,我留一些时间,问学生是否都学懂了,还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等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此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理解,通过再质疑,解疑,能开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学得主动,理解深刻,提高阅读效果。如《美丽的大公鸡》这篇童话,讲述了一只美丽而骄傲的大公鸡四处与别人比美,最后受到教育改正了缺点的故事。鉴于故事前后大公鸡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我断定二年级的学生会对这只公鸡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学完课文后,我别有用心地设疑“你喜欢这只大公鸡吗?”果然,他们产生了新的疑问:“这只大公鸡究竟可不可爱?”这时,我及时进行引导,先让他们各抒己见,然后帮助学生明白这只公鸡是很骄傲,但它能勇敢地改正缺点,成了一只真正美丽的公鸡,是值得大家喜爱的。

另外,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敢于议论问题和提出问题,使学生养成质疑的好习惯。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多赞扬、肯定和勉励,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起提问的兴趣。

虽然我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但我发现学生既兴发问中有质量的问题更多,上课时,我允许学生随时可以打断我的讲话,提出他们的疑问。能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有时学生会打断你津津有味的讲课而插入一些在你看来根本是莫名其妙,不值得提的问题。每当这时,我只能耐着性子提醒自己,学生是在开动脑筋,否则他们不会有异议,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这样才不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为培养学生质疑的好品质,我的确牺牲了不少宝贵的时间。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再努力,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教学效益。

学生课上的质疑,我一般由学生相互交流解疑,学生解释得不正确,我给予纠正;学生回答不全面,我加以补充;有时学生的提问很棘手,教师吃不准,甚至根本答不上来,那只能放下架子,对学生说对不起,请学生允许老师查找资料或思考后再回答他们的疑问。决不能为了维护面子向学生错误地作解释,课后,一定要把学生问题放在心上,尽力给学生满意的答复。

总之,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也是闪现智慧火花的开端,这正如古人曰:“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种新的认识或创造发明,都跟疑紧密相关,不善于质疑求异的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就不会有创造精神。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见疑求异,要敢于疑课本之说,疑教师之解,疑权威之言,在提问中探幽索微,寻求真理,掌握知识,并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051-0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让学生针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提出问题、能思考问题、能解决问题,是多么重要。素质教育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会思考问题,会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鼓励学生质疑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怕节外生枝,怕学生提一些“古怪”的问题,怕打乱教学计划与秩序。整节课“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提问的时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课堂上要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教学中,我注意有意识培养学生敢疑、能疑。如教《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有个学生站起来想提问题,可能是太紧张了,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他,他尴尬极了。我连忙亲切地对他说:“别紧张!坐下后再想想,等会儿有问题再站起来问。”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第二次就顺利地提出问题了。

二、教给质疑方法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由于小学生对提问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主动提问,只想充当“观众”或“听众”。课堂上,学生不仅要会答,而且又要学会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就要不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1、从课题上质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有揭示中心、概括课文内容的作用。如教学《我选我》时,看过课题并全班齐读后,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问:“我们选班干部都是选别人,为什么要‘我选我’呢?”“文中的我到底是谁呢?”“我们可以向文中的‘我’学习吗?”这些问题都很有意思,教师及时肯定学生问题提得好,并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2、在预习提示中质疑

如《詹天佑》的预习提示这样写:“……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简单写出自己的感想。”读了课文后,大部分学生能找出詹天佑修筑铁路中的三大困难,并能找出最感动的地方。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课文中为什么只写三大困难?难道詹天佑没有再遇到其他困难?”“画线的句子,你为什么会受感动?”

3、抓住重点词、句质疑

文中重点词、句常常能体现课文的中心,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如教学《峨眉道上》时,我引导学生质疑:“‘愧疚’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感到愧疚?”“‘无名英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4、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质疑

恰到好处的标点符号能增强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如《狱中狂欢》中的“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这句话是反问句,为什么不用问号而用感叹号呢?《囚歌》中的“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句话中为何用破折号而不用冒号、双引号?

5、从矛盾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的语句似乎前后矛盾,却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的:“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我不敢朝他看又忍不住不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三、教给解疑方法

学生的质疑不是提出了问题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不但会质疑,而且会释疑。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1、在语言环境中的释疑

有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要多读几遍,便不难理解。如《峨眉道上》课文中“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句子中“吃力”一词的意思,根据上下文学生不难理解。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释疑

学生预习课文后,教师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可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同学再帮助解答。讨论前老师提出要求:提问题的同学要口齿清晰;听的人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回答的同学要力求完整性。如果小组内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全班共同解决。

总之,培养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会提出问题、会思考问题,会解决问题,就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的成功之处。小学教师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从小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篇7

关键词:小学生,质疑能力,创新

小学生天生就有着一双智慧的眼睛, 对世界充满了好奇, 总爱“打破沙锅”问个没完。但, 那些发现往往是肤浅的, 无序的。本人认为,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好问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规律, 由感知到感悟再到鉴赏,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整体入手, 感知质疑

感知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表层, 它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直觉。教学之初, 引导学生以课文题目、事情的开头结尾来龙去脉、作者的表达方法等为切入点, 进行思考质疑。以对课文内容在整体上有个大致了解, 为进一步感悟作好充分准备。

1. 抓住课文题目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精炼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 有的准确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有的提示了文章的主线。它是发现问题的有效切入点, 可引导学生紧扣题目思考质疑。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可提出:谁做了这件事? 为什么要做? 是怎样做的? 结果如何? 如《赤壁之战》《草船借箭》《晏子使楚》; 揭示文章中心的题目可提出: 这种情感或精神是通过哪些事情表达的? 最使你感动的是哪一点? 如《可爱的草塘》《师生情》《慈母情深》等; 提示文章主线的文章可提出: 以此为主线讲了哪些事? 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如《一个苹果》《金色的鱼钩》《梅花魂》等。

2. 抓开头结尾追寻事情的来龙去脉。叙事性很强的文章开头结尾往往交待事情的前因后果, 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时还需要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所处的年代等, 它能促使学生理清课文层次,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可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事件?经过如何? 结果怎么样? 如《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等。

3.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表达方法主要包括写作顺序、表现手法、修辞等, 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考, 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与作者产生共鸣。学文之初可提出: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这样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好处? 等等。此法特别适用于借物喻人的文章。

学习课文之前, 要给学生充分的预习和朗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才能为进一步发现打下扎实的基础。否则, 学生只能停留于表面, 很难有所发现, 必将使教学陷入尴尬的冷场。

二、局部分析, 感悟质疑

感悟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深层面, 它是学生通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自我加工, 而获得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理性认识。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感知后, 可引导学生以困惑、情结等局部内容进行质疑。

1. 立足于自我困惑。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提出。它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 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学习《鸟的天堂》时, 学生提出:“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如何理解? 这是抓住大榕树生长茂盛的一个突破口, 弄清了这一点, 对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称那大榕树为“鸟的天堂”? 也就迎刃而解。

2. 钟情于千千情结。情感总是与认知相互交织在一起, 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或是喜悦, 或是悲伤, 或是痛恨……教师应善于捕捉楔机, 引导学生抒怀。如学习《再见了, 亲人》时, 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心潮澎湃, 有的说:“我十分激动!”有的说:“我悲痛万分!”有的说:“我感慨万千! ”有的说: “我无比痛恨! ”这时教师紧接着引导: “你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又投入了积极的思考之中。

三、回归整体, 鉴赏评价

鉴赏是学生认知水平的最高层, 它是人们对美好事物进行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形象、情操等。在学生对教材有了准确的感悟后, 还要回归整体着重在创作表达上进行欣赏和批判。在鉴赏过程中,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持续发展。

1. 引导欣赏性质疑。欣赏就是感受美好的事物, 领略其中的乐趣。它有利于学生吸取课文的精华, 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精彩之处进行思考质疑, 学会欣赏。如学完《荔枝》后, 学生提出: 本文没有华丽的词藻, 最值得欣赏的地方是哪里? 通过热烈的讨论交流得出: ( 1) 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 让事实说话, 有说服力。 (2) 语言朴实, 让人读了感到亲切自然。 (3) 结尾含蓄, 令人回味。

2. 鼓励批判。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出系统的分析, 加以否定。它是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生活经验进行评判教材。它有利于学生不迷信教材, 批判性地学习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课文的不足。如学完《穷人》后, 学生指出: 第二小节桑娜的沉思中, 用“她”不合理, 应改为第一人称“我”。学完《草原》后, 学生提出:作者表现了草原人民好客, 但只选择了大人, 代表的面不广, 应增加孩子们的活动。学完《鸟的天堂》后, 学生提出:作者十分喜爱鸟的天堂, 结尾却只写感到有一点儿留恋, 不太恰当。学完《我的战友邱少云》后, 学生提出:课文开头写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现, 而后面写我扭转头一看和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 敌人并没有发现, 不太真实。当然, 学生的批判可能还很稚嫩, 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不能直接否定, 应先给予赞赏, 再引导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甚至形成争论。只有在思维的碰撞中, 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体验。

创新要从质疑开始, 问题问对了, 就相当于一半创新完成了。

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摭谈 篇8

一、创设情境, 营造和谐氛围是前提

1. 在日常生活中, 应打破“师道尊严”的桎梏, 树立

“师生合作”的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把学生看成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和学习目标实现的成功者。

2.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地、有意识地把自己置

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群体中, 变“一言堂”为“群英会”, 让课堂充满挑战和激情, 成为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自由王国。

二、以疑启思, 强化问题意识是基础

1. 要善于设疑, 巧于设疑, 于无疑处设疑。

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 大胆提出假设, 精心设计一些触及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不时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使其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 注意在教学中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 制造悬念, 启发思考, 去激起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层层涟漪, 并从不同角度激励、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柳暗花明又一村”。学生有了这种成功的探索, 创造能力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

2. 要培养学生质疑习惯。

创造是和质疑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质疑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质疑可以让学生不断得到新知, 提高认识起点, 练就发现问题的能力, 从而酝酿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因此,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改变学生唯师是从、唯书是从、唯现成结论是从的思维封闭定式,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凡事问一个为什么”的思维习惯。学生勤于思考, 质疑问难, 并由质疑进而求异, 可以独辟蹊径, 突破传统观念, 大胆提出新的见解。须知, 学生只有对问题锲而不舍地探索, 只有“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 才会有“蓦然回首”时的惊奇。

三、创意训练, 诱导主动参与是关键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常规”, 注意紧贴时事、科技, 选择与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有关资料进行创意训练。一改过去学生普遍创新意识不强、创造能力不够、思维方式趋于同化的局面与倾向。通过主动参与, 学生学会了多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 养成了注意观察、注意发现问题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从而能够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能够表达平时没有机会表达的想法, 能够做自己真正愿意做的事, 也真正体会到创造成功的快乐。

四、放飞想象, 还给学生自由是重要条件

1. 努力为学生创造学习自由。

应巧妙利用教材的特点和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把他们引入一个全新的、奇特的、美妙的境界, 从而使他们产生激越、奋进、追求、向往的创造欲望;注意发现和挖掘学生天马行空、自由想象的潜能, 并适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教学策略, 恰当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具、学具和多媒体课件, 化难为易, 变远为近, 变虚为实, 变静为动, 为学生提供想象驰骋的空间和机会, 使他们在奇思妙想中获取新知识。

2. 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

中学生大都富有想象, 教师要相信“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 (奥托) ”, 善于引导, 剖璞见玉, 让学生去尝试一下“无中生有”, 去体会一下“异想天开”, 允许他们的思维旁逸斜出, 并及时表扬他们大胆想象、敢于向书本质疑的勇气和他们经过思考而得出的大胆结果。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教师和书本未提到的事物, 培养他们换一个角度去想问题、从相反的思路去考虑问题的习惯, 从而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强烈愿望和信心。

五、体验生活, 开展社会实践是重要保障

实践出真知, 实践长才干, 实践是锻炼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我们应开展诸如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接触实际, 了解社会, 从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表象储备, 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丰厚的原料;可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分析, 发现问题, 提出疑点, 探求新知, 从而认清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明辨是非, 提高认识, 解除思想上的困惑, 真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 也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智慧得到充分开发;可以充分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好奇心得到满足, 搜集、利用、加工处理信息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其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得到肯定, 从而也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科学评估, 完善考评机制是核心

1. 在考试内容上, 除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外, 还须有检

验能力、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灵活动脑的开放内容, 以避免让那种高强度、大容量、长时间的应试技能训练限制了学生活泼的思维, 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灵气, 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在考试方法和形式上, 应多用口试, 少用笔试;

考试中尽量减少客观性试题的比例, 对主观性试题也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路来回答问题, 提出自己的设计或创意;有的也可采用小论文的形式, 或让学生自行设计试题, 变被动接受教师的考试为自行考查,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能力。

3. 在考评标准上, 废除过去的百分制, 引入相对宽松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篇9

一.教师的问题

1、教师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极端的“满堂灌”, 早就被我们视为落后于时代的教法而抛弃。但现在的课堂看似有问有答, 热闹非常, 也好像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却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由老师唱“独角戏”, 变成了教师与少数学生一起唱“精英戏”。久而久之, 精英学生的思维是活跃了, 但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却越来越淡薄, 上课变成了真正的“听课”, 只用耳朵听, 而不用头脑思考, 因而提不出问题。

2、语文教师的权威性是否制约 了学生质疑。

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讲求师道尊严, 不自觉中把自己提升在学生之上, 学生顺从教师成为天经地义的事, 学生对老师的怀疑, 挑战必然受到压制, 学生的质疑能力必然难以培养。

二.语文教材的问题

经典的作家、作品往往让人产生无可挑剔的错觉, 加上教材的提示、教师的引导往往让学生接受并模仿其优点, 很少会有教师鼓励学生探讨教材的不当之处。久而久之, 学生就只会被动接受, 盲目模仿, 敢于质疑的思维就给消磨掉了。

如何让学生善于思考,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疑入境, 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从点面两个方面提出一些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如《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一文, 重点刻画诸葛亮出山前神秘莫测的隐士形象, 但作者先写司马徽, 又写崔州平, 其次写石广元、孟公威, 又有诸葛瑾和黄承彦, 最后才写到诸葛亮, 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读书, 再结合文章中刘备的求贤若渴, 最后顺理成章得出诸葛亮是一个神秘智慧的隐士。

2、意味深长的导语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课前,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色编写一段话,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如教学《荷塘月色》 教师不妨设计这样一则导语:作者将他那陶醉于月色荷香中的淡淡喜悦和那抹不去赶不走的淡淡哀愁融于对景色细腻而传神的描绘之中, 创造出一种朦胧柔美的意境, 这篇文章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美文, 它美在哪里?

3、巧妙板书,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授鲁迅的《药》教师可以板 书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药?人血馒头是药吗?鲁迅先生为我们开了一副什么样的药?

4、以读促疑, 让学生泛起思维 的涟漪。预习课文, 设下悬念让学生 带着问题进行欣赏性阅读, 这是以疑促读, 同时, 大声诵读才能读出文章的诗意, 才能读出自己的问题。这是以读促疑。书读百遍, 既能读出文章的韵味, 也能读出自己的问题, 形成自己的感悟, 因为许多文章本身就包含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例如郑愁予的《错误》 一诗, 课本上说该诗继承了“闺怨诗”的传统, 不少同学初读时普遍认为是写给等待中的恋人的。通过不断的诵读, 有同学提出疑问, 这首诗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写给等待中的母亲的?因为他在读的过程中想到了孟郊的“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所以有此一问。后来我查阅资料, 果然, 诗人自称:这首诗其实并不是写给深闺少妇或情人的, 而是写给等待中的母亲的。我给了这个同学的提问极高的评价, 这一来, 更激发了他阅读的兴趣, 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篇10

一.转变教学观念, 是培养质疑能力的先决条件

回顾我们的语文教育, 我们是在什么时候把充满好奇与问题的学生变得没有问题的?其实当学生没有问题, 恰恰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 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先决条件。“六模块”式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自学质疑, 交流展示, 互动探究, 精讲点拨, 矫正反馈, 迁移应用”这“六模块”进行,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认真细致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 让更多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参与讨论质疑问题。不仅如此, 老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共享不同学生思考的成果, 不断追求新知, 质疑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使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新的过程。

二.创设适宜情境,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最好的钥匙。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 放下师长的架子,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积极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消除学生的紧张感, 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质疑情境的方法, 如朗读法、演示法、激发法、比较法等等, 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 从而产生解答问题的欲望。

三.指导质疑方法, 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

1、指导课前预习, 提高知识储备

学生能否发现问题, 跟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 同一个问题能否被发现, 这是因人而异的, 有人善于发现, 善于提问题, 有人则对问题熟视无睹。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 提高知识储备, 如导学案中的读懂课文、识记字词、了解背景知识等等。

2、小组内根据学习目标、重难点质疑发现问题

刚一开始, 不少学生不知如何提问题, 出现问题太大, 或者只浮于字、词表面等情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文体结构、学习的重点、难点, 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不要纠缠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上。在学案中可以列出学习目标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 引导学生深入到篇章之中产生疑问, 并且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 启发他们积极思维。

3、抓住关键词语、句子质疑

关键词语, 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 核心作用的词语, 关键与否, 并不取决于是否属于生字新词, 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抓关键词语有“扣词法”、“推敲法”、“删减法”等。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 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 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引导学生明确“那时”指的就是十年浩劫, 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 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 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 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 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四.妥善进行评价, 体验成功的喜悦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互动的, 学习效果好, 主体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与所获得的收获成正比, 主体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 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 使学习更有成效,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正确对待、恰当处理学生的疑问, 妥善进行评价, 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 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想方设法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使学生乐于提问题。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使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提问题的良好习惯, 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得到学习知识的方法。

上一篇:非理性策略行为下一篇:思想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