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网络媒体

2024-06-15

地区网络媒体(精选七篇)

地区网络媒体 篇1

本次调研,通过对当地网络媒体发展状况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的实地考察,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资料,并对当地媒介产业的健康发展及文化传承传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时间

2013年8月10日-29日。2013年8月19日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30年周年庆典。

(二)调研对象与研究样本

对象:建始县与村镇民众、政府、媒体,其他地区对当地的认知情况。

样本:1.近五年有关建始县网络媒体发展的州、市、县、乡等各级政府文件,分析《中国·建始网》对全县发展的地位(重视程度)与影响等;2.近三年《湖北日报》、《恩施日报》有关建始县网络媒体及《中国·建始网》发展动向的报道,以及当地政府运用传媒促进民族文化传播等;3. 建始县网络媒体发展差异较大的村镇(花坪、龙坪镇)的比较研究。

(三)调研方法

1.焦点访谈/ 座谈会

采用小组座谈的形式,先后与建始县广电局、宣传部、文体局、新闻中心等单位围绕中心话题讨论:目前建始县广播、 电视、报纸、网络四大媒介的产业化发展现状;资金、人力财力等投入情况;新媒介发展状况;发展网络媒体的最大困难与对策;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当地民族文化的成功案例等。

2.人物访谈

对建始县广电局、宣传部、文体局、新闻中心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当地政府在网络媒体和民族文化传播上的设想与困境等。

3.问卷调查/ 入户访谈

通过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获取当地媒介(尤其是新媒体)使用情况的一手资料,问卷和问题侧重于民族文化传播方面。

问卷量与调查区域:共400份,其中建始县城200份、村镇200份(花坪———建始县综合发展较好的乡镇,龙坪镇———建始县综合发展较差的乡镇,各100份)。

4.内容分析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录入,对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观察当地群众的媒介接受形态有哪些变化,对比之前状况下出现哪些发展、哪些新情况,探讨是否新情况只是新媒介载体下的方式转变。

二、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现状

(一)建始县在恩施州的地位

建始县位于湖北省恩施州东北部,浓郁的民族文化、独特的物产资源、奇丽的人文景观使其享誉武陵山区,因历史上盛产玉米,素有“金建始”之称。建始县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恩施州的东南部,是处在渝鄂两省市交界处的“川鄂咽喉”、 恩施州连接内外的一个交通枢纽。建始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园区建设在全州县市中位居前列,以传统种植业和经济作物加工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同时,建始县的文化传承与对外传播也取得了长足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也处于全州较靠前的位置,建始丝弦锣鼓与喜花鼓、闹灵歌一道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始县媒体种类多样,发展状况良好。建始县电视台是恩施州第一个采用光纤进行信号传递,并最早运用光纤进行电视节目直播的电视台。建始网络电视在全省率先开通网络直播,且不断进行升级与革新。网络媒介发展方面,建始县电子政务系统在全国各县市名列前茅,200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区县级电子政务优秀应用案例”;在2012年8月举行的全国政务类电子政务应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建始县网上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从全国两千多个区县中脱颖而出,被评为 “全国优秀案例”。

(二)建始县的民族特色文化

建始县文化底蕴丰厚,有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其中富有特色的丝弦锣鼓和黄四姐最为出名。丝弦锣鼓又叫北乡丝弦或长梁丝弦,作为土家极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广泛应用于土家族红白喜事。建始丝弦锣鼓,已有200多年历史,享有“土家族的交响乐”的美誉,是湖北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现已被确定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在“民歌中国”栏目中用30分钟时间播放了推介建始丝弦锣鼓的专题片,使其第一次走向了全国观众。同年,建始丝弦锣鼓与建始喜花鼓、 建始闹灵歌一道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黄四姐》为代表的喜花鼓,取材于民间劳动场面的《抬工号子》,其中《黄四姐》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成为各大音乐网站的经典曲目。建始县举办的“黄四姐文化节”已达四届,一些当地人在外介绍自己时甚至已习惯在“建始”前面加上“黄四姐的故乡”。

除民族音乐歌舞文化外,建始还拥有驰名中外“土家背鼓”、动人心魄的“花坪火龙”等一大批文化资源。在民族饮食文化上,更有景阳鸡、关口葡萄、土家十大碗、景阳薄壳核桃、 景阳白柚等。而著名旅游景点朝阳观、“建始人”遗址、巨猿洞等,这些都是建始的文化大集合。

(三)网络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现状

1.直观视觉呈现,增强民族文化表现力与吸引力

文化是生活中鲜活的存在,简单将其剥离为静态文字或者画面,都难以有效地进行阐释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因其个性化呈现出的异质性,导致某种程度上的不易解读,因此在以报纸和电视为主要介质的大众传播中,存在传者囿于版面和时长的编码困难,受众则存在跨文化解码的困难。而网络媒体凭借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文字、画面、声音、动画相结合传递多感官信息的优势,综合性、交融性极强的传播内容通过网络页面呈现,更加真实可感,也更加直观明了,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表现力与吸引力。

此外,网络媒体的网页视觉呈现,除了比报纸、电视更个性化、更简洁之外,网络信息的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也大大增强了受众的可接触信息量。更为重要的是,民族地区基层网络服务于本地受众,了解本地文化,在信息更新和综合表述上优于全国性网络媒体,受众在基层网络搜索到的信息比大型网站更具针对性和动态性。以黄四姐为例,在《中国·建始网》、百度以“黄四姐”为关键词进行全文搜索,分别得到431条和69500条相关信息,二者数据虽然相差甚远,但是 《中国·建始网》所呈现的内容不仅时效性强,同时涉及建始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较之受众面对大型网站搜索的庞杂信息不知如何认知,基层网络对本地民族文化以点带面的传播路径更适合于受众的信息提取。

2.即时信息传达,提升本地受众传播参与度

传统媒体的信息反馈与互动性较弱,民族文化由于其内涵深厚及呈现复杂,信息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的循环传播更为滞后缓慢。网络媒体生产、传播信息成本低,速度快、周期短,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达。

以《中国·建始网》为例,受众不仅可以通过网站新闻了解到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而且能够通过留言板、贴吧、腾讯微博等与《中国·建始网》编辑、记者或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在 《建始网建网10周年纪念活动方案》中,作为活动组织方的 《中国·建始网》不仅通过制作专题网页在网络平台上沟通信息传、受方,而且积极组织开展网友景区体验游活动,从不同主体、不同观察点来传播建始县丰富的民族文化,并通过集中展示网友采集的现场照片,开展与版主、特约记者、热心网友的互动,提升本地受众传播参与度。

3.多种主体传播,实现民族文化多维度传播

民族地区民众对当地文化的对外传播多以人际传播方式进行,由于交通不便等问题,借助人员流动来加速民族文化信息的流动、融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缓慢、松散的信息容易被大众传播的信息流所掩盖、冲散,不利于民族文化有效地对外传播。而较高的媒介使用门槛使普通民众借助传统大众媒体参与民族文化传播的机会更加渺茫。

比较而言,网络媒体不仅更方便、广泛地被受众所用,而且与受众之间有着更为有效的互动。利用承办组织活动吸引受众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当中,实现媒介、个人、社会组织在线上线下就共同议题进行多维度传播,对民族文化传播兼具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等特色具有突出的作用。 2013年1月,为促进本土民族品牌发展,《中国·建始网》依托建始县新闻中心承办建始县首届“我最喜爱的建始名优特产”评选活动,通过组织评选、报道颁奖等环节,提高了诸多带有鲜明民族饮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三、基层网络媒体传播民族文化的问题对策

(一)现存问题

1.网络媒介使用率区域差异大

网络技术在媒介领域的应用,开创了传播史上的一个新纪元。网络媒体由于传播元素的多元化、传播的时间地域无限制性,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建始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媒体使用率县城明显高于乡镇(参见表1)。

调研小组在建始县以县城、花坪镇小西湖村(综合发展程度较高)、龙坪乡杨河桥村(综合发展程度较差)为调查区域,进行了受众媒体使用状况问卷调查。其中县城200份,花坪镇小西湖村、龙坪乡杨河桥村各100份。分析数据显示(参见表2),建始县受众的主要信息获取来源为电视,使用率86.6%,其中县城80.2%,花坪镇85.9%,龙坪镇91.8%(参见表2)。其次是网络媒体,建始县网络媒体使用率的平均值比2013年公布的全国互联网络普及率42.1%略低。其中建始县城网络使用率为58%,花坪镇小西湖村为40%,龙坪乡杨河桥村为28%。报纸和广播位于电视和网络之后。总体而言,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仍然是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网络媒介使用率偏低。不过,网络作为新媒体日渐超过报纸、 广播等,成为民族地区受众获取信息重要渠道这一新现象也不容忽视。

当地网络媒体使用的区域差异较大。建始县城网络媒体使用率为58%,花坪镇小西湖村为40%,龙坪乡杨河桥村仅为28%。这三个地方是建始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数据可见,县城的网络使用率大于村镇,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镇网络使用率又大大高于经济落后的村镇,这是网络媒体在民族地区基层内部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第一,建始县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发展态势较好。电视覆盖率达到80%以上。网络由于受到电脑终端价格昂贵、使用费用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覆盖率较低。这是网络媒体使用率较低的一个客观条件。第二,根据卡茨曼提出的“信息沟”理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更有优势。总体上说,建始县整体经济落后于平原地区,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要低于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当地网络媒介使用率偏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建始县内部的区域差异而言,县城和旅游产业发达的花坪镇小西湖村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人们的收入较高,因而接触网络媒体的机会也就更多。第三,网络媒体对受众受教育水平以及媒介素养要求较高,使用者必须会操作PC终端或者手机终端,调查显示,建始县民众文化程度普遍不是很高,拥有并同时会使用网络媒介终端设备的受众比例远不及电视,因此即使在县城,网络媒体使用率也只稍高于全国的平均数。

2.门户网站民族特色文化呈现不足

《中国·建始网》是一个有10年发展历史的地方门户网站,它从一个代表地方政府的网站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门户网站。每年一次的改版使《中国·建始网》现在维持着每日6万左右的访问量,这对于一个人口为53万、网络覆盖率为40.1%的县级区域来说,发展势头较好。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门户网站,《中国·建始网》虽有一定量的民族文化传播,但笼统归于县情板块,不利于受众在点开页面的第一时间即实现对建始县民族文化的直观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在呈现民族特色文化方面还有待加强。

《中国·建始网》在民族特色文化呈现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其历史沿革有一定关系,网站虽由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和地方新闻网站合并发展而成,但其最初是作为建始县政府门户网站成立,几经改版和易主后网站的域名仍然是“www.hbjs. gov.cn”,其中gov是government的缩写,可见《中国·建始网》的主体角色仍为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其职能也相应偏重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宣传工作和便民服务,所承担的专业信息加工生产方面发展不足。

3.系统性、专题性传播民族文化力度有待加强

《中国·建始网》从运行至今在电子政务方面表现突出, 曾获“湖北省十大政府便民网站”、“全国电子政务效能运用十佳案例”、“全国电子政务服务优秀案例”等荣誉。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网络,要想与大型综合网站、都市化网站博弈,其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走差异化道路应该是可取之道。

《中国·建始网》涵盖政治、经济、民生等诸多板块,板块区分清晰,页面简洁直观,在保证传播信息综合全面的同时提升了受众使用便捷度。不过,在板块设置中,整个网站七个板块中有五个板块与政府活动相关,并未开设专门的民族文化板块,而是分散到相应的模块里面,民族宗教政策属政治新闻信息、文化旅游产业属经济信息、文娱活动属民生信息。 缺乏拥有系统性专题性的民族文化模块,受众在搜索民族文化相关信息时须花费更高的时间成本。

(二)对策分析

1.开发手机客户端,提高网络媒介使用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成新增网民第一来源,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高素梅说,3G、移动设备快速普及和无线应用多样化发展,极大推动网民,尤其是手机网民的增加。下一阶段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

目前《中国·建始网》已开发出手机网页版,为方便受众浏览,手机网页版与电脑页面在图片、导航、信息推送方面均有所不同。下一步,凭借手机网页版的开发经验和已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尽快开发出《中国·建始网》手机客户端,提供比手机网页版更便捷、更流畅的使用体验,补足因PC终端普及率不高而导致基层网络媒介使用率较低的空白,已显得尤为重要。

2.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实现差异化传播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已成为过去,基层网络媒体在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既要利用强大的信息整合功能尽可能全面展现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提高受众对某一民族文化或某一区域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同时,也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筛选,围绕一个或者几个底蕴深厚、代表性强的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品牌传播,进而在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实现差异化传播,增强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与表现力。

就《中国·建始网》而言,建始县民族文化虽然底蕴深厚、 种类众多,但面面俱到显然会影响传播力。可以选择知名度高、传唱容易的喜花鼓《黄四姐》为建始文化品牌,一方面结合网络媒体三维呈现的优势进行文字、图片尤其是视频全方位打造,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的特点组织开展以 《黄四姐》为主题的社会活动,形成网络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良好互动。

3.打通线上线下交流,实现民族文化多载体传播

建始县人文氛围浓厚,现代的建始人沿袭了巴人淳朴热情的性格,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中国·建始网》作为新媒体的主力军,应该承办更多当地百姓喜爱的文娱活动,更多地关注文化活动的推广。打通线上线下的交流,主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一方面能扩大网站的信息来源,增加文化相关的信息量,这样民族文化板块就不会陷入不能及时上传新信息、新闻陈旧、用户不感兴趣的困境,通过发布与用户息息相关的文娱活动来维护自己的用户。

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送与呈现更加便捷与直观,门户网站集合了多种传播方式,实现了图文讯息与音频视频信息在同一载体的同时展现。把与当地民族文化相关的图文讯息和视频整理后收入同一个模块,既充实了网站的内容,又能解决前文所提到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系统性和专题性的缺乏。

随着媒介技术的变革和PC、手机终端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继电视之后的又一大重要媒体,其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也随之显现和日益重要。如今,武陵山片区的划分和建设为建始县基层网络媒体传播本土民族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促进网络媒介技术与民族文化内容的融合?如何激发本土民众的主动传播民族文化热情自觉? 如何将民族文化转化成造福一方的生产力?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基层网络媒体在今后实现自身发展和完成文化建设使命必然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开发客户端或者打造文化品牌,这些都是方法和途径,要想更大程度上发挥民族地区基层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独特作用,最根本的是观念的改变,即用新的媒介形式,呈现最原生态的文化,网络是形,文化是魂。

参考文献

[1] .高卫华.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播现状及其发展[J].新闻前哨,2011(3).

[2] .李良荣,郑雯.论新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二[J].现代传播,2012(4).

[3] .陈峻俊.浅析网络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特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新媒体对偏远地区新闻传播的影响 篇2

1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1.1 新媒体的概念

经济、技术、网络的不断发展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媒体行业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是在传统“旧”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旧”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博客、微博、论坛或贴吧等方式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媒体新闻、理念的传播方式,并且已经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得到了普遍应用。

1.2 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在对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布信息的成本比较低,且注重对流量的导入与资源的共享。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更具有社交属性,更注重与关注者的沟通交流,并通过富有新引力和独特观点的新闻内容传播来获得更多的关注。当新媒体的关注群众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新媒体则会通过发布营销广告来获取利润,提高自己生存和发展能力。

2 偏远地区的概念

本文中的偏远地区主要是指我国的内陆的边境和西北、西南区域,如新疆、西藏、内蒙古、川西高原等地区。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偏远地区的人们对新生事物接纳程度与速度与我国沿海地区仍存在差别,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偏远地区人民群众对新鲜事物的接纳速度和程度与发达地区接轨,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使视听新媒体在偏远地区迅速地蓬勃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各自发展和相互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媒体行业必须始终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正确地引领舆论方向。在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同时,还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各项措施,确保发展中的文化和信息安全。

3 偏远地区传统媒体发展现状

目前,传统媒体仍然在偏远地区信息传播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广播电视依旧是偏远地区各族人民群众了解国家政策与丰富业余生活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在偏远地区的发展中呈现着一些技术上和表现上的新特点。

3.1 民族广播节目与普通话广播节目同步发展

广播技术的发展让中短波的信号基本上覆盖了所有偏远地区,而由于偏远地区通常都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出于对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的需要和对当地风俗文化的尊重,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的语言类节目中将民族语言与普通话语言广播进行同步,以方便偏远地区的人们群众对当下时政新闻节目进行全面地了解,方便他们对文艺娱乐节目进行欣赏和收听。同时,为了鼓励偏远地区民族语言的发展,国家特意增加了民族语言广播节目播出的频率与时长,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偏远地区各族群众的视听需要。

3.2 有线电视不断发展,节目内容更加丰富

现在,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改革的稳步推进,模拟信号已经逐渐退出主要的城镇,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努力,在县乡也会实现有线电视业务的发展。我国在广大没有有线网络通达的地区发展了“户户通”工程对这些地区进行卫星直播,这一工程对于一些非常落后的、文化娱乐生活非常匮乏的偏远地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有线电视业务展开的地区,随着调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偏远地区也建立了音乐、新闻、经济等各类紧贴大众生活的广播节目,提供一些大家关注的新闻和轶事,取得了不错的收听效果。

4 偏远地区新媒体发展现状

新媒体发展的步骤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偏远地区的新媒体的发展和传播也是首先在广播电视媒体、报刊杂志媒体和通讯运营商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在发达地区新媒体的兴起发展起来了一批商业性较强的公司,这些公司在偏远地区的发展让偏远地区的新媒体行业发生了变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媒体的制作、播出与运营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偏远地区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并不同步,具有自己的特点。

4.1 移动终端的发展优于基于互联网电脑形态的发展

互联网电脑由于受到基础设施与硬件投入的影响使其便利性受到限制,而移动终端由于受到便捷、经济、灵活性强的优点,让受众更加乐于选择,在基站终端建设较为齐全的情况下,进一步促进了移动终端的发展,一些新媒体领域的APP软件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

4.2 民族特色大受欢迎,社交媒体发展迅速

偏远地区更多的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与其相呼应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媒体行业的发展,以其准确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受到偏远地区社会大众的认同;同时,出于民族认同感,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媒体发展能够提升偏远地区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彰显他们的个性。由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健全以及新媒体公司在当地的发展尚未成熟,导致以内容为主的新媒体的发展没有形成规模,但是以互动交流为主的新媒体发展迅速,为当地人们的社交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与平台。

5 偏远地区新媒体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对偏远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政策的实施和偏远地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信息事务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新媒体的发展让新闻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传播的渠道也更高丰富多变,传播的速度相较于传统媒体更是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这些颠覆性、迅速发展的变化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了什么样的挑战是本部分思考的问题。

5.1 各类电视、广播节目的融合度大大增加

现代节目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再像传统媒体一样只是单一的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广播电波里,而是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音频、视频、文字和图像等。用户也不必像以前一样准时地守在电视机、广播面前等着收看(听)最新新闻信息。各类新闻的传播渠道间的互相融合,如在文字新闻后面附上新闻的视频,使其在网络上的传播让用户自主选择的能力获得了大大的提升,受众也因此对各类新闻节目内容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也从另一方面促进了新闻节目内容的不断发展、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适应了广大用户对新闻不断的要求。

5.2 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受到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让更多的人看到和讨论新闻事件的真相,新闻传播方式再也不只有电视上、广播里那些人可以对新闻进行传播。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大众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媒介来发布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就导致传统媒体对于舆论引导的权威性被减弱。

5.3 城乡两地分化加剧

在传统的经济发达地区,城乡新媒体之间的发展就存在着差距。在地域广阔的偏远地区,城乡之间原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技术水平差距就比较大,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城市地区的成为各大新媒体公司进行竞争发展的主战场,而乡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的局面将进一步导致这种两地分化形式的加剧,毕竟城乡之间的媒体形态发展不同的局面为新媒体的开疆拓土式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

6 促进新媒体在偏远地区进行新闻传播的策略

6.1 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由于偏远地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新媒体发展基础设施已经逐渐建立和完善,而乡村地区仍旧以传统媒体为主,这对于偏远地区新闻的便利传播非常不利,也不利于当地人民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发展。因此,新媒体企业必须首先牢固的树立互联网意识,在发展城市新媒体设施的同时,要与传统的电视台、广播节目进行积极合作,尽可能让这些渠道成为传播新媒体有利信息的优质平台,从而帮助新媒体企业有更多的舆论引导话语权。

新媒体在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内容的建设,由于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与用户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性。因此,新媒体在内容的发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内容的丰富程度,这样才能有利于与用户之间进行互动;同时,对互动的内容,对用户发布的评论数量与用户的看法进行一定的统计,来了解通过哪种渠道对新媒体进行宣传更受人们的喜欢,什么样的新闻更能引起用户的讨论兴趣,带来更多的浏览量等。通过这些努力,新媒体能够不断地获得发展,最终树立自己的品牌。

6.2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与监管措施的建设

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偏远地区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泛度,增加了偏远地区人们发表自己看法、了解他人观点的渠道。但是,新媒体在偏远地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如果与新媒体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体制与技术建设跟不上,将会给新媒体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行业的监管制度。我国虽然对于传统媒体的监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但这并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因为新媒体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并对监管的技术、能力、工作量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既增强了新媒体新闻传播整个过程的监管,又不对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质量形成障碍,这是一个值得监管部门深思的问题,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我国新媒体行业在偏远地区甚至全国的发展都会更加顺利。

摘要: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传统媒体行业面临着向新媒体行业进行转变的客观现实。本文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出发,介绍偏远地区传统媒体、新媒体发展的现状,分析偏远地区新媒体行业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如何在偏远地区增强新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对策,期待有助于偏远地区媒体信息传播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媒体,偏远地区,新闻传播

参考文献

[1]南长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与国家认同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2.

[2]靖鸣,马丹晨.移动互联背景下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3(10).

地区网络媒体 篇3

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数字媒体艺术是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 传统的影视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等技术快速地向数字电影、数字视音频方向发展, 与日益普及的计算机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媒体技术 (1) 。数字媒体艺术涵盖了平面设计中图形、文字以及影视动态视音频等各种形式, 其核心内容是创作, 是设计, 数字化的技术仅仅是用于表现思想的手段、实现和完成作品的工具。因此, 正确理解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是进入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研究学习的首要任务。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 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电脑美术”“计算机图形设计”等新的艺术概念。艺术家利用电脑这个新兴事物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以来, 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水平的迅猛发展, 数字绘图与设计的制作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出现相对成熟完整的计算机美术作品, 并且这种艺术样式开始初步应用于动画、游戏设计当中。90年代之后, 计算机普及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 随着电脑图形图像软件的丰富, 数码设计与绘画的优秀作品逐渐进入大众的视线。各个国家都开始高度关注数字媒体艺术和产业的发展, 各种领域都有电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介入, 使枯燥乏味的大众生活转向了丰富多彩的无限空间。

二、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现状

1. 数字媒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当今数字媒体艺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动漫、影视、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等已成为内部主要行业, 这些行业都在为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 将数字媒体产业由生产型向娱乐消费型过渡是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就已经实现了把数字媒体产业向消费娱乐行业的的过渡。以电影工业和电脑软件席卷全球的美国娱乐产业每年营收超过4000亿美元, 占GDP的4%。而在这庞大的内容产业中, 数字内容无疑是其中最具规模和发展的部分, 是未来的产业。根据IDC的数据, 2003年, 以网络游戏为主的数字娱乐产业, 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350亿美元, 远远超过电影业市场。全球电子娱乐市场在未来3年内将呈指数式增长。 (2)

2. 数字媒体艺术与产业得到高度关注

浙江作为沿海发达省份, 高度关注和支持数字媒体艺术与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我省在过去五年中, 以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影视、广告设计等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媒体产业实现收入超过2000亿元。而浙江中部地区也已形成以动漫产业主打、网络游戏起步和数字影视提速为特征, 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聚集和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尤其是在我市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发展良好, 五年内已有六十多家影视公司投资拍摄电影、电视剧近百部, 文化经济价值可观。

三、促进浙中地区数字媒体艺术与产业的发展思路

1. 依靠政策完善法规

2009年8月, 浙江省常务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 这些都表明, 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已经被提到了我省发展的战略高度, 越来越多的相关政策将相继出台, 扶持数字媒体相关产业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快速发展, 一些管理制度, 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凸显, 如大量侵权盗版、低俗淫秽、网络诈骗、不实信息等问题。国家及地方相关部门应该为数字媒体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出台行之有效的相关规章制度, 规范健全市场, 为大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明确思路, 寻找产业突破口

近年来, 浙中地区数字媒体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首先是国有企业重新发挥主导作用。钱江晚报金华分社、金华日报等报业集团以及金华广电总台、广播信息网络公司通过整合重组, 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竞争力明显提升。一些非公资本也表现活跃, 横店集团等一些竞争力明显的民营企业积极进入广电影视等数字媒体产业领域。其次是相继建立起多个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如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先进的培养模式依托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已经为浙中地区输出了大量优秀人才。另外, 作为长三角南端中心城市, 浙中地区的金华、横店、义乌等地区的数字媒体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横店作为我国重要的影视基地, 每天都有电影电视剧在此投入拍摄, 不仅拉动了经济发展, 更重要的是给本地区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横店已建成我国最大最先进数字影视棚和中国第一个影视产业试验中心。而由义乌的“小商品”衍生出来的网络电子商务、会展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新兴行业也给本地区的数字媒体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

3. 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数字媒体人才

(1) 确定培养目标

浙中地区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院校, 要把人才培养方案和地区优势紧密结合。对于数字媒体这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 学校要密切关注社会和市场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 制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掌握影视、游戏动画的设计和制作技能, 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国际化视野人才。

(2) 设置专业课程

数字媒体艺术涉及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 是实践性极强的艺术门类。在课程结构和教学上, 以应用性为主, 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尤为重要, 在核心课程中设置图形图像处理、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特效制作、栏目包装设计等, 培养学生的数字媒体基本素养, 专业技能, 提高核心竞争力, 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采取项目化的课堂作业方式, 体现教学内容的延伸, 不拘泥于教材, 打破教材单元安排及学科界限, 让学生通过参与与专业实践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提高能力。

(3) 产学结合模式

我省数字媒体产业优势突出发展迅速, 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但从办学特色、专业结构、能力培养等方面看, 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根据社会需求和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特点, 我们既要做到注重对艺术理论和思想文化的培养, 又要加强对数字媒体行业的联系,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拓展创新性思维。要达到以上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采用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与市场接轨, 直接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设计, 为学生搭建一个综合实践创作平台,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牢固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术, 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一帆.新美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3.

[2]2005中国数字媒体发展白皮书.

地区网络媒体 篇4

印度芝麻街卡通工作室借助多元化的平台,通过木偶角色传播教育信息,以促进儿童对读写、算术、健康和营养内容的学习。

目前,芝麻街卡通工作室通过手机和木偶剧开发了新型的定制教育项目和引人入胜的教育内容,并指导孩子使用创新教学平台(包括无线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该项目提供了三种内容:通过低端智能手机学习电视视听材料,已有3000万儿童使用,印度南部运用5种语言播放;为不熟悉电子技术的孩子提供本土语言的电子书和游戏,印刷材料用9种语言,游戏运用印地语和英语2种语言;对于不便联络的边远地区,则借助无线电话提供广播内容。这类广播节目覆盖了150万人口,其中包括20万名儿童。

农村地区支付网络基本形成 篇5

日前,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核心业务系统已正式接入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至此, 全国30家省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全部连通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 形成覆盖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8万余家网点的跨省、区、市的异地实时资金支付清算网络。

据悉, 自2006年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开通运行以来, 系统清算业务量、资金量逐年呈几何速度递增, 改善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 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作用也日益彰显。截至目前, 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共办理了各类资金清算业务5 509万笔, 清算资金10 458亿元。

地区网络媒体 篇6

关键词:广播电台,气象信息,时效性

从“天气简报”到“立体解读”、从播音员播报到气象专家解说、从报纸广播到电视、从“121”电话到手机短信, 气象信息在媒体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公众对气象信息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 如天气预报、天气实况、气象科学知识、突发气象预警信息等多种信息需求。目前, 我国气象部门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 其中, 广播是目前覆盖率最大、接收最方便、最具时效性的媒介之一。对公众来说, 广播虽然并不是日常采用最多的接收方式, 但稳定的传播特质、简便灵活的接收条件使其成为公众在遇到灾害性天气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首选媒介。目前, 郑州上空有20余个中短波频率的广播, 仅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就有十几个频率, 拥有丰富的传播资源, 为气象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支撑, 在防御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郑州地区广播气象信息传播现状

1.1 广播气象信息的传播途径

时效性是气象信息的基本特性, 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河南省气象台是全省最具权威的气象信息发布机构, 拥有强大的预报员队伍, 每天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的气象信息资源。省气象台在与省、市电台多年的合作中, 通过传真、信息平台等方式协助各广播电台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实时播报, 为防止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危害以及应急指挥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切实体现了气象信息发布的权威性、服务性、时效性。

1.1.1 传真

河南省气象台于每天5时、12时、17时分别向各广播电台传真发布最新天气预报, 遇有预警信号、重要天气预报时则随时予以传真发布, 保证电台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各类气象信息。

1.1.2 河南气象信息广播发布平台

河南气象信息广播发布平台是河南省气象台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搭建的信息平台, 省气象台在该平台上发布权威的气象资讯信息, 主要有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一周预报、中期预报、预警信号、重要气象信息、重要天气预报、昨日降水实况、昨日最高气温、昨日最低气温等, 其中短时预报每六小时更新1次、短期预报一天更新3次、中期预报一周更新1次、一周滚动预报及各类天气实况每天进行内容更新, 遇有预警信号发布、重要天气信息时随时上传, 基本满足了广播电台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平台还设有信息提醒功能, 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有效。

1.1.3 气象直播室

气象直播室是河南省气象台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共同开设的专题气象节目, 郑州电台在河南省气象台设立直播间, 节目主持人通过省气象台的业务平台随时获取、更新气象信息, 在气象信息的掌握、使用上更直接、主动。同时, 直播室还建立了联络人制度, 在能预见的极端 (突发) 天气事件发生前, 省气象台及时通知电台联络人, 尽快制定出节目播出预案, 在电台启动极端 (突发) 天气事件直播节目之后, 省气象台的预报专家根据节目需要随时参与节目进行专家点评。

1.2 广播气象信息的播出方式

天气预报早已成为各广播电台的必播节目, 河南广播电台平均每个频率每天播报天气信息13次, 郑州广播电台平均每个频率每天播报天气信息11次。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拥有新闻、经济、交通、戏曲、音乐、农村、旅游、信息8套专业广播, 广播覆盖率占全省总面积的96%, 可以通过卫星、光缆、微波、因特网向全世界传送。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广播电台之一, 拥有7套广播频率, 具有传播迅速、覆盖面广的优势。央视索福瑞、国际尼尔森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 郑州新闻广播在郑州上空20多套广播节目中的收听率、市场占有率长期名列前茅。

1.2.1 播报时间分布

广播的高覆盖率带来的是气象信息传播的高覆盖率, 借助广播的优势, 气象信息得以迅速传播。对河南省人民广播电台与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12个频率进行的调查结果 (表1) 显示:每天的气象信息播出总时次近150次, 平均每次1分钟左右, 播出时间自早5点至晚22点。其中逢整点播报天气预报的频率有9家, 逢半点播报天气预报的频率有5家, 逢整点1刻播报天气预报的频率有1家, 非整点播报的有2家。

1.2.2 广播气象信息播报的内容及形式

各频率的播报形式除河南新闻频率为录播外, 其余均为直播。除郑州新闻频率的“气象直播室”有专门的气象节目主持人外, 其他频率的气象信息均由电台各栏目主持人不定时插播, 相当一部分的播出时间是主持人根据节目播出情况灵活安排的, 播出的时间和次数都不固定, 播出内容涵盖了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一周预报、中期预报、预警信号、重要气象信息、重要天气预报等。

“气象直播室”是郑州地区最具知名度的广播气象栏目, 从7时25分至20时在郑州新闻广播频率逢整点播出, 全天共播出14次, 每次2分钟左右。每天的7:25、12:00、18:00, 省气象台领班预报员与电台主持人通过电话连线进行直播, 预报专家用生活化的语言概括天气实况、天气特点、天气发展趋势、人体感觉、生活提醒, 对有典型特征的天气状况则从专业角度进行播报和分析。每周六下午17:00是中期天气预报专题节目, 时间长达10分钟, 由省台中期预报专家现场进行过去一周天气回顾和未来一周天气展望分析。该档节目除播报天气预报外, 还结合时令进行气象科普知识介绍和生活、健康提示等。

遇有特殊天气时, “气象直播室”主持人随时与预报员连线播报, 有效运用广播快速、直接的特点, 把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气象信息、气象知识等于第一时间传递给听众。对极端天气和突发天气的长时间连续、大规模跟踪报道是该节目的一大特色, 在郑州市2008年1月27日的暴雪和6月3日的强对流天气过程中, 该节目分别进行了连续2个多小时的天气报道, 主持人与记者、预报专家在室外和室内分别进行连线, 实时播报天气实况, 收到听众发来的互动短信100余条;预报专家还对天气实况、暴雪、强对流天气的演变、影响程度及持续时间等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予以详细解说;与此同时, 新闻中心的记者分赴铁路、民航、高速公路、交警等部门采访, 了解应对措施, 滚动播出最新、最权威的相关信息。

2、广播气象信息传播特点分析

广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听觉优先、简短性等特点, 信息快、易接收、覆盖面宽、受众广、便捷性是其优势。广播的特点、优势与气象信息传播必须快、准、广的要求完全相符, 是气象信息最好的传播载体。公众定制手机短信一般是一天接收2次或1次气象信息, 遇重大天气过程接收的预警信息在及时接收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电视、网络的移动性较差;报纸的时效性太差;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的布设率过低, 而这些媒介存在的不足正好是广播都能弥补的。

2.1 广播是最具时效的气象信息传播媒介

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大众媒介发出到受众接收、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随着大众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信息时效性有增无减的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满足, 信息传播与接收将会越来越快。媒介影响力是评价媒介传播效果的“指示器”和“晴雨表”, 媒介的影响力是媒介 (或媒体) 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 而借助某种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某种信息而对社会所发生作用的力度, 由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五个要素组成。“规模”决定着“影响力”的范围和边际, “时间”决定着“影响”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所经历的过程, “内容”是“影响”的载体, 是影响产生的最基本的因素, “方向”是确保影响力正确与否的基本条件;效果是衡量“影响”水平的尺度和传播的客观结果 (1) 。因此, 气象信息的影响力如何, 关键是看其搭载的媒体的影响力, 没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受众, 就谈不到影响力问题。媒体受众的规模越大, 对媒介市场的影响力就越大, 相应的气象信息的传播影响就越大。广播在拥有丰富的时间资源的同时, 又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在气象信息的传播方面既可以“快速反应”, 在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传播至最大范围, 又可以在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线, 以点带面, 展开深入的报道, 对提高气象信息的影响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广播是目前覆盖率最高的气象信息传播媒介之一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传播信息的, 使它具有最为广泛的受众。与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介相比, 在使用率、影响力等方面或许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其高覆盖率却与电视不相上下, 令其他几种媒介望尘莫及:2006年底, 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5.03%, 中国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24% (2) ;河南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36%,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6.16% (3) ;2007年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1.6%, 其中河南的普及率为31% (4) ;2007年全国网民数达到2.1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6%, 河南互联网普及率达到10.2% (5) 。近年来, 河南的广播事业发展非常迅速, 各地市志显示, 郑州、安阳、漯河、商丘、周口、驻马店的广播人口覆盖率早已达100%, 开封、鹤壁超过99%, 新乡、焦作超过97%, 濮阳96%、洛阳95%、济源92.3%、三门峡92%、南阳91%、信阳84%。

2.3 广播是最稳定的气象信息传播媒介

一方面, 广播的接收工具最为普及, 收音机功能已成汽车及手机的基本配置, 而电波本身又具有极强的穿透性, 这就使得收听广播不受空间的限制, 而且信号的稳定性也非其他媒介所能比。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 电视、手机、网络等设施容易被破坏, 听广播是获取正确信息最有效的渠道。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收音机成了重要的装备和救援物资, 国家广电总局首先采取的赈灾措施就是往地震灾区运送5万台便携式收音机。在日本等地震频发国家, 收音机与药品、食品、手电筒等同为必备自救物资。因此, 充分发挥广播对气象信息的传播作用, 是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不能忽视的。

2.4 广播是最强的流动气象信息传播平台

从听众的角度来看, 广播“无处不在”, 听众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不受工作和休闲的限制, 不受地点和收听工具的限制, 随时可以收听广播。流动收听是广播的一大特点, 也是广播的优势, 广播媒体因此被称为“移动”媒体 (6) 。而私家车车主和出租车司机又构成了广播听众的流动听众群, 他们收听广播的频率更密、时间更长。相比电视媒体短短的几个小时“黄金时间”来说, 广播听众的收听时间更为分散, 从早上6点到晚上12点都有一定的收听率。所以, 有效利用广播的时间资源, 可充分提高气象信息的时效性。

3、如何借助电台优势扩大气象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时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 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公共气象服务预警覆盖面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是防范各类突发气象灾害的首要环节是有效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关键措施, 因而进一步增强公共气象服务手段、提高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便成为当前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目标。

3.1 借助电台载体, 创办特色气象信息节目, 保证节目播出时间的稳定、持续

郑州尚未有专业的气象广播频率, 虽然气象信息已成为各电台频率的必备节目内容, 但在播出时间安排上有很大的随意性, 除了郑州新闻广播的“气象直播室”、河南农村广播的“气象之声”等专门的气象栏目外, 大多频率的气象信息是由各栏目主持人现场掌握是否播报、在什么时间播报的, 没有固定的播报安排。因此, 气象部门可借助各广播频率尽可能多地交叉播报气象信息, 分散播报时间、缩短各频率气象信息的间隔, 如在1个小时里, 分整点、半点、1刻等多时段分别播报, 从而增加气象信息的播出时段, 提高气象信息的时效。正常情况下, 听众不会整天长时间地收听广播, 但不能就此低估电台气象信息的播报时效, 在任意时间都能收听到气象信息可能不够现实, 但尽可能地增加气象节目的播出时段却未尝不可行。这需要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也需要广播电台大力配合。

3.2 丰富气象信息内容, 为电台提供精细化的气象信息产品, 以提高气象信息对听众的吸引力

目前气象台的常规天气预报每天3次, 汛期达到每天6次, 重大天气过程时达到每3小时1次, 预报的发布比较密集、实用。但电台广播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对气象信息时效性要求更高, 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与广大听众的需求一致:内容越新越快越具体越好、准确率越高越好、预报时间越短越好、预报用词越通俗易懂越好、提醒的内容越实用越好, 这对气象部门整合预报资源、提高预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气象信息对听众的吸引力, 才能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的影响力。

4、结语

以最有效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气象信息, 协助政府、指导公众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直是河南省气象台积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和郑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强强联合, 在提高广播气象信息的传播时效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①华文:《媒介影响力经济探析》, [J].《国际新闻界》2003-01

②胡正荣、李继东、黄炜:《2007年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回顾》, [Z].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03-01:166

③卢大伟、许还平、王中华等:《市县概况, 河南年鉴》, 河南:河南年鉴社, 2006:426

④信息产业部:《2007年全国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信息产业部, http://www.gov.cn/gzdt/2008-02/05/content_883563.htm, 2008-6-10:表5

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8/01/17/4966.htm2754276745=675483500, 2008-1-17:13

地区网络媒体 篇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经济的极大进步, 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为满足需求的数量和质量, 国家进行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不仅对教师队伍进行结构和水平的改革, 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基础上, 探讨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的实用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盛行, 学生们抓住机会, 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英语学习, 听说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教师将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进行融合, 更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应用能力进步明显。然而,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将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网络资源融合真正实现外语教学的最优化, 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小学, 初中, 高中到大学的英语教学, 都较早地实现了与多媒体的结合, 这一融合理念已深入教学之中, 然而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 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并未得到真正充分利用。为了进一步深化陕西地区英语教学改革, 优化多媒体功能,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 本文基于模因论, 探讨教学与多媒体如何进一步融合进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起初是用来解释文化现象进化的规则。语言模因反映了语言进化发展的规则, 为研究语言、交流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视角。模因最初是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 他指出基因是靠遗传进行复制再生产, 而模因则是靠模仿进行再生产的。模因作为文化信息的一个元素对人类语言的进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复制、传播的方式迅速有效地丰富了人类语言。模因现象随处可见, 一般来讲, 思维、文字、行动都可以作为模因进行复制传播, 对于语言学上的模因来说, 语言本身就是模因, 任何词汇、短语、句子、段落、文章, 如果它们被模仿、复制、传播都可以说是模因。语言模因并不是全盘复制, 而是在原有主体基础上对某些细节不可避免地删减或增加一些内容。和以上因素不同的是, 人类具有文化属性, 文化一直进化发展着, 发展的方式也同样依赖于模因。

国内对于模因的研究主要涉及模因理论探讨、关于模因的文化解释、从模因角度探讨翻译和教学等。英语教学从模因理论来看, 主要是对英语的讲解传播过程, 该理论会倡导背诵等传统的外语教学法, 并从理论层面为其奠定基础。有学者将模因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写作中, 通过模因复制特点指导学生写作, 在基础写作层面上又进行自我创新,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还有的学者将模因论应用到翻译教学及口译教学中, 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容易接受并领会。在各个具体的学科模块中, 模因论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结合方面研究少有涉及, 因此, 本文加以尝试, 期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语言模因在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融合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依靠现代教学设施的基础上, 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使英语课堂在生动趣味的基础上, 把学生的听说水平再提高一个层次。从英语教学发展来看, 教学过程与多媒体结合是必然趋势, 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多媒体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导, 辅助以磁带、幻灯片、电子白板等资源。

语言模因成功与否要看是否具有这三个特点: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首先从长寿性来说, 模因也有寿命长短之区别, 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理论来看, 模因得以生存下去是因为不断复制, 与其他模因相竞争的结果。一些模因可能被广泛复制, 存活的时间长, 而一些模因则长时间不被复制, 久而久之就会消失不见。根据这一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 计算机网络具有存储大量信息、灵活的特点, 这样使学生在这一广泛的模因库中, 可以去复制那些有效资源, 并能够长期留存下来, 在反复操练过程中达到记忆和灵活运用的效果。现在开发出来的一些记忆单词的网络平台, 主要根据大脑的遗忘规律设计, 帮助学生得以在短时间内有效记忆单词, 并能保持长时间不被遗忘。另外, 成功的语言模因具有多产性, 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语言模因不断复制传播, 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通过多种手段的融合, 采用视觉、听觉、动作等多重模式的反复刺激, 学生接受掌握知识更加具有灵活性、持久性。多媒体的优势在于使听说读写译能够不断交替出现, 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和多产性。最后, 成功的语言模因还具有复制忠实性的特点, 并不是说对原文本的照搬照抄, 而是灵活地对细节进行删减或增加, 这样既保留了原版的精华, 又对新文本进行了再加工, 使得新文本能够长期得以保留。然而对于外语教学来讲, 一大挑战是母语对于英语的负迁移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存在于语言层面, 还深入到思维文化层面。为此, 计算机网络能够有效广泛地涉及文化层面的知识, 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既复制了原有的知识, 又保证了知识的精华性。除了上述三个成功模因的特点外,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多媒体的应用还应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就业规划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外语教学与多媒体的融合主要依据模因传播的四个过程:同化、记忆、表达、传播。首先, 计算机网络要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语言模因, 这是多媒体资源要做到的呈现性。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 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课程相关的信息, 这一环节可以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接触语言模因, 接下来教师在进行授课时,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将语言模因呈现给学生。“记忆”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语言模因的寿命, 即在学生脑中记忆的时间长短, 时间长短与模因存活及传播的几率成正比, 而时间长短又是由语言模因的重要性和重复率决定的。表达阶段是跟随在记忆阶段之后的一个模式, 只有把模因发展到了表达阶段, 才能使记忆更加深化, 这一阶段包含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只有通过表达阶段, 语言模因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 并有可能发展到传播阶段。在语言模因复制的最后传播阶段, 必备的是传播的载体, 比如人、书籍、音频视频资料等。

教师模因在英语教学和多媒体资源融合中的作用

首先,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在传统课堂中是必要的, 而在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融合过程中, 最主要的还是进行知识的传授, 教师还应作为主导者, 多媒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因此, 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并不能代替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传授的主导作用。

其次, 教师应做好组织监控的工作。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中, 教师更应该监督学生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资源, 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对资源进行梳理整合, 将知识通过多媒体有条理有系统地教给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方向, 使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再次, 教师也是外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融合的参与协助者。对于学习外语的学生来说, 多少都会带有语言学习焦虑症, 主要表现为不自信、怕嘲笑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 主要协助学生树立起自信, 摆脱语言学习焦虑感, 从知识上和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协助, 帮助其顺利过渡, 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英语学习。

最后, 教师还应该做好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工作。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 可以有效反馈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学生学习情况, 这一评估过程可以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重点和针对性。

结语

模因论为英语教学和多媒体资源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语言模因四个过程指导下进行教学, 以此来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二者的融合最终是要提供一种语言教学的模式, 而不是仅仅把多媒体作为一种资源。

参考文献

[1]李键.浅析多媒体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现实意义[J].琼州学院学报, 2007 (6) :89.

[2]何佳.关于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7 (10) :121-134.

[3]何贤庆.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16) :34-46.

[4]曾小艳.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5) :109-114.

上一篇:经办机构作为下一篇:职场中的圣诞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