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诚信

2024-06-13

学术诚信(精选十篇)

学术诚信 篇1

1. 担当刊物职责。

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刊物在教育学术研究中的引领作用, 承担起教育理论刊物应有的职责, 共同抵制学术失范与学术失信现象, 维护和净化教育学术生态环境。

2. 提高编辑素养。

认清社会使命, 牢记编辑职责, 恪守职业道德, 固守学术良知, 提高职业素养, 提升专业能力, 加强业务进修, 坚持终身学习, 严把稿件质量, 不断提高对稿件的甄别能力。

3. 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科学的审稿制度, 不断优化稿件质量监控体系。完善现有的匿名审稿制度、三审制度, 构建科学而有效的选稿标准, 坚守学术底线, 不给学术不端行为留下余地。

4. 构建合作机制。

加强教育理论刊物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建共享学术不端人员黑名单, 联合抵制学术不端作者的稿件, 坚决遏制学术不良风气。

5. 倡导学术批评。

为了鞭挞学术不端行为, 各教育理论刊物均设立学术批评专栏, 大兴学术批评之风, 鼓励社会和舆论参与监督, 共构学术诚信的碧水蓝天。

6. 加大打击力度。

学术与诚信论文 篇2

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如同 失去了道德一样,虽然可以暂时的生存,但是谈到发展,就很难实现了。如果说现代化是一幢摩天大厦,诚信便是它坚强的基石。有它支撑,大厦才会巍然屹立。一旦诚信缺失,人们就会失去安全感,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个人的梦、国家的梦都将遥不可及。做人要有诚信,做学术更要讲科研诚信。“立言先立德,立文先立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言行为世人之轨范,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学术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高校师生,我们都在跟“学术”打交道。学术研究的基础是真实,生命在于诚信——因此,学术诚信应该是我们研究生同学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人们口诛笔伐,仍然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很有威望教授学者。比如: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肖传国关于“反射弧”造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李连生学术造假,中国井冈山大学讲师李涛和钟华造假70篇SCI论文事件等等。这么多的事件不免让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造假行为,我想这其中是跟我们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监管上有关。就从我个人身边说吧,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就是简单地将别人的论文拼拼凑凑,根本就不想去做,因为他们知道抄过来的也可以通过校里或自己老师的审核,其实我们的老师在面对这样的论文时自己也很明白,是抄袭是学生自己做的有时是很容看出的,可是我们的一些老师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这也反过来进一步纵容了学生学术造假。另外,也就是我们学生自己,缺乏学术诚信,造成学生学术诚信的缺乏,我想跟我们大学里的学风有关,他们对这种学术抄袭变得很迟钝,因为平时的作业、考试对此似乎司空见惯了,日积月久难免对学生个人学术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个人认为学术诚信问题主要根源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研究成为一种潜藏名利诱惑的职业;二是社会给予研究人员的期望和压力过高,同时伴随着不正当竞争、同行压力、扭曲的评估系统等现象;三是缺乏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四是对不正当行为的查证和制裁力度不够。我国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问题,不仅反映了学术界诚信意识和诚信机制的薄弱,而且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浮夸文化土壤。教育部的意见把握住了这些核心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加强学术诚信问题,分别是:重视学术规范教育,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整肃学术不端行为。当然,在学术诚信方面国家也给出了足够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指出“科学研究是以诚实守信为基础的事业,自诞生之始就把追求真理、揭示客观规律作为崇高目标。”同时,针对今年发生多起国内部分科技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被撤稿、给我国科技界国际声誉带来极其恶劣影响的问题,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共七部门已于近日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的通知,加强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建设。

学术诚信建设要有“牙齿” 篇3

朱邦芬院士所说的“史无前例”并非危言耸听。近年来,诸如伪造数据、资料或结果,在科研材料、设备或研究过程中作假,窃取他人的思想、方法、成果或文字等学术不端行为不时出现,甚至呈现有增无减、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此仅举两个例子——去年5月,英国大型医学学术机构现代生物出版集团(BioMed.Central)宣布撤销在其所属刊物上发表的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

今年9月,美国知名网站“抄袭监察”(Plagiarism.Watch)通过其英文论文抄袭检测系统顺藤摸瓜发现,世界科学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家英文论文造假公司与一家巴西SCI杂志默契合作,收费为中国学者发表了大量涉嫌抄袭、造假的论文。该网站发布的报告甚至建议:中国政府、大学和机构、出版商应该采取措施,阻止“中国研究滑向深渊”。

比例如此之高、数量如此之多、手段如此恶劣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在我国“史无前例”,恐怕在全球也是“史无前例”。

如何遏制“史无前例”的学术不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院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治乱须用重典,诚信建设要有“牙齿”。

诚哉此言。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愈演愈烈,除了“以论文论英雄”的制度缺陷,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上名硬实软、缺少“牙齿”。虽然相关部门和领导多次宣示“对学术不端要零容忍”,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文件上,雷声大雨点小;尽管主管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都设有所谓的“学术道德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科研诚信办公室”等学术监督机构,但人员多为兼职,机构形同虚设,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究”,以至于“零容忍”沦为“零作为”。此外,相关文件也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和有威慑力的惩戒措施。

激浊才能扬清,惩前方可毖后。要想早日遏制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行为,必须像反腐败那样,让学术诚信建设“长出牙齿”:在国家和单位层面上,建立真正的第三方独立学术监督机构,并让其有职有权、有人有位、有责有钱,不尽责就追责,以切实担负起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使命;在制度建设上,建立重典,划出不可逾越的红线,给出可操作的细节,使调查过程有效率,处罚结果有震慑力。

官员腐败不除,误党害民;学术造假不禁,科技难强。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从科研产出上看,学术不端行为导致学术研究的低水平重复,催生了大量的垃圾论文乃至假论文、假成果,致使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乏善可陈;从科研资源上讲,财政经费来之不易、数量有限,学术不端行为浪费了有限的经费,糟蹋了宝贵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学术不端行为消解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践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扼杀了学术公信力,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中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有百弊而无一利。

是时候了——让学术诚信建设“长出牙齿”,把“零容忍”落到实处,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让学术不端者尝到苦头,还中国的科学研究一片净土!

论公民诚信教育中的学术诚信 篇4

1. 公民及其教育

何谓“公民”?我国《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显然, 这是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每个人应该享有的法律和政治地位。但是否能够真正拥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以及能否真正行使这些权利才是问题的关键。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行为能力, 将公民分为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三类。而对公民能力则没有回应, 这也不是法律所能为的。因此, 就需要教育, 需要开展公民教育。英国哲学家约翰·怀特认为, 教育基本上就是公民教育。然而, 由于东西方传统的差异, 中国的公民教育与西方的公民教育存在着取向上的差异, 西方主要是进行公民性教育, 而中国则偏重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正如只有适应本国发展需要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一样, 我国进行的公民教育也必须适应我国的国情。一方面我们的公民教育需要借鉴和学习西方人权保护的内容, 鼓励个体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又要弘扬我们的传统美德, 要植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毕竟这是个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 多元文化的公民教育观既包含着文化的自我认同, 也包含着对相异文化的承认。但是, 无论何种价值背景下的公民教育, 其根本价值取向都是要为人服务, 因为公民是人, 公民教育是人的教育, 所有的结局都应指向人的幸福, 这是教育的归宿, 也是社会发展的归宿。

2. 公民教育中的诚信教育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教育就是对公民也就是每个人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诚信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决然不能缺少的。因为它不仅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基、为政之法、经商之魂、心灵良药, 而且是世界沟通的语言、人类的无形资产。小到一个人, 大到一个国家, 只要拥有了诚信, 就等于拥有了这个世界, 所以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务必明确, 诚信不是理论的, 而是实用的。所以, 诚信教育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说教上, 也不能满足于口头表白。必须重视内在德性的养成, 这是根本。诚信教育必须防止形成表里不一、知行脱节的不良倾向。防止形成双重人格:在学校、在人面前时一种表现, 回到家中, 或者老师、同学不在场时又是一种表现。

二、学术诚信关乎我国的未来发展

一般而言, 学术是人类对社会及自然界理性思考与认知的结晶, 是对真理的把握与应用。而学术诚信则是指人们对科学研究、学术行为的诚实性和真实性。追求真理是学术的天职, 对真理的追求必然需要诚信的道德品格。因而坚持学术诚信就是搞学术的人即真理追求者的不二法则。立足于我国的道德传统, 学术诚信就是要求在学术领域里进行学术探讨研究、学习学术成果以及从事其他学术行为时, 必须具有诚和信的道德品格和行为准则。“诚”指真实, 不自欺, 不欺心, 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 侧重个体内心的自我道德操守:“信”指信用, 不欺人, 不骗人, 侧重于个体外在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在与他人交往中应遵循的态度, 要求在对待其他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上不欺诈、不篡改、不剽窃。然而, 不容乐观的是, 就像假冒伪劣商品冲击品牌商品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一样, 现实中学术诚信方面出现了问题, 即学术不端行为大量充斥着学术界。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整个学术界的秩序, 破坏了治学环境, 阻碍了学术繁荣, 影响了学术发展的正常方向, 日渐形成了浮躁的学术风气, 妨碍了年轻一代的成长。更可怕的是学术诚信缺失窒息了学术创新。没有了学术创新, 其他一切创新都无从谈起。

三、大学是重建学术诚信重要平台

1. 现代大学的功能和特点

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 在大学的四大功能中, 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根本, 科学研究是对传播知识、人才培养的支撑, 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最终目的, 大学只有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 在科学研究的支撑下,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这四者循环构成了现代大学特点。

第一, 现代大学的教育性。教育性是任何一所大学的最高理念和根本原则。从逻辑上讲, 大学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 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组织, 因为只有大学才能大规模持久性和群体性的稳定地向大众传授高级知识。如果一所大学不具备教育性, 不把育人放在首位, 那就不能称其为大学。

第二, 现代大学的创新性。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是人类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 是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同时也是一个参与社会变革、提供科学咨询、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库, 在为社会提供创新思想和创新知识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 它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并以创新的知识培养创新人才。

第三, 现代大学的国际性。大学是国际知识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人类科技、文化甚至感情交流很多情况下是靠大学来进行的, 很多大学都有外国留学生, 通过他们把人类知识、科技和不同的文化互相传递到各自的国家,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加速推进了教育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国际化, 教学、科研和管理都有可能在国际化的条件下进行, 教育资源的跨国配置已成为通常现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学在为各自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时, 也在为全人类培养人才。

2. 大学在重建学术诚信中的不可替代性

现代大学的功能和特点昭示了大学在重建学术诚信中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换句话说, 大学是重建学术诚信的重要平台。教育的发展关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是崇真的学术氛围。面对猖獗的学术诚信缺失现象必须在重建学术诚信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作出表率。

第一, 增强对学术诚信建设的重要认识。学术诚信建设不仅是学风建设的关键, 而且更是关乎学术创新和其他创新、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大问题。必须明确, 我国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问题, 不仅反映了学术界诚信意识和诚信机制的薄弱, 而且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浮夸文化土壤的问题。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真正在高校率先抓好学术诚信建设。第二, 重视学术规范教育。教育是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对发生的种种学术不端事件必须举一反三, 强化诚信是为人之道、学术之本, 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必须成为教师岗前培训和学生学业教育的必备一课。第三, 完善学术评价机制。我国的学术不端行为与扭曲的现行学术评价机制密切相关。过度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在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 它容易促使教师和科研人员追求短平快的研究成果, 直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因而在充分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在考核、晋级中避免“一刀切”, 建立“和而不同”的分类评价和质量导向的考核机制。第四,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不端现象往往暴露的是学校管理制度的问题。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必须采取科学的科研项目管理措施。要做到, 以科研项目审计和同行监督等有效举措, 确保师生在研究过程包括论文发表环节中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第五, 整肃学术不端行为。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维护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 是中国高校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对学术不端行为坚持零容忍就是必须, 而且要做到一经查实、决不姑息。同时, 为严惩和预防学术不端行为, 必须建立完善的独立工作的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和纠错教育机制。

摘要:当今社会, 诚信正遭遇严峻的挑战。学术不端作为学术诚信的对立面, 也充斥着整个学术界并严重干扰学术的健康发展。因此, 开展有效的公民诚信教育, 并且突出公民诚信教育中的学术诚信教育, 是我国学术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公民,诚信教育,学术诚信

参考文献

[1]陈金清.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及其治理[J].学习与探索, 2010 (5) .

[2]王平.诚信的重要性及公民诚信教育途径的构建[J].中山大学学报, 2006 (11) .

学术诚信 篇5

摘 要:英国高校开展的学术诚信教育坚持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的价值标准,主要途径包括使用电子检测工具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监督、创建有效的维护学术诚信教育的体系、开设学术诚信教育的课程、开发网络资源积极宣传和鼓励师生进行诚信的学术研究,以及利用小组活动、研讨会等方式开展学术诚信教育等。积极借鉴英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实践经验,有利于我国高校探寻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英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实施路径

学术诚信(Academic Integrity)是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界尤其是高校日益关注和重视的话题。英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学术剽窃或学生联合作弊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治学风气,也大大危害了学生自身的认知、写作、研究等能力的发展及良好学术素养的形成。高校的学术诚信教育不仅是作为高校行政人员、导师等所负有的一项责任,也是学生自身学术态度的体现。对学术诚信教育的持续关注和探讨已深入到英国高校的各种活动之中。

一、 英国学术诚信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英国学术界对学术诚信的界定多是采用了美国杜克大学的学术诚信中心(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在1999年对学术诚信的解释:在学术研究中坚持“诚实、信任、公平、尊重和责任的价值标准”[1]。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英国高校对学生实施的学术诚信教育致力于消除学生在学习及研究中的剽窃、伪造数据、联合作弊等不诚实的行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学术研究的能力。

在英国的各类高校中,存在着人数众多、复杂多样的学生群体,包括全日制学生、半工半读学生、国际留学生等。首先,学生群体数量的增加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意味着高校需要增强对学生学术诚信问题的重视。在一个集体中,当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时,授课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业关注和监督势必减少。高校中经常出现学生考试作弊、论文剽窃(如请人代笔、复制网络资料)等现象,或者串通作弊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学生学术诚信的教育十分必要。近年来,英国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经验小组委员会对英国高等教育质量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就是要努力鉴别和解决学生的学术剽窃问题[2]。其次,在英国高校中存在着大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由于之前的教育经历不同,对学术规范认识不同,不了解英国的学术写作规范(如文献参考规范、注释规范等),这些学生学术写作面临着很多困难,也会出现无意识的剽窃行为。因此,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尤其是学术规范教育十分重要。最后,加强学生学术诚信教育能够确保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术写作能力等。例如,英国的很多高校会给学生集中教授各种学术研究技能,包括如何引用文献、避免剽窃,理解学术写作规范等;还有一些高校经常针对学生的研究任务和水平,为其提供学习资源和工作坊。可见,高校实施学术诚信教育对发展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二、英国高校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

主要路径

近年来,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为管理和解决高校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作出了很多努力,如积极改进学术诚信的管理政策,提出预防学术不端的策略和措施,建立学术诚信的教育项目等。自2008年起,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igher Education Academy)和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 JISC)联合创建了学术诚信服务,引发了英国高校对学术诚信教育的又一次反思,并积极推出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措施。[3]

(一)使用电子检测工具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监督

使用电子剽窃检测工具对学生的文本作业、学术论文等进行鉴别和监督已成为英国多数高校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一项措施。例如,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等多所院校都使用了Turnitin软件来检测学术研究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且这一检测软件已被世界很多国家引进和使用;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Dundee)创建了一套维护学术诚信的剽窃检测系统,即将SafeAssign软件嵌入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VLE)中,以此检测论文内容是否出现抄袭、复制他人作品的现象[4]。邓迪大学十分关注学生的学术剽窃问题,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将研究生的学术研究的检测结果记录在他们的毕业证书上。尽管这一电子检测系统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所检测文本的剽窃率会因研究时间、研究主题、参考文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够精准,但总而言之,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管理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二)创建有效的维护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体系

建立或引进维护学术诚信的制度是高校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1-2005年期间,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学生上交的非原创作业数量每年成倍增长[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避免学生学术作弊的情况,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引进了学术行为办公系统(ACOs)。起初,该校制定了相应的学术规范、错误行为的记录方式和年度报告形式的模板,根据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自2005年开始,牛津布鲁克斯大学通过定期举办学术研究方面的论坛,鼓励参会人员积极提出建议、分享经验,并发布年度报告。同时,学校也强调对学生学术规范和研究技能的指导,如正确使用Turnitin软件、PLATO资源等。学校采用多种方式对系统进行评估,并创建了相应杂志和国际性刊物。总之,学术行为办公系统的创设大大地改善了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学术诚信教育,促进了师生有效地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三)开设学术诚信教育的课程

英国高校维护学术诚信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在课堂教学或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对学生的学术诚信的信念及行为进行熏陶和指导。莱斯特大学设计了一种对学生个体进行学术诚信教育的网络辅导课程。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也创建了一种网络课程(LSE100课程)对学生的写作技能给予指导[6]。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ampton)的学术诚信教育更具特色,注重在整个学校环境中创设一种诚信的学术文化氛围,将制度性的维护措施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教职员工的参与和教学课程的设置结合起来,统筹合理地维护学校的学术诚信。首先,该校为全校师生制定了一套高等教育的价值准则和培养目标,体现在学校的政策、文件中,并将诚信的理念融入整个学校的活动中,如课程开发、学术评估、宣传活动等。其次,该校开发了一门供所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课程——剽窃消除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学术诚信的观念和重要性、理性学业评估的价值,并设计了消除学生学术不诚信行为的方法。剽窃消除课程的学习需要6周时间,该课程主题为“学术的旅程”,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时间的管理、学术写作的技能、参考文献的规范、检测学术研究作品Turnitin软件的使用等。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剽窃消除课程已被该校学生广泛接受和学习,很多导师也将其纳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最后,学校对使用剽窃消除课程和Turnitin软件的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举办一些研讨会来鼓励师生们积极探讨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方法。2009-2010学年,该校有1900名学生得到了相关的信息培训与服务[7]。北安普顿大学的剽窃消除课程已实施了十几年时间,对师生坚持诚信的学术研究理念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开发网络资源,宣传诚信的学术研究

创建相关网站,分享网络信息资源,宣传诚信的学术研究活动是英国高校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方式之一。例如,伦敦城市大学建立StudyWell网站,为师生们提供与学术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源。网站最初的创建理念源于学者布卢姆(Blum)在2009年提出的一种观点——高校中的学术不端行为由高校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结果所致。因此,StudyWell网站的文化与英国伦敦的公共社会机制相适应[8]。网站创建的目的是预防学生的学术剽窃行为,促进学术研究活动的开展。其内容包括理解、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事件;其资源包括学术评估、学术行为规范、学术行为指导的相关信息,以及该校图书馆和学生会提供的一系列信息等。为了使网站更有吸引力和活力,伦敦城市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网站中添加了更多的个人反馈、测验、预防剽窃的视频等信息。随着网站不断更新和发展,浏览和使用StudyWell网站的人数不断增加。网站极大地宣传了英国高校的学术诚信教育。

(五)利用小组活动、研讨会等方式开展学术诚信教育

英国高校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另一途径是通过学生小组作业、召开研讨会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尤其是外国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鉴别学术剽窃。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的写作能力,合理有效地使用文本资源(尤其是原始资料),并避免学术剽窃行为,采用了学生小组活动的方式开展学术诚信教育[9]。具体实施步骤如下: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如期刊论文等;教师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写作案例,作为论文写作的参考;学生在小组内集中讨论案例的内容,如该案例是否具备诚信的学术研究态度,是否存在剽窃,如何引用文献、释义等;请学生小组讨论问题;概括材料中例证的优缺点,并深入理解材料的细节。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解决疑问和专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们主动探索案例背后的一系列写作规范,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诚信。亚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为了预防和解决学生无意识的学术剽窃,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加入了各种关于学术写作、预防学术剽窃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中,师生能够建立密切联系,并持续交流观点和意见。通过学生、教师、专家人员在研讨会中的意见反馈来解决学术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地减少了学校中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

三、对我国开展学术诚信教育的启示

学术诚信教育得到了我国高校日益关注和重视。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及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长,而学生的学术道德素养却普遍堪忧,这与高校所持的塑造全面发展人才的理念不符。北京大学的王辑慈教授曾指出,在我国的高校和学术传统中,根本没有严格的参考文献制度,这是造成学术腐败的土壤[10]。郑州大学的郭英剑教授也认为,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没有能够接受良好的学术规范教育。关注我国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现状与不足之处,积极借鉴英国高校的有效经验,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学术道德素养和开展规范的学术研究活动。

(一)建立有效的学术诚信教育的管理制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较完善的学术道德规范和严格的学术纪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学术诚信建设的文件。例如,教育部于200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发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11年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发布的《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生规范建设的意见》,2012年发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这些政策意见和部门规章力图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机制、学术监督和制约机制、学术道德奖励和惩罚制度来强化高校学术诚信的制度建设[11]。但是,除个别院校外,如北京大学2006年出台了《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四川大学出台了《四川大学关于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处理规定》等[12],我国的大部分高校还没有重视对学术诚信教育的管理与制度建设,学术诚信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问题不断。因此,高校需要从自身做起,建立一套完善的学术诚信教育管理制度,从学校管理规章的制定,到课程的设置安排,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相应教学资源的提供,有效地保证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进行。

(二)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术诚信的教学活动

从现状来看,我国目前有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学术诚信、学术规范等相关课程,如北京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的学术道德规范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四川大学开设的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课程等[13]。此外,高校图书馆也拥有很多关于学术诚信教育的学习资源。然而,全国大多数高校开展的学术诚信教育名不副实,学术诚信教育的课程不仅不够正规,如缺乏系统教材和专业教师,而且教育方式简单,没有特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学校图书馆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宣传学术诚信的作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对学术诚信不够重视。因此,各高校应该努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践行学术诚信教育。例如,开设讲座、举办报告会、进行集体教学等;积极发挥小组教学的作用,让学生一起参与学术诚信内容的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术写作的辅导或网络授课等。总之,我们应将各种学术诚信教育的形式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术研究的价值并在实践中用诚实、规范、端正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

(三)利用资源预防学术不端行为

实际上,我国很多高校实施学术诚信教育的一个误区是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学术不端的错误行为实施严格的惩罚,而忽略了对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英国高校开展学术诚信教育的有效性正是在于自学生入学起就对其实施学术诚信教育,做好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例如,利用网络、讲座等方式向学生积极宣传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设正规课程指导学生学习正确、规范的研究写作方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与亲身实践中端正学术研究的态度,并习得研究写作的规范。因此,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也需要做好预防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例如,通过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对学生开展学术诚信研究的宣传,为其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学术研究规范的相关文件等。只有将学术不端行为的预防教育与惩罚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学术诚信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The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 (1999) .The Fundamental Values of Academic Integrity.Des Plaines, IL: Office of College Relations at Oakton Community College[EB/OL].www.academicintegrity.org/fundamental_ values_project/pdf/FVProject.pdf,2014-12-5.

[2]HEFCE (2009) .Report of the Sub-committee for 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Student Experience[EB/OL]. www .hefce .ac .uk/pubs/hefce/2009/09_40/,2014-12-5.

[3][4][5][6][7][8][9]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 JISC Academic Integrity Service. Supporting Academic Integrity Approaches and Resources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www2.wlv.ac.uk/celt/howto/Supporting AcademicIntegrity.pdf,2014-12-5.

[10]李艳,寸晓宏.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8(4):31.

[11][12][13]吴宇.中美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制度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0):214-216.

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研究 篇6

当前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不容忽视、某些方面还比较严重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果听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严重污染学术环境,影响学术声誉,阻碍学术进步,进而影响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能力,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论文剽窃现象泛滥

研究工作中少数人违背基本学术道德,侵占他人劳动成果,或抄袭剽窃,或请他人代写文章,或署名不实;粗制滥造论文,有些研究生通过网络下载已发表的文献资料,采用剪辑、拼凑的方法杜撰论文,更有少数研究生竟将他人的论文改头换面直接据为己有。还有些学生在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表述却没有恰当地注明出处,比如逐字复述、复制他人的写作,或使用不属于自己的观点而没有给出恰当的引用等。还有些研究生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将几乎相同内容的一篇论文同时投寄给多个刊物,或把已在某一刊物登载的论文原封不动或稍加改动重投另一杂志[1]。

2.考试作弊成风

从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等全国性考试来看,作弊现象屡见不鲜,作弊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即使在学校期末考试中,偷偷翻书、夹带字条、左顾右盼、窃窃私语、传递答案等作弊现象也是层出不穷。在大学校园中还出现了一支以赚钱营利为目的的“职业枪手”队伍,通过“帮助”考生考试获得暴利,而且还出现了专门用来考试作弊的高科技工具,这些都充分暴露了大学校园中的学术诚信危机。

3.实验数据造假严重

学生们在做实验时,有时未能得到“合理”的实验数据,大部分人会选择重做实验或分析数据错误的原因,并反复做实验。但也有少数学生私自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个别人甚至篡改、伪造数据。还有些学生不能或不愿意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就干脆抄袭同学,从解题过程(实验过程)到解题结果(实验结果)都完全相同。

二、研究生学术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外部环境的影响

诚信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意识。从社会大环境来看,诚信遭到严重的质疑。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信用道德观念严重被削弱,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政治领域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存在。社会上的各种不诚信现象肯定会影响并渗透到校园中,研究生也会受到社会各种现象的影响。从行业环境来看,学术界不良风气盛行,很多学者为了多出成果,不惜去做剽窃、抄袭、编造之事,这些成果大多变成了国内外资料的简单重复和堆砌,根本没有创新。“学术腐败”现象开始蔓延到研究生这一群体,研究生学术造假、学术剽窃事件频频被揭露,这些现象都对研究生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高校对研究生学术诚信的教育滞后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全国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随着研究生扩招,生源素质有所下降,这给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社会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学术研究氛围混乱,部分研究生很难静心进行学习研究。有些学校重视学位申报、轻视质量建设,较少思考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整体滞后,导致很多学校没有把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问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和实施。教育者往往只重理论说教,缺乏对研究生健全的人格和真善美的情感培养;学校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和德育行为的考核标准不够全面,考核制度不够健全,缺乏记载反映学生诚信状况的内容和措施,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对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不够重视,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

3.学术诚信约束机制缺乏

学术的规范建设是防范学术诚信缺失的根本途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的学术诚信建设缺乏有效的约束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明确的政策约束,未对剽窃、抄袭、学术腐败等范围作出明确的界定。二是缺乏监管,无法有效地实施。由于缺乏监管,使一些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在结题之后,便没有人对其进行核实、复查,对其中是否存在剽窃、抄袭,甚至存在其他的学术腐败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同样,研究生在学术诚信缺失状况下剽窃、抄袭、编造的论文等所谓的科研成果,在发表、通过答辩之后也无人过问[3]。三是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相对比较重,但对于学术不诚信行为的惩罚程度却较轻,只要程度不是特别严重,老师一般都不会认真追究。四是对学术不诚信行为重惩罚轻预防,除了事后惩罚外,更重要的是事前的预防,防微杜渐,应该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学术不诚信行为的错误,主动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高等院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诚信教育,积极探索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之路。

1.净化学术环境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工作,坚决杜绝学位授予工作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也是学术失信滋生之所。我国应该重新认识学术评审制度,重新定位学术评审。并在建立学术规范的过程中,注意奖惩机制的跟进。奖惩机制可以起到引导学术发展的作用。而学校的管理机构包括研究生院秘书都应充分重视学术诚信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并且真正落到实处。

国家有关立法部门应牵头,制定一些国家层面的法律,或者由政府出面,制定地区层面的条例制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学术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学校中的有关部门有机协调统一起来,对学术失信有明确的反对态度,并具体规定各个部门的职责,从宏观上指导和把握学术诚信的政策。

要净化社会大环境,控制社会舆论和文化市场,发挥其正面导向作用,引导研究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并让全社会意识到,道德教育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研究生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和身体力行,使社会所倡导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内化为其深层次并且稳定的品质。使大学生自觉的认为学术抄袭、造假可耻,独立思考、创新光荣,让这种学术诚信成为人们内心潜在的规则,并发展成为一种学术诚信文化[2]。

2.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教育

严守学术规范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和青年教育工作者的自律和道德养成教育。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领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要求以及《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术道德宣传教育活动。要将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要大力宣传严谨治学的典型事例和学术道德建设成绩卓著的单位。鼓励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治学态度、创新意识、道德修养等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的心理和情绪,制约着研究生的发展前景,间接地影响研究生的思想品格。导师要向青年学生积极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传播科学方法。要以德修身、率先垂范,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帮助学生养成恪守学术规范的习惯。

3.研究生要加强自身学术修养

研究生作为我国未来的科技人才,学术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的重任,所以研究生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发,更要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尤其是学术道德水平。因此研究生要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要严以律己,依照学术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反对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要模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直接目标和动力,把学术价值和创新性作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要坚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不得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反对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

4.建立学术惩戒处罚制度

提高研究生学术诚信度不仅要抓好自身素质教育,培育学术诚信理念,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学术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做到奖惩分明、奖惩有度、奖惩公平。

对学术活动中各种不良行为的调查处理要严格掌握政策尺度,既要坚持原则、严肃认真,又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要以防微杜渐、教育帮助为主,处罚为辅。要注意分清政策界限,弄清事实真相,保护科研探索的积极性,保护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一经查实要视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撤销项目,行政处分,取消资格、学位、称号,直至解聘等相应的处理和处罚。根据需要,可聘请相关学科的校内外专家组成学术规范专家界定小组,具体负责对违反学术规范的不道德现象和行为进行界定。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在充分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通过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各部门各团体要加强宏观指导,落实工作责任,推动科研诚信立法,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形成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组织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科研人员自觉行动的格局。

摘要:研究生学术诚信是指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和道德建设。立足学术诚信的科学内涵,针对研究生学术失范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失范,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爱芳.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0,(14).

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调查分析 篇7

1对某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调查

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状况, 课题组选取某大学三个年级的研究生作为对象进行调查。2014年9月, 课题组向某大学的三个年级的研究生发出了600份调查问卷, 共回收了有效问卷540份。调查内容包括: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学术诚信的认识程度、日常学习中的学术诚信情况、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以及对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的建议等等六个方面。下面是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和结论。

(一) 研究生学术诚信调查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 绝大部分研究生在科研中讲求学术诚信、实事求是的完成科研任务的, 但极少数研究生则有过抄袭等学术诚信缺失的行为。

对结业论文或平时小作文是怎样完成的, 83.52%的研究生回答是参考前人研究, 自己实验, 自己撰写, 13.70%的研究生是复制粘贴, 东拼西凑, 而2.78%的研究生则是完全照搬, 稍作修改。在被问到身边的同学是否存在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时, 41.85%的研究生认为不存在, 50.56%的研究生认为少数存在, 7.59%的研究生认为普遍存在。在涉及到如果身边学术不正之风盛行, 是否会随波逐流的问题时, 7.76%的研究生会随波逐流, 39.74%的研究生则是有一定的影响, 44.73%的研究生认为自己不会随波逐流。

(二) 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对于学术规范, 大多数的研究生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学术规范、该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学术规范。

调查发现, 91.85%的研究生是比较了解什么是学术规范, 只有8.15%的研究生是非常了解学术规范的。而对于什么是学术失范行为, 75.74%的研究生是比较了解的, 21.85%的研究生是非常了解的, 2.41%的研究生对于学术失范行为的了解只是一般。

(三) 研究生对加强学术诚信建设的建议

在调查中, 在问及应该如何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时, 学生们给出的建议很多, 整理分析之后, 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 加强学风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第二, 建立完善的研究生评价体系;第三, 从导师做起, 言传身教, 严格要求学生;第四, 学校应该取消相应论文的硬性规定, 而在论文奖励这方面多想办法, 实施奖励政策;第五, 要鼓励学生多看书, 多锻炼, 提升个人科研能力。

对于哪方面的制度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的问题, 41.67%的研究生认为应建立研究生评价体系, 30%的研究生认为应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 也有28.33%的研究生认为应该建立学术奖惩制度。

2研究生学术失信原因分析

根据当前掌握的调查结果, 结合实际情况, 对于学术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一) 研究生自身原因

当前,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研究自身并不重视学术诚信, 这与研究生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同时也和对待当前社会形势和学习态度有关。首先, 由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 研究生扩招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出现了研究生群体不断扩充, 而研究生整体水平降低的情况, 个别研究生的科研素质低, 不重视学习和创新, 在科研过程中, 很难避免的出现了学术抄袭或学术造假的行为;第二, 由于社会形势的瞬息万变, 就业形势不明朗, 就业压力大等情况使得很多同学在研究生学习的目的是只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 对于科研学习敷衍了事, 在最后的学习考察和要求出成果的时候, 就出现了学术失信的情况;第三, 在日常生活中, 一部分研究生不重视自身的学术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小作文的书写锻炼方面, 大部分同学都是东拼西凑, 自己不去思考。研究生自身的态度不端、能力不足、素质不高等内因也是导致研究生学术失信情况的重要原因。

(二) 研究生学术诚信制度不健全

通过本次调查, 可以看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学术诚信、学术失范、学术道德教育并不是很了解, 这与平时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有着很大的关系, 更重要的对于研究生学术诚信制度的建设并不完善。研究生学术诚信制度应该由详尽具体的宣传、教育、惩罚、激励等部分的构成。而当前各高校对于学术诚信制度的建设方面, 工作做的还不是很到位, 很多学校并没有把对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问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制度进行研究和实施。

(三) 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作为研究生学术评价标准。这种评价体系比较单调, 只重视数量而轻视了质量, 难以与学术研究中所要求的科学发展的内涵相符合。不同学科的评估体系与标准如果仅仅是简单的照搬照做, 不以学科的特点以及事物的客观规律为评价基础, 所做出的评价很难是客观有效、且令人信服的。由于标准过于重视数量而没有过多的要求, 反而使部分研究生认为只要完成规定数量的论文就可以通过考评。在这种不良学术环境下, 导致一些研究生的学术意识薄弱且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创新精神, 更有甚者为了顺利毕业选择了步入学术不诚信者的行列。

(四) 学术监督机制与惩处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研究生学术监督与惩罚机制不够完善, 学术诚信行为得不到保护, 反使学术失信行为加剧, 学术环境不能得到净化。监督机制存在有名无实以及大而空的问题, 学生平时的作业小论文的抄袭得不到监督和控制, 只在毕业论文提交时进行检测, 但为时已晚。学术奖惩制度在实践中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实施细则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并且其奖惩力度不大, 导向性不强, 存在很多奖励制度落不到实处。对于学术失信行为, 有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最后只是给出迟迟不见落实的处理意见, 导致制度失去应有的监督和奖惩作用, 沦为一种摆设。

3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措施

(一) 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学术诚信的建立, 需要高校优化自身的学术环境。第一, 大力宣传学术失范行为的不合法性, 用法律法规规范师生的科研行为。法律在规范学术行为上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法律的权威性使社会全体成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对于任何触犯法律的学术不端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二, 加强研究生的道德自律和反思意识,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把个人抱负和理想同国家和人类发展需求结合起来。通过研究生之间长期的耳濡目染和相互影响, 使端正学术态度的正风气在高校之中传播, 并使其内化为研究生的优秀品质。第三,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广泛的曝光和鞭笞, 使学术不端行为无处遁形。

(二) 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中的重要影响力

导师, 作为研究生阶段, 指导、引领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的领路人, 对于学生科研能力、学习水平、学术诚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发现, 导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 在调查"你认为导师在你的学术道德中的表率作用如何"时, 有57%的同学选择了非常重要, 32%的同学选择了比较重要, 7%的同学选择了一般重要, 还有4%的同学选择了完全不重要, 可见, 导师在学术心中的重要程度非常好。因此, 导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 严守学术诚信。不仅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 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对于学生平时的小论文, 就要监督其自己去写, 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去锻炼学生的科研学术水平, 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减少学术失范行为的产生。

(三) 研究生要加强自身学术修养

研究生作为新时代理论建设的中坚力量, 不仅要求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要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参与精神, 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巩固当前学术界的学术道德建设。因此, 树立高尚的道德观、正确的法制观, 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严于律己, 宣传倡导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当前, 我们要规范学术诚信的基本规定, 尊重创新的知识与技术, 保持认真、严谨、态度端正的科学态度和学术精神, 我们要坚决抵制不劳而获的学术不道德行为, 反对盲目参与和不顾国家学术建设的行为。

(四) 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的制度环境建设

首先, 改进现有的研究生评价体系。现行研究生评价体系的改革, 应该将重点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侧重强化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创新思维。第二, 建立一种科学、公平的激励制度, 以客观的、公正的学术态度为保障, 从而激励研究生用严谨、诚信的态度来看待和进行科研工作。第三, 贯彻与落实学术规范行为的处罚原则, 面对学术活动中种种不良行为的调查与处理要把握好政策的尺度, 既要坚持原则、严肃认真, 也需要科学公正、实事求是。

摘要:研究生学术诚信是指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对学术研究的认同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行为, 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和道德建设。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某高校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详细了解研究生学术诚信的状况和存在问题,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学术诚信意识的同时, 还要建立健全对于学术诚信行为规范、监督、评价、奖惩等制度, 加大研究生学术诚信的制度和措施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诚信,调查,对策

参考文献

[1]文洁, 温静, 黎野.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的措施[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8 (3) .

[2]梁莱歆.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3) :41-42.

[3]赵继颖, 滕建华, 王春林.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0) .

[4]陈冲, 郭琛晖.研究生学术诚信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0 (2) .

学术诚信 篇8

一、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转型期, 在这个转型期内生产力得以极大的解放,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也出现了大量不正当行为, 各种缺失诚信的现象充斥在各个行业, 例如造假现象以及虚假广告等。而对于高校来说, 学术不端其实就等同于造假行为。这种社会腐败与堕落现象严重影响到了目前高校学生甚至是老师的价值观念,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尺度, 很多人都随波逐流。

2、高校研究生教育体制问题

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角度来看, 首先是目前对研究生学术成果的评价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 例如目前很多高校都要求研究生在获得学位证书之前需要在具有一定规格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 但是对文章的要求只看数量与期刊规格但不深究文章质量, 这导致很多研究生都会买版面来发表文章。其次就是目前很多高校硕导、博导只重视学术教育而不重视诚信教育, 事实上根据笔者调研发现, 很多导师由于有国家、省级课题或兼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等自身事务繁多所以与学生接触较少, 导致学生对待学术问题过于草率。

二、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做好监督工作

1、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建设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其主要功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检测功能, 这也是本系统的基础性功能, 也就是对已经发表的文章和论文进行检测, 各个编辑部可以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检测并且查看检测结果。目前检索者可以检索某个作者发表的具体文献篇章。例如我国主要数据库之一的ckni就收录了自94年以来的各种期刊论文、学术论文以及报纸、工具书和外文文献等主要学术资源, 同时高校编辑部也可以根据数据库结合本校资源建设自己的数据库, 这样对于本校研究生的文章检测可以更有准确率。在比对文献和检测文献中存在的每一个相同的句子都可以被检测系统发现。同时结果还可以以绿色和黄色等多种颜色进行标识来便于结果检查。

第二个功能就是对比分析, 对于一些有问题的文献资源与比较文献之间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比对分析。对于文献的多维度对比分析主要体现在检测系统可以将检测文献与来源文献在其正文、参考文献以及文章中附带表格、英文资源等几个方面进行比对, 同时也可以从重合字数以及段落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比对。而多层次主要体现在结果呈现方式上, 主要包括对文献进程检测的数字分析结果以及来源文献的列表和重合文字的标志等。编辑以及导师可以根据此功能来全面的了解学生文章剽窃了哪些文章、哪些为剽窃文字以及剽窃比例等。

第三个功能就是管理功能, 主要包括了对于检测文献的管理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在高校中通常会自行建设比对库, 根据cnki等数据库结合本校学位论文建设比对库。对检测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资源的上传以及对检测结果的查询。

2、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作用分析

首先就是对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预防以及打击, 这也是检测系统最为基础的作用。目前我国cnki等数据库对于此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资源支持, 而中国知网等也是各所高校和研究所等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主要来源数据库。对于高校导师来说, 预防是其面对学生一种被动的行为, 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则是主动的出击。例如当高校某研究生文章出现学术不端问题时, 该生信息会自动收录到诚信档案中, 该生之后的文章以及学位论文等都将有更为严格的审查和检测, 而该生之前发表的文章系统也将自动检测出来并且进行重新检测。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提高学位论文检测效率, 在此系统建设完成之后对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检测就不再需要耗费人力物力, 论文审查委员会的工作力度大大减轻, 可以将审查重点放在文章质量上。

三、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管理

1、从选题入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多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大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缺少原创性和创新性, 很多学生都是选择有大量前人研究的领域或问题进行研究, 这就给学生偷工减料提供了机会。而对于研究生的培养, 我们应该重视对其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性的塑造。所以硕导、博导在进行论文题目拟定时尽量设计原创性的问题、实验等,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也可以在论文写作中锻炼学生的能力。而对于文章写作过程中的管理, 最主要的是加强在文章写作初期的管理和指导, 尤其是文章提纲以及实验方案的拟定上要突出创新性和原创性。笔者发现, 其实绝大多数研究生本身都有较强的学习欲望以及创新牵制, 只是需要一位伯乐在其求学期间进行合适的引导来开发出其牵制与能力。所以导师需要多与学生沟通, 在言传身教中通过耳濡目染的长期影响将自身对于学术的谨慎态度传递给学生。

2、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

目前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学术道德管理上走在了我国前面, 并且开拓出许多有意义的方式, 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界缺少自律和外部监督所以在学术道德上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我国学术界的道德约束主要是依靠网络监督以及媒体监督, 这也给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所以对于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追根究底还是从制度入手来加强管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江苏某高校对学术道德的管理值得我们借鉴:一旦某专业有研究生学位论文被检测为抄袭、剽窃, 第二该专业学生论文全部送盲审, 这种“连坐”的惩罚机制让导师更为重视学生论文管理。

3、改革研究生考核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优秀学生的评选都与发表文章挂钩, 但并不考虑文章质量, 所以很多学生都会买版面、买文章来滥竽充数。所以我们应该对这种考核机制进行改革, 不能只看数量而不看质量。在研究生奖学金、优秀学生评选中应该成立专门的学术水平评定委员会, 让学生提交申请表与个人论文, 然后评定委员会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确定其是否有抄袭现象, 然后交由专家组进行盲审确定得奖名单。这样的考核机制才可以真正的促进学生将重点放在文章质量而不是文章数量

四、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给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管理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但仅仅从此角度难以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这就要求高校硕导、博导在日常教学中更为重视学生学术能力培养以及学术道德培养, 用自身学术能力、人格魅力和研究学问的谨慎态度来影响学生。

摘要:学术不端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术发展以及研究生的培养, 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诚信价值观普遍缺失影响了高校研究生, 而高校教育体制也一定程度上给研究生学术抄袭提供了机会。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不仅可以检测文章是否存在问题, 还可以建立诚信档案。我们可以通过改革考核制度、改变论文选题方式以及加强学术道德培养等多个方面提高研究生学术诚信度。

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学术诚信

参考文献

[1]毕晓艳, 唐小亚, 范学工.研究生学术不端现象及其诚信教育[J].中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10) .

[2]郑美红, 郭宝平.研究生论文中学术诚信缺失原因与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 2011 (01) .

[3]李海君.让诚信之花盛开——谈班级诚信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2) .

学术诚信 篇9

近些年, 随着高校硕士研究生人数的扩招, 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现象也频频曝光, 已成为大众媒体和学校领导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将通过对近年来“研究生学术诚信”和“研究生学术道德”文献统计分析和总结, 对该领域研究进行综述, 明确研究趋势和研究不足, 规范研究生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问题研究的方向, 从而更好地指导研究生学术研究走向规范化, 也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1. 非体育类科研现状

得知对于学术诚信问题的讨论至90年代初期就已明确提到, 后来关于学术诚信缺失、学术行为道德问题的事件不断发生, 无论在国内外还是在各领域似乎都受到极大的关注。当然, 学界的诸多学者也各尽其力, 从学术规范制度的建立, 以及学术失范之原因的透析, 乃至到一些具体的实证研究, 都提出了不少具有推动性的言词和举措, 这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已有的相关研究, 笔者认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对于学术诚信缺失问题, 很多研究都是从制度分析、机制建立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去刨根究底, 而只有少部分涉及到个人因素, 但也只是泛泛而谈。因此, 笔者认为对于学术诚信缺失问题的研究, 外部的一些干扰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但并不是问题研究的关键性因素。笔者还认为对于学术诚信缺失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 是人自身的思想或是其道德价值观先于行为出现了问题, 才导致问题行为的不断发生。所以, 导致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最终还是归结于人的道德素质这一问题。造成研究生学术失信而产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应该是复杂的是多方面的。综文献所述, 从内因来说, 是由于研究生诚信自律意识淡薄, 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的真正价值;从外因看, 有制度缺陷因素, 也有社会环境的诱因, 更有学术诚信教育的缺失。总之, 高校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抄袭和其它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都是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表现。

2. 体育类科研现状

通过对50多篇论文分析发现, 有40多篇涉及到非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和学术道德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方面, 其中只有8篇文章研究体育类硕士学术诚信缺失和学术道德问题, 这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有蒋荣丽及刘永林等人的研究报道。另外, 李龙正和王相飞两位学者提出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综上所述, 我国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很多问题, 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科研的质量与数量。

3. 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研究生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问题究其根源, 研究者的视角不同, 则回答也是不同的。概括起来, 学者们主要从研究生自身原因及客观诱因两个层面来阐述。从客观方面而言, 其主要原因归纳为:一是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 研究生评价监督惩罚机制需完善, 监察力度不够。二是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产生影响。三是导师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监管教育不到位。四是高校扩招带来培养质量下滑。五是高校学术道德培养制度不够完善也是造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从主观方面而言, 其主要原因归纳为:一是研究生自身在遵守学术道德方面缺乏信心和责任感。二是研究生对学术道德的认知取向影响学术示范行为。三是研究生面临着科研成果量化考核的考验并由此催生了其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行为方式。四是学生自觉抵制学术失范意识不强, 带来负面示范效应。五是部分研究生自身学术道德素质低下也是造成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总的来说, 从研究生自身而言主要是由于本身学术道德素养的缺乏、利益的驱动、以及心理的影响。

4. 提高研究生学术诚信对策

目前, 随着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研究的不断出现, 学者根据其研究的视角提出了不少积极合理的建议和对策。学者刘文华和贾青青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对策。高攀则从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 精心营宽松的学术氛围, 完善学术评估机制来分析。惠让松则从“自律”和“他律”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5. 对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

虽然现有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文献比例还比较少, 但研究已经涉及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但仍然存在不足。在体育研究领域中, 对学术诚信的研究还有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1) 体育学术型和专业型在学术诚信所持的态度及完成效果有何不同? (2) 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等变量上, 我国硕士体育研究生学术诚信是否存在差异? (3) 开发适合我国硕士体育研究生学术诚信的量表。 (4) 该主题大部分集中在非体育领域中, 在体育领域研究十分不足, 尤其在体育研究生中。因此,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 体育类硕士是研究的重点, 因为他们关乎着我国高学历体育人才的发展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对近年来有关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研究进行分析和述评。揭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治理措施这些问题, 将其进行了相应地讨论和分析, 提出建议与对策, 并对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1]蒋荣丽.体育专业研究生科研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 2011, 5:146-147.

[2]刘永林, 孙奇敏.高校体育科研泡沫与不良学风简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9 (9) :102-103.

[3]李龙正.体育领域的诚信危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2) :37-39.

[4]王相飞.体育院校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 25 (1) :13-15.

[5]刘文华.高校学术道德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贾青青, 陈以一.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的现状调查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7]高攀.研究生学术失范浅探[J].考试周刊, 2010, (49) :23.

试论如何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 篇10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 大学生对学术诚信作用的正确理解程度较低, 对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内容不了解, 因此不知道是否应该讲学术诚信, 更难以做到自觉的讲学术诚信, 因此也就难以正确看待学术诚信的作用, 难以从诚信的高度辨别其正与误, 难以分清哪些行为是诚实的表现, 哪些行为是不诚实的表现。以考试作弊为例, 多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是持宽容态度的。据调查“有15.7%的学生认为‘深恶痛绝’, 33.8%的学生表示‘无可奈何’, 50.1%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对于在实验中随意拼凑数据, 极少有学生认为是不诚实的行为。“44.1%的学生认为是‘不诚实的行为’, 35.3%的学生认为是‘完成作业的捷径’, 18.4%的学生认为‘无可厚非的事’。”大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考试作弊、论文、作业抄袭等有悖学术诚信的行为的认识说明, 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学习中的不诚实行为缺乏明确的辨别能力, 表明大学生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比较普遍。因此, 针对大学生的学术诚信问题, 高校不能再对“诚信教育”漠然视之了。

二、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

大学生的学术诚信主要表现在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不违规, 自己撰写科研论文、不抄袭这两方面。近年来高校内部各种学术失信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论文抄袭、剽窃行为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因此将学术诚信问题的全部责任归咎于学生未免有些不全面。在这方面, 教师、学校及教育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更深的反思。当前大学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的弊端是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的成因之一。当前大学的考试, 内容与现实严重脱离, 标准化、机械化的考试内容迫使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考试临时抱佛脚是常事, 在这种情况下作弊难以根除。由于受到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期负面效应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 为了奖学金、毕业、就业等眼前利益, 不惜考场作弊、抄袭、剽窃他人论文, 因而敢于置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学校的声誉于不顾。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体制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应试能力是引发学风不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教育市场化的大背景下, 教育的首要任务似乎并非是为了获取知识, 而是获取文凭。“只要教育机构和教育主管当局垄断了文凭的发放权力, 只要教育主管当局把考试当作一个产业抓住不放, 我们就不能指望考生放弃通过非法的手段进行博弈。”

当前个别教师未能承担起“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的神圣使命, 也没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言传身教职责, 没有考虑到学术生产必须遵循一些基本规律, 没能充分考虑到尚处于学术生产“初级阶段”的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在论文写作中提出了一些过高的要求及不切实际的规定。另外, 什么是抄袭, 什么是剽窃, 什么是合理的借鉴, 怎样按照学术规范正确引用别人的观点, 这些学术基本规范教育的缺失, 也加剧了大学生论文抄袭的泛滥。大学生毕业后将在各行各业中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 有些还将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如果基本的学术规范意识和社会诚信品质不能在学术起步阶段就树立起来, 无疑将会对以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 现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便利和通畅, 一些人毕业论文写作也已由写论文变成了拼凑论文。第一天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资料, 第二天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复制和整理, 第三天定稿打印, 已成为部分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真实写照。制度上的不健全和管理的松懈是大学生违背学术诚信的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学生管理制度对不讲学术诚信的行为缺乏约束, 不讲学术诚信的学生照样可以参加各类评优、评奖, 这种制度上的欠缺无形中助长了学生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此外, 教师对抄袭作业的学生无可奈何、对考试作弊的现象无动于衷, 也纵容了学生不讲学术诚信的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对策

“重视学术道德教育, 不仅关乎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 也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 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大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创造新知识、形成新思想的人。对大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 规范大学生的学术行为, 营造一个健康的学术氛围, 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而且会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 不仅教师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而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尽量为大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加大对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的力度, 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违反学术道德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后果, 从而使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内化为学生根本的学术信念, 使学术诚信转化为学生具体的学术行为和社会行为, 真正培育起大学生务实求真的良好学术作风和社会诚信品质。

要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 首先要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入手, 端正学习风气。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诚信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 通过案例教学、事迹报告等多种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形式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意识的培养, 不仅从道德认知上教育学生讲究诚信, 而且帮助大学生用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 做到知行统一。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要注重对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培育。从自身做起, 从细微处着手, 在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每一个数据的获得, 每一个资料的引用都做到准确无误, 做好示范, 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重点突出在学术上诚实守信的教育内容。辅导员要做好诚信教育的宣传教育工作,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诚信实践活动, 使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课外活动全过程, 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讲诚信者人人赞扬, 失信者个个鄙视的校园道德氛围。大学生只有诚实对人、对己, 才能诚实对待未知, 也才能学到真知。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术诚信意识, 从而约束大学生的学术行为从而形成一个以诚信为荣, 不讲诚信为耻的学习氛围。

其次在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中, 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制度。因此, 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通过建立科学的学术管理制度, 使大学生学术诚信有制度上的保证。除了加强管理, 开展学术自律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大学生讲学术诚信离不开外在的制度约束, 但是更要靠大学生的自律。因为只有当学术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稳固的道德信念, 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诚信, 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再次, 开展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环境。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中的示范作用。高校在教师中要大力加强学术诚信教育,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育人之本乃是诚信。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要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诚信教育绝非只是德育课的内容, 教育是个有机的整体, 诚信教育必须贯穿在各科教学中,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教师讲学术诚信、教师带动学生共同讲学术诚信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未来社会的使命, 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 不仅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风貌, 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道德、法律规范要求的合格人才, 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不负党和国家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殷切希望。

参考文献

[1]王永明, 李静.论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2]张文娟.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思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3) .

[3]黄宁.论大学生诚信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J].惠州学院学报, 2006 (5) .

上一篇:海水应用分析下一篇:PLC与电气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