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规律

2024-06-19

经济规律(精选十篇)

经济规律 篇1

一、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概况

自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对体育经济学研究带来重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政府重视和加强了体育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国家体委提出了改变原来单纯依靠国家财政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办体育的高度集中的体育体制,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 国家调控, 依托社会, 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研究内容已从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体育经济问题转变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产业、体育无形资产、奥运经济、职业体育等等内容, 对国外体育经济的研究显著增加, 体育经济学的体系不断完善, 理论更加成熟。

在体育运动实践的推动和理论工作者的努力之下, 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首先, 从研究成果的数量来看, 自1988年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张岩等编著的该学科的第一本专著《体育经济学》, 中国已出版了10多部体育经济学的专著。以《体育科学》等为代表的刊物发表了众多的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 到2000年底, 全国已发表的体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有近万篇。其次, 研究的内容逐步拓宽、挖深。第二, 体育经济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1997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和国家体委共同主持《体育经济政策研究》课题, 论述了完善体育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标和原则,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从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 突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位置。2 0世纪8 0年代末体育经济学已列入许多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 规定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199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体育经济学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 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 体育经济学与经济学整体联系不断增强。

二、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理论

只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理论, 才能对体育领域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做出清晰准确的说明。如果对经济理论的理解发生偏差, 在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中难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由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而导致的理论曲解, 使对实质性的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出现偏差。目前,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多集中于某一现实体育经济现象的现实状况和发生背景上, 而对体育经济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却不够深入。我们知道, 体育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学多学科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 其任务在于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来解释和回答体育领域的经济问题。

2. 不重视概念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我们应从经济学角度, 严格按经济领域的划分原则来理解、规范体育产业。忽视概念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有明显的表现。有的研究者没有认真论证就轻率地推出了一系列概念, 至于这些概念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能否成立则全然不顾, 有的研究者对别人提出的概念是否科学, 其内涵与外延是否准确, 也不严格予以辨析便盲目接受, 这都妨碍了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人, 正由于对体育产业概念理解的混乱, 也必然对体育产业的性质、特点、分类与结构以及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归属, 体育产业运行机制的特点的理解带来混乱, 等等。

3. 不注重深入揭示体育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实质

体育经济学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1997年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和国家体委共同主持《体育经济政策研究》课题, 论述了完善体育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标和原则,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从学科、专业及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 突出了体育经济学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末体育经济学已列入许多体育学院的教学计划, 规定为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199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已将体育经济学列为体育科学所述的1 2个二级学科之一。目前, 我国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 体育经济学与经济学整体联系不断增强。

研究体育经济现象、活动, 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而不注重揭示体育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实质。这样, 就不能真切把握这些体育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所体现的真实的经济关系, 做出科学的解释。如体育彩票, 有的研究者称其为“体育产业的支柱”,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体育彩票虽然是以体育名义究内容已从80年代主要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体育经济问题转变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产业、体育无形资产、奥运经济、职业体育等等内容, 对国外体育经济的研究显著增加, 体育经济学的体系不断完善, 理论更加成熟。

三、体育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体育投资有规模扩大的趋势体育经济是在一般人类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 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社会再生产的规律等必然决定体育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将体育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紧密联系在一起, 组成严密的国民经济体系。在体育经济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的同时, 体育特有的社会实践性和运动手段等又决定了体育经济不同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 人类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体育经济领域表现为另一种状况。

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体育投资是体育费用的投入, 是国家用于发展体育运动所需人力、物力而支出的货币资金。在现代社会中, 体育投资主体多样化, 体育投资的生产性非常明显。有了体育投资, 人们才能进行有目的的体育活动、体育劳务生产。当代人类社会体育活动规模的扩张性、体育活动内容的趋向性、体育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都与体育投资有紧密关系。决定体育投资数量规模的主要依据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根据国际惯例, 对经济进行统计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指标, 英文缩写为GNP。国民生产总值能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规模, 也有利于进行国际经济横向比较。鉴于国民生产总值数量太大, 人们往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具体代表。纵观体育与经济,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变化, 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变化, 又关系到体育投资的数量, 关系到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凡是国民生产总值越大, 人均GNP越高的国家, 提供给体育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越多, 发展体育运动的条件就越充分, 人们从体育劳务得到的满足程度就越大, 反之亦然。

2. 体育人口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增长的规律

所谓体育人口, 一般是指体育事业人员, 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群众, 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关的人员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 经济发展是体育人口发展的基础, 具体来说, 体育人口则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增长的。体育人口是体育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 其数量规模对体育经济乃至体育运动水平都有直接的影响。第三产业膨胀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和吸纳的就业人数都已接近或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

3. 随着个人收入支出结构的变化, 体育产出增长的规律

德国统计学者恩格尔在1853年通过对比利时居民个人消费支出调查, 发表了其著名的恩格尔系数, 即个人所得越多, 支出于食品消费比例越小, 支出于文化、教育比例越大, 反之亦然。恩格尔系数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特定状态中产生的, 其统计数字因时因国而异。20世纪中叶以来, 经济学家经过大量修改, 普遍接受如下观点凡个人收入60%以上支出于食品消费方面为贫困状态, 60%~50%为温饱状态, 50%~40%为小康状态, 40%以下为富裕状态此一新恩格尔系数延伸开来, 也可以作为区别不同国家贫穷与富裕的标志。二战后, 世界各经济发达国家居民收入有了很大增长, 支出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体育具有健身、娱乐、消闲、竟赛等特点, 加之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 大量居民投身于体育运动这一高尚的现代文明生活享受, 从而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 体育经济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例如, 美国的职业篮球联赛和意大利职业足球联赛, 由于两国群众个人消费开支的变化, 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由微不足道到数额惊人, 产值均占本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我国足球甲A联赛起步仅几年, 便成为继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后第三大投资热这与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群众个人收入增长和支出的转变有直接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 我国除有6400万居民处于贫困状态, 全国绝大多数居民已进入温饱和小康生活, 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众已率先进入富裕生活。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 居民群众个人收入支出势必产生更广更大的变化, 为体育经济提供更强大的基础, 体育产出会更加喜人。

上述三个体育经济运动规律, 分别从国民经济的宏观、中观、微观进行了概括。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 可以制订相适应的体育经济政策, 采取相应的管理体制和措施, 理顺体育运动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 对推动体育经济的发展将有一定助益。

摘要:体育经济是社会各成员在体育领域结成的经济关系, 揭示体育经济运动规律是体育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从我国体育经济学现状, 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活动影响进行分析, 对体育经济运动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育经济,运动规律

参考文献

[1]吴兆祥学校体育科学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6

[2]播铁军日本社会体育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功能的分析湖北体育科技, 1996 (4)

[3]鲍明晓:新世纪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体育将成都市重要推动力量[N].中国体育报, 2000

论中国直销经济的发展规律 篇2

什么是直销经济发展规律?直销经济发展规律是指通过人们的直销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诸现象间的内在必然联系,从微观经济学角度看,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展现出如下规律:

一、中国直销是一种不同于“博弈经济”的“经济博弈”现象

“博弈经济”发展为“经济博弈”,是市场经济步入健康的标志。“博弈经济”的实质是,它不再以诚实守信作为信用经济的市场基础,不再以守法遵规作为法制经济的制度规范,不再以公众利益作为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博弈经济”的危害必然表现在对诚信经济的公然背叛、对法制经济的公然藐视、对和谐经济的公然践踏上。 就是“博弈经济”的真正典型。

经济博弈论是在经济领域中研究如何在冲突局势下寻求合作的最优策略的形式理论,它为分析经济中竞争与协同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一种普遍的可操作的结构模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直销企业会根据给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生产和供应到市场上的商品的数量,以实现最大的利润。而寡头市场的情形要比完全竞争市场复杂得多,直销企业不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该如何做出抉择,市场的时效性又要求直销企业必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决策。中国直销企业的“经济博弈”是在有序竞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这种“经济博弈”与 的“博弈经济”有着根本的不同,这就是中国直销的“经济博弈”,是一种诚信、公开、和谐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行为。

二、中国直销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经济现象

所谓人本经济,实际上是与传统的物本经济相对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前者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人为基点,后者则是以物为中心、以物为本、以物为基点,

中国直销经济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以人为根本。一切以人的需要出发,以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为准则,自然便是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必要前提。

无论从直销企业提供的产品看,还是从直销经济活动的情况看,中国直销经济均反映了和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保持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关系。要保持人的生命质量最优化,就要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财富以满足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求。保持人的生命质量的最优化,是中国直销经济最本质的要求。中国直销提出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对人创造性的重要功能的高度概括。其实人类的生存、发展、享受过程,就是一个痛苦与快乐的过程。中国直销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的不同需要,满足人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以实现人对快乐的追求,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三、中国直销是一种辩证运动的经济现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一系列难题的关键“节点”。要真正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关键是要认识和处理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速度的辩证关系。中国直销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直销正是这样一种辩证运动的经济现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中国直销发展提供了这样一个辩证运动模式:创新营销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和技术资源,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较好的条件和回旋余地;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从而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规律的现状 篇3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现状;成因一、引言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虚拟经济的现状是过度循环和膨胀,二者显示经济却面临严峻的寒冬,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应理性认识二者的现状及协调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涵及特性

(一)虚拟经济的内涵及特性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常务,虚拟经济是指以资本花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由于资本花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是讲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的特性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搞投机性及虚拟性等五个方面。

(二)实体经济的内涵及特性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品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传统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建筑安装、石油煤炭、运输等,实体经济的特性主要表现为:有型性、主导性、载体性和下降性等四方面。

三、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的现状

“以钱炒钱”是当前我国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的一个缩影,“做小实业、做大放贷,宁炒一座楼不开一家厂”是一些投资者内心真实写照,虚拟经济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近年来虚拟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比如正常的民间借贷有利于为小微企业发展输血,但虚拟经济在法杖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等问题,最早也为人们熟知的就是炒房,这个过程持续时间较长,炒作资本的进进出出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价格上涨,到后期,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出台,炒作资本又进入农产品领域,产生了“算你狠、逗你玩、将你军”等农产品价格暴涨,近期由于一些经济领域和环节的资金供应偏紧,市场上出现了结构性钱荒,大量超资本转入“以钱炒钱”的操作模式。今年来由于银行信贷投放较多,加之中国经济增长较快,人民币升值,吸引境外资本源源涌入,整个社会的流动资金偏多,资本炒作往往能更快的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导致大量资本涌入虚拟经济,然而形成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的现状。

四、实体经济面临严峻困境的现状及成因

(一)实体经济面临严峻困境的现状

当“以钱炒钱“的资产炒作如火如茶的时候,实体经济乌尔面临严峻困境,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是投入资本交公安,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当前办实业困难重重,减弱实体经济的系盈利,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更是面临严峻挑战,生产经营往往处于微利、无利状态,有的甚至面临破产。

(二)实体经济面临严峻困境成因

1、银行融资困难

局有关不嫩测算,我国银行贷款主要投给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了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型企业为20%,不少中小民营企业以银行贷款难,只能转向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融资成本。

2、生产成本上升

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家,生产产品原材料上涨,运输费用、人工成本更是大幅上调,据统计,全国近30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3、税费负担过重

我国企业涉税种类多,个别税种设置不合理缴费项目过度,征收随意性较大,据有关调研显示一件报价75元的衣服,综合各类税种计算综合费率达27.5%。

4、订单数量下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未全部消除,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等持续发酵,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订单下降,同时国内成本很上升等因素,导致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订单下降,同时,国内成本上升导企业价格竞争优势减弱,部分订单流向东南亚国家。

五、妥善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当前虚拟经济出现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的现状,然而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盲目扩张,膨胀也会产生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以及增加经济社会风险,实体经济是社会菜户和综合国力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虚拟经济的利润最终来自实体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现实情况确实实体经济面临严峻困境,所以正确妥善的处理二者的关系尤为重要,为了缓解实体经济的困境,应充分发挥虚拟经济的作用,充分发挥虚拟经济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提前分散经营风险。

简言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面对二者的现状,应有力抑制脱实向虚,遏制炒作,充分让实体经济得到虚拟经济的支持,虚拟经济也应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六、结论

通过全文深刻剖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现状,投资者能理性认识二者现状一边做出合理的投资策略,在投资者们妥善处理好二者关系下,已达到至善人民生活,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凌岚 王学鸿《虚拟经济视野下美国金融危机及启示》2011年

[2]兰日旭 张永强《历次经济危机中实体经济以虚拟经济关系的量化分析》2011年

[3]王洪波 《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增长效益的实证分析》2012年

[4]李云刚 《黄金周经济的发展战略分析》2002年

地勘工作经济转型的规律刍议 篇4

关键词:规律,基础地质,民生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

1 引言

地勘工作本是涵盖农田、水利、林牧、渔业、交通、水电、能源、规划和各项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担负着“为经济社会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服务”的职能职责。由于前些年一批怀揣“占领资源、占尽先机”梦想的投资人把大量的资金“跑马圈矿”, 拼命挤入地质找矿市场参与“淘金”, 使地质找矿市场空前火爆, 地质从业人员也急剧增加, 这样严重背离了地球科学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国际矿产品价格走低, 加之经济环境的叠加效应、监管政策的严厉规范, 地质找矿市场遭受重创, 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 市场清冷至雪上加霜。

2 规律的定义

规律亦称法则, 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 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律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贯穿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 地质工作只有遵循规律, 按规律办事, 方能成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就费事, 违背规律就坏事。

3 认识规律、掌握规律

3.1 如何认识规律、掌握规律

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发现。人们在实践中, 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研究, 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 并运用于指导新的实践。

《礼记·大学》中对如何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进行了描绘:“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认识规律、掌握规律的过程。通过对万事万物现象的研究, 保持敬畏、肃然、端正之心, 保持坚定、专注、安详之态, 摒弃戏谑、功利、漠然之思, 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实际上, 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必须坚持《矛盾论》和《实践论》, 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思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遵循联系、顺应趋势、适应变化;以小见大、从近致远、由易到难, 渐进地实现目标, 就是运用规律指导实践的过程。

3.2 地勘经济发展规律

前些年, 经济高速发展, 对矿产品的需求量较大, 矿产品价格曾一路飙升。大量的社会资金循着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 一批怀揣“占领资源、占尽先机”梦想的投资人把大量的资金“跑马圈矿”;受投机性心理驱使, 大量的社会资金拼命挤入地质找矿市场参与“淘金”, 地质找矿市场空前火爆, 地质从业人员也急剧增加, 严重背离了地球科学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近年来, 地勘经济困境一是源于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换档升级期, 需要进行调整转型;二是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 矿产品价格走低, 矿石堆积如山, 形成产能相对过剩局面;三是由于前期投资找矿的“非理性”, 投机心理驱使“一涌而上”的社会资金“一哄而散”;四是从业人员相对富余, 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同业竞争局面。

那么, 地勘单位是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答案是否定的。矿产品价格低迷、矿石堆积如山、矿山企业凋敝, 地勘经济下游滞胀抑制上游投资找矿的热情正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体现;探矿权证被非理性热炒, “跑马圈矿”、“击鼓传花”至“泡沫破灭”, 必然出现“水尽鹅飞”的尴尬, 这正是地球科学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

我国经济发展换档升级将很快完成。从工业化、城市 (镇) 化进程考量, 丰富的矿产资源储备正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中期的坚实基础。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路径考量, 农田水利、林、牧、渔、交通、水电、能源、规划和各项工程建设, 都离不开基础性、先导性的地质工作。投机心理必然会被地质找矿固有的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规律强烈挤出, 必将回归理性轨道。相对富余的资本、技术、人才也必然会遵循市场规律的指引流转到相关的其他领域去, 形成新的动态平衡。因此, 必须坚定信心, 坚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服务为己任”的地勘工作定位, 正视现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遵循规律主动适应供给侧改革需要, 调结构、促转型。

4 遵循规律调整转型, 做好地勘工作

基础地质工作是各行业领域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 只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战略性新兴资源地质工作需要赢得先机占领制高点, 只应该加大而不是减小;民生地质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必须保证如期完成;适应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可持续发展, 交叉学科领域大有作为。

4.1 加强做精各行业领域基础性、先导性的基础地质工作

基础地勘工作是一切规划建设的先导, 必须保留精兵强将做优做精。一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比例尺的地质、水文、工程、自然生态立体空间调查;二是积极配合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建设, 解决其中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以及桥梁、隧道、地下工程建设等;三是系统开发利用多年沉淀的地质资料进行找矿规律总结, 进行靶区筛查、重点区勘查系统研究, 为重要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新能源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4.2 赢得先机、占领制高点, 做强重要战略性新兴矿产地质工作

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在世界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制高点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 需要集中精兵强将, 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加强重要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工作力度和锂矿、页岩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加大对贵金属资源的储备。同时, 主动投身“精准扶贫”, 积极参与道路交通、人畜安全饮水、农田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幸福美丽乡村建设的民生地质工作中。

4.3 做好交叉学科领域地质工作

当前, 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生态安全面临严峻威胁, 推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 绿色发展浪潮正在蓬勃兴起, 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地勘单位应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观念,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潮流中去。

4.3.1 做好生态农业地质工作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地勘单位可以依托对区域地质背景熟悉、谙熟土壤中化学元素“是从哪里来的”, “将到哪里去”, 通过系统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地球化学测量, 进行土壤污染等级划分、基础地质 (地层、构造、岩体) 研究、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肥力的评价、异常物质来源与迁移转化途径、异常元素生态效应 (营养元素和毒害元素) 、农作物 (水生生物) 污染程度、适宜性评估、土壤毒害元素生态风险性评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种植区评价、特殊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群健康 (地方病、富硒土壤、富镓土壤、富碘土壤) 评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等。进而进行现代农业发展区划规划、生态地球化学预测预警、并建立调查与评价信息系统。

因此, 可在农村经营承包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面落实的基础上, 充分尊重农牧民的意愿, 鼓励进行土地流转, 适度规模经营, 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

一是采用地球化学方法查明土壤中各种元素背景;二是结合农学分析作物生长与不同土壤元素背景土壤的关系及动态, 研究种植哪些粮食、蔬菜、水产品、特色农林作物易于增产、易于吸收土壤中的有益元素从而利于人和动物的健康;三是从食品安全角度分析作物吸收土壤中有益和毒性元素情况, 结合土壤环境、气候环境, 开发或改良适宜地质环境的农作物;四是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土壤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研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及对策;五是从土壤改良与作物培优方面进行积极尝试, 研究各种名、特、优农林生物产品的最佳生态地质环境, 以及为发展区域农林产品, 对地球表生带进行的最佳改造和利用;六是从生物物种适宜性方面进行系统把握等等。

4.3.2 做好城市地质工作

一是通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基础研究, 为城市 (镇) 选址、差异化发展定位和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提供规划依据;二是为地下管廊、地下工程、地基基础建设提供设计依据;三是加强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动态与均衡研究, 为海绵城市建设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避免污染水源和土壤;五是加强垃圾分类回收循环综合利用, 变废为宝;六是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维护正常生态环境等等。

比如:电子垃圾可变废为宝, 变成“城市矿山”。据第一财经网资料:一般矿山1t矿石里含5g黄金就可称为富矿, 而在1t电视机主机板中, 黄金的含有量可达80~150g, 而在笔记本电脑中, 除了黄金, 还有25%左右的铜、50%左右的可再生塑料。这些电子废弃物更常见的称呼不是“垃圾”, 而是“城市矿山”, 可以回收利用。

4.3.3 做好环境地质工作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必须做好环境地质工作。

岩石风化变成土壤, 降雨淋滤、地下水径流致使土壤中元素发生富集与迁移、并影响植物生长和自然生态系统, 其演化趋势受人类生产、生活与工程建设影响。一是研究其自然演进过程;二是研究一般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探讨重大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演化趋势;四是对灾害地质进行预警、预报和预防, 如:采取避让、搬迁、治理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以维护生命财产安全;五是从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中维护其动态与均衡;六是积极尝试生态环境修复、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绿化行动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等。

4.3.4 做好旅游地质工作

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引领下,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 因地制宜地发挥比较优势, 树立全域旅游思想, 围绕生态旅游部署各项工作, 坚定地向可持续发展迈进。

运用地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分析、解释名胜区、风景点、地质景观等旅游资源的成因、演变及发展, 并着重对自然景观作出科学性的描述与探讨, 研究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规划、利用和保护, 以推动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可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旅游地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一是具有地区性、区域性和国际性地质对比意义的地层剖面及重要而珍贵的标准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二是具有地区性或国际性和特殊保护价值的岩石、地质构造及矿物、矿产等产出地段;三是可观察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造型地貌的典型地区、有地质意义的著名风景地貌区, 其中包括岩溶、山崩、冰川及其遗迹、滑坡、泥石流、岩洞、泉水瀑布、峡谷、岸湾、峰峦、黄土, 以及熔岩、火山、火山口、天池等火山地貌和丹霞地貌, 石林、土林等自然奇观地貌;四是具有特殊的经济、医疗、科普和教育阶值的地质现象, 如矿泉、温泉和黄金、宝石、建筑石料等矿产地, 以及古代的采矿与冶炼遗址等;五是其他地质自然历史遗迹景观和人文历史遗迹景观, 包括由于大自然的作用而形成的各种自然景观, 如山岳、江河、湖泊、海滨、岛屿、沙漠、草原等, 以及古代建筑和历史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 如古城、宫殿、庙宇、园林、陵墓、城堡、古塔、古科学艺术制品与建筑、古书院、石窟、石刻、碑碣、摩崖、壁画、运河、桥梁、渠堰、大坝、水库及一些纪念性建筑或遗址等。

通过系统、全面开展旅游地质资源的调查, 科学规划, 建立与划分地质自然保护区和建立国家 (地质、矿山) 公园, 审慎地的开发利用旅游地质资源,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通过开展旅游地质活动, 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扩大他们的视野, 做好自然科学文化知识和绿色发展理念普及工作。

5 结语

价值规律与我国经济的发展教案 篇5

学会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规范性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三、研究目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型:

复习课

五、教具:

投影仪、投影胶片

六、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由学生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等知识。

(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为解决问题作准备。也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重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整体。)

2.典型例题分析:

例:某地农民柑橘生产获得大丰收,但当场农民收并未因此而提高,农民为此很苦恼,因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请为农民想办法。(投影)

让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该从何处思考,即答题的思路。

学生答(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提示作为铺垫,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投影,逐步展示)

(1)为什么增产不增收?

① 在柑橘有销路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投入多,成本高,效益差。B.产品价格低,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较差。

② 在柑橘销路有困难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质量差、品种单一

B.价格高,难以刺激消费

C 供过于求,产品难以销售,D 市场信息闭塞,销售不畅。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建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品种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③ 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便于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④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信息,理顺流通渠道,进行多种经营以及高调整产业结构。

到此为止,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均可以回答。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下列答案,有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听课老师的意料,的确是思维的发散。——课后评估。

学生补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农业、提供信息、集团经营、绿色农业、网上销售等。

3.时政热点分析

2002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如“PT”水仙退市、ST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

“PT水仙”的退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建立,这将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的提高,用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PT水仙”这一“去”,实当有功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了死亡的危机才懂得去珍惜生存的机会,股市才有实现自身的筹资、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由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分析此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银广厦事件和郑百文事件综合分析,进一步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归纳总结——方法指导上升为理论。

热点问题 切入点 回归

理论材料 区域典型案例 教材

盘点那些奇怪的经济学规律 篇6

“便利店指数”

便利店开得多,证明经济状况越好

有研究发现,当消费者信心指数开始上扬的时候,全国便利店的数量也多了起来,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全家便利店。

便利店由于受场地大小限制,无法有超市那样的规模效应,即便是比较大的全家,货架上也只能摆放约1800个左右的商品。单价较低,单点销售额成了主要的盈利指标。因此除了选址以外,路人的购买欲望就成了最大的可变因子。

在经济低迷的阶段,便利店往往发展受到限制,人们更乐于因为贪图5%左右的折扣而选择大超市。更重要的是,便利店的主要盈利点:全家的便当、三明治、罗森的寿司等等自制快消类食品往往被路人家里自制的便当取代。但便利店仍然需要24小时营业,支付昂贵的房租,生存状况就会很堪忧。经济回暖阶段,则是便利店的春天。

“大卖场指数”和“百货商场指数”

沃尔玛营业额越少VS东方新天地营业额越多,证明经济越好

在全家、罗森、7-11等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有另一批竞争者开始陷入困境,家乐福、易初莲花的营业额大不如前。沃尔玛在2014年裁员,30多名总监、副总裁被辞退,这些无一不是大卖场性质的超市,走的是“天天平价”的路线,沃尔玛的经营口号更是“Save Money,Live Better”。据客户陈小初说“没钱的时候觉得大超市好,东西实惠,但是最近就觉得为了这么点东西,一瓶洗洁精,一条毛巾,就要排那么长时间的队,感觉还不如就去附近的便利店买算了”。

陈小初的想法也代表了绝大多数大卖场的困境,一站式购物以及用户年龄偏老龄化的定位使得他们在具有商品选择多、供应商谈判权较大等优势的同时也有了致命的两大弱点:购物时间成本高、人力成本大。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尚能够在电商和便利店的夹击下以低价求生存,在经济情况回暖的时候就只能自求多福。

相反的,高端百货商城却在2013年到2014年间普遍营业额增加。在北京,东方新天地、王府井、燕莎的停车位经常爆满;在上海,国金中心和久光百货等高端奢侈品聚集地也有了熙熙攘攘的顾客。

百货商场更加注重购物体验,一般价格走中高端路线,选址会在市中心等周边居民较有购买力的地段。百货商场的兴盛也就意味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价格不再是衡量商品的唯一标准,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商品的附加值上面。

“经济型酒店指数”

分店越多,经济越差

如果在百度里搜索“某某之星营业额”,你会快速整理出一条企业发展的时间线:2008年—2010年是高速增长的两年,仅2010年三季度的营业额就增长了42.41%;到了2012年,开始进入“营业额保持平稳”阶段,2013年开始到2014年,“创新”和“转型”成了某某之星的关键词。

经济型酒店和豪华酒店的经济对立关系并没有大卖场和百货商店来得明显,豪华酒店在同一时期的营业额并没有呈很明显的上涨态势。但是,入住率却通过团购等方式比以往高了不少。

经济酒店最大的好处在于性价比高,地理位置方便、价格便宜,但是在舒适性方面就会打折扣。

那么住店的主要人群都有哪些呢?除了开房的情侣和旅行者,其实大多数的入住者都是出公差的职员,他们大多有公务在身,所以才会有临时订房的需求。企业需要运转,这一笔开销不能省,却可以在经济困难时期被压缩。性价比较高的经济型酒店在萧条时期反而容易有很高的入住率。但是当经济情况向好,企业对公差的补贴就会增加,经济型酒店的竞争力就会大不如前。

“口红指数”和“裙摆指数”

口红销量越好,裙摆越长,证明经济越差

生活现象和经济指数相连接在国外早已对这些奇怪的现象有了研究,比如说口红和裙摆。

在美国,口红是一种廉价商品,而且能带给人精神愉悦,所以女性涂抹口红的频率会在经济衰退期激增,因为这是她们能够消费得起的为数不多的放松心情的方式。不过这种口红仅限于廉价口红,像Channel、Dior的唇膏在经济向好的时候反而一路激增。

同样的,裙摆的长度也能看出经济的好坏。短裙更容易在经济繁荣时期出现在大街上,因为女性可以买得起长长的丝袜。众所周知,丝袜是一种易消耗品。而在经济萧条的时期,因为买不起频繁更换的丝袜,女性只能用短袜来替代,于此同时就只能割舍短裙,换上长裙。

类似的指标还有“服务员美貌指标”:服务员越美貌证明经济越差。因为美貌的女性总是非常容易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工作,没有到走投无路,断然不会去当服务员。如果餐厅的服务员一个个秀色可餐,那么说明经济确实已经下滑到了一定程度。

总结:

这些奇怪的经济学指数都代表了在某种经济形势下的购买力状态,看穿了这一点,也就不奇怪。就像天热了就要吃冰淇淋,天热了短袖衣服的销量就会上涨,我们不能跳开“天热了”去直接看冰淇淋和短袖的销量是否构成逻辑关系。

经济规律 篇7

1 当前政府行为无法适应农村市场发展

现代市场农业存在复杂性特点,直接决定了需要将政府行为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整体效应。具体来说,目前我国政府行为还不能与农村市场发展相适应,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农生产无法实现与社会化大市场的对接。由于长期以来农民一直受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束缚,小生产一直游离于社会化大生产之外,大部分农民并未形成强烈的商品意识,不能按照市场规律组织生产,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不高,使得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难以融合[2]。其次,分散经营与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相背离。当前我国农民始终按照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经营方式,实际上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不仅生产上形成不了规模,同时商品也不能形成优势,而市场经济规模具有非常强烈的规模扩张动力,这种情况下我国农业必然要走上一条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就要求政府行为纳入市场行为,对现代化过程中的规模经营进行引导。

2 农业发展内部规律决定农业专业化发展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在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并形成一种内在的链条效应。社会分工将会刺激协作的发展,在各种协作的基础上,由农民资源组织形成经济联合体,为适度规模经济创造条件。规模化主要体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分工协作纽带的实现,同时社会分工为服务的社会化奠定基础,而社会化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与各部门协作的规模基础上。因此,农业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及社会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三者中任何一个的发展都需要其他二者为其跟进,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这种现象是由农业发展内部规律决定的。所以,政府行为的转变必须严格按照以上经济规律,在此前提下处理好农业生产经营的规律。

3 适应政府行为转变,提升农业经济驾驭能力

首先,应改善知识结构,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市场中,各级领导应具有扎实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才能驾驭市场,为此各级干部必须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改善自己的重视结构,促进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3]。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农民解决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涉足市场以后农民面临着很多问题,而多数问题需要农民自己解决,领导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引导和组织农民发展农业经济,例如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信息不全、不准等问题;再次,帮助农民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我国农业始终没有走出低收入、低质量的局面,其关键在于农产品向名牌的延伸不足,因此加强政府引导责无旁贷,各级领导应帮助农民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的提升,提升我国农产品的附加值,将更多利润留在生产经营环节。最后,帮助农民提升组织化程度[4]。当前最好的方式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分散的农民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促进农业系统内部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部资源的有效结合剂,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同时还应帮助农民成立产业协会,利用自律管理与合作经营等形式,促进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其抵御自然与市场风险能力的提升。

4 结语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在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与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同时,以多种协作内容为基础,由农民资源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联合体,为农业经济适度规模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政府行为的转变必须严格遵循经济规律,同时处理好农业生产经营规律。此外,市场农业必须有属于自己的优质农产品,而优质农产品还需要形成好品牌,为此可引入工业管理手段,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实现价值,得到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张敏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现实处境与行动逻辑[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4-78,122.

[2]童燕军,刘玉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7):90-93.

[3]彭建华,喻春莲,向跃武.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管理的政府职能及行为边界[J].农业科技管理,2015(4):15-17.

经济规律 篇8

座谈会上, 王战、刘世锦、李扬、林毅夫、胡鞍钢、樊纲分别就国际经济形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金融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经济治理等谈了看法。他们认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同时, 也要看到, 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 需要冷静观察, 对各类风险隐患早做准备、加强防范。他们提出,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期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要加大改革落实力度, 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习近平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发言, 并同他们进行讨论交流。他指出,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目标, 既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 也把每个人、每个家庭、各方面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结合起来了。发展是硬道理,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立足国情, 根据条件变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推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强调, 我国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牢牢把握着我国发展主动权。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 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指出,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今天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就是落实这个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 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倾听群众呼声, 掌握真实情况, 广泛调研, 潜心研究, 不断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 为党中央科学决策建言献策, 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多作贡献。

科技档案经济价值递减规律之我见 篇9

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则是指科技档案能够被人们利用从而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在实现过程中,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科技档案经济价值的扩展规律;二是科技档案经济价值的递减规律。它们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了科技档案经济价值的特有规律。

一、导致科技档案经济价值递减的几个主要因素

下面主要从社会需要和档案自身发展等几个方面,谈谈导致科技档案经济价值递减的几个主要因素。

首先,科技档案的原始性导致科技档案所记录和反映的科学技术总是滞后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而科学技术处于一种在更新换代中不断前进的发展趋势,这样就必然导致了科技档案所承载的静态科技知识逐渐老化直至淘汰,它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也就自然随之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我们从信息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看到,由于信息具有时效性,科技档案所记载的信息内容同样具有时效性,而这种信息内容是产生科技档案经济价值的根本因素,所以说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也具有时效性。

从利用的角度来看,科技档案经济价值的时效性表现在科技档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即科技档案与现实的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联系非常密切。当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对科技档案产生现实需求时,这种需求往往在时间上有很高的要求。如果科技档案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甚至根本检索不出,或者提供了但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势必会对生产、建设和科研工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出现这种情况,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就没有或没有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而这种损失对科技档案来说是无法弥补的,此时,我们可以说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由于人们不能有效利用而降低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科技档案即使得到了很好地利用,其经济价值也会因利用而呈递减趋势。表现在现实中就是,科技档案利用次数越少,其技术的扩散程度就越低,其经济价值往往越高,例如专利技术档案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而当科技档案所记录的技术普及化或者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以及科技档案所载信息转化为二次文献、三次文献能被较为简便地广泛利用后,人们一般不会对科技档案原件产生强烈的现实需求了,科技档案自身的经济价值就会递减,只不过这种递减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转化和再创造,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第二,科技档案自身物质载体的逐渐老化以及磨损,也会导致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降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档案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纸质档案以外,又增加了大量以感光材料、磁记录为载体的新型档案,而这种档案的物质寿命较纸质档案往往更为有限,由于载体的原因而导致科技档案降低甚至失去其经济价值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如何妥善保管好这些档案材料,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它们的物质寿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计算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应该是以档案被利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减去为保管档案而付出的经济价值。档案保管时间越长,它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就越多。而科技档案在保管过程中其产生经济效益的功能是不会增加的,所以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是递减的。

第四,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作为社会信息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档案,其总量也在不断增加,而总量的增加就会导致具体档案经济价值的相对减少。如果科技档案的收集工作滞后于实际需求的增长,也会导致科技档案事业在整个社会信息系统中地位下降,使科技档案部门缺乏发展后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所以任何满足于已有库藏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一种短视现象,是不利于科技档案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

二、科技档案经济价值递减规律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充分认识这个规律对于指导我们的实践是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首先,它可以激发人们开发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对于保存的科技档案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是一种潜在的也是一种现实的惊人浪费。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越来越成为比资产更重要的资源。企业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企业要壮大竞争实力,振兴发展,就要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从企业档案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东西。我公司积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主动为企业、为生产、为一线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开发利用档案,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公司从1994年开始探讨对4台125MW和4台200MW机组全面改造方案,我公司综合档案科提供了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及其辅助设备总图等大量有参考价值的科技档案,利用科技档案卷次共800余卷,从1997年至2001年,先后对8台机组进行了现代化技术改造,改造后的机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通过技术改造,不仅延长了机组的寿命,使老机组焕发了青春,而且大大提高了机组安全可靠性、可控性、可调性和自动化水平,增强了企业实力,对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迎接新世纪挑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改造中,以汽机通流部分改造为重点,对发电机部分、锅炉部分以及相应辅机进行了全方位配套改造,热控部分改DCS、调速系统改DEH纯电调,使机组综合技术装备和安全健康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并取得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

2、发挥档案的依据凭证作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

例如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电公司)为了贯彻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华电力发展规划,决定关停拆除徐州电厂1—6号老机组,并利用1—4号机组场地建设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目前,关停1—6号机组的申请已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机组拆除出售工作也已于2008年3月开始。在1—6号机组拆除与出售过程中,档案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徐电公司“上大压小”项目筹建处拆迁部门在机组拆除前和参与机组拆除出售工作的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王军、闻陈军、吴永利、张开东、张鑫、李光忠等同志一同到公司档案室查阅了1—6号机组基建期的竣工档案和主机的设备档案,并以档案为重要依据,编制机组拆除方案,使机组拆除工作顺利进行。在1—6号机组设备拆除后的出售工作中,作为购买方的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把档案视作机组出售的一个基础条件。当他们在徐电公司档案室看到保存完整、齐全、系统的档案,表示满意。正是由于1—6号机组设备档案保存的完整齐全,并可以与1—6号机组整体发电设备出售同时移交,能为购买企业今后设备的安装、运行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使山东金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愿意出2亿元买下1—6号机组设备。由此可见,完整齐全并管理良好的档案,在徐电公司1—6号机组拆除与出售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否则,1—6号机组设备只能作为废铁或报废设备处理。档案价值的发挥,使机组设备变废为宝,为企业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再如为了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保护大气环境,完成江苏省政府和省环境保护厅下达的“十五”期末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防治计划,我公司在 #7、#8机组配套安装烟气脱硫设备。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龙净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和我公司生运部、锅炉公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到 综合档案 科查阅了0308-8266-1、0308-8835-1、0307-8022-17、03-839-01、03-836-00等有价值 的科技档案,为改造工作的前期初步设计、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7、#8机组安装脱硫装置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2145吨,脱硫洗涤塔具有50%的除尘效率,烟尘排放浓度可进一步降低,改善当地大气环境质量,因此项目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又如2000年10月,山西省某煤矿二位同志来我公司要求查阅1995年和1996年两笔煤款未收到,要求徐州发电厂支付此款。我公司财务部同志来到综合档案科查1995年度(431—1、8、9、17)、1996年度(431—6、7)燃料明细 帐及1995年度(433—199、200)、1996年度(433—3、4、5、6、37、99、149)会计凭证档案,我公司分别于1995、1996年度向对方已付过款,使对方承认了此款已汇出这一事实。为我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再又如2011年9月30日,我公司与当地农民为公司大门口处一块十亩土地归属问题发生争执,为证实此地为电厂所征用我公司经营管理部查阅了0300-8030-004案卷(铜山县政府、茅村乡、徐州电厂等单位关于徐州电厂第二批征地问题的批复、通知、协议等文字材料),手续齐全,完全证实此地已为我公司征过,避免了纠纷,赢得了效益。以及2011年10月17日,我公司与某施工单位由于深井泵房看护及灰场灰坝运行维护承 包问题发 生争执 , 我公司纪 检监察部 查阅了0300-905-188、0300-905-033、0300-905-112案卷(深井泵房看护及灰场灰坝运行维护承包协议、合同审核意见单等),证实我公司确实履行了合同协议,避免了纠纷。再再又如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徐电公司) 为了贯彻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政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华电力发展规划,决定关停拆除徐州电厂1—6号老机组,并利用1—4号机组场地建设2台1000MW超超临界机组。2×1000MW机组(上大压小)建设工程2台机组已于2012年12月4日高水平通过达标投产和工程质量评价工作。为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金奖,我公司邀请中电建协专家组对我公司百万机组进行两次创优咨询检查,专家们分为锅炉、土建、电热、汽机、综合指标、档案六个专业组分别进行检查。按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2013版)最新标准,对现场实际和档案资料进行抽查和现场检查,相关参建单位给予密切配合。2013年7月27-28日,中国施工协会专家组来我公司进行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现场复查。国优现场复查按“两会三查”方式对工程实体、重要部位、关键工序、主要试验、检验项目文件及工程档案进行核查。通过检查,专家们高度肯定了我公司2×1000MW机组(上大压小) 建设工程创优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一致认为我公司2×1000MW机组(上大压小)建设工程符合国家优质工程审定办法2013年版及现场复查重点部位的要求,通过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现场复查。在两次创优咨询检查及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现场复查中,我公司筹建处、生技部等各部门及江苏省电力建设三公司、天津电力建设公司等参建单位在档案室借阅了大量基建期的竣工档案和主机的设备档案,档案在为我公司顺利通过国家优质工程金奖现场复查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再再再又如为确定我公司两台百万机组工程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合法性、真实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保障资金合法使用,维护出资人合法权益,保证投资活动合法、真实、合规,我公司委托天职(北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审计。审计人员自2013年3月中旬进驻至2013年9月,陆续对工程、服务、物资等合同结算情况、两台百万机组财务决算情况、交付使用资产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到我公司档案室借阅了大量基建档案、设备档案及光盘档案,使我公司顺利完成两台百万机组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取得天职(北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出具的《建设工程项目结算报告》和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竣工决算审核报告》。及2013年9月10日,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研究院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我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此次评审标志着国华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已全面进入现场评审阶段。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工作,对于提升我公司安全管理能力,夯实我公司安全生产基础,统筹协调安全、健康、环境,全面改进和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3年9月15日,我公司安健环监察部葛某到档案室借阅了0400-8048-1,2,3、0401-8041-007、0400-8080-009等档案案卷,正是由于档案人员熟悉馆藏,业务熟练,调卷准确、迅速,使我公司顺利通过国华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评审工作。以及2013年7月18日凌晨4:30分,我公司百万机组运行中的2号斗轮机突然无法回转,燃料生产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协调保证两台百万机组正常上煤,一方面组织精兵强将进行设备抢修,燃料生产部班长胡某到档案室借阅了0400-913-008,009斗轮机案卷,至18日晚上22:40分,2号斗轮机回转缺陷消除,投入运行,输煤系统恢复正常,为百万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公司累计利用档案材料7000多卷次,创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而且还以翔实的资料性和权威的原始凭证性,解决了多起经济纠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其次,它可以打破人们满足于现有库藏的观念。如果科技档案部门不能不断地吸收新的科技档案,以丰富库藏,那就有丧失其应有作用的危险。因此加强收集工作同样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长期任务。

继续夯实档案管理基础,在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下大力气。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工作。近年来,我们着眼于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企业档案管理体系,狠抓制度建设。首先,我们将档案管理进行指标分解,纳入厂各级人员和岗位经济责任制,按月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有效增强了各级领导档案管理的责任感。其次,我们根据企业档案管理的专业特性,制定了企业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明确了在档案管理的各个节点上,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专兼职档案员的工作职责。对各项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厂本部均专门行文发布,使其具有了权威的约束效力,从而实现了档案资料的超前管理、有序控制,取得了显著效果。

近年来,我们制定并实施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主要有:第1,档案资料催交制度。对各部门应交资料由档案室发催交催办通知书,限期上交,愈期进行考核;第2,机组大修和技术改造资料归档制度。把机组大修资料归档纳入机组检修质量的考核内容,并规定设备异动后,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到档案室对原图进行修改;第3,设备技术资料归档制度。规定新设备到厂后,必须有专职档案人员到场才能开箱,设备技术资料须由档案人员现场验收后立即归档。对于外出进行技术收资人员,必须将技术资料交档案室验收归档,没有档案室负责人签字不能报销差旅费;第4,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规定工程竣工必须有档案人员对工程资料进行验收,没有档案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财务部门不得进行工程决算付款。目前,我厂已建立了14种1.3万字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从资料的收集、登记、保管、借阅、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明确。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归档资料的及时、完整。我厂档案的归档率、准确率、查全率、查准率均为100%,资料完整率达99%;第5,制订并落实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为做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结合我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制度》暂行规定。

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和标准时,应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责任要求。企业档案工作制度应包括: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分管领导责任制、部门文件材料形成、积累与归档的职责及档案考核机制,档案管理应急预案等,应明确体现“三纳入”、“四参加”、“五同步”的要求。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应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档案工作的法规、标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

(1)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应明确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程序、归档要求以及控制归档质量的措施。文件形成、归档责任;

(2)档案保管制度。应明确档案保管工作原则和制度、各门类档案保管条件、特殊载体档案保管方式、档案清点检查、对受损档案的处置办法、库房管理职责与要求;

(3) 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应明确鉴定工作的组织及职责、鉴定原则、鉴定方法、鉴定时间和销毁要求。档案统计制度。应明确统计内容、统计要求和统计数据分析要求;

(4) 档案利用制度。应明确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方法,规定查(借)阅档案的权限和审批手续,及查(借)阅和归(催)还档案的要求;

(5)档案保密制度。应明确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应承担保密的责任;

(6)电子文件管理制度。应对企业各信息系统中形成的电子文件提出归档、管理和利用要求;

(7)档案管理系统操作制度。应明确档案管理系统操作人员的职责,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硬件的操作要求。

第三,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档案保护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最大限度地延长了档案的物质寿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档案的经济效益。

每一时期的档案保护技术水平都无一例外地受到该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深刻影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档案保护中的应用,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档案保护技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点,加强对档案保护新技术的研究,积极努力地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档案保护,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各种类型档案的寿命。

档案库房应按档案保护要求配备如温湿度计、除湿机、防磁柜、吸尘器、灭火器等设施,确保库房具备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有害气体、防尘、防有害生物等功能,以保证档案的安全管理。档案库房建筑应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的要求,库房楼面均部荷载应为5KN/㎡,采用密集架时,不应小于12KN/㎡,或按实际需要确定。档案装具配备应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纸质档案采用密集架存放,非纸质载体档案应根据保管需要选择有专用保护功能的柜架设施。

第四,它有利于转变人们传统的利用模式,开始重视科技档案的利用效率,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科技档案的经济价值。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档案自身建设的需要。1992年开始,我厂就着手实施采用以光盘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我厂已经实行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单轨运行,制定了建设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信息管理、全文级图象管理和视频音像管理融为一体的档案管理网络的规划,并逐步加以实施。目前,我厂已经建成了包括打字、文书、档案为一体的办公网络,开发应用了包括人事档案、经营档案、生产实时信息档案等全方位的综合档案信息查询功能,使授权用户可以上网查询所需信息,全厂各类文件的管理形成了完整的微机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1983年以来的文书档案已全部著录进微机网络,自建厂以来的科技档案也已著录进计算机,档案立卷、统计、检索、打印均实行了微机管理,科技图书资料实现了微机管理和目录检索。现在,我厂档案室配备有6台IBM液晶显示屏幕微机,激光打印机5台。档案微机管理已与厂MIS系统联网,厂领导以及有关职能部室均可按照管理权限,在各自的工作站或档案信息站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

我公司新近投资购置了清华紫光工程图档管理系统,包括绘图仪、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浏览器、软件等设备,它能与电力系统现行的基于LOTUS NOTES的档案管理系统有无缝的连接。该系统以光电扫描为主要输入手段,将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通过光电扫描仪转换成电子图象,经过净化处理压缩后存入光盘,充分利用我厂现在使用的“OA”办公自动化NOTES档案管理子系统数据库中已输入的数据,与此电子图像自动对应,网络用户在WINDOWS环境下,应用浏览器方便灵活的实现档案的全息查询和检索。我公司在公司内部网页上挂接了清华紫光电子档案检索系统,公司员工只要输入自己的姓名和密码就可方便的利用电子档案检索系统进行档案的全息查询和检索。

2014年1月24日,我公司图形信息系统已上线运行,包括设备图纸、技术手册、参数报表、设备维保等信息,并集成了其他生产和设备管理系统数据,方便了设备资料查阅和管理,提高生产技术基础管理水平。综合档案室2台1000MW发电机组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已全部扫描成电子文件并挂接到图形信息系统里,公司员工可方便地登录图形信息系统查阅综合档案室2台1000MW发电机组档案的电子文件。

经济规律 篇10

一、宋代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其人口数不断增长, 城市人口的增长幅度尤其偏高, 其所占据的比例也明显偏重。据统计, 大约按照1:3进行增长。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宋代城市人口规模及流动的模式进行了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 宋代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第一个原因就在于城市人口的自然繁衍, 城市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整个人口数量的自然繁衍比例明显提高。第二个原因在于人口的转移和流动。据相关资料显示, 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程度较高, 整体的水平比较发达, 其中都城汴京和临安商业最为繁荣;同时, 其他各地商业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宋代, 大量的乡村人口开始转入城市, 在宋代户籍上被列为“坊郭户”, 最终转化成为城市人口。

1. 城市工商业发达, 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本州农民, 自来兼作商旅。”这是宋代岳州知县范寅敷对当时人口流动的描述。由于, 宋代城市工商业发展得比较快, 工商业较为发达, 因此创造了大量的谋生机会, 很多郊区或者农村的人口都开始逐步流入城市, 寻找自我谋生的机会, 且这种现象在宋代显得尤其的明显。因而, 就形成了大量的农民、地主等投入到城市工商业的大潮之中的现象。很多乡村的地主进入城市之后开始成为职业的商人, 特别是都会城市吸引众多三教九流的人入内谋生, 很多农民开始进行一些小型的手工作坊式的工商业经营。

2. 农村人口不断增多, 土地增长无法满足人口需求。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 使得宋代原本就比较明显的耕地和人口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矛盾更加激化。人口不断增加, 而农村土地增长的速度却十分缓慢, 因此, 每户占用的平均土地数量也在不断地下降。“闽浙之邦, 土狭人稠”是对宋代人多地少、矛盾激增的史料记载。而到了南宋初年, 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农村土地的整体利用率接近饱和。因此, 两宋时期的农村人口无法继续留在家中务农, 而必须走出农村, 走向城市, 从事其他职业, 以此谋生。正如《临汀志》中提到的:“闽中诸郡……大率地狭人稠, 大半他业。”可见, 农村土地的饱和、农村人口的增长与城市户口的膨胀、市区的扩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 人口户籍制度的放松, 使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宋代农业的生产关系较之以前, 已经逐渐被减弱了, 它从从前的人身依附制变成了契约租佃制, 因而当时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开始变得松弛了。天圣五年 (1027) 十一月, 北宋朝廷曾经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 客户起移, 更不取主人凭由, 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住, 各取稳便, 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 许经县论详。”其基本内容指的是农民可以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农民的依附关系明显减弱。

4. 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 服役比例降低。

社会保障制度和政策是吸引北宋农民逐步迁入城市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来官中赈济, 多止在城郭, 而不及乡村。”这是对当时北宋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状况的基本概述。无论是对城市中的广大平民, 还是对在各个城市之间漂泊的各类游民, 北宋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会覆盖他们的生活, 让他们生活得比较好。因此, 更多的民众倾向于迁入城市之中。例如, 在城市之中, 游民或者贫民被雇佣的机会比较多, 兴修水利、修建城墙等等;同时, 城市中还设有养老院, 为得疾病的人或者是年迈者提供一定的生活居所、食物或者金钱等等。同时, 北宋对墓地也进行了规划, 以供埋葬遗弃骸骨之需, 并委托专人进行管理。

同时, 相对于农村, 北宋的捐税与徭役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是并不平衡的, 这也是成为导致北宋农村民众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原因。在北宋时期, 农村的居民需要缴纳更多的捐税, 并且要服更多的劳役。“今乡役之中, 衙前为重。民间规避重役, 土地不敢多耕, 而避户等;骨肉不敢义聚, 而惮人丁。故近年上户浸少, 中下户浸多, 役使频仍, 生资不给, 则转为工商, 不得已而为盗贼。”可见, 在宋代, 农村民众的捐税和徭役的负荷是非常沉重的。

二、宋代整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和规律

1. 以工商业为谋生手段的居民数量不断攀升。

北宋时期, 乡村居民向城市流动, 城乡之间的经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 城郊经济便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产物之一。在宋代之前, 农村和城市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其格局也呈现着非一体化的态势。但是随着北宋时期人口流动, 城乡关系得到了超越以往的空前发展, 城乡经济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了新面貌和新格局, 并在两宋时期形成了城市化的新高潮, 出现了市场结构与城市化的革命。

在宋代之前, 由于政治、军事等众多要素的影响, 城市主要聚集的是各级官僚、豪绅或者是军队。但是到了宋代, 城市的坊市制度开始被逐步打破, 城市中很多固定的工商业店铺也逐渐增多, 城镇工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 宋代人在选择职业方面就有了更多的自由。“今民无以为生, 去为商贾, 事势当尔。”“耕织之民, 以力不足, 或入于工商。”可见, 当时一部分少地或者无地的居民在商品货币经济的刺激下, 已经开始涌入城市, 放弃农种, 从事工商业, 以工商为业的城市居民与日俱增。

尽管, 宋代出现的大量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临时劳动力, 但是也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 在发展城镇经济的同时, 宋代朝廷也对流动人口加强了行政管理, 进行控制、疏导和监督。例如, 限制流入城市的农民受雇于人或独立地从事工商业, 以此来对城市雇工和外来商贩进行管理, 同时也建立了相对严谨的商税网、监督商旅等体系。

2. 土地制度和土地生产关系的变化。

在北宋制度变迁和商品经济的影响下, 两宋时期的土地制度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该时期内, 土地已经开始作为商品, 进入了商品经济的流通领域, 土地所有权的转移频率也在不断地加快, 从而使得土地私有化的局面越来越严重, 并形成了区别于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世族庄园经济——庶族地主经济。这种地主经济形成的同时, 会使得土地关系发生质的改变, 在北宋庶族地主经济的影响下, 封建租佃契约关系开始成为土地关系的主要形式。

封建租佃契约关系主要指的是佃户通过地主的招募进入地主土地, 租种地主的土地、在地主的土地上进行耕种, 出卖劳动力, 进行生产, 然后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地租, 而不必承担其他方面的义务, 地主也无权再向佃户提供任何形式的庇护。按照宋朝的户籍制度, 佃户直接编入国家户籍, 成为国家的正式编户, 并承担国家某些赋役, 而不再是地主的“私属”。

3. 城市经济职能的不断强化。

对比西方古代的诸多著名城市, 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不是依靠居民在经济上的开拓与政治上的冒险, 而是主要依赖统治者的行政管理。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的城市功能以军事职能或者是政治职能为主, 而经济职能则是属于从属地位。作为一个政权统治中心的所在地, 宋代的都城也在政治职能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经济职能仍旧是政治职能的附属产品。但是, 整个经济职能的地位却在不断地提高。

北宋建立以前, 长期存在的坊市分隔制度在城市行政管理中较为常用, 在行政管理上是十分便利的。之后, 城市的商业区也随着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在不断地扩大, 之前的坊市制度开始被彻底废除, 由坊市分离变为坊市合一已是势在必行。

在“破墙开店”、坊市制的崩溃等事件出现之后, 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契机可以说是真正来临了, 整个中国古代城市的性质等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转变。中国古代的城市不仅仅只是政治或者军事中心, 不再只有单一的政治功能或者军事功能, 同时增添了经济、文化中心等职能, 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相融合的综合性的功能和中心。宋代城市格局也开始由封闭变得更加开放, 不断增强的经济职能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另外, 伴随着经济中心作用和地位的不断进步, 宋代也开始在绝大部分城市中设立商税务, 主要负责收纳城市税款等工作。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税已经逐步成为宋代政府一项最为主要的财政收入。这不仅仅代表着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也代表着中国古代城市雏形的诞生。

总之, 城市人口的流动, 对整个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的人口流动或人口迁移, 不仅仅能够为城市提供社会发展的必备劳动力, 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带动整个城乡的经济发展, 最终形成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农村的城镇体系, 促进封建城市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的长足进步。

摘要:随着乡村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 宋代的城市人口数量激增, 同时商品经济也不断地发展, 宋代也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的城乡关系。

关键词:宋代,人口流动,经济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3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宁欣.由唐入宋都市人口结构及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浅论[J].中国文化研究, 2002 (夏之卷) .

[3]吴自牧.梦粱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2.

上一篇:英语作业的批改与评价下一篇:功率因数检测